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1月1日星期二

祆教、摩尼教、景教、回教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個漢字,注意不要把「祆」「左示右天」誤作「祅」「左示右夭」)。

瑣羅亞斯德教的思想屬二元論,有學者認為它對猶太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影響深遠。瑣羅亞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進入到羅馬帝國的宗教中。目前此教在伊朗偏僻山區和印度孟買一帶的帕西人(又譯作巴斯人)中仍有很大的影響。

此教的創始人是瑣羅亞斯德(前628年-前551年),出身於安息帝國的一個貴族騎士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聲稱30歲時受到神的啟示,改革傳統的多神教,創立新的宗教,但受到傳統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歲時,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兒為妻,將他引見國王,瑣羅亞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傳播,77歲時他在一次戰爭中,在神廟中被殺身亡。另有說法謂瑣羅亞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拜火教也非他首創,他只是一個集大成者。


教義

阿胡拉·瑪茲達是代表光明的善神,安格拉·曼紐是代表黑暗的惡神;善神的隨從是天使,惡神的隨從是魔鬼,互相之間進行長期、反覆的鬥爭,為了戰鬥,阿胡拉·瑪茲達創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創造了火。瑣羅亞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瑪茲達勝利的結果,瑣羅亞斯德的精髓每一千年產生一個兒子,他指定第三個兒子為救世主,以徹底肅清魔鬼,使人類進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國」。人死後要進入「裁判之橋」,根據其生前所作所為決定入地獄或天堂,但在世界末日時都要最後受一次最後審判,惡人的靈魂可以盪除罪惡而復活。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人靈魂的樣子瑣羅亞斯德教的主要經典是《阿維斯陀》,意思是「知識」,也叫「波斯古經」,主要記述瑣羅亞斯德的生平以及教義。原有21卷,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後認為,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作戰太勇敢,故毀去拜火教所有經典,所倖存下來的阿維斯陀僅有一卷,而在希臘留有的一部完整21卷抄本後來散佚。在波斯薩珊王朝期間,拜火教復興,這一卷《阿維斯陀》被拼湊、補齊成為21卷,但與原來的版本已不可同日而語。


祭祀儀式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火是阿胡拉·瑪茲達最早創造出來的兒子,是象徵神的絕對和至善,是「正義之眼」,所以廟中都有祭台點燃神火,最壯觀的是在伊朗利用天然氣修建的神廟,四方的神廟四角有四根連接天然氣井的管道,在廟頂四角有四個日夜燃燒的火炬。日常點燃和保存神火要經過繁複的儀式。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火、水、土都是神聖的,不得沾污,所以教徒死後只得實行天葬,即放置特定的場所讓兀鷹吃掉。


傳播

瑣羅亞斯德教在中東迅速傳播,薩珊王朝時成為波斯帝國的國教。佛祖釋迦牟尼悟道後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拜火教徒,不過名為「迦葉」的門徒並非大迦葉,只是重名而已。後來阿拉伯帝國征服波斯,在伊斯蘭化過程中,瑣羅亞斯德教受到伊斯蘭教排斥,被迫向東遷徙,部分進入印度,部分通過西域進入中國。當時西域各國都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受到當時南北朝時代的北方各國皇帝的支持,唐朝時也有許多祆祠以備「胡商祈福」,宋朝以後則基本消失。今天的伊朗境內尚保留有5座寺院,但規模都很小,也舉行宗教儀式,內有長年不滅之聖火。

在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記載的明教,即歷史上的摩尼教,就是起源於瑣羅亞斯德教,但教義融合了大量基督教、佛教等其他宗教教義。國內常不加區分的將瑣羅亞斯德教與摩尼教統稱為「拜火教」,含義比較混亂。實際上二者並不是同一種宗教,二者關係類似於猶太教與基督教的關係。


帕西人

在8-10世紀間,一部分堅持信仰瑣羅亞斯德教的波斯人,不願改信伊斯蘭教而移居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一帶。這些波斯移民在印度被稱為「帕西人」(Parsi),至今共有10萬人左右,仍信瑣羅亞斯德教,主要從事工商業,操古吉拉特語。雖然這些帕西人並非穆斯林,但這是我們在印度歷史上最早見到的「帕西」(Parsi)一詞,按《大英百科全書》的解釋:「『帕西』(Parsi)一詞,其意為波斯人(Persians),乃移居印度的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徒之後裔。」可見,自中世紀起在印度出現的「帕西」(Parsi)一詞是「波斯人」之意。後來,隨著伊斯蘭教在南亞次大陸的廣泛傳播,在印度民間流行的語言中,「帕西」一詞的詞義逐漸擴大了範圍。

鴉片戰爭以前,已有帕西人到廣州經商,其後亦有帕西人在香港定居。帕西人向來親英國, 相傳香港在日佔時期,日本人將帕西人與英國人關押在一起, 與印度人分別看待.有部分帕西人以販賣鴉片起家,原來在香港居住的帕西人,大都在1997年前移民外國.

廣州的長洲(著名的黃埔軍校正位於長洲島上)有「帕西教徒墓地」,墓地原已荒廢失修, 在2002年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墓地在2005年完成修繕, 附近有"外國人公墓".在鴉片戰爭以前, 由於外國人不得進入廣州城,因此外國商船隻能停泊在長洲島,不幸客死的外國人唯有葬在長洲島上的山頭.

在香港, 比較著名的帕西人有摩地(摩地是香港大學的創辦人之一, 尖沙咀有摩地道),律敦治(香港今有律敦治醫院),香港現時亦有名為祆教墳場的帕西人墓地。

在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下方,有一個白頭墳場,也是祆教教徒的墓地。


摩尼教

摩尼的生平,「摩尼」(Mani)是「摩尼教」的創教者,是生於主後二一六年,二四二年在巴比倫傳教,二七七年便被釘十字架。摩尼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世界性的宗教,超越一切的宗教傳統。[1]

摩尼教,又稱作牟尼教或明教,是一個源自古代波斯宗教祆教的宗教,為西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Mani)所創立。這是一種將基督教與異教混合而成的哲學體系。其教義認為,在人類初始時,存在著兩種互相對立的世界,即光明與黑暗,它們具體表現在兩個界線分明的「國度」裏。在「光明之國」 裏,由「光明之父」來統治,他周圍有一群神仙。與此相反,「黑暗之國」的統治者是「五類魔」,他是許多殘暴魔鬼的首領,他們總是生活在爭吵不休之中,這是由於他們都貪得無厭,並被其他慾望所驅使。一方面,光明之國的特徵是安寧、和諧、和睦、風景優美、芳香宜人,另一方面,在「五類魔」統治的國家裏,則籠罩著動亂、爭鬥、吵鬧、臭氣熏天。「二宗」從物質上是這樣理解的:在光明之國裏,一切都有美麗的外表,而在黑暗之國裏,萬物都是醜陋的。另外,還有三際,即初際,中際,後際,即過去,現在,未來。奧古斯丁最出也加入這教派,前後長答九年的「摩尼教徒。」可由此看出他內心的爭扎,也可描繪出他推諉犯罪的責任,情慾的困擾,後來奧古斯丁爭脫了這宗教的綑綁,因而反駁摩尼教。

反駁摩尼教

「1.基督教是一元論」 「奧古斯丁說:『只有神是萬物唯一的來源,是獨一的主宰。神從無創造萬有,獨行其事,獨享尊榮。』」

「2.罪惡不是敵對神的永恆國度」 「奧古斯丁說:『神是一切的來源,罪惡並不是與神得國度敵對的永恆勢力。』」

「3.肯定人的道德責任」 「奧古斯丁打破摩尼教的宿命論,肯定人在道德上的責任。」[2]


摩尼教的神學思想

光與暗,善與惡,永遠是敵對與競爭。譬如說:上帝是良善的,那麼缺乏良善的就是罪惡;正如黑暗是因為缺乏光明。它講心靈與物質的關係,還有得救方面的論述,有些與諾斯底主義很接近。[3]

摩尼教起初在巴比倫傳教,在波斯薩珊王朝信任下在波斯傳教,但在巴赫蘭一世以後,因與祆教矛盾,被迫出亡。有些抵達羅馬帝國,但羅馬人有古老的國教,崇拜太陽,因此在羅馬也是不合法宗教。皇帝戴克裏先在296年下令燒死出家修士與燒燬書籍,在家信徒也被斬首,只有到達河中後摩尼教才可以立足。

唐朝武后延載元年(694年),波斯人拂多誕傳摩尼教入中國1;大曆三年(768年)於長安建有大雲光明寺。摩尼教在中國又稱作明教,是因為信徒稱呼他們的神為「明尊」。

五代後梁貞明六年(920年),毋乙、董乙以「末尼」為旗幟,在陳州(今河南淮陽)起義。北宋的方臘和鐘相起義,元朝「明王出世」的韓山童、劉福通起義,都受摩尼教的影響。

明朝的開國君主朱元璋亦是摩尼教信徒,在韓山童等人兵敗之後,他繼承了明王之名,並成功取得江山。這在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在他的著作《朱元璋傳》亦有提及,他改國號時採納了「明教」之名,所以稱自己的國家為「大明」。不過,朱元璋在立國之後,即大力打壓摩尼教信徒,使之在中國日漸式微。

但這個史實,在中國因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描述而再次使大家認識到這個宗教。在金庸的小說裏把朱元璋一夥說成是明教徒,言其江山是明教打下的,故其國號不得不稱一個「明」字。

至今,福建泉州至今仍存有小型摩尼寺。19世紀以來在敦煌莫高窟、新疆吐魯番發現大批摩尼教文書,證明摩尼教在中國西北各地廣泛傳播。


摩尼教傳入中國之經過

唐高宗、武后時期,摩尼教逐漸傳播。但摩尼教在初入華時其實並不順利。在唐玄宗開元期間,吐火羅國王曾獻一慕闈於中國,獲唐室接待。不過,在安史之亂前,該教並未在華設寺院,史書反而載有對該教之禁令。據《通史》所載,玄宗不久以摩尼教「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為由,下令中國人嚴禁參與。

然大致與入唐的同時,摩尼教也大規模地傳入回紇,其後更被定為國教。安史亂後,因回紇助唐平亂有功,摩尼教徒藉回紇的支持,得以在華傳教。據《佛祖統記》載,唐代宗大曆三年,敕準回紇摩尼教徒在長安建摩尼寺──大雲光明寺。其後,又應回紇之請,於荊州、揚州、越州等州建寺。唐憲宗元和二年,再於河南、太原建摩尼寺二所,並派專員保護,自此以後,摩尼教寺滿佈中國境內。摩尼教教士隨回教使者來華,他們得到唐帝禮遇,在中國迅速傳播。

根據《舊唐書》記載,長興元年,回訖宰相將令摩居教五百七十三人入朝一同迎接公主,可見其藉回訖與唐關係,勢力已廷伸到政治層面。另外,在元和八年,據《蕭唐書》記,宴歸國的回訖摩尼人,令至中書見宰官,由此可見,摩居教徒經常由回訖帶唐,並得唐室禮待。

除此之外,部份摩尼教徒也從事商業,據《舊唐書,回鶻傳》︰「摩尼至高師,歲往來西市,商賈頗與囊橐為奸」。

唐武宗會昌元年,回紇被中亞新興的黠戛斯擊敗,國勢衰落,唐廷對回紇和摩尼教的態度立即改變。據《會昌一品集》載,武宗會昌三年,回紇國勢衰落,從中國撤兵,要求唐室「安存摩尼」,但唐突改前態,下令禁江淮諸鎮的摩尼寺。會昌三年(843年)會昌滅法時,摩尼教亦難逃其劫,《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說︰「會昌三年四月中旬,敕天下殺摩尼師,剃髮令著袈裟,作沙門形而殺之。」事實上,朝廷於會昌元年(841年)已下令沒收摩尼教資產與書像等物,由於一些摩尼教沒反抗,致令長安女摩尼死者達七十二人。

摩尼教先於祆教、景教被禁,而史書的記載亦較詳細,可見該教在唐後期聲勢頗大。當時,摩尼教流行的地區以西北、華北地區為主,在福建、浙江沿海地區,因與波斯等國有海路交往,摩尼教也有一定勢力。經會昌一劫,摩尼教再不能在社會公開傳教,轉而在民間秘密流,並漸與其他宗教結合,歷五代兩宋仍不衰。自此就與下層的鬥爭結合起來,成為農民起事的號召旗幟之一。

在十一世紀五十年代後,高昌回鶻的摩尼教也消亡。在13世紀後不再流行。


和其他宗教的聯繫

唐肅宗寶應元年(西元762年),回鶻可汗於洛陽時,又將此一宗教從洛陽帶人了回鶻地區。在西元9世紀左右,回鶻奉摩尼教為國教。

摩尼教在創立的時候參考了基督教、瑣羅亞斯德教(又名祆教、拜火教,創立者瑣羅亞斯德)和景教等教義。而有的史學家認為稱摩尼教為拜火教,但拜火教只是一個籠統的稱呼,瑣羅亞斯德教和摩尼教是兩個不同的宗教。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便帶有拜火教崇拜火這一特點,相信是受此影響。

穆斯林裡的什葉派及佛教之淨土宗,也是受摩尼教影響之分支。


參考文獻
1 華爾克,謝受靈、趙毅之譯,《基督教會史》,(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5,174)。
2 蔡麗貞,《我信聖而公的教會》,(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4,147~148)。
3 華爾克,謝受靈、趙毅之譯,《基督教會史》,(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5,174)。


景教

景教即唐朝時期傳入中國的基督教聶斯脫里派(或譯涅斯多留教派),起源於今日敘利亞,也稱為東方亞述教會,被視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基督教派,成為漢學研究一個活躍的領域。唐朝時曾一度在長安興盛,並在全國都建有「十字寺」,但多由非漢族民眾所信奉。

起源
景教始創人為聶斯脫里(Nestorius, 380年-451年),一說指他生於敘利亞,他提出「基督二性連接說」(sunapheia,conjunction)[1][2],認為聖母瑪利亞只是生育耶穌肉體,而非授予耶穌神性,因此反對將她作為神旨膜拜。

428年,聶斯脫里出任君士坦丁堡牧首,引起亞歷山大宗主教奚利爾(Cyrillus of Alexandria)猛烈抨擊,公元431年,以弗所會議(Ecumenical Council of Ephesus)召開後,多個教派的衝突雖被調解,但聶氏被革除主教職務,其教派亦定作異端,最終客死埃及。

5世紀末,聶派信眾遷往波斯,曾先後以Chaldea 或亞述教會名義傳教,大本營一度遷往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盛極一時。此後,景教被傳到中亞細亞等地,至六世紀末,已盛行於突厥、康居等等。


當聶派傳入中國時,以景教命名,學者相信「景」是指光明之意。說英語的西方人士往往把聶斯脫里教會歸類於東方正統教派( Oriental Orthodoxy,不同於東正教的Eastern Orthodoxy,雖然在中文上字面意思相同),這是非常不對的,因為幾乎所有的「東方教派」(包含Oriental 和 Eastern)教會的基督論都和聶斯脫里教派相牴觸。


景教傳入中國之經過

明朝天啟五年(1625年),西安掘出一塊石碑,正面寫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並頌」,以1780個漢字撰寫,另附數十字敍利亞文,引起當時傳教士哄動。現時景教在中國的早期歷史,大多以此作為引證。

據石碑所載,唐貞觀九年(635年),大秦國(應指波斯,而非古羅馬[來源請求])有大德阿羅本帶來經書到長安,由歷史名相房玄齡迎接,獲唐太宗李世民接見。

景教在唐代初期搏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長安興建廟寺一所,初稱「波斯寺」,後更名為「羅馬寺」、「大秦寺」。自太宗至唐德宗,景教在中國發展極快。高宗時,仍崇阿羅本為「鎮國大法王」,並下詔於諸州建景寺,使景教得以廣泛流傳。

武后信奉僧尼,景教受佛僧道士攻擊,幸景教教士集資億萬於洛陽建「大周頌德天樞」,並得景僧阿羅撼將景教教義佛化,使武后大悅,得以繼續發展。

唐玄宗開元年間曾使景教士於興慶宮講道。天寶初亦曾命寧國等五親王到景寺禮拜,設立壇場,並陳列先王之遺像供人禮拜。而且玄宗更邀約羅含和普羅等十七名景僧一起做禮拜,講福音。到唐高宗年間,阿羅本被奉為鎮國大法主,往後教堂亦掛上歷代唐朝皇帝像。

唐肅宗時,曾重建靈武等五郡的景寺,且命景僧伊斯效力中興大臣郭子儀,遂使郭氏也受影響而敬信景教。

唐代宗、德宗亦弘護景教。而當時教會已遍佈全國,除兩京外,靈武、成都、廣州等地都有大秦寺。在德宗建中年間,更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述景教在中國的流行情況。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景教徒伊斯曾協助郭子儀平亂,後被賜紫衣袈裟。從635年開始,景教在中國順利發展了150年,與祆教及摩尼教並稱唐代「三夷教」。

845年,唐武宗會昌年間,滅佛浪潮爆發,逾萬間佛寺被毀,史稱會昌法難。雖然會昌法難主要針對的是佛教,但同時波及其他夷教。景教與祆教及摩尼教,當時總信徒約3000人,在會昌一役後走向式微,由於景教傳播過分依賴帝王庇護,而信奉者又以胡人居多,故武宗一禁教,便使其逐漸衰落,但在華仍未絕跡。據史書所載,滅法時朝廷欲遣返外國教士,但通往西域之道為吐蕃所阻,故景教教士很難返回本國,亦可能再度潛入中土,至唐僖宗黃巢起事,據阿拉伯《東遊記》載,有不少景教徒被屠殺,可見唐末內地仍有殘餘景教徒。

元朝開始,由於大量色目人來到中國,使中國的景教信徒回升。馬可波羅和一些中世紀西方學者指出中國和蒙古有很多景教小團體存在,特別是蒙古克烈(Kerait)、汪古(Ongut),乃蠻三部族信奉景教[3],其實信仰景教的都是突厥遺民。當時他們在帖八里的主教曾一度與當時新興的天主教傳教士發生衝突。元朝的景教徒稱為「也里可溫」(arkagun),享受免兵役和免稅的特權。據馬可波羅報告,元代中國北京、山西大同、甘肅敦煌、肅州、甘州、涼州,寧夏、新疆喀什噶爾、莎車、伊犁,江蘇揚州、杭州、鎮江,浙江溫州、福建泉州都有景教徒和景教寺;元代著名的景教僧人有掃馬和雅八阿羅訶。根據後來在泉州出土大量景教文物,可知福建泉州是當時中國南方景教的中心。

明朝取代元朝後,景教衰微,但並未絕跡,一直存在「十字架教派信徒」有兩個世紀,直到十六世紀左右,天主教傳教士開始展開中國傳教工作,景教徒數目隨之銳減。

現時全中國只有香港還有聶斯脫里教派信徒,都是1990年代末期由黎巴嫩或敘利亞來香港從商的信徒,人數並不多。香港的聶斯妥里教派主教除了負責牧養香港的信徒以外,亦要同時兼顧東亞及南亞地區的所有信眾。


中國化過程

景教在中國演化時,大量參考佛教概念。其中較有趣是,四福音書的作者,均改以「法王」稱呼:馬太是明泰法王、路加是盧珈法王、馬可是摩距辭法王、約翰喚成瑜翰法王;教堂叫作「寺」;大主教叫「大法王」;教士自然叫作「僧」。上帝的稱呼則取敍利亞文Alaha音譯,叫作「皇父阿羅訶」,亦有按照道教規則,以「天尊」稱之。

在中國佛教及道教影響下,景教有發展成綜合主教(Syncretism)的傾向。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作者景淨曾著有《志玄安樂經》,教導世人如何得到安樂。經文按照儒家經典《中庸》的格式撰寫,滲入「無為」、「清淨」等中國哲學概念,經文曰:「無動無欲,則不求不為。無求無為,則能清能淨。能淨能淨,則能晤能正。能晤能証,則遍照遍境。遍照遍境,是安樂緣。」


中國化景教基本教義:

- 不承認瑪利亞為天主之母。
- 不用聖像,但保留十字架。
- 不承認羅馬教派所謂:死後滌罪說。但崇拜祖先。
- 反對化體說。
- 食素,教務人員不吃肉。
- 教務總管,由選舉產生。


景教的教會組織

在八世紀末的時候,提摩太一世主教長在位時就己經奠定了,中世紀景教在跨越亞洲大陸的發展基礎。為了使得教會內部的組織更加的清楚,而且行政穏定性更好,宣教的工作更有果效,提摩太一世就將主教團和總主教的上層結構重新的組合,分別選出負責教會內部的都主教和負責宣教的都主教。

內部都主教

負責教會內部的行政事物,但始終聽命於主教長。當主教長去世之後,負責統理挑選新主教長的過程。

宣教都主教

更準確的名稱是「對外都主教」,他們是負責對外方面的宣教事物,也因為他們位於一個較偏遠的地區,所在選舉主教長的時也都無法參加,所以他們基本上都不受到波斯母會的影響。

在當時主要都主教是位於「雷爾」就是現在的「德黑蘭」,而更早之前,因為提摩太一世的重組而經由選擇誕生變為負責宣教的位置,是在里維達沙(是通往印度的途中)和木鹿(是往中國的途中)。而提摩太一世也替西藏和沙巴蒒也設立了新的宣教的都主教。在蒙古統治的時間,沿著絲綢之路設置了五個都主教處:哈烈、撒馬兒汗、喀什格爾、艾馬力和位於畏吾兒境內的納加夫,後者在喀什格爾以北。而最後在忽必烈的統治期間,在中國的北京蒙右新都設了一所都主教處。而在那個時候宣教都主教則可以獲得權力可以在自己的轄區內可以按立成新的主教,而宣教主教也可以在當中選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會吏長來協助他,他們通常都是從當地的神職人員中選出來的。[4]

注釋
1 系統神學概論講義(第52頁)
2 再議聶斯多留基督論
3 伯希和 《伯希和西域探險記》耿升譯 雲南人民出版社 ISBN 7222031871
4 *《亞洲基督教史》莫菲爾著 中國神學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譯 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回教

伊斯蘭教(阿拉伯語:إِسْلاَم,islām),中國舊稱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與佛教、基督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與猶太教、基督教同屬亞伯拉罕系。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其使者為先知穆罕默德。「伊斯蘭」一詞原意為順從、和平,即順從真主意志的宗教。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稱為穆斯林,意為順從者。伊斯蘭教主要傳播於西亞、北非、西非、中亞、南亞、東南亞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西歐、北美、非洲等地區迅速傳播,是上述地區發展最快的宗教。


回教的創始者

穆罕默德,他於西元571年,出生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從小他的家境就非常的富裕,在十三歲那一年他跟隨著他叔叔的經商隊到達敘利亞,並在那裡的修道院遇到基督教修道士白希拉,修道士白希拉看出穆罕默德是一個天賦異稟、才華出眾的人,於是用盡心力的想使穆罕默德能夠接受基督教信仰,在修道院的那段期間,穆罕默德固定每一年會抽出一個月的時間,獨自到距離麥加三哩遠的洞穴去禱告及默想。

在他四十歲的那年,穆罕默德自稱他在洞穴中默想時遇見了天使長加百列,他說加百列啟示他要他自創一個宗教,是一個「純正」的宗教!更甚的,穆罕默德更認為自己就是從天上差來的保惠師,他來到人間是為了要引導並安慰主的門徒,以完成救主離開之後對信徒們的應許。

他所創立的宗教---回教,又稱為伊斯蘭教(「伊斯蘭」是「順服神的旨意」的意思),列出了很多規條,但只要能夠遵守這些外在儀文的規定,就可以在教內得到其他人的認同,伊斯蘭教中的道德規範多半取材於聖經的新舊約內容。

由於先前在洞穴中聽到啟示的經歷,讓穆罕默德他自命為回教的先知,這宗教採取一種態度,就是「堅決地拒絕」跪拜任何圖像或是聖像,教內的教條是:「除神以外,沒有別神;而穆罕默德是神的先知。」回教所用的可蘭經裡面,因為先前穆罕默德接觸過基督教,所以在內容中提到不少聖經裡面的人物和所發生的事情,只是它記載的內容不合乎真理,例如他們稱亞伯拉罕是神的朋友、摩西就是神的律法的代表、耶穌祂只是神的靈等等。更嚴重的偏差是,他們認為穆罕默德因為他是先知、是被神所揀選的,所以他遠遠超乎這些人之上。


基本教義

古蘭經穆斯林是真主意志的順從者。順從真主的意志,就是遵奉曾啟示於眾先知,最後在麥加和麥地那降示於封印先知穆罕默德的一系列天啟。穆罕默德去世後不久,《古蘭經》被整理並規範。這部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被視為真主的言語。經文強調的主旨是真主獨一。他超絕萬物,至尊全能,而在多神和偶像崇拜意義上以物配主,則是不可寬恕的大罪;他普仁特慈,是引導信徒走向他的「天地的光明」,「比他的命脈還接近於他」。僅次於《古蘭經》的經典是聖訓集,即穆罕默德的言行及其所默認的聖門弟子的言行的綜合記錄。收集聖訓的活動始於早期,至9世紀下半葉,隨著聖訓學的發展,出現六大聖訓集,被遜尼派奉為權威的聖訓實錄,與《古蘭經》同為教義、教法、社會倫理和學說思潮的經典依據。對經、訓的理解差異,曾引起長期的教義爭論,並興起不同的學派或教派。唯理主義的穆爾太齊賴派一度成為阿拔斯王朝的官方學派,但遭到正統派的反對。而後出現維護正統教義的艾什爾里學派、馬圖裡迪學派和塔哈維學派共同奠定遜尼派的教義學基礎。

穆罕默德十分注重實際,伊斯蘭教對信徒順從真主而規定的宗教信仰和義務,樸實而易行。基本信仰是:信仰真主是唯一真實的主宰;信仰吉卜利勒為首的眾天使;信仰《古蘭經》和以前的諸經典為天啟;信仰眾先知和穆罕默德為封印先知;信仰死者復活和審判、後世的獎懲。有的還加上信仰一切皆由真主前定。宗教義務就是稱為信仰支柱的五功:信仰作證(念清真言),謹守拜功(每日五次);完納天課(法定施捨),封齋節欲(每年一月),朝覲天房(有條件者一生至少一次);為主道而奮鬥,即聖戰,早年曾是重要的宗教義務。這些僅是最基本的義務,而伊斯蘭教法,即真主對於人類生活的全部誡命,還有更為廣泛的要求。教法在社會生活中的至上地位,使伊斯蘭教成為以律法為中心的宗教。教法的內容從宗教禮儀、社會倫理、政治制度、經濟活動到法律規範,幾乎涵蓋日常生活的全部行為,構成一個包羅萬象的應盡義務的體系。因此,伊斯蘭教不僅是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阿拉伯語裡面,「دين」一詞既有宗教的意思,同時也有生活方式的意思。教法的實質性內容,穆斯林認為已在《古蘭經》中包攬無遺,只要加以認識和闡述即可。至於具體問題的解釋和適用,則求助於先知的聖訓。由此而發展的四大教法學派,在教法學中堅持公議的原則,承認各學派由類比推理作出的不同裁決。但什葉派堅持只有出自先知家族的宗教領袖,即不謬的伊瑪目,才有權傳述聖訓和詮釋教法,並因此否認公議和類比。不過,十二伊瑪目派的烏蘇里學派,以理性為教法的補充淵源,堅持教法學家運用獨立判斷的權利。這些正是兩大教派在教義和憲制上的分歧所在。


伊斯蘭教教義簡介
伊斯蘭教教義下列由三部分組成

壹、「伊瑪尼」即信仰

一、信阿拉(即真主)

 阿拉爲唯一的主宰。可有99尊美德和美名稱頌阿拉,如大仁大慈、全知能能、創造萬物、主宰一切、無可匹敵、洞察一切等。對於唯一的阿拉的忠誠,是伊斯蘭教信仰的基石。


二、信使者

  使者隸屬于阿拉,是阿拉的忠誠使者和人類的朋友。如阿丹、努哈、易蔔拉欣、穆薩、爾撒等都是使者。然而,穆罕默德爲使者的集大成者,是封印的使者。他專門傳達主意、開導世人,因此服從阿拉的人,應無條件地服從穆罕默德。


三、信天使

  天使是阿拉用光創造出來的一種純粹的精靈和妙體,無性別這分,人人肉眼看不見;他們長有翅膀,飛行神速,神通廣大,遍佈天上人間。如有傳授「天啓」的迦伯利天使,觀察宇宙、掌管人間衣食供養的米卡伊勒天使,人類的取命者伊茲拉義勒天使,世界末日來臨時的吹號者伊斯拉菲勒天使等。


四、信經典

  「古蘭經」是該教的根本經典,也是伊斯蘭國家立法、道德規範和思想學說的基礎,必須無條件信仰,並以此作爲最高辦事準則。


五、信前定

  世間一切事物均由阿拉前定,無法改變,承認和順從是唯一的出路。


六、信後世

  在今世和後世之間,爲世界末日。世界末日來到時,日月無光、天崩地摧、世界毀滅、所有死去的人靈魂復活,阿拉根據天使的記錄,表現好的入天園,表現壞的下火獄。所謂『天園』,「河水穿流其下」、「既不見烈日,也不見嚴寒」,到處是「芳香的奶河」、「純潔的蜜泉」,那裏「仰手可摘各種鮮果」,「身穿細軟綢緞」,有「妙齡處女陪伴」無憂無慮;所謂『火獄』,到處是燃燒的火和毒蛇毒蟲,連人和石頭也是燃料,萬分陰森可怖。


貳、「儀巴達特」即五功

穆斯林信奉獨一無二、有權能、慈愛與憐憫的阿拉真神。回教徒若想獲得救贖,就必須在生活上嚴守五功(Pillars):

一、念功 (Shahada )

 默唸信仰要義「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以表白自身信仰,中國回教徒稱其為「清真言 」。

二 、 拜功 (Salat )

 每天五次面對聖地麥加,向阿拉敬拜,即晨拜,響拜,晡拜,昏拜,宵拜。禮拜。

三、齋功 (Saum)

每年伊斯蘭曆9月(來默丹月the month of Ramadan 約於西曆十二月至一月),穆斯林從日出到日落,滴水不沾是為齋月,全月齋戒,晝間禁止飲食,並禁房事,但是值勤的軍人、旅行在外的人、小孩、上了年紀的人、懷孕和哺乳的婦女、生病的人等可以不必禁食,等康復後他日再補足。。

四、課功(Sakat )

 繳納定量的課稅。當今,有的國家以自由施捨代之;有的國家以一定稅率徵收國家宗教稅,比如應繳全年結餘的2.5 %,用以賙濟窮人等。

五、朝功 ( Hajj)

身體健康並具有經濟能力的穆斯林,一生中至少應去聖地麥加朝拜一次。


參、「伊赫桑」即善行指穆斯林必須遵循的道德規範

上述「伊瑪尼」,屬於世界觀、理論和思想方面;而「儀巴達特」、「伊赫桑」則屬於實踐和行之方面,這兩方面的結合構成基本教義。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伊斯蘭教於西元7世紀中葉唐朝從阿拉伯傳入中國,至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它的傳入路線有兩條,一條是從絲綢之路,從敦煌傳入;另一條是從海上絲綢之路,從廣州、泉州傳入。

在每個歷史階段,皆有其自身特點。中國56個民族中,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塔爾、柯爾克孜、保安、撒拉和東鄉等十個民族先後信仰了伊斯蘭教。自唐、宋開始,直到有清一代、民國,伊斯蘭教在我國經歷了紮根、傳播和發展的過程。它對中國的社會生活,尤其是對信仰它的十個民族的社會發展和民族傳統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關於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確切時間,學者尚未取得一致看法,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4種學說:


1、隋開皇中說

此說依據主要是一些古老清真寺的碑文,如建于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的泉州清真寺的“重立清淨寺碑”內稱:“至隋開皇7年,有撒海八撒阿的斡葛思者,自大實航海至廣,方建禮拜寺于廣州,皇帝賜號懷聖。”(該碑文是吳鑒撰寫於元至正十年(西元1350年),現存於泉州聖友清真寺內)。

又見定州(今河北定縣)清真寺的元至正八年(西元1348年)所立的碑文中:“隋開皇中,國人撒哈伯、撒阿的、斡葛思使傳其教入中國。”其後,《明史。西域傳》、《皇明世法錄》、《明統一志》、《正字通》等皆沿襲此說。


2、唐高祖武德中說

明人何喬遠的《閩書》中記有靈山,寫道:“默德那國有嗎喊八德聖人,......門徒有大賢四人,唐武德中來朝,遂傳教中國”。

學人王治心在其《中國政治思想史大綱》一書中,提到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開山始祖是唐高祖武德五年(西元622年)來到中國廣州的,張星烺也持此看法,其書《中國交通史料彙編》稱唐初海上交通甚繁,此時即使穆罕默德“於布教之始,即遣其徒來中國傳教,亦意中事也”。近年來國內有些學者在文章中也認為,在穆罕默德創教之同時,眾多阿拉伯商人,包括穆斯林來華到達廣州、泉州、揚州等中國主要港口是可能的。


3、唐貞觀初年說

徐珂在其《清稗類鈔》中認為:“...度其時,當在唐貞觀初年”。學者劉聖五在《回教傳入中國的時期》一文中寫道:“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是在西曆629年(唐太宗貞觀3年)前後,是因商業的關係傳入中國。......因海上交通之日漸發展,回教最初是從海道傳入中國的。”許崇灝的《伊斯蘭教志略》也持相同觀點。

清代學者藍煦在《天方正學》中寫道:“旺各師,天方人也,西方至聖之母舅也。奉使來朝,于唐貞觀六年行抵長安。太宗皇帝見其為人耿介,講經論道,有實學也,再三留駐長安。因敕建大清真寺,迎使率隨從局之。...太宗後敕江甯、廣州亦建清真寺分駐”。

清同治十一年(1878年),俄國駐北京總主教拍雷狄斯曾或中國古代漢文大字佈告一紙。佈告中大意是說唐貞觀六年,穆罕默德母舅率3000余人來中國,受到唐太宗的優禮,留駐長安一座清真寺內,日後信徒日多,乃于江甯、廣州等地另建新寺。(參見張星烺編《中國交通史料彙編》第2冊)

4、唐永徽二年說

現代學者陳垣、曾向吾等皆主張此說。陳垣在《回回教入中國史略中》指出:“《舊唐書》本紀及《冊府元龜》均謂永徽二年大食始遣使朝貢。何以知為始?因唐代外使來朝向有銅龜之制。雌雄各一,銘其國名,置於彼國,見《唐會要》;其初通使者當無此,故知為始來。”


唐宋時期的伊斯蘭教

唐、宋時,人稱阿拉伯為「大食」,「大食」是波斯字Tazi的譯音,唐、宋時期很多阿拉伯商人來華,聚居在沿海的廣州、揚州,泉州、杭州幾個通商口岸經商,唐永徽二年(西元六五一年),阿拉伯商人常代表阿拉伯國王作朝使,一般認為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之始。

唐朝時在中國所謂的「禮堂」即清真寺,相傳有兩個;一在在長安(現西安大學習巷禮拜寺);二在在廣州即懷聖寺。宋朝另建有懷聖寺、泉州清淨寺,揚州的揚州寺等,宋朝時廣州、泉州已有穆斯林的公共墓地。

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除了在天寶十年(751年)為爭奪石國(今塔什干)發生過一次戰爭外,長時期都是彼此友好的。陸上,阿拉伯、波斯和中亞的穆斯林長途跋涉,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來到長安。自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國家第三任哈裏發奧斯曼首次遣使來華開始,其後的148年間,來華的正式使節見於記載的就有37次之多(陳垣《回回教入中國史略中》)。唐朝廷對之優禮相待,有的使者還被封為“將軍”,“中郎將”等官職。不少東來的穆斯林留居中土不歸。在海上,來華船隊揚帆萬里、歷盡艱險,到達中國廣州、揚州,其中以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居多。到中唐時,定居揚州經商的穆斯林以數以千計(《新唐書。鄧景山傳》)。

唐肅宗為平定安史之亂,向大食等國借兵,《舊唐書。肅宗本紀》:“至德二載九月丁亥,元帥廣平王統朔方、安西、南蠻、大食之眾二十萬東向討賊”。兩京收復後,肅宗皇帝特許大食兵“世居華夏”,可與中國婦女通婚。他們的後裔成為回族的一個組成部分。

唐朝杜環所撰「經行記」中概略述及「大食法」(伊斯蘭教義),內容包含「可蘭經」之精神,例如:「其大食法者,不食豬、狗、驢、馬等肉,不拜國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祀天而已」;「一日五時禮天」等,這是漢語文獻中可以查找到的有關「古蘭經」局部內容最早的記載。唐宋時期伊斯蘭教傳入中國與大批穆斯林(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亞人)來華史密不可分的。這一時期,中國伊斯蘭教有如下特點:

伊斯蘭教隨著東來的穆斯林而于隋唐時期傳入中國。他們漸與當地居民通婚,安居樂業,子孫繁衍。由僑居逐漸演變為土生蕃客,其子孫後代也就成了土生土長的中國穆斯林,伊斯蘭教隨之紮根中國。

一般來說,伊斯蘭教不向外人傳教。它既沒有引起當時的統治階級的特別注意,或予扶抑,也避免了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和其他宗教發生正面衝突,因此,伊斯蘭教作為與世無爭的“大食殊俗”而生存、流傳,即使在唐武宗滅佛的浪潮下也沒有受到波及。唐宋時期的穆斯林的宗教生活比較自由。總的說來,唐宋時期的穆斯林人數不多,決定了當時伊斯蘭教的影響尚不大。

僑居中國的穆斯林及其後裔,逐漸熟悉中國文化。唐時阿拉伯人李彥升為進士,五代時期波斯人後裔李珣及其妹李舜縼皆有才名。宋史,穆斯林子弟多願意入學接受中國教育,有的還應試入官((宋)蔡絛《鐵圍山叢談》)

遞至宋代,中國和阿拉伯的交往有增無減。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稱:“自唐設結好使于廣州,自是商人立戶,迄宋不絕。”北宋初期,為了管理與阿拉伯和波斯的貿易,朝廷先後在廣州、杭州、明州(今寧波)等設“市舶司”。另據《宋史。食貨志》記載,自宋太祖開寶元年(968年)至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200年間,大食人前來朝貢進奉者就達49次之多。

五代、北宋之際,伊斯蘭教亦傳入我國新疆地區,其傳播方式與內地不盡相同。維吾爾為突厥諸族的一支。最早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王朝為黑汗王朝。10世紀中,黑汗朝的蘇托克.布格拉汗首先接受了伊斯蘭教,從而舉國信教。至960年,信奉伊斯蘭教的維吾爾人已達20萬帳。

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於開始西征,大批中亞細亞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隨軍遷徒到東方,史書稱之爲「回回人」或「色目人」,到元朝蒙古入主中國更促使中亞交通大開。同時元朝在西方諸汗國如察合臺汗國、伊兒汗國的統治者,受當地人民的影響,先後都信仰了回教,別兒哥為蒙古族第一個信奉伊斯蘭教之宗王。這種影響同樣波及到中國,加以沿海港口與西方通商的關係,不僅阿拉伯商人,還有軍人、工人等前來並遷往內地各大都市經商、居住,由以前異地作客,變為融入當地定居。

在元朝時因許多統治階層信仰伊斯蘭教,阿拉伯人的政治地位因而逐漸提高,自中央及行省的丞相,平章政事,以至於州縣的達魯花赤,都有不少是由阿拉伯人擔任(元代徽州路主達魯花赤的墓碑背面刻有古蘭經的祈禱文即可見當時之盛況;如頁首照片)。

西元1318年(元仁宗延佑五年)一部中國人用阿拉伯語文書寫的「古蘭經」,目前被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東四牌樓清真寺內,手抄人署名爲:穆罕默德‧本‧艾哈邁德‧本‧阿布杜拉哈曼。它雖然不見得是中國最早的「古蘭經」手抄本,但卻是第一部完整保留的「古蘭經」手抄本。

由以上敘述、例證可瞭解伊斯蘭教是在隨、唐傳入中國,而於元朝開始興盛,至今伊斯蘭教仍為中國境內之主要宗教之一,信徒遍及全境。

伊斯蘭教分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宗派,中國的伊斯蘭教主要是遜尼派。在回、維吾爾、塔塔爾、柯爾克孜、哈薩克、烏茲別克、東鄉、撒拉、保安等少數民族一千七百多萬人口中,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中國穆斯林大多數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以及甘肅、青海、雲南等省,其他各省、市亦有分佈。

在中國有十個少數民族信仰伊斯蘭教,主要分佈在西北地區:

- 回族
- 維吾爾族
- 哈薩克族
- 烏孜別克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爾族
- 柯爾克孜族
- 撒拉族
- 東鄉族
- 保安族

中國伊斯蘭教由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管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