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3月3日星期一

西周朝各王事略

周成王
成王,名姬誦,生卒年不詳,武王子,武王死後繼位,在位37年,病死,終年50歲。葬于畢原。
姬誦繼位時,年僅13歲,由叔父周公旦攝理政事。

文王第三子管叔鮮和第五子蔡叔度見周公代行天子職務,心懷妒忌,就傳出流言蜚語,說周公企圖奪取王位。商紂王之子,封于殷的殷君武庚就乘機拉攏管叔鮮和蔡叔度,聯絡淮夷,一起舉兵反叛。周公出師東征,經過3年苦戰,終於殺死了武庚和管叔鮮,俘虜和放逐了蔡叔度,從而平定了叛亂,安定了大局。

周公平定武庚、管、蔡之亂後,便將他們所管轄的殷遺民一分為二,一部分封給了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封於商丘,國號宋。另一部分則分給成王的叔父康叔,封于殷商故墟,國號衛。

姬誦親政後,繼續大封諸侯,以拱衛周王室,同時加強對新征服地區的統治,建立起以周王室為主幹的宗法制度。在位後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對他的頌聲四起。

後來,姬誦病倒,擔心兒子姬釗不能勝任國事,就命召公、畢公用心輔佐。從此,這種帝王臨終前將嗣君託付給宗室或大臣的命令,就稱之為顧命,受託付的宗室或大臣稱之為顧命大臣。不久,姬誦病死。

姬誦死後的廟號為成王。


周康王
康王,名姬釗,生卒年不詳。成王子,成王死後繼位,在位26年,病死,葬于畢原。

姬釗繼位時,召公、畢公為他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儀式。召公、畢公還率領諸侯,陪姬釗來到祖廟,把文王、武王創業的艱辛告訴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誡姬釗要節儉寡欲,勤理國事,守住祖先的基業。

姬釗在位時,不斷攻伐鬼方(今陝西省西北部)和東南各地,掠奪奴隸和土地,分賞給諸侯、大夫。在一次大戰中,周軍俘虜了犬戎兵士13000多人,為了慶祝勝利,姬釗賞給參戰的貴族孟以1700多俘虜,作為奴隸使用,並將此事用文字鑄在鼎上,這只重500多斤的鼎在清朝中期被發掘出來,至今還陳列在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裏。

姬釗在位期間,國力強盛,天下統一,經濟、文化繁榮,社會安定,史書載,“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 後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年的統治譽稱為“成康之治”。
姬釗死後的廟號為康王。


周昭王
昭王,名姬瑕,生卒年不詳。康王子,康王死後繼位。在位19年,因擾害百姓而被船民設計淹死。葬於少室山(今河南省登封縣嵩山中的少室山)。

姬瑕自幼養尊處優。即位後又沒有賢能的大臣勸諫、輔佐,所以生活很快就奢侈荒唐起來。他酷愛奇花異草,飛禽走獸。不少佞臣就投其所好,今天奉獻珍禽,明天貢上異獸,以博取賞賜和升官。有時,姬瑕一聽得什麼地方有珍禽異獸,立刻扔下朝政不顧,趕去捕獵,弄得政治昏暗,國力衰落,有些諸侯了開始不大聽從他的命令,中斷了貢奉,昭王還是毫不檢點,一味對他們出兵討伐,勞民傷財。

姬瑕即位後的第十九年,臣下在奏告說,南方有一名為越裳氏的部落,出產一種羽毛潔白、肉味鮮美的珍禽,名叫白雉雞,成王時,越裳氏常拿來進貢,如今南方的楚國強盛起來,不再聽命于天子,交通阻隔,越裳氏也就中斷了進貢。姬瑕大怒,馬上親自統領大軍南征楚國,一路上強征人民運輸糧草,撐船拉纖,供應精美的食品和醇酒,徵用了漁民的船隻,用完了還要將船鑿沉,人民怨聲四起。

姬瑕渡過漢水,進攻楚國都城丹陽(今湖北省枝江縣),屢攻不克。恰巧楚王擔心敵不過周天子,派人前來請罪。昭王就順水推舟,斥責了楚王一番,然後在楚國境內搶劫了百姓的大批財物,聲稱戰勝而班師回朝。

姬瑕一路遊獵,回到漢水邊上,命令部下再次強征民船,船民含憤挑出了一些船隻,將它們拆散了再用膠水粘合起來,又用彩色圖案氫痕跡掩蓋起來。讓姬瑕的部下將這些船搶走。姬瑕和將士登上船隻,裝滿了車、馬、財物,啟船過河,船行到江心,膠水經江水浸泡溶解,船板紛紛散裂,船隻下沉,姬瑕和隨身大臣也跌落在江中,姬瑕不識水性,穿著又很笨重,落水後掙扎了幾下就直往下沉,姬瑕的車夫辛游靡熟識水性,力氣又大,拼命遊過去救駕,無奈江面上浮滿了人、馬、物品。等他一一排開,好不容易遊過去拉住姬瑕,姬瑕已不省人事,等拉上岸來,姬瑕已經腹脹如鼓,氣絕身亡,大臣們覺得姬瑕這樣死不體面,不能公佈真相,就草草地將他埋葬,並對外謊稱是急病而死的。


周穆王
穆王,名姬滿,生卒年不詳,昭王子。昭王死後繼位。病死,葬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25裏處。

姬滿在位期間,命甫侯制定《甫刑》,又出兵征伐楚國,直達九江。後來又聯楚滅徐,西征犬戎,俘獲犬戎五王,將犬戎的一些部落遷到太原(今山西省西南部),開闢了通向西北的大道。
不久,姬滿開始西巡。據說姬滿曾以造父為國夫,駕著8匹千里馬,帶著7隊選拔出來的勇士,攜帶供沿途賞賜用的大量珍寶,先北遊到今天的內蒙古境內,再折向西巡,經過了今天新疆境內的許多名山大川,到了西王母國,受到了西王母的隆重接待。西王母在瑤池為姬滿設宴,飲酒吟詩,共頌友誼,又登演山眺望遠景,姬滿還在山頂大石上刻了“西王母之國”五個大字,和西王母一起種了一棵槐樹,作為紀念。然後,姬滿繼續西進到大曠原(今中亞細亞的吉爾吉斯草原),採集了許多珍禽異獸後,返程東歸,回到鎬京。

姬滿西巡歷時兩年多,行程35000多裏,是歷史上偉大的壯舉。沿途經過許多邦國,受到各地人民的熱情招待。這說明我國的地域當時已經相當遼闊,中原的華夏族和西部各族之間,很早就相互友好,關係密切,共同創造著中國的文明。

姬滿病死于南鄭(今陝西省渭南縣)祗宮。

姬滿病死後的廟號為穆王。


周共王
共王,名姬黳扈,生卒年不詳。穆王子,穆王死後繼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畢原。

姬黳扈繼位時,國家因穆王遠遊,耗費了巨量財富,弄得國家財政十分空虛,經濟上漸漸難以支持。但是,在許多場合又不得不維持著天子的架子。如為了表示賞罰分明,共王不得不將都城附近的土地陸繼分封給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來越小,收入越來越少。周王朝開始衰落下去。

姬黳扈病死後的廟號為共王。


周懿王
懿王,名姬堅,生卒年不詳,共王子,共王病死後繼位。在位10年,病死,葬處不明。

姬堅生性懦弱,繼位後政治日趨腐敗,國勢更加衰落,由於西戎屢次進攻,他被迫將都城遷往槐裏(今陝西省舉平縣東南)。

姬堅死後的廟號為懿王。


周孝王
孝王,名姬辟方,生卒年不詳,共王弟,懿王叔。懿王病死後奪位。在位10年,病死,葬處不明。

懿王病死,理應由太子姬燮繼位,但是太子懦弱無能,能幹的姬辟方就乘機奪取了王位。

姬辟方即位後,一心試圖複舉周朝。他先振興軍力,在汧水、渭水之間的草原上開闢了一個大牧場,用重金招募行家來養馬。有個應募者名叫非子,養的馬匹匹膘肥腿壯,一年下來,馬的匹數增加了一倍多,姬辟方十分滿意,就將秦地幾十裏的土地封給他,做了附庸于鄰近大諸侯的小國國君,這就是日後統一中國的秦朝的發源地。但姬辟方沒有能等到實現振興周室的理想,就病死了。

姬辟方死後的廟號為孝王。


周夷王
  夷王,名姬燮,生卒年不詳。懿王子,孝王侄孫。孝王死後繼位。在位30年,病死,葬處不明。

姬燮,原為懿王太子,懿王死,就由他繼位,但他懦弱無能,被懿王叔孝王奪取了王位。孝王病死,諸侯又依據父子子繼的定例,扶立他為帝。

  姬燮對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諸侯禮拜的慣例,變為朝見時步下堂來和諸侯相見,天子的威嚴了就大為下降。他在位朝間,被穆王遷居太原一帶的犬戎不斷地反叛,姬燮幾次派兵征討,都未能根除。

  姬燮繼位後的第三十年,病倒,立子姬胡為太子。翌年姬燮病死。

  姬燮死後的廟號為夷王。


周厲王
厲王,名姬胡(?--前828年),夷王子。夷王病死後繼位。在位37年,在“國人暴動”中被驅逐出都城,後淒涼病歿於彘(今山西省霍縣),葬於彘。

姬胡繼位後,認為父親夷王在位時,對諸侯大夫過於寬和,決心以嚴酷的手段來懾報臣下。不久,他就藉故烹殺了齊哀公。

姬胡又貪財好利,千方百計地搜刮人民。有一個臣子叫榮夷公,教唆厲王對山林川澤的物產實行“專利”,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平民(國人)進山林川澤謀生。姬胡聽了很中意,置大臣的規勸和平民的反對于不顧,推行了“專利”。

平民被斷了生路,怨聲四起,紛紛咒駡。姬胡又派了一個佞臣衛巫于監視百姓,將許多不滿“專利”的平民捕來殺死。後來連不少沒有發過怨言的平民也被殺死。弄得親友熟人在路上遇到了都不敢互相招呼,只能看上一眼,使都城變得死氣沉沉。姬胡卻還自以為得計,得意洋洋地說:“我自有辦法叫百姓不敢誹謗我。”大臣召公勸戒說:“這樣堵住人民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條河。河一旦決口,要造成滅頂之災;人民的嘴被堵住了,帶來的危害遠甚於河水。治水要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民要讓天下人暢所欲言,然後採納其中好的建議。這樣,天子處理國政就少差錯了。”姬胡聽了不以為然地說:“我是堂堂天子,那些無知的愚民只能遵從我的命令,怎麼能讓他們隨便議論!”仍然一意孤行,實行暴政。

西元前841年的一天,都城四郊的國人自發地集結起來,手持木棍和農具作武器,從四面八方撲向都城的王宮,要向姬胡討還血債。姬胡聽到由遠而近的憤怒的呼喊聲,忙命令調兵鎮壓。臣下回答說:“我們周朝寓兵于農,農民就是兵,兵就是農民。現在農民暴動了,還能調集誰呢?”姬胡這才知道大禍臨頭,匆忙帶著宮眷步行逃出都城,沿渭水朝東北方向日夜不停地逃到遠離都城的彘,築室居住了下來。

都城中的平民在大臣周公、召公的極力勸解下,終於平息了一些怨恨,紛紛離去。周公和召公根據貴族們的推舉,暫時代理政事,重要政務由六卿合議。這種政體,稱為共和(一說由共伯和代行天子職務)。

這一次以都城四郊的平民為主體的暴動,歷史上稱為“國人暴動”。這一年,歷史上稱為“共和元年”。

由於《史記》一書由共和元年(西元前841年)開始系年記事,因此國人暴動、厲王被逐、“共和行政”建立的這一年,就被視為中國歷史有確切年代記載的開始。

“國人暴動”有力地打擊了西周奴隸制王朝,動搖了西周奴隸主的統治,西周更快地衰落了下去。逐步出現了分崩離析的局面。

姬胡逃到了彘後,派臣子凡伯回都城鎬京探聽消息。凡伯見暴動已經平息,就和周公、召公商議,準備接姬胡回都復位。但是,人民對姬胡十分憎恨,堅決不允許他回來。周公、召公怕再次觸怒人民,激起暴動,被迫打消了這個念頭。凡伯回到彘奏明情由,姬胡無可奈何,只好在彘定居。彘在汾水之畔,周人因此又稱姬胡為汾王。姬胡到了這步田地,一切天子的享受都失去了,每年僅僅由周公、召公派人送些衣服、日用品給他維持生計。他想起昔日的尊榮,鬱悶不解,淒涼地度過了14年後病死。

姬胡死後的廟號為厲王。


周宣王
  宣王,名姬靜(西元前?--前782年)。厲王子,厲王死後繼位,在位46年,中風而死。葬處不明。

  姬靜,厲王子,厲王在位時被立為太子。國人暴動時,他聞聲逃入召公府宅避藏。國人發現,趕來包圍了府宅,要召公要他交出來。召公盡力勸說國人饒恕太子,國人不允,擁入宅中搜捕。召公趕入內室,命他自己的兒子與太子對換服裝,忍痛將兒子推出來交給了國人。國人不辨真假,當即將假太子揍死後離去。姬靜就冒充召公的兒子隱藏了下來。厲王病死後,周公、召公利用迷信平服了民怒,扶姬靜繼位。

姬靜出於患難之中,以父王的下場為戒,在繼位初期能虛心謹慎,勤理國政。在政治上,他不獨斷專行,有事同臣下商議。當時鑄的一件銅器“毛公鼎”上記載著他的話,說凡他發出的政令,必須有毛公的簽字才有效;他又整頓吏治,申令各級官吏不利貪財、酗酒、欺壓百姓。在經濟上,他取消了厲王時期的專利政策,放寬對山林川澤的控制;他一上臺就宣佈廢除奴隸制的籍田制,允許將公田分給奴隸耕種而收取實物。在軍事上,為了解除自西周中期以來四周少數民族不斷內犯的軍事威脅,也為了轉移國內視線,他重振軍旅,命令尹吉甫、南仲等大臣統兵擊退了西北一些少數民族的進攻,征伐東方的徐戎、南方的楚和西方的戎。他還效法周武王、周成王分封諸侯,以拱衛王室。他將弟弟友封于鄭(今陝西省華縣東),就是日後的鄭國;將舅舅申伯封于謝(今河南省南陽縣內),稱為申侯。

這些措施暫時緩和了內外矛盾,周王朝的統治呈現出一時鞏固的現象,被史家稱為“宣王中興”。其實,在中興的表面現象下面,周王室的各種社會矛盾仍在發展。有的諸侯這時已不肯出力拱衛王室,有的甚至起兵叛亂。當時的銅器“禹鼎”上記載了原臣屬於周朝的噩侯,聯合東夷和南淮夷進攻周王室,直打到成周(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姬靜傾全國的兵力--西六師和殷八師進行抵抗,王師卻懼怕敵人面畏縮不前,最後不得不借助一些諸侯的力量,才勉強取勝。這說明周王朝軍隊的戰鬥力已經衰落了。到了姬靜在位的後期,對外戰爭屢遭失敗。西元前789年,王師伐姜戎,戰於千畝(今山西省介休縣南),王師喪失殆盡,姬靜幾乎被俘。

姬靜到了晚年,漸漸固執已見,不納忠諫。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他硬逼魯國廢長立幼。魯人不服,他就興兵討伐,使魯國幾世陷於混亂,並且破壞了周朝傳位於嫡長子的宗法制度,引起了同姓諸侯間的不睦,諸侯們對姬靜更加不滿。在君臣之間,他了變得專斷無理。一次,大夫杜伯為了一件小事觸怒了姬靜。姬靜下令要殺死他,杜伯的老朋友左儒急忙上前諫阻。姬靜更加發怒,斥責說:“你只知有朋友,不知有國君,是何道理”。左儒答說:“國君有理,臣應當順從國君;朋友有理,臣應該支持朋友。現在杜伯並沒有罪過,不應該問斬,所以,臣勸諫大王勿殺杜伯。”姬靜惱怒說:“我偏要殺他,你又能怎麼樣?”左儒說:“臣願陪杜伯同死。”姬靜說:“我偏偏不讓你死,看你怎麼樣去和他同死”。說罷,喝令左右把杜伯推出去斬了。左儒又氣又羞,回到宅第自刎而死,引起了臣下的驚恐和混亂。

事後,姬靜冷靜下來,感到自己未免太過分了,暗暗悔恨,又不好明說,以致寢食不安,得了一種怔忡症。不久,姬靜病情好轉了些,帶著臣下外出遊獵,藉以散心,遊獵中,他忽然在車上大叫一聲,往後就倒,昏迷了過去。左右慌忙將他送回宮中,幾經醫治無效,幾天後死去。後來,就流傳開一種說法,說姬靜打獵時,忽然看見杜伯從路的左邊鑽出來,身穿紅衣,頭戴紅冠,手持一張紅弓,搭上一支紅箭,射中了姬靜的要害,奪去了他的性命。這自然是迷信之言。姬靜可能是死於中風,也有人說他是由於征戰失利,憂鬱而死。

姬靜死後的廟號為宣王。


周幽王
幽王,名姬宮涅(西元前?--前771年)。宣王子,被立為太子。宣王死後繼位,在位11年。國亡,被犬戎追殺於驪山(今陝西省臨潼縣城東南)下,葬於驪山腳下。

姬宮涅繼位時,關中一帶發生大地震,加以連年旱災,使民眾饑寒交迫、流離失所,社會動盪不安。政局不穩,生產凋敝,國力衰竭,姬宮涅不思挽救周朝於危亡,奮發圖強,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盤剝百姓,激化了階級矛盾;又對外攻伐西戎而大敗。

姬宮涅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據載,幽王不愛江山愛美人,他寵倖妃子褒姒,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雖然生得豔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姬宮涅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而褒姒卻始終吝嗇笑容。後來佞臣虢石父獻上了烽火戲諸侯這一計。

原來,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在鎬京附近的驪山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臺。一旦犬戎進襲,首先發現的哨兵立刻在臺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臺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虢石父獻計令烽火臺平白無故點起烽火,招引諸侯前來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發笑。

昏庸的姬宮涅採納了虢石父的建議,馬上帶著褒姒登上驪山烽火臺,命令守兵點燃烽火。諸侯一見警報,果然帶領本部兵馬急速趕來。 到了驪山腳下,卻不見有半個犬戎兵,只見姬宮涅和褒姒高坐臺上飲酒作樂。姬宮涅派人對諸侯說沒有什麼事,要大家回去。諸侯們始知被戲弄,懷怨而回。褒姒見千軍萬馬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好玩得很,禁不住嫣然一笑。姬宮涅大喜,立刻賞虢石父千金。

不久,姬宮涅乾脆廢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為后,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下令廢去宜臼舅舅申侯的爵位,還準備出兵攻伐他。申侯被逼聯合西方的犬戎,先發制人,大舉進攻鎬京。姬宮涅急忙命令烽火臺點燃烽火。諸侯們因上次受了愚弄,這次都不再帶兵前來救駕了。鎬京守兵本就怨恨姬宮涅昏庸,不滿將領經常克扣糧餉,這時也都不願效命,在勉強招架了一陣以後,一哄而散,犬戎兵馬蜂擁入城,姬宮涅帶著褒姒、伯服,倉皇從後門逃出,奔往驪山。途中,他再次命令點燃烽火。烽煙雖直透九霄,還是不見諸侯救兵前來。犬戎兵緊緊追逼,姬宮涅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紛紛逃散,只剩下100餘人逃進了驪宮。姬宮涅採納臣下的意見,命令放火焚燒前宮門,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則從後宮門逃走。逃不多遠,犬戎兵又追了上來,一陣亂殺,只剩下姬宮涅、褒姒和伯服三人。他們早已被嚇得癱瘓在車中。犬戎兵見姬宮涅穿戴著天子的服飾,知道就是周天子,就當場將他砍死。又從褒姒手中搶過太子伯服,一刀將他殺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虜(一說被殺)。至此,西周宣告滅亡。

姬宮涅死後的廟號為幽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