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1月12日星期六

義淨

義淨(635年-713年),俗姓張,字文明,唐代齊州(山東省済南市)人。

生於唐太宗貞觀八年。幼年出家,十五歲即萌生西游的念頭,慕法顯、玄奘等而生西游天竺之志。三十五歲方始成行。尤精於佛律,並蓄習攝論宗、唯識宗、俱舍各派,皆為大乘佛義。為了求經宏法和瞻禮佛跡,取道南海赴天竺。

義淨的《南海寄歸內法傳》、《重歸南海傳》記述義淨在印度和南海二十五年各方面的見聞,提供了宗教歷史、社會經濟生活、文化發展狀況。並反映出自高宗以後,中印海路交通漸形發達。與他同行的僧人取陸路,舍傳統的新疆、中亞信道,改採新開發的「西藏──尼泊爾道」。實反映唐初以後中印交通發展的新趨勢及新情況。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唐代高僧義淨撰,成書於天授二年(691年)。《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記述從(641年)到(691年)間到印度和南海訪問的57位分別來自大唐、新羅、覩貨羅、康國、土蕃的禪師、法師的事跡,此外兼述經濟、風俗及旅行路線,為研究7世紀南洋諸國狀況和國際交通的重要資料。義淨撰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除記述南海求法高僧事跡外,兼有經濟、風俗及航程的記載,實為當時及後來研究南洋諸國的重要記載,又可引起國人對南海等地的認識及旅遊行商的興趣,更是後世史家研究唐代國際交通的重要資料來源。

於佛教史上面,義淨除編寫各上述著作外,更編有《梵語千字文》,令中國僧人更易學習梵文,令到更多僧人以他的陸路、海路的記述,前往海外求經,鼓舞甚大。

義淨一生,有志求法,不惜循海路赴印,求取經律之余,並開拓了中國與印度及南海一帶的海路交通。而他的譯經及著述,對後世的影響甚大。故後人往往將他與法顯及玄奘二人並列,視為開拓中外交通的關鍵人物。



另一版本

義淨的生平及貢獻

義淨本姓張,范陽人,年幼便出家為僧,極仰慕法顯與玄奘赴求法的偉業,曾立志西行。到他三十七歲時,正值唐高宗年間,始得成行。他西行的目的是為了安法瞻禮佛蹟。

他在廣州連同數十人出發,但及登船時,眾人皆懼旅途險阻,只有義淨獨行。他乘波斯船出發,經室利佛逝,居留半年,學習梵文,後得當地國王資助,得隨商人出發,繼續西行。

義淨的航路經過末羅瑜國,羯荼國,裸人國,經年餘,才達東天竺之耽栗底國。他在耽國學梵語,習聲論,與越南僧人大乘燈法師隨商人往中印度,幾經辛苦到那爛陀寺。他遍遊佛教聖地,遍訪明師,探究大小乘佛教奧,又復十年,才回國。

睿宗永昌元年(689)七月,到達廣州,十一月,又回到室利佛逝把暫時寄托的經典取回,於武后証聖元年(695)回到洛陽,結束其旅程。

義淨在交通史上有很崇高的地位,因為他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大的貢獻,現分述如下:

首先在翻譯方面,他連同于闐人實難又陀和南印度僧人菩提流志,譯<<華嚴經>>。從從久視二年(700)到睿宗景云二年(711),共譯出經56部,230卷,內容分屬經、論、律三藏,把關於法相唯識學的書翻譯幾部,補玄奘之不足。他又把重點放在律典上,共譯出18部206卷,從此中國的律藏燦然大備。

其次在佛學上,義淨在外25年,歷三十多國,得經四百多部,豐富了中國佛教的法典。他又致力於律學,對翻譯律藏,更盡全力,對於律宗在中國之發展,貢獻頗大。他.又續譯法相宗緒論,補玄奘之不足。他又編梵文字典,供中國僧人學梵文之用。

再者,他成為開發海外之先鋒。由西漢至隋,中國船隻僅達馬來半島,從未南航至印度。如三國時,孫權派康泰、朱應出使扶南(今之柬埔寨),南朝時派常駿出使赤土國,僅達馬來半島,中國船,從未直航至印度。義淨首次從海路往印,促進南洋一帶海上之識,開明清時代中國人移民南洋之先河。

另外,在史地學方面,他所撰的<<南海寄歸傳>>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分別記述其留印之見聞,及中國與南海及西域高僧遊印之事跡。其中所載南海各政情、宗教、文化、風俗、見聞及科藝,均為法顯及玄奘所未及者。

最後,義淨亦弘揚捨身求法之精神。唐代中印之間雖己通,然求法之備嘗艱難險阻,仍不減於法顯之時,義淨本人曾二次遇賊,僅免血刃之禍,得存朝夕之命。但精神卻啟發後人,為後者作典範。義淨本身亦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所收皆為唐代赴西域和南海僧人之傳記有六十人,義淨讚歎求法高僧之捨身精神。

總之,義淨以其不屈不撓之精神,成功地從水路往返中印之間,不單在交通史上帶來創舉,而對中國佛學、史地學等各方面之貢獻,更使他永垂不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