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帝國崛起真相解密
秦人西遷
秦人祖先原是居於東方的古老部落,是華夏族的一支,傳為皋陶長子伯益的後代。伯益就是夏禹要傳位後又被夏啟奪去帝位的人。
伯益在舜帝時封食於贏地,為嬴氏。可見嬴氏一族,古老悠久。在大禹時因治水有功,封於費國,所以伯益也稱大費。伯益生子大廉,其子孫在夏代已分佈于國中和夷地;進入商代,大廉的直系後人中衍為第十代商王太戊駕車。中衍之後,其子孫輔佐商王,世代有功,「故嬴姓多顯,遂為諸侯」。
商末王室衰微,戎狄不來貢,諸侯不來朝。商王對戎狄或親自征伐,或命周侯征討,或派「贏侯」去鎮撫。大約在帝乙或帝辛時,商王命中衍之玄孫中湧,遷居於西部戎族地區,即今甘肅東南一帶,保衛西北邊境,號「贏秦」。並委以「軍政統轄」的身份。中湧一支到達西陲後,依據商末衰微的政治形勢,審時度勢地對戎人採取了懷柔撫和政策,西界得寧。中湧遂定居在西犬丘。
可見贏秦由東方逐漸西遷,早期是隨夏商勢力進入中原及西部的。
中湧生子蜚廉,善奔跑。蜚廉生子惡來、季勝,皆勇力超群,都是殷紂王的寵臣。
對於商王朝來說,西戎問題雖然圓滿解決了,但與以周為首的眾多諸侯國的矛盾卻激化了。為了充實朝中實力及加強自身安全,紂王便將遠在西陲戍邊的蜚廉、惡來、季勝召回內地,為其效力;而中湧及惡來之子女妨仍留守西陲。
不久,商周之戰爆發,牧野一役,商朝滅亡,周室代之。助紂為虐的惡來被姬發親自射殺,蜚廉則自殉報商。顯赫一時的贏秦一族徹底衰落,原保西陲的中湧及女妨,因政治地位的喪失和生活處境的逆轉,不但被淪為周人的下層平民,並且舉族被遷徙到甘肅東部的天水地區,和當地戎人一起生活。忍辱負重,服役納貢于周室,替周人看守西部邊陲和隴山通道。在此後西周早中期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時期裏,贏人幾同戎人,歷經艱難曲折,直到西元前890年,贏秦才獲得了一次發展機遇。
惡來死後,其幼子女防為周戍邊,女防生子旁皋,旁皋又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非子是贏秦一族興旺的標誌性人物。
據《史記.秦本紀》記載:周孝王時,非子牧馬有功,因此獲封了一塊土地,地名秦(甘肅清水縣),在當時屬於中國的邊緣部分。重新延續嬴氏的祭祀,完全恢復了伯益以來的嬴姓、秦的封邑及宗廟祭祀,稱為秦贏。在秦早期發展史上,一直號稱「贏秦」,至此方稱「秦贏」。
「邑之秦」,雖是秦贏建立的第一處都邑,但這是一次關鍵性的轉折,衰落了數百年的贏秦在非子手裏重新開始崛起。
周宣王時,非子曾孫秦仲及昆弟五人,奉宣王命,率兵大破西戎,被封為「西陲大夫」。秦仲在位23年,後在攻西戎時戰死,但後世子孫無不戮力攻戎。周王室對秦人也愈加信賴和支持。秦仲有五個兒子,長子叫莊公,被周宣王任為大夫。莊公在位44年,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世父。世父說:「西戎殺死了我祖父秦仲,我不殺死戎王就不敢進城安居。」於是帶兵攻打西戎,把職位讓給弟弟襄公。襄公七年(前770年),周幽王寵信褒姒而天下大亂,西戎中的犬戎與申侯攻打周朝,周幽王被殺於驪山之下,周平王立。秦襄公率兵護衛平王東遷洛邑,立下首功,被平王封為諸侯,並賜以西岐之地(西周故地),讓他建國立廟。秦這時才開始成為一個受封的諸侯國,國號秦。由此可知,秦國建立于春秋初年。
原本是西方小國的秦,至此逐漸強大起來。秦地成了穩固的後方基地,為向東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西元前890年周孝王封嬴氏非子為「附庸」,到秦文公四年(前762年)東進到關中的「汧渭之會」為止,秦贏在非子、秦侯、公伯、秦仲、莊公、襄公、文公幾代人前赴後繼的苦心經營下,在西方整整奮鬥了130年,才得以東進關中,開始了統一六國的漫長歷程。
秦國在初被封諸侯時,地域偏僻,經濟、文化諸多方面,較東方諸侯國相比,都比較落後。整個春秋時期,秦都是一個比較貧弱的、不顯山露水的國家,也許正因為它地處偏僻,常被東方其他國家所忽視;又因為靠近西戎,採用戎狄法律及文化,其俗別于諸夏,常被華夏諸侯所輕視,不讓它參與盟會。正因為如此,秦國少了很多紛爭,只悶聲發大財。
後世有人認為,也正是秦國在文化、思想上迂腐守舊勢力較弱,才使新的制度得以順利實施,從而也在各領域具備了統一全國的有利條件。
加之秦多雄主,其有為之君都能承前啟後,開創一代一代的新局面。
如秦文公設史官,定法律,開始建立秩序。前677年,秦德公遷雍(今陝西鳳翔南),秦以此為都近300年,表明政權穩定,奠定了霸業的基礎。在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前的秦國時代,湧現出來許多有為之君。其中影響特別巨大的有四位: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
這些秦之先王與他們的後輩子孫,始終把建立帝業作為秦國的終極戰略目標,並通過切實的行動,一步一步向這個目標邁進。自秦惠文王后,秦正式成為一個可以制定遊戲規則的一流大國了,為其後嬴政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沒有嬴氏在西陲的早期發展,也就談不上統一的大秦帝國的建立。
春秋霸主
周室的衰敗從平王東遷就開始了,諸侯打著維護天子的名號,為各自的利益,互相攻伐。孔子說,春秋無義戰。諸侯國的數目已經由周初的1000多個銳減至100多個。秦國因為地處偏僻,不為其他諸侯國所重視;因而成為其中幸運存在的一個。
秦國之興,源遠流長,而秦國之強,卻始于穆公。
秦穆公,秦德公之少子,成公之弟,名任好,嬴姓,春秋時秦國的國君,前659年至前621年在位。秦穆公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國君,不甘心居於偏僻地帶。繼位當年(前659年),就親自帶兵討伐茅津(今山西芮城東)的戎人,開始了擴張疆土的事業,也開創了秦國的崛起之路。
秦穆公招攬天下賢士,能夠打破尊卑貴賤界限,選拔貴族以外的人,以及別國前來投奔的人。百里奚曾是個奴僕,但很有謀略,他就用五張羊皮把百里奚從楚國贖回,加以重用。百里奚遂以老餘之身,又推薦蹇叔、由余等良臣,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幫穆公成就霸業。
但秦國要向東發展,爭霸中原,首當其衝的是其東鄰晉國。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輔佐下,秦穆公將注意力集中於晉。他娶了晉獻公的女兒穆姬做夫人,利用聯姻與晉國結成同盟,以與中原諸強抗衡。
為了讓穆公樹立秦國的威信,百里奚首先叫穆公施德于諸侯。晉獻公晚年,驪姬之亂,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前651年),晉獻公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帶兵送夷吾回國繼位,為晉惠公。夷吾事先答應將河西八城割給秦作為謝禮,但繼位後卻毀約。
前 645年,雙方在韓原大戰,秦軍擊敗晉國,生俘晉惠公,滅梁、芮兩國。領土野心驟然膨脹,擴地到黃河邊上。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請求下,秦穆公與晉惠公結盟後,將其放回。晉惠公遂送太子子圉到秦國為質子,並將黃河以西的地方獻給秦國,秦的東部疆界擴至龍門。秦穆公二十三年(前637年),晉惠公死,其子子圉逃回國繼位,為懷公,與秦為敵。秦穆公於是將重耳從楚國迎來,以極為隆重的禮節接待,又把自己的女兒文嬴及四位宗室之女嫁其為妻,然後於次年送重耳回國為君,是為晉文公。晉文公殺死子圉,在秦的説明下,尊王攘夷,在城濮之戰中擊敗楚國,成為霸主。
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年),秦穆公乘晉文公去世的機會,企圖插足中原,想取代晉成為霸主。百里奚和蹇叔勸諫,穆公不聽,派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和白乙丙帶兵偷襲鄭國。鄭晉為盟國。鄭商人弦高在路上遇到秦軍,便假託鄭國國君之命犒勞秦師,秦認為鄭國已作準備,因此退兵,結果回師途中被晉軍在崤山阻擊,秦師全軍覆沒。這就是史上著名的「崤之戰」。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被晉放回,穆公站在城郊迎接,對他們說:「孤以不用百里奚、蹇叔言以辱三子,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對不聽百里奚等人的諫言,不勝懊悔。
秦穆公認真檢討了自己的過失,及時改變戰略方向,轉而向西方發展,全力進攻西戎。他通過投奔來的由餘,瞭解到西戎各國的山川形勢和兵力部署,採用離間計、美人計等策略,突出奇兵,發動全面戰爭,征服了這些國家,「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史稱「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過送金鼓給秦穆公,以示祝賀。
西方安定後,穆公遂於三十六年(前624年),親自率兵討伐晉國,渡過黃河以後,將渡船全部焚毀,表示誓死克敵的決心。一路上勢如破竹,沒幾天就把過去被晉軍攻佔去的城池收了回來。晉國群臣見秦軍如此兇悍,都建議回避一下,連大將先且都不敢迎戰。晉襄公無法,只得命令晉軍堅守,不得與秦軍交戰。三年的怨氣一朝出,秦穆公見好就收,帶領大軍從茅津渡過黃河,到南岸崤地,在當年的戰場上,把「肴之戰」中陣亡將士的屍骨埋好,樹立標記,親自致祭。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跪在墳前,大哭不止,將士們也哭得山河變色。無不表示誓死的決心,秦軍虎狼之師的威名由此可見端倪。
出征晉國和降服西戎的勝利,使諸侯對秦國都懷畏懼之心,秦也由偏僻小邑一躍而為諸侯大國,多次會盟諸侯,秦穆公成為晉文公之後的春秋五霸之一。
三十九年(前621年),穆公死,安葬於雍(今陝西鳳翔東南),據《詩經.黃鳥》記載,穆公臨死時要求幾百名平民殉葬,其中包括子輿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針虎。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國人對此悲痛萬分,賦《黃鳥》之詩,唱道:「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麼將這麼善良的人給殉葬了?如果可以贖命,我們寧願出一百條命將他們換回來!
說明此時的秦國還保留著原始社會野蠻的殉葬遺風。
商鞅變法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原來僵硬的社會等級制度已經崩潰,各階層之間人們的身份地位也錯位了。所謂「高岸為穀,深谷為陵」。周天子權威掃地,各封國國君紛紛僭位自稱公或侯,到戰國時更進一步自稱為王。就是在此社會巨變之際,秦國和東方其他國家相比,井田制瓦解的速度,土地私有制產生的賦稅改革等仍然非常落後。當年穆公的風流早已被雨打風吹而去,封建領主的勢力非常強大,以致出現了「君臣廢法而服私,是以國亂,兵弱而主卑」的現象。秦國往往被各國以「夷狄遇之」,外交地位低下,並經常受到楚國、魏國的侵擾。國際上有什麼重大會盟活動都不知會秦國,當齊威王稱霸中原之時,各國紛紛朝賀,只有秦國被視為西部邊陲的夷狄之國而少有往來。
為了改變秦國這種被欺淩、歧視的處境,胸有壯志的秦孝公(前381~前338年),於西元前362年即位後(時年21歲),即向全天下頒佈了《求賢令》:「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決心復興秦國,再現穆公的偉業。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衛人公孫鞅就是這個勇敢的人,他從魏國跑來了,幫助秦孝公實行變法革新,並遷都鹹陽(今陝西鹹陽東北)。
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因變法有功被封于商,故又稱商鞅。
商鞅年少時就喜好「刑名之學」,對當時的儒、墨、道、兵等各派學說也諳熟於心。早年的學術積澱使商鞅充滿了治國平天下的壯志豪情,他即開始尋找「棲身之佳木 」。戰國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一躍成為中原霸主。於是商鞅認為魏國是自己的用武之地,在魏相公叔痤門下任中庶子(掌管相府庶子的教育)。商鞅雖年少且身份卑微,但仍顯示出遮掩不住的熠熠才華。很多人看好他,公孫痤就非常賞識他的才具和學識,認為他將來必堪大用。雖然公叔痤為了權位逼走駐守西河的大將吳起,後來西河被秦國奪去,但他在臨終之際,特意向魏惠王舉薦了商鞅,可惜惠王認為衛鞅太年輕了,不值得信任。公叔痤就跟魏王說,如果不用衛鞅的話,就殺了他,免得為其他國家所用。但魏王仍未聽其言。恰巧此時秦國向天下頒佈《求賢令》,招攬賢士。商鞅便當機立斷,西行入秦。
史載,公孫鞅是帶著魏國改革家李悝所寫的《法經》離魏入秦的,作為創建新刑法典的藍本。因此《法經》直接影響到了秦律的制定,而秦律又為以後歷代秦君所繼承。可以說,《法經》為我國古代法典的編纂體系確定了基本模式。
在孝公寵臣景監的舉薦下,商鞅獻上了一套「循名責實,信賞必罰」的變法計畫。秦孝公大為讚賞,決心實行變法。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實行連坐法和推行縣制。第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第三,避私鬥,獎勵戰功。
其核心思想是:重刑、弱民、抑商和禁旅,尤其是按軍功大小取得貴族爵位。此舉打破了「世卿世祿」的官制,士兵斬一敵軍官馬上可晉一級爵位,較之魏國只賞銅八兩的規定高得多。有了軍功即使是奴隸也可以得到解放,沒有軍功即使是過去的貴族也只能享受平民待遇,破除了奴隸主世襲貴族的特權,建立了新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秦國平民從此有了用戰功改變自身地位的希望,軍人也成了最榮耀的職業。立軍功者能升官晉爵,極大地刺激了秦人的生產積極性和為國作戰的勇氣。而攻城掠地和繳獲愈多也使秦國論功行賞愈有了資本……如此迴圈,秦軍愈戰愈強,成為一支令東方諸國喪膽的虎狼之師。
這次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史記.商君列傳》)。秦國迅速從一個西方不起眼的弱國變成了「天子致胙」,連周天王也送禮給孝公,封為「方伯」(一方諸侯領袖),「諸侯畢賀」,各國紛紛前來祝賀的軍事強國,成為當時最強大富足的國家。
崛起的秦國首先拿魏國開刀,多次打敗魏軍,甚至攻佔了魏國的都城安邑(今山西),名聲大振。魏國盡割西河之地與秦求和,又不得不遷都大樑(今河南開封),以躲避兵鋒。魏惠王後悔地感慨:「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商鞅變法的結果雖然令秦國變得強大,但變法的過程卻相當曲折。
據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記載,變法之初,即遭到甘龍、杜摯等舊貴族的反對,雙方展開激烈的辯論。所辯論的內容是,「慮世事之變,討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在這個辯論中,商鞅取得了完全的勝利。孝公聽了他的話,堅定了變法的意志,說:「寡人不之疑矣」,「於是遂出墾草令」。墾草令即《商君列傳》所說的「 變法之令」。
商鞅重法,變法初期,為在百姓心中打下有法必依、令行禁止的信念,便採用了「徙木立信」的小策略,在城南門立了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廣而告之,有人能移至北門則賞十金,開始根本沒人相信,於是商鞅將賞額增至五十金。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最後有一膽大的人卷起衣袖將木頭搬到北門,果然如數拿到了賞金,於是百姓炸鍋般奔相走告,說商鞅變法絕不欺假,令政必行,於是變法得以推行。
孝公十年(西元前351年)商鞅又舉行第二次變法,使秦國的封建化更加深入。秦孝公兌現當初《求賢令》中的許諾,重重地賞賜了他:封商地十五座城邑。從此人稱商君。
商鞅相秦19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
但商鞅此人,用法刻薄寡恩,不看情面,一切以法律和制度為旨歸。以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史記.商君列傳》)。因而得罪了眾多宗室貴族。法令公佈後,有數以千計的秦人跑到國都,埋怨新法帶來不便。太子師傅公子虔、公孫賈故意唆使太子犯法。當時王宮前有一條禦道是屬於國王專用,結果太子駕車經過,商鞅說必須懲罰,但太子至尊,不能用刑,於是殺了禦者抵罪。其後,太子又犯錯,商鞅秉公執法,對太子師傅分別施以劓刑和黥刑。毫不留情地割掉他的鼻子。從此無人再敢背法行事,對於那些開始譭謗新法、後又讚譽新法效用的人,商鞅以「亂化之民」盡數遷之邊城,令無人再敢議論新法。
名士趙良勸商鞅急流勇退,歸還孝公賞賜的十五座都邑,到鄉野躬耕勞作。趙良還直言不諱地提醒商鞅:你的變法招致積怨太多,四面樹敵,「亡可翹足而待」。但商鞅沒有聽從趙良的好意,依然堅持同反對變法勢力作不屈的鬥爭,置個人生死於不顧。「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戰國策.秦策一》),完全不給自己留退路,這無疑為他後來的人生悲劇埋下伏筆。
西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立,是為秦惠王。以往遭新法處罰過的公子虔等終於等到了報復的機會,紛紛上書告商鞅謀反。秦惠王派人抓捕商鞅,商鞅逃至關下,想投宿館驛,卻被主人以「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予以回絕。英雄末路,他仰天長歎:為法之弊,乃至於斯!正所謂「坐法自弊」,商鞅新法之苛可以一觀矣。
太史公司馬遷評之曰「天資刻薄人也」。這位叱吒秦國政壇的風雲人物,竟然落得作繭自縛的可悲結局。其後他轉而赴魏,魏國不僅拒其入境,還逼迫他返回秦國。窮途末路的商鞅只能回到封地,做困獸之鬥。發商、於十五邑兵,連同其私徒屬,約七、八萬人,北進擊韓,幻想要殺出一條生路來。但在秦軍的進攻下,寡不敵眾,兵敗于澠池。商鞅最終被秦惠王車裂,盡滅九族,斬草除根。
其實,秦國的新君秦惠王恨的不是商鞅的新法,恨的只是商鞅個人,於是公報私仇。所以,此後秦並沒有廢棄商鞅立下的新法,反而更加認真地踐行商鞅的思想和法律。
商鞅推行了戰國時期最成功的變法運動,但卻落得慘遭車裂的下場。這對於商鞅個人來說,當然是十分不幸的;然而對於秦國的發展來說,商鞅苦心經營的變法成果無法抹殺,其身雖死,其法未敗,乃至「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戰國策.秦策一》)。
商鞅主持的變法在各國中是最全面、最系統、最徹底的,將秦國從落後的奴隸制國家轉變為封建制國家。秦國軍隊自商鞅變法實行獎勵軍功政策(軍功授爵制)後愈戰愈勇。武器裝備不斷改進。兵種已有步、車、騎之分。軍隊數量最多時達到「帶甲之士百萬」,其後出現了尉繚子、白起、王翦等著名軍事家和將領。使秦國很快躍居戰國首強,邁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逐漸使秦國成為實現中國統一的中心力量。秦王政之所以能夠「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過秦論》),統一全國,商鞅的嚴刑峻法正是強秦的主要原因。秦始皇開兩千年帝國制度之始,「百代皆行秦政制」。商鞅對秦朝的影響乃至中國封建社會的建立,由此可見一斑。
合縱連橫
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的力量越來越強,東方六國都不能單獨抗秦,公孫衍與洛陽人蘇秦,先後遊說六國,聯合抗秦,稱為「合縱」。「合縱」,即「合眾弱以攻一強 」,就是許多弱國聯合起來抵抗一個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併。秦國則用魏國人張儀,勸說各國幫助秦國進攻其他的弱國,叫做「連橫」。「連橫」,即「事一強以攻眾弱」(《韓非子.五蠢篇》),就是由強國拉攏一些弱國來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併土地的目的。合縱連橫的鬥爭,持續了很長時間。那時候,各國為了自身利益,時而「合縱」,時而「連橫」,反復無常。
相傳蘇秦是縱橫術鼻祖鬼穀子的學生,精通權術,早年蘇秦遊說周王、秦王,皆不得用,後來說服了燕文侯,在燕王的資助下蘇秦以「六國土地五倍于秦,士卒十倍于秦,如六國合作,秦國必敗」的觀點進一步說服了趙肅公,隨即以趙國代表身份,一一說服其餘四國,共同簽訂了縱約,並推舉蘇秦為縱約長,一人佩六國相印,盛極一時。
而蘇秦最初遊說時卻不得重用,窮困潦倒,受到其兄嫂的譏笑和侮辱,後來蘇秦佩六國相印路過家鄉,其嫂伏地相迎,大氣都不敢出一聲。蘇秦問她為什麼「前踞而後恭」,其嫂說因為他「位高而多金」。蘇秦感歎「無當日羞辱,豈有今日之蘇秦」,反以千金厚饋其親朋。
此次合縱並沒有持續很久,就被秦惠王巧妙地運用「拉攏一部分,打擊一部分」的策略,令只看眼前利益的六國諸侯內部矛盾叢生,相繼毀約,一年後,合縱便土崩瓦解。但是,即使如此,也令秦國對六國勢力重新刮目,有整整十五年不敢輕易跨過函穀關。
與蘇秦同時代的大縱橫家張儀,走的是連橫之路,助秦國破解六國合縱。他與蘇秦同是鬼穀子的學生,出師後也一度窮困潦倒,在蘇秦的資助下來到秦國,做了秦惠王的客卿,並取得了秦惠王的完全信任。
前323年,楚國為了迫使魏國投入楚的懷抱,要廢立魏的太子嗣,送立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為太子(《戰國策.韓策二》),派柱國昭陽打敗魏軍於襄陵,取得了八個邑(《史記.楚世家》)。魏惠王因為受齊、楚的打擊,只好採用屈秦攻齊的策略。
前 322年,秦王與張儀又聯手上演了一場政治「雙簧」。秦惠王突然罷免了張儀的相國之位,張儀逃回魏國,以為內應。魏惠王聘張儀為魏相,推行「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的連橫策略,尊秦為霸,魏惠王不肯聽。秦遂出兵攻佔魏的曲沃(山西聞喜東)、平周(山西介休縣西),各國受到秦國進一步的威脅。因此,關東五國只有再次支持公孫衍、蘇秦的合縱策略。前319年,魏改用公孫衍為相,把張儀逐回秦國。東方六國再次共同舉兵抗秦,自此,合縱的形勢又形成了。
前 318年,韓、趙、魏、燕、楚五國合縱攻秦,推楚懷王為縱長。但五國聯軍看似團結,實際上各謀己利,矛盾重重,實際出兵和秦交戰的,只魏、趙、韓三國,被秦軍在函穀關一舉擊潰,大敗而歸。魏損失最大,魏使惠施到楚,和秦講和(《戰國策.楚策三》),五國於是紛紛退兵。次年秦派庶長樗裏疾乘勝追擊,結果五國慘敗。
這一役「五國伐秦」雖然失敗了,但是聲勢烜赫。所以當時人景春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
打敗了五國聯盟後,秦便將注意力投注到後方,前316年,滅巴、蜀,獲取了天府之國,對日後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齊國在東方,也乘燕國內亂,於前314年,齊宣王出兵干涉,僅50天就攻下了燕國國都。
為了和秦抗衡,齊和楚結盟。齊楚聯盟對秦是一種威脅,為防止楚齊兩大強國結盟,張儀趁機勸說魏王,背叛縱約,與秦國結盟,從此國際形勢由合縱轉為連橫。張儀又親自入楚遊說,離間齊楚。張儀到楚國收買了貴族靳尚等,勸楚懷王與齊國斷交,並願意用商、於之地600裏作為酬謝。楚懷王貪圖眼前的蠅頭小利,不聽屈原等人的勸告,便貿然與齊斷交。之後,當楚人向秦討取土地時,張儀卻大耍無賴,說是六裏之地。上當的楚王惱羞成怒,在前312年發兵攻秦,秦在丹陽(今河南淅川)大敗楚軍,楚折兵8萬,主將屈匄以下70餘人被俘。漢中東部的土地也被秦所占,打通了關中和巴蜀的聯繫,使秦國國力更加強盛。楚懷王反擊,又大敗于藍田。因此,楚懷王對張儀恨之入骨,恨不能寢皮食肉。當秦國提出以武關以外的土地換取楚國黔中時,楚懷王提出,寧願放棄武關也要張儀的人頭。張儀於是慨然入楚,暗中卻以重金賄賂懷王的夫人鄭袖與佞臣靳尚。楚懷王真是昏庸到家了,竟不可思議地赦免了張儀,還在張儀的遊說下與秦修好。
齊國惱楚毀約,也乘機與秦結盟,聯合魏、韓進攻楚國,在垂沙大敗楚軍,宛、葉土地盡被魏、韓佔領,楚元氣大傷。前299年,秦國乾脆用計邀請楚懷王相會于秦,騙至武關扣留,向楚國索要黔中地。楚國另立新王,出兵討秦,被秦軍大敗,楚懷王最後客死在秦國。楚國大夫屈原也因為懷王聽信讒言、不納忠諫,被貶至汨羅,作懷沙之賦後,懷石投江。自此,楚國一蹶不振,無復與秦抗衡。
其他諸侯在秦的威逼下也只求自保,誰也顧不上誰,張儀便趁機鼓動趙、宋與秦聯合。
前 298年,齊約韓、魏合縱攻秦,趙、宋雖是秦盟國,卻只作壁上觀。齊、韓、魏經三年奮戰攻入秦函穀關,迫使秦割地給韓、魏請和。4年後,因齊孟嘗君指使田甲政變沒有成功,逃到魏國為相。齊遂改變策略,和秦、趙結盟。齊、韓、魏合縱破滅,連橫達到高潮。前293年,秦白起消滅魏、韓聯軍24萬。前294年、前291年,秦連攻韓、魏,迫使其分別獻地求和。
就在齊、秦爭鬥時,趙國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滅中山國,成為強國。為了對付趙國,前 288年,秦懷王與齊閔王相約同時稱東、西帝,並準備聯合五國攻趙,三分趙國,約定了出兵日期。但這一計畫被蘇秦破壞,蘇秦勸齊主動去帝號,用以孤立秦,拉各國反秦,以便乘機滅宋。齊閔王採納了這一建議,聯名燕、韓、趙、魏等國西攻秦,迫使秦昭王廢帝請服,退還所攻佔的趙、魏部分土地。
前286年,齊閔王滅宋(宋偃王當政),勢力大振,引起韓、趙、魏和楚的不安,秦乘機約各國攻齊。
前284年,樂毅統率燕、秦、韓、趙、魏五國軍隊攻齊,佔領了大部分土地,攻克齊國70餘城,齊閔王被楚軍殺死。後來因燕昭王死,惠王立,疑樂毅,用騎劼,齊國將軍田單用火牛陣破燕軍,恢復齊國。但齊國經燕國的浩劫,從此一蹶不振,秦、齊對峙的局面打破了。唯秦獨大。
前278年,白起攻下楚國都城郢,楚被迫遷都,秦國勢力發展到湖南一帶,楚國也就徹底削弱了。
蘇秦、張儀等縱橫家們活躍於戰國後期的歷史舞臺40餘年,充分利用七國之間層出不窮的重重矛盾,合縱連橫,噈狗咬狼,朝秦暮楚,此消彼長。經過激烈洗牌,六國日薄西山之兆已日漸明顯。
長平之戰
自從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後,趙國變得與秦一樣強大。儼然成為秦國東進的一道壁壘。在當時,趙國是六國中唯一可與秦抗衡的國家。
秦昭王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合縱連橫,結好齊楚,離間燕齊,收到成效。
前 279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盟修好。趙王在廉頗、藺相如的周密安排下赴會。酒過三巡,秦王請趙王鼓瑟並令史官記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面對秦王的侮辱,藺相如以性命相威脅,捧一缶請秦王擊缶。秦王無奈敲了一下,於是藺相如令史官記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雙方劍拔弩張,及至會終,秦王竟沒有沾到半點便宜。
澠池會後九年,秦得魏國南陽之地(魏國河東之地),開始大舉進攻韓國的閼與,與趙國開始了正面衝突。閼與地處韓國的上黨北部,閼與失,也就意味著趙國的西南門戶失。因此當韓國向趙國求救,大將趙奢以「兩虎鬥於穴中,將勇者勝」,力排眾議,主張率兵援救。起初趙奢佯裝怯懦,在邯鄲西30裏外駐留28天不發兵,秦兵中計,懈弛不加防備。趙奢突發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偷襲秦軍,在閼與大敗秦軍,趙奢因騎兵獲勝而被封為「馬服君」。
秦軍數度攻趙不下,於是集中全力攻韓,令上黨與韓國本土完全隔絕。韓國的上黨地區,楔在秦趙之間,秦國看上了這塊地盤,不斷通過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對上黨地區展開了吞併。韓國不勝其騷擾,就把韓國的都城從晉地遷都到了河南。重心的遷移,造成韓國對上黨地區的統治能力減弱。秦國遂派重兵封鎖了韓國與上黨地區中間的山地,切斷了兩部分的聯繫。這一釜底抽薪之招,使上黨地區頓成孤地,失去了韓國本土的援助力量。
以韓國的國力,並不敢與秦國抗衡。韓國準備放棄,任秦自取。
但當時的上黨郡守馮亭卻不願意獻地入秦,為了促成韓、趙結盟,他主動將上黨郡獻給了趙國。
趙成王清楚,上黨地區是個燙手山芋,一旦接手,就等於把韓國與秦國的矛盾,轉嫁到了趙國的身上。但他又實在捨不得上黨的十幾座城池。正是貪圖眼前的利益,埋下了趙國滅亡的種子。秦國浪費了幾年時間跟韓國作戰,眼看上黨地區唾手可得時,卻不料被趙國橫插一杠,秦昭襄王自是惱羞成怒。
前260年,秦昭襄王派王齕大舉進攻上黨,趙國派將軍廉頗駐守長平(山西省永祿村),抵禦秦軍。廉頗是戰國時期的名將,作戰勇猛,沉穩老練。他看到秦軍勢不可擋,就採取了避戰的措施,以消磨秦軍的銳氣,尋找機會再大舉反攻。
廉頗在長平挖深溝、築高壘,堅守不出,不跟秦軍打遭遇戰。這讓秦軍上下都很無奈。儘管王齕用盡各種方式溺戰,廉頗都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不出戰。
趙王卻以為廉頗怯懦,下書責備。
秦國丞相范雎,擅長反間計,派間諜攜重金到趙國首都收買趙王左右的人,離間趙王與廉頗的關係,並四處散佈流言,說:「廉頗老矣,無復當年之勇,很容易對付,秦軍最懼怕的是名將趙奢之子趙括。」
趙王中計,竟派趙括代替廉頗。
趙括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只會「紙上談兵」。趙王派趙括為將,其母上書阻攔,趙王固執己見。趙括到達長平後,便全盤廢棄廉頗堅壁固守佈置。秦昭王見離間計成,就暗中以大將白起代替王齕,作為秘密武器被派遣上場。因為白起早就威名遠播,為了防止引起趙括的警惕,秦昭襄王還特別下令,誰敢把白起是統帥的消息透露出去,殺無赦。白起決定設計引趙括出兵。古人交戰,戰前都要互遞戰書,決定交戰的方式。白起在給趙括的戰書中寫道:「欲與孺子生死一戰,共決雌雄。」語調輕慢,趙括頓時火冒三丈。主動出擊,以求速戰速決,一舉殲敵。
前260年8月,秦趙兩軍交戰,起初,白起佯裝逃跑,示敵以弱,誘敵深入。趙括求勝心切,果然鑽進了秦軍張開的布袋。四面受困,糧草斷絕,在被包圍了40多天后,趙括中箭身亡,趙軍40萬士卒全部降秦,被白起集體坑殺。
秦趙長平一役,一舉摧毀了趙國的有生力量,戰況之慘烈為歷史空前所未有,趙國自此元氣大傷,如同一個待宰的羔羊,已經沒有生存的自主權了。長平之戰,是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關鍵戰役,這讓除秦之外的六國再也無法跟秦抗衡,為秦朝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長平戰後,秦軍乘勝圍攻邯鄲,趙國存亡成為旦夕間事。趙國平原君向魏王及自己的妻弟信陵君求救,魏安釐王害怕秦軍報復,不敢出兵。信陵君無奈之下,帶領 300門客以必死之心赴趙殉難,路過夷門時,被他的一個賓客侯嬴攔下,他建議信陵君盜取魏王兵符,矯托王命,領軍救趙。信陵君向魏王寵妃如姬求援,盜出兵符。魏軍統帥晉鄙懷疑兵符並非出自王命,不肯交出兵權,被信陵君手下力士朱亥用40斤鐵錐殺死。信陵君奪取兵權後,挑選8萬精兵,與齊、楚援兵會合,大敗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秦軍在邯鄲受挫後,轉而攻韓。前255年,秦昭襄王一度稱帝,取九鼎,並順手將意圖聯絡諸侯抗秦的周室滅掉,周赧王西向朝秦,盡獻王畿之地。
天下統一的大勢已成。
信陵君由於竊符救趙,不敢回國,便留在趙國。10年後,秦軍大舉伐魏,魏王急請信陵君回國,信陵君以自己的聲望遍告諸侯,痛陳唇亡齒寒之利害,六國再度合縱抗秦,在信陵君的帶領下大敗秦軍,並一直追擊到函穀關。秦國嫉恨信陵君的威望,再一次使出反間計法寶,離間魏王,說「天下但知有信陵君,不知有魏王」。信陵君果然被心存疑忌的魏王削奪兵權,從此失望頹廢,在醇酒婦人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信陵君兩敗秦軍,也成了六國合縱的最後一次迴光返照,六國敗亡的命運進入了尾聲。
當時的大儒荀子對秦國考察後寫道:「其百姓朴」、「其百吏肅然」、士大夫「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其朝閑……恬然如無治者」。荀子還就秦軍與其他諸侯國做了對比:「齊人隆技擊……是事小敵……亡國之兵也」、「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地雖大其稅必寡,是危國之兵也 」、「(秦人)非鬥無由也……是最為眾強長久」、「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由此不難看出秦國在政治、軍事上的優勢了。
翦滅六國
秦始皇,姓嬴名政,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趙國邯鄲。秦始皇的父親名叫子楚(又名異人),是秦昭襄王之孫,時在趙國做質子。當時秦是戰國七雄之一,秦昭王聽取了范雎「遠交近攻」的戰略,把進攻的矛頭先對準了鄰國韓國和魏國,而和較遠的趙國聯合。遵照當時的慣例,諸侯間簽訂盟約後,往往會派出一名王室貴族到對方國家作為人質,以示對遵守盟約的誠意。秦國就派子楚到了趙國為質。秦趙兩國長平之戰後,互為敵國,作為「質子」的異人,在趙國的境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有國不能回,子楚在趙國不似落魄勝似落魄,滿目淒涼,花時濺淚,鳥鳴驚心。大商人呂不韋認為他奇貨可居,出重金幫助他回國。前251年,秦昭襄王死,其父安國君即位,為孝文王,子楚遂為太子。但安國君在位三日便亡,子楚即位(即莊襄王),任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但子楚在位時間也不長,僅三年便死去了。西元前247年,嬴政即秦王位,時年13歲。由於年少,政事便落入呂不韋和趙太后之手,嬴政尊呂不韋為仲父。
嬴政親政後,便開始實施其迤邐天下的雄心。他決心繼承秦國歷代君王一統天下的夙願,而且要發揚光大,按照先弱後強、先近後遠的戰略步驟,以金帛利誘與武力打擊相結合的兩手策略,在用諜報人員姚賈和頓弱分化瓦解六國之時,又起用李斯、尉繚、王翦、蒙恬等文臣武將,整軍備武,加快兼併六國的戰爭步伐。他前後僅用了10年時間,便滅亡了六國,統一了中國。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韓、魏、楚、燕、趙、齊……
最先滅掉的是韓國,秦王十四年,即西元前233年,韓國割地稱臣,也沒能挽救敗亡的命運。秦王政十七年(前230),派內史騰滅韓,俘韓王安。將韓國設為三川郡。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3月,王翦擊敗趙軍,殺趙蔥。10月,王翦、羌瘣軍攻破邯鄲,趙王遷獻出地圖投降,趙亡。秦於趙地設邯鄲郡——但趙尚有殘餘。趙公子嘉帶領宗族數百人逃代(今河北蔚縣西北),自立為王,以延續趙國。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未成,秦王將荊軻肢解。秦王派王翦、辛勝、王賁攻燕。奪取薊城。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衛軍逃遼東(今遼寧遼陽)。秦將李信帶兵乘勝追擊至衍水(今遼寧太子河),再敗太子丹軍,消滅了燕軍主力。燕王殺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國未允。此時燕、趙的殘餘勢力已不足為患,秦乃集中兵力攻滅魏、楚。燕、趙(代)得以苟延殘喘。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遣王賁攻魏,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城,3月,大樑城破,魏亡。秦在魏東部地區設置碭郡。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率秦兵60萬伐楚,殺楚將項燕。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將王翦、蒙武率領秦軍攻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虜楚王負芻,楚亡。秦在楚地設立楚郡、九江郡、長河郡和會稽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王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秦在燕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及遼東郡等。回師時順便攻下代郡,虜代王嘉。趙殘餘勢力徹底滅亡。
最後滅掉的是齊國。五國覆滅,齊成孤島。在秦國先後對其他五國用兵時,齊國不但袖手旁觀,而且和秦國結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前途和五國一樣。因此,齊國沒有做任何戰爭準備。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以齊國拒絕秦國使者訪齊為由,命王賁率領秦軍,避開齊國西部主力,乘齊人不備,由原燕國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奇襲齊都臨淄(今山東臨淄北)。一舉攻克臨淄,齊王建不戰而降,齊亡。秦王在齊設置齊郡和琅琊郡。
賈誼的《過秦論》對六國之亡的原因做了高度的概括:秦國在用戰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獲得邑鎮,大的獲得城市。賄賂所得土地,比秦國用戰爭所獲土地,實際多到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比戰敗所喪失的土地,實際也要多到百倍。所以六國的滅亡,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不好,弊病在於拿土地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會問:「六國接連滅亡,都是因為賄賂秦國嗎?」答:「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單獨地保全。所以說:‘弊病在於賄賂秦國’。」
從秦王政十七年滅韓,至二十六年滅齊,秦王嬴政在前後10年間,以風捲殘雲之勢席捲天下,威鎮四海,併吞八荒,掃滅六國,完成了一統全國之大業。結束了西周末年以來諸侯割據紛爭長達500餘年的春秋戰國時代。建都咸陽,秦王政自稱皇帝,追莊襄王為太上皇。
秦始皇稱帝後,繼續開疆拓地,向邊地頻繁用兵。從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他徵發數十萬人,三攻嶺南,佔領百越之地(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設置了閩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又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軍隊北擊匈奴,收復被匈奴佔據的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迫匈奴退往陰山以北。為了防止匈奴的侵擾,他把昔日秦、趙、燕所築的長城加以修繕,連接成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東的萬裏長城。至此,秦擁有了異常遼闊的疆域,北到長城和陰山,南到南越,即現在的越南北部地方,「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秦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龐大帝國。
千古一帝
前 221年(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秦滅亡強齊後,正式宣告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結束了。然而,由於生產方式和土地制度在時代巨變中,已在更深更廣領域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新興貴族、地主階級與下層農民階級的矛盾尖銳對立,加之六國的殘餘勢力不甘心滅亡,時刻想著復辟,這些都對新生的秦王朝構成了威脅。為了鞏固帝國的封建統治秩序,秦王政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著手建立了統—的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這對於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統一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秦王嬴政一統天下,建立了永世之功,亙古未有,自以為德高三皇、功過五帝,王的稱號已不足以匹配其至高無上的權勢和地位,於是更改名號,將古代的三皇五帝稱號合二為一,號稱「皇帝」,皇帝自此成為其後2000多年中國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專用的稱號。嬴政自稱「始皇帝」,後世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期盼嬴氏江山能夠延續千秋萬代。為了維護皇帝的尊嚴,對名稱也做了規定,如皇帝自稱用「朕」,表示至尊無二;皇帝所下的涉及制度的命令稱「制」,昭告臣民的令文稱「詔」;皇帝的印專門用玉做成,叫做「玉璽」,而且只有皇帝的印才能叫做「璽」;皇帝的妻子稱「皇后」,父親稱「太上皇」,母親稱「皇太后」。
其次,秦始皇對中央政治體制進行了徹底的改革。
中央設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同時負責對文武百官的管理。太尉是最高的軍政長官,負責軍事事務,但他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御史大夫是負責監察百官的,皇帝的詔令一般由御史大夫轉交給丞相去執行。
在地方行政上,秦始皇聽從李斯的建議,吸取周亡的教訓,不再實行分封制,而是在全國推行郡縣制,一切權力收歸中央,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分天下為36郡,後又增至40多郡。郡下設縣,縣令是一縣的行政長官。下有縣尉,管軍事。有縣丞,管理司法並協助縣令處理事務。縣下分設若干鄉,鄉設三老,管思想教化。嗇夫,管徵稅與服役。鄉下麵又設亭、裏、什、伍等組織。裏有什、伍,十裏為一亭,十亭為一鄉,各級長官定期向上報告情況,構成了嚴密的地方政權機構。
這一政治體制加強了皇帝對政權的控制,開創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為後來的歷代封建王朝所沿襲。杜絕了周代諸侯各自為政而天子無實權的現象。
在全國實施新秦律,新秦律是以秦國原有的法律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而制定和頒行的國家統一法律大典。
秦朝對於官吏的管理是很嚴格的,制定了很多處罰官吏的法令。官吏犯法,不是像西周那樣享有特權,即「刑不上大夫」,而是加重處罰。這就使得秦朝的吏治非常清明,政府的辦事效率極高。對於官吏要求很嚴,必須通曉法律,秦朝不是以儒延續文化,而是「以吏為師」。官吏有很高的地位。
除建立和健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機器外,秦始皇還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鞏固集權統治。主要有:第一,修造長城,北禦匈奴。第二,統一度量衡。第三,統一貨幣,廢除六國舊幣,以秦「半兩」作為標準流通貨幣。第四,統一交通工具,實行「車同軌」、「行同倫」,確定車軌寬度的國家標準。第五,統一文字。以當時在各國流行的小篆為基礎,略加整理,作為標準文字通行天下。
這些中央集權制度的制訂,標誌著中國封建帝制的初步確立,為秦以後的數十個朝代所沿用,秦帝國也成為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這些措施的實施,也對促進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共同心理基礎,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統一和發展,作用至偉至巨,因之他成為這個時代的偉大代表人物,被後人贊為「千古一帝」。
當然,秦始皇在政治、經濟等方面所進行的改革並非一帆風順,尤其是在國家體制問題上,朝廷內對實行分封制還是郡縣制多有爭論。
眾所周知,秦自商鞅變法以來,重法輕儒,秦始皇延續了這種傳統。因此,在秦朝,儒生只是點綴,多是禮儀之官。但他們在文化思想領域有一股較強的勢力。此時的儒士文人,已沒有了戰國前期高蹈揚厲、獨立思考的個性,而逐步淪為求仕、做官的食祿之徒。因為他們原本可以遊歷各國求仕的,而現在秦的統一,不但官員的數量驟然減少,而且所用官員多是武夫功臣,這些人為擴大仕路,尋求出路,便極力提倡分封諸皇子與功臣為諸侯。如此一來,不僅可以保存舊傳統,又可達到做官食祿的目的了。因此,極力反對中央集權制度。
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又提出恢復分封制的主張,遭到丞相李斯的反駁,李斯認為,正是由於有些讀書人「不師今而學古」,對國家大事亂髮議論,在百姓中製造混亂,才導致朝廷威信受損。於是李斯主張嚴厲鎮壓這些膽大妄為的士人,他給秦始皇寫了一封奏疏,向秦始皇提出除《秦紀》、醫藥、卜筮、農書以及國家所藏《詩》、《書》、百家語外,其他全部交官府銷毀的建議,得到秦始皇批准,下令焚書,並規定以後有敢私下談論被焚書籍的殺頭,有敢以古非今的滿門抄斬。
儒士們開始對秦王朝失望了,更無時無刻不尋找機會發洩對帝國與始皇的不滿。
就在焚書的第二年,為了讓自己長生不老,締造萬年永存的秦帝國,不僅自己數度到東海巡遊,而且派方士徐福帶領3000童男童女出海尋找傳說中的仙山瓊閣。而曾為秦始皇尋求仙藥的兩個方士侯生、盧生更在背後散佈對始皇不滿的言論。秦始皇聽說後大發雷霆,派人到儒生中間進行調查,這些人便相互告發,先後牽連的達 460多人,全部被坑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焚書坑儒」事件。
秦始皇以焚書坑儒的手段統一思想,是「師今」與「師古」兩種政治思想鬥爭激化的表現。
西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六年),在秦的東郡(現在河南濮陽)有一塊隕石墜落,於是有人便趁機在上面刻了詛咒的話:「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得到消息,火冒三丈,派禦史嚴厲追查刻字的人,但最終也沒有查出來。禦史便將附近的住戶全部處死,又將刻有字的隕石毀壞。
秦始皇在鉗制思想、文化、言論的同時,還實行嚴酷的法律,人民動不動就觸犯了法律,特別是當時的野蠻的肉刑制度,常將犯人的腳砍斷,造成大量的殘廢人。苛捐雜稅又異常繁重,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和長城,民無日不勞,導致民怨沸騰。
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也因為勸說過秦始皇要寬以待民,讓民休息,而被放逐到北方蒙恬軍中,和大將蒙恬一起抵禦匈奴。
就這樣,原來渴望統一的老百姓,本想從此過上太平安寧的日子,卻不料秦的暴政讓他們失望至極,秦在民眾的詛咒下氣數將盡。可見,得民心者得天下,乃千年不變的真理。秦的民心喪失,就是它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績在中國帝王中幾乎無人能與之相比。雖然他在晚年大興土木,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他對中國歷史所作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
秦朝,作為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肇始,在史冊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筆墨。秦人發跡悠遠,起於蠻荒,從玄鳥部落到「西陲大夫」,從諸侯霸主到「天下共主」。自東西遷,立足關中後又轉而自西東進,歷數代之經營,創後世之基業。直至策馬中原,獨步天下。孝公以下的歷代君主堅持法家的治國理念,完善郡縣制,令地方之權集中於中央,中央之權集中于君主,任何政令自上而下得以徹底貫徹和執行。法家學說與秦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完全融合為一體,令秦國能夠合全國之力致力於戰事,加上對人才使用的不拘一格,各種外交手段的靈活運用,長平之戰後,六國滅亡僅是時間問題了。而深受戰亂之苦的各國人民,迫切要求重建統一的國家,以便有一個和平安寧的生存環境。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秦朝的統一戰爭符合人們的普遍願望,「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秦王嬴政更是應時而生,收拾殘局,一統天下。在極短的時間內結束春秋戰國以來幾百年諸侯混戰的局面,締造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並開創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大一統」的文明格局。在廣袤的疆域裏建立起統一的大帝國。秦的統一,標誌著中國進入「大一統」的政治時代。從此以後,由高度集權的中央政府對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開了此後封建王朝的垂天帷幕。
秦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帝國,其大一統的國家形態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深刻而又頑強地影響著整個中國封建專制社會,所以有「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的說法。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