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6年5月29日星期一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三)

走向末世的王朝─光緒統治時期

關於光緒帝的預言和少帝時的光緒

唐朝高僧黃檗在《禪師詩》第九首中預言了光緒的在位時間和發生的事情。詩中預言道:「光芒閃閃見災星,統緒帝廷新有憑。秦晉一家仍鼎足,黃狼運兀力難勝。」 第一句「光芒閃閃見災星」 暗示光緒將是一位多災多難的皇帝。第二句「統緒帝廷新有憑」 指光緒帝不是同治之子,但是皇室的血脈。「秦晉一家仍鼎足」一句預言慈禧立載漪的兒子為大阿哥。「黃狼運兀力難勝」 中黃狼指戊申年,是光緒統治的最後一年,指光緒仍無力扭轉清朝的頹勢。

1874年,同治帝死後,因為沒有兒子,所以有意繼續垂簾聽政的慈禧,決定立道光帝的第七子奕寰與自己妹妹所生的四歲的孩子載恬繼承大統,並宣佈從1875年開始更年號為光緒。光緒帝載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

光緒繼承皇位後,從4歲到17歲的12年間,是他作為少帝的時期。他在宮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光緒很好學,平常坐、立、臥都在讀書。他把讀書同做國君聯繫在一起。他在15歲寫的《乙酉年御制文》中寫道:「為人上者,必先有愛民之心,而後有憂民之意。愛之深,故憂之切。憂之切,故一民饑,日我饑之;一民寒,日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 可以看出,光緒很想做一個有所作為的皇帝。

在光緒12年的少帝生涯中,主要發生了三件大事。一是1882年,中法戰爭爆發,雖然清軍取得了勝利,但還是與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中法戰爭期間,慈禧還免去了奕訢一切職務。二是台灣建立了行省。原來隸屬於福建的台灣正式建立行省,劉銘傳為第一任台灣巡撫。三是光緒七年(1881),東太后突然死去,死因不明。此後,慈禧更加肆無忌憚,獨掌大權。

光緒17歲後,慈禧不得不同意光緒親政,自己改「垂簾聽政」為「訓政」。1887年正月十五日,光緒在故宮太和殿舉行大典,開始親政。但是,權力雖然在名義上歸屬於光緒帝,但慈禧在實際上仍操縱著內政和外交大權。她不僅讓光緒每隔一日親自向她匯報政務,聽候訓政,同時還派人暗中監視他;而且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高官顯宦長期唯慈禧命是從,在其周圍形成了後黨集團。希望有所作為的光緒仍然只是個傀儡皇帝,他在宮內和宮外遇到的困境超過了他的那些先祖。

親政後的光緒統治的清王朝此時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中。其後的甲午戰爭的失利,戊戌變法的失敗和《辛丑條約》的簽訂,加速了它的滅亡速度。

甲午戰爭的失利及其影響

在此時的東方,經歷了明治維新的日本則正向一個新興強國邁進,並制定了實行對外擴張的國策,近在咫尺的朝鮮和中國被它視作了主要的擴張目標。

1894年春,日本派兵入侵朝鮮,並佔領了從仁川至漢城一帶各戰略要地。同時強逼朝鮮政府廢除中朝通商條約,並立以大院君李是應為首的傀儡政府。而此時部份清軍正駐紮在牙山。7月25日,日本聯合艦隊在豐島附近海域對中國運兵船及護航艦隻發動突然襲擊,陸軍也於29日向由牙山移駐成歡的清軍葉志超部發動進攻,清軍敗退平壤。8月1日,清政府被迫對日宣戰。同一天,明治天皇也發佈宣戰詔書。因戰爭爆發於舊歷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一方面,日軍是有備而來,有著明確的作戰方針;另一方面,清朝內部思想並不統一,主和派及主戰派都有著一定的擁護者,光緒堅決主戰,而慈禧始寄希望於俄、英等國的"調停",繼則在海陸戰端已啟的情況下倉促宣戰,並命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因此在清軍方面,最初既未組成專門的作戰指揮機構,更無統籌全局的戰略指導。

整個戰爭持續了近9個月,清軍在平壤之戰和黃海海戰中遭到了慘敗後,日軍突破了渤海灣門戶,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今丹東)。清軍鴨綠江防線崩潰。隨後,日軍又攻佔了金州(今屬大連),旅順口,並血洗全城。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了重要的前方基地。從此,渤海灣門戶洞開,而深藏於威海衛港內,奉行不主動出擊戰略的的北洋艦隊成為日軍的新攻擊目標,戰局更加急轉直下。

當此之時,清軍敗退的消息使清廷內部的主和派開始佔了上風。清廷開始通過外交途徑向日本請和。

日軍攻佔旅順後, 決定進攻威海衛,消滅北洋艦隊,為爾後直隸平原登陸決戰進一步提供安全保證的新計劃。而清廷對日軍主攻方向再次判斷失誤,以為日軍第1、第2集團軍將並力攻取奉天,以主力打通錦州走廊,進逼山海關,然後與從渤海灣登陸之部隊會攻北京。因此以重兵駐守奉天、遼陽及天津至山海關一線,關內外總兵力達10萬以上,而於日軍的主攻方向山東半島則僅部署官兵3萬餘人,其中駐守榮成(今舊榮成)的僅1400餘人。至於北洋艦隊,則根據李鴻章"水陸相依"的防禦方針,龜縮於威海衛港內。

1895年1月20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覆滅。此時,以慈禧為首的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4月17日,中日兩國的和談代表在日本馬關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及《議訂專條》三款、《另約》三款、《停戰展期專條》兩款。

條約規定:中國從朝鮮半島撤軍並承認朝鮮的「自主獨立」;中國割讓台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中國賠償日本軍費2萬萬兩;中國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人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領事官和工廠及輸入各種機器;彼此的最惠國待遇;中國不得逮捕為日本軍隊服務的人員。這是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導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失敗的原因,從軍事上講,主要是因為消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和一些指揮的不當;但更主要的是,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慈禧,並沒有抵禦外侮的決心,而只想以妥協來換取和平。此時的她正忙著慶祝她的60大壽。根據史料,她的60大壽一共花費了七百萬兩白銀。統治者腐敗如此,清軍的失敗也就在意料之中的了。

甲午戰爭的失敗與《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再次受到了嚴重破壞,列強看到了清政府的軟弱和無能,瓜分中國的野心更加膨脹。另一方面,甲午戰爭對遠東戰略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日本既占台灣,又獲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經濟迅速發展並進一步擴軍備戰,開始成為遠東的主要戰爭策源地。同時日本的崛起改變了遠東地區由英國和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列強在遠東的角逐日趨激烈,預示著一個更加動盪不安的時代的到來。

甲午戰爭也使一些有血性的中國人提出了變革舉措,試圖維新政治,富國強兵。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和八國聯軍入侵北京

甲午慘敗後,以廣東大儒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提出了博采西學,實行變法的建議。他們認為,歐美的民主制是中華文明得以中興的新鑰匙。他們倣傚西方,組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政黨——保國會。宗旨是「保國、保種、保教」 。他們一方面爭取民眾的支持,一方面爭取中央政府的理解,並通過報紙等宣傳自己的主張。一時間「上自朝廷,下至士人,紛言變法」,「家家言時務,人人談西學」 。

1898年,康梁等人來到北京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書請願,要求改制。史稱「公車上書」。

一直希望有所作為的光緒召見了康有為,君臣相見恨晚,促膝而談。光緒聽從了康有為的建議,於同年四月二十三日頒布了《明定國是詔》,宣佈變法,博采西學,推行新政,並授予康有為專折奏事權。變法內容涉及了各個方面:修建現代學校,改革考試制度,修訂法律作為撤銷領事裁判權的基礎,促進農業、醫學、開礦、商貿、留學等事業的發展,促使陸軍、海軍、警備和郵政制度走向現代化。

但是變法受到了巨大的阻力。詔書到達省級行政長官的案頭,就被擱置。而且過了兩個月,下邊一點動靜也沒有,光緒一怒之下,撤了幾個守舊的大臣。而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慈禧發現變法威脅到了自己的統治,於是她藉機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廢除全部維新措施,捕殺維新派譚嗣同等6人,並重新執掌了大權。戊戌變法僅僅實行了103天就告失敗,因此又稱「百日維新」 。

此後,慈禧宣佈重新訓政,並準備廢黜光緒帝。但由於一些地方督撫和外國使臣的反對,乃保留光緒皇帝稱號,立端王載漪子溥儀為大阿哥(皇儲)。

在戊戌變法實行的同時,在民間出現了一個結社組織「義和團」 。義和團的形成主要是基於一些政治和經濟上的原因。一方面,清政府的腐敗,加上連年的災荒,使百姓生活困苦,流離失所;另一方面,國外進口商品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使老百姓形成了排外的心理。因此,義和團最初提出的口號是「反清滅洋」 。不過,其「滅洋」 的口號得到了清政府內部一些仇洋官員的支持,並與之結成同盟,義和團的口號從此轉變為「扶清滅洋」 。在1900年的前五個月中,義和團在直隸一帶,焚燬教堂,殺死中國信徒。這引發了各國外交使團的抗議。但慈禧只是下了一個比較含糊的詔令,並沒有命令禁止義和團運動。

1900年6月,義和團和清軍包圍了北京和天津的使館區。德國領事克林德誤被清軍打死,列強以此為借口決定入侵北京和天津。

在總司令人選尚未商定和最後確認之前,包括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在內的八國聯軍開始發動了先後對天津和北京大規模的進攻。6月10日,聯軍在英國人西摩爾中將的指揮下,沿津京鐵路開赴北京。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對列強宣戰。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15日,慈禧眼看大勢已去,挾持光緒帝出德勝門西逃出京,並下詔鎮壓義和團。16日,八國聯軍攻佔北京。8月19日,聯軍總司令瓦德西離德赴任,10月中旬抵達北京,設管理北京委員會,由各國分區佔領北京城,並提出議和大綱。

八國聯軍攻佔天津和北京後都曾大肆燒殺捋掠,此後,又以搜查義和團為名繼續行搶。在八國聯軍連日屠殺下,天津城內,屍骸橫陳,餓犬爭食,城內房屋,十去八九,城外屋舍,十去其四。北京城內亦屍積成堆,腐肉白骨縱橫,百家之中,所全不過十戶。昔日金碧輝煌的北京,數日之間已是滿目蒼荑。中國歷代歷朝之積畜,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國寶珍奇,攫掠殆盡,所失無算。後來擔任聯軍統帥的瓦德西對此也驚駭不已,在日記中寫道:所有此次中國所受破壞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也許永遠難以為人所知,但其為數必定極大無疑。

當年隨軍採訪的一名德國記者這樣寫道:「我們德國人從事了我們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殖民戰爭。我們進行這場戰爭並不是為了基督教,也不是為了文化;而是為了貿易和我們在世界上的強權地位。」

當時清朝政府內部有人建議將首都遷往內地(西安)繼續與聯軍作戰的建議。但是當時的清政府實際上已經沒有可靠的軍隊了。義和團已經被戰敗,山東以南省份的總督們早在義和團期間就已經與外國達成地方上的協議,違抗清政府支持義和團的決定。因此清政府決定簽署和約來保存自己。

1900年9月7日,慶親王奕劻和北洋大臣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英國、美國、日本、俄羅斯、法國、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駐中國的大使簽署了屈辱的《辛丑條約》。因為條約簽定於1901年,辛丑年,故名。

協定的正式名稱為ustria-Hungary,Belgium,France,Germany,Great Britain,Italy,Japan,Netherland,Russia,Spain,United States and China —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中國與十一國關於賠償1900年動亂的最後協定)。原文是以法文為準。在國際法上,因為中國不承認與各國有正式交戰,起因是義和團,故此辛丑條約只屬於一個協定,而並非和平條約。條約共12款,外加19條附件。

其大致內容如下:第一款,中國派親王載灃赴德國向德皇就德國大使被殺一事道歉。德國大使遇害處建碑紀念。(這是八國聯軍入侵的直接原因。) 第二款,鼓勵義和團的大臣被懲罰(兩個親王被判斬,後改為發放到新疆,其他許多大臣被革職)。反戰大臣、反對使用義和團的大臣被復職或受嘉獎。 第三款,中國派大臣赴日本就日本使館官員被殺事道歉。第四款,在動亂時期被損壞或污瀆的外國墳墓由各國使館重新恢復,中國為北京附近的每處墳墓付款一萬兩銀,為外省的每處付五千兩銀。第五款,中國禁止進口軍火兩年。第六款,中國共付各國戰爭賠償4.5億兩銀,分39年付清,每年利息為4厘,由中國的關稅和鹽稅來償付。 第七款,北京的大使館區內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以派兵保護。 第八款,大沽炮台以及北京到天津之間的炮台一律拆毀。第九款,外國可以在北京至山海關之間駐紮軍隊。 第十款,中國對將來一切抗外行為予以懲罰。第十一款,中國改善水道,以改善對外貿易。 第十二款,中國設立外務部作為對外的政府部門。

《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主權,並在此後繼續成為列強瓜分的對象。同時巨額賠款使業已不堪重負的清政府更加舉步艱難,使社會的經濟發展更加滯後。腐敗的清政府離滅亡的時日已經不太遠了。

此後,慈禧為了緩和國內外矛盾,消弭革命,維持統治,陸續推行了所謂的"新政",主要措施包括調整官制、整頓吏治、改定刑律、編練新軍、獎勵實業、興辦學校等等。1906年又宣佈預備立憲。

走向末世--光緒之死

變法失敗後,光緒被囚,心境悲愴。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死。他在位34年,終年38歲,廟號德宗,葬於河北易縣崇陵。

《清史稿》對其評價道:德宗親政之時,春秋方富,抱大有為之志,欲張撻伐,以湔國恥。已而師徒撓敗,割地輸平,遂引新進小臣,銳意更張,為發奮自強之計。然功名之士,險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濟,言之可為於邑。洎垂廉再出,韜晦瀛台。外侮之來,釁自內作。卒使八國連兵,六龍西狩。庚子以後,怫郁摧傷,奄致殂落,而國運亦因此而傾矣。嗚呼,豈非天哉!

光緒死後,慈禧馬上下詔立醇親王載灃子、年僅三歲的溥儀為帝,年號宣統。次日慈禧病死,結束了對清朝長達47年的統治。

此時的清朝已經處於瀕於覆滅的邊緣,反清武裝起義此起彼伏,民主思潮在全國開始廣泛傳播。

2006年5月25日星期四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二)

傀儡皇帝同治帝和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時期

關於同治的預言和「辛酉政變」

唐朝高僧黃檗在《禪師詩》第八首中預言了同治的在位時間和發生的事情。詩中預言道:「同心佐治運中興,南北烽煙一掃平。一紀剛周陽一復,寒冰空自惕兢兢。」 第一句「同心佐治運中興」 暗含同治的年號,預言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第二句預言南北的太平軍和捻軍備鎮壓。第三句「一紀剛周陽一復」 指同治在位的時間是十三年,一紀為十二年。「寒冰空自惕兢兢」 ,指仍面臨著外來的威脅。

歷史的的真實又是怎樣的呢?

1861年,咸豐在承德病逝後,由咸豐與葉赫那拉氏的獨生子載淳即位,年號是同治。同治生於咸豐六年(1856),因為同治即位時只有6歲,所以咸豐任命八大臣為顧命大臣,輔助同治。同時又賜予兩宮太后慈禧和慈安兩顆印章,以牽制八大臣。

慈禧(1835~1908),清咸豐帝之妃。原名那拉氏,祖居葉赫(今四平附近),故稱葉赫那拉。清史上說她是滿洲鑲藍旗人。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寧池廣太道道員。咸豐十二年(1852),被選入宮,封蘭貴人。1856年,生皇長子載淳。次年,封懿貴妃。在宮中的地位僅次於皇后鈕鈷祿氏。1860年,英法聯軍進逼北京時,她隨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咸豐帝病死,六歲的載淳繼位,她和鈕鈷祿氏被尊為皇太后,徽號慈禧、慈安,俗稱分別為西太后、東太后。

同治即位時,朝中勢力分為三股:顧命大臣勢力,帝胤勢力(皇室宗親) 和帝后勢力,而以太后慈禧為首的帝后勢力佔有相對優勢。慈禧在同治即位當年,就聯合帝胤勢力,發動了宮廷政變,將顧命大臣殺的殺,革職的革職,徹底摧毀了顧命大臣勢力。史稱「辛酉政變」 。同時任命帝胤勢力中的恭親王奕訢為議政王,在軍機處行走,大學士桂良、戶部尚書沈兆霖、侍郎寶鋆、文祥並為軍機大臣,鴻臚寺少卿曹毓瑛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等。「辛酉政變」後,清朝統治體系發生了一些改變,即由議政王奕訢總攬朝政,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並最後裁定。不過發展到後來,逐漸演變為慈禧獨攬朝政的局面,而18歲開始親政的同治也不過是個傀儡皇帝。

此後,慈禧垂簾聽政長達50年,成為同治光緒兩朝的實際最高統治者,並影響了晚清乃至中國這50年的歷史進程。

同治時期,清朝社會動盪加劇,國內不僅有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同時還面臨著如何應對與他國的衝突。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閉關自守局面完全終結。清政府不得不承認「天朝」 與外邦是平等的國與國的關係,同時也認識到了西方軍事技術上的先進。另一方面,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中,清政府重用了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士大夫,他們勢力的崛起削弱了滿洲人的統治。

同治新政─「洋務運動」 的興起和影響

此時,對於如何與所謂的夷人(西方人)打交道,清政府對列強的態度已發生明顯變化。在不少貴族官僚看來,與西洋各國進行長期和頻繁的往來不可避免,閉關鎖國實難採行。他們普遍認為,除了俄國,英、法、美對中國皆以通商牟利為重,而無吞土之心,也無意顛覆清朝的統治,做事也不無規矩。朝廷無力也不應抗拒與它們交往,與之保持正常關係是可能的。他們中的多數人並未拋棄中國乃制度文化勝於他人的天朝大國的觀念,但對外國的船堅炮利留有深刻印象,主張引進西方軍事裝備,建立軍事工業和進行軍事改革,以圖自強。這些人即所謂的「洋務派」,其中既包括奕訢、文祥這樣的朝廷大員,也有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這樣的封疆大吏。在清朝實際的最高統治者那拉氏慈禧那裡,洋務派的觀點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接受。

這樣以往對外的「以夷制夷」 的策略為「師夷長技以制夷」 的策略取代。從1861年開始,在奕訢的主持下,中國在外交,財政,教育以及軍事等領域發起了一場「洋務運動」 。主要內容是引進西方工業機械和科學技術,建立本土的軍事、民用工業和發展近代交通、通訊設施,創建使用西方軍事裝備的軍隊等。

首先,清政府於1861年3月為辦理「洋務」( 外交事務) 設立了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簡稱總理衙門) ,由奕訢任總理大臣,但對外決策仍由慈禧最終裁定。它不僅掌管清政府與各國間的外交事務,而且處理包括對外貿易,海關稅務,邊疆防務,軍備建設,建立新式學校,興建鐵路,礦山等方面的事情。總理衙門下設獨立公所,包括英,法,俄,美和海防五股機構,分別處理相關事務。該衙門是中國兩千年來第一個專門處理對外事務的中央機構,其設立的主要目地是處理與西方的關係,創辦近代工業等。

鑒於通商口岸數量的大幅度增加,清政府還設置了南北通商大臣兩職代替原先的五口通商大臣,它們後來分別專由兩江總督和直隸總督兼任,通稱南洋大臣和北洋大臣。

在海關稅務方面,1858年底,清廷與英、法、美簽訂了新的通商章程,其中有邀請外人幫辦稅務和對各口劃一辦理的規定。借此,列強將不少外人安插進各口海關擔任稅務司和其他職務,掌握了中國海關的行政權,英人的權勢尤盛。由於這些海關能夠向清政府持續提供比以往大為增加的收入,其中的外籍管理人員得到了洋務派官員的信任。1859年,兩江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何桂清委派英人李泰國擔任總轄海關事務的「總稅務司」。1861年,清廷正式授予李泰國對各口岸海關的總轄權。1863年,羅伯特·赫德接替李泰國擔任總稅務司。1865年,總稅務司由上海移至北京辦公,總稅務司署也設立了。總稅務司雖隸屬總理衙門,權力也由清廷授予,實則不受中方轄制。

雖然清廷能從總稅務司獲得正常的海關收入,但中國海關主權的喪失卻是不爭的事實。赫德長期擔任總稅務司,對清廷頗具影響。朝廷大員們不僅在海關問題上對其十分信任,在其他問題尤其是涉外問題上也時常咨詢。

其次,清政府決定派員出國考察。隨著對外關係的開展,清廷向西洋派遣使節也日益顯得必要,但它覺得缺乏合適的人選,對清使覲見外國君主時行何禮節也不無顧慮。「行跪拜禮則有礙尊嚴,不行跪拜禮又將予外使將來見清帝時拒行跪拜以借口。」

1866年,總稅務司赫德要回國結婚,在向奕訢請假時,順便建議清政府派人去西方考察。奕訢向慈禧奏請獲得同意後,派斌椿等四人去西方考察。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政府官員赴西歐考察的「東土西來第一人」 。

斌椿在歐洲遊歷了110多天,訪問了英國,法國,丹麥,瑞典,芬蘭,普魯士等十幾個國家。回到北京後,他記錄下他所看到的西方近代的科技和文明,包括火車,輪船,電報,攝影,蒸汽機,顯微鏡等,以及他看到的歐洲博覽會,芭蕾舞,大英博物館,國家議院和法國的凡爾賽宮等。他的記錄為當時的中國人打開了一扇瞭解西方世界的窗子,但他並非一名使節。

1867年,面對列強的又一次修約要求,清廷認為有必要派使出洋,但人選和禮儀等問題依然令其困擾。這時,美國公使蒲安臣(安森·伯林蓋姆)正要卸任回國。他表示願意代表中國出使海外。清廷遂任命蒲安臣為欽差大臣,又委派英人和法人各一以及兩名總理衙門官員協助,組成了所謂的「蒲安臣使團」。該使團的任務是向列強說明:中國政府正在實行對各國友好的新政,在修約問題上有些困難需要它們的理解和包涵,將來會向各國派遣常駐使節以便溝通。該使團於1868年2月25日啟程,先後到訪歐美多國。在出訪中,蒲安臣對清廷的考慮作了一些說明,但也藉機為美國的利益服務。

1868年7月,他越權與美國國務卿西華德簽訂了中美續增條約,即「蒲安臣條約」,它後來為清廷所承認。該約規定,任由兩國國民隨時來往或常住入籍,這使美國更便於從中國獲得急需的勞動力。它還規定,美國優待進入本國國立學校學習的中國人,美國人則可在中國的外人居住地建立學校,這反映了美國有意通過文化教育擴大在華影響。該約還承認中國在本國領土上擁有財產徵用權,給予了中國在美國各港口派駐領事的權利,規定兩國國民在對方國家均不得因宗教信仰遭到迫害。該使團於1870年8月回到中國,蒲安臣本人則中途逝於俄國。直到七十年代後期,清廷才實現對外派遣常駐使節。

第三,在教育領域,為了培養與洋人打交道的人才,總理衙門設有「同文館」,聘用外國人教授外語。不久,又開設了天文,算學,化學,物理,國際法,外國史地,醫學,生理學,政治經濟學等課程。可以說,同文館是中國第一所近代意義上的學堂。但它同以後學堂不同之處在於,它在重視西學的同時,還聘請了大學士講授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因此它培養出的西學人才,中文功底還是相當深厚的。

此外,同治時期開辦的新式學校還有江南製造局附設的機械學堂,福州船政局附設的,主要培養海軍和造船人才的船政學堂。

除了開辦學堂,清政府還於1872年首次公派了30名留學生留學美國。此後四年中,每年清政府都要派出30名留學生赴美。這些留美學生回國後,逐漸成為各個行業的知名人物。

第四,在洋務運動的前期,發展軍事工業是重心所在。在軍事上向西方學習,宗旨是「求強」 ,「求富」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相繼在上海,南京和福州辦起了安慶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金陵機器局、福州船政局和天津機器局等20多家軍工產業,其中江南製造總局規模最大。這些工廠是中國現代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的前身,它們通常僱有外國的管理和技術人員,與外國企業和商人也多有來往,但衙門風氣濃厚,效率低下。同時,為了加強海軍,清政府還向英國和德國購買了軍艦等。

上述近代軍事工業的出現,引進了大量西方的技術,並培養了一批中國的近代科技人才。

第五,以「官督民辦」 的方式發展民族經濟比如造船業和紡織業等。

總體而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的十年中,清廷未與列強出現嚴重的對抗。這一期間的中外糾紛中,很多與傳教活動有關。清廷在天津條約中同意外人在內地傳教,後來法國人又迫使它承認傳教士有權在內地買地置產,這為外國傳教士的在華活動大開方便之門。由於基督教與中國社會的傳統倫理有衝突之處,一些傳教士和所謂的「教民」也仗勢欺人,多有不法行徑,中國民眾與基督教勢力的衝突即所謂「教案」不斷發生,最著名的是1870年的天津教案。對於這些事件,清政府的基本做法是懲辦當事民眾和官員,並向列強道歉賠償。

在發起洋務運動的同時,清王朝也暫時解決了國內危機,先後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和苗民、回民起義。

1864年太平天國都城天京陷落,雖然太平天國余部又奮爭了兩年多才告失敗,但已經不足以威脅到清的統治。此後,清政府又於1868年徹底鎮壓了捻軍,於1873年平息了苗民和回民起義。清王朝的統治得到了暫時得穩定。此時清王朝經過連年的戰事,造成經濟衰退,收入銳減,許多百姓流離失所,耕地荒蕪。清政府遇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財政危機。1850年以前清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是農業,但到了60年代,商業財政收入成為一個重要的來源。這表明清政府期望維護的大一統局面面臨著挑戰。

總之,在19世紀60年代,清廷穩定了國內的統治局面,與列強的關係也大體平穩,迎來了所謂的「同治中興」。但是,這只是國勢的虛假上揚,滿清王朝的頹勢沒有真正扭轉,行政和軍事體制的腐敗也未有改觀。到了19世紀80年代,作為西方各國深刻的經濟和社會變化的結果,列強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競爭趨於激烈。在東方,經歷明治維新的日本則向一個新興強國邁進,近在咫尺的朝鮮和中國被它視作了主要的擴張目標。古老的中國即將遭遇更嚴重的危機。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歷史走到今天的中國,西方的科技文明開始大大方方的進入了中國,進入了中國的課堂,其實證科學的思想從此開始逐漸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而中國傳統的認識天地自然的思維模式漸次受到了挑戰和冷落。

同治之死

同治1873年親政,但是兩年後就死於天花,終年19歲。死後,廟號為「穆宗」。因為同治帝無子,所以慈禧決定立她四歲的外甥載恬為帝,年號光緒,繼續與東太后「垂簾聽政」。此時,清王朝已經真正處於風雨飄搖中了。

2006年5月20日星期六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一)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

1857年11月,英法大軍近6000人在珠江口集結完畢。美國新任公使列維廉(威廉·裡德)和在天津遭拒的俄使普提雅廷也到達香港,與英法磋商。美俄的伎倆是,在「中立」和「調停」的幌子下配合英法的行動,並乘機向中國政府欺詐勒索。葉名琛認為英法是黔驢技窮和虛張聲勢,接其奏報的咸豐帝也以為勝算在握。12月中旬,額爾金和葛羅分別向葉名琛發出照會,提出進入廣州城、商議修約、賠償損失等要求,對純屬英方無理取鬧的「亞羅」號事件則未再提。同時,英法聯軍侵入珠江,逼近廣州。葉名琛對英法的要求一一據理駁斥,但仍不事抵抗,還聽信據稱兩國無心大動干戈的傳言。24日,聯軍發出最後通牒,限廣州守軍在48小時內撤至城外。葉名琛照舊穩坐泰山。28日,聯軍向廣州發起進攻。30日,廣州失陷。葉名琛遭俘,被押往加爾各答。他自比海上蘇武,於次年4月逝於異國。

佔領廣州後,英法侵略者命令投降的廣東巡撫柏貴出面主持政務。身為傀儡的柏貴不向北京報告實情,還說自己是「苟且忍耐,曲為羈縻」。到1858年2月,咸豐帝才從湖南巡撫駱秉章那裡獲知廣州實已淪陷,但他以太平天國為心腹大患,對外仍以「懷柔」為上。

2月中,英、法、美、俄使節通過上海方面向清政府發出照會,提出大量利益要求,包括公使駐京、增開口岸、外人至內地遊歷和修訂稅則等。英法還威脅說,若中方在3月底之前不派遣欽差大臣赴上海談判,即舉兵北上。隨後,他們乘艦前往上海。他們在此得到的答覆是,英法美使臣應回廣東商談,俄使則應前往黑龍江。四國使節不予接受,於4月中率艦抵達大沽口,要求與清政府的全權代表在北京或天津談判。清廷派倉場侍郎崇綸前去交涉,英法代表因其級別低和沒有全權而拒絕會見。清廷又以直隸總督譚廷襄為欽差,額爾金和葛羅認為他須獲全權,譚稱中國並無此種辦理,雙方的談判遂遲遲未啟。譚廷襄與列維廉和普提雅廷有所接觸,他知道美俄皆有漁利之心,但仍存望其調停之意。對咸豐帝來說,所能作出的最大讓步不過是減稅和增開閩粵小口岸各一,他還要求英法先交還廣州。一事無成的額爾金和葛羅決定採取強硬行動。5月20日上午,英法聯軍向大沽炮台發動攻擊,兩小時後即佔領之。數日後,侵略軍進抵天津城郊。驚恐的咸豐帝急忙派大學士桂良和吏部尚書花沙納赴津交涉,還任命僧格林沁為欽差大臣,負責加強京畿防務。

6月初,桂良、花沙納與四國的代表分別展開談判。因英法堅持中方代表須有全權,咸豐只好準許桂良、花沙納「便宜行事」,實際上他們仍須不斷徵詢北京的意見。與英法的談判是交涉的重心,中英談判則是重中之重。英方索要的權益最多,對一些重點要求的堅持也最力。對於很多權益,其它國家樂於先由英人逼迫清廷讓與,再憑最惠國待遇坐享其成。對開放長江、允許英人到內地遊歷和准許英使駐京這三項要求,清廷很難接受。它擔心開放長江和內地造成外人勢力深入腹地,並與內地「亂黨」相聯合。它最不願看到北京駐使,害怕這嚴重損害朝廷的威望,更便於外人向己施壓,並使反清力量和外人在京城危險地聯成一氣。英方以進軍北京相威逼,清廷只得屈服。

1858年6月26日,中英天津條約簽訂。它的重要內容是:兩國「交派秉權大員」至兩國首都,英國駐華官員及眷屬可長期居住或隨時出入北京,可租地租屋和僱傭僕役,英使覲見清帝之禮與覲見歐洲君主時相同;中方委派一名內閣大學士尚書辦理與英使文移、會晤等事;日後中方派使赴英,享有同等優待;英人可持由領事發放和地方官蓋印的執照往內地遊歷和通商,「江寧等處,有賊處所,候城池克復之後,再行給照」;開放長江口岸,鎮江在一年後開埠,其餘「俟地方平靖」由雙方後商議,自漢口以下至海共選擇不超過三處長江口岸開放(後定為漢口、九江和鎮江);增開牛莊(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台)、台灣(後改台南)、潮州(後改汕頭)、瓊州為口岸;中方保護基督教的傳授習學者;雙方盡快於上海會商新稅則;公文敘及英國官民,不得使用「夷」字。該約專條規定,中方賠償英國商民損失和軍費共白銀400萬兩,賠款付清後英方交還廣州。次日,中法天津條約簽訂,重要內容是:法國公使可進入北京辦理要務,若別國公使獲准常駐北京,法國也享此待遇,中國派往法國使節可與他國使節享受同樣待遇;增開瓊州、潮州(後改汕頭)、台灣(後改台南)、淡水、登州(後改煙台)、江寧六口;法人可憑執照去內地遊歷;中方對持執照赴內地的天主教傳教士厚待保護,對信崇天主教而循規蹈矩的中國人免於懲治。該約補遺規定,中方將西林知縣革職和永不敘用,賠償法國商民損失及軍費200萬兩,賠款付清後法軍退出廣州。這兩個不平等條約使中國的利權再受嚴重侵害,為列強勢力進入中國內地敞開了大門,令清政府的閉關鎖國堡壘坍塌殆盡。

中美、中俄談判與中英、中法談判同時進行著。列維廉和普提雅廷以代向英法「說合」為幌子,誘使清廷接受本國的要求。清政府對俄美的調停不無幻想,認為先將這兩國打發也可削弱英法的氣焰,還覺得它們的索求遠非那般「苛刻」,遂於6月13日輕易締結了中美和中俄天津條約。中美條約對最惠國待遇作了更詳細的規定,另有如下重要內容:美使可至北京辦理要務,但每年不得超過一次,到京後須盡快辦理;若中方同意他國公使駐京,美國也享有該權利;增開潮州(後改汕頭)、台灣為通商口岸。中俄條約的重要內容是:中國開放上海、寧波、廣州、福州、廈門、台灣(後改台南)、瓊州為通商口岸,俄國可在各口岸派駐領事、停泊軍艦、買地造屋,還享有最惠國待遇、領事裁判權和自由傳教權。它還規定兩國派員查勘未定之邊界,顯現了俄國奪取中國領土的企圖。此前,沙俄已利用清廷的內外交困在黑龍江地區採取了行動。5月底,曾在廣州苟且乞降的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與俄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穆拉維約夫在璦琿會晤。穆拉維約夫要求訂立新的界約,奕山不從,但俄方稍行軍事恫嚇即令其屈服。5月28日,雙方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片中國領土被劃歸俄國,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也被定為中俄共管。中俄天津條約簽訂時,桂良等人尚不知道這個璦琿條約。清廷獲知該約後,將奕山處分,對條約也未批准。

10月,桂良、花沙納等在上海與英方就修訂稅則展開談判。11月初,雙方訂立了新的通商章程。新的中法和中美通商章程也隨後簽訂,內容與前者大體相同。它們的重要內容是:對進出口稅中的多數予以削減,少數略有增加,對進口的煙、酒、化妝品等消費品免稅,對未列入稅則而又不免稅的貨物實行5%稅率,洋貨運銷內地或輸出土貨,一律只征2.5%的子口稅;外國人「應邀」幫辦中國海關稅務;鴉片貿易合法化,改其名為「洋藥」,每百斤徵稅30兩。咸豐帝還想取消外使進京、開放長江和外人至內地遊歷等約定,要求桂良等與英方磋商,甚至願以免征外國貨物關稅為交換。桂良等對此並不積極,這無異於與虎謀皮,免除關稅在財政上也很難成立。在咸豐帝逼迫之下,他們才正式提出使節駐京問題。經反覆勸說,額爾金有所鬆動,稱英使可以進出北京辦理公務,但不在北京長住。

到了1859年,清廷須與列強交換經各國政府批准的條約了,中英、中法、中俄條約皆有屆時至北京換約的規定。4月,中俄在北京完成換約。自清初以來,俄使至京已有多次。對於其它國家,咸豐帝則希望在上海換約,但也做了在北京換約的準備。6月初,英美新任駐華公使弗雷德裡克·普魯斯(額爾金之弟)、華若翰(約翰·沃德)和再任法國駐華公使的布爾布隆在上海會合,桂良勸其不要北上,英法使節以武力相威脅,堅持進京換約。6月20日,三國公使乘艦到達大沽口,欲經白河入京。僧格林沁已加強當地的防禦,英方則要求中方撤除航道上的障礙物。中方回復說,大沽口設防頗多,不便進入,請各使在稍北的北塘登陸入京(這是傳統的貢道)。中方的安排無可非議,傲慢專橫的普魯斯則決意要走大沽口。6月25日上午,英法軍隊(主要是英軍)向大沽炮台發動進攻,中國守軍奮力抵抗,僧格林沁親自督戰。戰至夜晚,侵略軍遭到重創,有10艘左右的軍艦被擊沉擊傷,數百人死傷,守軍只有直隸提督史榮椿以下32人陣亡。在戰鬥中,美艦不顧本國一直標榜的「中立」姿態,給予了英軍一定協助。事後,普魯斯和布爾布隆退回上海。華若翰則同意按清廷指定路線進京,最後在北塘完成了換約。

大沽之役獲勝後,擔心「兵連禍結」的咸豐帝欲安撫英法,仍許進京換約,但對條約無意全盤接受。兩江總督何桂清遂在上海與英法使節接觸,華若翰也應允出面調停,但均無效果。雖然普魯斯的所作所為在英國國內頗受非議,帕麥斯頓內閣還是支持對中國增兵討伐,巴黎也再次與倫敦合作。1860年2月,額爾金和葛羅重被任命為赴華特使。隨他們侵華的是18000名英軍和7200名法軍,分別以詹姆斯·格蘭特和夏爾·孟陶班為總司令。3月,普魯斯和布爾布隆發出照會,以舉兵北上、截斷漕運和停付關稅為威脅,要求中國政府就大沽事件道歉、允許外使自白河進京、完全履行天津條約和增加賠款。英法大軍也陸續抵達上海集結,並開始行動。咸豐帝一心盼和,只求降低要價,見外人不依不饒,又陡作強硬。在4月的一份上諭中,他聲稱惟有決戰,並將「所有前議條約,概作罷論」。英法軍隊於4月佔領定海,在5、6月間又進佔大連和煙台,將這兩地分別作為英軍和法軍的前哨基地。5月初,江南大營也被太平軍攻破。咸豐帝又指望何桂清等對外人「反覆開導」,並同意外使駐京和開放長江之外的其他各款約定。何桂清素來親近列強,是上海買辦集團利益的代表,他主張全部接受英法的要求,並請其幫助攻打太平軍。咸豐帝反對這樣做,又逢太平軍連克常州、蘇州等地,遂於6月將何桂清革職,由蘇滬的另一著名買辦官僚薛煥接任。面對英法艦隊即將再犯天津海口的局勢,薛煥力主妥協求和,稱英法是和是戰依中國舉動而定,咸豐帝打算在兩國代表抵達天津海口時再加「開導」。

但是,英法聯軍無意提供被「開導」的機會,決心一開始就用炮彈說話。7月,額爾金和葛羅分別到達大連和煙台,英法大軍也準備完畢。他們決定從未設防的北塘登陸,再抄襲大沽炮台。8月1日,聯軍開始在北塘登岸,10餘天後大舉進攻。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雖然驍勇,也無法抵擋西洋的槍炮。清廷派員欲護送英法使節進京換約,亦遭拒絕。8月21日,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北炮台。24日,天津失守。咸豐帝立即委任桂良和直隸總督恆福為欽差大臣,赴天津談判。英法方面提出開放天津通商、增加賠款、同意以往條約各款和使節帶兵進京換約等要求,咸豐帝拒絕全部接受,尤懼外兵進京。9月初,聯軍向北京的門戶通州前進。咸豐帝決定「剿撫並用」,派怡親王載垣、軍機大臣兼兵部尚書穆蔭為「便宜行事欽差大臣」再去議和,還宣佈要「御駕親征」,但也在考慮逃往熱河。14日,載垣在通州與造訪的巴夏禮達成協議,同意了英法在天津提出的各款。此前,載垣與英法方面接洽並不順利,又聞聯軍仍在前進,遂以為和局難成,並奏報京師。咸豐帝接報後,決定迎戰。獲知巴夏禮前來後,他認為在廣州挑起事端、在歷來交涉中態度強橫的巴夏禮是英方的主謀之人,下令可將其扣押「以杜奸計」。這道旨意到達通州時,載垣和巴夏禮已達成和議。17日,巴夏禮又來通州,要求允許英法使臣親向皇帝遞交國書,載垣認為事關「國體」,斷不能應允。巴夏禮堅持不讓,載垣覺得和議瀕臨破裂。18日,巴夏禮等英法人員共39人被扣押。聯軍於當日大舉進攻,大敗僧格林沁所部於張家灣,攻佔通州。21日,清軍又慘敗於八里橋,受傷的清將勝保將被扣的英法軍官各一斬首以洩憤。

咸豐帝任命異母弟恭親王奕訢督辦和局,自己於22日逃往熱河。奕訢照會英法,要求停戰,表示接受先前達成的和議。額爾金等堅持先釋放被扣人員,再談停戰訂約,對於向皇帝親遞國書則無強求之意。由於聯軍索人甚急,一時也未進攻北京(是在進行軍事準備),奕訢以為他們因為顧忌巴夏禮等才未輕舉妄動,更視這些人為籌碼,主張歇兵簽約之後再放人。聯軍以攻城相威脅,要求放人。10月6日,聯軍進至德勝門和安定門外,並尾追潰敗的清軍至圓明園。他們闖入園中,將珍寶財物洗劫一盡。此時,一直避居城外的奕訢同意放人。在人心惶惶的北京城中,留守官員也無心禦敵,雖然各地勤王之師正在趕來。8日,巴夏禮等數人被釋放。英法方面又威逼交出安定門以保證進城談判代表的安全,並釋放所有被拘人員。在前一問題上,奕訢打算拖延,城中的的王公大臣不以為然。13日,安定門被交由聯軍佔領。同時,從不同地點找到的被拘外人也盡被釋放,但當初遭扣的39人中有20人因被殺、飢餓和受虐而死。對此,額爾金和葛羅各要求賠償「恤金」白銀30萬和20萬兩,但這遠不令額爾金解氣。他認為,「若單要求賠款,在這種擾亂的情形中,中國政府,除了民脂民膏以外,也付不出大筆款項。其次,或是要求清政府交出那般苛待英人和破壞和約的人們,一些可憐的屬員,也許要呈現出來,作替身了。」他要求將圓明園毀為平地以作懲罰,該地也被認為是部分「英法僑民所受痛心疾首慘刑而死之地」。葛羅反對這樣做,但未力阻。對於英人不待清廷同意即要焚園,奕訢也未及時獲悉。

10月18日,英軍在圓明園內大舉縱火,將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化為灰燼。這一駭人行為無論有何理由,都不能不說是一樁野蠻暴行。事後,奕訢依然接受了包括恤金要求在內的全部議和條件。10月24日和25日,他分別與英法代表就天津條約換約,並簽訂續增條約,即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中英條約的重要內容是,當年桂良等人在上海與額爾金就英使駐京問題所定之議無效,英使是否常駐北京由英國決定;賠償英國白銀800萬兩;天津開放為通商口岸;凡有情願出國做工的華人,俱准與英人立約,可單身或攜帶家屬赴通商各口出洋;京外英軍開赴天津、大沽、登州、北海和廣州等處,賠款交清後撤離;中國割讓廣東九龍司地方給英國。中法條約也規定賠款800萬兩,在開放天津、允許華民出國做工和法軍撤退問題上的規定與英約相同或相似。它還規定:清帝宣佈任各處軍民人等傳習天主教,濫行查拿者將予處分;賠還先前從天主教徒那裡沒收的教堂、田地和房舍等。在談判中充當翻譯的法國神甫還在中法條約中文本中私自加入了「並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自便」一款,清廷竟未發覺。

與此同時,俄國的侵華步伐也未停止。璦琿條約墨跡未乾,穆拉維約夫又侵入了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在1859年4月交換天津條約之際,俄方提出以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為中俄邊界,清廷加以拒絕,稱黑龍江以北之地也僅借俄人暫住。大沽之役後不久,俄國使節尼古拉·伊格那提耶夫又為邊界一事來到北京。他在北京居留頗長,但終未如願。1860年5月,伊格那提耶夫前往上海,欲借英法之力達到目地。他為英法出謀劃策,提供了京津地區的大量情報。英法大軍進逼北京之際,伊格那提耶夫也重返故地。他借調停之名,誘使奕訢接受俄方的要求。奕訢對他並不信任,但怕俄人趁亂惹是生非,以息事寧人為本。結果,中俄於11月14日也簽訂了續增條約,即中俄北京條約。根據之,中俄東段邊界以黑龍江、烏蘇里江為界,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劃歸俄國。這確認了璦琿條約中中俄以黑龍江為界的條款,但將其中定為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大片土地也劃歸了俄國。該約還對中俄西部邊界的走向作了大致規定,即沿山嶺、大河的走向以及中國常駐卡倫而行,從沙賓達巴哈界牌起,經齋桑湖、特穆爾圖淖爾至浩罕。這不僅使一些中國領土被劃入俄境,還為俄國日後侵吞更多的中國西北領土埋下了伏筆。該約還規定,俄國還可在伊犁、塔爾巴哈台、喀什噶爾設領事官,中俄東部邊界地區則實行免稅貿易,等等。

咸豐之死和鴉片戰爭的後果

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後,咸豐逃往熱河承德。在承德,咸豐往往中夜彷徨,一籌莫展,於是沉湎於聲色,縱欲自戕,臨死前兩天還傳諭「如意洲花唱照舊」。咸豐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咸豐病故。在位只有11年。在這十一年中,民怨沸騰,並不任戰,以至「大局糜爛,不可收拾」 。可以說,咸豐是一個志高才疏的皇帝,他的軟弱,他的無能加速了大清王朝的衰亡。而自咸豐起,清室子嗣的不旺似乎也預示了上天對清朝命運的安排。

咸豐死後,謚號文宗,葬在定陵。《清史稿》認為:文宗遭陽九之運,躬明夷之會。外強要盟,內孽競作,奄忽一紀,遂無一日之安。而能任賢擢材,洞觀肆應。賦民首杜煩苛,治軍慎持馭索。輔弼充位,悉出廟算。鄉使假年御宇,安有後來之伏患哉?

而第二次鴉片戰爭以清廷的徹底失敗而告終,中國喪失了大量領土和權益,閉關自守局面完全終結。

上天之警示:頻繁天災人禍的肇始

聖人有言:「人無德,天災人禍。」 上天通過一系列天象警告著人們。從1840年開始,清朝就進入了多災的時期,到其王朝滅亡,幾乎每年都是災年。40年代,黃河連續決口,緊接著發生秦豫大旱,隨後是連續三年的東南各省大水災。50年代,旱蝗嚴重,瘟疫流行,黃河改道。比如史書記載的咸豐時期發生的災害有:「元年三月甲子,大雨雹,傷人畜,壞屋宇;懷來大雨雹。五月丙午,東光大雨雹,屋瓦皆毀,傷人畜。三年三月,崇仁雨雹,大者如小者如拳,屋瓦盡毀。四年四月,黃安雨雹,重十餘斤,損麥。九年七月,黃岡雨雹,大如卵。十年七月,羅田大雨雹,傷禾無數;麻城雨雹,大如雞卵,擊斃牛馬;黃安大雨雹,樹俱折。十一年十一月,麻城、羅田、宜都雨雹,大如雞卵,傷禾稼,損屋舍。」

而這一時期,正是清朝國內經濟衰退,起義頻繁,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時期。上至君王,下至百姓,不修德行,上天在預警的同時,也在懲治著人類。

2006年5月15日星期一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

開始走向衰落的清王朝—咸豐之治

1850年,道光帝去世後,由其第四個兒子奕寧即位,年號咸豐。咸豐帝奕寧,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圓明園。二十六年,用立儲家法,書名緘藏。咸豐雖然治國能力和辦事魄力等方面都很欠缺,但卻一直以「仁孝」 著稱,因此得以登上皇位。

關於咸豐時期的預言

關於咸豐帝,唐朝高僧黃檗在《禪師詩》第七首中預言了咸豐的在位時間和發生的事情。詩中預言道:「亥豕無訛二卦開,三三兩兩總堪哀。東南萬里紅巾憂,西北千群白帽來。」 第一句「亥豕無訛二卦開」 預言咸豐登基之年是辛亥年,第三句「東南萬里紅巾憂」 預言洪秀全的太平天國起義。「西北千群白帽來」 預言英法聯軍頭戴白帽進入北京並火燒了圓明園。

唐朝的著名預言《推背圖》第三十四象和第三十五象也分別預言了太平天國事件和英法聯軍入侵北京。

《推背圖》第三十四象的圖像是洪水滔天,樹苗只露出點頭來,河邊白骨成堆。暗指太平天國之事。讖文是:「頭有發 衣怕白太平時 王殺王」 ,頌文是「太平又見血花飛,五色章成裡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見夢全非。」 對後人而言,這是講得十分清楚的一象。文字一目掃去,對歷史和預言有感覺的人會脫口而出,這是講太平天國!「頭有發」指太平天國的民眾留長髮,但不按滿清規定結辮,被稱為「長毛」。「衣怕白」喻指太平天國的天京內訌中,執白旗的北王韋昌輝屠殺了東王楊秀清和他的全家,及部下和士兵2萬多人,造成一片血腥恐怖。「五色章成裹外衣」:此句意指太平天國以五色旗為標誌,又以諸多綱領而聞名--包括《原道救世訓》、《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等。「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見夢全非」 意思是洪秀全的起義以及和清軍的戰爭,造成莊稼長勢不好。「中原曾見」指曾國藩在湖南組成湘軍。此句意指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最終敗於曾國藩的湘軍手下。

《推背圖》第三十五象的圖像是有一城牆,城門口站著三個人。隱喻咸豐去世後,三個大臣輔佐幼主。

讖文是:「西方有人,足踏神京。帝出不還,三台扶傾。」 意指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咸豐出逃,卻沒有回來,死在外邊,遺命端華,肅順和載垣三大臣輔佐幼主。

頌文是「黑雲暗暗自西來,帝子臨河築金台。南有兵戎北有火,中興曾見有奇才。」 前兩句還是預言英法聯軍入侵,咸豐逃到承德。而此時南方有太平天國起義,北方有西方入侵。曾國藩為中興奇才,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
且看歷史的真實。

內憂外患中的咸豐統治和咸豐之死

咸豐即位後,同時面臨著兩大問題:內憂是太平天國的起義,外患是英法等國對中國的侵略。

太平天國的興起和與清王朝的對峙

康乾盛世給大清王朝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繁榮,還有人口的迅猛增加,這自然相應的帶來了一些隱患。也就是說,當人口的增長速度超過耕地的增長速度,而又缺乏自然淘汰之法,人口的激增可能會導致社會動亂。嘉慶,道光年間,清朝開始由盛轉衰,經濟衰退,政府收入和儲備都在減少,加之吏治腐敗,人口壓力帶來的負面作用開始顯露出來。從嘉慶元年(1796年)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 的四十四年中,有記載的武裝暴動和民眾起義多達93次;而從道光二十一年到二十九年的九年中,這類事件達到110次。而1850年,即咸豐即位後當年十二月,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次年,太平軍攻佔永安;1852年,攻佔武漢:1853年,攻佔九江,安慶和南京,並在南京建立都城,改稱天京。太平天國自此控制了中國南方大片地區,並在轄區內實行一些有利於老百姓的政策。太平天國對清王朝構成了威脅,並準備揮師北上,進攻北京。但是1856年起義軍內部發生了內亂,將士死傷無數。這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實力,為清軍的反攻提供了幫助。這次戰火,一直延續到同治三年,地區之廣,規模之大,耗銀之多,死人之眾(幾千萬人) ,影響之深,是清朝建國以來從未有的,使清朝大傷了元氣,開始走向衰亡。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貿易衝突

鴉片戰爭結束後十餘年內,列強在華勢力有了明顯上升。地理位置優越的上海超過廣州,成為了中國的最大港市。英、法、美還在該地強租大片土地,建立了所謂的租界。1844年,清政府設置了負責「夷務」的「五口通商大臣」一職,由駐在廣州的兩廣總督兼任。但是,歐美駐華使節都遠離北京,最多只能直接和兩廣總督等地方官員打交道,還常常不得謀面。對於外人可在五口居住通商的約定,列強解釋為可以進城。在廣州,這一局面由於民眾的極力抗拒一直未實現。在清政府內部,天朝大國心態和閉關拒夷傾向也還明顯存在。年輕的咸豐帝於1850年即位後,對「撫夷」做法愈加疏離。五口通商之後,雖然鴉片走私更為肆無忌憚,一般的外國商品也大量偷稅漏稅,但洋貨在中國的銷售未有明顯增加。列強對於這些情形甚為不滿,謀求進一步使中國屈服於自己的意志,獲取更多的在華權益。到50年代初,作為侵華先鋒的英國已在考慮再次發動對華戰爭。

太平天國起義發生後,英方有人建議乘機對中國政府採取行動。太平軍攻入湖北、安徽境內後,英方又盤算進行干涉,以保護自己在長江流域的現實和潛在利益,並借此從清政府取得報酬。1853年3月,太平軍佔領南京,將其改名為天京,作為自己的都城。此時,英人的想法又有變化。他們認為,太平天國已控制中國南方大片地區,且勢頭正猛,有可能取代滿洲王朝,在這種局面下進行干涉很不明智。由於太平天國信仰上帝和所轄地區秩序良好,很多外人對它也有不同程度的好感。但是列強並不看好太平天國領袖們對外人的態度,認為他們倨傲自大和不諳世情,無尊重外國條約權利之意,嚴禁鴉片與己利相違,所信之宗教與基督教也是兩碼事。不過,它們打算暫且保持中立,藉機向中國的朝廷索取新的權益。到1854年,中國的戰局漸呈僵持,清政府不再那般岌岌可危,列強的「修約」活動也活躍起來。但是他們提出的要求遭到了咸豐的拒絕。英國和美國駐華公使均向本國建議出兵中國。

此時,由於英國正在歐洲忙於克裡米亞戰爭,無瑕在遠東用兵,而勢單力孤的美國也不願這樣做。「修約」活動處於停滯階段。

1856年3月,克裡米亞戰爭結束。9月,太平天國發生內亂,東王楊秀清被殺,將士死傷無數,太平天國元氣大傷,清軍開始加強了軍事反攻。在這種背景下,「亞羅」號事件引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對該船遭到搜查的反應是『對(英國)政府數月來一直暗中準備戰爭的公開證明』」。

所謂「亞羅」號事件是指1856年10月8日,泊於廣州水域的船隻「亞羅」號上的12名水手因有海盜嫌疑被清兵捕走。該船曾在香港註冊,船長也是英國人。1855年起,港英當局允許屬中國人所有的船隻在香港註冊和懸掛英旗。這類船隻以「英船」身份為掩護(往往還僱傭外人擔任船長),時常捲入走私和搶掠勾當。港英當局這樣做,一大目地正是向從事走私的中國船隻提供庇護。根據虎門條約,往來於五口和香港的中國商船,必須先在五口領取牌照,港英當局須對這些牌照嚴加稽查,以防「走私偷漏各弊」。根據英國政府在1854年頒布的商船條例,只有屬英國人所有的船隻才是英國船。因此,港英當局的做法明顯違反了條約和英國法律。

事發後,「亞羅」號的船長報告了英國領事館,還稱中國兵勇扯棄了船上的英國國旗(他當時並不在船上,與該船相鄰的外船的船員也稱未見懸掛英旗)。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哈里·帕克斯)致函兩廣總督葉名琛,稱中方違背條約,要求放人和道歉。根據虎門條約,若中國官員欲捕拿避匿於英船的不法華人,首先須照會英國官員。葉名琛很快答覆說,「亞羅」號在中國製造,船東也是中國人,屬中國船隻,中國兵勇上船緝捕罪犯未違反條約。他還欲交出九名水手,只留下須審訊的三人,但被巴夏禮拒絕。同時,巴夏禮也與在香港的公使包令通氣。包令表示,「亞羅」號確在香港註冊過,但其有效期在9月底已截止,英國在法律上無權保護該船。但他詭稱,中國人當時並不瞭解此點,也無根據斷定「亞羅」號不受英國保護,因此他們的行為還是與條約不符。包令打算藉機大做文章,在他授意下,巴夏禮再次照會葉名琛,仍稱「亞羅」號受英國保護,要求釋放全部水手、尊重英旗、正式道歉和保證不再有此類行為。他還威脅說,若在48小時內得不到滿意答覆,即令英艦扣押中國的官船。在回復中,葉名琛堅稱「亞羅」號是中國船隻。他還指出,事發時船上根本未掛英旗;而且,英船根據慣例須在落錨時降旗,在起錨時再升起。英方劫持了一艘中國貨船,並於21日發出最後通牒,以進攻廣州作為威脅,強令中方在24小時內交還全部水手和賠禮道歉。在通牒到期前一小時,葉名琛被迫將全部被捕水手送交巴夏禮,並保證今後必就搜捕英船之上華人知會英國官員,巴夏禮仍以未獲正式道歉等理由拒絕接受。10月23日,英艦闖入珠江,向廣州發動進攻,第二次鴉片戰爭拉開了序幕。

英軍發起進攻後,葉名琛以為敵人攪鬧一下就不得不收場,有意避戰以示容讓,後才組織民團和中止貿易,鼓勵殺敵。29日,英軍攻入廣州,由於兵力有限很快撤出。英方又多次提議就道歉、入城等問題談判,葉名琛拒絕接受,還力言中方所為在情在理,英方則滋事妄為。英軍恣意挑起戰端,又大肆劫掠炮擊,毀壞民房、船隻無數,令中國軍民無比憤慨,他們焚燬了廣州的外國商館,不斷襲擊英軍。1857年1月底,英軍被迫退出珠江。葉名琛據此向北京報告說「水陸獲勝,夷情窮蹙」。

由於英國帕麥斯頓內閣已表示支持在廣州的軍事行動,包令向國內請求增兵。在倫敦,英國內閣力主以武力同中國交涉,但遭到很大非議。鑒於「亞羅」號事件的很多事實,很多人士不能不承認英方的理屈。3月3日,英國議會下院通過動議,認為出兵中國缺乏依據。帕麥斯頓遂解散下院,另行選舉。重新選出的下院以85票的多數通過了帕麥斯頓內閣的戰爭政策,額爾金勳爵(詹姆斯·普魯斯)則被任命為率軍赴華的專使。法國也委任葛羅為專使,與英國聯合出兵。英法還邀請美國一同出兵,美國的回答是願意在不參戰的情況下與英法合作。俄國也捲入了這場侵華行動。俄國同意合作,但不欲與英法聯合出兵。它還致函中國,稱英法將要進犯,企圖以助華為誘餌,使中國割讓東北大片土地。隨後,俄國特使埃費米·普提雅廷到達天津欲求談判,清政府要求他轉往黑龍江地區商議,普提雅廷則遠赴香港會晤他國使節。俄國的政策實際是,與英法有所合作,同時在黑龍江地區相機採取獨立行動。

2006年5月3日星期三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九)

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和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

乾隆和嘉慶時期,英國政府曾經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雙方進一步通商問題,所以先後兩次派使團訪華,但都無功而返。道光年間,雙方間的衝突愈加明顯了。一方面,1833年,英國政府廢除了東印度公司的對華貿易壟斷權,並決定向中國派遣商務監督。首任英國駐華商務監督律勞卑(威廉·納皮爾)於1834年7月抵華,但數任商務監督都未能改變中英之間的傳統貿易規範,也不能作為英國駐華官員直接與中國官員打交道。另一方面,由於向中國輸入鴉片可以賺取巨額的利潤,走私鴉片成為英商的主要貿易活動。

鴉片的大量輸入,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據1835年(道光十五年)統計,當時吸食鴉片的已超過二百萬人,嚴重侵害了民眾的身心健康,加劇了統治階級的腐朽墮落。同時造成中國白銀的大量外流,導致銀價走高、物價上升、政府白銀儲備短缺和按白銀計算的賦稅負擔加重等一系列問題。當時有人估計,在鴉片戰爭前的幾年裡,僅廣州一地每年外流白銀即達三千萬兩之多。清政府在中英實際貿易中也由出超方變為了入超方,財源日益枯竭,人民的經濟負擔也更加沉重。根據公行的統計,1812年中國進出口總值分別是白銀1270萬兩和1510萬兩,1813年進出口總值分別是1260萬兩和1290萬兩。

對於種植和進口鴉片,幾任清朝皇帝都曾下令禁止過。雍正帝曾於1729年下令禁止販賣鴉片和開設煙館,但無甚效果。而且,鴉片仍可作為須課稅的藥材進入中國口岸。乾隆帝時也下令禁煙。1796年,嘉慶帝再次下令禁止輸入鴉片。1800年,他又一次下禁令,並禁止在國內種植罌粟。但是,利用走私、行賄等非法手段進入中國的鴉片還是越來越多。1831年(道光十一年)走私鴉片數量由嘉慶時的4千多箱增為2萬多箱;到1838年(道光十八年),更激增至4.02萬箱。

19世紀30年代,鴉片問題已成為清政府的當務之急,以湖廣總督林則徐為代表的禁煙派主張嚴禁鴉片的吸食和販賣。道光帝接受了他們的主張,並於1838年12月派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在兩廣總督鄧廷楨等人協助下開始履行使命。他命令外商將所攜鴉片全部交出,並就今後永不販運鴉片作出具結。外商認為中國官員做事都是虛張聲勢和虎頭蛇尾,故而敷衍搪塞,拒不交出泊於外海躉船上的大量鴉片。於是,林則徐下令中止貿易,撤退外國商館中的中方僱員,並斷絕他們與外界的往來。英國商務監督義律(查爾斯·埃利奧特)甚感不滿,但見情勢難違,遂要求英商將鴉片由自己經手交給中方。他聲稱,自己是代表英國政府接受這些鴉片,英國政府會「補償」他們的損失。此時,建議倫敦對華使用武力已在他的考慮之中。英商只得依照義律的意見而行,美商也隨之而動。

1839年6月,收繳的兩萬餘箱鴉片在虎門海灘被全部銷毀。林則徐對交出的每箱鴉片給予五斤茶葉的補償,對具結的外商則恢復貿易往來。他甚至寫有一封給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信件。該信雖仍用天朝大國對外夷的口吻寫就,但不無禮貌,所言所論也在情在理。它的大意是:貿易應該是互惠的,不應拿害人之物牟利。既然英國在本國禁止吸食鴉片,就不應聽任煙毒流入中國。貴國國王存心仁厚,只是因為來華英船甚多,對鴉片走私未加察覺,希望能夠查辦販賣煙毒的邪惡之徒,並停止印度的鴉片種植。

儘管英商交出了鴉片,義律反對他們按中方規定的措辭具結,寫明「嗣後來船永遠不夾帶鴉片;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在他的授意下,英商從廣州撤至澳門等地,也不到中方指定港口領取所補償的茶葉。這樣,中英貿易依然處於停頓。7月7日,英國水手在九龍行兇,一中國村民傷重而亡。中方要求義律交出肇事者,但一再遭拒。義律稱英國臣民只受英國法律管轄,將當事人交英人法庭作了審判。林則徐下令切斷英船的補給,並要求葡萄牙人將英人逐出澳門,英船遂集中於香港等地水域。

9月4日,英人欲在九龍登岸獲取食物,遭中國兵船攔阻,英國艦船開炮轟擊,雙方發生戰鬥。林則徐仍努力爭取和平解決爭端,以英方具結、交出新到鴉片和肇事水手作為重開貿易的條件。困居珠江口外的英商對義律的做法也頗有微辭,林則徐曾派人直接與他們溝通,鼓勵具結通商。義律表示,中英雙方可共同查驗英船有無鴉片;英商可具結保證,若攜帶鴉片,中方可沒收貨物和驅逐煙商;英人在華犯罪只能根據英國法律審判。這與中方的要求有很大距離,雙方依然僵持,但已有個別英船與中方具結並恢復貿易。11月初,義律將僅有的兩艘軍艦派到虎門附近的穿鼻洋,以阻止英船進入中國口岸,並就允許英人登岸和獲得補給等與中方交涉。中國水師拒絕了英方要求,並出海探察英艦攔阻英國商船的行為。英艦再次發炮攻擊,戰事又起。獲知穿鼻海戰的消息後,正對英人愈發不耐煩的道光帝下令,停止中英貿易,將所有英船逐出口岸,不再要求具結和交凶。英國艦船仍滯留在中國海域,林則徐並無軍力將它們趕走,只能盡力切斷供給。與此同時,他也在不懈的瞭解國外情形和加強武備。

在中國發生的事件陸續傳到了英國國內,並成為了一個關注焦點。雖然英國輿論總體上羞於為鴉片貿易進行辯護,但中國在禁煙過程中採取的措施卻遭到了敵視性的渲染。在工商業界,關心對華貿易的勢力也普遍鼓吹乘機採取軍事行動,迫使中國更加開放。義律向國內提交的報告也主張採取強有力措施。1839年10月,英國內閣決定對華使用武力,以推行炮艦政策聞名的外交大臣帕麥斯頓是首要的支持者。次年2月,英國內閣宣佈,海軍少將懿律(喬治·埃利奧特,義律的堂兄)和義律作為正副全權代表率遠征軍前往中國。帕麥斯頓交給他們一份致中國宰相的照會,其中指責廣州的官員迫害英人和污損英國的尊嚴,要求中方予以昭雪,並賠償煙價、按文明國家的規範與英國官員相往來、割讓海島、償付行商拖欠英商債務和軍費。帕麥斯頓還指示懿律和義律,如果中國同意開放多個口岸、讓英人在各口岸自由居住和經商、廢除公行制度、給予英人領事裁判權並議定稅則等條件,可以放棄割地要求。

出兵決定在英國議會中引發了激烈辯論,很多議員指責政府縱容鴉片貿易,認為使用武力是非正義的。但是,反對戰爭的議案終以262票對271票被否決。

1840年6月,由40多艘艦船和4000名海陸軍人組成的英國遠征軍到達廣東海域。他們的計劃是封鎖珠江口,再北上佔領舟山,然後開抵天津外海向中國當局交涉。在封鎖珠江口之後,英軍於7月初攻佔舟山的定海,並大肆劫掠。林則徐早就將英軍即將犯華的傳聞稟告道光帝,但後者不屑一顧。除了林則徐在廣東和調任閩浙總督的鄧廷楨在福建做了一些戰備部署外,其他沿海地區對英軍毫無防範。定海之陷和英軍的船堅炮利震動了清廷,道光帝下令嚴加剿堵,但不久即傾向於息事寧人。他告訴直隸總督琦善,如果夷船進抵津門,應相機處理和接受所遞文書,不可驟然開炮。英軍於8月抵達大沽口,通過琦善向清廷遞交了帕麥斯頓的照會。道光帝以為英人興兵全因對林則徐等人的憤懣,遂令琦善轉告英方,將查辦林則徐和派遣欽差前往廣州「代伸冤抑」,但英軍須退回南方。對於照會中的其他要求,他未予應允,大概糟糕的中文譯文也妨礙了他的理解,英方則在琦善面前堅持不讓。琦善極力敷衍應付,使英方以為清廷願意積極考慮所有條件,加之北方氣候漸冷,佔據定海的英軍中又流行疫病,英軍於是南撤,在廣州等待繼續談判。道光帝不明緣由,以為他既已答應懲辦林則徐等人,「英夷」自然撤兵以示恭順(有奏報稱英船撤離時「向岸羅拜」)。9月,他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林則徐、鄧廷楨則被撤職查辦。

12月,琦善在廣州與義律展開談判,後者已接替因病離華的懿律擔任全權代表。義律堅稱,中國政府須接受照會中的全部要求,或以增開口岸換取割地,否則不僅不還定海,還要再啟戰端。道光帝頗感意外和憤怒,求戰意願又強烈起來。琦善不敢接受英方的要求,失去耐性的英軍遂於1841年1月初攻佔大角和沙角炮台,進逼虎門,琦善急忙再與義律商談。20日,義律單方面公佈了所謂的初步協定,即所謂的穿鼻草約。其主要內容是:中國割讓香港島、賠償600萬元(西班牙銀元)、同意兩國平等往來和恢復廣州貿易,英方歸還兩炮台和定海。26日,英軍進佔香港,並張貼告示,稱琦善已將此地讓給英國,該地居民皆為英國臣民。其實,琦善未與英方達成明確一致,更談不上簽約。在割地問題上,他只是同意奏請朝廷允准英人借居香港一隅。道光帝獲知英軍進攻的消息後,決定「痛加剿洗」。1月30日,他任命御前大臣奕山為靖逆將軍、戶部尚書隆文和湖南提督楊芳為參贊大臣,派他們率大軍赴粵。在廣東,琦善也拒絕與義律簽約。2月下旬,英軍恢復軍事行動。26日,虎門各炮台失守。英軍繼續推進,廣州告急。3月5日,楊芳到達廣州主持軍務。此前,道光帝已收到廣東巡撫怡良的密奏,其中提及了英軍在香港的公告。他怒責琦善割地辱國,下令將其革職拿問並抄家。

有名將之譽的楊芳也無法抵禦英軍的進攻。他見英艦在波濤之中仍能發炮中的,認為其中必有邪術,竟令搜集婦女所用馬桶陳於河邊「鎮邪」。考慮到兵力不足等因素,義律建議停戰和恢復貿易,被楊芳接受。4月14日,奕山、隆文率軍到達廣州。奕山無心抗敵,反而認為廣東商民與外人交往密切,防民甚於防寇。道光帝指責楊芳剿伐不力,要求奕山積極進兵。5月21日晚,清軍突襲英軍,但戰果甚微,一些商館也遭劫掠和破壞。次日,英軍2000多人大舉反擊。清軍潰敗,近兩萬人退入廣州城內,該城遂遭英軍包圍。奕山樹起白旗,派人出城求和。義律鑒於情勢,覺得不如先獲得一些現實利益,然後再圖進取。27日,雙方簽訂廣州和約。奕山同意在六日內將外省軍隊撤至廣州城60英里以外地區,在一周內繳納「贖城費」600萬元,並賠償英國商館的損失,英方則同意在款項結清後從虎門撤軍和交還各炮台(但在中英交涉未決之前不得重新武裝)。英軍在廣州周邊無惡不作,導致民憤極大。29日,三元裡的村民打死了數名前來騷擾的英軍,該地103鄉的民眾隨即迅速組織起來。他們與從四方炮台出動的大量英軍發生了戰鬥,並會合來自其他地區的大量民眾包圍了該炮台。英軍請出清朝官員向民眾施壓,才擺脫窘境。6月初,英軍撤出虎門等地。在給朝廷的奏折中,奕山無恥的慌稱取勝,把自己乞降說成英人哀求歸還商欠和恢復通商,把賠款說成償欠說清軍退出城外是為了彈壓土匪和躲避濕熱。道光帝不明情況,以為「夷亂已平」,遂准許恢復貿易,下令撤兵裁防,對於香港則欲另行定奪。

1841年4月,英國政府收到了義律關於穿鼻草約的報告,認為它未給英國帶來足夠的利益,何況也未得到中國皇帝的批准。倫敦決定召回義律,由為英國在印度的殖民事業立下很多「功勞」的璞鼎查(亨利·珀廷格)接替,對中國採取新的軍事行動。8月,璞鼎查到達澳門,隨即率軍又沿中國海岸大舉進攻。至10月,英軍連陷廈門、定海(因疾病流行,先前佔領定海的英軍已於1841年2月底撤出)、鎮海和寧波。道光帝任命吏部尚書和協辦大學士奕經為揚威將軍,主持東南戰事。奕經乃膏粱紈褲,毫無統兵之才。他一路花天酒地,數月後才抵達浙江前線。在他的胡亂指揮下,清軍於1842年3月發起反攻,以大敗告終。5月中旬,得到增援的英軍發動新的攻勢。6月中旬,英軍攻佔吳淞,並逆長江而上。璞鼎查認為,要使中國政府屈服,進攻乃其經濟命脈的長江下游富庶之地是一良策。7月21日,英軍攻佔鎮江,隨後進逼江南第一重鎮南京。

自去年8月興兵以來,他們一路燒殺淫掠,惡行無數。鎮江失陷後,道光帝已完全喪失抵抗意志,他任命杭州將軍耆英和與英人打過交道的前兩江總督伊裡布為欽差大臣,具體辦理議和事宜。8月中旬,中英在南京展開談判。29日,《南京條約》簽訂,清政府幾乎接受了英方的全部要求。該約的重要內容是:英人可在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港口居住通商,英國可在五口派駐領事等官員;中國將香港島割讓英國;中國賠償英方煙價600萬元,軍費1200萬元和行商債務300萬元,廢除行商制度;「兩國屬員往來,必當平行照會」;英商進出口貨物的稅收「秉公議定」。次年,中英又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虎門條約),作為對南京條約的補充。其中的重要規定是:英人可在五口租地造屋(這種條款成為了列強後來在中國建立租界的借口);若英人和中國人發生訴訟,首先由英國領事調停,若不成再由中英官員合審,對英人的定罪由英方根據英國法律決定;可在五口各停泊英艦一艘;一般貨物的海關稅率是5%(比以前大幅度降低);對於中國將來給予他國的新權益,英國一體均沾。與英國當初的戰爭目標相比,這些條約給予的利益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於鴉片貿易,雙方未作約定,但英方對鴉片貿易的袒護一覽無遺。璞鼎查表示英國「無力」幫助中國禁煙,主張允許鴉片進口但對其徵稅。中方表示,不宜取消煙禁,但對各國販運鴉片不予過問,這等於默許鴉片貿易的進行,英方未予反對。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通過該條約,英國侵略者打破了清王朝閉關自守的局面,從中國攫取了包括割地、賠款、開港、協定關稅、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在內的大量權益,以備受列強欺凌和喪權失地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史由此開端。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和法國也不甘落後。1844年2月,美國專使顧盛(卡萊布·庫辛)率多艘艦船到達澳門,向清政府提出進京議約要求,清政府又派耆英為欽差大臣前往處理。7月3日,中美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即《望廈條約》。借此,除了割地賠款,英國從中國攫取的其它權益也為美國所享。該約還有著有利於美方的更詳細規定,或者可以說給予了美方更多利益。比如,美國僑民可在五口建立醫院、教堂和墓地;中國若想改變稅則,須與美國官員商議;中國官員不得過問美僑之間以及美僑與他國僑民之間的訴訟。它也規定,美國人不得攜帶鴉片至華,否則由中國官員自行治罪,但這實為空文。法國專使西奧多·剌萼尼也於8月率艦隊來到澳門,對清政府進行恫嚇。10月24日,耆英與他在廣州附近的黃埔簽訂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即《黃埔條約》,法國獲得了與英美同樣的權益。剌萼尼還要求清廷廢除對天主教的禁令,道光帝於1846年2月同意。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瑞典、普魯士等國也先後對清政府提出利益要求,後者也大體允准。

道光皇帝與鴉片戰爭失敗的必然性

鴉片戰爭的失敗,並不能簡單的歸咎於清朝軍備的落後,吏治的腐敗等,因為以當時清朝的實力來說,是完全可以取得勝利的。原因在於:道光時期清朝的國力雖然開始走向衰落,但依然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雖然武器落後一些,但差距並不很大;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清政府面對的是一個遠道而來的侵略國家,從兵力,從民心,從補給等方面都佔有優勢。取得勝利自在情理之中。但是結果卻是清軍不斷戰敗,並最終簽訂了屈辱的條約。那麼失敗的原因何在?

個人認為,根本責任在道光帝。雖然他具有某些優秀的個人品質,也算是個勤政的皇帝,但是他生來恰恰缺乏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和勇氣以及對外界的深入瞭解。從戰爭開始,他從內心裡就主張求和,不願採納忠言,而此後的很多決定都是那些主和的大臣秉承其旨意做出的。從這一點上看,道光帝是比較昏庸的。而戰爭的失敗也就有其必然性了。

也許歷史選擇道光皇帝承載這一影響了此後中國發展的角色,有著其深刻的考慮;也許歷史讓中國的大門在此時以這種方式被打開,是為了未來的某種安排。我們雖不完全明晰上蒼的安排,但歷史的發展卻讓清王朝從此開始走向了衰落,西方文明也開始滲透延續了幾千年的中華文明,而且一個西方的「幽靈」在這股「西學東漸」之風中也踏入了中國的國土,並在此後的中國大地生根,幹出了讓神也為之震怒的惡事。

鴉片戰爭結束後,道光帝於1850年去世,終年69歲,在位共30年。廟號宣宗,葬慕陵。《清史稿》對道光的一生概括是:宣宗恭儉之德,寬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遠人貿易,構釁興戎。其視前代戎狄之患,蓋不侔矣。當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繼之以畏葸,遂遺宵旰之憂。所謂有君而無臣,能將順而不能匡救。國步之瀕,肇端於此。

2006年5月1日星期一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八)

關於嘉慶的預言及其身世

乾隆駕崩後,嘉慶皇帝終於擺脫了傀儡的身份,正式親政。

唐朝高僧黃檗在《禪師詩》第五首中預言了嘉慶的在位時間和發生的事情。「赤龍受慶事堪嘉,哪怕蓮池開白花。二十五弦彈易盡,龍來龍去不逢蛇」 。「赤龍受慶事堪嘉」 此一句中「赤龍」 即丙辰年,為嘉慶元年。第二句「哪怕蓮池開白花」 暗含嘉慶年間發生的白蓮教起義。第三句說的是嘉慶在位時間是二十五年。「龍來龍去不逢蛇」 預言的是嘉慶駕崩之年。嘉慶登基在丙辰年,是龍年,駕崩於庚辰年,也是龍年,而蛇年在龍年的後一年。

嘉慶帝喁琰,清高宗弘歷的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慶,在位25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終年61歲。廟號「仁宗」。

守成之君嘉慶帝的仁治

嘉慶皇帝即位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處治了乾隆晚年的大貪官和珅,將其大部份家產沒收,但同時對於曾經依附其的眾多官員免於追究,穩定了政局和自己的權力。

嘉慶時期還承繼著康乾盛世的餘輝,經濟上依然是富足的。但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社會危機,比如白蓮教的起義,錢糧的虧空,鴉片的流入等。嘉慶在繼承乾隆時期諸多的政策外,還採取了一些措施,希望革除乾隆後期的種種弊政,比如整頓吏治。

嘉慶是一個尊奉儒家仁愛理論的君王,也是一位勤政圖治的守成君主。他曾經寫過一篇《勤政愛民論》,在文章中談到了實政的問題。他寫道:「勤政本來是為了愛民。有實心而後才有實政,有實政才能給百姓以實惠。……內外大臣應該在勤政的同時,實心實意的為百姓辦事才是……」

嘉慶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他對於弄虛作假,報喜不報憂的官員嚴懲不貸。一次,浙江巡撫奏報說,因為前一段所屬地區普遍降雨,所以糧價平減。嘉慶帝當即批道:「此種奏報,純粹屬於粉飾誇張之詞,有何用處?朕身為天下之主,非常想瞭解百姓小民的疾苦,以解困救危,你們這些封疆大吏,怎麼連這麼點道理都不懂呢?」嘉慶五年(1800年) ,雲南發生特大洪災,受災百姓達到幾千人。時任雲南巡撫隱瞞災情不報,反而說當地風調雨順。在事情敗露後,嘉慶將其革職。嘉慶對於此類官員,或是革職,或是查辦,有效的遏制了吏治虛報的風氣。

嘉慶關心百姓疾苦,每遇天災,必派專員詳細勘察,並減免稅收。1817年,嘉慶下詔普免天下錢糧,各省一片歡騰。當時安徽百姓欠銀300萬兩,巡撫姚祖同懷疑上報數字不實,下令各府道州縣削減十分之四。各地深以為苦。嘉慶聽說後,朱批道:「損上益下,朕之願也。存心刻薄,有傷政體。」 姚祖同很慚愧,便將原冊呈報給了嘉慶。

嘉慶時期的東西方衝突的加劇

清康熙時期曾開放四口通商,中英貿易持續開展起來。到18世紀末,中英年貿易額已達中國對歐美貿易額的80%以上,到廣州的外船也大多是英船。英商從中國輸出的商品有茶葉、絲綢、土布、瓷器等,茶葉在英國尤其受到歡迎。相應的,英國人養成了飲茶的習慣,茶葉的銷售也成為了英國政府的一大財源。英國人需要大量的中國商品,他們的商品在中國卻難有廣闊市場。結果,英國在中英貿易中長期處於逆差地位,英商不得不主要依靠對華輸出白銀來維持這一貿易。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紡織品在中國的銷量亦有上升,但英國工商業界拓展中國市場的需要更加迫切,對中方對中西貿易施加的諸多限制愈發不滿。

乾隆年間,英國曾派使節馬嘎爾尼出使中國,商討通商問題,但卻無功而返。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英國政府又派阿美士德率600人的使團訪華,重申前請。但由於在朝見的禮節上發生爭執,最後根本沒有受到嘉慶帝的接見。英國政府希望通過外交手段來達到其擴大通商的目地失敗後,開始更多的派遣商船到中國沿海進行走私活動。由於向中國輸入鴉片可以賺取巨額的利潤,走私鴉片成為英商的主要貿易活動。根據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統計,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運往中國的鴉片為4570箱(每箱120斤),較之乾隆時期(1000箱)數量增長了幾倍。而這種造成中國大量白銀外流,人民身心受損的非正當貿易,逐漸成為東西方公開衝突的導火鎖。

《清史稿》對嘉慶的評價

1820年七月,嘉慶按照慣例,去熱河圍獵。在途中,因中暑導致身體不適引發其它病症,病情急劇惡化,不久在熱河駕崩。

縱觀嘉慶帝的一生,雖然不像其父親乾隆那樣有什麼大的作為,但作為一個守成之君,還是恪盡了職守,讓清王朝在危機中延續著昔日的輝煌。

《清史稿》對嘉慶的一生概括是:仁宗初逢訓政,恭謹無違。迨躬蒞萬幾,鋤奸登善。削平逋寇,捕治海盜,力握要樞,崇儉勤事,闢地移民,皆為治之大原也。詔令數下,諄切求言。而吁咈之風,未遽睹焉,是可慨已。

處於歷史轉折時期的道光帝的統治

嘉慶帝駕崩後,由其第二個兒子綿寧繼承皇位,年號道光。

關於道光的預言及其身世

唐朝高僧黃檗在《禪師詩》第六首中預言了道光的在位時間和發生的事情。詩中寫道:「白龍當道漫騰光,宵旰勤勞一世忙。不幸英雄來海上,望洋從此歎洋洋。」 第一句「白龍當道漫騰光」 暗含道光的年號和即位之年。白蛇,根據五行學說庚辛為金,金為白色;蛇為巳,所以白蛇為辛巳年,道光在這一年即位。第二句中「宵旰」 的意思是夜晚,指道光皇帝即位後日夜操勞。第三句和第四句指道光末年的中英鴉片戰爭,西方開始以武力叩開中國的大門。

道光帝綿寧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六代皇帝,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母親是喜塔拉氏。綿寧自幼受到父親的喜愛,並開始接受儒家教育。他「日與詩書相砥礪」 ,寫成《養正書屋詩文》40卷。他親筆書寫「至敬,存誠,勤學,改過」 四個條幅掛在屋子裡,以提醒自己要修身養性。綿寧一直以儉德著稱,即便做了皇帝,也是如此。

1820年七月,嘉慶帝的突然駕崩,使39歲的道光帝綿寧登上了歷史舞台,而這個舞台承載了太多的變數,讓雖具有優秀個人品質但卻缺乏雄才大略的道光在這個歷史轉折時期「守其常而不知其變」。

道光時期的勤政圖治

道光帝執政30年,應該算是一個勤政的皇帝。他自詡道:「自御極至今,凡批覽章奏,引對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 道光帝事必躬親,在任內也做了不少事情。比如在內政事物方面,他整頓了吏治,治理了河工,暢通了漕運等,或多或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道光最值得稱道的業績是平息了回部張格爾的叛亂。

早在1820年,逃亡浩罕的大和卓木的孫子張格爾,在英國的支持下,潛入喀什噶爾,鼓動維族上層發動了一次武裝叛亂。另外張格爾還和浩罕國的國王商定,事成之後,割讓喀什噶爾,平分喀什噶爾等四城的人口和財產。1826年(道光六年),張格爾叛軍佔領了天山南路的喀什噶爾、英吉沙爾、葉爾羌、 和闐等城。占城之後,叛軍姦淫婦女,搶掠財物,並強迫十五歲以上的男子當兵的暴行引起了當地民眾的不滿。此時,道光帝決定派大軍前去平叛。1827年(道光七年)十二月,清軍俘獲了張格爾,叛亂被平息。新疆重又歸於安定的局面。

但是,道光帝在面對來自東南海上的鴉片走私和英軍入侵問題上,他憂柔寡斷。他想嚴厲禁煙,也曾下決心抗擊侵略者,但他卻不知道英國來自何方,不知道其政治,經濟,軍事情況,因此對其堅船利炮也不屑一顧。無知必然導致其臨危無應變之策,以至戰守茫然,毫無方略,只能在自恨自愧中頓足歎息,結果忍辱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