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和帝(劉 肇)
和帝,名劉肇(西元79-105年)。章帝第四子。章帝死後繼位。在位17年。病死,終年27歲。葬於慎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東漢和帝劉肇,生於建初四年(79年)。建初七年(82年)被立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即帝位,為東漢第四代皇帝。
一、身世迷離知恩念親
劉肇並非章帝竇皇后所生。章帝竇皇后不能生育,故章帝先立劉慶為皇太子。劉慶的母親是宋貴人,竇皇后怕她威脅到自己的地位,誣陷其搞歪門邪道詛咒皇上。宋貴人被逼自殺,劉慶亦被廢黜為清河王。
劉肇,生母梁貴人,由於母家被竇皇后誣陷獲罪,也憂憤而死,於是劉肇在幼年即為竇皇后收養。建初七年(82年),劉肇被立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去世,劉肇即皇帝位,是為和帝,時年10歲。竇皇后也改稱為竇太后。第二年改年號為“永元”。
永元八年(96年),竇太后在孤寂中死去,在這之前,和帝一直不知道自己非竇氏所生。竇太后死後,和帝生母梁貴人的族人把這個秘密揭露出來,和帝非常悲慟。三公聯名上疏道:“應該依照光武帝貶黜呂太后的先例,去掉竇太后尊號,不讓她和先帝合葬在一起。”百官亦附和此議。和帝很有尺寸,說:“雖然竇憲兄弟橫行不法,但太后深明大義,生活儉樸,勤勞國事。我跟她生活了十多年,都很清楚,你們不要多說了。”為了表示對生身母親的懷念,和帝追尊梁貴人為皇太后;梁貴人的父親梁竦為竇氏誣陷至死,和帝追封為褒親湣侯;派人迎回梁竦發配到邊遠地區的妻子兒女,封了梁竦的兒子梁棠為樂平侯、梁雍為乘氏侯、梁翟為單父侯,賞賜巨額錢財。東漢歷史上勢力最大、為害最烈的一個外戚集團梁氏的勢力就此登上歷史的舞臺。
二、以宦制戚此消彼長
和帝即位時尚年幼,竇太后臨朝處理政務。雖以鄧彪為太傅,錄尚書事,但鄧彪性情懦弱,明哲保身,不問政事。司徒袁安、太尉宋由、司空任隗都沒有實權。而太后兄竇憲以侍中身份主管皇竄機密,宣讀詔命。太皇弟竇篤為虎賁中郎將,竇景、竇環為中常侍,控制了皇宮警衛。這樣,東漢開始了外戚當政的黑暗時期。
章帝喪期,齊殤王的兒子都鄉侯劉暢來到京城弔喪,竇太后多次接見他,引起了竇憲的猜忌,怕劉暢得到太后的信任而分奪他的權力。竇憲派刺客在城門屯衛之中殺死了劉暢,卻把責任推給了劉暢的弟弟利侯劉剛。真相大白後,竇太后覺得很丟面子,一氣之下,把竇憲關閉在宮內,對外說要狠狠處分他。
就在這時,東漢王朝收到了南匈奴單于的上書。原來漠北發生了蝗災,人民饑饉,大量北匈奴人南逃,統治集團內部發生分裂,南單于請求東漢出兵,合擊北匈奴。竇憲於是請求北征匈奴以將功贖罪。東漢王朝內部的大部分官員反對竇憲征伐匈奴。三公九卿在朝堂上接連上書諫止,明裏說的是對匈奴的策略問題,暗中卻是反對外戚弄權的意思。但是,竇太后就是不予理睬。
永元元年(89年),竇憲和耿秉率軍由朔方出塞,會同南匈奴單于萬余精銳騎兵,在稽落山(今漠北西北部的額布根山)大敗北匈奴,北匈奴單于逃走。漢軍戰果輝煌,斬首和俘獲的北匈奴士兵很多。先後歸附漢朝的有81個部落,共計20多萬人。漢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燕然山(今杭愛山)。兩年後的永元三年(91年),漢將耿夔又大破北匈奴于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北單于率領殘餘部眾逃往康居,匈奴奴隸制政權全部瓦解。從此,匈奴的勢力退出了漠北地區,開始了民族大遷徙。
對匈奴軍事遠征的勝利,加強了竇氏外戚集團的政治勢力。永元元年(89年)竇憲班師回朝,升為大將軍。按漢朝制度,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此外,和帝還詔封竇憲為武陽侯,食邑二萬戶。竇憲怕反響太大,辭去了封爵。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竇氏父子、兄弟並為卿、校,竇氏集團氣焰更加囂張。
永元四年(92年),和帝14歲,已經由童年進入少年。他開始不滿於自己無權的地位,由此引起竇氏的疑懼。竇憲等密謀,企圖殺害和帝。和帝聞知風聲,也開始做應變準備。由於竇太后專權,和帝不能直接接觸朝廷的官員,他所熟悉的、所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身邊的宦官。其中中常侍鄭眾,機敏沉著,足智多謀,不附從竇姓豪強,最為和帝信任。於是和帝與鄭眾暗中商議,結論是與其束手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和帝出其不意,親臨北宮,命令執金吾、五校尉勒兵屯衛南北宮,關閉城門,逮捕竇憲黨羽射聲校尉郭璜、侍中郭舉、衛尉鄧疊、步兵校尉鄧磊,將其全部處死。又派謁者僕射率兵包圍了大將軍府,收回竇憲的大將軍印綬。由於顧忌太后的面子,和帝不願意公開殺害竇憲,便封竇憲為冠軍侯,責其與兄弟篤、景、環都回到自己的封國去,然後迫令他們自殺。竇氏宗族賓客中為官的,全部罷免。太尉宋由因附從竇憲,不得不自殺。這場鬥爭,開東漢歷史上宦官與外戚爭權的新局面。同時為了獎賞鄭眾的功績,和帝升任鄭眾為大長秋。在賞賜臣下時,鄭眾往往辭讓少受、謙虛謹慎,愈益得到和帝的信任。有什麼國家大事,和帝往往先同鄭眾商量,然後再交大臣們討論,從此東漢王朝開始進入宦官幹政時期。
三、喜新厭舊廢立皇后
和帝漸長以後,前執金吾陰識的女兒被選入後宮。光武陰皇后的哥哥、陰氏世為貴戚,再加上年少聰慧,面貌秀麗動人,和帝傾心於她,在永元八年(96年)冊立為皇后。然而和帝用情不專,不久後又把前護羌校尉鄧訓的女兒選入後宮。鄧氏的祖父為高密侯鄧禹,出身於“元功之族”,也為世代權貴之家。鄧氏比陰皇后更加年輕、更加漂亮,特別是性格更加溫順,因此最得和帝的寵愛,冊立鄧氏為貴人。一次,鄧貴人偶感風寒,臥床不起,和帝連忙命令貴人的家屬進宮探視,並允許他們自由出入宮禁。鄧貴人就此勸阻和帝說:“宮禁重地,陛下竟許為妾外家出入,恐遭異議,妾不敢蒙此厚恩。”和帝不禁讚歎道:“其他人以見親屬為榮,貴人反以為憂,識見真非常人可及!”於是對鄧貴人更加寵愛。這引起了陰皇后的嫉妒,發狠道:“他日我若得志,必使鄧氏再無遺類!”而宮中侍女平常受到鄧貴人許多恩惠,將陰皇后的話傳給了貴人。鄧貴人見不容于皇后,流淚說道:“我平常敬奉皇后,小心有加,尚不見容,日後怎能和好相處。與其將來受禍,還不如今日絕命,也可以上報帝恩,中免族禍,死也無恨了!”說畢,要飲藥自殺。鄧貴人說這番話時,適逢宮人趙玉在旁,慌忙勸阻。事情真相漸為和帝知曉,和帝除對陰後疏遠一層外,又加憎恨,遂有了廢立皇后的打算。
永元十四年(93年),有人告發陰皇后私為巫蠱,咒詛皇上。和帝令中常侍張慎草草審訊,隨即定案,冊廢陰皇后,令遷居桐宮。陰皇后在桐宮中悲憤難忍,不久死去。廢陰皇后以後,和帝想立即立鄧貴人為後。鄧貴人起初不從,稱病不起,然而和帝決心已下,非她莫屬,經過幾個月的推推讓讓,鄧氏終於即皇后位。
西元108年,和帝改元“元興”。同年,在章德前殿去世,享年27歲,在位17年。次年,葬於慎陵,廟號“穆宗”,諡號“和帝”。
漢殤帝(劉 隆)
殤帝,名劉隆(西元105-106年)。和帝幼子。和帝死後繼位。在位僅8個月。病死,終年兩歲,為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漢殤帝劉隆生於東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為和帝與鄧皇后少子。出生l00多天,和帝去世。按照傳統,繼承皇位的應是和帝的長子劉勝。但劉勝有病,多年不愈。所以先立劉隆為皇太子,接著在當天夜裏,襁褓中的劉隆正式即皇帝位。鄧皇后也升稱鄧太后,臨朝聽政。第二年改年號為“延平”。
鄧太后臨朝聽政之後,首先針對東漢社會的一些弊端採取了有力的措施。其一,反對淫祀。其二,鄧太后認為治理國家應以教化為本,刑罰只能作為輔助手段。延平元年(106年)五月,即下詔大赦天下,犯法禁錮者一律釋放為平民,以“柔道”治天下。其三,東漢自開國至殤帝80多年的時間內,宮女入宮不絕如縷,以至宮女如雲,造成了“內有怨女,外有曠夫”的局面,並且加重了漢廷的財政開支。鄧太后自幼入宮,對此十分清楚,所以在延平元年六月,她一次詔免後庭宮人及贏弱老病即達五六百人。
鄧太后除對一些弊端進行調整、革除外,還十分注意節儉與勸農。延平元年六月,她詔令減損膳饈、帷帳、珍玩等耗物費工之物。此後,還下令郡國貢奉減為原額的一半,禦府、尚方、織室所負責的錦繡、冰紈、綺羅、金銀、珠玉、玳瑁、雕鏤等玩弄之物,一律不再繼續造作,從而減省了巨大的財政開支。
但鄧太后畢竟是外戚勢力的總代表,在積極治理國家的同時,仍念念不忘鞏固加強自己的統治。延平元年四月,她將哥哥鄧騭由虎賁中郎將提升為車騎將軍,控制了擁有決策權的內朝機構。
八月,在鄧太后忙於發號施令之際,僅做了8個月皇帝的劉隆因受了風寒,醫治無效死于洛陽宮中。因夭折而亡,故諡號為“殤帝”,葬于康陵。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3月5日星期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