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3月21日星期五

後唐末帝

李從珂一哭得帝位

勇猛少年阿三

李從珂即後唐末帝,原來姓王,是鎮州(今河北正定)人,出生于平山(今河北平山),後唐明宗李嗣源在跟隨李存勖出兵征討時路過平山,遇到李從珂的母親魏氏,就將她母子一起掠走了。李從珂當時十多歲,李嗣源對他很寵愛,收養成自己的兒子,像親生的一樣對待。李從珂小名二十三,幼年時謹慎穩重,沉默寡言。長大之後,才貌雄偉,以驍勇聞名,明宗李嗣源更加喜愛。跟從李嗣源出征打仗時,也由於勇猛善戰而名震三軍。連李存勖也說:“阿三像我一樣敢於死戰啊。”李存勖在和後樑軍隊激戰胡柳陂時,兩軍廝殺得難解難分,李從珂保護著李存勖奪取了一座土山,擊退強敵,使本軍的士氣又振作起來。當時他的父親李嗣源因為先過河使得李存勖很不高興,責備李嗣源說:“公應當為我殿后力戰,先渡河為了什麼?”李嗣源請罪等候李存勖處罰他,李存勖覺得他的兒子跟從自己勇戰有功,就不再生氣追究了。


助父得帝位

後來,晉軍和後樑軍隊在黃河岸邊交戰,在梁軍退卻時,李從珂竟然領十幾名騎兵混在敵人當中和他們一起後退,等到抵達敵人的營寨大門時,李從珂大喊一聲,殺死幾個敵兵,然後用斧頭砍下敵人的瞭望杆從容回到自己營寨。李存勖見狀,大叫:“壯哉,阿三!”立即讓人拿酒來,親手賜給他一大杯。李存勖本人就總喜歡冒險作戰,李從珂的舉動使他極為振奮。

在後唐出兵滅後樑時,李從珂跟隨父親李嗣源先襲占鄆州(今山東東平西北),後又擊敗並生擒後樑大將王彥章,接著,馬不停蹄地晝夜長途奔襲後樑首都汴州,最先到達城下。成功之後,李存勖慰勞李嗣源說:“興複唐朝社稷,愛卿父子之功也。”

在父親李嗣源被迫領兵南下攻洛陽爭帝位時,李從珂也從北方的曲陽(今河北曲陽)、盂縣(今山西盂縣)等地領兵南下,助父親一臂之力。

在父親繼位稱帝之後,李從珂卻和朝臣安重誨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安重誨幾次要制裁他,加害他,幸好父親明智,極力保護,這才倖免。兩個人的矛盾表面化開始於一次喝酒,當時李從珂喝多了點,加上安重誨的所作所為也不得人心,李從珂在酒席上一拳打過去,擊中安重誨的腦袋,安重誨趕緊跑了,雖然事後李從珂向他道歉,但安重誨卻記住了這一拳之仇,李從珂有了過錯,安重誨要大臣們討論如何治罪。大臣們認為應交李嗣源處理,安重誨還不死心,自己上奏要求治罪。李嗣源很生氣,說:“朕還是一個小將校時,家裏衣食不足,就是這個兒子背石灰、收馬糞勉強養家,現在我貴為天子,竟不能保護一個兒子!”最後讓李從珂回去躲避,不用上朝,李從珂在家還是怕安重誨加害,就在家念佛書,祈禱平安。等安重誨被李嗣源賜死後,李從珂這才放心出來,先任左衛大將軍,後又進位太尉,到鳳翔(今陝西鳳翔)任節度使,其後封為潞王。


危難中哭訴化險情

明宗李嗣源死後,閔帝李從厚繼位,他本人優柔寡斷,又重用朱弘昭和馮斌二人掌握朝廷大權,這兩個人一無威望,二無才幹,只知道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勢排擠異己,眾人敢怒不敢言。朱、馮二人更害怕在鳳翔領兵的李從珂,李從珂的功績更讓他們心裏不安。他們將李從珂視為最大的威脅,想盡辦法要除掉他。李從珂也對他們有了戒備,經常稱病,不去朝廷。而閔帝也怕李從珂威脅自己的皇位,加上朱、馮二人在一旁煽風點火,也就開始採取措施抑制李從珂。先是將李從珂在京的兒子李重吉貶出京城,到邊遠的亳州(今安徽亳縣)任團練使,又將李從珂一個當尼姑的女兒李惠明召入宮做了人質。然後聽從了朱、馮的計謀,讓洋王李從璋做鳳翔節度使,取代李從珂,讓李從珂到河東任節度使。這幾項措施最後將李從珂逼反了,李從厚自己也最終喪命。

李從厚在讓李從珂到河東任節度使時,沒有正式的詔書,只是讓人口頭宣授。李從珂馬上召集下屬來商議,大家都說:“主上年幼,不會親自做主幹這種事,軍國大事都是朱弘昭等人把持,不另想辦法,大王肯定不會保全自身。”當天的夜裏,李從珂讓人起草了檄文散發到各地,以清君側除奸臣為名,請求各節度使共同出兵攻打首都,殺掉朱弘昭等人。李從厚命王思同領兵來討伐,王思同集結各路兵馬圍攻鳳翔城。這鳳翔城本來就不是什麼重鎮,所以城牆很低,外面的護城河也很窄,水也淺,無法固守。王思同的軍隊和李從珂的相比,占了很大優勢。在朝廷重兵的大力攻擊下,鳳翔城東西關的小城先後失守,李從珂的屬下傷亡也很大,再打下去,城池難保,李從珂站在城頭上,焦急萬分,恨自己沒有早點防備,以致今天要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望著城下的攻城將士們,李從珂急得有點呆了,猛然間,他眼前一亮。再仔細向下看,城下的將領竟有許多是他以前的部下。這下可把李從珂高興壞了,他隱約看到了一線生機。李從珂三下五除二,幾下子就將上身的衣服脫掉,露出身上的一個個傷疤,然後站到了城牆上放聲大哭。在生死關頭,李從珂哭得聲淚俱下,城下正在衝鋒攻城的將士都聽到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都停了下來,仰頭往李從珂這邊看。李從珂抹了一把鼻涕眼淚,哽咽著說:“我不到二十歲就跟隨先帝出征,四處奔走,出生入死,毫無怨言,創傷遍身都是,你們大家和我一同跟隨先帝四處征戰的也很多,也為國家社稷的復興立下了功勞。而現在朝廷卻由奸臣當政,對我妄加猜測陷害,你們大家都知道我,瞭解我,我以前對你們如何,你們心裏也清楚,為什麼還要被奸臣利用,替他們殺自己的朋友呢?朝廷聽信讒言,說我謀反,要致我於死地,你們又怎麼忍心看我們骨肉相殘,不肯救一救呢?我有什麼罪啊?今天竟落到這個地步。”李從珂哭到傷心之處,靠在城牆的垛口上哽咽得有氣無聲。

城下的將士也被他感動了,有的也傷心得落下淚來。將領中有個羽林指揮使楊思權曾在李從珂的手下任職,交情也很好,他對大家大聲說:“大相公乃我主也!” 眾將士也齊聲應和。楊思權又拿出一張紙對李從珂說:“希望大王在攻克京城後最好任命我為節度使,不要給防禦使和團練使。”李從珂立即在紙上寫下讓他做節度使的字樣,楊思權於是領兵從西門進入城中,聽候李從珂調遣。聽到西門歸附的消息,指揮攻打東門的都指揮使尹暉也率軍從東門而入,歸附李從珂。歸附的將士接連不斷,外面攻城的其他部隊都被擊退了。為答謝眾將士救難之恩,李從珂又在城中徵集財物賞賜他們。

李從珂哭計成功,馬上領兵殺出鳳翔城,王思同的兵馬不堪一擊,被李從珂打敗。李從珂又收集各路的降兵降將,整軍向東進發,直逼京城。這下又輪到李從厚著急了,連忙派親軍出兵抵抗。他召集將士先賞賜財物,以使他們為他賣命,當時竟將國庫都用空了,李從厚怕將士們嫌少,就許諾到鳳翔平息李從珂後再每人賞賜二百緡錢(一緡合一千文),國庫用完了,又用宮中的錦衣和珍玩賞賜。將士們沒有人嫌多,還說:“到了鳳翔再請一份!”這句話意思很含糊,也可以理解成到鳳翔再向李從珂請一份。事實正是如此,將士和李從珂的軍隊相遇後,沒有開戰就都歸降了。李從厚聽說李從珂將要殺到,匆匆逃離京城,想去魏州,但大臣們誰也不肯同行,只有五十名侍衛隨他左右。半路上遇到了姐夫石敬瑭,石敬瑭不願意救這個大勢已去的小舅子,李從厚的一個親隨由於不滿石敬瑭的勢利行為,抽刀要殺石敬瑭,結果被石敬瑭的侍衛殺死,石敬瑭索性將李從厚的侍衛全部殺死,對李從厚還算手下留情,但將他幽禁起來又使不久後李從珂殺他成為易事,也許石敬瑭後來說他後悔沒有幫李從厚這句話是真的,因為李從珂上臺後,不僅石敬瑭覺得他猜疑自己,最後兩個人翻臉為敵,就是被李從珂哭得歸順的將士也有後悔的,因為李從珂對待下屬比李從厚更嚴酷。


難得的度量

不過李從珂奪取帝位之後,有一點還是要肯定的,那就是他對於敢直言進諫的大臣比較寬容,還有些度量。史在德在給李從珂的奏摺中對文武大臣中的一些人抨擊得很尖刻,說武將雖然穿鎧甲執利刃,但是交戰就棄甲而逃,沒錢就叛國投敵;文臣更是無能,問計謀就閉嘴,做文章就請人。他要求對文武大臣都進行考核,論才幹決定官職大小,無才的降職使用,有才的授予高官,發揮其才幹。這引起一些沒什麼才幹的大臣的反對,但諫官卻很贊同,要求將史在德的奏摺公佈於眾,讓大家討論是否實行考核。最後,李從珂就此事下詔,在表揚史在德的同時,對一些大臣要求罷免史在德的做法也訓斥了一番。雖然這是在李從珂剛繼位時收攏人心之舉,但畢竟他還是做到了。

李從珂對於石敬瑭懷有戒心,但有沒什麼好辦法制約他,加上他自己缺乏判斷使用計謀的能力,終究落到自焚的慘局。他重用劉延朗,而這個人卻只知專權受賄,其他的左右重臣也是一些平庸之輩,最出名的是中書侍郎平章事馬裔孫,雖然無能卻喜歡獨斷,只知署名不懂其他,加上又極少會見賓客,所以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三不開”,即口不開、印不開、門不開。武將們也想和李從珂一樣通過兵變弄個皇帝當當,沒人願為他賣命。李從珂也曾召集大臣商議對付石敬瑭的計策,有人建議送還契丹被俘的將士,然後與之和親,再每年給他們十萬緡錢,就有可能將契丹拉過來,避免契丹和石敬瑭結盟,因為石敬瑭和契丹也曾交戰,所以這個辦法還是可行的。李從珂覺得有道理,想派人去契丹談判,但是翰林直學士薛文遇反對,認為契丹心貪而不講信用,昔日和李克用結盟後又背叛就是先例。李從珂猶豫之後就沒有再實行,作為當政者,李從珂缺乏判斷力,並非大臣中沒有好主意,而是他自己不會擇其善者而用之。到最後,石敬瑭反叛時,在大臣的勸說下他勉強親征,走到半路,又有人勸他從速用兵,他則嚇得不讓人提石敬瑭的名字,說:“你們不要說石郎,使我心膽墮地。”先前問吏部侍郎龍敏計策時,龍敏勸他立已經投奔他的阿保機的兒子東丹王耶律倍為契丹王,然後派兵送回契丹,使耶律德光有後顧之憂,在中原就不會呆久了。李從珂覺得很好,但不知為什麼竟沒有去做,反而酗酒唱悲歌,整天哭喪著臉,像到了末日一樣。


無能無奈終自焚

自己無能,將領中又有不少心懷異志的人,最後將領殺主將投降石敬瑭,其他部隊落井下石也跟著學,李從珂只得逃回洛陽,更是悲觀得無計可施。等到石敬瑭逼近洛陽,他讓人去叫東丹王一起自殺,東丹王不肯,李從珂便讓人將他殺死,然後和皇族一塊自焚于玄武樓。石敬瑭對他這個親戚、岳父李嗣源的養子還算有點人情味,把李從珂的骨灰入殮葬入李嗣源的陵墓中。

李從珂論勇是超乎尋常,但論智謀以及治國之道,他卻是個門外漢,順勢之時他勇猛無敵,竟敢到敵人鼻子底下砍倒瞭望杆扛回去,但最後敗勢已定時又嚇得不讓人提石敬瑭的名字。看來,讓他做個武將還能殺敵立功,讓他做皇帝實在難為他了,知道如此,當初又何必大哭得那個帝位呢,戰死於亂軍之中和自焚沒什麼區別,但事到臨頭,一為求生,二也許是為帝位,畢竟帝位的吸引力在封建社會是最大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