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5月11日星期日

秦亡漢興乃民心之背向

有言國之與興亡關乎民心之背向,試就秦亡漢興之故事加以闡釋。


國家之興亡,除了政治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民心背向。國家若得到人民支援,社會才會穩定,政權才能長治久安;相反,如統治者的施政殘暴不仁,國家便不獲支援,更會導致民怨沸騰,弄致官逼民反,使政權逐步推向覆亡。就以秦亡漢興爲例,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秦的統治乃"仁義不施",秦代政權不獲人民支持的原因。秦始皇的暴政,秦二世的昏庸和暴虐,令人民不願再忍受其嚴厲的統治政策,最後更亡於劉邦、項羽爲首的義軍手上。劉邦在入關之時,表現出統治者的風範,廢除秦的苛法,與人民約法三章,而項羽則由始至終所給人民的印象是殘忍好殺,他火燒阿房宮,屠殺咸陽百姓,並坑殺受降士卒二十萬人。相比之下,劉邦更爲深得民心,最後能打敗項羽,建立漢朝,以上種種皆與民心向背有關。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對人民的勞役亦隨之增加。始皇肆意役使民衆,使人民不願支援政府。例如命蒙恬派三十萬大軍驅逐匈奴,又派屠雎帶五十萬人,分五路南下嶺南,致使"丁男被甲,丁女轉輸,民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此外,又不斷武裝移民,南征而起戍守五嶺,軍民與流放無異。此外又築長城,開馳道,修宮室,建陵墓,征伐和戍守等,皆爲苦役,且秦統一之後,沿用舊制,以致往返時間增爲十倍,而秦法過期皆處斬,民間遂爲一大苦事。故西漢董仲舒加以批評,謂秦"力役三十倍於古",秦代不惜民力,逼使人民反抗。陳勝、吳廣的揭竿而起,實爲必然的結果,而秦亦最終滅於平民階級的手裏,可見民心背向的重要性。

另外,始皇在統一中國後,窮奢極侈,大興土木。在咸陽境內建造了二百七十座殿,還興建"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的阿房宮。建築"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溉,上具天下,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爲燭的驪山陵墓等,始皇更迷信方土,追求神仙,凡事種種,皆耗費甚鉅,再加上浩大的軍費支出,足見其奢侈浪費之極。由於國用不足,不得不加重賦稅,使"租賦二十倍於古",以致"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不足衣服",結果大失民心,弄致天怒人怨。

就施政而言,秦代的刑法嚴峻,專任刑罰以鎮壓人民,所施的刑罰太過分嚴苛,如"偶語詩書者棄市"、"赴役衍期者斬"、"一人犯罪,誅及三族";人民動輒得咎,而陳勝、吳廣亦是因刑法太苛而被迫抗秦。人民對於統制思想及新的法制不太習慣,開始懷念舊有制度,加上六國勢力未除,在他們煽動之下,一夫當難,全國便騷動起來,當時秦二世當政,政局更趨腐敗:君主昏庸,權臣弄政,令秦的政局岌岌可危。始皇本有建立萬世不墮政權之野心,故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推行中央集權制,認爲這樣便萬無一失,但他卻不明歷史的潮流中,平民的勢力正在崛興,除了以往貴族代替貴族的政權更替模式外,人民亦可威脅政權,正因其忽視平民的力量,以嚴苛刑法來管束,終於令民心思變,起而反抗,使建立了十五年的秦朝覆滅。歸根究底,秦以法家治國,其立國精神本得不到人民支持。

相反,劉邦得天下,實與民心依附有莫大關係。方其初從義帝旨令,入據咸陽,即廢除秦代苛政,與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於是民皆欣悅,甘於跟隨劉邦。而且劉邦來自民間,其左右股肱,如:陳平、周勃等,莫不爲市井布衣,因而深知民間疾苦,得天下後,皆能罷秦徭役,與民休息,以黃老無爲之術,替代贏秦法家之治,故能迎合廣大百姓之要求。由於民心安定,政權由是得以鞏固。反觀以貴族身份起義的項羽卻不知爭取民心,大肆殺戮,入咸陽而盡焚宮室,屠殺秦民及士卒,自招秦人反感,更使戰敗者不敢向其投降,於彭城的遊擊中,漢軍情願投水溺弊也不肯投降。敗卒不投項羽,人心也不歸附,埋下劉成項敗的伏線。

另外,劉邦能夠打敗項羽,建立漢室政權,結束秦末混亂之局,亦爲歷史興亡,繫乎民心背向,給予有力的證明。劉邦明白欲爭天下,人心之背向極爲重要,故入關中之初即與父老約法三章,以安民心。本來劉邦本已佔領秦之宮室,但聽張良勸告封鎖宮室府庫,還軍灞上,留待兵至再作處理,以顯其嚴正不貪。除蕭何取秦富所藏的人口圖籍外,一無所取,令百姓大悅。其後,又先爲義帝發喪,傳檄諸侯以討項羽之不義,使天下諸侯皆擁護之,其部隊亦以紀律嚴謹著名,從不擾民,並安撫流亡百姓,令人心盡歸劉邦,反觀在秦代以法家治術統治國家,重法不重人,以致其法難以得到人民支持。到秦二世時,手段更爲嚴苛,曾巡行全國,查察"郡縣守尉,有罪者誅之"。其準則是"殺人者眾爲忠臣,稅民深者爲明吏",足見其昏庸的程度,秦於其統治下,人心必會背棄政府,統治力量自當動搖。

秦的滅亡,主要其仍帶春秋戰國以來的貴族習氣,不恤民力,役民過甚,而戰國以來平民階級的力量不容忽視,故秦亡之際,平民階級勢力之大,可從陳勝、吳廣起義一事可所映出來。劉邦的基礎,正好來自這班"父老"及平民,故劉邦的施政,往往符合平民的要求,針對秦代之弊,深受支持。劉邦在漢初實行無爲而治,順應了歷史的要求。他吸收了秦代亡國的教訓後,命陸賈將之總結,於是撰《新語·輔政篇》謂:"秦以刑罰爲巢,故有覆巢卵之患"。(無爲篇)又謂:"秦非不欲爲治,然失之者乃舉措暴衆而刑太極故也"。蕭何乃主張爲政須輕徭、薄賦、緩刑、與民休息、以恢復社會元氣,遂開無爲而治之局,由於治國方針以人民的角度出發,因此民心歸附,到文景時期發展興盛,國家開始強大起來。

秦自始皇二十六年併天下,至二世、三世而亡,前後只有十五年國祚,主要是因爲始皇好大喜功,不知與民休息,久經戰亂之後,國力未復,即大興土木,引致民力盡竭,又由於君權轉變爲集權的時間過速,人民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秦又不施仁義,不斷向人民榨取剝削,以嚴峻刑法鎮壓人民,使人民生活於水深火勢之中。而歷史的趨勢顯示出平民階級迅速冒升,不甘忍受其嚴峻之法。始皇雖建立大一統皇朝,但亦種下了其帝國覆亡之遠因,因此秦始皇一死後不久,民心皆以抗秦,秦國便宣告覆亡。諺語云:"水能覆舟,亦能載舟。"然則民心背向亦由水之覆載也。秦漢之得國,實符合歷史時勢,順應民衆意願,而秦之乍滅亦沿自其施政嚴苛,不施仁義,使百姓背離秦國。雖然秦之覆滅與漢之繼統,亦繫於政權本身軍力、政治之始消彼長,惟就歷史發展過程而言,仍不知可爲"民心背向乃歷史興亡主因"一說下有力之註腳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