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5月13日星期二

新文化運動的起因為何﹖其主要內容又為何﹖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產生了什麼影響﹖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化運動視為一場對政治、社會學術思想與文學藝術各方面影響重大的啟蒙運動。

2.特色:

A.與五四運動關係密切

五四運動孕育於新文化運動,而新文化運動則藉五四運動得以波瀾壯闊,瀰漫全國,促成了近代中國學思想文化空的巨變。

B.帶有強烈的啟蒙運動的特徵

當時的知識界強調應以理性的態度,藉輸入西方的新思想,新學理來對中國傳統的思想化制度價值作出重新的評估,從而打破人們崇古迷信的心態和盲從權威的習性,以啟發人們認識理性的重要性及個人的尊貴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說,新文化化運動確實帶有強烈的啟蒙運動的特徵。

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一詞始用於十八世紀法國的思想界。它包括多種含義,主要是強調「理性」,以科學掃除愚昧,以理 性思維取代宗教信仰,以懷疑的態度挑戰封建社會的種種權威。


(二.)新文化運動的由來與成因

1.政治方面-士人不滿當時的腐敗政治,求革新思想文化以救國

政治方面,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但民主政治卻未能順利建立。民國初年,中國對外仍受著帝國主義的侵凌與壓迫,對內則飽受袁世凱及北洋軍閥專制亂政的苦痛。所以有識之士越來越痛切地感到,中國衰敗的社會政治局面,歸根究底是國民質素低劣所造成的後果,所以他們希望借文化思想的革新來救國。

2.社會方面-新興社會階級要求政治和經濟利益得到保障和擴充

社會方面,中國的民族資本企業得到擴張,造成了民族資本家與工人階級迅速興起。這些新興的社會階級要求政治、經濟利益得更大的保障和擴張。而當時的中國在帝國主義列強和北洋洋軍閥集團的雙重壓迫之下,新興階級不得支持新文化運動來爭取自身利益。

3.文化方面-知識份子反對軍閥「尊孔復古運動」

文化方面,袁世凱為了復辟帝制,而提倡尊孔聖、復古制度和崇尚迷信的風潮。在此剌激下,一些知識份子深感孔教與帝制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於是以反孔教的思想促成了新文化運動的產生。

4.教育方面-北大的改革

教育方面,蔡元培在1917年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聽任各種學說自由發展,平等競爭,又羅致大批學貫中西及具有文化卓見的學者,提高了北大的教育水平外,亦改變了北大腐敗保守的風氣,作為日後孕育新思想的溫床和新文化運動的重鎮。

5.國際方面-俄國十月革命成功

國際方面,俄國在1917年革命成功,震動了整個世界。這個革命不但衝擊了中國的知識分子界,亦掀起了討論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熱潮,更鼓勵了他們打敗舊傳統的決心。

(三)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1.提倡人權、民主與科學

首先,新文化運動倡導人權、民主和科學。在<<新青年>>的創刊號上,陳獨秀即揭舉人權、民主和科學的旗幟,說這是近代西方文明的重要支柱,更是救治當時中國的貧弱與腐敗的良藥。他們擁護德先生(即民主),以法國為榜樣,反對君主專制和軍閥政治。他們又倡賽先生(即科學),主張運用自然科學知識,反對盲從迷信,宣傳無神論。

2.批判舊禮教和舊道德

其次,新文化運動批判舊禮教和舊道德。新文化運動把批判的目標對準了孔子學說,提出了「打倒孔家」的口號,因為孔子學說代表了維護封建專制制度的舊禮教、舊道德,故對孔教展開了全面的、猛烈的攻擊。陳獨秀指出封建倫理與共和制度是不相容的,擁護共和國體就必須反封建倫理和禮教秩序。新文化的領導者認為,要創造新國家、新國民就必須輸入西洋的新道德、新倫理,與中國的舊禮教、舊道德從此決絕。

3.提倡新文學

再者,新文化運動亦張起文學革命的大旗,如胡適提出改革中國文學八事,即不用典,不用陳套語、不講對仗、不避俗語俗字、須講求文法之結構、不摹倣古人、須言之有物。胡適的文學革命是以形式改革為主,即所謂提倡白話文。陳獨秀亦發表了<<文學革命論>>一文,舉出文學革命的三大主義:一.推倒貴族文學,建立國民文學;二.推倒古典文學,建立寫實文學;三.推倒山林文學,建立社會文學。在新文學倡導期間,魯迅從事了大量新文學創作,寫成一系列膾炙人口,以反封建,揭露社會陰暗為題的小說,如<<狂人日記>>、<<孔乙己>>、<<藥>>等。

4.宣揚西方新思想與新學說

最後,新文化運動亦把大量西方思想與學說紛紛介紹到中國,例如英國近代思想界的進化論和存疑主義。進化論改變了中國人的崇古心態,存疑主義促進中國疑古之風。此外,羅素的哲學和社會思想亦傳到中國。德國叔本華和尼采的思想都曾風行一時。二人主張意志絕對自自由之說,對當時思想界的影響甚大。美國的杜威實驗主義經胡適、蔣夢麟等人介紹到中國。俄國的共產主義也陸續介紹到中國,並很快成了中國佑知識界所嚮往和歡迎。


(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1.政治方面:掀起學生愛國運動,喚醒國人的政治意識

新文化運的影響甚為深遠,從政治上來看,新文化運動激發了五四政治運動。大學生受了新思潮感染,使學生擺脫舊思想的束縛,推翻軍閥專制政治,反對喪權辱國條約,爭取民主政治的要求。而由五四運動所激發的愛國意識,民主精神,政治活力,對中共的誕生和國民党在1924年的改組都發生了推動作用。

2.思想文化方面:傳統儒家思想受衝擊,共產主義傳播

在思想文化方面,新文化倡導民主與科學,主張打倒「孔家店」,進行「文學革命」等,都對知識青年擺脫舊思想文化的束縛,成功地位倒了中國傳統的文化秩序,並運用了無數新的、外來的觀念,以重建新的文化秩序。

3.社會方面:平民地位提高和婦女運動

在社會方面,新文化運動帶動了中國社會的變動,平民和婦女的地位日漸受重視。五四時期白話文學興起,以及其後專門描述下層民眾生活的普羅文學的發達,對平民社會政治意識的加強及其地位的提高,無疑是有作用的。此外,由於新文化運動曾對婦女問題指出過很多激烈的主張,例如反對家庭組織,反對舊禮教對婦女的束縛,提倡婦女自由擇偶、自由擇業、自由接受教育及參政等。這些婦解主張和口號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同而得到實現。當時不少婦女成立團體來爭取參政權、教育權、財產繼承權、擇業與婚姻的自由等。此外又主張廢除歧視婦女的社會習俗、如納妾、公娼、纏足等。

4.文學方面:白話文成為主流,新文學大量湧現

在文學方面,自五四以後,白話文學逐漸成為新文學的主流,許多主要的刊物登載用白話文寫成的文學作品。在中國許多重要城市,也紛紛出現了白話報紙和雜誌。另外,在白話文逐漸普及的過程中,一批新文學家湧現,從事詩、小說、戲曲、散文的創作,使中國新文學結出了豐富的果實。其中尤以散文和小說成就最大。小說中較大影響力的是魯迅,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記>>、<<阿Q正傳>>和<<孔乙己>>等,膾炙人口,被認為是諷剌小說的佳作。散文方面,者名的有周樹人、周作人、朱自清、謝婉瑩、郁達夫、徐志摩等。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評價

新文化運動是二十世紀中國尋求現代化富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它是一場文化想上的啟蒙運動。其廣義的期限乃從1915 年至1923年間,期間以1919年五四運動作為其高峰和標誌。五四運動既有思想解放運動的性質,也有反帝國民主運動的特色。新文化運動的追求目標,要略而言,可以歸納為兩項,即民主與科學。民主,並非專指一種政治制度,而是一種自我旳人生態度和平等的人際關係的建立;科學,也非指某種專門學問,而是一種認識事物、辨明真理的思想方法的掌握。中國知識界到了這個階段,可說已把西方文化的長處學到了,也可說,已正把握到使中國富強的道理。故此,五四新文化運動實有劃時代歷史意義。

首先,五四時代的知識份子主張要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徹底的檢討與變革,這是前所未見的。他們認為,辛亥革命後建立的民主共和政體,只有在法制層面的改變,而思想人心和價值觀念卻絲亳未變,國家的現代化工作實未算完成。因他們力主文化整體的改變,才可以與民主的體制相適應,此為中國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新認識。

其次,新文化運動中的某些知識分子,對個人權利和國家獨立兩觀念接受之 速,信仰之堅,也是前所未有的。當時這些人對個性解放,社會平等民族獨立的要求和鼓吹都非常熱烈和投入。

再者,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知識分子,引進了空前大量的西方思想、新事物、新知識、新學說,為日後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帶來了許多重要的新元素,要認識當代中國學術思想及文化結構的重要內涵,必須溯源於此。

最後,新文化運動以介紹自由民主科學開始,而以鼓吹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結束。集體壓倒了個人,權威取代了理性,新文化運動的結局竟與其原先追求的目標背道而馳。有些學者解釋此乃因為中國專制傳統的作用仍大,亦有學者指出是知識界為了救亡而犧牲了啟蒙所致。姑勿論對此怎樣的理解,都足以說明新文化運動只做到了揭示當時文化上和社會上的諸種病態,卻未能提出解救這些病態和問題的良方。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局限和不足之處也需要正視,避免對其作出過當的讚譽。

然而,這個運動確實對中國文化思想及社會政治等方面的發展,帶來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它促使了學生運動和勞工運動的崛起、國共兩党政治地位的奠定、其他政治團體的興起;它推動了反軍閥、反帝國主義的群眾運動的發展;它也促進了白話文學的發達,有助平民教育的推廣及平民地位的提高;它加速了中國舊家族制度的崩潰,為中國的女權運動的勃興掃除障礙。尤其重要的是,它動搖了儒家思想和傳統倫理的權威地位,並帶進近代西方各派的新思想、新學理、加速了中國此後學術與文化方面西化的趨勢。




新文化倡導者學術思想簡表

人物
學術思想
基本原理
具體主張
教育思想
*宗 旨:自由主義教育
*學術 研究要充份自由
*學術 思想應兼容並包
*教育 不應受政治與宗教的干預或影響


*方 案:教授治校
*全國 設若干學區,由大學校長領導與管理各學區
政治思想
*以西 歐近代民主政治為典範
*嚮往 社會主義
*把西 方近代自由、平等、博愛各概念與傳統中國倫理思想的仁、義、忠、恕結合
*通過 和平手段,達致財富平均
*主張 男女平等,勞動神聖,加強公民道德的教育
*贊成 孫中山民生主義是中庸的共產主義

哲學思想
二元論哲學
*世界 可分作現象世界和實體世界
*現象 世界可由認知的途徑認識,是理性的世界
*實體 世界則由心靈的直覺而得,是情感的世界
政治思想  
*前 期:是法美模式的資本主義民主政治
*中 期:是蘇俄模式的共產主義無產階級專政政治
*晚年:再肯定資本義的民主政治
*從改 造中國舊文化舊思想舊倫理入手
*主張 揚棄作為封建主義支柱的儒家理想

哲學思想
*唯物 論傾向的哲學觀
*反宗 教信仰,提出以科學及理性的態度認識宇宙萬物
*物質 因素決定社會的上層建築

文學思想
白話為文學的正宗
*要建 設平易抒情的國民文學,新鮮立誠的寫實文學和明瞭通俗的社會文學
胡適
文學觀
以白話文學為正宗
提倡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

自由觀
個人主義
*恢復 人性尊嚴,發展個人自由權利
*提倡 個性解放及男女平等

哲學觀
實驗主義
*一切 真理與價必須重新加以驗證和估定
*點滴 漸進的改良是人類和社會進化的可靠道路

歷史觀
相對主義
*反對 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及必然性
*反對 僅以經濟因素來解釋歷史發展的因果關係
*認為 不能低估個人在歷史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政治觀
*反對 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觀
*主張 改良主義
*建議 成立好人政府,針對中國社會政治衰敗的問題,尋求原因,對症下藥,具體解決
政治觀
*由民 主主義轉為馬克思主義者
*中國 應跟從蘇俄的步伐,以建立一個由無產階級專政的共產主義社會

哲學思想
*唯物 主義
*宇宙 萬物都在矛盾鬥爭中不斷演進,提升,符合正--反--合的唯物辯證法原則
*社會 歷史的演進完全由社會經濟結構的性質所決定
*道德 倫理,思想意識等上層建築只能由社會經濟條件所決定
文化觀
*反對 建文化意識,揭示中國民族性的弱點
*從批 判中國封建文化著手,用理性和科學來教育中國民眾,掃除其劣根性,培養新國民,以為中國富強的保證
*反對 復古派提倡國粹

進化思想
*信奉 進化論
*反對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進化觀點
*認為 革命與鬥爭是社會及歷史進化的原動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