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1月12日星期六

法顯

法顯(337年-422年),俗姓龔,長治市襄垣縣人,東晉高僧、旅行家、翻譯家。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顯與同學11人結伴同行,他六十多歲的高齡,從長安出發,途中歷盡艱險,於410年到達獅子國(斯里蘭卡)。法顯在古都阿努拉特普拉城到處參學後,於412年從海路帶了多部梵本典籍經爪窪回國。回國後,與佛馱跋陀羅合譯經、律、論共六部24 卷。


行程
隆安三年〔399年,法顯與慧景、道整、慧應、慧嵬,一行五位僧人、從長安出發,過陝西與甘肅之間的隴山到乾歸國,逢夏日雨季,休整約三個月後,前往褥檀國。過養樓山到張掖鎮,受到張掖王接待,會合智嚴、慧簡、僧紹、寶雲、僧景,結為同志,一同在張掖夏坐。夏坐完畢後,前往敦煌停留一個月。法顯等五人先行,別過智嚴等五人,度大沙漠,行17日抵達鄯善國,國王信奉小乘學。在此住一個月,前往烏夷國,國中有僧四千余,信奉小乘。住二月余,向西南進發,35日後,抵達于闐,國中有僧數萬,信奉大乘教。再25日抵達子合國,有大乘教僧人千余,法顯等在此住15日,入蔥嶺到於麾國,山行25日到竭叉國,由此西北,度蔥嶺抵達北天竺小國陀歷,有小乘僧人。

著有《佛國記》(又名《法顯傳》),是今日研究古代中亞、南亞歷史、地理、風俗和佛教等重要資料。《佛國記》是東晉高僧法顯所著的遊記。法顯在隆安三年(399年),與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僧人,從長安出發,西渡流沙,到天竺尋求戒律。法顯於義熙八年(年412年)歸國,前後14年。法顯歸國後著《佛國記》一書,記錄西行見聞。《佛國記》又名《法顯傳》,是佛教史和中外交通史的重要文獻。



另一版本

試述法顯之生平與影響。

法顯俗姓龔,晉平陽郡武陽人,三歲剃度為沙彌。因為當時律經不全和有殘缺,遂於東晉隆安三年,自長安出發,欲至印度求戒律。法顯當時已六十五歲,同者有慧景、慧遠等十一人。但他日歸來時獨剩法顯一人。法顯從長安出發,經張掖,至敦煌,停一月餘後過沙漠。沙漠中行十七日至鄯善,又住一月,西行十五日到蔥嶺進入北天竺。

北天竺只有口傳佛經,沒有文字紀錄,法顯遂留在此學梵文,一久再向南行,到達中天竺,居留三年。法顯到達摩揭國,頂禮佛陀成道之地,並收集佛經。他法顯把求得之佛經帶回國,他自中天竺出發,順恒河而至海口多摩帝國,居留二年,後乘商人大船泛海到獅子國,居留二年再得律書,然後再航海歸國,不料在海中遇到颶風,到了耶婆提,居留五月,再隨商船向東北行,目的地為廣州,但在船上一月餘,遇風暴,船被吹到青州,在義熙十四年才至健康。

法顯回國後事佛經翻譯,直至逝世。總計他從東晉隆安三年至義熙十四年,共經歷三十多國,求得佛經四百多部,一生從事求經及譯經工作,譯得五十六部經,約二百三十多卷,對我國的佛教事業貢獻良多。

法顯可謂是我國偉大的探險家,對我國影響極大。首先,他是西行求法的先驅/在魏晉時,雖有朱士行西行求經,但他僅達西域的于闐,並未出今中國之版圖/但法顯西行至印度,是往印度求經的第一人,世僧侶如玄奘和義淨都是其影響而有西行求法之舉。

法顯對佛教的影響也極大。怹在印度期間,歷天竺三十餘國,求佛經達四百部之多,又翻譯了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其中多為律藏,如<<摩訶僧祗眾律>>、<<薩婆多眾律>>、<<彌沙塞律>>等,亦有其也經書如<<長阿含經>>、<<雜阿含經>>等,大大補充了我國的佛典。佛教的故事,如佛陀割肉餵虎等經法顯傳誦後,廣為人民知道。總的來說,他對佛學的宏揚和佛典的翻譯,是貢獻甚大的。

此外,他把旅程所經過的地方和見聞,在回國後寫成<<佛國記>>一書,對日後的史地學甚有貢獻/佛國記雖有九千五百餘字,但所記的範圍極廣,當中包括印度三十餘國的地勢,宗教,山川,氣侯,風俗,政治,經濟等等,是研究中亞印各地區之重要文件,亦為考古學家及地理學家的研究重點/我國參考此書,並加以引用的有清時魏源的<<海國圖志>,今該書亦有英法德等譯本,可見<<佛國記>>影響之深。

最後,他帶印度文化和藝術,漢晉間盛行的脈散方,有史家認為是印度帶回來的醫藥書籍/藝術方面,如繪畫的凹凸法,雕塑上的犍陀羅風格,以及敦煌雲崗和龍門石窟的建造,其間有許多西域或印度僧人參加工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