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顯示包含「皇帝列傳--西晉」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皇帝列傳--西晉」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3月10日星期一

西晉皇帝

西晉

(公元265---316年,共52年)

西晉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使中國獲得了短暫的統一。

西晉共有4個帝王,其中病死的1帝;國亡被俘殺的2帝;内爭中被毒死的1帝。


晉武帝(司馬炎)
  武帝,名司馬炎(西元236-290年),字世安。司馬懿孫、司馬昭子。廢魏元帝曹奐而自立為帝。為西晉開國皇帝。在位26年,病死,終年55歲。葬于峻陽陵(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

晉武帝司馬炎,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西南)人,其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父親司馬昭,相繼專斷曹魏國政,時曹魏已經名存實亡。司馬昭死後,司馬炎襲晉王位,控制朝政。西元265年12月,他廢黜魏元帝曹奐,自立為帝。建國號為晉,建都洛陽,改年號為“泰始”後改為“太康”。史稱西晉。

晉武帝即位後,於西元280年滅東吳,結束了三國時代,統一了全國。然後他罷州郡兵,屢次責令郡縣勸課農桑,使社會得到短暫的安定與復蘇,“是時,天下無事,賦稅平均,人咸安其業而樂其事”《晉書•食貨志》,史家譽稱為太康繁榮。

晉武帝制定的政治經濟措施,大多以保護士族門閥的利益為前提,頒佈戶調製度,規定男女占田的假定畝數和應負擔的田租戶調的實際畝數,允許官吏按官品高低佔有不同數量的土地和佃客、蔭戶,承認官僚地主的特權。使曹魏時期制定的“九品中正制”發生相當大的變化。中正官職多為世族門閥出身的官僚所把持。晉武帝的這些措施使門閥士族勢力得以高度膨脹。

晉武帝認為東漢和曹魏的滅亡,與宗室力量太弱有關,即位之後,便大封宗室為王,以諸王統率兵馬出鎮一方,並擁有地方的軍政權。以為這樣便可以藩衛王室。但結果卻適得其反,各宗室形成一個個政治集團,互相傾軋,力圖擴大自己的勢力。晉武帝親手種下了“八王之亂”的種子。

西晉王朝建國後就浸潤在奢侈腐敗的氣氛之中,不能自拔。晉武帝本人一當上皇帝,就極盡奢糜揮霍之能事,在晉軍滅吳之後,繳獲了數千宮女,都送入皇宮。武帝大喜,翻蓋了很多宮殿,把這些人分派到各個宮殿裏居住,他叫人做了一輛大車,車上裝滿了佳餚美酒,用綿羊來拉車,他就坐著這羊車在後宮四處亂逛。也沒有固定的去處,羊車停到哪里,武帝就在哪里過夜。聰明的宮女就把羊愛吃的竹葉和食鹽灑在自己門前引誘綿羊,成功率頗高。到了後來五千宮女都學會了,於是到處是竹葉,遍地是食鹽。頓時洛陽竹子和食鹽的價格暴漲。晉武帝就這樣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好色皇帝。

武帝還公開買賣官爵,供其奢侈淫樂。很多正直人士,指責武帝說:“東漢的恒、靈兩帝,還知道把賣官錢入國庫,而當今皇上卻把賣官錢入私家,可見當今皇上,還不如恒、靈兩帝呢。”南陽的魯褒曾作《錢神論》諷刺當時見錢忘義的風氣。

西晉大臣也大多是漢魏以來的世家大族、元勳子弟,他們習於驕奢淫樂,從不以國事為重。整個統治集團奢侈腐化,荒淫奢華,聚斂了大量財產,互相爭豪比富,如著名的石崇和外戚王愷鬥富之事,就是典型寫照,武帝不但不加以阻止,反而推波助瀾。使得朝廷上下競以驕奢為榮,貪贓枉法,賄賂風行,政風十分黑暗腐敗,各種危機隱藏在表面的繁榮之後。

西元290年4月,晉武帝病倒,使詔令子汝南王司馬亮即速回京輔政。楊皇后為了使其父楊駿單獨輔政,百般進行阻撓,最後扣住詔書不發,並偽造遺詔,封楊駿為太尉,兼太子太傅,統帥軍隊,並總領尚書,執掌朝政。楊皇后將這偽造的遺詔給晉武帝過目。晉武帝睜著雙眼看了許久,又頹然鬆手將它擲在地上,不表示可否。等楊皇后出宮,晉武帝已經到了彌留之際,他從昏沉中清醒過來,忽然間問左右近侍:“汝南王來了沒有”左右回答沒有到。晉武帝長歎一聲,講不出話來。次日死于洛陽宮中的含章殿。

晉武帝死後廟號為世祖武皇帝。



晉惠帝(司馬衷)

惠帝,名司馬衷(西元259-306年),字正度,晉武帝司馬炎第二子。武帝死後繼位,在位17年,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終年48歲。葬於太陵(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

晉惠帝司馬衷,晉武帝第二子。武帝在位時,被立為太子。武帝病死後,他於同日繼位,改年號為“永熙”。

惠帝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癡皇帝,除了貪圖享樂外,一無所知。他被立為太子後,曾有不 少大臣勸武帝廢去他。武帝很猶豫。有一次,武帝特地送去一卷公文,命太子處理,藉以考驗太子是否傻得不會辦事。太子的妻子賈妃是個機智而又兇悍的女人,她 命令太監起草了一份答卷,叫太子抄寫好送去。武帝一看,卷子寫得雖然粗淺,但畢竟還是有問必答,認為太子並不太傻,就沒有廢黜他。

惠帝繼位後,毫無能力處理軍國大事,由楊太后父親楊駿獨攬朝政。惠帝平時最喜歡趴 在宮牆上聽牆外池塘邊的蛤蟆叫。有一次,他說左右侍從,這叫聲是為公還是為私?當時,天下饑荒,官員向他報告老百姓沒有飯吃。他想到自己不想吃飯時就喝肉 弼,就一本正經地說:“沒有飯吃,不可以多吃些肉弼嗎?”弄得官員們啼笑皆非。

而惠帝的皇后賈南風,她很精明能幹,不滿意楊駿操縱朝政,便聯絡汝南王司馬亮、楚 王司馬瑋殺死了楊駿,接著,她又先後殺死了司馬亮和司馬瑋。她自己沒有生育,擔心大權旁落,又設計毒死了太子。趙王司馬倫藉口此事,帶兵進京,捕殺了賈皇 後,廢黜了晉惠帝。自立為帝。文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擁等不服,起兵攻打洛陽,展開了皇族之間殘酷的混戰、殺戮,史稱“八王之亂”。戰亂長 達16年之久,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使洛陽、長安兩座名城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百姓死亡幾十萬,內徙的匈奴、氐、鮮卑等族乘機起兵反晉,西晉王朝走向衰 亡。混戰結束後,七個王被殺,只有東海王司馬越還在,由他操縱朝政。

惠帝在這聲戰亂中,被諸王輾轉搶奪、挾持,時廢時立,形同傀儡,受盡淩辱。戰亂結束,司馬越又準備儘早除去這個白癡皇帝,立武帝幼子司馬熾為帝。

西元306年11月,司馬越暗中命令宮人在餅中下毒,送進顯陽殿。惠帝取來吃了幾枚,覺得腹中絞痛,撲倒床上,翻滾哀號,等宮人叫來御醫,他已睜眼張口地不省人事。御醫搭脈後連連搖頭說“完了完了。”經宮人再三催問病由,御醫才低聲說中毒。說完就急忙溜走了。


賈后,名賈南風(西元256-300年),惠帝皇后,她運用權謀奪得朝政,擅政10年,為趙王司馬倫毒死,終年45歲,葬處不明。

賈南風,西晉權臣賈充之女,平陽(今山西省臨汾)人,在西元272年被冊立為太子妃。西元290年太子司馬衷繼位為惠帝。她被立為皇后。

她身材矮胖,相貌黑醜,但卻精明兇悍,又非常殘酷,曾因為嫉妒親手殺死好幾個人,又用戟刺向懷孕的侍妾。

眼見惠帝癡呆,她不甘心大權旁落,一心欲參與朝政,然屢為楊太后,楊駿抑制。西元291年3月,指使楚王司馬瑋進京,發動突然襲擊,攻殺了楊駿,廢殺楊太后,導致了八王之亂。事變後,汝南王司馬亮為太宰,和太保衛瓘一起輔政。同年6月,她以惠帝詔命為名,指使司馬瑋捕殺了司馬亮和衛瓘,同月,又以偽造詔命的罪名殺死司馬瑋,奪得國政,用開國功臣張華,至親賈模,裴危輔政。

賈南風擅政期間,荒淫無度,賈(賈后)郭(賈后母家)兩家恣意橫行,賄賂公行,政治昏暗,曾激起氏族首領齊萬年等領導的反晉叛亂,西元300年3月,賈南風又毒死太子司馬遹,趙王司馬倫以此為藉口,起兵攻入都城,廢賈南風為庶人,囚居金鏞宮(今河南洛陽市內)。4月,司馬倫又假借惠帝詔命,派人逼她喝下金屑酒而身亡。



晉懷帝(司馬熾)

  懷帝,名司馬熾(西元264-313年),字豐度,武帝第25子。司馬越將惠帝毒死後,立他為帝。在位7年,被匈奴貴族政權劉漢軍俘虜,後被劉漢主劉聰用毒酒毒殺,終年50歲,葬處不明。

晉懷帝司馬熾,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間,被立為皇太弟。司馬越於西元306年11月毒死惠帝后,扶持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永嘉”。

西元311年6月,劉淵所建立的匈奴貴族政權(劉漢)傳到劉淵子劉聰手中,國力強盛起來,劉聰命劉曜、王彌等率領大軍進攻洛陽,晉軍連連戰敗,劉漢軍從平昌門攻入城內,再猛攻內城,同時燒殺搶掠。懷帝慌忙命令臣下荀藩兄弟籌集船隻,准備下洛水東逃。劉漢兵殺來,一把大火將荀藩兄弟所收集的船隻統統燒毀。劉漢兵轉而猛攻宣陽門,王彌軍殺入皇宮,大搶財寶,辱逼後妃。懷帝倉皇帶著太子等人打開華林園門逃出,繞過河南面的藕地,準備逃奔長安。正巧劉曜軍從西明門殺入,迎面撞見,立刻命令部下將他抓住,拘禁於端門,劉漢兵大搶皇宮後,將懷帝押回平陽(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降封他為平阿公,並派兵監管。歷史上稱之為“永嘉之亂”。西晉王朝面臨著覆滅的命運

西元313年元旦,劉聰在光極殿大宴群臣,命令懷帝穿上僮僕的青衣侍立一旁。為大家斟酒,懷帝不堪侮辱,滿臉羞憤。西晉舊臣庾瑉、王俊見故主受辱,也禁不住失聲痛哭,劉聰大怒,將他兩人和懷帝都趕出了宴席。事後,劉聰恐怕留著懷帝日後會生變故,就派人用毒酒毒殺了晉懷帝。




晉愍帝(司馬鄴)

  愍帝,名司馬鄴(西元270-316年),字彥旗,武帝孫,司馬晏子。在位4年,被劉漢政權的劉曜軍俘虜,後為劉漢主劉聰所殺,終年48歲,葬處不明。

晉愍帝司馬鄴,吳王司馬晏子,初為秦王,駐守長安。西元311年,懷帝被劉漢軍虜走後,群臣擁立他為太子。西元313年1月懷帝被毒死的消息傳來。尚書、左僕射鞠允,衛將軍索琳、梁芬等人,於4月在長安扶立他為帝。改年號為“建興”。但這時的皇室、世族已紛紛遷至江南,西晉王朝已經名存實亡。

西元316年8月,劉曜率軍圍攻長安。11月,城內糧盡,無法拒守。愍帝只得赤露肩背,口含玉壁,乘坐羊車,出城往劉漢軍營求降,群臣圍住羊車號哭,有的爬上車拉住他手臂,不讓他出城。愍帝悲不自勝,又無可奈何,只好推開臣下,驅車出城投降,劉漢軍將他押到平陽,廢封為光祿大夫。

西晉至此宣告滅亡。

劉聰曾對愍帝百般羞辱,出獵時,命令他全身披掛,手執長戟,作為前導。晉朝的百姓見了,圍觀痛哭。西元316年12月,劉聰在光極殿會宴群臣,也象對待懷帝那樣,命令愍帝穿上青衣,替大家斟酒、洗懷,甚至在自己小便時,命令愍帝替他揭開便桶蓋。陪伴愍帝同來長安的晉朝尚書郎辛賓見皇上如此受辱,失聲大哭。事後,劉聰擔心如留著愍帝,晉人複國之心不滅,就在同月派人殺死了愍帝。

晉武帝

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

爭太子之位

司馬炎是司馬昭的長子,字安世。但父親卻不太喜歡他,反而對兒子司馬攸備加愛護。司馬昭在把司馬攸過繼給哥哥司馬師後,就很想把他立為世子,即自己晉王王位的繼承人。所以,在和司馬攸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拍拍自己的座位對他說:"這就是桃符(桃符是司馬攸的小名)以後的座位。"

司馬炎看到父親寵愛司馬攸,零落了自己,很不甘心,況且他又是長子,按照歷來的規制,王位是要由他來繼承的,弟弟沒有這個權利。所以,司馬炎便憋著股勁兒和弟弟爭奪世子的位置。

司馬炎的弟弟司馬攸也不是紈絝子弟,史書中說他為人忠厚仁慈,很喜歡古籍文章,頗具儒者風範。但和司馬炎一比,司馬炎的政治家特徵還是比他明顯得多。這方面,司馬炎很像他的父親司馬昭,有心計,有謀略,臉上卻顯得很仁慈大度。

這場爭奪世子的鬥爭最後還是司馬炎取得了勝利,這主要歸功於大臣們。很多大臣聯合起來勸阻司馬昭,要他吸取歷來廢長立幼的血的教訓,司馬昭畢竟有些政治頭腦,沒有再感情用事,最後接受了大臣們的提議,將司馬炎立為世子。

建立西晉

司馬昭掌握了魏的國家大權,魏國皇帝基本上成了傀儡。後來司馬炎接替父親掌管魏國朝政,到了西元266年,司馬炎在洛陽逼魏帝曹奐讓出帝位,史書上同樣寫為"禪讓",其實都是一個好聽的名字,沒有武力威逼,誰肯讓出這樣至高無上的權位呢?但司馬炎沒有殺曹奐,而是封為陳留王。現在的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說的司馬昭,他掌握朝政大權,但他自己不做皇帝,想效仿曹操讓自己的兒子曹丕稱帝那樣,將帝位留給兒子司馬炎去做。現在,司馬炎終於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奪得了帝位,建立了晉朝。

仁義治國

司馬炎坐上皇帝寶座之後,並沒有開始過高高在上的奢靡生活,而是審時度勢地鞏固自己的帝位。他知道父親司馬昭和祖父司馬懿對曹氏所進行的殘酷殺戮使人們對他也存有戒心,南邊的東吳也還沒有統一,這都是他的心病。為了滅東吳統一天下,司馬炎採取了以仁義治國的方針:賞賜安樂公劉禪的一個子弟做駙馬都尉,安撫人心。又專門下詔書,准許原是皇帝現為陳留王的曹奐繼續用皇帝的儀仗出入,向他上書時也可以不用稱臣。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安定天下人心,包括自己統治區、西南的原蜀國領地和正走下坡路的東吳。

無為而治

為了發展經濟、增強國家實力,司馬炎專門頒佈詔書,將無為而治作為治國方針。當年,他又向地方的郡國頒佈了五個詔書,一個是正身,一個是勤百姓,一個撫孤寡,第四個是敦本息末,即鼓勵農業這個國家之本,壓制商業這種末業。五是去人事,也就是精簡機構,裁撤冗員。

這種詔書,有些做作的味道,但其中的很多措施確實是當時應該做的,曹操原來實行的利國利民政策到了魏國末期已經被眾多剝削民眾的苛政所取代,司馬炎這時的詔書即使不能全部施行,但畢竟給遭受繁重剝削的百姓帶來了一絲希望。

吳主殘暴顯頹勢

和西晉相比,這時的吳國卻是在走下坡路。吳主孫皓的荒淫、殘暴使吳國喪失了重振旗鼓的機會。孫皓命令大臣的女兒要先經過他的挑選,漂亮的入後宮供他一人享受,剩下的才能談婚論嫁,這使他喪失了大臣們的支持,等於是自毀長城,最終成了孤家寡人。一個對他勸諫的大臣不但沒有受到他的表揚,反而被他用燒紅的鋸條殘忍地鋸下了舌頭。其殘暴程度趕上了紂王。對其他敢於勸諫的大臣他也是殘忍地打死。為了在殺人的過程中取樂,他先把大臣用酒灌醉,這些喝醉的大臣酒後吐真言之後,孫皓便定罪殺死。孫皓殺人的方法很多,很殘忍,像挖眼、剝臉皮和砍掉雙腳等等,末世的皇帝不是無 能的昏 君就是殘忍的 暴 君。孫皓的殘忍註定了他滅亡的命運。

孫皓的殘暴使手下的將領們也對他喪失了信心,紛紛投降西晉。西晉的大臣們見吳國國力下降,政局不穩,也紛紛勸說司馬炎趁機滅掉吳國。但司馬炎知道吳國並非那麼不堪一擊,所以幾年後才派羊祜到邊界鎮守,為以後滅吳做準備。

謀將羊祜

羊祜到任之後,首先佔領了戰略要地和物產豐富的地方,然後實行屯田,為以後的軍事行動做充分的物質準備。羊祜在和吳國作戰時,不是為了戰勝對方,而是用攻心戰來得到吳國將士的人心,俘虜的將士和百姓,或者送回,或者熱情款待。時間一長,吳國竟有人稱羊祜為羊公。

但是因為晉朝大臣的阻撓,司馬炎總是不能下決心滅吳,羊祜最終遺憾地去世了,沒能看到統一江東。

羊祜最後舉薦另一個儒將杜預代替他駐守邊鎮,在他和其他朝中大臣的共同努力下,司馬炎終於決定進兵江東。在經過長期準備的晉軍優勢兵力的進攻下,江東的末日終於到了。孫皓只得開城投降,在江東割據六十來年的吳國最終被西晉所滅。

實行占田制發展經濟

吳國一滅,三國鼎立的局面宣告結束,中國主體領域又一次統一。為了更快地發展生產,司馬炎頒佈了占田制,廢除了原來曹操所實行的屯田制。每名男子可以占田七十畝,女子占田三十畝。占田制的實行極大地促進了西晉經濟的發展,這從戶口數量上可以看出來,滅吳國那一年的戶數是二百四十萬戶,兩年後猛增到了三百七十一萬戶。

駕羊車游幸後宮

統一以後,司馬炎一下子變了,原來很節儉的他追求起了奢靡的生活,沒有了對立的政權,他開始喪失了進取心。除了大興土木、大修宮殿外,他在歷史上最有名的是在後宮的駕羊車遊幸。

在統一吳國的時候,司馬炎將原來孫皓的後宮美女五千多人全部弄進了自己的後宮,使總人數猛增到了萬人以上。美女多得讓司馬炎無所適從,只好想了個辦法,用羊拉著輛車,自己坐在車上,任憑羊拉著他在宮中自由地漫遊,羊最後喜歡停在哪個宮女的門前,他這晚上便住在誰那兒。那些一心想討皇上歡心的宮女們便想出了辦法,把竹葉插在門前,然後把鹽水灑在門前的地上,以此來誘惑拉著皇帝的羊兒在自己門前停下來。

賣官肥私也有理

大臣們見司馬炎變得昏庸荒淫,便找機會勸諫。一次,司馬炎和眾人去洛陽郊外祭祀,完了他得意地問司隸校尉(當時京城地區的監察官)劉毅:"你說我能與漢朝的哪個皇帝相比?"司馬炎覺得他肯定會說高祖劉邦、武帝劉徹以及光武帝劉秀之類有名的皇帝,沒想到劉毅卻說他只能和桓帝、靈帝相比。司馬炎很不高興,因為這兩個皇帝統治時期是東漢政局最混亂的時候。司馬炎不甘心地問:"我怎麼會和他們一樣呢?"劉毅直言不諱地說:"當年桓帝時也有賣官的事,但桓帝讓人把錢都歸入了國庫,陛下您現在賣官所得的錢卻都進了自己的腰包。"司馬炎無法狡辯,只好訕訕地替自己找個臺階說:"愛卿所言極是,不過在桓帝時卻沒有你這樣的直言之臣,但我身邊卻有,這說明我還是比他們好一些啊。"

宣導奢侈之風

從魏國的明帝時開始,當時的社會逐漸蔓延開一種奢侈腐化的風氣。司馬炎在奢侈風氣中又起了帶頭作用。司馬炎在女婿王濟家吃飯時,有一道菜時乳豬,非常好吃,司馬炎就問王濟是怎麼做的。王濟偷偷告訴他,乳豬是用人的乳汁餵養大的,做的時候又用人的乳汁烹製,所以很好吃。司馬炎聽了不高興,覺得女婿超過了自己,結果宴席還沒有結束他就藉故走了。

鬥富風氣中最有名的是石寵和王愷。石寵是渤海南皮(即現在河北南皮)人,官職升到了侍中,後來又出任荊州刺史,他靠搜刮過往的客商致富。王愷則是司馬炎的內弟,也是豪富無比。石寵的屋子華麗異常,房子上掛滿了緞帶,飾有翠玉。王愷不肯認輸,用紫絲布做了四十裏長的帷帳來炫耀,石寵就做了個五十裏的來和他比。

司馬炎常幫女婿王愷來鬥富,賞賜給他珊瑚樹,高有二尺,世所罕見。王愷請石寵去看,石寵卻用鐵如意將珊瑚打碎,王愷很心疼,說石寵嫉妒自己。石寵卻說我馬上賠你,然後讓手下人都去拿珊瑚樹,高三四尺的就有六七個,這次比得王愷臉上很是無光。

後來,兩人鬥得離了譜,石寵開始造假來騙王愷:他的牛車跑得快如飛鳥,原來他故意把車轅弄歪,讓牛卡得疼痛難忍,就跑得快了。造假的目的是占點上風,可見當時這些富豪的生活何等奢侈、無聊。後來王愷知道了石寵的把戲,便如法炮製,牛車竟跑得比石寵的還快。石寵知道是有人洩密後,便將洩密的人殺死了。

在請客人吃飯喝酒時,石寵經常讓美女勸酒,如果客人喝不完酒,他就殺掉這個美女。有次王導和王敦(司馬炎的女婿)兄弟倆去他那吃飯喝酒,王敦總不喝完,使石寵連殺三人,一直儘量喝幹的王導埋怨王敦不通人情,王敦卻說石寵殺自己人,不必著急。

石寵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就是廁所也建得極為華麗,比過了正式的寢室。有的大臣去他家做客,去廁所時竟見裏邊有幾個侍女,屋子裏也用綾羅綢緞裝飾得很豪華,他以為是闖進了人家的閨房,趕忙退出來,給石寵賠禮。石寵笑著說那就是廁所,不必驚慌。

為了孫子立癡子

晚年的司馬炎因為荒淫過度,身體狀況逐漸下降,他不得不考慮繼承人的問題。他立的太子是長子,但卻是個癡呆,原來他也猶豫過,覺得這個癡呆的大兒子不太合適,但有一次,傻兒子的小兒子卻讓司馬炎下決心讓他繼續做太子。一天晚上宮中著了火,司馬炎到城樓上觀看火情,這時,傻兒子年僅五歲的兒子卻拽著爺爺的衣服說夜裏危險,不能讓光亮照到皇帝身上。司馬炎聽了又感動,又驚訝,如此小的孩子竟有這樣的智力。司馬炎從此堅定了讓傻兒子做太子的決心,希望孫子以後能有大的成就。

西元290年的四月,司馬炎病逝,他活了五十五歲,不算長壽。死後葬在了峻陽陵。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