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1月12日星期六

中國古代外交史

外交

古代對外交流

在古代,中國認為自己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中國的皇帝是這個文明世界的領導者,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以中原為世界的中心,中國視周邊地區為東夷、南蠻、西戎和北狄,認為中國以外之人為未開化之人,中國以外之地稱為「化外之地」,詞語皆帶有蔑視的意味。中國因為其文化影響力,在其周圍一直存在著一個「中華文化圈」,其傳統範圍一般包括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和東南亞地區。另外,周邊國家歷代向中國朝貢,這種制度到了清朝達到最成熟的地步。朝鮮、越南(舊稱安南)、琉球國是朝貢國的典型。

中國的地理環境比較封閉,北邊是大漠,西邊是高山,東南是大海,限制了古代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交往。

在古代中國歷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很大的威脅。戰國期間中國就開始在北方修築長城抵禦匈奴的攻擊。漢初對匈奴以防禦為主,典型的政策是和親。漢武帝時,漢朝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並且一度將匈奴趕到漠北。但漢武帝身故後的國庫空虛,使得漢朝政府又改為和親政策,以保政治平安和經濟繁榮穩定,其間最著名的就是昭君出塞事件,據說漢元帝當時因驚為天人還捨不得將其嫁給匈奴單于呼韓邪。

自西漢的張騫出使西域,中國和中亞的交流就非常頻繁,中亞的汗血馬深受漢朝皇帝青睞,同時中亞的一些作物如苜蓿等也被引進到中土。

2000多年前的中國就以絲綢之路和中亞、歐洲相互交流商品,出口絲綢和茶葉等商品。從漢朝開始,朝鮮半島和日本就和中國有貿易往來和交流。自東漢起,印度的佛教文化開始傳播到中國,並最終在中國扎根,還經由中國傳到了朝鮮半島和日本。

唐朝的繁榮時期,長安成為當時世界的最重要城市之一,寬容地接受世界各地而來的文化。新羅在唐王朝支持下統一了朝鮮半島,和中土的往來非常密切。日本曾多次派遣遣唐使到唐朝,全盤學習和接受了大唐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諸方面,還仿製漢字,以為日本文字,其都城也仿造長安的樣子打造;有趣的是,日本在入侵朝鮮半島的白江水戰敗於隋朝後,認識到隋朝的強大和自身力量的不足,遂派「遣隋使」赴中土拜會中國皇帝並取經,不料起錨出發後中國改朝換代,只好臨時改稱「遣唐使」,即第一次出訪大唐的使者。遣唐使中最著名的就是晁衡和吉備真備等人,其中晁衡和王維、李白等人是好友,王維為其回國餞行的時候還親手寫了一篇《送秘書晁監還日本並序》相贈;鑒真和尚也東渡日本,講經說法,將佛教教義播撒到這個東瀛島國。另外,阿拉伯商人在長安街頭也經常可見,並且有人通過科舉考試在大唐做了官。大唐和史稱天竺的印度交往也很頻繁,唐僧玄奘法師歷經艱險,過沙漠、翻山越嶺,終於在印度取到真經,宣揚大乘佛法,成為眾所仰慕的三藏法師,其故事後來還被改編成廣為流傳的《西遊記》,為後世所稱道。

宋朝時期,雖然中國版圖內國家林立,戰亂頻仍,陸路交通不便,但是造船業和海上貿易發達,且羅盤針已經應用於航海,使得對外貿易超過了歷史水平。

元代的疆域廣闊,國力強盛,中國和歐洲國家以及伊兒汗國、欽察汗國等多個國家有廣泛的交流。馬可波羅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得到大汗忽必烈的接見,在元朝都城大都做過官,見識過「會燃燒的黑色石頭」(煤),回國途中還做過元朝赴伊兒汗國的賜婚使。

明朝的鄭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壯舉,三寶太監鄭和的寶船比哥倫布的遠洋船結實、龐大得多,當時中國的國策是宣揚國威,而不是掠奪式的殖民,所以近有東南亞,遠有東非索馬里和阿拉伯半島,眾皆歡喜以待。自明朝開始,有許多天主教的傳教士來到中國傳教,其中就有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等一大批開明的傳教士將西方的科學知識和技術帶到了中國,例如《幾何原本》等。

清朝時,英國使者帶禮品到中國來為乾隆皇帝祝壽時,被中國當以「朝貢」對待,並因英國從東部海路過來,而稱之為「英夷」,且要英國使臣以三拜九叩禮參拜,後來經過妥協,使臣以見英王禮,單膝跪地而告終。

中國對世界的看法,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中國被迫正視自己的衰敗與西方強大的軍事、科技實力。

《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從此中國屢次被迫割地賠款,例如《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中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條約》,《中法新約》(第一個中國戰勝而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法國茹費理內閣因中法戰爭而倒台),《中俄密約》。

再如中日甲午戰爭戰敗後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馬關即今下關)而將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並默認了明治維新後日本吞併琉球的事實,後來因為德國、法國和俄羅斯三國的干涉才以三千萬兩白銀的價格贖回遼東半島(三國干涉還遼);之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劃定勢力範圍和搶佔租借地的狂潮,比如英國佔據長江流域,俄羅斯劃定長城以北地區和新疆,德國劃定山東,日本劃定福建,法國劃定廣東、廣西和雲南等。

另外,《樸次茅斯和約》(即《日俄講和條約》)雖然是俄羅斯和日本所簽訂的和約,但是日俄戰爭的主要戰場在中國東北,且該條約也涉及兩國在中國東北利益和特權的劃分,因而也算是一個涉及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辛丑條約》是代表中國的清政府和八國列強的最後一個大的不平等條約,賠款巨大(參見庚子賠款),允許外國駐兵,且要嚴辦排外的人民起義(即義和團運動)和在鎮壓起義中辦事不力的官員。清朝也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際地位較低,直到中華民國成立後才開始逐漸有所改觀。

即便如此,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清朝的GDP在世界上仍佔有較大的比重(全球的約五分之一),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所以自從義和團運動之後,列強發現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單獨「統治世界三分之一之生靈」,在清政府倒台後對中國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別支持各地的軍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