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興起建國經過:
周興起於渭水流域。始祖姬棄在堯舜時任后稷農官,闢土,教民耘五穀,有功被封於邰。棄三傳至公劉,遷都於豳發展農業。公劉九傳至古公亶父(太王)遷都岐山下周原,從此定居下來,建城邑稱「周」。古公亶父傳位了季歷,周民族漸強大。季歷傳子姬昌(文王)移都豐邑,勢力伸展至漢水長江一帶,受商封為西伯(西方諸侯之長)。姬昌積德行義,勵精圖治,敬老尊賢,行仁政,諸侯多歸附。
姬昌傳子姬發(武王),發鑑於紂王暴虐無道,大會諸侯八百人於孟津,以替民除暴為口號,以姬旦(周公)、姜尚為佐,並在會議上列出紂王四大罪狀(不拜鬼神(祖先)、不用宗室、輕信婦人(妲已)、為政暴虐)。武王伐紂與商決戰於牧野,紂兵大敗,武王攻下殷都朝歌,紂王於鹿台自焚而死,商亡。武王即位,改國號「周」,定都鎬京。
(二) 西周政治局面:
1. 周公東征:
a. 起因及經過:
武王克殷後,施懷柔政策以統治商遺民,故封紂子武庚於殷以率殷遺民,並封叔度於蔡、叔鮮於管、及叔處於霍,以監視武庚,是為「三監」。(三監亦即蔡叔、管叔、霍叔,為武王弟)
武王死,嗣子成王年幼即位,周公攝政。管叔、蔡叔散播流言,謂「周公將不利於孺子」,並聯同武庚等舊殷朝勢力叛變。周公為鎮壓叛亂,大舉東征,用兵三年,終誅殺武庚、管叔,放逐蔡叔,征服淮水下游之淮夷及奄等十七個部落,周朝勢力擴展至黃河下游。亂事平定。
b. 影響:
1. 再次封建:為徹底防止武庚事件重演,並加強周王室的統治地位,周公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的封建。
2. 營建東都:周公將洛邑建為東都,以控制殷商的殘餘勢力,從此周人的統治勢力才達至東方。
2. 成康之治
a. 周武王死後,其子成王繼位,周成王年幼,由叔父周公旦攝政,定制度,興禮樂,立典章,又率兵東征,平定管蔡、武庚之亂,使周代政治、文化、社會內部納入正軌。
b. 周公攝政七年,成王年長,周公還政給他。成王勵精圖治,勤於政事,於是人民和睦,太平歌頌之聲作,國家大治,在位三十七年而崩。
c. 成王死,子康王繼位,並遵守先王及周公法制,務在節儉,毋多欲,以篤信臨民,故國富民安,四夷平服,天下安寧,刑罰不用歷四十多年。西周政治,以成康兩代為最盛,史稱「成康之治」。
3. 周室中衰:
a. 昭王:成康之世,國力全盛,傳至子昭王時,為周室中衰之開始。昭王南巡荊楚,全軍覆沒,昭王溺於漢水,周天子聲威大損。
b. 穆王:穆王時大會諸侯於塗山,征伐大戎及徐戎,並多次巡遊,晚年又令人民以金贖罪。
c. 厲王:四傳至厲王時,因貪財好貨,暴虐無道,厲王任用小人虢公長父和榮夷公橫征暴歛,虐待人民。又令衛巫監視國人活動,禁止國人談論國家政事,違背者殺戮,引致國人怨恨,卒發生暴動,厲王逃奔到彘。
d. 周召共和:厲王出走期內,國人共推周定公及召穆公共同攝政,歷時十四年,史稱「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國歷史上有確實紀年的開始。
e. 宣王中興:厲王崩,周召二公迎其子姬靜即位,是為宣王。宣王即位後,用仲山甫為相,用召虎為將,命秦仲征四夷,尹吉甫伐玁狁,並討不叛亂,征服四夷,擴大疆土。在內能修文、武、成、康之業,遂使內政修明,諸侯服從周室,周天子的聲威復盛,史家稱為「宣王中興」。然因連年用兵,耗費甚大,周貴族內部矛盾日益加深,至宣王晚年,屢次征伐失敗,西周國力又走下坡。
(三) 西周政治制度:**
1. 封建的意義:
a.封建制度開始於商代,完成於西周,其目的大抵是酬報功臣及拱衛王朝。
b.所謂封建,即封土建國之意,天子將國土分封給宗室和功臣,令其於封土內建國。受封者為諸侯,諸侯亦可將其封土分封給卿大夫。
c.受封的諸侯,享有封土所有土地及人民財產的支配權,爵位更可世襲。
2. 第一次封建的原因/目的:
周武王滅商後,鑑於殷人勢力仍在,東方各部落尚未臣服,武王決定大規模分封諸侯,加強對各族控制,以鞏固其統治地位。武王推行封建之目的大抵為:
a. 控制諸侯:西周建國前,諸侯分立,為便於控制諸侯及屏藩中央,遂實行封建,藉土地的重新分配,求中央與地方關係建立,以謀求整個國家之安定。
b. 鞏固治權:分封同姓宗室及異姓諸侯於各地,以求將中央王室勢力散佈四方。且周室與異姓功臣互結婚姻,將天下團結成一家,期望能達至長治久安的目的。
c. 籠絡人心:周初勢力仍未鞏固,所以用「興滅國,繼絕世」為名,分封前代共占的後裔,以收買人心。
d. 酬報功臣:分封異姓開國有功功臣作為酬報,並加以維繫。
e. 安撫殷人:周人仍未徹底將殷人勢力消滅,遂封紂王子武庚於殷,藉此安撫殷遺民,表示周人無意滅殷族。
f. 監視殷人:武王封「三監」於殷封附近,以資監視,防止殷人叛變。
g. 統於一尊:周武王以土地分封諸侯,藉以加強天子對諸侯的統屬關係,建立一統一體系,統天下視聽於一尊,加強天子的地位。
h. 擴張勢力:周人興起於西方,為向東開闢及建設新的疆域,遂藉封建之名,不斷自陝西向東方各重要城邑,武裝移民,軍事佔領,於是周人勢力乃不斷充實和擴展。
3. 第一次封建的情形/經過:
A. 安撫殷民:封紂王子武庚於殷。
B. 監視殷民:封叔鮮於管、叔度於蔡、叔處於霍,是為「三監」。
C. 屏藩王室:封召公奭於燕,庶叔高於畢,太公望於齊,周公旦於魯。
D. 籠絡人民:封黃帝之後於祝、堯之後於薊、舜之後於陳、禹之後於杞。(神農之後於焦)
4. 第二次封建的原因/目的:
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建格邑為東都,並推行第二次封建,其目的如下:
A. 加強對東方的監視,方便控制諸侯;
B. 再進一步分化殷的遺民,以防再起叛亂;
C. 重定封國。
5. 第二次封建的情形/經過:
A. 保存殷祀:為表示周人無意滅殷族,故封紂兄微子於宋 (子湯之故土亳) ;
B. 鎮攝殷地:封武王弟康叔於衛 (領殷地統殷七族) ,自此盤庚以來河北之根據地,為周人所統治;封唐叔於晉鎮攝北方;又封武王侄蔡伐於蔡;
C. 鎮撫四方:遷燕於薊丘,封曹、藤等國於宋國附近;
D. 鎮壓山東:封伯禽於魯 (山東曲阜) ,控制好作亂的淮夷及徐夷;太公望子呂伋於齊,以鎮攝東方之邊區。齊魯之新,周人勢力始達海濱。
E. 營建東都:周公營洛邑為東都,置殷頑民於此,天子常臨駐,以鎮攝東方,及與新諸邦聯絡。(鎬京稱「宗周」;洛邑稱「成周」)
6. 封建制度的內容:
A. 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 封地:天子把王畿 (直轄地區) 外的土地封給諸侯,由其世襲統治,封國的大小依爵位高低而定 (公、侯各方百里、伯方七十里、子、男各方五十里,不足五十里者為「附庸」)。諸侯把封國土地分給卿大夫,稱采邑。卿大夫再分給士,稱食田。(卿戈夫對諸侯承擔從征、納貢等義務;士對卿大夫承擔納貢等義務)
C. 軍制: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天子有六軍 (公侯為大國、伯為次國、子男為小國,每軍約有12, 500人及兵馬千乘)。
D. 官制:大國三卿、次國三卿、小國二卿。其中大國三卿全由天子任命。次國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小國其中一卿由天子任命。諸侯國內大夫、士由諸侯自選(以大夫資格輔助國君掌管國政的叫作「卿」,「士」即「武士」。)
E. 天子職務:天子定期巡狩,至各國考察。
F. 諸侯義務:
a. 對天子貢獻方物 (納貢) :定期進貢祀貢 (犧牲) 、嬪貢 (絲麻) 、器貢 (石磬、丹漆) 、幣貢 (玉帛) 、材貢 (木材) 、貨貢 (金銀、龜貝) 、服貢 (祭服) 、斿貢 (羽毛) 、物貢 (雜物) 等九種。
b. 朝覲及述職:諸侯每三年須朝覲天子一次,並報告施政情況,叫做述職,如果一次不朝,貶爵;二次不朝,削地,三次不朝,便加討伐。(春曰朝,秋曰覲)
c. 聘問:諸侯之間互相聘問,以敦睦邦交。(一歲而聘,二歲而朝)
d. 從征及勤王:諸侯須聽從天子調遣,隨時助王出征及王室有難,出兵拯救。
7. 封建制度之影響/效果/與周朝興盛之關係/優點:
西周大力推行的封建制度,不僅對周朝數百年的統治起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對後世產生了不少的影響。周初通過兩次推行封建,確實達到鞏固王室統治之目的,在一定時間內收到相當的效果。
A. 促成周代統一:
將上古部落各自為政、四分五裂的局面改變,以加強他們與周朝的聯繫,使諸侯共尊周室,令殷商舊貴族勢力漸趨瓦解,建立了完整統一的政府。而且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之統屬為中國政治建立統一的基礎。
B. 鞏固中央政權:
封建制度確立尊卑主從的名份,以天子為最高統治者,確定中央與地方的關係,而且化中國為一族,天子、諸侯為一家,遠收監視之功效,近有屏藩之利,故周得享國八百年之久。
C. 周代版圖擴大:
隨著不斷分封,西周的版圖遠比商朝為大,最盛時西到今甘肅省,東至海,南達長江中、下游,北抵今遼寧一帶。同時也奠定了中國日後大一統局面之基礎。
(商代版圖:東至海、西至今陝西、北至河北遼寧、南至湖南、江西)
D. 民族不斷融合:
由於分封範圍的擴大,巡狩及朝聘的影響,致使周室勢力向四方拓展,華夏文化遂傳至遠方,大民族意識得以形成,中華民族日益壯大,華夏文化之內涵更加豐富。
8. 封建制度之流弊:
A. 形成霸局:封建初期,天子與諸侯之維繫較為密切,其後因諸侯易勢,造成爭奪兼併之風。
B. 王權衰落:因厲王、幽王自損威儀,諸侯自是輕視王室,東遷之後,諸侯對周室之義務漸成具文,且割地稱雄,而封建制度亦漸趨瓦解。
(四) 西周之衰亡:
A. 西周中衰後,宣王一度中興,然至宣王晚年,征戰屢遭挫敗,周朝統治面臨崩潰危機。
B. 宣王征伐魯國,殺魯懿公,強立其弟孝公,破壞宗法制度,同姓諸侯亦出現不和現象,一些貴族惶惶不安,有的看情形不利,準備逃跑,使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尖銳。
C. 宣王死,子宮涅立,就是幽王,幽王又寵褒姒,廢申后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子伯服為太子,宜臼出奔申國。申后是申侯女兒,申侯恕幽王所為,故聯合犬戎攻周。軍隊入鎬京,幽王被犬戎殺死於驪山之下,西周亡。時為公元前771年。
D. 武王滅殷至幽王亡國,凡十二王,約三百五十二年。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