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中華民國的成立經過:
一. 臨時政府:
武昌起義後,各省紛紛響應,宣佈獨立,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建立中華民國,組織臨時參議院,制定「臨時約法」,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黎元洪為副總統。
二. 世凱掌權:
清廷起用袁世凱為總理大臣,節制全軍,清廷的軍政大權盡入袁氏之手。
三. 中山讓位:
孫中山不願內戰而使國家分裂,乃以臨時大總統之位讓與袁世凱,作為交換條件,請其主張共和。
四. 清帝退位:
清廷見大勢已去,遂接受中華民國政府所允許的優待條件,於公元1912年2月12日宣佈退位,滿清皇朝乃告覆亡。
五. 世凱即位:
同年2月14日,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黎元洪仍為副總統。袁氏將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遷往北京,公佈「臨時約法」;翌年4月,國會成立。10月,國會選舉袁世凱為正式總統。
乙. 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的名稱,乃相對於「辛亥革命」而言。「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滿清;「二次革命」旨在推翻袁世凱。
一. 二次革命之背景:
1. 袁氏野心: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公然違背「臨時約法」規定,拒絕遷都南京,並羅致心腹,組織內閣,其野心徹底顯露。
2. 組國民黨:
自滿清政府被推翻,同盟會的許多領導人就認為大功告成,醉心於議會與政黨政治,對袁世凱之獨裁喪失警惕。1912年,宋教仁等改組同盟會,與一些黨派聯合組成「國民黨」,欲利用政黨力量來控制袁氏。
3. 宋教仁案:
袁世凱極為不滿,乃派人到上海刺殺宋教仁,朝野嘩然。
4. 大借款案:
袁氏未經國會同意,便向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訂立「善後大借款合約」,借款二千五百萬磅,以作擴軍經費,為國民黨及朝野人士反對。
5. 「俄蒙協約」:
袁氏不理國會反對,利用各種關係,通過了出賣中國權利的「俄蒙協約」,增加了袁政府與國民黨的衝突。
6. 罷免四督:
李烈鈞、柏文蔚、譚延闓和胡漢民等四都督,紛紛通電反對袁氏向外國借款,袁氏乃下令免去他們的官職,孫中山知袁氏無葯可救,遂決意討袁。
二. 二次革命的經過:
1. 各地起兵:
四督被免職後,國民黨認為袁世凱的野心必危害民國,遂發動二次革命。李烈鈞在江西起兵,黃興在南京起兵,陳其美在上海起兵。不久,安徽、廣東、福建、湖南及四川等省,亦先後宣佈獨立。
2. 次第擊破:
袁世凱早有準備,派馮國璋、段芝貴等督師南下,分道進攻,各省討袁軍次第為袁軍擊破,二次革命不足三月即告失敗,於是,長江流域及沿海各省,盡入北洋軍閥之手。
丙. 袁世凱之帝制運動:
一. 袁世凱稱帝之步驟:
1. 迫選總統:
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的勢力更加鞏固,於是,他更進一步為自己登上正式大總統的寶座作好準備。1913年10月,袁世凱組織「公民團」,威迫國會選舉他為大總統。
2. 解散國會: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決心削弱國會權力,於是解散國民黨及取消國民黨議員資格。
3. 撤銷國家與約法:
1914年1月袁氏又解散國會。5月,廢除「臨時約法」,公佈自己制定的「中華民國約法」,使總統之任期延至十年,得連選連任,並有權推定繼承人,權力幾等同皇帝。
4. 接受「二十一條」:
日本利用袁世凱實行帝制必須得外國支持的機會,於1915年1月向袁氏提出「二十一條」,袁氏為取得日本之支持,竟不惜賣國求榮,答應日本無理的要求。
5. 製造輿論:
袁世凱利用美國顧問古德諾所發表的「共和與君主論」,指稱共和不適於中國,並組織籌安會,鼓吹君主立憲。
6. 正式稱帝:
袁世凱見時機成熟,遂召集國民會議,投票贊成帝制,推舉他為「中華帝國大皇帝」。袁氏故作謙辭後,於1915年12月即位,並大事封爵,定翌年為「洪憲」元年。
二. 帝制運動失敗之經過/護國之役經過:
1. 蔡鍔反對:
最早反對袁世凱稱帝的是進步黨人梁啟超。1915年9月,他發表了「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掀起了反帝制的序幕,接著參政院參政蔡鍔,對袁世凱稱帝極為不滿,乃由北京潛反雲南,宣佈雲南獨立,並組織護國軍,首舉義旗。
2. 各省叛袁:
貴州、廣西首先響應;川、湘、陝各省叛袁獨立,日、美、俄、法公使亦向袁世凱勸阻;北洋大將段祺瑞、馮國璋亦不予支持,袁世凱之形勢日益孤立。
3. 取消帝制:
袁見內外反對激烈,乃下令取消帝制,但護國軍及袁氏的一些親信堅持袁氏解除大總統一職,在此情況下,袁氏於1916年6月6日病死,但中國仍未能解脫禍患的困擾。
三. 帝制運動失敗之原因:
1. 違反趨勢:
中國政體適宜於共和,而不適宜於帝制,此為歷史自然趨勢,故袁世凱稱帝消息傳出後,全國人民皆極力反對。
2. 反對力強:
當時反對帝制的勢力極強,包括孫中山於日本改組的中華革命黨;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組成的護國軍。
3. 缺乏支持:
袁世凱宣佈稱帝後,各省紛紛宣告獨立,列國公使及其直系的北洋大將馮國璋、段祺瑞等均勸止袁世凱稱帝,故其帝制運動缺乏支持者。
四. 帝制運動之影響:
1. 引致外患:
袁世凱為爭取日本支持其帝制運動,不惜接受日本「廿一條款」的無理要求,引致中國日後無窮的外患。
2. 軍閥混戰:
「護國之役」主要依賴軍人成事,此後北方軍政實權操於段祺瑞、馮國璋等北洋軍人手中;南方也有唐繼堯、陸榮廷等滇系和桂系軍人的崛起,演變為日後南北軍閥對峙混亂的局面。
丁. 復辟運動/張勳復辟:
一. 復辟之背景:
1. 院府之爭:
1916年袁世凱死,黎元洪就任大總統,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兩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問題意見不一,遂引致總統府與國務院之間的衝突。
2. 免段職位:
黎氏免去段氏國務總理之職,段氏與北洋督軍另組臨時政府,正式與中央對抗,黎氏即召安徽督軍張勳入京,欲借其力鞏固自己的地位。
二. 復辟之經過及結果:
1. 溥儀復辟:
張勳假調停之名解散國會,迫黎元洪退位,與前清舊臣康有為、江朝宗等擁立清廢帝溥儀復辟,改民國六年為宣統九年。
2. 馬廠誓師:
段祺瑞在天津聞變,乃召集舊部在馬廠宣佈反張,自任討逆軍總司令。
3. 張勳敗退:
張勳敗走,康有為逃去,段祺瑞收復北京,黎元洪引咎辭職;馮國璋入京代理大總統之位。
戊. 護法之役:
一. 張勳復辟失敗後;段祺瑞任為國務總理,宣佈廢除「臨時約法」,否認舊國會,通過對德宣戰提案,並向日本進行大借款。
二. 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展開「護法之役」。段祺瑞派兵南下作戰,但因與馮國璋不和,故作戰計劃失敗,導致日後直、皖兩系軍隊的交戰;南方的護法軍政府,亦因陳炯明等先後背叛革命而告瓦解,護法運動失敗,中國遂陷於軍閥割據及混戰之局面。
己. 軍閥混戰:
一. 軍閥混戰之背景:
1. 歷史遺毒:
太平天國之亂,湘軍及淮軍之設立;八國聯軍之役,東南各省私與外人簽訂「東南互保條約」,這些私人性質的軍事及行動,乃導致北洋軍閥割據的先例。
2. 地方勢力:
辛亥革命後,革命軍一時無力消除自清末以來即擁兵自重的軍人勢力,故中國大部份地區仍為軍閥控制。
3. 中央無力:
新中央政府基礎未穩,軍事力量有限,未能對付勢力膨脹的地方軍人。
4. 北洋內訌:
袁世凱死後,北洋系中的直、皖、奉三系,因權力與地盤的擴張而發生衝突,經常互相攻伐。
5. 外國暗助:
列強欲在中國製造混亂,以謀求更多的政治及經濟利益,故暗中扶植軍閥,使混亂的規模更為擴大。
二. 軍閥之派系:
1. 皖系:
以段祺瑞為首,勾結日本。
2. 直系:
先以馮國璋為首;馮死後,由曹錕、吳佩孚、孫傳芳領導,依附英國。
3. 奉系:
以張作霖為首,依附日本。
4. 國民軍/馮系:
以馮玉祥為首,馮氏本屬直系,1924年,倒戈後自組國民軍。其後為直奉聯軍打敗,走西北組「西北軍」。
5. 閻系:
以山西為根據地,首領為閻錫山(同盟會會員)。
6. 滇系:
以唐繼堯為主,勢力達四川及貴州。
7. 桂系:
以陸榮廷為首,勢力在廣西。
三. 軍閥混戰之情形:
1. 直皖之戰:
皖系段祺瑞藉口參戰而向日本借款,用以編練防軍;又創練西北軍,使實力更加雄厚。
直系曹錕和吳佩孚以段祺瑞破壞約法為藉口,乃聯絡奉系張作霖合攻皖系,皖軍大敗,段祺瑞下野,北方政府由直、奉兩系把持。
2. 奉直之戰:
公元1922年,直系擊倒了段祺瑞後,勢力向長江擴展,奉系張作霖大為不滿。旋因爭奪對內閣的控制權,更加導致兩系的破裂。於是張作霖便聯絡各派,組織討直大同盟。結果,奉軍戰敗,退回關外,於是北方盡為直系所控制。
3. 奉直之戰:
直系打敗了奉系,獨佔了北京的政權,不可一世。1923年,吳佩孚公開提出「武力統一」全國的主張。9月,曹錕賄選為總統。
直系的專橫,引起了南方各省的反對,孫中山聯絡皖、奉二系共同對付直系。1924年,奉軍開入關內,與吳佩孚的直軍作山海關一帶展開激戰。由於直系將領馮玉祥回師北京,發動政變,吳軍迅速潰敗。
四. 軍閥混戰之影響:
一. 政治方面:
1. 國家分裂:
軍閥割地稱雄,各自為政,目無中央,令中國四分五裂,國民政府名存實亡。
2. 政治腐敗:
軍閥專橫,在其佔領區內,施政無準則,使政治十分腐敗。
3. 政局不穩:
軍閥戰爭之勝負,影響中央政權及內閣組織的改變,使中央政府混亂不穩。
4. 醞釀北伐:
孫中山為對付北方之軍閥,乃從事國民黨的革新運動,積極改變,並在廣州建立黃埔軍校,訓練黨軍,準備北伐。
二. 社會方面:
1. 社會混亂:
軍閥互相攻伐,戰禍連年,人民賦稅加重,民心不穩,盜匪為患,社會更加混亂。
三. 經濟方面:
1. 經濟崩潰:
連年戰爭,軍費開支龐大,軍閥又向外借款,使政府負債纍纍,戰火遍及之地,工農業被受破壞,令全國經濟殘破不堪。
2. 賦稅苛重:
軍閥橫徵暴歛,搜刮民財,藉以擴建軍隊;加上稅制不定,品目繁多,濫發貨幣,令人民生活困苦。
四. 外交方面:
1. 列強入侵:
中國在山東問題上反對無效,盡顯日本野心,列強妄顧中國權益,乘機侵略,使中國在外交上受到挫折。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