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抗日戰爭中,中國能最終達至勝利,乃由於中國人上下一心,團結一致所達成,此論當否?試論述之。
中國自從鴉片戰爭以來,百年之間,長期遭受列強的侵略與欺凌,積弱不振。而日本在經過明治維新後,工業漸漸發展,遂積積對外尋求原料和市場,而中國地大物博,人口又多,遂成日本擴張的對象。從1931年起,日本在領土上不斷侵逼,中國一再退讓,直至日本發動全面侵華,中國仍未能採取宣戰絕交方式,僅宣佈「自衛抗戰」,後來,在盟國的支持下,國共兩黨宣佈聯合一致以抗日,而人民亦上下齊心以合力抗日,終於經過八年的抗戰,艱苦支持,卒能粉碎日本的侵略,取得最後勝利。有論史者謂中國之所以在抗戰期間取得勝利,乃由於中國人上下一心,團結一到所達成。此言實流於偏頗,皆因中國勝利乃由於各方面的因素影響下才達致的,現論述於如下:
中國百年來飽受列強的侵凌,人民早已無限激憤。日本雖崛起較遲,但其侵略野心更無厭足,手段尤為激烈,多次在中國製造慘案,早已激起國人敵愾同仇的心理。這仇日的激憤,早於五四運動及其後的抗日事件已經體現。抗日期間,中國軍隊雖裝備落後,但鬥志激昂,在死傷連連之下仍絕不退縮,此乃抗日成功的先決條件。日本在東北成立偽滿州國,又指使漢奸分裂河北、內蒙,更發動七七事變,悍然揮軍攻佔北平、天津,進而開闢上海戰場。全國人民都意識到面對的是一場關係到整個中華民族絕續存亡的戰爭。他們心情激憤,紛紛要求國共兩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在民族救亡情緒高緒下,九一八事變爆發,國人眼見日本的侵略益烈,遂紛紛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這主張明顯反映國人的憤慨。國民政府本來採取「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加強進攻陜北共產黨根據地。但經「西安事變」後,蔣中正認識到全國人民都渴望他能領導各黨各派,團結一致,共同抵禦日本的侵略,因而暫時擱置與中共的歧見,以抗日禦侮為首要工作。至七七事變發生,國府更改其容忍政策而決定對抗日軍,與共黨達成協議,中共的西北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由朱德、彭德懷任正、副總司令;南方紅軍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由葉挺、項英任正副軍長。1937年9月22日國府公佈了中共的《共赴國難宣言》,並承認中共的合法地位。自此「中華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立,國府稍後發表的《抗戰建國綱領》,更加緊國內黨派的團結,令中國能集中力量抗日,取得最後勝利。
雖然,國共的合作,對抗日勝利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國共關係於抗戰時期日趨惡化,最後終告分裂。中國抗日戰全面開始後,國民政府將陜北的共軍約三萬人改編為「第八路軍」,由朱德及彭德懷指揮,主要在山西、河北、山東一帶作戰;又將長江下游共黨游擊隊約一萬人改編為「新編第四軍」。在抗戰初期,國共雙方大體尚能合作,但是中共的實力迅速擴充,與國民政府的衝突漸多,其中以1941年1月在安徽南部涇縣發生的「新四軍事件」最為嚴重。新四軍在蘇南和皖東一帶發展勢力,至1940年已擴展到十萬人。政府為減少新四軍與國軍的衝突,於1940年10月19日命新四軍調往黃河以北,新四軍拒絕,並繼續擴張。次年,新四軍包圍解決嗣,新四軍瓦解,軍隊葉挺被俘,副軍長項英逃亡途中為部下所殺,軍委會下令將葉挺軍法審判,並撤消該軍番號。自此國共關係惡化,磨擦日烈。中國其他黨派為了排解國共的紛爭,形成一般緩衝力量,於是組織「中國民主同盟」,要求國民黨開放政權,結束一黨專政。美國亦有意促成國共和解,統一中國武力,一致對日作戰,因此自1943年起,國共雙方勝利,國人上下一心共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事實還有其他因素導抗日成功的,現分述如下:
抗戰之初,日軍企圖速戰速決,並揚言在三個月內征服中國。中國則針對地採取持之戰略 —「以空間換取時間」,這項戰略的精神,乃鑒於日本的資源乃人力有限,但裝備先進,若能阻遏其初期之攻勢,長久地消耗其資源,便能拖跨日本,國軍在敵前進行消耗戰,且初期之攻勢,長久地消耗其資源,便能拖跨日本,且初期即放棄沿海的平原,轉入湘、黔、滇、桂等高山地帶,只是略作抵抗,採取持久戰術,企圖消耗日本軍力及資源,待機反攻。國軍將主力部署在西部山嶽地帶,然後選取有利的時機與日軍決戰;而共黨改編善於游擊戰的新四軍和八路軍,則在華北、華中與華南展開敵後攻擊,使日軍腹背受敵,難以兼顧。最後,中國的「持久戰」及「遊擊戰術」終戰勝日本的「速戰速決」及「以戰養戰」,取得了抗戰勝利。
此外,中國幅員遼闊,日軍初期欲速戰速決,攻佔沿海大城市,以逼使中國投降的政策,並沒成功。而隨佔領區的增大,戰線愈長,所需的兵力越多,至抗戰後期,日本調集到中國的部隊已達一百二十八萬之多,但這數目的軍力投於廣大的中國上則仍感不足,故日本佔的空間越多,控制便越感吃力。加以,中國山區地方適合遊擊戰,不利日本機械化武裝,令日本頓失優勢,這亦是地理形勢致勝之處。
七七事變爆發後,中國獨力苦戰日本四年多,日本仍然於法取得勝利。且自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激使英美對日宣戰,並與中國結盟,並肩作戰。因而中國獲得英、美的物資及軍械的援助,使戰鬥力不斷增強,至抗戰後期已逐漸扭轉形勢,屢挫日軍。
還有,日本乃一資源有限的島國,故其進攻中國欲求效戰速決,但被中國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所阻,繼而欲用佔領區內奪取資源,實行以戰養戰之策,但又為游擊隊於後方擾亂而難以成功,隨著戰事延長,日本資源便漸呈不足。另外,日本國內僅有一千人口,軍隊總數亦只為數百萬。戰爭之初,進攻中國還勉強可應付,但自太平洋戰爭後,日本須把軍力分別投放於中國、太平洋,菲律賓及南洋等地,軍力明顯不繼。故資源與人力問題,亦是日本戰爭失敗的要因。
總括而言,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乃一冒險性行動,其國內資源並不可供其久戰,但中國地大人多,要如日本所謂的速戰速決,於三個月內征服中國實不可能,加以日本低估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意志,這大概由於國民政府一貫對日本採取容忍政策所致,使日本在抗戰之初已無法盡如計劃而行,注定日本泥足深陷。而論者謂日本之所以最後失敗,乃由於中國人上下一心,團致一致所達成,但如中國沒有良好的地理環境、精明的戰略與及國際間的支援,相信中日戰爭結果會是另一面貌。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5月3日星期六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