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北伐與統一:
一. 北伐前北方之形勢:
1. 北京政府:
自曹錕賄選被推翻後,段祺瑞被舉為「臨時報政」,然段氏處事專橫,為馮玉祥逐走,北京由顏惠慶攝行政務,而實陷於無政府狀態。
2. 張作霖:
據直、魯、東三省及熱、察、綏等東北、華北地區。
3. 孫傳芳:
據蘇、浙、贛、閩、皖等東南五省。
4. 吳佩孚:
據湘、鄂、豫等華中三省。
5. 馮玉祥:
原控北京,為直、奉聯軍所攻,退往陝、甘。
6. 閻錫山:
據山西,與馮玉祥和南方國民政府有聯絡。
7. 軍閥間之關係:
北方諸軍閥皆割地稱雄,各不相干,遂形成被國民革命軍分別擊破之機會。
二. 國民革命軍北伐之背景:
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後,於1926至1928年間,遣國民革命軍發動北伐,以打倒北洋軍閥、重新統一全國。是次北伐之背景如下:
1. 國運危殆,民不聊生:
民國初年,先有袁世凱之帝制運動,繼有張勳之復辟及段祺瑞之破壞約法;民國雖立,然建立民主統一政府之目標未成。且自1925年軍閥混戰以後,北方即陷於無政府狀態,軍閥割地稱雄,連年兵禍,南北干戈不息,社會動盪,經濟萎縮,列強乘隙侵略。故發動北伐,結束軍閥統治,統一全國,乃中國救亡圖存之要務。
2. 國父逝世,和議無望:
公元1924年,北方臨時執政段祺瑞邀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以期獲致全國統一;但孫中山於翌年3月在北京病逝,無法達成和議。孫中山留下遺言,囑咐同志繼續努力,完成國民革命。
3. 革命發展,南方轉盛:
1/ 國民黨在蘇俄之援助下於廣州黃埔創建黃埔軍校,培養軍事人材,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2/ 1925年國民黨人重整黨和政府,並確立新領人員於廣州成立國民政府,又決議將各地部隊一律改稱為國民革命軍,共成立六個軍,蔣介石兼任由黃埔學生軍和部份粵軍合編而成之第一軍,從此,軍政、財政統一。
3/ 1925年對陳炯明兩次東征鞏固了廣東之革命基地,兩西也宣佈服從國民政府之領導。兩廣統一,創造了北伐之先決條件。
三. 北伐之經過:
1. 敗吳佩孚:
公元1926年7月,北伐軍由廣州出發,先入湖南,連克長沙、岳州。吳佩孚率師南下迎戰,大敗於汀泗橋,北伐軍遂收復武漢三鎮。
2. 敗孫傳芳:
11月,北伐軍連克九江及南昌,消滅孫傳芳主力。
3. 寧漢分裂:
公元1927年3月,白崇禧克復杭州、上海、南京。4月,國民政府決定清黨,在南京另組國民政府,造成寧漢分裂,孫傳芳乘機再起,與北伐軍在龍潭決戰,大敗而逃。
4. 五三國恥:
公元1928年5月,北伐軍佔領濟南,日本製造了「五三慘案」,北伐軍為完成北伐大業,不欲於此時引致外禍,故避與日軍交戰,並繞道北進。
5. 學良歸附:
6月初,北伐軍抵天津附近。北京之張作霖見大勢已去,乃撤離北京,退返東北,後在瀋陽被日人炸死,其子張學良率眾歸附國民政府。
6. 南北統一:
北方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及張作霖先後敗滅,盤據西南川、滇、黔的地方軍閥亦先後歸順,遂使南北復歸統一。
四. 北伐成功之原因:
1. 渴望統一:
自袁世凱死後,軍閥混戰多年,戰事使人民不能過安定的生活,故人民急切渴望國家能早日統一。
2. 軍力雄厚:
中國國民黨在廣州成立了黃埔軍校,藉此培養革命的基本幹部,加上部分南方軍閥的歸附,遂奠定了北伐成功之基礎。
3. 戰略得宜:
北伐軍先後統一兩廣,再擊敗孫傳芳,佔據長江以南;其後日軍雖製造了「五三慘案」,但北伐軍仍能體察形勢,避與日本作正面衝突,繞道北上,可說是戰略得宜。
4. 軍閥內訌:
北方軍閥連年混戰,派系不和,分地割據,彼此對峙,力量分散,故為北伐軍逐個擊破。
5. 學良歸附:
張學良繼承父親張作霖的軍隊,於北伐軍入北京後,宣佈東三省歸附國民政府,使北伐能順利完成。
乙. 國共分裂:
在北伐戰爭尚未取得勝利的時候,原來共同合作的國、共兩黨即反目成仇。國民黨一面進行北伐,一面實行「清黨」反共。共產黨則以武裝起事來對付國民黨的鎮壓。於是,雙方就此決裂,並釀成長達十年之內戰。
一. 國民黨之清黨:
1. 背景:
A. 國民黨意見分歧:
孫中山先生之聯俄容共政策,雖得實行,但引起部分國民黨人士之不滿,至孫先生逝世後,國、共爭執劇化。
B. 共產黨實力增長:
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尤其是國共合作之後,深入工人、農民之中,建立工會、農會,其勢力迅速擴大。在北伐戰爭中,共產黨對北伐軍的官兵也擁有很大影響。許多共黨人均在國民政府及國民革命軍中擔任要職。這就引起了蔣中正等的極大不安。
C. 中山艦事件之影響:
1926年3月,共黨份子李之龍任海軍代理局長,欲以中山艦挾持蔣中正往蘇俄,結果事敗。此後國、共關係日益惡化。
D. 共黨暗中進行傾覆:
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都武漢,共產黨員暗中進行分化活動,擁戴汪兆銘,排擠蔣中正,實行操縱武漢政府,國民黨人遂於南京另組政府,是謂「寧漢分裂」,但至7月中,汪兆銘也召集「分共」會議,宣佈正式與共產黨決裂。於是寧漢重新合流,國共全面內戰旋即開展。
E. 蔣中正首起清共黨:
在1927年3月北伐軍進入上海之前,共黨曾發動三次武裝鬥爭,控制了全市之局勢。3月下旬,北伐軍開進上海,蔣中正即著手策劃「清黨」事宜,遂有「四一二事變」、「馬日事變」發生。
2. 經過 (1927年) :
A. 1927年4月,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在上海召開會議,提出國民黨內之共產黨員,受第三國際指使,企圖顛覆國民黨,破壞國民革命,要求取消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內之黨籍,隨即通過「清黨原則」,成立「清黨委員會」,全面進行清黨。
B. 武漢政府方面,汪兆銘亦得知鮑羅廷陰謀,武漢之共產黨申明退出國民黨。汪遂決定取締共黨言論,於1927年7月間通過「取締共黨議案」,罷黜鮑羅廷及其他蘇俄顧問;至八月,更將共產黨逐出黨外。
二. 國共十年內戰(1927-37)概況/清黨後共黨之發展及國民政府之剿共/二萬五千里長征之經過:
1. 退入井岡山: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朱德、賀龍等在南昌起事,建立共產黨的軍隊。八月七日,共產黨於武漢召開「八七會議」,陳獨秀被斥為機會主義者,並被開除黨籍,改由瞿秋白及毛澤東繼續領導。遂先後發動南昌暴動、廣州暴動及兩湖秋收暴動,失敗後退入江西井岡山,建立紅軍根據地。次年朱德率領所部會師,與國民黨作長期游擊戰。
2. 發展蘇區:
1928年,共產黨在共產國際指領之下,於莫斯科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議決派向忠發、周恩來、李立三主持黨務,暫停暴動政策。並藉國民黨與軍閥之明爭暗鬥,迅速發展其勢力。至1930年,在全國各地建立六十多個「蘇維埃政權」,簡稱「蘇區」,聲勢較軍閥為大。
3. 建共和國:
共黨於1931年10月,於江西瑞金召開「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結果創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以毛澤東任共黨中央黨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朱德任紅軍總司令。
4. 五次剿共:
1/ 第一次至第三次:
國民政府感到欲求攘外,必先安內,故自1930年至34年,一連五次頗具規模之剿共,前三次圍剿因內部不安和戰略錯誤,不但無功,反予共黨良好發展機會。
2/ 第四次:
1933年4月,國民政府發動第四次剿共,採取「分擊合圍」,全面進擊,共產黨經此重大打擊,實力大為削弱,迫於瑞金遷於會昌。
3/ 第五次:
1934年國軍展開第五次圍剿,自鄂、湘、贛、閩各省發動總攻,在國軍之「前堵後追」戰略之下,共產黨之紅軍,被迫從江西中央蘇區突圍西走,沿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青海等地,歷時一年,始抵陝西延安,此即共產黨所稱「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經此一役,元氣大傷,遂以延安為根據地。自是,國共關係極度惡化。
5. 西安事變:
1/ 東北淪陷於日本後,張學良轉任西北剿共副司令,與楊虎城、湯恩伯等進攻陝北共軍,後為共產黨所影響,停止剿共行動。
2/ 1936年12月,張氏訛稱所部不穩,電請蔣中正前往西安會商。豈料蔣氏抵步,即為張、楊所挾持,並聯同周恩來等提出八項主張,強迫蔣氏承允,史稱「西安事變」。
3/ 消息傳出後,舉國譁然,競相指責張、楊乖謬。其後張氏自知錯誤,而國、共間亦稍有諒解,故十二月下旬蔣中正獲送還中央。
4/ 其後蔣氏停止剿共,並接受共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之要求,因而國共再度合作,成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三. 中原大戰:
1. 背景:
1/ 北伐之後,北洋軍閥已被消滅,但國民政府內部各派間卻起衝突。
2/ 當時,國民革命軍已發展至240萬人,必須縮減,但對裁兵的目標及數目,各集團卻各執己見。此外,軍隊駐地的分配,亦因收入多寡而常起爭執,相互間的矛盾愈見激烈。
3/ 因此,全國統一還不到三個月,政府軍與李宗仁的桂軍,就因爭奪湖南地盤,而發生戰爭。稍後,又因爭奪廣東而再次交戰。數月後,政府軍與馮玉祥的軍隊又在河南一帶發生激戰。這些戰爭,均以政府軍勝利而結束。
2. 經過及結果:
1/ 1930年3、4月間,閻錫山以反對蔣介石獨裁為名,聯合了第二、三、四集團軍,公開反蔣。閻錫山自任中華民國海陸空軍總司令,以李宗仁、馮玉祥、張學良為副司令,擁有八十萬兵力,與蔣介石控制的約六十萬政府軍對抗。由於戰爭主要在河南、山東進行,故稱「中原大戰」。
2/ 5月,雙方軍隊在平漢、津浦、隴海路一帶展開激戰。戰爭初期對蔣軍頗為不利,反蔣軍在河南取勝,並佔領了湖南長沙及山東濟南。
3/ 到了7、8月間,蔣軍得到粵軍支援,克復湖南大片土地,桂軍被迫從平漢路撤退。蔣軍各部乘勝反攻,於8、9月間收復濟南與河南洛陽,又在鄭州附近挫敗馮玉祥軍,形勢較好。
4/ 此時,一直在靜觀待變的張學良宣布擁蔣,並指揮奉軍分三路入關,從側面攻擊反蔣軍。反蔣軍見局不可為,均紛紛放棄據點,全軍終於瓦解。10月,閻、馮宣布下野,11月,設在山西太原的海陸空軍總司令部亦宣布取消。中原大戰終以蔣中正的勝利而結束。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