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嘯北風:西夏崛起真相解密
黨項之羌
在我國廣袤的西部地區,曾遊牧過許多少數民族,羌族就是其中最古老的一支。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在殷商的甲骨卜辭和《詩經》裏,都有關於羌人與商人、周人作戰的記載。如《詩經•殷武》:「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說明羌人很早就臣服于商朝。
羌族世居青海,分為三支,東漢時進入西藏的一支叫發羌,後建立了吐蕃王朝,另一支黨項羌也曾進入西藏,但卻遭到了唐旄羌的阻止,不得已又退回到了松州附近遊牧,即今青海省東南部黃河一帶。黨項羌人是以原始的氏族血緣關係為紐帶,逐漸形成了拓跋部、黑部、雪山部等八個部落,其中拓跋部最為強盛。
西晉時,北方鮮卑族慕容部的首領吐穀渾因與鮮卑大單于慕容廆不和,率所分1700戶人家,西遷到青海一帶。吐穀渾有子60人,皆力大如牛,羌人和匈奴人畏之如虎,長子慕容吐延嗣位,建立吐穀渾汗國。為籠絡黨項羌人,吐穀渾部落世與拓跋部通婚。黨項羌由此壯大起來。後吐谷渾為唐李靖所滅,黨項羌開始內附,其首領拓拔赤辭降唐,賜國姓李,遷其族人至慶陽(今甘肅慶陽),加封號為西戎州都督。
唐初,吐蕃崛起,不但壓榨欺侮黨項民族,還多次襲殺黨項拓拔首領。黨項各部落又被迫內遷,依附中原政權。經過這兩次內遷,黨項部落逐漸集中到了今甘肅東部、寧夏和陝西北部一帶。遷居夏州的部落,稱為平夏部,仍以遊牧為主。黨項人善養馬,「黨項馬」聲名遠播,騎手都以能擁有一匹「黨項馬」為榮。唐時,對少數民族的管理,主要是採取羈縻州政策,往往以部落首領充任州刺史或節度使來管理本部事務。
895年冬,黃巢起義軍逼近長安,黨項平夏部首領拓拔思恭隨李克用父子攻入長安。其弟拓拔思忠戰死。唐僖宗嘉其忠勇,升夏州為定難軍,令劃夏、銀(今陝西榆林)、綏(今綏德)、宥(今靖邊東)、靜(今米脂東)等五州地區為定難軍領地,擢拓拔思恭為節度使,晉爵夏國公,復賜李姓。從此,黨項族才算真正擁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根據地,成為藩鎮。擁兵自雄,割據一方。此時,黨項族還處在氏族部落時期,散居各地,以遊牧為主,沒有形成真正統一的部落聯盟。但拓拔思恭被朝廷任命為定難軍節度使之後,無疑成為黨項族眾望所歸的領袖。也因為有了自己的領地,一些黨項部落遂進入漢地,入居州城,黨項族的社會形態由此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那些放棄遊牧,接受漢族生活方式,從事農業和工商業的黨項部落成員及貴族酋長,被稱為「熟戶」。仍居留原地的、繼續從事遊牧活動的氏族和部落,則被稱為「生戶」。雖然黨項貴族們進城了,但原始民族的本性依舊,掠奪成性,拓跋氏集團依靠武力,頻繁劫奪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人口和牲畜,逐漸積累起大量的財富和奴隸,由此形成了黨項貴族的奴隸主集團。
五代中原戰亂,王朝走馬燈似的更換,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黨項族所居的夏州絲毫沒有受到影響,拓拔思恭的後裔繼續繼承唐時定難軍節度使的稱號,相反,梁、唐、晉、漢、周等中原政權,為了各自的利益,又無不對拓跋氏集團施以懷柔之策,恩賞有加,連續被招封,在定難軍節度使名號上再晉爵為西平王。960年宋朝代周而立後,又馬上加封定難軍節度使李彝興以太尉的稱號。拓跋氏集團就在這種逐一內附中,不但多次度過政權危機,也使得夏州集團在夾縫中伺機發展和壯大起來。
兄弟鬩牆
宋朝建國後,有志於統一中國,因此對地方割據政權實施譾滅政策。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恩威並施,大棒和胡蘿卜雙管齊下。普天之下,概莫能外。但宋在黨項部落強制推行「漢法」,就不可避免地與黨項奴隸主貴族的根本利益發生了矛盾。在黨項內部,圍繞著是繼續採取依附政策,或是以武拒統,保持遊牧民族的特性等方向性問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甚至相互爭戰。雖然夏州地方政權自唐末以來就開始自主經營,保有事實上的獨立,但與龐大的宋帝國相比,黨項的五州之地微若纖塵,與宋抗爭,無異於以鼠搏象,以卵擊石。拓跋部首領李繼捧權衡利弊後,決定應詔入京,獻地內遷。遂率領部落、氏族長270餘人、民戶5萬余帳,于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遷居宋朝的首都東京。宋太宗賜李繼捧國姓趙氏,並加封其為彰德軍節度使。宋朝遂佔據了夏、銀、綏、宥、靜等五州之地。
但是,住在銀州的李繼捧的堂弟李繼遷卻心有不甘,不願內遷。李繼遷少年時,即膂力過人,膽識非凡,曾一箭射死兇狠的斑斕猛虎,人稱「射虎英雄」,被黨項人視為民族的驕傲。李繼遷時年20歲,襲父職為銀州防禦使。他對謀士張浦(銀州漢人)憂戚地說道:「夏州乃我祖居之地,倘若舉族遷入京師,無疑樹拔其根,房動其基,山河雖壯美,早晚是人家的砧上之味。」
張浦與他分析天下大勢後,建議他北走朔漠,積蓄力量,爭取外援,窺伺機會,然後捲土重來。李繼遷遂採納張浦之策,假託乳母死亡,以出城安葬之名,暗藏兵器於喪車內,率部落氏族長不願依宋者數十人,避走夏州東北300餘裏的地斤澤(今內蒙古伊克昭盟巴顏淖爾),開始走上抗宋之路,點燃起了收復故土的烽火煙霞。
此後二年,李繼遷以恢復祖先故土為號召,聯絡黨項其他氏族部落,屢屢攻宋,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宋為徹底消除隱患,於984年,派夏州都巡檢使曹光實,夜襲地斤澤,大敗李繼遷,火燒黨項部落400餘帳,俘獲李繼遷妻、母以歸。李繼遷率殘部狼狽逃竄,敗退至夏州北一個叫黃羊平的地方,爭取到了黨項野利氏的支持,並與之聯姻。野利部落是大族,具有號召力,很快便得到散居於山谷間的其他部落長的支援,力量迅速壯大。985年2月,李繼遷採納張浦詐降之計,襲殺曹光實,輕取銀州,聲威大震,蕃族的依附者日眾。部眾欲擁立他為王。張浦勸道:「只得一州,便妄自尊大,不是好事。」
李繼遷遂自稱都知蕃落使,權知定難軍留後,其他征戰的部落長也都各有所封,即把夏州以及宋朝西北的一些州郡,以州刺史的名義分封給他們作為虛銜,許諾一旦攻取這些州郡,立即兌現諾言,以此激勵他們死戰。
宋太宗聞知,大為震怒,遂於當年三四月間,派大軍征討。黨項部落乃烏合之眾,以劫掠為主,一遇宋軍,即潰不成軍,非降即亡。李繼遷見部落敗潰,遂於986年,降附遼朝,結遼以抗宋。遼聖宗遂授予他定難軍節度使、都督夏州諸軍事之職,並將宗室女義成公主嫁給他。
背後有強盛的遼國的支持,李繼遷又有了與宋抗爭的資本了。宋得知李繼遷附遼,攻取夏州,乃採取「以夷制夷」之策,授李繼捧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及五州觀察使等職,並賜名趙保忠,以示恩寵,入守夏州,與李繼遷爭取黨項的民心。
李繼遷與李繼捧遂在夏州一帶展開爭奪戰,因為背後各有宋、遼的支持,爭鋒的結果是勢力彼消此長,互有勝負。
990 年10月,黨項貴族破醜重遇貴詐降李繼捧,為李繼遷攻城內應。李繼捧大敗。李繼遷遂攻佔銀州、綏州。997年,宋太宗死,宋真宗即位。已被李繼遷騷擾得疲憊不堪的宋朝,不得已,決定採取綏靖政策,乃和李繼遷議和,決定恢復黨項故地,復授其定難軍節度使稱號。經過十多年的戰鬥,李繼遷終於奪回了五州之地,實現了收復故土的最初夙願。從此,他便以此為根據地,四處攻略,黨項族由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
依遼和宋
李繼遷取得五州之地後,聲勢大振,也由此極大地膨脹了他的野心。為了進一步擴張勢力,保持黨項族的獨立和政權割據,繼續拓展生存空間,他把攻掠的重點放在了西部。因為北部、東北部是強大的遼朝,東部、南部是強盛的宋朝,而只有西部,是早已衰落的回鶻和吐蕃部落。為了西進戰略的實施,攻取靈州(今寧夏靈武)就是首當其衝的關鍵一步。靈州位於黃河上游,河套以西,地肥水美,宜農宜牧,有「塞上江南」之稱。又西倚賀蘭山,北控大漠,南抱河西走廊,是宋朝西部邊陲的咽喉重鎮,靈州一失,沿邊各郡即不可保。因此,宋朝極為重視,派6萬大軍防禦。雙方經過大小上百次戰鬥,李繼遷終於在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攻陷靈州,改靈州為西平府,並於次年自夏州遷都於此,作為西進的據點。在靈州周圍,散居著回鶻、吐蕃等遊牧部落,李繼遷要向西發展,開拓疆土,勢必與這些吐蕃部落發生殊死的衝突。回鶻、吐蕃為了自存自保,紛紛依附宋朝對抗黨項。宋朝失靈州後,便加封吐蕃六穀部酋長潘羅支為朔方節度使,統治西涼。咸平六年(1003年)11月,李繼遷又率軍攻下西涼府(今甘肅武威),潘羅支偽降,就在李繼遷放鬆警惕後,潘羅支暗中聯合其他部族,於途中邀擊李繼遷。李繼遷被流矢所中,逃回靈州。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正月去世,年僅42歲。
潘羅支射殺李繼遷後,黨項與吐蕃諸部便結下了血海仇恨。李繼遷臨終時,遺囑其子李德明,和于遼、宋,騰出手來,集中優勢兵力,「西掠吐蕃強馬,北收回鶻銳兵」。李德明秉其遺訓,「傾心內附」。遂向遼、宋報喪。遼封李德明為西平王,宋亦授李德明為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李德明同時向兩國稱臣,接受兩國封號。並與宋達成「景德和約」,開闢榷場貿易。因此,在李德明統治黨項的 20多年時間裏,除有小的摩擦外,基本上保持著和好關係。李德明在穩固了北方和東方之後,便集中優勢兵力對回鶻和吐蕃部落展開大規模的攻掠。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10月,李德明派兵攻打盤踞西涼府的六穀部,不勝,便轉而引兵攻回鶻,遭回鶻軍隊伏擊,黨項兵大敗。遂於第二年的四月,李德明派謀臣張浦率精兵2萬向回鶻復仇,攻打甘州(今甘肅張掖市),結果仍以失敗告終;1011年,李德明終於襲據涼州,但五年後,又被回鶻奪走。回鶻的強大成了他的心腹大患。因此,當回鶻在1026年叛遼自立時,李德明積極鼓動遼、宋西向用兵,李德明派出精兵助戰,但遼、黨項聯兵竟不能勝。1028年,李德明再派長子李元昊率黨項大軍與回鶻作戰,不久即攻下甘州,後又奪得西涼府。經過20多年的苦戰,黨項終於取得了對回鶻的決定性勝利。瓜州回鶻可汗賢順見黨項士氣如虹,兵鋒正盛,也不戰自降。黨項勢力自此深入西域之境。
版圖的擴大,李德明遂萌生了稱帝之心,他仿效宋朝制度,立元昊為皇太子。又役使民夫在靈州西北的懷遠鎮,修建新的都城,即興州城,並把都城從西平遷到這裏。在做了一系列稱帝的準備工作後,李德明便準備撩袍端帶,稱帝建元了。只可惜他福淺命薄,無福消受,於一切大典準備完畢的1031年,溘然病故,享年51歲,遺囑傳位於太子元昊。宋朝遂許元昊襲父職、承父爵。
黨項民族在元昊手中,完全徹底地進入到了一個全新全盛的歷史發展時期。
西夏建國
1032年,元昊承襲父職父爵後,脫宋自立的條件業已成熟,他便加快了建立國家的步伐。
但黨項族此時還停留在氏族社會崩潰的前夜,獲得財富的主要方式,就是對外進行殘酷而野蠻的掠奪戰爭,不斷擄掠外族奴隸。至元昊時,戰爭規模進一步擴大。 1033年,他攻破吐蕃角斯羅部,佔領嫠牛城,俘獲牲畜、人口無數;1036年,又攻取回鶻領地瓜、沙、肅三州(即今甘肅安西、敦煌、酒泉),完全佔領了富庶的河西走廊。同年,又從吐蕃人手中奪得蘭州皮南等地。使得黨項的統治領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擁有30多州,號稱「萬裏之國 」。
顯然,隨著統治領域的擴大以及俘虜和外來人口的湧入,氏族內部的生產方式勢必發生根本的動搖,急速地向封建社會過渡。加之唐宋以來,夏部首領接受唐宋封號,漢化很深,原來部落聯盟的形式已不適應黨項社會的發展,甚至成為阻礙。建立一種相適應的政權形式,以保護黨項貴族們的既得利益,就成為歷史發展的需要了。於是,國家的出現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另外,大量漢族人口和漢族知識份子的湧入,也加速了黨項社會封建化的程度,拓跋氏的上層統治者們,甚至普遍以接受漢族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習俗為榮,因此在這股自上而下的漢化思潮中,黨項拓跋部如拒絕對上層建築領域的變革,勢必在與中原王朝的抗衡中,處於下風。歷史選擇了元昊,西夏建國的重任,責無旁貸地落在了元昊的肩上,特殊的歷史機遇,終於成就了元昊一代雄主的英名。
正像宋朝大臣富弼所總結的那樣,西夏政權是「得中國土地,役中國人力,稱中國號位,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籍,用中國車屬,行中國法令」。
雖然儒家文化在黨項部落居於支配地位,但黨項族的社會航船究竟駛向何方,選擇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這種爭論在黨項族貴族內部持續了幾十年。在元昊還是太子時,就對他父親依附宋朝的策略不以為然,主張背宋自立,與宋遼爭霸天下。而李德明則主張維護與宋朝早已形成的貢賜制度。因此,在其父李德明死後,元昊一繼位,就立即改變了父親的親宋政策,主張「沿武重法」,以達到「為帝圖皇」的目的。為此,他採取了一系列具體的措施,以喚醒黨項族沉睡已久的民族意識。
如果說,李繼遷保持了黨項族的獨立和政權割據的話,那麼,元昊則為西夏國的建立和強盛做好了一切必要的物質和心理準備。
首先,他下達禿發令,即恢復黨項族原有的傳統髮式,禁止以漢人風俗結髮。他自己則身體力行,首先自禿其發,為民榜樣,限境內民眾三日內必須禿發,否則格殺勿論;廢除唐宋朝廷所賜的李姓和趙姓,恢復黨項姓「嵬名氏」。廢宋朝所封西平王稱號,自稱「兀卒」,「兀卒」為黨項語,意為青天子,表示和趙宋皇帝所稱「黃天子」相對等,二者為兄弟之幫,抗衡之意相當明顯。去除宋朝明道年號,自建年號顯道,後屢有更改。1034年,改年號為開運、廣運;1036年,又改為大慶等。
其次,改變服飾,以白色、紫色和青綠色,來區分貴賤等級;在禮樂方面,改變唐宋以來的繁文縟節,把祭祀的九拜改為三拜,音樂的五音改為一音,並令今後「國中悉用胡禮」。一切刪繁就簡,以體現「忠實為先,戰鬥為事」的原則。再次,教民以功利,以喚起黨項族人泯滅已久的虎狼之心。
元昊又令謨寧令野利仁榮,依照漢字,創制西夏文字12卷。規定境內凡行文、紀事等都必須實用蕃書,頒令尊蕃書為「國字」,與漢字並列。設立國字院和漢字院,國家除在境內推廣實用外,主要也用於對吐蕃、回鶻以及西域各民族的交往,漢字則主要用於對宋朝的文書來往。又建立蕃學,用西夏文翻譯儒家經典,教授貴族子弟學習,考試優勝者,授予官職,實際上是宋朝科舉制的翻版。
雖然元昊極力主張去中國化,但儒家文化的巨大影響,使元昊不得不從漢文明中汲取養料,藉以推動黨項民族文化的發展。為了做立國的準備,元昊又升興州為興慶府,大興土木,擴建殿宇。另外,元昊還參照宋朝的政治制度,改革黨項的官制,徹底廢除世襲制,並于宋明道二年(1033年)設官分職。由於黨項境內有大量的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元昊在設置官職時亦因時制宜,在設置漢官的同時又設置黨項官。一切皆依漢制,中央設中書省和樞密院、禦史台等,中書、樞密以下設有三司、翊衛司、官計司、農田司、群牧司、開封府(又稱興慶府)、飛龍苑、文思院、蕃學、漢學等機構。地方行政機構也仿照宋制,設府、州、縣三級。大慶二年(1037年),元昊為籌畫登基,又將中央機構增至16司,官員由蕃、漢分任。由此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兩套並行並列的中央行政管理體制。
而政權的基礎就是軍隊,元昊對夏國的兵役制進行了根本的變革,國家設立常規軍隊,擒生軍和侍衛軍,待遇優厚。不但鞏固了皇權,提高了對外作戰能力,對內也使得各部落首領從此失去抗衡之力。擒生軍是夏軍的精銳部隊,顧名思義,就是在作戰中負責擄掠生口,充做奴隸,使得夏國的奴隸數量極具膨脹,促進了夏國社會的進一步轉型。另外,在夏軍中還設置有火炮營,稱潑喜達軍,負責攻堅。侍衛軍在豪門子弟中選拔,以侍衛皇室為主。還仿宋朝的軍事建制,劃全國的軍事防備為左右兩廂,分設12個監軍司,每一監軍司都由規定的駐地,由部落首領統率各部落兵駐防,形成拱衛政權的地方駐軍。夏國的地方軍共50萬人,主要由騎兵和步兵組成,全民皆兵,平時生產,戰時出征。每一監軍司下設都統軍、副統軍、監軍使各一員,由貴族豪右擔任,其他指揮使、散練使等則由一般的黨項人和漢人充任。這樣,夏國不但形成了完備的軍事體制,而且全國的軍事防禦也固若金湯。
元昊完成稱帝的一系列部署後,遂于夏大慶三年、宋寶應元年(1038年)10月,在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市)正式建立政權,立國號為「大夏」,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元年。尊母親衛慕氏為惠慈敦愛皇太后,封妻野利氏為憲成皇后,子寧明為皇太子,其他也都有封。大夏國從此正式馳騁縱橫於中國歷史的舞臺上,譜寫出了一曲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
宋夏之戰
當元昊稱帝建國的消息傳到宋室,宋室上下極為震怒。因此,當元昊上表請求宋室予以外交承認冊封稱號時,自然遭到了宋朝的嚴詞拒絕。並下詔褫奪其官爵,關閉榷市,佈告貼滿邊關,重金懸賞元昊首級。
西夏地處中國西北,很多州郡屬千里不毛之地,只能用鹽、羊、馬及畜產品交換穀物、絲綢、茶葉等,因此,商業貿易在西夏經濟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經濟上對宋朝的依附性很強。史載西夏依賴與宋的互市交易猶如「嬰兒之望乳」。當宋朝關閉互市和停止對西夏的「歲賜」之後,西夏的經濟遭到了沉重的打擊,甚或說是滅頂之災。雙方關係迅速降至冰點,戰爭就成瞭解決分歧的唯一和最後的手段了。
1039年11月,元昊集結軍隊侵犯宋朝保安軍,被北宋名將狄青戰敗。元昊不服,於次年初,重整旗鼓,再次侵犯宋朝的延州(今陝西延安)。元昊使用詐降計,蒙蔽延州知州范雍,使其解除警惕。元昊遂命夏軍乘勢襲擊金明寨(今陝西安塞西南),生擒宋都監李士彬,乘勝包圍了延州。宋將劉平、石元孫奉命救援,在三川口(今陝西延安西北)遇伏,劉、石二將苦戰不敵夏軍,被元昊生俘。三川口之戰,宋師損失慘重,夏軍從此取得了對宋的戰略主動地位。
三川口兵敗,宋始感到西夏雖新立,其兵勢銳不可當。乃貶范雍,任命韓琦、范仲淹經略陝西。天授禮法延祚四年(1041年)正月,元昊再次率領黨項10萬勁旅南下攻宋,分兵出擊。分一軍埋伏于好水川,另一軍深入宋境,攻打渭州。韓琦命任福出兵迎敵,夏軍佯敗,任福中計,尾隨追擊。在好水川一帶,鑽到元昊事先佈置好的包圍圈,被西夏主力伏擊,任福戰死,宋軍幾乎全軍覆沒。元昊再次取得對宋戰爭的勝利。
1042年閏9月,投奔西夏的漢族謀士張元向元昊獻策,宜避宋朝主力,採取迂回策略,繞道宋夏邊境,直搗關中地區(宋朝精銳都集中于宋夏邊境,關中薄弱),長安可一舉攻取。此謀為元昊所採納,遂派遣10萬大軍兵分兩路向渭州進軍。宋朝得知元昊意圖,果然慌張,急調大軍阻擋,在定州寨(今寧夏固原西北)與西夏軍隊遭遇,陷入重圍。西夏軍隊趁暗夜圍城放火,宋朝死傷無數,葛懷敏等14名將領殉國。夏軍俘虜宋兵9000餘人,戰馬600餘匹,又乘機攻陷渭州城,俘掠大批人口而歸。但西夏的另一路大軍在原州(今甘肅鎮原)卻遭到了知州景泰的頑強抵抗,夏軍慘敗,粉碎了元昊合圍長安的美夢。
雖然西夏接連獲勝,但巨大的戰爭投入也使得西夏國用日匱,農業和畜牧業呈現一片凋敝景象,加之宋朝關閉了市場和禁絕了一切貿易,停止了歲賜,使得夏國的經濟如同遭受霜浸雪打一般,民間饑餓。比較而言,宋朝在貿易上獲利甚少,純粹是一種為政治鬥爭的天朝心態,並不把與西夏微不足道的經貿往來當回事。所以,雖然西夏在戰爭中屢有擄掠,但反不及與宋和好時所得互市的獲利和歲賜所得的物資,實在是得不償失。因此,元昊便提出兩國修好。而宋朝在遭受連續敗績後,也很疲憊,朝野彌漫著妥協苟安的氣氛,宋、夏遂于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年)12月簽訂協議,即「慶歷和議」。
和議規定:夏、宋罷兵修好,夏向宋稱臣,宋冊封元昊為夏國主;西夏歸還在戰爭中所佔領的宋朝土地及其他邊境的民族雜居地給宋朝;宋朝放棄西夏歸還在戰爭中被西夏擄走的將校、士卒、人民和畜牧等;宋每年賜給西夏絹13萬匹、銀5萬兩,茶葉2萬斤,另在節日如春節、中秋、端午等和元昊生日,合計賜賞物資達到:銀 2.2萬兩,絲綢布帛2.3萬匹,茶葉1萬斤;宋朝開放榷市,恢復貿易。
宋夏和議達成,雙方皆大歡喜,夏國得到了宋朝的承認,終於取得了與宋朝平起平坐的地位;而宋朝也因為有了「慶歷和議」,也換來了與西夏半個世紀的和平。
自「慶歷和議」之後,宋、夏的邊境之上,據《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24記載,從此出現了「略無猜情,門市不譏,商販如織」的和平靜穆的境況。
鼎足勢成
西夏與宋休兵和好後,與遼朝的矛盾便上升為主要矛盾了。西夏與遼原以黃河為界河,沿邊多無城堡,居民往來自由。元昊自1038年稱帝建國後,邊境上的黨項部落多叛遼附夏,使遼興宗大為震怒,遣使詰問元昊。元昊不以為禮,甚至扣押使臣。1044年10月,遼興宗親率10萬精兵,揮戈直刺西夏腹部。雙方在賀蘭山北遭遇,夏軍苦戰不敵,退守賀蘭山。元昊見遼軍勢盛,向遼興宗上表謝罪,未獲允許。元昊見已無退路,只得哀兵出擊,突圍反攻,借助地利人和,最終反敗為勝。遼軍損失慘重,遼將蕭胡睹等數十人被元昊生俘。遼興宗也幾乎被俘虜,只得失魂落魄地星夜敗回東方。從此,遼元氣大傷,不得不與西夏簽訂和約。元昊一戰定乾坤,從此不再依附遼國。中國的歷史,由此進入到夏、遼、宋長期對峙的鼎足階段。
可以說,西夏的崛起對中國歷史的影響特別是對北方各民族的影響都至為深遠。
西夏,在它與宋、遼、金對峙的歷史夾縫裏,存在了189年,確實令人刮目相看。一個少數民族,為什麼能在短短的幾百年中從原始社會狀態崛起,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王國?能創造這個奇跡的靈魂是什麼?
是唐宋時期的盛世造就了他們,是唐宋時期的文化薰染了他們,是唐宋時期的制度喚醒了他們……他們借助唐朝的興盛而興盛,借勢發展而逐步興旺起來。由遷徙之前完全靠畜牧和狩獵為生,「不知稼檣,土無五穀」、「無文字,候草木記歲」,而迅速完成了封建化改造;他們善於吸收、借鑒唐宋的文明,效仿唐宋的制度,建立起先進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戰略體系,使黨項族的文明步伐加快了,也為王朝的建立奠定了文化基礎。正是在文字、宗教、貨幣、禮儀、科舉、法律等方面有所創建,西夏王朝才維持了近兩個世紀之久。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有種敢於學習和借鑒先進文明成果的氣度以及為我所用、敢於創新的精神,並把這種創新精神又水乳交融般地融入了遊牧民族尚武的個性,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民族特性,再加之西北大漠惡劣的自然環境,練就了黨項族頑強的意志,培養了他們艱苦卓絕的民族精神,他們之所以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鐵騎之師,與此不無關係。李元昊稱帝后,走的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不歸路。西夏王朝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這是黨項族的民族性格的寫照,也是西夏王國興旺強大的靈魂所在。
但是,黨項族在借鑒漢族文化發展自己的過程中,由於遊牧民族的局限性,最終沒有實現大的超越。他們骨子裏的荒淫性、貪婪性、破壞性以及貪圖安逸、腐敗墮落甚至超過了漢族統治者,都無疑加劇了皇室內部的鬥爭,王權與貴族的矛盾進一步加深,開國君主元昊就是在1048年元宵之夜,因貪好女色而被自己的兒子刺死的。
此後的幾代皇帝,逐漸放棄了先輩進取的傳統,重文輕武,使西夏社會呈現不可逆轉的頹勢。而隨著草原部落蒙古族的興起與日益強大,西夏社會內部危機四伏,經濟凋敝,階級矛盾激化,又加速了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進程。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催逼下,它最終被強大的蒙古風暴毀滅了。據說,蒙古軍進入西夏都城,燒殺戮掠,雞犬不留,黨項族慘遭滅頂之災,大火連燒三月不熄,西夏遂亡。倖免於難的則流落他鄉,隱姓埋名,逐漸與其他民族同化,黨項族從此消失。一個曾經如此強大的王朝,一個曾經如此剽悍的民族和他們所創造的如此輝煌的文明,就這樣徹底失傳了,成為歷史的斷檔,也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歷史之謎。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3月31日星期二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黃袍加身
黃袍加身:大宋帝國崛起真相解密
流落南北
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自小就驍勇異常,擅長騎馬、射箭。在後唐與後梁的爭戰中,屢建奇功,深得唐莊宗李存勖的信賴。正因為這個原因,在李嗣源殺死李存勖後,趙弘殷受到了排擠。劉知遠建後漢時,官拜護聖軍都指揮使。後在後周太祖郭威和世宗柴榮手下效力,先後任都指揮使,檢校司徒,統率禁兵。屬於軍隊的高級將領。
趙匡胤就出身於洛陽的夾馬營,時在927年3月21日。《宋史.太祖本紀》說他「起介冑之中」。正是指此。趙匡胤是趙弘殷的第二個兒子。據說,他出生時身帶異香,「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月不變」。因此,乳名叫「香孩兒」。由於父親的緣故,他自幼也愛好騎射,練就了—身好武藝。《宋史》評之為「既長,容貌雄偉,器度豁如,識者知其非常人。」有一次,他飛身躍上一匹沒上籠頭的烈馬。馬狂奔,跑上城牆斜道,將從門框頂上迎頭撞將下來,觀者皆以為他腦袋不保。片刻,只見他徐徐起立,騰身跳上馬背,復馳騁如電,人皆異之。
947年,趙匡胤20歲。他也同許多有志青年一樣,充滿著冒險精神。想到外面的世界創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於是,他告別父母妻子,開始浪跡天涯。他漫遊了華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願。當時,他父親過去的一些好朋友已經相當有權勢,趙匡胤去投奔時,時常遭遇白眼冷遇。其中最好的一位是觀陽節度使王彥超,也只給了他10貫錢,大約相當於現在不到2000元人民幣,把他打發了,最慘的時候,曾經靠在街邊設賭局來維持生計。
到949年下半年,趙匡胤流浪到了漢水邊上的重鎮襄陽,沒有錢住店,只得棲身在一古寺廟裏,寺廟的住持年近百歲,飽經滄桑。與他談古論今,點撥他說:「漢水以南社會穩定,北方卻兵荒馬亂,亂世才能出英雄,你何不北上建功立業?」趙匡胤一聽,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拿了老和尚贈送他的一大筆重金厚禮,騎上寺裏唯一的一匹毛驢,拜別老和尚,雄赳赳地就奔北方來了。他在北上的途中,遇到了當時正擔任後漢樞密使的郭威。郭威是一代雄主,瞭解民情,留心革弊,有志於掃蕩天下,是五代時一個難得的好皇帝。此時正在河北鄴都招兵買馬,於是身強力壯精通武藝的趙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當了一名普通士兵。
當兵第二年(950年),郭威發動兵變,建立了後周。趙匡胤也因軍功被提拔成了禁軍東西班行首,相當於宮廷衛隊隊長。這期間,趙匡胤得到了時任開封府尹的郭威義子柴榮的賞識,被要過去作部屬。西元954年,郭威病死,由義子郭榮(本姓柴)繼位,史稱周世宗。周世宗也是位英明之主,原想在前十年中,完成統一大業,所以連年出戰,不求休息。
當時,北漢趁後周新喪,發兵攻打後周。趙匡胤隨柴榮出兵迎敵。兩軍在高平(今山西晉城東北)發生激戰。這場戰爭對趙匡胤影響巨大。當時,北漢軍隊佔據上風,後周的兩員大將見勢不好,臨陣脫逃,導致整個部隊陣腳大亂,極為危急。趙匡胤臨危不亂,高喊:「主危臣死,拼死盡忠的時候到啦!」帶領所部騎兵直沖敵陣。北漢軍隊經受不住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一敗而不可收拾。後周軍居然反敗為勝。
戰後,趙匡胤被周世宗破格提拔為殿前都虞侯,成了世宗身旁的紅人,委託他負責整頓軍隊,組建殿前司諸軍。趙匡胤平日為人質樸豪爽,重朋友,江湖義氣很重,慷慨大方,因此結交了一大批朋友。趙匡胤任命節度推官(掌勘刑獄)趙普為書記官,又重用了楊光義、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等一大批知兵善戰的武將,並與他們結為「義社十兄弟」,從而在後周軍隊中形成了極大的潛在勢力。
趙匡胤還酷愛讀書。有一次,他跟隨柴榮攻打淮南,有人私下裏到柴榮那兒告狀,說趙匡胤打下壽州時,私運財貨,達數車之多。柴榮半信半疑,派人去查看,結果發現所有箱子裏裝的全部是書籍。柴榮大不解,問他:「你剛剛擔任高級職務,不好好收拾甲兵舞槍弄棒,要這麼多書幹什麼?」趙匡胤頓首道:「皇上重用我,我常恨自己沒有奇謀襄贊皇上。看書就是想找到這方面的智慮見聞。」
959年春天,周世宗柴榮在進軍契丹的路上,莫名其妙地揀到一塊木頭牌子,上寫「點檢作天子」。「點檢」是禁軍職務名稱,在幾路大軍中,裝備最好,也最精銳,是皇帝的禁衛軍,地位極其重要。一般情況下,這個職位只能由皇帝最為信賴的人物擔任。如今,看到這麼一塊東西,柴榮心裏不由得七上八下。回軍的路上,柴榮突然生病。於是,柴榮便對自己的妹夫、殿前都點檢(禁軍統帥)張永德產生疑忌(張永德是周太祖的女婿),便罷免了張永德的職務,改任為宰相。以趙匡胤代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因為周世宗認為,趙匡胤新從低級軍官提升,資望較淺,奪帝位應該是不可能的。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6月19日,世宗駕崩,宰相范質受顧命扶助柴榮7歲的幼子柴宗訓繼立,是為恭帝,由符皇后垂簾聽政。柴宗訓年幼不知國事,符皇后二十剛出頭,也沒有理國的經驗。一時人心惶惶,後周出現了「主少國疑」的不穩定局勢。汴梁城「點檢作天子」的謠言被傳得紛紛揚揚。隨後半年,趙匡胤藉口整頓軍隊,撤換了一批將領。這樣,在不動聲色之中,一個由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組成的軍事集團形成了,一場針對後周皇室的軍事政變計畫也在緊鑼密鼓的醞釀成熟了。
陳橋兵變
960 年正月初一,後周的君臣正在慶賀新年,這時從河北鎮、定州傳來了緊急邊報,說北漢和遼國的軍隊聯合南下,聲勢浩大。後世多認為這是趙匡胤和石守信等人製造的謠言。後周執政大臣、宰相范質和王溥等人,一時驚慌失措,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趙匡胤統率大軍北上抵禦。以殿前副點檢兼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延釗率前軍先行,統主力軍隊離開汴梁。正月初三日,趙匡胤統率後周精銳部隊剛一離開都城,京城裏立刻謠言四起,到處哄傳:「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當年,太祖郭威就是藉口「邊防有警」而發動兵變,建立了後周政權的。如今的情形與當年幾乎一模一樣。
據正史記載,正月初三趙匡胤率大軍出愛景門,「紀律嚴甚,眾心稍安」。軍校苗訓號稱素知天文,見「日下復有一日,黑光久相磨蕩」,便對趙匡胤幕僚稱「這是天意」。當天傍晚,兩路大軍即會師于開封東北20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封丘陳橋鎮),兵變計畫開始。
部隊宿營後,趙匡胤的一些親信在將士中散佈議論,說「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為國效力破敵,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然後再出發北征」。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了。趙匡胤的幕僚李處耘見時機成熟,即將此事報告給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後改名光義即宋太宗趙炅),然後又一道找到趙匡胤的掌書記趙普,進行「周密謀畫」。然而話音未落,石守信、王審琦等諸將突然蜂擁而入。趙匡義和趙普便授意將士們,事先準備好一件皇帝登基的黃袍,強行披在醉酒未醒的趙匡胤身上。
據史書記載,原來,這天夜裏,趙匡胤卻一反常態喝得酩酊大醉,躲在自己的軍帳中一夜沒有露面,對此間發生的重大變故一無所知。
第二天一大早,「四面叫呼而起,聲震原野」,趙普和趙光義入室向趙匡胤報告消息,兩個剛入,諸將「已擐甲執兵,直扣寢門,稱諸將無主,願擁立點檢為天子。」
趙匡胤大吃一驚,連忙披衣下床,還沒來得及答話,即被將士扶擁出門聽事,這時有人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部將並皆拜於庭下,山呼萬歲,要擁立他為皇帝。
誰知趙匡胤執意不從,堅決拒絕,諸將士均不答應,不由分說將他「逼扶上馬」。趙匡胤被逼無奈,裝出一副十分委屈的樣子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擁立者們一齊表示「惟命是聽」。於是趙匡胤當眾宣佈三條紀律:「仍以臣子之禮尊奉幼帝和太后、不准趁機欺淩京內大臣、不准搶掠府庫和富庶百姓擾民」,服從命令者有賞,違反命令者族誅。幾萬大軍聽了,一起磕頭表示服從。於是,趙匡胤整軍返回京城開封。
守備都城的禁軍將領、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得知情況有變,倉促間想率兵抵抗,但還沒有來得及召集軍隊,就被軍校王彥升殺死。陳橋兵變的將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後周的都城開封。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
至此時,後周宰相范質等人這才知道倉促遣將是上了趙匡胤的大當,但已無可奈何,只得率百官聽命,翰林學士陶穀拿出一篇事先準備好的禪位詔書,宣佈周恭帝退位。趙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輕易地奪敢了後周政權,改封恭帝柴宗訓為鄭王。
當年,趙匡胤33歲,改國號為「宋」,改用建隆年號,遵照「五德始終說」自命為火德,旗號用紅色,大赦天下,死罪以下罪減一等。趙匡胤之所以把國號定為宋,是因為他之前所領歸德節度使的藩鎮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為國號,定都開封。歷史上習慣把趙匡胤建立的趙宋王朝稱作北宋,趙匡胤死後被尊為宋太祖。
後世就有歷史學家分析說,趙匡胤的「陳橋兵變」絕非倉促之舉,而是蓄謀已久的一場陰謀。
其一,就拿郭威兵變來說,郭威是倉促之間,臨時扯黃旗當龍袍的,而趙匡胤則顯得從容得多,黃袍都已事先準備好了,否則,深更半夜,這黃袍又是如何準備呢?
其二,從趙匡胤對家人的安排上也可看出其決意兵變的用心。出征之前,趙匡胤將母親和妻子預先送到一座禪寺以防萬一,兵變成功後,其母杜氏脫口稱兒子「素有大志」,隱約可見杜氏對趙匡胤的兵變意圖早就了然於胸。而且此次趙匡胤出征,帶去了他的幕府主要班子,也帶去了他的弟弟趙光義,這在趙匡胤已往的征戰生涯中是前所未有的。事實上,趙匡胤率軍一出開封,這個參謀班子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發動工作,成為陳橋兵變的實際組織機構和指揮機構。由此可見趙匡胤的安排的確是狠下了一番心思的。
歷史往往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宋廷如果如實記載「陳橋兵變」,等於把趙匡胤置於「亂臣賊子」的地位而遺罵於後人;略而不書,則無異于向世人以另一種方式通告事實真相,效果沒有區別。唯一的辦法就是歪曲和篡改這段歷史,為趙匡胤洗刷一切可能引起的罪名。結果,趙匡胤的謀士們被推到了前臺,變成了上躥下跳的人物,而真正的當事人趙匡胤則被寫成事先一無所知,而且當夜醉酒,直到被軍士擁戴才恍然大悟。
而按照後來 「以事系日,盡行編類」修撰的《宋太祖實錄》,也前後經過了4次反復。第一次始修于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至五年(980年)9月,成書50卷。此書修成後,趙光義翻看了有關「陳橋兵變」的記載,很不滿意,認為「太祖朝事,耳目杆接,今《實錄》中頗有漏略,可集史官重撰」。趙光義授意李至等人重修《太祖實錄》,明確指示,必須把趙匡胤同曹操、司馬懿等人區別開來。《太祖實錄》一修再修,明顯地反映出趙家皇帝試圖掩蓋事實真相,美化趙氏政權的企圖。
仁德之君
雖然趙匡胤得帝位不地道,但它英明武略,不愧為一代明君,且內心並不奸詐,屬於厚道人之列。對歷史和後代常有畏懼之心,這從兩個小故事可以看出,趙匡胤是很在乎自己身後名的。有一次,趙匡胤在禁中後苑打麻省玩,一個臣子聲稱有急事求見,趙匡胤立即接見。誰知,來人囉唆半天,也沒有說出一件急務。趙匡胤的玩興被攪,頗為惱火,責問他為何雞子尿濕柴的事也敢謊稱急務?朝臣說:「國事無大小。總比娛樂天子的遊藝之事緊急吧!」趙匡胤惱羞成怒,抄起禦案上的柱斧就戳了過去。結果,斧頭把子把大臣的兩顆牙齒擊落在地,這個朝臣俯身撿起了斷牙,裝進口袋。趙匡胤罵道:「你把牙齒撿起來,難道想留作物證,告我不成?」那位臣子回答:「臣下不能告陛下,但自然會有史官書之。」趙匡胤愣住了。隨後,相當誠懇地道歉,並賞賜給這位敢於直諫的臣子不少金帛珠玉,以示慰問。
一次趙普向宋太祖推薦某人為官,宋太祖不同意,第二天,趙普又推薦此人,宋太祖還是不同意,如此三次。宋太祖把趙普的奏摺撕碎,趙普不慌不忙把奏摺拼裝好,還是來推薦此人。宋太祖見趙普如此不達目的不甘休,突然感到也許此人確實有才能,馬上採納趙普的建議,此人果然德才兼備。
趙匡胤雖是一介武夫,通過陳橋兵變才得以黃袍加身,但他對知識份子的尊重,對自己身後形象的在乎,還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文以治國,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國」這一理念,果斷的實行「崇文抑武」的基本國策,通過設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創設殿試,知人善任,厚祿養廉等一系列重大舉措,成為我國歷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徹底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於後人有稱「宋朝是文人的樂園」的稱譽。從這一意義上說,宋太祖可稱之為是五代十國野蠻政治的終結者,又是後世歷朝文明政治的開拓者。
另據《讀書鏡》記載,宋太祖一日罷朝,俯首不言,鬱鬱不歡,久之,內侍王繼恩問故。趙匡胤說:「早來前殿指揮一事,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故不樂也。」可作又一印證。
史官的主要職能就是以書面的形式記錄和反映有一定意義的現實事件,皇帝的所言所行包括過錯、失誤,都會被記錄在冊,流傳於世。而專制時代的君主,手中擁有生殺大權,完全可以撤銷史官的職位,讓自己無所顧忌。但趙匡胤沒有這樣做,而是敬畏史官,讓史官時刻監督自己有損清譽的不慎重決定。宋太祖納諫和律己的勇氣、智慧和胸襟,看來可與唐太宗媲美了。
正因為此,他在將後周變成大宋之後,對後周的皇室始終實行優待政策;對於後周的一批大臣,他也照單全收;就連宰輔班子也都是原班人馬,原職原崗;張永德是後周皇親,是位權臣,趙匡胤當皇帝後,在張永德面前,從不以皇帝自居,仍然像從前那樣尊稱張永德為駙馬,而不呼喚他大名,加封他為侍中,授武勝節度使。即使對企圖阻擋自己篡位的大將韓通,在其被殺後也追封中書令,下令厚葬,並經常對旁人提起韓通對後周忠心可嘉。早年趙匡胤投奔隨州刺使董宗本,可是其子董撙誨經常欺負他,趙匡胤不久又不得不踏上坎坷潦倒的流浪生涯,但是趙匡胤發跡以後,並沒有報復董遵誨,反而不計前嫌重用了他。
而對於擁戴自己當了皇帝的那些有功之臣,他做的也是中國所有帝王中最厚道最完美的,這就是「杯酒釋兵權」的故事。金帛美女,任其所取。使人感到,人生所欲,也不過如此,從而換取宋室江山的穩固。
宋代不輕殺大臣,是宋太祖趙匡胤定下的規矩。歷史事實也的確如此,整個有宋一代,幾乎沒有誅殺過一個功臣。歷史上那些強臣勳將應有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劇,在宋代是徹底謝幕了。
巧釋兵權
晚唐以來,社會上流傳著一句非常時髦同時也極具誘惑力的話,也代表著一種普遍的世俗觀點:「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寧有種乎?」即只要能拉起山頭,誰都可以做天子。因此,「兵驕而逐帥,帥強而叛上」的現象在五代時期司空見慣,成為常例。
針對這種君弱臣強的情況,趙匡胤登基後,始終憂心忡忡。建隆二年(961年)秋,他微服來到趙普府第,與趙普密談。他詢問趙普:「自唐末以來,帝王換了7 姓,城頭旌旗頻換,亂離不已,民不聊生。朕要使國家長久,應該怎麼辦?」趙普認為,領兵將領和地方各鎮守節度使們權力過重是主要原因,應該削奪他們的兵權,控制他們的錢穀,收繳他們的精兵。趙匡胤不以為然,他認為那都是老生常談,而現在,他對這些人恩重如山,絕對不會再有亂子。
趙普不客氣地反詰道:「世宗皇帝待你不也是恩重如山嗎?即使他們沒有非分之想,你敢保證他們的部下沒有貪圖富貴之人?萬一也把黃袍加於其身,箭在弦上,那時,他們想不反也不成了……」
這番話,猶如當頭棒喝,令趙匡胤驚怵不已,如佛子頓悟。
趙匡胤不等趙普把話說完,連忙說:「你不必再說下去了,我知道該怎麼辦了。」
宋太祖首先下令罷免了慕容延釗、韓令坤等人統領禁軍的兵權,慕容延釗出為山南東道節度使,韓令坤出為成德軍節度使。此後,不再設統領禁軍的殿前都點檢一職。開始收回權力,這只是一個信號。但對於禁軍重要將領石守信等有擁立之功的重臣,則心有所忌憚,猝然罷免怕引起反彈。
剛好一個月後,皇太后杜氏駕崩,國喪完畢,趙匡胤第一次上朝,又恰逢九月初九重陽節,他便以答謝的名義,在宮中設宴,款待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張令鋒、趙彥徽等一干手握兵權的重臣。這些人都是與趙匡胤喝過雞血酒,把臂結義的兄弟。熟不拘禮,因此,最初宴會氣氛熱烈。但酒過三巡之後,趙匡胤卻連連歎息,眾人詢問其故,趙匡胤摒退左右侍者,說:「沒有諸位兄弟相助,朕不會登上皇帝寶座。但你們哪里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難處,還不如做個節度使自在快活。不瞞各位說,朕未做皇帝前,是寢食俱安,可做了皇帝之後,卻未嘗一夕安枕。」
石守信等人不解,小心翼翼地忙問原委。趙匡胤道,是因為得了皇位以後,才寢食難安。他並闡述說:「我知道你們對我都忠心耿耿,我也視你們為同袍兄弟。只怕你們的部下將士當中有貪圖富貴之人,有朝一日也把黃袍加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是不想當皇帝恐怕也身不由己了。諸位不會忘記吧?朕與世宗皇帝也親如兄弟,可那麼一天,你們把黃袍加在了朕的身上,朕不就登基稱帝了嗎?」
石守信等人一聽,嚇得魂飛魄散,汗如雨注。皇帝是怕黃袍加身的覆轍重蹈啊,君臣之間猜忌已經形成,始知今日之宴乃又一場鴻門宴也。伴君如伴虎,現在皇上明確地指出這一點,看來不殺頭就是萬幸了。因此眾人十分害怕,齊齊趴在地上磕頭不已,鼻涕一把眼淚一把地求皇上指引一條活路。
於是,趙匡胤明明白白地對大家說:「人生在世,就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人們追求富貴,不過是想多享點樂,讓子孫也過上好日子罷了,此外還有什麼追求呢?既然如此,爾等何不急流勇退,榮歸故里,或到富庶的地方做個一官半職,多置些良田美宅,自己享用也留給兒孫。日日有美酒盈樽、夜夜有美人在懷,過神仙般的清閒日子。朕還可以與大家結為親家,以保證你們的富貴。這樣,我們君臣之間也兩安了,大家各得其所,和美安樂,豈不更好?!」
眾人一聽,紛紛叩頭,說:「臣等出生入死,衝鋒陷陣,到了今天的地位,已經很知足了。我們早就想舒舒服服地過好後半生,享受刀頭飲血掙來的生活,只是苦於沒有機會。現在陛下為我們如此周詳考慮,就像再生父母一樣,沒齒難忘!」
第二天上朝,這些功臣們都以身體有病為由,各自遞上一份奏章,請求辭去兵權,告老還鄉,言辭都十二分地懇切。趙匡胤假意挽留了一下,便改命這些將領為地方節度使,都不再擔任禁軍統帥職務,又增加節鉞儀仗,把俸祿提高到丞相之上。趙匡胤並且把自己的一個妹妹、三個女兒也嫁給了其中的一些功臣。
趙匡胤於杯酒之間,便奪去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權,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過了一段時間,地方節度使奉命進京朝見,趙匡胤故伎重演,又以同樣的方法舉行宴會,解除了這些握有兵權的節度使們的職務,其優待條例一仍其舊。
從此,節度使成為一種虛銜,只具備一種國家榮譽的象徵意義了。石守信等一批掌握重權的將領軍職被徹底解除後,返鄉後掛了一個天平節度使銜;王審琦返鄉後掛了一個忠正節度使銜;高懷德還鄉後掛了一個歸德節度使銜。雖然,石守信等人返鄉後所掛的節度使都是虛銜,手中並無一兵一卒,但是,有了節度使銜,石守信等人便在社會上有了相應的地位和榮譽。
從當時的情況看,趙匡胤這種選擇無疑是最好的一種。因為大唐盛世就是從安史之亂戛然止步的,並從此走向衰落。而安史之亂就是由擁兵自重的節度使挑起的禍端。
因為趙普獻策有功,所以在962年10月,被封為樞密使(地位僅次於宰相的官職)。有一次,趙匡胤在回顧了五代十國的軍閥混戰之後,不禁感慨萬千,他對趙普說:「選擇一批文官到地方任職,哪怕他們全部變成貪官汙吏,都比一個武將所帶來的禍害要小。」可見他對武將們是何等的畏懼。
強幹弱枝
至此,禁軍與藩鎮的兵權都集中到了趙匡胤手裏,趙匡胤便開始改組軍事機構,運用強幹弱枝的軍事建制,建立新的軍事制度。
北宋初年,禁軍由官職較低的殿前都指揮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分別統領,形成三衙,不再由一人統領三軍。三衙只有帶兵權,沒有調兵權,調兵大權歸樞密院;樞密院雖可以調兵,但沒有帶兵權,只有皇帝才授予兩院執掌全部兵權的權力。遇有戰事,或者臨時命將,或皇帝禦駕親征。戰事結束,兵歸宿衛,將還本職。
在兵力部署上,趙匡胤把全國的軍隊分為禁兵、廂兵、鄉兵和藩兵四種。把重兵、精兵佈防在京師,削弱地方兵力,使地方部隊無法抗衡京師兵力。他自檢閱禁軍,從地方軍隊挑選出健壯驍勇的,編成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這樣,各地精銳統統集中於京師,組成了強大的禁軍隊伍。各地行政長官也由朝廷委派。禁兵是皇帝的衛士,趙匡胤又命輪流外出戍守,名義上是「習勤苦、均勞逸」,以免禁兵日久驕惰,實際上是為了達到「兵元常帥,帥無常師」,從而無法聯合叛變朝廷的目的;廂兵是各州的守軍,只供官府役使,從不練習武藝,鄉兵是從農民中抽來的壯丁,名義上是地方守軍,卻沒有一點戰鬥力;藩兵是招募來守衛邊防的,但大多是空名額,鄉兵、藩兵既不常有,也不訓練,都是有名無實的。
全國軍隊的佈防上,趙匡胤也是精心考慮過的。當時,宋朝全國有兵士22萬,其中10萬多被駐紮在京師,其餘10萬分駐各地。這樣,京師的兵力可以控制各地,防止某地發生兵變;而各地的兵力總和又同京師相等,防止了京師駐軍的騷亂。在京師布兵也是這樣,京城內有親衛諸兵,城外是「諸營列峙相望」,城內的兵和城外的兵力又基本相等,也形成互相牽制之勢。
「杯酒釋兵權」使武職官員成了虛設,名義上是節度防禦使,實際上什麼事也不管,只是依照品級領俸祿。實際管理軍政事務的官員,是由朝廷臨時差遣。因為是臨時差遣,像走馬燈一樣轉來轉去,他們不肯也不可能安下心來辦幾件實事。
當時的宋朝在地方上實行州、縣兩級制,州長官稱知州,過去多由武官擔任。西元963年,趙匡胤改元乾德,任命文臣擔任知州。這個官職制度改革的執行不僅換掉了有實權的武將,也逐漸使後周時期的不少官員失去實職。
即便有文臣代替武將來執掌一州政務,宋太祖仍不十分放心。他任命的知州,前面往往加上「權知」二字,「權知」就是臨時,以堵塞地方官員專權的野心,遏制地方勢力的抬頭。
趙匡胤將軍權、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牢牢控制,徹底根除了藩鎮割據武夫亂政的歷史狀況。
宋太祖的做法後來一直為其後輩沿用,所以宋朝300年的歷史中從不曾發生大的內亂和地方割據,但這樣一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能調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又不能調動軍隊,削弱了部隊的作戰能力。也埋下了宋朝對外軍事上軟弱的禍患。最後的局面就是「兵無制,用無節,國家無法度,一切苟且而已」。武備如此鬆散,以至宋朝在與遼、金、西夏的戰爭中,連連敗北。每一次戰爭的結局幾乎都是以宋王朝求和、輸幣、甚至乞降而告終。
史學家范文瀾先生為此感慨說:「趙匡胤來回只用5天工夫,獲得帝位,他知道自己成功太容易了,所以登位以後,專力鞏固中央政權,一切設施,都含著對內嚴防的性質,因而內政最腐朽,外患最強烈。」
統一南方
宋朝建立起來後,全國各地的割據勢力依然存在。在北方,有著契丹建立的強大遼國和他扶持的盤踞在太原的北漢;而南方則分佈著南唐、吳越、後蜀、南漢、南平(荊南)等政權。在湖南和泉州等地方,也還有周行逢、留從效的割據。如何統一全國,宋太祖頗費了一番思量,在和趙普商量後,決定「先南後北」,首先集中兵力去統一經濟富庶的江南。用南方厚雄的財賦,養北方強大的兵力,然後攻取幽燕十六州,北逐契丹,完成統一大業,建立萬世基業。為此,宋太祖從962年始,有意分派眾將加強對北邊和西北各州的防務,對遼朝和北漢形成高壓的態勢,使其不敢輕易犯邊。西北既已無慮,剩下的就是戮力攻南了,南方的各割據政權無不感受到了宋太祖刀鋒的寒光。
柿子要揀最軟的捏,一戰而勝一可有助於鼓舞士氣,二可提高國家的威力。這樣,首先倒楣的就是割據湖南的、弱小又近宋的周行逢。962年,適逢周行逢死,其子周保權繼位。大將張文表野心膨脹,擁兵自立,割據潭州(現湖南省長沙市)。周保權派人向宋朝求援,願意稱臣,真是瞌睡來了有人送來了一個枕頭,宋太祖因此有了師出有名的藉口。
當時在宋朝和湖南之間還隔著一個弱小的荊南政權,就在宋太祖準備用兵南下的時候,割據荊南的高保勖死,侄繼沖繼位。宋太祖遂致書繼沖,說要假道荊南,到湖南狩獵,實是宋太祖早就制定好了的一舉削平荊湖的戰略方針。只是他在審時度勢地等待時機。高繼沖一接來書,驚慌失措,趕快出城十五裏迎候。等他和宋將慕容延釗回到荊州城裏,宋兵早已充塞街巷。高繼沖大驚失色,只得奉州縣圖表降宋。宋太祖兵不血刃便滅了荊南。其後宋兵又一鼓作氣蕩平湖南,一舉佔領潭州,湖南全境被宋太祖收入囊中。
佔有荊、湖後,宋朝從此取得了戰略上的優勢,它可以西攻後蜀,東迫南唐,向南還可以直取南漢。予取予與,就看宋太祖的心情了。宋太祖情緒的好惡,就成了決定這些割據政權幸福指數的晴雨錶。
964 年,宋朝截獲後蜀致北漢蠟書,約聯合攻宋。宋太祖大笑說:「我西討有理了。」在此之前,宋太祖就秘密派間諜深入蜀地,探聽蜀國虛實、繪製山川形勢詳圖,制定了進軍路線和作戰方略。這年11月,宋太祖點兵6萬,分為兩路。一路以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為主,自鳳州出兵,一路以寧江軍節度使劉光義為主,自歸州出兵,大舉伐蜀。
後蜀國王孟昶聽說宋兵來攻,居然任命眉清目秀的家童王昭遠為西南行營都統。王昭遠20歲出頭,讀了幾本兵書,像歷史上的趙括一樣,誇誇其談,紙上談兵,自比諸葛亮,說:「我此行何啻克敵,奪取中原亦猶如反掌!」他身披青衫,手執玉如意,風度自若,談笑指揮。可惜是一個繡花枕頭,三戰三敗。被強大的宋軍追得只能躲在民間的倉房裏哭泣,成一歷史的笑柄。戰事僅僅進行了66天,後蜀就在君臣的兒戲中很快滅亡了。
後蜀國君孟昶在歷代的亡國之君中,之所以出名,除了生活腐朽,大小便所用的馬桶都是七彩寶石鑲嵌的外,最主要的是和他的寵姬花蕊夫人有關。
對花蕊夫人,逸史筆記中多有記載。花蕊夫人姓費,青城人,不僅相貌清麗,天姿國色,且善作宮詞。據說,孟昶亡國後,花蕊夫人作為戰利品被解到汴京。宋太祖聽說了她的美貌,立即召見了她。花蕊夫人眉似遠黛,腰如扶柳,面如滿月,唇若點朱,肌膚吹彈可破,宋太祖閱人甚多,也驚為天人。自古英雄愛美人,宋太祖也不例外。但他又深知紅顏禍水,就責問花蕊夫人:「都說紅顏是亡國禍水,孟昶因你而枕於遊樂,致使國破家亡,你罪過妲己。」
花蕊夫人從容應對:「帝主以無上的權力,迷戀聲色犬馬,卻不思保境安民,而將亡國的罪名都推到一個弱女子身上,以此掩蓋君王的專橫與無能,是何道理?」面無懼色,坦然陳詞。並當場索要紙筆,即興寫了一首《述亡國詩》獻上: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人是男兒!
宋太祖讀罷,對花蕊夫人刮目相看,佩服她才色俱佳,也不管她同意與否,就將她強行收入後宮。7天之後,孟昶暴死於宅第。花蕊夫人聞聽悲痛欲絕,在宮中掛上孟昶畫像,以示紀念,宋太祖問起,花蕊夫人扯謊說是「張仙送子圖」。據說後人盛行供奉「張仙送子圖」,就是由此而來。
關於花蕊夫人之死,歷史上有不同的版本:「或說,宋太祖死,趙光義繼位,逼花蕊夫人侍寢,花蕊夫人不肯,被惱羞成怒的趙光義一箭射死。」或說,「她年長色衰,鬱鬱而死。」
970 年9月,宋太祖命令大將潘美帶領大軍征討南漢。南漢建都廣州,佔有現在的廣東全境和廣西東部以及越南北部。南漢國君劉玢,生活極其奢華。小小的一個嶺南王國,王宮裏的宦官居然有7000多人,而且廣州城裏的宮殿多如繁星,裏面裝進了上萬名各色各樣的美女。其中,最受國主寵愛的則是一位來自波斯國的女子。這位美女有一個奇特的嗜好,就是喜用一種產自海底的珍珠裝飾宮殿。為了滿足這個異國妃子的愛好,南漢國民葬身海底者不計其數。因為南漢久無戰事,「兵不識旗鼓,人主不知存亡」。當潘美一舉攻下賀州,進克昭州,乘勝佔領桂、連二州時,南漢主得報,也只是輕描淡寫地對左右說:「這些州本來是湖南地。宋兵得此即足,不會再南來。」一點危機意識也沒有。誰知潘美馬不停蹄,又直取韶州,還沒有停下的跡象。971年2月,又攻佔英、雄二州,直逼廣州城。南漢主大驚,這才慌忙將200多個妃嬪和金銀財寶裝上幾十艘大海船,停泊在珠江口,委託自己最信任的一個大宦官樂范負責把守,預備著打不過時遠走海外。結果,等到兵敗如山倒,他到海邊一看,才發現樂范已經帶著全體海船早已走得無影無蹤了。氣得當時就昏厥過去。萬般無奈之下,南漢主才投降了趙匡胤。南漢平。
974 年9月,趙匡胤命令大將曹彬出征江南。和後蜀的驕躁輕敵不同,南唐自始至終就向宋朝屈服以求自保。每年都要向宋朝貢獻大批金銀錦綺珍玩。宋朝每次出兵攻滅其他割據政權,南唐後主李煜也都一無例外地遣使貢獻犒師。當宋滅了南漢後,李煜知道,下一個就是他了,大為恐懼,向宋朝上表,自動削去南唐國號,稱江南國主。企圖以對宋朝的奴顏婢膝來換取苟延殘喘。李煜是一位天才的文學藝術家,很會寫詞,為中國文學史留下了絕對輝煌的篇章。卻無治國才能,他以為一味恭順,宋朝就會容忍他的割據政權存在,真是文人的天真。趙匡胤在做好了一切準備之後,便毫不猶豫地發動了毀滅南唐的戰爭。李煜束手無策,整天在後宮與僧徒道士談經,求佛保佑。一天,自出巡城,見宋兵旌旗滿野,大為驚慌。派使節徐鉉質問趙匡胤:南唐何罪之有,要受到其他割據者同樣的待遇。趙匡胤毫不掩飾地對徐鉉說:「江南無罪,是天下非一姓之罪。須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年11月,宋軍攻進金陵,李煜降,南唐亡。
佔據現在浙江、江蘇一帶的吳越國主錢俶,也和南唐一樣,竭力向宋朝進貢表示恭順。當宋攻伐江南時,令吳越出兵助攻。李煜就寫信給錢俶,讓他記住唇亡齒寒的道理,說:「今天沒有我,明天豈能還有你。早晚你也是汴梁一布衣耳。」錢俶哪管那麼多,連忙把李煜的信交給宋朝以邀媚。南唐滅亡後,宋太祖讓錢俶到開封來,錢俶連忙帶著妻子到東京入朝,宋朝大加款待。兩個月後,錢俶要回杭州了。臨行前,趙匡胤送給他一個黃包袱,他打開一看,裏面都是宋朝大臣請求扣留他的奏疏。他非常恐懼,但也對宋太祖非常感激,回國後又派遣使臣送去大批財物。吳越對宋朝唯命是從,構不成一點威脅,叫出兵就出兵,叫入朝就入朝,只為保留一個國王的稱號。但這點可憐的欲望,在宋太祖死後,馬上就破滅了。錢俶賀宋太宗即位去開封朝見時,被宋太宗毫不客氣地扣留了下來,被迫獻出了吳越十三州一軍八十六縣的全部土地和人民。
至此,南方只剩下了留從效割據的泉、漳等州。留從效死後,部將陳洪進奪取兵權,978年4月,他派人向宋朝進貢,並獻出了泉、漳二州十四縣地,江南最後一個割據勢力也被消滅了。
趙匡胤從963年起,前後只用了10多年的時間,就消滅了南方各地的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宋朝完全統一了南方各地,就把主要的兵力轉向了北方的北漢和遼朝。從此,宋、遼進入對峙時代。
北宋的統一,雖然結束了五代時期混亂爭鬥的局面,使得中原地區進入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時期,百姓從頻繁的戰火中解脫出來,開始正常的生產生活,為南北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宋朝所走的是一條捨棄武備建設而專心發展經濟實現富裕的道路。因此,「兵雖多而戰力弱,國雖富而兵不強」,自始至終受制於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在多次收復幽雲十六州無望後,不得不暫時放棄,而將眼光向內,改變了歷朝以來,通過開拓領土來實現國家富強的老路,轉而立足現有領土,通過在國內大力發展經濟、發展貿易的新路。據史書記載,北宋的國民生產總值,居然是清「康乾盛世」的兩倍多,都城汴梁「比漢唐京邑,民庶十倍」,「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集市「通宵買賣,交曉不絕」。四大發明宋朝就占三項並開始得到廣泛使用。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博士感歎:「談到十一世紀,我們猶如來到最偉大的時期」。富裕文明使大宋成為當時世人仰慕的國度。雖然是一個龐大的經濟巨人,但宋朝的立國精神、國家政權體系和國防政策是限制武官、防范武將。這就造成了軍事的無能,軍威的不振,處處防范將帥,處處分兵防守,面對強敵,只能屈辱求和,也沖銷了經濟發展的氣勢。所以說,如果沒有強大的軍力作保障,圖存尚且困難,要實現社會長期健康的發展,更是癡人說夢!在強大的外敵連續打擊下,北宋,一個如此先進的文明社會,最終被異族的鐵蹄所蹂躪,所滅亡。其教訓不可謂不慘痛!
流落南北
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自小就驍勇異常,擅長騎馬、射箭。在後唐與後梁的爭戰中,屢建奇功,深得唐莊宗李存勖的信賴。正因為這個原因,在李嗣源殺死李存勖後,趙弘殷受到了排擠。劉知遠建後漢時,官拜護聖軍都指揮使。後在後周太祖郭威和世宗柴榮手下效力,先後任都指揮使,檢校司徒,統率禁兵。屬於軍隊的高級將領。
趙匡胤就出身於洛陽的夾馬營,時在927年3月21日。《宋史.太祖本紀》說他「起介冑之中」。正是指此。趙匡胤是趙弘殷的第二個兒子。據說,他出生時身帶異香,「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月不變」。因此,乳名叫「香孩兒」。由於父親的緣故,他自幼也愛好騎射,練就了—身好武藝。《宋史》評之為「既長,容貌雄偉,器度豁如,識者知其非常人。」有一次,他飛身躍上一匹沒上籠頭的烈馬。馬狂奔,跑上城牆斜道,將從門框頂上迎頭撞將下來,觀者皆以為他腦袋不保。片刻,只見他徐徐起立,騰身跳上馬背,復馳騁如電,人皆異之。
947年,趙匡胤20歲。他也同許多有志青年一樣,充滿著冒險精神。想到外面的世界創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於是,他告別父母妻子,開始浪跡天涯。他漫遊了華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願。當時,他父親過去的一些好朋友已經相當有權勢,趙匡胤去投奔時,時常遭遇白眼冷遇。其中最好的一位是觀陽節度使王彥超,也只給了他10貫錢,大約相當於現在不到2000元人民幣,把他打發了,最慘的時候,曾經靠在街邊設賭局來維持生計。
到949年下半年,趙匡胤流浪到了漢水邊上的重鎮襄陽,沒有錢住店,只得棲身在一古寺廟裏,寺廟的住持年近百歲,飽經滄桑。與他談古論今,點撥他說:「漢水以南社會穩定,北方卻兵荒馬亂,亂世才能出英雄,你何不北上建功立業?」趙匡胤一聽,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拿了老和尚贈送他的一大筆重金厚禮,騎上寺裏唯一的一匹毛驢,拜別老和尚,雄赳赳地就奔北方來了。他在北上的途中,遇到了當時正擔任後漢樞密使的郭威。郭威是一代雄主,瞭解民情,留心革弊,有志於掃蕩天下,是五代時一個難得的好皇帝。此時正在河北鄴都招兵買馬,於是身強力壯精通武藝的趙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當了一名普通士兵。
當兵第二年(950年),郭威發動兵變,建立了後周。趙匡胤也因軍功被提拔成了禁軍東西班行首,相當於宮廷衛隊隊長。這期間,趙匡胤得到了時任開封府尹的郭威義子柴榮的賞識,被要過去作部屬。西元954年,郭威病死,由義子郭榮(本姓柴)繼位,史稱周世宗。周世宗也是位英明之主,原想在前十年中,完成統一大業,所以連年出戰,不求休息。
當時,北漢趁後周新喪,發兵攻打後周。趙匡胤隨柴榮出兵迎敵。兩軍在高平(今山西晉城東北)發生激戰。這場戰爭對趙匡胤影響巨大。當時,北漢軍隊佔據上風,後周的兩員大將見勢不好,臨陣脫逃,導致整個部隊陣腳大亂,極為危急。趙匡胤臨危不亂,高喊:「主危臣死,拼死盡忠的時候到啦!」帶領所部騎兵直沖敵陣。北漢軍隊經受不住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一敗而不可收拾。後周軍居然反敗為勝。
戰後,趙匡胤被周世宗破格提拔為殿前都虞侯,成了世宗身旁的紅人,委託他負責整頓軍隊,組建殿前司諸軍。趙匡胤平日為人質樸豪爽,重朋友,江湖義氣很重,慷慨大方,因此結交了一大批朋友。趙匡胤任命節度推官(掌勘刑獄)趙普為書記官,又重用了楊光義、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等一大批知兵善戰的武將,並與他們結為「義社十兄弟」,從而在後周軍隊中形成了極大的潛在勢力。
趙匡胤還酷愛讀書。有一次,他跟隨柴榮攻打淮南,有人私下裏到柴榮那兒告狀,說趙匡胤打下壽州時,私運財貨,達數車之多。柴榮半信半疑,派人去查看,結果發現所有箱子裏裝的全部是書籍。柴榮大不解,問他:「你剛剛擔任高級職務,不好好收拾甲兵舞槍弄棒,要這麼多書幹什麼?」趙匡胤頓首道:「皇上重用我,我常恨自己沒有奇謀襄贊皇上。看書就是想找到這方面的智慮見聞。」
959年春天,周世宗柴榮在進軍契丹的路上,莫名其妙地揀到一塊木頭牌子,上寫「點檢作天子」。「點檢」是禁軍職務名稱,在幾路大軍中,裝備最好,也最精銳,是皇帝的禁衛軍,地位極其重要。一般情況下,這個職位只能由皇帝最為信賴的人物擔任。如今,看到這麼一塊東西,柴榮心裏不由得七上八下。回軍的路上,柴榮突然生病。於是,柴榮便對自己的妹夫、殿前都點檢(禁軍統帥)張永德產生疑忌(張永德是周太祖的女婿),便罷免了張永德的職務,改任為宰相。以趙匡胤代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因為周世宗認為,趙匡胤新從低級軍官提升,資望較淺,奪帝位應該是不可能的。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6月19日,世宗駕崩,宰相范質受顧命扶助柴榮7歲的幼子柴宗訓繼立,是為恭帝,由符皇后垂簾聽政。柴宗訓年幼不知國事,符皇后二十剛出頭,也沒有理國的經驗。一時人心惶惶,後周出現了「主少國疑」的不穩定局勢。汴梁城「點檢作天子」的謠言被傳得紛紛揚揚。隨後半年,趙匡胤藉口整頓軍隊,撤換了一批將領。這樣,在不動聲色之中,一個由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組成的軍事集團形成了,一場針對後周皇室的軍事政變計畫也在緊鑼密鼓的醞釀成熟了。
陳橋兵變
960 年正月初一,後周的君臣正在慶賀新年,這時從河北鎮、定州傳來了緊急邊報,說北漢和遼國的軍隊聯合南下,聲勢浩大。後世多認為這是趙匡胤和石守信等人製造的謠言。後周執政大臣、宰相范質和王溥等人,一時驚慌失措,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趙匡胤統率大軍北上抵禦。以殿前副點檢兼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延釗率前軍先行,統主力軍隊離開汴梁。正月初三日,趙匡胤統率後周精銳部隊剛一離開都城,京城裏立刻謠言四起,到處哄傳:「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當年,太祖郭威就是藉口「邊防有警」而發動兵變,建立了後周政權的。如今的情形與當年幾乎一模一樣。
據正史記載,正月初三趙匡胤率大軍出愛景門,「紀律嚴甚,眾心稍安」。軍校苗訓號稱素知天文,見「日下復有一日,黑光久相磨蕩」,便對趙匡胤幕僚稱「這是天意」。當天傍晚,兩路大軍即會師于開封東北20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封丘陳橋鎮),兵變計畫開始。
部隊宿營後,趙匡胤的一些親信在將士中散佈議論,說「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為國效力破敵,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然後再出發北征」。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了。趙匡胤的幕僚李處耘見時機成熟,即將此事報告給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後改名光義即宋太宗趙炅),然後又一道找到趙匡胤的掌書記趙普,進行「周密謀畫」。然而話音未落,石守信、王審琦等諸將突然蜂擁而入。趙匡義和趙普便授意將士們,事先準備好一件皇帝登基的黃袍,強行披在醉酒未醒的趙匡胤身上。
據史書記載,原來,這天夜裏,趙匡胤卻一反常態喝得酩酊大醉,躲在自己的軍帳中一夜沒有露面,對此間發生的重大變故一無所知。
第二天一大早,「四面叫呼而起,聲震原野」,趙普和趙光義入室向趙匡胤報告消息,兩個剛入,諸將「已擐甲執兵,直扣寢門,稱諸將無主,願擁立點檢為天子。」
趙匡胤大吃一驚,連忙披衣下床,還沒來得及答話,即被將士扶擁出門聽事,這時有人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部將並皆拜於庭下,山呼萬歲,要擁立他為皇帝。
誰知趙匡胤執意不從,堅決拒絕,諸將士均不答應,不由分說將他「逼扶上馬」。趙匡胤被逼無奈,裝出一副十分委屈的樣子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擁立者們一齊表示「惟命是聽」。於是趙匡胤當眾宣佈三條紀律:「仍以臣子之禮尊奉幼帝和太后、不准趁機欺淩京內大臣、不准搶掠府庫和富庶百姓擾民」,服從命令者有賞,違反命令者族誅。幾萬大軍聽了,一起磕頭表示服從。於是,趙匡胤整軍返回京城開封。
守備都城的禁軍將領、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得知情況有變,倉促間想率兵抵抗,但還沒有來得及召集軍隊,就被軍校王彥升殺死。陳橋兵變的將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後周的都城開封。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
至此時,後周宰相范質等人這才知道倉促遣將是上了趙匡胤的大當,但已無可奈何,只得率百官聽命,翰林學士陶穀拿出一篇事先準備好的禪位詔書,宣佈周恭帝退位。趙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輕易地奪敢了後周政權,改封恭帝柴宗訓為鄭王。
當年,趙匡胤33歲,改國號為「宋」,改用建隆年號,遵照「五德始終說」自命為火德,旗號用紅色,大赦天下,死罪以下罪減一等。趙匡胤之所以把國號定為宋,是因為他之前所領歸德節度使的藩鎮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為國號,定都開封。歷史上習慣把趙匡胤建立的趙宋王朝稱作北宋,趙匡胤死後被尊為宋太祖。
後世就有歷史學家分析說,趙匡胤的「陳橋兵變」絕非倉促之舉,而是蓄謀已久的一場陰謀。
其一,就拿郭威兵變來說,郭威是倉促之間,臨時扯黃旗當龍袍的,而趙匡胤則顯得從容得多,黃袍都已事先準備好了,否則,深更半夜,這黃袍又是如何準備呢?
其二,從趙匡胤對家人的安排上也可看出其決意兵變的用心。出征之前,趙匡胤將母親和妻子預先送到一座禪寺以防萬一,兵變成功後,其母杜氏脫口稱兒子「素有大志」,隱約可見杜氏對趙匡胤的兵變意圖早就了然於胸。而且此次趙匡胤出征,帶去了他的幕府主要班子,也帶去了他的弟弟趙光義,這在趙匡胤已往的征戰生涯中是前所未有的。事實上,趙匡胤率軍一出開封,這個參謀班子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發動工作,成為陳橋兵變的實際組織機構和指揮機構。由此可見趙匡胤的安排的確是狠下了一番心思的。
歷史往往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宋廷如果如實記載「陳橋兵變」,等於把趙匡胤置於「亂臣賊子」的地位而遺罵於後人;略而不書,則無異于向世人以另一種方式通告事實真相,效果沒有區別。唯一的辦法就是歪曲和篡改這段歷史,為趙匡胤洗刷一切可能引起的罪名。結果,趙匡胤的謀士們被推到了前臺,變成了上躥下跳的人物,而真正的當事人趙匡胤則被寫成事先一無所知,而且當夜醉酒,直到被軍士擁戴才恍然大悟。
而按照後來 「以事系日,盡行編類」修撰的《宋太祖實錄》,也前後經過了4次反復。第一次始修于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至五年(980年)9月,成書50卷。此書修成後,趙光義翻看了有關「陳橋兵變」的記載,很不滿意,認為「太祖朝事,耳目杆接,今《實錄》中頗有漏略,可集史官重撰」。趙光義授意李至等人重修《太祖實錄》,明確指示,必須把趙匡胤同曹操、司馬懿等人區別開來。《太祖實錄》一修再修,明顯地反映出趙家皇帝試圖掩蓋事實真相,美化趙氏政權的企圖。
仁德之君
雖然趙匡胤得帝位不地道,但它英明武略,不愧為一代明君,且內心並不奸詐,屬於厚道人之列。對歷史和後代常有畏懼之心,這從兩個小故事可以看出,趙匡胤是很在乎自己身後名的。有一次,趙匡胤在禁中後苑打麻省玩,一個臣子聲稱有急事求見,趙匡胤立即接見。誰知,來人囉唆半天,也沒有說出一件急務。趙匡胤的玩興被攪,頗為惱火,責問他為何雞子尿濕柴的事也敢謊稱急務?朝臣說:「國事無大小。總比娛樂天子的遊藝之事緊急吧!」趙匡胤惱羞成怒,抄起禦案上的柱斧就戳了過去。結果,斧頭把子把大臣的兩顆牙齒擊落在地,這個朝臣俯身撿起了斷牙,裝進口袋。趙匡胤罵道:「你把牙齒撿起來,難道想留作物證,告我不成?」那位臣子回答:「臣下不能告陛下,但自然會有史官書之。」趙匡胤愣住了。隨後,相當誠懇地道歉,並賞賜給這位敢於直諫的臣子不少金帛珠玉,以示慰問。
一次趙普向宋太祖推薦某人為官,宋太祖不同意,第二天,趙普又推薦此人,宋太祖還是不同意,如此三次。宋太祖把趙普的奏摺撕碎,趙普不慌不忙把奏摺拼裝好,還是來推薦此人。宋太祖見趙普如此不達目的不甘休,突然感到也許此人確實有才能,馬上採納趙普的建議,此人果然德才兼備。
趙匡胤雖是一介武夫,通過陳橋兵變才得以黃袍加身,但他對知識份子的尊重,對自己身後形象的在乎,還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文以治國,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國」這一理念,果斷的實行「崇文抑武」的基本國策,通過設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創設殿試,知人善任,厚祿養廉等一系列重大舉措,成為我國歷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徹底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於後人有稱「宋朝是文人的樂園」的稱譽。從這一意義上說,宋太祖可稱之為是五代十國野蠻政治的終結者,又是後世歷朝文明政治的開拓者。
另據《讀書鏡》記載,宋太祖一日罷朝,俯首不言,鬱鬱不歡,久之,內侍王繼恩問故。趙匡胤說:「早來前殿指揮一事,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故不樂也。」可作又一印證。
史官的主要職能就是以書面的形式記錄和反映有一定意義的現實事件,皇帝的所言所行包括過錯、失誤,都會被記錄在冊,流傳於世。而專制時代的君主,手中擁有生殺大權,完全可以撤銷史官的職位,讓自己無所顧忌。但趙匡胤沒有這樣做,而是敬畏史官,讓史官時刻監督自己有損清譽的不慎重決定。宋太祖納諫和律己的勇氣、智慧和胸襟,看來可與唐太宗媲美了。
正因為此,他在將後周變成大宋之後,對後周的皇室始終實行優待政策;對於後周的一批大臣,他也照單全收;就連宰輔班子也都是原班人馬,原職原崗;張永德是後周皇親,是位權臣,趙匡胤當皇帝後,在張永德面前,從不以皇帝自居,仍然像從前那樣尊稱張永德為駙馬,而不呼喚他大名,加封他為侍中,授武勝節度使。即使對企圖阻擋自己篡位的大將韓通,在其被殺後也追封中書令,下令厚葬,並經常對旁人提起韓通對後周忠心可嘉。早年趙匡胤投奔隨州刺使董宗本,可是其子董撙誨經常欺負他,趙匡胤不久又不得不踏上坎坷潦倒的流浪生涯,但是趙匡胤發跡以後,並沒有報復董遵誨,反而不計前嫌重用了他。
而對於擁戴自己當了皇帝的那些有功之臣,他做的也是中國所有帝王中最厚道最完美的,這就是「杯酒釋兵權」的故事。金帛美女,任其所取。使人感到,人生所欲,也不過如此,從而換取宋室江山的穩固。
宋代不輕殺大臣,是宋太祖趙匡胤定下的規矩。歷史事實也的確如此,整個有宋一代,幾乎沒有誅殺過一個功臣。歷史上那些強臣勳將應有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劇,在宋代是徹底謝幕了。
巧釋兵權
晚唐以來,社會上流傳著一句非常時髦同時也極具誘惑力的話,也代表著一種普遍的世俗觀點:「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寧有種乎?」即只要能拉起山頭,誰都可以做天子。因此,「兵驕而逐帥,帥強而叛上」的現象在五代時期司空見慣,成為常例。
針對這種君弱臣強的情況,趙匡胤登基後,始終憂心忡忡。建隆二年(961年)秋,他微服來到趙普府第,與趙普密談。他詢問趙普:「自唐末以來,帝王換了7 姓,城頭旌旗頻換,亂離不已,民不聊生。朕要使國家長久,應該怎麼辦?」趙普認為,領兵將領和地方各鎮守節度使們權力過重是主要原因,應該削奪他們的兵權,控制他們的錢穀,收繳他們的精兵。趙匡胤不以為然,他認為那都是老生常談,而現在,他對這些人恩重如山,絕對不會再有亂子。
趙普不客氣地反詰道:「世宗皇帝待你不也是恩重如山嗎?即使他們沒有非分之想,你敢保證他們的部下沒有貪圖富貴之人?萬一也把黃袍加於其身,箭在弦上,那時,他們想不反也不成了……」
這番話,猶如當頭棒喝,令趙匡胤驚怵不已,如佛子頓悟。
趙匡胤不等趙普把話說完,連忙說:「你不必再說下去了,我知道該怎麼辦了。」
宋太祖首先下令罷免了慕容延釗、韓令坤等人統領禁軍的兵權,慕容延釗出為山南東道節度使,韓令坤出為成德軍節度使。此後,不再設統領禁軍的殿前都點檢一職。開始收回權力,這只是一個信號。但對於禁軍重要將領石守信等有擁立之功的重臣,則心有所忌憚,猝然罷免怕引起反彈。
剛好一個月後,皇太后杜氏駕崩,國喪完畢,趙匡胤第一次上朝,又恰逢九月初九重陽節,他便以答謝的名義,在宮中設宴,款待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張令鋒、趙彥徽等一干手握兵權的重臣。這些人都是與趙匡胤喝過雞血酒,把臂結義的兄弟。熟不拘禮,因此,最初宴會氣氛熱烈。但酒過三巡之後,趙匡胤卻連連歎息,眾人詢問其故,趙匡胤摒退左右侍者,說:「沒有諸位兄弟相助,朕不會登上皇帝寶座。但你們哪里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難處,還不如做個節度使自在快活。不瞞各位說,朕未做皇帝前,是寢食俱安,可做了皇帝之後,卻未嘗一夕安枕。」
石守信等人不解,小心翼翼地忙問原委。趙匡胤道,是因為得了皇位以後,才寢食難安。他並闡述說:「我知道你們對我都忠心耿耿,我也視你們為同袍兄弟。只怕你們的部下將士當中有貪圖富貴之人,有朝一日也把黃袍加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是不想當皇帝恐怕也身不由己了。諸位不會忘記吧?朕與世宗皇帝也親如兄弟,可那麼一天,你們把黃袍加在了朕的身上,朕不就登基稱帝了嗎?」
石守信等人一聽,嚇得魂飛魄散,汗如雨注。皇帝是怕黃袍加身的覆轍重蹈啊,君臣之間猜忌已經形成,始知今日之宴乃又一場鴻門宴也。伴君如伴虎,現在皇上明確地指出這一點,看來不殺頭就是萬幸了。因此眾人十分害怕,齊齊趴在地上磕頭不已,鼻涕一把眼淚一把地求皇上指引一條活路。
於是,趙匡胤明明白白地對大家說:「人生在世,就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人們追求富貴,不過是想多享點樂,讓子孫也過上好日子罷了,此外還有什麼追求呢?既然如此,爾等何不急流勇退,榮歸故里,或到富庶的地方做個一官半職,多置些良田美宅,自己享用也留給兒孫。日日有美酒盈樽、夜夜有美人在懷,過神仙般的清閒日子。朕還可以與大家結為親家,以保證你們的富貴。這樣,我們君臣之間也兩安了,大家各得其所,和美安樂,豈不更好?!」
眾人一聽,紛紛叩頭,說:「臣等出生入死,衝鋒陷陣,到了今天的地位,已經很知足了。我們早就想舒舒服服地過好後半生,享受刀頭飲血掙來的生活,只是苦於沒有機會。現在陛下為我們如此周詳考慮,就像再生父母一樣,沒齒難忘!」
第二天上朝,這些功臣們都以身體有病為由,各自遞上一份奏章,請求辭去兵權,告老還鄉,言辭都十二分地懇切。趙匡胤假意挽留了一下,便改命這些將領為地方節度使,都不再擔任禁軍統帥職務,又增加節鉞儀仗,把俸祿提高到丞相之上。趙匡胤並且把自己的一個妹妹、三個女兒也嫁給了其中的一些功臣。
趙匡胤於杯酒之間,便奪去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權,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過了一段時間,地方節度使奉命進京朝見,趙匡胤故伎重演,又以同樣的方法舉行宴會,解除了這些握有兵權的節度使們的職務,其優待條例一仍其舊。
從此,節度使成為一種虛銜,只具備一種國家榮譽的象徵意義了。石守信等一批掌握重權的將領軍職被徹底解除後,返鄉後掛了一個天平節度使銜;王審琦返鄉後掛了一個忠正節度使銜;高懷德還鄉後掛了一個歸德節度使銜。雖然,石守信等人返鄉後所掛的節度使都是虛銜,手中並無一兵一卒,但是,有了節度使銜,石守信等人便在社會上有了相應的地位和榮譽。
從當時的情況看,趙匡胤這種選擇無疑是最好的一種。因為大唐盛世就是從安史之亂戛然止步的,並從此走向衰落。而安史之亂就是由擁兵自重的節度使挑起的禍端。
因為趙普獻策有功,所以在962年10月,被封為樞密使(地位僅次於宰相的官職)。有一次,趙匡胤在回顧了五代十國的軍閥混戰之後,不禁感慨萬千,他對趙普說:「選擇一批文官到地方任職,哪怕他們全部變成貪官汙吏,都比一個武將所帶來的禍害要小。」可見他對武將們是何等的畏懼。
強幹弱枝
至此,禁軍與藩鎮的兵權都集中到了趙匡胤手裏,趙匡胤便開始改組軍事機構,運用強幹弱枝的軍事建制,建立新的軍事制度。
北宋初年,禁軍由官職較低的殿前都指揮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分別統領,形成三衙,不再由一人統領三軍。三衙只有帶兵權,沒有調兵權,調兵大權歸樞密院;樞密院雖可以調兵,但沒有帶兵權,只有皇帝才授予兩院執掌全部兵權的權力。遇有戰事,或者臨時命將,或皇帝禦駕親征。戰事結束,兵歸宿衛,將還本職。
在兵力部署上,趙匡胤把全國的軍隊分為禁兵、廂兵、鄉兵和藩兵四種。把重兵、精兵佈防在京師,削弱地方兵力,使地方部隊無法抗衡京師兵力。他自檢閱禁軍,從地方軍隊挑選出健壯驍勇的,編成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這樣,各地精銳統統集中於京師,組成了強大的禁軍隊伍。各地行政長官也由朝廷委派。禁兵是皇帝的衛士,趙匡胤又命輪流外出戍守,名義上是「習勤苦、均勞逸」,以免禁兵日久驕惰,實際上是為了達到「兵元常帥,帥無常師」,從而無法聯合叛變朝廷的目的;廂兵是各州的守軍,只供官府役使,從不練習武藝,鄉兵是從農民中抽來的壯丁,名義上是地方守軍,卻沒有一點戰鬥力;藩兵是招募來守衛邊防的,但大多是空名額,鄉兵、藩兵既不常有,也不訓練,都是有名無實的。
全國軍隊的佈防上,趙匡胤也是精心考慮過的。當時,宋朝全國有兵士22萬,其中10萬多被駐紮在京師,其餘10萬分駐各地。這樣,京師的兵力可以控制各地,防止某地發生兵變;而各地的兵力總和又同京師相等,防止了京師駐軍的騷亂。在京師布兵也是這樣,京城內有親衛諸兵,城外是「諸營列峙相望」,城內的兵和城外的兵力又基本相等,也形成互相牽制之勢。
「杯酒釋兵權」使武職官員成了虛設,名義上是節度防禦使,實際上什麼事也不管,只是依照品級領俸祿。實際管理軍政事務的官員,是由朝廷臨時差遣。因為是臨時差遣,像走馬燈一樣轉來轉去,他們不肯也不可能安下心來辦幾件實事。
當時的宋朝在地方上實行州、縣兩級制,州長官稱知州,過去多由武官擔任。西元963年,趙匡胤改元乾德,任命文臣擔任知州。這個官職制度改革的執行不僅換掉了有實權的武將,也逐漸使後周時期的不少官員失去實職。
即便有文臣代替武將來執掌一州政務,宋太祖仍不十分放心。他任命的知州,前面往往加上「權知」二字,「權知」就是臨時,以堵塞地方官員專權的野心,遏制地方勢力的抬頭。
趙匡胤將軍權、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牢牢控制,徹底根除了藩鎮割據武夫亂政的歷史狀況。
宋太祖的做法後來一直為其後輩沿用,所以宋朝300年的歷史中從不曾發生大的內亂和地方割據,但這樣一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能調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又不能調動軍隊,削弱了部隊的作戰能力。也埋下了宋朝對外軍事上軟弱的禍患。最後的局面就是「兵無制,用無節,國家無法度,一切苟且而已」。武備如此鬆散,以至宋朝在與遼、金、西夏的戰爭中,連連敗北。每一次戰爭的結局幾乎都是以宋王朝求和、輸幣、甚至乞降而告終。
史學家范文瀾先生為此感慨說:「趙匡胤來回只用5天工夫,獲得帝位,他知道自己成功太容易了,所以登位以後,專力鞏固中央政權,一切設施,都含著對內嚴防的性質,因而內政最腐朽,外患最強烈。」
統一南方
宋朝建立起來後,全國各地的割據勢力依然存在。在北方,有著契丹建立的強大遼國和他扶持的盤踞在太原的北漢;而南方則分佈著南唐、吳越、後蜀、南漢、南平(荊南)等政權。在湖南和泉州等地方,也還有周行逢、留從效的割據。如何統一全國,宋太祖頗費了一番思量,在和趙普商量後,決定「先南後北」,首先集中兵力去統一經濟富庶的江南。用南方厚雄的財賦,養北方強大的兵力,然後攻取幽燕十六州,北逐契丹,完成統一大業,建立萬世基業。為此,宋太祖從962年始,有意分派眾將加強對北邊和西北各州的防務,對遼朝和北漢形成高壓的態勢,使其不敢輕易犯邊。西北既已無慮,剩下的就是戮力攻南了,南方的各割據政權無不感受到了宋太祖刀鋒的寒光。
柿子要揀最軟的捏,一戰而勝一可有助於鼓舞士氣,二可提高國家的威力。這樣,首先倒楣的就是割據湖南的、弱小又近宋的周行逢。962年,適逢周行逢死,其子周保權繼位。大將張文表野心膨脹,擁兵自立,割據潭州(現湖南省長沙市)。周保權派人向宋朝求援,願意稱臣,真是瞌睡來了有人送來了一個枕頭,宋太祖因此有了師出有名的藉口。
當時在宋朝和湖南之間還隔著一個弱小的荊南政權,就在宋太祖準備用兵南下的時候,割據荊南的高保勖死,侄繼沖繼位。宋太祖遂致書繼沖,說要假道荊南,到湖南狩獵,實是宋太祖早就制定好了的一舉削平荊湖的戰略方針。只是他在審時度勢地等待時機。高繼沖一接來書,驚慌失措,趕快出城十五裏迎候。等他和宋將慕容延釗回到荊州城裏,宋兵早已充塞街巷。高繼沖大驚失色,只得奉州縣圖表降宋。宋太祖兵不血刃便滅了荊南。其後宋兵又一鼓作氣蕩平湖南,一舉佔領潭州,湖南全境被宋太祖收入囊中。
佔有荊、湖後,宋朝從此取得了戰略上的優勢,它可以西攻後蜀,東迫南唐,向南還可以直取南漢。予取予與,就看宋太祖的心情了。宋太祖情緒的好惡,就成了決定這些割據政權幸福指數的晴雨錶。
964 年,宋朝截獲後蜀致北漢蠟書,約聯合攻宋。宋太祖大笑說:「我西討有理了。」在此之前,宋太祖就秘密派間諜深入蜀地,探聽蜀國虛實、繪製山川形勢詳圖,制定了進軍路線和作戰方略。這年11月,宋太祖點兵6萬,分為兩路。一路以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為主,自鳳州出兵,一路以寧江軍節度使劉光義為主,自歸州出兵,大舉伐蜀。
後蜀國王孟昶聽說宋兵來攻,居然任命眉清目秀的家童王昭遠為西南行營都統。王昭遠20歲出頭,讀了幾本兵書,像歷史上的趙括一樣,誇誇其談,紙上談兵,自比諸葛亮,說:「我此行何啻克敵,奪取中原亦猶如反掌!」他身披青衫,手執玉如意,風度自若,談笑指揮。可惜是一個繡花枕頭,三戰三敗。被強大的宋軍追得只能躲在民間的倉房裏哭泣,成一歷史的笑柄。戰事僅僅進行了66天,後蜀就在君臣的兒戲中很快滅亡了。
後蜀國君孟昶在歷代的亡國之君中,之所以出名,除了生活腐朽,大小便所用的馬桶都是七彩寶石鑲嵌的外,最主要的是和他的寵姬花蕊夫人有關。
對花蕊夫人,逸史筆記中多有記載。花蕊夫人姓費,青城人,不僅相貌清麗,天姿國色,且善作宮詞。據說,孟昶亡國後,花蕊夫人作為戰利品被解到汴京。宋太祖聽說了她的美貌,立即召見了她。花蕊夫人眉似遠黛,腰如扶柳,面如滿月,唇若點朱,肌膚吹彈可破,宋太祖閱人甚多,也驚為天人。自古英雄愛美人,宋太祖也不例外。但他又深知紅顏禍水,就責問花蕊夫人:「都說紅顏是亡國禍水,孟昶因你而枕於遊樂,致使國破家亡,你罪過妲己。」
花蕊夫人從容應對:「帝主以無上的權力,迷戀聲色犬馬,卻不思保境安民,而將亡國的罪名都推到一個弱女子身上,以此掩蓋君王的專橫與無能,是何道理?」面無懼色,坦然陳詞。並當場索要紙筆,即興寫了一首《述亡國詩》獻上: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人是男兒!
宋太祖讀罷,對花蕊夫人刮目相看,佩服她才色俱佳,也不管她同意與否,就將她強行收入後宮。7天之後,孟昶暴死於宅第。花蕊夫人聞聽悲痛欲絕,在宮中掛上孟昶畫像,以示紀念,宋太祖問起,花蕊夫人扯謊說是「張仙送子圖」。據說後人盛行供奉「張仙送子圖」,就是由此而來。
關於花蕊夫人之死,歷史上有不同的版本:「或說,宋太祖死,趙光義繼位,逼花蕊夫人侍寢,花蕊夫人不肯,被惱羞成怒的趙光義一箭射死。」或說,「她年長色衰,鬱鬱而死。」
970 年9月,宋太祖命令大將潘美帶領大軍征討南漢。南漢建都廣州,佔有現在的廣東全境和廣西東部以及越南北部。南漢國君劉玢,生活極其奢華。小小的一個嶺南王國,王宮裏的宦官居然有7000多人,而且廣州城裏的宮殿多如繁星,裏面裝進了上萬名各色各樣的美女。其中,最受國主寵愛的則是一位來自波斯國的女子。這位美女有一個奇特的嗜好,就是喜用一種產自海底的珍珠裝飾宮殿。為了滿足這個異國妃子的愛好,南漢國民葬身海底者不計其數。因為南漢久無戰事,「兵不識旗鼓,人主不知存亡」。當潘美一舉攻下賀州,進克昭州,乘勝佔領桂、連二州時,南漢主得報,也只是輕描淡寫地對左右說:「這些州本來是湖南地。宋兵得此即足,不會再南來。」一點危機意識也沒有。誰知潘美馬不停蹄,又直取韶州,還沒有停下的跡象。971年2月,又攻佔英、雄二州,直逼廣州城。南漢主大驚,這才慌忙將200多個妃嬪和金銀財寶裝上幾十艘大海船,停泊在珠江口,委託自己最信任的一個大宦官樂范負責把守,預備著打不過時遠走海外。結果,等到兵敗如山倒,他到海邊一看,才發現樂范已經帶著全體海船早已走得無影無蹤了。氣得當時就昏厥過去。萬般無奈之下,南漢主才投降了趙匡胤。南漢平。
974 年9月,趙匡胤命令大將曹彬出征江南。和後蜀的驕躁輕敵不同,南唐自始至終就向宋朝屈服以求自保。每年都要向宋朝貢獻大批金銀錦綺珍玩。宋朝每次出兵攻滅其他割據政權,南唐後主李煜也都一無例外地遣使貢獻犒師。當宋滅了南漢後,李煜知道,下一個就是他了,大為恐懼,向宋朝上表,自動削去南唐國號,稱江南國主。企圖以對宋朝的奴顏婢膝來換取苟延殘喘。李煜是一位天才的文學藝術家,很會寫詞,為中國文學史留下了絕對輝煌的篇章。卻無治國才能,他以為一味恭順,宋朝就會容忍他的割據政權存在,真是文人的天真。趙匡胤在做好了一切準備之後,便毫不猶豫地發動了毀滅南唐的戰爭。李煜束手無策,整天在後宮與僧徒道士談經,求佛保佑。一天,自出巡城,見宋兵旌旗滿野,大為驚慌。派使節徐鉉質問趙匡胤:南唐何罪之有,要受到其他割據者同樣的待遇。趙匡胤毫不掩飾地對徐鉉說:「江南無罪,是天下非一姓之罪。須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年11月,宋軍攻進金陵,李煜降,南唐亡。
佔據現在浙江、江蘇一帶的吳越國主錢俶,也和南唐一樣,竭力向宋朝進貢表示恭順。當宋攻伐江南時,令吳越出兵助攻。李煜就寫信給錢俶,讓他記住唇亡齒寒的道理,說:「今天沒有我,明天豈能還有你。早晚你也是汴梁一布衣耳。」錢俶哪管那麼多,連忙把李煜的信交給宋朝以邀媚。南唐滅亡後,宋太祖讓錢俶到開封來,錢俶連忙帶著妻子到東京入朝,宋朝大加款待。兩個月後,錢俶要回杭州了。臨行前,趙匡胤送給他一個黃包袱,他打開一看,裏面都是宋朝大臣請求扣留他的奏疏。他非常恐懼,但也對宋太祖非常感激,回國後又派遣使臣送去大批財物。吳越對宋朝唯命是從,構不成一點威脅,叫出兵就出兵,叫入朝就入朝,只為保留一個國王的稱號。但這點可憐的欲望,在宋太祖死後,馬上就破滅了。錢俶賀宋太宗即位去開封朝見時,被宋太宗毫不客氣地扣留了下來,被迫獻出了吳越十三州一軍八十六縣的全部土地和人民。
至此,南方只剩下了留從效割據的泉、漳等州。留從效死後,部將陳洪進奪取兵權,978年4月,他派人向宋朝進貢,並獻出了泉、漳二州十四縣地,江南最後一個割據勢力也被消滅了。
趙匡胤從963年起,前後只用了10多年的時間,就消滅了南方各地的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宋朝完全統一了南方各地,就把主要的兵力轉向了北方的北漢和遼朝。從此,宋、遼進入對峙時代。
北宋的統一,雖然結束了五代時期混亂爭鬥的局面,使得中原地區進入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時期,百姓從頻繁的戰火中解脫出來,開始正常的生產生活,為南北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宋朝所走的是一條捨棄武備建設而專心發展經濟實現富裕的道路。因此,「兵雖多而戰力弱,國雖富而兵不強」,自始至終受制於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在多次收復幽雲十六州無望後,不得不暫時放棄,而將眼光向內,改變了歷朝以來,通過開拓領土來實現國家富強的老路,轉而立足現有領土,通過在國內大力發展經濟、發展貿易的新路。據史書記載,北宋的國民生產總值,居然是清「康乾盛世」的兩倍多,都城汴梁「比漢唐京邑,民庶十倍」,「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集市「通宵買賣,交曉不絕」。四大發明宋朝就占三項並開始得到廣泛使用。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博士感歎:「談到十一世紀,我們猶如來到最偉大的時期」。富裕文明使大宋成為當時世人仰慕的國度。雖然是一個龐大的經濟巨人,但宋朝的立國精神、國家政權體系和國防政策是限制武官、防范武將。這就造成了軍事的無能,軍威的不振,處處防范將帥,處處分兵防守,面對強敵,只能屈辱求和,也沖銷了經濟發展的氣勢。所以說,如果沒有強大的軍力作保障,圖存尚且困難,要實現社會長期健康的發展,更是癡人說夢!在強大的外敵連續打擊下,北宋,一個如此先進的文明社會,最終被異族的鐵蹄所蹂躪,所滅亡。其教訓不可謂不慘痛!
2009年3月29日星期日
鑌鐵之堅
鑌鐵之堅:大遼政權崛起真相解密
契丹八部
契丹是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它的崛起對我國的歷史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契丹原意為「鑌鐵」,以此命名族稱,可見其民族特性是多麼堅固強悍。關於契丹族的起源,流傳最廣的是在史書上言之鑿鑿的一個神話傳說。傳說契丹部落的始祖奇首可汗,一次乘馬沿土河(今赤峰市老哈河)出遊時,遇一女子駕青牛沿潢水(今內蒙古赤峰市西拉木倫河)而來,在木葉山相遇相愛,配為婚姻,生有八子,遂繁衍而為契丹八部。這個傳說顯然有些穿鑿附會的意味,但各個民族在初始時期都免不了有自己族屬的神話傳說,不足為怪。但它起碼說明一個問題,即契丹八部是互為兄弟的血親氏族,有著都以白馬作為圖騰的共同祖先,同時也說明瞭,契丹民族已經從母權制社會過渡到了父權制社會。
當時進入中原的鮮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後,為了獲得馬匹和牛羊、皮毛,曾攻打過契丹族,契丹八部也不斷侵擾北魏邊界,展開擄掠。在整個南北朝時期,整個契丹八部都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不斷遭受北魏、柔然以及其後的北齊、突厥、回鶻等強鄰的壓迫,喪失大量的人口和牲畜,生存空間日益狹小,生存環境日益艱難。但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聯合的重要,仍然各自為戰。只是到了隋朝末年,突厥勢力日益猖獗,不但對中原攻伐不斷,契丹八部更是案上之魚,任其宰割。至此,整個民族都處在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了。契丹八部為了拓展民族的生存空間,才逐漸走向聯合。此時的契丹民族的社會形式才進入到了部落長老會議階段,他們推舉了部落聯盟的酋長,協調各部落的行動,共同禦敵。但這時的聯盟還是鬆散的,不固定的。但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團結起來力量大時,契丹社會就自然而然地進入到了另一個歷史發展階段了,這就是部落聯盟的大發展階段,也是契丹民族告別蒙昧邁向文明的歷史時期了。
628 年(唐貞觀三年),為了擺脫稱雄草原的突厥人的侵擾,聯盟大酋長大賀氏摩會率八部歸順唐朝。唐太宗高興地宴請了摩會及各部落長老,並把象徵酋長權力的旗鼓賜給摩會。唐朝並於648年,在契丹住地設置松漠都督府,八部分置十州,加封此時的聯盟酋長大賀氏窟哥為松漠都督稱號,賜國姓李氏,各部落長分授刺史之職。
契丹的八部聯盟實行長老議會制,還多少存留有原始民主制的遺風,聯盟的酋長由八部民主推薦選舉產生,每三年改選一次。但部落酋長的當選資格,並不是八部輪流坐莊。當時八部中阿大何部最為強大,而大賀氏又是該部落裏人數最多的一個氏族,所以大酋長一般就來源於這一氏族,在這裏已多少有些君主世襲制的味道了,故史稱大賀氏部落聯盟。
契丹八部在連年的軍事戰爭中,產生了一位軍事首領夷離堇,地位僅次於聯盟酋長,唐朝又加封其為靜析軍副大使。735年12月,乙室活部貴族涅裏(雅裏)殺聯盟長鬱捷,繼襲松漠都督。重建以乙室活部為主的部落聯盟,至此,存在了100多年的大賀氏部落聯盟被遙輦氏替代。
涅裏推舉乙室部的遙輦氏阻午為新契丹八部聯盟長,並效仿突厥政權形式,稱聯盟酋長為可汗。也就從這時起,推選出的可汗要經過「柴冊儀」,亦即八部的部落長老要舉行共同的燒柴儀式,在熊熊大火中向東方拜祭太陽,並由審密族(母親氏族)的長老牽馬。只有經過這些儀式,可汗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和尊敬,也才能行使權力。
涅裏出任夷離堇,實際上他掌握了契丹族的軍政大權。由此可見,夷離堇位置的重要性。涅裏是阿保機的八世祖,自此後,夷離堇一職就在耶律一族選任。745年,回紇滅突厥,契丹遙輦部落聯盟改附回紇,時間長達100年之久,受盡回紇汗國的壓迫和盤剝。840年,契丹遙輦氏聯盟長屈戌趁回紇汗國被黠戛斯推翻之際,重新投入唐朝懷抱。唐授屈戌為雲麾將軍。但此時,唐朝已處於帝國的後期,藩鎮割據,宦官專權,自身正處於風雪飄搖之中,已無力約束契丹。契丹適逢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外部發展環境,契丹民族便迅速發展壯大起來了。
耶律家族
耶律家族在契丹民族中絕對是一個黃金家族,阿保機的八世祖涅裏深具雄才大略,重建契丹八部,使契丹族起死回生,其所屬的迭剌部長期擔任聯盟的夷離堇,掌握著軍事和裁判權。阿保機的祖父勻德實、父親撒剌的、叔父釋魯也都先後充任遙輦氏部落聯盟的夷離堇,在聯盟內部一言九鼎。而且迭剌部靠近漢地,所以最早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受農耕文化的影響很深,農牧業發達,鐵器也普遍使用,經濟文化較其他七部都發展得快。
據《遼史.太祖紀贊》記載:夷離董勻德實「始教民稼穡,善畜牧」。撒剌的任夷離堇時:「始治鐵冶,教民鼓鑄」。由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冶鐵業的推廣和畜牧業的發展,必將極大地推動契丹社會前進的步伐,加速氏族制的解體和奴隸制社會的形成。
按照慣例,軍事首長夷離堇由迭剌部涅裏的後裔耶律氏家族世選產生。《遼史》記載,自阿保機四代祖耨裏思以下,耶律家族任迭剌部夷離堇者共13人,24任。形成了事實上的世襲制,耶律氏掌握著聯盟的軍權,在對外的掠奪戰爭中,獲得了大量的牲畜和俘虜,成了最大的奴隸主。
由於夷離堇這個職位可以利用戰爭直接獲得財富,因此爭奪這個職位的鬥爭就異常激烈起來。夷離堇為迭剌部世選,爭奪於是就在迭剌部貴族之間展開。
阿保機是遼朝的創立者,生於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家族是契丹八部中最強大的迭剌部最顯貴的耶律氏族,世為遙輦氏時代迭剌部的夷離堇。為奪取夷離堇的大權,內部互相殺伐,異常殘酷和血腥。阿保機出生那年,耶律狼德家族謀殺其祖父勻德實,奪得夷離堇職位。在混戰中,阿保機險些喪命,勻德實的妻子蕭月裏朵抱著他逃到突呂不部的營帳,藏匿起來,為以防萬一,又在他的臉上塗上黑墨,始得倖免於難。不久,勻德實系的蒲古只殲滅狼德,又奪回了失去的政權。此後,夷離堇一職便在勻德實一系世選。
在阿保機父親撒剌的任夷離堇之後,其叔叔的兒子奄古只(勻德實弟帖剌後人)被選為新的夷離堇,異母弟轄底不服,在撒剌的親弟釋魯的支持下,強行舉行柴冊儀,祭拜太陽,奪得夷離堇職位。為感謝釋魯,便立他為「於越」。這是一個新的職位,在契丹的歷史上是個重要的事件。因為他的地位要高於夷離堇僅次於聯盟可汗,總攬軍國大事,是握有軍政實權的一職。釋魯任於越後,創建了一支侍衛親軍「撻馬」,以防不測。
阿保機自幼聰明過人,他的叔父、于越釋魯每遇疑難問題時,總要找他商量,徵求他的意見,每次他都侃侃而談,給他叔父滿意的答案。據史料記載:阿保機為人磊落,機智多謀,與眾不群,雄建勇武,有膽略,好騎射,鐵厚一寸射而穿之。釋魯常誇讚他說:「論才識,我僅是水裏的一條蛇,我侄兒(阿保機)卻是天上的一條龍;我是草原上的一匹狼,我侄兒可是山中的一隻斑瀾猛虎啊!」出征時常把他帶在身邊,以歷練他的軍事才能。不久,就任命阿保機為「撻馬鉞沙裏」,即侍衛親軍的首領。
但釋魯在於越的位置上,逐漸變得專橫跋扈起來,引起了氏族內部貴族們的不滿。不久,蒲古只聯合耶律氏的其他家庭,對釋魯一族突然襲擊大開殺戒,夷離堇轄底倉惶出逃,投奔到渤海。唯有阿保機臨危不懼,率領自己手下的撻馬精兵,與蒲古只等貴族勢力展開血戰,最後擊滅了以蒲古只為首的三大貴族之家,從而扭轉了局勢,掌握了主動。並于901年(唐天復元年)被選為夷離堇,又於903年,被推選為於越,「總知軍國事」,成為遙輦部落聯盟的實際統治者。
此後,阿保機積極對外用兵,連克室韋、于厥、奚,後又征服霫及東北女真未附之部落,並且向南與李存勖結盟,攻佔了劉仁恭統治的河北等地。俘獲了大量的奴隸和牲畜,當時他的實際權力和經濟勢力已遠遠超過了聯盟可汗痕德董。在掠奪戰爭中,阿保機的政治影響不斷增加,終於在唐天祐四年(907年)正月,阿保機利用契丹八部原有的部落選舉儀式,廢掉痕德董,取代了遙輦氏(被推舉為大人),成為契丹族強有力的領袖。
阿保機非常仰慕中原先進的農耕文化和政治制度,因此,重用漢人,尤其是漢人中的知識份子,這些人幫助他建立了各種政治文化制度,促進了契丹社會的發展,使契丹社會內部具備了建立國家的客觀條件,這為阿保機的稱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諸弟之亂
阿保機在漢族知識份子如韓知古、韓延徽的影響下,決心在契丹建立帝制,像中原皇帝那樣,實現可汗權位的終身制和世襲制。要打破契丹舊制,勢必要遭到氏族貴族的不滿和反對,為恢復和維持契丹古老的世選制,那些和阿保機一樣具有當選資格的氏族貴族,即來自迭剌部的阿保機的親族,便串通一氣,拉幫結派,決心與阿保機決一雌雄,以其恢復被阿保機破壞了的世選制度。因此,圍繞爭奪可汗權位的鬥爭隨之展開。
在阿保機擔任可汗的第五年,仍然「久不受代」,沒有改選的意思。阿保機不肯交出權力,其他人便沒有當選的機會。
在阿保機的親族中,最有資格和能力與阿保機進行較量的是其叔父耶律轄底。轄底在蒲古只謀反時逃奔渤海,在阿保機取代遙輦氏後,轄底從渤海歸來,被任命為新的於越。但阿保機牢牢掌握著聯盟的軍事和行政實權,於越變得徒有虛名,引起了轄底的不滿。他躲在幕後煽風點火,策劃於密室,並不出面。因為當初阿保機在他歸來時,曾以可汗職位相讓,他拒絕了,所以道德有虧,先就輸了較量的理由。其骨幹成員是阿保機的幾個弟弟剌葛、迭剌、寅底石和安瑞等人,他們打著維護氏族世選制的旗號以為號召,互通聲氣,秘密串連,組成武裝叛亂集團。連續三年,發動了三次較大規模的奪權鬥爭。史稱「諸弟之亂」。
叛亂集團的中心人物是阿保機的大弟弟剌葛,在聯盟任惕隱之職,常跟隨阿保機征南討北,深具軍事才能,也熟諳迭剌掌故,在幾個弟弟中較有威信。三次叛亂都是由他來號召發動的。二弟迭剌智略過人,才思敏捷,頗得阿保機賞識。一次阿保機讓他接待回鶻使者,本來對回鶻語言和文字一點也不瞭解的他,經過與回鶻使者短短不到十天的接觸,竟完全熟悉和掌握了回鶻語言和文字,在汗帳裏把阿保機的話準確無誤地翻譯成回鶻語,並當場筆錄成文,令回鶻使者十分吃驚,當然也難以置信了,可見迭剌是何等的聰明。此後,阿保機便命他根據回鶻文字創制契丹小字。其他兩個弟弟,三弟寅底石和四弟安瑞則完全是懵懂年少,無知無畏,沒有定見,只是受其兄長剌葛的蠱惑而已,並不知道參加叛亂活動的嚴重性,屬於政治上的糊塗蟲。
911年5月,以剌葛為首的四兄弟唆使耶律氏中對阿保機不滿的守舊貴族,藉口索取俘虜來的漢人奴隸和牲畜,突然向阿保機發難。阿保機的妻子述律平料定此事並非如此簡單,便予以拒絕。剌葛四兄弟便借機密謀,準備用武力攻取汗帳,搶奪象徵王權的旗鼓和古老的神帳。安端妻粘睦姑怕禍及己身,向阿保機告密,阿保機隨即採取了措施平息了第一次叛亂。但阿保機鑒於骨肉之情,與諸弟登山盟誓後,原諒了他們,大家繼續維護著表面上的和諧,一切似乎風平浪靜,但在這靜謐的瞬間卻隱藏著巨大的風暴。
古人善卜。一天晚上,述律平也用占卜的方法,想預測一下部落聯盟的前程。便點燃馬糞和艾蒿,放在羊骨上炙烤。契丹的卜筮方法,羊骨被炙透乃吉兆,炙不透乃凶兆。可是在預定的時間內,羊骨不但沒有被炙透,連一道裂紋也未出現。述律平心中大驚,她把這一不吉利的占卜結果告訴了阿保機,要他對四人嚴加防范,不可掉以輕心。
果然不出述律平所料,912年7月,剌葛和迭剌、寅底石、安端在阿保機的叔父、于越轄底的策動下,又發動了第二次叛亂。新任惕隱滑哥也預謀其中。這次叛亂與第一次相比,力量更為強大,聯盟內部的幾個最重要的官員於越、惕隱和夷離堇都行動起來了,組成了強大的叛亂集團,對阿保機的汗位提出了嚴重的挑戰。當叛亂發生時,阿保機正領兵於外,親征術不姑部,命剌葛分兵攻平州(今河北盧龍)。正當阿保機從西南返回途中,剌葛等四兄弟領兵阻道,直言不諱地要求阿保機恢復部落世選制,讓他們四人也有獲得當選可汗的機會和權利。阿保機沒有與他們發生正面衝突,反而引兵南移,來到十七濼。當機立斷,於當天舉行了隆重的繼任可汗的燒柴祭天儀式和選舉儀式柴冊儀。在熊熊燃燒的大火中,阿保機率領各部落長老,祭告祖先和神靈,向東南朝拜太陽神,鄭重宣佈繼任可汗,重掌旗鼓和神帳,繼續擔任契丹八部聯盟的可汗。阿保機這一先發制人的舉措,一下子就取得了政治上的優勢,不但鞏固了權位,相反,他以高舉維護傳統的選舉制的旗幟,以正義之師的名義,率領大軍征討以剌葛為首的叛亂分子。
剌葛等人得知阿保機繼任可汗的傳統儀式舉行完畢後,再也沒有了反抗的理由。于次日紛紛向阿保機繳械投降,表示臣服。阿保機再一次寬容了他們,只把他們囚禁起來,交待清楚問題,並未予以重罰,使之有機可乘。
剌葛等人在吸取了二次叛亂的經驗教訓以後,又謀劃了更加縝密的叛亂計畫,因此,這次的風暴來得更迅捷猛烈。規模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乙室部落的貴族也積極參與進來了,共同組成了更龐大的叛亂集團。
913年3月,以剌葛為首的叛亂集團,乘阿保機出征蘆水之機,三管齊下,一面派迭剌、安端領軍千餘騎,謊稱向阿保機彙報工作,借機下手謀刺阿保機;一面派寅底石去劫奪阿保機的行宮,奪取天子旗鼓和神帳;一面引眾至乙室部落長老堇澱處,自製旗鼓,圖謀篡位。
阿保機是何等聰明的一代聖主,他及時發覺了這個陰謀,隨即布下天網地羅、設伏以待。迭剌、安端素無軍事鬥爭的經驗,豈是老謀深算的阿保機的對手,很快束手就擒。阿保機隨後引軍北上,追擊剌葛。但由寅底石率領的另一支叛軍,卻進展順利,直搗阿保機的可汗營帳,留守營帳的述律平率領自己的親軍珊瑚軍據險自守,終抵擋不住如洪水般兇猛的叛軍,他們放火燒毀大批輜重、武庫和廬帳,搶走了象徵王權的旗鼓和神帳。述律平沉著應戰,一面領兵救火,一面派兵去追,但也只把旗鼓奪回。
刺葛自詡為可汗,聽說阿保機揮師來追,便向北逃竄。阿保機追至土河後,便暫時停止了追擊。阿保機十分傷感地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他們是我的兄弟,胡馬依北風,人情懷故鄉,時間長了,他們自會回來的。」意在麻痹剌葛,其實,他已安排好了他的腹心部侍衛軍和已被征服的鄰族室韋、吐渾等,在剌葛逃亡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最終徹底擊潰了剌葛的叛軍,奪回了神帳。生擒剌葛、轄底、寅底石等叛將。
這次叛亂持續了兩個月之久,戰亂的規模是空前的,戰爭所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正如阿保機所說:「過去大軍出征,輜重連綿數裏,民間原有精馬萬匹,而今只能徒步,牲畜死亡十之八九;過去糧肉充盈,現在士卒只能煮馬駒采野菜以為食。」遂下令處死轄底、滑哥和乙室部的迪裏古等300多人。但對其兄弟卻網開一面,叛亂首領剌葛和迭剌二人杖而釋之;寅底石和安端念其年幼無知,甚至被免罪,不加處置。隨後,阿保機加快了建立國家的步伐。他在913年冬天,再次召集氏族部落長老會議,在蓮花泊燔柴舉行了隆重的傳統選汗儀式,再次確定了自己的權威。
宴會喋血
阿保機連續但任契丹八部聯盟可汗9年,破壞了古老的氏族部落選舉制,有走向君主世襲制和建立奴隸主專制國家的傾向,這就不可避免地和其他貴族勢力發生激烈的利益衝突。繼他的諸弟叛亂之後,916年,契丹八部除他所在的迭剌部外,都對阿保機投了反對票,強烈要求恢復世選制。阿保機萬般無奈,只得交出象徵可汗權力的旗幟和神帳給八部首領。阿保機對他們說:「我任可汗9年,所獲奚人和漢人甚多,我想自創一部專門治理。」
契丹八部首領同意了他的意見。於是阿保機率領著他所創建的奚迭剌部,築城邑於灤河之濱的炭山(今河北沽源附近)。與契丹的遊牧區相比,這裏是先進的農耕區,自然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有著發達的農業文明。阿保機非常重視和發揮漢族謀士韓延徽的智慧,採取以漢治漢的辦法,給他們選擇配偶,發放糧食和鐵制農器,鼓勵他們耕作。對於有手藝的人,鼓勵他們發揮各自的特長;對於奚迭剌部的人用鹽、鐵與契丹八部貿易,也不加禁止。這些措施的實施,便在不長的時間裏,大見成效。阿保機又有了雄厚的經濟實力,於是開始向契丹八部反擊,奪回失去的可汗權位。
經過謀劃,阿保機採納述律平的建議,設下鴻門宴,通知契丹八部大人來鹽池聚會。在酒宴上,阿保機慷慨陳詞:「我每年供給你們足夠的食鹽,提高你們的生活品質,可你們只管坐享其成,哪里想到鹽主人的辛苦。我作為食鹽的主人,要求你們今後每年向我進貢足夠多的牲畜和土特產,否則停止供鹽。」迭剌部的耶律曷魯是阿保機的親信,帶頭擁護,其他七部大人不知是計,面有難色,不願進貢。述律平見狀,命令伏兵沖進會場,將七部大人一個不剩地全部殺死,徹底清除了登上可汗寶座的最後障礙,統一了契丹諸部。
契丹建國
916 年,阿保機宣佈廢除部落聯盟的世選制,建立以契丹族為主的奴隸主國家,阿保機正式登上帝位。在漢族謀士韓延徽、康默記的建議下,一切制度以漢制為繩規,廢突厥可汗稱號,改稱皇帝稱號。阿保機稱「大明大聖天皇帝」,妻述律平稱「應天大明地皇后」,建元「神冊」,國號「契丹」,立長子耶律倍為皇太子,正式確定了皇權的世襲制。終遼一朝,皇位都在阿保機一系傳承。先前選舉可汗的燒柴儀式,以及祭告天地等傳統儀式,此後也作為新皇登基典禮不可或缺的一項禮儀被保存下來。
阿保機稱帝建國後,注重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學習儒家禮儀,逐步建立完善了契丹的國家機構。他把原契丹八部拆分為北府和南府,分別由後族蕭氏(審密)和皇族成員統領,劃定了各部落固定的鎮守之地。各部落夷離堇改稱「令穩」,是南北府宰相治下的普通官員了,實現了朝廷的直接統治,契丹社會出現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
此外,阿保機還令從侄魯不古和突呂不依漢字偏旁創契丹大字,又令皇弟迭剌依回鶻文造契丹小字。文字的出現,對於契丹族的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921年,阿保機命大臣突呂不撰「決獄法」,這是契丹最早的一部法典;又命康默記依漢人城邑建造城郭,修建廟宇等。在臨潢建立城西樓,把上京作為都城。從此以後,北方遊牧民族政權擁有了固定的都城。
阿保機又在各地設置節度使、招討使、防禦使等地方官,還規定了各級官員的品級次序,開始逐步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統治機構。
阿保機還大力推行漢族文化,中原的戰亂,使大批的漢人流入安定的契丹國避難。在上京臨潢府,漢人竟占人口的1/3強。漢人的到來不但給契丹人帶來先進的文化,也帶來先進的科學技術,他任用大量的漢族知識份子,從而促進了契丹社會的發展步伐。
阿保機這些舉措的實施,使契丹社會迅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契丹建國,對中國的歷史影響至為深遠,甚至改變和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在歷史上,契丹的國號曾經有過幾次變動:947年改稱遼,983年改為大契丹,1066年又改稱大遼。此後不再改號,直到1125年被金所滅。但在史書上,通稱為遼。阿保機即被稱為遼太祖。
奴隸制國家的特點就是掠奪成性,況且中原富庶,阿保機很是眼紅,自從他取代遙輦之後,便幾次整軍備武,南侵中原,欲以黃河以北地區為國中心。
那時正是李克用和朱溫爭鋒最盛之時,無暇多顧。因此,阿保機多次揮軍南下,每次都能凱旋還師。但在923年,李存勖滅梁建立唐(後唐)後,就開始騰出手來專門與阿保機決一死戰了。兩軍在幽州一帶展開激戰,李存勖以10萬晉軍,以寡敵眾,大破號稱30萬的契丹騎兵,從此阿保機再也不敢染指南向。
阿保機南侵中原的野心在李存勖的鋒鏑面前徹底挫了銳氣,便對國家的戰略及時做了調整,改為用兵西北和東北,欲清除兩翼的威脅後再戮力向南,實現稱霸中原的野心。924年,阿保機親率契丹雄兵向西征討,很快便擊滅吐渾、黨項、阻卜等部落,迫使甘州回鶻烏主可汗納貢稱臣。兩年時間,阿保機即拓土萬裏,勢力西抵今新疆阿爾泰山一帶。
攻滅渤海
按照既定方針,阿保機解決了西北諸部,便全力轉向東北位於烏蘇裏江一帶的渤海國。渤海原居於粟末水(今松花江)一帶,以靺鞨部人為主體,是唐朝時期我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地方政權,一度受高句麗統治。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高句麗滅亡,粟末靺鞨人徙居營州(今遼寧朝陽),與契丹比鄰而居。武則天時設營州都督府,統轄契丹、靺鞨諸部,後契丹李盡忠反唐,渤海部東奔至挹婁舊地東牟山。契丹人李楷固率契丹軍馬追擊,殺靺鞨族首領乞乞仲象和乞四比羽。仲象之子大祚榮在遼水的天門嶺與李楷固決一死戰,契丹全軍覆決,僅李楷固一人得以逃脫。由此,契丹人與靺鞨人結下世仇。712年,唐睿宗封大祚榮為忽汗州都督、渤海郡王,後世遂號渤海。渤海國以唐制度為旨歸,一切宗唐,使用漢文漢字,形成以唐文化為基礎的渤海文化。號稱海東盛國,疆域最盛時擁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西接契丹,南鄰新羅,北至外興安嶺,東盡於海(今日本海),烏蘇裏江和松花江皆是其內河。
925年12月,阿保機親率大軍30萬,東征渤海。此外還有從回鶻、吐蕃、黨項和沙陀征來的西域兵作為先鋒,又有漢人韓知古、唐默記、韓延徽等統率的漢軍隨同出征,皇后述律平、太子耶律倍、天下兵馬大元帥耶律德光等隨行。阿保機傾舉國之力,志在必得。此時的渤海郡國,早已今非昔比,國事日衰。阿保機率軍直搗渤海西部重鎮扶餘府(今吉林農安縣城),渤海軍一戰即潰,扶餘府很快被攻下。此後,契丹大軍分兵兩路,揮戈直奔渤海京師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縣東)。渤海國王湮譔率文武大臣300余人出降,阿保機將其押送至遼上京臨潢府。阿保機進入忽汗城,刻碑紀功,敘翦滅渤海的功績。926年4月,阿保機易名忽汗城為天福城,改渤海國為東丹國,意為東方的契丹國,設率賓府,實施實際統治。冊封太子耶律倍為東丹王,領原渤海轄地。
7月,凱旋歸來的阿保機,軍至扶餘府,偶感風寒,漸轉沉屙,遷延二日後,與世長辭,終年55歲。為紀念一代聖主阿保機,皇后述律平在阿保機駕崩處建升天殿,並改扶餘府為黃龍府。皇后述律平稱制,攝軍國事。927年11月,述律平廢長立幼,令次子耶律德光繼位,是為遼太宗。契丹在遼太宗的統治下社會的方方面面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斷腕太后
阿保機稱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妻子述律平的襄助。述律平不僅能征善戰,「名震諸夷」,而且富有機謀和政治遠見。在述律平的堅持下,阿保機非常器重和任用漢臣,除韓延徽之外,尚有康默記、韓知古等人,他們協助阿保機定法律、正班爵、實行賦稅制度,為契丹國家制度的形成和社會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阿保機死後,述律平以皇后的身份稱制,掌握了軍政大權。
阿保機和述律平皇后生有三子,長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和三子耶律李胡。阿保機在世時,已確定耶律倍為皇太子,理應繼承皇位,但耶律倍和述律平在國家的發展戰略上意見迥異,貴族內部也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聲音。耶律倍自幼聰慧,就教於漢族名儒,通曉契丹和漢語兩種文字,曾將古奧艱深的《陰符經》翻譯成契丹文,喜用漢語創作詩詞歌賦,是漢族封建文明的推崇者,主張在契丹社會內部進行改革,完全實行封建制。在他治理東丹國時,就不遺餘力地推行漢制漢法,社會晏然。但述律平和耶律德光則極力主張契丹維護奴隸制。於是,圍繞著皇位問題,母子、兄弟間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
在述律平心中,她偏向於耶律德光,在耶律倍被欽定為太子時,耶律德光常隨父出征,20多歲便任天下兵馬大元帥,戰功赫赫。他思想保守,反對漢化,政治觀點與述律平一致,對她又言聽計從。因此,述律平私心主張應立次子為帝。但卻遭到了阿保機舊臣迭裏、匹魯等朝廷重臣的反對。為剷除障礙,述律后搬出氏族古老的禮儀,命他們為太祖殉葬。繼續效忠皇上,漢族大臣趙思溫不服,質問她:「先帝親近之人,莫過於太后,太后何不為臣下則?」述律后正色道:「母寡子幼,暫不能相從於地下,請以手代之」。言畢揮刀自戕,砍下右手腕置於太祖棺內。眾人見狀,無不面面相覷。述律平命令近親侍衛,將不願自刎者,割下頭顱,拋入墓道。可憐百余名大臣能吏、將軍佐官皆被殉葬。後世遂稱述律平為斷腕太后。
耶律德光登基,此即遼太宗,是繼阿保機之後契丹民族又一著名領袖。
而在皇位爭奪戰中失敗了的耶律倍,則被稱之為「讓國皇帝」,依然領有東丹國。但深謀遠慮的述律平太后,害怕耶律倍就國後積蓄力量,與朝廷分庭抗禮,把他軟禁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之後,又將東丹國的大批民眾遷至梁水東平郡(今遼寧遼陽市),擢升東平郡為南京,令耶律倍駐守於此,嚴密監守。耶律倍失去自由,心裏很是苦悶。正在此時,後唐明宗李嗣源派人來請耶律倍,讓他到後唐流亡避難,李嗣源有他自己的打算,他想利用契丹皇室兄弟失和的嫌隙,一方面安慰了耶律倍,一方面也為遼太宗解除了國內的一大隱患,以此來緩和後唐與契丹之間的緊張關係。
930年10月,耶律倍遂以假託到海上打魚為名,帶著渤海妃子高美人及隨員40餘人,漢文典籍數千卷,棄國去唐。回望故國,不禁氣鬱填胸,發出一聲浩歎:「偌大的契丹,竟無我的立錐之地!」遂吟詩一首:「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以此投外國」。
爭霸中原
927 年,耶律德光在母后的支持下,在與兄弟耶律倍爭奪皇位的競爭中,大獲全勝,此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帝位。為了樹威,他繼續阿保機未竟的事業。向南用兵,企圖建立包括黃河以北廣大漢地在內的契丹國。這是契丹的基本國策,在阿保機時,契丹即已先生滅亡了西方的回鶻、黨項,征服了吐蕃,東方又滅了渤海,臣服了高麗,現在唯一能夠與契丹抗衡的,只有中原王朝了。但中原的後唐經濟勢力雄厚,軍隊強盛,耶律德光不敢輕言用兵,他只有韜光養晦,待時而動,待時而為。這機會很快來了。
933 年,68歲的後唐明宗李嗣源駕崩。李從珂和石敬瑭為爭奪帝位,互相猜疑,反目成仇。936年,李從珂徵發大軍討伐石敬瑭,以當時石敬瑭的兵力和能力,還不足以抗衡李從珂。石敬瑭便慌不擇路地勾結契丹以為外援,不但向契丹稱臣,還請求以父執之禮侍奉契丹,以求得契丹出兵相救,並許諾事成之後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早就窺伺機會的耶律德光得信大喜過望。8月,立即發兵相救。9月,遼太宗親率大軍深入雁門,進駐太原,敗後唐張敬達軍;12月,唐廢帝李從珂兵敗,惱羞成怒的李從珂殺死耶律德光的兄長、即投奔後唐的耶律倍(漢名李贊華)然後自焚死。937年,冊封石敬瑭為後晉皇帝。就這樣,耶律德光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垂涎已久的燕雲十六州納入囊中。並約定契丹與後晉永為父子之邦,是時石敬瑭45歲,耶律德光34歲。
942年,石敬瑭死,其侄石重貴(晉出帝)繼位。石重貴是一個有志氣但沒能力的人,不自量力,輕易調整外交政策,對契丹稱孫不稱臣。耶律德光面對臭硬臭硬的石重貴,惱羞成怒。以對契丹違背盟約、不尊長者為藉口,舉兵南侵。從943年到947年,接連發動三次大規模的伐晉之戰,直至滅亡了後晉。
937年正月,耶律德光進入後晉首都開封,他改穿漢族皇帝的服裝,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建國號「大遼」,改年號為大同。正式在中原稱帝,突現了他父親稱霸中原的夙願。在接觸漢族的先進文明後,他不得不接受漢地的封建秩序。
遼國在遼太宗統治時期達到了極盛,他改造了契丹社會,完善了國家體制。此時遼地域廣闊,從漠北到黃河以南,從庫頁島到阿爾泰山,在不同的區域,存在著不同的民族和民族政權,有的還停留在氏族部落社會,有的實行奴隸制,有的實行封建制。耶律德光為了使不同民族的事務都能得以更好的治理,他承襲阿保機「因俗而治 」的原則,採取了不同的社會制度進行治理,為此創制了北南兩套完整的官制,即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收到了極好的成效。
在地方官制方面,遼朝同樣採取了兩套制度,就是部族制和州縣制。契丹和其他遊牧民族地區實行部族制,漢人所居以及東丹國仍保持原有的封建制和文化習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蕃不治漢,漢不治蕃,蕃漢不同治」。在遼朝的統一統治下,不同的社會形態可以平行地發展,而不相互幹擾和影響,保持了社會的繁榮和穩定,實為歷史上的一個創舉。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遼太宗是最早實行一國兩制政治制度的偉大人物。在禮俗方面,他注重學習漢族的先進文化,大量任用漢人官吏,改變契丹落後的風俗習慣。例如他廢除了婚姻制度中姊死妹繼的舊契丹民俗,詔令依漢俗,鼓勵民族間自由通婚,這些都進一步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流和進一步融洽,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契丹和其他民族、特別是與漢族之間的矛盾,促進了契丹社會的和諧和進步。如果說,阿保機是大遼國的建立者和開拓者的話,那麼,耶律德光就是大遼國的發展者和完善者。
契丹八部
契丹是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它的崛起對我國的歷史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契丹原意為「鑌鐵」,以此命名族稱,可見其民族特性是多麼堅固強悍。關於契丹族的起源,流傳最廣的是在史書上言之鑿鑿的一個神話傳說。傳說契丹部落的始祖奇首可汗,一次乘馬沿土河(今赤峰市老哈河)出遊時,遇一女子駕青牛沿潢水(今內蒙古赤峰市西拉木倫河)而來,在木葉山相遇相愛,配為婚姻,生有八子,遂繁衍而為契丹八部。這個傳說顯然有些穿鑿附會的意味,但各個民族在初始時期都免不了有自己族屬的神話傳說,不足為怪。但它起碼說明一個問題,即契丹八部是互為兄弟的血親氏族,有著都以白馬作為圖騰的共同祖先,同時也說明瞭,契丹民族已經從母權制社會過渡到了父權制社會。
當時進入中原的鮮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後,為了獲得馬匹和牛羊、皮毛,曾攻打過契丹族,契丹八部也不斷侵擾北魏邊界,展開擄掠。在整個南北朝時期,整個契丹八部都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不斷遭受北魏、柔然以及其後的北齊、突厥、回鶻等強鄰的壓迫,喪失大量的人口和牲畜,生存空間日益狹小,生存環境日益艱難。但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聯合的重要,仍然各自為戰。只是到了隋朝末年,突厥勢力日益猖獗,不但對中原攻伐不斷,契丹八部更是案上之魚,任其宰割。至此,整個民族都處在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了。契丹八部為了拓展民族的生存空間,才逐漸走向聯合。此時的契丹民族的社會形式才進入到了部落長老會議階段,他們推舉了部落聯盟的酋長,協調各部落的行動,共同禦敵。但這時的聯盟還是鬆散的,不固定的。但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團結起來力量大時,契丹社會就自然而然地進入到了另一個歷史發展階段了,這就是部落聯盟的大發展階段,也是契丹民族告別蒙昧邁向文明的歷史時期了。
628 年(唐貞觀三年),為了擺脫稱雄草原的突厥人的侵擾,聯盟大酋長大賀氏摩會率八部歸順唐朝。唐太宗高興地宴請了摩會及各部落長老,並把象徵酋長權力的旗鼓賜給摩會。唐朝並於648年,在契丹住地設置松漠都督府,八部分置十州,加封此時的聯盟酋長大賀氏窟哥為松漠都督稱號,賜國姓李氏,各部落長分授刺史之職。
契丹的八部聯盟實行長老議會制,還多少存留有原始民主制的遺風,聯盟的酋長由八部民主推薦選舉產生,每三年改選一次。但部落酋長的當選資格,並不是八部輪流坐莊。當時八部中阿大何部最為強大,而大賀氏又是該部落裏人數最多的一個氏族,所以大酋長一般就來源於這一氏族,在這裏已多少有些君主世襲制的味道了,故史稱大賀氏部落聯盟。
契丹八部在連年的軍事戰爭中,產生了一位軍事首領夷離堇,地位僅次於聯盟酋長,唐朝又加封其為靜析軍副大使。735年12月,乙室活部貴族涅裏(雅裏)殺聯盟長鬱捷,繼襲松漠都督。重建以乙室活部為主的部落聯盟,至此,存在了100多年的大賀氏部落聯盟被遙輦氏替代。
涅裏推舉乙室部的遙輦氏阻午為新契丹八部聯盟長,並效仿突厥政權形式,稱聯盟酋長為可汗。也就從這時起,推選出的可汗要經過「柴冊儀」,亦即八部的部落長老要舉行共同的燒柴儀式,在熊熊大火中向東方拜祭太陽,並由審密族(母親氏族)的長老牽馬。只有經過這些儀式,可汗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和尊敬,也才能行使權力。
涅裏出任夷離堇,實際上他掌握了契丹族的軍政大權。由此可見,夷離堇位置的重要性。涅裏是阿保機的八世祖,自此後,夷離堇一職就在耶律一族選任。745年,回紇滅突厥,契丹遙輦部落聯盟改附回紇,時間長達100年之久,受盡回紇汗國的壓迫和盤剝。840年,契丹遙輦氏聯盟長屈戌趁回紇汗國被黠戛斯推翻之際,重新投入唐朝懷抱。唐授屈戌為雲麾將軍。但此時,唐朝已處於帝國的後期,藩鎮割據,宦官專權,自身正處於風雪飄搖之中,已無力約束契丹。契丹適逢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外部發展環境,契丹民族便迅速發展壯大起來了。
耶律家族
耶律家族在契丹民族中絕對是一個黃金家族,阿保機的八世祖涅裏深具雄才大略,重建契丹八部,使契丹族起死回生,其所屬的迭剌部長期擔任聯盟的夷離堇,掌握著軍事和裁判權。阿保機的祖父勻德實、父親撒剌的、叔父釋魯也都先後充任遙輦氏部落聯盟的夷離堇,在聯盟內部一言九鼎。而且迭剌部靠近漢地,所以最早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受農耕文化的影響很深,農牧業發達,鐵器也普遍使用,經濟文化較其他七部都發展得快。
據《遼史.太祖紀贊》記載:夷離董勻德實「始教民稼穡,善畜牧」。撒剌的任夷離堇時:「始治鐵冶,教民鼓鑄」。由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冶鐵業的推廣和畜牧業的發展,必將極大地推動契丹社會前進的步伐,加速氏族制的解體和奴隸制社會的形成。
按照慣例,軍事首長夷離堇由迭剌部涅裏的後裔耶律氏家族世選產生。《遼史》記載,自阿保機四代祖耨裏思以下,耶律家族任迭剌部夷離堇者共13人,24任。形成了事實上的世襲制,耶律氏掌握著聯盟的軍權,在對外的掠奪戰爭中,獲得了大量的牲畜和俘虜,成了最大的奴隸主。
由於夷離堇這個職位可以利用戰爭直接獲得財富,因此爭奪這個職位的鬥爭就異常激烈起來。夷離堇為迭剌部世選,爭奪於是就在迭剌部貴族之間展開。
阿保機是遼朝的創立者,生於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家族是契丹八部中最強大的迭剌部最顯貴的耶律氏族,世為遙輦氏時代迭剌部的夷離堇。為奪取夷離堇的大權,內部互相殺伐,異常殘酷和血腥。阿保機出生那年,耶律狼德家族謀殺其祖父勻德實,奪得夷離堇職位。在混戰中,阿保機險些喪命,勻德實的妻子蕭月裏朵抱著他逃到突呂不部的營帳,藏匿起來,為以防萬一,又在他的臉上塗上黑墨,始得倖免於難。不久,勻德實系的蒲古只殲滅狼德,又奪回了失去的政權。此後,夷離堇一職便在勻德實一系世選。
在阿保機父親撒剌的任夷離堇之後,其叔叔的兒子奄古只(勻德實弟帖剌後人)被選為新的夷離堇,異母弟轄底不服,在撒剌的親弟釋魯的支持下,強行舉行柴冊儀,祭拜太陽,奪得夷離堇職位。為感謝釋魯,便立他為「於越」。這是一個新的職位,在契丹的歷史上是個重要的事件。因為他的地位要高於夷離堇僅次於聯盟可汗,總攬軍國大事,是握有軍政實權的一職。釋魯任於越後,創建了一支侍衛親軍「撻馬」,以防不測。
阿保機自幼聰明過人,他的叔父、于越釋魯每遇疑難問題時,總要找他商量,徵求他的意見,每次他都侃侃而談,給他叔父滿意的答案。據史料記載:阿保機為人磊落,機智多謀,與眾不群,雄建勇武,有膽略,好騎射,鐵厚一寸射而穿之。釋魯常誇讚他說:「論才識,我僅是水裏的一條蛇,我侄兒(阿保機)卻是天上的一條龍;我是草原上的一匹狼,我侄兒可是山中的一隻斑瀾猛虎啊!」出征時常把他帶在身邊,以歷練他的軍事才能。不久,就任命阿保機為「撻馬鉞沙裏」,即侍衛親軍的首領。
但釋魯在於越的位置上,逐漸變得專橫跋扈起來,引起了氏族內部貴族們的不滿。不久,蒲古只聯合耶律氏的其他家庭,對釋魯一族突然襲擊大開殺戒,夷離堇轄底倉惶出逃,投奔到渤海。唯有阿保機臨危不懼,率領自己手下的撻馬精兵,與蒲古只等貴族勢力展開血戰,最後擊滅了以蒲古只為首的三大貴族之家,從而扭轉了局勢,掌握了主動。並于901年(唐天復元年)被選為夷離堇,又於903年,被推選為於越,「總知軍國事」,成為遙輦部落聯盟的實際統治者。
此後,阿保機積極對外用兵,連克室韋、于厥、奚,後又征服霫及東北女真未附之部落,並且向南與李存勖結盟,攻佔了劉仁恭統治的河北等地。俘獲了大量的奴隸和牲畜,當時他的實際權力和經濟勢力已遠遠超過了聯盟可汗痕德董。在掠奪戰爭中,阿保機的政治影響不斷增加,終於在唐天祐四年(907年)正月,阿保機利用契丹八部原有的部落選舉儀式,廢掉痕德董,取代了遙輦氏(被推舉為大人),成為契丹族強有力的領袖。
阿保機非常仰慕中原先進的農耕文化和政治制度,因此,重用漢人,尤其是漢人中的知識份子,這些人幫助他建立了各種政治文化制度,促進了契丹社會的發展,使契丹社會內部具備了建立國家的客觀條件,這為阿保機的稱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諸弟之亂
阿保機在漢族知識份子如韓知古、韓延徽的影響下,決心在契丹建立帝制,像中原皇帝那樣,實現可汗權位的終身制和世襲制。要打破契丹舊制,勢必要遭到氏族貴族的不滿和反對,為恢復和維持契丹古老的世選制,那些和阿保機一樣具有當選資格的氏族貴族,即來自迭剌部的阿保機的親族,便串通一氣,拉幫結派,決心與阿保機決一雌雄,以其恢復被阿保機破壞了的世選制度。因此,圍繞爭奪可汗權位的鬥爭隨之展開。
在阿保機擔任可汗的第五年,仍然「久不受代」,沒有改選的意思。阿保機不肯交出權力,其他人便沒有當選的機會。
在阿保機的親族中,最有資格和能力與阿保機進行較量的是其叔父耶律轄底。轄底在蒲古只謀反時逃奔渤海,在阿保機取代遙輦氏後,轄底從渤海歸來,被任命為新的於越。但阿保機牢牢掌握著聯盟的軍事和行政實權,於越變得徒有虛名,引起了轄底的不滿。他躲在幕後煽風點火,策劃於密室,並不出面。因為當初阿保機在他歸來時,曾以可汗職位相讓,他拒絕了,所以道德有虧,先就輸了較量的理由。其骨幹成員是阿保機的幾個弟弟剌葛、迭剌、寅底石和安瑞等人,他們打著維護氏族世選制的旗號以為號召,互通聲氣,秘密串連,組成武裝叛亂集團。連續三年,發動了三次較大規模的奪權鬥爭。史稱「諸弟之亂」。
叛亂集團的中心人物是阿保機的大弟弟剌葛,在聯盟任惕隱之職,常跟隨阿保機征南討北,深具軍事才能,也熟諳迭剌掌故,在幾個弟弟中較有威信。三次叛亂都是由他來號召發動的。二弟迭剌智略過人,才思敏捷,頗得阿保機賞識。一次阿保機讓他接待回鶻使者,本來對回鶻語言和文字一點也不瞭解的他,經過與回鶻使者短短不到十天的接觸,竟完全熟悉和掌握了回鶻語言和文字,在汗帳裏把阿保機的話準確無誤地翻譯成回鶻語,並當場筆錄成文,令回鶻使者十分吃驚,當然也難以置信了,可見迭剌是何等的聰明。此後,阿保機便命他根據回鶻文字創制契丹小字。其他兩個弟弟,三弟寅底石和四弟安瑞則完全是懵懂年少,無知無畏,沒有定見,只是受其兄長剌葛的蠱惑而已,並不知道參加叛亂活動的嚴重性,屬於政治上的糊塗蟲。
911年5月,以剌葛為首的四兄弟唆使耶律氏中對阿保機不滿的守舊貴族,藉口索取俘虜來的漢人奴隸和牲畜,突然向阿保機發難。阿保機的妻子述律平料定此事並非如此簡單,便予以拒絕。剌葛四兄弟便借機密謀,準備用武力攻取汗帳,搶奪象徵王權的旗鼓和古老的神帳。安端妻粘睦姑怕禍及己身,向阿保機告密,阿保機隨即採取了措施平息了第一次叛亂。但阿保機鑒於骨肉之情,與諸弟登山盟誓後,原諒了他們,大家繼續維護著表面上的和諧,一切似乎風平浪靜,但在這靜謐的瞬間卻隱藏著巨大的風暴。
古人善卜。一天晚上,述律平也用占卜的方法,想預測一下部落聯盟的前程。便點燃馬糞和艾蒿,放在羊骨上炙烤。契丹的卜筮方法,羊骨被炙透乃吉兆,炙不透乃凶兆。可是在預定的時間內,羊骨不但沒有被炙透,連一道裂紋也未出現。述律平心中大驚,她把這一不吉利的占卜結果告訴了阿保機,要他對四人嚴加防范,不可掉以輕心。
果然不出述律平所料,912年7月,剌葛和迭剌、寅底石、安端在阿保機的叔父、于越轄底的策動下,又發動了第二次叛亂。新任惕隱滑哥也預謀其中。這次叛亂與第一次相比,力量更為強大,聯盟內部的幾個最重要的官員於越、惕隱和夷離堇都行動起來了,組成了強大的叛亂集團,對阿保機的汗位提出了嚴重的挑戰。當叛亂發生時,阿保機正領兵於外,親征術不姑部,命剌葛分兵攻平州(今河北盧龍)。正當阿保機從西南返回途中,剌葛等四兄弟領兵阻道,直言不諱地要求阿保機恢復部落世選制,讓他們四人也有獲得當選可汗的機會和權利。阿保機沒有與他們發生正面衝突,反而引兵南移,來到十七濼。當機立斷,於當天舉行了隆重的繼任可汗的燒柴祭天儀式和選舉儀式柴冊儀。在熊熊燃燒的大火中,阿保機率領各部落長老,祭告祖先和神靈,向東南朝拜太陽神,鄭重宣佈繼任可汗,重掌旗鼓和神帳,繼續擔任契丹八部聯盟的可汗。阿保機這一先發制人的舉措,一下子就取得了政治上的優勢,不但鞏固了權位,相反,他以高舉維護傳統的選舉制的旗幟,以正義之師的名義,率領大軍征討以剌葛為首的叛亂分子。
剌葛等人得知阿保機繼任可汗的傳統儀式舉行完畢後,再也沒有了反抗的理由。于次日紛紛向阿保機繳械投降,表示臣服。阿保機再一次寬容了他們,只把他們囚禁起來,交待清楚問題,並未予以重罰,使之有機可乘。
剌葛等人在吸取了二次叛亂的經驗教訓以後,又謀劃了更加縝密的叛亂計畫,因此,這次的風暴來得更迅捷猛烈。規模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乙室部落的貴族也積極參與進來了,共同組成了更龐大的叛亂集團。
913年3月,以剌葛為首的叛亂集團,乘阿保機出征蘆水之機,三管齊下,一面派迭剌、安端領軍千餘騎,謊稱向阿保機彙報工作,借機下手謀刺阿保機;一面派寅底石去劫奪阿保機的行宮,奪取天子旗鼓和神帳;一面引眾至乙室部落長老堇澱處,自製旗鼓,圖謀篡位。
阿保機是何等聰明的一代聖主,他及時發覺了這個陰謀,隨即布下天網地羅、設伏以待。迭剌、安端素無軍事鬥爭的經驗,豈是老謀深算的阿保機的對手,很快束手就擒。阿保機隨後引軍北上,追擊剌葛。但由寅底石率領的另一支叛軍,卻進展順利,直搗阿保機的可汗營帳,留守營帳的述律平率領自己的親軍珊瑚軍據險自守,終抵擋不住如洪水般兇猛的叛軍,他們放火燒毀大批輜重、武庫和廬帳,搶走了象徵王權的旗鼓和神帳。述律平沉著應戰,一面領兵救火,一面派兵去追,但也只把旗鼓奪回。
刺葛自詡為可汗,聽說阿保機揮師來追,便向北逃竄。阿保機追至土河後,便暫時停止了追擊。阿保機十分傷感地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他們是我的兄弟,胡馬依北風,人情懷故鄉,時間長了,他們自會回來的。」意在麻痹剌葛,其實,他已安排好了他的腹心部侍衛軍和已被征服的鄰族室韋、吐渾等,在剌葛逃亡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最終徹底擊潰了剌葛的叛軍,奪回了神帳。生擒剌葛、轄底、寅底石等叛將。
這次叛亂持續了兩個月之久,戰亂的規模是空前的,戰爭所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正如阿保機所說:「過去大軍出征,輜重連綿數裏,民間原有精馬萬匹,而今只能徒步,牲畜死亡十之八九;過去糧肉充盈,現在士卒只能煮馬駒采野菜以為食。」遂下令處死轄底、滑哥和乙室部的迪裏古等300多人。但對其兄弟卻網開一面,叛亂首領剌葛和迭剌二人杖而釋之;寅底石和安端念其年幼無知,甚至被免罪,不加處置。隨後,阿保機加快了建立國家的步伐。他在913年冬天,再次召集氏族部落長老會議,在蓮花泊燔柴舉行了隆重的傳統選汗儀式,再次確定了自己的權威。
宴會喋血
阿保機連續但任契丹八部聯盟可汗9年,破壞了古老的氏族部落選舉制,有走向君主世襲制和建立奴隸主專制國家的傾向,這就不可避免地和其他貴族勢力發生激烈的利益衝突。繼他的諸弟叛亂之後,916年,契丹八部除他所在的迭剌部外,都對阿保機投了反對票,強烈要求恢復世選制。阿保機萬般無奈,只得交出象徵可汗權力的旗幟和神帳給八部首領。阿保機對他們說:「我任可汗9年,所獲奚人和漢人甚多,我想自創一部專門治理。」
契丹八部首領同意了他的意見。於是阿保機率領著他所創建的奚迭剌部,築城邑於灤河之濱的炭山(今河北沽源附近)。與契丹的遊牧區相比,這裏是先進的農耕區,自然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有著發達的農業文明。阿保機非常重視和發揮漢族謀士韓延徽的智慧,採取以漢治漢的辦法,給他們選擇配偶,發放糧食和鐵制農器,鼓勵他們耕作。對於有手藝的人,鼓勵他們發揮各自的特長;對於奚迭剌部的人用鹽、鐵與契丹八部貿易,也不加禁止。這些措施的實施,便在不長的時間裏,大見成效。阿保機又有了雄厚的經濟實力,於是開始向契丹八部反擊,奪回失去的可汗權位。
經過謀劃,阿保機採納述律平的建議,設下鴻門宴,通知契丹八部大人來鹽池聚會。在酒宴上,阿保機慷慨陳詞:「我每年供給你們足夠的食鹽,提高你們的生活品質,可你們只管坐享其成,哪里想到鹽主人的辛苦。我作為食鹽的主人,要求你們今後每年向我進貢足夠多的牲畜和土特產,否則停止供鹽。」迭剌部的耶律曷魯是阿保機的親信,帶頭擁護,其他七部大人不知是計,面有難色,不願進貢。述律平見狀,命令伏兵沖進會場,將七部大人一個不剩地全部殺死,徹底清除了登上可汗寶座的最後障礙,統一了契丹諸部。
契丹建國
916 年,阿保機宣佈廢除部落聯盟的世選制,建立以契丹族為主的奴隸主國家,阿保機正式登上帝位。在漢族謀士韓延徽、康默記的建議下,一切制度以漢制為繩規,廢突厥可汗稱號,改稱皇帝稱號。阿保機稱「大明大聖天皇帝」,妻述律平稱「應天大明地皇后」,建元「神冊」,國號「契丹」,立長子耶律倍為皇太子,正式確定了皇權的世襲制。終遼一朝,皇位都在阿保機一系傳承。先前選舉可汗的燒柴儀式,以及祭告天地等傳統儀式,此後也作為新皇登基典禮不可或缺的一項禮儀被保存下來。
阿保機稱帝建國後,注重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學習儒家禮儀,逐步建立完善了契丹的國家機構。他把原契丹八部拆分為北府和南府,分別由後族蕭氏(審密)和皇族成員統領,劃定了各部落固定的鎮守之地。各部落夷離堇改稱「令穩」,是南北府宰相治下的普通官員了,實現了朝廷的直接統治,契丹社會出現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
此外,阿保機還令從侄魯不古和突呂不依漢字偏旁創契丹大字,又令皇弟迭剌依回鶻文造契丹小字。文字的出現,對於契丹族的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921年,阿保機命大臣突呂不撰「決獄法」,這是契丹最早的一部法典;又命康默記依漢人城邑建造城郭,修建廟宇等。在臨潢建立城西樓,把上京作為都城。從此以後,北方遊牧民族政權擁有了固定的都城。
阿保機又在各地設置節度使、招討使、防禦使等地方官,還規定了各級官員的品級次序,開始逐步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統治機構。
阿保機還大力推行漢族文化,中原的戰亂,使大批的漢人流入安定的契丹國避難。在上京臨潢府,漢人竟占人口的1/3強。漢人的到來不但給契丹人帶來先進的文化,也帶來先進的科學技術,他任用大量的漢族知識份子,從而促進了契丹社會的發展步伐。
阿保機這些舉措的實施,使契丹社會迅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契丹建國,對中國的歷史影響至為深遠,甚至改變和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在歷史上,契丹的國號曾經有過幾次變動:947年改稱遼,983年改為大契丹,1066年又改稱大遼。此後不再改號,直到1125年被金所滅。但在史書上,通稱為遼。阿保機即被稱為遼太祖。
奴隸制國家的特點就是掠奪成性,況且中原富庶,阿保機很是眼紅,自從他取代遙輦之後,便幾次整軍備武,南侵中原,欲以黃河以北地區為國中心。
那時正是李克用和朱溫爭鋒最盛之時,無暇多顧。因此,阿保機多次揮軍南下,每次都能凱旋還師。但在923年,李存勖滅梁建立唐(後唐)後,就開始騰出手來專門與阿保機決一死戰了。兩軍在幽州一帶展開激戰,李存勖以10萬晉軍,以寡敵眾,大破號稱30萬的契丹騎兵,從此阿保機再也不敢染指南向。
阿保機南侵中原的野心在李存勖的鋒鏑面前徹底挫了銳氣,便對國家的戰略及時做了調整,改為用兵西北和東北,欲清除兩翼的威脅後再戮力向南,實現稱霸中原的野心。924年,阿保機親率契丹雄兵向西征討,很快便擊滅吐渾、黨項、阻卜等部落,迫使甘州回鶻烏主可汗納貢稱臣。兩年時間,阿保機即拓土萬裏,勢力西抵今新疆阿爾泰山一帶。
攻滅渤海
按照既定方針,阿保機解決了西北諸部,便全力轉向東北位於烏蘇裏江一帶的渤海國。渤海原居於粟末水(今松花江)一帶,以靺鞨部人為主體,是唐朝時期我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地方政權,一度受高句麗統治。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高句麗滅亡,粟末靺鞨人徙居營州(今遼寧朝陽),與契丹比鄰而居。武則天時設營州都督府,統轄契丹、靺鞨諸部,後契丹李盡忠反唐,渤海部東奔至挹婁舊地東牟山。契丹人李楷固率契丹軍馬追擊,殺靺鞨族首領乞乞仲象和乞四比羽。仲象之子大祚榮在遼水的天門嶺與李楷固決一死戰,契丹全軍覆決,僅李楷固一人得以逃脫。由此,契丹人與靺鞨人結下世仇。712年,唐睿宗封大祚榮為忽汗州都督、渤海郡王,後世遂號渤海。渤海國以唐制度為旨歸,一切宗唐,使用漢文漢字,形成以唐文化為基礎的渤海文化。號稱海東盛國,疆域最盛時擁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西接契丹,南鄰新羅,北至外興安嶺,東盡於海(今日本海),烏蘇裏江和松花江皆是其內河。
925年12月,阿保機親率大軍30萬,東征渤海。此外還有從回鶻、吐蕃、黨項和沙陀征來的西域兵作為先鋒,又有漢人韓知古、唐默記、韓延徽等統率的漢軍隨同出征,皇后述律平、太子耶律倍、天下兵馬大元帥耶律德光等隨行。阿保機傾舉國之力,志在必得。此時的渤海郡國,早已今非昔比,國事日衰。阿保機率軍直搗渤海西部重鎮扶餘府(今吉林農安縣城),渤海軍一戰即潰,扶餘府很快被攻下。此後,契丹大軍分兵兩路,揮戈直奔渤海京師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縣東)。渤海國王湮譔率文武大臣300余人出降,阿保機將其押送至遼上京臨潢府。阿保機進入忽汗城,刻碑紀功,敘翦滅渤海的功績。926年4月,阿保機易名忽汗城為天福城,改渤海國為東丹國,意為東方的契丹國,設率賓府,實施實際統治。冊封太子耶律倍為東丹王,領原渤海轄地。
7月,凱旋歸來的阿保機,軍至扶餘府,偶感風寒,漸轉沉屙,遷延二日後,與世長辭,終年55歲。為紀念一代聖主阿保機,皇后述律平在阿保機駕崩處建升天殿,並改扶餘府為黃龍府。皇后述律平稱制,攝軍國事。927年11月,述律平廢長立幼,令次子耶律德光繼位,是為遼太宗。契丹在遼太宗的統治下社會的方方面面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斷腕太后
阿保機稱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妻子述律平的襄助。述律平不僅能征善戰,「名震諸夷」,而且富有機謀和政治遠見。在述律平的堅持下,阿保機非常器重和任用漢臣,除韓延徽之外,尚有康默記、韓知古等人,他們協助阿保機定法律、正班爵、實行賦稅制度,為契丹國家制度的形成和社會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阿保機死後,述律平以皇后的身份稱制,掌握了軍政大權。
阿保機和述律平皇后生有三子,長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和三子耶律李胡。阿保機在世時,已確定耶律倍為皇太子,理應繼承皇位,但耶律倍和述律平在國家的發展戰略上意見迥異,貴族內部也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聲音。耶律倍自幼聰慧,就教於漢族名儒,通曉契丹和漢語兩種文字,曾將古奧艱深的《陰符經》翻譯成契丹文,喜用漢語創作詩詞歌賦,是漢族封建文明的推崇者,主張在契丹社會內部進行改革,完全實行封建制。在他治理東丹國時,就不遺餘力地推行漢制漢法,社會晏然。但述律平和耶律德光則極力主張契丹維護奴隸制。於是,圍繞著皇位問題,母子、兄弟間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
在述律平心中,她偏向於耶律德光,在耶律倍被欽定為太子時,耶律德光常隨父出征,20多歲便任天下兵馬大元帥,戰功赫赫。他思想保守,反對漢化,政治觀點與述律平一致,對她又言聽計從。因此,述律平私心主張應立次子為帝。但卻遭到了阿保機舊臣迭裏、匹魯等朝廷重臣的反對。為剷除障礙,述律后搬出氏族古老的禮儀,命他們為太祖殉葬。繼續效忠皇上,漢族大臣趙思溫不服,質問她:「先帝親近之人,莫過於太后,太后何不為臣下則?」述律后正色道:「母寡子幼,暫不能相從於地下,請以手代之」。言畢揮刀自戕,砍下右手腕置於太祖棺內。眾人見狀,無不面面相覷。述律平命令近親侍衛,將不願自刎者,割下頭顱,拋入墓道。可憐百余名大臣能吏、將軍佐官皆被殉葬。後世遂稱述律平為斷腕太后。
耶律德光登基,此即遼太宗,是繼阿保機之後契丹民族又一著名領袖。
而在皇位爭奪戰中失敗了的耶律倍,則被稱之為「讓國皇帝」,依然領有東丹國。但深謀遠慮的述律平太后,害怕耶律倍就國後積蓄力量,與朝廷分庭抗禮,把他軟禁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之後,又將東丹國的大批民眾遷至梁水東平郡(今遼寧遼陽市),擢升東平郡為南京,令耶律倍駐守於此,嚴密監守。耶律倍失去自由,心裏很是苦悶。正在此時,後唐明宗李嗣源派人來請耶律倍,讓他到後唐流亡避難,李嗣源有他自己的打算,他想利用契丹皇室兄弟失和的嫌隙,一方面安慰了耶律倍,一方面也為遼太宗解除了國內的一大隱患,以此來緩和後唐與契丹之間的緊張關係。
930年10月,耶律倍遂以假託到海上打魚為名,帶著渤海妃子高美人及隨員40餘人,漢文典籍數千卷,棄國去唐。回望故國,不禁氣鬱填胸,發出一聲浩歎:「偌大的契丹,竟無我的立錐之地!」遂吟詩一首:「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以此投外國」。
爭霸中原
927 年,耶律德光在母后的支持下,在與兄弟耶律倍爭奪皇位的競爭中,大獲全勝,此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帝位。為了樹威,他繼續阿保機未竟的事業。向南用兵,企圖建立包括黃河以北廣大漢地在內的契丹國。這是契丹的基本國策,在阿保機時,契丹即已先生滅亡了西方的回鶻、黨項,征服了吐蕃,東方又滅了渤海,臣服了高麗,現在唯一能夠與契丹抗衡的,只有中原王朝了。但中原的後唐經濟勢力雄厚,軍隊強盛,耶律德光不敢輕言用兵,他只有韜光養晦,待時而動,待時而為。這機會很快來了。
933 年,68歲的後唐明宗李嗣源駕崩。李從珂和石敬瑭為爭奪帝位,互相猜疑,反目成仇。936年,李從珂徵發大軍討伐石敬瑭,以當時石敬瑭的兵力和能力,還不足以抗衡李從珂。石敬瑭便慌不擇路地勾結契丹以為外援,不但向契丹稱臣,還請求以父執之禮侍奉契丹,以求得契丹出兵相救,並許諾事成之後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早就窺伺機會的耶律德光得信大喜過望。8月,立即發兵相救。9月,遼太宗親率大軍深入雁門,進駐太原,敗後唐張敬達軍;12月,唐廢帝李從珂兵敗,惱羞成怒的李從珂殺死耶律德光的兄長、即投奔後唐的耶律倍(漢名李贊華)然後自焚死。937年,冊封石敬瑭為後晉皇帝。就這樣,耶律德光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垂涎已久的燕雲十六州納入囊中。並約定契丹與後晉永為父子之邦,是時石敬瑭45歲,耶律德光34歲。
942年,石敬瑭死,其侄石重貴(晉出帝)繼位。石重貴是一個有志氣但沒能力的人,不自量力,輕易調整外交政策,對契丹稱孫不稱臣。耶律德光面對臭硬臭硬的石重貴,惱羞成怒。以對契丹違背盟約、不尊長者為藉口,舉兵南侵。從943年到947年,接連發動三次大規模的伐晉之戰,直至滅亡了後晉。
937年正月,耶律德光進入後晉首都開封,他改穿漢族皇帝的服裝,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建國號「大遼」,改年號為大同。正式在中原稱帝,突現了他父親稱霸中原的夙願。在接觸漢族的先進文明後,他不得不接受漢地的封建秩序。
遼國在遼太宗統治時期達到了極盛,他改造了契丹社會,完善了國家體制。此時遼地域廣闊,從漠北到黃河以南,從庫頁島到阿爾泰山,在不同的區域,存在著不同的民族和民族政權,有的還停留在氏族部落社會,有的實行奴隸制,有的實行封建制。耶律德光為了使不同民族的事務都能得以更好的治理,他承襲阿保機「因俗而治 」的原則,採取了不同的社會制度進行治理,為此創制了北南兩套完整的官制,即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收到了極好的成效。
在地方官制方面,遼朝同樣採取了兩套制度,就是部族制和州縣制。契丹和其他遊牧民族地區實行部族制,漢人所居以及東丹國仍保持原有的封建制和文化習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蕃不治漢,漢不治蕃,蕃漢不同治」。在遼朝的統一統治下,不同的社會形態可以平行地發展,而不相互幹擾和影響,保持了社會的繁榮和穩定,實為歷史上的一個創舉。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遼太宗是最早實行一國兩制政治制度的偉大人物。在禮俗方面,他注重學習漢族的先進文化,大量任用漢人官吏,改變契丹落後的風俗習慣。例如他廢除了婚姻制度中姊死妹繼的舊契丹民俗,詔令依漢俗,鼓勵民族間自由通婚,這些都進一步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流和進一步融洽,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契丹和其他民族、特別是與漢族之間的矛盾,促進了契丹社會的和諧和進步。如果說,阿保機是大遼國的建立者和開拓者的話,那麼,耶律德光就是大遼國的發展者和完善者。
2009年3月28日星期六
風雲帳下
風雲帳下:後唐崛起真相解密
獨眼英雄
西元895年冬季,黃巢農民軍攻入長安。公卿貴族,朱門衣冠,或死或亡。「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卻食齏」。貧富貴賤顛倒,都是朝夕間事。天下紛擾,百姓荼毒。各地豪傑乘勢而起,以勤王的名義紛紛割地稱王,都想於亂中成就一番霸業。其中,最傑出的一支地方豪強,當屬崛起於塞北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被時人稱為「虎父龍子」的亂世英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
李克用是內遷的沙陀族人,沙陀族屬於西突厥的一部,由於駐地在沙磧,且名為沙陀磧(今新疆古爾班通古沙漠),所以對外號稱沙陀部,並以朱邪(音爺)為姓。相傳他們的先祖出生於雕窩之中,酋長因為他生得怪異,便讓各族輪流撫養,因此得姓「諸爺 」,即不是一個人撫養,後來訛傳成了朱邪。祖上從唐太宗時就開始戮力王事,守土拓邊。李克用的父親朱邪因為鎮壓龐勳起義有功,被唐朝廷任命為單於大都護、振武軍節度使,賜給皇姓,遂改名為李國昌。
李克用年少時即隨父南北殺伐,所向無敵。練得弓馬嫺熟,有一箭射落雙雕的騎射功夫,韃靼人為之折服,軍中呼為「飛虎子」。被諸部嫉恨,為避禍端,李克用便帶全族人歸依了唐朝,被任命為雲州(今山西大同)刺史。後來,李克用殺掉大同軍防禦使,全部佔領了雲州。唐朝派兵討伐,但被李克用打敗。不久,唐僖宗繼位,改變了政策,對李克用進行招撫,任命他為大同軍防禦使。
黃巢起義軍逼近首都後,長安眼看不保,時局危殆,王朝風雨飄搖,唐僖宗緊急下詔,讓李克用父子勤王。
李克用遂率雜胡勁旅3萬餘人,全身衣黑,號「鴉兒軍」,南下勤王。一路連克連捷,異常驍勇,在良田陂(今陝西華縣西南)大敗黃巢屬將尚讓,立下頭功,黃巢被迫退出長安。時年28歲的李克用因此被封為河東節度使、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使相,地位開始顯赫。「使」指的是節度使,「相」指宰相,在唐朝沒有正式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職權就相當於宰相,所以李克用就合稱使相。後又襲封為晉王,坐鎮晉陽。從此以後,以晉陽為中心的廣大地區便成了李克用的大本營,而且也成為李存勖與朱溫爭戰的根據地。
他以此為根據地,北攻雲幽,南略關中,長驅入山東,可謂盛極一時,威名貫四海。可貴的是,李克用一生以唐朝忠臣自矜,以匡扶唐室為己任。割據一方的蜀王王建曾寫信給他,約他同時在各佔據之地稱帝建國。他斷然拒絕,發誓此生絕不做這種喪失氣節之事。後梁朱溫滅唐稱帝后,李克用為恢復唐室,多次興師討伐,與之爭鋒數十年。為表忠心,他死前一直不願稱帝。
李克用因為一目失明而被稱為「 獨眼龍」,楊行密時任淮南節度使(後建立吳國,五代十國之一),聞李克用威名,很想見識他的相貌。遂遣畫工扮作客商潛入晉陽,李克用偵知畫工行蹤及意圖,很快將其擒獲。盛怒地對畫工說:「我一佩服你有種,二佩服你有才。既然楊行密派你來為我寫真,料必是丹青妙手,畫藝高超。我給你一個機會,如畫得像,有賞;如畫得不像,哼,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祭日。」時暑熱逼人,李克用正手執摺扇,納風消夏。畫工靈感立至,急中生智,在畫中以扇之一角遮住了李克用失明的右眼。李克用看後,心裏佩服,表面上故意刁難說:「你這是在阿諛討好我。」命令畫工重畫,不得重復。畫工很快又以一幅《將軍行獵圖》的挽弓射箭動作,來掩飾李克用一目失明的缺陷,又同時表現了他的英武精神,創意超絕。李克用連聲叫好,重賞了畫工並將他安全送回淮南。
朱溫曾經是黃巢手下的高級將領,黃巢農民軍被趕出長安後,在唐的策反下歸降唐朝,被唐僖宗賜名朱全忠(後恢復原名)。但他名全忠而心實不忠,是個投機分子,野心勃勃,覬覦皇位已久。
當時,在各藩鎮節度使中,唯一可以與之爭鋒的只有李克用的晉軍,朱溫深感他是自己日後爭霸天下的主要障礙。因此,當李克用追剿黃巢農民軍凱旋回師,途徑汴梁時,朱溫假借犒軍的名義,將李克用延入汴州,美酒美女,盛情款待。李克用大為感動,哪有提防,喝得酩酊大醉,直誇朱溫講義氣,夠朋友。卻不料朱溫背後磨刀霍霍,入夜舉火為號,派精兵圍攻李克用居住的上源驛,四面縱火焚燒,準備一舉除掉日後的心腹大患。李克用醉得不省人事,橫沖將軍李嗣源(後唐明宗)背著他東突西竄,拼死保護。也是李克用命不該絕,剛才還皓月當空,突然之間卻風雲驟起,雷雨傾盆,把熊熊烈焰一會兒就澆滅了。李克用在電閃雷鳴之中逃離火海,僥倖保住了性命,倉皇沖出重圍,縋城而下,逃出了汴州。命雖保住了,但勢力大損。從此之後,兩巨頭反目成仇,晉梁之間,結下瞭解不開的深仇大恨。
當時風氣,收養子成風。李克用也收了許多養子,著名的就有「十三太保」。但養子之間為爭寵,免不了行挑撥離間之事,李存孝是一員猛將,每戰必衝鋒在先,如入無人之境。深受李克用器重,作戰幾乎離不開他,卻遭到李克用另一個養子李存信的嫉妒,妄加誣陷。李存孝無法自安,為防不測,暗通朱溫,背叛了李克用。李克用怒而發兵討伐,李存孝自縛出城請降。李克用佯裝下令將李存孝車裂處死,他估計著眾將會為李存孝求情,那時再順水推舟,赦免李存孝。不料李存孝平時太過氣盛,與眾將多有不和。竟無人求情,李克用的如意算盤落空,只得假戲成真,痛失一員虎將。從此以後,李克用勢力日趨下降,而朱溫卻日漸增長。
朱溫自認為天下再也沒人敢與他抗爭了,遂於907年,率領軍隊沖進長安,廢黜了唐哀帝,自立為王,在汴州登基,改國號為梁。以朱溫建立後梁為開端,中國歷史由此進入了五代十國53年的大分裂時期。
但江山興亡,功業盛衰,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朱溫謀帝篡唐,遂為天下千夫所指,也註定了他敗亡的命運。正如李存勖對他的預言一樣:物不極不反,壞人惡貫滿盈之後必然先自取其辱,再自取滅亡。與之相反的是,李克用父子雖然屢有過錯,但在效忠皇室這一點上,忠心耿耿,不敢有二心。李克用取得了道義力量的支持,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晉軍處於劣勢的格局就此發生了逆轉。
雖然李克用在與朱溫爭奪霸權的初期處於劣勢,但在政治謀略上,他卻比朱溫高出一籌。和朱溫一樣,李克用也知道唐朝氣數將盡,他自己並非沒有稱帝的野心,但他卻比朱溫看得遠一些。他對朝廷的策略是以實力加以控制,為我所用,而不是像朱溫那樣公開滅唐,自立為帝。每當有人挾持唐皇帝或者像朱溫那樣公然滅唐時,他便以唐朝忠臣的面目出現,以救駕滅賊為名,聯合各方討伐,既能趁勢擴張自己的勢力,又能收買人心。李茂貞劫持唐昭宗、朱溫迫使唐昭宗遷往洛陽、朱溫滅唐建立後梁,這些都給了李克用極好的討伐藉口。
果然,朱溫匆忙稱帝招致各地節度使的反對,李克用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他利用朱溫內部矛盾,外部盡失民心的有利時機擴充領地,終於在與後梁的對抗中逐漸占了上風。
李克用聯合在北邊崛起的契丹國主阿保機,歃血為盟,約為兄弟,準備一起進兵滅梁。哪知阿保機在瞭解到中原的局勢後,大呼上當,馬上撕毀了和李克用定下的兄弟之盟,轉而和勢力強大的朱溫結盟。
李克用在與朱溫爭奪潞州(今山西上黨縣)時,滿以為阿保機會出兵相助,哪知契丹兵卻乘虛南下襲擾,梁軍得以繞城修築堡壘,把潞州圍得水泄不通,號為「夾寨」,又稱夾城。
李克用獲此消息,氣得天昏地暗,竟至背部毒瘡發作,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把兒子李存勖招至床前,囑咐李存勖要喪事節儉,以薄葬了事,發喪之後27天便可除去喪服,不必服喪三年。國家大局重於一切,滅梁大業重於一切。並抽出三支箭,矚望殷殷:「我一生有三事引以為恨,一是朱溫害我之仇未報;二是契丹背信棄義之恥未雪;三是忘恩負義的劉守光幽州之地未取。此三者,我遺恨也。與爾三矢,你定要替我完成心願。為父也就死而無憾了。」
這三支箭,各代表一件李克用生前未能完成的功業。李克用言畢而歿,遺恨未雪,冷淚滿襟,享年52歲,時在908年正月。李存勖哭著接受了父親的遺命。
風雲帳下
李存勖,李克用長子。史稱其少有奇表,善騎射,膽勇過人,有乃父之風。李存勖自幼便生長於軍旅之中,見慣了刀鋒戎血,十多歲時便成為英勇的戰士。895年,三帥逼京,勤王保駕的李克用派遣年僅11歲的李存勖晉見避難于終南山的唐昭宗。昭宗見了他,非常驚訝,輕撫其背說:「此子氣宇非凡,與眾不同,將來必為國家之棟樑,記住要為唐室盡忠效力啊!」特地賜賞他翡翠盤等珍寶,唐昭宗還對左右說:「此子可亞其父。」李存勖「亞子」的小名由此而來。只是唐昭宗不曾想到,被他預言可亞于其父的李存勖所建立的功業遠遠超過了他的父親。喪事剛一辦完,李存勖就設計捕殺了試圖篡位的叔父李克寧。
當時,晉梁之間,潞州之戰正酣,內議多主張罷兵休戰。李存勖力排眾議,謂諸將說:「梁人幸我大喪,謂我少而新立,無能為也,宜乘其怠擊之。」李存勖全身縞素,以哀兵之勢南下攻伐,兵書雲:「哀兵必勝」。行至三垂岡,李存勖觸景生情,歎曰:「此先王置酒處也!」
當初,李存勖5歲時,曾跟隨父親作戰,一次路經三垂岡,崗上有唐玄宗廟,李克用便在廟前置酒,伶人奏起了百年歌。當《百年歌》由少年演奏到老年期時,聲調極為蒼涼淒苦,大家的心情很沉悶。李克用感慨人生易老,預言20年後李存勖將接替自己率兵征戰。果然一言成讖,三垂岡一戰定天下,距離李克用的預言正好20年。
李存勖觸及前事,不禁唏噓,將士皆懷必勝之信心,眾志成城,趁著漫天濃霧,率領周德威等將領分兵直搗梁軍的營寨,梁軍毫無防備,被李存勖殺得丟盔棄甲,狼狽逃竄。當身穿孝服的李存勖出現在被圍困一年之久的潞州城下時,陷入絕境的守城將士們,激動得淚如雨下,喊聲震天動地。
潞州之戰,李存勖不僅樹立起自己的絕對威信,而且徹底扭轉了在晉梁之爭中所處的頹勢,從此一世梟雄的朱溫優勢頓失。朱溫驚歎道:「生子當生李亞子。李克用雖死猶生!我的兒子與他相比,簡直豬狗不如!」(《資治通鑒》卷266)
清人嚴遂成曾作《三垂岡》一詩,盛讚其事: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
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
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所詠就是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英雄傳奇與三垂岡往事。借憑弔古戰場感歎歷史滄桑,歌頌英雄業績。三垂岡戰役奠定了滅梁之基,常為後人稱道。毛澤東對其父子評價甚高,在評論三垂岡戰役時說:「康延孝之謀,李存勖之斷,郭崇韜之助,此三人可謂識時務之俊傑」,並稱李存勖的戰術是:「先退後進」,毛澤東主席非常喜歡這首詩,晚年常獨自吟哦。並說,我現在是「鼓角燈前老淚多」。
得勝之後,李存勖回到了晉陽,便開始了系統的整頓改革。他任命李存璋為河東馬步都虞侯兼軍城使,負責整頓軍紀。為提高戰鬥力,他制定了嚴格的軍律,下令騎兵在見到敵人之前不准乘馬,步兵和騎兵戰鬥部署已定時,必須保持嚴整的隊形和陣式,不得隨意跨越防區地界,以防止發生混亂,給敵人以可乘之機。分路進軍時,到達集結地的時間不得延遲,違者斬首。這次改革收到了極大的效果,三軍將士作戰都勇猛向前,以一當百。同時,在政治與經濟等各個方面,也進行整頓。命令各州縣保舉賢良之人充任官吏,罷黜地方的貪官汙吏。同時減輕人民的租賦稅收,撫恤孤兒與老人,為民平反冤獄,嚴厲打擊盜賊。
李存勖身體力行,每當路上遇到饑寒的百姓,就下馬親自慰問。從此,河東地區民心依附,百姓開始安居樂業。經濟的發展反過來又為李存勖的作戰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
還矢太廟
李存勖將父親給的三支箭供奉在晉陽太廟中,每臨出征,就親往太廟請出一支箭來,放在一個精緻的錦囊絲套裏,命親將背著追隨自己左右,帶著上陣,以顯示每戰必勝的信心;凱旋之日,隨同戰俘一同獻於太廟,表明完成了任務。這成了李存勖戰無不勝的動力。
虎父無犬子,李存勖在軍事上的才能遠遠超過了他的父親,他的驍勇善戰也絲毫不遜于李克用。他喜歡冒險搏擊,勇而寡謀,將戰爭看作遊戲,常常隻身衝鋒陷陣,偵察敵情,幾次陷入重圍,差一點被敵人生俘,但卻秉性難改。部將們拼死力戰將他救出,勸他持重,他反說部將們妨礙他大殺敵兵。李存勖在魏州前線,曾率領百餘名騎兵偵察敵情,與5000敵兵殊死搏殺,才得以突圍。進攻楊劉城時,李存勖身先士卒,親自背著柴禾填平敵軍防禦的壕溝。李存勖一次準備親自出戰時,被義兄李存審勸阻。不久,他趁李存審不在時飛馳出營,邊跑邊對部下說:「這麼好玩的事情那老頭兒居然阻止我。」正因為如此,李存勖才有資格豎起手指自我誇耀說:「我於十指上得天下。」
911年,李存勖在河北高邑與朱溫軍隊展開決戰。由於柏鄉慘敗的陰影還籠罩在心頭,朱溫在進軍路上心情煩躁,以至於交戰之前就殺死了幾個文官,勇將李思安也被斬首。還未碰上晉軍,就有流言在軍中流傳,說晉軍大部隊已經鋪天蓋地而來。朱溫如驚弓之鳥,竟丟下自己的行營大帳,奔逃到棗強駐守,被拒。朱溫惱羞成怒,與大將楊師厚一起攻城,攻陷後竟血洗該城。
李存勖派大將李存審,在夜裏先以數百名騎兵突襲梁軍,朱溫不知虛實,不敢戀戰,火燒大營逃命。驚慌之中又迷失了方向,走錯了路。跑出150裏後才發現。結果被李存勖所部及憤怒的河北百姓拿著鋤頭分而殲之。
高邑之戰,可說是歷史上最窩囊的戰役。朱溫親自統帥的50萬大軍,被幾千晉軍打得落花流水。而自始至終,朱溫都沒有和李存勖的主力交鋒,就這樣屈辱地失敗,覺得十分窩火,致使朱溫連氣帶怕又羞,最後竟至一病不起,在返回途中,於912年,被自己的兒子朱友圭殺死。
朱友圭殺父繼位後,眾兄弟都不服,特別是朱溫嫡子朱友貞,更是打起了「除凶逆,復大仇」的旗號,聯合魏博節度使楊師厚興師問罪,最後殺死朱友圭,奪取了皇位。是為後梁末帝。在五代時期,他是通過兵變奪取皇位的第一個人,從此為以後的兵變提供了效仿的先例。暫時解除了後梁的威脅,913年,李存勖馬不下鞍,人不歇腳,全力對付幽州。
劉仁恭原是幽州(今北京)節度使李匡威的部下偏將,領兵鎮守蔚州(今河北蔚縣西南),李匡威兄弟內訌,爭奪節度使職位,幽州局勢一片混亂。劉仁恭趁機發動兵變,圍攻幽州,但到了居庸關時,卻被打敗,劉仁恭只好逃往晉陽,投奔李克用。李克用優禮有加,厚賞其部下,並賜給劉仁恭田地豪宅以示寵信。
劉仁恭遂請求李克用,給他一萬將士,為晉陽前驅,奪取幽州,以報答收留厚待之恩。在奪取幽州後,李克用為籠絡起見,就將幽州交給了劉仁恭。只安置了十多個親信分管軍政事務,監控幽州,從此留下隱患。
劉仁恭借李克用之手如願以償地得到幽州,便開始忘恩負義,在一步步擴大勢力的同時日益遠離李克用。在李克用和朱溫爭奪魏博鎮(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時,李克用向幽州徵兵,劉仁恭卻藉口防備契丹,不給一兵一卒。第二年,朱溫又連續攻下兗州(今山東兗州)、鄆州(今山東東平西北)地區,李克用再次向劉仁恭借兵,一日之內,使者三至。但劉仁恭不但不發兵相助,反而惡語相向。拘押了使者不說,還將所有在幽州地區的晉兵扣押,然後又用重金誘降晉軍將領叛歸於他。李克用氣得七竅生煙,親自領兵征討,但他根本沒將劉仁恭放在眼裏,過於輕敵,加上醉酒,反而被劉仁恭打敗,自己還差一點當了劉仁恭的俘虜。從此,劉仁恭與朱溫結盟,使李克用腹背受敵,常處於被南北夾攻的不利地位。
劉仁恭之子劉守光,為了爭奪幽州節度使之職,父子反目為仇,在後梁軍再次侵擾時,趁機奪占了幽州城,將父親囚禁起來。此後,便妄自尊大起來,一心想要當北方的盟主。李存勖巧施驕兵之計,和王熔、王處直一起尊劉守光為「尚父」,但劉守光並不滿足,最後竟登基稱帝。在劉守光派兵南下時,李存勖趁機派周德威端了他的老巢,攻破了號稱擁甲30萬的幽州,用白絹捆縛著劉仁恭、劉守光父子,高奏凱歌,回到晉陽,獻俘於家廟。在晉陽處斬了僭稱燕國皇帝的劉守光後,又將劉仁恭押至代州,在李克用墓前處斬。
李存勖殺劉守光的時候,劉守光嚎啕大哭,不停地求饒。他的兩個妻子李氏和祝氏,見丈夫如此沒有氣節,罵道:「事到如今,求生何為?妾請先死。」便引頸就戮,其烈如此。
李存勖至此完成了父親交給的第一支箭的任務。
滅掉幽州和滄州後,燕地全為晉所有,李存勖掃除了後顧之憂,自此全力南下與後梁爭衡。
攻滅後梁
朱友貞能得帝位,全賴楊師厚相助,因此對楊師厚大加封賞,封鄴王,加中書令銜。楊師厚手握重兵,權傾朝野,日久漸生異心。誰知還未付諸行動,便身染重病,一命歸西了。這倒使朱友貞大快其心,還在宮中擺宴慶賀。
朱溫的女婿趙岩,趁機勸朱友貞,將魏博鎮一分為二,削弱魏博鎮的力量,以免尾大不掉。朱友貞便下詔將魏博鎮分成天雄和昭明兩個鎮,天雄鎮仍在魏州,昭明鎮則在相州(今河南安陽),然後將財物和將士均分給兩鎮。魏州將士世代據守本地,不願遠走他鄉,於是兵變發生,並向李存勖投降。李存勖見此良機,不禁大喜,連忙親自領兵趕赴魏州,斬首兵變頭目8人以威懾兵變將士。同時又將楊師厚的親兵收為自己的親兵,以示恩寵。然後又下令嚴懲擾民的士卒,整頓軍紀。
安定魏博內亂之後,李存勖率兵與梁將劉尋展開了決戰。劉尋在梁將當中是最有智謀的,在魏縣(今河北魏縣東南)受挫後,認為晉軍的主力集中于魏州,其大本營晉陽必定空虛,便想用奇兵偷襲,再回頭取鎮州、定州,然後平定河北地區。劉尋為迷惑晉軍,讓人做了許多草人,然後在草人的手上綁上旗子捆在驢背上,驢往返活動在城牆上,就像人在城牆上活動一樣,自己則率領主力秘密地去奇襲晉陽。
李存勖知道劉尋用兵詭詐,號稱「一步百計」,見劉尋幾天都不出戰,便派人偵察實情。得知劉尋已經棄城而去時,料到他必定襲擊晉陽。李存勖立即派騎兵從後邊急追,同時分兵日夜兼程趕回晉陽做防守準備。
劉尋得知晉陽已有準備,只好轉兵突圍,想東進佔領臨清(今河北臨西),切斷晉軍的糧草供應線。但晉將周德威此時已經領兵來援,搶佔了臨清,對劉尋形成夾擊之勢。劉尋退居莘縣(今山東莘縣)堅壁不出,想伺機再動。梁末帝朱友貞不懂軍事,反而下詔催促劉尋速戰。劉尋上報情況,認為晉軍善於騎射,不宜速戰,請求增發軍糧,以便持久抵抗。朱友貞卻斥責劉尋要糧不是破敵,而是「療饑」,還派了宦官到前線督戰。
劉尋固守半年之後,李存勖為誘其出戰,放言要回晉陽,劉尋以為有機可乘,便領兵出戰,在晉軍優勢兵力夾擊之下,7萬梁兵大部分被殲,劉尋和幾十個騎兵逃脫。李存勖乘勝追擊,除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外,後梁的河北之地喪失殆盡。
就在李存勖與後梁軍隊在黃河沿岸打得難分難解之時,北邊的契丹見晉軍後方空虛,趁火打劫,常常南下騷擾幽州等地,威脅晉陽的安全。李存勖本想收拾完後梁再對付契丹,現在不得不北向抗擊契丹。
920年,李存勖率領以步兵為主力的10萬晉軍,以寡敵眾,在幽州大破號稱30萬的契丹騎兵。
後梁龍德二年(922年)正月,李存勖軍至新城(今河北無極境)南,與契丹前鋒激戰,契丹軍敗。李存勖繼續北進,又在望都戰敗阿保機,契丹兵北逃,李存勖追至易州。天降大雪,平地數尺,契丹人馬無食,死者枕藉于道。不可一世的阿保機不得不逃遁回更寒冷的北方之北。至此,李存勖已完成李克用的兩大遺願。最後就是消滅世仇朱溫的後梁了。
923年4月己巳日,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因為唐朝對他家賜姓,所以自稱唐室後裔,以唐為國號,以示續唐正統。先以太原為西京,定都洛陽之後,又將太原改為北京。建年號「同光」,史稱後唐。
就在李存勖稱帝的那年秋天,後梁主力與後唐軍隊對峙于黃河北岸,李存勖避實就虛,出其不意,突襲後梁都城大樑。10月2日,李存勖親率精兵從楊劉渡過黃河,與已經深入敵境的後唐軍在鄆州會師。緊接著,後唐軍隊以綽號「李橫沖」的李嗣源率領的輕騎兵為前鋒,繞過後梁掘開的黃河堤壩所形成的黃泛區,晝夜兼程,於 10月9日直搗敵巢,回師救援不及的後梁主力隨即投降。後梁滅亡。
後唐軍隊奇襲大樑,全程600餘裏,途中攻破中都、曹州,歷時9天,成為我國古代戰爭中長途奔襲、速戰速勝的經典戰例。
李存勖意氣風發,高奏凱旋歌,用木匣裝著後梁末帝朱友貞的首級,祭獻於家廟。
經過20年的血戰,李存勖橫掃六合,一統北方,創下了中國古代軍事史上許多著名的戰例:柏鄉之戰、楊劉之戰、胡柳陂之戰、德勝之戰以及潞州之戰、幽州之戰。父親李克用所交付給他的三支箭的遺願,至此全部完成了,稱雄天下的素願終於實現。他創造了人間奇跡,同時也達到了他壯麗人生的巔峰。
後唐是一個在戰亂中建立的帝國,但建國前後的李存勖卻判若兩人,前期是那麼英武有為,縱橫天下,以復仇為己任,但在完成父親的遺願後,還矢太廟,也把自己的雄心壯志也還掉了。建立後唐後的李存勖是政治上的白癡,治理國家依靠三種人:婦人,伶人,閹人。他酷愛文藝,對音樂和戲劇尤其癡迷。但最終因愛好而亡身失國,死於伶人之手。虎父龍子40餘年建立的赫赫功業轉眼之間化為塵土,不能不讓人喟歎歷史的無情!
獨眼英雄
西元895年冬季,黃巢農民軍攻入長安。公卿貴族,朱門衣冠,或死或亡。「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卻食齏」。貧富貴賤顛倒,都是朝夕間事。天下紛擾,百姓荼毒。各地豪傑乘勢而起,以勤王的名義紛紛割地稱王,都想於亂中成就一番霸業。其中,最傑出的一支地方豪強,當屬崛起於塞北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被時人稱為「虎父龍子」的亂世英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
李克用是內遷的沙陀族人,沙陀族屬於西突厥的一部,由於駐地在沙磧,且名為沙陀磧(今新疆古爾班通古沙漠),所以對外號稱沙陀部,並以朱邪(音爺)為姓。相傳他們的先祖出生於雕窩之中,酋長因為他生得怪異,便讓各族輪流撫養,因此得姓「諸爺 」,即不是一個人撫養,後來訛傳成了朱邪。祖上從唐太宗時就開始戮力王事,守土拓邊。李克用的父親朱邪因為鎮壓龐勳起義有功,被唐朝廷任命為單於大都護、振武軍節度使,賜給皇姓,遂改名為李國昌。
李克用年少時即隨父南北殺伐,所向無敵。練得弓馬嫺熟,有一箭射落雙雕的騎射功夫,韃靼人為之折服,軍中呼為「飛虎子」。被諸部嫉恨,為避禍端,李克用便帶全族人歸依了唐朝,被任命為雲州(今山西大同)刺史。後來,李克用殺掉大同軍防禦使,全部佔領了雲州。唐朝派兵討伐,但被李克用打敗。不久,唐僖宗繼位,改變了政策,對李克用進行招撫,任命他為大同軍防禦使。
黃巢起義軍逼近首都後,長安眼看不保,時局危殆,王朝風雨飄搖,唐僖宗緊急下詔,讓李克用父子勤王。
李克用遂率雜胡勁旅3萬餘人,全身衣黑,號「鴉兒軍」,南下勤王。一路連克連捷,異常驍勇,在良田陂(今陝西華縣西南)大敗黃巢屬將尚讓,立下頭功,黃巢被迫退出長安。時年28歲的李克用因此被封為河東節度使、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使相,地位開始顯赫。「使」指的是節度使,「相」指宰相,在唐朝沒有正式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職權就相當於宰相,所以李克用就合稱使相。後又襲封為晉王,坐鎮晉陽。從此以後,以晉陽為中心的廣大地區便成了李克用的大本營,而且也成為李存勖與朱溫爭戰的根據地。
他以此為根據地,北攻雲幽,南略關中,長驅入山東,可謂盛極一時,威名貫四海。可貴的是,李克用一生以唐朝忠臣自矜,以匡扶唐室為己任。割據一方的蜀王王建曾寫信給他,約他同時在各佔據之地稱帝建國。他斷然拒絕,發誓此生絕不做這種喪失氣節之事。後梁朱溫滅唐稱帝后,李克用為恢復唐室,多次興師討伐,與之爭鋒數十年。為表忠心,他死前一直不願稱帝。
李克用因為一目失明而被稱為「 獨眼龍」,楊行密時任淮南節度使(後建立吳國,五代十國之一),聞李克用威名,很想見識他的相貌。遂遣畫工扮作客商潛入晉陽,李克用偵知畫工行蹤及意圖,很快將其擒獲。盛怒地對畫工說:「我一佩服你有種,二佩服你有才。既然楊行密派你來為我寫真,料必是丹青妙手,畫藝高超。我給你一個機會,如畫得像,有賞;如畫得不像,哼,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祭日。」時暑熱逼人,李克用正手執摺扇,納風消夏。畫工靈感立至,急中生智,在畫中以扇之一角遮住了李克用失明的右眼。李克用看後,心裏佩服,表面上故意刁難說:「你這是在阿諛討好我。」命令畫工重畫,不得重復。畫工很快又以一幅《將軍行獵圖》的挽弓射箭動作,來掩飾李克用一目失明的缺陷,又同時表現了他的英武精神,創意超絕。李克用連聲叫好,重賞了畫工並將他安全送回淮南。
朱溫曾經是黃巢手下的高級將領,黃巢農民軍被趕出長安後,在唐的策反下歸降唐朝,被唐僖宗賜名朱全忠(後恢復原名)。但他名全忠而心實不忠,是個投機分子,野心勃勃,覬覦皇位已久。
當時,在各藩鎮節度使中,唯一可以與之爭鋒的只有李克用的晉軍,朱溫深感他是自己日後爭霸天下的主要障礙。因此,當李克用追剿黃巢農民軍凱旋回師,途徑汴梁時,朱溫假借犒軍的名義,將李克用延入汴州,美酒美女,盛情款待。李克用大為感動,哪有提防,喝得酩酊大醉,直誇朱溫講義氣,夠朋友。卻不料朱溫背後磨刀霍霍,入夜舉火為號,派精兵圍攻李克用居住的上源驛,四面縱火焚燒,準備一舉除掉日後的心腹大患。李克用醉得不省人事,橫沖將軍李嗣源(後唐明宗)背著他東突西竄,拼死保護。也是李克用命不該絕,剛才還皓月當空,突然之間卻風雲驟起,雷雨傾盆,把熊熊烈焰一會兒就澆滅了。李克用在電閃雷鳴之中逃離火海,僥倖保住了性命,倉皇沖出重圍,縋城而下,逃出了汴州。命雖保住了,但勢力大損。從此之後,兩巨頭反目成仇,晉梁之間,結下瞭解不開的深仇大恨。
當時風氣,收養子成風。李克用也收了許多養子,著名的就有「十三太保」。但養子之間為爭寵,免不了行挑撥離間之事,李存孝是一員猛將,每戰必衝鋒在先,如入無人之境。深受李克用器重,作戰幾乎離不開他,卻遭到李克用另一個養子李存信的嫉妒,妄加誣陷。李存孝無法自安,為防不測,暗通朱溫,背叛了李克用。李克用怒而發兵討伐,李存孝自縛出城請降。李克用佯裝下令將李存孝車裂處死,他估計著眾將會為李存孝求情,那時再順水推舟,赦免李存孝。不料李存孝平時太過氣盛,與眾將多有不和。竟無人求情,李克用的如意算盤落空,只得假戲成真,痛失一員虎將。從此以後,李克用勢力日趨下降,而朱溫卻日漸增長。
朱溫自認為天下再也沒人敢與他抗爭了,遂於907年,率領軍隊沖進長安,廢黜了唐哀帝,自立為王,在汴州登基,改國號為梁。以朱溫建立後梁為開端,中國歷史由此進入了五代十國53年的大分裂時期。
但江山興亡,功業盛衰,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朱溫謀帝篡唐,遂為天下千夫所指,也註定了他敗亡的命運。正如李存勖對他的預言一樣:物不極不反,壞人惡貫滿盈之後必然先自取其辱,再自取滅亡。與之相反的是,李克用父子雖然屢有過錯,但在效忠皇室這一點上,忠心耿耿,不敢有二心。李克用取得了道義力量的支持,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晉軍處於劣勢的格局就此發生了逆轉。
雖然李克用在與朱溫爭奪霸權的初期處於劣勢,但在政治謀略上,他卻比朱溫高出一籌。和朱溫一樣,李克用也知道唐朝氣數將盡,他自己並非沒有稱帝的野心,但他卻比朱溫看得遠一些。他對朝廷的策略是以實力加以控制,為我所用,而不是像朱溫那樣公開滅唐,自立為帝。每當有人挾持唐皇帝或者像朱溫那樣公然滅唐時,他便以唐朝忠臣的面目出現,以救駕滅賊為名,聯合各方討伐,既能趁勢擴張自己的勢力,又能收買人心。李茂貞劫持唐昭宗、朱溫迫使唐昭宗遷往洛陽、朱溫滅唐建立後梁,這些都給了李克用極好的討伐藉口。
果然,朱溫匆忙稱帝招致各地節度使的反對,李克用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他利用朱溫內部矛盾,外部盡失民心的有利時機擴充領地,終於在與後梁的對抗中逐漸占了上風。
李克用聯合在北邊崛起的契丹國主阿保機,歃血為盟,約為兄弟,準備一起進兵滅梁。哪知阿保機在瞭解到中原的局勢後,大呼上當,馬上撕毀了和李克用定下的兄弟之盟,轉而和勢力強大的朱溫結盟。
李克用在與朱溫爭奪潞州(今山西上黨縣)時,滿以為阿保機會出兵相助,哪知契丹兵卻乘虛南下襲擾,梁軍得以繞城修築堡壘,把潞州圍得水泄不通,號為「夾寨」,又稱夾城。
李克用獲此消息,氣得天昏地暗,竟至背部毒瘡發作,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把兒子李存勖招至床前,囑咐李存勖要喪事節儉,以薄葬了事,發喪之後27天便可除去喪服,不必服喪三年。國家大局重於一切,滅梁大業重於一切。並抽出三支箭,矚望殷殷:「我一生有三事引以為恨,一是朱溫害我之仇未報;二是契丹背信棄義之恥未雪;三是忘恩負義的劉守光幽州之地未取。此三者,我遺恨也。與爾三矢,你定要替我完成心願。為父也就死而無憾了。」
這三支箭,各代表一件李克用生前未能完成的功業。李克用言畢而歿,遺恨未雪,冷淚滿襟,享年52歲,時在908年正月。李存勖哭著接受了父親的遺命。
風雲帳下
李存勖,李克用長子。史稱其少有奇表,善騎射,膽勇過人,有乃父之風。李存勖自幼便生長於軍旅之中,見慣了刀鋒戎血,十多歲時便成為英勇的戰士。895年,三帥逼京,勤王保駕的李克用派遣年僅11歲的李存勖晉見避難于終南山的唐昭宗。昭宗見了他,非常驚訝,輕撫其背說:「此子氣宇非凡,與眾不同,將來必為國家之棟樑,記住要為唐室盡忠效力啊!」特地賜賞他翡翠盤等珍寶,唐昭宗還對左右說:「此子可亞其父。」李存勖「亞子」的小名由此而來。只是唐昭宗不曾想到,被他預言可亞于其父的李存勖所建立的功業遠遠超過了他的父親。喪事剛一辦完,李存勖就設計捕殺了試圖篡位的叔父李克寧。
當時,晉梁之間,潞州之戰正酣,內議多主張罷兵休戰。李存勖力排眾議,謂諸將說:「梁人幸我大喪,謂我少而新立,無能為也,宜乘其怠擊之。」李存勖全身縞素,以哀兵之勢南下攻伐,兵書雲:「哀兵必勝」。行至三垂岡,李存勖觸景生情,歎曰:「此先王置酒處也!」
當初,李存勖5歲時,曾跟隨父親作戰,一次路經三垂岡,崗上有唐玄宗廟,李克用便在廟前置酒,伶人奏起了百年歌。當《百年歌》由少年演奏到老年期時,聲調極為蒼涼淒苦,大家的心情很沉悶。李克用感慨人生易老,預言20年後李存勖將接替自己率兵征戰。果然一言成讖,三垂岡一戰定天下,距離李克用的預言正好20年。
李存勖觸及前事,不禁唏噓,將士皆懷必勝之信心,眾志成城,趁著漫天濃霧,率領周德威等將領分兵直搗梁軍的營寨,梁軍毫無防備,被李存勖殺得丟盔棄甲,狼狽逃竄。當身穿孝服的李存勖出現在被圍困一年之久的潞州城下時,陷入絕境的守城將士們,激動得淚如雨下,喊聲震天動地。
潞州之戰,李存勖不僅樹立起自己的絕對威信,而且徹底扭轉了在晉梁之爭中所處的頹勢,從此一世梟雄的朱溫優勢頓失。朱溫驚歎道:「生子當生李亞子。李克用雖死猶生!我的兒子與他相比,簡直豬狗不如!」(《資治通鑒》卷266)
清人嚴遂成曾作《三垂岡》一詩,盛讚其事: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
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
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所詠就是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英雄傳奇與三垂岡往事。借憑弔古戰場感歎歷史滄桑,歌頌英雄業績。三垂岡戰役奠定了滅梁之基,常為後人稱道。毛澤東對其父子評價甚高,在評論三垂岡戰役時說:「康延孝之謀,李存勖之斷,郭崇韜之助,此三人可謂識時務之俊傑」,並稱李存勖的戰術是:「先退後進」,毛澤東主席非常喜歡這首詩,晚年常獨自吟哦。並說,我現在是「鼓角燈前老淚多」。
得勝之後,李存勖回到了晉陽,便開始了系統的整頓改革。他任命李存璋為河東馬步都虞侯兼軍城使,負責整頓軍紀。為提高戰鬥力,他制定了嚴格的軍律,下令騎兵在見到敵人之前不准乘馬,步兵和騎兵戰鬥部署已定時,必須保持嚴整的隊形和陣式,不得隨意跨越防區地界,以防止發生混亂,給敵人以可乘之機。分路進軍時,到達集結地的時間不得延遲,違者斬首。這次改革收到了極大的效果,三軍將士作戰都勇猛向前,以一當百。同時,在政治與經濟等各個方面,也進行整頓。命令各州縣保舉賢良之人充任官吏,罷黜地方的貪官汙吏。同時減輕人民的租賦稅收,撫恤孤兒與老人,為民平反冤獄,嚴厲打擊盜賊。
李存勖身體力行,每當路上遇到饑寒的百姓,就下馬親自慰問。從此,河東地區民心依附,百姓開始安居樂業。經濟的發展反過來又為李存勖的作戰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
還矢太廟
李存勖將父親給的三支箭供奉在晉陽太廟中,每臨出征,就親往太廟請出一支箭來,放在一個精緻的錦囊絲套裏,命親將背著追隨自己左右,帶著上陣,以顯示每戰必勝的信心;凱旋之日,隨同戰俘一同獻於太廟,表明完成了任務。這成了李存勖戰無不勝的動力。
虎父無犬子,李存勖在軍事上的才能遠遠超過了他的父親,他的驍勇善戰也絲毫不遜于李克用。他喜歡冒險搏擊,勇而寡謀,將戰爭看作遊戲,常常隻身衝鋒陷陣,偵察敵情,幾次陷入重圍,差一點被敵人生俘,但卻秉性難改。部將們拼死力戰將他救出,勸他持重,他反說部將們妨礙他大殺敵兵。李存勖在魏州前線,曾率領百餘名騎兵偵察敵情,與5000敵兵殊死搏殺,才得以突圍。進攻楊劉城時,李存勖身先士卒,親自背著柴禾填平敵軍防禦的壕溝。李存勖一次準備親自出戰時,被義兄李存審勸阻。不久,他趁李存審不在時飛馳出營,邊跑邊對部下說:「這麼好玩的事情那老頭兒居然阻止我。」正因為如此,李存勖才有資格豎起手指自我誇耀說:「我於十指上得天下。」
911年,李存勖在河北高邑與朱溫軍隊展開決戰。由於柏鄉慘敗的陰影還籠罩在心頭,朱溫在進軍路上心情煩躁,以至於交戰之前就殺死了幾個文官,勇將李思安也被斬首。還未碰上晉軍,就有流言在軍中流傳,說晉軍大部隊已經鋪天蓋地而來。朱溫如驚弓之鳥,竟丟下自己的行營大帳,奔逃到棗強駐守,被拒。朱溫惱羞成怒,與大將楊師厚一起攻城,攻陷後竟血洗該城。
李存勖派大將李存審,在夜裏先以數百名騎兵突襲梁軍,朱溫不知虛實,不敢戀戰,火燒大營逃命。驚慌之中又迷失了方向,走錯了路。跑出150裏後才發現。結果被李存勖所部及憤怒的河北百姓拿著鋤頭分而殲之。
高邑之戰,可說是歷史上最窩囊的戰役。朱溫親自統帥的50萬大軍,被幾千晉軍打得落花流水。而自始至終,朱溫都沒有和李存勖的主力交鋒,就這樣屈辱地失敗,覺得十分窩火,致使朱溫連氣帶怕又羞,最後竟至一病不起,在返回途中,於912年,被自己的兒子朱友圭殺死。
朱友圭殺父繼位後,眾兄弟都不服,特別是朱溫嫡子朱友貞,更是打起了「除凶逆,復大仇」的旗號,聯合魏博節度使楊師厚興師問罪,最後殺死朱友圭,奪取了皇位。是為後梁末帝。在五代時期,他是通過兵變奪取皇位的第一個人,從此為以後的兵變提供了效仿的先例。暫時解除了後梁的威脅,913年,李存勖馬不下鞍,人不歇腳,全力對付幽州。
劉仁恭原是幽州(今北京)節度使李匡威的部下偏將,領兵鎮守蔚州(今河北蔚縣西南),李匡威兄弟內訌,爭奪節度使職位,幽州局勢一片混亂。劉仁恭趁機發動兵變,圍攻幽州,但到了居庸關時,卻被打敗,劉仁恭只好逃往晉陽,投奔李克用。李克用優禮有加,厚賞其部下,並賜給劉仁恭田地豪宅以示寵信。
劉仁恭遂請求李克用,給他一萬將士,為晉陽前驅,奪取幽州,以報答收留厚待之恩。在奪取幽州後,李克用為籠絡起見,就將幽州交給了劉仁恭。只安置了十多個親信分管軍政事務,監控幽州,從此留下隱患。
劉仁恭借李克用之手如願以償地得到幽州,便開始忘恩負義,在一步步擴大勢力的同時日益遠離李克用。在李克用和朱溫爭奪魏博鎮(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時,李克用向幽州徵兵,劉仁恭卻藉口防備契丹,不給一兵一卒。第二年,朱溫又連續攻下兗州(今山東兗州)、鄆州(今山東東平西北)地區,李克用再次向劉仁恭借兵,一日之內,使者三至。但劉仁恭不但不發兵相助,反而惡語相向。拘押了使者不說,還將所有在幽州地區的晉兵扣押,然後又用重金誘降晉軍將領叛歸於他。李克用氣得七竅生煙,親自領兵征討,但他根本沒將劉仁恭放在眼裏,過於輕敵,加上醉酒,反而被劉仁恭打敗,自己還差一點當了劉仁恭的俘虜。從此,劉仁恭與朱溫結盟,使李克用腹背受敵,常處於被南北夾攻的不利地位。
劉仁恭之子劉守光,為了爭奪幽州節度使之職,父子反目為仇,在後梁軍再次侵擾時,趁機奪占了幽州城,將父親囚禁起來。此後,便妄自尊大起來,一心想要當北方的盟主。李存勖巧施驕兵之計,和王熔、王處直一起尊劉守光為「尚父」,但劉守光並不滿足,最後竟登基稱帝。在劉守光派兵南下時,李存勖趁機派周德威端了他的老巢,攻破了號稱擁甲30萬的幽州,用白絹捆縛著劉仁恭、劉守光父子,高奏凱歌,回到晉陽,獻俘於家廟。在晉陽處斬了僭稱燕國皇帝的劉守光後,又將劉仁恭押至代州,在李克用墓前處斬。
李存勖殺劉守光的時候,劉守光嚎啕大哭,不停地求饒。他的兩個妻子李氏和祝氏,見丈夫如此沒有氣節,罵道:「事到如今,求生何為?妾請先死。」便引頸就戮,其烈如此。
李存勖至此完成了父親交給的第一支箭的任務。
滅掉幽州和滄州後,燕地全為晉所有,李存勖掃除了後顧之憂,自此全力南下與後梁爭衡。
攻滅後梁
朱友貞能得帝位,全賴楊師厚相助,因此對楊師厚大加封賞,封鄴王,加中書令銜。楊師厚手握重兵,權傾朝野,日久漸生異心。誰知還未付諸行動,便身染重病,一命歸西了。這倒使朱友貞大快其心,還在宮中擺宴慶賀。
朱溫的女婿趙岩,趁機勸朱友貞,將魏博鎮一分為二,削弱魏博鎮的力量,以免尾大不掉。朱友貞便下詔將魏博鎮分成天雄和昭明兩個鎮,天雄鎮仍在魏州,昭明鎮則在相州(今河南安陽),然後將財物和將士均分給兩鎮。魏州將士世代據守本地,不願遠走他鄉,於是兵變發生,並向李存勖投降。李存勖見此良機,不禁大喜,連忙親自領兵趕赴魏州,斬首兵變頭目8人以威懾兵變將士。同時又將楊師厚的親兵收為自己的親兵,以示恩寵。然後又下令嚴懲擾民的士卒,整頓軍紀。
安定魏博內亂之後,李存勖率兵與梁將劉尋展開了決戰。劉尋在梁將當中是最有智謀的,在魏縣(今河北魏縣東南)受挫後,認為晉軍的主力集中于魏州,其大本營晉陽必定空虛,便想用奇兵偷襲,再回頭取鎮州、定州,然後平定河北地區。劉尋為迷惑晉軍,讓人做了許多草人,然後在草人的手上綁上旗子捆在驢背上,驢往返活動在城牆上,就像人在城牆上活動一樣,自己則率領主力秘密地去奇襲晉陽。
李存勖知道劉尋用兵詭詐,號稱「一步百計」,見劉尋幾天都不出戰,便派人偵察實情。得知劉尋已經棄城而去時,料到他必定襲擊晉陽。李存勖立即派騎兵從後邊急追,同時分兵日夜兼程趕回晉陽做防守準備。
劉尋得知晉陽已有準備,只好轉兵突圍,想東進佔領臨清(今河北臨西),切斷晉軍的糧草供應線。但晉將周德威此時已經領兵來援,搶佔了臨清,對劉尋形成夾擊之勢。劉尋退居莘縣(今山東莘縣)堅壁不出,想伺機再動。梁末帝朱友貞不懂軍事,反而下詔催促劉尋速戰。劉尋上報情況,認為晉軍善於騎射,不宜速戰,請求增發軍糧,以便持久抵抗。朱友貞卻斥責劉尋要糧不是破敵,而是「療饑」,還派了宦官到前線督戰。
劉尋固守半年之後,李存勖為誘其出戰,放言要回晉陽,劉尋以為有機可乘,便領兵出戰,在晉軍優勢兵力夾擊之下,7萬梁兵大部分被殲,劉尋和幾十個騎兵逃脫。李存勖乘勝追擊,除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外,後梁的河北之地喪失殆盡。
就在李存勖與後梁軍隊在黃河沿岸打得難分難解之時,北邊的契丹見晉軍後方空虛,趁火打劫,常常南下騷擾幽州等地,威脅晉陽的安全。李存勖本想收拾完後梁再對付契丹,現在不得不北向抗擊契丹。
920年,李存勖率領以步兵為主力的10萬晉軍,以寡敵眾,在幽州大破號稱30萬的契丹騎兵。
後梁龍德二年(922年)正月,李存勖軍至新城(今河北無極境)南,與契丹前鋒激戰,契丹軍敗。李存勖繼續北進,又在望都戰敗阿保機,契丹兵北逃,李存勖追至易州。天降大雪,平地數尺,契丹人馬無食,死者枕藉于道。不可一世的阿保機不得不逃遁回更寒冷的北方之北。至此,李存勖已完成李克用的兩大遺願。最後就是消滅世仇朱溫的後梁了。
923年4月己巳日,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因為唐朝對他家賜姓,所以自稱唐室後裔,以唐為國號,以示續唐正統。先以太原為西京,定都洛陽之後,又將太原改為北京。建年號「同光」,史稱後唐。
就在李存勖稱帝的那年秋天,後梁主力與後唐軍隊對峙于黃河北岸,李存勖避實就虛,出其不意,突襲後梁都城大樑。10月2日,李存勖親率精兵從楊劉渡過黃河,與已經深入敵境的後唐軍在鄆州會師。緊接著,後唐軍隊以綽號「李橫沖」的李嗣源率領的輕騎兵為前鋒,繞過後梁掘開的黃河堤壩所形成的黃泛區,晝夜兼程,於 10月9日直搗敵巢,回師救援不及的後梁主力隨即投降。後梁滅亡。
後唐軍隊奇襲大樑,全程600餘裏,途中攻破中都、曹州,歷時9天,成為我國古代戰爭中長途奔襲、速戰速勝的經典戰例。
李存勖意氣風發,高奏凱旋歌,用木匣裝著後梁末帝朱友貞的首級,祭獻於家廟。
經過20年的血戰,李存勖橫掃六合,一統北方,創下了中國古代軍事史上許多著名的戰例:柏鄉之戰、楊劉之戰、胡柳陂之戰、德勝之戰以及潞州之戰、幽州之戰。父親李克用所交付給他的三支箭的遺願,至此全部完成了,稱雄天下的素願終於實現。他創造了人間奇跡,同時也達到了他壯麗人生的巔峰。
後唐是一個在戰亂中建立的帝國,但建國前後的李存勖卻判若兩人,前期是那麼英武有為,縱橫天下,以復仇為己任,但在完成父親的遺願後,還矢太廟,也把自己的雄心壯志也還掉了。建立後唐後的李存勖是政治上的白癡,治理國家依靠三種人:婦人,伶人,閹人。他酷愛文藝,對音樂和戲劇尤其癡迷。但最終因愛好而亡身失國,死於伶人之手。虎父龍子40餘年建立的赫赫功業轉眼之間化為塵土,不能不讓人喟歎歷史的無情!
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
大唐雄風
大唐雄風:大唐帝國崛起真相解密
關隴世族
李唐的先世,據其自稱,出自於西涼國主李暠一脈。李淵自稱是李暠第七代裔孫,出身關隴世家大族,承周隋之業創立唐朝。
《資治通鑒》記載:420年7月,西涼被沮渠氏的北涼所滅,國亡後,李暠第六子李翻的兒子李寶被俘,李寶及其降人被迫從敦煌遷至姑臧(今甘肅武威);後伺機西逃伊吾(今新疆哈密),依附於柔然。同時隨去的還有敦煌民眾2000餘人。等待時機,力圖收復敦煌。北魏滅亡北涼時,李寶趁勢出兵,佔領敦煌,後奉太武帝拓跋燾之命入朝,進入平城,漸得信任,地位逐步上升;被封為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西域校尉、沙州牧、敦煌公(《魏書.李寶傳》)。西魏時,後代李虎繼為隴西郡公,西魏左僕射;至北周時,李虎與北周文帝宇文泰及太保李弼等共為輔佐大臣,為八柱國之一,被追封為唐國公,成為北周的勳臣。自此李氏確立了在北朝的尊崇地位,後世更是名人輩出,被史家稱為「自周迄隋,鬱為西涼盛族」。李虎就是李淵的祖父,李淵的父親李丙,與楊堅分娶北周勳臣孤獨信之女為妻,威權顯赫。李丙任北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承襲唐國公封號。李淵就是承周隋之業而創立了唐朝。
李淵自稱是李暠第七代裔孫,所以,唐人在修《晉書》時,為了美化自己的祖宗,把十六國時期稱王圖霸的人,都稱作偽,而獨奉李暠為正宗。
李淵(566年~635年)字叔通,生於長安,7歲時即襲封唐國公。
隋朝建立後,因隋文帝獨孤皇后為其姨母,李淵因此受到隋文帝的寵愛,歷任州刺史之類的官職。煬帝時,李淵任隋朝太原留守郡太守。
李淵為人,豪爽任俠,結交不分貴賤,江湖口碑很好,但與之相生的就是宴飲賭博、縱情玩樂,這可能是紈絝子弟的共同嗜好吧!
煬帝晚年,追求大國氣度,因此窮兵黷武,糜費民力,社會動盪加劇,統治危機加深。613年,隋尚書楊玄感趁煬帝東征高麗之際,首先起兵黎陽(今河南浚縣東),點燃了隋末戰火,關隴貴族集團內部矛盾迅速公開化。時有「李氏當為天子」的讖語,引起了隋煬帝對李姓豪門的警惕。因此,李淵雖貴為國戚,但煬帝對這位姨表兄弟並不信任。一次,李淵因病不能按時奉詔,煬帝竟幸災樂禍地說:「不會就此病死吧?」李淵聞言,便知煬帝對他猜忌已深,內心恐懼。從此就有意地放浪形骸,把自己裝扮成一個酒色之徒,表明自己是一個胸無大志的人。
當時有人給他看相,說他貴有人主之尊,勸他趁亂起兵。帝王的尊榮,他當然垂涎了,可李淵沒有這個膽略,不敢冒險。煬帝看他還算忠誠,就于隋大業十二年(616年),派他到重鎮太原去當留守兼晉陽宮監,鎮壓北方的農民起義。當時晉陽(今山西太原)為隋朝向遼東和突厥用兵的北方重鎮,兵源充足,物資儲備充裕,「食可支十年」,李淵得此肥缺,「私喜此行」。
獄中定策
到太原後,李淵便整天與他昔日的朋友、晉陽官副監裴寂宴飲謔浪,弈棋賭博,得過且過,並沒有什麼理想。由於李淵門望高,手中握有上萬兵力,新官上任三把火,開始他也真心替隋賣命,打過幾個勝仗,因此在太原一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後來看到起義軍越打越強,越打越多,始感到形勢嚴峻,未免遇挫則怠,就又沉溺於酒色之中。
晉陽縣令劉文靜,談吐豪放,謀略膽氣過人,他對時局的認識了然於胸,心有遠圖,有意結交天下豪傑。李世民剛到太原那年才16 歲,卻是少年英才,胸有大志,一些俠義才俊逐漸聚集其門下。劉文靜認為李世民是漢高祖、曹操一類人物,便有意傾心結納,英雄相識寒微時,兩人很快成為忘年之交。
隋尚書李密投奔起義軍後,煬帝大為惱火,下令捉拿李密。因劉文靜跟李密是親戚,因此受到株連,被李淵革了職,關在晉陽監牢。
李世民聽到劉文靜被關了起來,十分著急,就去探監。兩人分析了天下大勢,認為皇上遠在江都,無法北返。李密的瓦崗軍已逼近東都,牽制了朝廷的主要兵力,這正是爭鋒天下的好時機。遂在獄中定策,擬就了招募兵士、西入關中、創立帝業的起兵方案。
李淵雖也意識到圖謀王業的大好機會到了,但他沒有這個膽略,更不敢妄動,只能遷延時日。李世民對父親的曖昧態度非常著急,便與劉文靜設計,不惜血本,與父親的親信裴寂賭博,然後故意輸給他大量錢財,贏得其信任後,便把起義圖謀告訴了他,希望他勸說李淵,因為李淵只對他的話感興趣。
李淵一聽,嚇得膽都破了,大罵李世民是家中孽子,將禍害全家。李世民就大義凜然地直接去對他說:「如父親能成就帝業,流血當從我始。」
恰在此時,李淵奉命與突厥作戰,吃了敗仗,隋煬帝怪罪李淵,派使者追究。李淵這才意識到大禍臨頭了,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李世民不失時機地向他獻上避禍之計:謹守小節則危期不遠,只有順民心,舉義兵,把握天授良機,才能轉禍為福啊!
李淵被形勢所逼,無奈之下,乃聽從李世民的建議,先把劉文靜從牢裏放出來,讓他幫助李世民招兵買馬,暗作起義準備。可是不久,隋煬帝又派使者赦免了他兵敗之罪,李淵見危險消除,就又躊躇起來。
大業十三年(617年)初,太原北部馬邑(今山西朔州)鷹揚尉劉武周據郡反隋,在突厥人支持下向四方掠地,太原危急。李世民再次催促其父趕快起兵,說:「造反的人多如蟻蚨,即使討伐有功,但皇上猜忌心重,立功越大,處境也將越加危險。如不早建大計,禍今至矣!」
李淵這才無奈地表示同意,遂把正在河東為隋賣命的另兩個兒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召回。
太原起兵
太原的兩個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看到李淵父子舉動反常,就要上奏朝廷。劉文靜設計把他們抓了起來,李淵以他們勾結突厥為名把他們處決了。又聽從劉文靜的計策,派人備了一份厚禮,到突厥可汗那裏講和,相約攻入長安後,突厥可汗得財寶美女,李淵得土地人民。
一切準備停當,大業十三年(617年)6月14日,李淵傳檄各州、縣,宣佈舉義。李淵自稱大將軍,李建成和李世民分任左右領軍大都督,劉文靜任司馬,兵士則稱為「義士」。統兵3萬,離開晉陽,浩浩蕩蕩地向長安進發。沿途佔領了西河郡、賈胡堡,兵力得到很快擴充,然後大軍逼近了入關的要津霍邑(今山西霍縣)。
霍邑由隋朝悍將宋老生率領3萬精兵駐紮,阻擋李淵西進。留守長安的隋代王楊侑又派大將屈突通,領數萬驍勇駐守河東,與宋老生遙相呼應。形勢一時危殆,加之霍邑一帶道路狹隘,又逢連陰雨天,唐軍糧道斷絕。偏巧又有謠言說突厥兵欲偷襲晉陽。李淵遇挫遂靡,想撤兵回晉陽自保。裴寂等人亦力主退兵。實際上李淵、裴寂等人是貪圖安逸,只想做割據一方的地方諸侯而已,與李世民、劉文靜等人提出的入關號令天下的鴻圖大志不可同日而語。但李淵對裴寂的建議竟非常贊同,嚴令李世民領軍撤退。李世民極力勸諫,曉以利害,但李淵不聽。李世民急得在帳外大哭,不肯退兵。說:「我們舉義以來,士氣高昂,進戰必克。現在一遇強敵就後退,恐為天下人恥笑。我恐怕這一退,士兵就會轟然而散,那時,強敵從後一追,我們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即使退回太原,想自保,可能嗎?」李淵的長子李建成也勸阻其父,指出撤退的危害,李淵才勉強收回成命。
8月,久雨初晴。唐軍重新部署,決定誘敵出城。便以小股部隊急行軍來到霍邑城邊,在城下挑戰。宋老生一看唐軍人少,就傾巢出動,殺出城外。李世民見敵人上當,便以高屋建瓴之勢率兵從山頭直沖而下,把宋老生的人馬沖得七零八落。宋老生急忙回頭想逃回城去,李淵的兵士卻早已占了城池。宋老生走投無路,最後被唐軍斬殺。
此時在關東一帶,李密的瓦崗軍與洛陽的王世充激戰方酣,關中空虛,李淵父子在取得霍邑大捷後,關中實際上就是他們的囊中物了。留在長安的李淵的女兒平陽公主,也招募了一萬多人馬,號稱「娘子軍」,回應唐軍進關。
這年11月,李淵集中了20多萬大軍攻入長安。為了爭取民心,宣佈12條臨時約法,把隋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廢除,以隋代王楊侑為掛名皇帝,尊在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自號大丞相,封唐王,號令天下。大業十四年(618年)3月,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宇文化及縊殺。5月,李淵逼迫楊侑禪位,自己稱帝建國,國號「 唐」,李淵就是唐高祖。從此,李淵獲得了政治上的主動權。
從太原起兵到霍邑之役,李淵始終是被動行事,淺謀失斷,若非李世民聰明果決,識量過人,李氏的王業就可能半途而廢,歷史可能會是另外一番模樣。所以後世史家對李淵評價說:「不有聖子,王業殆矣!」
天縱英才
唐朝建立時,唐王朝還只是據有關中和山西一部分的小朝廷,當時全國各地先後興起的反隋起義軍大小不下100支,像他這樣稱皇圖帝的人遍佈天下。如西北的薛舉、薛仁杲父子,河西走廊的李軌、山西的劉武周、河北的劉黑闥、北部的梁師都、黃河流域的王世充、南朝梁代後裔蕭銑、嶺南的馮盎、幽州的羅藝等,參加的人達數百萬。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隊伍有四支:王世充據有東都洛陽,竇建德據有河北,李密據有河南,杜伏威據有江淮。整個中國處於群雄逐鹿、天下未定的狀態。所以唐高祖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平定各地的叛亂,統一全國。在高祖在位的9年裏,甚至到了太宗貞觀初年,唐朝的最大政治就是平叛。
但李淵素無大志,與在晉陽相比,得了長安,就認為已是奢望了,於是就安享起皇帝的尊榮來,而把統一的重擔委諸次子李世民等人。與昔日昵友裴寂弈棋笑謔,宴飲作樂,再續太原時的舊歡。漸漸地,在他的周圍就出現了奸佞集團,擾亂法度。
唐武德元年(618年)10月,李密的瓦崗軍被洛陽王世充打敗後向唐投降,李淵派使者安撫,而使者竟向李密及其部將大肆索賄,虐待降唐將士,結果李密降而復叛。李淵不以為事,不聽勸諫,照舊玩樂。胡人安叱奴舞跳得好,他一時高興,竟授與散騎侍郎之職。禮部尚書李綱勸諫說:今舉義之功臣尚無遍賞,高才碩學者猶遺留草澤,而先提拔舞奴,何為後世則?況且古代樂工從不與士人同列,只有一些亡國之君才授給樂工要職……李淵不待他說完,怒道:「我業已授之,不可追也。 」後世史家因此評價說:「開國之君,發號施令,都會被後世效法。濫施刑賞,就會成為亂因。如此大事,豈以‘業已授之’塞責?」
武德二年(619年),李淵已看出次子李世民才幹卓越,手下兵精將強,便心生疑忌,有意壓制李世民。如首義元勳劉文靜,是李世民的心腹首謀,又身居宰相之位。李淵借由劉文靜對裴度的幾句牢騷話為由,於當年10月,下詔將劉文靜兄弟雙雙殺害,家產籍沒。實際上劉文靜罪不當誅,李淵之所以決意要誅殺劉文靜,就含有壓制李世民的意圖。但李淵又不得不依靠李世民東征西討,因為李建成是皇太子,需要留在長安輔佐他處理政務,齊王李元吉則留守太原以防突厥。因此,統兵征伐之任,便自然落在不滿20歲的秦王李世民身上。
李淵最後放棄壓制李世民,放任他去擴充武力,則有不得已的意味。
李世民以其天縱之英才,統帥千軍萬馬馳騁疆場,創造了他軍事史上的輝煌業績,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他先掃平隴右,擒獲西秦皇帝薛仁杲,隨後兵刃東向。武德三年(620年),擊敗依附突厥的劉武周,穩定了關隴局勢。接著出潼關,次年,消滅王世充與竇建德兩大勢力,取得了統一戰爭的決定性勝利。把唐王朝的勢力范圍擴大到河北、中原一帶。後來,竇建德的部將劉黑闥再起,重占河北,李世民又出兵擊敗劉黑闥。就這樣經數年南征北戰,李世民基本上削平群雄,統一了全國。武德7年(624年),突厥頡利、突利兩可汗率突厥驍騎攻掠唐境,進抵朔州(今山西朔州)、原州(今寧夏固原一帶)、幽州(今陝西彬縣)等地,唐高祖非常害怕,準備遷都以避突厥,李世民力諫,並出兵抵禦突厥,突利可汗見唐勢盛,與唐結盟後退走。
從首倡義舉,霍邑之役,攻佔關中地區,到削平群雄,抵禦突厥,天下大定,李世民在馬背上度過了7年時間,唐朝的江山,基本都是李世民只手打造出來的。在唐代開國的歷史過程中,李世民光芒四射,功勳顯赫,威望日益上升。李淵以及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則黯然失色、相形見絀,這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嫉妒。
李建成面對戰功顯赫的弟弟,時刻擔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心理處於失衡狀態。而李世民也自恃其卓越的才幹和功勞,又握有重兵,手下文武才俊列置左右,因此也不免對太子之位時有覬覦之心。
這種嫡長子繼承制的傳統與擁有實際功勞之間的現實境況,就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李建成不甘坐以待斃,為維護自己的繼承權,遂主動出擊,一、主動請纓到河北鎮壓劉黑闥的再次反叛,以期建立功勳,並趁勢在軍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如與駐守涇州(今甘肅涇川縣北)的地方實力派燕郡王李藝結盟;二、在朝中巴結、收買李淵寵臣裴寂,並與齊王李元吉結成政治聯盟;三、私蓄長林兵2000人,以隨時向李世民發難;四、厚賄高祖妃嬪,向高祖大進讒言,陷害李世民。
這樣,朝廷內部爭奪繼承權的鬥爭便愈演愈烈了。
兄弟爭寵
李建成、李元吉為了獲得李淵的信任,就走後宮路線,和嬪妃們拉關係,不時分送給她們重禮,在她們面前詆毀李世民。謊言重復三遍就是真理,這一招果然奏效,後宮嬪妃便開始頻頻向高祖吹起枕頭風來,高祖便對李世民越發忌憚。
武德四年,李世民攻下洛陽,李淵遂派嬪妃們前往挑揀宮人和府庫珍寶。嬪妃們便肆無忌憚地向李世民索取珍寶,或為自己的親戚請求官職。但由於李世民早已把寶物和官職獎賞給了功臣,自然回絕了這些嬪妃們的要求。她們便對李世民陡升怨恨情緒,因此,後宮勢力便完全倒向了李建成、李元吉一邊。
李世民當陝東道行台時,李淵曾詔示,他有權處理轄區內事物。當時,他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有功,李世民便把洛水沿岸的幾十頃好地賞賜給他。此時,高祖妃子張婕妤之父也相中了這塊土地,便向高祖奏請。高祖不知就裏,就寫了一個手詔,要李神通把地讓給張父。李神通以秦王的「教令」在前,對高祖的手詔不予理會。張婕妤惱怒異常,便向高祖進讒言:「您的手詔不管用了……」如此這般,說得高祖肝火陡起。遂夜召李世民,指著他的鼻子罵道:「我的手詔不管事,你的教令州縣就能執行,到底你是皇帝還是我是皇帝?」
高祖另一寵妃尹德妃,其父尹阿鼠,仗是皇親,橫行不法。李世民的部屬杜如晦,一天在尹府門前經過,沒有下馬。尹阿鼠便覺得杜如晦藐視他,大怒,令家僕將其從馬上掀下,痛毆一頓,罵道,「你是什麼東西,經過我家門前竟敢不下馬!」後來,尹阿鼠又惡人先告狀,誣白為黑,向高祖訴說秦王左右的人是如何的兇暴,對皇親多有不敬。高祖聽後大怒,又把李世民召進宮中,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痛斥:「連嬪妃的父親都敢欺負,對一般百姓,就更不知有多厲害了!」李世民幾次想申訴事實,都被武斷打斷。
此後,後宮的嬪妃們又乘機對高祖說:「你萬歲以後,如秦王得志,我們怕連死都沒地方了。」邊哭邊說,挑撥離間,聲情並茂,很是動容,「而太子則為人寬厚、慈孝,一定能善養我們啊!」
李淵聽後無限傷感。自此後,對李世民越來越疏遠和淡漠,對李建成、李元吉則寵愛有加。
宮闈驚變
李世民自是不甘示弱。他寬待將士,富有胸襟,善於化敵為友,置腹心於天下,因此,手下猛將如雲,且大多來自敵方陣營。如李密的部將李勣、秦叔寶、程咬金,劉武周的部將尉遲敬德,王世充的部將張公瑾等,他們歸降李世民以後,李世民對他們信任有加,所以也都甘為秦王心腹。
李世民的得力幕僚房玄齡,早在武德之初,就積極為李世民搜羅各種人才,羅致到秦王幕府,杜如晦就是其中之一。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便開始在秦王府設立文學院,名義上是學習古代經典的儒學機構,實際上是他的智囊團,高級幹部學校。他就以此為核心,招攬四方之士,其中有「十八學士」,輪流在秦王府中值宿。從而形成了以房玄齡、杜如晦等為首的文士隊伍和以尉遲敬德、秦叔寶等為首的武將集團,這樣構成的文武政治集團十分精幹,施雲播雨,奇謀迭出。對高祖不合理的詔敕,李世民有時也置之不理,李淵為此大發牢騷,又無可奈何,說:「此兒典兵既久,在外專制,為讀書人所教,非復我昔日子也。」
雖然李世民威望超過李建成,完全可以和李建成分庭抗禮,但由於李淵堅持嫡長子繼承制,偏向太子,因此對李世民多方打壓。加之李淵昏庸不明,皂白不分,偏聽偏信。這樣,李建成逐漸開始佔據優勢,對秦王的排擠日甚,致使諸子之間的關係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為保萬全,武德九年(626年)5月,李世民收買了李建成的一些下層僚屬,隨時掌握其動態。同時,他開始注意經營洛陽,作為萬一有變的退路。遂派手下幹將溫大雅、張亮鎮守。李建成也沒有睡大覺,也積極策反李世民的心腹尉遲敬德、程咬金等反水,沒有得逞。
李淵為了緩和兄弟矛盾,想支走李世民,就對他說:「首建大謀,削平海內,你都功勞居首。現在你們兄弟不容,同處京邑,必有紛爭,你不如去洛陽建行台,自陝以東都歸你節制,也可以建天子旌旗。」李世民聽了,也想離開京都這是非之地,保守洛陽,便答應了。李建成、李元吉知道後,暗忖:「秦王若至洛陽,有土地甲兵,不可復製;不如留他在長安,他沒有了甲兵,不過一匹夫,取他易如反掌。」於是把利害關係密奏李淵,李淵看了密奏,就自毀前諾。
李建成兄弟日夜到李淵處聒噪,挑動李淵的怨氣,要他對秦王採取斷然措施。但李淵猶豫不決。見父親猶豫,李建成決定先下手為強。武德九年6月初,李世民被夜召到東宮飲酒,李建成在酒中下了毒。李世民飲後回府,突感胸口絞痛,吐血數升。虧得搶救及時,才倖免於難。
正在這時,李世民安插在太子府的臥底、率更丞王晊密告,太子準備以李元吉統兵去討突厥為名,等秦王去為齊王餞行時行刺,並把尉遲敬德等秦王屬將統統活埋!
風暴已經形成,長孫無忌等人聽說後,說:「今嫌隙已成,不如先下手為強,否則就晚了。」其他謀士武將也極力勸說李世民先動手。在這種形格勢禁的局勢之下,李世民決心先發制人,發動兵變。但當時唐高祖為了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早已把以「房謀杜斷」著稱的房玄齡和杜如晦調離了秦王府。李世民遂派人緊急召見房玄齡杜如晦,房玄齡回答說:「皇上不許我們再追隨秦王了,如果私自去見秦王,肯定會被處死。」
李世民惱怒之極,懷疑房玄齡等人可能已背叛了自己,就解下佩刀交給尉遲敬德說:「公往觀之,若無來心,可斷其首來。」
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一起去見房玄齡和杜如晦,說:秦王決心已下,請你們去籌畫有關事宜。房玄齡、杜如晦拊掌說:「我們等待這一天,真是太久了!」於是,兩人化妝成道士,悄悄地去了秦王府。
秦王集團定下行動計畫之後,為了爭取主動,6月3日,李世民向高祖李淵報告了太子與元吉的陰謀,以及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亂後宮的醜聞。李淵一聽,驚愕不已,就讓李世民第二天早點進宮,他要親自過問此事。
4 日淩晨,李世民率長孫無忌等人伏兵於玄武門內,並調撥尉遲敬德接應,張公瑾等則伏於玄武門側。早晨,太子與齊王率衛隊上朝,自恃玄武門守將乃自己部下,遂將衛隊留在門外,便騎馬大搖大擺地進入玄武門,哪知玄武門守將早已被李世民買通。走到臨湖殿時,兩人始發覺氣氛有些異樣,立即撥馬回奔。李世民見狀,大喊著沖出。元吉連忙張弓射殺李世民,但慌亂中連射不中,而李世民一箭就把李建成射死。這時,尉遲敬德也率70騎精兵趕到,把李元吉刺落馬下。李世民的馬匹受驚狂奔,人也被低矮的樹枝掛倒。李元吉跑過來,奪下弓箭欲用弓弦勒死他。尉遲敬德過來相救,李元吉只得起身奔向武德殿,向李淵求救,尉遲敬德怒發一箭,將其射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後,為斬草除根,李世民隨後將李建成的5個兒子和李元吉的5個兒子也一併處死。李淵沒想到,事情最終會演變成骨肉相殘的一步,受驚暈倒。
之後,李淵不得不以李世民為太子,並把軍國大事悉委他處理。兩個月後,全國局勢大定,李淵被迫傳位給李世民,自己退為太上皇。李世民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史稱唐太宗。以第二年(627年)為貞觀元年。從此,唐王朝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開疆拓土
玄武門之變不久,東突厥頡利可汗乘唐朝內亂,大舉入侵。太宗遣尉遲敬德出戰,大敗突厥。未幾,頡利再次入侵,前鋒直達長安郊外的渭水便橋。太宗調動大軍作左右夾擊之狀,又親率六騎到渭水河邊,與頡利可汗隔河相會,數說他背棄盟約。頡利見唐軍威盛,與太宗簽下「便橋會盟」的和約後,旋即罷兵北歸。
突厥是唐朝最大的邊患,貞觀四年(630年)3月,太宗在做好戰爭準備後,遂派李靖、李勣率大軍出擊定襄,深入突厥,活捉頡利可汗。突厥部落遂四分五裂,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或投降唐朝,東突厥滅亡。拓邊戰爭取得了輝煌勝利,唐朝的版圖由此擴大到了今天的貝加爾湖以北。但降唐的10多萬突厥部眾,究竟怎樣安置,在朝廷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大多數朝臣認為:北方的遊牧民族向為中原禍患,宜將他們的部落結構打亂,分遷於黃河以南的各個州縣,使其放棄遊牧而從事耕織,變成易於制服的內地居民,使塞北之地永遠空虛。而另一派則認為:少數民族弱則請服,強則叛亂,向來如此。應該將他們全部驅趕到草原之北,不可留居內地,以絕心腹之患。兩派意見相左,爭得不可開交。此時中書令溫彥博卻力排眾議,他對太宗建議,還是將突厥降眾遷居到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居住,保全他們的原有部落,順從他們的生活習俗,這樣既可以充實空虛之地,又可以加強北邊的邊防力量,為我所用。唐太宗很贊成溫彥博的建議,說:「自古以來都是貴中華而賤夷狄,只有我對他們愛之如一,所以他們才視我為父母啊!」於是,便在河套地區設立定襄和雲中兩郡,統領突厥降眾。對於願意歸附的各級酋長,都拜為將軍、中郎將,任為朝廷官員。此後,相繼遷入長安定居者有萬家之多,歸附者有120萬人。唐太宗的偉大胸襟和英明政策,贏得了周邊很多民族的擁護和愛戴,他們並尊唐太宗為「天可汗」,敬若神明。
平定突厥之後,唐太宗再次遠征。貞觀八年(634年),吐穀渾寇邊,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擊,唐軍途中缺水,就刺馬飲血,襲破吐穀渾伏允可汗的牙帳,伏允丟下老婆孩子逃入沙漠,不久在沙漠中被部下所殺。吐穀渾從此被納入唐朝的版圖。貞觀十三年(639年),西域高昌國因不遣使朝貢,大失臣禮,太宗命侯君集、薛萬仞等率兵伐高昌。高昌王麴文泰沒想到唐兵來得如此之快,竟被活活嚇死。其子智盛繼位,立即舉國降唐。太宗於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護府。後焉耆、龜茲、西突厥也被征服,西域各國聞唐威名,也紛紛遣使到長安朝貢。唐朝疆域空前遼闊,遂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這是唐朝繼漢朝之後,再次對西域實行有效統治。
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吐蕃犯邊,唐太宗再派大將侯君集痛擊吐蕃,大敗吐蕃軍,斬首千餘。贊普松贊幹布遂派使者向唐太宗謝罪求和,他看到中國的強盛和富庶,又多次請求和親,唐太宗遂將宗女文成公主嫁給他,並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公主入藏。松贊幹布聞訊大喜,親自從拉薩來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禮接見李道宗。他看到中原的華麗服裝和壯觀的儀仗,十分羡慕。唐與漢的和親不同,漢代與匈奴的和親,有著太多的無奈與屈辱,而唐與吐蕃的和親,則是一種強勢之下的懷柔。從此,吐蕃和唐朝結為甥舅關係。
貞觀年間是唐朝拓邊最猛烈的時期,邊疆戰爭之頻繁和戰勝次數之多,在中國古代史上非常罕見。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意氣風發的時代,依次取得了對東突厥、吐蕃、吐谷渾、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麗、龜茲用兵的勝利,由此也奠定了唐朝300年的基業。貞觀之治的一大內容,就包括這種氣吞萬裏如虎的大唐雄風和尚武精神。
貞觀之治
李世民認為,隋朝的滅亡主要是統治者的好大喜功,不懂得體恤民情,因此,常把隋朝當作一面鏡子。他對大臣們說:「人君依靠國家,國家依靠民眾,剝削民眾來奉養國君,好比割身上的肉來充腹,腹飽了身也就斃命,君富了國也就亡了。」
對時局有了清醒的認識後,李世民便開始實施自己的治國理念了。他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開創了唐朝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唐太宗以民為本、以農為本的施政綱領,推動了唐初農業的大幅度發展,從而為其他經濟行業帶來了生存與發展的空間。過去集市交易的傳統是日中為市,貞觀年間,由於交易的頻繁,這傳統被打破了,城市裏出現了夜市,農村有定期舉行的草市。經商的人遍佈海內,民間有不少家財萬貫的大商人,中等商人和小商販更是燦若繁星。尤其唐時的胡商,在歷史上留下了盛名。我們現在猶可以從唐傳奇、繪畫、詩歌中,一窺而見貞觀時期商業的發達和民間的富裕程度。
史書記載,貞觀初年,全國人口不到300萬戶,一匹絹能換一斗米。但到了貞觀四年(630年),一斗米僅值四、五分錢,僅四年時間,社會財富驟增,秩序安定,人出行幾千里都不需帶乾糧,酒館旅店即開在邊遠地區,也不愁客源。這種繁榮穩定局面的出現,是與太宗李世民的統治有方分不開的。
貞觀時期人才濟濟,一大批文武精英人物聚集在李世民周圍。
唐太宗最大的特點是善於籠絡人才和使用人才。貞觀時期,科舉選士被稱作「盛開選舉」。科舉制度開創于隋朝,唐太宗繼承並發展、健全了這—制度,使它成為貞觀時期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之一。據五代王定保所著《唐摭言》記載:有一次,唐太宗去視察禦史府(考試進士的地方),看到許多新取的進士魚貫而出,便得意地說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由於這個時代的科考是以延攬天下英才為第一要務,而一次考試往往無法完全考察出每個人的真實能力,故允許考生進行考前自薦,允許有名望的人向考官推薦。這樣就使大批有真才實學者有機會進入官場,發揮自己的才能。這一制度健全後,不僅使民間有才之士無需憑藉門第就可以進入官場,而且還可以有機會擔任尚書、宰相之類的要職。科舉制度打破了貴族壟斷官場的局面,網羅了大批有才之士進入官僚機構,加強了帝王政權,使他們為貞觀之治做出了貢獻。
一次,他命令宰相封德彝薦舉人才,卻久無消息,太宗不滿。封德彝委曲萬狀地說:「天下人才盡入陛下轂中,實是野無遺賢。」李世民當即糾正他:「君子用人如器,各隨所長。自古人君致治,難道能異代借才麼?患在自己不能訪求,奈何輕量當世?」
唐太宗任用賢能,從善如流,聞過即改,視民如子,不分華夷,是開創「貞觀之治」的根本原因。
從諫如流
除求賢若渴、善用人才外,他的從諫如流在歷史上也是有口皆碑。李世民常說:「直言鯁議,致天下太平。」他和魏徵的君臣關係,就是一段佳話,足為後世帝王垂范。
魏徵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舊臣,兩兄弟曾經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政治對手。魏徵曾不止一次地勸說李建成先發制人殺掉李世民,按說李世民應該對他恨入骨髓才對。李世民獲勝後,人們都認定李世民會殺掉魏徵以洩憤,其結果是李世民不但任命魏徵為宰相,還和他結成兒女親家。魏徵當然要知恩圖報了,為了唐帝國的強盛,殫盡竭力,鞠躬盡瘁!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下詔徵兵。依照當時的唐律規定,年滿21歲者才能入選,但封德彝建議,凡18歲以上高大健壯者也可以入選。但魏徵卻連續四次駁回詔令,不予簽發。李世民怒責魏徵。魏徵反駁道:「陛下不是說要以誠信治天下嗎?唐律乃國家大法,不因喜好而朝令夕改,從而失信於民,以後怎麼能夠以誠信治天下呢?」
李世民轉怒為喜,並不認為魏徵駁了自己的面子,知錯就改,當即廢除了這道上諭。
623 年,魏徵在大殿上當著文武大臣的面指責李世民的一條條過失,一點也不給李世民面子,使李世民的忍耐終於達到了極限。他當即大怒回宮,對前來迎接他的長孫皇后發狠:「總有一天我要殺掉這個莊稼漢!」長孫皇后問莊稼漢是誰,李世民說是魏徵,他總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侮辱我。長孫皇后聽了此話後,立即穿上皇后官服,向皇帝鄭重參拜:「祝賀陛下得一直臣,因為只有英明的君王,才有正直的大臣。」面對這樣賢明的妻子,李世民的火氣即刻煙消雲散。
唐太宗的大臣馬周,在為官的十幾年裏,所上奏摺大多都是挑揀太宗為政的過失。諄諄告誡太宗:「臣聞天下者以人為本」,被唐太宗視為治理天下的法寶。後來馬周生病,唐太宗親自為其調理湯藥。
大臣王侍中(侍中是門下省首長,級別和宰相相近)晉見李世民,看見已國破家亡的廬江王漂亮的妃子站在皇帝身邊,就故意問這女子是誰?李世民說:「這是廬江王的妃子,廬江王聞她頗有姿色,就殺死了她的丈夫,把她強行占為己有,如此暴虐不仁,怎能不亡!」王侍中問:「陛下以為廬江王是對是錯?」李世民說:「殺人取妻,還有什麼是非可言!」王侍中反唇相譏:「陛下既然知道廬江王做錯了,為何又把他的姬妾據為己有,這不是重蹈廬江王的覆轍嗎?」這不留情面的話竟使李世民大為感動:「不是你直言提醒,我險些為惡而不自知了。」當即把該女子遞送出宮,並對王侍中給予嘉獎。這一切都源自于李世民有著強烈的危機意識。
唐承隋制,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即中書省發佈命令,門下省審查命令,尚書省執行命令。一個政令的形成,先由諸宰相在設于中書省的政事堂舉行會議,形成決議後報皇帝批准,再由中書省以皇帝名義發佈詔書。而唐太宗特別規定:在詔書發佈之前,必須送門下省審查,門下省認為不合適的,可以拒絕「副署」。詔書缺少副署,便不能頒佈執行。只有門下省「副署」後的詔書才能成為國家正式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這就是唐太宗的難能可貴之處,規定自己的詔書也必須由門下省 「副署」後才能生效,看似自己給自己設置了一道門檻,但卻有效地防止了決策的盲目性,減少由於失誤而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災難。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帝王,也只有李世民一人擁有如此傑出的智慧和胸襟啊!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瞭唐太宗的自信,因此,「貞觀之治」的出現,自有其必然性。
貞觀遺風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5月26日,唐太宗在長安病逝。
太宗死後,其子李治繼位。由於李治性格懦弱,又是多病之身,權利便逐漸轉移到皇后武則天手裏。
武則天(624年~705年),籍貫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生於利州(今四川廣元市)。武則天14歲時,因其美貌,被唐太宗選為才女,賜號媚娘,因此得以與太子李治暗通款曲。太宗死後,依例入感業寺削髮為尼。但當時在宮中,高宗李治的王皇后與蕭淑妃爭寵厲害,王皇后為了對付蕭淑妃,便決計利用高宗對武媚娘的舊感情,勸高宗把武媚娘接回宮中,封為昭儀,以轉移高宗對蕭氏的厚寵。
武氏再次入宮,王皇后功不可沒,因此武媚娘剛開始對王皇后卑躬屈節,極力奉承,聯合打擊蕭淑妃。武媚娘是一個很有心機和野心的人,她並不滿足於僅作一個昭儀,她的目的是作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后。因此,當蕭氏失寵後,她下一個打擊物件就是王皇后了。654 年,武昭儀產下一女兒,深得高宗喜愛。一次,王皇后去到武昭儀宮中看望小公主,武昭儀在王皇后離去後,竟狠心地親手將小公主掐死,然後嫁禍于王皇后。 655 年10月,高宗斷然頒詔廢後,正式冊立則天為皇后。冊立皇后後,武則天將王皇后、蕭淑妃手腳砍斷,又將激烈反對自己為後的高宗親舅舅長孫無忌逼令自殺。
高宗與武則天先後共生有三子一女:李賢(章懷太子)、李顯(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
武氏「通文史,多權謀」,從立為皇后之日起,便開始積極參預朝政,由於則天武后處理政務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諉不決,甚為群臣敬服。「百司奏事,時時令後決之」。與高宗並稱「二聖」。自此,高宗形同虛設,唐朝權柄,盡在武后掌握之中。683 年,高宗李治去世後,武則天相繼廢掉兩個兒子中宗和睿宗,於690年登基稱帝,自稱聖神皇帝,廢唐國號,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定都洛陽。武則天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在她協助高宗參與處理朝政到「南面稱孤」的過程中,面對元老重臣、勳戚世族的激烈反對,她實施鐵腕手段,無情打擊政敵,重用酷吏,實行嚴刑峻法,處死了中書侍郎上官儀,貶斥宰相韓瑗、尚書右僕射諸遂良等,使其死於非命。大量提拔寒門出身的士族,如許敬宗和李義府等,徹底打破了世家大族控制政局的局面。
武則天前後執政長達半個世紀之久,顯示出驚人的政治謀略和手段。在稱帝之後的十餘年中,她首開殿試,破格選用人才;不計門第,一律量才使用。她獎勵農桑,發展經濟;她提升官員的標準就是能夠致「田疇墾辟,家有餘糧」的,則予以升遷;否則,不以農為本的,「輕者貶官,甚至非時解替」。這樣,在她執政的年代裏,農業和手工業都得到較大的發展。人民安居樂業,人口增加很快。據當時統計,高宗時全國戶數為 380萬戶,到武則天執政的最後一年,全國戶數已達615萬戶,幾乎翻了一番。
在對外政策方面,武則天延續了貞觀時期金戈鐵馬的尚武精神。面對吐蕃貴族的入侵和騷擾,武則天給予鐵腕還擊。長壽二年(692年),她派大將王孝傑擊敗吐蕃,打通了河西走廊,收復安西四鎮,復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之後,又設置北庭都護府等,不但鞏固了西北的邊防,也打通了一度中斷的「絲綢之路」,使唐朝和中亞的貿易再度活躍起來。
雖然在她統治時期,任用酷吏,冤獄叢生,天下森森,但她打擊的是自己的政治對手,因此整個社會相對穩定。她能知人善任,有容人納諫之量。始終有一批「文似仁傑」,「武類休武 」的能臣幹將為其效命,充分顯示了她在用人、處事、治國等各個方面傑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氣魄。因此才保持了貞觀以來的輝煌,並奠定了開元盛世的基礎。武則天統治中國50年,是承上啟下的50年,他連接「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兩個黃金時代,把大唐帝國的綜合國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史稱「貞觀遺風」。
705 年,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乘機發動政變,擁立中宗復辟。同年冬,武則天去世,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武則天至此走完了自己一生似傳奇而非傳奇的輝煌之路,她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政治星空上的一顆最耀眼的星座。
開元盛世
開元(713年~742年)是唐玄宗治國初期的年號,初期玄宗勵精圖治,任用賢能,發展經濟,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無論是內政、外交、軍事,還是文化、藝術,都達到了空前的盛世景況,閃耀著黃金般的光輝,被後世史家譽為「開元盛世」。
武則天續貞觀遺風,但在她死後,唐王朝卻陷入了8年的混亂歲月,政變迭起,政局動盪。先是武三思與韋皇后、安樂公主勾結,害死了擁立中宗李顯復位有功的大臣;而後太子李重俊率禦林軍殺死武三思、武崇訓;接著韋後又殺死對自己的野心形成威脅的李重俊;此後,一心想做女皇的韋後又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中宗,立中宗少子李重茂為帝,自己臨朝攝政,效武則天垂簾聽政,準備以後取而代之。但又無武后的才具,朝廷被她們母女兩人搞得烏煙瘴氣。
景龍四年(710年)6月庚子日,睿宗李旦第三子李隆基和其姑母太平公主經過精心謀劃,搶先一步發動宮廷政變,李隆基帶領羽林軍萬騎夜入玄武門,殺韋後、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和武延秀等,韋武集團被徹底剷除。史載,政變次日,太平公主上殿,不由分說就將李重茂從龍椅上拉下來,當場宣佈廢黜,迎立睿宗李旦復位。太平公主雖女流,其強勢作派如此,可知有乃母之風。朝廷實權盡由太平公主掌握,號稱議政公主。712年,懦弱的睿宗將江山讓給李隆基。李隆基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玄宗,在唐朝歷史上和太宗皇帝一樣享有盛譽。由於他的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人們便約定俗成的稱其為「唐明皇」。
玄宗即位之初,面對太平公主覬覦皇位的野心和在朝廷上呼風喚雨的威勢,「宰相七人,四出其門。文武之臣,大半附之」,玄宗暫時隱忍不發。但他要加強皇權,勢必與太平公主的勢力發生衝突。開元元年7月,雙方的矛盾終於激化。時玄宗27歲,血氣方剛。聞知「公主欲以是月四日作亂」,玄宗遂以雷霆手段,先發制人。斬殺公主黨徒常元楷、李慈、蕭至忠等人,一舉粉碎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勢力,太平公主被迫自縊於家中。
清除太平公主集團後,玄宗開始整頓朝綱。他為了恢復人們對皇權的敬畏,「講武於驪山之下,徵兵二十萬,旌旗連亙五十餘裏」,並流放則天時勳臣郭元振,斬殺唐紹。又采張九齡之議,制定官吏的遷調製度。把京官和地方都督刺史來了一次內外大調動。這樣,既增進了中央與地方的溝通、瞭解和信任,也消除了宗室藩王對朝廷的威脅,皇權得到了迅速穩固。接著,玄宗又將全國分為十五道,各道置採訪使,以監督地方的行政長官,顯示出一副勵精圖治的明君派頭。
玄宗在開元時期,不僅勤政節儉,膽略卓著,而且精通治國方略,又能虛懷納諫,廣開言路,知人善用,任人唯賢。
開元一朝,他先後起用的宰相姚崇、宋璟、張說、宇文融、張嘉貞、蘇頲、裴光庭、李元紘、杜邏、韓休、蕭嵩、裴耀卿和張九齡等,雖執政風格各異,但他們無不具有治國安邦之才,經世絕倫之略,忠君愛國之心,均為一時名相。由於這些人的剛毅正直,使奸佞絕跡,朝政因此充滿了朝氣和活力。史稱:「開元之盛,所置輔佐,皆得賢才……朝多君子,信太平基歟」。
玄宗在他們的輔助之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提倡節儉,禁止奢侈。規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內宮後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製作的飾物,並且遣散宮女,以節省開支。他又下令全國各地均不得開採珠玉及製造錦繡,一改武則天以來後宮的奢靡之風。他淘汰僧尼,禁止新建佛寺及鑄佛寫經;限制和削減原來所賜給的王侯、公主的封邑、湯沐地及所得封戶,並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國的逃亡戶口及籍外田地,共查得80多萬戶;他獎勵農桑,鼓勵開闢土地,以致許多「高山絕壑,耒耜亦滿」。由於開源節流,國家財政日益豐裕,全國糧倉充實,致使物價十分低廉。
據杜佑《通典》記載:當時「米鬥至十三文,青(治所在今山東青州)、齊(治所在今山東歷城)穀鬥至五文。自後天下無貴物。兩京米鬥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疋二百一十二文。」可見當時糧食布帛產量之豐富,物價之低廉,商業之繁茂。東至洛陽、開封,西至關中鳳翔,「夾路列店肆待客,酒肆豐溢」,每個驛站都出驢馬供客人賃騎。南詣江陵、襄陽,北至太原、北京,西至四川、甘肅,都有驛站和店鋪。「遠適數千里,不持寸刃」。當時大唐的百姓,不僅在家安居樂業,出外旅行也很舒適,道路暢通,行旅安全。在唐人的文獻中也記錄有這樣一個資料,也很能說明社會的安定和太平,即:官民犯罪的很少。開元十八年(730年),全國犯罪的僅24人。
這一時期的大唐帝國,真可謂是國勢強盛,百姓富庶的黃金時代。這從杜甫的《憶昔》詩中也可以看出開元盛世之中,小邑萬家、倉廩豐實、男耕女織的太平景象: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正是由於開元初期君臣一體,上下同心,一系列措施得力,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全國經濟也迅速繁榮起來。唐帝國各方面都蒸蒸日上,國力空前強盛。玄宗也因此成為著名的盛世之君。
而社會經濟的繁榮也必然促進人口的大幅度增長,在「開元盛世」期間,唐代人口增長到5290餘萬人。人口眾多,體現了盛唐強大的生產力。
同時,社會經濟的繁榮也必然推動文化的發展。玄宗對儒生十分優厚,下令群臣訪求歷朝遺書,共覓得圖書近5萬卷,使唐朝的文化事業邁向頂峰。當時民間愛書成風,《新唐書》載,「藏書之盛,莫盛於開元,其著錄者,五萬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學者自為之書,又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嗚呼,可謂盛矣!」玄宗提倡文教,廣設公私學堂,於開元二十六年下令天下州縣,每鄉都要設置學校一所,以教授學生。于時垂髫之童,皆知禮讓。「戴白之老,不識兵戈。虜不敢乘月犯邊,士不敢彎弓報怨。」
而經濟的繁榮,科教的興隆,也必然表現在文學藝術方面。唐詩最為後世稱道。而唐詩在開元時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氣象萬千之勢,蔚為一壯觀。我們熟知的大詩人諸如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等等,都出現在這一時期。燦若繁星,他們在盛唐的天空閃耀著奪目的光輝,照耀著壯美的大唐江山。
而盛世的標誌不但表現在文治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現在武功方面。自唐高宗以後,吐蕃強大,成為唐朝西方的嚴重威脅。武后時期,突厥復興於漠北,契丹崛起於東北,造成唐朝北方形勢的緊張。許多在貞觀﹑永徽年間歸屬唐朝的地區重又脫離控制。
玄宗採納張說之提議,實行募兵制,以取代日漸廢弛的府兵制。在722年,他親自挑選府兵及壯丁共12萬人作為京師的宿衛。在東北到西北和南方的平盧﹑范陽﹑ 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伊西北庭﹑劍南和嶺南五府的邊疆地帶,設置9個節度使和一個嶺南經略使,以統一指揮戰守軍事,作為統治異族與鞏固邊防的措施。
開元五年(717年),唐朝從契丹收復了遼西21州,重置營州都督府,在漠北重創突厥,新羅、回紇等重新歸順唐朝。在西北,打敗了強悍的吐蕃,打通了絲綢之路;擋住了大食的入侵,收復了西域的碎葉城。這一連串對外戰爭的輝煌勝利,使唐朝的聲威遠播世界各地。《唐六典》列舉開元時期前來朝貢的蕃國高達70餘國,日本、朝鮮、暹羅、爪哇等東南亞諸國,都遣使來朝,甚至遠在地中海沿岸國家也與唐帝國建立了聯繫。一時間,海內繁榮,商賈雲集,各國留學生來華留學,絡繹於途。
唐朝對西域主權的恢復,使得通往西亞的道路由此重新被打開,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是聯繫東西方物質文明的紐帶,中國的絲綢沿著絲綢之路到了西方,馬上就成為羅馬貴族們手裏比黃金還要珍貴的奢侈品。這條商業通道在唐帝國時達到了空前的規模。波斯、大食商人紛至遝來。阿拉伯人、波斯人、日本人、安南人往來穿梭於繁華的大都市,給巍巍大唐帶來了生機和希望,也足以見證盛世唐朝的輝煌和繁盛。
唐王朝是唯一不歧視商業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視,還給商業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其經濟輝煌的成績,超出了任何時代。唐朝商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帶動了許多新興的商業城市的興起。當時世界上有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除了沿海的交州、廣州、明州、福州外,還有內陸的洪州(江西南昌)、揚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肅敦煌)、涼州(甘肅武威)。首都長安和陪都洛陽則是世界性的大都會。當時西域少數民族普遍能以到長安定居為樂,在長安定居的西域胡商胡姬胡僧,高達20萬之眾。他們帶來了歌舞、百戲、幻術(雜技)等民間藝術,他們在長安開設飯鋪酒肆、歌樓舞榭,為唐朝壯美的文化殿堂平添了一道新的景觀,使大唐王朝文化藝術的洪流更加汪洋恣肆。
唐朝經過了百年的發展與積累,至此已臻于鼎盛,進入了黃金時代。它的強盛是中國的任何一個王朝都無法比擬的。唐帝國的富庶和國際威望達到了頂峰,對外戰爭取得連綿的勝利,連續百餘年保持連續不斷的進攻態勢,疆域空前遼闊,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地理保障。而隨著唐代航海技術的提高和對於海洋潮汐理論的研究和認識達到的新的高度,另一條亙古未有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開通了並興旺繁榮起來,深受海外諸國青睞的品種繁多的中國商品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陸路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成了整個世界的黃金走廊。其對中國與世界的影響,至今還能尋到它的影子。
大唐盛世王朝,是一個充滿陽剛之氣的時代,她充滿了自信、開放、恢宏、博大的胸襟與氣度,是當時世界上最富強自信的國家,至今猶激蕩著很多讀史者亢奮的心!
關隴世族
李唐的先世,據其自稱,出自於西涼國主李暠一脈。李淵自稱是李暠第七代裔孫,出身關隴世家大族,承周隋之業創立唐朝。
《資治通鑒》記載:420年7月,西涼被沮渠氏的北涼所滅,國亡後,李暠第六子李翻的兒子李寶被俘,李寶及其降人被迫從敦煌遷至姑臧(今甘肅武威);後伺機西逃伊吾(今新疆哈密),依附於柔然。同時隨去的還有敦煌民眾2000餘人。等待時機,力圖收復敦煌。北魏滅亡北涼時,李寶趁勢出兵,佔領敦煌,後奉太武帝拓跋燾之命入朝,進入平城,漸得信任,地位逐步上升;被封為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西域校尉、沙州牧、敦煌公(《魏書.李寶傳》)。西魏時,後代李虎繼為隴西郡公,西魏左僕射;至北周時,李虎與北周文帝宇文泰及太保李弼等共為輔佐大臣,為八柱國之一,被追封為唐國公,成為北周的勳臣。自此李氏確立了在北朝的尊崇地位,後世更是名人輩出,被史家稱為「自周迄隋,鬱為西涼盛族」。李虎就是李淵的祖父,李淵的父親李丙,與楊堅分娶北周勳臣孤獨信之女為妻,威權顯赫。李丙任北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承襲唐國公封號。李淵就是承周隋之業而創立了唐朝。
李淵自稱是李暠第七代裔孫,所以,唐人在修《晉書》時,為了美化自己的祖宗,把十六國時期稱王圖霸的人,都稱作偽,而獨奉李暠為正宗。
李淵(566年~635年)字叔通,生於長安,7歲時即襲封唐國公。
隋朝建立後,因隋文帝獨孤皇后為其姨母,李淵因此受到隋文帝的寵愛,歷任州刺史之類的官職。煬帝時,李淵任隋朝太原留守郡太守。
李淵為人,豪爽任俠,結交不分貴賤,江湖口碑很好,但與之相生的就是宴飲賭博、縱情玩樂,這可能是紈絝子弟的共同嗜好吧!
煬帝晚年,追求大國氣度,因此窮兵黷武,糜費民力,社會動盪加劇,統治危機加深。613年,隋尚書楊玄感趁煬帝東征高麗之際,首先起兵黎陽(今河南浚縣東),點燃了隋末戰火,關隴貴族集團內部矛盾迅速公開化。時有「李氏當為天子」的讖語,引起了隋煬帝對李姓豪門的警惕。因此,李淵雖貴為國戚,但煬帝對這位姨表兄弟並不信任。一次,李淵因病不能按時奉詔,煬帝竟幸災樂禍地說:「不會就此病死吧?」李淵聞言,便知煬帝對他猜忌已深,內心恐懼。從此就有意地放浪形骸,把自己裝扮成一個酒色之徒,表明自己是一個胸無大志的人。
當時有人給他看相,說他貴有人主之尊,勸他趁亂起兵。帝王的尊榮,他當然垂涎了,可李淵沒有這個膽略,不敢冒險。煬帝看他還算忠誠,就于隋大業十二年(616年),派他到重鎮太原去當留守兼晉陽宮監,鎮壓北方的農民起義。當時晉陽(今山西太原)為隋朝向遼東和突厥用兵的北方重鎮,兵源充足,物資儲備充裕,「食可支十年」,李淵得此肥缺,「私喜此行」。
獄中定策
到太原後,李淵便整天與他昔日的朋友、晉陽官副監裴寂宴飲謔浪,弈棋賭博,得過且過,並沒有什麼理想。由於李淵門望高,手中握有上萬兵力,新官上任三把火,開始他也真心替隋賣命,打過幾個勝仗,因此在太原一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後來看到起義軍越打越強,越打越多,始感到形勢嚴峻,未免遇挫則怠,就又沉溺於酒色之中。
晉陽縣令劉文靜,談吐豪放,謀略膽氣過人,他對時局的認識了然於胸,心有遠圖,有意結交天下豪傑。李世民剛到太原那年才16 歲,卻是少年英才,胸有大志,一些俠義才俊逐漸聚集其門下。劉文靜認為李世民是漢高祖、曹操一類人物,便有意傾心結納,英雄相識寒微時,兩人很快成為忘年之交。
隋尚書李密投奔起義軍後,煬帝大為惱火,下令捉拿李密。因劉文靜跟李密是親戚,因此受到株連,被李淵革了職,關在晉陽監牢。
李世民聽到劉文靜被關了起來,十分著急,就去探監。兩人分析了天下大勢,認為皇上遠在江都,無法北返。李密的瓦崗軍已逼近東都,牽制了朝廷的主要兵力,這正是爭鋒天下的好時機。遂在獄中定策,擬就了招募兵士、西入關中、創立帝業的起兵方案。
李淵雖也意識到圖謀王業的大好機會到了,但他沒有這個膽略,更不敢妄動,只能遷延時日。李世民對父親的曖昧態度非常著急,便與劉文靜設計,不惜血本,與父親的親信裴寂賭博,然後故意輸給他大量錢財,贏得其信任後,便把起義圖謀告訴了他,希望他勸說李淵,因為李淵只對他的話感興趣。
李淵一聽,嚇得膽都破了,大罵李世民是家中孽子,將禍害全家。李世民就大義凜然地直接去對他說:「如父親能成就帝業,流血當從我始。」
恰在此時,李淵奉命與突厥作戰,吃了敗仗,隋煬帝怪罪李淵,派使者追究。李淵這才意識到大禍臨頭了,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李世民不失時機地向他獻上避禍之計:謹守小節則危期不遠,只有順民心,舉義兵,把握天授良機,才能轉禍為福啊!
李淵被形勢所逼,無奈之下,乃聽從李世民的建議,先把劉文靜從牢裏放出來,讓他幫助李世民招兵買馬,暗作起義準備。可是不久,隋煬帝又派使者赦免了他兵敗之罪,李淵見危險消除,就又躊躇起來。
大業十三年(617年)初,太原北部馬邑(今山西朔州)鷹揚尉劉武周據郡反隋,在突厥人支持下向四方掠地,太原危急。李世民再次催促其父趕快起兵,說:「造反的人多如蟻蚨,即使討伐有功,但皇上猜忌心重,立功越大,處境也將越加危險。如不早建大計,禍今至矣!」
李淵這才無奈地表示同意,遂把正在河東為隋賣命的另兩個兒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召回。
太原起兵
太原的兩個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看到李淵父子舉動反常,就要上奏朝廷。劉文靜設計把他們抓了起來,李淵以他們勾結突厥為名把他們處決了。又聽從劉文靜的計策,派人備了一份厚禮,到突厥可汗那裏講和,相約攻入長安後,突厥可汗得財寶美女,李淵得土地人民。
一切準備停當,大業十三年(617年)6月14日,李淵傳檄各州、縣,宣佈舉義。李淵自稱大將軍,李建成和李世民分任左右領軍大都督,劉文靜任司馬,兵士則稱為「義士」。統兵3萬,離開晉陽,浩浩蕩蕩地向長安進發。沿途佔領了西河郡、賈胡堡,兵力得到很快擴充,然後大軍逼近了入關的要津霍邑(今山西霍縣)。
霍邑由隋朝悍將宋老生率領3萬精兵駐紮,阻擋李淵西進。留守長安的隋代王楊侑又派大將屈突通,領數萬驍勇駐守河東,與宋老生遙相呼應。形勢一時危殆,加之霍邑一帶道路狹隘,又逢連陰雨天,唐軍糧道斷絕。偏巧又有謠言說突厥兵欲偷襲晉陽。李淵遇挫遂靡,想撤兵回晉陽自保。裴寂等人亦力主退兵。實際上李淵、裴寂等人是貪圖安逸,只想做割據一方的地方諸侯而已,與李世民、劉文靜等人提出的入關號令天下的鴻圖大志不可同日而語。但李淵對裴寂的建議竟非常贊同,嚴令李世民領軍撤退。李世民極力勸諫,曉以利害,但李淵不聽。李世民急得在帳外大哭,不肯退兵。說:「我們舉義以來,士氣高昂,進戰必克。現在一遇強敵就後退,恐為天下人恥笑。我恐怕這一退,士兵就會轟然而散,那時,強敵從後一追,我們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即使退回太原,想自保,可能嗎?」李淵的長子李建成也勸阻其父,指出撤退的危害,李淵才勉強收回成命。
8月,久雨初晴。唐軍重新部署,決定誘敵出城。便以小股部隊急行軍來到霍邑城邊,在城下挑戰。宋老生一看唐軍人少,就傾巢出動,殺出城外。李世民見敵人上當,便以高屋建瓴之勢率兵從山頭直沖而下,把宋老生的人馬沖得七零八落。宋老生急忙回頭想逃回城去,李淵的兵士卻早已占了城池。宋老生走投無路,最後被唐軍斬殺。
此時在關東一帶,李密的瓦崗軍與洛陽的王世充激戰方酣,關中空虛,李淵父子在取得霍邑大捷後,關中實際上就是他們的囊中物了。留在長安的李淵的女兒平陽公主,也招募了一萬多人馬,號稱「娘子軍」,回應唐軍進關。
這年11月,李淵集中了20多萬大軍攻入長安。為了爭取民心,宣佈12條臨時約法,把隋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廢除,以隋代王楊侑為掛名皇帝,尊在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自號大丞相,封唐王,號令天下。大業十四年(618年)3月,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宇文化及縊殺。5月,李淵逼迫楊侑禪位,自己稱帝建國,國號「 唐」,李淵就是唐高祖。從此,李淵獲得了政治上的主動權。
從太原起兵到霍邑之役,李淵始終是被動行事,淺謀失斷,若非李世民聰明果決,識量過人,李氏的王業就可能半途而廢,歷史可能會是另外一番模樣。所以後世史家對李淵評價說:「不有聖子,王業殆矣!」
天縱英才
唐朝建立時,唐王朝還只是據有關中和山西一部分的小朝廷,當時全國各地先後興起的反隋起義軍大小不下100支,像他這樣稱皇圖帝的人遍佈天下。如西北的薛舉、薛仁杲父子,河西走廊的李軌、山西的劉武周、河北的劉黑闥、北部的梁師都、黃河流域的王世充、南朝梁代後裔蕭銑、嶺南的馮盎、幽州的羅藝等,參加的人達數百萬。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隊伍有四支:王世充據有東都洛陽,竇建德據有河北,李密據有河南,杜伏威據有江淮。整個中國處於群雄逐鹿、天下未定的狀態。所以唐高祖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平定各地的叛亂,統一全國。在高祖在位的9年裏,甚至到了太宗貞觀初年,唐朝的最大政治就是平叛。
但李淵素無大志,與在晉陽相比,得了長安,就認為已是奢望了,於是就安享起皇帝的尊榮來,而把統一的重擔委諸次子李世民等人。與昔日昵友裴寂弈棋笑謔,宴飲作樂,再續太原時的舊歡。漸漸地,在他的周圍就出現了奸佞集團,擾亂法度。
唐武德元年(618年)10月,李密的瓦崗軍被洛陽王世充打敗後向唐投降,李淵派使者安撫,而使者竟向李密及其部將大肆索賄,虐待降唐將士,結果李密降而復叛。李淵不以為事,不聽勸諫,照舊玩樂。胡人安叱奴舞跳得好,他一時高興,竟授與散騎侍郎之職。禮部尚書李綱勸諫說:今舉義之功臣尚無遍賞,高才碩學者猶遺留草澤,而先提拔舞奴,何為後世則?況且古代樂工從不與士人同列,只有一些亡國之君才授給樂工要職……李淵不待他說完,怒道:「我業已授之,不可追也。 」後世史家因此評價說:「開國之君,發號施令,都會被後世效法。濫施刑賞,就會成為亂因。如此大事,豈以‘業已授之’塞責?」
武德二年(619年),李淵已看出次子李世民才幹卓越,手下兵精將強,便心生疑忌,有意壓制李世民。如首義元勳劉文靜,是李世民的心腹首謀,又身居宰相之位。李淵借由劉文靜對裴度的幾句牢騷話為由,於當年10月,下詔將劉文靜兄弟雙雙殺害,家產籍沒。實際上劉文靜罪不當誅,李淵之所以決意要誅殺劉文靜,就含有壓制李世民的意圖。但李淵又不得不依靠李世民東征西討,因為李建成是皇太子,需要留在長安輔佐他處理政務,齊王李元吉則留守太原以防突厥。因此,統兵征伐之任,便自然落在不滿20歲的秦王李世民身上。
李淵最後放棄壓制李世民,放任他去擴充武力,則有不得已的意味。
李世民以其天縱之英才,統帥千軍萬馬馳騁疆場,創造了他軍事史上的輝煌業績,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他先掃平隴右,擒獲西秦皇帝薛仁杲,隨後兵刃東向。武德三年(620年),擊敗依附突厥的劉武周,穩定了關隴局勢。接著出潼關,次年,消滅王世充與竇建德兩大勢力,取得了統一戰爭的決定性勝利。把唐王朝的勢力范圍擴大到河北、中原一帶。後來,竇建德的部將劉黑闥再起,重占河北,李世民又出兵擊敗劉黑闥。就這樣經數年南征北戰,李世民基本上削平群雄,統一了全國。武德7年(624年),突厥頡利、突利兩可汗率突厥驍騎攻掠唐境,進抵朔州(今山西朔州)、原州(今寧夏固原一帶)、幽州(今陝西彬縣)等地,唐高祖非常害怕,準備遷都以避突厥,李世民力諫,並出兵抵禦突厥,突利可汗見唐勢盛,與唐結盟後退走。
從首倡義舉,霍邑之役,攻佔關中地區,到削平群雄,抵禦突厥,天下大定,李世民在馬背上度過了7年時間,唐朝的江山,基本都是李世民只手打造出來的。在唐代開國的歷史過程中,李世民光芒四射,功勳顯赫,威望日益上升。李淵以及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則黯然失色、相形見絀,這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嫉妒。
李建成面對戰功顯赫的弟弟,時刻擔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心理處於失衡狀態。而李世民也自恃其卓越的才幹和功勞,又握有重兵,手下文武才俊列置左右,因此也不免對太子之位時有覬覦之心。
這種嫡長子繼承制的傳統與擁有實際功勞之間的現實境況,就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李建成不甘坐以待斃,為維護自己的繼承權,遂主動出擊,一、主動請纓到河北鎮壓劉黑闥的再次反叛,以期建立功勳,並趁勢在軍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如與駐守涇州(今甘肅涇川縣北)的地方實力派燕郡王李藝結盟;二、在朝中巴結、收買李淵寵臣裴寂,並與齊王李元吉結成政治聯盟;三、私蓄長林兵2000人,以隨時向李世民發難;四、厚賄高祖妃嬪,向高祖大進讒言,陷害李世民。
這樣,朝廷內部爭奪繼承權的鬥爭便愈演愈烈了。
兄弟爭寵
李建成、李元吉為了獲得李淵的信任,就走後宮路線,和嬪妃們拉關係,不時分送給她們重禮,在她們面前詆毀李世民。謊言重復三遍就是真理,這一招果然奏效,後宮嬪妃便開始頻頻向高祖吹起枕頭風來,高祖便對李世民越發忌憚。
武德四年,李世民攻下洛陽,李淵遂派嬪妃們前往挑揀宮人和府庫珍寶。嬪妃們便肆無忌憚地向李世民索取珍寶,或為自己的親戚請求官職。但由於李世民早已把寶物和官職獎賞給了功臣,自然回絕了這些嬪妃們的要求。她們便對李世民陡升怨恨情緒,因此,後宮勢力便完全倒向了李建成、李元吉一邊。
李世民當陝東道行台時,李淵曾詔示,他有權處理轄區內事物。當時,他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有功,李世民便把洛水沿岸的幾十頃好地賞賜給他。此時,高祖妃子張婕妤之父也相中了這塊土地,便向高祖奏請。高祖不知就裏,就寫了一個手詔,要李神通把地讓給張父。李神通以秦王的「教令」在前,對高祖的手詔不予理會。張婕妤惱怒異常,便向高祖進讒言:「您的手詔不管用了……」如此這般,說得高祖肝火陡起。遂夜召李世民,指著他的鼻子罵道:「我的手詔不管事,你的教令州縣就能執行,到底你是皇帝還是我是皇帝?」
高祖另一寵妃尹德妃,其父尹阿鼠,仗是皇親,橫行不法。李世民的部屬杜如晦,一天在尹府門前經過,沒有下馬。尹阿鼠便覺得杜如晦藐視他,大怒,令家僕將其從馬上掀下,痛毆一頓,罵道,「你是什麼東西,經過我家門前竟敢不下馬!」後來,尹阿鼠又惡人先告狀,誣白為黑,向高祖訴說秦王左右的人是如何的兇暴,對皇親多有不敬。高祖聽後大怒,又把李世民召進宮中,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痛斥:「連嬪妃的父親都敢欺負,對一般百姓,就更不知有多厲害了!」李世民幾次想申訴事實,都被武斷打斷。
此後,後宮的嬪妃們又乘機對高祖說:「你萬歲以後,如秦王得志,我們怕連死都沒地方了。」邊哭邊說,挑撥離間,聲情並茂,很是動容,「而太子則為人寬厚、慈孝,一定能善養我們啊!」
李淵聽後無限傷感。自此後,對李世民越來越疏遠和淡漠,對李建成、李元吉則寵愛有加。
宮闈驚變
李世民自是不甘示弱。他寬待將士,富有胸襟,善於化敵為友,置腹心於天下,因此,手下猛將如雲,且大多來自敵方陣營。如李密的部將李勣、秦叔寶、程咬金,劉武周的部將尉遲敬德,王世充的部將張公瑾等,他們歸降李世民以後,李世民對他們信任有加,所以也都甘為秦王心腹。
李世民的得力幕僚房玄齡,早在武德之初,就積極為李世民搜羅各種人才,羅致到秦王幕府,杜如晦就是其中之一。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便開始在秦王府設立文學院,名義上是學習古代經典的儒學機構,實際上是他的智囊團,高級幹部學校。他就以此為核心,招攬四方之士,其中有「十八學士」,輪流在秦王府中值宿。從而形成了以房玄齡、杜如晦等為首的文士隊伍和以尉遲敬德、秦叔寶等為首的武將集團,這樣構成的文武政治集團十分精幹,施雲播雨,奇謀迭出。對高祖不合理的詔敕,李世民有時也置之不理,李淵為此大發牢騷,又無可奈何,說:「此兒典兵既久,在外專制,為讀書人所教,非復我昔日子也。」
雖然李世民威望超過李建成,完全可以和李建成分庭抗禮,但由於李淵堅持嫡長子繼承制,偏向太子,因此對李世民多方打壓。加之李淵昏庸不明,皂白不分,偏聽偏信。這樣,李建成逐漸開始佔據優勢,對秦王的排擠日甚,致使諸子之間的關係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為保萬全,武德九年(626年)5月,李世民收買了李建成的一些下層僚屬,隨時掌握其動態。同時,他開始注意經營洛陽,作為萬一有變的退路。遂派手下幹將溫大雅、張亮鎮守。李建成也沒有睡大覺,也積極策反李世民的心腹尉遲敬德、程咬金等反水,沒有得逞。
李淵為了緩和兄弟矛盾,想支走李世民,就對他說:「首建大謀,削平海內,你都功勞居首。現在你們兄弟不容,同處京邑,必有紛爭,你不如去洛陽建行台,自陝以東都歸你節制,也可以建天子旌旗。」李世民聽了,也想離開京都這是非之地,保守洛陽,便答應了。李建成、李元吉知道後,暗忖:「秦王若至洛陽,有土地甲兵,不可復製;不如留他在長安,他沒有了甲兵,不過一匹夫,取他易如反掌。」於是把利害關係密奏李淵,李淵看了密奏,就自毀前諾。
李建成兄弟日夜到李淵處聒噪,挑動李淵的怨氣,要他對秦王採取斷然措施。但李淵猶豫不決。見父親猶豫,李建成決定先下手為強。武德九年6月初,李世民被夜召到東宮飲酒,李建成在酒中下了毒。李世民飲後回府,突感胸口絞痛,吐血數升。虧得搶救及時,才倖免於難。
正在這時,李世民安插在太子府的臥底、率更丞王晊密告,太子準備以李元吉統兵去討突厥為名,等秦王去為齊王餞行時行刺,並把尉遲敬德等秦王屬將統統活埋!
風暴已經形成,長孫無忌等人聽說後,說:「今嫌隙已成,不如先下手為強,否則就晚了。」其他謀士武將也極力勸說李世民先動手。在這種形格勢禁的局勢之下,李世民決心先發制人,發動兵變。但當時唐高祖為了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早已把以「房謀杜斷」著稱的房玄齡和杜如晦調離了秦王府。李世民遂派人緊急召見房玄齡杜如晦,房玄齡回答說:「皇上不許我們再追隨秦王了,如果私自去見秦王,肯定會被處死。」
李世民惱怒之極,懷疑房玄齡等人可能已背叛了自己,就解下佩刀交給尉遲敬德說:「公往觀之,若無來心,可斷其首來。」
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一起去見房玄齡和杜如晦,說:秦王決心已下,請你們去籌畫有關事宜。房玄齡、杜如晦拊掌說:「我們等待這一天,真是太久了!」於是,兩人化妝成道士,悄悄地去了秦王府。
秦王集團定下行動計畫之後,為了爭取主動,6月3日,李世民向高祖李淵報告了太子與元吉的陰謀,以及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亂後宮的醜聞。李淵一聽,驚愕不已,就讓李世民第二天早點進宮,他要親自過問此事。
4 日淩晨,李世民率長孫無忌等人伏兵於玄武門內,並調撥尉遲敬德接應,張公瑾等則伏於玄武門側。早晨,太子與齊王率衛隊上朝,自恃玄武門守將乃自己部下,遂將衛隊留在門外,便騎馬大搖大擺地進入玄武門,哪知玄武門守將早已被李世民買通。走到臨湖殿時,兩人始發覺氣氛有些異樣,立即撥馬回奔。李世民見狀,大喊著沖出。元吉連忙張弓射殺李世民,但慌亂中連射不中,而李世民一箭就把李建成射死。這時,尉遲敬德也率70騎精兵趕到,把李元吉刺落馬下。李世民的馬匹受驚狂奔,人也被低矮的樹枝掛倒。李元吉跑過來,奪下弓箭欲用弓弦勒死他。尉遲敬德過來相救,李元吉只得起身奔向武德殿,向李淵求救,尉遲敬德怒發一箭,將其射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後,為斬草除根,李世民隨後將李建成的5個兒子和李元吉的5個兒子也一併處死。李淵沒想到,事情最終會演變成骨肉相殘的一步,受驚暈倒。
之後,李淵不得不以李世民為太子,並把軍國大事悉委他處理。兩個月後,全國局勢大定,李淵被迫傳位給李世民,自己退為太上皇。李世民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史稱唐太宗。以第二年(627年)為貞觀元年。從此,唐王朝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開疆拓土
玄武門之變不久,東突厥頡利可汗乘唐朝內亂,大舉入侵。太宗遣尉遲敬德出戰,大敗突厥。未幾,頡利再次入侵,前鋒直達長安郊外的渭水便橋。太宗調動大軍作左右夾擊之狀,又親率六騎到渭水河邊,與頡利可汗隔河相會,數說他背棄盟約。頡利見唐軍威盛,與太宗簽下「便橋會盟」的和約後,旋即罷兵北歸。
突厥是唐朝最大的邊患,貞觀四年(630年)3月,太宗在做好戰爭準備後,遂派李靖、李勣率大軍出擊定襄,深入突厥,活捉頡利可汗。突厥部落遂四分五裂,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或投降唐朝,東突厥滅亡。拓邊戰爭取得了輝煌勝利,唐朝的版圖由此擴大到了今天的貝加爾湖以北。但降唐的10多萬突厥部眾,究竟怎樣安置,在朝廷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大多數朝臣認為:北方的遊牧民族向為中原禍患,宜將他們的部落結構打亂,分遷於黃河以南的各個州縣,使其放棄遊牧而從事耕織,變成易於制服的內地居民,使塞北之地永遠空虛。而另一派則認為:少數民族弱則請服,強則叛亂,向來如此。應該將他們全部驅趕到草原之北,不可留居內地,以絕心腹之患。兩派意見相左,爭得不可開交。此時中書令溫彥博卻力排眾議,他對太宗建議,還是將突厥降眾遷居到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居住,保全他們的原有部落,順從他們的生活習俗,這樣既可以充實空虛之地,又可以加強北邊的邊防力量,為我所用。唐太宗很贊成溫彥博的建議,說:「自古以來都是貴中華而賤夷狄,只有我對他們愛之如一,所以他們才視我為父母啊!」於是,便在河套地區設立定襄和雲中兩郡,統領突厥降眾。對於願意歸附的各級酋長,都拜為將軍、中郎將,任為朝廷官員。此後,相繼遷入長安定居者有萬家之多,歸附者有120萬人。唐太宗的偉大胸襟和英明政策,贏得了周邊很多民族的擁護和愛戴,他們並尊唐太宗為「天可汗」,敬若神明。
平定突厥之後,唐太宗再次遠征。貞觀八年(634年),吐穀渾寇邊,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擊,唐軍途中缺水,就刺馬飲血,襲破吐穀渾伏允可汗的牙帳,伏允丟下老婆孩子逃入沙漠,不久在沙漠中被部下所殺。吐穀渾從此被納入唐朝的版圖。貞觀十三年(639年),西域高昌國因不遣使朝貢,大失臣禮,太宗命侯君集、薛萬仞等率兵伐高昌。高昌王麴文泰沒想到唐兵來得如此之快,竟被活活嚇死。其子智盛繼位,立即舉國降唐。太宗於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護府。後焉耆、龜茲、西突厥也被征服,西域各國聞唐威名,也紛紛遣使到長安朝貢。唐朝疆域空前遼闊,遂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這是唐朝繼漢朝之後,再次對西域實行有效統治。
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吐蕃犯邊,唐太宗再派大將侯君集痛擊吐蕃,大敗吐蕃軍,斬首千餘。贊普松贊幹布遂派使者向唐太宗謝罪求和,他看到中國的強盛和富庶,又多次請求和親,唐太宗遂將宗女文成公主嫁給他,並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公主入藏。松贊幹布聞訊大喜,親自從拉薩來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禮接見李道宗。他看到中原的華麗服裝和壯觀的儀仗,十分羡慕。唐與漢的和親不同,漢代與匈奴的和親,有著太多的無奈與屈辱,而唐與吐蕃的和親,則是一種強勢之下的懷柔。從此,吐蕃和唐朝結為甥舅關係。
貞觀年間是唐朝拓邊最猛烈的時期,邊疆戰爭之頻繁和戰勝次數之多,在中國古代史上非常罕見。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意氣風發的時代,依次取得了對東突厥、吐蕃、吐谷渾、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麗、龜茲用兵的勝利,由此也奠定了唐朝300年的基業。貞觀之治的一大內容,就包括這種氣吞萬裏如虎的大唐雄風和尚武精神。
貞觀之治
李世民認為,隋朝的滅亡主要是統治者的好大喜功,不懂得體恤民情,因此,常把隋朝當作一面鏡子。他對大臣們說:「人君依靠國家,國家依靠民眾,剝削民眾來奉養國君,好比割身上的肉來充腹,腹飽了身也就斃命,君富了國也就亡了。」
對時局有了清醒的認識後,李世民便開始實施自己的治國理念了。他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開創了唐朝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唐太宗以民為本、以農為本的施政綱領,推動了唐初農業的大幅度發展,從而為其他經濟行業帶來了生存與發展的空間。過去集市交易的傳統是日中為市,貞觀年間,由於交易的頻繁,這傳統被打破了,城市裏出現了夜市,農村有定期舉行的草市。經商的人遍佈海內,民間有不少家財萬貫的大商人,中等商人和小商販更是燦若繁星。尤其唐時的胡商,在歷史上留下了盛名。我們現在猶可以從唐傳奇、繪畫、詩歌中,一窺而見貞觀時期商業的發達和民間的富裕程度。
史書記載,貞觀初年,全國人口不到300萬戶,一匹絹能換一斗米。但到了貞觀四年(630年),一斗米僅值四、五分錢,僅四年時間,社會財富驟增,秩序安定,人出行幾千里都不需帶乾糧,酒館旅店即開在邊遠地區,也不愁客源。這種繁榮穩定局面的出現,是與太宗李世民的統治有方分不開的。
貞觀時期人才濟濟,一大批文武精英人物聚集在李世民周圍。
唐太宗最大的特點是善於籠絡人才和使用人才。貞觀時期,科舉選士被稱作「盛開選舉」。科舉制度開創于隋朝,唐太宗繼承並發展、健全了這—制度,使它成為貞觀時期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之一。據五代王定保所著《唐摭言》記載:有一次,唐太宗去視察禦史府(考試進士的地方),看到許多新取的進士魚貫而出,便得意地說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由於這個時代的科考是以延攬天下英才為第一要務,而一次考試往往無法完全考察出每個人的真實能力,故允許考生進行考前自薦,允許有名望的人向考官推薦。這樣就使大批有真才實學者有機會進入官場,發揮自己的才能。這一制度健全後,不僅使民間有才之士無需憑藉門第就可以進入官場,而且還可以有機會擔任尚書、宰相之類的要職。科舉制度打破了貴族壟斷官場的局面,網羅了大批有才之士進入官僚機構,加強了帝王政權,使他們為貞觀之治做出了貢獻。
一次,他命令宰相封德彝薦舉人才,卻久無消息,太宗不滿。封德彝委曲萬狀地說:「天下人才盡入陛下轂中,實是野無遺賢。」李世民當即糾正他:「君子用人如器,各隨所長。自古人君致治,難道能異代借才麼?患在自己不能訪求,奈何輕量當世?」
唐太宗任用賢能,從善如流,聞過即改,視民如子,不分華夷,是開創「貞觀之治」的根本原因。
從諫如流
除求賢若渴、善用人才外,他的從諫如流在歷史上也是有口皆碑。李世民常說:「直言鯁議,致天下太平。」他和魏徵的君臣關係,就是一段佳話,足為後世帝王垂范。
魏徵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舊臣,兩兄弟曾經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政治對手。魏徵曾不止一次地勸說李建成先發制人殺掉李世民,按說李世民應該對他恨入骨髓才對。李世民獲勝後,人們都認定李世民會殺掉魏徵以洩憤,其結果是李世民不但任命魏徵為宰相,還和他結成兒女親家。魏徵當然要知恩圖報了,為了唐帝國的強盛,殫盡竭力,鞠躬盡瘁!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下詔徵兵。依照當時的唐律規定,年滿21歲者才能入選,但封德彝建議,凡18歲以上高大健壯者也可以入選。但魏徵卻連續四次駁回詔令,不予簽發。李世民怒責魏徵。魏徵反駁道:「陛下不是說要以誠信治天下嗎?唐律乃國家大法,不因喜好而朝令夕改,從而失信於民,以後怎麼能夠以誠信治天下呢?」
李世民轉怒為喜,並不認為魏徵駁了自己的面子,知錯就改,當即廢除了這道上諭。
623 年,魏徵在大殿上當著文武大臣的面指責李世民的一條條過失,一點也不給李世民面子,使李世民的忍耐終於達到了極限。他當即大怒回宮,對前來迎接他的長孫皇后發狠:「總有一天我要殺掉這個莊稼漢!」長孫皇后問莊稼漢是誰,李世民說是魏徵,他總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侮辱我。長孫皇后聽了此話後,立即穿上皇后官服,向皇帝鄭重參拜:「祝賀陛下得一直臣,因為只有英明的君王,才有正直的大臣。」面對這樣賢明的妻子,李世民的火氣即刻煙消雲散。
唐太宗的大臣馬周,在為官的十幾年裏,所上奏摺大多都是挑揀太宗為政的過失。諄諄告誡太宗:「臣聞天下者以人為本」,被唐太宗視為治理天下的法寶。後來馬周生病,唐太宗親自為其調理湯藥。
大臣王侍中(侍中是門下省首長,級別和宰相相近)晉見李世民,看見已國破家亡的廬江王漂亮的妃子站在皇帝身邊,就故意問這女子是誰?李世民說:「這是廬江王的妃子,廬江王聞她頗有姿色,就殺死了她的丈夫,把她強行占為己有,如此暴虐不仁,怎能不亡!」王侍中問:「陛下以為廬江王是對是錯?」李世民說:「殺人取妻,還有什麼是非可言!」王侍中反唇相譏:「陛下既然知道廬江王做錯了,為何又把他的姬妾據為己有,這不是重蹈廬江王的覆轍嗎?」這不留情面的話竟使李世民大為感動:「不是你直言提醒,我險些為惡而不自知了。」當即把該女子遞送出宮,並對王侍中給予嘉獎。這一切都源自于李世民有著強烈的危機意識。
唐承隋制,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即中書省發佈命令,門下省審查命令,尚書省執行命令。一個政令的形成,先由諸宰相在設于中書省的政事堂舉行會議,形成決議後報皇帝批准,再由中書省以皇帝名義發佈詔書。而唐太宗特別規定:在詔書發佈之前,必須送門下省審查,門下省認為不合適的,可以拒絕「副署」。詔書缺少副署,便不能頒佈執行。只有門下省「副署」後的詔書才能成為國家正式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這就是唐太宗的難能可貴之處,規定自己的詔書也必須由門下省 「副署」後才能生效,看似自己給自己設置了一道門檻,但卻有效地防止了決策的盲目性,減少由於失誤而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災難。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帝王,也只有李世民一人擁有如此傑出的智慧和胸襟啊!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瞭唐太宗的自信,因此,「貞觀之治」的出現,自有其必然性。
貞觀遺風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5月26日,唐太宗在長安病逝。
太宗死後,其子李治繼位。由於李治性格懦弱,又是多病之身,權利便逐漸轉移到皇后武則天手裏。
武則天(624年~705年),籍貫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生於利州(今四川廣元市)。武則天14歲時,因其美貌,被唐太宗選為才女,賜號媚娘,因此得以與太子李治暗通款曲。太宗死後,依例入感業寺削髮為尼。但當時在宮中,高宗李治的王皇后與蕭淑妃爭寵厲害,王皇后為了對付蕭淑妃,便決計利用高宗對武媚娘的舊感情,勸高宗把武媚娘接回宮中,封為昭儀,以轉移高宗對蕭氏的厚寵。
武氏再次入宮,王皇后功不可沒,因此武媚娘剛開始對王皇后卑躬屈節,極力奉承,聯合打擊蕭淑妃。武媚娘是一個很有心機和野心的人,她並不滿足於僅作一個昭儀,她的目的是作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后。因此,當蕭氏失寵後,她下一個打擊物件就是王皇后了。654 年,武昭儀產下一女兒,深得高宗喜愛。一次,王皇后去到武昭儀宮中看望小公主,武昭儀在王皇后離去後,竟狠心地親手將小公主掐死,然後嫁禍于王皇后。 655 年10月,高宗斷然頒詔廢後,正式冊立則天為皇后。冊立皇后後,武則天將王皇后、蕭淑妃手腳砍斷,又將激烈反對自己為後的高宗親舅舅長孫無忌逼令自殺。
高宗與武則天先後共生有三子一女:李賢(章懷太子)、李顯(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
武氏「通文史,多權謀」,從立為皇后之日起,便開始積極參預朝政,由於則天武后處理政務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諉不決,甚為群臣敬服。「百司奏事,時時令後決之」。與高宗並稱「二聖」。自此,高宗形同虛設,唐朝權柄,盡在武后掌握之中。683 年,高宗李治去世後,武則天相繼廢掉兩個兒子中宗和睿宗,於690年登基稱帝,自稱聖神皇帝,廢唐國號,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定都洛陽。武則天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在她協助高宗參與處理朝政到「南面稱孤」的過程中,面對元老重臣、勳戚世族的激烈反對,她實施鐵腕手段,無情打擊政敵,重用酷吏,實行嚴刑峻法,處死了中書侍郎上官儀,貶斥宰相韓瑗、尚書右僕射諸遂良等,使其死於非命。大量提拔寒門出身的士族,如許敬宗和李義府等,徹底打破了世家大族控制政局的局面。
武則天前後執政長達半個世紀之久,顯示出驚人的政治謀略和手段。在稱帝之後的十餘年中,她首開殿試,破格選用人才;不計門第,一律量才使用。她獎勵農桑,發展經濟;她提升官員的標準就是能夠致「田疇墾辟,家有餘糧」的,則予以升遷;否則,不以農為本的,「輕者貶官,甚至非時解替」。這樣,在她執政的年代裏,農業和手工業都得到較大的發展。人民安居樂業,人口增加很快。據當時統計,高宗時全國戶數為 380萬戶,到武則天執政的最後一年,全國戶數已達615萬戶,幾乎翻了一番。
在對外政策方面,武則天延續了貞觀時期金戈鐵馬的尚武精神。面對吐蕃貴族的入侵和騷擾,武則天給予鐵腕還擊。長壽二年(692年),她派大將王孝傑擊敗吐蕃,打通了河西走廊,收復安西四鎮,復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之後,又設置北庭都護府等,不但鞏固了西北的邊防,也打通了一度中斷的「絲綢之路」,使唐朝和中亞的貿易再度活躍起來。
雖然在她統治時期,任用酷吏,冤獄叢生,天下森森,但她打擊的是自己的政治對手,因此整個社會相對穩定。她能知人善任,有容人納諫之量。始終有一批「文似仁傑」,「武類休武 」的能臣幹將為其效命,充分顯示了她在用人、處事、治國等各個方面傑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氣魄。因此才保持了貞觀以來的輝煌,並奠定了開元盛世的基礎。武則天統治中國50年,是承上啟下的50年,他連接「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兩個黃金時代,把大唐帝國的綜合國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史稱「貞觀遺風」。
705 年,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乘機發動政變,擁立中宗復辟。同年冬,武則天去世,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武則天至此走完了自己一生似傳奇而非傳奇的輝煌之路,她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政治星空上的一顆最耀眼的星座。
開元盛世
開元(713年~742年)是唐玄宗治國初期的年號,初期玄宗勵精圖治,任用賢能,發展經濟,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無論是內政、外交、軍事,還是文化、藝術,都達到了空前的盛世景況,閃耀著黃金般的光輝,被後世史家譽為「開元盛世」。
武則天續貞觀遺風,但在她死後,唐王朝卻陷入了8年的混亂歲月,政變迭起,政局動盪。先是武三思與韋皇后、安樂公主勾結,害死了擁立中宗李顯復位有功的大臣;而後太子李重俊率禦林軍殺死武三思、武崇訓;接著韋後又殺死對自己的野心形成威脅的李重俊;此後,一心想做女皇的韋後又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中宗,立中宗少子李重茂為帝,自己臨朝攝政,效武則天垂簾聽政,準備以後取而代之。但又無武后的才具,朝廷被她們母女兩人搞得烏煙瘴氣。
景龍四年(710年)6月庚子日,睿宗李旦第三子李隆基和其姑母太平公主經過精心謀劃,搶先一步發動宮廷政變,李隆基帶領羽林軍萬騎夜入玄武門,殺韋後、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和武延秀等,韋武集團被徹底剷除。史載,政變次日,太平公主上殿,不由分說就將李重茂從龍椅上拉下來,當場宣佈廢黜,迎立睿宗李旦復位。太平公主雖女流,其強勢作派如此,可知有乃母之風。朝廷實權盡由太平公主掌握,號稱議政公主。712年,懦弱的睿宗將江山讓給李隆基。李隆基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玄宗,在唐朝歷史上和太宗皇帝一樣享有盛譽。由於他的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人們便約定俗成的稱其為「唐明皇」。
玄宗即位之初,面對太平公主覬覦皇位的野心和在朝廷上呼風喚雨的威勢,「宰相七人,四出其門。文武之臣,大半附之」,玄宗暫時隱忍不發。但他要加強皇權,勢必與太平公主的勢力發生衝突。開元元年7月,雙方的矛盾終於激化。時玄宗27歲,血氣方剛。聞知「公主欲以是月四日作亂」,玄宗遂以雷霆手段,先發制人。斬殺公主黨徒常元楷、李慈、蕭至忠等人,一舉粉碎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勢力,太平公主被迫自縊於家中。
清除太平公主集團後,玄宗開始整頓朝綱。他為了恢復人們對皇權的敬畏,「講武於驪山之下,徵兵二十萬,旌旗連亙五十餘裏」,並流放則天時勳臣郭元振,斬殺唐紹。又采張九齡之議,制定官吏的遷調製度。把京官和地方都督刺史來了一次內外大調動。這樣,既增進了中央與地方的溝通、瞭解和信任,也消除了宗室藩王對朝廷的威脅,皇權得到了迅速穩固。接著,玄宗又將全國分為十五道,各道置採訪使,以監督地方的行政長官,顯示出一副勵精圖治的明君派頭。
玄宗在開元時期,不僅勤政節儉,膽略卓著,而且精通治國方略,又能虛懷納諫,廣開言路,知人善用,任人唯賢。
開元一朝,他先後起用的宰相姚崇、宋璟、張說、宇文融、張嘉貞、蘇頲、裴光庭、李元紘、杜邏、韓休、蕭嵩、裴耀卿和張九齡等,雖執政風格各異,但他們無不具有治國安邦之才,經世絕倫之略,忠君愛國之心,均為一時名相。由於這些人的剛毅正直,使奸佞絕跡,朝政因此充滿了朝氣和活力。史稱:「開元之盛,所置輔佐,皆得賢才……朝多君子,信太平基歟」。
玄宗在他們的輔助之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提倡節儉,禁止奢侈。規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內宮後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製作的飾物,並且遣散宮女,以節省開支。他又下令全國各地均不得開採珠玉及製造錦繡,一改武則天以來後宮的奢靡之風。他淘汰僧尼,禁止新建佛寺及鑄佛寫經;限制和削減原來所賜給的王侯、公主的封邑、湯沐地及所得封戶,並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國的逃亡戶口及籍外田地,共查得80多萬戶;他獎勵農桑,鼓勵開闢土地,以致許多「高山絕壑,耒耜亦滿」。由於開源節流,國家財政日益豐裕,全國糧倉充實,致使物價十分低廉。
據杜佑《通典》記載:當時「米鬥至十三文,青(治所在今山東青州)、齊(治所在今山東歷城)穀鬥至五文。自後天下無貴物。兩京米鬥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疋二百一十二文。」可見當時糧食布帛產量之豐富,物價之低廉,商業之繁茂。東至洛陽、開封,西至關中鳳翔,「夾路列店肆待客,酒肆豐溢」,每個驛站都出驢馬供客人賃騎。南詣江陵、襄陽,北至太原、北京,西至四川、甘肅,都有驛站和店鋪。「遠適數千里,不持寸刃」。當時大唐的百姓,不僅在家安居樂業,出外旅行也很舒適,道路暢通,行旅安全。在唐人的文獻中也記錄有這樣一個資料,也很能說明社會的安定和太平,即:官民犯罪的很少。開元十八年(730年),全國犯罪的僅24人。
這一時期的大唐帝國,真可謂是國勢強盛,百姓富庶的黃金時代。這從杜甫的《憶昔》詩中也可以看出開元盛世之中,小邑萬家、倉廩豐實、男耕女織的太平景象: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正是由於開元初期君臣一體,上下同心,一系列措施得力,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全國經濟也迅速繁榮起來。唐帝國各方面都蒸蒸日上,國力空前強盛。玄宗也因此成為著名的盛世之君。
而社會經濟的繁榮也必然促進人口的大幅度增長,在「開元盛世」期間,唐代人口增長到5290餘萬人。人口眾多,體現了盛唐強大的生產力。
同時,社會經濟的繁榮也必然推動文化的發展。玄宗對儒生十分優厚,下令群臣訪求歷朝遺書,共覓得圖書近5萬卷,使唐朝的文化事業邁向頂峰。當時民間愛書成風,《新唐書》載,「藏書之盛,莫盛於開元,其著錄者,五萬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學者自為之書,又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嗚呼,可謂盛矣!」玄宗提倡文教,廣設公私學堂,於開元二十六年下令天下州縣,每鄉都要設置學校一所,以教授學生。于時垂髫之童,皆知禮讓。「戴白之老,不識兵戈。虜不敢乘月犯邊,士不敢彎弓報怨。」
而經濟的繁榮,科教的興隆,也必然表現在文學藝術方面。唐詩最為後世稱道。而唐詩在開元時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氣象萬千之勢,蔚為一壯觀。我們熟知的大詩人諸如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等等,都出現在這一時期。燦若繁星,他們在盛唐的天空閃耀著奪目的光輝,照耀著壯美的大唐江山。
而盛世的標誌不但表現在文治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現在武功方面。自唐高宗以後,吐蕃強大,成為唐朝西方的嚴重威脅。武后時期,突厥復興於漠北,契丹崛起於東北,造成唐朝北方形勢的緊張。許多在貞觀﹑永徽年間歸屬唐朝的地區重又脫離控制。
玄宗採納張說之提議,實行募兵制,以取代日漸廢弛的府兵制。在722年,他親自挑選府兵及壯丁共12萬人作為京師的宿衛。在東北到西北和南方的平盧﹑范陽﹑ 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伊西北庭﹑劍南和嶺南五府的邊疆地帶,設置9個節度使和一個嶺南經略使,以統一指揮戰守軍事,作為統治異族與鞏固邊防的措施。
開元五年(717年),唐朝從契丹收復了遼西21州,重置營州都督府,在漠北重創突厥,新羅、回紇等重新歸順唐朝。在西北,打敗了強悍的吐蕃,打通了絲綢之路;擋住了大食的入侵,收復了西域的碎葉城。這一連串對外戰爭的輝煌勝利,使唐朝的聲威遠播世界各地。《唐六典》列舉開元時期前來朝貢的蕃國高達70餘國,日本、朝鮮、暹羅、爪哇等東南亞諸國,都遣使來朝,甚至遠在地中海沿岸國家也與唐帝國建立了聯繫。一時間,海內繁榮,商賈雲集,各國留學生來華留學,絡繹於途。
唐朝對西域主權的恢復,使得通往西亞的道路由此重新被打開,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是聯繫東西方物質文明的紐帶,中國的絲綢沿著絲綢之路到了西方,馬上就成為羅馬貴族們手裏比黃金還要珍貴的奢侈品。這條商業通道在唐帝國時達到了空前的規模。波斯、大食商人紛至遝來。阿拉伯人、波斯人、日本人、安南人往來穿梭於繁華的大都市,給巍巍大唐帶來了生機和希望,也足以見證盛世唐朝的輝煌和繁盛。
唐王朝是唯一不歧視商業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視,還給商業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其經濟輝煌的成績,超出了任何時代。唐朝商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帶動了許多新興的商業城市的興起。當時世界上有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除了沿海的交州、廣州、明州、福州外,還有內陸的洪州(江西南昌)、揚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肅敦煌)、涼州(甘肅武威)。首都長安和陪都洛陽則是世界性的大都會。當時西域少數民族普遍能以到長安定居為樂,在長安定居的西域胡商胡姬胡僧,高達20萬之眾。他們帶來了歌舞、百戲、幻術(雜技)等民間藝術,他們在長安開設飯鋪酒肆、歌樓舞榭,為唐朝壯美的文化殿堂平添了一道新的景觀,使大唐王朝文化藝術的洪流更加汪洋恣肆。
唐朝經過了百年的發展與積累,至此已臻于鼎盛,進入了黃金時代。它的強盛是中國的任何一個王朝都無法比擬的。唐帝國的富庶和國際威望達到了頂峰,對外戰爭取得連綿的勝利,連續百餘年保持連續不斷的進攻態勢,疆域空前遼闊,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地理保障。而隨著唐代航海技術的提高和對於海洋潮汐理論的研究和認識達到的新的高度,另一條亙古未有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開通了並興旺繁榮起來,深受海外諸國青睞的品種繁多的中國商品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陸路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成了整個世界的黃金走廊。其對中國與世界的影響,至今還能尋到它的影子。
大唐盛世王朝,是一個充滿陽剛之氣的時代,她充滿了自信、開放、恢宏、博大的胸襟與氣度,是當時世界上最富強自信的國家,至今猶激蕩著很多讀史者亢奮的心!
2009年3月26日星期四
輕取天下
輕取天下:隋朝崛起真相解密
為人龍顏
魏晉以來,講究門第。楊堅之所以能輕取天下,與他的世族地位關係殊大。楊堅一族,從漢朝以來,就是名門望族。楊堅是西漢太尉、史稱關西夫子楊震的14代世孫。其父楊忠,是西魏12大將軍之一。因在宇文泰執政以及其子宇文覺建立北周過程中,和獨孤信一起,立下殊勳,賜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國、大司空、隨國公。楊忠死後,楊堅襲父爵,周宣帝又聘娶他的長女為皇后。由此可見,楊堅不僅是關隴集團上層強有力的軍事統帥,還是皇親國戚,其受寵程度與政治地位可想而知了。
楊堅生於西魏大統七年(541年),和許多開國帝王的神話傳說一樣,他出生時也有瑞兆,即產房外有祥雲繚繞。
楊堅的母親姓呂,在馮翊郡的般若寺內生下楊堅。因頭上長角,渾身生滿魚鱗,呂氏大驚失色,把他扔在地上,準備拋棄。正巧尼姑智仙從河東來,見後說道:「你嚇著我的兒子了,致使他不能早得天下。」智仙便把他抱到別的館舍親自撫養。
楊堅便在般若寺內一直長到13歲才還家。由於家世尊貴,他遂成為權貴家族的寵兒。但楊堅在青少年時期,並無過人之處,惟好音樂。學習成績一塌糊塗,跟一般的紈絝子弟並無二致。受到嘲諷,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自嘲地說自己「不曉書語」。但靠貴族門第的庇蔭,楊堅14歲即擔任京兆尹曹,15歲因父望被授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16歲遷為驃騎大將軍、加開府。周明帝時,任右小宮伯、進封大興郡公。周武帝時,任左小宮伯,進位大將軍、隨州刺史。當朝柱國、大將軍獨孤信看到楊堅前程遠大,就把剛滿14歲的七女兒許配給他,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獨孤皇后。獨孤信的大女兒當時是北周明帝的皇后,楊堅和周明帝也成了連襟。從此,楊堅便有了雙重身份,左右逢源。
楊堅火箭式的飆升,逐漸引起一些朝臣和貴族的嫉恨。北周初年,宇文護專權,多次想除掉楊堅,都因大將侯伏、侯萬壽兄弟求情而沒有得逞。
周武帝宇文邕在世時,對楊堅也很不放心,不啻因為楊堅的門第與皇室比肩,主要是因為他「為人龍顏」,風骨不凡,儼然有帝王之相。北周太祖曾預言:「此兒風骨,不似世間人。」齊王宇文憲也對周武帝說:「普六茹堅相貌非凡,臣每次見到他,總有畏怯之感。恐不是久居人下者,請早除之。」
周武帝猶豫不決,於是便向大夫來和問計。來和賞識楊堅,就對武帝說,楊堅是可靠的,攻城掠地,無戰不克,勸武帝不要自毀長城。但宇文邕還是放心不下,暗中又請星相家趙昭偷偷為楊堅看相。趙昭與楊堅私交甚深,當著宇文邕之面佯裝觀察楊堅面相,然後輕描淡寫地說:「皇上多慮了,楊堅的相貌稀鬆平常,無大富大貴可言,最多也只能做到大將軍罷了。」
之後,內史王軌再次提醒:「楊堅貌有反相,還是及早除掉為妙。」但此時的武帝更相信星相家的話,便不悅地對王軌說:「天命所定,人如其何?」
楊堅恐懼不安,只得韜光養晦,收斂鋒芒,為人極其低調,以避災禍。後來借機把長女楊麗華嫁給皇太子宇文贇為妃,來消除皇室對自己的猜忌。
武帝宇文邕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575年,曾出兵滅亡北齊,統一了北中國。他死後,宇文贇即位,是為宣帝。宣帝是個昏君,荒淫無道。武帝屍骨未寒,他便把父皇宮人全部接收過來,一泄獸欲。他為了專事享樂,乾脆在第二年把皇位禪位給7歲的皇太子宇文闡,是為靜帝。自己做太上皇,稱「天元皇帝」,但他還牢牢控制著實際權力。北周王朝在他的統治下迅速走向黑暗。他對楊堅的疑心也就越來越重,總想找機會殺了他,楊堅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楊堅女兒楊皇后偶有小過,宣帝即逼令她自裁。獨孤氏聞訊,急忙上殿請罪,叩頭流血,才算救下女兒性命。事後他惡狠狠地對楊皇后直言道:「我總要找機會族滅你全家不可!」一次他召楊堅來,事先命內侍在皇宮埋伏殺手,再三叮囑說:「只要楊堅聲色稍動,即殺之!」楊堅心中惕惕,時刻防備,因此,朝問時神色自若,鎮定從容,宣帝終無殺機可乘,楊堅才化險為夷。
但這樣總不是個辦法,時時處在危險的旋渦之中,楊堅如坐針氈。他權衡再三,最後,他想出了一個兩全之策,即出京為藩,到地方上暫避風頭。於是托內史上大夫鄭譯給他謀一地方官,這正合宇文贇之意,當即任命他為揚州總管。但還沒赴任,機會就來了。
大象二年(580年)5月,周宣帝因荒淫過度,突然病倒,來不及交待後事就一命嗚呼了,年僅22歲。
矯詔輔政
宣帝死後,靜帝宇文闡年方8歲。由於事出突然,宣帝沒有留下遺詔,誰來輔政?就成為朝臣們爭奪的焦點。
鄭譯和劉昉是宣帝的親信,很識時務。他們秘不發喪,仔細分析比較了朝廷和地方實力後,認為,宇文宗室諸王即使在各自的封國,也不能有效地控制地方,而地方掌握實權的勢力派,如安陽太守尉遲迥雖是皇親國戚,聲望素著,但才智平庸,子弟也多輕浮,且貪財好利,對部下不事拉攏,肯定成不了大事。駐守鄖州的司馬消難是個反復無常的小人,輕薄少智謀,也不足於謀事。益州總管王謙是個蠢材,沒有什麼心計,也成不了氣候。
如此一分析,也就屬楊堅了。為了自己的前程,他們便決定投靠楊堅。於是鄭、劉兩人一同草擬了一個假詔,聲稱是宣帝遺囑,要楊堅輔政。
然後,劉昉拿著假詔去找楊堅。楊堅還有顧慮,不敢冒然應承,劉昉採取激將法後,楊堅才答應下來。但是,當劉昉拿著假詔要大臣顏之儀簽字時,顏之儀說詔書有詐,斷然拒絕。堅持要由北周宗室年德最長的趙王輔佐靜帝,反對神器假人。於是,劉昉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越俎代庖,替他簽了。
楊堅還想占卜一下吉凶,夜召庾季才問天時人事。庾季才揣知其意,說:「我縱使講不行,你能夠再行箕、穎之事嗎?」借堯讓天下給許由,許由聽後逃進箕山,還在穎水洗耳為喻。楊堅默然良久,感慨說:「天下諸事,如箭在弦啊!」獨孤夫人這時也勸丈夫:「事已至此,已無退路了,前路即使懸崖,也只有一跳了!」楊堅這才橫下心來,決定抓住這次機會取代北周。
楊堅被任命為都督中外諸軍事之職,總攬軍政大權,號稱「假黃鉞左大丞相」。掌握了北周的軍政大權後,他們才公佈了宣帝的死訊。此時,離宣帝駕崩已經3天了。
楊堅做了輔政大臣,控制了朝政。但要代周自立,卻非易事。拒絕簽署偽詔的顏子儀,一直不妥協地反對楊堅,當他聽說楊堅又要索取符璽時,就詰問道:「天子之物,丞相索要,其居心何在?」楊堅只得將他逐出朝廷,出為外官。
有鑒於此,他決定建立屬於自己的統治核心,經過一番考察,又利用丞相之職,他拉攏了真正具備政治才能的高熲、李德林等人作為自己的親信;收買了掌握軍權的司武上士盧賁,又任命鄭譯為相府長史,劉昉為相府司馬。並州總管李穆,手握重兵,也見風使舵,命兒子李渾將一隻熨斗贈給楊堅,說:「願執威柄以熨天下。」還送去一副只有天子才能用的十三環金帶服飾,意為勸進。這些人都成為支持楊堅禪周的中堅力量。有了這批以死奉公的黨羽後,楊堅便開始行動了。首先他向反對或威脅他地位的宗室諸王和地方勢力展開攻勢。
消滅異己
楊堅雖然有以假詔為輔政的依據,但要奪取皇權,還面臨著三股勢力的障礙:北周宗室,地方反對派和在北邊虎視眈眈的突厥。楊堅採取步步為營的策略,先在宮廷與北周宗室鬥,再用武力討平北周舊臣的三方起兵,最後用和親與厚賂手段籠絡突厥。
在朝廷,宇文皇族,尤其是周宣帝的弟弟宇文贊,仍以皇叔身份居上柱國、右大丞相職,與楊堅平起平坐。楊堅通過親信劉昉,天花亂墜一頓猛侃,竟做通了他的工作,讓他退休回家,不再過問朝政,條件是日後讓他做皇帝。宇文贊年輕少識,再加上私欲太重,竟至信以為真,於是楊堅排除了皇室中潛在的幹擾。而對於那些不馴服的幾個藩王,楊堅則頗費了一番周折,最後不得不以鐵血手段,大開殺戒,滅其九族。
北周宗室中最有地位人望的是以趙王為首的五位親王: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都是宇文泰的兒子,身居王位,握有重兵。楊堅知道,他們是不會坐視自己代周而立的。因此,就在宣帝死訊還未公佈時,楊堅便以嫁千金公主往突厥為名,把他們從封國召回。五王到京後,才知中計,但為時已晚,他們被收繳了兵符。
祖宗的江山,要假手他人,誰能甘心失敗?他們便蠢蠢欲動,決定鋌而走險,密謀刺殺楊堅。具體步驟是:由趙王宇文招出面,宴請楊堅,周圍埋伏刀斧手;把楊堅的隨從擋在門外,只讓他一人入內;席間,宇文招的兒子送瓜上來,趁勢刺殺楊堅。
楊堅對於五王估計不足,覺得已經收繳了他們的兵符,解除了他們的兵權,諒他們也沒什麼作為了。見宇文招有請,遂帶著楊弘、元胄等幾個隨員前往。到了趙王府邸,隨從都被擋在門外,楊弘、元胄硬是闖了進去。元胄進去一看氣氛不對,便對楊堅道:「相府有事,丞相不宜久留!」拉起楊堅要走。
宇文招呵斥道:「我與丞相說話,你這是為何?」元胄兩眼圓睜,目眥盡裂,非但不退,反而提刀上前,保護楊堅。宇文招問過元胄姓名,道:「你過去不是在齊王手下做事嗎?真是一個壯士!」賜給他一杯酒,以緩和氣氛,元胄立而飲之;又賜他一隻半生不熟的豬腿,元胄放在青石墩上切而啖之。宇文招見元胄如漢之樊噲一樣威猛,就說:「我與丞相敍舊耳,你多心了。」說完,佯作嘔吐,欲離席避走,被元胄強行拉回。宇文招再三假裝要吐,幾次想離開,都被元胄強止。宇文招謊稱口渴,命元胄去廚房取水,想支走元胄,元胄不予理睬。宇文招完全被元胄挾持,手下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這時,報滕王來到,楊堅下階迎接,元胄乘機向他耳語:「此乃是非之地,不宜久留。」楊堅陷於危險的境地,但他堅信他們沒有兵馬,風險不大,就又回到席上。
重新落座後,元胄聽到後堂有披盔帶甲的聲音,急了,上前拉住楊堅,說:「相府的事那麼多,丞相得去處理。」不由分說,拉起楊堅奪門而走。宇文招急步追出,被元胄堵在門內,只能眼巴巴地望著楊堅遠去。事後,趙王懊悔沒有及早下手,氣得用手敲桌,指頭都彈出血來。
楊堅回到相府,即以謀反的罪名,立誅殺趙王宇文招父子、越王宇文盛父子。重重賞賜了元胄。不久,又以同樣的罪名,誅殺了陳王、代王和滕王。至此,北周宗室的核心力量被剷除殆盡,楊堅通往皇帝之路也平坦了許多。
楊堅從一開始,篡周的意圖就非常明顯,雖然解除了來自中央的威脅,但地方勢力對他並不依附,極力反對他專權自任。當時,相州(今河南安陽)總管尉遲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聯合鄖州(今湖北安陸)總管司馬消難,益州(今四川成都市)總管王謙,傳檄天下,討伐楊堅。聲勢浩大,接連策反了山東、河南的許多地方官。楊堅遂命大將韋孝寬帶領軍隊,出擊尉遲迥。梁睿出擊王謙,王誼出擊司馬消難。
但韋孝寬率軍進至河陽(今河南孟縣)便停了下來,不敢再前。軍隊中的將校梁士彥、宇文忻、崔宏度等,也都收受了尉遲迥的賄賂。形勢十分危急,楊堅便派大臣崔仲方去做監軍,但他以父親還居住在尉遲迥的佔領地,怕擔任監軍父親處境危險為由拒絕。在此關鍵時刻,高熲自告奮勇,甘負重任。高熲到達前線後,調整戰術,督軍進攻。楊堅畢竟有政治優勢,他對地方將領的拉攏,開出的價碼當然比尉遲迥要優厚多了,經過分化瓦解和軍事鬥爭的兩手策略,只用了半年時間,便平定了三地的軍事叛亂,楊堅徹底控制了北周政局。大為亢奮,看來,做皇帝僅僅剩下一個形式問題了。
但北方的突厥,自從南北朝晚期開始,就借著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時騷擾內地。突厥原來是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後來向東遷移,活動在蒙古草原一帶。乘北齊與北周爭戰不休之機,不斷向南擴展和襲擾。
為了解除北方邊患,楊堅在建立隋朝前後,採取長孫晟的「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的戰略,恩威並施,高舉胡蘿卜和大棒,前期主要採取和親突厥的策略,儘量結好。並三次修築長城,以鞏固北邊的防禦線。隋朝建立後,則改變策略,以軍事進攻為主。停止向突厥輸送金帛,突厥便加緊南下侵擾,帝國的安全受到威脅。楊堅便派大軍攻打突厥,同時也採用離間分化策略,使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從此,東、西突厥便陷入內戰之中。599年(開皇十八年),東突厥突利可汗奔隋,稱臣降附。602年(仁壽二年),隋軍大破西突厥,奪回了河套地區,把邊界擴展到陰山以北。西突厥因無力和隋抗衡,則逐漸向西發展,隋朝北方邊患得以徹底消除。
禪讓于隋
楊堅為了贏得民心,在輔政之初,就立即宣佈廢除周宣帝時的苛政,停止洛陽宮的營建,深得人心。北齊和北周時期上層貴族都極端排斥漢人,熱衷於鮮卑化與胡化。為了削弱宇文氏的影響,力行漢化,楊堅下令廢除宇文氏對漢人的所有賜姓,令其各復本姓,停止了自西元500年以來歷時80 年的軍界鮮卑化和西元535年以來歷時45年的政界鮮卑化趨勢,這一措施得到漢人的普遍擁護。
在平定武裝反抗的過程中,楊堅就為自己做皇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楊堅以靜帝的名義下詔,任命自己為大丞相,廢除左、右大丞相,以防二相並立,自己麻煩。2個月後,靜帝又頒詔,盛讚楊堅功德,由隨國公改稱隨王,位在諸王之上,以20州為隨國屬地。可以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封獨孤氏為王后,楊勇為世子,出任洛陽總管,監督東部地方勢力。楊堅假意謙讓了一番,最後,除削減10郡封地外,餘則全盤接受。這樣,楊堅在京師及全國的統治就穩固了。
楊堅的人臣之位也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581 年2月,楊堅在庾季才、盧賁等勸進下,導演了一出「禪讓」喜劇。他讓人替周靜帝寫好退位禪讓詔書,內容極力稱讚楊堅功德,希望楊堅效法聖賢舜代堯、禹代舜的典故,接受皇帝稱號,代周自立。詔書由朝廷大臣捧著送到他的王府。楊堅假意推辭,朝廷百官再三懇求,楊堅也辭讓再三,始終不肯接受大家的美意。於是周靜帝不得不再次頒詔:特許楊堅建天子旌旗,王冕為十二旒,出警入蹕,乘坐金銀車,駕六馬,享用八佾樂舞。這樣,楊堅才勉為其難地表示接受。於是選擇一個黃道吉日,周靜帝舉行了禪讓儀式,奉詔書和璽綬於楊堅,正式下詔退位,遜居別官。接著,楊堅在百官簇擁下,穿上特製的黃袍,即皇帝位。
因為楊堅是繼承父親隨國公的爵位,後來又進封為隨王,因此就把新王朝定名為「隨」,但又覺得這個字的偏旁和「走」字同義,不大吉利,於是去掉偏旁,改成了「隋」。改元「開皇」,定都長安。楊堅即為隋文帝。
楊堅即位當天,大赦天下。長安城內萬民雀躍,新貴名流彈冠相慶。長安東西兩市一百一十坊,四面立邸,彩旗高掛,燭焰照天,共慶帝國的新生。
周靜帝遜位那年9歲,被封為介國公,食邑5000戶。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保留天子車服,郊祀天地,依然行北周正朔。但3個月後,隋文帝便派人暗害了他,因為他是北周皇室的象徵,有存在復辟的可能隱患,對隋王朝無疑是一種威脅。而後文帝又假惺惺為之舉哀,徹底消除了北周王朝遺留下的最後一抹痕跡。
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黃袍加身的皇帝,《讀通鑒論》記載:「開皇元年,隋主服黃,定黃為上服之尊,建為永制。」自隋文帝開始穿黃袍以後,後代皇帝便以黃為貴,黃袍遂成為皇帝和皇權的象徵了,黃色也成為帝王的專用顏色了。
開皇之治
隋朝建立後,為鞏固統一,楊堅釐定了一套新的體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體制、賦稅、土地制度、法律、錢幣、對外關係等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創立並發展了諸多意義深遠的制度,開創了一代新局面。特別是他對政治體制包括法制的改革,對於唐朝的體制有著直接的影響,實際上,唐朝的體制基本上就是隋制的復製。
原來北周的官僚體制是依《周禮》而定,名多而繁亂。楊堅則參酌漢魏時期的體制,有所損益,在中央設立三師、三公、五省、六部、二台、九寺、十二府。掌握政權的是五省,三師是榮譽稱號,沒有實權,授給有功勞的文武官。三公也僅僅是顧問性的機構,沒有實權,不直接參與國家政務,也不常設。
執掌國家政務實權的是五省,即內侍省、秘書省、門下省、內史省和尚書省。內侍省是宮廷的宦官機構,管理宮中事務。秘書省掌管書籍歷法,事務較少。以上二省在國家政務中不起重要作用,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這就是後來被唐朝繼承的三省制。三省的設置,能互相牽制,避免了丞相一人專權的局面,把權力集于皇帝,加強了中央集權制。
地方行政機構方面,則由過去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二級制,廢郡。同時,將一些郡縣合併。簡化了地方行政組織,官吏的任用權一概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官就地錄用僚佐。改變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不僅節省國家開支,還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於中央集權的統治。
隋文帝建立的這一整套規模龐大、組織完備的官僚機構,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政治體制的新階段,表明封建制度已發展到成熟階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襲到清朝。日本的大化改新,參考的也基本上是這些內容,如八省制即是把五省和其他的機構融合而成的。時至今日,日本還是保持隋唐遺風最多的國家。
自從秦朝制定了殘酷而又苛刻的刑律之後,漢承秦律,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都是一脈相承。楊堅親自參與、制訂、頒佈了《開皇律》12篇,500 條。刪除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一些殘酷的刑罰,其中規定,民眾有冤屈可以逐級上訴,直至訴至朝廷。對犯人處置採取審慎態度,而不是草菅人命,有效地防止了冤案的發生。這是以前各代所沒有的。《開皇律》將原來的梟首、車裂等殘酷刑法予以廢除。又廢除孥戮、連坐之法。隋律寬簡,定刑名僅為死、流、徒、杖、笞五種,形成了封建五刑制。文帝對法律的改革,使法律減少了殘酷和野蠻性,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流傳至今最完整的《唐律疏議》,其實就是從楊堅的隋律中繼承過來的。只不過將順序顛倒過來,從輕到重,內容基本上沒有改變。
而對歷史上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北魏以來實行的均田制,隋朝則予以肯定和繼承:成年男子即丁男可以分到露田80畝,永業田20畝。成年女子分露田40畝。露田死後歸還政府,永業田可以傳給子孫。奴婢和一般人的占田數相等。此外,官員從一品到九品,可以分到一到五頃數量不等的職分田,以此作為俸祿,等以後不做官了上交國家。各地的行政機關也有一些土地,收入作為辦公的費用支出,叫做公廨田。隋代大業七年前出現的倉庫充實、府庫山積之繁榮景象,就是推行均田令的成果。
在賦役上,分租、調、力役。在隋朝,對年齡有明確的規定:3歲以下的男孩和女孩都叫做黃,4歲到10歲的叫做小,11歲到17歲叫中,18歲到60歲叫丁,60歲以上叫老。國家的賦役對像是丁。一夫一婦每年納粟三石,叫作「租」;種桑養蠶地區每年交絹帛一匹,相當於4丈,以及綿3 兩;種麻織布地區每年交布一端,相當於5丈,麻3斤,叫作「調」。成年男子每年服役一個月,叫作「力役」。開皇三年(583年),成年的年齡從18歲提高到21歲,服役時間從一個月減為20天,調絹從一匹減為二丈。到開皇十年,規定成年男子的力役,從50歲以後可以交納布帛代替,稱為「庸」。租調力役的推行,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促進了農業發展。租庸調製被唐朝所沿襲。
與此同時,楊堅還開創了中國的科舉制度。通過科舉考試,按成績優劣來選拔任用人才。這標誌著科舉制度的產生。隋朝的科舉包括秀才、明經、進士等十科,各科考試的內容不同,選拔官吏的類型也不同。如進士科,以考詩賦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出來做官。眾所周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以門第為標準進行選官的,只有高門大族才有做官的資格。楊堅創立的科舉取士制度,無疑是開天闢地的壯舉。開了貧民士子入世為官之先河。這種重才學而不重門第的選拔官員的標準,削弱了門閥大族世襲的特權,從而擴大了封建地主階級政權的統治基礎。科舉制度,對後代影響至巨。
與秦始皇一樣,隋文帝重新統一了度量衡和貨幣。
廢除其他比較混亂的古幣以及私人鑄造的錢幣,改鑄五銖錢。《隋書•食貨志》稱:「自是錢貨始一,所在流布,百姓便之。」度量衡的統一對全國經濟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清代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曾說:「三代以來,權量之制,自隋文帝一變。」唐承隋制,基本以此為准,唐以後雖稍有變動,但基本仍保持隋制。
隋文帝對社會各個領域的一系列改革,對削弱地方豪強勢力,加強中央集權起了積極的作用。所以,整個有隋一朝,社會都很富足,編戶大增,倉儲的豐實也為歷史所罕見。全國安寧,南北民眾得以休息,社會呈現空前繁榮景象。故歷史上把隋文帝之世稱之為「開皇之治」。這才有了後來隋煬帝向西域商人炫耀國家的實力的資本,也才有了他揮霍糜爛的本錢。
統一全國
解決了北部、東部的威脅,又對社會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之後,隋朝國力大增,實力遠遠超過了南方的陳朝。於是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楊堅開始了統一全國的行動。開皇七年(587年)楊堅下令進軍江陵,滅掉了後梁,掃除了進軍江南的障礙。之後,就積極準備消滅與隋朝對峙的南方的陳朝。
在北方動亂的時候,南朝的陳朝獲得了一個暫時喘息的機會。江南本就富庶,難得有這樣一個安定的局面,經濟很快恢復。但是陳朝第五個皇帝陳後主陳叔寶卻是歷史上有名的荒淫之主,一天到晚遊宴玩樂,縱情酒色,製作豔詞。沉醉於歌舞昇平之中,《玉樹後庭花》的曲聲籠罩著整個陳朝,到處是靡靡之音。太過穠釅的脂粉氣,已經把金陵王氣給掩蓋住了,整個國家都陷入靡靡之音的情色之中。
陳後主既無遠慮,當然也無近憂。他甚至在一年之內,連續數次下詔,廣選天下美女,擇其貌美者封為貴嬪。每次飲宴,便命諸嬪妃與女學士、「狎客」等共賦新詩,互相贈答。試想,一個整日沉湎於花天酒地之中的人,怎能期望他成為立世之君!美酒伴美人,是封建帝王的基本嗜好,但陳叔寶自詡風月班頭,自然更勝一籌。
在隋朝還沒有完全掃平北部邊境時,隋文帝聽從謀士的計策,每逢江南將要收割莊稼的季節,就在兩國邊界上集結人馬,虛張聲勢,使得南陳的百姓常錯過季節,無法收割或播種。而士兵卻疲於奔命。這樣一連幾年,陳朝的糧食歉收,士氣低落。隋兵還經常派出小股人馬,襲擾陳軍,放火燒毀糧倉,使陳朝遭到很大損失。
隋文帝既已統一了北方,南下滅陳就成了當務之急。開皇八年(588年)4月,隋文帝正式下詔伐陳。隋51萬大軍,兵分八路,由晉王楊廣節度,統領高熲、楊素、賀若弼、韓擒虎等良士猛將。在東起大海,西迄巴蜀的數千里戰線上,同時發起強攻。以席捲之勢,直逼陳朝。長江防線紛紛告急,亡國之禍轟然降臨。由於晉朝郭璞有過預言:「江東分王三百年,復與中國合」,隋軍文武,皆懷必克之信心。
後主起初聽報,尚不為信。後聽報隋軍已渡過長江,直逼京城建康,這才驚慌失措,忙召集群臣商議退兵之計。老將蕭摩訶主動請纓,後主大喜。當蕭摩訶率大軍離開建康後,就宣其妻及子入宮,加賞封號,饋贈金銀。當蕭摩訶妻及子受詔來到宮中,後主見蕭妻美麗,遂起邪念,留宿宮中,強迫侍寢,數日不歸。真是荒唐君主的荒唐遊戲。身在火線的蕭將軍聞知此事,當即暈倒,將士見主帥昏厥,慌作一團,戰意頓失,結果陳軍不戰自潰。
隋軍殺進皇宮,宮內亂作一團。文武百官各奔東西。他慌忙帶著最寵愛的張貴妃、孔貴妃,跑到景陽殿后井下躲藏。隋兵得知,喊他上來,不見答應,便說要往下填石頭,才聽見喊聲,即用繩拉人,覺得很沉,不免有些驚異,待拔出井外,才發現一根繩子繫了陳、張、孔三人,眾人不禁失笑。陳叔寶成了階下囚,陳各地官軍,也紛紛投降。589年正月,陳亡。
陳亡,標誌著長達近400年的魏晉南北朝時代的結束,也是中國自316年西晉滅亡起,經過273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獲得的全國意義上的統一,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隋朝的統一,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意義不僅在於結束了幾百年來南北分治的局面,而且開始將南北經濟文化融為一體,優勢互補,也促進了中華各民族的空前融合,從而為唐朝的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繁榮以及宋、明時期中國文化的再生創造了條件。楊堅繼承了漢代以後的儒法兼用的統治手法,又摻進了不少佛家、道家的因素,這就使得他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政策兼有很強的包容性質,而較少專宗一派。因此,才開創出隋朝20多年的治世,楊堅也因此位居中國歷史上賢明的開國之君之列。
為人龍顏
魏晉以來,講究門第。楊堅之所以能輕取天下,與他的世族地位關係殊大。楊堅一族,從漢朝以來,就是名門望族。楊堅是西漢太尉、史稱關西夫子楊震的14代世孫。其父楊忠,是西魏12大將軍之一。因在宇文泰執政以及其子宇文覺建立北周過程中,和獨孤信一起,立下殊勳,賜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國、大司空、隨國公。楊忠死後,楊堅襲父爵,周宣帝又聘娶他的長女為皇后。由此可見,楊堅不僅是關隴集團上層強有力的軍事統帥,還是皇親國戚,其受寵程度與政治地位可想而知了。
楊堅生於西魏大統七年(541年),和許多開國帝王的神話傳說一樣,他出生時也有瑞兆,即產房外有祥雲繚繞。
楊堅的母親姓呂,在馮翊郡的般若寺內生下楊堅。因頭上長角,渾身生滿魚鱗,呂氏大驚失色,把他扔在地上,準備拋棄。正巧尼姑智仙從河東來,見後說道:「你嚇著我的兒子了,致使他不能早得天下。」智仙便把他抱到別的館舍親自撫養。
楊堅便在般若寺內一直長到13歲才還家。由於家世尊貴,他遂成為權貴家族的寵兒。但楊堅在青少年時期,並無過人之處,惟好音樂。學習成績一塌糊塗,跟一般的紈絝子弟並無二致。受到嘲諷,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自嘲地說自己「不曉書語」。但靠貴族門第的庇蔭,楊堅14歲即擔任京兆尹曹,15歲因父望被授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16歲遷為驃騎大將軍、加開府。周明帝時,任右小宮伯、進封大興郡公。周武帝時,任左小宮伯,進位大將軍、隨州刺史。當朝柱國、大將軍獨孤信看到楊堅前程遠大,就把剛滿14歲的七女兒許配給他,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獨孤皇后。獨孤信的大女兒當時是北周明帝的皇后,楊堅和周明帝也成了連襟。從此,楊堅便有了雙重身份,左右逢源。
楊堅火箭式的飆升,逐漸引起一些朝臣和貴族的嫉恨。北周初年,宇文護專權,多次想除掉楊堅,都因大將侯伏、侯萬壽兄弟求情而沒有得逞。
周武帝宇文邕在世時,對楊堅也很不放心,不啻因為楊堅的門第與皇室比肩,主要是因為他「為人龍顏」,風骨不凡,儼然有帝王之相。北周太祖曾預言:「此兒風骨,不似世間人。」齊王宇文憲也對周武帝說:「普六茹堅相貌非凡,臣每次見到他,總有畏怯之感。恐不是久居人下者,請早除之。」
周武帝猶豫不決,於是便向大夫來和問計。來和賞識楊堅,就對武帝說,楊堅是可靠的,攻城掠地,無戰不克,勸武帝不要自毀長城。但宇文邕還是放心不下,暗中又請星相家趙昭偷偷為楊堅看相。趙昭與楊堅私交甚深,當著宇文邕之面佯裝觀察楊堅面相,然後輕描淡寫地說:「皇上多慮了,楊堅的相貌稀鬆平常,無大富大貴可言,最多也只能做到大將軍罷了。」
之後,內史王軌再次提醒:「楊堅貌有反相,還是及早除掉為妙。」但此時的武帝更相信星相家的話,便不悅地對王軌說:「天命所定,人如其何?」
楊堅恐懼不安,只得韜光養晦,收斂鋒芒,為人極其低調,以避災禍。後來借機把長女楊麗華嫁給皇太子宇文贇為妃,來消除皇室對自己的猜忌。
武帝宇文邕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575年,曾出兵滅亡北齊,統一了北中國。他死後,宇文贇即位,是為宣帝。宣帝是個昏君,荒淫無道。武帝屍骨未寒,他便把父皇宮人全部接收過來,一泄獸欲。他為了專事享樂,乾脆在第二年把皇位禪位給7歲的皇太子宇文闡,是為靜帝。自己做太上皇,稱「天元皇帝」,但他還牢牢控制著實際權力。北周王朝在他的統治下迅速走向黑暗。他對楊堅的疑心也就越來越重,總想找機會殺了他,楊堅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楊堅女兒楊皇后偶有小過,宣帝即逼令她自裁。獨孤氏聞訊,急忙上殿請罪,叩頭流血,才算救下女兒性命。事後他惡狠狠地對楊皇后直言道:「我總要找機會族滅你全家不可!」一次他召楊堅來,事先命內侍在皇宮埋伏殺手,再三叮囑說:「只要楊堅聲色稍動,即殺之!」楊堅心中惕惕,時刻防備,因此,朝問時神色自若,鎮定從容,宣帝終無殺機可乘,楊堅才化險為夷。
但這樣總不是個辦法,時時處在危險的旋渦之中,楊堅如坐針氈。他權衡再三,最後,他想出了一個兩全之策,即出京為藩,到地方上暫避風頭。於是托內史上大夫鄭譯給他謀一地方官,這正合宇文贇之意,當即任命他為揚州總管。但還沒赴任,機會就來了。
大象二年(580年)5月,周宣帝因荒淫過度,突然病倒,來不及交待後事就一命嗚呼了,年僅22歲。
矯詔輔政
宣帝死後,靜帝宇文闡年方8歲。由於事出突然,宣帝沒有留下遺詔,誰來輔政?就成為朝臣們爭奪的焦點。
鄭譯和劉昉是宣帝的親信,很識時務。他們秘不發喪,仔細分析比較了朝廷和地方實力後,認為,宇文宗室諸王即使在各自的封國,也不能有效地控制地方,而地方掌握實權的勢力派,如安陽太守尉遲迥雖是皇親國戚,聲望素著,但才智平庸,子弟也多輕浮,且貪財好利,對部下不事拉攏,肯定成不了大事。駐守鄖州的司馬消難是個反復無常的小人,輕薄少智謀,也不足於謀事。益州總管王謙是個蠢材,沒有什麼心計,也成不了氣候。
如此一分析,也就屬楊堅了。為了自己的前程,他們便決定投靠楊堅。於是鄭、劉兩人一同草擬了一個假詔,聲稱是宣帝遺囑,要楊堅輔政。
然後,劉昉拿著假詔去找楊堅。楊堅還有顧慮,不敢冒然應承,劉昉採取激將法後,楊堅才答應下來。但是,當劉昉拿著假詔要大臣顏之儀簽字時,顏之儀說詔書有詐,斷然拒絕。堅持要由北周宗室年德最長的趙王輔佐靜帝,反對神器假人。於是,劉昉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越俎代庖,替他簽了。
楊堅還想占卜一下吉凶,夜召庾季才問天時人事。庾季才揣知其意,說:「我縱使講不行,你能夠再行箕、穎之事嗎?」借堯讓天下給許由,許由聽後逃進箕山,還在穎水洗耳為喻。楊堅默然良久,感慨說:「天下諸事,如箭在弦啊!」獨孤夫人這時也勸丈夫:「事已至此,已無退路了,前路即使懸崖,也只有一跳了!」楊堅這才橫下心來,決定抓住這次機會取代北周。
楊堅被任命為都督中外諸軍事之職,總攬軍政大權,號稱「假黃鉞左大丞相」。掌握了北周的軍政大權後,他們才公佈了宣帝的死訊。此時,離宣帝駕崩已經3天了。
楊堅做了輔政大臣,控制了朝政。但要代周自立,卻非易事。拒絕簽署偽詔的顏子儀,一直不妥協地反對楊堅,當他聽說楊堅又要索取符璽時,就詰問道:「天子之物,丞相索要,其居心何在?」楊堅只得將他逐出朝廷,出為外官。
有鑒於此,他決定建立屬於自己的統治核心,經過一番考察,又利用丞相之職,他拉攏了真正具備政治才能的高熲、李德林等人作為自己的親信;收買了掌握軍權的司武上士盧賁,又任命鄭譯為相府長史,劉昉為相府司馬。並州總管李穆,手握重兵,也見風使舵,命兒子李渾將一隻熨斗贈給楊堅,說:「願執威柄以熨天下。」還送去一副只有天子才能用的十三環金帶服飾,意為勸進。這些人都成為支持楊堅禪周的中堅力量。有了這批以死奉公的黨羽後,楊堅便開始行動了。首先他向反對或威脅他地位的宗室諸王和地方勢力展開攻勢。
消滅異己
楊堅雖然有以假詔為輔政的依據,但要奪取皇權,還面臨著三股勢力的障礙:北周宗室,地方反對派和在北邊虎視眈眈的突厥。楊堅採取步步為營的策略,先在宮廷與北周宗室鬥,再用武力討平北周舊臣的三方起兵,最後用和親與厚賂手段籠絡突厥。
在朝廷,宇文皇族,尤其是周宣帝的弟弟宇文贊,仍以皇叔身份居上柱國、右大丞相職,與楊堅平起平坐。楊堅通過親信劉昉,天花亂墜一頓猛侃,竟做通了他的工作,讓他退休回家,不再過問朝政,條件是日後讓他做皇帝。宇文贊年輕少識,再加上私欲太重,竟至信以為真,於是楊堅排除了皇室中潛在的幹擾。而對於那些不馴服的幾個藩王,楊堅則頗費了一番周折,最後不得不以鐵血手段,大開殺戒,滅其九族。
北周宗室中最有地位人望的是以趙王為首的五位親王: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都是宇文泰的兒子,身居王位,握有重兵。楊堅知道,他們是不會坐視自己代周而立的。因此,就在宣帝死訊還未公佈時,楊堅便以嫁千金公主往突厥為名,把他們從封國召回。五王到京後,才知中計,但為時已晚,他們被收繳了兵符。
祖宗的江山,要假手他人,誰能甘心失敗?他們便蠢蠢欲動,決定鋌而走險,密謀刺殺楊堅。具體步驟是:由趙王宇文招出面,宴請楊堅,周圍埋伏刀斧手;把楊堅的隨從擋在門外,只讓他一人入內;席間,宇文招的兒子送瓜上來,趁勢刺殺楊堅。
楊堅對於五王估計不足,覺得已經收繳了他們的兵符,解除了他們的兵權,諒他們也沒什麼作為了。見宇文招有請,遂帶著楊弘、元胄等幾個隨員前往。到了趙王府邸,隨從都被擋在門外,楊弘、元胄硬是闖了進去。元胄進去一看氣氛不對,便對楊堅道:「相府有事,丞相不宜久留!」拉起楊堅要走。
宇文招呵斥道:「我與丞相說話,你這是為何?」元胄兩眼圓睜,目眥盡裂,非但不退,反而提刀上前,保護楊堅。宇文招問過元胄姓名,道:「你過去不是在齊王手下做事嗎?真是一個壯士!」賜給他一杯酒,以緩和氣氛,元胄立而飲之;又賜他一隻半生不熟的豬腿,元胄放在青石墩上切而啖之。宇文招見元胄如漢之樊噲一樣威猛,就說:「我與丞相敍舊耳,你多心了。」說完,佯作嘔吐,欲離席避走,被元胄強行拉回。宇文招再三假裝要吐,幾次想離開,都被元胄強止。宇文招謊稱口渴,命元胄去廚房取水,想支走元胄,元胄不予理睬。宇文招完全被元胄挾持,手下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這時,報滕王來到,楊堅下階迎接,元胄乘機向他耳語:「此乃是非之地,不宜久留。」楊堅陷於危險的境地,但他堅信他們沒有兵馬,風險不大,就又回到席上。
重新落座後,元胄聽到後堂有披盔帶甲的聲音,急了,上前拉住楊堅,說:「相府的事那麼多,丞相得去處理。」不由分說,拉起楊堅奪門而走。宇文招急步追出,被元胄堵在門內,只能眼巴巴地望著楊堅遠去。事後,趙王懊悔沒有及早下手,氣得用手敲桌,指頭都彈出血來。
楊堅回到相府,即以謀反的罪名,立誅殺趙王宇文招父子、越王宇文盛父子。重重賞賜了元胄。不久,又以同樣的罪名,誅殺了陳王、代王和滕王。至此,北周宗室的核心力量被剷除殆盡,楊堅通往皇帝之路也平坦了許多。
楊堅從一開始,篡周的意圖就非常明顯,雖然解除了來自中央的威脅,但地方勢力對他並不依附,極力反對他專權自任。當時,相州(今河南安陽)總管尉遲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聯合鄖州(今湖北安陸)總管司馬消難,益州(今四川成都市)總管王謙,傳檄天下,討伐楊堅。聲勢浩大,接連策反了山東、河南的許多地方官。楊堅遂命大將韋孝寬帶領軍隊,出擊尉遲迥。梁睿出擊王謙,王誼出擊司馬消難。
但韋孝寬率軍進至河陽(今河南孟縣)便停了下來,不敢再前。軍隊中的將校梁士彥、宇文忻、崔宏度等,也都收受了尉遲迥的賄賂。形勢十分危急,楊堅便派大臣崔仲方去做監軍,但他以父親還居住在尉遲迥的佔領地,怕擔任監軍父親處境危險為由拒絕。在此關鍵時刻,高熲自告奮勇,甘負重任。高熲到達前線後,調整戰術,督軍進攻。楊堅畢竟有政治優勢,他對地方將領的拉攏,開出的價碼當然比尉遲迥要優厚多了,經過分化瓦解和軍事鬥爭的兩手策略,只用了半年時間,便平定了三地的軍事叛亂,楊堅徹底控制了北周政局。大為亢奮,看來,做皇帝僅僅剩下一個形式問題了。
但北方的突厥,自從南北朝晚期開始,就借著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時騷擾內地。突厥原來是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後來向東遷移,活動在蒙古草原一帶。乘北齊與北周爭戰不休之機,不斷向南擴展和襲擾。
為了解除北方邊患,楊堅在建立隋朝前後,採取長孫晟的「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的戰略,恩威並施,高舉胡蘿卜和大棒,前期主要採取和親突厥的策略,儘量結好。並三次修築長城,以鞏固北邊的防禦線。隋朝建立後,則改變策略,以軍事進攻為主。停止向突厥輸送金帛,突厥便加緊南下侵擾,帝國的安全受到威脅。楊堅便派大軍攻打突厥,同時也採用離間分化策略,使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從此,東、西突厥便陷入內戰之中。599年(開皇十八年),東突厥突利可汗奔隋,稱臣降附。602年(仁壽二年),隋軍大破西突厥,奪回了河套地區,把邊界擴展到陰山以北。西突厥因無力和隋抗衡,則逐漸向西發展,隋朝北方邊患得以徹底消除。
禪讓于隋
楊堅為了贏得民心,在輔政之初,就立即宣佈廢除周宣帝時的苛政,停止洛陽宮的營建,深得人心。北齊和北周時期上層貴族都極端排斥漢人,熱衷於鮮卑化與胡化。為了削弱宇文氏的影響,力行漢化,楊堅下令廢除宇文氏對漢人的所有賜姓,令其各復本姓,停止了自西元500年以來歷時80 年的軍界鮮卑化和西元535年以來歷時45年的政界鮮卑化趨勢,這一措施得到漢人的普遍擁護。
在平定武裝反抗的過程中,楊堅就為自己做皇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楊堅以靜帝的名義下詔,任命自己為大丞相,廢除左、右大丞相,以防二相並立,自己麻煩。2個月後,靜帝又頒詔,盛讚楊堅功德,由隨國公改稱隨王,位在諸王之上,以20州為隨國屬地。可以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封獨孤氏為王后,楊勇為世子,出任洛陽總管,監督東部地方勢力。楊堅假意謙讓了一番,最後,除削減10郡封地外,餘則全盤接受。這樣,楊堅在京師及全國的統治就穩固了。
楊堅的人臣之位也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581 年2月,楊堅在庾季才、盧賁等勸進下,導演了一出「禪讓」喜劇。他讓人替周靜帝寫好退位禪讓詔書,內容極力稱讚楊堅功德,希望楊堅效法聖賢舜代堯、禹代舜的典故,接受皇帝稱號,代周自立。詔書由朝廷大臣捧著送到他的王府。楊堅假意推辭,朝廷百官再三懇求,楊堅也辭讓再三,始終不肯接受大家的美意。於是周靜帝不得不再次頒詔:特許楊堅建天子旌旗,王冕為十二旒,出警入蹕,乘坐金銀車,駕六馬,享用八佾樂舞。這樣,楊堅才勉為其難地表示接受。於是選擇一個黃道吉日,周靜帝舉行了禪讓儀式,奉詔書和璽綬於楊堅,正式下詔退位,遜居別官。接著,楊堅在百官簇擁下,穿上特製的黃袍,即皇帝位。
因為楊堅是繼承父親隨國公的爵位,後來又進封為隨王,因此就把新王朝定名為「隨」,但又覺得這個字的偏旁和「走」字同義,不大吉利,於是去掉偏旁,改成了「隋」。改元「開皇」,定都長安。楊堅即為隋文帝。
楊堅即位當天,大赦天下。長安城內萬民雀躍,新貴名流彈冠相慶。長安東西兩市一百一十坊,四面立邸,彩旗高掛,燭焰照天,共慶帝國的新生。
周靜帝遜位那年9歲,被封為介國公,食邑5000戶。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保留天子車服,郊祀天地,依然行北周正朔。但3個月後,隋文帝便派人暗害了他,因為他是北周皇室的象徵,有存在復辟的可能隱患,對隋王朝無疑是一種威脅。而後文帝又假惺惺為之舉哀,徹底消除了北周王朝遺留下的最後一抹痕跡。
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黃袍加身的皇帝,《讀通鑒論》記載:「開皇元年,隋主服黃,定黃為上服之尊,建為永制。」自隋文帝開始穿黃袍以後,後代皇帝便以黃為貴,黃袍遂成為皇帝和皇權的象徵了,黃色也成為帝王的專用顏色了。
開皇之治
隋朝建立後,為鞏固統一,楊堅釐定了一套新的體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體制、賦稅、土地制度、法律、錢幣、對外關係等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創立並發展了諸多意義深遠的制度,開創了一代新局面。特別是他對政治體制包括法制的改革,對於唐朝的體制有著直接的影響,實際上,唐朝的體制基本上就是隋制的復製。
原來北周的官僚體制是依《周禮》而定,名多而繁亂。楊堅則參酌漢魏時期的體制,有所損益,在中央設立三師、三公、五省、六部、二台、九寺、十二府。掌握政權的是五省,三師是榮譽稱號,沒有實權,授給有功勞的文武官。三公也僅僅是顧問性的機構,沒有實權,不直接參與國家政務,也不常設。
執掌國家政務實權的是五省,即內侍省、秘書省、門下省、內史省和尚書省。內侍省是宮廷的宦官機構,管理宮中事務。秘書省掌管書籍歷法,事務較少。以上二省在國家政務中不起重要作用,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這就是後來被唐朝繼承的三省制。三省的設置,能互相牽制,避免了丞相一人專權的局面,把權力集于皇帝,加強了中央集權制。
地方行政機構方面,則由過去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二級制,廢郡。同時,將一些郡縣合併。簡化了地方行政組織,官吏的任用權一概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官就地錄用僚佐。改變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不僅節省國家開支,還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於中央集權的統治。
隋文帝建立的這一整套規模龐大、組織完備的官僚機構,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政治體制的新階段,表明封建制度已發展到成熟階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襲到清朝。日本的大化改新,參考的也基本上是這些內容,如八省制即是把五省和其他的機構融合而成的。時至今日,日本還是保持隋唐遺風最多的國家。
自從秦朝制定了殘酷而又苛刻的刑律之後,漢承秦律,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都是一脈相承。楊堅親自參與、制訂、頒佈了《開皇律》12篇,500 條。刪除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一些殘酷的刑罰,其中規定,民眾有冤屈可以逐級上訴,直至訴至朝廷。對犯人處置採取審慎態度,而不是草菅人命,有效地防止了冤案的發生。這是以前各代所沒有的。《開皇律》將原來的梟首、車裂等殘酷刑法予以廢除。又廢除孥戮、連坐之法。隋律寬簡,定刑名僅為死、流、徒、杖、笞五種,形成了封建五刑制。文帝對法律的改革,使法律減少了殘酷和野蠻性,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流傳至今最完整的《唐律疏議》,其實就是從楊堅的隋律中繼承過來的。只不過將順序顛倒過來,從輕到重,內容基本上沒有改變。
而對歷史上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北魏以來實行的均田制,隋朝則予以肯定和繼承:成年男子即丁男可以分到露田80畝,永業田20畝。成年女子分露田40畝。露田死後歸還政府,永業田可以傳給子孫。奴婢和一般人的占田數相等。此外,官員從一品到九品,可以分到一到五頃數量不等的職分田,以此作為俸祿,等以後不做官了上交國家。各地的行政機關也有一些土地,收入作為辦公的費用支出,叫做公廨田。隋代大業七年前出現的倉庫充實、府庫山積之繁榮景象,就是推行均田令的成果。
在賦役上,分租、調、力役。在隋朝,對年齡有明確的規定:3歲以下的男孩和女孩都叫做黃,4歲到10歲的叫做小,11歲到17歲叫中,18歲到60歲叫丁,60歲以上叫老。國家的賦役對像是丁。一夫一婦每年納粟三石,叫作「租」;種桑養蠶地區每年交絹帛一匹,相當於4丈,以及綿3 兩;種麻織布地區每年交布一端,相當於5丈,麻3斤,叫作「調」。成年男子每年服役一個月,叫作「力役」。開皇三年(583年),成年的年齡從18歲提高到21歲,服役時間從一個月減為20天,調絹從一匹減為二丈。到開皇十年,規定成年男子的力役,從50歲以後可以交納布帛代替,稱為「庸」。租調力役的推行,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促進了農業發展。租庸調製被唐朝所沿襲。
與此同時,楊堅還開創了中國的科舉制度。通過科舉考試,按成績優劣來選拔任用人才。這標誌著科舉制度的產生。隋朝的科舉包括秀才、明經、進士等十科,各科考試的內容不同,選拔官吏的類型也不同。如進士科,以考詩賦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出來做官。眾所周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以門第為標準進行選官的,只有高門大族才有做官的資格。楊堅創立的科舉取士制度,無疑是開天闢地的壯舉。開了貧民士子入世為官之先河。這種重才學而不重門第的選拔官員的標準,削弱了門閥大族世襲的特權,從而擴大了封建地主階級政權的統治基礎。科舉制度,對後代影響至巨。
與秦始皇一樣,隋文帝重新統一了度量衡和貨幣。
廢除其他比較混亂的古幣以及私人鑄造的錢幣,改鑄五銖錢。《隋書•食貨志》稱:「自是錢貨始一,所在流布,百姓便之。」度量衡的統一對全國經濟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清代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曾說:「三代以來,權量之制,自隋文帝一變。」唐承隋制,基本以此為准,唐以後雖稍有變動,但基本仍保持隋制。
隋文帝對社會各個領域的一系列改革,對削弱地方豪強勢力,加強中央集權起了積極的作用。所以,整個有隋一朝,社會都很富足,編戶大增,倉儲的豐實也為歷史所罕見。全國安寧,南北民眾得以休息,社會呈現空前繁榮景象。故歷史上把隋文帝之世稱之為「開皇之治」。這才有了後來隋煬帝向西域商人炫耀國家的實力的資本,也才有了他揮霍糜爛的本錢。
統一全國
解決了北部、東部的威脅,又對社會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之後,隋朝國力大增,實力遠遠超過了南方的陳朝。於是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楊堅開始了統一全國的行動。開皇七年(587年)楊堅下令進軍江陵,滅掉了後梁,掃除了進軍江南的障礙。之後,就積極準備消滅與隋朝對峙的南方的陳朝。
在北方動亂的時候,南朝的陳朝獲得了一個暫時喘息的機會。江南本就富庶,難得有這樣一個安定的局面,經濟很快恢復。但是陳朝第五個皇帝陳後主陳叔寶卻是歷史上有名的荒淫之主,一天到晚遊宴玩樂,縱情酒色,製作豔詞。沉醉於歌舞昇平之中,《玉樹後庭花》的曲聲籠罩著整個陳朝,到處是靡靡之音。太過穠釅的脂粉氣,已經把金陵王氣給掩蓋住了,整個國家都陷入靡靡之音的情色之中。
陳後主既無遠慮,當然也無近憂。他甚至在一年之內,連續數次下詔,廣選天下美女,擇其貌美者封為貴嬪。每次飲宴,便命諸嬪妃與女學士、「狎客」等共賦新詩,互相贈答。試想,一個整日沉湎於花天酒地之中的人,怎能期望他成為立世之君!美酒伴美人,是封建帝王的基本嗜好,但陳叔寶自詡風月班頭,自然更勝一籌。
在隋朝還沒有完全掃平北部邊境時,隋文帝聽從謀士的計策,每逢江南將要收割莊稼的季節,就在兩國邊界上集結人馬,虛張聲勢,使得南陳的百姓常錯過季節,無法收割或播種。而士兵卻疲於奔命。這樣一連幾年,陳朝的糧食歉收,士氣低落。隋兵還經常派出小股人馬,襲擾陳軍,放火燒毀糧倉,使陳朝遭到很大損失。
隋文帝既已統一了北方,南下滅陳就成了當務之急。開皇八年(588年)4月,隋文帝正式下詔伐陳。隋51萬大軍,兵分八路,由晉王楊廣節度,統領高熲、楊素、賀若弼、韓擒虎等良士猛將。在東起大海,西迄巴蜀的數千里戰線上,同時發起強攻。以席捲之勢,直逼陳朝。長江防線紛紛告急,亡國之禍轟然降臨。由於晉朝郭璞有過預言:「江東分王三百年,復與中國合」,隋軍文武,皆懷必克之信心。
後主起初聽報,尚不為信。後聽報隋軍已渡過長江,直逼京城建康,這才驚慌失措,忙召集群臣商議退兵之計。老將蕭摩訶主動請纓,後主大喜。當蕭摩訶率大軍離開建康後,就宣其妻及子入宮,加賞封號,饋贈金銀。當蕭摩訶妻及子受詔來到宮中,後主見蕭妻美麗,遂起邪念,留宿宮中,強迫侍寢,數日不歸。真是荒唐君主的荒唐遊戲。身在火線的蕭將軍聞知此事,當即暈倒,將士見主帥昏厥,慌作一團,戰意頓失,結果陳軍不戰自潰。
隋軍殺進皇宮,宮內亂作一團。文武百官各奔東西。他慌忙帶著最寵愛的張貴妃、孔貴妃,跑到景陽殿后井下躲藏。隋兵得知,喊他上來,不見答應,便說要往下填石頭,才聽見喊聲,即用繩拉人,覺得很沉,不免有些驚異,待拔出井外,才發現一根繩子繫了陳、張、孔三人,眾人不禁失笑。陳叔寶成了階下囚,陳各地官軍,也紛紛投降。589年正月,陳亡。
陳亡,標誌著長達近400年的魏晉南北朝時代的結束,也是中國自316年西晉滅亡起,經過273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獲得的全國意義上的統一,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隋朝的統一,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意義不僅在於結束了幾百年來南北分治的局面,而且開始將南北經濟文化融為一體,優勢互補,也促進了中華各民族的空前融合,從而為唐朝的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繁榮以及宋、明時期中國文化的再生創造了條件。楊堅繼承了漢代以後的儒法兼用的統治手法,又摻進了不少佛家、道家的因素,這就使得他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政策兼有很強的包容性質,而較少專宗一派。因此,才開創出隋朝20多年的治世,楊堅也因此位居中國歷史上賢明的開國之君之列。
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
肇基北朝
肇基北朝:北魏帝國崛起真相解密
拓跋史跡
鮮卑拓跋部是發源於中國東北的一個古老民族,居於鮮卑山,因此得名。後漸南遷至蒙古草原,以「射獵為業」,靠遊牧為生。「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紀契而已」。他們在大興安嶺北端或東麓遊牧漁獵了數百年,繁殖了六七十代人。在中原的夏商時期,史書上始出現一個叫毛的首領,才開始組成氏族部落聯盟。史書上說:「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
但是,強悍的匈奴人雄踞漠北,恃強淩弱,一路追殺著他們。鮮卑人幾乎無路可逃,最後逃到大興安嶺深處一個天然的洞穴裏,即鮮卑舊墟石室嘎仙洞,在此休養生息。
北魏建立後,拓跋貴族依據「人相傳授」的口碑史料,約略知道自己的祖先發源于大鮮卑山石室。石室坐落在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首府阿裏河鎮西北10公里處,在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側,鄂倫春人稱之為嘎仙洞(1980年7月考古發現)。在離洞口西側的洞壁上,刻有201字的祭文,是拓跋燾太平真君四年(443 年),派中書侍郎李敞來此祭祖時刻下的。
東漢初年,匈奴境內連年災害,人畜死傷大半。烏桓(我國北部遊牧民族)乘機進攻,匈奴北徙數千里,漠南空虛。時拓跋部落聯盟首領推寅,率領族人,向南遷移到「大澤」地區,即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的呼倫湖區一帶遊牧。
東漢和帝永元三年(91年),北匈奴被漢朝與南匈奴、烏孫、丁零、烏桓、鮮卑等族擊敗,被迫西遷,於是鮮卑又大規模成扇形南遷與西遷,進至匈奴故地,留居故地的南匈奴10餘萬眾,亦自號鮮卑。拓跋部落一個叫鄰的酋長,為便於遷徙,「七分國人」,加上拓跋本部,共有8個部落單位,即拓跋八族,放棄呼倫湖附近的牧地,南遷填補匈奴留下的空白,最後到達了今河套平原東部一帶,「逐水草而居」,拓跋部被人稱為「索頭鮮卑」。由於這一地區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尤其適合畜牧業發展,拓跋部慢慢強大起來。拓跋部逐漸與土著漢人、丁零、烏桓、匈奴人殘餘等通婚融合成一新的部族,社會生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鄰因此被大家推為「推寅」。顯然,「推寅」此時已演進成拓跋酋長的稱號。
鄰的兒子詰汾,相傳與天女相配,生子力微(175年~278年),故當時諺雲:「詰汾皇帝無婦家,力微皇帝無舅家。」說明在中原的三國時期,拓跋部還處在原始社會末期,沒有產生一夫一妻制家庭。曹魏甘露三年(258年),力微取得世襲權,在定襄郡的盛樂(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一帶),嘗試著建立了政權。初現國家的雛形,這是拓跋部邁出的重要一步。
西晉末年,部落首領猗盧(?~316年)統一了拓跋各部,在永嘉之亂中依附西晉,抗擊匈奴劉聰、羯趙石勒。因有功於朝廷,在310年被西晉懷帝冊封為代公,314年,進封為代王。拓跋部居住的定襄郡則被稱為代國。猗盧得晉人幫助,開始設置百官,「明刑峻法」。猗盧把境內各族分為南北二部,由南北兩部大人統率。這時的代國雖已初具國家政權性質,但部族的傳統習俗依舊,仍處在部落軍事聯盟崩潰的前夜,部落首領為原始民主選舉產生,君民平等,禮俗寬簡,誰也不能有特權。而猗盧要仿效漢制,行使君王的絕對權力,就不可避免地要與祖宗傳統、各酋長的根本利益發生尖銳衝突。當時,在代國境內有很多歸附者和土著漢人,鮮卑貴族就用新舊人來區分這些歸附者。他們把鮮卑八部人稱為舊人,歸附的晉人、烏桓人及其他民族的人稱為新人。新舊人之間,互不信任,矛盾重重。猗盧信任新人,引起了舊人的憎恨。猗盧便用殘酷的刑法壓服各部,前後殺死上萬人之多,在拓跋八部引起恐慌,但也引起了公憤。316年,也就是西晉滅亡的那一年,拓跋其餘七部(猗盧部除外)聯合猗盧子六修,發兵往討猗盧部,猗盧兵敗逃匿民家,被民婦認出,猗盧被殺。猗盧死後,拓跋部重新陷入分崩離析的境地之中。
建國立制
東晉咸康四年(338年),其首領什翼犍(318年~376年)重新統一拓跋各部,在繁(今山西渾源西南)繼位,自封代王,建立代國,又重新邁出了建國的艱辛步伐。
什翼犍曾在後趙石勒都城鄴城做人質10年,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後被迎回,即代王位。制定法律,設置官職,選賢任能,各司其職,起用漢族人作長史。他設左右近侍,宣傳詔命;又設內侍長4人,參與政務。漢人燕鳳為右長史,許謙為郎中令,官號完全復製晉朝。制法律六條,規定犯大逆之罪男女老少皆斬,盜私物者以一賠十。「控弦百萬,號令若一」,部落酋長此時已成了軍事長官。代國的國家體制開始確立了。西元340年徙都盛樂,初步涉足農業生產,封建因素有很大增長。
鮮卑拓跋部從力微建都定居始,中經猗盧,再到什翼犍,拓跋部經歷了14個首領,終於走向了正式建立國家的軌道。到什翼犍時,國家機構更趨完備。拓跋部的社會形態也徹底擺脫了原始公社制而向階級社會邁進。其表現形式就是不再以血緣關係組成氏族,而是以地域來劃分居民,組成行政單位。一些新加入的部落、逃亡的流人和戰爭中俘獲的奴隸,成為拓跋部落新的成員。在力微時期,就有內地諸姓75姓,四方諸姓35姓,其中有匈奴、高車、柔然等族,加入到這個新的民族共同體中來。如此以來,象徵國家權力的軍隊、監獄等也就隨之出現了。再加上生產力的發展,交換也產生了,漢族商人長期往來於拓跋部與漢地之間,用牲畜交換金帛繒絮。這些都毫無例外地加速了奴隸制國家的形成。
正當拓跋部在建國的道路上疾走的時候,不幸與前秦大帝苻堅遭遇,苻堅一代雄主,有志於統一中國。因此苻堅在滅掉前燕之後,就把目光投向了北方草創中的代國。
西元376年,前秦大軍在石子嶺一戰中大敗代軍。身患重病的什翼犍逃到陰山之北,太子寔君在堂兄拓跋斤的挑撥之下,起兵將什翼犍以及自己的繼母、六個異母弟弟全部殺死。拓跋部發生內亂,前秦趁勢攻下盛樂城,代國滅亡。苻堅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對拓跋寔君弑父之舉,深為痛恨。遂把拓跋寔君和拓跋斤押至長安,處以車裂之刑。為獎賞伐代有功的匈奴族首領,又將代國一分為二:黃河以東歸匈奴族獨孤部劉庫仁統率,黃河以西歸匈奴族鐵弗部劉衛辰統率。
代國滅亡時,寔君子拓跋珪5歲,隨生母賀蘭氏逃到了舅家賀蘭部,依附拓跋珪的舅舅賀蘭訥。不久,賀蘭訥的弟弟賀蘭染幹發現外甥拓跋珪英武多智,就想方設法要除掉他,多虧賀蘭氏機智保護,才屢屢化險為夷。拓跋珪在戰亂流離中,度過了10年寄人籬下的日子。
拓跋珪(371年~409年),出生於參合陂北(今內蒙古涼城東北岱海)。鮮卑族人,北魏開國皇帝。為什翼犍嫡長孫,故幼年生活在皇宮中。雖然早年過著流亡生活,但拓跋珪性格剛強,被拓跋諸部認為是能「光復洪業,光揚祖宗者」。
383 年,苻堅兵敗淝水,前秦土崩瓦解,北方短暫的統一又為分裂割據所取代。拓跋珪借助賀蘭部家族的勢力,乘勢糾集諸部,於東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正月在牛川(內蒙古呼和浩特東)召開部落大會,宣佈即代王位。遷居盛樂,重建代國。定年號為登國。這是北魏的開始。拓跋珪時年15歲。同年4月,拓跋珪稱魏王,改國號為魏,制定典章,重建國家,史稱北魏。拓跋珪即太祖道武帝。
拓跋珪繼代王位時,整個塞上還處於分裂狀態。為了穩固地位,統一各部,拓跋珪連年征伐,向四周各部落如高車、柔然、庫莫奚、獨孤部等不斷發動戰爭,收服了周邊許多部族,獲得大量牛馬和牲口。尤其是對拓跋部世仇劉衛辰父子,拓跋珪更是懷著復仇的決心。394年,在北伐柔然凱旋之後,又一鼓作氣回師大破劉衛辰部,劉衛辰父子相繼死於亂軍之中,拓跋珪猶有餘恨,把5000多名俘虜全部投入到黃河激流之中淹死。劉衛辰族誅,只有第三子郝連勃勃逃脫,他就是後來十六國之一大夏國的建立者。
此役拓跋珪繳獲良馬30多萬匹、牛羊400多萬頭,一躍而為塞北唯一的強大部落,周圍各部族無不聞風臣服。
魏道武帝是北魏前期一位十分英明的君主,在他的周圍,集結了一大批漢族人才,凡士大夫來謁門求見,不論老少,一概引入談話,量才錄用。才使北魏從無到有,由弱到強,並在參合坡大破強大的後燕,使北魏的勢力深入到中原地區。
死亡之陂
符堅的前秦崩潰後,其手下各將領趁機裂土建國。當時歸降苻堅的前燕宗族子弟慕容垂,也趁亂光復燕國,自立為帝,史稱後燕。慕容垂立國後,為統一慕容部,全力開動戰爭機器,先拿自己的親戚西燕開刀。西燕國主慕容永被困長安,急忙向東晉和北魏求援。北魏當時臣屬後燕,因此拓跋珪猶豫不決,漢族謀臣向他講述唇亡齒寒的道理,遂堅定了他派兵救援的決心。但軍隊還在南下的路上,就傳來了西燕滅亡的消息。拓跋珪怕慕容垂報復,就派弟弟拓跋觚向後燕進貢,卻被扣為人質,勒索代地的良馬俊駑。這下惹惱了拓跋珪,兩國從此結仇。
但魏國地處塞外苦寒之地,國小力弱,因此不敢正面攻燕,只能派兵擾其後燕邊境,慕容垂不堪騷擾。遂在395年,派遣8萬精兵大舉伐魏。
慕容垂英武絕倫,一世梟雄。當年連苻堅也頗為忌憚,拓跋珪如何不心生膽寒。但他得知燕軍統帥是太子慕容寶時,不禁仰天大笑:此天亡後燕也!
拓跋珪自知力量不足以對抗,戰爭初期,故意示弱于燕,佯敗西走,誘使燕軍西渡黃河千餘裏,使燕軍前鋒孤軍深入,首尾不能相顧。燕軍一路皆捷,在五原收降魏國別部3萬餘家,停車造船,準備渡河一舉攻滅魏國。拓跋珪則派出輕兵,在燕軍後路截獲燕國使者,使資訊不能及時傳達。然後在燕軍中散佈不實流言:「慕容垂已死,諸子爭位」。當時慕容垂年老有病,慕容寶久不獲其父消息,憂恐異常,聽到謠言,非常著急。果然,趙王慕容麟的部將慕容嵩,輕信了慕容垂已死的消息,遂企圖殺害慕容寶,而奉慕容麟為帝,事敗被殺。但慕容寶、慕容麟兩兄弟自此反目成仇。這時,已是隆冬10月天氣,塞外嚴寒,燕軍兵疲馬困,慕容寶歸心似箭,決定撤兵。連夜燒船,準備回京繼位。由於黃河尚未結冰,慕容寶以為北魏騎兵不能渡河,就沒有考慮斷後問題。孰料寒流忽至,一夜之間,黃河冰封千里。魏軍渡河,如履平地。拓跋珪親率2萬輕騎,追襲燕軍。
而燕軍還渾然不覺,行動遲緩,兵行參合陂,夜幕降臨,慕容寶下令在此安營紮寨。因恃眾輕敵,疏於警衛。而魏軍晝夜兼程,悄沒聲息地就將燕軍團團圍定。燕軍尚在夢中,就被魏軍縱兵衝殺,倉猝應戰,頓時亂作一團,風雲失色,愁雲慘澹,哭爹喊娘之聲震天動地。燕兵慘遭屠戮,光赴水溺死、嚇死及自相踐踏而死的就多達數萬人。太子慕容寶、趙王慕容麟棄眾逃脫,5萬燕軍精銳成為俘虜。拓跋珪挑選了有才的燕臣後,想對5萬燕軍俘虜派發衣糧送還。中部大人王建提醒道:「燕國強大,現在我們僥倖獲勝,好不容易才使燕國虛弱,怎可放虎歸山?」拓跋珪醒悟,遂把5萬燕兵全部坑殺,其殘忍程度山河為之顫慄。這次戰役消滅了後燕的主力,是拓跋珪進據中原有決定意義的一戰。
噩耗傳來,慕容垂老淚縱橫。遂整軍備戰,決心復仇。第二年,他不顧古稀高齡,親率大軍伐魏,連克連捷。北魏舉國震驚,拓跋珪意圖遷都避難。幸好天不亡魏,燕軍兵過參合陂,看到去年被殺的燕軍,累累白骨,堆積如山,不禁悲不自勝,縱聲大哭,聲震山谷,不可斷絕。以致傷心過度,死於軍中,部眾扶靈而退。但北魏君臣,因慕容垂盛名當世,縱死餘威猶在,竟無人敢去追擊。
慕容垂死後,太子慕容寶即位。
英雄謝幕,拓跋珪顧盼自雄,自此睥睨燕軍,於396年正式稱帝,改元皇始,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之後大張旗鼓地親率40萬大軍伐燕,鼓行而進,屋宇震動,絡繹2000餘裏。幕容寶一觸即潰,惶惶如喪家之犬。天興元年(398年),慕容寶被舅父蘭汗誘殺於龍城,後燕滅亡。餘部則分裂為遼東的北燕和山東的南燕兩個小國,鮮卑慕容氏自此成為了歷史的邊緣人。
其後數年,北魏縱橫黃河南北,旌旗所向,無不獻城以降,黃河以北諸州郡盡為魏所有,為結束十六國以來北方長期分裂割據局面、統一北中國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拓跋珪建立北魏王朝後,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採取了一些積極措施,對北魏王朝影響深遠。
以夷入夏
進入中原的拓跋部,在漢族先進文化的影響下,開始了由原始末期的家長奴隸制向封建制的發展過程躍進。
在拓跋珪以前,拓跋部基本上是遊牧經濟。拓跋珪對拓跋鮮卑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部族制度進行改革,下令「離散諸部,分土定居,不聽遷徙,其君大人皆同編戶」。對原來遊牧的拓跋部和其他少數族打破原有氏族結構,實行定居制度,使各個民族都成為北魏的編民。使拓跋鮮卑在新的環境、新的條件下很快地適應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經濟方面,在繼續注重發展畜牧業的同時,「務農息民」,勸課農耕,獎勵農業生產,分配土地給貧民,安置流民。使入居中原的拓跋族和其他各遊牧族,迅速由氏族組織轉變為地域組織,從遊牧經濟轉向農業經濟。其奴隸主貴族也逐漸漢化,轉化為封建地主,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
而要建立比較完備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度,就必須得加速拓跋部的漢化進程,如此以來,漢族士人得到大量起用,如張袞、崔玄伯、鄧淵、李先、賈閏、崔逞、晃崇等,都成為他的得力謀士和重要的文臣。形成了拓跋貴族與漢人世家豪族的聯合封建政權,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進程。
皇始元年(396年),拓跋珪攻佔後燕的並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後,建台省,置百官,封拜公侯將軍;天興元年(398年),在平定後燕後,拓跋珪正式定國號為「魏」。為了加強與漢地的聯繫,他把首都從河套地區進一步南遷到平城,模仿漢族政權的政治制度,在平城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正封畿,制禮儀,定律令。在天文殿上,拓跋珪穿著皇帝服飾,接受百官朝拜,君臣依魏晉成例,皆呼「萬歲」。且規定中央尚書郎以下和地方州刺史、郡太守以下,一律任用儒生。在漢族士大夫的幫助下,北魏中央集權的封建官僚機構和政治制度逐步完備。
天賜三年(406年),拓跋珪下令諸州置三刺史,郡置三太守,縣置三令長,其中一人為拓跋宗室,其餘為非宗室的鮮卑人或漢人。面對漢族地區宗族強盛、塢堡甚多的局面,拓跋珪依靠那些宗族主作為統治的支柱,建立了宗主督護之制,由各地宗主來督護地方,負責徵收租課和徵發兵役徭役,對地方基層政權的維護起著積極作用。
拓跋珪全面接受和肯定儒家思想的地位,並在全國范圍內尊孔讀經,大興太學。置五經博士,增加生員達3000人;又祭先師先聖孔子,一時儒風大盛。
拓跋珪還推崇法家思想。博士公孫表上《韓非子》書,勸他「以法制禦下」。他從善如流,實行封建法制。拓跋珪對韓非子的集權思想很為讚賞。他說:「慕容垂諸子分掌要職,造成王權旁落,以至滅亡,因此,一定要加強集權。」
拓跋珪也重視利用佛教來維護其對人民的思想統治,在進攻後燕的過程中,所經郡國佛寺,見到和尚,皆致以敬禮,禁止軍兵對佛寺的侵犯。皇始年間(396年~397年),他又詔趙郡沙門法果到平城,任為道人統,專管僧徒。法果對拓跋珪也極力奉承,說他是「當今如來」。
總之,為了徹底改造鮮卑社會,拓跋珪以夷入夏,使鮮卑部落原有的生產生活結構,社會經濟形態發生了根本變化,從而加速了民族融合的進程,拓跋珪是一位推動鮮卑社會進步的傑出人物,對中國歷史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死於非命
可惜這樣一位叱吒風雲的時代天才,晚年卻迷信道教,修煉長生不老之術,終因服食一種名為「寒石散」的丹藥中毒,精神憂悶不安,或數日不食,或整夜不寢,喜怒無常,殘暴嗜殺。加之拓跋儀與穆崇謀逆事泄,更加加深了他的疑懼。拓跋儀是他的同祖弟,穆崇是穆陵部的首領,早年護衛拓跋珪。二人追隨拓跋珪東征西討,屢立大功。後來拓跋儀官居丞相。但是這兩人卻合謀在皇宮周圍埋伏武士伺機殺掉拓跋珪,以奪取皇位。陰謀被人揭發後,拓跋珪考慮兩人持有軍權,黨羽甚多,怕追迫太急,適得其反,就暫時隱忍,多加撫慰。但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很大,也加深了他對大臣們的猜疑。因此,他晚年變得異常殘暴。
朝臣中有言辭失措,呼吸不調,行步不正,顏色變動者,都被他認為有奸心異志,親自毆斃在大殿之上。
403 年,拓跋珪以奢豪浮誇的罪名處死了平原太守和跋,並誅其全家。中壘將軍鄧淵的從弟、尚書鄧暉與和跋關係很好,拓跋珪也將鄧淵牽連賜死。407年7月,他將戰功赫赫的常山王拓跋遵賜死。8月,又以司空庾嶽「服飾鮮麗,行止風采,擬則人君」為由,將其殺死。408年,又將宿有積怨的莫題嘲弄後滅族。屍體一字兒排開擺放于天安殿前,曝曬數日。
拓跋珪不僅經常殘殺大臣,他還常常坐在輦上,手拿長劍,直刺前面抬輦人的後腦,一人死,馬上替換上另一人,每次出行都有幾十人因此喪命。
不僅如此,拓跋珪還設立候官,以刺探臣下的活動。鬧得朝野人情騷動,惶惶終日,社會秩序混亂。永興元年(409年),拓跋珪終被兒子拓跋紹所弑,時年39歲。
拓跋珪年輕時,到賀蘭部見到自己母親賀太后的妹妹很漂亮,就對母親說明心意,要娶小姨為妻。賀蘭太后堅拒,說:「不可。美甚矣,必不善也。且已有夫,不可奪也」。於是拓跋珪殺其夫,強納為妃。後生下清河王拓跋紹。拓跋紹自幼即殘暴無賴、不得人心。喜歡打劫行人,剝光人家的衣服取樂,又常常殺豬屠狗,荒悖無常。拓跋珪很生氣。有一次,他把拓跋紹頭朝下吊在井裏,垂死之時才放他出來。一天,拓跋珪服食「寒石散」後,意志癲狂,大罵賀蘭妃,並把她關在宮裏,揚言要殺掉她。賀蘭妃懼怕,派人向兒子拓跋紹求救。當時拓跋紹才16歲,但其兇猛的性格與父相同。他夜裏與宦官密謀,跳過宮牆,沖入天安殿。被周圍侍者發現,驚呼「有賊」,拓跋珪因為服藥過量,意識不清醒,摸索半天,也沒有找到弓刀,最終被拓跋紹一刀殺死。
又據野史記載,當時有個預言很靈的巫婆,說皇帝當有飛來橫禍,惟有滅「清河」,殺「萬人」才可免禍。拓跋珪遂派人屠滅清河一郡,又親手殺人,想湊夠一萬整數。殊不知,拓跋珪後宮有個愛妃名字就叫萬人,與他兒子清河王拓跋紹私通。拓跋珪欲殺賀蘭氏,拓跋紹看到母親即將被殺,又恐私通之事洩露,於是弑父。拓跋珪死後,人們才恍然大悟,巫婆所言,滅「清河」殺「萬人」的讖言,原來如此啊!
群臣擒殺拓跋紹後,擁戴素有賢名的拓跋嗣為帝,是為明元帝。
明元帝拓跋嗣(392年~423年),北魏第二位皇帝。他是道武帝拓跋珪的兒子,其生母劉貴人在拓跋嗣被立為太子之前,即按北魏後宮舊例,被道武帝賜死,拓跋嗣知道後悲傷不已,因而被道武帝怒斥出宮。
明元帝拓跋嗣在位15年,建樹不多,既不及乃父道武帝拓跋珪,亦遜色其子太武帝拓跋燾,加上生不逢時,遭遇南朝的軍事天才劉裕,二度對北魏發動進攻,奪取了黃河以南的司、兗、豫等州的大部分地區。但在位期間,能內修德政,外抗強敵。就在他去世的那一年,拓跋嗣南下進攻宋國獲得勝利,攻佔虎牢關,辟地300 裏,並繼續進逼劉宋領土。此役被稱為南北朝時第一次南北戰爭。但明元帝亦像道武帝一樣,嗜好「寒石散」,32歲就病死了。拓拔嗣雖英年早逝,但上承開國君主拓拔珪武功,下開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方諸國一統北方的局面,因此拓拔嗣在北魏開國歷史中具有承先啟後的樞紐地位,算得上是個守成之君。
統一北方
423 年,太子拓跋燾繼位,是為太武帝。拓跋燾是繼北魏道武帝、明元帝之後的第三代帝王,在位27年。拓跋燾,字佛貍,「聰明大度」,是北魏一位傑出的君主。在他手裏,完成了統一北方的戰爭。但他即位之初,北魏面臨的國際形勢卻相當嚴峻。北邊有新崛起的柔然,西邊有兇狠的胡夏,還有西秦、北涼等割據政權的並立與紛爭,南有富庶的劉宋,東有時刻不忘復仇的北燕。群雄環伺,稍有閃失,祖宗功業即有灰飛煙滅之虞。
果然,北魏在國喪期間,柔然趁機大舉南下侵擾,攻陷了北魏故都盛樂。柔然為古東胡苗裔,幾乎與北魏同時崛起,疆域東起外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北括貝加爾湖、南連朔漠,幾乎囊括整個蒙古高原。此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成為北魏北方最主要的勁敵。拓跋燾時年14歲,聞訊大怒,親率輕騎,疾馳三天兩夜,直抵雲中(今內蒙錫林格爾),被柔然騎兵重重包圍。但拓跋燾神色巋然,指揮若定。魏軍將士哀兵出征,同仇敵愾,上下同欲,皆懷必勝之信心,一鼓作氣,大敗柔然。
在南方,東晉權臣劉裕為收復淪陷的國土,二度大舉北伐。「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先後滅南燕,平西蜀,破後秦,基本收復了黃河流域,建下蓋世功勳。眼看統一中國勢成,可劉裕為了一圓自己的帝王夢,便留次子劉義真(12歲)鎮長安。致使赫連勃勃乘機奪取關中,建立夏國。
赫連勃勃何許人也?他就是當初為道武帝拓跋珪所滅的劉衛辰唯一漏網的兒子,本姓劉,改姓赫連,意為家族顯赫的聲威,高與天連。又據《史記•匈奴列傳》所載,匈奴乃夏王朝之苗裔,故國號大夏。赫連勃勃為人兇狠殘暴,視人命如草芥,攻破長安後殺人如麻,曾積數萬人頭為一高臺,號為「骷髏台」。搞得「夷夏囂然,人無生賴」。又命工匠蒸土築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東北的白城子),以鐵錐驗之,紮進一寸,則立殺築牆匠人。其城堅固,名為「統萬」,意思是統一天下萬城。其南門號稱「朝宋門」,意為使宋國來朝;東門號稱「招魏門」,意為招降魏國;西門號稱「服涼門」,意為征服西涼;北門號稱「平朔門」,意為掃平朔漠。赫連勃勃的兇殘暴虐、狂薄自大由此可知。
拓跋燾在平定柔然後,意氣風發,以君臨中原之概,決定加速戰爭機器的運轉,但先取何方,統治集團內部一直爭論不休。始光三年(426年),西秦主乞伏熾磐遣使朝魏,請討夏國。北魏大臣們仍意見不一,或主張繼續征伐柔然,或主張先伐北燕。只有北方士族出身的崔浩認為:「赫連氏土地不過千里,政刑殘虐,人神所棄,宜先伐之」。拓跋燾仍舉棋不定。恰巧在這年9月,赫連勃勃病死,其子赫連昌嗣位,政局陷入混亂,拓跋燾遂決定先攻滅夏國。北魏先期伐夏,歷史證明,是正確的選擇。
拓跋燾率輕騎2萬征夏,但統萬城固若金湯。赫連昌堅守不戰,拓跋燾將主力埋伏在山谷中,以少量騎兵直抵城下,為誘之出戰,佯為示弱退卻,誘使夏軍脫離堅城,又遣軍士詐降慌報說,魏軍糧盡。赫連昌信以為真,開城以步騎3萬列陣。拓跋燾遂分兵夾擊,不顧馬倒身傷,指揮若定,夏兵潰敗。赫連昌僅率數百騎遠遁上邽(今甘肅天水市),拓跋燾率軍入統萬,掠獲牲畜珍寶無數。看著文飾斐然、雕樑畫棟的壯麗樓臺,撫摸著堅硬如鐵、可磨刀斧的統萬城牆,不禁歎道:「彈丸小國,勞民傷財如此,不亡何待?」
此時北邊的柔然不斷南下,侵擾嚴重,威脅北魏邊境的安全,幹擾北魏統一北方的計畫。拓跋燾在攻滅夏國後,騰出手來,決定大規模反擊柔然。429年4月,拓跋燾親率大軍,分五路北伐。魏軍深入大漠腹地,柔然國主紇升蓋落荒而逃。另一歸服於柔然的遊牧部族高車(又稱敕勒),也被擊破,獲牲畜人口數以百萬計。使其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南下牧馬。拓跋燾為徹底消除來自北方的邊患,在秦趙長城的基礎上,又新修長城3000餘裏,設置六座軍事重鎮,稱為「六鎮」。選拔鮮卑貴族擔任六鎮鎮將,挑選拓跋族成員或漢族的豪強子弟充任鎮兵。其待遇優厚,地位特殊,號稱「國之肺腑」。在基本上解決了北方邊患之後,拓跋燾掉轉兵鋒,東指北燕。
北燕最初為後燕殘餘勢力所建,割據遼東,政權幾經輾轉,最後為漢人馮跋所篡。馮跋崇尚儒學,勸課農桑,「省徭薄賦」,社會經濟漸有發展。馮跋死後,其弟馮弘奪位,殺馮跋諸子百餘人,搞得眾叛親離,國勢日衰。其長子馮崇、馮朗等幾個兒子勸馮弘停止殺戮,忠而見疑,只得奔亡北魏去了。
延和元年(432年)6月,拓跋燾親征北燕,馮弘遂急忙遣使求救於南方的劉宋王朝,但劉宋也無力援救,只是賜馮弘燕王封號而已。馮弘無奈,遂舉國遷徙到附庸國高麗,北燕滅亡。馮弘逃至高麗後,仍然保持一副太上皇的派頭,最終被憤恨不平的高麗王滅族。馮朗奔亡北魏後,受到拓跋燾禮遇,他其中的一個女兒,就是日後北魏王朝大名鼎鼎的文明馮太后。這時北方的割據政權就剩下北涼了。
北涼建國者沮渠蒙遜,本是後涼國主呂光手下大將,於401年擁立京兆人段業為王,史稱北涼。後又殺段業自立。420年,沮渠蒙遜攻入酒泉,滅掉西涼,西域30余國向其稱臣納貢,強盛一時。後被柔然擊敗,向北魏稱臣。沮渠蒙遜死後,其子沮渠牧犍襲位。拓跋燾為籠絡北涼,把妹妹武威公主嫁與沮渠牧犍。與牧犍有染的寡嫂李氏不滿,暗中往武威公主的食物中下毒,想害死武威公主。拓跋燾得報,急忙派「傳車」載禦醫疾馳救治,才算撿回武威公主一命。拓跋燾盛怒之下,命沮渠牧犍交出李氏,牧犍抗命,反把李氏藏於酒泉。拓跋燾遂以此為藉口伐涼。
魏太延五年(439年)5月,拓跋燾親率大兵分兩路伐涼。魏軍進展順利,北涼軍望塵退卻。窮途末路下,沮渠牧犍率左右文武5000人開城出降。魏軍佔領姑臧,又分兵追擊北涼殘餘勢力於張掖、酒泉等地。北涼滅亡。至此,中國北方130多年的十六國時代分裂割據的局面宣告終結,我國北方的社會秩序逐漸安定下來,人民生活有了最基本的保障,社會經濟逐漸恢復發展。
北魏統一了北部中國,從而與劉宋政權夾江並立,形成南北朝對峙的格局。439年,魏滅北涼這一年,被認為是南北朝正式開始的年份,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拓跋燾多次率兵進攻劉宋,450年,北魏騎兵甚至曾一度打到長江北岸,給南朝劉宋政權以極大震動。北魏的聲勢至此已蓋壓南朝,當時的西域諸國如龜茲、疏勒、烏孫、鄯善、車師等都遣使進貢,高句麗、波斯也派使修好。其武功之盛、聲威之遠,於此可見一斑。
在中國歷史上,北魏是一個意義重大而且特別耐人尋味的王朝。它起自叢林,在五胡十六國天下大亂之際從東北邊陲越過長城,躍馬彎弓。神秘地崛起,統一中原,在歷史上劃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線,在漢唐兩座中國封建文明高峰之間的漫長低迷歲月中,北魏一朝,實現了由弱勢到強勢,由分裂到統一,由胡族到漢化三大關鍵性轉折。遊牧民族雖落後於漢族的經濟發展,但是相比之下思路開闊,敢於接納新鮮事物,富於創新意識,隋唐盛世的出現與這種思想的廣泛存在是有緊密關係的,許多漢人也從中受到啟發,胸襟開闊,吸收了少數民族的優秀品質。尤其是其後馮太后和魏孝文帝元宏所進行的一系列的改革,使整個社會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也是民族融合的過程。逐漸使北方各族融合進了中華文明之中,人們的民族意識不再是過去的狹窄的觀念,而是更加注意相容並包,取彼之長,補己之短。這種進步觀念在隋唐時期對社會發展起了很大作用,這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進步意義之一。
拓跋史跡
鮮卑拓跋部是發源於中國東北的一個古老民族,居於鮮卑山,因此得名。後漸南遷至蒙古草原,以「射獵為業」,靠遊牧為生。「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紀契而已」。他們在大興安嶺北端或東麓遊牧漁獵了數百年,繁殖了六七十代人。在中原的夏商時期,史書上始出現一個叫毛的首領,才開始組成氏族部落聯盟。史書上說:「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
但是,強悍的匈奴人雄踞漠北,恃強淩弱,一路追殺著他們。鮮卑人幾乎無路可逃,最後逃到大興安嶺深處一個天然的洞穴裏,即鮮卑舊墟石室嘎仙洞,在此休養生息。
北魏建立後,拓跋貴族依據「人相傳授」的口碑史料,約略知道自己的祖先發源于大鮮卑山石室。石室坐落在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首府阿裏河鎮西北10公里處,在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側,鄂倫春人稱之為嘎仙洞(1980年7月考古發現)。在離洞口西側的洞壁上,刻有201字的祭文,是拓跋燾太平真君四年(443 年),派中書侍郎李敞來此祭祖時刻下的。
東漢初年,匈奴境內連年災害,人畜死傷大半。烏桓(我國北部遊牧民族)乘機進攻,匈奴北徙數千里,漠南空虛。時拓跋部落聯盟首領推寅,率領族人,向南遷移到「大澤」地區,即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的呼倫湖區一帶遊牧。
東漢和帝永元三年(91年),北匈奴被漢朝與南匈奴、烏孫、丁零、烏桓、鮮卑等族擊敗,被迫西遷,於是鮮卑又大規模成扇形南遷與西遷,進至匈奴故地,留居故地的南匈奴10餘萬眾,亦自號鮮卑。拓跋部落一個叫鄰的酋長,為便於遷徙,「七分國人」,加上拓跋本部,共有8個部落單位,即拓跋八族,放棄呼倫湖附近的牧地,南遷填補匈奴留下的空白,最後到達了今河套平原東部一帶,「逐水草而居」,拓跋部被人稱為「索頭鮮卑」。由於這一地區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尤其適合畜牧業發展,拓跋部慢慢強大起來。拓跋部逐漸與土著漢人、丁零、烏桓、匈奴人殘餘等通婚融合成一新的部族,社會生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鄰因此被大家推為「推寅」。顯然,「推寅」此時已演進成拓跋酋長的稱號。
鄰的兒子詰汾,相傳與天女相配,生子力微(175年~278年),故當時諺雲:「詰汾皇帝無婦家,力微皇帝無舅家。」說明在中原的三國時期,拓跋部還處在原始社會末期,沒有產生一夫一妻制家庭。曹魏甘露三年(258年),力微取得世襲權,在定襄郡的盛樂(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一帶),嘗試著建立了政權。初現國家的雛形,這是拓跋部邁出的重要一步。
西晉末年,部落首領猗盧(?~316年)統一了拓跋各部,在永嘉之亂中依附西晉,抗擊匈奴劉聰、羯趙石勒。因有功於朝廷,在310年被西晉懷帝冊封為代公,314年,進封為代王。拓跋部居住的定襄郡則被稱為代國。猗盧得晉人幫助,開始設置百官,「明刑峻法」。猗盧把境內各族分為南北二部,由南北兩部大人統率。這時的代國雖已初具國家政權性質,但部族的傳統習俗依舊,仍處在部落軍事聯盟崩潰的前夜,部落首領為原始民主選舉產生,君民平等,禮俗寬簡,誰也不能有特權。而猗盧要仿效漢制,行使君王的絕對權力,就不可避免地要與祖宗傳統、各酋長的根本利益發生尖銳衝突。當時,在代國境內有很多歸附者和土著漢人,鮮卑貴族就用新舊人來區分這些歸附者。他們把鮮卑八部人稱為舊人,歸附的晉人、烏桓人及其他民族的人稱為新人。新舊人之間,互不信任,矛盾重重。猗盧信任新人,引起了舊人的憎恨。猗盧便用殘酷的刑法壓服各部,前後殺死上萬人之多,在拓跋八部引起恐慌,但也引起了公憤。316年,也就是西晉滅亡的那一年,拓跋其餘七部(猗盧部除外)聯合猗盧子六修,發兵往討猗盧部,猗盧兵敗逃匿民家,被民婦認出,猗盧被殺。猗盧死後,拓跋部重新陷入分崩離析的境地之中。
建國立制
東晉咸康四年(338年),其首領什翼犍(318年~376年)重新統一拓跋各部,在繁(今山西渾源西南)繼位,自封代王,建立代國,又重新邁出了建國的艱辛步伐。
什翼犍曾在後趙石勒都城鄴城做人質10年,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後被迎回,即代王位。制定法律,設置官職,選賢任能,各司其職,起用漢族人作長史。他設左右近侍,宣傳詔命;又設內侍長4人,參與政務。漢人燕鳳為右長史,許謙為郎中令,官號完全復製晉朝。制法律六條,規定犯大逆之罪男女老少皆斬,盜私物者以一賠十。「控弦百萬,號令若一」,部落酋長此時已成了軍事長官。代國的國家體制開始確立了。西元340年徙都盛樂,初步涉足農業生產,封建因素有很大增長。
鮮卑拓跋部從力微建都定居始,中經猗盧,再到什翼犍,拓跋部經歷了14個首領,終於走向了正式建立國家的軌道。到什翼犍時,國家機構更趨完備。拓跋部的社會形態也徹底擺脫了原始公社制而向階級社會邁進。其表現形式就是不再以血緣關係組成氏族,而是以地域來劃分居民,組成行政單位。一些新加入的部落、逃亡的流人和戰爭中俘獲的奴隸,成為拓跋部落新的成員。在力微時期,就有內地諸姓75姓,四方諸姓35姓,其中有匈奴、高車、柔然等族,加入到這個新的民族共同體中來。如此以來,象徵國家權力的軍隊、監獄等也就隨之出現了。再加上生產力的發展,交換也產生了,漢族商人長期往來於拓跋部與漢地之間,用牲畜交換金帛繒絮。這些都毫無例外地加速了奴隸制國家的形成。
正當拓跋部在建國的道路上疾走的時候,不幸與前秦大帝苻堅遭遇,苻堅一代雄主,有志於統一中國。因此苻堅在滅掉前燕之後,就把目光投向了北方草創中的代國。
西元376年,前秦大軍在石子嶺一戰中大敗代軍。身患重病的什翼犍逃到陰山之北,太子寔君在堂兄拓跋斤的挑撥之下,起兵將什翼犍以及自己的繼母、六個異母弟弟全部殺死。拓跋部發生內亂,前秦趁勢攻下盛樂城,代國滅亡。苻堅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對拓跋寔君弑父之舉,深為痛恨。遂把拓跋寔君和拓跋斤押至長安,處以車裂之刑。為獎賞伐代有功的匈奴族首領,又將代國一分為二:黃河以東歸匈奴族獨孤部劉庫仁統率,黃河以西歸匈奴族鐵弗部劉衛辰統率。
代國滅亡時,寔君子拓跋珪5歲,隨生母賀蘭氏逃到了舅家賀蘭部,依附拓跋珪的舅舅賀蘭訥。不久,賀蘭訥的弟弟賀蘭染幹發現外甥拓跋珪英武多智,就想方設法要除掉他,多虧賀蘭氏機智保護,才屢屢化險為夷。拓跋珪在戰亂流離中,度過了10年寄人籬下的日子。
拓跋珪(371年~409年),出生於參合陂北(今內蒙古涼城東北岱海)。鮮卑族人,北魏開國皇帝。為什翼犍嫡長孫,故幼年生活在皇宮中。雖然早年過著流亡生活,但拓跋珪性格剛強,被拓跋諸部認為是能「光復洪業,光揚祖宗者」。
383 年,苻堅兵敗淝水,前秦土崩瓦解,北方短暫的統一又為分裂割據所取代。拓跋珪借助賀蘭部家族的勢力,乘勢糾集諸部,於東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正月在牛川(內蒙古呼和浩特東)召開部落大會,宣佈即代王位。遷居盛樂,重建代國。定年號為登國。這是北魏的開始。拓跋珪時年15歲。同年4月,拓跋珪稱魏王,改國號為魏,制定典章,重建國家,史稱北魏。拓跋珪即太祖道武帝。
拓跋珪繼代王位時,整個塞上還處於分裂狀態。為了穩固地位,統一各部,拓跋珪連年征伐,向四周各部落如高車、柔然、庫莫奚、獨孤部等不斷發動戰爭,收服了周邊許多部族,獲得大量牛馬和牲口。尤其是對拓跋部世仇劉衛辰父子,拓跋珪更是懷著復仇的決心。394年,在北伐柔然凱旋之後,又一鼓作氣回師大破劉衛辰部,劉衛辰父子相繼死於亂軍之中,拓跋珪猶有餘恨,把5000多名俘虜全部投入到黃河激流之中淹死。劉衛辰族誅,只有第三子郝連勃勃逃脫,他就是後來十六國之一大夏國的建立者。
此役拓跋珪繳獲良馬30多萬匹、牛羊400多萬頭,一躍而為塞北唯一的強大部落,周圍各部族無不聞風臣服。
魏道武帝是北魏前期一位十分英明的君主,在他的周圍,集結了一大批漢族人才,凡士大夫來謁門求見,不論老少,一概引入談話,量才錄用。才使北魏從無到有,由弱到強,並在參合坡大破強大的後燕,使北魏的勢力深入到中原地區。
死亡之陂
符堅的前秦崩潰後,其手下各將領趁機裂土建國。當時歸降苻堅的前燕宗族子弟慕容垂,也趁亂光復燕國,自立為帝,史稱後燕。慕容垂立國後,為統一慕容部,全力開動戰爭機器,先拿自己的親戚西燕開刀。西燕國主慕容永被困長安,急忙向東晉和北魏求援。北魏當時臣屬後燕,因此拓跋珪猶豫不決,漢族謀臣向他講述唇亡齒寒的道理,遂堅定了他派兵救援的決心。但軍隊還在南下的路上,就傳來了西燕滅亡的消息。拓跋珪怕慕容垂報復,就派弟弟拓跋觚向後燕進貢,卻被扣為人質,勒索代地的良馬俊駑。這下惹惱了拓跋珪,兩國從此結仇。
但魏國地處塞外苦寒之地,國小力弱,因此不敢正面攻燕,只能派兵擾其後燕邊境,慕容垂不堪騷擾。遂在395年,派遣8萬精兵大舉伐魏。
慕容垂英武絕倫,一世梟雄。當年連苻堅也頗為忌憚,拓跋珪如何不心生膽寒。但他得知燕軍統帥是太子慕容寶時,不禁仰天大笑:此天亡後燕也!
拓跋珪自知力量不足以對抗,戰爭初期,故意示弱于燕,佯敗西走,誘使燕軍西渡黃河千餘裏,使燕軍前鋒孤軍深入,首尾不能相顧。燕軍一路皆捷,在五原收降魏國別部3萬餘家,停車造船,準備渡河一舉攻滅魏國。拓跋珪則派出輕兵,在燕軍後路截獲燕國使者,使資訊不能及時傳達。然後在燕軍中散佈不實流言:「慕容垂已死,諸子爭位」。當時慕容垂年老有病,慕容寶久不獲其父消息,憂恐異常,聽到謠言,非常著急。果然,趙王慕容麟的部將慕容嵩,輕信了慕容垂已死的消息,遂企圖殺害慕容寶,而奉慕容麟為帝,事敗被殺。但慕容寶、慕容麟兩兄弟自此反目成仇。這時,已是隆冬10月天氣,塞外嚴寒,燕軍兵疲馬困,慕容寶歸心似箭,決定撤兵。連夜燒船,準備回京繼位。由於黃河尚未結冰,慕容寶以為北魏騎兵不能渡河,就沒有考慮斷後問題。孰料寒流忽至,一夜之間,黃河冰封千里。魏軍渡河,如履平地。拓跋珪親率2萬輕騎,追襲燕軍。
而燕軍還渾然不覺,行動遲緩,兵行參合陂,夜幕降臨,慕容寶下令在此安營紮寨。因恃眾輕敵,疏於警衛。而魏軍晝夜兼程,悄沒聲息地就將燕軍團團圍定。燕軍尚在夢中,就被魏軍縱兵衝殺,倉猝應戰,頓時亂作一團,風雲失色,愁雲慘澹,哭爹喊娘之聲震天動地。燕兵慘遭屠戮,光赴水溺死、嚇死及自相踐踏而死的就多達數萬人。太子慕容寶、趙王慕容麟棄眾逃脫,5萬燕軍精銳成為俘虜。拓跋珪挑選了有才的燕臣後,想對5萬燕軍俘虜派發衣糧送還。中部大人王建提醒道:「燕國強大,現在我們僥倖獲勝,好不容易才使燕國虛弱,怎可放虎歸山?」拓跋珪醒悟,遂把5萬燕兵全部坑殺,其殘忍程度山河為之顫慄。這次戰役消滅了後燕的主力,是拓跋珪進據中原有決定意義的一戰。
噩耗傳來,慕容垂老淚縱橫。遂整軍備戰,決心復仇。第二年,他不顧古稀高齡,親率大軍伐魏,連克連捷。北魏舉國震驚,拓跋珪意圖遷都避難。幸好天不亡魏,燕軍兵過參合陂,看到去年被殺的燕軍,累累白骨,堆積如山,不禁悲不自勝,縱聲大哭,聲震山谷,不可斷絕。以致傷心過度,死於軍中,部眾扶靈而退。但北魏君臣,因慕容垂盛名當世,縱死餘威猶在,竟無人敢去追擊。
慕容垂死後,太子慕容寶即位。
英雄謝幕,拓跋珪顧盼自雄,自此睥睨燕軍,於396年正式稱帝,改元皇始,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之後大張旗鼓地親率40萬大軍伐燕,鼓行而進,屋宇震動,絡繹2000餘裏。幕容寶一觸即潰,惶惶如喪家之犬。天興元年(398年),慕容寶被舅父蘭汗誘殺於龍城,後燕滅亡。餘部則分裂為遼東的北燕和山東的南燕兩個小國,鮮卑慕容氏自此成為了歷史的邊緣人。
其後數年,北魏縱橫黃河南北,旌旗所向,無不獻城以降,黃河以北諸州郡盡為魏所有,為結束十六國以來北方長期分裂割據局面、統一北中國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拓跋珪建立北魏王朝後,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採取了一些積極措施,對北魏王朝影響深遠。
以夷入夏
進入中原的拓跋部,在漢族先進文化的影響下,開始了由原始末期的家長奴隸制向封建制的發展過程躍進。
在拓跋珪以前,拓跋部基本上是遊牧經濟。拓跋珪對拓跋鮮卑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部族制度進行改革,下令「離散諸部,分土定居,不聽遷徙,其君大人皆同編戶」。對原來遊牧的拓跋部和其他少數族打破原有氏族結構,實行定居制度,使各個民族都成為北魏的編民。使拓跋鮮卑在新的環境、新的條件下很快地適應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經濟方面,在繼續注重發展畜牧業的同時,「務農息民」,勸課農耕,獎勵農業生產,分配土地給貧民,安置流民。使入居中原的拓跋族和其他各遊牧族,迅速由氏族組織轉變為地域組織,從遊牧經濟轉向農業經濟。其奴隸主貴族也逐漸漢化,轉化為封建地主,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
而要建立比較完備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度,就必須得加速拓跋部的漢化進程,如此以來,漢族士人得到大量起用,如張袞、崔玄伯、鄧淵、李先、賈閏、崔逞、晃崇等,都成為他的得力謀士和重要的文臣。形成了拓跋貴族與漢人世家豪族的聯合封建政權,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進程。
皇始元年(396年),拓跋珪攻佔後燕的並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後,建台省,置百官,封拜公侯將軍;天興元年(398年),在平定後燕後,拓跋珪正式定國號為「魏」。為了加強與漢地的聯繫,他把首都從河套地區進一步南遷到平城,模仿漢族政權的政治制度,在平城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正封畿,制禮儀,定律令。在天文殿上,拓跋珪穿著皇帝服飾,接受百官朝拜,君臣依魏晉成例,皆呼「萬歲」。且規定中央尚書郎以下和地方州刺史、郡太守以下,一律任用儒生。在漢族士大夫的幫助下,北魏中央集權的封建官僚機構和政治制度逐步完備。
天賜三年(406年),拓跋珪下令諸州置三刺史,郡置三太守,縣置三令長,其中一人為拓跋宗室,其餘為非宗室的鮮卑人或漢人。面對漢族地區宗族強盛、塢堡甚多的局面,拓跋珪依靠那些宗族主作為統治的支柱,建立了宗主督護之制,由各地宗主來督護地方,負責徵收租課和徵發兵役徭役,對地方基層政權的維護起著積極作用。
拓跋珪全面接受和肯定儒家思想的地位,並在全國范圍內尊孔讀經,大興太學。置五經博士,增加生員達3000人;又祭先師先聖孔子,一時儒風大盛。
拓跋珪還推崇法家思想。博士公孫表上《韓非子》書,勸他「以法制禦下」。他從善如流,實行封建法制。拓跋珪對韓非子的集權思想很為讚賞。他說:「慕容垂諸子分掌要職,造成王權旁落,以至滅亡,因此,一定要加強集權。」
拓跋珪也重視利用佛教來維護其對人民的思想統治,在進攻後燕的過程中,所經郡國佛寺,見到和尚,皆致以敬禮,禁止軍兵對佛寺的侵犯。皇始年間(396年~397年),他又詔趙郡沙門法果到平城,任為道人統,專管僧徒。法果對拓跋珪也極力奉承,說他是「當今如來」。
總之,為了徹底改造鮮卑社會,拓跋珪以夷入夏,使鮮卑部落原有的生產生活結構,社會經濟形態發生了根本變化,從而加速了民族融合的進程,拓跋珪是一位推動鮮卑社會進步的傑出人物,對中國歷史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死於非命
可惜這樣一位叱吒風雲的時代天才,晚年卻迷信道教,修煉長生不老之術,終因服食一種名為「寒石散」的丹藥中毒,精神憂悶不安,或數日不食,或整夜不寢,喜怒無常,殘暴嗜殺。加之拓跋儀與穆崇謀逆事泄,更加加深了他的疑懼。拓跋儀是他的同祖弟,穆崇是穆陵部的首領,早年護衛拓跋珪。二人追隨拓跋珪東征西討,屢立大功。後來拓跋儀官居丞相。但是這兩人卻合謀在皇宮周圍埋伏武士伺機殺掉拓跋珪,以奪取皇位。陰謀被人揭發後,拓跋珪考慮兩人持有軍權,黨羽甚多,怕追迫太急,適得其反,就暫時隱忍,多加撫慰。但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很大,也加深了他對大臣們的猜疑。因此,他晚年變得異常殘暴。
朝臣中有言辭失措,呼吸不調,行步不正,顏色變動者,都被他認為有奸心異志,親自毆斃在大殿之上。
403 年,拓跋珪以奢豪浮誇的罪名處死了平原太守和跋,並誅其全家。中壘將軍鄧淵的從弟、尚書鄧暉與和跋關係很好,拓跋珪也將鄧淵牽連賜死。407年7月,他將戰功赫赫的常山王拓跋遵賜死。8月,又以司空庾嶽「服飾鮮麗,行止風采,擬則人君」為由,將其殺死。408年,又將宿有積怨的莫題嘲弄後滅族。屍體一字兒排開擺放于天安殿前,曝曬數日。
拓跋珪不僅經常殘殺大臣,他還常常坐在輦上,手拿長劍,直刺前面抬輦人的後腦,一人死,馬上替換上另一人,每次出行都有幾十人因此喪命。
不僅如此,拓跋珪還設立候官,以刺探臣下的活動。鬧得朝野人情騷動,惶惶終日,社會秩序混亂。永興元年(409年),拓跋珪終被兒子拓跋紹所弑,時年39歲。
拓跋珪年輕時,到賀蘭部見到自己母親賀太后的妹妹很漂亮,就對母親說明心意,要娶小姨為妻。賀蘭太后堅拒,說:「不可。美甚矣,必不善也。且已有夫,不可奪也」。於是拓跋珪殺其夫,強納為妃。後生下清河王拓跋紹。拓跋紹自幼即殘暴無賴、不得人心。喜歡打劫行人,剝光人家的衣服取樂,又常常殺豬屠狗,荒悖無常。拓跋珪很生氣。有一次,他把拓跋紹頭朝下吊在井裏,垂死之時才放他出來。一天,拓跋珪服食「寒石散」後,意志癲狂,大罵賀蘭妃,並把她關在宮裏,揚言要殺掉她。賀蘭妃懼怕,派人向兒子拓跋紹求救。當時拓跋紹才16歲,但其兇猛的性格與父相同。他夜裏與宦官密謀,跳過宮牆,沖入天安殿。被周圍侍者發現,驚呼「有賊」,拓跋珪因為服藥過量,意識不清醒,摸索半天,也沒有找到弓刀,最終被拓跋紹一刀殺死。
又據野史記載,當時有個預言很靈的巫婆,說皇帝當有飛來橫禍,惟有滅「清河」,殺「萬人」才可免禍。拓跋珪遂派人屠滅清河一郡,又親手殺人,想湊夠一萬整數。殊不知,拓跋珪後宮有個愛妃名字就叫萬人,與他兒子清河王拓跋紹私通。拓跋珪欲殺賀蘭氏,拓跋紹看到母親即將被殺,又恐私通之事洩露,於是弑父。拓跋珪死後,人們才恍然大悟,巫婆所言,滅「清河」殺「萬人」的讖言,原來如此啊!
群臣擒殺拓跋紹後,擁戴素有賢名的拓跋嗣為帝,是為明元帝。
明元帝拓跋嗣(392年~423年),北魏第二位皇帝。他是道武帝拓跋珪的兒子,其生母劉貴人在拓跋嗣被立為太子之前,即按北魏後宮舊例,被道武帝賜死,拓跋嗣知道後悲傷不已,因而被道武帝怒斥出宮。
明元帝拓跋嗣在位15年,建樹不多,既不及乃父道武帝拓跋珪,亦遜色其子太武帝拓跋燾,加上生不逢時,遭遇南朝的軍事天才劉裕,二度對北魏發動進攻,奪取了黃河以南的司、兗、豫等州的大部分地區。但在位期間,能內修德政,外抗強敵。就在他去世的那一年,拓跋嗣南下進攻宋國獲得勝利,攻佔虎牢關,辟地300 裏,並繼續進逼劉宋領土。此役被稱為南北朝時第一次南北戰爭。但明元帝亦像道武帝一樣,嗜好「寒石散」,32歲就病死了。拓拔嗣雖英年早逝,但上承開國君主拓拔珪武功,下開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方諸國一統北方的局面,因此拓拔嗣在北魏開國歷史中具有承先啟後的樞紐地位,算得上是個守成之君。
統一北方
423 年,太子拓跋燾繼位,是為太武帝。拓跋燾是繼北魏道武帝、明元帝之後的第三代帝王,在位27年。拓跋燾,字佛貍,「聰明大度」,是北魏一位傑出的君主。在他手裏,完成了統一北方的戰爭。但他即位之初,北魏面臨的國際形勢卻相當嚴峻。北邊有新崛起的柔然,西邊有兇狠的胡夏,還有西秦、北涼等割據政權的並立與紛爭,南有富庶的劉宋,東有時刻不忘復仇的北燕。群雄環伺,稍有閃失,祖宗功業即有灰飛煙滅之虞。
果然,北魏在國喪期間,柔然趁機大舉南下侵擾,攻陷了北魏故都盛樂。柔然為古東胡苗裔,幾乎與北魏同時崛起,疆域東起外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北括貝加爾湖、南連朔漠,幾乎囊括整個蒙古高原。此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成為北魏北方最主要的勁敵。拓跋燾時年14歲,聞訊大怒,親率輕騎,疾馳三天兩夜,直抵雲中(今內蒙錫林格爾),被柔然騎兵重重包圍。但拓跋燾神色巋然,指揮若定。魏軍將士哀兵出征,同仇敵愾,上下同欲,皆懷必勝之信心,一鼓作氣,大敗柔然。
在南方,東晉權臣劉裕為收復淪陷的國土,二度大舉北伐。「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先後滅南燕,平西蜀,破後秦,基本收復了黃河流域,建下蓋世功勳。眼看統一中國勢成,可劉裕為了一圓自己的帝王夢,便留次子劉義真(12歲)鎮長安。致使赫連勃勃乘機奪取關中,建立夏國。
赫連勃勃何許人也?他就是當初為道武帝拓跋珪所滅的劉衛辰唯一漏網的兒子,本姓劉,改姓赫連,意為家族顯赫的聲威,高與天連。又據《史記•匈奴列傳》所載,匈奴乃夏王朝之苗裔,故國號大夏。赫連勃勃為人兇狠殘暴,視人命如草芥,攻破長安後殺人如麻,曾積數萬人頭為一高臺,號為「骷髏台」。搞得「夷夏囂然,人無生賴」。又命工匠蒸土築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東北的白城子),以鐵錐驗之,紮進一寸,則立殺築牆匠人。其城堅固,名為「統萬」,意思是統一天下萬城。其南門號稱「朝宋門」,意為使宋國來朝;東門號稱「招魏門」,意為招降魏國;西門號稱「服涼門」,意為征服西涼;北門號稱「平朔門」,意為掃平朔漠。赫連勃勃的兇殘暴虐、狂薄自大由此可知。
拓跋燾在平定柔然後,意氣風發,以君臨中原之概,決定加速戰爭機器的運轉,但先取何方,統治集團內部一直爭論不休。始光三年(426年),西秦主乞伏熾磐遣使朝魏,請討夏國。北魏大臣們仍意見不一,或主張繼續征伐柔然,或主張先伐北燕。只有北方士族出身的崔浩認為:「赫連氏土地不過千里,政刑殘虐,人神所棄,宜先伐之」。拓跋燾仍舉棋不定。恰巧在這年9月,赫連勃勃病死,其子赫連昌嗣位,政局陷入混亂,拓跋燾遂決定先攻滅夏國。北魏先期伐夏,歷史證明,是正確的選擇。
拓跋燾率輕騎2萬征夏,但統萬城固若金湯。赫連昌堅守不戰,拓跋燾將主力埋伏在山谷中,以少量騎兵直抵城下,為誘之出戰,佯為示弱退卻,誘使夏軍脫離堅城,又遣軍士詐降慌報說,魏軍糧盡。赫連昌信以為真,開城以步騎3萬列陣。拓跋燾遂分兵夾擊,不顧馬倒身傷,指揮若定,夏兵潰敗。赫連昌僅率數百騎遠遁上邽(今甘肅天水市),拓跋燾率軍入統萬,掠獲牲畜珍寶無數。看著文飾斐然、雕樑畫棟的壯麗樓臺,撫摸著堅硬如鐵、可磨刀斧的統萬城牆,不禁歎道:「彈丸小國,勞民傷財如此,不亡何待?」
此時北邊的柔然不斷南下,侵擾嚴重,威脅北魏邊境的安全,幹擾北魏統一北方的計畫。拓跋燾在攻滅夏國後,騰出手來,決定大規模反擊柔然。429年4月,拓跋燾親率大軍,分五路北伐。魏軍深入大漠腹地,柔然國主紇升蓋落荒而逃。另一歸服於柔然的遊牧部族高車(又稱敕勒),也被擊破,獲牲畜人口數以百萬計。使其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南下牧馬。拓跋燾為徹底消除來自北方的邊患,在秦趙長城的基礎上,又新修長城3000餘裏,設置六座軍事重鎮,稱為「六鎮」。選拔鮮卑貴族擔任六鎮鎮將,挑選拓跋族成員或漢族的豪強子弟充任鎮兵。其待遇優厚,地位特殊,號稱「國之肺腑」。在基本上解決了北方邊患之後,拓跋燾掉轉兵鋒,東指北燕。
北燕最初為後燕殘餘勢力所建,割據遼東,政權幾經輾轉,最後為漢人馮跋所篡。馮跋崇尚儒學,勸課農桑,「省徭薄賦」,社會經濟漸有發展。馮跋死後,其弟馮弘奪位,殺馮跋諸子百餘人,搞得眾叛親離,國勢日衰。其長子馮崇、馮朗等幾個兒子勸馮弘停止殺戮,忠而見疑,只得奔亡北魏去了。
延和元年(432年)6月,拓跋燾親征北燕,馮弘遂急忙遣使求救於南方的劉宋王朝,但劉宋也無力援救,只是賜馮弘燕王封號而已。馮弘無奈,遂舉國遷徙到附庸國高麗,北燕滅亡。馮弘逃至高麗後,仍然保持一副太上皇的派頭,最終被憤恨不平的高麗王滅族。馮朗奔亡北魏後,受到拓跋燾禮遇,他其中的一個女兒,就是日後北魏王朝大名鼎鼎的文明馮太后。這時北方的割據政權就剩下北涼了。
北涼建國者沮渠蒙遜,本是後涼國主呂光手下大將,於401年擁立京兆人段業為王,史稱北涼。後又殺段業自立。420年,沮渠蒙遜攻入酒泉,滅掉西涼,西域30余國向其稱臣納貢,強盛一時。後被柔然擊敗,向北魏稱臣。沮渠蒙遜死後,其子沮渠牧犍襲位。拓跋燾為籠絡北涼,把妹妹武威公主嫁與沮渠牧犍。與牧犍有染的寡嫂李氏不滿,暗中往武威公主的食物中下毒,想害死武威公主。拓跋燾得報,急忙派「傳車」載禦醫疾馳救治,才算撿回武威公主一命。拓跋燾盛怒之下,命沮渠牧犍交出李氏,牧犍抗命,反把李氏藏於酒泉。拓跋燾遂以此為藉口伐涼。
魏太延五年(439年)5月,拓跋燾親率大兵分兩路伐涼。魏軍進展順利,北涼軍望塵退卻。窮途末路下,沮渠牧犍率左右文武5000人開城出降。魏軍佔領姑臧,又分兵追擊北涼殘餘勢力於張掖、酒泉等地。北涼滅亡。至此,中國北方130多年的十六國時代分裂割據的局面宣告終結,我國北方的社會秩序逐漸安定下來,人民生活有了最基本的保障,社會經濟逐漸恢復發展。
北魏統一了北部中國,從而與劉宋政權夾江並立,形成南北朝對峙的格局。439年,魏滅北涼這一年,被認為是南北朝正式開始的年份,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拓跋燾多次率兵進攻劉宋,450年,北魏騎兵甚至曾一度打到長江北岸,給南朝劉宋政權以極大震動。北魏的聲勢至此已蓋壓南朝,當時的西域諸國如龜茲、疏勒、烏孫、鄯善、車師等都遣使進貢,高句麗、波斯也派使修好。其武功之盛、聲威之遠,於此可見一斑。
在中國歷史上,北魏是一個意義重大而且特別耐人尋味的王朝。它起自叢林,在五胡十六國天下大亂之際從東北邊陲越過長城,躍馬彎弓。神秘地崛起,統一中原,在歷史上劃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線,在漢唐兩座中國封建文明高峰之間的漫長低迷歲月中,北魏一朝,實現了由弱勢到強勢,由分裂到統一,由胡族到漢化三大關鍵性轉折。遊牧民族雖落後於漢族的經濟發展,但是相比之下思路開闊,敢於接納新鮮事物,富於創新意識,隋唐盛世的出現與這種思想的廣泛存在是有緊密關係的,許多漢人也從中受到啟發,胸襟開闊,吸收了少數民族的優秀品質。尤其是其後馮太后和魏孝文帝元宏所進行的一系列的改革,使整個社會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也是民族融合的過程。逐漸使北方各族融合進了中華文明之中,人們的民族意識不再是過去的狹窄的觀念,而是更加注意相容並包,取彼之長,補己之短。這種進步觀念在隋唐時期對社會發展起了很大作用,這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進步意義之一。
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氣吞萬里
氣吞萬里:劉宋帝國崛起真相解密
在中國歷代帝王中,不乏出身低微者,他們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南朝宋的建立者宋武帝劉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西晉自八王之亂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族,在中原點起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戰火。動亂打破了一切規則,為了躲避戰亂,數以百萬計的北方漢人成群結隊地向南逃亡。這些南遷的僑民,在喪失了土地和房產的同時,也失去了賴以證明自己煊赫身世的家譜,因此也便失去了做地方豪強的資格。劉裕的先祖就是隨晉室南遷到丹徒京口裏(今鎮江)落戶的,丹徒因此成了劉裕的出生地。追溯久遠,他家雖貴為西漢楚元王劉交的後裔,但到劉裕的祖父時,煌煌貴胄的血液早已稀釋,其祖父勉強能官至東安太守之職,而劉裕的父親劉翹則沒有那麼幸運,不管怎麼努力,也只能出任本郡功曹,薪資已不足以養家糊口。徹底疏離了士族行列,淪為不入流的寒門。那時,寒門能做到郡太守,已經是燒了高香,要想進入上流社會,那只能是癡人做夢,比登天還難。而代晉自立的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卻創下了一個奇跡,躍登九五。因此英雄傳奇,宋代文豪辛棄疾曾激情地寫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這樣豪邁的詞句,讚揚他的功績。
劉裕出世
劉裕(363年~422年),字德輿,小名寄奴,原籍彭城縣綏輿裏(今江蘇徐州市)人,是漢朝楚元王劉交的第21世孫。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中原板蕩。南遷的北方民眾,大批涉淮渡江,遷徙到安定富庶的江南。到劉裕父親劉翹這一代,這支南遷的劉氏宗族已在京口繁衍了三代。劉翹因為疏離了士族行列,在最重門閥的東晉時期,只能擔任郡功曹的官職。雖忙碌於案牘之間,而薪資已不足以養家糊口。好在劉裕的祖父在做僑郡太守時(所謂僑郡,是東晉南渡之後為了收納流民,表示追懷故土而虛設的郡級行政單位,僑郡太守其實也就是手無寸土的掛名太守),硬要與同僚把酒結盟,指腹為婚。因此,後來劉翹才於升平四年(360年)娶了曾經是平原郡(僑郡)趙太守的女兒,名叫趙安宗。趙家和劉家結親,也算是門當戶對了。但這段幸福的婚姻只持續了短短四年,就以悲劇的形式過早謝幕了。趙安宗撒手人寰時剛滿21歲。
晉哀帝興寧元年(364年)3月壬寅日的夜晚,趙安宗艱難地生下了她唯一的兒子劉裕。據說,這夜的產房通宵被神光所罩,滿堂紅亮,還有甘露降臨在劉家祖墳的樹上。
這諸多神異的現象,足以說明劉裕一出生就迥異於凡人。當然,後來附會的成分居多,而這也是勝利者所樂聽樂見的,表明他是天命所歸,本清源正,地位正統。歷史上類似的把戲在改朝換代之際都能尋到蹤影,譬如陳涉的狐狸夜吼,高祖的斬蛇起義,王莽的讖緯符信等,不一而足,而這也是正統史家所津津樂道的。後來,史官曾向已是皇帝的劉裕求證過,劉裕笑而不答。可見其妄,連當事人也不大相信。但這一切,卻預示著這孩子的出生大有來歷,將要興旺劉家。因為他是大富大貴之人,所以命硬妨母。趙安宗因產後血崩而死。
劉翹家徒四壁,盎中無斗米,架上無懸衣。幸虧他的同宗兄弟劉萬夫妻,及時伸出了援手,算是搭救了劉裕。為了給劉裕哺乳,杜氏毅然把本應屬於次子劉懷敬的母乳斷了,而將充足的乳汁讓劉裕一人獨享。在這種情況下,劉裕的身體越來越結實,而懷敬卻日漸羸弱,智商也有缺陷。後來劉裕發跡,對懷敬一族恩寵有加,視為親生兄弟,他內心深處未嘗沒有報答和負疚的成分吧!劉裕在三歲以前,就一直寄養在他家,劉翹因此給劉裕起了個小名叫寄奴。
劉翹不久又娶了一房繼室蕭文壽。沒兩年,繼母接連給劉裕生了兩個小兄弟,就是未來的長沙景王劉道憐、臨川烈武王劉道規。本來,劉翹曾經想放棄劉裕,徹底地給人算了。但賢慧的蕭文壽堅決不同意,說服丈夫,將劉裕接了回來,養在身邊。她對這個身世淒涼的孩子異常憐憫疼惜,倍加呵護,視如己出。窮蹙困頓的時候,她也時常要到娘家尋求接濟,這樣日子才勉強能過。
劉裕4歲時,父親劉翹因操勞過度,英年早逝。家裏的頂樑柱垮了,劉家的生活頓時陷入了更深的貧窮無依的境地。母弱子幼,生計無著。在此後的十多年裏,劉家一直沒落,幾乎淪為丐戶。蕭文壽每天除了撫養孩子,料理家務農田,就是沒日沒夜地編織草鞋。劉裕從六七歲起,就不得不背著草鞋四處叫賣,除此之外,他還得拼命地下地耕田,入湖打魚,上山砍柴,什麼苦活累活都幹過,什麼委屈恥辱都受過,沒有一刻的閑功夫,也沒有多餘的想法。他知道只有拼命勞動才能養家糊口,作為長子,劉裕深知肩上的重擔。他時刻都在尋找著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為此,他曾和人賭博,給富戶當過打手,但都以失敗告終。以致後來去從軍,才算真正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標,從此發達起來。
嗜賭成性
寒門出俊才。劉裕漸漸長大,儘管全家一日三餐都難以為繼,但劉裕卻發育得很好,是瘠地裏的一顆壯苗。身材魁梧,儀錶堂堂,史書記載他身高七尺六寸(相當於現在的1.83米),天生的豪傑之相。他遊俠放任,性情豪爽奔放,平素喜好拳腳棍棒,練就了一身武藝,路見不平,也出手相助,在鄉間早已聞名,時獲饋贈。但也因此,便不安於坐守家中,不似先前勤勉勞作了,常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大話空話很多,似乎很有壯志。親戚朋友們對他頗有微詞,但是繼母蕭文壽卻對兒子很偏愛,旁人也就不好說什麼了。由於他的愛好是全武行,讀書對他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這使他以後吃了很多苦頭。後來同在京口起兵討伐桓玄的劉毅,曾與他展開激烈的相位之爭。劉毅很看不起劉裕,常言詞裏帶刺,譏他沒有文化,僅有匹夫之勇。劉裕有苦難言,英雄氣短。而劉毅常在朝廷上談玄說幽,吟詩作文,很有一套,又能廣交社會名流,團結高門大戶,風雲際會,冠絕一時,令劉裕羡慕得要死,也嫉妒得要死。劉裕深知,想要壓倒劉毅,在朝廷上站穩腳跟,一定要取長補短,發揮自己的強項,在戰場上決雌爭雄,建立蓋世功勳才行。這也是他後來多次進行北伐的原因之一了。
劉裕長到18歲,依然窮苦潦倒,一事無成,舉債度日。而且性情粗野,好鬥性格依舊,就由繼母做主,與郡裏功曹臧雋的女兒臧愛親結婚。繼母想,或許結婚以後,有妻子約束,劉裕就多少能改變自己放縱的性情了。
劉裕是個不安於現狀的人,總想出人頭地,可總是時運不濟,幹啥啥不成,想啥啥不來,多遭親友奚落,鄰人冷落,罵他百事不成,劉裕很是孤獨。常慨歎自己是待時未遇的英雄,說:「富貴我所取,貧賤非我願。」
據說,劉裕有一次到京口竹林寺遊玩,曾經倦臥講堂廊下休息,路過的僧眾看見他倦臥的地方,雲氣蒸騰,幻出五色龍章,罩著他酣眠,不禁大驚失色。劉裕聽說之後心中暗喜,但是嘴上推說:「上人不可妄言,多是看花了眼。」此事發生後,劉裕更加斷定自己前景不可限量,甚至到了妄想的地步。一天到晚無心幹活,遊手好閒,到處求高人指點。
劉裕父親的墓葬在丹徒縣候山上,遠溯至秦代,候山就曾被眾多占卜家斷定是有「天子之氣」的風水寶地。當時有一個著名的風水師叫孔恭,名聞天下。劉裕想盡辦法接近他,取得他的好感,邀他一同出遊,有意將他帶到父親的墓邊,故意裝作局外人的模樣問孔恭:「你看這家人的墓地如何?看墳頭也不像大戶人家。」孔恭仔細看後答道:「年輕人,話可不能這麼說。我走遍大江南北,還沒有見過這麼好的風水寶地。這家的後世子孫,將貴不可言。 」聽了孔恭的話之後,劉裕更為自負,也便暗地裏有了稱王圖霸的心思。
然而風水雖好,劉裕卻依然是鄉間有名的窮漢,常常舉債度日。家裏一年到頭,不見腥葷。和他的老祖先劉邦一樣,在街頭騙吃騙喝,卻沒有劉邦那麼有運氣,可以賴樊噲的狗肉吃。他曾到岳父家混飯吃,遭到奚落不說,還被攆了出來。
因為人窮,所以就想著要更快地發財。但發財沒有捷徑,按說他身高七尺有餘,威武有力,是幹農活的一把好手,只要誠實勞動,日子也不會差到哪里去。但土裏刨食,誠非所願。南北朝時賭博成風,劉裕痞子性格,深染賭博惡習,尤其對於樗蒲(一種類似於擲篩子的賭博遊戲)的賭博,更是樂此不疲。賭博這種事,是非常奇妙的,人一旦粘上,就會上癮。而且贏錢時,好運會接連不斷;一旦輸錢,手氣則會更加惡劣,為了翻本,人們會加大賭注,從而導致更大的損失。也許就是這個原因,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人,對賭博有一種類似於迷信的看法,認為賭博的輸贏對事業的成敗有決定性的影響。
劉裕善賭,家無宿糧敢賭百萬,而且越賭越上癮,不能自拔。為鄉裏所不齒。但他的手氣往往很背,在一次豪賭中,他徹底地敗下陣來,把僅有的家產輸了個精光不說,還欠下了賭友刁逵3萬元的高利貸社錢。刁逵何許人也?他是東晉名臣刁協的孫子,一族都擔任顯要職務。和大部分追求虛名清譽的士人不同,刁逵兄弟都摒棄清高的作風,不擇手段地聚斂錢財,在他名下有良田萬頃,奴婢數以千計,還封鎖山林湖泊,獨佔漁獵樵采的利益,百姓對刁家恨之入骨,人稱「京口之蠹」。是京口高門土著中的一霸,有錢有勢,還身兼驃騎將軍府的參議。劉裕即使銼了骨頭當金子賣,怕也還不起這社錢,更何況劉裕根本就沒打算要還這筆賭錢。
刁逵對於這個一天到晚嚷著要成為大人物的劉裕,早就心生反感,派人帶了幾次話,劉裕都置若罔聞。一次沒有躲過,被刁逵家奴捉住,打得頭破血流,綁在街口的馬樁上示眾,當然也有懲戒其他欠債不還的賭徒的意味。而劉裕也算是條漢子,十分倔強,斧鉞加身,決不求饒。當時擔任驃騎將軍府長史的王謐路過,王謐是東晉開國功臣王導的孫子,門第高貴。襲封武岡侯之爵,從少年時代起就頗有美譽,此時擔任侍中之職。看到劉裕雖身受毒打,仍氣宇軒昂,有股豪傑之氣。這樣的人物,王謐還是第一次遇見。想不到草莽之間竟有這等豪傑!一時英雄相惜,慷慨解囊,替劉裕還了欠債,讓刁逵放人,這才救了劉裕一命。
揚名立萬
正當劉裕在貧寒中掙紮時,整個中國的形勢,也發生了一連串的巨大變化。
在長達70年的戰亂之後,氐族的前秦崛起於關中,猶如狂風掃落葉般,吞併了北中國的無數割據政權,勢力囊括中原、塞北、西域、遼東、巴蜀,領土面積之大,幾乎達到了秦漢王朝最盛期的疆域,成為了繼兩漢魏晉之後的中原唯一正統政權,影響極為深遠廣泛。而代表漢人正朔的東晉,勢力范圍則日益萎縮,只剩下了荊、揚兩州的疆土;天下九州,前秦已居其七。攻滅東晉,建立大一統王朝,似乎已指日可待。就在這樣的情勢下,秦王苻堅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對東晉的全面戰爭。
當時,東晉的軍制為陳舊腐朽的世兵制。即從百姓中抽出一部分戶口,子孫世代為兵。雖然免去了這些人的賦稅,但士卒地位極為低下,身份和奴婢相仿。這樣組成的軍隊,往往士氣低落,戰鬥力極差,經常在戰場上一觸即潰。果然,前秦的西路軍在圍困襄陽長達一年之久後,最終淪陷,秦軍取得了西線的最後勝利。前秦又分西路軍馳援東路軍,接連襲破層層設防的晉軍。前鋒距離長江以北的最後重鎮廣陵(今揚州)僅百里之遙。東晉舉國震動,在長江布列最後的水師防線,京師存亡只在旦夕之間。在此緊要關頭,掌握朝政的太傅謝安,任命侄子謝玄都督江北軍事,統兵抵抗。謝玄到鎮之後,立即解散舊軍隊,重金招募北方流民和江淮壯士入伍,組建了一支全新建制的部隊,主要將佐彭城劉牢之、東海何謙等人都是出身寒門、驍勇無匹的新銳將才。由於謝玄都督江北軍事,這支新軍因而被世人稱之為「北府兵 」。後謝玄就是依靠這支「北府兵」取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從而青史留名的。
當時,京口的大部分男丁都被徵發前往鞏固江防。劉裕、向靖等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主動從軍,渡過長江,赴廣陵投奔冠軍將軍孫無終去了。
劉裕成為孫無終的部下後,算是最終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他本就勇猛,這時更以豪氣善戰聞名,加之機智有謀,多次克敵制勝,屢立戰功。很快在軍中崛起,升做司馬。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新安太守孫泰之侄孫恩造反。
孫泰既是新安太守,又是江東五斗米道的教首。在398年的藩鎮聯軍戰爭中,準備發動三吳地區的信徒乘亂起事。司馬元顯和孫泰一向交好,得到密報之後,遂設計邀請孫泰攜子侄進京聚會,然後出其不意地將其黨羽一網打盡。孫恩僥倖逃走,躲在東海島嶼上收攏道徒,聚財巨億,後登陸奇襲上虞,一舉成功。不久即擁兵數萬,浩浩蕩蕩地向會稽郡治山陰城發起猛攻。
輔國將軍劉牢之奉命征討。他久聞劉裕大名,借機向下屬孫無終提出,調劉裕到將軍府任參府軍事,劉裕遂奉調到了前線,從此起家。
作為北府兵首腦部下的參軍,劉裕實際上是升遷了,所以他對於劉牢之的照顧非常感激。當年12月,劉牢之派劉裕率數十人前去偵察孫恩部隊的行蹤,結果被對方數千人包圍。劉裕的隨從全部戰死,他自己也被趕下河岸,命懸一線,正等待對方跳下河岸去結果他性命。劉裕不禁悲從中來,想著不能給家庭帶來富貴,反而帶來更大悲痛時,男人最後的血性被完全啟動了。困獸猶鬥,而況人乎?劉裕頓作獅子吼,將生死置之度外。並手持長刀,將試圖跳下岸的敵人一連斬殺了好幾個,並且疊屍為梯,躍登上岸,沖進人群厲聲詐唬,亂砍亂殺。真乃一夫拼命,萬夫辟易。孫恩部隊多是烏合之眾,看到如此威猛瘋狂的亡命之徒,一個個恐懼怯戰,完全忘了己方人多勢眾,互相推搡觀望,成了戰場上的觀眾,沒有人敢再去正面迎戰劉裕,反而在劉裕沖過來時人人爭相掉頭逃跑。
此時劉牢之見劉裕許久不歸,怕有閃失,派長子劉敬宣率領騎兵前去接應,正好看到劉裕驚心動魄的殺敵場面。只見劉裕滿身血跡,正揮舞著閃亮的戰刀,猶如虎入羊群,將數千名裝備齊全的敵人趕得到處亂竄,哭爹喊娘,真是曠古奇遇。不禁鼓掌,大加讚賞。
劉裕一戰成名,從此成為軍中的一員猛將,深為劉牢之所器重。此後,隨著戰場上累功至巨,揚名立萬。劉裕的官銜也越來越高。從建武將軍、下邳太守、中兵參軍到彭城內史,漸漸成為門閥士族所依靠和團結的庶族階級的代表人物。不幾年時間,就成為北府軍的著名將領,也為此打下了堅實的帝業基礎。
再造晉室
當此之時,東晉朝廷呈現出一種不同於過去門閥統治的政治格局,那就是庶族的崛起。孝武帝死後,安帝司馬德宗即位,司馬德宗是一個白癡皇帝,一切唯權臣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之命是從。而司馬道子治國無術,卻搗鬼有方,終日沉湎酒色,猜忌大臣,弄得內外離心。此時,後期門閥士族的代表人物,則僅剩居於京口之任的太原王氏王恭,以及居於長江上游的桓玄了。
隆安二年(398年),王恭等起兵聲討司馬道子父子,但王恭的兵力仰賴於並非門閥士族的劉牢之,很快被反水的劉牢之殺死。這時,另一割據者桓玄趁機佔據荊州,封鎖長江,朝廷僅能控制東方的吳越舊地。
隨著東晉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日益加劇,各政治勢力之間此消彼長,自相殘殺。司馬道子歷來都想排擠桓家的勢力,控制荊楚。桓玄曾拜訪司馬道子,正趕上司馬道子喝得大醉,他瞪著眼睛問旁邊的客人:聽說桓溫晚年的時候想造反,有這事嗎?桓玄聽後,又驚又怕,汗不敢出,伏地顫慄不起。自此以後,桓玄對司馬道子恨得咬牙切齒,發誓要雪辱父之仇。
桓玄封鎖了長江中上游,禁止商旅往來,搞得建康公私匱乏,只能用橡子充做軍糧發給士卒。司馬元顯父子忍無可忍,首先發難,進攻桓玄。而桓玄則收買了北府兵將領劉牢之,攻入建康,殺死司馬元顯父子,掌握了朝廷大權,將東晉王室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
隨後,桓玄又恩將仇報,翦除了對劉裕有知遇之恩的劉牢之,又大殺與劉牢之關係密切的北府宿將,北府宿將差不多都被殺光了。而對同樣是北府宿將的劉裕,則特意擢拔重用。為什麼呢?
原來,當桓玄獨攬朝廷大權,安排妥當以後,就任命劉牢之為征東將軍、會稽內史,採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收奪他的北府兵權。劉牢之聽到任命,知道桓玄開始收拾他了,兒子劉敬宣勸他襲擊桓玄,劉牢之猶豫不決,問計於劉裕:「我想北上會合在廣陵的高雅之,起兵匡扶社稷,閣下能和我一起去嗎?」劉裕回答說:「當初將軍率領數萬精兵,望風投降,朝野人士對將軍已經失望,如今桓玄已經得志,威震天下,廣陵起兵怎麼可能成功呢?劉裕不打算追隨將軍,回京口當個老百姓好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桓玄對劉裕便始終採取籠絡措施,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劉裕安定收買北府將士。
桓玄是桓溫之子。桓溫在世時,就有當皇帝的野心,只是由於王、謝等門閥士族的阻撓,才未能如願。桓玄在除掉司馬道子父子之後,認為篡權的障礙已經掃除,便在元興二年(403年)2月受封為大將軍,9月又自稱相國、封楚王、加九錫、領十郡,篡位的野心已昭然若揭。
劉裕見世事如此,汲取了北府其他將領的教訓,在桓玄徵求他意見時,虛與委蛇,作出了表面上的依附,以迷惑桓玄。桓玄心中頓時一塊石頭落了地,更增加了對劉裕的信任。每次遊玩,總要把劉裕接過去,盛情款待,賞賜豐厚。
桓玄的妻子劉氏卻比丈夫清醒多了,認為劉裕並不可靠,應該儘早除掉。桓玄頗為自負,以為自己能夠駕馭劉裕這樣的人物。正是由於桓玄的優柔寡斷,給了劉裕以機會。
403年12月,桓玄廢晉安帝為平固王,安帝的弟弟司馬德文由琅琊王降為石陽王。自己稱帝登基,國號楚。東晉朝是王謝庾桓四大家族勢力平衡下的產物,王謝庾三族相繼衰落,桓氏成為唯一獨大的家族,桓玄便輕而易舉地取而代之了。
桓玄稱帝后,驕奢淫逸,遊獵無度,政局動盪。益州刺史毛璩根本不買他的賬,起兵討伐他。劉裕也於元興三年(404年)二月初一,聯合北府兵其他將領劉毅、何無忌、檀憑之等27人自京口舉兵回應。他們在京口誓師,劉裕被推為盟主,殺死鎮守京口的桓修,宣佈衛晉抗楚。次年擊潰桓玄。桓玄挾安帝退往江陵(今屬湖北),後為劉毅所統率的北府兵擊垮,安帝回建康復位。後桓玄被益州刺史毛璩的部下俘獲後殺死,時年38歲,諡號武悼皇帝。桓玄所建立的楚國,宣告滅亡,只存在了3個多月。
由於劉裕對東晉有再造之功,他被司馬皇家推舉為使持節,加侍中,進號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鎮京口。義熙四年(408年),以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入京輔政,掌握了東晉大權,成了東晉王朝的股肱人物。
這裏有一個小插曲,順筆一敘。桓玄稱帝,派刁逵鎮守歷陽,兵敗後被押送建康。劉裕由於少年時代備嘗艱辛,所以報復心理格外強烈(司馬光評價此事,認為劉裕在這方面,遠不如劉邦和曹操)。劉裕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報仇雪恥的機會,不但刁逵被殺,刁家一門,幾無遺漏,都遭到滅門,把刁氏成萬頃土地和大量家財分給貧民,一雪當年被綁在馬樁上示眾的恥辱。
從桓玄興師入都到後來廢晉立楚,門閥士族贊同其消滅司馬道子父子勢力,但不敢公然反對其篡晉,反映門閥士族已經衰微,喪失了左右政局的能力。真正有能力顛覆桓玄的,卻是並非士族高門出身的北府將劉裕。昔日在朝中舉足輕重的門閥士族,現在大都已無所作為。相應地,東晉皇室由庶族劉裕恢復以後,重建士族與司馬氏共治的門閥政治局面是再也不可能了。但劉裕是個出身貧苦的小軍官,在士族中沒有什麼地位。他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決定發動北伐。正是抱著這樣的目的,所以他的北伐不是真正的北伐,只是為了篡晉而獵取名聲而已,致使後世詬病不斷。
劉宋開國
自 410年至417年間,劉裕兩度北伐,那真是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威鎮北中國。當時,佔據山東地區的鮮卑慕容氏南燕政權乘東晉桓玄之亂之際,屢次侵擾東晉邊境。義熙五年(409年)2月,慕容超大掠淮北,劉裕興兵北伐。于次年攻破南燕都城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收復青、兗兩州,追獲慕容超,斬首建康。南燕滅亡,東晉的疆域由此向北擴大到青州(今山東境內)一帶,與北魏毗鄰。義熙十二年(417年),後秦主姚興病卒,子姚泓繼立,兄弟相殺,關中擾亂,劉裕乘機率大軍分兵四路北伐後秦,進攻關洛。途經黃河,擊敗北魏軍,翌年克洛陽,取潼關,直逼長安,姚泓投降,後秦亡。長安城頭重新插上了漢家王師的大旗,在少數民族統治下達百年之久的漢族百姓紛紛簞食壺漿,出迎王師,街衢為之填塞。
那時候,雖然北方鮮卑族建立的北魏開始強大起來,其勢力已經發展到黃河北岸,但劉裕成功地阻止了北魏的擴張,使其不敢南下牧馬,把東晉朝的防線由江淮向北推進到黃河南岸。奪取了北方廣大地域以及長安、洛陽兩大古都。關中地區以及潼關以東、黃河以南已為南朝版圖,江淮流域得到保障,這是祖逖、桓溫、謝安經營百年所未能達到的。
北伐的勝利,使劉裕聲望大著。統一中國的曙光馬上就要出現了。但是,劉裕卻沒有乘勝追擊,而是一心一意想著篡位,這或許是古今中外權臣的共同宿命,劉裕又重復了當初桓玄所走過的那條舊路。
那時,劉裕已是60歲的人了,為了在有生之年實現皇帝夢,他便利用幾次凱旋回京的機會,想伺機害死安帝。但安帝的弟弟、琅琊王司馬德文機敏聰慧,他知道劉裕心懷鬼胎,便日夜守在安帝身邊。安帝的飲食,也要親口品嘗,以防有人對安帝下毒。據說,當初有讖語:「昌明之後有二帝」,意思是說在晉孝武帝之後晉朝還要再傳兩任皇帝。劉裕無機可乘,焦急萬分。世上不怕沒有機會,就怕有人惦記。劉裕終於逮著個機會:義熙十四年(418年)12月戊寅,司馬德文突然患病,不得不回府醫治。琅琊王剛一離開,劉裕便指使心腹、中書侍郎王韶之潛入皇宮,縊殺了晉安帝(37歲)。
安帝死後,劉裕假作遺詔,推琅琊王司馬德文嗣位。是為恭帝,改元元熙。司馬德文知其兄為劉裕所害,但懼于劉裕在朝中的勢力,也不敢去追究。
劉裕本指望司馬德文能以禪位的形式,把帝位讓給自己,誰知一年過去了,恭帝仍無禪讓之意。只是在元熙元年(419年)正月初三日,下詔封劉裕為宋王,賜九錫。劉裕當然不會滿意。於是,他派人散佈風聲,說宋王功高,要晉室讓賢。
劉裕急欲登上帝位,但晉恭帝卻佯裝不知,而自己又難於啟齒。一次,他在長安召集手下朝臣飲酒歡宴。在筵席上,劉裕若無其事地說:「當年桓玄篡位,晉國大權旁落。是我首倡義舉,復興皇室,承蒙皇上恩賜而有九錫之尊。如今我的年紀也快老了,地位又如此尊崇,無以復加了,天下的事最忌諱裝得太滿而盈溢出來,那樣就不可以得到長久的安寧了,現在我要將爵位奉還皇上,回到京師頤養天年。」
群臣不理解他的真正含意,只是一味盛稱他的功德。這日天色已晚,群臣散去。中書令傅亮走出宮門,方才悟出宋王一席話的弦外之音,馬上返回。但宮門已經關閉,傅亮便叩門請求見宋王,宋王即令開門召見他。傅亮入宮,只說:「 我應該暫且返回京師建康。」劉裕明白他的用意,也不再多說什麼,直接問:「你需要多少人護送?」傅亮答道:「數十人足矣。」遂與劉裕辭別。傅亮出宮時,只見彗星劃過夜空,傅亮拊掌歎道:「我過去常不信天象,今天看來,這天象要應驗了。」
419年,傅亮從長安回到建康,正是夏歷4月,在朝廷坐鎮的尚書左僕射劉穆之病故,晉恭帝遂徵召劉裕入京輔弼。劉裕怕政權旁落他人之手,便留次子劉義真(12歲)鎮長安,王修、王鎮惡等輔佐,自己倉猝帶兵返回南方。長安留守軍發生內訌,胡夏國主赫連勃勃乘機奪取關中。導致關中之地得而復失,劉義真被迫撤出長安。從此之後,南朝再無攻入長安之舉。
420年6月11日,傅亮按預先和宋王商量好的辦法,勸恭帝禪位,並草擬好了詔書,請恭帝再手抄一遍。恭帝一邊抄,一邊對左右侍從說:「桓玄作亂的時候,晉室就已失掉天下,後賴劉公討伐桓玄,才又使晉朝延續了20年。今日禪位給他,是我心甘情願的。」
恭帝司馬德文讓位,又重新回到琅琊王府第,後又被封為零陵王。14日,劉裕即帝位。至此,晉室滅亡。劉裕改國號為「宋」,定都建康(江蘇南京)。劉裕就是宋武帝。為區別於後世趙匡胤建立的宋朝,史學家稱之為「劉宋」。
劉宋開國,標誌著中國歷史正式進入南北朝對峙時期。
作為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沒落貧民,劉裕一直是靠實打硬拼的勇猛血戰博取功名。他之所以能夠掌握東晉大權並取而代之,除了個人的才幹外,東晉皇權的衰落和士族的腐朽也給他提供了契機。由於劉裕出身貧寒,又看到了東晉因大族屢屢興兵反抗而使其滅亡的教訓,故而在他登基後,不再重用名門大族,大量提拔有真才實學的 「寒人」。結束了士族門閥政治,標誌著寒門地主掌握了政權,緩和了階級矛盾,創造了東晉以來最好的政治局面。劉裕之後,其子宋文帝劉義隆在位30年,沒有發生較大戰爭,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史稱:「兵車勿用,民不外勞,役寬務簡,氓庶繁息,至餘糧棲畝,戶不夜扃」。這就是著名的「元嘉之治」。
北魏軍事謀略家崔浩對劉裕評價很高,說:「奮起寒微,不階尺土,討滅桓玄,興復晉室,北擒慕容超,南梟盧循,所向無前,非其才之過人,安能如是乎!」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說:「裕之為功天下,烈於曹操。」
劉裕在中國歷史上是個比較明智的帝王,堪稱一代有為之君。劉宋王朝共歷8帝,59年。
在中國歷代帝王中,不乏出身低微者,他們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南朝宋的建立者宋武帝劉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西晉自八王之亂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族,在中原點起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戰火。動亂打破了一切規則,為了躲避戰亂,數以百萬計的北方漢人成群結隊地向南逃亡。這些南遷的僑民,在喪失了土地和房產的同時,也失去了賴以證明自己煊赫身世的家譜,因此也便失去了做地方豪強的資格。劉裕的先祖就是隨晉室南遷到丹徒京口裏(今鎮江)落戶的,丹徒因此成了劉裕的出生地。追溯久遠,他家雖貴為西漢楚元王劉交的後裔,但到劉裕的祖父時,煌煌貴胄的血液早已稀釋,其祖父勉強能官至東安太守之職,而劉裕的父親劉翹則沒有那麼幸運,不管怎麼努力,也只能出任本郡功曹,薪資已不足以養家糊口。徹底疏離了士族行列,淪為不入流的寒門。那時,寒門能做到郡太守,已經是燒了高香,要想進入上流社會,那只能是癡人做夢,比登天還難。而代晉自立的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卻創下了一個奇跡,躍登九五。因此英雄傳奇,宋代文豪辛棄疾曾激情地寫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這樣豪邁的詞句,讚揚他的功績。
劉裕出世
劉裕(363年~422年),字德輿,小名寄奴,原籍彭城縣綏輿裏(今江蘇徐州市)人,是漢朝楚元王劉交的第21世孫。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中原板蕩。南遷的北方民眾,大批涉淮渡江,遷徙到安定富庶的江南。到劉裕父親劉翹這一代,這支南遷的劉氏宗族已在京口繁衍了三代。劉翹因為疏離了士族行列,在最重門閥的東晉時期,只能擔任郡功曹的官職。雖忙碌於案牘之間,而薪資已不足以養家糊口。好在劉裕的祖父在做僑郡太守時(所謂僑郡,是東晉南渡之後為了收納流民,表示追懷故土而虛設的郡級行政單位,僑郡太守其實也就是手無寸土的掛名太守),硬要與同僚把酒結盟,指腹為婚。因此,後來劉翹才於升平四年(360年)娶了曾經是平原郡(僑郡)趙太守的女兒,名叫趙安宗。趙家和劉家結親,也算是門當戶對了。但這段幸福的婚姻只持續了短短四年,就以悲劇的形式過早謝幕了。趙安宗撒手人寰時剛滿21歲。
晉哀帝興寧元年(364年)3月壬寅日的夜晚,趙安宗艱難地生下了她唯一的兒子劉裕。據說,這夜的產房通宵被神光所罩,滿堂紅亮,還有甘露降臨在劉家祖墳的樹上。
這諸多神異的現象,足以說明劉裕一出生就迥異於凡人。當然,後來附會的成分居多,而這也是勝利者所樂聽樂見的,表明他是天命所歸,本清源正,地位正統。歷史上類似的把戲在改朝換代之際都能尋到蹤影,譬如陳涉的狐狸夜吼,高祖的斬蛇起義,王莽的讖緯符信等,不一而足,而這也是正統史家所津津樂道的。後來,史官曾向已是皇帝的劉裕求證過,劉裕笑而不答。可見其妄,連當事人也不大相信。但這一切,卻預示著這孩子的出生大有來歷,將要興旺劉家。因為他是大富大貴之人,所以命硬妨母。趙安宗因產後血崩而死。
劉翹家徒四壁,盎中無斗米,架上無懸衣。幸虧他的同宗兄弟劉萬夫妻,及時伸出了援手,算是搭救了劉裕。為了給劉裕哺乳,杜氏毅然把本應屬於次子劉懷敬的母乳斷了,而將充足的乳汁讓劉裕一人獨享。在這種情況下,劉裕的身體越來越結實,而懷敬卻日漸羸弱,智商也有缺陷。後來劉裕發跡,對懷敬一族恩寵有加,視為親生兄弟,他內心深處未嘗沒有報答和負疚的成分吧!劉裕在三歲以前,就一直寄養在他家,劉翹因此給劉裕起了個小名叫寄奴。
劉翹不久又娶了一房繼室蕭文壽。沒兩年,繼母接連給劉裕生了兩個小兄弟,就是未來的長沙景王劉道憐、臨川烈武王劉道規。本來,劉翹曾經想放棄劉裕,徹底地給人算了。但賢慧的蕭文壽堅決不同意,說服丈夫,將劉裕接了回來,養在身邊。她對這個身世淒涼的孩子異常憐憫疼惜,倍加呵護,視如己出。窮蹙困頓的時候,她也時常要到娘家尋求接濟,這樣日子才勉強能過。
劉裕4歲時,父親劉翹因操勞過度,英年早逝。家裏的頂樑柱垮了,劉家的生活頓時陷入了更深的貧窮無依的境地。母弱子幼,生計無著。在此後的十多年裏,劉家一直沒落,幾乎淪為丐戶。蕭文壽每天除了撫養孩子,料理家務農田,就是沒日沒夜地編織草鞋。劉裕從六七歲起,就不得不背著草鞋四處叫賣,除此之外,他還得拼命地下地耕田,入湖打魚,上山砍柴,什麼苦活累活都幹過,什麼委屈恥辱都受過,沒有一刻的閑功夫,也沒有多餘的想法。他知道只有拼命勞動才能養家糊口,作為長子,劉裕深知肩上的重擔。他時刻都在尋找著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為此,他曾和人賭博,給富戶當過打手,但都以失敗告終。以致後來去從軍,才算真正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標,從此發達起來。
嗜賭成性
寒門出俊才。劉裕漸漸長大,儘管全家一日三餐都難以為繼,但劉裕卻發育得很好,是瘠地裏的一顆壯苗。身材魁梧,儀錶堂堂,史書記載他身高七尺六寸(相當於現在的1.83米),天生的豪傑之相。他遊俠放任,性情豪爽奔放,平素喜好拳腳棍棒,練就了一身武藝,路見不平,也出手相助,在鄉間早已聞名,時獲饋贈。但也因此,便不安於坐守家中,不似先前勤勉勞作了,常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大話空話很多,似乎很有壯志。親戚朋友們對他頗有微詞,但是繼母蕭文壽卻對兒子很偏愛,旁人也就不好說什麼了。由於他的愛好是全武行,讀書對他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這使他以後吃了很多苦頭。後來同在京口起兵討伐桓玄的劉毅,曾與他展開激烈的相位之爭。劉毅很看不起劉裕,常言詞裏帶刺,譏他沒有文化,僅有匹夫之勇。劉裕有苦難言,英雄氣短。而劉毅常在朝廷上談玄說幽,吟詩作文,很有一套,又能廣交社會名流,團結高門大戶,風雲際會,冠絕一時,令劉裕羡慕得要死,也嫉妒得要死。劉裕深知,想要壓倒劉毅,在朝廷上站穩腳跟,一定要取長補短,發揮自己的強項,在戰場上決雌爭雄,建立蓋世功勳才行。這也是他後來多次進行北伐的原因之一了。
劉裕長到18歲,依然窮苦潦倒,一事無成,舉債度日。而且性情粗野,好鬥性格依舊,就由繼母做主,與郡裏功曹臧雋的女兒臧愛親結婚。繼母想,或許結婚以後,有妻子約束,劉裕就多少能改變自己放縱的性情了。
劉裕是個不安於現狀的人,總想出人頭地,可總是時運不濟,幹啥啥不成,想啥啥不來,多遭親友奚落,鄰人冷落,罵他百事不成,劉裕很是孤獨。常慨歎自己是待時未遇的英雄,說:「富貴我所取,貧賤非我願。」
據說,劉裕有一次到京口竹林寺遊玩,曾經倦臥講堂廊下休息,路過的僧眾看見他倦臥的地方,雲氣蒸騰,幻出五色龍章,罩著他酣眠,不禁大驚失色。劉裕聽說之後心中暗喜,但是嘴上推說:「上人不可妄言,多是看花了眼。」此事發生後,劉裕更加斷定自己前景不可限量,甚至到了妄想的地步。一天到晚無心幹活,遊手好閒,到處求高人指點。
劉裕父親的墓葬在丹徒縣候山上,遠溯至秦代,候山就曾被眾多占卜家斷定是有「天子之氣」的風水寶地。當時有一個著名的風水師叫孔恭,名聞天下。劉裕想盡辦法接近他,取得他的好感,邀他一同出遊,有意將他帶到父親的墓邊,故意裝作局外人的模樣問孔恭:「你看這家人的墓地如何?看墳頭也不像大戶人家。」孔恭仔細看後答道:「年輕人,話可不能這麼說。我走遍大江南北,還沒有見過這麼好的風水寶地。這家的後世子孫,將貴不可言。 」聽了孔恭的話之後,劉裕更為自負,也便暗地裏有了稱王圖霸的心思。
然而風水雖好,劉裕卻依然是鄉間有名的窮漢,常常舉債度日。家裏一年到頭,不見腥葷。和他的老祖先劉邦一樣,在街頭騙吃騙喝,卻沒有劉邦那麼有運氣,可以賴樊噲的狗肉吃。他曾到岳父家混飯吃,遭到奚落不說,還被攆了出來。
因為人窮,所以就想著要更快地發財。但發財沒有捷徑,按說他身高七尺有餘,威武有力,是幹農活的一把好手,只要誠實勞動,日子也不會差到哪里去。但土裏刨食,誠非所願。南北朝時賭博成風,劉裕痞子性格,深染賭博惡習,尤其對於樗蒲(一種類似於擲篩子的賭博遊戲)的賭博,更是樂此不疲。賭博這種事,是非常奇妙的,人一旦粘上,就會上癮。而且贏錢時,好運會接連不斷;一旦輸錢,手氣則會更加惡劣,為了翻本,人們會加大賭注,從而導致更大的損失。也許就是這個原因,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人,對賭博有一種類似於迷信的看法,認為賭博的輸贏對事業的成敗有決定性的影響。
劉裕善賭,家無宿糧敢賭百萬,而且越賭越上癮,不能自拔。為鄉裏所不齒。但他的手氣往往很背,在一次豪賭中,他徹底地敗下陣來,把僅有的家產輸了個精光不說,還欠下了賭友刁逵3萬元的高利貸社錢。刁逵何許人也?他是東晉名臣刁協的孫子,一族都擔任顯要職務。和大部分追求虛名清譽的士人不同,刁逵兄弟都摒棄清高的作風,不擇手段地聚斂錢財,在他名下有良田萬頃,奴婢數以千計,還封鎖山林湖泊,獨佔漁獵樵采的利益,百姓對刁家恨之入骨,人稱「京口之蠹」。是京口高門土著中的一霸,有錢有勢,還身兼驃騎將軍府的參議。劉裕即使銼了骨頭當金子賣,怕也還不起這社錢,更何況劉裕根本就沒打算要還這筆賭錢。
刁逵對於這個一天到晚嚷著要成為大人物的劉裕,早就心生反感,派人帶了幾次話,劉裕都置若罔聞。一次沒有躲過,被刁逵家奴捉住,打得頭破血流,綁在街口的馬樁上示眾,當然也有懲戒其他欠債不還的賭徒的意味。而劉裕也算是條漢子,十分倔強,斧鉞加身,決不求饒。當時擔任驃騎將軍府長史的王謐路過,王謐是東晉開國功臣王導的孫子,門第高貴。襲封武岡侯之爵,從少年時代起就頗有美譽,此時擔任侍中之職。看到劉裕雖身受毒打,仍氣宇軒昂,有股豪傑之氣。這樣的人物,王謐還是第一次遇見。想不到草莽之間竟有這等豪傑!一時英雄相惜,慷慨解囊,替劉裕還了欠債,讓刁逵放人,這才救了劉裕一命。
揚名立萬
正當劉裕在貧寒中掙紮時,整個中國的形勢,也發生了一連串的巨大變化。
在長達70年的戰亂之後,氐族的前秦崛起於關中,猶如狂風掃落葉般,吞併了北中國的無數割據政權,勢力囊括中原、塞北、西域、遼東、巴蜀,領土面積之大,幾乎達到了秦漢王朝最盛期的疆域,成為了繼兩漢魏晉之後的中原唯一正統政權,影響極為深遠廣泛。而代表漢人正朔的東晉,勢力范圍則日益萎縮,只剩下了荊、揚兩州的疆土;天下九州,前秦已居其七。攻滅東晉,建立大一統王朝,似乎已指日可待。就在這樣的情勢下,秦王苻堅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對東晉的全面戰爭。
當時,東晉的軍制為陳舊腐朽的世兵制。即從百姓中抽出一部分戶口,子孫世代為兵。雖然免去了這些人的賦稅,但士卒地位極為低下,身份和奴婢相仿。這樣組成的軍隊,往往士氣低落,戰鬥力極差,經常在戰場上一觸即潰。果然,前秦的西路軍在圍困襄陽長達一年之久後,最終淪陷,秦軍取得了西線的最後勝利。前秦又分西路軍馳援東路軍,接連襲破層層設防的晉軍。前鋒距離長江以北的最後重鎮廣陵(今揚州)僅百里之遙。東晉舉國震動,在長江布列最後的水師防線,京師存亡只在旦夕之間。在此緊要關頭,掌握朝政的太傅謝安,任命侄子謝玄都督江北軍事,統兵抵抗。謝玄到鎮之後,立即解散舊軍隊,重金招募北方流民和江淮壯士入伍,組建了一支全新建制的部隊,主要將佐彭城劉牢之、東海何謙等人都是出身寒門、驍勇無匹的新銳將才。由於謝玄都督江北軍事,這支新軍因而被世人稱之為「北府兵 」。後謝玄就是依靠這支「北府兵」取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從而青史留名的。
當時,京口的大部分男丁都被徵發前往鞏固江防。劉裕、向靖等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主動從軍,渡過長江,赴廣陵投奔冠軍將軍孫無終去了。
劉裕成為孫無終的部下後,算是最終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他本就勇猛,這時更以豪氣善戰聞名,加之機智有謀,多次克敵制勝,屢立戰功。很快在軍中崛起,升做司馬。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新安太守孫泰之侄孫恩造反。
孫泰既是新安太守,又是江東五斗米道的教首。在398年的藩鎮聯軍戰爭中,準備發動三吳地區的信徒乘亂起事。司馬元顯和孫泰一向交好,得到密報之後,遂設計邀請孫泰攜子侄進京聚會,然後出其不意地將其黨羽一網打盡。孫恩僥倖逃走,躲在東海島嶼上收攏道徒,聚財巨億,後登陸奇襲上虞,一舉成功。不久即擁兵數萬,浩浩蕩蕩地向會稽郡治山陰城發起猛攻。
輔國將軍劉牢之奉命征討。他久聞劉裕大名,借機向下屬孫無終提出,調劉裕到將軍府任參府軍事,劉裕遂奉調到了前線,從此起家。
作為北府兵首腦部下的參軍,劉裕實際上是升遷了,所以他對於劉牢之的照顧非常感激。當年12月,劉牢之派劉裕率數十人前去偵察孫恩部隊的行蹤,結果被對方數千人包圍。劉裕的隨從全部戰死,他自己也被趕下河岸,命懸一線,正等待對方跳下河岸去結果他性命。劉裕不禁悲從中來,想著不能給家庭帶來富貴,反而帶來更大悲痛時,男人最後的血性被完全啟動了。困獸猶鬥,而況人乎?劉裕頓作獅子吼,將生死置之度外。並手持長刀,將試圖跳下岸的敵人一連斬殺了好幾個,並且疊屍為梯,躍登上岸,沖進人群厲聲詐唬,亂砍亂殺。真乃一夫拼命,萬夫辟易。孫恩部隊多是烏合之眾,看到如此威猛瘋狂的亡命之徒,一個個恐懼怯戰,完全忘了己方人多勢眾,互相推搡觀望,成了戰場上的觀眾,沒有人敢再去正面迎戰劉裕,反而在劉裕沖過來時人人爭相掉頭逃跑。
此時劉牢之見劉裕許久不歸,怕有閃失,派長子劉敬宣率領騎兵前去接應,正好看到劉裕驚心動魄的殺敵場面。只見劉裕滿身血跡,正揮舞著閃亮的戰刀,猶如虎入羊群,將數千名裝備齊全的敵人趕得到處亂竄,哭爹喊娘,真是曠古奇遇。不禁鼓掌,大加讚賞。
劉裕一戰成名,從此成為軍中的一員猛將,深為劉牢之所器重。此後,隨著戰場上累功至巨,揚名立萬。劉裕的官銜也越來越高。從建武將軍、下邳太守、中兵參軍到彭城內史,漸漸成為門閥士族所依靠和團結的庶族階級的代表人物。不幾年時間,就成為北府軍的著名將領,也為此打下了堅實的帝業基礎。
再造晉室
當此之時,東晉朝廷呈現出一種不同於過去門閥統治的政治格局,那就是庶族的崛起。孝武帝死後,安帝司馬德宗即位,司馬德宗是一個白癡皇帝,一切唯權臣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之命是從。而司馬道子治國無術,卻搗鬼有方,終日沉湎酒色,猜忌大臣,弄得內外離心。此時,後期門閥士族的代表人物,則僅剩居於京口之任的太原王氏王恭,以及居於長江上游的桓玄了。
隆安二年(398年),王恭等起兵聲討司馬道子父子,但王恭的兵力仰賴於並非門閥士族的劉牢之,很快被反水的劉牢之殺死。這時,另一割據者桓玄趁機佔據荊州,封鎖長江,朝廷僅能控制東方的吳越舊地。
隨著東晉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日益加劇,各政治勢力之間此消彼長,自相殘殺。司馬道子歷來都想排擠桓家的勢力,控制荊楚。桓玄曾拜訪司馬道子,正趕上司馬道子喝得大醉,他瞪著眼睛問旁邊的客人:聽說桓溫晚年的時候想造反,有這事嗎?桓玄聽後,又驚又怕,汗不敢出,伏地顫慄不起。自此以後,桓玄對司馬道子恨得咬牙切齒,發誓要雪辱父之仇。
桓玄封鎖了長江中上游,禁止商旅往來,搞得建康公私匱乏,只能用橡子充做軍糧發給士卒。司馬元顯父子忍無可忍,首先發難,進攻桓玄。而桓玄則收買了北府兵將領劉牢之,攻入建康,殺死司馬元顯父子,掌握了朝廷大權,將東晉王室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
隨後,桓玄又恩將仇報,翦除了對劉裕有知遇之恩的劉牢之,又大殺與劉牢之關係密切的北府宿將,北府宿將差不多都被殺光了。而對同樣是北府宿將的劉裕,則特意擢拔重用。為什麼呢?
原來,當桓玄獨攬朝廷大權,安排妥當以後,就任命劉牢之為征東將軍、會稽內史,採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收奪他的北府兵權。劉牢之聽到任命,知道桓玄開始收拾他了,兒子劉敬宣勸他襲擊桓玄,劉牢之猶豫不決,問計於劉裕:「我想北上會合在廣陵的高雅之,起兵匡扶社稷,閣下能和我一起去嗎?」劉裕回答說:「當初將軍率領數萬精兵,望風投降,朝野人士對將軍已經失望,如今桓玄已經得志,威震天下,廣陵起兵怎麼可能成功呢?劉裕不打算追隨將軍,回京口當個老百姓好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桓玄對劉裕便始終採取籠絡措施,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劉裕安定收買北府將士。
桓玄是桓溫之子。桓溫在世時,就有當皇帝的野心,只是由於王、謝等門閥士族的阻撓,才未能如願。桓玄在除掉司馬道子父子之後,認為篡權的障礙已經掃除,便在元興二年(403年)2月受封為大將軍,9月又自稱相國、封楚王、加九錫、領十郡,篡位的野心已昭然若揭。
劉裕見世事如此,汲取了北府其他將領的教訓,在桓玄徵求他意見時,虛與委蛇,作出了表面上的依附,以迷惑桓玄。桓玄心中頓時一塊石頭落了地,更增加了對劉裕的信任。每次遊玩,總要把劉裕接過去,盛情款待,賞賜豐厚。
桓玄的妻子劉氏卻比丈夫清醒多了,認為劉裕並不可靠,應該儘早除掉。桓玄頗為自負,以為自己能夠駕馭劉裕這樣的人物。正是由於桓玄的優柔寡斷,給了劉裕以機會。
403年12月,桓玄廢晉安帝為平固王,安帝的弟弟司馬德文由琅琊王降為石陽王。自己稱帝登基,國號楚。東晉朝是王謝庾桓四大家族勢力平衡下的產物,王謝庾三族相繼衰落,桓氏成為唯一獨大的家族,桓玄便輕而易舉地取而代之了。
桓玄稱帝后,驕奢淫逸,遊獵無度,政局動盪。益州刺史毛璩根本不買他的賬,起兵討伐他。劉裕也於元興三年(404年)二月初一,聯合北府兵其他將領劉毅、何無忌、檀憑之等27人自京口舉兵回應。他們在京口誓師,劉裕被推為盟主,殺死鎮守京口的桓修,宣佈衛晉抗楚。次年擊潰桓玄。桓玄挾安帝退往江陵(今屬湖北),後為劉毅所統率的北府兵擊垮,安帝回建康復位。後桓玄被益州刺史毛璩的部下俘獲後殺死,時年38歲,諡號武悼皇帝。桓玄所建立的楚國,宣告滅亡,只存在了3個多月。
由於劉裕對東晉有再造之功,他被司馬皇家推舉為使持節,加侍中,進號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鎮京口。義熙四年(408年),以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入京輔政,掌握了東晉大權,成了東晉王朝的股肱人物。
這裏有一個小插曲,順筆一敘。桓玄稱帝,派刁逵鎮守歷陽,兵敗後被押送建康。劉裕由於少年時代備嘗艱辛,所以報復心理格外強烈(司馬光評價此事,認為劉裕在這方面,遠不如劉邦和曹操)。劉裕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報仇雪恥的機會,不但刁逵被殺,刁家一門,幾無遺漏,都遭到滅門,把刁氏成萬頃土地和大量家財分給貧民,一雪當年被綁在馬樁上示眾的恥辱。
從桓玄興師入都到後來廢晉立楚,門閥士族贊同其消滅司馬道子父子勢力,但不敢公然反對其篡晉,反映門閥士族已經衰微,喪失了左右政局的能力。真正有能力顛覆桓玄的,卻是並非士族高門出身的北府將劉裕。昔日在朝中舉足輕重的門閥士族,現在大都已無所作為。相應地,東晉皇室由庶族劉裕恢復以後,重建士族與司馬氏共治的門閥政治局面是再也不可能了。但劉裕是個出身貧苦的小軍官,在士族中沒有什麼地位。他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決定發動北伐。正是抱著這樣的目的,所以他的北伐不是真正的北伐,只是為了篡晉而獵取名聲而已,致使後世詬病不斷。
劉宋開國
自 410年至417年間,劉裕兩度北伐,那真是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威鎮北中國。當時,佔據山東地區的鮮卑慕容氏南燕政權乘東晉桓玄之亂之際,屢次侵擾東晉邊境。義熙五年(409年)2月,慕容超大掠淮北,劉裕興兵北伐。于次年攻破南燕都城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收復青、兗兩州,追獲慕容超,斬首建康。南燕滅亡,東晉的疆域由此向北擴大到青州(今山東境內)一帶,與北魏毗鄰。義熙十二年(417年),後秦主姚興病卒,子姚泓繼立,兄弟相殺,關中擾亂,劉裕乘機率大軍分兵四路北伐後秦,進攻關洛。途經黃河,擊敗北魏軍,翌年克洛陽,取潼關,直逼長安,姚泓投降,後秦亡。長安城頭重新插上了漢家王師的大旗,在少數民族統治下達百年之久的漢族百姓紛紛簞食壺漿,出迎王師,街衢為之填塞。
那時候,雖然北方鮮卑族建立的北魏開始強大起來,其勢力已經發展到黃河北岸,但劉裕成功地阻止了北魏的擴張,使其不敢南下牧馬,把東晉朝的防線由江淮向北推進到黃河南岸。奪取了北方廣大地域以及長安、洛陽兩大古都。關中地區以及潼關以東、黃河以南已為南朝版圖,江淮流域得到保障,這是祖逖、桓溫、謝安經營百年所未能達到的。
北伐的勝利,使劉裕聲望大著。統一中國的曙光馬上就要出現了。但是,劉裕卻沒有乘勝追擊,而是一心一意想著篡位,這或許是古今中外權臣的共同宿命,劉裕又重復了當初桓玄所走過的那條舊路。
那時,劉裕已是60歲的人了,為了在有生之年實現皇帝夢,他便利用幾次凱旋回京的機會,想伺機害死安帝。但安帝的弟弟、琅琊王司馬德文機敏聰慧,他知道劉裕心懷鬼胎,便日夜守在安帝身邊。安帝的飲食,也要親口品嘗,以防有人對安帝下毒。據說,當初有讖語:「昌明之後有二帝」,意思是說在晉孝武帝之後晉朝還要再傳兩任皇帝。劉裕無機可乘,焦急萬分。世上不怕沒有機會,就怕有人惦記。劉裕終於逮著個機會:義熙十四年(418年)12月戊寅,司馬德文突然患病,不得不回府醫治。琅琊王剛一離開,劉裕便指使心腹、中書侍郎王韶之潛入皇宮,縊殺了晉安帝(37歲)。
安帝死後,劉裕假作遺詔,推琅琊王司馬德文嗣位。是為恭帝,改元元熙。司馬德文知其兄為劉裕所害,但懼于劉裕在朝中的勢力,也不敢去追究。
劉裕本指望司馬德文能以禪位的形式,把帝位讓給自己,誰知一年過去了,恭帝仍無禪讓之意。只是在元熙元年(419年)正月初三日,下詔封劉裕為宋王,賜九錫。劉裕當然不會滿意。於是,他派人散佈風聲,說宋王功高,要晉室讓賢。
劉裕急欲登上帝位,但晉恭帝卻佯裝不知,而自己又難於啟齒。一次,他在長安召集手下朝臣飲酒歡宴。在筵席上,劉裕若無其事地說:「當年桓玄篡位,晉國大權旁落。是我首倡義舉,復興皇室,承蒙皇上恩賜而有九錫之尊。如今我的年紀也快老了,地位又如此尊崇,無以復加了,天下的事最忌諱裝得太滿而盈溢出來,那樣就不可以得到長久的安寧了,現在我要將爵位奉還皇上,回到京師頤養天年。」
群臣不理解他的真正含意,只是一味盛稱他的功德。這日天色已晚,群臣散去。中書令傅亮走出宮門,方才悟出宋王一席話的弦外之音,馬上返回。但宮門已經關閉,傅亮便叩門請求見宋王,宋王即令開門召見他。傅亮入宮,只說:「 我應該暫且返回京師建康。」劉裕明白他的用意,也不再多說什麼,直接問:「你需要多少人護送?」傅亮答道:「數十人足矣。」遂與劉裕辭別。傅亮出宮時,只見彗星劃過夜空,傅亮拊掌歎道:「我過去常不信天象,今天看來,這天象要應驗了。」
419年,傅亮從長安回到建康,正是夏歷4月,在朝廷坐鎮的尚書左僕射劉穆之病故,晉恭帝遂徵召劉裕入京輔弼。劉裕怕政權旁落他人之手,便留次子劉義真(12歲)鎮長安,王修、王鎮惡等輔佐,自己倉猝帶兵返回南方。長安留守軍發生內訌,胡夏國主赫連勃勃乘機奪取關中。導致關中之地得而復失,劉義真被迫撤出長安。從此之後,南朝再無攻入長安之舉。
420年6月11日,傅亮按預先和宋王商量好的辦法,勸恭帝禪位,並草擬好了詔書,請恭帝再手抄一遍。恭帝一邊抄,一邊對左右侍從說:「桓玄作亂的時候,晉室就已失掉天下,後賴劉公討伐桓玄,才又使晉朝延續了20年。今日禪位給他,是我心甘情願的。」
恭帝司馬德文讓位,又重新回到琅琊王府第,後又被封為零陵王。14日,劉裕即帝位。至此,晉室滅亡。劉裕改國號為「宋」,定都建康(江蘇南京)。劉裕就是宋武帝。為區別於後世趙匡胤建立的宋朝,史學家稱之為「劉宋」。
劉宋開國,標誌著中國歷史正式進入南北朝對峙時期。
作為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沒落貧民,劉裕一直是靠實打硬拼的勇猛血戰博取功名。他之所以能夠掌握東晉大權並取而代之,除了個人的才幹外,東晉皇權的衰落和士族的腐朽也給他提供了契機。由於劉裕出身貧寒,又看到了東晉因大族屢屢興兵反抗而使其滅亡的教訓,故而在他登基後,不再重用名門大族,大量提拔有真才實學的 「寒人」。結束了士族門閥政治,標誌著寒門地主掌握了政權,緩和了階級矛盾,創造了東晉以來最好的政治局面。劉裕之後,其子宋文帝劉義隆在位30年,沒有發生較大戰爭,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史稱:「兵車勿用,民不外勞,役寬務簡,氓庶繁息,至餘糧棲畝,戶不夜扃」。這就是著名的「元嘉之治」。
北魏軍事謀略家崔浩對劉裕評價很高,說:「奮起寒微,不階尺土,討滅桓玄,興復晉室,北擒慕容超,南梟盧循,所向無前,非其才之過人,安能如是乎!」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說:「裕之為功天下,烈於曹操。」
劉裕在中國歷史上是個比較明智的帝王,堪稱一代有為之君。劉宋王朝共歷8帝,59年。
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
共治天下
共治天下:東晉帝國崛起真相解密
永嘉之禍
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曠日持久,兵連禍接,中原板蕩,幾成丘壑。西晉王朝也如殘燈孤影,虛弱如衰草,何堪風雨來襲。諸侯王爭相引狼入室,五胡以中原為戰場,相互攻訐。晉的虛實早已被這些深入過黃河南北的鐵騎雄風,掃蕩得明明白白。
「 八王之亂」,除東海王司馬越外,其餘盡成了遊魂野鬼,司馬越笑到了最後,再也沒有力量制約他了,遂為所欲為。為了立威,派人在惠帝所食的餅中下藥,毒死了毫無用處的、48歲的白癡帝王,立惠帝第25弟司馬熾為帝,是為晉懷帝,時年24歲。改元永嘉(307年為永嘉元年)。
永嘉三年(309 年),匈奴人劉淵首先起兵反晉,自稱漢室之後裔,先稱漢王,後稱漢帝,建都於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其子劉聰、侄兒劉曜,以及部將王彌、石勒等,都勇猛異常,為一時豪傑。先後兩次南下攻晉,其勢銳不可當。永嘉四年(310年)春夏之交,劉淵派兵攻打洛陽。司馬越徵調揚州刺史王敦,率軍援救京師,命琅琊王司馬睿催促發兵。7月,劉淵病死,暫時撤軍北去。10月,劉聰除掉皇太弟劉乂奪得王位後,重新調遣劉曜率兵4萬攻洛陽,洛陽再次告急。
稍有起色的晉室,就又像在風雨中守護巢穴的鴟梟,唯有悲鳴。就在此關鍵時刻,這年11月,司馬越為避劉漢鋒鏑,竟率親信大臣及精兵出屯許昌,留下晉懷帝和一些老弱大臣,守在洛陽。洛陽宮廷遂無兵守衛,糧食供應中斷,宮人大批餓死,屍體相枕藉,慘如人間地獄。懷帝司馬熾怒不可遏,於永嘉五年(311年)正月,密詔征東大將軍荀晞討伐司馬越,司馬越聞知,氣急敗壞,於3月病死。王衍率兵扶柩還東海國,被遊擊大河南北的羯族人石勒所阻,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殲滅了這支10萬晉軍,石勒把俘虜或殺死或燒死,其餘碾為軍糧,製成肉糜。
在洛陽的懷帝,認為司馬越死了,是個時機,似乎擺脫了東海王司馬越的控制,晉室就可以重整山河了。遂重新對各方鎮進行任命,司馬睿被委任為鎮東大將軍,兼督揚、江、湘、廣、交五州諸軍事之職。但懷帝無力挽狂瀾之才,晉室諸將也各懷私心,各為自保,沒有人真正盡心效忠王室。
311年6月,漢大將劉曜、王彌攻陷京師洛陽。懷帝被俘。漢兵縱兵燒掠,洛陽宮殿被付之一炬。王公士民3萬餘人被殺,西晉皇族幾百口人,不論老幼,悉數淪為漢國奴僕。史稱「永嘉之亂」或「永嘉之禍」。其慘烈只有後世的「靖康之難」可與之比肩而論。
司馬熾被囚於平陽一年有餘,受盡屈辱。漢帝劉聰為了宣示威儀,讓他穿著青衣,裹著襆頭,站在自己身後,給王公貴族們行酒洗盞。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青衣侑酒 」的故事,劉聰的意思很明白,漢民族不是自認為文化修養高嗎,胡人都是未開化的民族嗎?看,你們的皇帝在給我斟酒服務,以此羞辱晉臣。司馬熾雖然隱忍苟活,但劉聰最終還是在永嘉七年(313年)2月,毒殺了他。時年30歲。
當年4月,其侄子秦王司馬鄴在長安即位,是為晉湣帝。改永嘉為建興。司馬鄴在長安建立的朝廷,實在也是有名無實。朝廷所依賴的只有二王:一是鎮守在建業的琅琊王司馬睿,一是鎮守在上邦(今甘肅天水)的南陽王司馬保。為了籠絡他們,遂任命司馬睿為左丞相、大都督,負責都督函谷關以東諸軍事;任命南陽王司馬保為右丞相、大都督,負責都督陝西及以西諸軍事。這是周初分封周公召公「分陝而治,挾輔天子」故事的再版,湣帝企圖通過這種厚封的方式,以激勵他們的江山豪情,出兵拱衛王室,阻止劉聰、石勒等胡族軍隊越過長城,並進而收復故都洛陽。但司馬睿以「方平定江東,未暇北伐」(《資治通鑒》卷88)為由,遲疑不進,主要是想保存自己的實力。
就這樣,司馬鄴勉強支撐了4年,建興四年(316年)8月,劉曜的軍隊重重圍住長安,時間達兩個月之久。城內發生饑荒,人們開始易子而食,人間悲劇再次上演。晉湣帝走投無路,大哭一場後,把自己捆在羊車上,「肉袒銜璧,輿櫬投降」。長安遂被劉曜佔領。
劉曜將晉湣帝司馬鄴擄至平陽,交給劉聰。劉聰讓他行叩頭之禮,一旁站立的晉臣麹允不忍見此恥辱,悲不自勝,伏地痛哭,怎麼也攙扶不起。劉聰大怒,把麹允投入監獄,麹允憤而上吊自殺。劉聰再次以王者的姿態,重復導演「青衣侑酒」的故事。他率數萬羽林軍出獵上林苑,叫湣帝穿著軍服,手執長戟,前導引路。路上百姓圍觀如堵,人們互相指認說:「那位執戟的就是長安來的天子。」西晉的亡國之民、故吏耆老,看著故國的皇帝形同僕役,莫不唏噓流淚,皆有黍粟之悲。317年 12月,劉聰宴群臣於光極殿,又命湣帝像懷帝一樣,給群臣行酒洗盞。並在自己入廁時,讓他高舉儀蓋伺候。見此情狀,「晉臣多涕泣,有失聲者」。尚書郎辛賓悲不自勝,抱著湣帝大哭,劉聰怒斬辛賓。深感漢人難制,不久就將湣帝處死,以絕後患。司馬鄴時年18歲。西晉王朝從此滅亡,歷時52年。
永嘉之亂,開啟了北方五胡亂華的局面,北方五胡民族的首領相繼建國稱帝,劉曜據長安建前趙;羯人石勒在山東建後趙;鮮卑慕容氏與拓跋氏也相繼入主中原,建前燕及代國(北魏)。此後又有氐人苻健在長安建立前秦,羌人姚興建立後秦,以及後燕、北燕、前涼、胡夏等。中原陷入分裂混戰達136年,直至鮮卑拓跋氏統一北方,史稱「五胡十六國」時期。
牛繼馬後
在晉湣帝出降的前一天,曾頒下一道詔書,讓琅琊王司馬睿繼位。317年春,司馬睿得使者宣詔,當時正在滁州,立刻渡江回到建鄴(今江蘇南京),先稱晉王,改元建武。西元318年,湣帝被害後,司馬睿才在北方士族的擁戴下,正式登基稱帝,為避湣帝司馬鄴之諱,遂改建鄴為建康,司馬睿就是晉元帝,東晉由此開始。
司馬睿(276~322),字景文,司馬懿曾孫,司馬覲之子,在位6年。關於司馬睿的身世,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就是「牛繼馬後」。雖是傳說,但在正史上都言之鑿鑿,如《晉書》、《宋書》、《魏書》等都有記載。《魏書》乾脆直接說:「晉將牛金子也。」
原來,在司馬懿當政之時,就有代魏之心,當時有一本流傳很廣的讖書叫《玄石圖》,上面記有「牛繼馬後」的預言,司馬懿又請星象家管輅占卜子孫運勢,管輅占卜的結果與《玄石圖》不差毫釐。司馬懿不解何意。後來他位居丞相之職,權傾天下。他手下有個將領叫牛金的,為他出生入死,立下殊勳。司馬懿忽有所觸,想起「 牛繼馬後」的預言,心裏十分忌諱,怕牛金將來會對子孫不利,就派人請他赴宴,酒中下毒,牛金為人坦蕩,哪里有提防之心?「飲之即斃」,就這樣稀裏糊塗地送了命。司馬師不解,問道:「牛金對父親忠心耿耿,奈何殺之?」司馬懿訓道:「讖書有預言,馬後有牛,不毒死牛金,子孫將有後患啊!」
司馬懿自此以為,牛金已死,子孫便可高枕無憂、坐享福貴了,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世事難以預料。司馬懿的孫子司馬覲襲封琅琊王后,其妻夏侯氏被封為妃子。夏侯氏人很風流,沒多久就與王府也叫牛金的一個小吏勾搭成奸,後生下了司馬睿。
此即史書所言,司馬睿並非皇族血脈,而是琅琊王府小吏牛金的兒子。只是因為有「牛繼馬後」的傳言,導致了戰將牛金被冤殺。後人遂戲謔地稱司馬睿為牛睿,比如明朝思想家李贄,就直稱東晉為「南朝晉牛氏」,而不稱司馬氏。
司馬睿15歲時,襲封琅琊(今山東臨沂縣北)王。八王之亂時依附東海王司馬越。因他的封國與司馬越的封國相鄰,兩人多有來往,結成盟友。司馬睿借助司馬越的勢力,先被朝廷提拔為員外散騎常侍,後拜為左將軍。當時琅琊郡的世族豪門王導,正在司馬越王府做參軍,「雅相器重,契同友執」,互相欣賞,遂成至交,這也為此後兩人重造晉室奠定了友誼的基礎。
八王之亂後期,司馬睿跟隨司馬越北討成都王司馬穎,在蕩陰之戰中大敗,司馬越逃回東海封國。司馬睿和皇帝百官均被俘,在大混亂中,司馬睿乘曉霧逃出鄴城,他南渡黃河,在渡口過河時,河吏正在大捕皇室子弟,懷疑司馬睿的身份,不准他過河。隨行的謀士宋典見了,急中生智,故意用馬鞭敲著他的後背,笑著說:「你這個看房子的,朝廷不准貴人通行,你怎麼也被攔住?莫非你穿得太好了?」河吏聽後,就以為他真是一名舍長,就予以放行。司馬睿跑到洛陽,接到他母親夏侯氏後,就慌慌張張地逃回封國去了。
307年,司馬越再度舉兵,最後打敗二王,從長安迎回晉惠帝后,獨掌了朝政。司馬睿受到重用,被任命為平東將軍、監徐州諸軍事,鎮守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司馬睿借機請求把王導留在自己身邊,司馬越答應了,王導被司馬睿任用為平東司馬,成了他須臾不離的高參。
但是,很快匈奴劉淵建立劉漢政權,兩次大舉圍攻洛陽,晉朝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王導遂向司馬睿獻計,說徐州為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不如避開戰亂向江東發展。司馬睿用王導之謀,上書司馬越,請求移鎮建鄴。而掌握西晉實權的司馬越看到北方局勢惡化,也有在江南留下退路的計畫,遂在313年,任命司馬睿為鎮東大將軍,都督揚、江、湘、交、廣五州諸軍事,渡江進駐建鄴,成為江南地區的最高統治者。
司馬睿移鎮江東,避開了北方的戰亂,保有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安定局面,便積極培植個人勢力,招收北來士人。自為一家,漸成氣候。而當時的北方則是「羌胡相攻,無月不戰」,北方人民在匈奴和羯族軍隊的殘酷屠殺中,紛紛扶老攜幼,向南遷徙。
有一首當時的民謠是這樣形容江南的富庶安定的:
永嘉世,天下災。但江南,皆康平。
永嘉世,九州空。余吳土,盛且豐。
永嘉世,九州荒。余廣州,平且康。
這說明永嘉之亂以後,與「白骨塗地」的北方相比,南方社會是多麼的穩定,正是奠定王業的基礎。
因此,當後來晉湣帝提拔他為左丞相,要他到京城去輔政,他藉口南方初定,堅辭不去。富庶的南方是他不忍丟棄的最主要的原因了!
司馬睿南渡時,北方的許多士族、大地主也攜眷南逃。而他們的宗族、部曲、賓客以及同鄉同裏之人,也跟著這些大戶南遷。一戶南遷大族光隨從動輒就有千餘家,人口數萬或數十萬不等。這次移民高潮形成了三大支流。其一為「秦雍流人」(陝西甘肅以及山西一部分),到達的地點是洞庭湖流域;其二為「司豫流人」(河南以及河北的一部分),到達的地點是鄱陽湖流域;其三為「青徐流人」(山東以及江蘇安徽一部分),到達的目的地是太湖流域。《晉書•王導傳》記載:「洛陽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可見規模之盛,史稱「衣冠南渡」,這是中原漢族歷史上的第一次大遷徙,前後持續了150年之久。移民帶來了深厚的中原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對江南的開發和民族的大融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影響深遠。
弱主開國
司馬睿雖是司馬懿的後人,但在帝室中處於「疏屬」地位。其祖父司馬伷為司馬懿小妾所生,為庶出之子。父司馬覲也不曾建樹功業,早已淪為皇室遠支。到他這裏,已是第四代了,皇家的血脈越來越稀釋了。在西晉皇族中,地位和名望都不顯要。逃避退讓,謙恭處世。按說,是當不了皇帝的,可歷史無規律可循。歷史就給了司馬睿這個機會,而且當的還是東晉的開國皇帝。何也?答案是:八王之亂給他提供了契機。
因為能夠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司馬諸王多已死去。他也因為勢單力薄,沒有過深陷入內亂,反而被派到江南去鎮守,成了有實力的一方藩王。一批北方的士族官員,包括最有名望的王導,追隨他到了江東。司馬睿聽從王導的意見,吸收大批士族地主到王府來,當時有106名士族子弟成為他的輔佐,號稱「百六掾」。當權的官僚們也都想方設法把自己的子弟、親屬安插到江南任地方官吏,以為將來自保之地。顯然,晉朝的政權,實際上已轉移到他這裏。
但司馬睿初到建康,江東世家豪族,根基深厚,向來傲視王侯,他們對南渡的士族有戒心,也對司馬睿這晉室疏屬,壓根兒瞧不上眼,罵他是北方「傖夫」,意即粗鄙的人。況且司馬睿的鎮東大將軍職銜,又為司馬越所封,正統何在?因此,司馬睿到江南後一個多月,南方大族中頭面人物都不來拜見他。眾所周知,魏晉是靠大士族支撐的王朝,若得不到南方士族的支持,司馬睿要想在江南立足,那簡直就是做夢。
問題不可謂不嚴重,智慧的王導為他想出了一條妙計。
當時,王導的族兄王敦,是揚州刺史,很有勢力,王導把他請到建康,如此這般的交代一番。
按江南風俗,3月3日,是傳統的修禊節。人們都要到水邊洗濯,除災祛病。這天,王導特意安排司馬睿乘坐華麗的轎子,高擎著琅琊王的旗號,奇戟林立,儀仗導前,鳴鑼開道,十分威武,浩浩蕩蕩到江邊參加這一活動。王導、王敦和從北方來的名士清流,一個個氣宇軒昂,騎著高頭大馬,前擁後呼,招搖過市,有意大造聲勢,抬舉司馬睿。建康城的市民何曾見過這樣氣派的場面,全城轟動,萬人空巷,爭相圍睹。
江南士族領袖顧榮、賀循等,聽到這個消息,就從門縫裏偷偷張望。見北方士族領袖王導、王敦等人,對司馬睿如此畢恭畢敬,極為震動,想不到司馬睿竟有如此威望,感到司馬睿就是北方大族將要擁戴的皇帝,不能不刮目相待。也生怕怠慢了司馬睿,便一個個從府第裏跑出來,迎立路旁,拜見司馬睿。
司馬睿連忙停下肩輿,下轎扶起他們,都是恭謹之態,毫無驕矜之色。顧榮等人莫不感佩涕零。
回城之後,王導對司馬睿說:「顧榮和賀循是江南士人的領袖,主公如果能請他們出山,就不怕其他人不來了。」司馬睿於是聽從王導的安排,立即派王導上門,禮聘賀循為吳國內史,顧榮為軍司兼散騎常侍。這樣,兩人都高高興興地接受了官職。一時江南世族紛紛歸附,如紀瞻、周圯、卞壺、劉超、張貽等,都成了司馬睿的幕賓。如此一來,不但提高了司馬睿在江南士族地主中的威望,也使司馬睿的勢力迅速壯大起來,這就為司馬睿成就帝業奠定了基礎。
司馬睿獲得了江南士族們的擁戴,心裏十分感激王導,贊道:「卿為今世之蕭何啊!」
所以,當湣帝被俘後,司馬睿才能迅速在江東開創新局面,成為晉代一位中興之主。王導居功至偉,史稱「晉中興之功,導實居其首」。王導實乃東晉政權的奠基人,當時被稱為「江左管夷吾」。此時,尚在北方守衛故土的西晉地方官員如劉琨、段匹磾、劉翰等180多人,也都上書司馬睿,勸他登基。由此可見,這時候的南北民心,早已把司馬睿視為晉朝的正統所在,盼他能夠出面結束中國的混亂局面。
司馬睿得到南北士族的共同擁戴,遂於318年4月26日稱帝,是為晉元帝,改元太興。宣佈大赦天下,文武百官都官升二級。漢民族有望了。但五胡民族心裏酸溜溜,因東晉草創,傳國玉璽還遺失在北方,趙漢和前趙的民族政權,便戲稱他為「白板天子」,極盡譏笑之能事。
由東晉的開國可以看出,其政權基礎是西晉門閥士族統治的繼續和發展。司馬睿本身並無權力,王導總馭朝政,王敦總管軍事。一文一武,牢牢控制住了東晉的統治權。史載,司馬睿登基之日,姿態非常謙恭,因為他深知晉室復興,要倚賴于王導。他稱王導為「仲父」,竟要與王導同坐禦床,接受百官朝拜,王導堅決辭謝,言道:「若太陽與萬物處在一個位置,蒼生何以仰照!」
王導在東晉政權中的特殊地位,由此可見一斑。當時天下有言:「王與馬,共天下」。意思就是琅琊王氏同皇族司馬氏共同掌握東晉的大權。一個「共」字,就定下了東晉政權離不開世家大族支持的調子。
新亭對泣
東晉建立初期,面對北方殘破的河山,司馬睿和王導也起躍馬中原重整秩序的雄心。在他們的心中,江東只是寄籍。加之江東士族與北方士族相比,佔有天時地利的優勢,司馬睿對此不能不有所憂戚,常有寄人籬下之感。這從他和顧榮的一次談話中,就可以看出他這種不安的心態。他說:北士來此,只是暫寄南人國土,心常懷慚。
據《世說新語》記載,北方南渡士人,經常悲歌聚會,慷慨陳詞,對國土淪喪於異族之手,無不痛徹肺腑。有一次過江的諸名士趁風和日麗的天氣,到新亭飲宴,周顗歎息道:「風景殊好,而山河殊異。」名士們都哭了起來,王導勃然變色道:「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名士們聽了都停止哭泣。
這是一則非常有名的故事,南渡士族的家國之悲、北伐之志躍然紙上。按說,士人有此復國的志向,司馬睿和王導如果積極收攏人心,以江南雄厚的財力為基礎,興師北伐,「克復神州」,打回老家就不僅僅是寫在紙上的美麗口號了;但遺憾得很,不管是司馬睿也好,還是王導也好,都無北伐之意。他們之所以高舉「戮力王室、克復神州」的大旗,也只是做做樣子,鼓鼓勁兒,無非是借此口號來凝聚北來士族支援司馬睿政權的一種策略而已。
司馬睿並無遠圖,只想做個偏安皇帝,王導也只是想建立一個以王氏為主導的小朝廷而已。他們的目光專注于江東內部的權勢分配上,對於那些真有北伐志願的慷慨悲歌之士,他們不但不支持,甚至打壓。
大臣周嵩曾上書勸晉元帝要整軍備武,收復失地,險些喪命。
士族熊遠針對南渡的「衣冠」們忘記故土父老,安於江南優裕的生活,更是直言犯諫,指出朝廷既無北伐復國之志,卻有耽於遊戲酒食之情。結果外放出京。
軍諮祭酒祖逖主張北伐最力,願帶兵殺賊。司馬睿不好拒絕,就對祖逖採取敷衍態度,只給了他1000人的糧廩和3000匹布,任為豫州刺史,讓他自募兵員,自造武器。祖逖就召集自己的親戚朋友千人,在路上又收集2000名壯士,誓師北伐。祖逖擊楫中流,慷慨流涕,矢言不收復淪陷的山河,決不再過此江。狹路相逢勇者勝。祖逖帶著這3000壯士,屢次大敗石勒軍,盡復黃河以南全部失地。正當祖逖準備渡河,收復河北時,晉元帝卻派戴淵為征西將軍取代祖逖,以致收復的失地又盡數丟掉。祖逖仰天悲憤,真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遂感到前途無望,於321年憂憤而死。
因為在司馬睿和王導的眼中,東晉之初,對政權威脅最大的,並非北方的異族,而是南渡的僑姓士族和江東的土著士族之間的矛盾。江南大族自孫吳以來,勢力強大,盤根錯節。吳郡的朱、張、顧、陸,會稽的虞、魏、孔、賀是著名的大姓。西晉滅吳,他們的勢力並沒有被摧毀。甚至在司馬睿到建康之前,義興大族周圯、陳敏和錢繪等,都曾起兵割據自守,此即史家所謂 「三定江南」,由此可以看出他們的力量。王導很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就極力拉攏南方的世家大族。可以說,王導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了致力於調和南北士族的矛盾上。至於北伐收復失地,當然就居於次要位置了。這也是王導為後人詬病的地方。在新亭之上那麼慷慨激昂,在東晉也有至尊地位,但對於北伐,他卻是從來都不曾身體力行過的。
至於晉元帝司馬睿,在穩定了皇位以後,便開始對「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不滿了,尤其對於掌握軍權的王敦,畏忌很深。因此孜孜於心的,就是如何挖空心思地削弱王氏勢力,擴大王權。心思當然也不在北伐上了。且為了平衡王導的權勢,便引劉隗、刁協以及江南士族戴淵等為心腹,暗中做軍事部署。這樣,剛剛建立起來的偏處一隅的東晉王朝,就充滿了不祥的陰雲。
王敦亂晉
琅琊王氏,素稱天下第一世族,名第高貴,非等閒世族可比。司馬睿就是在琅琊王氏及其他北方幾個強大士族的支持下,建立了東晉。東晉統治集團內部最大的矛盾,就是帝室和幾個世族以及南北士族之間的矛盾。雖然北方士族在政治上優於南方士族,但南方士族在經濟上要強于北方士族,南北士族之間勢力基本平衡。皇帝是旗號,南北士族無不尊帝。最初的東晉政局因此呈現出安定的局面。假如晉元帝不干涉強大士族的權利,唯安享尊榮而已,那麼,這種安定的局面會持續很多年。否則,士族必然反彈。
果然,晉元帝為了削弱王家的勢力,便有意起用北方低門第的士族劉隗、刁協,又起用南方士族戴淵作將軍,顯然,這一方面侵犯了王氏的勢力,另一方面也有打破南北士族之間勢力均衡的趨勢,自然遭到了以琅琊王氏等幾個強大的北方士族的激烈反對,322年,危機終於爆發。王敦叛亂了。
表面看,似乎是具有政治野心的王敦,不滿晉元帝疏遠王導,實際上是高名第士族與一般士族之間、南北方士族之間利益衝突的結果。
王敦此人,性格殘忍,是個強悍人物。我們可從《晉書》以及時人的筆記記載中,看出王敦冷血的一面。
當時西晉士人競以奢侈相尚,晉武帝舅舅王愷尤擅揮霍,府中日夜焰燭高燒,賓客盈門。王導、王敦兄弟自是他的座上賓。一次宴飲,一個吹笛子的樂妓在吹奏胡笳侑酒時,偶有音律稍不合節拍,王愷即命人當庭打死。座上客無不大驚失色,罷酒規勸,唯獨王敦神色自若,飲酒如常,就跟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
還有一次,也是在王愷府裏做客。也是樂妓演奏曲子,美女環侍侑酒。王愷規定,客人一定要盡興喝酒,不然拿伺候的美人問罪。有一個客人不會飲酒,勉強飲了半盞。王愷遂大怒,認為這是美人沒侍候到位,怠慢了客人,丟了自己的臉面,立即命人把勸酒的美女殺了。見此情景,本不會飲酒的王導,怕敬酒人獲罪,也多次勉為其難地喝幹。可酒量過人的王敦,卻故意不喝。王愷一連殺了三個美人,王敦卻始終無動於衷,像雕塑一樣坐著不動。王導連忙拉著王敦,告辭而出。路上,王導責備王敦不該這樣冤殺美人,王敦冷冷道:「他殺自家人,關我何事?」
王敦的冷酷,由此可見一斑。如此性格的人,也必不能久居人下。因此,當最初王導要擁立司馬睿為帝時,王敦就不同意,想立一個歲數小的,便於控制,是王導的堅持,司馬睿這才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因此,打一開始,王敦就沒把晉元帝放在眼裏。加之他的政治野心越來越膨脹,說話辦事無不盛氣淩人。晉元帝也就越來越容忍不了他的專權跋扈的作風,就處心積慮地想把王導、王敦兄弟壟斷的朝政奪回來,於是開始寵信劉隗、刁協等一班佞人。晉元帝這也是病急亂投醫,他雖知道劉隗、刁協的個人品質不好,為士林所不齒。可幾個北方士族都聽王導的,因此引劉隗、刁協為心腹,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意味。從此,便有意疏遠王導,並暗中進行軍事部署,試圖最終全面剷除王家勢力。
恰巧湖州刺史空缺,王敦便推薦從事中郎將劉頒出任,禦史中丞劉隗就給元帝出主意,讓他派心腹鎮守。元帝於是就委派宗室、譙王司馬承擔任湖州刺史,並同時任命劉隗為鎮北將軍,戴淵為征西將軍取代祖逖,分駐合肥和淮陰,名義上是要積極準備北伐,實際上是防備王敦的作亂。晉元帝此舉,目的只是為了鞏固皇權,致使黃河以南所收復的失地又得而復失,祖逖因此氣死。
王敦得知是劉隗作梗後,就寫了一封信威嚇劉隗:「天下安泰,帝業才能興隆。而今庸人自擾,天下怕是進入多事之秋了。」劉隗針鋒相對道:「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我唯知效忠王室,盡心王事而已。」王敦自此深恨劉隗等人,也在暗中做著叛亂的準備。
他上書元帝,為王導打抱不平,說:「陛下曾說過:‘我與二王,是管鮑之交’,言猶在耳,該不會一朝而終吧?」言辭之咄咄,連王導也覺不妥,就將奏書密封後退回王敦處。王敦再次上奏,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要叫司馬睿知道他家的不滿。
那段時間,王敦激怒迸發,以酒澆愁,醉後常拿一隻玉如意,敲擊唾壺,借吟誦曹操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未已」以抒發憤懣的情懷,致使壺嘴為之碎裂。
晉元帝永昌元年(332年)5月,唯一使王敦畏怯的祖逖齎志而沒後,王敦便認為自己就是當世唯一的豪傑了,便假借「清君側」的名義,先發制人,從武昌起兵。上表討伐劉隗、刁協等。王導為保全王氏家族的利益,消極抵抗,暗助王敦。建康軍事力量薄弱,劉隗、刁協、戴淵的抵抗,也一觸即潰。王敦輕而易舉地就攻入了建康,縱兵劫掠。周顗、戴淵、刁協等人被殺,劉隗投奔前趙的石勒。
刁協和劉隗一死一逃,宮中宿衛也早已四處逃散,元帝淒涼地坐在宮中,一籌莫展。元帝脫下黃袍,穿上朝服,對尚侍立在側的兩位侍中歎息說:「王敦想要我的王位,只管及早言明,我退還琅琊,自當讓賢,何至於如此擾亂百姓呢?」最後,元帝派王導及百官去跟王敦講和,要他退兵。王導遂撇開百官,私下裏跟王敦進行了一次密談。
王敦退兵的條件是:一要大赦他起兵的罪名;二要晉升他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隸尚書事,封武昌郡公,領江州牧。晉元帝沒有辦法,只得一一照辦。
王敦起兵的目的,就是要篡權,因此,他對王導說:「朝廷中刁、劉餘黨還在,我看得斬草除根。主位移動與否,另當別論,但朝政務必得改革。」王導知道他心懷不軌,就勸他說:「朝廷經過這次變故,也勢必悔過了。只要不再疑忌我們兄弟,我們的祖業得以為繼,我看就到此為止吧!」王敦這才打消了廢立之事,東晉危而復安。
但他的權勢卻膨脹起來了,他不經過朝廷同意,就擅自任免了一批大臣和州郡長官,也根本不去朝見晉元帝,一切安排妥當後,就直接帶兵返回武昌。
司馬睿見無法動搖王家的勢力,於當年11月,憂憤而死。太子司馬紹繼立,是為晉明帝。
晉明帝聰明英武,為改變東晉主弱臣強的局面,他從即位之初就在做著努力。他命華恒為驃騎將軍,都督建康水陸諸軍事,命郗鑒為安西將軍、兗州刺史,都督揚州、江西軍事,西鎮合肥,防范王敦的意圖非常明顯。
王敦於是進行了第二次叛亂。明帝太寧元年(323年),王敦移鎮姑孰(今安徽當塗),正謀起兵,奪取建康。可正在這時,王敦病倒了。太寧二年7月,明帝乘王敦病重,決定先發制人。但明帝因擔心眾人懼怕王敦餘威,便假稱王敦已死,下詔歷數王敦罪行,並任命王導為大都督,傳檄征討。王導此時與上次的態度相比,大相徑庭,明朗且堅決,宣稱「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聲明討逆。王敦首戰失利,不久,便憂憤而死,餘黨立即作鳥獸散,叛亂得以平息。
王敦臨死,對羊鑒及其子王應囑咐道:「我死後,宜即刻立王應為帝,先立朝廷百官,然後再安排葬事。」而王應是一個紈絝子弟,扶不上牆的一堆污泥,他將王敦的屍體用席子一裹,塗上防腐油蠟,草草的埋在議事大廳下麵,就與一幫公子哥們上街狂飲豪賭去了。
晉明帝平叛之後,餘恨未消,掘出王敦的屍體,焚毀衣冠,綁赴刑場,砍頭示眾,算是報了父子兩代帝王被欺負的仇恨。
門閥世族
東晉朝廷對在戰亂中大量南下的北方大族和流民,設置僑州、郡、縣,一仍北方動亂之前的政治格局,以維護僑遷士族的特權和利益。北方原有的徐、兗、青、司、豫、雍、秦、幽、冀、並等州,在南方也都有相應的僑州。其中大族的顯姓就有100多家,這百家大族就是東晉政權的支柱。司馬睿到南方後,即以王導為謀主。在王導的建議下,司馬睿最初大量啟用北方大族,使北方士族在政治上長期淩駕于南方士族之上。
在門閥政治中,門閥士族對皇權起著限制和制衡作用,門閥之間也互相制約。皇權離開門閥士族的支持,就會傾覆;反之,門閥士族如果拋棄皇權,也就不能和平相處,大家共同遵守著這一遊戲規則,從而形成東晉門閥政治的特點。因此,當司馬睿試圖要打破這種格局時,無形中就侵犯了這些士族大家的利益,於是就發生了王敦的叛亂。而王敦的叛亂以及其後桓玄的叛亂,之所以不能成功,實際上也是高名第士族與一般士族之間、南北方門閥士族之間互相牽制和平衡的結果。
據《世說新語.仇隙》記載,當年元帝任用譙王司馬承為湖州刺史以防備王敦時,就為王敦之弟王廙所殺。王敦死後,司馬承的妻子才敢哭著對其子司馬無忌兄弟說:「是王敦假借王廙之手殺了你們的父親。我所以多年沒有告訴你們,是因為王氏門強,你們兄弟年幼,我不想因此使你們遭到災禍啊!」由此可見,琅琊王氏勢力之大,以至宗室也不敢道其殺親之仇,這正說明瞭門閥政治的特性:「主弱臣強」。
雖然東、西晉實行的都是門閥政治制度,但卻有著本質的區別。西晉是宗室諸王掌權,門閥士族多依附於其門下,更多的是作為皇權的裝飾品而存在。而東晉卻正好顛了個個兒,門閥士族成為權臣,宗室王公反倒要仰食於門閥士族了,皇權成了門閥政治的遮羞布。譬如當時隨晉元帝一起到江南的除他本人外,還有彭城王、汝南王、南頓王、西陽王,號稱「五馬渡江」。但這些宗室諸王,皆因不滿士族當權而先後喪命。可見皇權政治的衰落,門閥政治的強大。
琅琊王氏以後,猶有潁川庾氏、譙郡桓氏、陳郡謝氏等門閥士族相繼執政,這種主弱臣強的「共天下」之局一直終東晉一朝都不曾改變。
門閥士族擁有優厚的政治、經濟特權。只要憑藉門第,就可青雲直上,輕易位至公卿。當時的中央和地方的文武要職都由士族擔任,依舊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的格局,權力尤其集中在北方士族王、庾、桓、謝和江南士族周、陸、顧等七大家族手中。他們佔有大量的生產資料和社會資源,過著寄生生活,奢侈荒淫,為所欲為。但卻一代不如一代,逐漸退化,再無優秀人才出現,門閥士族也就日趨衰落了。
當門閥士族日趨衰落時,寒門士族卻在崛起。當時寒門士族出身的劉裕,憑著軍功,一舉成為北府軍將領,在推翻桓玄的門閥政治和鎮壓農民起義後,順利地掌控了東晉政權,終結了門閥政治的格局。而門閥政治的結束,也就意味著東晉王朝也到了謝幕的時刻了。
永嘉之禍
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曠日持久,兵連禍接,中原板蕩,幾成丘壑。西晉王朝也如殘燈孤影,虛弱如衰草,何堪風雨來襲。諸侯王爭相引狼入室,五胡以中原為戰場,相互攻訐。晉的虛實早已被這些深入過黃河南北的鐵騎雄風,掃蕩得明明白白。
「 八王之亂」,除東海王司馬越外,其餘盡成了遊魂野鬼,司馬越笑到了最後,再也沒有力量制約他了,遂為所欲為。為了立威,派人在惠帝所食的餅中下藥,毒死了毫無用處的、48歲的白癡帝王,立惠帝第25弟司馬熾為帝,是為晉懷帝,時年24歲。改元永嘉(307年為永嘉元年)。
永嘉三年(309 年),匈奴人劉淵首先起兵反晉,自稱漢室之後裔,先稱漢王,後稱漢帝,建都於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其子劉聰、侄兒劉曜,以及部將王彌、石勒等,都勇猛異常,為一時豪傑。先後兩次南下攻晉,其勢銳不可當。永嘉四年(310年)春夏之交,劉淵派兵攻打洛陽。司馬越徵調揚州刺史王敦,率軍援救京師,命琅琊王司馬睿催促發兵。7月,劉淵病死,暫時撤軍北去。10月,劉聰除掉皇太弟劉乂奪得王位後,重新調遣劉曜率兵4萬攻洛陽,洛陽再次告急。
稍有起色的晉室,就又像在風雨中守護巢穴的鴟梟,唯有悲鳴。就在此關鍵時刻,這年11月,司馬越為避劉漢鋒鏑,竟率親信大臣及精兵出屯許昌,留下晉懷帝和一些老弱大臣,守在洛陽。洛陽宮廷遂無兵守衛,糧食供應中斷,宮人大批餓死,屍體相枕藉,慘如人間地獄。懷帝司馬熾怒不可遏,於永嘉五年(311年)正月,密詔征東大將軍荀晞討伐司馬越,司馬越聞知,氣急敗壞,於3月病死。王衍率兵扶柩還東海國,被遊擊大河南北的羯族人石勒所阻,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殲滅了這支10萬晉軍,石勒把俘虜或殺死或燒死,其餘碾為軍糧,製成肉糜。
在洛陽的懷帝,認為司馬越死了,是個時機,似乎擺脫了東海王司馬越的控制,晉室就可以重整山河了。遂重新對各方鎮進行任命,司馬睿被委任為鎮東大將軍,兼督揚、江、湘、廣、交五州諸軍事之職。但懷帝無力挽狂瀾之才,晉室諸將也各懷私心,各為自保,沒有人真正盡心效忠王室。
311年6月,漢大將劉曜、王彌攻陷京師洛陽。懷帝被俘。漢兵縱兵燒掠,洛陽宮殿被付之一炬。王公士民3萬餘人被殺,西晉皇族幾百口人,不論老幼,悉數淪為漢國奴僕。史稱「永嘉之亂」或「永嘉之禍」。其慘烈只有後世的「靖康之難」可與之比肩而論。
司馬熾被囚於平陽一年有餘,受盡屈辱。漢帝劉聰為了宣示威儀,讓他穿著青衣,裹著襆頭,站在自己身後,給王公貴族們行酒洗盞。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青衣侑酒 」的故事,劉聰的意思很明白,漢民族不是自認為文化修養高嗎,胡人都是未開化的民族嗎?看,你們的皇帝在給我斟酒服務,以此羞辱晉臣。司馬熾雖然隱忍苟活,但劉聰最終還是在永嘉七年(313年)2月,毒殺了他。時年30歲。
當年4月,其侄子秦王司馬鄴在長安即位,是為晉湣帝。改永嘉為建興。司馬鄴在長安建立的朝廷,實在也是有名無實。朝廷所依賴的只有二王:一是鎮守在建業的琅琊王司馬睿,一是鎮守在上邦(今甘肅天水)的南陽王司馬保。為了籠絡他們,遂任命司馬睿為左丞相、大都督,負責都督函谷關以東諸軍事;任命南陽王司馬保為右丞相、大都督,負責都督陝西及以西諸軍事。這是周初分封周公召公「分陝而治,挾輔天子」故事的再版,湣帝企圖通過這種厚封的方式,以激勵他們的江山豪情,出兵拱衛王室,阻止劉聰、石勒等胡族軍隊越過長城,並進而收復故都洛陽。但司馬睿以「方平定江東,未暇北伐」(《資治通鑒》卷88)為由,遲疑不進,主要是想保存自己的實力。
就這樣,司馬鄴勉強支撐了4年,建興四年(316年)8月,劉曜的軍隊重重圍住長安,時間達兩個月之久。城內發生饑荒,人們開始易子而食,人間悲劇再次上演。晉湣帝走投無路,大哭一場後,把自己捆在羊車上,「肉袒銜璧,輿櫬投降」。長安遂被劉曜佔領。
劉曜將晉湣帝司馬鄴擄至平陽,交給劉聰。劉聰讓他行叩頭之禮,一旁站立的晉臣麹允不忍見此恥辱,悲不自勝,伏地痛哭,怎麼也攙扶不起。劉聰大怒,把麹允投入監獄,麹允憤而上吊自殺。劉聰再次以王者的姿態,重復導演「青衣侑酒」的故事。他率數萬羽林軍出獵上林苑,叫湣帝穿著軍服,手執長戟,前導引路。路上百姓圍觀如堵,人們互相指認說:「那位執戟的就是長安來的天子。」西晉的亡國之民、故吏耆老,看著故國的皇帝形同僕役,莫不唏噓流淚,皆有黍粟之悲。317年 12月,劉聰宴群臣於光極殿,又命湣帝像懷帝一樣,給群臣行酒洗盞。並在自己入廁時,讓他高舉儀蓋伺候。見此情狀,「晉臣多涕泣,有失聲者」。尚書郎辛賓悲不自勝,抱著湣帝大哭,劉聰怒斬辛賓。深感漢人難制,不久就將湣帝處死,以絕後患。司馬鄴時年18歲。西晉王朝從此滅亡,歷時52年。
永嘉之亂,開啟了北方五胡亂華的局面,北方五胡民族的首領相繼建國稱帝,劉曜據長安建前趙;羯人石勒在山東建後趙;鮮卑慕容氏與拓跋氏也相繼入主中原,建前燕及代國(北魏)。此後又有氐人苻健在長安建立前秦,羌人姚興建立後秦,以及後燕、北燕、前涼、胡夏等。中原陷入分裂混戰達136年,直至鮮卑拓跋氏統一北方,史稱「五胡十六國」時期。
牛繼馬後
在晉湣帝出降的前一天,曾頒下一道詔書,讓琅琊王司馬睿繼位。317年春,司馬睿得使者宣詔,當時正在滁州,立刻渡江回到建鄴(今江蘇南京),先稱晉王,改元建武。西元318年,湣帝被害後,司馬睿才在北方士族的擁戴下,正式登基稱帝,為避湣帝司馬鄴之諱,遂改建鄴為建康,司馬睿就是晉元帝,東晉由此開始。
司馬睿(276~322),字景文,司馬懿曾孫,司馬覲之子,在位6年。關於司馬睿的身世,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就是「牛繼馬後」。雖是傳說,但在正史上都言之鑿鑿,如《晉書》、《宋書》、《魏書》等都有記載。《魏書》乾脆直接說:「晉將牛金子也。」
原來,在司馬懿當政之時,就有代魏之心,當時有一本流傳很廣的讖書叫《玄石圖》,上面記有「牛繼馬後」的預言,司馬懿又請星象家管輅占卜子孫運勢,管輅占卜的結果與《玄石圖》不差毫釐。司馬懿不解何意。後來他位居丞相之職,權傾天下。他手下有個將領叫牛金的,為他出生入死,立下殊勳。司馬懿忽有所觸,想起「 牛繼馬後」的預言,心裏十分忌諱,怕牛金將來會對子孫不利,就派人請他赴宴,酒中下毒,牛金為人坦蕩,哪里有提防之心?「飲之即斃」,就這樣稀裏糊塗地送了命。司馬師不解,問道:「牛金對父親忠心耿耿,奈何殺之?」司馬懿訓道:「讖書有預言,馬後有牛,不毒死牛金,子孫將有後患啊!」
司馬懿自此以為,牛金已死,子孫便可高枕無憂、坐享福貴了,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世事難以預料。司馬懿的孫子司馬覲襲封琅琊王后,其妻夏侯氏被封為妃子。夏侯氏人很風流,沒多久就與王府也叫牛金的一個小吏勾搭成奸,後生下了司馬睿。
此即史書所言,司馬睿並非皇族血脈,而是琅琊王府小吏牛金的兒子。只是因為有「牛繼馬後」的傳言,導致了戰將牛金被冤殺。後人遂戲謔地稱司馬睿為牛睿,比如明朝思想家李贄,就直稱東晉為「南朝晉牛氏」,而不稱司馬氏。
司馬睿15歲時,襲封琅琊(今山東臨沂縣北)王。八王之亂時依附東海王司馬越。因他的封國與司馬越的封國相鄰,兩人多有來往,結成盟友。司馬睿借助司馬越的勢力,先被朝廷提拔為員外散騎常侍,後拜為左將軍。當時琅琊郡的世族豪門王導,正在司馬越王府做參軍,「雅相器重,契同友執」,互相欣賞,遂成至交,這也為此後兩人重造晉室奠定了友誼的基礎。
八王之亂後期,司馬睿跟隨司馬越北討成都王司馬穎,在蕩陰之戰中大敗,司馬越逃回東海封國。司馬睿和皇帝百官均被俘,在大混亂中,司馬睿乘曉霧逃出鄴城,他南渡黃河,在渡口過河時,河吏正在大捕皇室子弟,懷疑司馬睿的身份,不准他過河。隨行的謀士宋典見了,急中生智,故意用馬鞭敲著他的後背,笑著說:「你這個看房子的,朝廷不准貴人通行,你怎麼也被攔住?莫非你穿得太好了?」河吏聽後,就以為他真是一名舍長,就予以放行。司馬睿跑到洛陽,接到他母親夏侯氏後,就慌慌張張地逃回封國去了。
307年,司馬越再度舉兵,最後打敗二王,從長安迎回晉惠帝后,獨掌了朝政。司馬睿受到重用,被任命為平東將軍、監徐州諸軍事,鎮守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司馬睿借機請求把王導留在自己身邊,司馬越答應了,王導被司馬睿任用為平東司馬,成了他須臾不離的高參。
但是,很快匈奴劉淵建立劉漢政權,兩次大舉圍攻洛陽,晉朝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王導遂向司馬睿獻計,說徐州為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不如避開戰亂向江東發展。司馬睿用王導之謀,上書司馬越,請求移鎮建鄴。而掌握西晉實權的司馬越看到北方局勢惡化,也有在江南留下退路的計畫,遂在313年,任命司馬睿為鎮東大將軍,都督揚、江、湘、交、廣五州諸軍事,渡江進駐建鄴,成為江南地區的最高統治者。
司馬睿移鎮江東,避開了北方的戰亂,保有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安定局面,便積極培植個人勢力,招收北來士人。自為一家,漸成氣候。而當時的北方則是「羌胡相攻,無月不戰」,北方人民在匈奴和羯族軍隊的殘酷屠殺中,紛紛扶老攜幼,向南遷徙。
有一首當時的民謠是這樣形容江南的富庶安定的:
永嘉世,天下災。但江南,皆康平。
永嘉世,九州空。余吳土,盛且豐。
永嘉世,九州荒。余廣州,平且康。
這說明永嘉之亂以後,與「白骨塗地」的北方相比,南方社會是多麼的穩定,正是奠定王業的基礎。
因此,當後來晉湣帝提拔他為左丞相,要他到京城去輔政,他藉口南方初定,堅辭不去。富庶的南方是他不忍丟棄的最主要的原因了!
司馬睿南渡時,北方的許多士族、大地主也攜眷南逃。而他們的宗族、部曲、賓客以及同鄉同裏之人,也跟著這些大戶南遷。一戶南遷大族光隨從動輒就有千餘家,人口數萬或數十萬不等。這次移民高潮形成了三大支流。其一為「秦雍流人」(陝西甘肅以及山西一部分),到達的地點是洞庭湖流域;其二為「司豫流人」(河南以及河北的一部分),到達的地點是鄱陽湖流域;其三為「青徐流人」(山東以及江蘇安徽一部分),到達的目的地是太湖流域。《晉書•王導傳》記載:「洛陽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可見規模之盛,史稱「衣冠南渡」,這是中原漢族歷史上的第一次大遷徙,前後持續了150年之久。移民帶來了深厚的中原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對江南的開發和民族的大融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影響深遠。
弱主開國
司馬睿雖是司馬懿的後人,但在帝室中處於「疏屬」地位。其祖父司馬伷為司馬懿小妾所生,為庶出之子。父司馬覲也不曾建樹功業,早已淪為皇室遠支。到他這裏,已是第四代了,皇家的血脈越來越稀釋了。在西晉皇族中,地位和名望都不顯要。逃避退讓,謙恭處世。按說,是當不了皇帝的,可歷史無規律可循。歷史就給了司馬睿這個機會,而且當的還是東晉的開國皇帝。何也?答案是:八王之亂給他提供了契機。
因為能夠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司馬諸王多已死去。他也因為勢單力薄,沒有過深陷入內亂,反而被派到江南去鎮守,成了有實力的一方藩王。一批北方的士族官員,包括最有名望的王導,追隨他到了江東。司馬睿聽從王導的意見,吸收大批士族地主到王府來,當時有106名士族子弟成為他的輔佐,號稱「百六掾」。當權的官僚們也都想方設法把自己的子弟、親屬安插到江南任地方官吏,以為將來自保之地。顯然,晉朝的政權,實際上已轉移到他這裏。
但司馬睿初到建康,江東世家豪族,根基深厚,向來傲視王侯,他們對南渡的士族有戒心,也對司馬睿這晉室疏屬,壓根兒瞧不上眼,罵他是北方「傖夫」,意即粗鄙的人。況且司馬睿的鎮東大將軍職銜,又為司馬越所封,正統何在?因此,司馬睿到江南後一個多月,南方大族中頭面人物都不來拜見他。眾所周知,魏晉是靠大士族支撐的王朝,若得不到南方士族的支持,司馬睿要想在江南立足,那簡直就是做夢。
問題不可謂不嚴重,智慧的王導為他想出了一條妙計。
當時,王導的族兄王敦,是揚州刺史,很有勢力,王導把他請到建康,如此這般的交代一番。
按江南風俗,3月3日,是傳統的修禊節。人們都要到水邊洗濯,除災祛病。這天,王導特意安排司馬睿乘坐華麗的轎子,高擎著琅琊王的旗號,奇戟林立,儀仗導前,鳴鑼開道,十分威武,浩浩蕩蕩到江邊參加這一活動。王導、王敦和從北方來的名士清流,一個個氣宇軒昂,騎著高頭大馬,前擁後呼,招搖過市,有意大造聲勢,抬舉司馬睿。建康城的市民何曾見過這樣氣派的場面,全城轟動,萬人空巷,爭相圍睹。
江南士族領袖顧榮、賀循等,聽到這個消息,就從門縫裏偷偷張望。見北方士族領袖王導、王敦等人,對司馬睿如此畢恭畢敬,極為震動,想不到司馬睿竟有如此威望,感到司馬睿就是北方大族將要擁戴的皇帝,不能不刮目相待。也生怕怠慢了司馬睿,便一個個從府第裏跑出來,迎立路旁,拜見司馬睿。
司馬睿連忙停下肩輿,下轎扶起他們,都是恭謹之態,毫無驕矜之色。顧榮等人莫不感佩涕零。
回城之後,王導對司馬睿說:「顧榮和賀循是江南士人的領袖,主公如果能請他們出山,就不怕其他人不來了。」司馬睿於是聽從王導的安排,立即派王導上門,禮聘賀循為吳國內史,顧榮為軍司兼散騎常侍。這樣,兩人都高高興興地接受了官職。一時江南世族紛紛歸附,如紀瞻、周圯、卞壺、劉超、張貽等,都成了司馬睿的幕賓。如此一來,不但提高了司馬睿在江南士族地主中的威望,也使司馬睿的勢力迅速壯大起來,這就為司馬睿成就帝業奠定了基礎。
司馬睿獲得了江南士族們的擁戴,心裏十分感激王導,贊道:「卿為今世之蕭何啊!」
所以,當湣帝被俘後,司馬睿才能迅速在江東開創新局面,成為晉代一位中興之主。王導居功至偉,史稱「晉中興之功,導實居其首」。王導實乃東晉政權的奠基人,當時被稱為「江左管夷吾」。此時,尚在北方守衛故土的西晉地方官員如劉琨、段匹磾、劉翰等180多人,也都上書司馬睿,勸他登基。由此可見,這時候的南北民心,早已把司馬睿視為晉朝的正統所在,盼他能夠出面結束中國的混亂局面。
司馬睿得到南北士族的共同擁戴,遂於318年4月26日稱帝,是為晉元帝,改元太興。宣佈大赦天下,文武百官都官升二級。漢民族有望了。但五胡民族心裏酸溜溜,因東晉草創,傳國玉璽還遺失在北方,趙漢和前趙的民族政權,便戲稱他為「白板天子」,極盡譏笑之能事。
由東晉的開國可以看出,其政權基礎是西晉門閥士族統治的繼續和發展。司馬睿本身並無權力,王導總馭朝政,王敦總管軍事。一文一武,牢牢控制住了東晉的統治權。史載,司馬睿登基之日,姿態非常謙恭,因為他深知晉室復興,要倚賴于王導。他稱王導為「仲父」,竟要與王導同坐禦床,接受百官朝拜,王導堅決辭謝,言道:「若太陽與萬物處在一個位置,蒼生何以仰照!」
王導在東晉政權中的特殊地位,由此可見一斑。當時天下有言:「王與馬,共天下」。意思就是琅琊王氏同皇族司馬氏共同掌握東晉的大權。一個「共」字,就定下了東晉政權離不開世家大族支持的調子。
新亭對泣
東晉建立初期,面對北方殘破的河山,司馬睿和王導也起躍馬中原重整秩序的雄心。在他們的心中,江東只是寄籍。加之江東士族與北方士族相比,佔有天時地利的優勢,司馬睿對此不能不有所憂戚,常有寄人籬下之感。這從他和顧榮的一次談話中,就可以看出他這種不安的心態。他說:北士來此,只是暫寄南人國土,心常懷慚。
據《世說新語》記載,北方南渡士人,經常悲歌聚會,慷慨陳詞,對國土淪喪於異族之手,無不痛徹肺腑。有一次過江的諸名士趁風和日麗的天氣,到新亭飲宴,周顗歎息道:「風景殊好,而山河殊異。」名士們都哭了起來,王導勃然變色道:「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名士們聽了都停止哭泣。
這是一則非常有名的故事,南渡士族的家國之悲、北伐之志躍然紙上。按說,士人有此復國的志向,司馬睿和王導如果積極收攏人心,以江南雄厚的財力為基礎,興師北伐,「克復神州」,打回老家就不僅僅是寫在紙上的美麗口號了;但遺憾得很,不管是司馬睿也好,還是王導也好,都無北伐之意。他們之所以高舉「戮力王室、克復神州」的大旗,也只是做做樣子,鼓鼓勁兒,無非是借此口號來凝聚北來士族支援司馬睿政權的一種策略而已。
司馬睿並無遠圖,只想做個偏安皇帝,王導也只是想建立一個以王氏為主導的小朝廷而已。他們的目光專注于江東內部的權勢分配上,對於那些真有北伐志願的慷慨悲歌之士,他們不但不支持,甚至打壓。
大臣周嵩曾上書勸晉元帝要整軍備武,收復失地,險些喪命。
士族熊遠針對南渡的「衣冠」們忘記故土父老,安於江南優裕的生活,更是直言犯諫,指出朝廷既無北伐復國之志,卻有耽於遊戲酒食之情。結果外放出京。
軍諮祭酒祖逖主張北伐最力,願帶兵殺賊。司馬睿不好拒絕,就對祖逖採取敷衍態度,只給了他1000人的糧廩和3000匹布,任為豫州刺史,讓他自募兵員,自造武器。祖逖就召集自己的親戚朋友千人,在路上又收集2000名壯士,誓師北伐。祖逖擊楫中流,慷慨流涕,矢言不收復淪陷的山河,決不再過此江。狹路相逢勇者勝。祖逖帶著這3000壯士,屢次大敗石勒軍,盡復黃河以南全部失地。正當祖逖準備渡河,收復河北時,晉元帝卻派戴淵為征西將軍取代祖逖,以致收復的失地又盡數丟掉。祖逖仰天悲憤,真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遂感到前途無望,於321年憂憤而死。
因為在司馬睿和王導的眼中,東晉之初,對政權威脅最大的,並非北方的異族,而是南渡的僑姓士族和江東的土著士族之間的矛盾。江南大族自孫吳以來,勢力強大,盤根錯節。吳郡的朱、張、顧、陸,會稽的虞、魏、孔、賀是著名的大姓。西晉滅吳,他們的勢力並沒有被摧毀。甚至在司馬睿到建康之前,義興大族周圯、陳敏和錢繪等,都曾起兵割據自守,此即史家所謂 「三定江南」,由此可以看出他們的力量。王導很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就極力拉攏南方的世家大族。可以說,王導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了致力於調和南北士族的矛盾上。至於北伐收復失地,當然就居於次要位置了。這也是王導為後人詬病的地方。在新亭之上那麼慷慨激昂,在東晉也有至尊地位,但對於北伐,他卻是從來都不曾身體力行過的。
至於晉元帝司馬睿,在穩定了皇位以後,便開始對「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不滿了,尤其對於掌握軍權的王敦,畏忌很深。因此孜孜於心的,就是如何挖空心思地削弱王氏勢力,擴大王權。心思當然也不在北伐上了。且為了平衡王導的權勢,便引劉隗、刁協以及江南士族戴淵等為心腹,暗中做軍事部署。這樣,剛剛建立起來的偏處一隅的東晉王朝,就充滿了不祥的陰雲。
王敦亂晉
琅琊王氏,素稱天下第一世族,名第高貴,非等閒世族可比。司馬睿就是在琅琊王氏及其他北方幾個強大士族的支持下,建立了東晉。東晉統治集團內部最大的矛盾,就是帝室和幾個世族以及南北士族之間的矛盾。雖然北方士族在政治上優於南方士族,但南方士族在經濟上要強于北方士族,南北士族之間勢力基本平衡。皇帝是旗號,南北士族無不尊帝。最初的東晉政局因此呈現出安定的局面。假如晉元帝不干涉強大士族的權利,唯安享尊榮而已,那麼,這種安定的局面會持續很多年。否則,士族必然反彈。
果然,晉元帝為了削弱王家的勢力,便有意起用北方低門第的士族劉隗、刁協,又起用南方士族戴淵作將軍,顯然,這一方面侵犯了王氏的勢力,另一方面也有打破南北士族之間勢力均衡的趨勢,自然遭到了以琅琊王氏等幾個強大的北方士族的激烈反對,322年,危機終於爆發。王敦叛亂了。
表面看,似乎是具有政治野心的王敦,不滿晉元帝疏遠王導,實際上是高名第士族與一般士族之間、南北方士族之間利益衝突的結果。
王敦此人,性格殘忍,是個強悍人物。我們可從《晉書》以及時人的筆記記載中,看出王敦冷血的一面。
當時西晉士人競以奢侈相尚,晉武帝舅舅王愷尤擅揮霍,府中日夜焰燭高燒,賓客盈門。王導、王敦兄弟自是他的座上賓。一次宴飲,一個吹笛子的樂妓在吹奏胡笳侑酒時,偶有音律稍不合節拍,王愷即命人當庭打死。座上客無不大驚失色,罷酒規勸,唯獨王敦神色自若,飲酒如常,就跟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
還有一次,也是在王愷府裏做客。也是樂妓演奏曲子,美女環侍侑酒。王愷規定,客人一定要盡興喝酒,不然拿伺候的美人問罪。有一個客人不會飲酒,勉強飲了半盞。王愷遂大怒,認為這是美人沒侍候到位,怠慢了客人,丟了自己的臉面,立即命人把勸酒的美女殺了。見此情景,本不會飲酒的王導,怕敬酒人獲罪,也多次勉為其難地喝幹。可酒量過人的王敦,卻故意不喝。王愷一連殺了三個美人,王敦卻始終無動於衷,像雕塑一樣坐著不動。王導連忙拉著王敦,告辭而出。路上,王導責備王敦不該這樣冤殺美人,王敦冷冷道:「他殺自家人,關我何事?」
王敦的冷酷,由此可見一斑。如此性格的人,也必不能久居人下。因此,當最初王導要擁立司馬睿為帝時,王敦就不同意,想立一個歲數小的,便於控制,是王導的堅持,司馬睿這才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因此,打一開始,王敦就沒把晉元帝放在眼裏。加之他的政治野心越來越膨脹,說話辦事無不盛氣淩人。晉元帝也就越來越容忍不了他的專權跋扈的作風,就處心積慮地想把王導、王敦兄弟壟斷的朝政奪回來,於是開始寵信劉隗、刁協等一班佞人。晉元帝這也是病急亂投醫,他雖知道劉隗、刁協的個人品質不好,為士林所不齒。可幾個北方士族都聽王導的,因此引劉隗、刁協為心腹,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意味。從此,便有意疏遠王導,並暗中進行軍事部署,試圖最終全面剷除王家勢力。
恰巧湖州刺史空缺,王敦便推薦從事中郎將劉頒出任,禦史中丞劉隗就給元帝出主意,讓他派心腹鎮守。元帝於是就委派宗室、譙王司馬承擔任湖州刺史,並同時任命劉隗為鎮北將軍,戴淵為征西將軍取代祖逖,分駐合肥和淮陰,名義上是要積極準備北伐,實際上是防備王敦的作亂。晉元帝此舉,目的只是為了鞏固皇權,致使黃河以南所收復的失地又得而復失,祖逖因此氣死。
王敦得知是劉隗作梗後,就寫了一封信威嚇劉隗:「天下安泰,帝業才能興隆。而今庸人自擾,天下怕是進入多事之秋了。」劉隗針鋒相對道:「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我唯知效忠王室,盡心王事而已。」王敦自此深恨劉隗等人,也在暗中做著叛亂的準備。
他上書元帝,為王導打抱不平,說:「陛下曾說過:‘我與二王,是管鮑之交’,言猶在耳,該不會一朝而終吧?」言辭之咄咄,連王導也覺不妥,就將奏書密封後退回王敦處。王敦再次上奏,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要叫司馬睿知道他家的不滿。
那段時間,王敦激怒迸發,以酒澆愁,醉後常拿一隻玉如意,敲擊唾壺,借吟誦曹操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未已」以抒發憤懣的情懷,致使壺嘴為之碎裂。
晉元帝永昌元年(332年)5月,唯一使王敦畏怯的祖逖齎志而沒後,王敦便認為自己就是當世唯一的豪傑了,便假借「清君側」的名義,先發制人,從武昌起兵。上表討伐劉隗、刁協等。王導為保全王氏家族的利益,消極抵抗,暗助王敦。建康軍事力量薄弱,劉隗、刁協、戴淵的抵抗,也一觸即潰。王敦輕而易舉地就攻入了建康,縱兵劫掠。周顗、戴淵、刁協等人被殺,劉隗投奔前趙的石勒。
刁協和劉隗一死一逃,宮中宿衛也早已四處逃散,元帝淒涼地坐在宮中,一籌莫展。元帝脫下黃袍,穿上朝服,對尚侍立在側的兩位侍中歎息說:「王敦想要我的王位,只管及早言明,我退還琅琊,自當讓賢,何至於如此擾亂百姓呢?」最後,元帝派王導及百官去跟王敦講和,要他退兵。王導遂撇開百官,私下裏跟王敦進行了一次密談。
王敦退兵的條件是:一要大赦他起兵的罪名;二要晉升他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隸尚書事,封武昌郡公,領江州牧。晉元帝沒有辦法,只得一一照辦。
王敦起兵的目的,就是要篡權,因此,他對王導說:「朝廷中刁、劉餘黨還在,我看得斬草除根。主位移動與否,另當別論,但朝政務必得改革。」王導知道他心懷不軌,就勸他說:「朝廷經過這次變故,也勢必悔過了。只要不再疑忌我們兄弟,我們的祖業得以為繼,我看就到此為止吧!」王敦這才打消了廢立之事,東晉危而復安。
但他的權勢卻膨脹起來了,他不經過朝廷同意,就擅自任免了一批大臣和州郡長官,也根本不去朝見晉元帝,一切安排妥當後,就直接帶兵返回武昌。
司馬睿見無法動搖王家的勢力,於當年11月,憂憤而死。太子司馬紹繼立,是為晉明帝。
晉明帝聰明英武,為改變東晉主弱臣強的局面,他從即位之初就在做著努力。他命華恒為驃騎將軍,都督建康水陸諸軍事,命郗鑒為安西將軍、兗州刺史,都督揚州、江西軍事,西鎮合肥,防范王敦的意圖非常明顯。
王敦於是進行了第二次叛亂。明帝太寧元年(323年),王敦移鎮姑孰(今安徽當塗),正謀起兵,奪取建康。可正在這時,王敦病倒了。太寧二年7月,明帝乘王敦病重,決定先發制人。但明帝因擔心眾人懼怕王敦餘威,便假稱王敦已死,下詔歷數王敦罪行,並任命王導為大都督,傳檄征討。王導此時與上次的態度相比,大相徑庭,明朗且堅決,宣稱「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聲明討逆。王敦首戰失利,不久,便憂憤而死,餘黨立即作鳥獸散,叛亂得以平息。
王敦臨死,對羊鑒及其子王應囑咐道:「我死後,宜即刻立王應為帝,先立朝廷百官,然後再安排葬事。」而王應是一個紈絝子弟,扶不上牆的一堆污泥,他將王敦的屍體用席子一裹,塗上防腐油蠟,草草的埋在議事大廳下麵,就與一幫公子哥們上街狂飲豪賭去了。
晉明帝平叛之後,餘恨未消,掘出王敦的屍體,焚毀衣冠,綁赴刑場,砍頭示眾,算是報了父子兩代帝王被欺負的仇恨。
門閥世族
東晉朝廷對在戰亂中大量南下的北方大族和流民,設置僑州、郡、縣,一仍北方動亂之前的政治格局,以維護僑遷士族的特權和利益。北方原有的徐、兗、青、司、豫、雍、秦、幽、冀、並等州,在南方也都有相應的僑州。其中大族的顯姓就有100多家,這百家大族就是東晉政權的支柱。司馬睿到南方後,即以王導為謀主。在王導的建議下,司馬睿最初大量啟用北方大族,使北方士族在政治上長期淩駕于南方士族之上。
在門閥政治中,門閥士族對皇權起著限制和制衡作用,門閥之間也互相制約。皇權離開門閥士族的支持,就會傾覆;反之,門閥士族如果拋棄皇權,也就不能和平相處,大家共同遵守著這一遊戲規則,從而形成東晉門閥政治的特點。因此,當司馬睿試圖要打破這種格局時,無形中就侵犯了這些士族大家的利益,於是就發生了王敦的叛亂。而王敦的叛亂以及其後桓玄的叛亂,之所以不能成功,實際上也是高名第士族與一般士族之間、南北方門閥士族之間互相牽制和平衡的結果。
據《世說新語.仇隙》記載,當年元帝任用譙王司馬承為湖州刺史以防備王敦時,就為王敦之弟王廙所殺。王敦死後,司馬承的妻子才敢哭著對其子司馬無忌兄弟說:「是王敦假借王廙之手殺了你們的父親。我所以多年沒有告訴你們,是因為王氏門強,你們兄弟年幼,我不想因此使你們遭到災禍啊!」由此可見,琅琊王氏勢力之大,以至宗室也不敢道其殺親之仇,這正說明瞭門閥政治的特性:「主弱臣強」。
雖然東、西晉實行的都是門閥政治制度,但卻有著本質的區別。西晉是宗室諸王掌權,門閥士族多依附於其門下,更多的是作為皇權的裝飾品而存在。而東晉卻正好顛了個個兒,門閥士族成為權臣,宗室王公反倒要仰食於門閥士族了,皇權成了門閥政治的遮羞布。譬如當時隨晉元帝一起到江南的除他本人外,還有彭城王、汝南王、南頓王、西陽王,號稱「五馬渡江」。但這些宗室諸王,皆因不滿士族當權而先後喪命。可見皇權政治的衰落,門閥政治的強大。
琅琊王氏以後,猶有潁川庾氏、譙郡桓氏、陳郡謝氏等門閥士族相繼執政,這種主弱臣強的「共天下」之局一直終東晉一朝都不曾改變。
門閥士族擁有優厚的政治、經濟特權。只要憑藉門第,就可青雲直上,輕易位至公卿。當時的中央和地方的文武要職都由士族擔任,依舊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的格局,權力尤其集中在北方士族王、庾、桓、謝和江南士族周、陸、顧等七大家族手中。他們佔有大量的生產資料和社會資源,過著寄生生活,奢侈荒淫,為所欲為。但卻一代不如一代,逐漸退化,再無優秀人才出現,門閥士族也就日趨衰落了。
當門閥士族日趨衰落時,寒門士族卻在崛起。當時寒門士族出身的劉裕,憑著軍功,一舉成為北府軍將領,在推翻桓玄的門閥政治和鎮壓農民起義後,順利地掌控了東晉政權,終結了門閥政治的格局。而門閥政治的結束,也就意味著東晉王朝也到了謝幕的時刻了。
訂閱:
文章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