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中國奴隸社會的形成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時期。
夏朝共有17個王,其中因史料缺乏,作病死的13王;國亡後被餓死的1王;自刎而死的1王;被奪去國政後淒涼而死的1王;身為傀儡,憂憤而死的1王。
夏啟
啟,史稱夏啟,生卒年不詳,夏禹子。禹病死後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啟,母塗山氏。屈原的《天問》中載傳說說,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塗山氏相遇于台桑,旋即分別。懷孕的塗山氏女在傷念中生下啟後就死了。所以,啟生下來就失去了母親,是個苦孩子。禹死後,啟破壞了禪讓制,自行襲位,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從此,原始社會宣告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啟也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帝王(有的史學家認為禹是第一個帝王)。他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
啟奪位後,攻殺禹選定的繼承人伯益,開創了世襲的由父傳子的家天下制度。和啟同姓的有扈氏部落(在今陝西省戶縣)不服,啟發兵攻伐,被有扈氏打敗。為了贏得民心,啟便嚴於律已,過著粗茶淡飯的儉樸生活;還尊老愛幼,任用賢能,然後在人民的支持下,他再次出兵攻滅了有扈氏,鞏固了王位。這以後,他又義反以往的作風,生活變得腐化起來,整日飲酒作樂,歌舞遊獵。傳說他曾創作了名為《九韶》的大型樂舞。
啟的年紀老了,他的幾個兒子激烈地爭奪著繼承權。小兒子武觀(一說為幼弟)因為爭得最凶,啟就將他放逐到黃河西岸(今陝西義帶)。武觀聚眾反叛,啟派大將彭伯壽帶兵將他打敗,並押來見啟。武觀只好認罪服輸。不久,啟因為荒淫過度而病死。
太康
太康,生卒年不詳,啟長子。啟病死後繼位。實際上只在位兩年(名義上在位29年),因不理民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獵時,為后羿奪去國政。病死,葬于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西)。
太康,他自小跟著父親啟享樂,即位後生活比啟還腐敗,只顧飲酒遊獵,不理政事。
有一次,他帶著家屬、親信去洛水北岸遊獵。一去3個多月不回來,弄得百事廢弛,民怨沸騰。東夷族有窮氏(在今山東省德州市北)部落首領后羿乘機起兵,奪取了夏的都城安邑。太康帶著獵物興高采烈地回來,在走到洛水岸邊時,見對岸有重兵把守,便慌忙派人過河探問,這才知道是後羿不讓他回都,各部落首領都不滿意太康的荒唐,又懼怕後羿的實力,誰也不來幫助。太康後悔不及,只好在陽夏築了一座土城居住下來。史稱“太康失國”。
太康的五個弟弟見兄長不能回都,就陪著母親來到洛水南岸苦苦盼候,始終沒有能等到。五兄弟就作了一首歌來追念他們的祖父禹的功績和品德,傾訴目下的淒涼悲哀之情。這首歌就是《尚書》中著名的《五子之歌》。歌詞的大意是:
我們的祖先大禹曾經訓導子孫說,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穩固了,國家才能安寧。君主應當勤于政事,用心治理好天下,倘若貪酒色、好遊獵,或者大興土木,建造亭台宮室,那麼,只要有其中的一件,就會失去民心,導致亡國。緬懷我們的祖先大禹大世時,他身為萬邦之君,將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使百姓安居樂業,他是一位多麼賢明的君主啊!今天,太康不遵祖訓,荒廢政事,弄得百姓都仇視我們,使祖先創建的王朝被人顛覆,陷我們於淒苦的境地。太康啊,你鑄下了大錯,我們心中是多麼痛苦啊!
27年後,太康病死于陽夏。
仲康
仲康,生卒年不詳,太康弟,后羿廢黜太康後立其為王。在位13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今山西省夏縣西池下村)。
后羿廢黜太康後,立仲康為王。仲康名義上在位13年,實際上仍由後羿專政。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奪回大權,曾派大司馬胤侯去征伐後羿的黨羽義和,試圖削弱後羿的力量。終因實力薄弱,反被後羿軟禁,無力恢復夏的天下。仲康因此憂悶成病而死。葬于安邑附近。
相
相,生卒年不詳,仲康子。仲康病死後繼位。在位28年,被寒浞的兒子澆攻破而自刎,葬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
相繼位時,年齡還很幼小,因后羿帶兵進逼,只得逃往帝丘,又遷到斟灌(今山東省壽光縣東)。相繼位後的第八年,由於后羿因恃其武力,不修民事,日日以田獵為樂,遂被后羿的助手寒浞指使后羿的門生,貼身衛士逄蒙所殺,進而寒浞派兒子澆帶兵進攻斟灌。相力量弱小,只好再次逃往帝丘。這時,相曾先後征伐過淮夷、風夷、黃夷等部落。不久,於夷來朝見,服從於相。
第二年,澆又帶兵奔襲帝丘。在一天晚上攻入城中,殺進相的住處。相眼見難以脫身,就拔刀自刎而死。
相死,寒浞篡奪王位,使夏朝中斷了40年。
中興之主少康
少康,又名杜康。生卒年不詳。相子,攻殺寒浞,復興夏朝。在位21年,病死,葬于陽夏。
少康,相的遺腹子。相被迫自殺時,少康還沒有出生。母親后緡氏當時顧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嚴,急忙隨宮女從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東省濟南市東南)。第二年,生下了少康。
少康從小就很聰明,他初懂人事後,母親就告訴他祖上失國的慘痛經過,叮囑他日後要報仇雪恥,復興夏朝。從此,他發憤圖強,立志要奪回天下。他先在外祖父手下擔任管理畜牧的官,平時一有機會就學習帶兵作戰的本領,並且時時警覺,防止寒浞來殺害他。不久,寒浞的兒子澆果然派兵來搜捕少康,少康逃奔到名為有虞氏的部落(今河南省虞城東)。有虞氏首領虞思讓他擔任管理膳食的官,學習理財的本領,並把女兒嫁給他,還給了他一塊10裏方圓的名叫綸的肥沃土地和兵士500,使少康有了根據地和軍隊。少康體察百姓疾苦,宣傳祖先禹的功德,努力爭取人民支持他復興故國,並召集夏朝的舊臣前來和他會合。
當時,有個名叫靡的人,原是相的臣下,寒浞奪取王位後,他逃到名為有鬲氏的部落(今山東省舊德平縣),招集流亡,積蓄實力,等待時機復興夏朝。他首先應少康之召,傾有鬲氏之兵,會合斟尋、斟灌兩地的復仇之師,和少康會合,擁戴少康為夏王。
少康先派兒子季杼攻滅了寒浞的第二個兒子戈意,以削弱敵方力量。又派將軍女艾去偵察了澆的虛實。一切準備就緒後,他從綸出兵,一路勢如破竹,攻克舊都,誅殺寒浞,奪回了王位,建都陽夏。
少康自幼歷盡苦難,復國後能勤於政事,講究信用。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擁戴他,夏朝再度興盛,史稱“少康中興”。因此,少康是一位有作為的君王。
從“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前後共約近百年。如果說,夏朝之建立算是中國歷代王朝最早之「興」,夏啟便是依靠權謀開國之梟雄,太康則成最早的「昏君」了。只有到了少康還都,夏朝才進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現了中興的形勢。
晚年,少康封庶子無餘於越(今浙江省紹興縣),以祀奉祖先大禹的墓,這就是越國的啟端。
21年後,少康病死,葬于陽夏。
比肩大禹的君主杼
杼,又名季杼。生卒年不詳。少康子。少康病死後繼位。在位17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杼精明幹練,曾協助父親少康攻滅寒氏勢力,中興夏朝。在位期間,他發明用獸皮制做甲,兵士穿上後,能遮擋敵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戰鬥力大大增強。他同東夷族各部落繼續爭鬥,一直攻到東海邊,進一步擴大了夏朝的疆域,最後降服了東夷族。他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夠繼承大禹事業的一位名王。
杼先後遷都到原(今河南省濟原縣附近)和老邱(今河南省陳留縣附近)。
杼在位17年後病死。
槐
槐,一作帝芬。生卒年不詳。杼子,杼病死後繼位,在位26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槐在位期間,先後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間的九夷、即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等部落,擴展了夏朝的勢力。同時夏朝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
芒
芒,生卒年不詳,槐子。槐死後繼位。在位18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芒在位期間,開始了延續數千年的沉祭(即將祭物沉入黃河企求河神的庇護)。
泄
泄,芒的兒子,他在位時,正式賜封九夷各部諸侯爵位。
不降
不降,泄的兒子。在位59年後,讓位與其弟扃。
扃
扃,不降的弟弟。在位21年
廑
廑,扃的兒子。他在位時,夏國開始衰落。在位21年
孔甲
孔甲,不降的兒子。司馬遷說“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可見孔甲是一位胡作非為的殘暴昏君。
皋
皋,孔甲的兒子。在位11年
發
發,皋的兒子。他在位時,各方諸侯已經不來朝賀了,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國進一步衰落。
夏朝最後一帝——歷史上的暴君夏桀
桀
桀,發的兒子。是歷史上有名的殘暴之君。暴虐嗜殺,夏桀即位後不思改革,驕奢淫逸,築傾宮、飾瑤台,揮霍無度。他日夜與妹喜飲酒作樂,百姓指著太陽咒駡夏桀。大臣忠諫,他囚而殺之。四方諸侯也紛紛背叛,夏桀陷入內外交困的孤立境地。終於被 商 湯所滅,結束了長達近500年的夏王朝。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3月1日星期六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