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各族間戰爭與西周的滅亡
西周各族間戰爭,主要是華夏族(華族亦稱諸夏,也合稱為華夏)抵抗西戎北狄的侵入,其次是對東夷南蠻的攻伐。
東方地域廣大,周公滅奄,太公滅蒲姑,周勢力僅到山東境內,淮夷徐夷仍倔強不服。《費誓篇》載伯禽受封到魯國,淮夷徐夷起兵來攻,伯禽守東郊,不敢開城門。伯禽誓師說“馬牛臣妾逃亡,不許藏匿,要歸還原主”;又說“不許跳牆偷別人的馬牛,誘別人的臣妾”。當時東方國家還保存搶奪奴隸的舊習慣,誓言裏嚴重指出,意在維持魯軍的紀律。伯禽被夷族圍困,成王派三軍援助,才擊退夷兵。穆王時候,徐夷國君強大稱王,號為偃王。徐僵王聯合九夷伐周,穆王害怕,承認偃王做東方的霸主。穆王教楚伐徐。楚戰勝徐,勢力擴張,成了南方新興的強國。宣王屢次伐徐夷淮夷,但偃王子孫仍稱王,與周天子對立。
江漢流域是蠻族根據地。昭王征伐南蠻,全軍覆沒,君臣淹死在漢水裏,周天子聲威大損。穆王宣王相繼南征,不曾得到大戰果。漢水流域有些姬姓的諸侯,全是弱國,這給熊繹子孫很好的發展機會。熊繹初封在丹陽(湖北秭歸縣),土地非常小,不夠諸侯的資格,成王大會諸侯,他只配看守祭神的火堆。可是他的子孫,處在群蠻鬥爭環境中,坐小竹車,穿破爛衣,開闢山林荒地,吞併許多小國,穆王時候,戰勝徐偃王,造成獨霸南方的形勢。夷王時,楚君熊渠更強大,封長子做句亶王、次子做鄂王、小子做越章王。春秋初年,熊通正式稱王,統率蠻族,不承認周天子的地位。
西周最緊急的外患是西北方戎狄族的入侵。戎狄族散佈地域很廣,陝西西部北部,山西河北極大部分都是戎狄族居住地。商周人稱他們為戎狄,又稱為鬼方、混夷、犬戎、犬夷、獯鬻、 狁(音險允xiǎn yǔn),表示對他們的憎惡(戰國以後稱胡,又稱匈奴)。周都鎬京,接近戎狄,汧渭兩水中間,是西戎入侵的路線。西周初期曾打一次大仗,俘獲鬼方一萬三千另八十一人,斬首馘(音國guó。殺敵人割取左耳)耳的人數,大概也不少。此後戎狄屢次寇周,懿王甚至被逼遷居犬丘(槐裏,陝西興平縣南)。宣王時候,戎狄入侵更加嚴重,經過多次戰爭,互有勝敗,築城防禦,僅能阻止深入。宣王子幽王,寵愛褒姒,想殺太子宜臼(東周平王),立褒姒的兒子伯服做太子。宜臼的母親是申侯的女兒,申侯勾結犬戎攻周,殺幽王於驪山下。西周積累的貨物寶器,全被犬戎擄去,西周滅亡。平王靠諸侯的援助遷居洛邑,建立東周,王室衰弱,下降為中等國家。
宣王號稱中興賢王,他的功業是征伐外族,獲得相當勝利,可是連年用兵耗費很大。他不敢對百工商賈加重剝削,便把費用轉移到農夫們肩上。前七八九年(宣王三十九年)伐薑戎大敗,宣王幾乎被擒。他為補充兵力和財物,想出料民(調查戶口)的辦法。仲山甫諫阻料民,說農夫數目要從各方面間接推知,如果直接查點,一定要起禍亂。宣王不聽。這樣農夫們負擔過重,不願出力擁護周室。到了幽王時候,政治大壞,剝削更重,西周就被犬戎滅亡了。
孝王封給養馬人非子一小塊土地,地名秦(甘肅清水縣),在戎狄間。宣王封非子曾孫秦仲做大夫。秦攻西戎戰死,子孫都專力攻戎,國勢漸盛。秦仲孫襄公救幽王有功,平王避戎東遷洛邑,襄公派兵護送。平王封襄公做諸侯,逐漸收復周失地,成為西方強國。
西周從武王滅商到幽王亡國凡十一代十二王,據《竹書紀年》說共二百五十七年。中國歷史有確實紀年從前八四一年即共和元年開始,共和以前年代都不甚確實。
簡短的結論
周國在公劉時候,是一個小部落,有些奴隸給周君服役。太王建立起粗具規模的小國,封建制度開始萌芽,周國從此發達起來。
文王施行裕民政治,招致附近各地的庶民,分給小塊土地,讓他們耕種。領得耕地的人,必須無報酬為公家種地並服各種勞役。這就是裕民政治,周國因此變成西方強國。《尚書•康誥篇》載周公教訓康叔說:“文王為什麼能開創王業,因為‘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他解釋敬忌說“文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如果文王所治的民,是奴隸不是農奴或農民,很難理解敬忌、裕民的意義。
武王克商以後,周公成王封建諸侯,規定諸侯對王室貢賦的數目。諸侯對大夫和庶民,也有一定的貢賦法。共和行政以後,百工商賈和農夫,在經濟上都有些發展,宣王廢除助耕公田制,改為徵收田租。這種田租就是什一而稅的徹法。
西周奴隸依然大量存在,用途是從事工、商、農業勞動,並且供封建主的家內役使。文王定法律確定奴隸所有權,不許互相誘奪,足見奴隸還是構成社會的一個重要部分,不過在庶民總數中,奴隸數量是較小的。奴隸來源是俘虜和罪人及其妻子,還有被掠賣的窮人。
幽王時候很多貴族破產流落,富有的庶民(主要是商人)穿貴族衣服,在朝廷做官。甚至貴族也想經商致富。商人助鄭君立新鄭國,想見西周商人是有力量的。
非華族的各族時常攻擊西周,幽王終於被犬戎殺死。春秋時期強大國家,在西周全是處在外族包圍中的小國(只有齊開始是大國);變成貧弱的國家,原來卻多是大國。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7月17日星期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