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6年3月25日星期六

明清皇帝簡史

洪武皇帝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今安徽鳳陽)鐘离東鄉。幼名重八,後正式起名元璋,字國瑞。幼時家境貧困,投于皇覺寺為僧。其時正值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之時。至正十二年(1352年)投奔郭子興。不久,返回故里招兵買馬,自成一軍。至正十五年(1355年)韓林兒亳州稱帝,朱元璋被委為左副元帥。第二年三月,率軍攻克集慶(今江蘇南京),改集慶路為應天府,廢除元朝苛政,安定民心。又采納儒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建議,發展生產,增強實力。龍鳳八年(1363年),擊敗勁敵陳友諒。第二年正月自立為吳王。龍鳳十一年(1366年)在聲討張士誠檄文中,咒罵紅巾軍「妖言既行,凶謀遂逞」。同年十二月,預謀殺害了韓林兒,次年改年號為吳元年。在次第消滅張士誠、方國珍等割據勢力後,實行南征。相繼征服福建、廣東、廣西。吳元年(1367年)命將北伐中原。在討元檄文中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年底,北伐軍佔據山東。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于應天稱帝,國號大明。同年八月,明軍攻克大都(今北京),元朝滅亡。其後逐步統一全國。洪武十一年(1378年)確定以應天為京師,實行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恢復發展社會經濟的措施。實行分封制,將兒孫派駐各戰略要地為王,以「外衛邊陲,內資夾輔」;創建衛所制度,由中央牢牢控制軍事指揮權;廢中書省及丞相,自統六部,以加強皇權;普查戶口,建立黃冊制度,丈量土地,編制魚鱗圖冊,控制全國人力財賦;勸農桑,興修水利,減輕租賦,與民休息;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污吏;設錦衣衛,「更置都察院」,頒佈制定大明律,興黨獄,誅殺勛貴功臣,強化專制統治。朱元璋經十餘年戎馬征戰,建立起統一的明王朝後,推行一系列緩和矛盾,強化集權統治的政策,從而為明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卒謚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廟號太祖。嘉靖間改謚開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孝陵。


建文皇帝

朱允炆即位後,崇尚儒家仁政之說,一改朱元璋嚴政苛刑,“專欲以仁政化民”。改定律例,力糾洪武年間冤案、錯案,使其統治期間的囚犯較之洪武年間減少2/3。免除各地拖欠租稅,賑災濟民。令官府為民間賣子為奴者贖身。限製僧道占田數量,餘田均與平民。建文帝采取的這些措施,緩和了社會矛盾,對社會的安定產生了積極作用,一時政通人和。

  建文帝繼位時,明開國初期朱元璋分封各地的親王勢力逐漸擴大,一個個凱覦皇權,威脅中央朝廷的統治。一貫仁柔的建文帝迫於無奈,采納黃子澄、齊泰的建議,仿效西漢初年削藩之策,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削奪了5個親王。諸王不甘心就範,特別是早有踐位野心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在作了充分准備後,以誅黃、齊“靖難”為名,用“恢復祖宗舊製”為旗號,起兵反叛,史稱“靖難之役”。建文帝部署兵力,奮力平叛,歷時4年。最終由於有太監作內應,把守京城(南京)金川門的統帥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等開門迎敵,燕王兵得入京師。其時,宮中大火衝天,燕王清宮3日,未覓得建文帝屍骨。朱棣一朝,不斷地追尋建文帝下落,始終未得蹤影,終成歷史一謎。一說建文帝被宮中大火燒死;一說建文帝率臣下9人,從宮中地道逃遁後,削發易服為僧,皈依佛門,雲遊天下,不知所終。

其於明代初無謚號,南明弘光年間追崇為惠宗讓皇帝,清乾隆追謚“恭閔惠皇帝”。

永樂皇帝

  朱棣,生于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生母為孝慈高皇後馬氏。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封為燕王。受教育于宮廷。洪武十三年(1380年)三月赴封國北平,時年21歲。史載,朱棣智勇有大略,屢次率諸將出征,皆建戰績,頗有威名。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太祖病故,因太子朱標先死,由22歲的皇太孫繼位,年號建文。皇太孫朱允炆生長于宮中,喜讀書而統治經驗不足,在齊泰、黃子澄等同謀下,登位不久,即對擁有兵力、對帝位有威脅的諸叔王采取了「削藩」的政策。自即位後三個月開始,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竟以各種理由削除了周、湘、齊、代、岷5位藩王。接著又殺燕王護衛頭目2人,并切責燕王,逮燕王府官僚。燕王早有戒備,見大難將臨,乃起兵「靖難」。叔侄間經過3年的征戰,至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軍進入帝都南京。史載:「此時宮中起火,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後死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又載:「或雲由地道出亡。」此至今仍為疑案。

  當月十七日朱棣在南京即皇帝位,殺朱允炆親近大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儒及其族屬等,同時牽連被殺者甚眾。諭令改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改元為永樂元年;建文中所改的殿名、門名皆恢復原稱;所更改的成法一律復洪武舊制;所廢罪之官一律平反復職;所削廢諸王概復舊封;立燕王妃徐氏為皇後;改北平為北京;次年立燕王世子朱高熾為皇太子。

  朱棣即位後,頗注意與周邊國家建立睦鄰友好關係,禮遇來訪的外國國王和來使,發展貿易,互通有無。并命中官鄭和六次率舟師出使各國,若加宣德年間的一次,共歷三十餘國,對開拓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貿易往來作出很大貢獻,明時亦稱頌為盛事。

  在文化方面,朱棣也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最突出的功績是永樂元年開始,陸續組織了三千多文人編纂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類似現在的百科全書式的大型類書--《永樂大典》。

  永樂年間另一偉大建設是肇建北京宮殿。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為了鞏固北部邊疆,決定營建北京宮殿,第二年即派員籌辦物料。永樂十五年(1417年)始大規模興建,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底建成。次年正式把京師從南京遷到北京。

  朱棣營建北京宮殿、遷都,不只是為了顯示個人威嚴和享樂,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穩定北部邊疆。元滅後,元順帝及其後裔一直不甘心失敗,不斷侵犯北部邊民。遷都後的當年,朱棣即開始作親征的準備,次年三月出征。自遷都至朱棣死前的55個月的時間里,朱棣3次親征于大漠南北,有24個月都是在軍旅中度過的。雖然他已65歲,且久病風痹,但仍堅持親征于人煙稀少的荒漠中,直到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死于征途之榆木川。于此亦可見朱棣修建北京宮殿和遷都的初衷。

  帝死還京後,葬北京昌平長陵。謚体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謚曰: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成祖。


洪熙皇帝

  朱高熾,明成祖永樂皇帝長子,生母徐皇後為開國元勛徐達之女。朱高熾幼年即讀儒家經書,沉靜好文,在祖父朱元璋時期就粗知儒家治國之道,深受朱元璋的寵愛。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冊封為燕世子。永樂二年(1404年)被立為皇太子。永樂七年(1409年)以後,成祖朱棣因北征和籌劃遷都,常留北京,命太子朱高熾監國,處理國家日常政務。直至永樂十九年(1421年),隨成祖到北京。監國時期的朱高熾,是在父皇多疑,漢王朱高熙、趙王朱高燧二王的陷害中度日的。高熾性格文靜,体弱多病,性格與永樂相左,日而漢王朱高煦因「靖難」有功得到永樂帝的寵愛,永樂帝有易立太子之心,以致父子矛盾日益尖銳。由于有楊士奇等大臣的大力協助,在保衛北平、處理日常政務、處理臣屬關係及皇家父子、兄弟關係諸方面都適宜無錯,加之漢、趙二王奪嫡野心暴露,被永樂貶斥,太子妃張氏和皇孫朱瞻基受到永樂帝的寵信,使朱高熾度過了監國時期的危難。十餘年的監國經歷,使朱高熾認識到社會存在的問題,提高了他的治國能力,為其登極後穩定統治秩序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永樂帝死于北征歸途。皇太子朱高熾在大學士楊士奇、楊榮和尚書蹇義、夏原吉等支持下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洪熙。洪熙帝登極後,順應時代潮流,針對朝政的弊病,采取了減輕民困、調整統治階級內部關係等一系列措施。首先平反冤獄,釋放夏原吉等因諫阻北征而入獄的舊臣,釋放東宮舊臣并復官,而且寬赦建文時代諸臣家屬,有利于維係人心和穩定統治秩序。停罷下西洋寶船及在各地采辦金銀等物,以減輕人民負擔。調整統治機構,提高閣權,使內閣成為協助皇帝決策的重要機構。洪熙還一改永樂時的暴政,他褒獎直言,虛懷納諫,此舉雖然仍有相當的局限性,但與永樂時期相比,已有了很大的進步。

  體弱多病的洪熙皇帝,登極後從政僅8個月,就一病不起,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死于欽安殿。卒謚敬天体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葬北京昌平獻陵。

宣德皇帝

  朱瞻基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生於燕王府邸。幼年深得祖父永樂皇帝的寵愛,永樂九年(1441年),永樂皇帝立朱瞻基為皇長孫,巡幸北征皆令其相從,還選用翰林諸臣為其講經史、習政務、增廣見識。不受永樂皇帝信賴的朱高熾被冊立為皇太子,也因朱瞻基受永樂帝寵愛之故。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熾忽然病危,一夕而死於欽安殿。朱瞻基即位,改元宣德。

  宣德帝當政10年,在洪熙帝奠定的基礎上,倚靠重臣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及尚書蹇義、夏原吉,組成了志在守成的穩健的統治核心。在解決了前朝遺留的問題後,重點轉向治理內政方面。首先平定了漢王高煦之叛。早在永樂十五年(1417年),深得永樂帝寵信的漢王朱高煦奪嫡失敗後,受到永樂帝懲罰,徙封安樂州(今山東惠民)。但他不甘失敗,宣宗少主初立,漢王妄圖重襲“靖難”故事,於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舉兵反叛,宣宗在“三楊”等人支持下親征安樂州,平息了反叛,將漢王父子廢為庶人,禁錮京師,鞏固了中央政權。

  為休兵養民,宣德帝一改永樂時的討伐政策,主動從交阯撤兵,減輕了人民負擔,節省了大批人力財力,也利於交阯與中國各族人民的交往。

  宣德帝清革前弊,整頓統治機構,對那些“貪津不律”、“不達政體”和“老疾”者,予以罷免,實行精簡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風。派遣廷臣出任地方知府,而這些通過薦舉和賜敕委派的知府,多為當時最幹練的官員。另外,宣德帝在一些重要省份設置巡撫,主要目的是整理賦稅。

  在用人方面,宣德帝限制入仕人數,實行保舉和欠任,目的在於任官得人和責成治效。宣德帝還實行了一些減輕民困的措施,蠲免稅糧、復業流民、賑災救荒等,在穩定明朝統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宣德皇帝既是一個有較高文化素質的皇帝,又是一個喜歡射獵、鬥促織和戲遊無度的皇帝。故宮博物院收藏著宣德皇帝的親筆繪畫和反映他射獵、戲遊活動的繪畫,如《武侯高臥圖》、《三陽開泰圖》、《瓜鼠圖》、《射獵圖》(後人定名為《明宣宗射獵圖》)、《行樂圖》(後人定名為《明宣宗行樂圖》)等。

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死於乾清宮,謚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廟號宣宗。葬北京昌平景陵。


正統皇帝

  明英宗皇帝朱祁鎮,年號正統,他只活了37歲,於朝政毫無建樹,卻兩度即皇帝位,一度當太上皇。

  朱祁鎮即位時,還是個9歲的孩子,朝政實際上是由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溥、楊榮三人主理。“三楊”是永樂、洪熙、宣德三朝老臣,經驗豐富,多謀能斷。他們的輔政,使正統初年基本上繼承了仁、宣時期的各項政策,保持了社會的穩定。但是,隨著“三楊”的謝世和離任,朝政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部分大權落到了太監王振手裡。不過幾年,終於釀成了皇帝被俘的震驚朝野的大禍。

  太監王振原在太子宮當差,他極善察言觀色,迎奉拍馬,把太子哄得難離他半步。朱祁鎮即帝位後,便把他提拔為宮中地位最高的司禮監太監,替皇帝管理和批閱\所有奏章。王振成了正統皇帝最為信賴之人。

  明朝在洪武年間,本來定有嚴格的管束太監的製度,“三楊”主政時,王振還不敢過於囂張,“三楊”去任後,王振下令摘去太祖所立嚴禁太監幹政的鐵牌,開始明目張膽地幹預朝政。滿朝文武尊呼王振“翁父”。

  明朝滅元後,蒙古族各部經過幾十年休養生息,逐漸強大起來。其中與明廷關係最為密切的,是一支稱作瓦剌的蒙古部落,已成為明廷最大的邊患。面對日益強大的瓦剌,朝臣多次上疏要求增加軍備,整頓兵製,但都被王振駁回。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的主政人太師也先,尋舋發兵,分四路向內地進攻。明廷由於多年軍備廢弛,軍隊不堪一擊,瓦剌軍很快就越過邊塞,引起明廷一片混亂。王振為邀功討寵,不顧軍力疲憊,糧草不足,竟慫恿皇帝率軍親征。結果號稱50多萬的明軍,出征僅一個月,便在北京西北土木堡地方全軍覆沒。王振為部下所殺,御駕親征的正統皇帝,被瓦剌軍生擒,史稱“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後,其弟朱祁鈺繼位,改元景泰,英宗被尊為太上皇。次年被釋歸京,居南宮。景泰八年(1456年)朱祁鈺生病,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及王振餘黨太監曹吉祥等乘機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再復帝位,改年號天順。後殺害抗擊瓦剌保衛北京有功的大臣於謙等多人,而重用宦官曹吉祥等。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崩,遺詔罷宮妃殉葬。謚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廟號英宗。葬北京昌平裕陵。

景泰皇帝

  朱祁鈺是明朝第七代皇帝。「代宗」的廟號,表明他不過僅是代替他人當皇帝,因被廢為郕王,死後也不能進明帝陵,只葬在京西金山。

  朱祁鈺是明宣宗次子,封郕王。正統十四年(1449年),當皇帝親征被瓦剌生俘的消息傳到北京後,朝內外一片驚恐。為安定人心,皇太后下詔,立朱祁鎮二歲的兒子見深為皇太子,又命郕王朱祁鈺為監國,總理國政。朱祁鈺上任後,果斷地懲處了土木之變罪魁王振的黨羽,起用了兵部左侍郎于謙,確立了在朝臣中的威望。京中的局面雖有了些起色,但塞北的瓦剌卻并末受到震攝,反以人質為要挾,不斷侵扰邊境,企圖迫使明廷割地賠款。

  面對此情,大臣們紛紛上疏,提出眼下皇帝返國無望,皇太子又太小,只有另立一帝,才可使國家度過這危難之秋。皇太后雖不情願,但也再無良策,只好下旨由郕王即帝位,第二年改年號為景泰,遙尊被也先扣押的正統皇帝為太上皇。

  朱祁鈺在國難當頭的危機時刻登極,為中衰的明朝帶來一線希望。當時朝中有人提出南遷議和的投降方案,遭到以于謙為首的主戰大臣的堅決反對。于謙則提出,為防瓦剌長驅深入,應采取積極措施,趕造兵器,趕運糧草,招募兵丁,集合民夫,列營操練,出城守護。對此,朱祁鈺全部采納。就在明朝軍民剛剛做好準備,嚴陣以待時,也先挾持著朱祁鎮,親率數十萬大軍,直逼北京城而來。景泰帝命于謙為統帥,軍民同仇敵愾,初戰告捷,大敗瓦剌軍,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土木之變後,也先萬沒料到俘獲一個正統皇帝,結果又冒出一個景泰皇帝,議和遭到拒絕;此時數十萬大軍已兵臨北京城下,卻又被打得大敗而歸。議和不成,進攻又失敗,只好在將英宗扣壓了一年之後,送還京城。已即位稱帝的朱祁鈺當然不願再讓出帝位。當朱祁鎮返回北京,朱祁鈺與他在東安門執手相泣後,便將他送進南宮軟禁起來。

  朱祁鈺在位期間,本來為抗擊瓦剌入侵還做了些好事,但出于確保自己皇位傳承的私心,又做了件大蠢事,即廢祁鎮之子朱見深的皇太子名位,立自己兒子見濟為皇太子,結果招致滿朝大臣甚至自己皇後的反對。景泰八年(1456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代宗下台。

  二天之後,朱祁鈺病亡。原在北京昌平陵區所營壽陵被廢,以親王身份葬京西黑山扈之景泰陵。


成化皇帝

  明憲宗成化皇帝朱見深是位糊塗皇帝,他的命運曾幾度起伏。他是明英宗朱祁鎮的長子,最初名朱見浚。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英宗被俘,皇太后命立他為皇太子,并立英宗弟朱祁鈺為帝,即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代宗廢朱見浚皇太子,改封沂王。天順元年(1457 年)正月,代宗病重,武清侯石亨等發動奪門政變,擁英宗复位,朱見浚重新立為皇太子,并改名見深。代宗廢為郕王,遷居西內,不久去世。8年後英宗去世,太子朱見深即皇帝位,次年改年號成化。

  成化初年,憲宗經歷了兩場政治風波,一是河南人劉通、石龍聚眾在房縣(今湖北)造反,短時之內相從者達數萬之眾,憲宗派官軍鎮壓,很快平息,劉通被斬首,石龍逃竄四川;二是大藤峽之亂,憲宗派官軍鎮壓。

  憲宗即位之初,恢復了郕王朱祁鈺的帝號,上謚號為景帝,平反了于謙冤案,讓大量被貶逐的正直大臣復職,朝政頗有振興的氣象。但是,好景不長,憲宗漸漸沉迷于神仙、佛道和長壽秘術,縱情聲色之娛和貨利之樂,政務陷入一片迷茫之中。西僧劄巴堅參以陰道秘術得寵,封為弘妙大悟法王。廣建齋醮,隨意內批授官,中官傳旨動輒百余人,稱為傳奉官。寵信術士和宦官,因而宦官汪直受寵,負責秘密偵伺的內廷機構西廠,搞得天下雞犬不寧。寵幸長自已17歲的侍女萬貴妃,大批賢能之士或貶逐或罷官或去世,到成化十年(1474年),朝中難有直臣容身。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吏科給事中李俊上書憲宗,直陳時政六弊,措辭十分激烈。憲宗被迫免術士李孜省之職,但對進諫大臣耿耿于懷,密書60余人姓名于牆壁,尋找時機貶逐。

  政治昏暗,奸臣當道,西廠橫行不法,王室奢侈而官吏貪污盤剝,加上連年的水、旱災,人民處于飢寒交迫、水深火熱之中。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憲宗在位24年後去世,時年41歲,謚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廟號憲宗。葬北京昌平茂陵。

弘治皇帝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他的童年生活卻非常不幸。他的母親紀氏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姓叛亂平息後,少女紀氏被帶到皇宮。紀氏端莊、聰慧,被選送內書堂學習,然後被派充內廷書室看護藏書。憲宗朱見深常到書室看書,對紀氏很滿意,一次臨幸,紀氏懷孕。當時宮中最受寵的是年長憲宗17歲的萬貴妃,她恃寵而驕,為所欲為。將所有妃嬪視為眼中釘。幸而有好心的宮女照應,紀氏在冷宮中生下皇子朱祐樘,一直偷偷地養到5歲。人到中年的憲宗一次為子嗣憂心時,才第一次見到自已那胎髮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兒子。憲宗不禁淚\流滿面。第二年,朱祐樘被冊立為太子,接著紀氏暴亡。

  朱祐樘18歲時即皇帝位,年號弘治。在位期間,推行了一套明智的政治措施。整頓吏治:凡是憲宗親信的佞幸之臣一律斥逐。於是吏部尚書萬安、禮部侍郎李孜省、僧人繼曉等,或殺、或貶,逐出京師;獲罪較輕的或貶官放逐、或流放邊地、或孝陵司香。大量起用正直賢能之士。同時,更定律製,復議鹽法,革廢一應弊政,政治清明,朝野稱頌,人稱弘治中興。

  孝宗在內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開封黃河決口,孝宗命戶部左侍郎白昂領5萬人修治。弘治五年(1492年),蘇松河道淤塞,泛濫成災。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貫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方告完成。從此,蘇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為魚米之鄉。

  孝宗在位18年間,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製官宦,勤於務政,倡導節約,與民休息,是明代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但孝宗疏於武備,在軍事上無所建樹,對於北部邊患沒有采取什么\強有力的措施。

  明孝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罕見的對女色一生淡泊的皇帝,後宮中只有一位皇後張氏,恩愛和諧如民間夫婦,別無其他嬪妃。

  由於先天體弱,孝宗36歲時死於乾清宮。尊謚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廟號孝宗,葬北京昌平泰陵。

正德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是位頑童皇帝。

  他只活了31年,但給歷史卻留下了三大疑團:一是他的身世之謎,二是他只想做大將軍而不願做皇帝,三是縱情玩樂至死。

  正德帝在位期間,寵信曾在太子宮侍奉過他的太監劉瑾等八人,日夜與之尋歡作樂,人稱劉瑾八人為「八虎」。大學士劉鍵等人力主誅殺「八虎」,以振朝綱。朱厚照卻偏袒「八虎」,委劉瑾執掌司禮監、錦衣衛、東廠,正直的大臣動輒遭到清洗,朝政一片黑暗。朱厚照先後任用劉瑾、錢寧、江彬等寵臣。他不想做皇帝,只願做大將軍,將政務盡委寵臣,自已帶近侍和親兵出宮巡游,自稱威武大將軍、太師、鎮國公朱壽,還令大臣以大將軍朱壽的名義發佈命令,在劉瑾的淫威下,大臣們對此怪事敢怒不敢言。

  朱厚照的精力十分旺盛,終日醉心于聲色犬馬之樂。他不滿紫禁城的莊嚴肅穆,即位不久,下令在西苑太液池西岸營建一片宮區,稱為豹\房,又稱新宅。豹\房建築結構十分複雜,上下兩層,密室勾連。朱厚照在這里廣召美女、樂使、僧、道、術士,縱情玩樂,動輒數十天甚至幾個月不回紫禁城。朱厚照還將邊關四鎮守軍調入御苑,在豹\房操場演戰陣,人稱「外四家軍」。

  明武宗是明代歷史上最為荒唐的皇帝之一。他最初信用「八虎」,終日醉心于淫樂,政治黑暗,奸黨橫行,忠良正直之士仵逐殆盡,以致王朝反叛四起。安化王、寧王相繼造反。

  正德十五年,朱厚照在南巡游樂中翻船落水,回北京後于第二年三月死于豹\房。謚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廟號武宗。葬北京昌平康陵。


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出生于藩國安陸(今湖北鐘祥縣)。因正德皇帝無子,按其遺旨,由首輔楊廷和與張太后選定正德皇帝的堂弟朱厚熜入承大統,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以次年為嘉靖元年,時年15歲。

  朱厚熜是興王朱祐杬的獨子,母興王妃蔣氏。朱厚熜幼時聰敏,興王親授書史,通《孝經》、《大學》及修身齊家治國之道,重禮節,遇事有主見。其母子入宮前與禮部已有兩次爭議。即位後,在如何尊崇其父母的問題上與禮部及眾多朝臣又發生衝突,史稱「大禮議」,經過兩年多的爭辯,最後以君權的高壓結束,朱厚熜的意願終于得以實現。這些事充分顯露出了朱厚熜少年時即剛愎自用、專橫暴虐的性格。

  朱厚熜初承大統時,對國事尚有所作為,除采取了歷代新君例行的大赦、蠲免、減貢、賑災等措施外,還扭轉了正統以來形成的內監擅權、敗壞朝政的局面,并曾下令清理莊田,「不問皇親勢要,凡系冒濫請乞及額外多占者悉還之于民」等。但這種善政并沒有保持多久,一年以後,即有「十漸」等奏疏出現。特別是經「壬寅宮變」幸得未死,他被嚇得失魂落魄,躲在西苑,設醺煉丹,迷信幾個道士的邪說,養生修道,二十餘年不敢回大內,置朝政于不顧,使貪贓枉法的首輔嚴嵩橫行亂政20年,形成北方蒙古侵扰不斷,有識的官員不能為國出力,甚至慘遭屠戮。另在宮內外興建大量宮殿廟宇,加重百姓的負擔,使得國家財政危機愈益深重。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卒,謚欽天履道英毅聖神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廟號世宗。葬北京昌平永陵。

隆慶皇帝

  朱載垕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因生母杜康妃失寵,又非長子,很少得到父愛。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剛滿16歲的朱載垕就出居裕王邸,開始了獨立生活。在裕王邸13年的生活,使朱載垕較多地接触到社會生活各方面,了解到明王朝的各種矛盾和危機,特別是嚴嵩專政,朝綱頹廢,官吏腐敗,「南倭北虜」之患,民不聊生之苦,內憂外患使他關心朝局,對他登極後處理政務有著較大的影響。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朱厚熜死,朱載垕登極後,年號隆慶。隆慶帝首先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

  革弊即平反冤獄,宣佈「自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後,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以前,諫言得罪諸臣」,「存者召用,沒者恤錄」。其中就有海瑞獲釋出獄,恢復官職。并罷除一切齋醮,撤西苑內大高玄殿、國明等閣、玉熙等宮及諸亭台齋醮所立匾額,停止因齋醮而開徵的加派及部分織造、采買。

  施新,即「正士習、糾官邪、安民生、足國用。」所謂「正士習、糾官邪」,就是整治吏治。隆慶帝加強對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員也在考察之列。對于廉政官員給予獎賞和提拔,對于貪官罷免官職,對于「贓多跡著者部院列其罪狀,奏聞處治」。所謂「安民生、足國用」,即蠲免救濟,減少百姓災後的痛苦。抑止土地兼并,一方面限田,制定了勛戚宗室依世次遞減制度,另方面清田,清查詭寄、花分錢糧和皇室勛戚田莊。

  隆慶帝還采取恤商與開關政策,減輕商人的負擔。明朝曾多次頒佈禁止百姓私自下海的命令,而隆慶帝頒佈大開關禁,使明朝對外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海外貿易也出現了新局面。同時,隆慶帝也加強軍隊的訓練,鞏固邊防。緩解與北方蒙古族的矛盾,開展互市貿易,使北方漢、蒙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環境。隆慶時期這些作為都是超過前朝的。

  隆慶皇帝在位僅6年,死于乾清宮。卒謚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廟號穆宗。葬北京昌平昭陵。


萬曆皇帝

朱翊鈞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生母李貴妃原為裕邸宮女,隆慶元年(1567年)封為貴妃。隆慶二年(1568年),朱翊鈞被冊立為皇太子,隆慶六年(1572年)即皇帝位,改元萬曆。

萬曆初年,得內閣首輔張居正的鼎力輔佐。張居正一方面指導萬曆帝讀書,為他安排周詳的課程,選拔有素養的大臣主持教學,培養其治國安邦的本領;另一方面就是輔政。在內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機構中的冗官冗員,整頓郵傳和銓政。經濟上,清丈全國土地,抑制豪強地主,改革賦役制度,推行一條鞭法,減輕農民負擔。軍事上,加強武備整飭,平定西南騷亂,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總理薊、昌、保三鎮練兵,使邊境晏然。萬曆初年呈現出明代中葉以來最好形勢。

張居正去官之後,萬曆帝獨掌政權,卻從此走上了衰敗之路。他怠于臨政,廢除經筵,朝夕宴飲,甚至郊廟祭祀都委人代行,終日沉湎酒色之中

萬曆帝是個貪婪的君主,他和皇室大肆侵佔土地,以采木、燒造、織造、采辦為名搜刮民財。萬曆十九年(1591年),僅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瓷器就達23萬多件。他派遣宦官為礦監稅使,盤剝工商,引發了百姓的抗稅鬥爭。萬曆帝又廢除考成法,形成了皇帝黷貨、臣下貪污、黨爭激烈的狀況。

萬曆皇帝的腐敗招致國庫空虛,邊關危機。對明王朝形成最大威脅的是東北後金的崛起。滿洲建州左衛指揮努爾哈赤襲其祖父覺昌安、父塔克也之職,多次朝貢萬曆皇帝,取得其信任,官至龍虎將軍。努爾哈赤以30年時間統一了滿洲女真各部落,并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了後金政權,形成了與明王朝相對立的地方政權。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聲稱為祖、父報仇,率先向明王朝進攻。萬曆皇帝起用熊廷弼經略遼東,但熊廷弼在朝內受到昏庸官僚的排擠,加之內庫金銀屯積,又加派遼餉,民不聊生,階級矛盾激化,明王朝滅亡的危機已然形成,是以後人評論:「明之亡,實亡于神宗」。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萬曆去世,葬在他生前耗銀八百萬兩修建的北京昌平定陵。謚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廟號神宗。


泰昌皇帝

朱常洛生于萬歷十年(1582年),生母恭妃王氏原為慈聖皇太后的宮女,因與萬歷皇帝有幸而生長子朱常洛,被冊封為恭妃。因母出身卑賤,朱常洛得不到父愛,直至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在朝臣的極力諫爭和慈聖皇太后的支持下,被冊立為皇太子。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又有梃擊事件發生,男子張差與內監勾結,闖入皇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梃擊案究竟是否為陷害太子,成為明宮疑案之一。

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萬歷皇帝死去,朱常洛登極,年號泰昌。朱常洛登極後,面臨著其父朱翊鈞遺留下的嚴峻形勢,朝綱腐敗,經濟凋落,宮內糾紛無休無止,軍力日衰,邊疆吃緊,後金崛起,封疆殘破,大明王朝的江山搖搖欲墜。而体弱、孤僻、壓抑而又好色的朱常洛又無力挽回即將崩潰的局面。

泰昌帝登極後,朝內黨爭和宮闈糾紛更為尖銳,先後發生了「移宮案」和「紅丸案」。萬歷帝死後,貴妃鄭氏仍居乾清宮,以獻美姬爭當皇太后,皇太子登極後卻不能在乾清宮居住。泰昌帝寵妃李選侍挾持皇太子于乾清宮,力爭皇後寶座。在以東林黨人為主力的朝臣的強大壓力下,才迫使鄭貴妃、李選侍移出乾清宮。新皇帝朱常洛進住乾清宮後,每日沉于酒色,登極無幾日,就一病不起。鴻臚寺丞李可灼呈進二丸仙丹,朱常洛服用後于次日晨死去,引起了「紅丸」之爭。

泰昌帝做皇帝僅一個月,史稱「一月天子」。此時萬歷皇帝尸棺尚未埋葬,泰昌帝地宮也不可能在短期內速成。無耐之下,就在原北京昌平景泰陵的廢址上重建新陵,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重新修繕,八月完工,九月入葬,名為慶陵。慶陵中陪葬的有孝元、孝和、孝純三個皇後。卒謚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廟號光宗。

天啟皇帝

  朱由校在位期間,由于以國家為兒戲,致使客氏與魏忠賢專權,任他們製造「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殘酷迫害企圖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魏忠賢閹黨對東林黨人的迫害不斷激起民變。

  其時,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主要憂患來自遼東後金對明王朝的威脅。熹宗聽信讒言,不辨是非,即位後罷免「有膽知兵」的遼東經略熊廷弼,致使後金攻陷瀋陽、遼陽,遼東局勢日趨嚴峻。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為穩定遼東,不得不再次起用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熊廷弼根據遼東實際情況,制定了三方佈置策。而掌握遼東實際兵權的巡撫王化貞,卻不顧當時敵強我弱、容易被各個擊破的危險,力主分兵把守,全面進攻。熹宗優柔寡斷,沒有主見,不對經、撫之爭作出合理決斷,以致後金軍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攻陷廣寧及其周圍40 余城。在閹黨策劃下,熹宗殺了堅持正確方略的熊廷弼,忠臣良將孫承宗、袁崇煥亦遭猜忌,被革職,遼東戰局陷于重重危機。

  朱由校的性格荒唐怪異,以「倡優聲伎,狗馬射獵」為樂。喜機巧水戲,創演水傀儡戲。與宦官同演《宋太祖雪夜訪趙普》。好油漆木工,房屋營造。選武閹三千,于紫禁城內開內操取樂。一生重用閹黨禍國殃民,耽于逸樂,無心朝政。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因划船嬉戲,溺水獲疾。後雖痊愈,仍沉緬于聲色犬馬之中,整日困倦無力,狂躁不安,飲「仙方靈露飲」,以求長生。結果全身浮腫,臥床不起,一命歸天。終其一生,在位七年,「婦寺竊權,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离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

  卒謚達天禪道敦孝篤友張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廟號熹宗。葬北京昌平德陵。

崇禎皇帝

朱由檢受遺命繼承皇位。面對危機四伏的政局,殷殷求治。每逢經筵,恭聽闡釋經典,毫無倦意,召對廷臣,探求治國方策。勤於政務,事必躬親。與前兩朝相較,朝政有了明顯改觀。清除閹黨,整頓吏治是其革新朝政的重要舉措。天啟七年十一月,在鏟除魏忠賢羽翼使其孤立後,復將其貶謫鳳陽,旋下令逮治。在其自縊而死後,下令磔屍於河間。此後,將閹黨二百六十餘人,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錮終身,使氣焰囂張的閹黨受到致命打擊。同時,平反冤獄,起復天啟年間被罷黜官員。全面考核官員,禁朋黨,力戒廷臣交結宦官。整飭邊政,以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尚方劍,托付其收復全遼重任。

他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為。但因矛盾叢集、積弊深重,無法在短期內使政局根本好轉。朱由檢性剛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於求成,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因對外廷大臣不滿,在清除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後,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給予宦官行使監軍和提督京營大權。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鎮,凌駕於地方督撫之上。甚至派宦官總理戶、工二部,而將戶、工部尚書擱置一旁,致使宦官權力日益膨脹,統治集團矛盾日益加劇。在與後金戰爭的緊要關頭,中後金反間計,冤殺袁崇煥,使遼東防衛幾近崩潰。無奈中,他不斷反省,四下罪己詔,減膳撤樂,又在宮中設壇,祈求上天降福消災。在對天帝及各類神僊失望之餘,一度對天主教產生興趣,召外國傳教士入宮講解教義。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臨沒頂之災。明軍在與農民起義軍和清軍的戰鬥中,屢戰屢敗,已完全喪失戰鬥力。三月十七日,農民起義軍圍攻京城。十八日晚,崇禎帝於絕望中殘酷地手刃妃嬪、公主,逃生不得後,於十九日凌晨,當北京內城被起義軍攻陷時,自縊於煤山(今景山)壽皇亭。明朝滅亡。

崇禎帝卒後,南明弘光年間謚思宗烈皇帝。廟號思宗,後改為毅宗。清改為莊烈愍皇帝。廟號懷宗。葬北京昌平思陵。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出生在建州左衛之家。祖先有多人受明廷冊封,其本人歷任明朝建州左衛指揮使、都督僉事、都督等職,深得明廷信任。青年時,采松子、挖人參到撫順馬市售賣。後投明遼東守將李成梁,「每戰必先登,屢立戰功,成梁厚待之。」他對遼東漢區有較深了解,受漢文化一定影響。

  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為建州左衛(今遼寧新賓境)都指揮使。同年,以祖、父遺甲十三副起兵,對建州女真各部展開了兼并戰爭。他采取「恩威并行」、「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的方針,歷時10年,統一了建州各部。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受封為都督僉事、龍虎將軍。其後,經過20余年征伐,統一了松花江流域和長白山以北的諸部女真。在統一戰爭中,將女真各部遷至渾河流域。為適應當時政治、經濟需要,建立了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設議政王大臣,與八旗旗主共議朝政,形成政治、軍事的中樞決策機構。命人以蒙古文字與女真語音結合,創制滿文。隨著軍事力量的日益強大,另立國號的時機成熟。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于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西南)建立「大金」國(後金),自立為汗,建元天命,設官建署。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反明。在薩爾滸之戰中,采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作戰原則,大敗明軍,勢力進入遼河流域。在相繼攻克瀋陽、遼陽和遼河以東七十餘城後,于天命六年(1621年)遷都遼陽。天命十年(1625年)遷都瀋陽,占領了遼東大部地區。次年,揮軍進攻寧遠(今遼寧興城)。時寧遠明守軍僅一萬余人。守將袁崇煥激勵將士,誓守孤城。努爾哈赤勸降不果,命奮力攻城。激戰中,努爾哈赤被明軍炮火擊傷。在撤圍敗退瀋陽途中,患痛疽病死。

  卒後初謚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後累次加謚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廟號太祖。葬瀋陽福陵。

皇太極

皇太極于天命元年(1616年)封和碩貝勒。繼位後,順應歷史發展趨勢,促進了後金政權的封建化進程。他派人丈量土地,將「各處余地」歸公,發給民戶耕種,不許\旗主、貴族再立莊田。又把原來每13名壯丁編為一莊改為每8名壯丁編為一莊,「其余漢人,分屯別居,編為民戶。」并下令編審壯丁,解放部分奴婢為編民。這些措施,使滿族貴族的特權受到一定制約,有利于發展農業生產。他極力學習漢族文化,命儒臣翻譯漢字書籍。

天聰六年(1362年)正月,廢除「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舊制,改為自己「南面獨坐」,突出汗位獨尊地位。繼而尋機削除異已,鏟除了威脅汗位的三大貝勒勢力,使汗權得到鞏固。仿明制,設內三院,六部,「停王貝勒領部院事」,獨主政務。又設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的國家機構。集中了汗權,加強了專制統治。

為了擴大兵源,創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命人在老滿文的基礎上增加圈點,將老滿文改造成新滿文。為了聯絡蒙古和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揚喇嘛教。

  他決意承襲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統治。在即位後「邦家未固」時,一方面對明廷采取議和策略,同時又屢次入關,擄掠漢地大批人畜、財物。

為解除後顧之憂,兩次出兵朝鮮,統一蒙古和黑龍江流域。在鞏固了內部統治,并基本上消除了來自朝鮮和內蒙的威脅後,于天聰十年(1636年)五月,稱帝,定國號「大清」,改元崇德,改女真為滿洲。其後將主要兵力用于對明戰爭。崇德五年(1640年),指揮清軍取得松錦大捷,殲滅明軍五萬余人。在降服松山、錦州後,清軍占領了除寧遠外的明朝關外全部城鎮。崇德七年(1642年),再次遣軍入關,連破遠至山東的八十餘城。

崇德八年(1643年)九月,猝死。卒謚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文皇帝,後累加謚為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廟號太宗。葬瀋陽昭陵。

順治皇帝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盛京皇宮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太宗皇帝在端坐中突然無疾而終!經過一番兵戎相持的較量,太宗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在叔父攝政睿親王多爾袞輔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順治,并于順治元年(1644年)九月由瀋陽進京,在太和門舉行了登極大典,成為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

  6歲登上王位的福臨是在多智多勇又獨斷專行的叔父多爾袞與深明大義的寡母孝莊文皇後教導之下成長起來的皇帝。多爾袞攝政7年間,清廷在以武力統一全國的過程中,發兵追剿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和南明抗清勢力,推行剃髮易服、圈地等民族高壓政策。多爾袞病逝後,順治開始擺\脫傀儡地位,對多爾袞實行了削除封號爵位、罷撤廟享謚號、籍沒家財等身後懲處。為加強皇權,他廢除了諸王貝勒管理各部事務的舊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寬逃人法等一系列緩和民族矛盾的措施。盡管順治很想有番作為,也頗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終因他周圍尚未形成一支以他為主導的強有力的政治勢力,致使他在與朝中反對漢化的勛舊大臣的較量中敗下陣來。

  政治上的失意,使順治帝沉緬于與其弟媳董鄂氏的愛情之中。隨著與佛教高僧木陳忞等人的交往,他產生了遁入空門的思想。當他摯愛的皇貴妃董鄂氏死後,他的精神支柱完全崩潰,健康狀況每況愈下,24歲時又染上天花,很快便撒手人寰。

  順治帝在位不足18年。卒謚体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聖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骨灰葬河北遵化清東陵「孝陵」。

康熙皇帝

  清聖祖康熙皇帝玄燁,是18世紀前後中國出現的一位偉大的封建君主。就像他治理了61年的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一樣,他本人就是滿蒙漢三個民族的血緣與文化的傑作。

  玄燁的生母孝康章皇後佟佳氏,自幼被收養宮中,其祖父佟養性,早年降清,後來成為清廷高級官員,佟佳氏實際上是帶著漢族人的習俗與觀念進入宮廷的;14歲時,她為順治帝生下了皇三子玄燁。當玄燁在清初滿蒙漢文化相雜糅的宮廷中長到8歲時,18年前曾出現過的那幕皇權突然虛位以待的戲劇,再度上演,皇父突然患天花死去。當時清朝還沒有確立傳位制度,何況順治死時才24歲,病前更不會考慮傳位之事。僅僅是由于玄燁曾患過天花,具備免疫能力這個偶然因素,在與清廷關係密切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建議和孝莊皇太后的支持下,小小的玄燁登上了皇位,改年號為「康熙」。順治臨終前,遺命索尼、鰲拜、遏必隆、蘇克薩哈4位老臣為輔政大臣。

  玄燁是個天份極高、堅韌頑強的少年,即位後每日讀書長達數個時辰,以至學習過苦而嘔血。16歲時,他以智慧和勇氣設計鏟除了專權跋扈的輔臣鰲拜,將皇權把握在自己手中。從此,他以超群的膽識和兼容并包的胸懷,開始治理被戰爭和鰲拜圈換土地的倒退政策破壞得傷痕累累的大地。

  在康熙統治期間,解決了長達8年的吳三桂等三藩的分裂戰爭,收復了被鄭經割據多年的台灣,驅逐了佔據我國黑龍江地區的沙俄勢力,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中俄東段邊界;同時,又以出征蒙藏,平定准噶爾部蒙古貴族分裂勢力的動亂,建立會盟制度和避暑山莊外藩朝覲制等,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穩定。在經濟和文化建設上,康熙也創下對後世產生積極影響的重大業績,如治理黃淮河流,獎勵墾荒,蠲免賦稅,實行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等鼓勵經濟發展的政策;編纂《明史》、《全唐詩》等;在所有的文化活動中,最有特色的是他本人對西方科技的學習,他是中國古代唯一懂得天文、數學、地理等自然科學的皇帝。晚年因選擇繼承人失誤,兩度廢立皇太子,造成長達20余年的諸皇子為奪儲位的結黨爭鬥,致使吏治懈怠,朝中黨派林立,官場腐敗之風頗盛,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安定。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病死于暢春園。謚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恭德大成仁皇帝。廟號聖祖。葬河北遵化清東陵「景陵」。

雍正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嚴冬,在一片流言四起,蕭殺恐怖的氣氛中,康熙皇帝第四子胤禛登上了皇位。

胤禛是孝恭仁皇後烏雅氏所生之子,他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為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晉封雍親王。此間諸皇子為謀求儲位,各結私黨,勾心鬥角極為激烈。生性孤僻的胤禛,併未因其性格弱點而遠離朝政,反而采取表面竭盡孝心,暗地結交朝臣與江湖術士的隱蔽手法,搏取了父皇的好感。最後,他內倚理藩院尚書隆科多的特殊地位,外借四川總督年羹堯的兵力,在隆科多宣讀的康熙皇帝“傳位於皇四子”遺詔的安排下,繼承了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胤禛雖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為首的當年爭奪儲位的勁敵,併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們散布流言,製造事端,以發泄憤懣之情,動搖剛剛易主的皇權。雍正對他們分化瓦解,撤職監禁,予以嚴厲打擊。為表明繼位的合法性,雍正以極為隆重的喪禮,將聖祖葬入景陵,使其成為清代第一位土葬的皇帝。他又以不忍動用先皇遺物為由,將清帝處理政務之所,從乾清宮移至養心殿,養心殿從此而成為清廷的政務中心。在整肅皇族中反對派的同時,對當年的功臣、即位後的心腹之患--隆科多和年羹堯,雍正也毫不手軟,以“居功自傲,蔑視皇權”為由,施以削權、調任、抄家、遣戍,直至處決的嚴酷懲罰。

雍正在位13年,對清廷機構和吏治,做了一繫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耗羡銀歸公,建立養廉銀製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在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後,為提高軍務效率,在離養心殿百步之遙的隆宗門內設立軍機處,更是鑄就了沿襲至清末的帝後獨攬軍政要務的集權模式。有鑒於康熙朝諸皇子爭儲位的慘痛教訓,雍正創立秘密建儲製,即將已選定的儲君姓名,寫好密藏匣內,再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以備不測。這一製度,有助於以後乾嘉道咸幾朝皇權的順利過渡。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胤禛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過度死於圓明園。卒謚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廟號世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泰陵”。


乾隆皇帝

  弘曆是雍正帝第四子,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於雍親王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號乾隆。

  弘曆幼年天資聰穎,頗受皇祖康熙帝寵愛,曾為其慎擇良師,進行多方面教育。雍正元年(1723年)被密立為太子,十一年封為和碩寶親王,開始參預軍國要務。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弘曆即位。由此,他站到了當時中國社會的至高點,開始施展其“文治武功”。乾隆帝的“文治”表現於他在政治、經濟上的作為和文化上的貢獻。

  乾隆帝即位後,政治上矯其祖寬父嚴之弊,實行“寬嚴相濟”之策,整頓吏治,厘定各項典章製度,優待士人,安撫雍正朝受打擊之宗室。經濟上獎勵墾荒,興修水利,全國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之勢。從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備受後人稱頌的時期。後期倚重於敏中、和珅,尤其寵信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致使吏治敗壞,弊政叢出,貪污盛行,使乾隆帝輝煌的一生罩上了陰影。

  乾隆帝儒雅風流,一生著文吟詩,其詩作竟達四萬二千餘首,幾與《全唐詩》相埒。又重視文物典籍的收藏與整理,令將內府珍藏編成《石渠寶笈》、《西清古鑒》等。乾隆帝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圖書,編纂巨帙《四庫全書》。然而與此相悖的是他大興文字獄,焚毀中國歷史上許\多重要文化典籍,使其“文治”黯然失色。

  乾隆帝還曾六下江南,六蒞五臺,奠孔林等,數十次木蘭秋 ,多次於避暑山莊宴見西北邊疆少數民族首領,這些舉措對發展經濟、鞏固統治、安定邊疆產生了重要作用。但乾隆帝的視角還僅限於中國本土,對同時期已經蓬勃發展的歐洲各國的科學文化尚無足夠的認識。

  乾隆帝的“武功”主要是對邊疆的戰事,雖有勝有負,有義與不義,然而他皆自詡為“十全武功”。

  乾隆帝執政60年後,雖禪位與其子顒琰,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進行了3年統治。他不僅是中國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皇帝,而且也是實際執政時間最久的皇帝。

  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帝去世。卒謚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葬河北遵化清東陵之裕陵。


嘉慶皇帝

顒琰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被正式宣佈立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禪位即帝位。其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顒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死後,開始親政。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帝打出「咸與維新」的旗號,整飭內政,整肅綱紀。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坤親信死黨。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復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但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

國內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如火如荼。顒琰即位後,傾盡全力,大舉圍剿鎮壓川、楚、陝農民大起義。更易統兵大員,嚴懲鎮壓不力的將吏。嚴密軍事部署,實行剿撫兼施的兩手政策,分化瓦解起義軍。實行寨堡團練的堅壁清野政策,割斷了起義軍與人民的聯係。嘉慶十年(1805年),川、楚、陝農民起義被鎮壓,清統治力量也受到嚴重削弱。嘉慶十五年(1810年),鎮壓了爆發于東南海疆的蔡牽起義軍。嘉慶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發天理教起義,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監接應下沖進皇宮,「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顒琰下詔罪已,同時嚴令對沖進皇宮的起義軍血腥屠戮,無一幸免,并捕殺在城外的頭目林清等。天理教起義被鎮壓。

在對外交涉中,嘉慶帝力主嚴禁鴉片,對英國侵略者在沿海的騷扰活動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對英國提出的幫助清朝鎮壓起義軍,幫助澳門葡人抵御法國的居心叵測的要求,明智地嚴辭拒絕。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建立外交關係、開辟通商口岸、割讓浙江沿海島嶼的要求。而閉關鎖國的傳統觀念,也使其對外來事物采取盲目排斥態度。嘉慶帝在內亂頻仍、外患漸逼中,傾力企圖維護清王朝的穩定鞏固,然而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趨勢,使清王朝的敗落于嘉慶末年已完全表面化,并從此日漸走向衰亡。

卒謚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廟號仁宗。咸豐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昌陵。


道光皇帝

旻寧于嘉慶四年(1799年)被密建為皇儲。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即帝位。即位後,頗思勵精圖治,振衰除弊。對漕運鹽政實行改革。以海運代替河運,既解決了漕運的困難,又節省了開支。行票鹽制,使兩淮鹽政「弊肅風清」。解除對部分礦藏開采的封禁,主張使天地自然之利還之天下。整頓吏治,扼制奢靡之風。開展了嚴禁毒品鴉片的鬥爭。從即位初,就不斷發佈上諭,對外嚴禁鴉片的輸入,對內禁止鴉片的販賣、吸食和罌粟的種植。但列強的肆意對抗和清朝的腐敗政治,使禁令形同具文,鴉片的泛濫,仍給中國造成嚴重危害。

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徹底摒棄了弛禁派的錯誤主張,采納嚴禁派的建議,在全國實力推行禁煙。下諭宣召湖廣總督林則徐進京商議禁煙事宜。十一月,頒林則徐欽差大臣關防,令其赴廣東禁煙。支持林則徐禁煙措施,指示林則徐于廣州當眾銷毀收繳的鴉片二百多萬斤。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月,批准五大臣會議提出的《查禁鴉片煙章程三十條》。該章程成為清代頒佈的最嚴厲、最周密的禁煙令。英國為維護罪惡的鴉片貿易,打開中國大門,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旻寧因昧于世界大勢,對反侵略戰爭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質準備,在整個戰爭期間,始終沒能確定總体戰略方針,也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戰略部署。戰爭開始時,幻想憑藉「天朝聲威」一舉懾服侵略者。他調兵遣將,佈置了兩次大規模抵抗。當侵略者的堅船利炮使其幻想破滅時,他即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始則動搖、繼而完全屈服的道路。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清政府派遣的代表在英艦隊的炮口和英軍即將攻取南京的威脅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後來,又與美國簽訂了《望廈條約》,與法國簽訂了《黃埔條約》。

在道光統治時期,國內階級矛盾尖稅,清統治者殘酷鎮壓了各地反清起義軍。但農民起義的烈火已成燎原之勢,清王朝面臨著更嚴重的打擊。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一日卒于圓明園慎德堂。謚效天符運立中体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廟號宣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之慕陵。

咸豐皇帝

  奕詝即位後,面臨內憂外患的統治危機。其時,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于廣西,不久,進軍湖南、湖北,咸豐三年 (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與清政府分庭抗禮。西方列強以「修約」為名,準備對中國發動新的侵略戰爭。沙皇俄國在中國東北興師動兵,強占中國黑龍江以北大片領土。

  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提拔敢于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同時,他罷斥了道光朝任軍機大臣二十餘年、貪位保榮、妨賢病國的穆彰阿,處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員耆英。

  咸豐六年(1856年),英法對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攻佔廣州。咸豐八年(1858年),英法艦隊攻陷大沽炮臺,進迫天津。咸豐派桂良、花沙納往天津議和,與英、美、法、俄分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和《中俄天津條約》。列強不滿足于《天津條約》規定的權利,蓄意重新挑起戰爭。咸豐帝命清軍加強大沽口防務。咸豐九年(1859年),在英國蓄意挑起的大沽口衝突中,英法侵略軍被擊敗。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兩國再次組成侵華聯軍,大舉入侵。英法聯軍進攻北塘,咸豐帝在清軍與英法聯軍激戰之時,竟令清軍統帥离營撤退,大沽再次淪陷。英法聯軍攻佔天津,隨即向北京進犯。咸豐帝派遣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為欽差大臣,往通州與英、法議和。英法聯軍以和談為掩護,繼續組織對北京的進攻,在通州八里橋擊敗清軍後,進攻北京,圓明園、清漪園等處被焚掠。咸豐帝自圓明園倉皇逃亡熱河(今承德市),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議和。奕訢代表清政府與英、法、俄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 》、《中俄北京條約》,并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條約》。在《中俄北京條約》中,承認了咸豐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的《璦琿條約》。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豐皇帝病死于熱河。卒謚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廟號文宗。葬河北遵化清東陵之定陵。

同治皇帝

  載淳為咸豐皇帝獨子,母為懿嬪葉赫那拉氏,即著名的慈禧皇太后。于咸豐六年(1856年)生于儲秀宮,于咸豐十一年(1861年)即皇帝位,年號同治。

  咸豐十一年,咸豐帝死,傳位于載淳。此時的載淳年僅6歲,便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幼兒突然被拋入複雜險惡的政治漩渦。因其年幼,咸豐帝臨終前命贊襄政務王八大臣輔政。同時又賜「同道堂」印予載淳,「御賞」印予皇後鈕祜祿氏,命用兩印代替硃筆簽發諭旨,以與八大臣互為牽制。然而正是由于載淳年幼,為其生母慈禧太后提供了「垂簾聽政」的契機。極具政治野心的慈禧太后聯合被排擠在八大臣之外的恭親王奕訢,發動宮廷政變,將輔政的八大臣革職幽禁、抄家斬首,于是大權落于慈禧太后與奕訢之手。

  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月初九日,載淳登極後不久,慈禧與慈安兩太后便攜載淳在養心殿正式垂簾聽政。從此載淳開始了他的傀儡皇帝生活。

  在清朝「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下,同治朝先後徹底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雲南回民起義、貴州苗民起義,而外國侵略勢力由于二次鴉片戰爭所獲實惠甚多,清政府在外交上又奉行姑息政策,國內外局勢稍趨平和,這一時期被封建史家美化為「同治中興」。實際上同治帝在此期間只是讀書,并未參預任何軍政。

  同治十一年(1872年),載淳已17歲,兩宮太后不得已交出權力,實行歸政。但載淳的親政仍難擺\脫慈禧太后的干預。慈禧太后為了享樂,命同治帝修繕圓明園以供其居住,同治帝也想利用修復圓明園,讓太后离宮居住這一辦法擺\脫太后干政。然而當時財政緊缺,圓明園又殘毀嚴重,此策對國計民生極為不利,修復耗資甚巨,引起王公大臣多人反對,但此項工程竟然開工!同治帝親政未及兩年,就因病結束了短暫的一生,修復圓明園工程亦因其去世作罷,然而唯有此事是載淳在其皇帝生涯中參與過的決斷。

  同治十三年(1874年),載淳染上天花,于十二月初五死于養心殿東暖閣。謚繼天開運中居正寶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寬毅皇帝。廟號穆宗。葬河北遵化清東陵之惠陵。

光緒皇帝

  載湉生於同治十年(187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即皇帝位,年號光緒。

  同治十三年(1874 年)皇帝載淳病死,但無子嗣繼承皇位。按常規皇太子應從載淳下一輩近支宗室中擇立,然而慈禧太后卻一意孤行,選擇了載淳的叔伯兄弟醇親王奕 之子載湉,她也成為當然的養母,從而使她可以再次垂簾聽政。慈禧的安排注定了載湉悲劇的一生。

  自光緒二年(1876年),載湉開始在毓慶宮入學讀書,師傅翁同龢力圖把他培養成一位有作為的青年皇帝。

  光緒十三年(1887年),載湉舉行了親政典禮,然而慈禧太后又玩弄政治伎倆訓政了兩年,才允許\載湉親政。為了繼續控製光緒帝,慈禧太后又立她弟弟桂祥的女兒為皇後,使光緒帝在親政與大婚後仍然形同傀儡。

  載湉親政後最受震撼的莫過於甲午戰爭和戊戌變法。中日甲午之戰,光緒帝極力主戰,反對妥協,但終因朝廷腐敗,而以清朝戰敗告終。痛定思痛,他極力支持維新派變法以圖強,頒佈《明定國是詔》宣佈變法。由於變法直接触動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後黨利益,而以光緒帝為首的帝黨因無實力又未能控製政局,反被後黨發動戊戌政變,導致變法失敗。政變後大權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對外宣稱光緒帝罹病不能理事,實將他幽禁於西苑瀛臺,成為無枷之囚。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淪陷。慈禧太后攜光緒帝逃往西安。支持變法的光緒寵妃珍妃,力主皇帝應留京抗戰,慈禧太后對她早有切膚之恨,臨行前令人將她推入井中溺死。而此時的光緒帝竟只能下跪懇求而無力阻止慈禧太后的肆虐!第二年自西安回鑾後,光緒帝仍居瀛臺,形同廢帝,惟行光緒年號而已。

  光緒帝本來體質孱弱,加之多年的抑鬱與憤懣,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先慈禧太后一天去世。謚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廟號德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之崇陵。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藍旗人。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月,咸豐二年(1852年)五月入宮,封蘭貴人,居儲秀宮。咸豐四年(1854年)晉封為懿嬪。咸豐六年(1856年)生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晉封懿妃。咸豐七年(1857年)又晉封為懿貴妃。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咸豐皇帝攜皇後鈕祜祿氏、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及皇子載淳等逃往熱河行宮。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皇帝病重。下詔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命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人贊襄政務,稱「贊襄政務王大臣」。分別賜與皇後鈕祜祿氏及皇太子載淳「同道堂」、「御賞」璽,作為即位後下達聖諭的符信。

  咸豐皇帝病死熱河,載垣等八大臣輔政熱河行宮「煙波致爽」殿,載淳即位,改明年為祺祥元年。十月,又改明年為同治元年。皇後鈕祜祿氏晉封皇太后,稱母後皇太后,上徽號慈安;懿貴妃葉赫那拉氏以載淳生母身份晉封皇太后,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

慈禧太后為獨攬朝政大權,視載垣、端華、肅順等贊襄政務王大臣為敵,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北京政變,廢除了八大臣,授奕訢為議政王,慈安、慈禧開始垂簾聽政。因此年為農曆辛酉年,史稱「辛酉政變」。自此,慈禧大權在握,直至1908年死去,統治中國長達48年之久。

慈禧統治時期,朝內依靠親信,地方依靠曾國藩、李鴻章等;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對外勾結外國侵略勢力,出賣中國主權,以維護搖搖欲墜的封建政權。同治十三年(1874年)底,同治帝載淳死于養心殿平安室,皇後阿魯特氏,因慈禧太后待之甚虐,亦吞金而死。同治帝無子,慈禧立醇親王奕 之子(即慈禧胞妹之子)載湉為皇帝,兩太后再次垂簾聽政。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皇太后暴死。慈禧獨攬大權。

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慈禧以越事失機之由開去恭親王奕訢一切差使,撤去親王雙俸,僅保留世襲罔替親王。同時罷黜五軍機大臣,安排自己的親信進入軍機處及內閣。從此,清朝廷成了慈禧太后的獨家天下。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戰爭爆發,又正值慈禧太后六十歲生日,慈禧不惜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致使戰敗,割地賠款。光緒皇帝親政,支持康梁變法。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复垂簾于便殿訓政」。囚光緒帝于瀛台,殺譚嗣同等六人于菜市口,取消一切新政。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俄、美、英、法、日、德、意、奧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攻佔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等逃往西安。《辛丑條約》簽訂後回到北京。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風起雲湧。為抵制革命,慈禧太后又進行了假立憲,為期九年。但此時已74歲的慈禧太后,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在光緒帝含恨死于瀛台的次日,也死于西苑儀鸞殿。

謚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後。葬河北遵化定東陵。

宣統皇帝

  溥儀一生幾經波折,他是醇親王載灃之子,卻被慈禧皇太后立為皇太子,在光緒帝逝後即了帝位。他在位3年間,由載灃任攝政王。載灃攝政期間,在政治上罷免袁世凱,成立皇族內閣,繼續加強滿族貴族的統治;經濟上,通過買辦盛宣懷大借外債,以挽救清王朝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但終究挽救不了清王朝覆滅的命運。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浪潮聲中,由隆裕皇太后主持召開了御前會議,最後于1912年2月12日宣佈宣統帝退位。此後,溥儀除1917年在張勛導演的復辟活動中當了13天的短命皇帝之外,大部分時間是以遜帝身份居住在紫禁城內,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這時期,他學習「四書」、「五經」,還請了外籍教師莊士敦講授英文。1924年,馮玉祥利用直、奉軍閥混戰之機,發動「北京政變」,11月5日,將溥儀趕出了皇宮。

溥儀出宮後先居住醇親王府,後在天津張園度過了長達8年的寓公生活。這期間,隨著年齡的增長,更由于隨侍左右的清朝遺老、遺少的影響,溥儀逐漸滋生了對國民政府的刻骨仇恨,時刻夢想著復辟大清王朝,并為達到這一目的積極進行準備。1932年溥儀在日本侵略勢力扶持下逃往長春,成立了偽滿洲國。抗戰勝利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虜,後移送中國撫順戰犯管理所。在管理所人員的教育幫助下,溥儀對自已過去所犯的罪行有了反省和認識。他通過學習和改造,完成了從皇帝到公民的轉變。1959年被中央人民政府首批特赦釋放。1964年,溥儀在痛悔自己半生罪惡之余,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長篇紀傳作品《我的前半生》,出版後得到了廣泛好評。同年,出席全國政協四屆一次會議,并當選為政協委員。

  1967年,溥儀因病在北京去世,骨灰葬于八寶山革命公墓。1993年,根據其家屬請求,移葬清西陵華龍陵園。

2006年3月24日星期五

歷史真貌─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十二)

科技篇

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

北宋時期,指南針的使用已經十分普遍,當時已掌握了利用天然磁體進行人工磁化的技術。人造磁鐵的磁性比天然磁體要穩定得多。同時,在指南針的裝置上也有很大的改進,即將磁針穿在燈芯草上浮於水面和放在指甲上、放在碗沿上、懸在絲線上。著名科學家沈括還發現磁針所指方向正南稍偏東的現象。這是關於地磁偏角的最早記載。

在宋代,特別是南宋時期,海外貿易空前發達。為了克服遠渡重洋的困難,保證航船安全,北宋末年已把指南針應用於航海之中。

宋代隨著採礦、冶金等部門手工業的發展和抗擊遼、夏、金戰爭的頻繁,火藥、火器的製造技術也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北宋時汴京有專門製造火藥和火器的官營手工業作坊。宋仁宗時,由曾公亮主編的《武經總要》記載了以硫磺、焰硝(硝酸鉀)、松脂以及其它不同物質按一定比例和操作程序製成不同用途的火藥,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藥配方和工藝程序的記載。

北宋時,利用火藥製造的火器,主要是燃燒性的,隨後爆炸性的火器也大量製造和應用。到了南宋,更發明了管狀火器,如1132年(紹興二年)軍事技術專家陳規守德安(湖北安陸)時創造了火槍,把火藥裝在竹筒內點火噴射,這是射擊管狀火器的鼻祖。1259年(開慶元年),宋軍和蒙古軍在淮河一線作戰,壽春府(安徽壽縣)軍民創造了一種叫「突火槍」的火器,在竹筒內放置火藥後再安上子窠,用火藥的力量把子窠射出去,子窠類似子彈性質,用石子、鐵塊等製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步槍。後來把竹筒改為鐵管或銅管。

自唐後期以來,雕版印刷術對於文化的傳播、普及和提高,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北宋仁宗慶歷年間,布衣畢昇又在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畢昇的這種發明,在印刷史上是個劃時代的技術創新,對世界文明有著重大的貢獻。

建築的發展

宋朝在建築技術方面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北宋李誡編寫的《營造法式》,就是這一時期建築技術經驗的總結。

李誡(約1060年~1110年),字明仲,鄭州新鄭人。他曾在北宋朝廷的將作監任職十多年,主持過不少土木工程,積累了豐富的建築經驗。同時,他又「考究群書」,鑽研歷代文獻中有關建築工程的記載,集中建築工人的智慧,花了三十多年時間,在北宋初年著名的工匠喻皓《木經》(三卷,已佚)的基礎上,完成了《營造法式》這一部建築學上的巨著。全書三十四卷,分名例、制度、功限料例、圖樣四部分。這本書對大木作的敘述特別詳細。書中還配合文字說明,繪出各種圖樣。《營造法式》的問世,標誌著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已發展到較高的階段,它是中國和世界建築史上的珍貴文獻。

位於河南省開封市東南郊區,有一座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繁塔。根據北宋寫的《北道刊誤志》記載,繁塔是宋開寶年間(公元968—975年),由當朝的官僚倡導由民間募集資金修建成的,在現存繁塔洞壁上鑲嵌石刻中,尚留存有當時建塔捐獻財物者的姓名和年月。到了978年,繁塔才建起一個高高的塔基,直到982年,甚至到宋淳化元年(西元990年),還不斷有人捐獻財物給建塔工程。所以根據塔內碑刻的記載來推測,繁塔大約籌建於開寶中期,竣工於宋淳化元年(西元990年)以後。也就是說,從籌建到竣工,前前後後經歷了20多年。

繁塔在宋代竣工時,原為空心造樓閣誇木結構,是等邊六角九層的寶塔型,塔高240尺的巨型佛塔,極為壯觀。

繁塔的另一藝術成就,是塔的內外壁均鑲嵌佛像,其用不同的加釉灰色方磚砌成,塔表的每塊磚都是一尺見方,為凹圓形佛龕,龕中有佛像凸起,一磚一佛,跌坐其中。佛像的姿態、衣著、神情各具特色,佛像有端坐在單蓮座或束腰蓮座之上者:有手執各種法器的佛像;還有常見騎著青獅的文殊和騎著白象的普賢二菩薩;有六臂或十二臂的觀音菩薩,以及樂伎等等,近七千塊雕像,佛像表情細膩逼真、個個形象鮮明生動、相貌迥異、千姿百態,將繁塔烘托得十分壯觀,顯示宋代雕刻藝術家的超人技藝。

繁塔內各層的牆壁和登道上,琳琅滿目的宋代石刻題記,鑲嵌有各種碑刻200餘方,碑刻以宋代為主。其中以宋代書法家洛陽人趙仁安所寫的「三經」最為著名。刻石四周雕有蓮瓣開花紋圖案的裝飾,雕技精湛神妙。

醫學的發展

兩宋醫藥學在唐代基礎上有進一步的發展。當時,外國藥物大量傳入中國,因而在宋代官私編纂的醫藥書籍中,新藥品種不斷增加。宋太祖時編刻的《開寶本草》比《唐本草》增加新藥133種;仁宗時所修《嘉祐補注本草》又增加新藥82種。到北宋末年所編印的《政和經史證類本草》新增藥品達628種。

南宋人宋慈(約1186年~1249年)所著的《洗冤集錄》,系統的論述了檢驗屍體的各種方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司法檢驗專著,曾被譯成法、英、荷蘭、德、朝鮮、日、俄等多種文字,廣泛流傳,對法醫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兩宋時期,針灸學也有了巨大的發展。中國針灸學雖有悠久的歷史,但因長期傳抄,其中所載經絡俞穴部位很紊亂。宋仁宗初年,針灸學家王惟一總結了歷代針灸醫家的經驗,統一了針灸穴位,並在銅匠師的合作下,設計用銅鑄成人體模型兩具,刻劃經穴,標注名稱,為針灸教學之用;同時寫成《新鑄銅人俞穴針灸圖經》三卷,不久又把《圖經》刻石流傳,使此後學習針灸的人對俞穴部位能有正確的知識。

南宋的名醫李杲(公元1180 - 1251),字明之,號東垣,後人多尊稱為「東垣老人」。中醫史上的「宋元四大家」之一。

李東垣小時候就和一般孩子不同。長大後,言語忠誠有信用,行為敦厚令人敬重。他在人際交往上很謹慎,與人接觸時沒有開玩笑的話。市面上眾人以為可資娛樂的場所,他從未去過,似乎天性生來就是這個樣子。

由於東垣的母親王氏臥病不起,讓鄉里的好幾個醫生來救治。是寒證還是熱證,他們的說法都各不相同,各種藥物都用遍了,也無濟於事,最後連什麼病都沒弄清楚就死去了。東垣痛悔自己不懂醫而失去了親人,於是立下志願說:「如果遇到高明的醫生,一定要努力學醫,以此永誌自己的過失。」聽到易州的張元素先生,人稱「潔古老人」,醫術聞名天下,他就進獻了很多錢物去拜他為師。幾年以後,他就全部掌握了張元素的醫術。

因為李東垣家中很富足,用不著以醫技謀生,又加上他看重自己的品行操守,因此不輕易屈尊為人治病,人們也不敢把他叫作醫生。就是那些士大夫得了病,如果不是非常危急,迫不得已,通常也不敢請他來診治。他最初也沒有把醫作為名份的事,許多人也不知道他精通醫學。後來,他因躲避蒙古軍隊入侵而到了汴梁,於是才憑借醫術結交了一批公卿官僚。他治病時效果顯著的驗案另有書籍記載,下面只是載於史書中或出於名家手筆的幾個驗案。

北京人王善甫,是京都的酒官,得了小便不通的病,眼珠子凸出,肚皮脹大得像鼓一樣,膝蓋以上的皮肉堅硬得像要裂開一樣,不能吃不能喝。其他的醫生們用了甘淡滲洩的利尿藥也沒有見效。李東垣對那些醫生說:「這個病很深沉了啊。《內經》有言:膀胱是津液之府,必須得氣化才能排泄小便。現在用了滲洩小便的藥劑,病反而加重了,那是因為氣不化的原因。啟玄子說:『沒有陽的,陰無法生;沒有陰的,陽無法化。』甘淡滲洩的藥都是陽藥,只有陽沒有陰,陽又怎麼能化呢?」第二天,李東垣用了陰藥給病人服用,結果只服了一劑藥,病就好了。

西台掾的蕭君瑞,二月中得了傷寒發熱,醫生給他開了「白虎湯」,結果病人的面色變得墨一樣的黑,原來的症狀看不到了,脈象沉細,小便失禁。李東垣開初不知道醫生用的什麼藥,等到診斷以後,便說:「這是在立夏前誤用白虎湯造成的錯誤。白虎湯大寒大涼,不是行經氣的藥,只能寒腑藏之氣,如果不善於運用,就會使傷寒本病隱伏在經絡之間。有的人又用大熱之藥去補救,就傷陰氣,又會變生出其它病症來,這不是補救白虎湯的辦法。我要用,就用升陽氣、行經氣的溫藥。」有人詰難他說:「白虎湯是大寒之劑,不用大熱藥怎麼能補救,你那樣治怎麼行?」李東垣說:「病隱伏在經絡之間,陽氣不升經氣就不行,經氣行以後本證又會顯現出來了。本證又有什麼難治的呢?」後來果然像李東垣說的那樣把病治好了。

魏邦彥的妻子,突然間眼睛里長翳子,從下而上的長,顏色是綠的,腫痛得無法忍耐。李東垣說:「翳子從下而上的長,可知病是從陽明經來的。綠色不是五色中的正色,那是肺與腎共同生病而起的邪氣。」於是就瀉肺、腎的邪氣,並用入陽明經的藥作為佐使藥。服藥後本來已經見效了,後來病又復發了三次,並且隨著邪氣所來的經脈不同而翳子的顏色也各不相同。李東垣便說:「各條經脈都屬於眼目,經脈有病則眼目相隨。這一定是經絡不調,(月)經不調,則眼目之病好不了。」一問之下,果然是那樣。於是象李東垣所說的那樣去治療,病就不再發作了。

李東垣治病的情況大都像這個樣子。他特別擅長於傷寒、癰疽、眼科疾病。當時的人都把他看成神醫。他所著的醫書,也在世間得到廣泛的流傳。

壬辰(公元1232)年間,他渡黃河北上,暫時居住在東平,直到甲辰年(公元1244)才返回鄉里。有一天,他對友人周德父(字都運)說:「我老了,想把醫術傳給後世,卻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人,怎麼辦啊?」德父說:「廉台的羅天益(字謙甫),性情品行敦厚樸實,常常遺憾自己所學的醫術不精純,有志於學習,你想傳授醫道,這個人大概可以了吧。」後來有一天,周德父和羅天益一起來拜見東垣。東垣一見面就問:「你是來學習賺錢的醫生呢,還是來學習傳授醫道的醫生呢?」羅天益說:「只是傳授醫道罷了。」於是便跟著東垣學習,日常的飲食用品,都由東垣供給。

學習了三年後,為嘉獎他長期學習不倦的精神,東垣給他二十兩白銀,說:「我知道你生活境況很艱難,恐怕你思想動搖,半途而廢,可用這些銀子作你妻子兒女的生活費用。」羅天益百般推辭不接受。東垣說:「我連醫道這樣的大事都不吝惜,怎麼會吝惜金錢這些小事呢?你不要再推辭了。」

臨終前,東垣把自己一生中的著述清理校勘,分卷裝函,按類編輯,排列在書案上,囑咐羅天益說:「這些書交給你,不是為了我李明之,也不是為了你羅天益,而是為了天下後世之人,千萬不要湮沒了,要把它們推廣施用下去。」東垣於辛亥年二月二十五日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李東垣對《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等古典醫籍有很深刻的研究,他的許多創造性的醫學理論,都是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而總結出來的。

當時社會環境因戰亂等因素而很不安定,由於精神刺激、飲食不節、起居不時、寒溫不調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很多,這些病用治傷寒的方法往往治不好。李東垣從實踐中體驗到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都能耗傷人的元氣,成為內傷病的病因,因此提出了「內傷學說」。以後,病分「外感」、「內傷」就成了後世醫家辨證的一大原則。

李東垣對「脾胃」在人體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有著獨特而深刻的見解。他在張元素的臟腑病機學說的啟發下,結合《黃帝內經》中「人以水谷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之說,認識到脾胃對於人體生理活動最關緊要,提出了「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論。而內傷脾胃的病因,他認為是「先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賊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繼之,則元氣乃傷」。可見他已經認識到了,人的情志變化等精神因素在脾胃內傷的發病過程中起著先導的作用,而形體勞役過度、飲食不節,則是另外兩個重要的致病因素。

李東垣的著作,除了三十多萬字的《傷寒會要》外,主要還有《醫學發明》、《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此事難知》、《藥象論》等書。其中《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和《蘭室秘藏》對後世醫家影響很大。特別是《脾胃論》,不但創立了中醫史上的「補土派」(又稱「溫補派」),對臟腑辨證和三焦辨證的診治方法提供了理論基礎,而且為後世儒醫把儒家學說攙入醫理大開方便之門。「調理脾胃為醫中之王道,節戒飲食乃卻病之良方」,已成後世儒醫之箴言。

天文學及數學成就

北宋時期,出了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名叫沈括(1032年~1096年)。沈括,字存中,北宋杭州錢塘人,比較完整保存下來的著作是他晚年所著的《夢溪筆談》三十卷。

在《筆談》中,作者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所達到的輝煌成就,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地理、氣象、醫藥和工程技術等十分廣泛的領域。

沈括的科學成就,突出表現在天文曆法方面。他在兼管司天監期間,曾破格選拔平民出身的天文歷算家衛樸到司天監任職,主持編修《奉元歷》,以365.24358日為一回歸年,雖比今天實測的365.2422日稍大些,但比當時通行的曆法要精密得多。同時,他還提出了徹底改革舊曆法的主張:按節氣定月,以立春為元旦,不管月亮圓缺,只管時令節氣;大月三十一日,小月三十日,大小月相間,不置閏月。這種把四季二十四節氣和十二個月份完全統一起來的曆法,適於農業生產的需要。沈括的成就,在中國科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此外,北宋天文學家蘇頌和韓公廉等人,吸取前人有關天文學方面的知識和齒輪應用技術上的成就,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座結構複雜、自動運轉的「天文鐘」──水運儀象台,並寫成了一部圖文並茂的詳細說明書──《新儀象法要》,記載了水運儀象台的全部結構。反映出11世紀中國在天文學和技術科學方面的高度成就。

南宋著名數學家秦九韶在著作《數書九章》中,記有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和聯立一次同余式的解法(當時叫做「大衍求一術」),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這一解法的人。

絲織技術

南宋時,絲織技術有了新的提高。蘇州、杭州、成都三個著名的官營織錦院,各有織機數百台,工匠數千人,規模宏大,分工細緻,絲織品種類繁多,產品精緻美觀。

南宋紡織業中最重要的成就是棉紡織業的進一步發展。隨著棉花種植的推廣,棉紡織業逐漸普遍起來。宋人《木棉》詩中有「車轉輕雷秋紡雪,弓彎半月夜彈雲,……機杼終年積婦勤」等句,反映了扦子、彈花、紡紗、織布的勞動過程,以及所用鐵鋌、彈弓、紡車、織機等各種棉紡織工具。

由於新的紡織工具的出現,已能織出帶有細字、小花卉的花布。1966年浙江蘭溪縣南宋古墓中,出土了一條隨葬棉毯,說明江南地區不僅能織布,而且還能織毯,反映了棉紡織業的新發展。

造船業與制瓷業

南宋時期,造船業得到進一步發展。明州、泉州、廣州等造船業中心,仍然製造大型海船。1974年,在福建泉州灣發掘出一艘南宋末期的海船。根據其長、寬、深計算,載重量當在二百噸以上。這艘船的造型和結構都與宋代文獻記載相吻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船艙竟多達十三個。

南宋時還普遍製造車船。車船裝有輪子,用腳踏輪,激水而行。

南宋制瓷業的規模宏大,有的窯址堆積面達二十畝,高二十米。臨安鳳凰山下的修內司官窯,所燒瓷器,「極其精製,釉色亦瑩澈,為當時所珍」。景德鎮是著名制瓷中心,產品遠銷各地。浙江龍泉所產傳統青瓷,仍為當時上品。

其它如造紙、印刷、制茶以及火器製造等業,也都相當發達。

歷史真貌─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十一)

圖為郭熙的《早春圖》


繪畫篇

如果說,先秦是中國繪畫的濫觴時代,漢代是中國繪畫史的奠基時代,唐代是其昌盛發展時代,那麼,宋朝繪畫就是中國繪畫史上的第一個鼎盛時代。在這一時期以及隨後的元朝,可以說是中國繪畫的輝煌時期。

宋朝繪畫的發展經歷了具有寫實風格的宮廷畫院畫、重寫意自我表現的「文人畫」風格,以及寄情山水、以書法入畫而詩書畫相結合的山水畫。

北宋建立之初,在宮廷中建立了翰林圖畫院,徵召大批畫家到畫院供職,為宮廷服務。宋徽宗時,畫院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宋徽宗雖是一個昏庸的亡國之君,但酷愛書畫,是第一流的書畫家。他在繪畫方面無所不能,而以花鳥畫最為上乘。他畫的《柳鴉蘆雁圖》和《芙蓉錦雞圖》,都是精煉的筆墨,達到形神俱妙的境地。

宋朝的人物畫在前代畫家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如李公麟的淡毫輕墨的白描法和梁楷粗筆潑墨的減筆法。

北宋中期的李公麟,是北宋最卓越的現實主義藝術大師。他的畫線條健拔卻有粗細濃淡,構圖堅實穩秀而又靈動自然,畫面簡潔精練,但富有變化;題材廣及人物、鞍馬、山水、花鳥,既有真實感,又有文人情趣,而且所作皆不著色,被稱作「白描大師」。

李公麟雖為進士,但他並不熱衷於寫官場的陞遷榮祿,卻醉心於書畫技藝,經常去皇家馬苑觀看名駿,或載酒出遊,寫生賞景。數十年來,他無一日不忘記自然美景。李公麟還善於汲取顧愷之、吳道子、武宗元等人的用線條技巧,注意飄逸凝練,神韻內斂,故而所作雖淡毫輕墨,卻光彩動人。後來他把主要精力用在畫宗教畫和人物故事畫方面,而尤以後者最為傑出。如所繪《維摩演教圖》、《臨韋偃牧放圖》,皆簡潔而傳神,生動活潑,動人心扉。據說他晚年重病在床,還以手指在被上划動,真可謂篤於繪畫,至死不渝了。

另一個比較著名的人物畫家是梁楷。他年輕時專心臨摹李公麟的「白描」,中年以後放棄了線條描摹的方法,而是以簡單的筆墨、粗放的氣勢和具有衝擊力的濃墨表現出人物的神形。其代表作是《李白行吟圖》。梁楷抓住李白性格特徵中傳神的瞬間,通過寥寥幾筆就將李白的詩魂風神勾畫得惟妙惟肖。他的畫風拓展了中國繪畫中人物畫的「遺形傳神」的表現境界。

南宋一代的人物畫家,最著名的有李嵩、劉松年等。

山水畫是宋朝繪畫臻達的最高境界。在中國繪畫史上,儘管山水畫出現得較晚,但卻比歐洲風景畫要早一千多年。漢朝時,山水僅作為人物背景出現,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畫得到了更大的發展,但技法仍然不成熟。隋唐山水畫則進入了成熟期,出現了「青綠山水派」和「水墨山水派」。到了宋朝,山水畫開始走入鼎盛時期。

宋朝知名的山水畫家有北宋的李成、范寬、郭熙、米芾父子,南宋的劉松年、李唐、馬遠、夏珪等人。

大致來說,因為北宋定都在汴京,所以北宋山水畫著重塑造的是黃河兩岸關洛一帶的山水形象,雄強挺拔,此外,還有米芾父子畫的江南的山水畫。南宋時期,定都杭州,因此畫風由北宋的雄強厚重轉化為空靈俊秀、疏林晚照。

北宋的李成,琴棋書畫都十分擅長,他最初師從關仝,後遂自成一家,惜墨如金,好以直擦之皴法,寫平遠寒林,其樹木作節處,不用墨圈但下一大點,通身以淡墨空過。所畫雪景,峰巒林屋,皆用淡墨,水天空處,全以胡粉填之,論者奇之。當時他已經悟到了遠近透視之法,山上之亭館,仰畫飛簷,這表明宋時對於遠近明暗等法,已有相當發明。李成畫派得其傳者有許道甯,李宗成、翟院深三人。許得成之氣,李得成之形,翟得成之風。許道甯始尚矜謹,老年筆墨簡快,故峰巒峭拔,林木勁硬,別成一家。

范寬,北宋前期畫家,生性好酒好道。為了畫好山水畫,他到山中居住,並遍遊山水異景奇觀,形之於筆墨,從而形成了大氣磅礡、沉雄高古、筆墨渾厚的特點。代表作是《溪山行旅圖》。

郭熙,北宋中期山水畫大家。他初學李成,博采眾長後自成一家。他的作品多為高山長嶺,雄奇中含靈動之意,同時也有平遠小景,描繪雲煙出沒的清景麗色。代表作有《早春圖》和《蘭山春雪圖》。

南宋時期的畫家馬遠擅長山水畫的構圖,不去表現山水的全貌或正面,而是突出富有特色的山水一角,使畫境擴大。代表作是《踏歌圖》。

而夏圭則喜用山水的局部一角或半邊表現主體情思。畫風平易舒淡,典雅清朗。代表作是《溪山清遠圖》。

李唐好作長圖大障,風格雄偉有氣勢。他作山水畫,先施墨色,再著青綠,他的這種畫風對於南宋一代山水畫家的影響很大。

宋朝繪畫,除了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之外,還出現了描寫城鄉生活的社會風俗畫。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是其中最優秀、最有名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首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汴河兩岸清明節前後的風貌。

《清明上河圖》描寫了開封汴河沿岸店舖林立、市民往來的熱鬧場面,反映了宋代商業、運輸以及階級關係的某些側面,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清明上河圖》現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長卷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畫晨光下,郊外河岸上慢慢行進著的一支馱著重物的驢隊;第二部分描寫汴河交通繁忙的景象,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像彩虹般橫跨汴河兩岸的「虹橋」,橋上熙熙攘攘,車水馬龍,非常熱鬧;第三部分畫市區街景,各行各業,應有盡有,街上行人,來來往往。整幅畫寬25.5厘米,長525厘米,共畫了各類人物800多個,牲畜94頭,樹木 170多棵。它把汴京郊外的菜園風光、汴河上的交通運輸、街頭的買賣狀況、沿街房屋的建築特徵、船夫們的緊張勞動、士大夫們的悠閒自得、雄偉的虹橋、巍峨的城樓以及車子、轎子、駱駝,一一描繪得十分逼真。這幅畫感染力強,欣賞價值高,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並被很多畫家摹仿。

歷史真貌─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十)

音樂和服飾篇

音樂

宋和金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市民音樂的勃興為重要標誌,比隋唐音樂得到更為深入的發展。隨著都市商品經濟的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遊藝場「瓦捨」、「勾欄」應運而生。在「瓦捨」、「勾欄」中人們可以聽到叫聲、嘌唱、小唱、唱賺等藝術歌曲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說唱類音樂種類崖詞、陶真、鼓子詞、諸宮調,以及雜劇、院本的表演。

這當中唱賺中的纏令、纏達兩種曲式結構對後世戲曲以及器樂的曲式結構有著一定的影響。而鼓子詞則影響到後世的說唱音樂鼓詞。

在金統治區域內流行的是以講唱為主的一種戲曲,叫諸宮調。其中歌唱佔了較重的份量。諸宮調可以說是唐末說唱文學的總匯,它不只用同一宮調中許多不同的曲調組成套數,而且許多不同宮調、套數編綴成一個長篇故事。

此外,在隋唐曲子詞的基礎上,宋代詞調音樂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這種長短句的歌唱文學體裁可以分為引、慢、近、拍、令等等詞牌形式。在填詞的手法上已經有了「攤破」、「減字」、「偷聲」等。南宋姜夔是既會作詞,又能依詞度曲的著名詞家、音樂家。他有十七首自度曲和一首減字譜的琴歌《古怨》傳世。這些作品多表達了作者關懷祖國人民的心情,描繪出清幽悲涼的意境,如《揚州慢》、《鬲溪梅令》、《杏花天影》等等。

宋代的古琴音樂以郭楚望的代表作《瀟湘水雲》開古琴流派之先河。作品表現了作者愛戀祖國山河的意趣。

在弓弦樂器的發展長河中,宋代出現了「馬尾胡琴」的記載。在樂學理論上,宋代出現了燕樂音階的記載。同時,早期的工尺譜譜式也在張炎《詞源》和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出現。近代通行的一種工尺譜直接導源於此時。

宋代還是我國戲曲趨於成熟的時代。它的標誌是南宋時南戲的出現。南戲又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其音樂豐富而自然。最初時一些民間小調,演唱時可以不受宮調的限制。後來發展為曲牌體戲曲音樂時,還出現了組織不同曲牌的若干樂句構成一種新曲牌的「集曲」形式。南戲在演唱形式上已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多種。傳世的三種南戲劇本《張協狀元》等見於《永樂大曲》。

服飾

宋朝漢族男子服飾服沿襲了唐代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圓領式樣,相比唐朝,宋朝男服袖口變的寬大。

宋朝漢族女服分三種:一為自皇后、貴妃至各級命婦所用的「公服」,一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稱「禮服」;一為日常所用的常服,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宋代官家服飾普遍十分奢侈,民家著裝也很講究。不但衣料選擇考究,而且梳妝也很特別,有的扎發垂肩,有的雲光巧額鬢撐金鳳,貧者還有用剪紙裝飾頭髮,身上抹香,足履繡花等。

歷史真貌─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九)

文學和史學篇

文學

宋朝文學的主流是詞。詞源於民間,始於唐,興於五代,而盛於兩宋。詞在宋代文壇上佔據著主導地位,與唐詩前後相輝映,有「唐詩宋詞」之稱,對後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宋詞數量巨大,近人唐圭璋編的《全宋詞》收錄詞人1330多家,作品有19900多首。

宋詞題材廣泛,並先後出現了婉約派和豪放派等多種藝術風格。在表現手法上也更加多樣化,抒情寫景之外,重舖敘和議論,以詩為詞,甚至是以文為詞。此外,在形式上,由宋初的以寫小令為主,發展為多寫慢詞,還創製了不少新的詞調。

如同唐朝出現了諸多大詩人一樣,宋朝亦出現了為數眾多的詞作大家,如晏殊、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姜夔等。

柳永(約987年~1053年),字耆卿,福建崇安(今屬福建)人,是北宋詞壇上影響最大的詞人之一。他發展了長調的體裁,善於用民間俚俗的語言和舖敘的手法,組織較為複雜的內容,用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他的詞作具有濃厚的市民氣息,風行一時。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屬四川)人。他是北宋的文壇領袖,能詩善詞。他以詩為詞,不僅用詩的某些表現手法作詞,而且把詞看作和詩具有同樣的言志和詠懷的作用。蘇詞富有幻想的浪漫精神和雄渾博大的意境,表現出豪邁奔放的個人性格及其樂觀處世的生活態度。他是宋詞豪放派的創始人,其代表作有《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李清照(1084年~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是南宋初年著名的女詞人。她的詞以委婉含蓄、風格清新著稱,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由於生活的巨大變化,她的詞以宋室南渡為分界,有前後期的不同,前期詞的基調歡樂明快,後期詞充滿著身世飄零、國家興衰之感。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齊州歷城(山東濟南市)人。他既是南宋著名的愛國志士,又是開創一代詞風的傑出文學家。他繼承和發展了蘇詞的豪放風格,並吸取了豐富的民間語言,採用了大量的散文化詞句,筆力雄健,風格多樣,開拓了詞的境界。他創作的詞很多,現存的《稼軒詞》共有六百多首,是兩宋詞人中作品最多的一個,內容非常廣泛。

南宋後期,以姜夔為代表的一批詞人,開始講究章法、音律,文學史上稱為格律詞派。姜夔的詞常常將詠物和抒情結合在一起,寫得含蓄深婉,空靈細密,代表作是《揚州慢》。

宋朝除了大量的詞作外,還發展了新的文學形式:話本小說。話本小說萌芽於唐代,當時稱為「說話」和「市人小說」。到了宋代,隨著城市的日趨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化娛樂生活需求的「說話」成為當時重要的文學形式之一。宋時的「話」是故事的意思,「說話」就是講故事,說話的底本就叫「話本」。說話的內容,有說經、講史、小說,其中以小說最受歡迎。 宋代話本流傳至今的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三國誌平話》、《五代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以及《京本通俗小說》等。

話本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大的影響,元明以來的一些章回小說很多就是在宋代話本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的。

此外,戲劇藝術在宋朝也開始盛行起來。從1959年在山西侯馬金代董氏墳墓裡發現的一座戲台模型看來,當時舞台設置已相當完備,上邊五個角色正在「作場」,末、旦、丑、淨全有,神態逼真,可以說是相當成熟的舞台藝術。當時宋朝境內流行的有傀儡戲、影戲和雜劇。傀儡戲即木偶戲,種類很多。影戲最初是用紙剪成的,後來用皮(驢皮或羊皮),所以也稱皮影戲。雜劇是從唐代的參軍戲發展演變來的,唐代參軍戲的角色只有兩個,主角叫參軍,配角叫蒼頭,情節一般比較簡樸。宋代的雜劇,繼承了參軍戲諷刺現實的精神,但情節比較複雜,角色也增加到四五人以至七人之多。

史學

宋朝史學最突出的成就是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鑒》,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全書共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三家分晉,下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時期1362年的歷史。

《通鑒》取材豐富,考證詳密,修書時根據的材料,除正史外,雜史多至322種,往往一事用三四種資料纂成,史料的真實性勝過許多正史。司馬光寫該書的目地在於「專取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全書絕大部分篇幅記述歷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對於文化等方面則較少記載。該書對後代史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除了《資治通鑒》以外,比較著名的史學著作還有南宋史學家鄭樵編撰的《通志》和南宋史家袁樞所編著《通鑒紀事本末》。《通志》共二百卷。最大的貢獻在二十略,這是全書的精華,其中氏族、六書、七音、都邑、昆蟲草木等五略為舊史所無。六書講文字,七音講語音,是鄭樵的首創。《通鑒紀事本末》則是中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的歷史著作。宋以前,中國史籍只有編年和紀傳二體,這兩種體裁各有缺點,編年體以年為經,「或一事而隔越數卷,首尾難稽」;紀傳體以人為主,「或一事而復見數篇,賓主莫辨」,因此給讀者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有鑒於此,袁樞對《通鑒》進行改編,區別門目,綜括1300多年史跡,分隸239目,始於三家分晉,終於周世宗征淮南,每事一篇,自為起迄,故名「紀事本末」。袁樞的著述,為歷史編纂學開創了新途徑。

此外兩宋時期的當代史的編修也有顯著的成就。宋朝政府設置專門的史官,分別纂修實錄、國史、會要等書,內容都比前代同類書詳細。如現在流傳的《宋會要輯稿》,是清嘉慶年間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原書有二千二百餘卷,輯本雖殘缺不全,仍約有五百卷。其中十分之七八的史料都是《宋史》中所沒有的,是研究宋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重要參考書。

由私人編寫的當代史書,其中比較傑出的巨著有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該書專記北宋九朝史事,原書已佚,今本五百二十卷,是清人從《永樂大典》中輯出重新編次分卷的。《長編》取材廣博,考論詳悉,是研究北宋歷史的重要著作。李心傳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專記宋高宗一朝史事。此書是為續李燾《長編》而作,原書已佚,今本《要錄》也是清人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李心傳還有另一部與《要錄》互相經緯的著作《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專記南宋前期的典章制度,史料價值也很高。還有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專記宋徽宗、欽宗、高宗三朝與金和戰諸事,書中廣泛的搜羅了有關宋金交涉與和戰的言論和記述,其中引用的史料,價值很高。

兩宋時期的志書不但大量出現,而且編纂體例也漸趨完備,其中專記一地的方志,有范成大的《吳郡志》,梁克家、陳傅良的《淳熙三山志》,施宿的《嘉泰會稽志》,周淙的《乾道臨安志》及潛說友的《鹹淳臨安志》等。另外,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專記北宋末年開封的繁華景象;周密的《武林舊事》、吳自牧的《夢粱錄》,專記南宋杭州的城市狀況,也都是富有史料價值的地方史著作。全國性的志書,則有樂史的《太平寰宇記》、王存的《元豐九域志》及王象之的《輿地紀勝》等。

金石學和類書
 
金石學開始於宋代。當時的金石學家主要關注以下三個方面:對古器物及古器物拓本的搜集;對古器物的鑒定及金石文字的考釋;以古器物及金石文字來考訂歷史記載。主要的金石學著作,北宋時有歐陽修的《集古錄》、呂大臨的《考古圖》、王黼的《宣和博古圖》;南宋時有趙明誠的《金石錄》、薛尚功的《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洪遵的《泉志》、洪適的《隸釋》和《隸續》等。

北宋人編纂的類書,重要的有《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和《冊府元龜》,號稱四大部書。另外還有南宋王應麟編纂的《玉海》等。

歷史真貌─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八)

南宋末年的天災
業已走過的歷史告訴人們,當一個王朝走向滅亡時,往往會出現相當多的天災,這是上天對當政者不修德政和行惡者的警告。南宋王朝也不例外。由於南宋皇帝大多昏聵無能,所以從高宗開始,直至南宋滅亡,發生災禍的頻率逐年增加。比如疫病,宋高宗時約平均6年出現一次,到宋孝宗時則每2年一次,宋光宗每2.5年一次,宋寧宗每2.4年一次,宋度宗、恭帝每年1次。我們以寧宗、度宗和恭帝時期的災疫為例。

寧宗嘉定元年(1208年)夏天,淮河流域發生大疫,死掉人數今天已難以知曉。當時政府曾招募民工掩埋屍體,凡是誰掩埋了超過二百具屍體的,政府可以給他文牒度為僧人。從這年開始,浙江地區連續數年發生了大疫,臨安府尤甚。嘉定二年夏,臨安府又出現大疫,「民疫死甚眾」。從淮河流域因躲避戰亂逃到長江以南的災民,因饑荒和大熱天,「多疫死」。第二年四月,臨安府仍然大疫流行,「都民多疫死」。嘉定四年,臨安府再次大疫流行,沒人掩埋的屍體到處都是。

嘉定十五年(1222年),南方的贛州大疫流傳。真德秀記載當年汀、邵、釗三州「疫者各以萬計」。儘管已經是十月的天氣,但「炎郁不少衰」,熱得不正常。

度宗鹹淳七年(1271年),浙江永嘉地區大疫,死者不可勝數。這一時期元兵展開了滅亡宋朝的攻勢,其主力直奔臨安,沿途宋軍紛紛投降。德佑元年(1275年)六月,常州等城為元軍佔領,城內居民紛紛四處逃竄,「民患疫而死者不可勝計」,躲到城郊天寧寺的災民中也出現疫情。由於居住得十分擁擠,疫情一旦出現就無法收拾,「死者尤眾」。

德佑二年閏正月,元軍包圍了臨安府,三月,元人進入臨安府,小皇帝恭帝被送往大都(今北京),全太后及太皇大後謝道清也先後被解往大都。在數月圍困之後,臨安府一片混亂,烏煙瘴氣。閏三月時,天氣稍有點炎熱,疫病大作,「城中疫氣蒸蒸,人之病死者不可以數計」。國家已經破亡,而疫病再次兇猛的降臨。

歷史記載,南宋疫病較多發生在以臨安府為中心的兩浙地區。而該地區正是皇帝及其重臣們居住的所在。上天降下如此多的災禍,必定是因為他們做了什麼失德的事情。

《推背圖》和《梅花詩》中關於南宋滅亡的預言

《梅花詩》的第二節是:「湖山一夢事全非,再見雲龍向北飛。三百年來終一日,長天碧水歎彌彌。

到了南宋,皇帝更是昏庸無能,苟且偷安於江南的半壁江山,終日沉浸於聲色歌舞之中。而且,整個民風都是頹迷不振,從上到下迷醉在情色歡愛之中,不思奮發圖強。宋詞萬首,多以言文人騷客的戀物傷情,而高昂振奮者很少。因為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在西湖邊兒上,依山傍湖,加上南宋皇帝終日沉迷於荒淫醉夢之中,所以叫「湖山一夢事全非」。「再見雲龍向北飛」,是指天象氣數落於北方,北邊降生真龍天子,新朝代要生於北方。 正當南宋王朝沉湎於醉夢中時,北方的成吉思汗,勵精圖治,一統蒙古,並迅速擴張著自己的版圖。在滅亡了金國之後,大舉入侵南宋。「三百年來終一日」,指宋朝在歷經三百餘年後(公元960年至1279年)終於滅亡了。公元1276年,元兵入侵臨安,宋恭帝被俘。「長天碧水歎彌彌」是喻指宋朝最後滅亡時所上演的一幕最悲壯的場面。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1236年生於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鄉富田村。18歲時,文天祥獲廬陵鄉校考試第一名,20歲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即中選吉州貢士,隨父前往臨安(今杭州)應試。在殿試中,他作「御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被主考官譽為「忠君愛國之心堅如鐵石」,由理宗皇帝親自定為601名進士中的狀元。

後來,蒙古軍兩路攻宋,蒙哥率西路入川,攻戰成都。忽必烈率東路,越天險長江與自雲南北上潭州(今長沙)的另一支蒙古軍合圍鄂州(今武昌)。南京朝野震驚,宦官董宋臣提請避兵遷都四明(今寧波),以便理宗隨時逃往海上。對此。文天祥僅以進士身份大膽上書直言:「陛下為中國主,則當守中國;為百姓父母,則當衛百姓。」請斬董宋臣以安人心。後因蒙哥病死,忽必烈欲北歸爭奪汗位,才允准南宋右丞相賈似道秘密稱臣納貢後撤軍。

賈似道轉而謊報朝廷:「諸路大捷」,被加封衛國公,大權獨攬。繼而度宗即位,耽於酒色,賈似道欺上瞞下,國事益亂。文天祥奏疏無人理睬,只被派一閒差。

此後十幾年中,文天祥斷斷續續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書左司郎,或半年或月餘。後來又因譏責賈似道而被罷官。

忽必烈即帝位後,改國號為元,於公元1274年發20萬元軍水陸並進,直取臨安。次年,任贛州(今江西贛州)知州的文天祥,散盡家資招兵買馬,數月內組織義軍三萬抗擊元軍。這年冬天,文天祥奉命火速增援臨安門戶獨松關,未到目地地,關已失守。急返臨安,準備死戰,卻見滿朝文武紛紛棄官而逃,文班官員僅剩6人。

1276年正月,謝太后執意投降。元將伯顏指定須由丞相出城商議,丞相陳宜中竟連夜遁逃,文天祥即被任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出使議和。談判中,文天祥不畏元軍武力,痛斥伯顏,慨然表示要抗戰到底遂被扣留,又被押乘船北上,文天祥初以絕食抗議,後在鎮江虎口脫險。由於元軍施反間計,誣說文天祥已降元,南返是為元軍賺城取地,文天祥屢遭猜疑戒備,顛沛流離,千難萬死兩個月,輾轉抵溫州。這時,朝廷已奉表投降,恭帝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陸秀夫等擁立7歲的趙端宗在福卅即位。文天祥又奉詔入福州,任樞密使,同時都督諸路軍馬,往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籌餉,號召各地起兵殺敵。秋天,元軍攻入福建,端宗被擁逃海上,在廣東一帶乘船漂泊。

1277年,文天祥率軍移駐龍巖、梅州(廣東梅縣),挺進江西。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敗元軍,攻取興國,收復贛州10縣、吉州4縣,人心大振,江西各地響應,全國抗元斗爭復起,文天祥號令可達江淮一帶,這是他堅持抗元以來最有利的形勢。元軍主力開始進攻文天祥興國大營,文天祥寡不敵眾率軍北撤,敗退廬陵、河州(今福建長汀),損失慘重,妻子兒女也被元軍擄走。

1278年春末,端宗病死,陸秀夫等再擁立6歲的小皇帝,朝廷遷至距廣東新會縣50多里的海中彈丸之地,加封文天祥信國公。冬天,文天祥率軍進駐潮州潮陽縣,欲憑山海之險屯糧招兵,尋機再起。然而元軍水陸猛進,發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豐北五坡嶺遭元軍突然襲擊,兵敗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殺,未果。降元的張弘范勸降,遭嚴詞拒絕。文天祥曾寫《過零丁洋》以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其被關押期間,許多人來勸降,都被其拒絕。元統治者又將他投入惡牢,囚禁折磨達三年之久,使他讀到正在元宮中充當女僕的被俘妻女的信,使他已降元的弟弟來獄中探望。但文天祥不為百般折磨、千般利誘、萬縷親情所動,凜然作《正氣歌》,頌歷史人物不朽業績,抒「是氣所磅腐,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的志向。

不久,文天祥被殺害,時年47歲。

南宋滅亡

賈似道雖然被殺死,但此時的南宋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中。1275年10月,元兵分三路挺進臨安。次年正月,南宋終於向元軍統師伯顏獻上傳國璽,宣佈向元朝投降,要求成為元朝的一個藩屬小國。元軍不願受降,於三月攻入臨安,宋恭帝趙顯、全太后以及眾官僚和太學生被俘,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宋恭帝趙顯被元世祖廢為瀛國公,後來入寺為僧。

南宋都城臨安被攻陷後,文天祥、張世傑等人曾立趙昺端宗,後又立趙是為帝。

公元1279年,宋軍殘部在戰敗後窮途末路。因不願被俘,大臣陸秀夫背著年僅9歲的南宋小皇帝投海而死,大將張世傑保護著楊太妃企圖逃脫,結果,被一場突來的颶風淹沒在大海。南宋王朝在歷史的舞台上徹底謝幕了。但由岳飛、文天祥等人演義的忠義之歌卻流芳千古。

歷史真貌─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七)

徘徊在戰與和中的南宋

1162年,宋太宗趙光義六世孫宋高宗趙構在位36年後,宣佈退位,因為自己沒有子嗣,就把皇位禪讓給了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宋孝宗趙慎。

趙慎繼承皇位後,宋朝的趙姓江山從太宗趙光義至宋高宗趙構、經歷八代九王后,又從太宗支派手中傳到了太祖趙匡胤支派的手中。宋孝宗趙慎在位27年(公元1162-1189年),宋高宗以太上皇退居德壽宮,一直到公元1187年(淳熙十四年)老死,共當了25年太上皇,差不多同宋孝宗在位的時間相始終。

宋孝宗即位後,北方的金國由盛轉衰,不再發動大規模的南侵戰爭。而南宋君臣則徘徊在戰與和的兩難選擇中。雖然孝宗任用的大臣,多是宋高宗的舊臣,而且時常要受宋高宗的掣肘和高宗朝舊臣的反對,而不能有所作為。但宋孝宗最終決意炕金,收復北方失地,並在朝政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他召見抗金將領張浚,同時為岳飛昭雪,為其修廟,依禮改葬,此外還清除朝中秦檜的餘黨,召回受其誣陷的官員。朝廷上下正氣為之一振,令人耳目一新。

孝宗還吸取了宋高宗讓秦檜當宰相十八年,致使秦檜擅權的教訓,反其道而行之,像走馬燈似的頻繁更換宰相,其在位期間共任命15人為宰相。其中好幾人任期不足一年,有的僅僅任用三個月就被撤換。參知政事也一共換了34人,有18人任期不到一年,有的僅僅兩個月就被撤換。並且,宋孝宗時的宰相也沒有宋高宗時那麼大的權力,擔任宰相的人因而無所建樹,皇權由此而重新抬頭。

1163年,張浚率軍北上,收復了靈璧、宿州,孝宗大喜過望。但後來因為宋軍內部出現矛盾,被金軍打敗。孝宗開始動搖,決定與金議和,受到朝廷中主戰派的反對。孝宗搖擺不定,最終還是選擇了向金朝求和。

1164年,宋朝和金國簽定「隆興和議」,雙方確認「紹興和議」的條款,改金宋由君臣之國變為叔侄之國之規定,南宋皇帝要向金朝皇帝自稱「侄皇帝」;宋金之間仍維持紹興和議確定的疆界,宋每年給金的「歲貢」改稱「歲幣」,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各減為銀二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宋承認商州(今陝西商縣)和秦州(今甘肅天水)為金的領土。此後,宋金休戰三十年。

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金朝皇帝世宗完顏雍病死,年僅21歲的金章宗繼位。自隆興和議後一直對金、宋兩國往來禮節不能平等而耿耿於懷的宋孝宗,這時已是六十三歲的老翁,他不願意以老翁之身向比自己小四十二歲的金章宗稱侄,於是傳位給太子趙惇,自己退居重華宮當上了太上皇。趙惇繼位,是為宋光宗。

宋光宗趙惇即位不久,就患了「心疾」,政事全由皇后李氏所掌握。李宋光宗在位僅僅五年,其間雖沒有宰相擅權,但宮廷矛盾卻鬧得不可開交。宦官趁機竊弄權柄,交相賄賂,從秦檜專權以來十分嚴重的賄賂之風,在這時又有所發展。公元1194年(紹熙五年),宋孝宗病死,宋光宗的病也重新發作,一時政局動盪,宰相留正怕發生兵禍危及自身,嚇得棄官出走。知樞密院事趙汝愚在外戚韓侂冑支持下,徵得高宗皇后的許可,由她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發佈詔令,立光宗之子趙擴為皇帝,是為宋寧宗,尊宋光宗為太上皇。這次「內禪」同前兩次的不同之點,在於它實際上是一出逼宮戲,宋光宗實際上是被廢黜,過了六年後就連病帶氣而死。

宋寧宗即位後,外戚韓侂冑的勢力也在迅速發展,並逐漸開始操縱朝政內外的一切大權。韓侂冑專權前後達13年之久,其官銜由節度使一直升到太師,並被賜封為平原郡王。

公元1205年(開禧元年),韓侂冑就任平章軍國事兼國用使,集軍、政、財大權於一身,位於宰相之上,三省(門下、中書、尚書)印章都交到他的府中,甚至假作宋寧宗的御筆升黜將帥也沒有人敢過問。韓侂冑的權勢至此「威行宮省,權震宇內」,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公元1207年11月(開禧三年),韓侂冑因北伐失敗,被史彌遠、楊皇后秘密策劃誅殺,並將其首級送給金人,其專權時期才告結束。

1208年(嘉定元年),宋金雙方重定和約,史稱「嘉定和議」。其主要內容如下:依靖康故事,世為伯侄之國;增歲幣為銀三十萬兩,絹三十萬匹;疆界與紹興時相同(金放棄新佔領的大散關、濠州等地)。南宋另給金軍犒軍銀(賠款)三百萬兩。此時,蒙古勢力已在北方興起,並不斷南下攻戰,而金和南宋則漸次衰落下去。而處於衰落中的南宋江山又進入了史彌遠更長時期的外戚專權。

史彌遠是宋孝宗時的宰相史浩之子。他在策劃謀殺韓侂冑後,地位直線上升,第二年就升任宰相兼樞密使。宋寧宗趙擴在位30年,前期13年為韓侂冑專權,後期17年則是史彌遠專權。這17年中,史彌遠除因料理其母喪事短期離職外,一直位兼宰相、樞密使雙重要職。此時,朝政愈加腐敗。

史彌遠專權同韓侂冑專權的不同之點,主要表現在韓侂冑曾作出抗金姿態,宣佈剝奪秦檜的王爵和贈謚,而史彌遠一上台即宣佈恢復秦檜的王爵和贈謚。因此,史彌遠專權對宋朝政權的危害更大。

當時宋寧宗無子,便從紹興府民間找到宋太祖的十世孫趙竑養在宮中,立為皇太子,史彌遠為了監視趙竑,利用趙竑喜歡鼓琴,買了個善鼓琴的美女安插到趙竑的身邊,進行監視。趙竑對楊皇后、史彌遠專權的行為不滿,曾說一旦得志,就要把史彌遠流放到海南島治罪。這個美女就把這種情況向史彌遠報告,史彌遠於是決定廢掉趙竑。

公元1224年(嘉定十七年),宋寧宗病逝,史彌遠與楊皇后策劃廢掉了趙竑,另找了一個宋太祖的十世孫趙昀立為皇帝,是為宋理宗。趙竑不久即被逼自縊身亡。

宋理宗因為是史彌遠所立,因而仍由其獨任宰相九年,一切聽任史彌遠的擺佈。史彌遠在這九年之中更為專橫拔扈。宋理宗趙昀不過是他手中的一個傀儡。公元1233年,史彌遠在宋寧宗、宋理宗兩朝專權共26年之後病死,宋理宗趙昀親自執掌朝政,並改元端平。此時的趙姓江山,經過韓侂冑、史彌遠連續長達四十餘年的專權,已經腐敗不堪。

走向滅亡的南宋

理宗執掌政權後,重用外戚賈似道,使其獨攬大權,趙姓更為衰落。

賈似道是一個典型的「市井無賴」。因其姊姊被宋理宗選為貴妃,他才快爬到了兩淮宣撫使的職位,成了南宋舉足輕重的一個軍事主帥,不久,他就謊報戰功,受封為少師、衛國公,成為南宋最有權勢的人物。

賈似道曾私自同元世祖忽必烈訂立向蒙古稱臣、割地、納幣的屈辱和議,他隱瞞真象,謊報鄂州戰功,因而竊取了獨擅朝綱的大權。公元1260年(景定元年),忽必烈派郝經為國信使到南宋,敦促南宋履行鄂州城下和議的條款。賈似道為了不使私訂屈辱和議的事敗露,把元朝使者郝經秘密拘留在真州(今江蘇儀征)的軍營之中。蒙古一再派人來詢問郝經的下落,賈似道也不予理睬。同時又不備戰的,而是專意於在各路實行「打算法」(以核實軍費支出為借口,把那些對他不敬的將官在抗擊蒙古兵時所支取的官物,都說成是「贓私」,給誣加了「侵盜官錢」的罪名,罷官流放,有的甚至下獄迫害致死),以迫害不依附自己的將官。

公元1264年,宋理宗趙昀病逝,其弟福王趙與芮之子趙祺繼位,是為宋度宗。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建立元朝,下令各路元兵大舉向南宋進攻,並主攻襄陽和樊城。南宋各個戰場告急,而賈似道卻不許任何人在朝中對宋度宗說起邊境危急之事,並殺死了一個向宋度宗透露襄樊被圍消息的宮女。

公元1274年(咸淳十年),元朝任命伯顏為統帥,水陸並進消滅南宋,於次年三月攻下建康(今南京市)、無錫、常州、廣德,直逼南宋都城臨安(杭州)。直到這時,賈似道才無法再專權下去了,各地上書要求殺賈似道以謝天下。謝太后卻只把他發配到循州(廣東龍川)。押解賈似道的會稽縣尉鄭虎臣激於義憤,在押解途中把賈似道斬於福建漳州木棉庵。

歷史真貌─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六)

《推背圖》中關於南宋建立的相關預言

《推背圖》第二十二象預言了南宋的建立。第二十二象的圖中畫著一匹馬站在洪水中。意思是說康王趙構在建立南宋之初,隨時面臨著被金國滅亡的危險。

讖文是:「天剔當空,否極泰來。闖闖淼淼,木遘大賴。」「天剔」即天馬。意思是徽宗、欽宗二帝被金人俘虜後,趙構出來,否極泰來,雖有金兵威脅,但從此開創南宋偏安王朝。

頌文是:「神京王氣東南,禍水汪洋把策干。一木會支二八月,臨行馬色半平安。」其中「一木會支二八月」,暗含著奸臣秦檜的名字。這四句是說,二帝被俘虜後,王氣就到了東南方,但金人的禍水仍是最大的威脅;與二帝一起被俘的秦檜在被金人送回南宋後,在朝作了宰相,成為金人的幫兇,主張偏安求和,並一再迫害抗金將士。

南宋建立和高宗理政時期

當金將斡離不破了開封,將徽、欽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虜北去時,宋朝趙姓皇族嫡系宗室之中只有康王趙構倖免於難。康王趙構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宋欽宗的弟弟。在金兵第二次圍攻開封前夕,他以親王的身份,奉命與刑部尚書王雲一起出使金朝求和。走到磁州(今河北磁縣)時,王雲暗中勾結金人,準備挾持趙構為人質。其陰謀被當時磁州知府宗澤識破,趙構故未北上,而是退居相州(今河南安陽)。金兵滅北宋前夕,宋欽宗派人夜間縋城而出,委任他為河北兵馬大元帥,讓他組織河北宋兵入援京城。不久,即傳來斡離不俘徽、欽二帝北去的消息。而金兵在撤出開封之前,冊立原北宋宰相張邦昌為「大楚」皇帝,讓他替金人統治黃河以南地區。偽楚政權很快垮臺,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於1127年五月於應天府(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改年號為建炎,是為宋高宗。後來高宗又定都臨安(浙江杭州)。史稱此後的宋朝為南宋。

宋高宗趙構從1127年至1162年在位,共三十六年。在南宋政權建立初年,由於金兵的嚴重威脅,高宗任用聲望極高的李綱為宰相,積極抗金;並支持愛國將領宗澤率軍北伐,以圖收復中原和北宋失地;還一度支持岳飛的抗金鬥爭。那時,河北、河東的軍民紛紛組織義軍抗敵,多的幾萬人,少的也有上萬人。

後來,傾向於偏安的高宗撤換了李綱,並聽信奸臣秦檜的唆使,與金朝和談,使岳飛收復中原的大業功敗垂成。

公元1142年(紹興十一年),南宋與金朝簽訂「紹興和議」,其主要內容如下:宋向金稱臣,「世世子孫,謹守臣節」;宋金疆界,東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宋割唐(河南唐河)、鄧(河南鄧縣)二州及商(陝西商縣)、秦(甘肅天水市)二州之半予金;宋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 同年,岳飛被害。二十年後,即公元1162年(紹興三十二年),金朝撕毀和議,大舉南侵。宋高宗不得不於紹興三十二年宣佈退位,讓其養子趙慎繼承皇位,自己當太上皇帝。

精忠報國之岳飛流芳千古

當南宋偏安於東南之地初期,高宗重用了那些主張抗金的大臣,並支持將領岳飛抗金、收復北方失地,以血「靖康之恥」。

岳飛,字鵬舉。史書記載岳母為了讓岳飛記住忠心報效國家,便在岳飛的背上刻上「精忠報國」這四個字。

而後人通過他的詞作《滿江紅》可一窺岳飛的雄心壯志: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真是不負所望,在南宋弱軍殘兵的時勢之下,他組織一支所向無敵的岳家軍。這軍隊不但能與金兵抗衡,而更大有收復北宋所失的全部省縣之勢。他曾經以五百騎兵打敗敵兵十萬,令金人聞風喪膽,當時有言「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岳飛主要的戰功有:1128年,在泛水關大敗金兵。1129年,打敗游寇張用、李成,又在廣德打敗金兵。1130年,敗金兵,光復健康,因功陞官。1134年,光復襄陽六郡,移駐鄂州。1135年,剿平洞庭湖之亂,因功升開國公。 1136年,大破齊兵。1140年,在郾城破兀朮拐子馬。在朱仙鎮又大敗金兵(金龍蛟尾陣)。

岳家軍之所以所向披靡,是因為岳飛一方面統兵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不犯,有「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美名,由此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十分關心士兵。士卒有疾病,岳飛親自為他們調藥;諸將遠戍,岳飛負責照顧他們的家人;對於戰死的,岳飛為之淚下,並撫育其孤兒,或者是幫他們的兒女完婚。凡是朝廷有犒賞,岳飛都給了軍吏,一點也未曾留給自己。

岳飛一心掛念宋氏王朝的安危,有人問他天下何時太平,岳飛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後來,主張和議的宰相秦檜私通金人兀朮,要害死岳飛。為了構陷岳飛,他在高宗面前進讒言,連下十二道金字牌,將在前線作戰的岳飛父子召回國都。使者一到,岳飛笑著說:「皇天后土,可表此心。」

岳飛在接到十二道金牌回歸時,有一個叫道月的禪師勸他不要回去臨安。但忠義的岳飛為表明自己的忠心,沒聽道月禪師的勸告,仍隨錦衣衛回歸臨安。道月只好留下一首詩送給岳飛:「風波亭下水滔滔,千萬堅心把舵牢;只恐同行人意歹,將身推落在深濤。」

岳飛被押回臨安,開始時,秦檜命令何鑄審理,岳飛撕裂衣服把背上「精忠報國」四大字給何鑄看。何鑄被他的精誠所感動,知道他是無辜的,於是回去把詳情告訴秦檜。然而秦檜卻另外叫一個忌恨岳飛的人審理岳飛的冤案。此人假公濟私,極盡誣陷之能事,然而還是找不到證據。

當時岳飛被關的獄中有個亭子就叫風波亭。岳飛知道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不是自己想扶起天數已盡的宋朝就扶得起來的,於是在獄中仍處之泰然,不憂不懼。

最後秦檜以一手書小紙,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殺害了忠良父子!岳飛死的時候,年僅三十九歲,家無餘財,當全國軍民聽到岳飛被害的消息,個個頓足號呼,悲痛不止。

害死岳飛後的秦檜,十分忌恨道月禪師,便指使侍衛長何立到金山寺逮捕他。當時道月正在講經說法,何立靜悄悄的在旁伺機而動。想不到道月禪師口占一偈:「吾年四十九,是非日日有;不為自家事,只為多開口。何立從東來,我從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幾乎落人手。」隨後,坐化而去。

不過,善惡有報是天理,害死岳飛的秦檜遭到了應有的報應。他惡夢頻發,失魂落魄,並把自己舌頭嚼得膿爛,流血不止而死。其妻子王氏亦死於非命,舌頭拖出二三寸長。不久,高宗也駕崩。

孝宗即位後,為表彰岳飛的忠義,下令重修岳廟,將其修得金碧輝煌,並在岳飛墳前鑄造了跪著的秦檜、王氏、萬俟、張俊四個奸人的形象。有人在墳上題了一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在大殿正中,赫然四個大字「精忠報國」閃閃發亮。

歷史真貌─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五)

邵雍及其預言《梅花詩》
當歷史走入北宋中期時,一部預言後世歷史發展的傳世之作《梅花詩》出現了。它的作者是邵雍。邵雍,字堯夫,謚號康節,生於北宋真宗四年,即公元1011年,卒於神宗十年,即公元1077年,享年67歲。他生於河北范陽,後隨父移居共城,晚年隱居在洛陽。

邵雍,雖然不像三國的諸葛孔明那樣家喻戶曉,但是,無論從才幹和品德來講,他都不亞於諸葛亮。只不過,因為長期隱居,名字不被後人知道而已。時人曾讚歎他道:「堯夫,內聖外王之學也!」

少年時,邵雍就胸懷大志,發憤刻苦讀書,於書無所不讀。據《宋史·邵雍傳》記載:邵雍「始為學,即堅苦自勵,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 後來,為了增長見識,他還遊學四方,越黃河、過汾河,涉淮水、渡漢水,到過齊、魯、宋、鄭等各地,回來後,說道「道在是矣。」於是就不再雲遊。當時有高人李挺之,見其好學不倦,就傳授了他《河圖》、《洛書》、《伏羲八卦》等易學秘奧。以邵雍的聰穎才智,他融會貫通、妙悟自得,終於成為一代易學大師,風靡遐邇的鴻儒。他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獨特的宇宙觀,對於天地運化、陰陽消長的規律瞭如指掌。《宋史》記載道:他對於「遠而古今世變,微而走飛草木之性情」都能「深造曲暢」,通達不惑,而且「智慮絕人,遇事能前知」。於是,他著書立說,撰寫了《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等著作共十餘萬言。他認為歷史是按照定數演化的。他以他的先天易數,用元、會、運、世等概念來推算天地的演化和歷史的循環。對後世易學影響很大的《鐵板神數》和《梅花心易》都是出於邵雍。後人也尊稱他為「邵子」。

中年後,他淡泊名利,隱居洛陽,著書教學。當時的名流學士,如富弼、司馬光等人都很敬重他,曾集資為他買了一所園宅,題名為「安樂窩」,邵雍也自號為「安樂先生」。他不僅學貫古今、奇才蓋世,而且品德渾厚,待人至誠。這使他遠近馳名,所到之處士大夫們爭先請他留宿,有人還把邵雍留宿過的地方,稱為他的「行窩」。他在人們心中的威望可見一斑。

邵雍在世時便已因「遇事能前知」而名聲在外。有一次邵雍經過庭園觀看梅花,看見梅花樹上有二雀相爭而墜地,他認為「不動不佔,不因事不佔,今二雀爭枝墜地,怪也。」因為當時是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時,便以取辰年為五數,十二月為十二,十七日為十七,合共三十四,除八餘數為二,合先天卦之兌卦,成為上卦。再以三十四加以時數申時九數,合共四十三,除八餘數為三,為先天數之離卦,成為下卦,再以四十三除以六(卦有六爻,故除以6),餘數為一,初爻變。故卦成澤火革,互卦為乾巽……他便以此推斷,明晚會有女子來折花, 園丁因誤以為是賊而前來驅趕,那女子因此而驚惶失措,不小心摔到地上,傷了大腿,幸好傷勢並不嚴重。後來果如其言。

還有一個故事是在一個冬天的傍晚酉時(也就是六點鐘前後),邵雍正在爐邊烤火,忽聽有人敲門。先敲了一聲,接著連敲五聲並說是要借東西,於是康節先生便應運起了一卦,並立刻斷定是鄰居來借斧頭。 邵雍說出結果後,他兒子不相信,打開門一問,果然是借斧子的。 邵雍解道,來人第一次敲一聲,得上卦為乾,接著敲了五聲,得下卦為巽,上下卦得後。上下卦數再加得變爻為四爻,因兒本、互變卦中有三個乾卦,乾屬金,體卦巽為木,故來人所借當屬金、木之類,又乾金短而巽木長,故此物當為斧子。兒子說:金短木長,當為鋤頭,不是斧子。邵雍答道:占卦亦當據情理推之,以卦而淪,鋤,斧皆可,但以理推之,傍晚用鋤何用?必借斧嬖柴用。

邵雍,這位遇事先知的奇才,對於後世的歷史發展做出了準確的預言,寫下了他的傳世之作《梅花詩》,預言了他身後在中國發生的重大歷史演變。當然,和所有預言一樣,他採用了很隱晦的語言,並非很容易理解。有的部份,如果不是懂得道學佛理的人,是不易弄懂的。

在講述以後的歷史時,我們將結合《馬前課》、《推背圖》、《梅花詩》以及其它預言,來闡明「歷史只不過是沿著定數演化」而已這個至簡至易的道理。

走向滅亡的北宋

*《推背圖》和《梅花詩》中關於北宋滅亡的預言

唐朝的《推背圖》中第二十一象預言了北宋的滅亡。該像的圖中前面兩個人身穿皇袍,後面一個金人,隱喻宋徽宗和宋欽宗被俘押向北的情形。讖文是:「空厥宮中,雪深三尺。吁嗟元首,南轅北轍。」意思是指宋朝京城被攻下,宮殿被洗劫一空。而皇帝,本應該住在宮中,現在卻南轅北轍的被押往北方。

頌文是:「妖氣未清不康寧,北掃烽煙望帝京。異國立朝終國位,卜世三六又南行。」前兩句講的是奸臣蔡京父子使北宋不得安寧,終於被金人攻破京城。後兩句講金人扶持張邦昌在北方建立楚國,北宋十六年後滅亡。「南行」指南宋建立。

《梅花詩》的第一節是:「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

首句「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從字面上的意思是:蕩蕩通天之門萬古以來頭一次敞開了。多少人來到人間,又有多少人能回得去呢?然而,這兩句詩具體又是指什麼呢?這裡一下子還看不清楚,在以後解完全詩後,才能真相大白。不過,從這第一句就可以看出邵雍身手不凡,立意高遠,不僅僅是要告訴人們未來要發生的事件而已,而是要告誡人們這歷史紛擾中的最終主題。

後兩句則預言了北宋的滅亡。宋朝初年,太祖趙匡胤採取「杯酒釋兵權」遣散了打天下的功臣悍將之後,宋朝的將帥多由文人擔任,而且朝廷採取了嚴格的防犯措施,這樣導致宋軍「兵無常帥,帥無常師」的局面,致使軍力纖弱,無法消滅北方的遼國和西夏,只能採取防禦措施。而北方的國土,「燕雲十六州」一直被遼所佔,因此說:「山河雖好非完璧。」

本來北方金國的女真族是個弱小的民族,在其發展壯大時,曾經聯合北宋,想一同推翻已近末勢的遼國。昏庸的宋徽宗,不聽忠臣的規勸,一意要結盟金國,並同意把每年進貢給遼國的貢品轉給金國,不相信這定都「黃」龍府的大「金」國才是宋朝真正的「禍胎」。於是有了中國歷史上罕有的「靖康之恥」,北宋皇帝、宮妃、親王、滿朝大臣等三千多人全被後來強大的金國掠為奴隸,使得半壁江山落於金國之手。正所謂「不信黃金是禍胎」。

*徽宗和欽宗玩物喪國

歷史的真實又是怎樣的呢?神宗死後,哲宗即位,改革也隨之停頓。「六賊」獨攬大權,朝政一片混亂。北宋開始走向了滅亡。

公元1100年,宋哲宗在位15年後病逝,他沒有兒子,由其弟端王趙佶繼承皇位,這就是宋徽宗。宋史上說,宋朝中期之後的禍端,「章、蔡為首惡。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資,濟其驕奢淫佚之志。」「自古人君玩物而喪志,縱欲而敗度,鮮不亡者,徽宗甚焉。」

趙佶是歷史上有名的風流天子和昏君。他吟詩詠賦,能書善畫,宋人說他文采風流勝過後唐李後主百倍。他對玩樂特別嗜好,聲、色、書、畫,奇花異石,飛禽走獸,乃至踢毬、諧謔等等,他無不喜好。凡能投其所好的人,不論朝中大臣、宮廷宦官,還是市井流浪漢,都能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有個叫高俅的人,本來是個聽差,因為長於踢毬,宋徽宗就很賞識他,當上皇帝後不久,就升高俅為殿前都指揮使,讓他統領禁軍,並且很快就授予高俅「使相」的頭銜。

宋徽宗常常微服出宮,夜宿娼門,還在宮中設小市場,宮女們扮成商販賣酒賣茶,徽宗扮成乞丐挨門行乞,大家取樂,昏君心中早已不存大宋二百年家國,數千里錦繡河山。

在宋徽宗在位的二十五年之中,最受信用的是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勉等奸臣。蔡京長期被任用為宰相,中間雖然曾經三次罷相,但三次都很快復相。蔡京兒子六人、孫子四人同時擔任執政和從官,其黨羽也個個飛黃騰達。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勉五人,連同後來為宋徽宗搜刮發財而幹盡壞事的宦官李彥,被時人稱為「六賊」。他們互相勾結,排斥異己,廣樹黨羽,賄賂公行,甚至公開標價賣官。當時曾有「三千索,直秘閣;五百貫,擢通判」的歌謠,揭露蔡京等人公開賣官的行徑。

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六賊」投宋徽宗之所好,助紂為虐。大興土木,在江南收集花石運進京城。「花石綱」的沉重壓迫,終於激發了宋朝中期兩次最大的農民起義,即宋江起義和方臘起義。

正當北宋趙姓王朝沉迷於「豐亨豫大」的淫樂之中時,北方的金朝興起。公元1122年,金朝滅掉遼朝。公元1125年,金兵又南侵北宋,從河北長驅南下,直指開封。宋徽宗慌了手腳,急忙把京城的全部禁軍交給宦官梁方平,讓他屯兵黎陽(今河南浚縣),守衛黃河北岸;同時又急忙把皇位禪讓給皇太子趙桓,即宋欽宗,自己則帶著蔡攸、童貫等寵臣,逃到南方避難,蔡京也跟著南逃。

統帥金兵南下進攻北宋的是金國右副元帥斡離不。斡離不形象長得酷似宋太祖,故宋朝野史上說,斡離不是宋太祖趙匡胤投胎轉世。

公元1126年正月,斡離不率金兵包圍開封,因遇李綱的抵抗,擔心孤軍深入,後路被切斷,故於同年二月在勒索貢品後率軍離去。第二年春,斡離不又率大軍攻破開封,1127年4月初一(靖康二年),斡離不把宋徽宗、宋欽宗及宗室、后妃,連同朝官共三千多人,一起俘虜北去。開封的法駕、鹵簿,皇后以下車輅、鹵簿,冠服、禮器、法物,大樂、教坊樂器,祭器、八寶、九鼎、圭璧,渾天儀、銅人、刻漏,古器、景靈宮供器,太清樓秘閣三館書、天下州府圖及官吏、內人、內侍、技藝、工匠、娼優,府庫畜積等等,也被洗劫一空。這就是南宋名將、民族英雄岳飛的著名詩詞《滿江紅》中所言的「靖康恥」。後來兩位皇帝死在囚禁之地。

北宋從公元960年宋太祖陳橋驛兵變至公元1127年斡離不攻下開封滅亡,歷時167年。

歷史真貌─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四)

《推背圖》中關於劉太后治國的預言和慶歷新政

《推背圖》第十八象預言了真宗死後的朝局。第十八象的圖中畫一房屋,正中坐一女子,下有一犬。暗示仁宗即位後,劉太后聽政。

讖文是:「天下之母,金刀伏鬼。三八之年,治安鞏固。」其中「鬼」與十二地支的卯對應,金刀加卯,是繁體的「劉」字;伏鬼,喻女性。意思是劉姓女子,成為天下之母,以太后身份治理國家十一年,使國家治安鞏固。

頌文是「水旱頻仍不是災,力扶幼主鎮埏垓。朝中又見釵光照,宇內承平氣象開。」是講劉太后輔佐仁宗,使宋朝上下出現一片承平氣象。

歷史的真實又是怎樣呢?1022年,宋仁宗繼位,時年僅十三歲,劉太后垂簾聽政。劉太后並不是仁宗的親生母親,身為皇后的她頗為善長權術,但可惜膝下無子,總感地位不穩。公元1110年,宮女李氏生下宋仁宗,她即奪為已有,並買通內侍將一隻小野貓崽放在襁袱之中,說李氏生下了一隻狸貓。此事即為民間流傳甚廣的「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劉太后執政時期,宋朝在經濟、文化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由於擁有龐大的官僚與軍隊,國家財政不勝負荷,「積貧」問題初露端倪;而在對外關係上,與遼國、夏國的幾次戰爭,也凸顯了軍事上的問題,「積弱」問題也開始顯露。

公元1033年劉太后病死後,仁宗開始親自執掌朝政。這時,仁宗才知道自己的生母不是劉後,而是李氏。

仁宗天性恭儉仁恕,一遇到水旱,或秘密在宮廷內祈禱,或光著腳站在殿下。所穿衣物都是浣洗過的,而日常寢具,多用繒絁。吏部選人,一坐失入死罪,皆終身不遷。他常常對輔臣說:「朕未嘗詈人以死,況敢濫用辟乎!」

荒於政務很長時間的仁宗即位後,起用了呂夷簡等保守的大臣。宰相呂夷簡前後執政共二十年,他建議編修了《中書總例》一書,共四百十九冊,作為執政大臣辦事的依據。在呂夷簡的主持下,宰相辦事的政事堂成了因循守舊的衙門。後來,呂夷簡又推薦王隨、陳堯佐兩人接替自己擔任宰相。這兩個人也都是政治上的庸才。不久,王隨生病告假,陳堯佐年歲太大,經常缺勤不到,當時有人諷刺中書省變成了「養病坊」。既然朝廷的中樞機構是這個樣子,其他官員自然也就「人情玩習而多務因循」了。這樣,宋真宗時泰山封禪後弊政的積澱,在宋仁宗時更加惡性膨脹。宋仁宗時,國勢已陷於「積貧」、「積弱」的困境而不能自拔。

在這種情勢下,西夏又趁機挑起了戰端。公元1040年,西夏軍在三川口(今延安西邊)戰役之中大敗宋軍,俘虜宋了軍大將,萬餘宋軍精兵損失殆盡。三川口戰役的慘敗使宋仁宗大為震驚,於是調整陝西宋軍將帥,調遣在士大夫中頗有聲望的韓琦、范仲淹二人為邊帥。

范仲淹精通秦漢以來將帥兵法,並能知人善用,宋代傑出的名將狄青就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自范仲淹出任邊帥後,宋軍才結束了屢吃敗仗的歷史,宋朝邊境防線也才稍有穩固之色。公元1044年(慶歷四年),宋夏重訂和議,史稱「慶歷和議」。 和議規定:元昊取消帝號,接受宋朝冊封;宋方每年給西夏銀7.2萬兩,絹15.3萬匹,茶3萬斤,稱「歲賜」;開放雙方邊境貿易等。契丹乘機要挾,北宋又增加歲幣銀絹各10萬,先後合計50萬兩匹。此後,雖然宋朝西北邊疆的危機暫時平息,但這個屈辱的和約再次表明了宋朝「積弱」的狀態。

在宋夏和議進行之時,即慶歷三年(1043年),宋仁宗為擺脫內外交困的局面,於是決意改革,罷去了呂夷簡的宰相兼樞密使職事,任命范仲淹為參知政事,推行「慶歷新政」。

范仲淹提出了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條立制度、振紀綱的建議。這十條建議的核心內容,是改變以往官員按固定年限陞遷的制度,對官員進行嚴格考核,按政績的優劣分別升降;改變恩蔭官員冗濫的狀況,對官員恩蔭子弟為官,要嚴格加以限制;對地方長官的委派,要由中書省和樞密院負責嚴格選擇;改善科舉制度,改變專以辭賦取進士、以墨義取諸科的取士辦法,以吸收有經世致用之才的人補充官僚隊伍。

范仲淹的建議,大部分都為宋仁宗所採納。從慶歷三年十月到慶歷四年上半年,宋仁宗根據范仲淹革弊主張,陸續發佈詔令,對內外官員的考績陞遷辦法重新作了規定,對大臣陳請子弟親戚任館閣清要職事及轉官升陟都加以限制,還對恩蔭制度重新作了規定,各級官員恩蔭子弟親戚的人數和官職都作了比以前更加嚴格的限制,要求各路地方官注意興修水利,合併小縣份,減少吏役人數,裁減的吏役回鄉務農。

「慶歷新政」推行不久,就遭到了保守派和庸官們的反對。而一度希望革新弊政的宋仁宗在流言蜚語的影響下,開始對范仲淹、富弼也不再信任,後來又將他們紛紛罷官。「慶歷新政」只推行了一年左右就夭折了。此後,宋朝朝政更加積弱。1058年,剛剛被召入朝廷的王安石再次上言,提出實行變革。但仁宗和隨後即位的英宗都不重視。

公元1063年,宋仁宗趙禎在位41年病逝。《宋史》稱讚說其「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國未嘗無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餘年之基。子孫一矯其所為,馴致於亂。《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神宗振興時期和王安石變法

宋仁宗死後,因為無子,所以由其養子趙曙繼承皇位,是為宋英宗。宋英宗在位四年後病逝,其子趙頊繼承皇位,是為宋神宗。宋神宗在位18年,其最大的政績是公元1069年(熙寧二年)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推行「熙寧變法」。

宋神宗趙頊在當太子時,就很關心天下大事。他天性孝友,人們都認為他很賢德。他二十歲繼承皇位後,他小心謙抑,敬畏輔相,尋求直言,體察民情,體恤孤老乏。不治宮室,不事游幸,歷精圖治,希望自己有一番作為,以改變趙姓江山積貧積弱的局面。

此時的宋朝官吏「十倍於國初」,而且中級以上的官員,待遇極其優厚。北宋軍隊的數量更加冗多,宋太祖末年,禁軍、廂軍有37萬多人,至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年~1067年)達到116萬多人。90年間,增加三倍多。據宋仁宗時人統計,軍隊每年軍費支出總額達4800萬緡,約占財政總收入的十分之六七。除大量軍費開支外,隨著北宋統治者腐化程度的進展,揮霍浪費也越來越嚴重。如郊禮之費,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年~1007年),歲支600萬緡,宋仁宗時增加到1200萬緡。國家財政處於困境中。因此,神宗登基不久,就把曾經上書改革的王安石從知江寧府(今南京)召進京城為翰林學土,讓他陳說政見。

王安石上任後,宋神宗趙頊馬上就召見他,並在初次見面時懇切的對他說:「朕久聞卿道術德義,有忠言嘉謀當不惜告朕。方今治當何先?」王安石答:「擇術為先。」趙頊又問:「唐太宗何如?」王安石則激勵他說:「陛下當法堯舜。」並說明道:「堯舜之道至簡而不煩,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難。」宋神宗對此表示滿意。第二次召見時,宋神宗對王安石說:「唐太宗必得魏徵,劉備必得諸葛亮,然後可以有為。」意即表白自己如果有濟世人才輔佐,一定可以幹一番大事業。王安石則開導趙頊說:「陛下誠能為堯舜,則必有皋、夔、稷。」意即有好的「天子」,必然有好的賢臣,鼓勵宋神宗銳意改革,四方「賢人」必然雲集於他的身旁,輔佐他成就宏圖大業。

宋神宗於公元1069年2月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接著又設置一個名為「制置三司條例司」的新機構,由王安石主持,專門負責擬定變法措施。從公元1069-1076年的八年時間之內,宋神宗在王安石的大力協助之下,圍繞富國強兵這一目標推行的新政主要有:均輸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等九項措施,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熙寧變法」(因變法發生在神宗熙寧年間)。

「熙寧變法」前後推行達18年之久,使宋朝的國庫收入大大增加,出現了府庫空前充實的局面,宋真宗末年以來的「積貧」、「積弱」局勢有所緩解。可惜,宋神宗在位僅18年,公元1085年病逝,其子趙煦繼承皇位,是為宋哲宗。趙煦繼承皇位時還不滿10歲,由宋神宗趙頊之母高氏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以司馬光為首的守舊派重新上台,將主持變法的宰相蔡確和知樞密院事惇先後趕出朝廷。蔡確被流放到新州(今廣東新興),迫害死於貶所。守舊派為了徹底打擊變法派,又把呂惠卿告狀一十六人定為王安石的「親黨」,把安燾等十人定為蔡確的「親黨」,並把兩個「親黨」的名單列榜公佈,全部趕出朝廷,不許他們再入朝為官。這場打擊和迫害變法派的復舊活動因為是在宋哲宗元祐年間發生的,所以歷稱「元祐更化」。「熙寧變法」因宋神宗病逝,而以失敗告終。

歷史真貌─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三)

太宗賢明治國
太宗初名趙匡乂,後改賜光義。史書記載,當太宗出生時,「赤光上騰如火,閭巷聞有異香」,這預示著他將來不凡的經歷。太宗年幼時就極具威嚴,其他孩子與他兒戲,都對他十分敬畏。長大後,更是「隆准龍顏」,氣度不凡。

太宗生性喜好讀書,並且多才多藝。他跟隨太祖南征北戰,立下了纍纍戰功。太祖去世後,太宗即位,最終完成了統一大業。太宗遵循太祖時期的各項制度,賢明治理國家。他關心農事,每逢乾旱時節,他就下令群臣共同祈雨。

有一年,天下發生旱災,並且出現了彗星。太宗於是下詔說:「朕以身為犧牲,焚於烈火,亦未足以答謝天譴。當與卿等審刑政之闕失、稼穡之艱難,恤物安人,以祈玄祐。」冬季,天下又下起了大雨雪。太宗將上天的這些譴責歸罪於自己,因此再次下詔令四方所上表祗稱皇帝。而不必加尊號。群臣上表請求恢復尊號,太宗不許。

同太祖一樣,太宗提倡節儉,所穿衣物都是浣洗之後的;對於天下奇巧的物件,下令銷毀,以免玩物喪志;而對於各地敬獻的美女等,也一概拒絕。

太宗時期,曾在979年(太平興國四年)、986年(雍熙三年)兩度出軍攻遼,企圖把契丹勢力驅逐出長城,可是全都失敗了。自此,北宋對遼採取被動防禦的方針。

太宗以賢明治理國家達二十二年,997年去世,中年五十九歲。群臣上尊謚曰神功聖德文武皇帝,廟號太宗。

《宋史》稱讚太宗說:「帝沈謀英斷,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陳洪進、錢俶相繼納土。未幾,取太原,伐契丹,繼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災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亂。其故何也?帝以慈儉為寶,服浣濯之衣,毀奇巧之器,卻女樂之獻,悟畋游之非。絕遠物,抑符瑞,閔農事,考治功。講學以求多聞,不罪狂悖以勸諫士,哀矜惻怛,勤以自勵,日晏忘食。至於欲自焚以答天譴,欲盡除天下之賦以紓民力,卒有五兵不試、禾稼薦登之效。是以青、齊耆耋之叟,願率子弟治道請登禪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帝之謂乎?故帝之功德,炳煥史牒,號稱賢君。」

高宗理政時期和澶淵之盟

太宗去世後,第三個兒子即位,這就是真宗。歷史上的真宗尚屬於英悟之主,但性格軟弱。真宗能體恤民情,當京城發生災疫時,他派遣大臣分發藥品;每當各地發生災情時,他會下詔減免稅賦,並進行賑災。真宗也能任用賢明的大臣,比如寇准,楊繼業等。

真宗時,北方遼國已興起為一個強大的軍事國家,不斷向宋朝進兵侵犯。公元999年、1001年、1003年,遼兵連續三次入侵宋朝邊境,作試探性的行動。

公元1004年2月,遼對宋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入侵。遼軍一路所向披靡,攻克了許多宋軍堅守的州縣,長驅直入,向黃河邊挺進,大有直逼北宋都城開封之勢。

這時,在如何對付遼軍進攻的問題上,朝中大臣發生了主張遷都逃跑與堅決抵抗兩種對立的意見。真宗也驚恐萬狀,拿不定主意,於是徵求宰相寇准的意見。寇准認為:「應該先斬獻策遷都的人,然後北伐。」寇准告訴真宗,擊退遼軍有上、下兩策。上策是真宗大駕親征,這樣全軍將士振奮,軍威倍增,可一鼓作氣,擊退遼軍而鞏固邊疆。下策是真宗坐鎮京都開封,堅守城池不退,並出奇兵騷擾遼兵後路,斷其糧秣,使遼兵因長期不得進展而疲勞渙散,再舉兵反攻,亦可獲勝。如果拋棄在開封的宗廟,跑到楚、蜀去,必然會人心崩潰。那時,遼軍乘勝長驅直入,宋朝少則失去中原大地,偏安於一隅;多則盡失天下,宗族盡滅。

真宗接受了寇准的上策意見,於公元1004年11月率軍離京向河北進發。這時,遼軍已抵達黃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陽)北城,對澶州北城展開三面圍攻。遼軍的先鋒撻覽在督戰時被宋威虎軍頭張環的床子弩射中額角,當晚死去。遼軍因損失一員大將,士氣大為低落,被迫暫時稍為退卻。正在此時,宋真宗在寇准的陪同下渡過黃河,抵達澶州北城,這給因殺死遼軍主將而剛剛抬頭的宋軍士氣注入了興奮劑。宋軍將士士氣由此大振。

宋真宗的率軍親征,這是遼軍萬萬沒有想到的。加之已損失一員大將,如果再與宋軍在宋朝腹地澶州相持,時間越長,對遼軍帶來的危險性越大。於是,遼國統治者決定盡快同宋朝議和,以迅速脫離危險之地。而宋真宗雖然御駕親征,其實並沒有打勝的信心。這樣,宋遼雙方出於各自的考慮,決定議和。經過雙方的討價還價,當年十二月,宋朝和遼國達成協議:宋,遼成兄弟之國,遼皇帝耶律隆緒稱宋真宗為兄;宋朝每年以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作為歲幣向遼朝交納;雙方使者定期互訪。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的簽訂,結束了宋遼之間連續數十年的戰爭,使此後的兩國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穩定的狀態,不僅使雙方邊境大片地區得以發展生產,而且這種和平環境有益於中華文明在宋朝的繁榮和長足發展。不過,根據條約,宋朝每年要向遼國進貢絹、銀,從這方面來說是一個屈辱的條約。

真宗在位二十五年期間,文化和經濟都獲得了高速的發展。史料記載,當時宋朝天下戶為九百零五萬五千七百二十九,人口為二千一百九十七萬六千九百六十五。

公元1022年,真宗病逝,終年五十五歲,後尊謚為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廟號真宗。其子趙禎繼位,是為宋仁宗。

歷史真貌─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二)

宋太祖仁德治國

宋太祖為人仁德寬厚,而且生性節儉,質任自然,不事矯飾。登基之初,十分喜歡微服出訪。有人勸諫不讓他輕易外出,太祖卻說:「帝王之興,自有天命,周世宗見諸將方面大耳者皆殺之,我終日侍側,不能害也。」此後微服出訪的次數越來越多。如果有勸諫的,太祖就說:「有天命者任自為之,不汝禁也。」

當開封的新宮建成時,太祖坐於正殿,令洞開諸門,並對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見之。」

誠如其言。太祖的仁德寬宏,亦體現在對待降臣和有功的大臣身上。對於降臣,太祖不僅不殺,而且寬以待之。比如吳越錢俶來朝,從宰相以下都要求將他扣留或殺死。太祖不聽,而遣送他歸國。在錢俶辭行時,太祖送給他一包東西,都是宋朝將相請太祖扣留或殺掉錢俶的奏折。錢俶看後,十分感激,自此江南平。

再如南漢劉鋹在其國時,喜好用毒酒毒殺臣下。歸順宋朝後,一次太祖賜酒給他,劉鋹懷疑酒中有毒,便捧杯哭泣道:「臣罪在不赦,陛下既待臣以不死,願為大梁布衣,觀太平之盛,未敢飲此酒。」太祖笑著對他說:「朕推赤心於人腹中,寧肯爾耶?」於是取劉鋹的酒杯自己喝了,而另外賜酒給他。

另一方面,武將出身的太祖趙匡胤在取得政權後,為了防止唐末五代割據局面的重演,首先採取的措施是削弱節度使的兵權。由於他為人仁德,他不想傚法以往的一些皇帝大殺功臣的作法,而是設法降低這些人的職務或以高官厚祿作為交換條件,從而將軍隊直接置於中央政權的領導之下。歷史上的典故「杯酒釋兵權」就源於此。

史書記載,961年,一次趙匡胤與石守信、王審琦等大將一起飲酒。酒酣之時,趙匡胤說:「我要不是有你們幫助,也不會有現在這個地位。但是你們哪兒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難處,還不如做個節度使自在。不瞞各位說,這一年來,我就沒有一夜睡過安穩覺。」

石守信等人聽了十分驚奇,連忙道:「陛下為什麼說這樣的話?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誰還敢對陛下三心二意?」趙匡胤說:「哪個人不嚮往富貴?一旦黃袍加身,你們雖然不想做皇帝,但不做能行嗎?」

石守信等聽到這裡,連連磕頭說:「我們都是粗人,沒想到這一點,請陛下哀憐我們。」於是趙匡胤說:「我替你們著想,你們不如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上去做個閒官,買點田產房屋,給子孫留點家業,快快活活度個晚年。我和你們結為親家,彼此毫無猜疑,不是更好嗎?」石守信等齊聲說:「陛下為我們想得太周到啦!」

第二天上朝,石守信等都稱自己年老多病,請求皇帝解除他們的權力。太祖馬上照准,收回了他們的兵權,同時賞給他們一大筆財物,並為他們建造府第,讓他們去享清福。

太祖十分節儉。宮中葦簾,都是用青布製成;平常穿的衣服,也是經過浣濯後繼續穿著。當看到魏國長公主襦巾上裝飾著翠羽便告誡她不要再用,並教導說:「汝生長富貴,當念惜福。」看見孟昶用寶物裝飾尿壺,便將其寶物搗碎,並斥責說:「汝以七寶飾此,當以何器貯食?所為如是,不亡何待!」

太祖喜好讀書,在讀到《堯典》時,感歎說:「堯、舜之罪四凶,止從投竄,何近代法網之密乎!」於是對宰相說:「五代諸侯跋扈,有枉法殺人者,朝廷置而不問。人命至重,姑息藩鎮,當若是耶?自今諸州決大辟,錄案聞奏,付刑部覆視之。」於是將其頒布為政令。

在治理國家方面,太祖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首先是用「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了節度使的權力,並派資望較低的人去統帥禁軍。同時規定,禁軍不再設置最高統帥,把禁軍兩司(殿前司和侍衛馬步軍司)分為「三衙」,即殿前司與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鼎足而立。這些將領雖統率軍隊,而軍隊的調遣和移防等事則須聽命於樞密院。同時,還實行「更戍法」,禁軍的駐屯地點,每隔幾年更調一次,而將領卻不隨之更動,使得「兵無常帥,帥無常師」,防止軍隊為將領所私有。但另一方面,這種措施也使宋代對外的武功遠遠比不上漢唐。

其次,在政治上,太祖還採取措施分割宰相權力和削減地方長官的權力。與唐朝宰相權力過大相反,宋初不僅在宰相之下添設「參知政事」作為副貳,而且還把樞密使和三司使定為常設官員,以樞密使分取宰相的軍政大權,以三司(鹽鐵、度支、戶部)使分取宰相的財政大權。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合稱「二府」。也就是說,宰相主政,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一切都要通過皇帝。同時,提高御史台、諫院等監察機構的權力和地位。經過這些改革,宰相只剩下有限的權力,而皇帝可以總攬大權。

宋朝還規定州郡長官不能兼任一個州郡以上的職務,並且州郡的兵權、財權和司法權也歸朝廷。規定州郡長官由文臣擔任,各地行政長官也由朝廷委派。從此結束了武人專橫跋扈的局面。而且地方長官的權力分散,任期又短,武力削弱,無法與朝廷對抗。

第三,進一步完善科舉制度。由於宋朝的地方長官多由文官擔任,而選拔這些官員的途徑就是科舉考試。北宋建國後,就逐漸採取許多措施,嚴格考試程序,增加錄取名額,提高被錄取人的待遇。從宋太祖後期起,舉人經禮部試之後,必須再通過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才算合格。這樣,被錄取的人便成為「天子門生」。 宋太宗在位的21年中,通過科舉而得官的將近一萬人。宋朝的這種趨於完善的科舉制度,對後世王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四,經濟上,北宋在土地政策上,採取了「不抑兼併」和「田制不立」的政策,這一政策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趨勢,減少了政府對土地的政治干預,客觀上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這也使土地兼併現象日趨嚴重,政府獲得的土地稅也逐漸減少。到北宋中期,達到了「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併偽冒,習以成俗」 (《宋史·食貨志》)的地步。

北宋的農業稅,沿用唐朝後期以來的兩稅法,分夏秋兩次徵收,稅額較低。

第五,在對外關係上,對遼和西夏國採取被動防守的方針,即只在邊境上屯駐少量的禁軍。

太祖受命杜太后,傳位於弟弟,即太宗。一次,太宗生病,太祖親自前往探視,並親自為其灼艾。太宗覺得痛,太祖就取艾自灸。太祖常常對近臣說:「太宗龍行虎步,生時有異,他日必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雲。」

976年初,太祖去世,終年五十歲。謚曰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

《宋史》稱讚太祖說:「五季亂極,宋太祖起介冑之中,踐九五之位,原其得國,視晉、漢、周亦豈甚相絕哉?及其發號施令,名藩大將,俯首聽命,四方列國,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來,釋藩鎮兵權,繩贓吏重法,以塞濁亂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錄、幕職,躬自引對。務農興學,慎罰薄斂,與世休息,迄於丕平。治定功成,制禮作樂。在位十有七年之間,而三百餘載之基,傳之子孫,世有典則。遂使三代而降,考論聲明文物之治,道德仁義之風,宋於漢、唐,蓋無讓焉。烏呼,創業垂統之君,規模若是,亦可謂遠也已矣!」

歷史真貌─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一)

(公元960年--1279年)

「五代」時的混亂僅僅持續了五十幾年後,又一個統一的王朝出現在中華大地上。這與持續分裂了三百多年的南北朝時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或許,在經歷了繁華盛唐後,大一統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因此國家的分裂狀況也就不可能長久存在。

宋朝從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起,到1279年被元朝滅亡,共立國三百一十九年,比唐朝持續的時間略長,但其影響卻遠在唐朝之下。不過,這一時期,卻是繼唐朝之後,中國文化科技發展的又一輝煌時期:繪畫、文學方面等都達到了全新的高度,並與唐代文化共同影響著此後1000年的中國。

史家通常將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時期,1127年前的宋朝為北宋,1127年後的宋朝為南宋。北宋基本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大業,並處在與遼國、西夏國和金國的對峙時期,而南宋則是偏安衰亡時期。南宋時期,儘管統治者軟弱無能,但由岳飛、文天祥等人演義的「忠烈」之歌卻流芳千古,讓後人明白了「忠」的真切內涵。

關於宋朝建立的相關預言

關於宋朝的建立,三國時期諸葛亮的預言《馬前課》和唐朝李淳風等著的預言《推背圖》中都早有所述。

《馬前課》的第六課寫道:「惟天生水,順天應人;剛中柔外,土乃生金。」 我們不妨結合歷史,解析這一課。

歷史上,趙匡胤於公元960年黃袍加身,結束五代,建立大宋,而趙光義於公元979年一統天下。公元961年,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根絕了兵變之源。大宋創立以來對前代各朝各國的皇帝、大臣均未大加殺戮,對平民百姓也能實行仁政,修生養息,懷柔以安天下。平民百姓渴望的天下太平得以實現。古人云「上天有好生之德」,「水性至柔」,故而首句為 「惟天生水 順天應人」。天心民心皆大快。

幾百年後的另一部預言《推背圖》的第十五象和十六象也預見了趙匡胤出世,統一天下,建立宋朝的史實。

第十五象的圖中畫著一棵樹,下站一人,手執掃帚,暗喻趙匡胤出來,掃清天下,建立宋朝。讖文是:「天有日月,地有山川,海內紛紛,父後子前。」意思是大自然井然有序,而人世間的五代十國卻戰亂頻繁。

頌文是「戰爭中原迄未休,幾人高枕臥金戈。寰中自有真天子,掃盡群妖見日頭。」意思是五代十國以來,中原戰亂不休,人人枕戈待旦,誰能高枕無憂。但終於有真命天子趙匡胤出來,平定了戰亂,並統一了天下。

第十六象的圖中畫一人中間坐立,下面幾人站立,另有一人為坐著的人打傘。暗喻趙匡胤稱帝,眾臣參拜。

讖文是:「天生一水,姿稟聖武。順天應人,無今無古。」意思是宋太祖趙匡胤是應天運而生,而宋朝也是順天意而建立。頌文是:「納士姓錢並姓李,其餘相次朝天子。天將一統付真人,不殺人民更全嗣。」前兩句講南唐後主李煜和吳越王錢俶投降宋朝,其它南方小國也一一歸順,朝拜宋太祖。第三句的真人指宋太祖,說他是真命天子。第四句講的是宋太祖不殺降臣。

宋朝的建立

*宋太祖趙匡胤的身世和異象

趙匡胤,是涿郡(今北京西南)人。927年生於洛陽。史書記載,說他出生時「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長大後,容貌雄偉,器度豁如,認識他的人都覺得他不是一個普通的人。

趙匡胤曾學習騎射,技藝在眾人之上。一次試騎一匹頑劣之馬時,他不用馬鞍,當勒馬衝到上城斜道時,頭觸門楣墜地。周圍的人都以為他必死無疑,卻不料趙匡胤起身追馬,並騎上馬背而毫髮無損。眾人皆以為奇。

後漢初年,趙匡胤出外漫遊時,在襄陽遇到一位老僧。老僧告訴他,「北往則有遇矣」。此後不久,趙匡胤應募到周太祖郭威帳下,並逐步升為滑州副指揮。周世宗時,因為屢立戰功,被升為禁軍統帥—殿前都點檢。

*宋朝的建立

周世宗死後,皇位傳給了七歲的兒子柴宗訓,即周恭帝。恭帝年幼,無法執掌朝政。

960年春,禁軍統帥趙匡胤,利用帶兵北上抵禦遼國進攻的時機,在今開封東北的陳橋驛,發動了兵變。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等授意將士將黃袍加在趙匡胤的身上,擁立其為皇帝。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都城開封,奪取了後周政權,定國號為「宋」,史稱「北宋」。史稱趙匡胤為宋太祖。

*北宋王朝的統一之戰

北宋建立時,北方有依舊強大的遼國和北漢,南方則有南唐、吳越、後蜀、南漢、南平等割據政權。宋太祖趙匡胤採取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策略,因此在宋遼邊境上採取守勢,而集中優勢兵力去統一南方那些經濟富庶但實力較為薄弱的割據政權。

963年,北宋首先出兵滅掉了荊南,接著陸續滅掉了後蜀、南漢和南唐。在強大的軍事、政治壓力下,978年,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和吳越的錢祐相繼歸附,南方的割據政權全被消滅。979年,宋太宗親率大軍出征北漢,把「十國」中的最後一國滅掉,結束了五代十國分立割據的局面,而代之以新的統一局面。但被遼國佔領的幽雲十六州卻始終未能克定,從而留下了隱患。

2006年3月22日星期三

歷史真貌─短暫的割據時期 五代和十國(四)

科技篇

水利

五代時期,南方各國都重視水利灌溉,注意改土治水,提高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使農業得到迅速的發展。他們針對江南多河流、湖泊的情況,大量修築堤堰和閘門,控制水流,「旱則運水種田,澇則引水出田」。

吳越政權在各州都設置都水營田使和撩湖兵、營田軍,「專為田事,導河築堤,以減水患」。從嘉興、松江海濱到太倉、常熟、江陰、武進,每一條河浦都造堰閘,蓄瀉有時,以抗旱澇。又在武義築長安堰,溉田萬餘頃;在越州鑒湖周圍五十八里築堤,可溉田九千餘頃,等等。

吳和南唐在丹陽疏浚練湖,在句容疏浚絳巖湖,在楚州築白水塘,在壽州築安豐塘,少者溉田數千餘頃,多者溉田達萬頃以上。特別是南唐與吳越在境內修建了圩田,即老百姓利用水鄉河身較高、田面較低的地勢,在河渠兩岸、農田周圍築成堤壩,內以圍田,外以隔水。每座圩田方圓幾十里,如同大城。沿堤建水閘,控制水勢,旱則開閘引水溉田,澇則閉閘拒水,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使農業收成獲得一定的保證。

制茶業與瓷器

五代時期,南方的制茶業最為發達。楚王馬殷「令民自造茶」,每年僅向中原王朝貢茶就達25萬斤。南唐在建安地區(福建西北部)有茶焙(制茶場所)1336處,其中官焙38處。當時,茶葉已成為重要的商品,南平首都江陵是當時全國最大的茶市。

瓷器業的進步也很快。吳越的越州秘色瓷器,胎質釉色都比以前有進步,是當時瓷器的最上品,專供吳越王室使用,也用來上貢給中原諸王朝。同時,越窯還產「金扣」(鑲邊)瓷器,動輒以萬計,是向外輸出的大宗商品,可見當時越窯的燒造技藝已經很高。

絲織業

五代十國時期的織染業同樣有新的發展。絲織方面規模日益擴大。在杭州城內,專為吳越王織錦的工人就有二百多人,在染色方面,南唐時發明了一種「天水碧」的顏色,由宮女「染碧(青綠色),夕露於中庭,為露所染,其色特好」。故名「天水碧」。

礦冶業與印刷業

五代十國時的礦冶業遍佈於各地,在冶銅技術上發明了膽水浸銅法,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濕法冶金技術。吳和南唐盛產銅鐵,南漢則盛產金銀。

另外,當時的造紙業也相當發達,揚、越、蜀是著名的紙張產地。有名的南唐澄心堂紙,「滑如春冰密如繭」,製作十分精美。雕板印刷業的發展也很顯著,成都和金陵是當時全國兩大印刷業的中心。

歷史真貌─ 短暫的割據時期 五代和十國(三)

文化篇

這一時期最突出的文學成就是「詞」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詞的起源與初步發展

詞,歌辭,從廣義上講是詩歌的一種。關於詞的起源,目前仍然是一個爭執不下的問題。

隋唐時期,產於西域的「胡樂」尤其是龜茲樂大量傳入中土,與漢族原有的以清商樂為主的各種音樂相融合,產生了一種新的音樂——燕樂。而盛唐時期社會經濟繁榮,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音樂成為唐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享受,而燕樂由於新鮮活潑,曲調繁多,並可使用各種不同的樂器伴奏,富於變化,所以尤為人們所喜好。燕樂曲調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辭就是詞的雛形,當時叫做「曲子詞」。

唐代的燕樂歌辭的特點是:嚴格按照樂曲的要求來製作歌辭,包括依樂章結構分遍,依曲拍為句,依樂聲高下用字,其文字形成一種句子長短不齊而有定格的形式。這種情況是過去的樂府歌辭所沒有的。中唐之後眾多文人用這種制辭方式進行創作,這種新體歌辭逐漸成為中國文學中一種重要的體裁,就是後來通常所稱的「詞」。

唐代燕樂歌辭的另一來源是文人的詩歌。薛用弱《集異記》記載,王昌齡、高適、王之渙雪天一起到旗亭小飲,遇上一群梨園伶人與歌妓在唱曲,他們便暗中打賭,看歌妓所唱曲詞中誰的詩多,結果第一個唱的是王昌齡的絕句「寒雨連江夜入吳」(《芙蓉樓送辛漸》),第二個唱的是高適的絕句「開篋淚沾臆」(《哭單父梁九少府》。案原詩為五古長篇,或當時歌者截前四句為一絕),第三個唱的是王昌齡的絕句「奉帚平明金殿開」(《長信秋詞》),最後壓軸唱的是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雲間」(《涼州詞》),這就是有名的「旗亭賭唱」故事。宋代王灼《碧雞漫志》中說:「以此知李唐伶伎,取當時名士詩句入歌曲,蓋常俗也。」這一類詩主要是五七言絕句,而尤以七絕為普遍。

詩入曲,影響了曲子詞的抒情趨向,也改變了它的語言風格。詞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內容以抒寫日常生活的情感為主,意境比較細巧,表現手法比較委婉,語言比較凝練精緻。這與以往的大部分詩歌是不同的。

唐朝時期的詞作有限,尚處於發展階段,成就沒有超過詩歌。但是晚唐溫庭筠的詞,可以說是文人詞成熟的一個標誌。

據《舊唐書》等記載,溫庭筠是一個不修邊幅,才思敏捷而又精通音律的文人,他在仕途上並不順利。他現存有六七十首詞作,所含曲調達十九種,其中如《訴衷情》、《荷葉杯》、《河傳》等,句式變化大,節奏轉換快,與詩的音律特點差別很大,必須熟悉音樂,嚴格的「倚聲填詞」,才能創作。

五代十國時期,倚聲填詞更蔚為風氣。西蜀與南唐二地,軍事力量雖弱小,經濟文化卻是全國最發達的,因而成為詞人薈萃的兩大基地。這是因為西蜀地區受晚唐中原戰亂的影響較小,又一向繁華富庶,社會空氣相應也就寬鬆些,這裡的文人更多的是在女性與酒中尋找個人心靈的安慰和滿足,過著一種與溫庭筠相似的放浪形骸的生活。

西蜀詞人的詞,大多數收在趙崇祚於廣政三年(940)所編的《花間集》中。這部詞集收錄了唐代溫庭筠、皇甫松以及韋莊、薛昭蘊、牛嶠、毛文錫等十六位由唐入五代在蜀地做官或與蜀有關的詞人的五百首詞,所以他們常被稱為「花間詞人」。

《花間集》以溫庭筠為首,收錄了他六十六首詞,歐陽炯在《序》中還把他的詞與李白的詞並稱,這不僅表明對溫庭筠這位第一個大量寫作詞的文人的尊重,而且也因為西蜀詞人的創作基本上沿續了溫詞的方向,題材大抵以男女艷情或離愁別恨為中心。

南唐詞人與李煜

據史書記載,南唐由於地理條件優越,環境比較安定,吸收了不少從北方流亡過來的勞力,使這裡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出現了當時少有的繁榮氣象。因此,不少文人也聚集在這裡,過上了安定風雅的生活。

南唐詞人中以馮延巳、李璟和李煜最為出色。

馮延巳(903—960)字正中,廣陵(今江蘇揚州)人,當過南唐中主的宰相。他的詞以寫戀情為主,也寫一些別愁離恨和個人傷感,但在語言的運用和表現方法上,與花間詞人不同,他比較注重心理體驗,善於用清新的語言,通過自然意象與心理變化的表現來抒情。其詞風已轉向了清新流暢、深婉含蓄。正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說,他「雖不失五代風格」,但已「開北宋一代風氣」。

據說,馮延巳有一次與南唐中主李璟閒談,李璟引了他《謁金門》詞中一句說:「『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馮延巳回答:「未若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見馬令《南唐書·黨與傳》)這是詞史上有名的佳話。

李璟(916—961)字伯玉,是南唐第二代國君,他治國軟弱無能,卻有較高的文藝修養,詞也寫得很好,在他周圍曾聚集了韓熙載、徐鉉、馮延巳等文才之士。可惜他傳世的作品很少,《浣溪沙》是其中最出色的一首:「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

李璟的兒子李煜(937—978)即李後主,字重光,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他洞曉音律,工書善畫,尤擅於作詞。李煜的性格本來不合適做政治家,而南唐的軍事力量也根本不能與宋相提並論,所以他二十五歲當了國君以後,只能在年年向宋朝稱臣納貢的情況下,苟安於一隅之地。當他三十九歲時,南唐終於為宋所滅,已經投降的李煜也被押到汴京,開始了半是俘虜、半是寓公的生活,過了兩年多被宋太宗用毒藥殺死。

李煜的前半生,儘管當的是宋朝附屬國的兒皇帝,但畢竟是富庶的南唐的一國之主,生活相當豪華奢侈。他的詞作的題材範圍,也沒有超出花間詞人、馮延巳及其父李璟,或寫宮廷生活及歌舞宴飲,或是沿襲傳統題材寫男女戀情,或寫離愁別恨,如《採桑子》(「庭前春逐紅英盡」)、《清平樂》(「別來春半」)等等;但當他成了亡國之君,被拘於汴京之後,「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王銍《默記》),亡國的悔恨,對江南故國的思念,伴著孤寂、悲涼的心境,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之情、亡國之恨,像《望江梅》(「閒夢遠」)、《望江南》(「多少恨」)、《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以及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等。

與花間派詞人相比,李煜的詞流動清晰。他多以描述對象的心理活動、感情起伏為主線,把視覺意象貫穿在情緒主線之中一一呈露,意象與意蘊結合得十分自然。

代表李煜最高成就的是他的後期詞,主要是寫亡國的愁苦、悔恨和絕望。無論是《相見歡》中抒寫的時光倏忽、人生長恨,還是《烏夜啼》中所歎息的往事成空如一夢;無論是《浪淘沙》中「一任珠簾閒不卷」的滿懷愁緒,還是另一首同調中的「夢裡不知身是客」的傷感,都源自他那「一江春水向東流」似的內心感情,因而具有感人的力量。

如《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上闋雖寫景,但這大自然的歲華變遷無一不是抒寫人生的歲華變遷,朝雨晚風苦苦相逼,摧殘著春意,也消磨人的青春;下闋寫人,而人也與自然一樣,在風風雨雨中韶華消盡,所以末句說「人生長恨水長東」。完全是直率的傾吐情懷。

還有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以及另一首著名的《浪淘沙》:「簾外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些發自內心創作的詞,流露的主要是追惜年華、感慨人事變遷無情、哀歎命運,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此外,李煜還採用了唐五代詞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語言寫情,因而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

歷史真貌─短暫的割據時期 五代和十國(二)

(公元907年~959年)

五代時,在南方和河東地區,還先後存在過十個割據政權,史稱「十國」,即吳、南唐、吳越、前蜀、後蜀、閩、南漢、楚、南平以及山西的北漢。


吳和南唐的興亡(902---975)

吳的開國者是楊行密,佔據長江下游和淮南地區。892年,他被唐朝提升為淮南節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為吳王,建都揚州,勢力範圍包括江蘇、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東部和江西大部。楊溥在位時,丞相徐溫等立楊溥為天子,國號吳。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廢楊溥自立,國號唐,建都金陵,改姓名為李忭,史稱「南唐」。吳、南唐是南方割據政權中最強大的,號稱「地大力強,人才眾多」。經過二十多年的休養生息,經濟有所發展。943年,李忭死,其子李璟即位,國家進入鼎盛時期。後來開始走向衰落,並向後周稱臣。961年李璟死,後主李煜即位。975年,為北宋所滅。

李璟和李煜都有著極高的文學造詣,其詞作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

前、後蜀的興亡(907---965)

唐朝末年,黃巢佔領長安後,唐僖宗逃亡成都,將軍王建隨駕入蜀。僖宗返回長安後,任命王建為壁州(四川導江)刺史,並從894年開始,先後兼併西川、東川和漢中之地。903年,被唐朝封為蜀王。後梁建立後,他於907年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其轄境包括四川、甘肅東南、陝西南部以及湖北西部一帶。王建能夠任用有學之士,因此社會穩定,經濟得到發展。王建死後,子王衍繼位,以奢侈荒淫、刻薄百姓著稱。925年,後唐莊宗派兵滅前蜀,任用孟知祥(李克用侄女婿)為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

926年,孟知祥來到成都,他整頓吏治,減少苛稅,因此社會安定,力量大增。他於932年攻佔東川。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後蜀」。當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繼位,又攻取鳳州,疆域與前蜀相同。孟知祥和孟昶父子統治時期,社會經濟穩定發展,成為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與南唐媲美的兩大經濟文化發達地區。965年,後蜀為北宋所滅。

吳越的興亡(907—978)

唐朝末年鎮海、鎮東兩鎮節度使錢鏐,轄有浙東、浙西十一州之地,902年被唐政府封為越王,904年被封為吳王。907年,後梁封他為吳越王,建都於杭州,擁有兩浙之地。這一地區戰爭很少,生產發達,經濟繁榮。著名的錢塘就興建於此時。

此外,錢鏐還組織人力擴建杭州城,疏通西湖,並擴建了靈隱寺。杭州在吳越建都的幾十年中有了很大的發展,為一百多年後南宋在此建都奠定了基礎。

吳越都城杭州,已成為東南繁榮的大都市,「富兼華夷」,「百事繁庶」,有「地上天宮」之稱。

錢氏政權五傳至錢俶,於978年降北宋。

楚的興亡(907---951)

唐末,馬殷割據湖南。907年,後梁封他為楚王,在潭州(長沙)建都,擁有二十州之地,相當於今天的湖南全境、廣西東北、廣東西北以及貴州東部一帶。927年,後唐又封其為楚國王。馬殷在位期間,採取了一些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因此國力有所增強。

馬殷死後,諸子爭立,政局混亂,951年被南唐攻滅。但南唐滅楚不久,楚將劉言又起兵擊敗了南唐軍,繼續據有湖南。以後劉言被其部下殺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權又先後統治湖南。963年為北宋所滅。

閩的興亡(906---945)

893年,王審知隨其兄王潮佔據福州。897年,王審知繼王潮為威武軍節度使。909年,後梁封他為閩王,據有泉、汀等地。王審知鑒於閩中五州之地,勢單力薄,難與吳越等鄰國競爭,便採取保境息民的立國方針,對中原王朝稱臣納貢,與鄰國友好相處,並發展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海外貿易,為此後宋朝海外交通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王審知死後,繼位的都是暴君,因此內亂不休。945年被南唐所滅。

南漢的興亡(917---971)

905年,劉隱為唐靜海軍節度使。907年,後梁封他為大彭郡王。隱弟劉龑繼位後,擴大了勢力範圍,於917年稱帝,國號越,建都廣州,次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

南漢君主都極其奢侈,統治十分殘暴,激起民變,971年為北宋所滅。

南平的興亡(924---963)

907年朱溫建立後梁後,任命高季興為荊南節度使。924年,後唐莊宗封他為南平王,在江陵建都,僅僅轄有荊州一地,至唐明宗時才得歸、峽二州,是十國中最弱小的一國。但南平一直保持低姿態,不僅向中原稱臣,而且避免與各國發生衝突。963年亡於北宋。

北漢的興亡(951—979)

北漢是後漢高祖弟劉崇所建。951年,郭威代漢。劉崇據河東之地,在太原稱帝,仍以漢為國號,史稱「北漢」。

北漢「土瘠民貧,內供軍國,外奉契丹,賦繁役重,民不聊生」,社會矛盾十分尖銳。979年亡於北宋。

此外,在邊疆地區還有一些政權,主要有:東北有遼(契丹),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蕃、大理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從以上的簡單敘述可以看出,五代十國是唐末藩鎮割據的繼續和發展。與北方中原朝廷忙於內戰、爭奪政權不同的是,南方諸國基本處於相對和平狀態,經濟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可以說,經過五代時期的發展,全國的經濟重心已從黃河流域逐漸轉移到長江流域。據北宋初年統計,北方人口只有100多萬戶,後來陸續平定南方諸國,又得230多萬戶。可見南方人口已經超過北方二倍。這說明南方經濟的發展,日益超過北方,越來越在全國佔據重要的地位。北方經濟開始落後於南方經濟,大約就從這個時期開始。

歷史真貌─短暫的割據時期 五代和十國(一)

(公元907年~959年)

繁華盛唐在給後世留下了輝煌璀璨的文化後,也告別了歷史舞台。由於唐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唐朝土崩瓦解之後,國家進入了短暫的割據時期,後世史家稱之為「五代和十國」時期。五代十國,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建立梁,到960年趙匡胤滅周建立宋,前後共存在了五十三年,更換了八姓十四個皇帝。

所謂五代,是指在黃河流域地區相繼建立的梁、唐、晉、漢、週五個王朝,為了區別於先前已有的王朝,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所謂十國,是指在南方建立的、並與北方五個王朝並存的十個割據政權:吳、南唐、吳越、前蜀、後蜀、閩、南漢、楚、南平以及在山西的北漢。十國當中有六個是在960年之後滅亡,最後被滅的北漢亡於979年。除此之外,在北方還有遼國和西夏。

五代十國時期是個政治腐敗、社會混亂的時期,特別是五個王朝,都是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戰爭徵賦不斷,歷史名城長安和洛陽都曾經被毀,所以前人把五代稱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王朝。後來的殘酷刑罰「凌遲」(即千刀萬剮)就是在五代時期出現的。相較北方五個王朝的混亂而言,南方諸國卻處於相對和平狀態,社會穩定,經濟繼續發展。

不過,這一時期印刷術的發展,以及文學上詞的出現,都為這個時代增添了不少亮色。

《推背圖》的預言與後梁的興亡(907---923)

唐朝著名《推背圖》中的第十象對後梁的興亡做了準確的預測。第十象的圖為兩山相夾,由古道中間流出血水,為凶險之象。讖文說:「蕩蕩中原,莫御八牛。泅水不滌,有血無頭。」「八牛」合起來是個朱字,「泅水不滌,有血無頭」,合起來是個溫字。意思是說,唐朝末年,朱溫的勢力中原無人可比。朱溫通過征戰,殺人無數,致使血流成河。

頌文是:「一後二主盡升遐,四海茫茫總一家。不但我生還殺我,回頭還有李兒花。」其中「一後二主」指朱溫殺掉唐朝末年的何皇后、昭宗和哀宗三人,其後將四海統一於自己手中。但後來卻被次子所殺,應了第三句「不但我生還殺我」。「回頭還有李兒花」指李存勖滅了朱氏梁朝,建立起了後唐。

歷史的真實也確實如此。唐末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原名朱溫),在消滅了諸多割據勢力,初步統一了黃河流域以後,於907年廢唐哀帝自立,國號梁,定都開封,史稱「後梁」。

後梁建立後,梁太祖朱全忠與河東沙陀人李克用父子繼續爭奪霸權。連年戰爭使社會動盪,民不聊生。912年,朱全忠被其子殺死後,政局更為混亂。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趁機滅了梁朝,建立了唐朝,史稱後唐。後梁統治共17年。
  
《推背圖》的預言與後唐的興亡(923—936) 

《推背圖》第十一象預言了後唐的興亡。第十一象的圖中畫的是野外,一人死在樹林草叢中,暗示著後唐皇帝李存勖被殺的歷史史實。讖文中說:「五人同卜,非祿非福。兼而言之,喜怒哀樂。」「五人同卜」是繁體的「從(從)字,」「兼而言之」是一個「謙」字,暗指後唐莊宗寵信伶人郭從謙。讖文的意思是說郭從謙在後唐莊宗面前,一會兒變個扮相,逗得皇帝或喜或哭或怒或樂,但這並不是皇帝的福氣。

而頌文說:「龍蛇相鬥三十年,一日同光直上天。上得天堂好遊戲,東兵百萬入秦川。」「龍蛇相鬥三十年,一日同光直上天」,指後唐莊宗李存勖征戰三十年,終於登上皇帝之位。後兩句是講,他當上皇帝後,卻不知道珍惜,在一次遊樂嬉戲時,被伶人郭從謙射死在野外,並引來李嗣源的軍隊進攻秦川。

歷史的真實亦是如此。

923年四月,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滅掉後梁後,自稱皇帝,是為莊宗,國號唐,建都洛陽,史稱「後唐」。

926年魏州(河北大名東南)發生兵變,莊宗被伶人流矢所殺,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進入洛陽稱帝,是為明宗。唐明宗改革了莊宗時的一些弊政,減少戰事,鼓勵農業生產,百姓獲得了短暫的喘息時期。明宗在位七年,他死後,後唐內部發生內亂,不久被後晉所滅。後唐統治時間為14年。

《推背圖》的預言與後晉的興亡(936—947)

《推背圖》中的第十二象對後晉的興亡做了準確的預言。第十二象的圖中畫有一個穿著少數民族服裝的人,另有一塊石頭在他腳下,暗指石敬瑭拜倒在外族入侵者的腳下。讖文說:「塊然一石,謂他人父。統二八州,已非唐土」。前兩句是說石敬瑭認契丹王耶律德光為父親,自稱兒子。後兩句是說,石敬瑭依靠契丹人的兵力,消滅了後唐,建立了後晉,但把朔、薊、幽等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因此說「統二八州,已非唐土」。

頌文說:「反兆先多口,出入皆無主。繫鈴自解鈴,父亡子亦死。」意思是契丹人幫助石敬瑭滅了後唐,建立起了後晉,但後來契丹人又滅掉了後晉。

歷史的真實與之絲毫不差。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沙陀人)以割讓幽雲十六州(今河北、山西的北部和內蒙古的一部分)、歲貢絹帛三十萬匹和認遼朝君主耶律德光為父皇帝等條件,取得遼兵的援助,推翻了後唐,建立了政權,國號晉,遷都開封,史稱「後晉」。

後晉建立以後,遼軍以幽雲十六州為南下攻掠中原的基地,多次南下,致使北方地區的社會經濟遭受到嚴重的破壞。947年初,遼軍攻入開封,滅了後晉。後晉共存在了十二年。

《推背圖》的預言與後漢的興亡

《推背圖》第十三象準確預言了後漢的興亡。第十三象的圖中的城牆上立著一隻雀兒,城下水上百隻雀兒在飛,暗指後周郭威滅後漢立朝的事情。郭威世稱郭雀兒,因此以雀兒為喻。讖文說:「漢水竭,雀高飛。飛來飛去何所止,高山不及城郭低。」「漢水竭」指後漢滅亡,「雀高飛」指郭威建立後周。後兩句意思是郭威幾經周折,最後終於取得成功。

頌文是:「百個雀兒水上飛,九十九個過山西。唯有一個踏破足,高樓獨自理毛衣。」意思是想做皇帝的人像雀兒一樣多,但大多數都像日落西山一樣失敗了,只有郭威取得了成功。

歷史的真實情況是:當遼兵攻入開封,滅掉後晉後,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沙陀人)在晉陽(太原)稱帝(高祖),仍用後晉天福年號,爭取後晉舊臣歸附。當遼兵北退後,他很快進入洛陽和開封,並在開封建都,國號漢,史稱「後漢」。

後漢高祖做了11個月皇帝就死了,其侄子劉承祐(隱帝)繼位後,亂殺大臣。天雄節度使郭威被迫起兵反漢,隱帝被殺。後漢僅統治四年就滅亡了。

《推背圖》的預言和後周的興亡(951-959)

《推背圖》的第十四象準確預言了後周的興亡。第十四象的圖中畫了一捆柴,柴上面長出一枝新芽。「柴」暗指周世宗柴榮父子,新芽指趙匡胤,暗示趙氏宋朝代替後周。

讖文是:「李樹得根芽,石榴漫放花。枯木逢春只一瞬,讓他天下競榮華。」前兩句用李樹、石榴榮發,隱喻柴榮的名字。第三句「枯木逢春只一瞬」意思是柴榮當皇帝的時間很短,死後將皇位傳給了七歲的兒子柴宗訓。柴宗又將皇位傳給了趙匡胤,宋朝享國三百多年,所以說「讓他天下競榮華」。

頌文是:「金木水火土已終,十三童子五王公。英明重見太平日,五十三參運不通。」頭兩句講的是五代終結,五王公指五代,十三童子指五代的十三個皇帝。後兩句講柴世宗出現,天下有重見太平的希望,但上天注定五代只有53年的命數,所以,柴世宗的天下也只能到兒子而終。

歷史的真實是:951年正月,郭威起兵滅掉後漢,並在開封稱帝(太祖),國號周,史稱「後周」。

周太祖出身貧寒,深知民間疾苦,稱帝后虛心納諫,生活節儉。他吸取前四代過分信任武夫的教訓,留心人才,並力圖革除弊政,採取了嚴懲貪官污吏、獎勵生產、廢除苛捐雜稅以及免除牛租等措施,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社會生產得到發展。954年,周太祖死,養子郭榮(原姓柴,太祖內侄)繼位,是為世宗。

柴榮,史書記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是五代亂世中傑出的政治家。


周世宗即位後,在周太祖改革的基礎上,繼續革新政治。他首先整頓綱紀,嚴懲貪官。同時,對現行法律進行整理,刪繁就簡,編成《大周刑統》,使全國遵守統一的法律。在經濟方面,則獎勵墾田,並實行均田制度。

他還興修水利,恢復以開封為中心的水路交通網。如先後派宰相李谷巡視黃河堤防,發丁夫六萬人用三十天時間修固河堤;調發丁夫二萬人到原武(河南原陽)堵塞黃河決口,減少了水患。956年和959年,疏浚汴河、五丈河,連接濟水,使山東船隻直達開封。接著疏浚汴河南段及山陽瀆,重新溝通從黃河到長江的水道,又疏蔡河,使開封水道南達壽州。自此,山東和江淮的糧食、貨物都可由水道直達京城,使開封繁榮起來。此外,他訓練軍隊,並開始進行統一戰爭。

不過,其在位期間採取滅佛措施,這是繼「三武(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滅佛」後的又一次大規模的抑佛運動。同歷史上其他滅佛的皇帝一樣,周世宗在位五年後,也就是公元959年,就因病而亡,死時只有三十九歲。

柴榮死後,皇位傳給了七歲的兒子柴宗訓。次年歸德節度使兼禁軍首領、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並皇袍加身,隨後迫使柴宗退位,建立宋朝。後周在存在了8年後滅亡。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十八)

圖為三彩馬,高47cm,馬首略低,偏向一側,頭戴籠套,額前飾杏葉狀物。短鬃,胸前及股後絡綠色鞅秋,並掛有飾物。鞍韉色彩豐富,鮮艷奪目。



科技篇

天文學

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一行和尚(683年~727年),本姓張,名遂,魏州昌樂(河南南樂)人。724年(開元十二年),跟一行和尚同時的一位工程技術專家梁令瓚和工匠們一起,創造了一架黃道游儀,用來觀測日、月的位置和運動情況。一行通過觀察,發現了恆星位置移動的現象。這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恆星自行的觀點早了將近一千年。

724年,一行還倡議在全國二十四個地方測量北極高度和冬夏至日和春秋分日的日影長度,並設計了一種叫做復矩圖的儀器,用來測量北極高度。一行從這次測量中算出南北兩地相差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合現在129.22公里),北極高度相差一度。這個數據就是地球子午線(經度)一度的長度。它與現代測量子午線的長度111.2公里相比,雖然還有較大的誤差,但這種用科學方法實測子午線的工作在世界上還是第一次。

一行從725年開始修制新歷,到727年(開元十五年)完成,取名《大衍歷》。這部曆法系統周密,結構合理,比較符合天文實際,是當時的先進曆法。後來的曆法家幾乎都是按照它的結構來編寫曆法的,直到明朝末年吸收西洋曆法後才有所改變。

雕板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最早的印刷術是雕板印刷,大約在7世紀中期,就已經有了雕板印的佛像。到8世紀80年代,有了作為商人納稅憑據用的「印紙」出現。

824年(長慶四年),在詩人元稹為白居易《長慶集》寫的序文中說到,有人拿白詩的寫本和印本在街頭叫賣或換取酒茶。到文宗大和年間,四川和江淮一帶民間已經每歲「以板印歷日」,在市場出售,以致不等朝廷頒下新歷,「其印歷已滿天下」。可見在唐後期雕板印刷已相當發達。

絲織業

江南的手工業生產,在唐朝也有很大的發展。以絲紡織而論,這時南方已超過北方。吳越是江南地區的絲紡織中心,貞元(785年~805年)以後,越州向朝廷進貢的絲織品達數十種之多,因而當時有「輦越而衣」的說法。荊州(湖北江陵)和宣州(安徽宣城)也成了絲織物的重要產地,荊州的貢綾、宣州的紅線毯,都居全國的上選。棉織業在南方也有發展,而嶺南的棉紡織似更普遍。

紡織品初唐時期是中國錦綾織造技術的重要轉變期。唐代在原先有的經線織技術中加入了緯線織,同時織綾的技術分化,而能織出多種花紋。緯線織可同時運用八種色線,取代了原先經線的三色範圍,例如盛唐時流行的「華文錦」就有豐富的色彩層次。

說到圖案,在唐代張彥遠所著的「歷代名畫記」一書中,曾提及初唐時益州(成都)一名善織的藝匠名為竇師綸者。文中記載當時宮廷的倉庫裡,收藏有竇師綸所織的錦綾,其圖案豐富,有雙雉、斗羊、翔鳳、游麟及其它神獸,這些錦綾即所謂的「瑞錦」及「宮綾」。同時,唐在延載元年(公元六九四年),皇帝賞賜繡袍給三品以上的文武官,每一品階的袍飾紋樣各不同。

八世紀盛唐絲織藝術的代表作品,是新疆阿斯達那的一座大歷三年(公元七七三年)文書的墓所出土的一雙錦襪。它是由大紅、粉紅、白、墨、蔥綠、黃、寶藍、墨紫等八色絲線織成的斜紋緯錦。其圖案為紅地五彩花,以大小花朵組成的花團為中心,旁邊則繞以各種禽鳥、行雲及零散的小花。外側又雜置折枝花及山石遠樹。近錦地邊還織有寬約二公分的寶藍地五彩花卉帶狀的花邊,構圖繁複,配色華麗,組織密緻。

在唐前期,紡織、冶鑄、燒瓷等幾個部門的手工業生產,都有較顯著的發展。首先是紡織業。北方善織絹,江南盛產布,唐前期大體上還是如此。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亳縣)生產的絹帛質量最高。定州的綾絹產量最多,每年要向皇帝進貢1500多匹。江南的絲紡織也有了很大發展。江南東道(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的絲織物品類繁多,很多列為貢品,在產量上已僅次於河南、河北道而躍居於全國的第三位。當時的絲織物品種和花式都很多,爭奇鬥艷,十分精美。當時的麻紡織也很發達,黃州(湖北黃岡)的貲布被列為第一等。棉紡織在唐代也有較顯著的發展,當時西北的吐魯番和南方的雲南、兩廣、福建等地,各族已愈來愈普遍種植棉花和生產棉布。這時,印染技術有明顯提高。

陶瓷業

在唐代,瓷器生產也有重大發展。唐前期已大量燒制白瓷,邢州窯(河北臨城縣境內)生產的白瓷「類銀」、「類雪」,質量很高。李肇《國史補》稱:「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可見邢州窯白瓷的產量是很大的。四川的大邑窯也以生產白瓷著名。江西昌南鎮(景德鎮)以產瓷聞名始於唐前期,它燒制的白瓷和青瓷當時有「假玉器」之稱。唐代專燒青瓷的窯多在南方,以越州窯的產品為最佳。越窯燒制的青瓷,胎質薄,雅致瑰麗,光澤晶瑩。唐詩有「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之句,把越瓷的精美形象的描繪了出來。

唐代還出現了施黃、綠、白、赭、藍等彩釉的陶瓷,稱為「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陶器的代表,是一種低溫鉛釉陶器,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有銅、鐵、錳、鈷等礦物作釉料著色劑,釉、裡還加入鉛作助熔劑,最後經低溫燒制而成。

從狹義上說,唐三彩是指唐代生產的三彩釉陶:即以白、綠、黃三種顏色為主要色調的陶器。但從廣義上說,由於彩色釉陶器是以單色釉開始,又逐漸發展到二彩釉,然後再演進為多彩釉階段,所以把這幾個階段的釉陶通稱為「唐三彩」;也就是說,唐三彩有單色、雙包、三彩甚或多彩,呈色範圍泛及赭紅、黃、綠、藍、紫、褐、白等等,古代習慣以三為極數,故而用三彩代表多彩的意思。

唐三彩是在綜合東漢以來的綠釉和黃釉陶的基礎上,又引進波斯藍釉技術藍釉技術創燒而成的。據說唐三彩中呈藍色的鈷料,也是從波斯進口的,所以人們常說「三彩貴藍」。此外唐三彩中的鳳頭瓶也受波斯薩珊銀器影響。

唐三彩陶器主要用於明器和俑,表現建築、傢具、日用品、牲畜、人物等,式樣繁多,可再現唐代社會生活風貌,被譽為唐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唐三彩的繁盛時期是在開元盛世,天寶以後逐漸衰落。

盛唐時的三彩產量大,質量高,三彩俑生動傳神,釉色自然垂流,互相滲化,色彩絢麗,呈朦朧之美,藝術水平很高。目前出土的唐三彩多集中於唐代兩都西安和洛陽,此外揚州也出土了一些。目前所發現的唐三彩窯址僅有河南鞏縣窯一處。鞏縣窯出土的唐三彩有缽、碗、瓶、罐等,還發現有貼花裝飾用的陶范,但沒發現俑。唐三彩對後來的陶瓷發展影響很大,諸如外國的波斯三彩、伊斯蘭三彩、新羅三彩、奈良三彩等,中國的遼三彩、宋三彩、明三彩、清三彩等,都受其影響。

造紙業

造紙業在唐代獲得廣泛發展,重要的產地多分佈於南方。宣、歙、杭、婺、衡、越、均、益、韶等州,都是當時有名的產紙地區。益州所產麻紙和浙東所產籐紙,經久耐用,流行極廣。盛唐以後,益州的造紙技術更有提高,花色品種也更多,荊、揚、交、廣等地用桑皮造紙,稱谷紙。韶州用竹造紙,開闢了以後竹紙迅速發展的歷史。

另外,宣州涇縣所造宣紙,細密均勻,潔白柔軟,經久不變色,為書畫家喜用的紙張。

冶鑄業

冶鑄業在唐代也有很大的進步。唐朝規定,除西、北邊州禁置鐵冶和採礦外,其餘諸州出銅鐵之所,聽人私采,官收其稅。據記載,唐前期有銀銅鐵錫之冶168所,在陝(河南陝縣)、宣(安徽宣城)、潤(江蘇鎮江)、饒(江西波陽)、衢(浙江衢縣)、信(江西上饒)諸州有銀冶五十八,銅冶九十六,鐵山五,錫山二,鉛山四。這是一個很粗略的統計,要比實有數少得多。唐宣宗時曾一次增鐵山七十一,可見全國產鐵處極多。

這時,金屬鑄造技術達到了新水平。近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一處盛唐時期的窖藏文物,其中有碗、盤、壺、罐等金銀器皿270件,造型優美,紋飾精緻富麗。從其切削工藝來看,可能已採用手搖足踩的簡單車床,這反映了當時製造技術的進步。

621年(武德四年),唐朝開始鑄造新幣,名「開元通寶」,直徑八分,十枚錢重一兩。自唐以後十枚重一兩的錢開始流行,相沿至清基本不變。天寶末年,分散在全國的鑄錢爐共99處,每年鑄錢達32.7萬貫左右。

醫學

唐代醫學不但分科較細,而且名醫倍出,其中最傑出的是京兆華原(陝西耀縣)人孫思邈(581年~682年)。

孫思邈是唐代傑出的醫學家,被尊為「藥王」。他聰敏好學,七歲就能日誦千字,人稱「聖童」;二十歲精通諸子百家學說和天文曆法,善談老子莊子,兼好佛學。他活了一百多歲,依然耳聰目明神清氣爽,是真正博學廣識長生不老的人。宰相魏徵編修齊、梁、陳、周、隋五代史時怕有遺漏,常常去拜訪他,他一一講來不偏不漏,有如親眼目睹。

有一天盧照鄰問孫思邈:「名醫為什麼能治好疾病呢?」孫思邈說:"我聽說人體必須以天地運行的規律做為參照的根本。天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變化,日月向前推移,寒暑相互交替,循環不息。天地之氣調和就降為雨,怒就鼓蕩為風,飄落成為露,凝結成霜雪,瀰漫散佈則成彩虹,這就是大自然的一般常規。人有四肢五臟,睡眠覺醒,呼吸吐納,精氣循環往來,流通的是氣血,表現出來的是氣色,發出來的是聲音,這也是人體的常規。陽則用其精氣,陰則用其形質,天和人都是相同的。一旦陰陽失調,陽氣蒸騰發則為熱症,陰氣凝滯則生寒症,精氣固結就成為贅瘤,氣虛下陷就成為癰疽,氣逆妄行則心虛氣喘,氣血衰竭就憔悴枯槁,症狀表現在面貌上,變化表現在形體上,用這個道理來觀察天地也是如此。因此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盈縮變化,天上星辰偏離了軌道,日月發生了蝕變,彗星出現在天空,這是天地出現的危險徵兆。寒暑不按季節來臨,這就是天地的寒熱病;石頭聳立,土地隆起,這就是天地的贅瘤;山崩地陷,這就是天地的癰疽;狂風暴雨,這就是天地的喘乏;天不下雨,川澤涸竭,這就是天地的焦枯。良醫用藥物來疏導,用針灸來治療,聖人用至德使天下和順,再輔以人為的努力,所以人的身體有可以治好的疾病,天地也有可以消除的災害,人和天地的規律是相通的。」這段話被醫學界和世人廣為稱頌。

太宗和高宗都曾召見他並授給他官職,但他從不接受。公元682年孫思邈逝世,死後一個多月容貌顏色仍不改變,舉屍入棺卻沒有重量,後來開棺一看只有衣物而已。《二十六史》和《太平廣記》等書中均有記載。

652年(永徽三年),孫思邈寫成了第一部醫學著作《備急千金要方》三十卷。三十年後,又寫成了《千金翼方》三十卷,以補前書之不足。通常把這兩部著作簡稱為《千金方》,這是孫思邈一生辛勤探索的結晶。

孫思邈在書中總結了唐以前歷代醫家的醫學理論和治療經驗,收集了5300多個藥方。他對婦科和兒科特別重視,把他們列在卷首,主張獨立設科。他注意藥物配伍和辨證施治,首創復方,提出一方治多病或多方治一病的方法。在藥物的採集和應用方面,孫思邈也有突出的成績。

《千金方》共收載了八百餘種藥物,對其中二百多種藥物的採集和炮製還專門作了記述。由於孫思邈對藥物學和醫學所作的巨大貢獻,被後世尊稱為"藥王"。

唐朝醫學的另一個傑出成就,是在659年(顯慶四年)由蘇敬等人集體編修的,圖文並茂的藥物學專著《唐新本草》。此書共五十三卷,收集藥物844種,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頒定的藥典。

*針灸巨擘甄權

甄權是一代針灸巨擘,他不僅醫術嫻熟,還精通養生之道,主張飲食清素可使胃氣調和,精氣增長。當時的魯州刺史庫狄鏚苦於風患,手不能拉弓,無醫能為他醫治。甄權說:「保持射箭的姿勢,一針紮下去,就可以射箭了。」於是甄權針刺其肩隅穴,果真一針下去,刺史當即就能射箭了。深州剌史喉閉水米不下已三日,甄權以三稜針剌其手指,氣息即通,第二天飲食如故。甄權治病,多如此類。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親臨其家,問他飲食起居,訪詢用藥之道,並授予他朝散大夫一職,賜他壽杖衣物。當年甄權逝世,享年103歲。他一生著述很多,繪有《明堂人形圖》,撰有《針經鈔》、《脈經》、《針方》、《脈訣賦》、《藥性論》等,可惜今已失傳。其中部分內容可見於《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對後世有一定影響。尤其是甄氏的《明堂人形圖》在當時流傳廣泛,唐代名醫孫思邈即根據其所繪圖形重新繪製修訂為「人體經絡俞穴彩圖」(已佚)。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十七)

史學篇

唐朝以前,史書大都是私人編撰。到唐太宗時,開始設立史館,指定專人編修前代和本朝國史,並令宰相監修。從此,作為正史的紀傳體史書的編修工作,完全掌握在朝廷的手裡。

也是從唐朝開始,以後各朝代沿襲此制,連續修史,並逐漸成為一種制度。在二十四史中,唐朝編修的就有八部,即《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六部,以及由李延壽私人編修而獲得朝廷批准成為正史的《南史》和《北史》兩部。鑒於梁、陳、北齊、周、隋五史沒有《志》,後來又增修了《五代史志》,這就是現在《隋書》中的《志》。

除了上述編撰的正史外,唐朝還出了幾位史學大家。比如窮其一生精力編撰《史通》二十卷的劉知幾(661年~721年)。該書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史學理論專著。在這部書中,劉知幾對過去的史學著作,從體例、史料、語言文字到人物評價、史事記述,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批判,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他對史家和寫史提出了一些標準,主張一個優秀的歷史學家,必須具備才、學、識「三長」。對於「識」尤其強調。對於寫史,他提倡「直筆」,主張「良史以實錄直書為貴」。要求做到「不掩惡,不虛美」,「不避強禦」,「無所阿容」。《史通》對後世史學發展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玄宗時的杜佑(735年~812年)則在劉秩《政典》的基礎上進行擴充和改編,用了三十餘年時間完成了《通典》二百卷,分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九門,記載了從上古直到唐代宗年間各種典章制度的沿革,對於唐朝(天寶以前)的記載尤其詳細。

《通典》是中國第一部記述典章制度的專史,它不僅具有極重要的史料價值,而且為後來的典章制度分類專史開創了先例。

李吉甫(758年~814年)所著的《元和郡縣圖志》,是一部歷史地理專著,全書四十卷。它記述了各郡縣的戶口、物產、山川古跡、地理沿革等內容,是研究唐代歷史和地理的重要著作。原書各鎮篇首的地圖在宋朝時已經遺失,因此,後人又稱之為《元和郡縣志》。

散文傳奇篇

唐代之前,特別是在南北朝時期,占主導地位的是駢體文。駢體文追求聲律、詞藻、用典,文風萎靡,形式僵化,內容空洞,不能反映豐富的現實生活。隨著唐代經濟、文化的發展,這種文體形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實社會的需要。因此唐代出現了提倡古文的運動。

古文運動的實質是要在繼承古代散文優秀傳統的基礎上,以自然質樸、注重內容的新散文體來代替走入絕境的駢文,是一個力圖使文體、文風和文學語言適應時代要求的革新運動。

唐初的陳子昂是這個運動的奠基者,而古文運動的主要提倡者是韓愈。韓愈強調寫文章要有創造性,反對因襲模仿。他把自己所倡導的新散文體廣泛應用於各方面的寫作之中,先後寫出了三百多篇具有高度藝術技巧的散文。其作品氣勢磅礡,感情充沛,文字精煉,語言生動,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此外,柳宗元在古文運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四百多篇散文有著很高的成就。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對自然景色的描寫生動逼真,也有著很高的造詣。

唐朝中後期由於城市經濟的繁榮,於是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傳奇小說。與六朝的志怪小說相比,在傳奇小說中活動的主角,已經不是神鬼,而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因此作品具有比較豐富的社會內容。另一方面,唐代古文運動為小說創作提供了表達能力強的新散文體,詩歌的發達也為其輸送了豐富的營養,因此,傳奇小說的創作藝術,在各方面都有新發展。

傳奇小說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的古典小說開始脫離了萌芽狀態,漸漸發育成形了。著名的作品有沈既濟的《枕中記》,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陳鴻的《長恨歌傳》、《東城老父傳》,白行簡的《李娃傳》,蔣防的《霍小玉傳》,元稹的《鶯鶯傳》等。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十六)

大雁塔



建築篇

唐朝輝煌的建築成就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城市、宮殿、寺觀、陵墓、民居、園林、作坊、店肆等等。唐代帝王陵墓主要在關中一帶,規模十分宏大,以乾陵為代表,多是依山為陵,不另起墳;民居、作坊和店肆早已沒有實物,只能從繪畫中得到一些零散的資料;城市佈局與宮殿我們在前面的帝京篇中已有描述。

大唐建築的特點

初唐建築具有質樸、雄渾、開闊的風貌,清代著名學者顧炎武說:「余見天下州之為唐舊治者,其城廓必皆寬廣,街道必皆正直;廨捨之為唐舊創者,其基址必皆宏敞。宋以下所置,時彌近者制陋。」

唐長安城就比清朝包括外城在內的北京城還大出三分之一,長安太極宮面積達4平方公里,為北京紫禁城的六倍,更不用提大明宮中的麟德殿,共由四殿組合而成,佔地5000多平方米,各代建築望塵莫及。

精確的木構

唐初的木構架建築都十分簡潔明確,無任何多餘構件,柱、梁、斗拱、昂等是基本構件,各構件的尺度有著準確的比例。個別建築單體包括殿堂、層樓、角樓、門、闕、廊、塔、台、橋等,所使用的主要的建築部件幾乎全是木製材料,許多殿堂甚至不用一顆鐵釘和楔子,其穩固的結構和優美的造型達到令人驚歎的地步。《二十六史》記載武則天曾兩次在洛陽建明堂,高達二百九十尺,方三百尺,內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說明它是以木作為中心柱連接所有承重木構件來保證建築物的整體牢固。可惜相隔一千多年後,唐代的原建築幾乎損毀殆盡,我們只能從僅存的幾座唐塔、一座小寺廟和繪畫中一窺其玄奧。

《圖畫見聞志》在談到唐代建築畫跡時有這麼一段話:「設或未識漢殿、吳殿、樑柱、叉手、替木、熟柱、駝峰、方莖、頜道、抱間、昂頭、羅花羅幔、暗制綽幕、猢猻頭、琥珀枋、龜頭、虎座、飛簷、樸水、膊風、化廢、懸魚、惹草、當鉤、曲脊之類,憑何以畫屋木也?」這一大堆建築構件名稱體現了建築畫家對於創作的忠實態度,也說明了現存的唐代建築畫是可信賴的,盛唐時期開鑿的三百多窟敦煌壁畫就是最真實寶貴的泉源。

美輪美奐的裝飾與景觀

到了盛唐中葉,亭、台、樓、閣的造型日趨華麗精巧,附屬藝術如彩畫、雕刻、壁畫和雕塑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台基、台階、勾檻、屋樑、柱枋、門窗、藻井和天花上往往都繪有團花和錦紋,如寶相花、石榴花、蓮花、火焰紋、寶珠紋等,色彩艷麗明朗悅目;雕刻中常用卷草、龍鳳、連珠、流蘇、飛天、蓮瓣等,構圖飽滿線條流暢;壁畫和雕塑的題材大多來自天國世界,神佛形象美好慈祥,鮮花樂舞供養如簇,令人觀望而生敬仰與嚮往之心。亭、台、樓、閣四周有水,水邊廣植花木,水中長生蓮荷。

有若自然的皇家園林

中國人自古尊奉「天人合一、天地為廬」的思想,造園手法以自然山水為主,輔以人力加工,達到立意滄溟的意境。

與慶宮是以園林為主體的宮苑,宮內開掘十八萬平方米的龍池,池畔綠柳成蔭,池中畫舫凌波,池上亭閣浮水而造,玲瓏別緻,中有曲折遊廊迴環相通。龍池東北是著名的沉香亭。

九成宮和華清宮屬於離宮別苑。據《九成宮醴泉銘》記載:「抗山冠殿,絕壑為池;跨水架楹,分崖竦闕。高閣周建,長廊四起。棟宇膠葛,台榭參差。仰觀則迢遞百尋,下臨則崢嶸千仞」,可知此宮是利用高險地形依自然地勢築成。華清宮在驪山北麓,臨近飛瀑溫泉,掩映於千餘株蒼松翠柏之間。山上有芙蓉園、粉梅壇、看花台等植物景區,山腰放鹿,山頂主要是道觀,有朝元閣、老君殿、長生殿,長生殿因白居易的《長恨歌》而名傳後世。

現存的唐塔和寺觀

樓閣式塔

木結構樓閣式塔是唐代塔的主流,現存的兩座都是磚砌仿木結構的。一座是西安興教寺玄奘塔,建於高宗總章二年(669年);一座是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建於高宗永微三年(652年),兩座塔的整體形象皆簡潔、穩定而敦實。

密簷式塔

西安小雁塔、河南法王寺塔、大理千尋塔和蛇骨塔均屬密簷式。千尋塔東臨洱海,西依點蒼山,簷微下凹,角微上翹,塔身潔白,修長秀麗,與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亭式塔

敦煌壁畫中許多單層木塔都是亭式塔,全塔小巧華麗,造型溫潤含蓄。現存的惠祟塔、淨藏塔、泛舟塔和明惠塔結構都比較簡單,唯山東神通寺龍虎塔全身浮雕金剛、羅漢、飛天、菩薩、騰龍和飛虎,展現了顯著的晚唐風格。

佛光寺大殿

至今僅存的四座唐代木結構寺廟中,以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保存最為完整。該寺建於晚唐857年,躲過了會昌年間(841-846年)滅佛毀寺之難,也因地理位置偏僻煙火冷落,故免受重建之災。除大殿本身全為精確木構外,殿內尚有唐代佛菩薩塑像幾十尊,梁下有唐代題名墨跡,更珍貴的是拱眼壁上還留有一幅大型的唐代神仙壁畫,氣勢磅礡色彩艷麗,為中國古壁畫的開山之作。雖然小小的佛光寺在大唐瑰麗雄奇的建築篇章中只不過是一粒塵埃,但它顯示出來的和諧優美的整體形象和高超的工藝水平也足以令後人歎為觀止。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十五)

石刻和雕刻藝術
大足石刻藝術

重慶大足縣境內,有唐宋以來石刻造像100餘處,6萬餘尊,總稱大足石刻。其中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山、寶頂山摩巖造像規模最大、最集中,最為壯觀。

北山摩巖造像,位於縣城西北1公里,創於晚唐,歷經五代、兩宋,雕刻諸佛、菩薩等,造像近萬尊,以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唐代人物形象端莊豐滿,氣質渾厚;刻工精湛,人神合壁。

龍門石窟雕塑

龍門石窟的雕塑大規模開鑿於北魏和唐代。現存窟龕二千一百多個,佛塔四十餘座,碑刻題記三千六百塊左右,全山造像十萬餘軀。

奉先寺大盧捨那像龕氣勢宏偉,雕琢精湛,唐高宗李治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完成,為龍門唐代石窟中規模最大、藝術精美而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石窟。主像盧捨那大佛通高17.14米,面容豐滿秀麗,雙目寧靜,嘴角徽露笑意。兩旁迦葉肅穆持重,阿難溫順虔誠,菩薩端嚴矜持,天王蹙眉怒目,力士雄強威武。奉先寺群像的佈局、形象的賭徒、神情的刻卉,都達到了形神兼備的效果,體現出唐代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

萬佛洞建於唐高宗李治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完成。因洞內南北壁上滿刻著小佛,約共一萬五千餘尊,故稱萬佛洞。正壁佛像端坐於束腰八角蓮花座上。後壁雕刻五十四枝蓮花,每枝蓮花上坐一菩薩或供養人,形象別緻。南北壁基刻伎爾人,舞者衣帶飄揚、婀娜多姿;奏樂者手執樂器,形像生動。洞外南壁觀世音菩薩,左手提淨瓶,右手舉麈尾,比例勻稱適度,體態動靜都贏得劃得較為自然。木塔建造在高大台基上,台基高4米余,分上下兩層。上層的台基和月台各角,都有角石,從角石上突起的獅子來看,雕刻風格古樸,應是遼代的貴物。木塔總高67.31米,其中塔剎高約10米。塔平面八角形,底層直徑30.27米。塔有五個明層,各層間又夾有暗層,實為九層。底層為重簷並有迴廊,故塔的外觀為六層屋簷。塔的整體比例適當,其外形也顯得穩重而莊嚴。

敦煌石窟雕塑

莫高窟唐現存492個石窟中,唐朝時建造的就有247洞。

隋唐為莫高窟的全盛時期,特別在唐朝。佛教達到了鼎盛時期,石窟的開鑿也進入了鼎盛時期。隋代百窟樣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為中心佛壇,組像同南北朝。唐代時出現了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豐碩壯實」之貌。窟中壁畫主要是大場面的說法圖和簡單的經變圖。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於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畫是多種經變圖,其規模極為宏偉,表現出了天國的壯麗圖景。

樂山大佛

俗稱「游峨眉必朝大佛」。 樂山大佛位於四川樂山市城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處的凌雲山上,為凌雲山臨江的整片石壁,全靠人力開鑿凹進石刻而成的坐佛像,高71米,頭高14.7米,耳長6.72米,鼻長5.3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腳背寬9米、長11米,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佛像。這尊大佛像,雙手撫膝,神情肅穆,目視著莽莽大江。它不僅體型巨大,而且雕刻技術高超,結構勻稱,比例適宜,線條流暢。頭部身上還巧妙的暗藏排水系統,以避免水流衝擊,減弱風化。在佛窟左面巖壁上,有一條與大佛同時開鑿的險峻棧道,因其盤旋九曲,故名「九曲棧道」。 從棧道可下到大佛的腳底處。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高宗開元初年(713年),歷時90年方竣工。當時凌雲寺名僧海通見三江匯合處,每逢洪水季節便水患不斷,遂蒙生修建大佛的念頭,想借此以鎮水妖。於是他歷盡艱辛,四處化緣歷時20年積資。海通沒等到大佛建成即過世。後經劍南川西節度使韋皋,繼續將其建成。現凌雲山頂的海師洞,傳為海通修習之所,洞內有海通塑像,高2米,盤膝而坐,手捧裝有眼珠的托盤,面容剛毅,威不可犯。

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佛像。千百年來,人說這裡「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一是說坐佛之大,二是指佛教文化的濃郁。很奇妙的是,在大佛附近的江邊還有一尊自然形成的、十分逼真的睡佛,它的頭、手、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和龜城山三山連襟而成,著名的樂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型睡佛的胸部位置。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十四)

音樂篇

初唐時期對於文藝方面的豁達兼收,使邊陲少數民族和鄰境諸國的樂器及歌舞藝術空前的大量傳入中原,以致唐朝歌舞大曲的成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清商樂》、《龜茲樂》和《西涼樂》組成了唐朝音樂的主流。

《清商樂》形成於魏晉之時,是中原漢族的俗樂,它使用傳統的樂器琴、瑟、築、秦琵琶、笙、簫、笛、箏、臥箜篌、編鐘、編磬類等。音色優雅舒緩,多為坐伎部在堂上坐著演奏,歌舞者最多四人,技巧細膩。

《西涼樂》源於後涼(公元386~399年),它往往將漢族樂器鐘、磬、笙、箏、臥箜篌與西域樂器豎箜篌、曲項琵琶混合使用,所以《隋書·音樂志下》稱其「音樂聲調悉與書史不同」,兼有胡樂與漢樂的特點。

《龜茲樂》則來自於前秦時期(公元382年)偏遠的西北邊荒,它在西涼樂器的基礎上增加了篳篥、五弦琵琶、貝、銅鈸、拍板、大鼓等。多為立伎部在堂下站著演奏,歌舞者可多達六十四人至一百八十人,氣勢豪邁雄渾,舞蹈鏗鏘有力,帶來了一種粗獷的震撼人心的藝術風格。

盛唐歌舞大曲

唐代音樂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恢宏壯觀,小曲輕快活潑。大曲中有一部分又稱為法曲,其起源與宗教有關,所以往往摻雜了道教的音樂在內。

《秦王破陣樂》(也稱《七德》)為太宗所造,屬武舞。呂才、李百藥、虞世南、褚亮、魏徵等制歌詞。一百二十人披甲持戟而舞,享宴奏之,天子避位,坐宴者皆興。此曲「雷大鼓,雜以龜茲之樂,聲振百里,動盪山谷。」

《慶善樂》(也稱《九功》)同為太宗所造也,屬文舞。此曲獨用西涼樂,最為閑雅。舞者六十四人,衣紫大袖裾襦,戴假髻穿皮靴。舞蹈安徐,以象文德洽而天下安樂也。

《霓裳羽衣》則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曲子。白居易有詩雲:「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羽衣舞。」據說在開元年間一個中秋十五的夜晚,道士葉法善邀玄宗同游月宮,聆聽了仙樂《紫雲曲》,玄宗通曉音律,暗中記了下來,回來後親自譜曲並教梨園樂伎彈奏。這就是絕美的《霓裳羽衣曲》的來歷。樂中多絲竹之音,宛轉清雅;舞者身穿翠孔雀上衣與艷似彩虹的裙子,如仙女般出塵飄逸,正像道家的羽化飛升。

隋代出現的集中外樂舞的「九部樂」,唐代時增為十部,足見歌舞之盛。在民間藝術的浸染下歌舞向戲劇又靠攏了一步。這時有所謂大面,又稱代面,即戴著面具演出的戲。著名劇目是《蘭陵王入陣曲》。據說,北齊蘭陵王高長恭勇冠三軍,但容貌俊美。他覺得不足以威懾敵人,便戴上木刻面具上陣。此戲曾傳至日本。此外,《蘭陵王》、《撥頭》、《踏搖娘》這三個唐代有名的歌舞戲,都各有簡短卻完整的故事,有人物,有衝突。情節的發展,走向規定的結局。

音樂大家

在這百花盛開的唐朝,不但湧現了一大批諸如李龜年、曹氏家族、安萬善、董庭蘭、李憑等等名滿天下的音樂演奏大家,還出現了不可勝數的舞蹈表演家。

唐詩中有:「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李頎),「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的千古佳句。可見唐代連邊塞胡女、市井商婦都如此通曉音樂,那演奏大家的技藝是可想而知了。

在眾多的舞蹈表演家當中,最為特殊的一位莫過於名聞遐邇的公孫大娘,其劍器舞的技藝爐火純青,達到「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的境界。

而普通百姓對歌舞活動的喜愛也到了令人驚歎的地步。每到節日,上至宮廷下至朝野,男男女女手牽著手盤旋進退,邊舞邊唱夜以續日,稱為「踏歌」。單單公元713年上元節那一天,宮中通宵達旦踏歌的宮女就有三千多人;天寶年間唐玄宗更在宮外搭起山棚,架起燈樓高二十餘丈,懸掛燈輪五萬盞,光照方圓百里。人民傾城而出,在火輪燈樹下又唱又跳一連踏歌三日三夜,歡樂之極未之見也。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十三)

詩歌篇
可以說,唐詩包涵了大唐的一切!

打開《全唐詩》的第一頁,赫然入目的第一句唐詩「秦川雄帝宅,涵谷壯皇居」出自唐太宗之手。唐太宗不僅奠定了大唐帝國三百多年繁華的基石,同時一掃先朝詩詞的靡靡之氣,為唐詩開啟了一個雄渾閎闊風骨神逸的全盛時代。由淺易的「床前明月光」起,一直寫到友誼愛情、田園山水、大漠邊關、生離死別,以及整個唐朝的歷史演進,詩句優美,婉然動人。

初唐四傑

在高宗到武則天初年,詩壇開始興旺,並有「以文章齊名天下」的初唐四傑,為詩道首開先河。他們「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四人分別為王勃、駱賓王、楊炯和盧照鄰。

王勃的《騰王閣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首先將人引入唐詩美麗如畫的境界。他的送別詩一反悲傷的常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感情真摯,豁達動人。

到公元684年,唐室大亂,武則天篡權。此時的駱賓王身處揚州,他誓死效忠李唐,與李敬業(名將李績之孫)籌備起兵救國勤王,並親筆起草了氣勢磅礡的《討武曌檄》,勾起天下人民忠烈的愛國之心,其文提到:武則天迫害忠臣長孫無忌乃「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並用「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描寫武則天親夫唐高宗剛死,墳土未乾,唐中宗就被廢。 以「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天下。」作結,充滿天下必歸李唐的決心。

相傳此檄文傳入京師,武則天看後竟然大讚駱賓王才華出眾,歎不能攏絡為己用。後來義軍戰敗,一說駱賓王被殺,另一說他落髮為僧,不知所終。

盛唐之音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如此千古絕唱誰人所作?陳子昂也!一首《登幽州台歌》吹響了盛唐詩壇的第一聲號角,將時空推至遠古的洪荒,那與生俱來的孤獨與悲愴令人感到生命在浩宇中的渺小,無盡的寂靜曾觸動多少紅塵中人「我是誰?我從何而來?」的哀傷。

詩仙與詩聖的誕生

李白與杜甫的誕生,恰似兩顆巨大如輪的星斗,令唐詩的夜空放出耀眼的光芒。詩仙李白一生風流俊逸放浪形骸,荊門黃金台、天姥明月宮皆往神遊,佳人與美酒、金戈並鐵馬無不入夢,其詩作廣闊繁多如黃河之水天上來、驚世名句滔滔不絕,令人蕩氣迴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渡荊門送別》)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行路難,歸去來!」(《行路難之二》)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夢遊天姥吟留別》)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月下獨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將進酒》)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之一》)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特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從軍行》)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這些千古名篇名句至今依舊朗朗上口,讓人回味無窮。相傳李白乃是天上的太白星轉世,李白亦稱自己是「謫仙」。

而詩聖杜甫一生歷經了兵荒馬亂家破人亡的沉痛,目睹了人民流離失所骨肉相食的淒絕,所有的懷才不遇與感時傷世從詩人胸中迸裂而出,發出了震撼河山的吶喊。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兵車行》)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強,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前出塞九首》)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佳人》)

讀杜甫的詩歌,悲天憫人之情由心中自然升起。

瑰麗悲壯的邊塞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燕山之雪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這些豪邁瑰麗的詩句把我們帶到那空曠的塞外,但見天邊落日如血,峰頭白雪皚皚,腳下黃沙萬里,夜來月光如霜。誰料這如水的月色中竟「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如果說中原詩多描寫優美的田園風光,那麼邊塞詩就飽含了悲壯的生離死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雖通篇沒有一個「死」字,但征戰所帶來的必然的「生死存亡」被王翰一語道破。

「黃河北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可以說是所有邊塞詩的代表作。

晚唐詩歌─夕陽無限好

晚唐的白居易才氣橫溢,就憑一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應考官場,震動朝廷上下。他敢於直言,忠貞正直,終於開罪了那些官中權貴,被貶官江州。

當他被流放為地方官時,對民生疾苦有了更深的體會,所以曾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他的詩歌用詞樸素、簡單易明,所以首首唱得街知巷聞。比如: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這一首《長恨歌》以唐玄宗與楊貴妃為歷史背景。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表達了琵琶女與正直知識分子的不幸。

這兩首詩早在白居易有生之年就名滿天下,正是「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縱使大唐國勢日益衰竭,但唐詩在歷史上已取得了無可替代的位置,至今千古傳誦!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十二)

唐·閻立本 《歷代帝王圖》(局部)


繪畫和書法篇

繪畫藝術

隨著繪畫題材和表現技巧的不斷豐富,唐代繪畫有了明顯的分科。當時湧現出大批著名的畫家,見於史冊者就達200餘人,為前所未有。畫家在不斷吸收近域與外來影響的基礎上,藝術表現技巧更加豐富,創建題材也空前廣泛。人物、山水、鞍馬、花鳥以及宗教經變壁畫都漸漸成長為獨立的畫種,工筆重彩、燦爛多樣的畫風此時已經成熟。

人物畫愈發注意反映現實生活,和刻劃人物的精神氣質;山水畫分出青綠和水墨兩大體系,並產生南北不同的地域性風格;花鳥畫創立工筆設色和水墨淡彩、沒骨等多種表現方法。宗教畫亦顯得更為絢麗多彩。此外,唐時期的壁畫,如宮殿、寺廟、旅舍、石窟、墓室等處的壁畫,富麗堂皇,令人歎為觀止。而且卷軸畫也開始興起,並因便於創作、收藏、觀賞而逐漸流行。可以說,唐代時期的繪畫成就,超過了以前各代,氣勢豪邁,影響波及當時的東方各國,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個高峰。

人物畫

唐太宗利用美術表彰功勳,要求美術具有「成教化,助人倫」的社會功能,所以唐朝人物畫得以迅速發展,出現了閻立本、張萱、吳道子等擅長人物畫的大畫家,成績斐然。人物畫在唐代進入了黃金時期。

閻立本和奇裝異服的朝貢使者圖

閻立本是唐太宗的宮廷畫師,兼工書法。人物、車馬、台閣無一不精,尤擅肖像。代表作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秦府十八學士」和「歷代帝王圖」。其畫法習顧愷之以線描畫、以形寫神的內涵;取張僧繇人物畫豐腴美艷之意象,故而線條遒勁,筆力雄渾,工筆設色重透絹素。「職貢圖」和「步輦圖」是奉太宗的詔命而作。「職貢圖」準確的記錄了當時各民族和外國使者來長安朝見「天可汗」的有趣情景。「步輦圖」描繪的是貞觀十五年,唐太宗會見吐番(今西藏地區)贊普松贊干布派來迎親的使者的場景。

張萱和周昉的閑雅仕女畫

張萱開盛唐工筆仕女「曲眉豐頰」的畫風,所畫人物表情生動,儀態端莊,衣裳明艷,心境從容。畫中題材大多來源現實生活,對後世風俗畫的影響極其深遠。傳世名作有《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等。

周昉長於綺羅人物,畫風初效張萱,後則小異,漸漸形成了「豐厚為體,衣紋勁簡,色彩柔麗」的特點,後人稱為「周家樣」。畫面構圖往往不著背景,不同人物以活動自成段落又互相關連,用筆古拙方勁。傳為其作品有《揮扇仕女》、《簪花仕女》、《彈琴仕女》和《內人雙陸圖》等,人物衣裳首飾明麗華貴,工整細膩,真實再現了唐代婦女溫雅的儀容風貌。

畫聖—吳道子

吳道子是大唐宗教畫的傑出代表。他在長安、洛陽兩地繪製了大量的宗教壁畫。所畫之天女「竊眸欲語」,菩薩「轉目視人」,力士「虯鬚雲鬢,數尺飛動,毛根出肉,力健有餘」。他還一變東晉顧愷之以來那種粗細一律的「鐵線描」,善於輕重頓拙似有節奏的「蘭葉描」;,所畫衣褶有飄舉之勢,成「筆不周而意周」之妙。其下筆時颯然風起,天衣飛揚,故有「吳帶當風」之稱;其傅彩時略施微染,超出縑素,世謂之「吳裝」。

史書記載許多屠夫看了他的地獄經變畫後心生恐懼,紛紛棄業改行,市井一度出現缺魚少肉的奇觀。所以吳道子畫名更盛,登門求畫的人越來越多,唐玄宗不得不「封禁」其手,非有詔不得畫也。我們可以從《菩薩圖》、《八十七神仙圖卷》和《實積賓伺羅像軸》等畫中領略其「神來之筆」的風采。

他的畫與張旭的草書、斐的劍術,被譽為當時的「三絕」,並且影響遠及日本、韓國等地。至今在日本還保存著傳為他作的《送子天王圖》。

《太平廣記》上還有一個關於吳道子的有趣傳說:有一次吳道子去拜訪一位僧人,請求喝杯茶,僧人對他不太尊敬,他就要來筆墨在杯上畫了一頭毛驢,然後走了。到夜裡毛驢下來把僧人的傢具都踩壞了,屋內一片亂七八糟。僧人知道是吳道子在捉弄他,只好認錯並請他來幫忙,吳道子就把毛驢塗掉了。

異彩紛呈的山水花鳥畫

唐代的山水畫繼隋代之後,更為蓬勃發展,形成風格不同的兩大主要流派。一是以武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俗稱大小李將軍)為代表的青綠山水;一是以文臣王維(俗稱王右丞)為代表的水墨山水。

初唐李思訓享有「國朝山水第一」的美譽。他確立了中國山水畫史上「青綠為質、金碧為紋」一派,構圖細密精緻,傅色濃烈沉穩,筆調華麗堂皇,亦稱「北宗」。青綠山水以勾勒為法,用筆細密煩瑣,顏色以石青、石綠為主;有時為了突出重點,勾以金粉,使畫面產生金碧輝煌的裝飾效果,亮麗壯觀,工致動人。如傳為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李昭道《明皇幸蜀圖》等,色彩富麗,情感外露,十分耐看。

盛唐大詩人王維發明了「破墨禪境」山水畫法,所畫山河、江雪往往具有一種蕭疏淡遠的情趣,真正地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被譽為「南宗」。水墨山水以渲染為法,用筆簡練奔放,強調水墨效能的發揮,以之來表現景物的體和面。即便設色,也講究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遠、純淨的境界,以「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為高。如傳王維作的《雪溪圖》平淡天真,感情委婉,耐人尋味。

與人物、山水畫一樣,唐代的花鳥走獸畫也進入了獨立發展的階段,受到宮廷與民間的廣泛歡迎,並湧現出一批專畫花鳥,或專畫牛、馬的傑出畫家。 如薛稷擅長畫仙鶴,杜甫有詩稱其畫鶴「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長人」。姜皎擅長畫鷹,畫面突兀逼人,充滿肅殺之氣。

再如曹霸,精於畫馬,生機勃勃,超凡脫俗。其弟子韓幹,有出藍之勝,所繪《照夜白圖》,用洗練而富有彈性的鐵線勾勒後稍加渲染,將一匹烈馬狂暴不羈的神情刻劃的栩栩如生,四蹄騰越,昂首嘶鳴,有脫韁而去的勢態,不愧為大手筆之作。他向唐玄宗說,皇宮禁苑內的良馬皆是他繪畫寫生的範本。韓幹畫的馬腳短而身肥,強悍威猛,具千里之相,有「唐馬」之譽,對後世影響較深。

壁畫

敦煌莫高窟現存洞窟半數以上為隋唐創建,這些洞窟內至今仍保留著大量以「經變」與供養人為主的壁畫,或敘述佛經故事,或描繪供養人物,與前代偏重佛本生及說法圖有所不同,光彩煥然,馳譽中外。歡快明亮的氣氛,代替了陰森悲慘的情調;喜慶昇平的極樂場面,描繪了人們理想中的佛國世界。圍繞著經變內容的描繪,穿插了宴飲、閱兵、行醫、旅商、農耕等生活場景,簡練真實而富有情趣。

如《西方淨土變圖》,除了佛與弟子外,圖中展現了瓊樓玉宇、仙山碧樹,樂隊高奏,舞翩翩,一派花團錦簇、絢爛華麗的氣氛。

敦煌壁畫的人物造型,由粗獷而進入精細,身軀準確生動,男子寬衣博帶,氣象雍容;女子體態豐肥,艷麗多姿。尤其是菩薩像,更多現實生活中的女性之美,端莊文靜,窈窕可愛,溫柔親切。

除了敦煌壁畫之外,唐朝還擁有色彩斑斕的墓室壁畫。唐代的墓室壁畫,亦隨著帝王厚葬之風的發展,規模和藝術水平均令前代望塵莫及。特別是乾陵內章懷太子李賢墓、永泰公主李仙惠墓、懿德太子李重潤墓壁畫,篇幅宏大,佈局嚴謹,內容豐富,如馴豹、客使、宮闕、宮女、伎樂、馬球等宮廷奢逸生活內容,皆在畫面上一一展現。

另一幅《禮賓圖》,描繪三位外族賓客懷著崇敬、嚴肅的神情,在漢族官員的陪同下,正等候著太子的接見。他們不同的形貌特徵、裝束打扮,刻劃得纖毫畢肖,唐朝中外各族的交流盛況,借此可見一斑。

永泰公主陵中的壁畫達百餘米,繪武士及男女侍從,隊列參差有序,掩映呼應,人物或回眸低語,或頷首盼顧,或端莊從容,或閑雅溫馴,無不儀態優美,情感豐富;衣紋線條抑揚起伏,宛若流水行雲,富於跌宕韻律。懿德太子墓室壁畫則表現崇樓傑閣的壯觀,宮廷儀仗的宏偉,金碧輝煌,氣勢磅礡,精彩紛呈。唐代無名畫師用筆流暢、色彩明快,以及善於利用空間交錯關係,造成畫面變化豐富而又不失和諧統一的精湛藝風,表明唐代繪畫總體水平的發達。

書法藝術

唐太宗在《指意》中說:夫字以神為精魄,神若不和,則字無態度也,以心毫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他推祟晉代大書家王羲之書法,謂之「盡善盡美」。所以唐代書法以王羲之為宗,兼容碑刻,篆隸。真楷體勢風範,由歐、虞、褚至顏、柳,書家輩出。而草書則出現了「顛張狂素」。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

*初唐三大家—歐、虞、褚

初唐書法三大家是歐陽詢、虞世南和褚遂良。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

歐陽詢的書體以險峻見長,其楷法無論用筆還是結體,都有十分嚴肅的程式。用筆以點畫鈿、結構狹、字端正、力勁健而著稱;結體時字裡行間精研穿插避就,筆畫安排至細小處仍見匠心。由於他的楷書嚴謹而易學,向來被初學者作為習字的範本。

虞世南的書法沉厚安祥,得大令宏觀。唐太宗曾稱虞世南有五絕,即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太宗曰:有一於此,足為名臣。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書斷》評:歐(陽詢)若猛將深入,時或不利;虞(世南)若行人妙選,罕有失辭。虞則內含剛柔,歐則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為優。當時虞的聲望便在歐上。由此可見中國自古以來凡事以人品為上,物品為下。及南逝,太宗常常歎息:「虞世南死,無以論書者。」

後來魏徵把褚遂良推薦給太宗,太宗即命他為侍書。其字體融匯二王(王羲之與王獻之父子)、歐、虞之態,明淨而媚好,沉著而飛動。世謂其書:「字裡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文雅,美麗多方」。一時風靡天下。

*唐書之頂峰—顏筋柳骨

中唐大書家顏真卿一改唐初瘦勁書風而為雄強,其字體厚重而雄媚,結構寬闊,氣勢磅礡。充滿忠義與悲愴的人生使顏書在晚年的筆墨動勢中有如老樹枯林,中藏濃花嫩蕊,一本怒生,萬枝爭發,生機盎然。難怪蘇東坡曰:詩至於杜子美(甫),文至於韓退之(愈),書至於顏魯公(真卿),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

晚唐書法家柳公權之行草酷似轅門列兵,森然環衛,字尚骨法,頓挫鮮明。較顏字瘦硬,比歐字雄厚。唐穆宗曾問其寫字的方法,柳公權回答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這一典故傳為「筆諫佳話」。《蒙詔帖》為行書代表,名跡喧赫,氣勢奪人,乾隆題詩贊之「險中生態,力度右軍(王羲之)。」後人稱 「顏筋柳骨」是也。

此外,張旭以「草聖」名世,兼能楷書。其真楷「至嚴」而草書「至縱」,時人覺得不大相信。這其中的道理蘇東坡予以形象的闡述: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佇立而能走者也。所以歷朝歷代每一位書法大家必是先工楷書後才能他顧耳。 張旭是「狂草」的奠基人。

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張旭的草書筆法,也以「狂草」得名。他的小字如春花初放,清新秀麗;大字如公孫大娘之舞劍器,奔騰灑脫,後世學者廣為效仿。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十一)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可以說,達到了中國古代文化的最高峰。

服飾篇

自古帝王將相上朝議政、祭祀天地與祖先都有不同的禮儀與禮服,禮節繁重服飾奢華。至秦始皇統一中國,威震四方,袞服冕冠鑲金墜玉,儀仗護衛千乘萬騎,其堂皇隆重無與倫比。後代帝王紛紛獨出心裁竟效豪奢,上樑不正下樑歪,後魏、北齊帝王及百官的車駕服飾到了奇縱詭異的地步。大唐貞觀初年,唐太宗完全去掉了這種奢靡的風氣,每年只有元日和冬至這兩天受朝及大祭祀服用袞冕,平時視朝聽政都穿常服。太宗的常服包括一件赤黃袍衫、一頂折上頭巾、一條九環腰帶、一雙六合靴,僅此而已。漸漸的文武百官悄然倣傚,甚至連宮女和仕女也喜愛上這樣的打扮。後來宮廷的風氣傳遍市井鄉村,所以唐朝男子都以帕頭、紗帽和袍衫作為日常服飾。

據《禮記•深衣》記載:「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短勿見膚,長勿被土。」其實中國歷代服裝不管怎樣變化,不外乎兩種類型:一種是分為上、下兩截,穿在上身的名為「衣」,穿在下身的名為「裳」,故有「上衣下裳」之說;另一種是將衣、裳連為一體,名為「深衣」,唐朝的袍衫就是在深衣的基礎上發展演變來的。

*男子的頭飾與服飾

帕頭是一種包頭用的巾帛,主要的變化在兩腳上。雙腳輕薄、柔軟下垂的稱為「軟腳帕頭」;兩腳或圓或闊,猶如硬翅微微上翹的稱為「硬腳帕頭」。到了唐朝末年完全變成了帽子。

紗帽本是朝廷官員用來視朝聽訟和宴見賓客的,但在儒生和隱士中也廣泛流行起來,式樣各有所好,以新奇為尚。

圓領袍衫除祭祀典禮外,官員士庶都穿。官員的袍衫則以顏色來區分等級,貞觀年間規定三品以上官員穿紫色,四品紅色,五品淺紅,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因為帝王用赤黃,所以臣民皆禁用此色。武則天在延載元年(公元694年),賜文官袍上繡禽,武官袍上繡獸。如宰相袍飾以鳳池,尚書袍飾以對雁,將軍袍按等級飾以獅、麒麟、虎、豹、鷹等,諸親王飾以盤龍及鹿。

女子的頭飾和手飾

唐朝婦女好梳高髻,常見的有峨髻、雲髻、螺髻、半翻髻、雙環望仙髻和雙垂髻等等,名目繁多。髻上以簪釵等物貫連固定,再插上梳子、鮮花、翠勝、金鈿等頭面之物作為裝飾。

簪的本名叫「笄」,女子插笄需舉行「笄禮」,被視為成年的標誌。笄的形狀大多扁長單股,材料有金、銀、玉、骨、竹、蚌等,一頭粗一頭細,粗的一頭往往雕花刻獸,嵌玉鑲金。傳世至今最為精美的首推「翠羽簪」,是將翠鳥的羽毛粘在金簪上製成的,其千百年前鮮艷華麗的光彩至今可見,唐孟浩然《庭桔》詩中的:「骨刺紅羅被,香黏翠羽簪」指的就是此物。

釵一般為雙股,多用金銀和玉製成。後人在釵頭綴上活動的花枝、玉珠等,走起路來「一步三搖」不停的晃動,稱為「步搖」。唐代婦女的步搖一般製成鳥雀或鳳凰狀,口中銜掛玉石珠串,隨著人體的走動珠串便會搖顫。

塗脂抹粉,是婦女化妝的主要步驟。唐代盛行「紅妝」,也稱桃花妝,即在臉上先抹一層白粉,然後塗上胭脂,接下來畫眉,在額頭貼花鈿,在唇角點面靨,在太陽穴描斜紅,再塗上唇脂,整個妝容才告完成。

指環、手鐲、臂釧、玉珮、香囊是必不可少的飾物。指環除作裝飾和避忌之外,還可充當婚姻的信物,今天男女結婚時贈送婚戒的風俗就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臂釧是將數個手鐲串聯為一體組成的臂飾,也叫「跳脫」。玉珮和香囊無論男女皆愛佩帶,香囊內常放一種叫薰草的名貴香料植物,故香囊亦稱薰囊。

女子服飾

唐朝女子服裝以小袖短襦、披帛和長裙為主。

襦是一種長袖短衣,衣長剛好及腰,所以也稱腰襦,製作襦的衣料和樣式視季節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常見的布料有絹、羅、綺、紗、及錦等;而式樣的變化多在領口和袖口上,領口有圓領、方領、斜領、直領、雞心領和無領等;袖則有窄袖和大袖兩種。

短袖的襦稱做「半臂」。半臂大多以錦織繡而成,質地厚實,袖口寬大,可以罩穿在襦的外面,既華麗美觀又能起到御寒的作用。

衫子屬夏服,是漢代以後出現的一種沒有襯裡的單衣。唐朝衫子多為寬領大袖,以紗羅縫製,輕如煙霧、薄如蟬翼,隱約可見肌膚。

唐代制度規定士庶女子在室者必須搭披帛,出嫁披帔。帛又稱帛巾,多為布質,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布幅較寬長度略短,披在肩上類似披風;一種布幅較窄又細又長,纏繞雙臂迎風飄動,狀如飄帶。帔指帔巾,狹長艷麗,多以厚實細密的錦緞製成,上繡紋樣,下懸玉墜,故不能像披帛那樣隨風飄曳。

女裙以寬博為尚,至少集六幅布帛而成(相當於今天的三米多),故有「裙拖六幅湘江水」之雅稱;裙腰高束至胸部,裙長曳地。裙子的顏色紅黃藍綠各從所願,其中又以紅色裙子特別受喜愛,張謂詩曰:「桃花馬上石榴裙」,描寫的是穿紅裙的美人。為什麼把紅裙稱為「榴裙」呢?原來這種紅裙是用石榴花提煉出來的顏色染成的,所以有了這麼一個美艷的名字。

經過這一番梳妝打扮,穿戴整齊之後,泱泱大唐女子雍容華貴、溫雅有禮的風貌盡展無遺。真可謂「一顰一笑皆現柔美,一顧一盼莫不生姿」,令人在舉手投足之間步搖輕晃、廣袖翩翩、帛巾飄舞、長裙曳動、環珮叮噹、幽香襲人,實如仙女下凡,成為周邊諸國及歷代婦女嚮往與參照的典範。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