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30日星期五

第十四章 明代鄭和下西洋

甲. 鄭和的生平大略:

鄭和本姓馬,雲南人,小字三寶。朱元璋平雲南後,鄭和被迫投靠朱棣。後從燕王起兵有功,賜姓鄭,擢為內宮監太監。

鄭和出身回教,其父曾朝回教聖地,對「西洋」地方有一定程度之了解,他識阿拉伯文,富航海知識,長於外交及軍事天才,再加上他是王府舊人,深得成組信任,於是下西洋之使命便由鄭和擔任了。


乙. 鄭和下西洋之原因/背景:

1. 政治方面:

明成祖雄才大略,欲以龐大的軍事力量,從海上征服世界,打通中西交通,顯示中國無比的富強。且朱棣靖難起兵,奪得帝位,自知不得人心,於是希望遣使出洋,耀兵異域,招諭外國朝貢,以增加自己在政治上之威望,鞏固帝位。

2. 經濟方面:

A. 傳統貿易:

中國遠自秦漢,已與南洋地區發生往來,宋元以來,官方或私人與南洋通商更為頻繁,發展貿易對國帑收入助益甚大。迄明朝,太祖也於廣州、泉州、寧波置市舶司,並遣使招諭南洋各國。明成祖更積極發展,遣鄭和率武裝商隊,往海外各國進行貿易。

B. 貿易所需:

此一時期中國傳統之出口商品,如絲織品、瓷器、鐵器等,產量大增,可以更多出口;另方面對國外的香料、染料以及珠寶等物,也亟於需求。

3. 交通方面:

A. 西北通道受阻:

明初因西北地區與歐洲交通,為帖木兒帝國及蒙古餘族所阻,故派鄭和另闢海外航線,冀以突破障阻。

B. 造船技術發達:

據馬可孛羅記載,元朝之中國船舶,已有房五六十間,可乘千餘人,海上行駛平穩。迄至明初,鄭和之「寶船」比之元朝,該有過之而無不及。


丙. 鄭和下西洋之經過:

鄭和艦隊七下西洋,規模異常龐大,盛況為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現綜述如下:

一. 時間:

1. 自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 (公元1405年至1433年) ,中經成祖、仁宗、宣宗三朝,歷時廿七年。

2. 先後七次出海,共歷五十餘國。


二. 規模:

1. 類型與數量:

船艦有大中兩類,最多達百餘艘,少者也有四五十艘。

2. 載量:

平均每艘船可坐四百五十人,並載有大量貨物,攜備航海圖、羅盤等。

3. 裝備:

每次遠航,所帶士兵及隨員,多則三萬人,少則二萬人。船上人等主要為將士、船員、醫官。

三. 任務:

1. 宣揚威德:

艦隊每到一國,先頒詔給賜,恩威並施,宣揚明朝威德,以冀不辱君命,對詐降而劫奪寶船者,則予擒拿,如舊港(今印尼巨港)土酋陳祖義等是。

2. 進行貿易:

鄭和船艦每到一處,即以金銀鍛帛瓷器等物,與當地人民進行交換,主要換取象牙、寶石、香料、珍珠、珊瑚之類,故其船隊被稱為「寶船」。

3. 武裝自衛:

船上軍隊主要為了自衛,只有遭受襲擊才用武力。


四. 航程:

1. 路線:

艦隊由蘇州劉家港出發,經福州而向南海航行,途經占城,再到西洋群島,東南西亞各國及印度洋西部

2. 航程:

前三次航程均只到達印度西南的古里,後四次均到達波斯灣的忽魯謨斯,並派遣分隊赴非洲東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馬里摩加迪沙)和幔八撒(今肯尼亞蒙巴薩)。其中第六次到達紅海的吉達(今沙特阿拉伯吉達港)和回教聖地天方(麥加)。


丁. 鄭和下西洋之影響:

1. 聲威遠播:

鄭和七次下西洋,恩威並施,使南洋數十餘國皆派使入貢中國,明朝聲威遠播;中國聲威隆盛於國際,間接亦提高了華僑在南洋之地位。

2. 拓展貿易:

鄭和七下西洋,使明朝與海外之貿易日趨發達,國人紛紛輸出綿繡、茶葉、瓷、漆等,以換取南洋的香料及土產等。其貿易範圍遠至波斯諸國,更刺激了中國手工業的躍進。

3. 文化西傳:

中國文物大量傳入南洋諸國,南洋諸國亦多派士人至中國留學,於是中國文化傳播外地,使南洋土人的文化得以提升。

4. 交通發達:

鄭和七下西洋,他和隨從回國後都寫下了他們的見聞。如費信之【星槎勝覽】、馬歡之【瀛涯勝覽】、鞏珍之【西洋番國志】,均是很珍貴之史料。特別是【鄭和航海圖】和【鍼位編】,更是精密而忠實的航行紀錄,對東西交通貢獻甚大。

5. 移民西洋:

鄭和之出使,使國人了解海外之情況,南洋地區的富庶,亦漸為國人所知,故廣東、福建沿海的居民,紛紛移民南洋,從事經商及開礦,奠定今日後華人在南洋之經濟地位,也對南洋之開發起了積極之推動作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