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秦統一的原因
秦滅山東六國,建立中央集權的一統大帝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事件。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裏指出,“如果說,秦以前的一個時代是諸侯割據稱雄的封建國家,那末,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就建立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仍舊保留著封建割據的狀態。” 這樣簡要深刻的語句,把周秦以下三千年封建國家的本質完全刻畫出來了。由於宗族制度的崩潰,被殘酷地束縛著的農奴從大小宗族中得到解脫,成為比較自由一些的廣大農民階級,這個階級受盡戰爭的痛苦,是反對割據,要求統一的。由於家族制度的興起,地主比起領主來,數量大大增加了,力量卻大大分散了。地主階級的豪強,在某種程度是實行割據的,但不遇特殊的時機,要象領主那樣割據稱雄,也是困難的。地主階級面對著這個巨大的農民階級,既不能恢復宗族制度分而治之,那末,建立起一個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統治機構,是完全合於需要了。農民階級要求統一,地主階級在一般情況下,也要求統一,再加上當時社會已經存在著許多有利於統一的因素,這就只剩下一個誰來統一的問題。秦擁有各種優勢,代表地主階級向領主殘餘勢力進攻,客觀上相當地符合於農民階級的要求,主觀上則是滿足了地主階級的願望,秦帝國就在這種情勢下出現了。
秦國僻在西方,文化落在東方諸侯國的後面,但也在逐步前進。前三八四年(秦獻西元年)開始廢用人殉葬制;前三七八年(七年),開始有市;前三七五年(十年),開始有戶籍。秦孝公時,商鞅變法,制訂許多法令,建立起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權。前三三六年(秦惠文王二年)開始用錢。落後的秦國,入戰國後,一變而成先進的國家。
正因為秦國的腐化勢力比較薄弱,所以新的制度得以實施。荀子曾到過秦國,在《疆國篇》裏誇獎秦國民俗的樸素,官吏的忠實,大官的守法,朝廷的清靜,認為是最好的政治。秦國軍制,荀子也認為比別國好。《議兵篇》說,齊國講求勇力技擊,斬敵首一級,賞金一錙(音資zī,一兩二十四銖,六銖為一錙),這種軍隊只能“事小敵”,遇上大敵就離散崩潰了,這是“亡國之兵”。魏國的武卒,是按照嚴格的標準選拔來的。被挑選上的人可以免戶賦徭役,這樣一來,軍隊輾轉增加,“地雖大,其稅必寡”,這是“危國之兵”。秦國以軍功升進,不管他是什麼人,打勝仗的有賞,打敗仗的有罰,所以人人奮勇,求得軍功。齊國的技擊,不能碰上魏國的武卒,魏國的武卒,不能碰上秦國的銳士,一碰上,就象以卵擊石了。足見秦在政治上、軍事上都佔有優勢。
前二四六年,即秦始皇即位的時候,秦地有巴、蜀、漢中、宛、郢、上郡、河東(山西西南部)、太原、上黨等郡。函谷關外有滎陽及周國舊地。單就疆土形勢來說,秦對山東佔有優勢。
關中地本肥沃,鄭國渠造成後,溉田四萬余頃,農產更加豐富。秦昭王時,蜀郡太守李冰造都江堰,開闢稻田,大興水利,蜀地沃野千里,無水旱災,富饒無比。秦擁有兩個大農業區,再加上巴、蜀出銅鐵木材,西北戎狄地區出牛馬,資源豐足,能夠支持連年不斷的戰爭。《史記•貨殖列傳》說“關中土地約占天下三分之一,人口不過十分之三,財富卻占十分之六”。這種估計,未必確實,但經濟力量,秦確佔優勢。
秦自商鞅變法以來,獎勵力耕力戰,造成與山東諸國不同的民俗。秦始皇以前,秦國奪得重要都邑,往往驅出原來居民或令秦民遷往雜居。如前三二五年,取陝,放還陝民給魏國。前二八六年,魏獻安邑,秦出其居民,募秦民並赦免罪人遷徙安邑。前二八二年,取趙二城,前二七九年,取楚鄢、鄧,都赦免罪人遷居新地。前二七三年,立南陽郡,釋免奴隸去居住。這大概是防止山東腐化生活傳染秦民的緣故。同時,山東遊士也反對秦國習俗,如魯仲連願跳東海尋死,不願做秦民。秦始皇時,改變了這種辦法,秦民與非秦民的差別,雖然還是存在,不過沒有以前那樣嚴格了。大抵秦國民俗,比山東樸素勇武,這也是秦的一種優勢。
商鞅代表地主階級的利益,建立單純的地主政權。不過,地主階級沒有結合士與大商賈,力量還不能說是完整。秦始皇改變舊習慣,尊崇大畜牧主烏氏倮(音裸 luǒ),位比封君(地位和侯爵一樣),優待大丹砂商寡婦清,“禮抗萬乘”(國王用客禮相待)。又用大商賈呂不韋為秦相國。呂不韋養學士、食客三千人。這樣,山東遊士和大商賈,不再反對秦的統一戰爭了。秦國地主政權的加強和影響的擴大,又是一種優勢。
秦比山東六國有上述多種優勢,但在全中國範圍內,如果還沒有統一的條件,秦統一仍是不可能的。當時形勢,卻已具備了促成全國統一的下列條件:
水陸交通陸路用車,西周時期以宗周為中心,通達四方各國。東周時又有海上內河兩種水上交通,戰國時更為發達。特別是內河交通,照《禹貢》所說,貢道(商路)以黃河為乾路,聯絡各水,全國九州都可通達。《史記•河渠書》所說內河交通,自滎陽引黃河水南流為鴻溝,與濟、汝、淮、泗四水相會,中原地區宋、鄭、陳、蔡、曹、衛等地水上都可以交通。楚地西部有漢水;東部有邗溝,貫通江淮二大水,北上聯濟沂二水。吳越地區有三江(松江、錢塘江、浦陽江)五湖(太湖),掘渠相通,外可通海,內可通邗溝。齊地淄水濟水相通。巨大人工溝通了大小各水,成一南北各地水路交通網,大有助於全國的統一。
商業戰國時商業發達,居澤地的人得用木材,居山地的人得吃魚鹽,各地居民,因貨物交換,經濟生活上相互聯繫相互依賴,不可割離了。《禮記•月令》仲秋月,“開放關市,招徠商賈,以有易無,各得所需。四方來集,遠鄉都到,自然財物充足,國用民用,不感缺乏,百事順利。”這是商業有相當重要地位的說明。因為各國間需要通商,閉關不相往來成為不可能。
水利灌溉 山東各國,各造堤防,天旱爭奪水利,天澇放水到鄰國。例如東周國想種稻,西周國不放水(前三六七年周分為東西兩國);趙魏兩國地高,齊國地勢卑下,黃河不決齊堤,便要氾濫趙魏。壅水和放水,給地主、農民以生死的威脅,統一的管理成為兩大階級的共同要求。
障礙水陸交通的有各國所設的關津和長城、巨塹。障礙商業流通的有苛稅,如客人過關,關吏要關稅並勒索賄賂,騎白馬過夫,照例要多納稅。《孟子•盡心篇》說“古代設關為了禁暴,今世設關為了行暴”。障礙水利灌溉的有以鄰國為壑的各國堤防。這都是人為的障礙,只有全國統一才能消除或減少由於割據所發生的災害。
以上所說諸原因以外,還有下列看來是抽象的,但是有巨大作用的兩個原因:
勞動人民要求統一春秋時期大小一百多國,象莒、邾等小國,也要準備兵車一千乘。小國對大國繳納的貢賦徭役,以及列國間的戰爭損害,國內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全壓在勞動人民的肩上,那時候小國人民,負擔是極其嚴重的。但如晉齊等大國,土地人口比莒邾大幾十倍,兵車不過四五千乘,從這一點說,大國人民的負擔,要比小國輕得多。戰國時期,秦趙等大國,兵力六十萬,戰爭中用全兵力的次數極少,可以說人民負擔又比春秋時期大國要輕些。所以人民的經驗是:做小國的人民不如做大國的人民,做大國的人民不如做全中國統一的人民。鄒魯兩小國打仗,鄒國官員戰死三十三人,兵卒一個也沒有死亡。鄒魯人民不願意打仗,七國人民當然也不願意打仗,誰能統一中國,人民就希望從他那裏得到和平。《孟子•公孫醜篇》說“人民遭受虐政的苦難,再沒有比現時更厲害的了。饑人見食物就要吃,渴人見水就要喝,……那個國王能行仁政,人民喜歡他,好比倒掛的人得到了解救”。秦國政治在七國中比較好一些,因此人民把希望寄託在秦國,荀子曾代表這個希望斷定秦國將實現統一全中國的偉大任務。
共同文化要求統一西周以來,雖說華族居住中原,非華族的各種族居住在華族的四周,但事實上,中原地區也是各族雜居,與華族對敵,勢力不小。東周後期,華族生產力進步,文化程度提高,因此逐漸地把居住在中原地區和四周邊沿地區的各族融合起來。苗族的楚國統一南方,文化向上發展,與華族的區別消失了。東夷各族,長期接觸華族文化,陸續併入齊魯楚各國。秦在西方,受戎狄影響,被東方諸侯看作戎狄,戰國初年秦國文化上升,成為華夏文化國。北方和東北方各族對趙燕等國,經過戰爭和文化交流,一部分併入華族,大部分退到長城以外。戰國時期,北起秦、趙、燕三國長城,南至舊吳、越海濱,大體上只存在著一個華夏文化,也就是居住在廣大境域內二千萬左右的人口,文化是共同的,心理狀態是共同的。孟荀大儒主張行仁政,使天下“定於一”。明確地代表了這種共同心理。
秦國擁有多種優勢,在全中國範圍內又具備著多種統一的條件,配合起來,這就是秦為什麼能夠結束八百年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建立起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原因。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8月1日星期五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