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七國興亡
商鞅相秦孝公變法,變落後國為先進國。商鞅定策,先擊敗魏國,逼魏東遷。秦據黃河、函穀的天險,可以出兵攻擊山東諸國,完成帝王統一的大事業。從秦孝公到秦始皇,都是為達到這個目的而進行戰爭。
魏在秦孝公以前,是天下最強的國家。魏都安邑,逼近秦國,商鞅認定魏是秦的心腹病,非魏滅秦,即秦滅魏。前三四○年商鞅大破魏軍,魏惠王棄安邑遷都大樑。前三三二年(秦惠文王六年),魏獻陰晉(陝西華陰縣)。前三三一年,秦大敗魏兵,斬首八萬,次年魏獻黃河西岸地求和。前三二九年,秦兵渡河取魏汾陰(山西榮河縣北)皮氏(山西河津縣西)。前三二八年,魏獻上郡十五縣。秦既得河西全部魏地,黃河天險,在秦掌握。從此秦不斷攻奪河東魏趙土地,主力則出函谷關攻擊韓國。
正當秦魏兩大國連年戰爭的時候,山東諸國害怕起來,不知怎樣來抵禦秦國。策士洛陽人蘇秦創合縱說。前三三四年,蘇秦見燕文侯說合縱的利益,文侯送他車馬金帛,去聯合各國。趙、韓、魏、齊、楚都聽從,趙王做縱長,蘇秦一人佩六國相印。所謂合縱,就是從燕到楚,南北合成一條直線,共同反對西方的秦國。蘇秦合縱的規約是:
秦攻楚——齊魏出兵援救,韓斷秦糧道,趙燕作聲援。秦攻韓魏——楚攻秦軍後路,齊出兵助楚,趙燕作聲援。秦攻齊——楚攻秦軍後路,韓守成皋,魏阻秦道路,燕出兵救齊,趙作聲援。秦攻燕——趙守常山(河北正定縣),楚屯武關(陝西商縣東),齊渡渤海援燕,韓魏出兵援救。秦攻趙——韓守宜陽,楚屯武關,魏屯黃河南岸,齊渡清河,燕出兵援趙。蘇秦這個計畫,對秦國是不利的,因為山東六國土地比秦大五倍,兵力大十倍,如果六國堅持合縱,秦的統一戰爭將遭受極大的阻礙。不過六國相互間存在著矛盾,都想乘機從與國方面得些便宜,縱約極不穩固。蘇秦的合縱前後只有三年便解散了。後來幾次合縱也不曾阻止秦兵的進攻。
秦國破壞合縱的方法叫做連橫,就是結合山東任何一國,連成一條橫線,攻擊其他各國。《韓非子•五蠹篇》說“縱者,合眾弱(山東六國)以攻一強(秦)也;而衡(橫)者,事(投降)一強以攻眾弱也”。戰國策士奔走遊說,議論風生,歸根只是縱與橫兩種主張。七國間此戰彼和,變化無常,歸根也只是縱與橫兩種活動。秦昭王時,范睢為相,定“遠交近攻”策,連橫愈益得勢,合縱愈不易成,但秦仍怕山東合縱,直到戰國末年,勝敗已定,還是怕縱的合成,所以秦始終堅持連橫,用山東策士為相,執行這個國策。
當蘇秦在山東合縱,秦用魏人張儀為相,進行連橫。前三一八年,六國第一次合縱出兵攻秦,推楚懷王為縱長。秦出兵函谷關擊破韓軍,六國退走。前三一七年,韓、趙、魏、燕、齊五國連同匈奴共攻秦,秦大敗韓趙軍,斬首八萬二千,韓趙引外族兵助內戰,結果是遭受可恥的大敗。前三一六年,秦滅蜀,後又滅巴,愈益富強。前三○七年,秦取韓宜陽,斬首六萬。宜陽是韓國大都邑,宜陽入秦,行軍更便利。秦又渡河築武遂城。韓君先世墳墓在平陽(山西臨汾縣西南),武遂離平陽七十裏,韓君被脅不敢反秦。前二九三年,秦大將白起大破韓魏兵于伊闕(河南洛陽縣龍門山),斬首二十四萬。此後韓魏兵力大衰,獻地求和,不敢抗秦,秦主力南向擊楚。
楚懷王與齊湣王相約彼此互救,秦派遣張儀見楚懷王,勸楚與齊絕交,秦願送還商於(河南省淅川內鄉一帶)地六百里。楚懷王大喜,與齊絕交,請張儀為楚相,派人跟張儀到秦受地。張儀說,我只說六裏,不曾說過六百里。楚懷王怒,前三一二年,發兵攻秦,大敗,死甲士八萬,失漢中郡。楚懷王大怒,發全國兵攻秦,又大敗。前二九九年,楚懷王受秦欺,被秦俘獲。楚喪地破軍,國力衰落。秦在伊闕大勝後,移主力圖楚。前二八○年,秦攻楚,取楚上庸(湖北房縣均縣等地)及漢水北岸等地。前二七八年,白起攻破楚都郢,楚兵敗散,楚襄王逃到陳(河南淮陽縣)躲避。前二七七年,秦又奪楚巫郡、黔中郡,楚國兵號稱百萬,此時僅有兵十余萬,衰弱不能再振。
楚既破敗,秦移主力攻北方強國趙。前二七○年,秦兵攻趙,被趙大將趙奢大破於閼與(閼音玉 yù河北武安縣西),這是秦很少遇到的一次大挫折。此後秦兵力暫時轉向韓國,奪取韓地。前二六二年,白起取韓野王(河南沁陽縣),隔斷上黨。上党降趙。前二六○年,秦攻上党,趙大將廉頗駐軍長平(山西高平縣)築壁壘堅守,秦兵挑戰,廉頗持重不應。秦派間諜送趙權臣黃金千斤,對趙王說,秦最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做將軍,廉頗容易對付,而且快要投秦了。趙括善於談兵法,趙奢還談不過他,但是趙奢知道他將來一定要壞事。趙王中秦反間計,果然令趙括代廉頗為主將。秦聽說趙用趙括為將,秘密使白起為上將軍。趙括出兵擊秦軍,秦軍詐敗退走,趙括乘勝進擊,直到秦壁下。秦據壁堅拒,吸引趙兵在壁下,出奇兵斷趙軍後路。趙兵受困,臨時築壘堅守,等待援救。秦昭王聽得趙糧道已斷,親到河北,徵發十五歲以上的男子,悉數送長平,阻絕趙救兵及糧食。趙兵饑餓四十六日,殺人而食。趙括分兵四隊,輪流攻秦壘,不能破,趙括自率精兵猛攻,被秦兵射死。趙軍失主將,投降秦軍,凡四十余萬人。白起怕趙兵尋機會反抗,把四十余萬人一起在長平坑死。這是戰國時期最大的也是最殘酷的一個大戰爭,趙兵前後死亡四十五萬人,秦兵也死去大半。兵法空談家趙括憑他的空談就斷送了四十余萬人的生命。前二五八年,秦圍趙都邯鄲已一年余,魏公子信陵君及楚軍救趙,擊破秦軍,邯鄲才得保全。
長平大戰後,秦連年攻韓魏趙三國。前二三○年(秦始皇十七年)秦滅韓。前二二八年秦滅趙。前二二五年秦滅魏。前二二三年秦滅楚。前二二二年秦滅燕。前二二一年秦滅齊。山東六國全部滅亡,中國開始成為統一的大帝國。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7月31日星期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