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第三十章 孫中山先生之革命運動及中華民國之成立

(一) 孫中山與革命運動:

A. 孫中山的教育背景:

1. 幼讀私塾:
孫中山先生為廣東香山(今中山)人,生於同治五年(1866年),幼年就讀於私塾,對太平天國的事甚感興趣,革命思想已開始孕育。

2. 西方教育:
十四歲時隨兄長赴檀香山,入教會中學就讀,接受西方教育;十八歲轉學香港拔萃書室及皇仁書院。中法戰爭起,目睹清廷無能,乃決心革命。

3. 學習西醫:
二十一歲學醫於廣州博濟醫院,後轉香港西醫書院。同時結納同志,宣揚革命主張;二十七歲以第一名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行醫於澳門、廣州,暗中進行革命活動。

B. 孫中山的政治思想及革命運動的發展:

1. 上書李鴻章時期:
公元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前夕,先生目睹時艱,寫了「上李鴻章書」,親往天津投遞,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變法自強主張,並求見李鴻章,遭到拒絕。這次上書的受挫,使先生認識到只有推翻滿清統治,才是中國的唯一出路,立志獻身於反清革命事業,成為中國的革命先驅。

2. 興中會的創立:
1894年10月,中山先生在檀香山聯合二十多名華僑,創立了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被舉為會長。1895年1月,先生回到香港,聯合楊衢雲、謝纘泰等成立興中會總部,主要領導人物尚有陳少白、陸皓東、鄭士良等,並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目標。興中會之成立,顯示中國民主革命派初步形成。

3. 三民主義之創立:
1895年,中山先生聯絡會黨,謀取廣州,不幸事洩,陸皓東等遇害。廣州之役失敗後,中山先生赴歐洲考察政治、社會制度,在倫敦為清吏所誘捕,幸為業師康德黎所營救。孫先生後遊德、法研究社會經濟問題,創立「民生主義」。至此三民主義之革命理論完成:

1/ 民族主義:要救中國,須先推翻腐敗的滿清統治,然後扶助弱小民族抵抗侵略,爭取各民族間的自由平等,以實現世界大同的理想。

2/ 民權主義:訓練個人對基本民權的認識,創制了立法、司法、行政、考試及監察等五權憲法,以建立一個民治的國家。

3/ 民生主義:針對中國社會貧富不均的現象,提出了解決的方案,以建立足民食、裕民衣、樂民居、利民利的民享社會,以改善中國社會經濟。

4. 同盟會之成立:
1901年至1905年間,除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興中會仍在國外進行活動外,國內也相繼建立了一些革命團體,其中影響較大的有華興會(創建者乃黃興)、光復會、日知會等。

1905年6月,孫中山先生回到日本,在他的積極推動下,以興中會、華興會為基礎,聯絡光復會等組織,成立了中國革命同盟會。同盟會以中山先生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作為政治綱領。推舉孫中山為總理,黃興為執行部庶務長。總部設於東京,國內外分九個支部。又決定創辦「民報」為同盟會機關報。

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民主革命政黨。它的成立,標誌著革命運動的發展從分散趨於統一。從此革命運動聲勢浩大,前仆後繼,卒推翻滿清。

5. 發動武裝起義:
在中山先領導下,興中會起義兩次,同盟會起義八次,雖均遭失敗,但已締造成功的情勢。

1/ 廣州之役--1895年由孫中山先生及陸皓東、鄭士良發動;

2/ 惠州之役--1900年由鄭士良、史堅如等發動;

3/ 潮州黃岡之役--1907年由余丑、許雪秋等發動;

4/ 惠州七女湖之役--1907年由陳純、鄧子瑜等發動;

5/ 欽州防城之役--1907年由黃興等發動;

6/ 廣西鎮南關之役--1907年由孫中山、黃興、胡漢民等發動;

7/ 欽廉上思之役--1908年由黃興等發動;

8/ 雲南河口之役--1908年由黃明堂等發動;

9/ 廣州新軍之役--1910年由倪映典等於廣州沙河發動;

10/廣州黃花崗之役--1911年4月27日由黃興發動。此役雖失敗,但殉難烈士之忠勇,已震撼人心,革命風氣瀰漫全國。

(二) 武昌起義及滿清統治之結束:
公元1911年10月10日(宣統三年8月19日),爆發了武昌起義並取得了勝利。翌日,成立湖北軍政府。至11月下旬,在短短五十幾天中,全國已有十五個省區脫離清廷的控制而起義獨立,匯合成革命的高潮,這一年舊曆為辛亥年,史稱「辛亥革命」。

A. 辛亥革命爆發之背景:
1. 清廷病入膏肓:
自1840年以後,列強交侵,清廷對外屈膝投降、出賣主權,喪權辱國一日甚一日。因此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國計民生因頓不堪。「洋務運動」、「戊戍變法」之失敗及八國聯軍之役,使國人深感清室統治已腐朽透頂、病入膏肓,非以革命推翻滿清,實無復興中國之希望。

2. 預備立憲破產:
慈禧在扼殺「戊戍變法」後,為了維持清室統治,不得不自1901年起宣佈實行「新政」,如設立學校、派留學生、招練新軍、設立商部等。1906年又下詔「預備立憲」以抵制蓬勃的革命運動。但所謂「立憲」實乃掩人耳目之騙局,只能使清廷苟延殘喘於一時。1908年11月,光緒帝、慈禧在兩日之內先後死去,由溥儀繼位,改元宣統。1911年(宣統三年),清廷成立「責任內閣」,其大臣多為皇室貴族,被稱為「皇族內閣」。假立憲不僅遭到革命派的堅決反對,也引起軍閥、官僚中「立憲派」的不滿,造成清政府完全孤立、一推即倒之局。

3. 世界潮流所趨:
十八世紀後,世界走進一革命紀元---美國有獨立運動、解放黑奴運動;歐洲有法國大革命、德意志與意大利統一運動、社會主義運動。列強侵華,西方之民主自由思想、革命意識亦漸傳入。所以孫中山先生說革命是「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4. 反清思想廣播:
「辛丑條約」簽訂後,愛國知識分子四出奔走,大聲疾呼反清救國。鼓吹革命的書刊猶如雨後春筍,廣泛流行。除同盟會的「民報」外,「國民報」、「浙江報」、「江蘇」、「大陸報」、「女子世界」、「蘇報」等均為當時有名的報刊。革命家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鐘」,都是風行一時、震人耳目的反清檄文,使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5. 革命團體林立:
二十世紀初,革命志士紛紛在國內外成立各種反清的革命團體,從事發動民眾、組織起義的實際工作。除孫中山於1894年所創立之興中會外,黃興、陳天華、宋教仁等於1904年春成立華興會。同年冬,蔡元培、徐錫麟、章炳麟等創立光復會。1905年興中會、華興會等在孫中山的倡導下合組為中國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宗旨。在同盟會之影響下,各地會黨及其他革命團體的反清活動也十分活躍,如湖北有日知會、文學社、共進會等。

6. 武裝起義頻連:
孫中山在創立革命團體的同時,十分注意聯絡會黨、發動新軍,籌劃反清的武裝鬥爭。從1895年至1911年4月,孫中山曾在廣東、江西、湖南、廣西、雲南等省,組織、領導了十次武裝起義。1907年及1908年,光復會成員陶成章、徐錫麟、秋瑾、熊成基等也在浙江、安徽組織過武裝起義。1911年4月同盟會黃興所指揮的廣州黃花崗起義,更是震驚全國,七十二烈士以殷紅的鮮血,澆灌了辛亥革命的花朵。

7. 保路風潮興起:
1911年初,清廷向列強借了巨額款項。5月,在郵傳部大臣盛宣懷的策劃下,清廷宣佈「鐵路國有」,強行收回川、粵、鄂、湘四省集資自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把全長一千八百公里的鐵路修築權以借款的名義出賣給列強。於是,震動全國的保路鬥爭隨即掀起,諸省民眾成立了保路同志會,組織保路同志軍,罷市罷課、抗糧抗捐鬥爭連綿不絕。9月,四川總督趙爾豐竟血腥屠殺參與保路鬥爭的群眾,造成「成都慘案」。四川等地反清起義隨之爆發。全國處於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保路風潮成了辛亥革命之導火線。

B. 辛亥革命的經過:
1. 革命黨發動新軍:
辛亥革命爆發於湖北。革命前數年,與同盟會有聯繫的湖北兩個革命團體----文學社及共進會,曾深入新軍進行發動。參加這兩個組織或受其影響的湖北新軍約有五千多人,佔全省新軍人數三分之一。隨著保路鬥爭的蓬勃發展,湖北革命黨人決定發動起義。1911年(宣統三年)9月,文學社領導人蔣翊武、劉復基及共進會領導人孫武、蔡濟民等組成聯合指揮機構,定於10月11日起事。

2. 武昌城首舉義旗:
10月9日,革命黨人在俄國租界內製造炸彈,不慎爆炸,為清軍搜去黨員名冊,起義指揮機關被破,主要領導人或被捕殺或逃出武昌。然革命黨人仍決心起義。10月10日夜,武昌新軍工程第八營士兵首先起義,打響了革命的第一槍。經過一夜戰鬥,革命軍佔領武昌城,湖廣總督瑞澂等狼狽逃竄。11日革命軍攻佔漢陽,12日攻佔漢口,革命旗幟插遍武漢三鎮。

3. 軍政府宣告組成:
武昌首義之後,亟需有指揮革命的領導機關。當時同盟會的孫中山、黃興在海外,原起義指揮部的領導人或死或逃,於是立憲派推原清軍協統黎元洪為中華民國軍政府都督兼總司令,原湖北諮議局議長、立憲派首領湯化龍任軍政府政務部長。

4. 各地區紛紛獨立:
武昌起義成功,全國各地聞風呼應。鄰近湖北的湖南、陝西、江西三省首先宣佈脫離清廷而獨立。至十一月,山西、雲南、貴州、江蘇、浙江、廣西、安徽、福建、廣東、山東、四川等省也相繼獨立,武昌首義後不到兩個月內,全國廿四個省區中大多數脫離清廷的控制,滿清統治迅即土崩瓦解。

5. 中華民國代清朝:
1911年12月2日,革命軍攻克南京。12月底十七省代表會議在南京舉行,推選剛由海外歸國的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於南京,宣告中華民國之成立。後以清帝退位、贊成共和等為條件,把大總統讓給清廷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在袁世凱的脅迫下,清末帝宣統於1912年2月12日宣佈遜位。

(三) 辛亥革命成功的因素:**
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革命,它推翻了滿清王朝,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體,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取得這樣的勝利,有多方面的因素。現詳細分析於下:

1. 國人對清廷失望:
清自乾隆中葉,衰象已呈。自鴉片戰爭後,中國屢受外國侵凌,幾瀕亡國之境;且洋務、維新均告失敗,立憲又乏誠意,國人對清廷絕望,而且也逐步認識到非推翻滿清不能救亡圖存,遂傾向革命。

2. 西方思潮之影響:
西方憲政及民權思想傳入,其與中國民族革命思想相結合,使知識份子之排滿意識更為高漲,革命力量更形強大。

3. 革命方針正確:
孫中山所提的民族、民權、民生之「三民主義」綱領,以及概括這個綱領的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正好針對著滿清腐敗、外患深重、民生困苦等衰象,故號召有力,能夠深入民心,獲得支持。

4. 革命領導有方:
孫中山先生既組織革命團體,復從事理論建設與策劃起義行動,使革命基礎極為穩固;其餘領袖如黃興,亦勇於任事;其他革命志士亦深懷救國拯民之偉志,順應時代潮流和民心所向,毅然以反清革命為己任,故革命終於成功。

5. 志士忠義奮發:
革命黨人多次起義,前仆後繼,為挽救國運,拋頭顱,洒熱血,其犧牲與救國精神,震撼人心,使不少人相繼加入革命行列。

6. 群眾基礎廣泛:
同盟會等革命團體在開展思想宣傳工作之同時,又深入到華僑、會黨乃至軍隊之中,進行組織、發動武裝起義,使民眾不斷在鬥爭中受到鍛煉。湖北文學社、共進會在新軍中的發動工作尤為出色。鄂、湘、川、粵等省的保路風潮,又為武昌起義的成功及全國各地的迅速響應,奠下廣泛而堅固的群眾基礎。

7. 袁世凱之叛清:
清室以袁世凱對抗革命黨,但袁世凱為個人利益,反迫清帝退位,使革命能早日成功,民國得以建立。

8. 國際保持中立:
由於孫先生的斡旋,各國對中國革命採取同情之態度,未有干預行動,故能於武昌起義後保持中立,有助於革命之完成。

(四) 辛亥革命的影響/歷史意義:**

1. 結束君主專制: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之皇朝,結束了幾千年之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破天荒地在中國出現了民主共和的政體,實現了政治革命,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歷史的車輪是拉不回去的。從此,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民心,故後來袁世凱之稱帝、張勳之復辟,均在人民的聲討下而迅速失敗。

2. 打擊帝國主義:
「庚子事變」後,清廷已經完全受到帝國主義的控制操縱,成為帝國主義共管中國的工具,因此,推翻滿清王朝,也給了帝國主義狠狠一擊,使其利用清廷攫取在華權益的如意算盤打破。

3. 國家經濟發展:
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君主專制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民族工業的發展以新的推動。民國成立後,孫中山先生極提倡發展實業,張謇長實業部,國內實業團體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蔚為風氣,民族工業的經濟力量在民國初年有了顯著的增長。

4. 影響世界局勢:
辛亥革命之成功,促發俄國及亞洲各國之反專制、反帝國主義運動,各國紛紛要求獨立自主。而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國家的民主革命派,都受到孫中山革命思想之啟發。辛亥革命時,亞洲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一次高潮,衝擊了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殖民統治,成為二十世紀初年世界歷史新階段的一個重要標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