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位争夺的延续
一、英宗繼位與南坡之變
武宗時,尊生母弘吉刺氏答吉爲皇太後。仁宗朝,皇太後幹預朝政,以成宗和武宗朝的宣徽使鐵木叠兒爲中書右丞相。一三一二年,鐵木叠兒因病去職。一三一四年九月,再爲右丞相,回回人合散爲左丞相。鐵木叠兒依靠太後的倚信,貪賄專權。一三一七年六月,禦史中丞楊朵兒隻(西夏人)與中書右丞蕭拜住(契丹人)上章彈劾,列舉貪污事實說“内外監察禦史凡四十餘人共劾鐵木叠兒桀黠奸貪,陰賊險狠,蒙上罔下,蠢政害民。”“且既己位極人臣,又領宣政院事,以其子八思吉思爲之使。諸子無功于國,盡居顯貴。”“私家之富又在阿合馬、桑哥之上”,請将鐵木叠兒斬首治罪。仁宗得奏震怒,下诏逮問。鐵木叠兒在太後的興聖宮近侍家躲藏。仁宗恐傷太後意,隻令罷相,不再問罪。次年,又起爲太子太師。
早在武宗即位時,諸王會議兄弟叔侄世代繼承汗位。一三一五年,仁宗封武宗子和世■爲周王,次年命周王出居雲南。十二月,仁宗立己子碩德八刺爲太子。周王和世辣途經陝西,與武宗舊部起兵反,攻潼關,破河中府,失敗。和世■逃往阿爾泰山以西。
延祐七年(一三二○年)正月,仁宗三十六歲,病死。太後答吉随即命鐵木叠兒複爲中書右丞相,三月,擁立十七歲的太子碩德八刺即皇帝位(英宗)。
鐵木叠兒複相,即捕楊朵兒隻及蕭拜住,加以前時違太後旨的罪名斬首。又收奪中書乎章政事李孟前後封拜制命,降授集賢侍講學士。上都留守賀伯顔素與鐵木叠兒不和,鐵木叠兒以“便服迎诏”的罪名把他處死。鐵木叠兒又把曾經彈劾他的前禦史中丞趙世延(汪古部人)逮捕入獄,想要誣陷治罪,因英宗回護,才得獲釋。
鐵木叠兒依靠太皇太後的支持,專權報複。五月,英宗罷免原左丞相合散,出爲嶺北行省平章政事。起用安童孫拜住爲中書左丞相,以爲牽制。他對拜住說:“朕委卿以大任,因你祖木華黎從太祖開拓土宇,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卿念祖宗令聞,豈能不盡心!”有人告發合散與中書平章黑驢、禦史大夫脫忒哈、徽政使失列門(鐵木叠兒黨)等陰謀發動政變。英宗與拜住密謀,拜住說:“此輩擅權亂政久矣。今猶不懲,陰結黨與,謀危社稷,應該正法。”請拘捕審訊。英宗說“彼若借太皇太後爲詞,若何?”英宗顯然懷疑謀叛者得到太皇太後的支持,命拜住立即帶領衛士将他們擒捕斬首。
拜住得英宗信用,鐵木叠兒又援引左丞張思明,密謀害拜住。英宗不爲所動。一三二二年二月,将欽察衛分置左、右欽察衛親軍都指揮使司,由拜住總領。八月,鐵木叠兒病死。十月,拜住升任右丞相,朝中不再設左丞相。拜住獨任朝政。
英宗屢修佛事,诏各郡建八思巴殿,制度過于孔廟。在上都作金塔,藏佛舍利。又在各地修建佛寺。監察禦史觀音保等谏造壽安山佛寺,英宗怒殺觀音保等。英宗對色目集團甚爲嫉視。毀上都回回寺,以其地建八思巴帝師寺。又問拜住,可否以佛教治天下。拜住回答說:“清淨寂滅,隻可自治。若治天下而不講仁義,則綱常混亂。”英宗崇佛而用儒,信用拜住,起用名将張弘範子張珪爲中書平章政事,輔佐執政。
鐵木叠兒死後,拜住處置鐵木叠兒父子及義子禦史大夫、左右衛阿速親軍都指揮使欽失等貪贓不法事,将鐵木叠兒子八思吉思處死,籍沒家産。英宗說:“八思吉思雖事朕日久,今其有罪,當論如法。”特赦鐵失。一三二三年二月,太皇太後答吉病死。五月,監察禦史蓋繼元等又上言鐵木叠兒“奸險貪污”。英宗诏令毀鐵木叠兒及其父、祖碑,追奪官爵及封贈制書,告谕中外。
鐵木叠兒一派官員,遭到沉重打擊,但并沒有甘心于失敗,密謀反亂。一三二三年秋,英宗自上都南還,右丞相拜住等從行,至南坡駐營。禦史大夫鐵失與鐵木叠兒子、前治書禦史鎖南、知樞密院事也先帖木兒、大司農失秃兒、前平章政事赤斤鐵本兒等發動政變,鐵失領阿速衛兵爲外應,殺拜住。鐵失入英宗行帳,親手殺死英宗。
二、泰定帝的統治與皇位的再争奪
泰定帝的統治忽必烈太子真金的長子甘麻刺,封晉王,鎮守北邊。甘麻刺死後,子也孫鐵木兒襲封晉王,仍鎮守漠北。王府内史倒刺沙常偵察朝廷的動靜,并與朝廷中的反叛勢力有密切聯系。鐵失發動政變前,曾派遣使臣來王府,告以與也先鐵木兒等密謀殺英宗,事成後,推立晉王也孫鐵木兒爲帝。并密告倒刺沙,不令王府大臣旭邁傑得知。晉王囚禁來使,遣使去上都告變。使臣未到,英宗已被殺死。一三二三年九月,晉王也孫鐵木兒在克魯倫河畔即帝位(泰定帝)。以也先鐵木兒爲右丞相,倒刺沙爲平章政事,鐵失爲知樞密院事。
泰定帝确立了皇位後,十月即派遣使臣去上都,斬也先鐵木兒等,以旭邁傑爲右丞相,回回人倒刺沙爲左丞相,紐澤爲禦史大夫。旭邁傑、紐澤等至大都,捕鐵失、赤斤鐵木兒等處死。十一月,泰定帝至大都,繼續處治參與政變的官員,斬鎖南。改明年年号爲泰定。
泰定帝以故丞相拜住子答兒麻失裏爲宗仁衛親軍都指揮使,徹裏哈爲左右衛阿速親軍都指揮使。爲被鐵木叠兒殺害的楊朵兒隻、蕭拜住等昭雪,并進而對仁宗時冤死的觀音保等家屬賜地安撫。仁宗時流放的諸王大臣二十餘人,也都赦免。泰定帝又命平章政事張矽、翰林學士忽都魯都兒迷失、學士吳澄、集賢直學士鄧文原等進講《帝範》、《資治通鑒》、《大學衍義》、《貞觀政要》等書,以示學習“漢法”。泰定元年(一三二四)立皇子阿刺吉八爲太子,設詹事院太子詹事官,将《帝訓》譯爲蒙語,授太子,并敕中書省臣訪求名儒以爲太子輔佐。
泰定帝也是佛教的狂熱崇奉者。帝師弟公哥亦思監自西藏來大都,诏令中書省臣持羊酒郊迎。帝師兄唆南藏蔔娶公主,被封爲白蘭王,賜給金印、圓符。泰定帝并向帝師受佛戒。泰定帝也在各地建佛寺,屢修佛事。帝師的弟子番僧加号司空、司徒、國公,佩金、玉印章者甚多。泰定帝也争取色目人的擁戴,在上都重建伊斯蘭教的禮拜寺,又在大同路建禮拜寺。色目商人得到丞相倒刺沙、平章政事烏伯都刺的支持,向朝廷大量販賣珠寶。
泰定帝在位僅有五年。他自稱“凡所以圖治者,悉遵祖宗成憲”,并沒有什麽新的建樹。前朝未能解決的“國用不足”的财政困難,更加發展。一三二五年五月,旭邁傑等因“國用不足,請減廄馬,汰衛士,及節諸王濫賜”。七月,因國用不足,停止書寫金字藏經。一三二六年五月,中書省奏報歲鈔出納之數,又請節用以補不足。泰定一朝,始終處在财政窘困之中。
一三二八年七月,三十六歲的泰定帝在上都病死。皇位的繼承,又起紛争。
皇位争奪戰泰定帝死後,留守大都的金樞密院事燕帖木兒(大将床兀兒之子)和西安王阿刺忒納失裏(奧魯赤後王)發動了政變。八月初四日,百官集興聖宮,燕帖木兒率勇士逮捕中書平章烏伯都刺等下獄,宣布迎立武宗的二子(和世■、圖帖睦爾),不從者死。和世■自仁宗時逃往阿爾泰山西,察哈台後王率部來附,和世■遂立足西北,統治各部。圖帖睦爾在英宗時被流放到海南瓊州。泰定帝時召還,封懷王,出居建康,又徙江陵。燕帖木兒于發動政變當日,即遣使往江陵接懷王圖帖睦爾。
燕帖木兒和西安王共守内廷,籍府庫,收符印,召百官入内廷聽命。任命前湖廣行省左丞相別不花、右丞速速爲中書左丞相和左丞,太子詹事塔失海涯爲平章政事;調兵守禦關要。政變十天後,圖帖睦爾由使者陪同從江陵出發,經汴梁,河南行省平章伯顔領兵扈從北行。月底,圖帖睦爾到大都。九月,即皇帝位,改元天曆,宣稱待大兄(和世■)到來讓位。上都方面,遼王脫脫(斡赤斤後)、梁王王禅(甘麻刺孫,泰定帝侄,封地在雲南)、右丞相塔失鐵木兒、左丞相倒刺沙、禦史大夫紐澤等聞變,九月間也在上都擁立泰定帝幼子阿刺吉八即皇帝位。上都與大都形成爲兩個皇帝并立的對峙局面。
上都與大都的蒙古宗王大臣,各擁一帝,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燕帖木兒發動政變後,弟撒敦和子唐其勢自上都返回。燕帖木兒父、祖(床兀兒、土土哈)所建立的欽察衛親軍,由這一家族世襲統領,是一支強勁的部隊。他以企樞密院事留守大都,掌管樞密院符印,又征調其他各衛兵屯京師,扼守居庸關等要地。阿速衛指揮使脫脫木兒、貴赤衛指揮使脫叠出先後從上都來附,更加強了大都方面的兵力。上都王禅、塔失鐵木兒等領兵南下,到達榆林。九月,王禅攻破居庸關,進兵昌平。燕帖木兒督軍力戰,收複居庸,王禅敗走。上都兵別部由知樞密院事竹溫台率領,攻破古北口,進至順義境。燕鐵木兒揮軍掩襲。上都兵戰敗,退出口外。這時,遼東諸王朵羅台、太平率領遼東軍,支援上都,進逼通州,指向大都。十月,燕鐵木兒急引軍還師拒戰,敗遼東軍于檀子山。上都諸王忽刺台、阿刺帖木兒率部由山西破紫金關,陷涿州而北。燕鐵木兒又急忙率軍循北山而西,趨良鄉,至盧溝橋,忽刺台遁走。上都兵複入古北口,燕鐵木兒禦之于檀州。這時,湘甯王八刺失裏(泰定帝侄),趙王馬劄兒罕起兵響應上都,進犯冀甯。陝西行台禦史大夫也先帖木兒也分軍三道東迸,河南一路進逼虎牢關。四川行省平章囊加台、雲南行省左丞相也兒吉尼遙相呼應。上都兵雖然在大都城下屢次受挫,然而就全局來說,仍然聲勢浩大。
正當上都兵傾全力南犯時,在東北的東路蒙古元帥不花帖木兒(燕帖木兒之叔)與搠隻哈撤兒後王齊王月魯不花在十月十三日乘虛進圍上都,留守倒刺沙等出降。阿刺吉八被俘。上都的支持者失去了首領,相繼潰敗瓦解。圖帖睦爾獲得全勝。梁王王禅及倒刺沙、紐澤等均被處死。
三、明宗的被害
圖帖睦爾在大都即位後,遣使臣哈散、撒迪等北迎和世■。和世■自北邊啓行,察合台後王與沿邊元帥朵列捏、舊臣孛羅等随從。至金山,先命孛羅奉使來京師。天曆二年(一三二九年)正月,和世■在和林之北,即皇帝位(明宗),遣撤迪等回大都報聞。三月,圖帖睦爾遣中書右丞相燕帖木兒奉皇帝寶玺前來迎接。明宗加号燕帖木兒爲太師,仍爲中書右丞相。明宗依據武宗、仁宗兄弟繼承的舊例,四月間派武甯王徹徹秃去大都,立圖帖睦爾爲皇太子。敕大都省臣鑄造皇太子寶(印)。五月,圖帖睦爾自大都出發北上,迎明宗,鎮南王帖木兒不花等随行。明宗南下,八月初,至上都附近的旺兀察都之地,圖帖睦爾來見。明宗在行帳爲皇太子及諸王大臣設宴。燕帖木兒用毒藥害死明宗,死年三十。圖帖睦爾在上都以皇太子複即皇帝位(文宗)。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12月19日星期五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