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東遷之原因:
a.鎬京殘破:鎬京原為西周興王之地,但於幽王時遭犬戎入侵破壞,不宜再作為首都。
b.犬戎威脅:犬戎攻入鎬京,消滅西周,並散居於鎬京附近,威脅力甚大。
c.洛邑規模:洛邑形勢險要,附近有晉、鄭、虢等諸侯為屏藩;洛邑本為東都,具有政治經濟地位,且未經戰亂,不必費心經營。洛邑居天下之中,背河面洛,富於水利,且為關中與中原的貿易要衝。
B.影響:
a.周室衰微,共主地位動搖,王命不行;
b.諸侯封國內部,普遍發生以下犯上的叛亂;
c.諸侯國之間,發生以大吃小的兼併現象;
d.有力諸侯,乃起而領導各諸侯國,遂有霸政產生。
(二) 周室衰微/王權衰落之原因:
A. 諸侯專橫:
自平王東遷洛邑後,周天子地位遠不如前。以前是周天子封建諸侯,何等威武;現平王反要由申、鄭、許諸國所擁立。且平王為申侯所立,申侯聯合犬戎殺幽王於驪山之下,平王不免有弒父之嫌,不為正義所歸。故平王死,魯不奔喪。周桓王立曾五次聘問魯國,意欲聯歡於魯,魯不相應。而鄭莊公更與周天子兵戎相見。周室威信,低落可見。
B. 王畿削縮:
以前周天子王畿千里,國土遠比諸侯封土為大,平王即位後,以河內地賜晉、歧西地賜秦,王畿範圍縮小,僅保有東都洛邑一帶,政治重心漸移至諸侯各國。也由於王室土地過少,人口削減,生產力不足,故經濟常處於困境中,後期亦無力供養足夠之兵力,故亦不為諸侯所重視。
C. 政局混亂:
周天子地位既低落,封建諸侯中,缺乏領袖維持秩序,於是內亂迭起,諸侯互相兼併,戎狄橫行,周室衰微,對諸侯內亂、兼併亦無法制裁。
(三) 春秋之得名及起訖:
A. 「春秋時代」名稱由來,乃由孔子所修魯國史書春秋而得名。
B. 春秋一書共載二百四十二年間大事,始於魯隱公 (公元前722年) ,終於魯哀公十四年 (公元前481年)。
C. 史家為使歷史年代相接起見,把春秋時代上限提前至平王東遷 (公元前770年) ,下限至「三家分晉」 (公元前453年) ,即共三百一十七年。
D. 春秋時代之特徵是大國諸侯代替了王權,故這個時代又稱「霸政時代」。(「霸」即諸侯之長之意)
(四) 霸政形成的原因(背景):**
A. 王命不行:
a. 自平王東遷洛邑後,周天子地位遠不如前。以前是周天子封建諸侯,何等威武;現平王反要由申、鄭、許、晉、秦所擁立。而凡擁護平王諸國皆別有野心,形成一非正義的集團,為東方諸侯所不齒,而且更恃擁立之功而專橫,不尊重周天子。
b. 周平王有弒父之嫌,不為正義所歸,受到部份諸侯的輕視,因而削減君主的地位及尊嚴。
c. 以前周天子王畿千里,國土遠比諸侯封土為大,平王即位後,以河內地賜晉、歧西地賜秦,王畿範圍削減,僅保有東都洛邑一帶,政治重心漸移至諸侯各國。加上王室土地過少,人口削減,生產力不足,故經濟常處於困境中,軍事力量自然薄弱,難再以優越的地位領導諸侯,喪失了共主的資格。
B. 諸侯兼併:由於王命不行,諸侯遂互相兼併,大國乘勢吞併小國,大國的版圖日漸增大,小國的版圖則日漸消失。
C. 篡弒頻仍:列國內部子弒父、臣弒君等以下犯上的事件層出不窮。
D. 群龍無首:因周天子無力保護和領導諸侯,所以須要有勢力龐大的諸侯,內則替周天子領導諸侯,維持整體秩序;外則抵禦外侮,使中國文化維繫不墜,因此一些有勢力的諸侯大國,便以「尊王攘夷」為口號,紛紛起來爭奪霸主地位,由此產生了歷史上的春秋霸政。
(五) 霸主所負的使命:
A. 尊周室:奉周室為精神領袖,作為團結統一的象徵。
B. 攘夷狄:國遇外寇,同盟出兵相救。
C. 禁篡弒:凡某國發生篡弒奪位,霸主便會領導同盟國出面調停,抵制篡權者,不承認其合法地位,甚至出兵平亂。
D. 抑兼併:禁止諸侯互相攻伐,若有爭端,便由霸主會盟仲裁或征討,以調停諸侯間的糾紛。
(六) 春秋五霸:一般把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王合稱「春秋五霸」,因他們先後繼起稱霸中原。此外吳王闔閭、夫差及越王勾踐亦一度稱霸。
(七) 春秋霸政之影響/作用/歷史意義:**
因霸政而封建殘喘得苟延,此局面對後世的影響約有下列各項:
A. 中華民族擴大:
僻處四方的蠻夷部族,在與華夏戰爭中,或被征服,或被同化,逐漸成為華夏民族一分子,造成了前所未有之大規模種族融合。
B. 中國版圖擴大:
春秋時代,各國致力於開拓疆土,兼併別國。其中秦稱霸西戎,楚平服南方諸蠻族,齊、晉等國又盡滅北方戎狄部落,使中原文化向四周播展,並擴大了中國版圖。
C. 統一局面醞釀:
西周時代諸侯國林立,政治組織鬆散。春秋時代各霸主藉「尊王攘夷」之名,領導各諸侯國對抗外族,訂立盟約,兼且太多戰爭,人心趨向和平,為日後統一帝國的出現奠下基礎。
(八) 春秋霸政事略:
霸主 | 位置 | 國都 | 方位 | 會盟地點 | 四大戰役 | 用人 | 稱霸背景 | 稱霸事績 |
齊桓公 | 黃河下游山東半島大部分 | 臨淄 | 東 | 召陵及葵丘 | 管仲、鮑叔牙 | A.地勢優越 B.富桑蠶漁鹽之利 C.工商業發達 D.用管仲為相興水利,辟田疇,鼓勵生產,發展交通,收山海之利為國有,使齊國勢更強。 | 救燕、敗山戎,援刑,復衛、敗楚,調解周襄王與王子帶之糾紛 | |
宋襄公 | 河南東部 | 商丘 | 中 | 盂 | 泓水之戰 楚---宋 | 目夷、子夷 | (霸業不成之因) A.地大才疏 B.左右無人 C.地少力弱 D.鄭陳投楚 | 圖繼齊桓之業,但泓水一戰被楚所敗,霸業未成。 |
晉文公 | 山西汾水流域及黃河西岸 | 絳 | 北 | 踐土 | 城濮之戰 晉---楚 | 趙衰、狐偃、先軫、郤穀 | A.東周賜河內地 B.春秋初期四闢疆土 C.民風強悍 D.政權集中 E.晉文公流亡十九年,秦穆公幫助回國,故深知天下大勢及民間疾苦 F.用賢臣 G.外政「戎狄和親」 H.內政「棄債薄歛,通商寬農」 | 迎周王復位,大敗楚於城濮,踐土大會諸侯。霸業最長。 |
秦穆公 | 陝西 | 雍 | 西 | 殽之戰 晉----秦 | 百里奚、蹇叔 | A.西周末,犬戎殺幽王,救周有功 B.平王東遷,派兵護送 C.得歧西地,疆土漸大 D.用賢臣,修明內政,獎勵生產 E.欲稱霸中原為晉所扼,轉向西方發展 | 逐鹿中原不成,轉而稱霸於西戎 | |
楚莊王 | 湖北湖南 | 郢 | 南 | 弭兵大會(宋大夫向戍主持) | 邲之戰 楚----晉 | 孫叔敖 伍舉、蘇從 | A.國土廣大 B.民風強悍 C.莊王即位,整頓內政,獎生產。最後宋大夫向戍召開「弭兵大會」,霸業便告中止 | 陳兵周郊,問鼎中原,在邲大敗晉軍。 |
吳王夫差 | 長江下游 | 吳(江蘇吳縣) | 東南 | 黃池 | 伍子胥、伯嚭 | A.父闔閭用伍子胥、孫武改革軍事,並率兵破楚都郢,幾乎令楚亡。 B.夫差破越國,俘勾踐。隨後又北上,打敗齊國。 | 攻破越都,徐州大會諸侯。 | |
越王勾踐 | 長江下游 | 會稽(浙江會稽) | 東南 | 范蠡,文種 | A.「臥薪嘗膽」以磨練自己,「枕戈待旦」不忘恥辱 B.任用范蠡、文種,在國內發展生產,減輕賦稅,積極訓練軍隊,國力得以恢復。「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積聚雄厚力量 | 滅亡吳國,徐州人會諸侯。 |
(九) 戰國七雄:
1. 戰國時代起訖:
A. 「戰國時代」名稱由來,是由漢末劉向所編之戰國策一書而來。
B. 「戰國時代」起自春秋末年,由趙、魏、韓三家分晉至秦統一六國為止。
C. 公元前453年晉國被趙、魏、韓三家瓜分後,戰國七雄開始互相爭戰。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戰國局面才結束,總計戰國時代(公元前453---公元前221)共232年。
2. 戰國七雄並峙局面之形成:
A. 春秋時代,除國與國間互相兼併攻伐之外,國內卿、大夫、貴族間,為爭奪土地權力,也不斷互相鬥爭。公元前403年晉國內六大家族:范氏、中行氏、知氏、韓氏、趙氏、魏氏經過長期激烈鬥爭,趙、魏、韓三家取得勝利,共同瓜分晉國土地,分別建立趙、魏、韓三國。戰國從此開始。
B. 戰國初年 (齊國政權已落在田氏大家族手中) 田和消滅齊國舊貴族大部分勢力,自立為國君,國號仍叫齊,加上春秋時原有的秦、楚、燕及新建的趙、魏、韓,於是造成七雄並峙之局面。
C. 七國的形勢是:楚在南,趙在北,燕在東北,秦在西,齊在東,魏、韓兩個夾在中間,沿黃河流域從西到東三個大國:秦、魏、齊在七國中先後具有左右局勢的力量。原來的周天子實際上已成為夾在大國中的小國之君,反而要靠大國保護來苟延殘喘,隨後更被秦所滅。
(十) 戰國七雄競爭表:
韓 | 趙 | 魏 | 楚 | 燕 | 齊 | 秦 | |
姓氏 | 原姓姬,後改姓韓 | 原姓嬴,後氏趙 | 原姓姬,後氏魏 | 芊 | 姬 | 田 | 嬴 |
重要國君 | 韓景侯 | 趙武靈王 | 魏文侯 | 楚悼王 | 燕昭王 | 齊威王 | 秦王政 |
首都 | 陽翟 | 邯鄲 | 大梁 | 郢 | 薊 | 臨淄 | 咸陽 |
地盤 | 最狹小 | 最廣 | |||||
國勢 | 最弱 | 後期唯一可以與秦抗衡 | 初期最強 | 南方最強 | 較弱 | 中期最強 | 不斷強大 |
被滅年份 | 公云前230年 | 前238年 | 前235年 | 前223年 | 前222年 | 前221年 | 統一六國 |
用人 | 俠累、嚴遂、申不害 | 趙奢、廉頗、藺相如、趙括、趙勝(平原君) | 李悝、吳起、西門豹、龐涓、魏無忌 | 吳起、屈原、黃歇(春申君)、項燕 | 蘇秦、樂毅、荊軻 | 鄒忌、田忌、孫臏、孟嘗君、田單 | 商鞅、張儀、范雎、白起、呂不韋、尉繚、李斯 |
衰亡關鍵 | 接近強秦 | 長平一役大敗於秦 | 桂陵及馬陵之戰敗於齊 | 二敗於秦惠王,懷王遇害 | 行刺秦王政失敗 | ||
興盛關鍵 | A.用申不害 B.內修政教 C.外應諸侯 D.滅鄭宋 | A.胡服騎射 B.民風強悍 C.用廉頗、平原君、藺相如 | A.李悝 B.行郡縣制 C.勤政愛民 D.禮賢下士 | A.用吳起改革行軍國主義,貴族失勢 B.初中期沒有大戰 | A.招攬賢士 B.與百姓同甘苦 C.用樂毅 D.休養生息 E.吊死恤孤 F.昭王一度聯合別國打敗齊國 | A.用田忌、孫臏敗魏 B.漁鹽之利 C.威王勵精圖治,從諫如流 | A.獎軍功 B.設郡縣,集權中央 C.厲行法治 D.編造戶籍,人民相監視 E.推行土地私有制 F.鼓勵生產(以上各點即商鞅變法) |
衰落原因 | A.土地狹小 B.人、物力缺乏 C.西接強秦 D.秦東侵之孔道 E.無險可守 | A.用趙括代廉頗,括只知紙上談兵,長平一戰損失四十萬趙卒 | A.二次敗於齊 B.復再敗於秦 | A.懷王時被秦張儀離間與齊之關係 B.被秦所俘殺 | A.中田單反間計以騎劫代樂毅 B.荊軻刺秦王失敗 | A.湣王驕傲 B.被樂毅破七十餘城。後田單雖復失地,元氣大傷 | |
為秦所滅之大將 | 內史勝 | 王翦 | 王賁 | 王翦 | 王翦及王賁 | 王賁 |
(十二)商鞅變法的內容:**
從戰國初年起,由於互相兼併的形勢頗為緊張,各大國都普遍推行變法改革,以求圖強自救,並進一步吞併別國。
魏國用李悝,以致魏在戰國初期成為最強大的國家;趙烈侯用牛蓄、荀欣、徐越推行改革;魏昭侯用申不害為相,講究駕馭臣下之術;齊威王丮鄒忌為相推行改革;至於鄭、宋亦相繼有推行政治改革,最後甚至楚亦有吳起變法。秦處西陲與中原國家大有不同,無論在政治或經濟上比較落後。戰國時,韓、趙、魏就先後在政治上進行改革,國家逐漸強大,處於這形勢下,秦不能不變。
商鞅又名衛鞅,衛國之貴族,因其政策主張不合於衛,乃往魏,不見重用,而入秦國,時孝公欲圖富強,有感「諸侯卑秦,醜莫大焉」,乃用商鞅,十多年間,秦國大治,家給人足。考商鞅兩次頒佈變法之令,其內容可歸納為以下數類:
A. 廢除世卿世祿制度:
過去貴族及其子弟「有罪可以得免,無功可以得尊顯」,商鞅則規定國君的親屬沒有軍功者不能列入宗室的屬籍。一切貴族凡有功者可以賜爵,並按不同等級佔不同的田宅、奴婢,以及享用車騎、衣服等;無功者雖富也不能尊榮。
B. 獎勵軍功禁止私鬥:
凡為國立下軍功者,不論出身,依功勞大小分別授予爵位、田宅。如斬敵首級一個可賞爵一級或授以五十石俸祿的官。在鼓勵為公而戰時,嚴禁私鬥,違者按情節輕重,分別處以不同的刑罰。
C. 編定戶籍,實行連坐:
境內無論男女老幼都要登記入戶籍,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相互監視。一家犯法,十家連坐,知情不報者處以腰斬之刑,告發者則賜爵一級,藏匿奸人者如同在前線投敵一樣受罰。一切旅店不得收留沒有官府憑證的人位宿,否則店主也得連坐。
D. 推行縣制,加強君權:
商鞅大力推行君主集權制度,即由國君直轄的縣制。他把全國鄉村城鎮合併為三十一縣(一說四十一縣),廢除了封建制度。縣設令和丞,由國君任免(令及丞不可世襲)。
E. 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重本(農)抑末(商),禁止棄農從商。凡努力本業而「致粟帛多者」,可免除徭役或租稅;不努力耕作,和棄本逐末者,全家罰為奴。
F. 允許土地私有買賣:
廢井田,開阡陌,亦即取消西周以來的國家土地所有制,承認土地私有權,准許土地自由買賣,獎勵墾荒,由國家按土地多少徵收土地稅。
G. 統一度量衡制:
迄今尚存的「商鞅方升」即當時頒行的標準器,其一升約合今零點二公升。
H. 改易秦人落後風俗:
秦人因長期與外族接近,直至孝公時還不脫戎狄之俗,那時秦人尚有男女老少同寢一室的習慣,這陋習被商鞅嚴禁才歸消滅。
I. 把首都遷徙至咸陽:
由櫟陽(陝西臨潼)遷往咸陽。
(十一)商鞅變法推行的結果:**
A. 內政方面:使國家家給人足,社會安寧到道不拾遺,盜賊絕蹤。國勢驟盛。
B. 外交方面:商鞅拋棄以往的閉關政策,利用地勢主動向東方各國進攻。秦國的民風本來是強悍質樸的,嚴刑峻法,養成他們服從命令恪守紀律的習慣。同時舉國上下都以對外戰爭為主要出路,像這樣一支具有高度戰志的優良軍隊,傾全力向外發展,自然戰無不勝,秦便躍升為「國治而兵強,地廣而主尊」之強國。
(十二)商鞅變法成功因素:**
A. 應時勢所須;
B. 得孝公信任;
C. 有完整的計劃及充份的準備;
D. 具法家的精神。
(十三)戰國七雄爭衡的經過:
A. 魏齊爭強:
七國中魏最先興起,魏佔原來晉國中部和西南部,領土最大,國勢最強。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頒佈法律,改革政治,又任用吳起主持軍事,攻取秦國的黃河以西土地,設立西河郡。魏國鄴的縣令西門豹開鑿渠道,大興水利,故魏經武侯以至惠王,一直獨霸東方,傳至惠王時,更把首都從安邑遷到大梁,於是大會諸侯,自稱為王。
魏惠王時,西方的秦及東方的齊同時勃興。當時秦已用商鞅變法,國基穩固。齊自田和篡齊,傳至齊威王,國勢開始強大。魏惠王先後出兵伐趙、韓,均為齊援兵所敗(魏伐趙,齊軍在桂陵擊敗魏軍;後魏伐韓,齊軍大敗魏於馬陵),魏之國力大挫,魏惠王與齊威王乃會於徐州(山東滕縣),彼此尊稱為王。
B. 秦齊稱帝:
秦國傳至孝公時,任用商鞅變法,國力大盛,屢次青敗魏兵,奪取魏國西河郡和上郡,佔據黃河天險,奠定東侵六國之基礎。而齊自威王以後,經宣王、湣王兩代經營,國勢亦盛,因此齊秦成為東西遙相對峙之兩強。兩國間有三晉(韓、趙、魏)阻隔,始終未正面交鋒。
秦惠王時任用張儀,離間齊、楚二國,向南拓地至漢中,巴蜀,公元前228年,秦昭王與齊湣王相約並稱為「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但兩國很快便廢除帝號。
C. 齊燕相爭:
僻處北方的燕曾與齊發生惡鬥。齊宣王伐燕,殺燕王噲。噲死了昭王繼位,以樂毅為將,乘齊湣王南圖霸業之際,聯同秦、趙、魏、韓伐齊,攻陷齊都臨淄及七十餘城。聯軍回師後,樂毅單獨率燕軍攻即墨,五年不能攻下,燕惠王疑樂毅,免樂毅職,並派騎劫代替樂毅攻城,即墨守將田單用「火牛陣」反攻,燕軍大敗。齊襄王雖得復國,但已元氣大傷。這種局勢對秦之向東發展更形有利。
D. 秦楚爭強:
秦孝公用商鞅變法,奠定富強基礎。惠王即位,更向外擴展。當時東周洛陽人蘇秦倡「合從」運動(公元前333年)。「合從」亦作「合縱」,南北為「縱」,「合縱」指齊、魏、趙、燕、韓、楚六國由南至北聯成一防線,藉以對抗秦國的策略。從約實行後秦兵不出函谷關十五年。
楚自春秋末年為吳重創後,到戰國初年,已漸恢復,且不斷向外擴展,在列國中土地最為寬廣。當東方齊燕對壘之際,楚秦兩國亦發生爭戰。秦惠王時,楚懷王在位,惠王派張儀至楚,以土地為餌,誘楚與齊絕交,懷王從之,但秦背約,懷王大怒,兩伐秦,均為秦所敗,楚勢力大挫,張儀更乘時游說各國,提倡「連橫」之說(公元前311年):東西為「橫」,「連橫」指齊、魏、趙、燕、韓、楚六國與秦國親善交好的政策。一時各國臣事強秦,於是「合縱」瓦解。
張儀死後,六國感於秦國強大,又再「合縱」抗秦,第二次合縱長為楚孝烈王,成立了第二次「合縱約」。但六國本身矛盾太多,利害不一。故不能團結,難以抵抗秦之侵略。
E. 秦趙爭強:
魏、齊、楚相繼衰落後,東方趙國傳至武靈王,提倡尚武精神,令國人穿胡服,習騎射,北掠胡地數千里,乃成為戰國末年唯一能抗秦之強國。
秦昭襄王時東伐趙,為趙將趙奢重創,於是昭襄王採納范雎「遠交近攻」建議,不作越境遠征,先以全力進攻韓、魏,並聯絡趙楚等國,孤立韓、魏。至韓黃河以北之地,被秦席捲,秦國兵鋒,乃指向趙,雙方於長平展開惡戰。秦軍由白起率領,趙將廉頗屯軍長平,採堅守策略,以期日廣月持久,使秦自行退兵。秦深以廉頗之戰略為憂,於是散佈流言中傷廉頗,趙遂以趙奢之子趙括代廉頗。趙括出擊秦軍,為秦將白起大敗;白起並坑殺趙卒四十萬。長平之戰,決定了趙國以及東方六國滅亡命運。
F. 東周滅亡:
戰國時期,周王室更形衰弱,僅如一小國般,地位無足輕重。公元前256年,周赦王去世,沒有人給周朝立王,周遂亡。在周王畿內分封之二小國西周與東周亦先後在公元前256年及公元前249年為秦所滅。東周自平王東遷起至赦王死時,共有25位君主,歷時515年(公元前770-256年)。
G. 秦統一六國經過:
a. 秦國自孝公用商鞅變法後,國勢日強,逐漸展開對四鄰擴張。
b. 至惠王時,納張儀「連橫」之計,破六國「合從」團結局面,並促使一些國家西面事秦。
c. 昭襄王任用范雎,採取「遠交近攻」策略,蠶食六國領土,先後挫敗東方諸侯強國。
d. 秦王政 (始皇) 在位時,用李斯之謀,祕密派遣辯士到六國,游說並賄賂各國政要,分化離間六國君主,再以重兵隨其後,相繼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完成了統一大業。時為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朝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