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3月16日星期一

肇造華夏

肇造華夏:大夏王朝崛起真相解密

聖賢時代

黃帝以後,在我國黃河流域,先後出現了幾位傑出的部落聯盟領袖,他們就是堯、舜、禹。堯部落的發祥地在今山西汾水流域;舜部落居於今河南北部和中部;禹的先代,最早居於河套一帶,禹時遷徙到今河南西部。據歷史記載,堯又稱陶唐氏,故稱唐堯,舜是有虞氏的成員,故稱虞舜,禹是夏後氏人,稱為夏禹。陶唐、有虞、夏後都是他們氏族或部落的名稱。

堯、舜、禹時代,中華文明進一步放射出燦爛的光輝。

帝堯時代,社會秩序井然,農、工、牧以及法律、音樂、教育等,都已有專門的管理者了,這些人都是所屬行業的專家。比如後稷,是堯的農師,「播時百穀」,教給人民耕作方法,「民皆法則之,天下得其利」。後稷因之被後人尊為「農神」。堯的樂官叫做夔,史載只有一隻腳,但卻是音樂天才,能仿效山川溪穀的聲音,據此創作了一支樂曲《大章》。人們聽了這樂曲,浮躁的心都會平和下來,減少了許多無謂爭端。《大章》也就成了我國有史料記載的第一首樂曲了。

因為堯、舜、禹的品德好,原始社會出現了少有的安寧和太平景象。後人追述那時的世道說:「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而堯、舜、禹最為人們所羨稱的事蹟,就是「禪讓」,即主動把帝位讓給賢德之人。這實際上是原始社會的一種部落首領的民主選舉制度。

關於「禪讓」的具體過程,我國當代著名史學家范文瀾有一段扼要的敍述:

據說,堯在帝位,諮詢四岳,四岳推舉虞舜做繼位人,並且讓舜攝位行政,代替他行使管理「天下」的職責。堯帝死後,舜為了讓堯帝的兒子丹朱繼位,就主動離開都城,回避到南河之南。但是,無論是朝拜天子的諸侯,還是訴訟的諸侯,都不去見丹朱而去見舜,就連謳歌者也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舜說「這是天意」,於是繼承了帝位。舜在位時,也照樣諮詢眾人,選出治水有功的禹來攝行政事。舜死,禹繼位。禹在位時,依據氏族傳統,眾舉皋陶做繼位人。皋陶死,又舉皋陶子伯益做繼位人。但禹死後,子啟奪伯益位而自立,「禪讓」制度從此廢棄。

「禪讓」的故事,最早出自《尚書.堯典》篇,它客觀地反映了堯舜時代部落聯盟民主制的良好的政治風尚。多數史家們認為,「禪讓」是周朝史官掇拾傳聞,組成有系統的記錄,是遠古時期遺留下來的史實。考諸後來進入中原的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如鮮卑、契丹、女真等族史實,在部落聯盟時期,推行的無不是這種制度。

堯舜禹禪讓的事,遂成為後世儒家著意美化的最高道德風范。

據《韓非子》等先秦典籍記載,在舜時,國家雛形已經出現,舜把所管轄范圍按地區劃分12個州牧進行管理,打破了以往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氏族部落,每州的首領稱為牧。同時,舜還在聯盟中央設「九官」,向黎民百姓徵收貢賦。且在堯時刑法的基礎上,宣佈了五種刑法,即墨(臉刺字)、劓(割鼻)、剩(殘足)、宮(閹割)、大辟(殺頭),還規定可以酌情赦免,用鞭打或金錢代替。這一切,無不標誌著國家雛形已經出現,中原各部落已先後進入了階級社會。

禹是我國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聖賢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禹的時代比舜更前進了一步,飲食器不僅外面塗漆,裏面還塗了紅。禹十分重視祭祀鬼神,對於祭掃時穿的禮服禮冠很是講究,與一般居民有較大區別,已顯示出高低貴賤之分。「大禹治水」的成功,更使黃河中下游一帶形成了一個先進的經濟共同體的雛形。

在堯舜禹時期,黃河流域已基本形成了以黃帝族、炎帝族為主,以東夷族為輔的部落大聯盟。為了爭奪生存空間,三位古帝還曾多次與南方的九黎三苗族發生戰爭。


大禹治水

許多古老民族都有著相同的傳說,即遠古曾發生過一次大洪水。但惟獨在中國神話裏,大禹把洪水治得「地平天成」了。這種征服自然人定勝天的偉大精神,就是大禹治水傳說的真實意義。關於大禹治水的功績,無論史書還是民間都有大量的記載和傳說。遠在春秋時,人們就感慨說,如果沒有大禹治水,我們早成魚鱉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吟道:「洪水茫茫,禹敷土下方。」我國最早的史書《尚書》也讚美說:「禹平水土,主名山川」。銅器銘文裏更是肯定禹是平水土、定九州的人。足見大禹治水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很悠久很普遍的神話傳說。

傳說上古時代,天地茫茫,洪水肆虐,人民飽受海浸水淹之苦。原始居民的哭聲驚擾著堯帝那顆仁慈的心,堯帝日夜憂懼。四方的部落首領們,一致向堯推薦鯀去治水。

鯀是有崇氏部落的首領,古書上記載鯀號「崇伯」,住在嵩山,即現在的河南登封市境內。鯀在建築方面有才能,他受命治理水患,使用堵塞河道、修築堤防的辦法治水,想把洪水圍起來。結果警訊不斷傳來,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鯀疲於奔命,窮于應付,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堯帝大怒,命炎帝之後、刑官祝融「殛之於羽山(今山東蓬萊東南)」,即在羽山這個地方把鯀給斬首了。鯀壯志未酬,冤氣鬱結,屍體三年不腐,三年不爛。更離奇的是,鯀的屍體裏還孕育成熟出一個新的生命,這就是禹。就在禹出生的那一天,天上的月老帶著石刀,替鯀剖腹生子。「鯀腹開,虯龍現」。按中國的上古星相觀而言,禹是上應天命而生,因此生而不凡,所以才建立了後來彪炳史冊的蓋世功業。

鯀可說是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剖腹產子的第一人。

鯀死後,共工(指以共工氏部落牽頭)接著治水,也不合堯帝之意。便命舜到各地考察洪水,舜與禹不期而遇,交談之下,感到禹是個人才,治水理念與自己多有契合,於是向堯舉薦了禹。

夏禹,姒姓,名文命。國號夏後氏,是上古五帝之一顓頊之孫。另據史載,崇伯鯀之妻有莘氏女修己因夢裏吃了苡仁(薏米)而生禹,故帝堯便賜禹以姒為姓(古漢語中「苡」、「姒」音近)。由此可見有崇氏部落是以苡草為氏族圖騰的,這也反映了有崇氏部落是華夏民族最早進入農業社會的種族。

大禹接受任務以後,首先聯合共工氏和伯益、後稷等許多部落,討論抗洪救災的辦法。他檢討鯀失敗的原因,根據水流規律因勢利導,摒棄築堤截堵的辦法,大膽改用疏導和堰塞相結合的新辦法。順天地自然之勢,高的培土築堤,低的疏浚成河。但要開山鑿渠,疏導洪水,不熟悉地形地貌是不行的。於是,大禹召集諸侯百官分治九州土地,親自帶領有崇氏部落的人,踏遍九州進行實地考察,瞭解河源的流向和尋找可以洩洪的地方。然後制定統一的治水規劃,在此基礎上展開大規模的治水工作。

《淮南子.原道訓》記載:「禹之決瀆也,因水以為師。」說他以水為師,就是說他善於總結水流運動的規律,然後利用水往低處流的自然態勢,因勢利導地治理洪水。他先從黃河中段冀州開始(黃河氾濫的樞紐地帶),開渠排水、疏通河道,鑿龍門、辟伊闕、疏九河……,將黃河下游的河道分辟為九股,散其水勢,一步步向東方的兗州、青州、徐州、南方的豫州、荊州、大越疏導,使肆虐的洪水馴服地流入大海。

《韓非子.五蠹》記述大禹「手執耒耜,以民為先」。由於長期從事繁重的勞動,軀體乾枯,臉龐黧黑。腿上的毛磨光了,兩股也生繭了。

老百姓見了無不心痛流淚。

正是由於大禹身體力行,治水有方,為群眾做出了榜樣。經過13年的整治之後,最終制服了洪水。「水由地中行,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從此九州統一,四境之內都可以居住了。於是,原始居民紛紛從苦寒的高地上下來,回到溫暖的平原上。禹又帶領人民開鑿溝渠,引水灌溉,發展農業,化水害為水利,在黃河南北的中原大地上開墾出了許多良田沃土,成為人民安居樂業的地方。孔子曾頌揚大禹治水的功德說:我簡直找不到他的一點缺點,他的宮室簡陋卻沒有想到改善,而是盡全力平治水土,發展農耕,大哉,斯人!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了天下,根據不同的水系,分中國為九州:冀、兗、青、荊、揚、梁、雍、徐、豫。按地域實行統治,進行管理,所謂「茫茫禹跡,劃為九州」。後來,九州就泛指中國。與此同時,他也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產,規定了各地的貢品賦稅。因為道路暢通無阻,四海之內的諸侯都可以通過水路和旱路來京城會盟和朝覲了。


玄圭賜禹

由於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極高的威望。

天子的聲威教化甚至達到了荒漠的邊陲。

於是帝舜召集各部落酋長舉行隆重的祭祀,在祭祀儀式上,將一塊黑色的玉圭賜給禹,以表彰他的功績,並向天地萬民宣告治水成功和天下大治。不久,又封禹為伯,以夏(今河南登封縣)為其封國。

帝舜在位33年後,正式將禹推薦給上天,讓他作為帝位的繼承人。又17年,舜在南巡中逝世。舜死後,禹守孝三年,仍按傳統的禪讓制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自己躲避到陽城。但「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史記.夏本紀》)。禹於是再即天子位。南面接受天下諸侯的朝拜,在嵩山陽城(河南登封縣郜成鎮)建都,國號為夏後。

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大禹建立夏後政權後,追封先代遺民,賜給土地,賜給姓氏,並說:「要恭敬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違背我天子的各種措施。」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日歷,以建寅之月為正月。

禹帝立為天子後,舉用皋陶為帝位繼承人,把他推薦給上天,並把國政授給他,但是皋陶沒有繼任就死了。禹把皋陶的後代有的封在英、六兩地,有的封在許地。後來又舉用了益,把國政授給他。


禹鑄九鼎

帝禹在位第十年南巡,到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在那裏大會天下諸侯,獻上玉帛前來朝見的諸侯竟達萬名之眾。為紀念這次盛會,「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班固《漢書.郊祀志》)。即接受九州牧守所貢的青銅,鑄造九鼎。事先將全國各地山川奇異之物畫成圖形,然後分別刻於鼎身。

九鼎的鑄造,歷來有多種傳說。最先泰帝(太昊)制一神鼎,取一統之義;黃帝作寶鼎三,象徵天地人;而禹鑄九鼎,劃「九州」,是禹作為天下共主、確立政權的象徵或標誌。九鼎被置於宮門之外,藉以顯示夏王成了九州之主,實現了天下統一。後來九鼎還被神化為獲得「天命」之所在,成為統治階級的權力象徵。奪九鼎,也就成了後世帝王們有意識的一種戰爭行為了。在夏商周三代,「九鼎」被視為國之神器,其至尊地位,在人們的心目中甚至超過了首都的地位。因為首都可以擇地另遷,鼎失去了,就不可再得。如商湯滅夏,「鼎遷于商」,就是夏王朝滅亡和商王朝建立最合法的標誌。周武王伐殷而得九鼎,也標誌著周人取得政權的合法性,鼎成了王朝政權的象徵。自周始,青銅鼎是專門用來炊煮、盛放祭祀用的胙肉的,其神聖可知。周禮還規定,君臣依等級擁有不同數量的鼎,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不可逾越,逾越即為罪惡。春秋後期,隨著周王室力量的衰落,強大的諸侯對九鼎便產生了覬覦之心。野心勃勃的楚莊王曾帶兵來到周朝都城洛邑,向周定王的使節詢問九鼎之輕重大小。「問鼎」遂成為奪取天下的代名詞。

到了戰國後期,周王室已是奄奄一息,秦齊等大國為了爭奪九鼎,不惜兵戎相見。周滅亡前後,據傳九鼎沉沒于泗水淵底。以後秦始皇出巡過彭城時,派人下水打撈,未能如願。作為權力象徵的九鼎,也從此在歷史上銷聲匿跡,不知所終了。


塗山之會

禹繼位後,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為中心的領導集團。禹在這個集團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權性質。他讓治水時專司刑罰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規則,各氏族部落如有不聽號令者,就以刑罰來懲辦。傳說西部與禹同族的有扈氏,好戰而不服禹。禹採取一邊用兵征服,一邊用德政教化的策略,使有扈氏最終臣服于禹。東南地區古稱「九夷」,即九個較大的部落。禹為加強對其統治,幾次出巡該地區,傳播中原文化和禮教,受到當地百姓的尊敬和禮遇。

禹時代,共進行了兩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爭:即與共工(共工是一部落名,與顓頊、帝嚳爭奪帝位的是前期的部落首領)和三苗的戰爭。

共工氏在大禹之前治水失敗了,他懷著嫉妒的心腸,不願看到大禹治水成功,便千方百計地將洪水引向大禹所在的治水工地——空桑山(今山東曲阜)。空桑山被淹沒後,治水工程只好暫時停了下來。

當時,塗山氏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在中原各方國中勢力最強。皋陶為塗山氏首領,禹任命皋陶為刑官,並娶了塗山氏的女嬌為妻,兩族結成了牢固的政治聯盟,對大禹治水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禹即帝位後,皋陶、伯益迭為首輔,塗山氏成了夏後氏最倚重的力量。為了進一步獲得妻族的支持,大禹便攜同女嬌,在塗山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大會夏、夷諸多邦國或部落首領,準備與共工決一死戰,歷史上稱之為「塗山之會」。

據《左傳》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史記》雲:「夏之興也以塗山」。原來眾多部落的首領,到此時,已大都轉化為世襲貴族,分別成為各個邦國的君長。他們前來參加大會,對禹朝貢,成為王朝統治下的諸侯。正是塗山之會,確立了禹的天下共主地位,也奠定了天下一統的基礎和格局。這次大會,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標誌。去朝見禹的人手裏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會議開始後,當時有個叫汪芒氏方國的部落首領防風氏,被共工收買了,自稱越人各部落之長,有意怠慢大禹的命令。大禹當機立斷,在會上殺了防風氏,並曝屍三天,以儆效尤。《國語.魯語》記載:「防風氏後至,殺而激之。」

從這裏可以看出大禹的權力和專制。

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副其實的國王了。這使得與會的所有方國之君深感震驚,他們只得對禹行臣服的禮節。那些沒有參加朝會的氏族部落領袖聽說此事,也紛紛向夏王朝進貢稱臣。共工很快被大禹打敗,最終被祝融殺死。

塗山大會,大禹論功行賞,對有功者封賞,對作惡者懲處,眾人鹹服。又任命皋陶為相,封女嬌為後妃。把啟留在塗山氏國培養,繼續尋求妻族的支持。大禹起自民間,具有濃厚的民本思想。他以富民為本,時時巡訪各地,瞭解民情,查訪賢能之士。把鐘、鼓、磬、鐸分別掛於廳前,發出告示:教我以道者擊鼓,諭我以義者擊鐘,告我以事者振鐸,對我述說困難者擊磬,有告狀者搖鐸。

詔命初下,天下賢士聞風而至。

一切準備妥當,大禹便發動了對三苗的最後戰爭。這是一次規模較大的武力征伐,通過這些征伐活動,夏禹的王權得到了加強。


禹伐三苗

蚩尤為九黎部落的酋長,分為九派,亦稱「九黎」,即後來的「三苗」。最早生活在黃河流域,與黃帝爭鋒失敗被殺。顓頊、帝嚳時代,「九黎」趁共工與顓頊、帝嚳爭奪帝位時迅速發展起來。顓頊曾多次打敗三苗;到了堯、舜時代,三苗再次興起,又被打敗。

到禹繼承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後,三苗再度挑起事端。為了進一步擴大原始居民的生存空間,統一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迫在眉睫的國家戰略了。因此,禹決定對三苗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戰爭。禹出兵之前,在祖廟舉行了一次隆重的祭祀上天和祖先的宗教儀式。

禹手執玄圭說:「三苗為亂,上天要懲罰他們。因為他們不聽教化,多次叛亂,誅殺無辜。現在,他們那裏妖魔四起,天生怪異,夜裏出了太陽,又下了三天血雨,炎熱的夏天竟然也結冰。種在地裏的五穀也發生了變異,祖廟中出現了青龍,狗也在市中嚎哭,人民驚恐,怨聲載道。我受上天、祖先之命前去討伐他們,希望大家同心協力,英勇奮戰,殲滅那些有罪之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流傳於今的《尚書•禹貢》篇。

三苗見禹率軍前來征討,慌忙率眾抵抗。但禹所率軍隊訓練有素,皆為控弦之士,強悍無比。開戰不久,其首領就被東夷部落的弓箭手射死。首領陣亡,苗軍大亂,潰不成軍,紛紛四散逃命。三苗故土難守,多數敗逃到西南地區,逐步被當地土著氏族部落融合。相傳今天聚居在湖南、廣西、廣東及雲南、四川、貴州等地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後裔。至此,禹的勢力范圍擴大到江淮兩湖流域。

後來帝禹巡察到達會稽(今浙江紹興),並在那裏逝世,葬於此,終年100歲。


夏朝建立

禹帝死,本來按照禪讓制應該由伯益繼承首領之位,而此時夏部族的勢力已經相當強大,禹的兒子啟不願去朝拜伯益,而是自立為帝。啟可以廢除「禪讓」制,說明私有財產制度在禹時就基本成熟了。但是,啟繼禹世襲為部落大酋長,破壞了各部落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慣例,自然遭到伯益等部落首領的激烈反抗。經過多年戰爭,伯益兵敗被殺,啟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

隨後,夏啟為了使世襲制王權為眾多諸侯所承認,在鈞台(今河南禹縣)大宴各地部落首領,公開宣佈自己是夏朝的第二代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鈞石之享」,它是繼「塗山會盟」之後的又一重要朝會。這一朝會「所以示諸侯禮也,諸侯所由用命也」。同族的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十分不滿,拒不與會。夏啟大怒,雙方大戰于甘(河南洛陽市西),有扈氏最後被「剿絕」,整個部落成員淪為奴隸。由於帝位世襲是一種新制度,這次戰爭的勝利,使得王位世襲制最終得以確立,這也是天下公有變成一家之私的開始,從此開創了我國歷史上「家天下」的局面。

如果說塗山會盟,是禹借助部落首領之位,有著把公有財產向私有制轉化的趨勢,奠定了天下一統的基礎和格局的話;那麼啟襲位後,在鈞台大享諸侯,則是確立權力真正歸於私有之始的標誌。為維護私有權力,啟開始設代表國家的暴力工具:修造監獄,建立軍隊,制定刑法等,另設立尹、牧正、庖正、車正等職官,管理各種「 民事」。「公天下」變為「家天下」,也就意味著真正的私有制的國家產生了。夏王朝的統治基礎,到啟則完全確定了。中國的奴隸社會自此拉開了序幕,這是一種政治上的進步。

雖然夏王朝只是一種部落聯盟的政權形式,和秦、漢以後中央集權的專制王朝不可同日而語,但總算粗具國家規模。中國的歷史,也由此從傳說時代進入到了信史時代,也使社會形態脫離了漫長的原始氏族公社階段,而發展到階級社會時期,此即古代文獻中所說的由「大同」到「小康」社會的轉變時期。因此,夏朝是不可逾越的中國歷史記憶的源頭了。夏作為上古三代的開始,為華夏文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說,沒有夏朝,也就不可能有此後中華民族4000多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從這一意義上說,夏王朝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