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唐代文化向東方的傳播:
在朝鮮半島上的高麗、百濟、新羅均受唐文化的影響,特別是新羅所受的影響最大。
一. 唐文化對朝鮮之影響:
1. 制度方面:
新羅之中央及地方政制組織方面,是以唐制為本。
2. 科舉方面:
朝鮮科舉考試,是以中國古籍【左傳】、【禮記】、【孝經】等作為主要科目的,可見受唐文化影響之深。
3. 文字、曆法方面:
新羅的文字稱「吏讀」,是利用中國字音轉化而成的。此外新羅亦施行唐曆法。
4. 宗教方面:
唐代盛行的佛教四宗:法相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在朝鮮也很流行。
二. 唐代文化東傳對日本之影響:
日本自東漢以來正式與我國交往,至魏晉南北朝時未曾中斷過。隋時,日本也曾四次派遣使臣來華,至唐時,其「遣唐使」亦未曾中斷,而唐代中日間頻密之交往,使唐文化對日本產生巨大的影響:
1. 政制:
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下令改革政制,推行大化革新運動,模仿中國的官制、禮制、學制、田制及刑法。
2. 社會:
日本一切的習俗,如服飾、節令、曆法、娛樂、坐臥習慣等,皆模仿中國;中國的崇孝尚儉精神,也流傳於日本。
3. 宗教:
佛教自中國傳入日本,君主篤信,使佛教在東方的勢力大增,在日本流行的宗派多至十宗以上,佛經的輸入亦多。
4. 文字:
日本文字也是模仿中國的。「片假名」是留學生吉備真備取漢字的偏旁造成;「平假名」是日僧空海用漢字的草書作成,是日本有文字之始。
5. 文化:
中國文化於六朝時由朝鮮傳入日本,自那時起,日本受儒家學說影響甚深。
6. 教育:
日本仿照唐代學制設立學校,亦有科舉考試,一切科目都與唐代相同。
7. 藝術:
中國的樂書、樂器及樂曲,陸續由唐朝傳入日本。日本的雕刻、繪畫亦多模擬唐法;金工、陶製和染織等法,俱受唐朝之影響。
乙. 玄奘法師西行:
一. 西行之背景/目的/原因:
1. 玄奘俗姓陳,河南偃師人,在洛陽淨土寺出家。他感到佛經譯文多缺漏錯誤,遂決心西遊印度,求經解惑。
2. 同時,他又想效法高僧法顯、智嚴等,親至佛教寶地禮拜聖蹟。
二. 西行之經過:
玄奘從西遊赴印度至返國,前後凡十七、八年,其經過大致如下:
公元627年玄奘法師經沙州出玉門關,越過沙漠,經伊吾、高昌、碎葉城,翻過大雪山,經過長途跋涉,歷時五年,到達中天竺摩揭國,進入佛教學術中心那爛陀寺,拜年逾百歲的戒賢為師,學習【瑜珈師地論】等佛經。其間又到南天竺各地遊學。
之後玄奘重回那爛陀寺,代其師講經,主講【攝大乘論】等佛學,又發表重要論文【會宗論】。公元642年,中天竺戒日王舉行有十八國王、數千僧人參加的佛學辯論會,玄奘作了【大乘論】等演講,經過十八日答辯,駁難者被一一折服,玄奘遂被尊為三藏法師。在此期間,玄奘又向天竺人民介紹唐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情況。
公元645年,玄奘帶著六百七十五部佛經回長安。回國後,他立即投入譯經工作。先後主持弘福寺及慈恩寺的譯場,十九年間譯經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共一千三百餘萬言。他又倡造大雁塔,以儲經書。玄奘還根據旅途所見,寫成【大唐西域記】,記述阿富汗、印度等一百一十一國之情況。
公元664年,他圓寂於玉華寺。
三. 西行之影響/貢獻:
1. 促進中印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之後,中國與印度的往來十分頻繁,十世紀及十一世紀,中國人到印度求經者絡繹不絕,印度文化對中國文化之影響至為深遠,其中雕刻、繪畫、佛寺及佛塔的建築、醫葯、天文、音樂等尤其明顯,而中國文化也傳入印度,如老子之【道德經】等書便被譯成梵文。
2. 促進中西交通發展:
玄奘在十七八年間走了五萬里,遊歷了一百一十國。他去時遵西域北道,回程則遵西域南道,而在印度之行程尤為前人遠遠不及,足跡遍及印度次大陸,包括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故玄奘於中印交通之貢獻,允稱空前之壯舉。
3. 介紹西域南亞文化:
玄奘所著之【大唐西域記】,介紹了西域及南亞一帶的社會文化風俗,使國人對該等地方之見聞大增。
4. 促進佛教之傳播:
玄奘翻譯的【大般若經】六百卷,是中國佛學中卷帙最為浩繁的經典,他又創立法相宗(又稱唯識宗),成為唐代佛教四大流派之一。佛教又由中國傳至朝鮮、日本,使中國成了佛教之傳播中心。
丙. 唐代中西文化交流:
七世紀中葉,唐軍攻滅西突厥,恢復了在西域的統治,絲綢之路自此進入鼎盛時期。當時,阿拉伯、波斯以至歐洲國家的商人,絡繹不絕來到中國,由於絲路之興盛,唐與西域各國的交流均十分頻繁。茲就將唐代與西域的文化交流的影響分析於下:
1. 宗教:
唐代僧人玄奘、義淨遠赴天竺取經,使佛教在中國傳播日盛;而西方宗教如景教、祅教、回教及摩尼教等,亦於此時傳入中國。
2. 藝術:
因佛教的輪入,使中國有佛塔、佛寺、佛畫及佛像雕刻等新興藝術。隋唐的音樂,也受西方的影響很大,如胡琴、琵琶是從西域傳過來的。中國的繪畫也受影響,如唐代畫聖吳道子的凹凸畫法,頗有天竺的風味。
3. 工藝:
西方之珍奇器物如珊瑚、珍珠、琥珀、琅玕、琉璃及象牙等輸入中國,使中國的手工業也發生變化。此外製糖法、葡萄酒製法、種棉、紡織、玻璃製造法等技術,也經西域傳入中國。同時,中國的絲綢及工藝品也大量輸往波斯。中國之造紙術也經過大食人傳到西亞,以後再傳到非洲和歐洲。
4. 文學:
唐朝文化因受外來佛教之影響,使小說之題材更形豐富,對後世之話本小說等頗具影響。
5. 科學:
佛僧於傳入宗教的同時,亦將外國的科學介紹入中國,使唐代曆法更為精密,醫葯更為進步。
6. 都市:
唐時因外商來華絡繹不絕,商業都市因此興起,著名者有長安、洛陽、敦煌、汴州、交州、揚州、泉州及廣州等,乃商人之集中地區。
7. 貿易:
為求促進各國平等貿易,唐政府於重要的港口如交州、廣州、交州、登州等地設立「市舶司」,在陸路交通要衝如武威、張掖等地,設有互市監,分別管理中外通商事務。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30日星期五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