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晉室南遷與偏安/東晉建國的經過:
A. 胡人在北方大亂之際,司馬睿師揚州,其後移鎮建康,他得到世族名賢王導的輔助,逐漸取得江南大族的合作,奠定他在南方的地位;又任用北方士族為官,以取得他們的擁護。王導更調和了南方及北方世族之矛盾,為司馬睿建國準備了條件。
B. 公元318年,當愍帝遇害的消息傳到江南時,司馬睿便即位於建康,改元建武,是為晉元帝,史稱「東晉」。
C. 東晉統治長江以南的廣大土地,與五胡十六國南北對峙。元帝即位,王氏之功極大,故元帝以王導為相,總攬朝政,以王敦主軍事,掌理六州軍事,其他王氏子弟也多位居要職,時人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
(二) 東晉得以偏安江南之原因:
東晉自建立後,雖經常發生內亂,最後總算趨於穩定。同時,由於北方五胡割據政權之間混戰頻繁,無暇南侵,使東晉能偏安江左長達一百餘年。東晉得以偏安江左的原因大致如下:
1. 氣候溫濕:北方氣候乾燥,故胡族不習慣南方的溫濕氣候,水土不服,戰鬥力大為削弱。
2. 地勢險要:東晉立國,有長江、淮河的天險,胡人皆擅長於騎兵作戰,而江淮之間山嶺河流交錯,騎兵遂失其優勢。
3. 賢良輔政:東晉初年,民心未附。元帝任用王導掌政治,王敦主軍事。王導歷相元、明、成三帝,悉心策劃,安撫流亡,於是天下歸心,穩定統治基礎。
4. 世族支持:王導籠絡江南豪族,延攬吳地名士,調和了南方及北方世族之矛盾,在利害關係一致的基礎上,共同匡扶東晉政權。
5. 名將保衛:東晉有志之士一掃前朝清談的陋習,積極於復國的行動。如祖逖屢謀北伐,陶侃出守荊湘,更有庾亮、桓溫、謝安等名將鞏固國防。
6. 經濟繁榮:江南自孫權建國後,經濟逐漸開放;其後中原喪亂,大族紛紛南徙,戶口更為充實,南方日趨繁榮,足以支持東晉的偏安。
7. 文化南遷:中原文化散播江南,使南方的文化突飛猛進,人才輩出,奠定國家的基礎;又因南方的文化比外族為高,故外族不易消滅中原。
8. 前秦瓦解:淝水之戰,苻堅慘敗,前秦勢力隨即瓦解,北方諸胡又告分裂,無力南侵。
9. 胡族內亂:匈奴自劉聰死後,即分裂為前趙及後趙,互相攻伐,故無暇南侵。
(三) 東晉的北伐:**
東晉立國後,一些奮發有為的將帥曾相繼多次進行北伐,只是由於各種因素的牽制及影響,終未能北定中原:
A. 祖逖誓師北伐:
1. 聞雞起舞,慷慨激昂:西晉末年,國難當頭,祖逖與劉琨嘗同枕蓆,中夜聽見野外雞鳴,兩人便起床拔劍而舞,韜奮自勵。洛陽淪陷後,祖逖南來寄居京口,慨然「以中原為己任」,首先請命北伐。
2. 中流擊楫,誓師北伐:西晉建興元年 (公元313年) ,祖逖得瑯琊王司馬睿支持,率領百餘家部曲渡江北上。他在長江中擊楫發誓說:「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壯懷激烈,眾皆慨嘆。
3. 收復失地,抗擊石勒:東晉立國,祖逖住在淮陰,整軍經武,與將士同甘共苦,幾年後終於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
4. 朝廷掣肘,功敗垂成:晉元帝害怕祖逖功高難制,派戴淵都督北方六州諸軍事,轄制祖逖。淵非將才,祖逖懷憂。又值王敦亂跡已萌,祖逖憂憤成疾,卒於大興四年(公元321年),北定中原,功敗垂成。
B. 庾亮北伐無功:
成帝咸和八年(公元333年),後趙石勒死。一年後,庾亮領江、豫、荊三州刺史,都督六州軍事,鎮武昌。後值石勒之喪北伐,乃遣兵出沔中,卻被石虎所敗,無功而還。
C. 殷浩北伐失敗:
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荊州鎮將桓溫在滅蜀(成漢)後,屢次上疏要求北伐,當朝大臣無法直接阻止,乃先後派出外戚褚裒及名士殷浩率師北伐,以圖牽制桓溫。後來穆帝永和六年殷浩的北伐師勞無功。
D. 桓溫三次北伐:
1. 永和十年,進軍關中:桓溫利用殷浩失敗後朝廷無力阻擋的時機,於公元354年率師伐前秦,進入關中,苻健堅壁清野,固守長安。桓溫與之相持兩個月,糧盡退兵。
2. 永和十二年,收復洛陽:永和十二年,桓溫第二次北伐,討平姚襄,收復洛陽,置戍而還。
3. 太和四年,敗於枋頭:晉廢帝太和四年 (公元369年) ,桓溫第三次北伐,率步騎五萬北伐前燕,連戰皆捷,後因糧盡退軍,被慕容垂敗於枋頭,死者三萬餘,以失敗告終。
E. 劉裕二度北伐:
1. 義熙五年,討滅南燕:晉安帝義熙五年 (公元409年) 南燕入寇東晉,劉裕率兵北征,大破燕軍,進圍廣固。翌年二月攻下廣固,生擒慕容超,滅南燕,收復青、兗二州廣大領土。
2. 義熙十三年,攻滅後秦:劉裕於義熙十三年進軍關中,攻滅後秦,復長安,光復了淪陷百年的關中之地。旋聞留守建康之心腹將領劉穆死訊,裕恐有變,以其子劉義真留守長安,自己趕回建康。而後來關中諸將內訌,自相殘殺,夏國後來攻陷長安。於是關中之地復失,而且裕之精兵猛將,也死亡殆盡。裕也因一時無力北伐,便轉向籌策篡東晉。
(四) 東晉屢次北伐失敗之原因:**
1. 政治牽制:
東晉之世,北方戰亂頻仍,本來存在著北定中原之可能性,但卒未能把握時機,成就恢復中原大業,主要是因為軍政互相牽制之故。北伐將帥一旦成功,可能脫離晉室,稱帝建國,朝廷對此極為猜忌,處處加以掣肘,如祖逖壯志未成,原因就在此。
2. 豪族苟安:
東晉政權是代表豪門世族利益的。當時南遷的世族認為不能「捨安樂之國,適習亂之鄉」;而南方望族在晉室南渡後也逐漸受到重用,不希望北伐成功,皇室北移。此等豪門世族,形成一股苟安的勢力,左右著東晉政局。國勢既難以振作,有志北伐之士也難得精神及物質支持。
3. 內亂頻生:
東晉皇權不受尊重,皇室控制不了握兵的將帥,而權臣悍將,如王敦、蘇峻、桓溫、桓玄、劉裕之輩,多有不臣之心,因此內亂頻生,政局動蕩,國力受損,影響了北伐大計。
(五) 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
東晉中葉,即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與東晉於淝水(安徽壽縣一帶)進行了一場大戰。其結果是秦輸晉贏,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A. 淝水之戰的背景:
1. 前秦的興盛:
在東晉初葉的北方胡人政權中,苻堅的前秦脫穎而出。苻堅本人勵精圖治,又重用漢族政治家、軍事家王猛為相,組成一個胡漢融合的君臣體制,在統一中國北方的過程中,實行一系列的開明政策,與民休養生息,注意民族融洽,勸農經武,國勢大盛,北方出現了東漢末年以來少見的安定繁榮的局面。與偏安江南一隅的東晉士族政權相比,無論在疆土或者政治、軍事、經濟方面,前秦都勝一籌,於是苻堅便發起了一場志在兼併統一的戰爭。
2. 東晉的「將相和」局面:
寧康元年(公元373年)桓溫死後,東晉軍權由其弟桓沖掌握。此時前秦已佔領益州,威脅東晉。在強秦面前,東晉政權內部出現了「將相和」之局面。桓沖忠於晉室,主動把揚州讓給當政的丞相謝安署理,而謝安又有一定的政治風度,善於團結人。東晉立國以來一直存在的上下游對立得以暫時協調。謝安又令謝玄在京口訓練一支勁旅,號稱「北府兵」。
3. 苻堅欲統一中國:
東晉的祖逖、桓溫等先後多次北伐,因而與前秦形成敵對關係。王猛死後,苻堅自恃兵力強盛,決意南侵東晉,以求統一中國。
B. 淝水之戰經過:
1. 前秦八十七萬大軍南下:
太元九年(公元383年),前秦在奪得東晉的彭城、襄陽兩鎮後,苻堅親率騎兵二十七萬、步兵六十萬,傾力南下,旗鼓相望,前後千里。十月,前鋒苻融的二十五萬軍隊進至淮穎地區,攻陷壽陽。晉謝安派謝石、謝玄等率北府兵八萬迎戰,在洛澗與秦軍相拒。
2. 苻堅派降將朱序誘降:
苻堅仗其軍威,派東晉降將朱序到晉營誘降。但朱序反將秦軍情況告謝石,並建議晉軍乘秦軍還未完全集結時一鼓擊破苻融,以奪取全局勝利。
3. 劉牢之奇襲洛澗:
十一月,謝玄派北府名將劉牢之以精兵五千襲擊洛澗,首戰大捷,殲秦軍萬餘人,擄獲大批糧草器械。苻堅於壽陽城頭見晉軍布陣嚴整,誤以為「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由驕而餒。
4. 晉軍淝水大捷:
謝玄乘勝,與逼淝水而陣的苻融相約到淝水西岸決戰,要求秦軍讓出一片戰場。苻堅麾軍後退,企圖乘晉軍半渡淝水時加以截擊。但秦軍內部不穩,一退即不可復止;朱序又乘機內應,大呼「秦軍敗矣」,於是秦軍大亂,自相踐踏,晉軍則急渡河,乘勢猛攻,大獲全勝。秦之潰兵在路上聽到風聲鶴唳,都以為是東晉追兵。
C. 秦敗晉勝的原因:
a. 前秦失敗原因分析:
1. 苻堅驕兵輕敵:苻堅之所以敗,「由驟勝而驕故也」。他被統一北方的一連串勝利及治秦成功沖昏了頭腦,自恃大軍近百萬,投鞭可以斷流,伐晉必克,輕敵太甚。
2. 戰略戰術錯誤:由於驕傲,苻堅在戰略部署及戰術指揮上犯了一系列錯誤。指其要者,第一、戰線太長,兵力分散,真正投入戰鬥的,實際上只有前鋒的部分兵力;第二、誤用「身在秦,營心在晉」的朱序,洩露軍機;第三、兵臨淝水,誤聽對方之言,輕率地下令後退讓出戰場,陷入被動不戰自潰。
3. 內部矛盾重重:淝水之戰中,秦軍是由臨時徵集來的各族人民組成,軍心不一,其中漢人面對晉軍,更是不願自相殘殺;同時苻堅賦予重任的異族將領慕容垂、姚萇心懷貳志,希望秦軍戰敗,好擺脫苻堅,自己發展。
b. 東晉勝利原因分析:
1. 勉力自保,共同對敵:面對強秦的兼併,東晉政權內部各派系、南北士族,都害怕前秦的統一會侵犯自身的利益,因此勉力自保,團結對敵。
2. 知人善任,兵精將良:東晉丞相謝安任用謝玄、謝石、劉牢之等,都是有勇有謀的良將;且北府兵訓練有素,戰鬥力較強。
3. 利用弱點,攻敵不意:在強弱懸殊的情勢下,謝玄等利用苻堅的驕兵情緒和朱序的向晉,誘使秦軍中計後撤,攻敵不意,僥倖取勝。
E. 淝水之戰的影響:
1. 南北分裂:
苻堅兵敗後,其統一南北的志願便無法實現,遂使南北分裂的局面,再延續了二百年。
2. 北方混亂:
苻堅兵敗後,前秦勢力隨之瓦解,北方再度混亂,各胡族紛紛再起,北方再分裂達五十餘年之久,此後無力南侵,直至北魏太武帝時,才由鮮卑拓跋氏統一北方。
3. 東晉偏安:
東晉戰勝前秦,北府兵乘勝恢復青、兗、梁、益等州,黃河以南地區,大都重歸版圖,東晉得以維繫偏安的局面,與北方繼續對峙,延長百餘年的政局,南方經濟文化得以繼續發展。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