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第三十七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成立及國民政府之遷台

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經過:

1. 政協籌備會議:

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敗國民黨軍隊,獲得決定性勝利後,於1949年6月15日,召集全國各界民主人士及滿、蒙、回、藏各族代表、海外華僑等,組織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


2. 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到場各界代表600餘人,由毛澤東任主席,發表宣言:建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由工人、農民、小資產家、民族資本家等四個階級組成;而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工人階級為領導者;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官僚主義,為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及富強而奮鬥。


3. 會議通過事項:

1/ 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

2/ 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3/ 選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

4/ 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5/ 選舉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為副主席)

6/ 通過以北平為國都,改北平為北京。

7/ 通過採用公元紀年。

8/ 通過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4. 成立政府: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乙. 大陸政權之易手:

一. 國民黨失敗之原因:

國共內戰爆發之後,只是三年多時間,國民政府便全面失敗,被迫撤出大陸。究其原因,主要有下列數端:


1. 復員不當:

奉派赴各淪陷區辦理接收工作的政府要員,貪污舞弊,而且解散敵後游擊部隊,強迫軍官退役,這些均為不當的措施。

2. 黨內分裂:

共軍節節勝利,國民黨內部意見分歧。如李宗仁、白崇禧公開主和,一些地方官員則通電要蔣介石下野。其後,國民政府有不少重要官員及地方首長,亦紛紛投向中共。

3. 士氣不振:

八年抗戰剛結束,國、共雙方內戰又起,國軍俱抱厭戰心理,加上通貨膨脹,軍隊待遇惡劣,故士氣不振。

4. 金融紊亂:

八年抗戰期間,國府因軍費龐大,故大量印發法幣鈔票,引致通貨膨脹;戰後又發行金圓券,通令全國人民盡將家藏黃金兌換,以致怨聲載道。

5. 民窮財盡:

戰後社會上民窮財盡,糧食物資奇缺,通貨惡性膨脹;共產黨乘機進行統戰策略,恣意抨擊,從中滲透,使全國軍民對國民政府日益離心。

6. 和談煙幕:

共產黨不斷放出和議煙幕,呼籲國軍停戰,致使不少國民黨的前進人物,皆對共產黨寄予厚望而大力支持。

7. 盟邦出賣:

美國為催使蘇聯對日本作戰,乃承認其在中國東北享有特權,使蘇聯能將日本的關東裝備,悉數移交共產黨軍隊使用。

8. 美國停援:

1949年,共軍勢力伸展至西南各省,國民政府危在旦夕,美國突然停止對國府的一切援助,促使國民黨崩潰。


二. 共產黨成功之原因:

國共內戰之初,共產黨之實力不如國民黨甚遠,然前後不過四載,國民政府竟喪失全國大陸之政權而遷守台灣,共產黨乃得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共產黨成功之因素約有下列數項:


1. 渴望統一:

自民國建立以來,中國內憂外患,民生困苦,人民普遍渴望有統一的政府出現。

2. 人民支持:

共產主義強調反帝國主義,加上共產黨善於宣傳,提出土地改革,減息減租,故得民心。

3. 輿論壓力:

「五四」以後,共產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發展,大量知識份子及青年學生紛紛傾向共產主義,形成一股強大之輿論壓力。

4. 擴張軍力:

共產黨利用抗日名義,招募軍隊,擴張地盤,成立邊區軍政府及游擊縱隊,故軍力大增。

5. 接收武裝:

日本投降後,蘇聯將所俘獲得的六十萬關東軍武器裝備,悉數移交共軍接收,並恢復日軍遺下的東北軍火工業,以供應共軍之需要,使共軍的軍備大增。

6. 戰略優越:

國民黨自恃軍事優勢,對共產黨基地盲目進攻,損耗了大量軍力;共產黨則採取優越戰略,利用游擊戰術,化整為零,使國民黨疲於奔命。

7. 利用和談:

共產黨利用緩兵之計,放出和談煙幕,誘使美國出面調解;共軍則利用和談爭取時間,暗中積極部署攻勢。

8. 發動統戰:

共產黨與國民黨和談期間,秘密派出大量人員滲透於國民政府各部門中,製造事端,挑撥離間,使軍民對共產黨發生好感。


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年的內政和外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共中央為鞏固新生政權、鎮壓敵對勢力、爭取國際支持,在經濟、政治、外交等方面展開了一系列運動,包括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抗美援朝等「三大運動」,以及「三反」、「五反」及對知識份子的思想改造等;稍後又推行了沒收私有財產的社會主義改造及反資產階級右派之鬥爭,進一步加強其統治。茲略述1949年至1958年間,中共的內政與外交情況於下:


1. 中蘇友好:

蘇聯在世界各國中率先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2月,毛澤東親率代表團赴莫斯科,並於次年2月與蘇聯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在外交上向蘇聯「一邊倒」。


2. 抗美援朝: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南韓,蘇聯、中國等則支持北朝鮮。中共發起「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運動,並於10月19日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渡過鴨綠江,加入對美國及南韓作戰。至1953年7月「停戰協定」簽署後,中國才陸續撤回志願軍。


3. 土地改革:

1950年6月,中共在全國展開土地改革。「土改」的進行分四個階段,即發動群眾、劃分階段、沒收和分配土地及覆查總結。至1953年春,除新疆、西藏外,全國大部份地方已經完成了土地改革,約有三億農民分得了大約七億畝的土地。


4. 鎮壓反革命:

1950年初開始,中共進行了3次鎮壓反革命運動,以整肅、捕殺國民黨的軍、政人員。至1952年年底結束,共處決了反革命份子71萬人,關押了一百廿九萬人,管制(監管)了一百廿三萬人。


5. 三反五反:

1951年底起,中共又展開了「三反」、「五反」運動。「三反」是針對幹部的「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五反」是針對資本家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竊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運動,至1952年10月結束時有35%的資本家因違法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懲治。


6. 思想改造及肅反:

1951年至52年間,中共又著令49年以前的「舊知識分子」全部要接受思想改造(即「洗腦筋」)。其方法是集中學習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著作,展開批評及自我批評,暴露自己的「錯誤」思想,宣布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民主專政,到了1955年,又在知識份子和幹部間,展開「肅清反革命」(即「肅反」)的運動。


7. 推行五年計劃:

中共參照蘇聯的模式,制定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至1957年)。


8. 社會主義改造:

隨著經濟的初步恢復,中共在1953年就提出了一條「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宣布要逐步實現國家工業化和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所謂「社會主義改造」,亦即沒收私有財產、實行公有化,這項工作到1956年終於完成。


9. 反右派鬥爭:

1957年4月,中共決定在全黨開展「整風運動」,並邀請非共人士向中共提出批評意見。由於一些非共黨而又擔任政府領導職務的人士,對中共黨員的專權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毛澤東便認為是資產階級右派份子向中共挑戰。於是,從1957年7月開始,便開展了反右派鬥爭,把那些向中共提出過尖銳批評的人士劃為右派份子。至1958年中結束時,劃定右派份子的共五十五萬多人。


丁. 中共之大躍進和人民公社:

一. 大躍進之背景及經過:

1958年5月,由毛澤東提出,經中央同意,以「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總路線」和「大躍進」、「人民公社」合稱為「三面紅旗」。

為了加快經濟建設的速度,毛澤東在1957年已提出「大躍進」的口號,並提出約用十五年的時間在鋼鐵和其他重要工業產品上趕上及超過英國的目標。

根據總路線和毛澤東的口號,中共在1958年提出「以鋼為綱,全面躍進」的方針。因此農業產量每年也要增加一倍,提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浮誇口號。

1958年8月至年底,大陸掀起了「全民大煉鋼鐵運動」,動員九千萬人一齊上陣,大搞「小(小高爐)、土(土法煉鋼鐵)、群(群眾運動)」。全國的鐵器(包括農具、菜刀)都被搜羅來供給冶煉之用,結果耗盡人力、物力,「土法上馬」的上高爐煉出的多是廢銅爛鐵。當年合格的鋼最多大約只有800萬噸。


二. 人民公社之背景及經過:

1958年,在總路線和大躍進的影響下,各地均組織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的特點是「一大二公」。「大」是指公社之規模很大,平均擁有五千多戶農民,包括了農、林、牧、副、漁、工、商、學、兵龐大的社會組織;「公」是指將私有制、小集體所有制改變為公社所有制,使原來的貧富分配均等。人民公社社員集體勞動生產,分配則實行平均主義的供給制;公社辦了食堂、幼兒園、養老院為所有社員服務。

由於人民公社過大,難以管理,所得產品又平均分配,所以極大地打擊了經濟之發展。


三. 大躍進及人民公社推行之影響/結果:

由於大躍進運動勞民傷財,造成了經濟上的得不償失,本來許多產量數字都是浮誇虛報的,而全國億萬農民卻放開肚皮吃飯,使糧倉大為空虛。再加上中、蘇交惡,蘇聯斷絕援助,又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於是出現了三年經濟困難時期(1960-62年)。毛澤東因為經濟上之失誤,被迫把政府和黨中央的日常工作交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人負責。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經濟才漸漸復甦。


戊. 中共文化大革命之發動:

當全國經濟狀況剛剛略有改善,毛澤東為了奪回失去的權力,消除黨內反對派,立即在其妻江青及國防部長林彪等人的支持下,發動長達十年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造成了全國空前之浩劫。


一. 文化大革命之背景:

1. 強調階級鬥爭,為文革製造輿論:

1962年9月,當經濟稍為轉好,毛澤東就想整肅政敵,於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提出了「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後來幾年他進一步提出,無產階級專政下的主要階級敵人是混進黨內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反革命修正份子,從而完成發動文革的輿論準備。


2. 開展社教運動,是為文革之前奏:

從1963年至1965年,毛澤東部署在全國一些城鄉展開了「社會主義教育」(社教)運動。在有關「社教」文件中,毛澤東明確提出,「這次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這也正是後來文化大革命的重點。由此可見,「社教」運動乃「文化大革命」之前奏。


3. 批判海瑞罷官,揭開文革之序幕:

鑑於當時北京的大權操在劉少奇等人的手中,毛澤東便在外地先造「文化大革命」之聲勢。1965年11月10日,經他審定批准,由江青秘密授意姚文元在上海【文匯報】發表了【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該文點名批評北京市副市長、歷史學家吳含,藉文藝、歷史觀點的批判,把矛頭指向北京市委,從而揭開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4. 發表文藝紀要,江青林彪相勾結:

1966年2月,經林彪同意,江青在上海召開了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紀要,鼓吹要肅清十多年來的反黨反社會主義文藝路線,「堅決進行一場文化戰線上的社會主義大革命」。這說明毛澤東已逐漸使自己在文、武兩方面的勢力,緊密地結合起來。


5. 打倒彭、羅、陸、楊,進行文革之演習:

為了肅清政敵,毛澤東自1965年下半年起,即從黨、政、軍、文各崗位,先後整肅了劉少奇一派的重要幹部楊尚昆、羅瑞卿、陸定一、彭真,這實際上是文革中「打倒走資派」的一次大演習。


6. 批判二月提綱,完成文革之準備:

1966年2月初,彭真召集「文化革命五人小組」開會,討厭文化學術的批判問題,寫出了「二月提綱」,力圖把批判局限於學術範圍內。但毛澤東於4月16日召集政治局常委擴大會,決定撤銷「二月提綱」,撤銷「文化革命五人小組」,重新建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至此,毛澤東終於從輿論、政治思想、組織各方面,完成了全面開展文化大革命的充份準備。


二. 文化大革命之經過:

1. 五一六通知及文革正式開始:

1966年初,毛澤東確定在文化和學術界中開展文化大革命。5月16日,中共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由毛澤東起草的一個「通知」(通稱「五一六通知」)。「通知」將原本在文化領域進行的文化革命轉變為一場政治鬥爭,要求對一大批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進行批判,重新奪回被他們篡奪之領導權。

會議決議成立新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組」,以陳伯達為組長,江青為第一副組長,「五一六通知」標誌著文化大革命的開始。


2. 毛澤東之大字報:

自「五一六通知」在全國貫徹之後,各地的大、中學生陸續組織「紅衛兵」,到處「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破四舊、立四新」,打倒「走資派」。各級學校的領導及「五類份子」首先被「批鬥」,大字報到處湧現。

8月,在中共中央之會議上,毛澤東公開批判劉少奇。他又寫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引導文化大革命之矛頭直指資產階級司令部的劉少奇,這次會議通過了「文化大革命的決定」,確定革命的目的是「整」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之當權派。


3. 全國大動亂:

8月18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首次接見紅衛兵,至11月共接見紅衛兵達一千三百萬人次。

於是,全國各地的紅衛兵高呼「造反有理」口號,高舉「紅寶書」(即毛語錄),高唱「語錄歌」(即用毛主席語錄譜寫的歌曲),紛紛湧向北京。他們隨意搶搭交通工具,又到全國各地串連(即紅衛兵之間的聯絡)。留在當地的紅衛兵以「揪鬥」「走資派」為名,四處「抄家」、捉人去遊街示眾。全國陷入一片大動亂之中。

為了響應毛澤東向「走資派」奪權的號召,1967年1月,上海的紅衛兵首先採取行動,奪取了上海市委及上海市政府的權力,成立了以紅衛兵為主體的「革命委員會」,作為上海的最高權力機構,這行動通稱為「一月風暴」。毛澤東即以「革命委員會好」作了肯定。此後,全國各省市的紅衛兵紛紛奪取黨委和政府的大權。到1969年9月止,全國二十九個省市均建立了以紅衛兵為主的革命委員會。

與此同時,紅衛兵又向軍隊奪權、搶槍。江青則以「文攻武衛」來煽動紅衛兵進行「武鬥」,結果爆發了全國紅衛兵各派之間的內戰。


4. 林彪當權:

文化大革命之初,林彪已表現十分積極,並大肆吹捧毛澤東,從而獲得毛澤東之信任,在接見紅衛兵及各種會議上,林彪必定是「萬歲不離口,語錄不離手」地追隨毛澤東左右,實際上已成了毛澤東領導文化大革命之副手。

1968年10月,中共中央會議公布了「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的罪行」,並通過了把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的決議,劉少奇被撤除一切職務,押送河南監獄,至1969年11月死於獄中。

1969年4月召開的中共「九大」,林彪取代劉少奇成了黨中央副主席,還在新通過的黨章中破天荒地寫上林彪是「毛澤東同志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正式宣告林彪取得了僅次於毛澤東之權力。


5. 林彪之奪權及其結局:

林彪被定為接班人之後並未滿足,他急於要提前接管毛澤東之權力,1970年,林彪反對毛澤東不設國家主席的意見,堅持要由他自己來充當國家主席,但為毛澤東所拒絕。林彪企圖以和平手段來奪權不能得逞,便決定改用武力對付毛澤東。1971年3月,林彪令其子林立果炮製了【「五七一工程」紀要】,妄圖實行政變,然因事機不密而敗亡。


6. 江青等人之崛起:

江青與張春橋、姚文元早在文化大革命開始期間,已經掌握了中央文革小組的領導權。「一月風暴」期間,上海成立革命委員會後,王洪文以工人紅衛兵身份充當領導。1973年8月召開中共「十大」,王洪文被選為中央副主席,江、張、姚被選為政治局委員。江青等四人都成了中共的領導人物。

林彪覆亡之後,江青等人取代了林彪的權力,完全控制了文化大革命。他們藉批判林彪之機,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批林批孔」運動,藉以打倒周恩來,掃清他們奪取中央權力之障礙。


7. 鄧小平之復出:

1974年10月,周恩來遭受打擊病重住院後,毛澤東便任命鄧小平為國務院副總理,代替周恩來之工作。鄧小平一面整頓,一面糾正文革之錯誤,使毛澤東難以容忍,於是又發動「批鄧」和「反擊右傾翻案風」之運動,於76年1月停止了鄧小平之工作。

1976年1月,周恩來病逝,引起全國人民之哀悼,但卻遭到江青等人的壓制。4月2、3日兩天,到天安門廣場悼念周恩來的北京市民共達300萬人次。4月5日清明節,到天安門悼念的人更多,但遭到軍警的鎮壓,二百多人當場被捕。江青等人又聲稱悼念周恩來的活動是由鄧小平在幕後指揮。結果,毛澤東撤銷了鄧小平的一切職務,是為「四五」事件。

接著,毛澤東正式任命華國鋒為中共中央副主席及國務院總理。


8. 江青等人之倒台:

1976年9月6日,毛澤東病逝。江青等人便乘機加速奪權的步伐。擬定由江青出任中共中央主席,王洪文為國家主席,張春橋為國務院總理。

10月6日,華國鋒、葉劍英等中共中央領導,在軍隊的協助下,逮捕了王、江、張、姚,將他們交給司法機關審查及判決。江青等人的倒台也標誌著文化大革命之正式結束。

十年文革由1966年開始至1976年結束,中共中央承認「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所以也稱為「十年浩劫」。


己. 中國大陸的經濟建設概況:

一. 農田水利:

1. 農業生產:

近年來,比起建國之初,主要農產品的產量成倍地增長。目前糧食、棉花產量均躍居世界之首位。在一些地方,農業的技術改造已頗有進展,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葯及農業機械。

2. 水利工程:

從本世紀五十年代起,中國開始對淮河、黃河、海河進行大規模的整治。同時,在全國各大河流發展防洪、排澇、灌溉、航運、發電、工業用水等事業。


二. 輕工業:

1. 紡織工業:

中國之紡織業歷史悠久,近年來又發展得更迅速、更普及,包括棉紡、毛紡、絲織及人造纖維紡織等。

2. 造紙工業:

1949年後,先後改建、新建了幾十個大型造紙廠及紙漿廠,中小型廠則有上千個,上海、東北、廣州等是主要造紙工業的中心。

3. 製糖工業:

南方以甘蔗為原料,廣東為主要中心,福建、廣西、四川也有分佈;北方以甜菜為原料,黑龍江是重要基地,內蒙、新疆、寧夏也有分佈。

4. 其他工業:

如陶瓷、製葯、皮革、罐頭等食品加工業,都有不小的進展,其產品行銷世界各國。


三. 重工業:

1. 鋼鐵工業:

1949年,全國鋼產量居世界第26位,目前已躍居世界第四位。鋼種及鋼材的規模,也日益多樣化,大型的鋼鐵聯合企業有鞍鋼(在遼寧鞍山)、武鋼(在湖北武漢)、包鋼(在內蒙古包頭)、寶鋼(在上海寶山)和首鋼(在北京)等。各省、市、自治區亦建有中小型的鋼鐵廠。

2. 採煤工業:

煤炭是中國重要能源與化工原料,己有一千多年的開採歷史。全國原煤開採量在1949年佔世界第9位,目前已升居第1位,山西、河南、河北等17個省區都有開採。

3. 石油工業:

中國原來是貧油國,幾乎全部油產品都依賴外國進口。到1963年,石油產品已基本自給,並逐漸對外出口,目前原油產量居於世界第五位。全國各地共有油田70多個,較大的有克拉馬依(新疆)、大慶(黑龍江)、勝利及大港(渤海灣),以及近年發展起來的南海油田。

4. 電力工業:

過去的電力工業絕大部份是火力工業,後來水力發電的比重大大提高,在治水、辦電相結合的前提下,全國已建成上百座大中型水電站,大小電力網遍及全國各地。

5. 機械工業:

1949年,機械工業分佈在沿海少數城市,只能搞些修理和裝配。到1962年,全國機械設備自給率已達85%。目前全國城鄉都擁有規模不等的機械工業,絕大多數省、市、自治區能夠製造拖拉機,有97%的縣建立了農機修造廠,與此同時,各種製造行業也相應建立,門類比較齊全,已能生產多種高級、精密、尖端產品。

6. 化學工業:

中國擁有豐富的各種化工資源。1949年後,化工建設以化肥為重點,加強了基本化工、橡膠、醫葯工業,建立了有機合成等部門;形成了化工基地,小化肥廠星羅棋佈,產品種類和數量成百倍地增長。

7. 其他工業:

如造船、汽車、航空、電子等,也都由小到大或從無到有,獲得較大的發展,雖然尚比不上世界先進的水平,但畢竟奠下了初步的基礎。


四. 運輸交通:

1. 中國的交通建設過去偏重東半部之發展,近期則向西北、西南推廣。目前除西藏地區以外都有鐵路通達,西南、西北地區的鐵路里數佔全國的比重已由原來的5.5%上升為24.4%。

2. 川藏公路及青藏公路已修築到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如今除西藏墨脫縣外,已實現了縣縣通汽車。

3. 1968年建成的南京長江大橋,全長6, 700公尺,是現今世界上最長的鐵路、公路兩用橋。長垣東明的黃河大橋則是亞洲的第一鐵路長橋。

4. 民用航空運輸方面,逐步形成以北京為中心,連結全國八十多個城市的國內民用航空網。目前國際航線已可通達26個的30多個城市,其他內河、遠洋航船運輸業也有長足的進步。

五. 科學技術:

近年來,中國的尖端科技發展頗快,在軍事科學方面,1964年10月成功地引爆了第一枚原子彈。67年6月,又成功地引爆了第一枚氫彈。70年4月,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80年,又成功發射了洲際導彈。從70年至88年,中國共成功地發射了25顆人造衛星,其中十一顆均按預定計劃返回地面,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其他如用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島等,每秒向量運算一億次的計算機之研製成功,都說明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


庚. 一九四九年後的台灣:

一. 國府遷台初期之困難及政治概況:

國民黨剛剛遷台灣時,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諸方面,均遇到嚴重的困難。

1. 經濟方面:工業生產衰退,物價上漲,1948年工業產值僅為1941年的60%,經濟嚴重蕭條,通脹問題嚴重。

2. 政治方面:國民政府威信下降,內部矛盾尖銳,不受台灣當地人士的歡迎,且新移民的激增使官民矛盾益形加劇。

3. 外交方面:各國政府疏遠國民政府,使節不隨同去台、外交關係名存實亡。再加上國民黨之主要盟友美國對其態度曖昧未定,外交形勢非常惡劣。

4. 軍事方面:被大陸戰敗之陰影籠罩,擔心中共軍隊隨時攻台。


二. 國府治台之措施:

1950年3月1日,蔣中正在台北正式宣佈恢復總統職務。同月7日,以陳誠為行政院院長。為了維持在台灣之統治,蔣中正等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救亡圖存。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總統杜魯門令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並恢復對國民黨之經濟、軍事援助,於是台灣之政局便逐漸安定下來,經濟也得持續、穩定的發展。下面把國民黨抵台後採取的一些重要政策予以概述:

1. 改造國民黨:

起用一批年青精英份子,並整頓黨紀,訓練黨員,中央黨部成員須「誓死確保台灣」。

2. 穩定財政經濟:

國府組織專家領導經濟建設,鼓勵私人投資,改革幣制,大力推行基本建設,促進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

3. 實行土地改革:

1/ 三七五減租:地租額規定不得超過耕地主要作物全年收穫量的37.5%。

2/ 公地放領:將公地以貸款的形式賣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由「國有」、「省有」轉為「私有」。

3/ 耕者有其田:地主佔有耕地只可保留中等水田3甲(一甲等於0.97公頃),或旱地6甲,超過部分一律由政府按價補償徵收,然後放領給現耕農民。

4. 爭取美援:

1950年韓戰以後,美國即恢復對國民政府的援助,至1965年,僅「經援」已達14億多美元。

1952年,台灣的工農業生產已恢復到戰前的最高水平,人民生活質素也逐步提高。


三. 台灣經濟發展之原因:

1. 資本雄厚:

國民黨遷守台灣時,把原來儲存在中央銀行的大批黃金、美鈔,盡量解往該島,為控制通貨膨脹及後來的經濟發展準備了比較充分的資本。


2. 高度統一:

國民政府以原來統治整個中國的龐大國家機器,降而只管理一個不大的省份,從經驗說自是駕輕就熟。加上其前期又實施嚴密控制、高度統一,使社會很快趨於安定。


3. 外交靈活:

國民黨遷台,外交本已受到嚴重挫折。到了1971年被逐出聯合國,連美國等西方各國也紛紛與之斷交,更是一次極大的打擊。但它能迅速適應國際形勢變化,以發展經濟為主而展開外交活動,故收到比較實惠的效果。在台灣數十年發展中,美國的援助起過相當大的作用。


4. 善用人才:

國民黨遷守台灣後,敢於大膽起用一批真才實學的士子,特別是管理經濟之高級人才,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這對制定政策、發展經濟有重大的作用。此外,隨著政局的穩定,又重用本地出生人士,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外省人士與台籍人士的矛盾。


5. 經濟改革:

國民黨一面在台灣推行土地改革,發展農業經濟;一面鼓勵自由企業及私人投資,使工商業日益繁榮。自1953年起,政府連續推行了幾期經濟發展的「四年計劃」,1976年又有「六年計劃」及多項建設計劃,使經濟面貌大有改觀。


四. 台灣之經濟建設概況:

1. 第四、五期四年計劃:

兩期計劃之重點都是開拓國際市場,即建立外向型經濟,主要措施有:

1/ 設立加工出口區:

1965年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區,71年又成立楠梓、台中兩個加工出口區。到72年3個出口區的產品出口已達2億4千多萬美元。78年時更達九億多美元。

2/ 重新釐定經濟政策:

A. 減少稅收,獎勵投資;

B. 增加對民營企業的貸款;

C. 鼓勵出口的外匯政策來吸引投資及擴大出口。


2. 六年計劃:

1976年開始,台灣實施經濟發展的六年計劃,重點是加強技術密集及資本密集工業的發展,以便逐步調整台灣的經濟結構,並以技術密集產品輸出取代勞動力密集產品之輸出。將1973年之「十項建設」列入計劃之內,以改變交通運輸的落後狀況及增加能源。

十項建設:

A. 南北高速公路

B. 基隆至高雄鐵路電氣化

C. 北迴鐵路

D. 桃園中正機場

E. 台中港

F. 蘇澳港

G. 高雄鋼鐵廠

H. 造船廠

I. 石油化工廠

J. 核電站

3. 十二項建設:

1978年,當局為了加強社會經濟發展,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又提出新的「十二項建設」,使台灣的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十二項建設有東西橫貫公路三條、開發新市鎮、興建國民住宅及建立縣市文化中心等。


五. 台灣之經濟發展趨勢:

1978至88年,台灣施行了「十二項建設」,隨著經濟建設之全面開展,社會生產力日益增長,產品質量大為提高,使台灣出口貿易突飛猛進,在國際市場上佔著重要地位。台灣過去二十多年的經濟增長率,平均每年為9%,與香港、南韓、新加坡,同享「亞洲四小龍」的美稱。近年來由於西方國家保護主義的興起,台灣經濟增長的速度雖然放緩了,但廠商們都在設法提高原有的生產效率,或與當地的歐美公司組織聯合生產企業,力謀開闢新的出口市場。台灣的商人還積極向中國大陸及海外投資,以保持自身經濟的高速發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