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
(西元916---1125年,共210年)
遼國是五代十國和北宋時存在的、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權。疆域東北到今日本海,南到今河北省霸縣、山西省雁門關一線,北到今色楞河、石勒喀河一帶。它為我國北部社會發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貢獻。
遼共有九帝,其中病死的六帝;在內爭中被殺的一帝;被暴動的奴隸殺死的一帝;國亡被俘後被殺的一帝。所附的應天后和蕭太后均為病死,東丹王耶律倍在內爭中失敗,逃往後唐,後被李從珂派人殺死。
而在遼朝滅亡之際和之後,遼貴族先後建立了了北遼政權(西元1122~1123年,共2年)和西遼政權(西元1124—1218年,共95年)其中北遼共有4個帝王(包括蕭德妃),其中病死的2帝;在內爭中被殺的2帝。西遼共6帝(包括感天后、承天后),其中病死的2帝;在內亂中被殺的1帝;被廢後病死的1帝;國亡被蒙古軍俘殺的1帝;後事不明的1帝。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太祖,名耶律阿保機(西元872~926年),小名啜裏只,漢名億。契丹族貴族,統一契丹八部稱帝。病死,終年55歲,葬于祖陵(今遼寧省林西縣木葉山)。
耶律阿保機,契丹族選刺部人,出身於耶律氏的貴族家庭。西元901年任本部的夷離堇(管理軍馬的官職),後 因戰功於西元906年升為於越(掌握部落聯盟軍、政大權韻官職),西元907年被選舉為契丹可汗。
西元912年,他平定了反對他的耶律刺葛等內亂,以獻食鹽給本地七部反對派首領,並邀犒勞,備“牛酒會鹽池”,暗設伏兵,殺盡了諸部大人,統一了契丹8部,並控制了鄰近的女真,室韋等族。西元916年自稱天皇王,建立起契丹奴隸主政權,定都上京(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巴林左旗附近),建年號為“神冊”。
耶律阿保機稱帝后,於923年攻取營(今遼寧省朝陽縣),平(今河北省盧龍縣)等州。西元924年率軍西征,平服了漠北阻蔔等部。在位期間,任用漢人韓延徽等,改革習俗,建築城郭,製作契丹文字,發展農業生產,開展商業貿易,推進了契丹政權的封建化過程,成為當時我國北方的—個強大政權,給五代各政權及以後的宋朝以很大的威脅。
西元926年正月,耶律阿保機統兵攻滅了渤海國,並將它改名為東丹國,派太子耶律倍鎮守。七月,率軍回國途經扶餘城(今吉林省四平市)時,于辛巳日病死。耶律阿保機死後諡號為太祖。
遼應天后(述律平)
應天后,名述律平(西元879~953年),契丹名月理朵,回鶻族述律部人。遼太祖阿保機皇后。耶律阿保機病死後稱制。執政2年,病死,終年75歲,葬于祖陵。
應天后述律平,父名婆姑,先世回鶻人,契丹遙輦氏之墩官,母為契丹勻德實女。西元907年被阿保機尊為地皇后。述律皇后果斷有智謀,多權變。西元924 年太祖率軍西征黨項,室韋族黃頭,臭泊二部襲擊阿保機後軍,述律氏冷靜觀察,勒兵以待,趁敵不意,指揮軍隊擊敗了他們。
一次,幽州(今北京市)藩鎮劉守光派韓延徽前來契丹求援,阿保機見到韓延徽,“怒其不屈,使牧馬於野”。但述律皇后認為韓延徽是個賢才,經她勸說,太祖留用了韓延徽。
太祖死後,述律皇后稱制,掌握了軍國大權。她為加強其統治,召集難以制服的諸將說:“你們受過太祖的恩德,應該去見他。”將他們連同他們的妻子一起殺死。後來又乘葬阿保機於上京木葉山時,述律皇后又殺了一批懷有二心的舊貴族,使契丹內部力量大減。
述律皇后不喜愛太子耶律倍,打算立次子耶律德光。她命令耶律倍、耶律德光乘馬立帳前,向諸將領說:“我對兩個兒子都疼愛,不知立他們二人誰繼承王位好,你們擁護立誰,就來給他牽馬執轡。”諸將很知道述律皇后的心意,爭著過來為德光牽馬執轡,大家都歡躍地說:“願事元帥天子”述律皇后說:“大家擁護德光為王,我怎敢違背” 於是廢黜太子而立次子耶律德光為為帝(即遼太宗)。
她不主張深入漢地南進中原,願在本土和北方遊牧民族中實行統治,這與耶律德光的南進政策大相徑庭。遼(契丹)大同元年(947年),耶律德光病逝于南侵北返途中,述律皇后知道太宗病死的消息說:“等待本土各部恢復像過去一樣強盛時,再葬你入土。”責怪太宗傾國南伐,耗竭財富,造成本部落不安。
在皇位的繼承上,她加封第三子耶律李胡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指使其擁兵自立,與在饒陽即位的耶律阮(太子耶律倍長子,即遼世宗)爭奪皇位。遼世宗率軍至南京,大敗李胡軍於泰德泉。述律皇后和李胡在潢水(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北峰整兵備戰,兩軍在攢水渡口隔岸對陣。後經大臣耶律屋質調停,她勉強答應由耶律阮即位。不久,她又圖謀廢黜耶律阮,耶律阮先下手為強,將她逐出上京,遷居祖州(今內蒙巴林左旗西南),于阿保機墓旁守墓。
述律平於西元953年死。死後諡貞烈。興宗時追諡淳欽皇后,又史稱應天皇後。
遼東丹王(耶律倍)
東丹王,名耶律倍(西元899~936年),小名圖欲。太祖耶律阿保機長子。為東丹王5年,被後唐李從珂殺死,終年38歲,葬於顯陵(今遼寧省北鎮縣醫巫閶山)。
耶律倍,太祖在位時,於西元916年立他為太子。耶律倍喜歡讀書,能用漢文寫詩作文,又愛好音樂,善於畫畫,崇拜漢族的文明,信儒學。有一次.太祖問他:“當了皇帝,應該祭天敬神。我想立廟祭祀有大功德的人,不知應該先祭祀誰?”耶律倍馬上回答說。“孔於是大聖人,應該先祭祀孔子。”太祖同意,馬上命令人建立了孔子廟,每年分春、秋兩季祭祀。
耶律倍不但有很高的漢族文化修養,還是一員統兵的戰將。西元919年,他跟隨太祖北征烏古、黨項,擔任先鋒都統,帶兵開路,一直打到天德軍(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以北)。西元924年,太祖西征,命令他留守京師。西元926年正月,又跟隨太祖攻滅渤海國,並改渤海國為東丹國,其都城忽汗(今吉林省鏡泊湖畔)改名為天福。2月,太祖任命耶律倍為東丹王,稱“人皇王”,改年號為“甘露”,鎮守東丹,使這一地區成為遼的一部分,並仿照漢族在東丹國建立了不少制度。
西元926年7月太祖病死後,原應由耶律倍繼位,但是,太后述律平不喜歡他,而中意于次子耶律德光。耶律德光當時又位居大元帥,手握重兵,已先後鎮壓了一些反對他繼位的貴族。耶律倍自知無力和他抗爭,只得對述律太后說:“大元帥眾望所歸,應該繼位。”述律太后自然同意,並於西元927年11月由耶律德光繼位為帝。耶律德光擔心耶律倍仍會和他爭奪皇位,就將他遷到東平府(今遼寧省遼陽市),派人監視著。耶律倍憤懣難忍,意欲離開契丹。後唐明宗李嗣源知道了他的處境,秘密派人來請他去後唐,他欣然答應。臨走前,他還寫了一首詩以抒發自己委屈出走的心情:
小山(指耶律德光)壓大山(指自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他把詩刻在一塊木牌上,豎在海邊,然後避過監視者,乘船浮海逃到後唐的都城洛陽。李嗣源熱情地接待了他,供給食宿,並賜以節度使的官職。他為了表示對漢族文化的崇敬,又改名為李贊華。
西元936年4月,後唐的李從珂發動兵變攻陷了洛陽,奪取了帝位,並派人謀殺了閔帝李從厚。耶律倍反對李從珂篡位,又為他故國的利益考慮,便秘密派人送信給耶律德光,建議耶律德光迅速出兵攻伐後唐。
西元936年閏11月,原後唐親契丹的節度使石敬瑭統兵攻打李從珂。李從珂兵敗,走投無路,決定自焚。他這時忽然想到了耶律倍,馬上派人去召他前來與他一起自焚。耶律倍拒絕前去,李從珂立刻派力士李彥坤趕到耶律倍的住處殺死了他,屍體後由一個和尚草草收葬。石敬瑭攻入洛陽後,為了討好契丹,親自為耶律倍服喪,以王禮重葬於洛陽郊外,由耶律德光遷葬于醫巫間山。世宗耶律阮即位後,又將耶律倍的墳墓稱為顯陵。耶律倍史稱東丹王,又稱人皇王。
遼太宗(耶律德光)
太宗,名耶律德光(西元902~947年),字德謹,小字堯骨,初名耀屈之。太祖耶律阿保機次子。太祖病死,他在太后支持下繼位。在位21年,病死,終年46歲,葬於懷陵(今遼寧省林西縣)。
耶律德光,西元922年,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曾率軍跟隨太祖攻克平,營等州和西征、東征,平服於厥裏等 部和渤海國。太祖死後,他在母親應天后的支持下,於西元927年11月壬戌日即位。西元937年改年號為“會同”。西元947年改國號為遼。
耶律德光即位後,不斷進攻漢族地區,掠奪財富和奴隸。西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叛,被後唐軍圍困在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石敬瑭向契丹求援,耶律德光便派軍隊為他解圍,並親自幫助石敬瑭攻滅了後唐。他對石敬瑭說:“我從三千里以外帶兵南下,一戰而勝,這是天意吧。我看,你應該領受南邊的土地,世世代代做我的屬國。”就改後唐為後晉,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並為遼國割取了燕雲十六州。他又設立了兩套統治機構,以“北面官”系統管轄契丹及其他遊牧民族,以“南面官”系統管轄燕雲十六州等地區的漢族居民。
後來,石敬瑭死了,他的侄子石重貴繼位,是為出帝。出帝不肯向契丹稱臣,只肯稱孫。耶律德光大怒,出兵攻打後晉。三年後(西元947年),耶律德光又親自統兵攻陷汴京,滅掉了後晉。
在中原地區,遼軍四出擄掠,給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中原軍民奮起反擊,到處襲擊、攻殺遼兵和官吏,奪回了被侵佔的城鎮,使遼軍無法立足。耶律德光歎息說:“想不到漢族人這樣難對付!”于同年4月率軍悻悻北撤,終於在半路上氣惱成病。到了欒城,病情轉危,于丁醜日死去。左右怕他的屍體因天熱而腐爛發臭,只得剖開肚腹,挖出內臟,洗清體腔,塞進了幾鬥食鹽,匆忙運回北方。中原人民將這具屍體譏稱為“帝耙”。
屍體運回遼國,應天后見了非但沒有傷心痛哭,反而恨恨地說:“你違抗我的意願去攻奪中原,弄得內外不安,只有等各部落重新統一得安寧後,我才能安葬你!”後來安葬於懷陵。
耶律德光死後諡號為太宗。
遼世宗(耶律阮)
世宗,名耶律阮(西元918~951年),小名兀欲,又稱烏欲、鄂約。太祖孫,太宗耶律德光侄,耶律倍長子。太宗病死後繼位。在位5年,於攻打後周途中被燕王耶律察割謀殺,終年34歲,葬於顯陵。
耶律阮,曾封為永康王。太宗病死于歸途中時,他隨行軍中。在宗室大臣耶律安摶、耶律吼、耶律窪等擁戴下,他於947年4月戊寅日繼位,改年號為“永祿”。
耶律阮即位以後不久,就將應天后和耶律李胡遷到祖州軟禁起來;又將後党貴族劃沒、楚補裏等處死。第二年,擁立他即位的一些貴族以他的妹夫蕭翰為首謀反,事情洩露,被耶律阮平服。西元947年,蕭翰又和東丹王安端密謀反叛,經安端子察割告密,耶律阮便將蕭翰處死,安端降職,察割得到重用。察割暗中也在密謀奪位,雖有臣下幾次要耶律阮採取措施,清除察割,耶律際卻說:“察割揭發了他的父親,如此忠於我的人,不會有二心的。”更封察割為燕王,十分寵信。
西元951年,耶律阮應北漢皇帝劉崇的請求,召集各部酋長商議出兵攻打後周,援助北漢。酋長們由於連年征戰,民力耗損,不願意南侵。耶律阮強令他們按期率眾南下,自己也統率本部人馬於9月到達歸化州的祥古山,晚上駐宿於火神澱。各部酋長也帶領人馬趕到這裏。癸亥日晚上,耶律阮祭祀太宗亡靈後,設宴招待群臣和各部酋長,喝得大醉,被左右扶入內帳。深夜,燕王耶律察割和偉王之子耶律嘔裏僧率領一班酋長沖入內帳,耶律察割舉刀砍死了沉睡中的耶律阮。
耶律阮死後諡號為世宗。
遼穆宗(耶律景)
穆宗,名耶律景(西元931—969年),小名述律,又稱兀律、舒斡。太宗耶律德光子,世宗耶律阮堂弟。耶律阮被殺後繼位。在位19年,被暴動的奴隸殺死,終年39歲,葬於懷陵。
耶律景,曾封為壽安王,後立為太子。世宗於西元951年9月被耶律察割殺死時,他正在軍中,急忙逃入南山。耶律察割想稱帝,卻遭到酋長們的反對。耶律景乘機與宗室大臣耶律屋質等帶兵圍攻察割。察割知道自己就要滅亡,索性把跟從耶律景圍攻他的諸將家屬捆綁起來說:“我死之前,先把你們殺了。”部將耶律敵律勸他說“沒有你除去了皇帝(耶律阮),壽安王怎能繼位呢,以這個為理由,他或許會免你的罪。”察割認為有理,就命令耶律敵律去為他自己說情。耶律敵律見了耶律景,卻又和耶律景商定了計策,回來假稱壽安王已經同意免罪,請察割出帳見面。察割信以為真,走出帳來,耶律景就密令弟弟耶律婁國上前兜頭一刀,把察割殺死在地,平了叛亂。9月丁卯日,宗室大臣們與酋長擁奉耶律景從火神澱進入幽州(今北京市)繼位,改年號為“應曆”。
耶律景在位期間,先後鎮壓了四次政變。對外因無力發動大規模的南侵戰爭,只是應北漢請求,出兵援北漢, 抵擋後周,以攻為守,維持現狀。
為了鎮壓奴隸的反抗,耶律景又設立了許多種毒刑,如射殺、燒死,砍手腳、爛肩股,折腰脛,劃口、敲碎牙齒、肢解、剁成肉泥等等。為了一些很細小的事情,他可以隨便殘殺貼身奴隸。西元965年3月,近侍東兒拿筷子,刀叉慢了些,耶律景就親手將他刺死。西元967年6月,他一次殺死了管鹿的奴隸44人。野蠻的殘殺激起了奴隸們的無比憤恨。西元969年2月己巳日,耶律景在懷州遊獵罷回到行帳,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廚子辛古等6個奴隸便奮起暴動,將他殺死。
耶律景死後諡號為穆宗。
遼景宗(耶律賢)
景宗,名耶律賢(西元948~982年),宇賢寧。世宗耶律阮次子,穆宗耶律景侄。穆宗被殺後繼位。在位14年,病死,終年35歲,葬於乾陵(今遼寧省北鎮縣醫巫間山)。
耶律賢,他聞訊穆宗於西元969年2月戊辰日被殺後,連忙與侍中蕭思溫等帶領1千兵士趕到穆宗靈柩前,次日(己巳日)黎明宣佈繼位,改年號為“保寧”。
耶律賢即位後,因長期患病,由皇后蕭綽執掌朝政。他在位期間,宋太宗試圖收復燕雲十六州,而出兵討遼。 耶律賢派大將耶律休哥迎戰。雙方在高梁河(今北京市大興縣東面)激戰,大敗宋軍,史稱高梁河之戰,也稱幽州之戰。
西元982年9月,景宗外出遊獵,病死于雲州焦山(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內蒙古豐鎮以南舊長城附近)。遺命由太子耶律隆緒繼位,大臣韓德止和耶律斜軫輔佐,軍國大事最後由蕭皇后決定。
耶律賢死後諡號為景宗。
遼蕭太后(蕭綽)
蕭太后,名蕭綽(西元953~1009年),小字燕燕。契丹族國舅部人。景宗耶律賢皇后,聖宗耶律隆緒母。攝政5年,實際掌權近40年。病死,終年57歲,葬於乾陵。
蕭太后蕭綽,遼國北府宰相蕭思溫之女。蕭姓家族在遼國是僅次於皇族耶律氏的大貴族,因兩族世世聯姻,共握政柄,稱為“皇家”與“後家”,蕭族被稱為國舅族。蕭綽自幼聰穎,頗通韜略,多有過人之處,既有契丹人的英武氣質,又有漢人的文采才華。西元969年被景宗選為貴妃,不久,冊封為睿知皇后。景宗因時常生病,就由她代理軍政大事,蕭綽起用賢能之材,重用漢族文人,任人不疑,賞罰分明。整頓吏治,使政治走向清明,國勢呈現蒸蒸日上的景象。又於西元979年的遼宋高梁河(位於遼南京城即今北京)之戰中大敗宋軍。當時,遼國百姓只知有蕭皇后,而不知有景宗。
景宗死後,聖宗即位,她被尊為皇太后,攝行國政。她信用大臣耶律斜軫,韓德讓(即耶律隆運),讓他們一起參預軍政大事的決策,蕭綽繼承並大大發展了自太祖阿保機時重用漢人、重視漢族文化的傳統,適應契丹族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社會需求,進一步仿效,吸取漢族的統治經驗、典章制度。988年,遼國正式仿唐朝制度開科取士,吸收更多的漢族知識份子進入政權。同時蕭綽派耶律休哥守燕。
西元986年,宋太宗再次派三路大軍攻遼,試圖收復燕雲十六州。蕭綽帶著聖宗親自到前線督戰,在歧溝關(今河北省新城縣西北)大敗北宋東路軍曹彬部,在朔州(今山西省朔縣)擊退北宋西路軍潘美部,挫敗了宋軍的進攻。從此,北宋對遼變攻勢為守勢。西元1004年,蕭綽和聖宗率領20萬大軍南下,直逼黃河岸邊的重鎮澶州(今河南省濮陽縣西南)城下,威脅宋的都城,宋真宗御駕親征,使宋軍氣士大振,給遼軍以沉重打擊。第二年初,遼宋雙方訂立“澶淵之盟”結束了遼宋戰爭。
西元1009年蕭綽病死。蕭綽死後諡號為承天后,史稱蕭太后。
遼聖宗(耶律隆緒)
聖宗,名耶律隆緒(西元971~1031年),小字文殊奴。景宗耶律賢長子。景宗病死後繼位。 在位50年,病死,終年61歲,葬于永慶陵(今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巴林左旗西北部)。
耶律隆緒,曾封為梁王。景宗在位時被立為太子。景宗於西元982年9月壬子日病死,他廠同月癸醜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統和”。
耶律隆緒即位時,年僅12歲,由蕭太后臨朝稱制。他受漢族文化的影響較深,嚮往漢族的封建文明,喜歡瀆漢文書籍,會用漢字寫詩。他曾親自“以契丹字譯自居易諷諫集,召眾臣等讀之”。聖宗極為重視記載了唐太宗時君臣問答的《貞觀政要》,認為唐太宗是“五百年來中國之英主”。
耶律隆緒親政後,在對內對外方面都做了不少重要的事情。對內,他大力選拔人才,知人善任,使統治集團內部相對穩定。他尤其注意重用有才幹的漢族官員。吸收更多的漢族知識份子進入政權。在他們的幫助下,進行了許多封建化改革,如提高奴隸的地位,使他們和平民相似,禁止殘殺奴婢。又修改了民族間的“同罪異論”法,“貴賤異法”法,奴主關係法及廢除兄弟連坐法。兄弟連坐法的廢除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明文廢除。其中涉及到家奴犯罪要送官府論處,主人不得擅殺。有一次,—個公主殺死了—個無辜的奴婢,耶律隆緒知道後,照舊下令將公主降為縣主,駙馬也受到處分。他又實行賦稅制度,讓農業奴隸一方面按田畝向主人交租;另一方面向政府納稅,稅錢可以折成粟稻交納,稱為“二稅法”,使農業奴隸成為封建生產關係中的農奴,促進了遼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使遼國實際上進入了封建社會。
對外方面,他通過戰爭,擴大了統治區域。他三次南下攻宋,二次攻打高麗。1004年,蕭綽,聖宗率領20萬大軍直逼黃河岸邊的重鎮澶州(今河南濮陽),遭到了宋軍的反擊。第二年,遼宋雙方訂立“澶淵之盟”。結束了遼宋戰爭。西元1013年,他又派兵征討烏古,西元1028年派兵攻甘州(今甘肅省張掖縣)回鶻。他在位期間,出現了遼國的鼎盛時期,遼人稱他為“小堯舜”。
西元1031年6月己卯日,耶律隆緒病死于大福河北岸(今地不可考)。耶律隆緒死後諡號為聖宗。
遼興宗(耶律宗真)
興宗,名耶律宗真(西元1016—1055年),宇夷不堇,小字只骨。聖宗耶律隆緒長子。聖宗病死後繼位。在位25年,病死,終年40歲,葬於永興陵(今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巴林左旗西北部)。
耶律宗真,曾封為梁王。聖宗在位時,於西元1021年立他為太子。聖宗於西元1031年6月病死,他於同月繼位, 改年號為“景福’。
耶律宗真為宮女耨斤所生,由聖宗皇后菩薩哥(齊天后)收養,母褥斤被封為元妃。耶律宗真16歲時即位,元妃立即自立為皇太后(欽哀後)。她為了謀奪政權,指使人誣告齊天后,要耶律宗真除去她。耶律宗真說:“皇后侍先帝40年,撫育我成人,本來應該為皇太后,現在沒有尊為皇太后,反而要加罪於她,這怎麼行呢!”欽哀後說:“她如果活著,是一個後患。”耶律宗真說:“皇后年老而又沒有兒子,雖然健在,也是無能為力的。”欽哀後見耶律宗真不聽她的話,就自行將齊天后遷到上京囚禁(次年害死),並處死皇后的親信大臣,然後臨朝稱制,奪取了政權。西元1034年,欽哀後又密謀廢黜耶律宗真,另立少子耶律重元。經耶律重元向耶律宗真密告,耶律宗真就先下手廢黜了欽哀後,遷她到慶陵軟禁起來(3年後迎回)。
他在位期間,於西元1042年,派使者劉六符等去宋索取土地,得到增納的歲幣銀絹後才甘休。西元1044年,他親自統領大軍,分幾路攻西夏,戰敗而還,遼夏談和。西元1055年7月,耶律宗真巡遊秋山,駐宿于南崖的北峪(今地不可考),起病。8月病重,己醜日死。
耶律宗真死後諡號為興宗。
遼道宗(耶律洪基)
道宗,名耶律洪基(西元1032~1101年),字涅鄰,小字查刺。興宗耶律宗真長子。興宗病死後繼位。在位46年,病死,終年70歲,葬於永福陵(今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巴林左旗西北部)。
耶律洪基,曾封為燕王。西元1052年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知惕隱事(官名)。興宗於西元1055年8月己醜日病死,他於同日繼位,改年號為“清寧”。
耶律洪基即位後,先後信用權奸耶律重元,耶律乙辛等,致使統治集團內部爭鬥趨於激烈。西元1063年7月,耶律重元假稱有病,想誘使道宗于出獵時順路去探望他,然後與子涅魯古乘機刺殺耶律洪蛙而奪位。宮人耶律良發覺此陰謀,由皇太后(仁懿後)轉告耶律洪基。耶律洪基不信,直至他派人去召涅魯古而被拘留脫逃回來,才派兵去平定了叛亂。
西元1075年,耶律乙辛為了篡權,誣告懿德皇后和伶人趙惟一私通,耶律洪基卻又不加查實,就逼令皇后自殺。西元1077年,耶律乙辛又誣告太子耶律溶謀圖搶位,耶律洪基又不顧太子百般申辯,將他囚禁了起來。不久,耶律乙辛派人暗殺了太子,謊報太子是病死的。耶律洪基要召見太子之妻,耶律乙辛又殺死太子妻子以滅口。直到西元1081年,耶律洪基才察覺上了當,便廢黜了耶律乙辛及其黨羽。西元1083年,他又處死私藏兵器、密謀外逃的耶律乙辛。
耶律洪基篤信佛教,廣印佛經和建築寺塔,勞民傷財,使社會矛盾激化,使遼國開始由強盛轉向衰落。
西元1100年12月,耶律洪基病倒。1101年正月,病重,吩咐由孫(太子耶律溶子)耶律延沼 繼位。甲戌日病死于混同江畔(今地不町考)。耶律洪基死後諡號為道宗。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
天柞帝,名耶律延禧(西元1075~1128年),字延甯,小字阿果。道宗耶律洪基孫。道宗病死後繼位。在位25年,國亡被金兵俘後病死(一說被金人殺死),終年54歲,葬於顯陵附近(今遼寧省北鎮縣醫巫間山)。
耶律延禧,太子耶律溶子。權宦耶律乙辛謀殺耶律溶後,又企圖謀殺耶律延禧。西元1079年初,道宗外出遊獵時,耶律乙辛請求把皇孫留下,以便乘機下手。北院宣徽使蕭兀納等提醒道宗注意皇孫的安全,道宗醒悟,攜皇孫同行,才避免了一次暗殺。
西元1080年初,道宗立耶律延禧為梁王,派勇士六人嚴密護衛他,並命令蕭兀納教導他。幾年後,耶律延禧被封為燕王。西元1091年,耶律延禧被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總北、南院樞密院事,加尚書令,並確立為皇位繼承人。道宗於西元 1101年正月病死,他於同月繼位,改年號為“乾統”。
耶律延禧即位後,祖母宣懿後和父親耶律溶得到昭雪,受耶律乙辛陷害的大臣也得以平反,耶律乙辛的黨羽被誅殺。但他在位期間,又信用蕭奉先、蕭德里底等佞臣,一味遊獵,生活荒淫奢侈,不理國政,致使宗室貴族之間的爭鬥愈演愈烈,人民起義此伏彼起,各部族首領也紛紛起兵反遼,遼統治趨於崩潰。西元1115年,金軍攻陷黃龍府(今吉林省農安縣)後,耶律延禧親自統領大軍前去征討,結果大敗而逃,上京等地也相繼陷落。
西元1121年,統兵副都監耶律餘睹等圖謀廢黜耶律延禧,立耶律延禧次子晉王耶律敖魯斡為帝。事情敗露,耶律餘睹叛遼降金。第二年,耶律余睹引金兵襲擊駐紮於鴛鴦泊(今河北省張北縣西北)的耶律延禧。蕭奉先獻計說:“餘睹此來不過是為了奪取晉王,乾脆把晉王殺了,他就死了心,自然會退兵回去。”耶律延禧就處死了無罪的晉王。這使貴族寒心,紛紛思叛。而耶律餘睹非但沒有退兵,反而引導金軍直逼耶律延禧行帳。耶律延禧只得率領衛兵5千人逃往雲中(今山西省大同市)。3月,金軍攻陷雲中,他又逃入夾山(今內蒙古土默特左旗北),南京(今北京市) 等地相繼失陷。
西元1124年冬,耶律延禧不聽耶律大石等人的勸阻,率殘軍出夾山,南下武州(今山西省神池縣)試圖收復山西州縣,又被金軍擊敗,許多部下投降了金軍。西元1125年正月,他經天德軍(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過沙漠,向西逃竄,路上水糧斷絕,只能吞冰咽雪以解饑止渴。2月,他好容易逃到應州新城(今山西省懷仁縣西)東60裏處,被金將完顏婁室追上俘獲。金太祖降封他為海濱王,不久改封為豫王。沒過多久,金人又將他殺死,並且驅趕馬群將他的屍體踩成一攤肉泥(一說於1178年病死),遼亡。
耶律延禧死後諡號為天祚帝。
在遼朝滅亡之際和之後,遼貴族先後建立了了北遼政權(西元1122~1123年,共2年)和西遼政權(西元1124—1218年,共95年)其中北遼共有4個帝王(包括蕭德妃),其中病死的2帝;在內爭中被殺的2帝。西遼共6帝(包括感天后、承天后),其中病死的2帝;在內亂中被殺的1帝;被廢後病死的1帝;國亡被蒙古軍俘殺的1帝;後事不明的1帝。
北遼
遼宣宗(耶律淳)
宣宗,名耶律淳(西元1063~1122年),小字涅裏。遼興宗耶律宗真曾孫。天祚帝兵敗逃入夾山,宰相等擁立他為帝。在位3月,病死,終年60歲,葬于永安陵(今 北京市香山)。
耶律淳,宋魏王耶律和魯斡子,封為郡王,曾出任節度使。西元1101年晉封為鄭王,又加越王。西元1106年為 南府宰相,徙魏王。父耶律和魯斡死,他襲職守南京(今北京市)。
西元1115年,天祚帝東徵兵敗,大臣耶律章奴等圖謀廢黜天祚帝,立耶律淳為帝,並派耶律淳的妻弟蕭敵裏去南京通知他。耶律淳卻堅決拒絕,並斬殺蕭敵裏,親自將陰謀報告天祚帝,平服了政變,被晉封為秦晉國王。西元1122年,金軍攻遼,天祚帝逃入夾山,消息不通。宰相李處溫,宗室大臣耶律大石,奚王回離保等將皇袍披在耶律淳身上,推擁他為帝,號為天錫皇帝,建年號為“建福”,降封天祚帝為湘陰王。耶律淳統治著燕、雲,平州及遼西,上京、中京等路,成為遼的實際政權。史稱北遼。
耶律淳稱帝后,以回離保為北院樞密使,耶律大石統帥兵馬。對外,他遣使赴北宋表示願意免除歲幣,締結和約。北宋不同意,並出兵攻討。耶律淳轉而遣使赴金,請求作為金國的附庸,以求得金的庇護。金國尚未答復,他就於1122年6月病死于燕。臨死前吩咐迎立天祚帝次子、秦王耶律定繼位,由李處溫等大臣輔佐,蕭德妃為太后,主持軍國大事。
耶律淳死後諡號為宣宗。
遼蕭德妃
蕭德妃(西元?~1123年),宣宗耶律淳皇后。宣宗病死,她主持國政。掌握政權2年。燕京失陷後投奔天祚帝,為天祚帝所殺。葬處不明。
蕭德妃,宣宗病死後被尊為太后,主持軍國大事,並遙立天祚帝子耶律定為帝,改年號為“德興”。
蕭德妃當政後,宋兵一度攻入燕京,後經遼兵死戰,才將宋軍逐出。不久,遼國大臣李處溫秘密聯絡北宋大臣 童貫,策劃挾持蕭德妃而獻地降宋。事情敗露,蕭德妃捕殺了李處溫。
西元1123年初,金兵攻遼。蕭德妃向金上表請求立秦王耶律定為帝,金兵不允,攻陷燕京。蕭德妃倉皇逃走,並思忖已立耶律定為帝,天祚帝總不至於降罪,便出古北口,經天德軍,趕到四部族(今地不可考)投奔天祚帝。天祚帝怨恨耶律淳自行稱帝而廢自己為湘陰王,當即命令左右將她捆綁起來殺死,並追廢耶律淳為庶人。
遼梁王(耶律雅裏)
梁王,名耶律雅裏(西元1094~1123年),字撒鸞。天祚帝子。在位5個月,病死,終年30歲,葬處不明。
耶律雅裏,留封為梁王。西元1123年10月,金兵圍攻青塚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南)時,他與兄弟們被圍。後秦王耶律定、許王耶律寧都先後被俘,他在硬寨太保特母哥護衛下脫身逃出,趕去與天祚帝會合。天祚帝打算逃往西夏,部下耶律敵烈苦勸無效,與特母哥等人劫奪耶律雅裏向北奔逃。5月至沙嶺(今地不可考),耶律敵烈擁立耶律雅裏為帝,改年號為“神曆”。
同年10月,耶律雅裏在查刺山遊獵,一天之內就獵取了黃羊40只、狼21只。因來往奔逐,勞累過度而病倒,不幾天死去。
遼耶律術烈
耶律術烈(西元?~1123年),興宗曾孫。梁王耶律雅裏於西元1123年10月病死後,耶律敵烈等立他為帝。同年11月,耶律敵烈的部下發動兵變殺死了耶律敵烈,耶律術烈也為亂兵所殺。在位僅20餘日。葬處不明。
西遼
遼德宗(耶律大石)
德宗,名耶律大石(西元1087~114B年),字重德。太祖耶律阿保機8世孫在位20年。病死,終年56歲。葬處不明。
耶律大石,遼天慶年間進士,通契丹文和漢文,善於騎術、箭術。曾任翰林承旨《契丹官名林牙》,所以他又被稱為大石林牙。後升為刺史、節度使。
西元1122年,天祚帝逃入夾山,他與回離保等立耶律淳為帝,並執掌兵權。金兵攻遼,他於居庸關被俘。西元1123年9月,他領兵逃出,投奔天祚帝。天祚帝責問他為什麼膽敢目無天子,立耶律淳為帝,他回答說:“陛下以全國的力量不能抵禦敵人,棄國逃跑,使百姓遭受災難。即使立10個耶律淳,也都是太祖的子孫,總比向敵人投降求饒強。”天祚帝無話可說,只得赦免了他。
西元1124年,天祚帝要出山收復燕雲等州,耶律大石勸阻說:“國勢到了這般地步,應該先養兵,等有適當的時機再出擊,切不町輕舉妄動。”天祚帝不聽。耶律大石眼見遼將亡在天祚帝手裏,毅然殺死了北院樞密使蕭乙薛等人,率領二百騎兵西走,于同年2月自立為王。
他進入西域,召集原屬遼國的7州18部部眾宣告說:“金國逼我國家,殘害百姓,侵佔城邑,迫使天祚皇帝逃奔在外。我如今仗義西來,要借助你們的力量擊敗敵人,拯救苦難中的百姓,恢復疆土,你們願意嗎?”各部都撥出兵馬歸他指揮,共得精兵一萬多人,組建成—支新的軍隊。
西元1125年2月,天祚帝被金乓俘獲。遼國滅亡,耶律大石依照他一貫的主張,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沒有輕易出擊金國,而是先向西方發展勢力。西元1131年(一說為1132年),耶律大石稱天祜皇帝,又以突厥習慣稱葛兒汗(一作古兒汗,均為眾汗之汗的意思),建年號為“延慶”。史稱西遼,又稱哈喇契丹,因崇尚黑色,也稱黑契丹。西元1134年,建都虎思斡爾朵(契丹語,意思為強有力的宮帳,在今蘇聯吉爾吉斯伏龍芝東)。西遼所行的禮儀制度,多與遼朝相同。
此後,耶律大石全力西征,擊敗了花刺子模(今蘇聯烏茲別克花拉子木州)、忽兒珊(今伊朗霍臘散省)等的聯軍,又分兵佔領可失哈兒(今新疆喀什市)等地,使西遼的疆域擴展為北起巴爾喀什湖,東南至和闐,西南達阿姆河,西起鹹海,東抵今新疆西部,成為當時與南宋、金、西夏並存的一個屹立於西北的強大王朝。
耶律大石建都虎思斡爾朵後,曾派出七萬騎兵東征,試圖復興遼朝。兵至喀什喀爾後,因沙漠所阻,牛馬死亡很多,難以再前進,只得回師。西元1143年,耶律大石病死。
耶律大石死後,依照漢族的禮制,立廟號為德宗。
遼仁宗(耶律夷列)
仁宗,耶律夷列,生卒年不詳,德宗耶律大石子。西元1150年感天后還政於他,他即位。第二年改年號為“紹興”。 西元1163年,耶律夷列病死,在位13年。臨死前他命令妹妹耶律普速完監國。
遼末主(耶律直魯古)
末主,名耶律直魯古(西元?~1213年)仁宗耶律夷列次子。仁宗死後,由承天后執政。承天后被殺後繼位。在位34年,被迫讓位後病死,葬處不明。
耶律直魯古,其父仁宗死時,他還年幼,由承天后執政。承天后於西元1177年被殺,他即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天禧”,稱古兒汗。
耶律直魯古在位朗間,一味娛樂遊獵,不理政務,致使政治腐敗,社會矛盾激。不久,花刺子模和撒馬爾幹等與乃蠻部汗屈出律相呼應,進攻西遼。西遼內部內亂不止。西元1211年,耶律真魯古外出遊。獵時,屈出律率領8千人馬設伏俘虜了耶律直魯古,並逼他讓位,稱太上皇,退居刮宮。
西元1213年,耶律直魯古病死。耶律直魯古史稱末主。
屈出律(古出魯克)
屈出律(西元?~1218年),末主耶律直魯古所屬部落汗。後逼末主讓位而自立。在位7年,被蒙古軍追殺。葬處不明。
屈出律,又稱古出魯克,乃蠻部太陽汗子。西元1204年,其父被元太祖鐵木真(即成吉思汗)俘殺後,他率殘部逃出,於西元1208年逃入西遼,被耶律直魯古收留,授以汗號,勢力漸漸強盛。不久,他見到西遼統治動搖,花刺子模等正在醞釀進攻西遼,又得知乃蠻部眾仍然散處山中,便請求東歸收集殘眾,企圖伺機篡遼。他對末主耶律直魯古說:“我離開自己的部落和人民已經很久了,聽說部眾和軍隊流散在葉密立、海押立和別失八裏一帶,如果他們知道我還活著,都會聚集起來抗擊敵人,請讓我去召集他們。我只要是活著,就一定忠誠於你。”耶律直魯古答應了。還把女兒嫁給他。
屈出律東歸收集餘眾,組成軍隊,與花刺子模等分東西夾擊西遼,並乘西遼內亂之際,俘執直魯古,奪取了西遼政權,仍用西遼國號。
屈出律篡權後,用武力強迫境內的回教徒改信佛教,改穿契丹服裝,又在每一民家安置一名兵士住宿。這激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政權始終不穩。
西元1218年,蒙古軍隊在者別統領下進攻西遼,屈出律慌忙從喀什喀爾城中逃走。蒙古軍進入西遼後,下令各地居民可以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回民也就支持蒙古軍,奮起殺死了住在各家的西遼士兵。西遼的不少官吊也紛紛投降,有的還引導蒙古軍隊追擊屈出律。屈出律終於在撒裏黑昆山谷(今新疆塔什庫爾幹)被者別追殺,西遼滅亡。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3月22日星期六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