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5月13日星期二

試述明代王陽明學說之大要及其影響。

明代的理學在王陽明以前,主要上承兩宋餘,恪守程朱學說,朱學較為盛行。明中葉以後,學者開始對程朱學說產生疑,朱子學說一轉而為陸學。王陽明創姚江學派,對朱學更大力批評,使久受束縛的思想得以解放,王學成為一代學術主流,現分述王學之大要及其影響如下:

王陽明繼承陸九淵「心即理」學說,主張人心是本源與人世間的唯一道德準則。換言之,離開了心,便無宇宙、天地、萬物,甚至鬼神。因此王氏提出「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觀點。他所說的理,指道德標準。他強調人類的道德標準都是天生的,內在的,不是在外間客觀存在的,更不是通過認知和學習而求到的。他也認為自然界的事物與人事的道德規範,並不是連續的,即使如朱熹所說的格盡天下間所有之物,亦無法了解仁、義、禮、智四端。

王陽明由「心即理」學說中發展出「致良知」的學說。「良知」即是天理,即是人心中至善的性,是早存在人心中的。良知是與生俱來的,這種能分辨善惡是非的本性,是「不待學而有,不待慮而得」的,但仍必須要發掘才能得見。所謂「致良知」就是去盡人欲,從而把心中的善性發揮出來。「致良知」的方法就是去除私欲蒙蔽,恢復良知的原來面目。

「致良知」不是憑空造可成,而是一種認知的功夫,是透過實踐和行動來達致的。王陽明重視身體力行,故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張。他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認為一切「知」都需要「行」,不否則不可視為真知,教人不單要「靜處體悟」天理,而且要在「事上磨練」,從日常生活和行動中認識及實踐天理。他又反對把「知」和「行」劃為兩件事。他說「一念發動處便是行」,例如一個人只要有殺人放火的念頭,即使他未進行,但亦等於放了火,殺了人。他十分重視人們的動機,因意念不正動機不良,已是違悖了天理。

自王學出現,明代學者多蜂起從之,一時蔚成風氣,門生遍天下。自明中葉至清初,王學仍是主流,可見其流傳之久,影響之深,現述王陽明學說的影響。

首先,他把陸學發展成為王學。當王陽明未起之時,思想界所仰者為程朱學說,程朱教人要著力讀書,講明義理,尤注意於循序漸進,不願學者好高鶩遠,空言無實,以此為學者入德之門。這種治學方法,在朱熹時代,已被陸九淵批評為過於支離,迨至明代,治程朱學的儒者,更失去了程朱學的精神,終日埋頭古籍,認程朱學說為金科玉律,不敢懷疑,弄到士氣頹廢,為自古所未有。到王陽明時,社會及士林風氣,崇尚詞句誦,道德學問,均不能應用到事業上去,陽明乃起而倡「知行合一」,教學者身體力行,一反朱學之迂腐。因其學說淺易,直指本心,精簡直截,自然易入人心,故支配當時之社會思忌而盛極一時。所以自王學出現後,門生遍天下,可見王學影響之深。

但王學發展至未流,卻造成學術界空疏的局面。王陽明學說本著重展個性,取孟子「人人可為堯舜」之言,以喻學者,專重致良知,近於禪宗所謂「頓悟」。但後學者能力不逮,把王學歪曲,不少只知高談心性,不講學問,至於「束書不觀,談無根。」,更甚者則流於放浪自恣,言行乖謬,竟倡「酒色財氣不礙菩提路」的話。明末,王學未流只叫著致良知的口號,實隨便胡鬧,全不顧國家安危。清初顧亭林、王船山諸人皆痛心於此,曾嚴厲責備王陽明。

綜觀明代王學大盛,似乎弊多於。王學之弊,在於過份強調「良知」,缺乏了知識基,末流因而演變為空疏和狂妄怪不得清初陸稼書說「明之天下,不亡於流寇,不流於朋黨,而亡於學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