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建北漢又蠢又精
美髯公卻是少年無賴
劉崇,沙陀部人,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後改名為劉文。劉崇長相出眾,有一副美髯,而且重瞳。但劉崇年輕的時候嗜酒成性,又喜好賭博,基本上也是個無賴。在他二十歲時應募到河東李克用的軍隊中,後來升為軍校。
劉崇自己並沒有多少本事,能力也欠缺,但他有哥哥劉知遠的提拔,因此升得很快,在劉知遠做河東節度使的時候,就提拔他為河東馬步軍都指揮使,居於哥哥之下,做了第二號的人物,專管軍事事務。
佔據太原
等契丹滅掉後晉,劉知遠起兵太原,最後做了後漢皇帝,劉知遠領兵南下,驅逐了契丹勢力,奪取開封後,便以開封為首都,將原來河東這塊根據地交給了弟弟崐掌管,以太原為北京,任命他為北京留守,又加授等同于宰相的同平章事職銜以示恩寵。
劉知遠在的時候,兄弟之間沒有什麼隔閡與矛盾,等他的侄子後漢隱帝繼位元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郭威等一些元老功臣開始把持朝政。雖然他們也給劉崇許多很高的榮譽職銜,如檢校太師,兼侍中,兼中書令,但他和郭威等人的矛盾卻日益加深,郭威等人對於他這個權勢極大的皇親也很不放心,雙方的猜疑使得他們的關係逐漸緊張起來。
等郭威平定三地叛亂後,劉崇對郭威更加畏忌了,他向謀士們問怎麼辦,判官鄭珙向他獻出了固守河東的大計:“現在看來,漢朝江山以後必會大亂,我們太原將士原來就名揚天下,再加上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單憑我們的轄地就能供應軍需,您要當機立斷,定下大計,固守河東,做到有備無患,以防將來被他人所制。”
劉崇聽了,高興地說:“先生所言正是我的想法。”
劉崇隨即便下令停止向朝廷進奉租稅、財物,全部留下歸入自己的府庫。然後劉崇便招募一些亡命之徒充實軍隊實力,又儲存大量的兵甲裝備。朝廷的命令他也不再聽從了,專心固守河東,為積累錢財防備以後的戰爭,劉崇又加重了對百姓的賦稅徵收,使百姓苦不堪言。
劉崇名義上還和後漢朝廷保持著君臣關係,但他的所作所為卻將河東建成了自己的小王國。郭威等人對他也無能為力,加上朝廷內部鬥爭激烈也無精力處理河東的事情。
後漢隱帝在郭威到鄴都駐守後,發動政變殺死了史弘肇等人,郭威起兵討伐,隱帝出戰身亡。郭威攻進開封後,為穩定局勢和人心,沒有立即稱帝,而是讓太后出面處理一些大事,自己在幕後操縱,為掩人耳目,郭威還派人到徐州去請劉崇的兒子劉暈,說是要讓他繼位。
當時,有點政治頭腦的人都看出了郭威用意,知道郭威在耍花招,矇騙輿論。劉崇在這方面政治經驗很少,他看不出郭威這樣做的意圖,還天真地認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他喜形於色地說:“我兒要做皇帝了,我還有什麼擔心的呢!”。身邊的謀士們提醒他小心,早做準備,他根本聽不進去。但劉崇還算有點心眼,為探聽虛實,他派了人到開封去瞭解情況。
被郭威欺騙
郭威面對劉崇的使者,知道了劉崇派人來的意圖,便用手指了指自己在身份低微時脖頸上刺的飛雀,說:“自古以來哪有雕青的天子,你回去告訴劉公,請不要猜疑我,我對朝廷沒有二心。”劉崇聽了使者的報告,更加相信了,心裏想著以後可以憑藉兒子的帝位獲得更大的榮耀了。
劉崇的屬下李驤站出來提醒他:“郭威發兵犯上,他不會甘心做臣子的,更不可能讓劉姓人做皇帝,我們應該出兵太行山,把守關口觀察事態發展,等劉暈登基後,我們再撤兵回來。”劉崇聽了不但不感激李驤的提醒,反而大罵:“李驤!你這個臭儒生,想挑撥我們父子關係嗎!”劉崇命人將李驤推出門外斬首,李驤悲憤地歎道:“我為愚蠢的人謀劃大事,真是該死!但我的妻子有病,沒法自己生存,請與她同死。”劉崇便將李驤和他的妻子都殺死了。
建北漢屢敗屢戰
劉崇冤殺了李驤沒多久,郭威便稱帝了,還派人將劉崇的兒子殺死。劉崇聞訊,這才徹底醒悟過來,但已經晚了,他為李驤建了祠堂,年年供奉進香。然後和郭威對立為敵,自己緊跟著也稱帝,沿用後漢的國號和年號。劉崇建的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漢。
劉崇為報殺子之仇,也和石敬瑭一樣聯合契丹,但他比石敬瑭稍微聰明一點,沒有做兒皇帝,在契丹要和他以父子相稱時他反對,最後確定了叔侄關係,契丹將劉崇封為大漢神武皇帝,還賞賜給他一匹黃騮馬。
得到了契丹大力支持,劉崇便發兵向郭威問罪了。在契丹精銳騎兵的幫助下,劉崇大舉進攻後周邊界兩州,結果在相持六十多天后被後周大將王峻擊潰,劉崇向太原敗退途中,又遇上大雪,士卒棉衣缺乏,糧食又不足,凍餓而死的有十分之三四。
第一次出兵失敗了,劉崇並不死心,第二年,他又領兵出戰,先派三千兵馬攻打府州(今陝西府穀),這次又被後周將領打得大敗而歸,岢嵐(今山西岢嵐)的守軍也被後周殲滅。
北漢領土狹小,國力也很弱,加上供奉契丹大批財物,賦稅又重,使得民不聊生,紛紛逃亡到後周境內。
兩次出兵都以失敗告終,劉崇還不死心,恰好這年郭威病死,劉崇以為有了出兵擊敗後周的大好時機,於是請求契丹發兵支援,一起攻打後周。契丹派楊袞率領五萬軍隊,號稱十萬來助劉崇。
劉崇先派大將張元徽為先鋒,自己率領大部隊跟進,包圍了潞州(今山西長治),張元徽初戰告捷,然後劉崇領兵繼續進攻。
後周世宗柴榮也領兵親征,在高平和劉崇展開了激戰。
劉崇見後周軍隊較少,便輕敵了,楊袞提醒他要謹慎,他卻震動著自己的美髯說:“機不可失,不要亂說,且看我如何退敵!”楊袞氣得將軍隊帶到一邊觀戰。
劉崇命令東邊的張元徽出擊,大臣王得中勸他說:“現在南風很大,對我軍不利,應暫緩出兵。”
劉崇張嘴罵道:“你個老東西,別喪我士氣!”
劉崇下令出擊,張元徽先取得勝利,俘獲後周幾千降卒,柴榮見狀親臨戰場衝殺,趙匡胤等將領也領兵拼死搏殺,結果劉崇的軍隊被打得大敗,楊袞在一邊見後周軍隊氣盛,也不敢上來支援劉崇,加上楊袞還在恨劉崇無禮對待他,就坐視劉崇戰敗,自己帶著軍隊回北方了。
劉崇拼命逃往太原,但晚上又迷了路,找了個嚮導,又走錯了一百多裏,惱怒之下殺死了嚮導,繼續逃命,中間在一個地方剛拿起筷子要吃飯,聽說後周追兵將到,又倉惶出逃,狼狽至極。在契丹送的黃騮馬上,劉崇沒法動彈,恐懼加上年老體弱,到了太原幾乎要散了架子。為感謝黃騮馬的救命之恩,他專門給它建了一個馬廄,給它身上裝飾滿了金銀,還讓它吃三品官的飯食,封它為“自在將軍”。
柴榮領兵又追到太原城下,圍困了很長時間,幸好契丹軍隊又來增援解圍,柴榮因為陰雨連綿不停,士卒得病的很多,只好撤兵而去,太原這才轉危為安。但劉崇因為恐懼和憂慮而得了病。三戰三敗,第三次還差一點丟了性命,劉崇驚嚇得一年後便病死了。終年六十歲。
北漢亡於北宋
劉崇的兒子劉承鈞繼位,甘做契丹的兒皇帝,但他做事比劉崇多了一些主見,因此常被契丹侮辱。後來劉承鈞的養子劉繼元繼位,殘忍地殺死了劉氏全部後代。等到太平興國四年(西元979年),劉繼元投降了北宋,北漢滅亡。
宋太宗沒有殺劉繼元,對他禮遇很重,宋太宗說:“原來晉朝的司馬昭戲問劉禪,是不仁義之舉,亡國之君都是懦弱之人,如果有遠見卓識又怎麼會亡國呢。應該憐憫他們,何必又戲弄侮辱他呢?劉繼元是朕所俘之人,待他即使像賓客一樣還是怕不能撫慰其心,更不用說侮辱加害了。”但這是對甘心做亡國之君的劉繼元,對於填詞表示亡國之痛又讓伶人奏樂借酒澆愁的李煜,宋太宗就不那麼仁慈了。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3月25日星期二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