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仁愛民 楊行密奠基吳國
起家于唐末起義
楊行密,字化源,原名行湣,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他小時候就成了孤兒,因此性格內向,喜歡獨處。成年後的楊行密力氣很大,據說可以輕而易舉地舉起一百斤重的東西,而且日行三百里。唐朝末年,各地的農民起義不斷,楊行密為了生存也參加了江淮的起義,後來被抓。一般情況下不是處死就是入獄,但刺史卻被他很有英雄氣的相貌打動了,路上放他了。
後來,楊行密在州裏募兵的時候參加了本地的軍隊,由於他力氣大膽子也大,在和秦宗權的戰鬥中經常立功,所以很快就升為隊長,不久又被派到朔方(今寧夏靈武西南)守邊服役。一年後期滿回來,但他的上司不喜歡他,又讓他到邊疆戍守,軍吏假裝好言勸說,還問他需要什麼,楊行密大聲呵斥道:“就少你的腦袋!”說完,軍吏的人頭應聲落地。楊行密殺了軍吏,然後召集了一百來號人,發動了兵變,自稱為“八營都知兵馬使”,當地的刺史郎幼複嚇得落荒而逃,楊行密就趁勢接收了城內的軍隊,佔領了廬州。唐朝廷承認了既成事實,任命他為廬州刺史。
智取揚州
此後,楊行密參與了江淮地區軍閥之間的鬥爭,當時淮南的中心不是廬州而是揚州(今江蘇揚州東北),揚州則在唐朝末年名將高駢控制之下。高駢日子一長變得非常昏庸,迷信神鬼,不再專心政治。他的一員屬將畢師鐸不滿他的所作所為,就起兵反叛,聯合另一個地方軍閥來攻打揚州,高駢派人向楊行密求救,未等楊行密趕到,高駢已經被畢師鐸俘虜了。
楊行密領兵和畢師鐸展開了拉鋸戰,在這次交鋒中,楊行密顯露出了過人的智謀。為誘敵出戰,楊行密先命人堆積金帛做成一寨,派一些老弱的軍士去守衛,但在周圍卻埋伏了兩層伏兵。然後,楊行密就自己領兵千人去挑戰,一交手就佯裝不敵,棄營而走,敵兵饑渴難忍,見楊行密領兵敗走,就進了大營搶奪財物,結果中了埋伏,被殺得大敗而歸。畢師鐸一人回到了城中,一氣之下殺了高駢。楊行密得知後,命令全軍將士為高駢穿孝,自己向著城內的方向大哭了三天,士兵們被楊行密哭得怒氣滿胸,然後楊行密下令攻城,哀兵必勝,將士一戰攻下揚州城。畢師鐸奪路而逃。
進城後,慘狀讓人不忍再看,人們餓得將草根都吃完了,有的竟用泥做餅來吃,餓死了一多半。更令人髮指的是,人也被買賣後宰殺出售,父親賣兒子,丈夫賣妻子,屠夫將剛買來的人像殺牲畜一樣殺掉,然後再分割成小塊賣。楊行密下令用軍糧救濟百姓,但也無法滿足百姓的需求。佔領揚州後,楊行密派遣使者到了汴州(今河南開封),向兼任淮南節度使的朱溫遞上了歸降書。朱溫也很狡猾,表面上答應了楊行密的請求,但暗中卻又另派將領去任淮南留後,接管揚州,楊行密發覺了朱溫的陰謀,就派兵把來將趕走了。朱溫無力討伐,只好讓楊行密擔任了淮南留後的職務,但雙方的關係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裂痕。
與孫儒對陣
揚州城一無糧草,二無外援,楊行密就想放棄揚州,到其他地方尋求發展。未及行動,大兵就壓了過來。秦宗權的部下孫儒殺死了投奔他的畢師鐸,吞併了他的軍隊,然後發兵圍攻揚州,想一舉消滅楊行密,將揚州也收歸己有。
由於寡不敵眾,楊行密只好採納謀士袁襲的建議,放棄揚州,先退守廬州,然後再襲擊宣州(今安徽宣城),謀求發展。楊行密依計行事,到廬州後便改變了發展戰略,先將守備空虛的宣州攻克,然後趁勢向東、南、西三個方向發展,佔領了蘇州、常州、楚州(今江蘇淮安)等地,勢力急劇擴大,領地包括了現在的江蘇、浙江和江西、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區。
楊行密的發展,使佔有揚州的孫儒受到三面包圍,孫儒守不下去了,就殘忍地放火毀城,又將城中老弱病殘的百姓殺了,當做軍糧,然後驅使其他人殺向宣州,軍隊號稱五十萬。
由於敵眾我寡,楊行密的部將幾次戰敗,楊行密又覺得沒有辦法守了,想棄城向西撤退。謀士戴友規出來勸阻說:“孫儒現在士氣旺盛,而且兵多將廣,不過,他們的鋒芒雖然不可擋但可以挫掉,人多勢眾不可戰勝但可以拖垮他們。如果我們真的棄城而走,就很可能被他們追上擒獲。”
屬將劉威也不同意撤退,他主張全力固守,依靠城池修建堅固的營寨抗敵,用持久對抗的方式來消耗孫儒。這樣既能休整部隊,又能瓦解敵人的鬥志,耗盡敵人的糧草。
楊行密聽從了屬將們的建議,不再撤退,就地堅守。時間一長,孫儒果然糧食開始短缺,而且在軍中又發生了嚴重的瘟疫,部隊戰鬥力急劇下降,連孫儒自己也得了病臥床不起。楊行密見時機來臨,就大舉反攻,一戰擊潰孫儒,還將他活捉。孫儒被楊行密當眾斬首,但對於孫儒的部下,楊行密並沒有濫殺,他在孫儒的軍隊中精選了5000名強壯的士兵,組成了自己的親軍,這支親軍的鎧甲都用黑衣包裹,所以又號稱“黑雲都”,待遇優厚,在後來成了楊行密作戰時衝鋒陷陣的主力。
孫儒一滅,楊行密又順利地開進了揚州城。唐朝廷任命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
占江淮為吳國奠基
此後,楊行密又出兵擴大地盤,將淮河以南和長江以東的大片領土都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楊行密為後來吳國的疆土基本上定了型。
在和四處的軍閥爭戰中,楊行密勝多敗少,特別是在朱瑾和李承嗣投奔來了以後,戰鬥力更是大增。李承嗣在朱溫攻打朱瑾的時候被李克用派出相救,但被朱溫擊潰,回河東的退路也被朱溫截斷,只好和朱瑾南下投奔了楊行密,李承嗣的騎兵戰鬥力很強,他的到來使楊行密的軍隊實力陡然增加了許多。楊行密於是就四處用兵,擴張勢力。西邊鄂州(今湖北武漢)一帶的杜洪和東邊兩浙一帶的錢鎦都受到了楊行密的壓力,紛紛向朱溫求救。朱溫便派朱友恭率領步騎兵上萬人南征。楊行密命大將瞿章先固守黃州(今湖北黃岡),等到朱友恭到的時候就南撤,再堅守武昌寨(今湖北武漢),以靜制動,消耗敵軍。同時,楊行密另派屬將領精兵五千支援瞿章,但最後卻被朱友恭擊敗,瞿章和三千士兵被俘。不久,朱溫又派名將葛從周和龐師古分別領兵大舉南下。這次楊行密親自領兵迎戰,他先集中自己的精銳主力攻擊東邊的龐師古,掘開了河堤用水大淹龐師古的軍隊,同時命令朱瑾領兵襲擊龐師古,汴軍結果損失慘重,大敗而歸,龐師古死於戰場之上。葛從周得知龐師古陣亡的消息,趕忙領兵撤退,半路上又遭到伏擊,葛從周率領殘兵敗將退了回去。
此後,東邊的錢鎦又派兵攻打楊行密的蘇州,結果楊行密的屬將周本作戰失利,丟失了蘇州。楊行密經過充分準備,又派李神福進攻錢鎦,在臨安(今浙江臨安北)大敗錢鎦軍隊,還活捉了大將顧全武。
經過長期的混戰,楊行密在江淮一帶紮下根來,雖然四處都是敵手,但經過交手,彼此的邊界都基本穩定下來,連朱溫這樣的強敵楊行密都能戰勝,其他人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
在唐朝末年,皇帝已經沒有控制地方軍閥的力量了,各地的混戰不斷,誰有力量有能力將一個地方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唐朝的皇帝便任命他為當地的軍政長官,借此安定一方。這樣省力,但這也等於鼓勵其他人發動兵變奪取軍權,因為朝廷極少發兵討伐,而是承認既成事實,發一道詔書任命了事。楊行密在牢固地佔領了江淮地區後,唐朝廷又進封官爵,封他為吳王。楊行密由此名正言順地當起了地方的自在王。在封建社會,對於人名的避諱非常重視,特別是皇帝和官吏的名字,那句成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楊行密也不例外,他的名字在江淮一帶也要避諱,當地的“荇(音行)溪”要改稱“菱(音玲)溪”,還有平時人們吃的較多的“蜜”也要改稱“蜂糖”,因為和楊行密的名字同音。在東漢時期因為要避諱劉秀的名字,所以將秀才改稱“茂才”。
朱溫打了敗仗以後,不再南下,而是向東進攻青州(今山東益都)的王師範,王師範急忙向楊行密求救,楊行密便派大將王茂章領兵出征。王茂章將朱溫的軍隊殺得大敗,還將朱溫的兒子朱友甯斬殺於戰場。朱溫異常惱怒,親自率軍討伐,要替兒子報仇,結果又被王茂章擊敗。這一仗,使得朱溫再不敢向江淮輕易用兵。
為百姓罷兵謀福
局勢的穩定,為楊行密在江淮地區的治理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楊行密因為小時候就瞭解民間疾苦,所以在治理江淮時非常注意維護百姓的利益。在擊敗孫儒後,他便在淮南召集逃亡的百姓,分給田地,讓他們耕種,收的租賦也很輕,百姓們從此安居樂業,這對江淮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對於屬下的將士,楊行密也很寬容,和屬下的關係非常好。楊行密對於騎射並不擅長,但他很有謀略,而且與將士們能同甘共苦,推心置腹,從而贏得了眾人的愛戴。楊行密平時很節儉,經常將早些時候穿的有補丁的衣服套在裏面,說是不敢忘本。就是賞賜將士時也沒有大手大腳地奢侈浪費。剛到淮南時,他賞賜給將士的東西不過是幾尺布帛,幾百緡錢,不是公宴絕不奏樂,上下一心地經營江淮,最後終於佔有了一塊廣大富庶的領地,同時也為百姓創造了一片安居樂業的地方。
楊行密為了保境安民,與錢鎦通婚,將女兒嫁給了錢鎦的兒子,從此兩方罷兵,和平相處。在這之前,雙方不僅交戰,而且互相攻擊,楊行密讓人用大的繩索做錢貫,稱之為“穿錢眼”。錢鎦也不示弱,每年讓人用斧子砍柳樹,叫做“斫楊頭”,因為楊柳是柳樹的泛稱。
楊行密的度量很大,所以對待將士和身邊的人非常寬容。他經常早出,不知哪個隨從在跟他早出時將兜馬屁股的帶子割斷,偷走了上面鑲嵌的金子,楊行密知而不問,第二天,還像以前那樣早出,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度量。有人反叛,將楊行密的祖墳給毀掉了,這在封建社會是奇恥大辱,等叛將被擊敗後,有人就提出將叛將的祖墳也給他毀掉,報先前之仇,楊行密歎道:“他以此做惡,我怎麼能再和他一樣做這種惡事呢?”楊行密有個非常信賴的親從張洪,楊行密經常讓他背劍隨行,有一次張洪竟用劍行刺,但沒有擊中楊行密,張洪被其他侍從殺死,楊行密又讓和張洪關係極好的陳紹貞背劍隨行,一點也不猜疑他。
楊行密死時只有五十四歲,以後他的兒子楊隆演建立吳國,楊溥稱帝,將楊氏的江淮政權又延續了三十多年,最後被南唐取代。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3月25日星期二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