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士之傳教方法:
耶穌會士來華,自沙勿略始。而奠基於利馬竇。時中國文化仍處于優越地位。對于外來宗教或思想皆不易接受。然利氏卻成功地獲得神宗批准在北京傳教。可見利氏實有一套方式,能令中國學者排外心理得以消除。成為日後傳教士所跟從。現將其傳教方式分析如下:
當時來華之那穌會士,多致力研究中國文化,以此了解中國人固有的宗教信仰和心理,藉此訂下有效的傳教方略。利氏等說教,對中國固有的習俗,如崇拜祖先、祭天祀祖等,都能曲予優容。不加禁止,他們從古籍中找出「上帝」、「天」、「天主」等字眼,而指出它們乃代表古代中國人所敬奉的一種神明。在生活上,他們又能遵從中國習俗。以減少隔膜。如利氏初進廣東時,穿著中國儒生的灰冠,改用中國的姓氏(時利氏改名為利西泰)等。此種做法。極受學者及朝廷的歡迎,實是傳教成功約一個重要因素。
此外,來華之傳教士,多通曉中國語言文字,而且人品高尚,誠厚待人,使國人容易接受及除去戒心。《明史‧意大利傳》云:「其國人東來者,大部聰明特達之士,專意行教,不求利祿。其所著書,多華人所未道,故一時好異者咸尚之。」沈讓符亦云利氏「性好施,能緩急人,人亦感其誠厚,無敢負者。」《野獲編》可見當時學者因敬某人,遂重其教。
那穌會士到中國進行傳教。均憑本身知識作為手段,以取得當時學者及君主的欽信。如神宗之禮敬利馬竇。因他博學多才;熹宗之准許龍華民再度入京傳教,是想借助他們製造銃炮,以禦外寇。清順治帝優待湯若望為欽天監正,以編訂曆法。可見其傳教士皆以學術來吸引中國人的興趣,而以課餘講道,兔除了中國人排外的心理,而收僭移默化之功。
中國人民自古對于宗教信仰甚為冷淡。而數千年來儒學思想,復成為社會倫理道德之準則。一般士大夫對于基督教雖不認為是精神生活所必需,但總覺得基督教的博愛亙助精神,實有裨於人心世道。可以「補儒正佛」。故當時的士大夫有主「天儒一致」之說的。
而利氏等著儒服,藉科學知識吸引時人,採用當時中國流行的問答教授法,與士人交往。引起了知識階級的注意。且利馬竇處處表示自己欣賞中國文化,研讀中國的經史,故時人對利氐表現出尊敬和容忍,此為一成功傳教之因素。
總言之。傳教士除了利用本身知識和高尚的品格,成為有利的傳教條件外,還會順從中國傳統習俗,以消除排外之心得以在中國立足,進而結交上層知識份子,以博廣傳,這傳教方式,實有成功之處。
傳教士來華之影響:
一、天文及地理方面:
利馬竇、龐迪我、熊三拔等入京佈道,力言大統、回回二曆推法疏差,出示西洋曆算之書。禮部乃于崇禎二年以徐光啟督修新曆。徐氏舉薦湯若望、龍華民等多位傳教士入局,推算天文,督製儀器,編譯曆書。至崇禎十六年,遂宣諭以新曆代替回曆。利氏又與李之藻合著《乾坤體義》和《渾蓋通憲圖說》,介紹西方天曆法。又製造各種天文儀器如象限大儀,列宿經緯大球儀,萬國經緯大球儀,時候鐘和遠鏡等,大大增加了中國的天文知識。
利馬竇入京,獻《萬國輿圖》,把中國大陸與各洲并列,並指出其實際大小,中國人始知有五大洲及中國面積大小的真相。此外,艾儒略著《職方外紀》,南懷仁著《坤輿圖說》,增進中國人在地理,測繪的知識。
二、數學方面:
利馬竇與徐光啟合譯歐幾里德(EUCLlD)《幾何原本》,搞介紹西方幾何學之第一部書,李之藻譯《寰容較差》,徐光啟譯《測量法意》,為介紹應用幾何學之書籍。湯若望之《新法算書》,介紹弧形三角學,李之藻和利馬竇合譯之《同文算指》,介紹算術之比例等,均補充了中國傳統數學缺少的部惜。
三、炮銃方面:
明初有對日本、朝鮮之役,繼有東北滿清之侵略,須利用傳教士之造炮技術。以為救國之方。崇禎時,龍華民、湯若望、艾儒略等先後奉旨製造銃炮。湯若望更授焦勛譯《火攻揭》一書,詳述各地火器之鑄法,運用法。清初,吳三桂亂起,南懷仁又奉命鑄造銃砲,前後共造成大小一百二十具分配各省。自始,西洋火器應用日廣,中國軍器漸被淘汰。
四、物理、生物及醫學方面:
鄧玉函著《奇器圖說》,介紹西方力學,熊三拔著《泰西水利法》專記取水蓄水之方。艾儒略著《性學梅述》,鄧玉函著《人身概說》,皆為豐富申國科學知識重要的書籍。
五、宗教哲學方面:
利馬竇將天主教傳入中國,又寫下不少宣傳天主教的書,加《天主實義》,介紹了西方神學。此外,希臘哲學家阿里斯多德的哲學思想,亦由葡人傳汎際與李之藻合譯《名理探》一書而傳人中國。
六、藝術方面:
利馬竇等來華,攜有西畫不少,講求明暗烘染技巧,對中國畫影響不少。另外,建築方面,亦受西方教士所影響,葡人經營澳門,多為西方式建築,廣州各外國商館及十三行商行之建築式,亦模仿西式。西方之樂器如琴等,亦由利氏所獻,他又著有西琴曲意,為西洋風琴傳入中國之始。
七.語言方面
利馬竇首創用拉丁字母注漢字語言。它解決了中國音韻學研究的兩大困難,分析音素與測定字音。由此,中國音韻學得以進一步發展。此外,金尼閣以歐洲語言文授王徵,於神宗時著成西總耳目書。清初劉獻廷之新書參以拉丁語,則拉丁語亦已輸入中國了。
總言之,耶穌會士之來,除了將天主教傳入中國外,更有天文﹑地理﹑武器﹑藝術等知識輸入,實豐富了中國文化不少,他們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有其重要的地位。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1月4日星期五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