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統治階級的敬天保民思想
相傳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這就是說夏文化不及商,商文化不及周。周文化高於商文化的原因,在於周經濟制度不同于商,周統治階級對民的看法改變了,因之政治與文化都比商朝有進步性。商時民完全為國王所有,是國王直接所有的一種財產。所以民的生命為國王所給予,國王有權任意殄滅民命。西周卻有顯著的不同。《尚書》裏保存不少西周初年的政治文誥,每篇都說到如何治民。其中《無逸篇》說治民要“先知稼穡之艱難”,“懷保小民,惠(加惠於)鮮(窮人)鰥寡”;《立政篇》說“繼自今文子文孫,其勿誤於庶獄庶慎。”重農與慎獄尤為封建政治的重要綱領。西周時期的詩篇,也有很多篇說到民事。照《書》《詩》所說,烝(音征zhēng眾)民是天生下來的,皇天上帝是烝民的宗主。天選擇敬天有德的國君做天的元子,付給他中國人民和疆土,代天保民。元子如果不能稱職,皇天上帝就會改選別人。文王受天命稱王,因為他實行裕民政治,所以得到了上天的眷顧。周初統治階級鑒於夏商二朝的滅亡,知道“惟命(天命)不于常” (《尚書•康誥》),要永命必須保民。武王在《泰誓》裏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把民心看作天心所自出,所以民心是政治好壞的鏡子,也是天子墜厥(天)命或受厥命的權衡。這種天子代天保民的思想,反映出封建主對農奴不完全的所有制,與商朝比較,西周顯然是封建制度正起著進步作用的時期。
武王死後,周公攝行王政七年,他是一個大政治家,依據周國原有制度,參酌殷禮,有所損益,定出一些陝西長安出土的西周銅編鐘鞏固封建統治的制度來,這就是後世儒家所稱頌的周公制禮作樂。周本小國,重農節儉,行施裕民政治,變成強盛的大國。克商以後,周國舊制多被保存,例如商朝大祭祀用牲多至數百頭,甚至殺人充祭品,西周大祭祀用牲不過一牛一羊一豕或二牛,奢儉相差極遠。又如商朝殺人殉葬,周國世代重農,需要人力,貴族或國君死後,不用人殉(當然也有例外)而用草人、土車殉葬,後來也就成為周朝的殉葬制度。祭禮葬禮是大禮,商周有顯著不同,足見周初禮制主要出於周國舊制,經周公沿用,因而稱為周禮或“周公之典”。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軍事)”(《左傳》成公十三年),商周在戎事上也有顯著的不同。商時戰爭頻繁,周禁止諸侯間爭奪。成王臨終,囑咐康王,要他和遠又能和近,勸大小眾諸侯相安,不要爭奪(《尚書•顧命篇》“柔遠能邇,安勸小大庶邦”)。據經史所記,成康時候戰爭確是少見。
從西周傳下來的文篇裏看來,封建領主階級在開始時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存在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表現它的剝削欲的專利思想也逐步增強了。不過在西周,它到底還是進步的階級。它所創立的制度和文化,是中國封建制度和文化的最初基石。西周在中國社會發展史上,應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朝代。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7月16日星期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