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9月18日星期四

唐後期的政治概況

第三節 唐後期的政治概況


  ——八二一年——九○七年

  

  唐憲宗死在八二○年二月,次年,唐穆宗改元,唐後期的政治概況,實際是從八二○年開始。

  唐後期凡八十七年。八二一年到八二二年,河北三鎮恢復割據局面,朝廷對三鎮放棄統一的願望,朝廷與藩鎮間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了。貫穿在唐後期的主要矛盾是朝廷內部南司(朝官)與北司(宦官)之爭和朝官間朋黨之爭。朋黨之爭大體上是依附南北司之爭而進行的。

  唐太宗頒佈《氏族志》(唐高宗改稱為《姓氏錄》),定士族為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士族家數不多,其中還有輕南重北、輕山東重關中的偏見,上上至下下九品的區別,同是士族中人,仕途上待遇是不平的。唐世重進士輕明經,進士及第每年不過二三十人,升遷比較容易,同是科場出身,進士與明經在仕途上的待遇是不平的。至於有人通關節而及第,有人才學優而落第,得失之間,當然也是不平的。士族入仕,又有科場出身和非科場出身(門資)的區別,在仕途上非科場出身的人是被輕蔑的。士流(流內也稱九流)以外,又有流外九品,都是門戶寒微,在官署裏供吏職的讀書人(能寫能算和頗懂時務)。唐玄宗開元年間,限制明經進士及第,每年不得過一百人,流外出身,每年倒有二千餘人,足見流外人數量很大。流外每年有成千的人被銓敘作官(入流),固然妨礙流內的仕途,但不得任清資要官(文武百官分清濁,清流中又分清望官、清官兩種,都有明白規定),仕進前程仍不及流內的遠大,流內與流外在仕途上是不平的。唐高祖定制,“工商雜類,無預士流”。經營工商的業主和雜類(類似北朝的雜戶隸戶),根本不得入仕,與流內流外相比,是一個更大的不平。南北朝以來士族制度的殘留部分和隋唐科舉制度所造成的不平,在唐中期已經暴露出來,到唐後期,相互間衝突變得愈益劇烈,表現為南北司之爭和朋黨之爭。

  宦官的出身屬於所謂雜類,雖然也有官品,與士流、流外入仕情形不同。唐玄宗重用宦官,職權遠遠超出內侍省的規定,朝官的職位開始被侵奪,不過,一般是武職,妨害還不大。自唐肅宗時起,宦官權力一直在上升,侵奪官職的範圍也一直在擴大。宦官統率神策軍,尤為工商雜類大開仕進的門路。神策軍軍士多是長安富家子,即工商家子弟。例如唐僖宗時義武節度使王處存,祖先都是神策軍籍,家產巨大,全國有名。

  自唐代宗時起,節度使多從禁軍(神策軍)派出去。禁軍大將出重息向富家借錢,送給中尉,由中尉派作節度使,到鎮後,加緊敲剝來歸還本息,利息一般是本錢的三倍,當時人稱為債帥。顯然,工商家子弟從中尉和債帥得官是不難的。八二二年,唐穆宗以優待將士名義,非正式取消工商雜類不得入仕的限制,允許神策等軍和京外各鎮保薦有功將士,因此大批商賈、胥吏(流外)用賄賂取得朝官資格。士流無法抵制,只好憤怒長歎。宦官是工商雜類在政治上的代表,宦官和朝官對立,也就是工商雜類和士族對立,宦官一方是官職的侵奪者,朝官一方是被侵奪者,南北司之爭勢如水火不相容,根本原因就在於此。

  士流的出路主要是做朝官,做朝官的門徑主要是進士及第。自唐中期起,科場競爭愈趨於劇烈,舉人(應考人)必須奔走名公貴卿的門下,設法取得公卿的賞識,公卿替他向知貢舉(考試官)推薦,才有及第的希望。及第後,新進士一起到主司(考試官)家通姓名,自稱門生。門生們拜主司謝恩,行禮時,堂上有公卿觀禮,這些公卿自然就是推薦者。崔群(唐憲宗時作宰相)曾知貢舉,妻李氏勸崔群置莊田。崔群笑道,我有三十所好莊,良田遍天下。李氏驚奇。崔群說,我前年取士三十人,就是我的良田。考試官看門生是自己的良田,門生看考試官是自己的恩師,再加上進士間的同年關係,以及進士與推薦者的關係,在仕途上很自然地會相互援引,到後來可能成為一個朋黨。進士出身以外,門蔭出身也是士流入仕的一條路,這兩種出身的人,互相輕視,如鄭覃的父親鄭珣瑜作過宰相,鄭覃以父蔭得官,到唐文宗時作宰相。他主張廢進士科,認為士有才就可任用,何必有文辭。又如李德裕的父親是李吉甫。李德裕不從科舉出身,做官升遷到宰相職位。他也主張廢進士科,以為朝官應在公卿子弟中選擇,進士多是寒士,即使有出人頭地的才幹,總不及公卿子弟的熟悉政事。非科場出身的鄭覃、李德裕二人是一個朋黨,和鄭李對立的一個朋黨,首領是科場出身的李宗閔、牛僧孺。兩個朋黨各有大批徒眾,一個朋黨得勢(首領作宰相),便儘量斥逐敵對朋黨,讓出官位給本朋黨。為鞏固本朋黨既得的官位,雙方都懷著殺機,要對方首領敗死不能再起。大抵宦官侵奪官位愈多,朝官剩下的官位愈少,朋黨之爭也就愈益猛烈,科場出身與非科場出身的互相排斥,不過是爭奪時若干藉口中的一個,事實上首領出身門蔭的朋黨也容納進士,首領出身科場的各個朋黨,互相間也同樣仇視,並不因出身相同有所減輕。唐後期朋黨之爭,一直延續到亡國,原因無非是這一批人和那一批人爭奪官位,這批那批的形成卻常常與科場有關係。及第的人驕傲輕薄,不及第的人失意怨恨,這兩種人也結成深仇。失意人找出路,很多投奔藩鎮作謀士,如李振屢舉進士不第,後來,幫著朱全忠覆滅唐朝,教朱全忠殺唐殘餘朝官三十餘人(多是進士出身),投屍黃河。唐後期,南司與北司相爭,這一朋黨和那一朋黨相爭,再加流內和流外相爭,及第人和不及第人相爭,唐統治階級分裂成許多敵對集團,各為爭奪官位而狂鬥。狂鬥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刻剝民眾來滿足大量狂鬥者的貪欲。

  按照這些矛盾發展的情況,唐後期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八二○年——八四○年)

  

  宦官自從殺唐憲宗立唐穆宗以後,對皇帝有廢、立和生、殺的權力。皇帝在宦官操縱下,有些完全馴服,有些不甘屈辱,想奪回已失的實權。朝官也是這樣,有些依附宦官,有些反對宦官,他們的得勢或失勢,與皇帝對宦官的態度有關係,因之,朝官注意的是新皇帝有什麼態度,至於皇帝的廢立生殺,沒有人敢持異議。宦官擁有這種權力,被當作既成事實為朝官所默認。

  唐穆宗、唐敬宗是馴服在宦官手下的兩個皇帝,他們只要求奢侈放縱的生活得到滿足,根本不關心朝政。當時成德、幽州、魏博三鎮相繼叛變,朝廷不得已,承認三叛鎮的割據。從此,河北三鎮又脫離唐朝,唐朝也不再存收復河北的想望。唐朝廷要做的事,只剩下朝廷內部的衝突。

  因為宦官勢力極盛,朝官的分化也跟著激烈起來。八二○年,唐穆宗即位,首先斥退走吐突承璀門路的宰相皇甫鎛,不久,由皇甫鎛薦舉的宰相令狐楚也被罷免,宰相換了一批新人。這些人有的走宦官門路,有的為宦官所滿意,裴度為首的一部分朝官都受到壓抑。元稹交結宦官,得做知制誥。元稹本是著名詩人,做知制誥是勝任的,只是官從宦官得來,被朝官們鄙視。一次,同僚在一起食瓜,有蒼蠅飛來,武儒衡揮扇驅蠅,說,這東西從那裏來的!朝官對依附宦官的朝官當作蒼蠅看待,雙方的怨恨可以想見。元稹助宦官破壞裴度對叛鎮的用兵計畫,八二二年,河北戰事結束,元稹達到求相目的,被任為宰相。宦官和元稹排斥裴度出朝,一批朝官力請留裴度在朝,結果是裴度、元稹同作宰相。兩派繼續爭鬥,二人做了幾個月宰相,同時罷免。另一走宦官門路的舊相(唐憲宗時曾作相)李逢吉得到機會,又作宰相。八二三年,李逢吉引牛僧孺作相。牛僧孺是庸人,還不算是奸人,李逢吉薦引他,是利用他來阻止有作相資望的浙西觀察使李德裕入朝為相。八二四年,唐穆宗服長生藥病死。唐敬宗即位。唐敬宗比唐穆宗更荒淫無度,宦官王守澄、宰相李逢吉互相勾結,儘量排擠守正的朝官。翰林學士韋處厚上書勸唐敬宗重用裴度,並且說,管仲曾說過:“人離而聽之則愚(《管子•君臣上篇》作“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治與亂並無其他道理,只是“順人(民)則理(治),違人(民)則亂”。韋處厚說治亂的本原是對的,說給唐敬宗聽,卻是對聾人說話。八二五年,牛僧孺看到朝政敗壞,早晚要發生變亂,辭去相位,出任節度使。一部分朝官力薦裴度,八二六年,裴度又任宰相,李逢吉被貶,出任節度使。八二七年,宦官劉克明等殺唐敬宗,擁立絳王李悟(庸憲宗子)。樞密使王守澄等所謂四貴(兩個樞密使、兩個中尉是最有權力的宦官,稱為四貴)發禁兵迎立江王李涵(唐穆宗子即位後改名昂)為皇帝(唐文宗),殺劉克明、李悟等。李悟已經接見過宰相以下百官,算是準備登位的皇帝,王守澄等殺死李悟,另立唐文宗,宰相以下百官不敢有異議。唐文宗感到本身毫無保障,想從朝官方面取得一些力量來和宦官對抗,皇帝有這種傾向,朝官也就敢於和宦官對抗,南北司的鬥爭在唐文宗時表面化了。

  八二八年,名士劉蕡(音墳f6n)應賢良方正科,對策中公開反對宦官。他說,法應該劃一,官應該正名。現在官員分外官(朝官)、中官(宦官),政權分南司(外官)、北司(中官),在南司犯法,跑到北司就沒事,或外官定了刑,中官認為無罪,法出多門,是非混亂,原因在於兵、農(民)地位懸殊,中外各自有法。又說:現在兵部不管軍政,將軍(上將軍、大將軍)只存空名,軍政大權,全歸中官執掌。頭一戴武弁,便把文官(朝官)看作仇敵;足一登軍門,便把農夫看作草芥。這些武夫,依仗宦官勢力,只會擅作威福,欺壓民眾。宦官利用武夫的驕橫挾制皇帝,又利用皇帝的名義驅使朝官,這難道是先王經文(以文為主)緯武(以武為輔)的意思麼!他要求唐文宗摒退宦官,信任朝官,政權交給宰相,兵權交給將帥,以為這樣做,可以救皇帝和國家。劉蕡的對策,考官非常歎賞,因為怕宦官,不敢錄取。許多朝官和士人替劉蕡抱屈,議論紛紜,準備上書給唐文宗。宰相裴度不讓上書,以免雙方衝突不可收拾。劉蕡雖然下第,卻代表朝官發動了對宦官的攻擊。唐文宗依靠朝官,作消滅宦官的準備,可是,他那種昏愚的行動,決沒有取得勝利的希望。

  八二九年,浙西觀察使李德裕被召入朝,任兵部侍郎,裴度推薦他作宰相。李德裕是唐後期才能卓越的人物,裴度推薦他,是有意義的。李德裕的政敵李宗閔走宦官門路,取得宰相職位,排擠李德裕出朝去做義成(治滑州)節度使。李宗閔又引牛僧孺為相。李牛二人合力斥逐擁護李德裕的朝官,八三○年,連裴度也被排擠出朝去做節度使。他們還嫌義成地勢重要,調李德裕為西川節度使,使離開朝廷更遠些。李宗閔、牛僧孺這一朋黨,依附宦官,唐文宗只好選用宋申錫為宰相,君臣間密謀誅滅宦官。

  宋申錫秘密搜羅助手。八三一年,王守澄和他的親信人鄭注發覺宋申錫的密謀,使人誣告宋申錫謀立皇弟漳王李湊,王守澄據誣告奏聞。李湊有些聲望,唐文宗一向防備他,怕有人擁立他為帝,看到奏書,大怒,命王守澄捕李湊及宋申錫的親近人,到宮中嚴審。親近人誣證宋申錫確有密謀。唐文宗自以為證據確鑿,召集滿朝大臣,宣佈宋申錫罪狀。朝官都知道是個冤獄,有些朝官力爭將獄事移到外朝來覆按,宰相牛僧孺也替宋申錫作了些辯護。鄭注怕覆按暴露出真情,勸王守澄請唐文宗從寬處理,宋申錫算是免遭殺戮,被貶為開州(四川開縣)司馬。李湊也被貶為巢縣公,表示放桀于南巢的意思。唐文宗本來想用宋申錫誅滅宦官,結果反替宦官除去宋申錫。他並不察覺自己是失敗者,還想用同樣的方法從宦官手裏奪回權力,當然,只能得到更大的失敗。

  八三二年,唐文宗罷免宰相牛僧孺,召還李德裕。八三三年,任李德裕為宰相,罷免宰相李宗閔。李德裕得勢,排斥李宗閔朋黨,這自然是兩個朋黨間權利的爭奪,但李宗閔朋黨被排斥,宦官勢力也就多少有些削弱,對唐文宗是比較有利的。八三四年,唐文宗得中風病,王守澄薦鄭注診治,鄭注竟成了唐文宗的寵臣。王守澄又薦舉一個叫做李訓的妄人,唐文宗認為是奇士,要用作近侍官。李德裕堅決阻止,唐文宗不聽。王守澄、李訓、鄭注憎惡李德裕,使唐文宗召還李宗閔為宰相,斥逐李德裕出京。李宗閔得勢,排斥李德裕朋黨,官員調動紛紜,朝廷為之不寧。唐文宗束手無策,只好歎息說,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李宗閔朋黨依附宦官,兩個朋黨相爭,其中也含有一部分朝官反對宦官的意義,唐文宗不知保持用來較為有利的李德裕朋黨,卻為了想去掉朋黨,因而加強李宗閔朋黨,使自己完全陷入王守澄黨的包圍中,但是,他還在想望誅滅宦官。

  八三五年,唐文宗將心事密告李訓、鄭注。李訓、鄭注二人認為有大利可圖,都答應以誅宦官為己任。二人給唐文宗策劃,擢用宦官仇士良為中尉,分王守澄的權勢,又斥逐李宗閔出京。大批朝官被指為李宗閔、李德裕的徒黨,遭受貶逐,重要官職都換用二人的徒黨。唐文宗任鄭注為鳳翔節度使,李訓為宰相。二人聲威大振,殺死不少大宦官,又殺死王守澄,沒有人敢出面反抗。二人密謀由鄭注選鳳翔兵數百人,作為親兵,等到王守澄下葬時,唐文宗令全部宦官去會葬,鄭注縱親兵殺死全部宦官。鄭注去鳳翔準備兵力。李訓和徒黨商議,以為如此行事,功勞將被鄭注占去,不如先下手,殺了宦官再逐走鄭注,可以獨得大功。李訓上朝,使徒党奏稱左金吾大廳後石榴樹上有甘露。唐文宗令李訓率眾官去察看。李訓回來說不像是真甘露,唐文宗故意表示驚訝,令左、右中尉仇士良、魚志弘率眾宦官再去覆視。仇士良等前去,李訓先使徒党率部曲數百人潛伏在左金吾,準備殺宦官。仇士良等發覺有伏兵,逃回殿上,劫奪唐文宗進入宮內。李訓見陰謀失敗,出京逃命。仇士良等入宮,派出神策兵,分路搜捕李訓和他的徒党,宰相李訓、王涯等以下被殺千數百人,鄭注也在軍中被殺。李訓、鄭注原先商定的陰謀,唐文宗是同意的,後來李訓自定的陰謀,也得到唐文宗的同意。這說明他只求殺死宦官,至於如何殺和殺了以後如何,似乎都是不值得思慮的小事。他看宦官僅僅是若干個閹人,不看見宦官代表著一種社會勢力,甚至不看見宦官與神策軍的關係,以為用陰謀一殺即可成事。這種愚蠢的想法和行動,決不會讓他獲得什麼好處,果然,他行事失敗,成為宦官的俘虜。

  經過這次所謂甘露之變,朝廷大權全歸北司。北司壓迫南司,宰相以下朝官都被仇視。一個宦官竟揚言要殺死京城內所有著儒服(士人)的人,宦官士流間關係一時變得異常緊張。八三六年,昭義節度使劉從諫上表聲討仇士良等罪惡。昭義是個強鎮,宦官有所畏懼,南司才多少得行施一些職權。南北司雖然強弱懸殊,在強藩聲援下,南司仍保持對抗的局面。

  唐文宗被宦官監視,只好飲酒求醉,賦詩遣愁,自稱受制于家奴,比周赧王、漢獻帝兩個亡國之君還不如。八四○年,唐文宗病死。

  

  第二段(八四○年——八五九年)

  

  八四○年,仇士良等立潁王李瀍(音禪ch2n)為皇帝(唐武宗)。唐武宗用李德裕為宰相,唐文宗時候的緊張形勢,開始緩和起來。宦官與朝官衝突,朝官固然受損害,宦官也不是完全有利,極度緊張以後,雙方都需要有一時的安靜。當時朝廷對昭義鎮用兵,邊境上有回鶻的侵擾,也是朝廷內部需要安靜的一個原因。李德裕處理藩鎮和邊境事件,都收功效,南司威望提高,北司也就相對地退縮,因而呈現暫時的平衡狀態。這種狀態,自唐武宗至唐宣宗,前後保持了二十年,在唐後期中算是一個較好的時期。

  唐武宗信任李德裕。李德裕富有政治才能,足以取得這種信任。會昌年間,唐朝聲威頗有再振的趨勢,這和李德裕的相業是分不開的。採取適當的態度對待宦官,是他相業有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待宦官——宦官與士族對立,又同為唐政權的構成部分。宰相依附宦官,勢必不得士人心,觸犯宦官,又勢必不得居相位。李德裕任淮南節度使時,監軍楊欽義奉召還京,大家都說一定去做樞密使。李德裕接待他同平常一樣,並無加禮,楊欽義很不滿意。過了幾天,李德裕請楊欽義宴會,情禮極厚,宴後,還贈送不少禮物,楊欽義喜出望外。楊欽義行到汴州,奉旨仍回淮南。楊欽義送還禮物,李德裕不受,說這不算什麼。不久,楊欽義被任為樞密使。唐武宗用李德裕為相,與楊欽義頗有關係。李德裕不因楊欽義將作樞密使特加禮貌,也不因不作樞密使收回禮物,使楊欽義不敢以炎涼鄙態來看待李德裕。臨行設宴送禮,使楊欽義感到同僚的情誼。楊欽義薦舉李德裕,並非李德裕有求于楊欽義。這樣對待宦官,在唐後期,應該說是較為適當的態度。

  李德裕在相位,抵禦回鶻、收復昭義鎮,用兵都有功績。立功的原因之一,是對待宦官得法。李德裕以為唐德宗以來,朝廷出征總是失敗,原因有三個。一是詔令自宮內發到軍前,每天有三四次,宰相多不預聞。二是監軍任意指揮軍事,將帥不得自為進退。三是每軍各有宦官作監使。監使選軍中壯士為牙隊(衛隊),留老弱兵出陣戰鬥,戰時,監使率衛隊騎馬在陣後高處觀望,見陣勢小卻,便策馬先走,陣上兵士望見,跟著潰散。李德裕與樞密使楊欽義等商量,一請監軍不得干預軍政,二請監使每兵千人中只抽十人充牙隊,有功一體給賞。牙隊人少監使自然不敢到陣後觀戰,不觀戰也同樣得賞,真是有利無害。楊欽義等贊成他的意見,奏准實行。從此詔令不從宮中發出,將帥得施展所長,戰爭都獲得勝利的結果。

  唐武宗信任李德裕,顯有成效,因之對宦官不甚依重,宦官勢力也就有些削弱。八四三年,唐武宗不同樞密使商量,任命崔鉉為宰相。老宦官埋怨楊欽義等,認為樞密懦弱,破壞了老規矩。其實,楊欽義等何曾懦弱,只是形勢改變,不敢出面爭老規矩。唐武宗憎惡仇士良,表面上卻極為尊寵。仇士良自稱老病,唐武宗允許他致仕。仇士良回家,給送行的宦官傳授秘訣,說,天子不可閑著無事,要常常引導他縱情享樂,樂事一天比一天新,一月比一月好,忙得他別的事都忘了,這樣,我輩才可以得志。尤其要緊的是不可讓他讀書,親近儒生,他看到前朝興亡的故事,心裏害怕,我輩就要被疏遠,仇士良說出了秘訣的前一半,不說出的後一半是用神策軍威脅朝廷。唐武宗、李德裕在前一半範圍內削弱了一些宦官勢力,宦官所損極微,朝廷卻獲益不小。

  防禦回鶻——回鶻被西鄰黠戛斯部落攻破,諸部逃散。八四○年,回鶻一部分貴族嗢沒斯等各率所部到天德軍(天德軍使駐天德城,城在中受降城西北三百里。中受降城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附近)塞下,請求內附。天德軍使田牟等謀立邊功,請出擊回鶻。李德裕力排眾議,堅請唐武宗約束田牟,不許邀功生事。八四二年,嗢沒斯等入朝,任歸義軍軍使。回鶻烏介可汗率所部侵擾天德、振武(振武節度使駐金河,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北)兩軍邊塞,八四三年,唐兵大破烏介所部,烏介逃走。回鶻衰弱,正是邊將邀功生事的機會,李德裕約束邊將,設計分化敵軍,部署既定,一擊成功,可謂善於用兵。

  收復昭義鎮——昭義軍所轄有澤(治晉城,山西晉城縣)、潞(治上黨,山西潞城縣)兩州,又有河北邢(治龍岡,河北邢臺縣)、洺(治永年,河北永年縣)、磁(治滏陽,河北磁縣)三州。節度使駐潞州。唐文宗時,昭義節度使劉從諫上表斥責仇士良罪惡。仇士良擁立唐武宗,劉從諫愈益憤恨,積極準備割據。八四三年,劉從諫臨死,使劉稹繼位。李德裕勸唐武宗用兵,說,澤、潞地近京師,如果准許節度使世襲,四方諸鎮誰不想效尤,朝廷號令再不得行了。當時宰相和群臣都主張姑息,請唐武宗同意劉稹作留後。這確是唐朝廷的嚴重關頭,李德裕獨排眾議,堅持收復昭義鎮,對朝廷是一個大功績。唐武宗問用兵的方略。李德裕說,劉稹依恃河北三鎮的援助,只要成德、魏博兩鎮不動,劉稹勢孤,就難有作為。委兩鎮攻邢、洺、磁三州,並允許重賞有功將士,兩鎮比較利害,可能聽朝命。唐武宗採納李德裕的建議,決心討伐劉稹。

  戰事完全按照李德裕的預定計劃進行。邢、洺、磁三州抵不住兩鎮的壓力,八四四年,開門出降。朝廷派人作三州留後,防止兩鎮請地。澤、潞被唐將石雄等攻擊,勢已不支,失去河北三州後,內部更慌亂,澤、潞諸將殺劉稹來降,朝廷收復昭義鎮。

  李德裕的弱點是保持朋黨積習。八四○年,李德裕任宰相,初次見唐武宗,便論及朋黨。他說,要做好政治,必須分清群臣的邪正。邪正不相容,正人指邪人為邪,邪人也指正人為邪,人主鑒別邪正,確是難事。他提出鑒別的方法是正人如松柏,特立不倚,邪人如藤蘿,非附他物不能自起。所以正人一心事君,邪人專鬧朋黨。李德裕以是否依附宦官來區別邪正,這個標準並不錯,但自信正人不會鬧朋黨,這就使他不能發覺自己也在鬧朋黨,與李宗閔、牛僧孺輩同樣排除異己,報怨復仇。事實上,李宗閔、牛僧孺是朋黨的首領,不同于一般徒黨;李宗閔依附宦官,牛僧孺依附李宗閔,二人情節也並不全同;至於一般徒黨,各人情節更有多種的差別。一概看作邪人,予以排斥,朋黨間的爭鬥,因李德裕自以為正人驅邪人而有加無已。八四二年,唐武宗想用白居易為宰相,李德裕說,白居易老病,不堪作相,他的堂弟白敏中有才幹也有文學,可以擢用。唐武宗任白敏中為翰林學士。白居易是時已七十一歲,患中風病有三四年,不堪作相是事實。白居易妻族楊氏屬於李宗閔朋黨,白居易早在唐文宗時,為避免朋黨的牽連,力求作閒散官,無意仕進。李德裕答唐武宗問並薦舉白敏中,似乎不曾疑忌他們有朋黨。可是,不加區別地一概排斥的做法,連不在排斥之列的白居易也感到不安,退避唯恐不速,足見朋黨相爭,受傷害的人是很多的。

  朋黨積習使李德裕不免憑愛憎用人,日久積成眾怒,宦官乘機進讒言,說他太專權。八四六年,唐武宗服金丹病死,唐宣宗繼位。唐宣宗用白敏中為宰相,君臣二人以更嚴重的朋黨積習排斥李德裕朋黨。

  唐宣宗(李忱)是唐憲宗的兒子,與唐穆宗為兄弟,按常例不可能繼承帝位。因為他從幼年時起,很象個癡人,唐文宗、唐武宗都輕侮他,不以常禮相待,宦官要利用他的癡和對文、武二宗的不滿,破例擁立他為皇帝。唐宣宗即帝位以後,宦官和朝官才知道他有心計,癡是偽裝出來的。

  唐宣宗的施政方針是儘量否定會昌(唐武宗年號)年間的一切措施。他首先斥逐李德裕及其徒党,說李德裕是奸臣。李德裕用是否依附宦官作區別邪正的標準,對李逢吉、李宗閔這些走宦官門路的首領來說,是適合的。唐宣宗區別忠奸,也有他的標準。他要表明自己是唐憲宗的直接繼承人,誣郭太后(唐憲宗正妃)、唐穆宗母子與宦官同謀殺唐憲宗。唐穆宗既被指為逆,諸子敬、文、武三宗自然也是逆,李德裕得唐武宗信任,稱為奸臣也就有理由了。以仇視奸逆的精神來進行朋黨爭鬥,朋黨積習更發展到最高點。

  唐宣宗前後信任兩個宰相,自八四六年至八五一年,白敏中為相,自八五一年至八五九年,令狐綯(音桃táo)為相。白敏中與李宗閔朋黨有關係。令狐綯是令狐楚的兒子。令狐楚與皇甫鎛、李逢吉同朋黨,唐憲宗時為宰相。令狐綯本人是李宗閔朋黨。白敏中、令狐綯逢迎唐宣宗,凡不被李德裕重視的人,一概重用,被李德裕排斥的那些朋黨中人,自然更要重用;凡唐武宗時做成的事,如廢除佛教和其他外來宗教,如裁減州縣冗雜佐官一千數百員,唐宣宗時改為復興佛教、增設冗員。舉這些例可以推知當時的朝政。

  當時吐蕃內亂,愈益衰弱,八四九年,吐蕃所據秦(治成紀,甘肅秦安縣北)、原(治高平,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安樂(鳴沙縣,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縣)三州及七個關(原州有七個關)來歸。三州士民千余人到京師闕下朝見唐宣宗,歡呼舞躍,慶喜得回到故國來。士民當場解除吐蕃服裝,換上唐朝衣冠,觀歡都感動得高呼萬歲。八四八年,沙州(治敦煌,甘肅敦煌縣)人張議潮,乘吐蕃大亂,率漢民眾逐走吐蕃守將,奪得沙州,八五一年,派使者來朝。唐宣宗任張議潮為沙州防禦使。張議潮發兵收復瓜、伊、西等十州,使張議潭奉十一州地圖戶籍來獻,河湟土地上漢民眾全部歸唐。唐在沙州置歸義軍,任張議潮為節度使。唐肅宗時,吐蕃奪取西北州鎮,唐國境退縮到鳳翔、邠州一帶,原因是安史叛亂。唐宣宗時,十一州來歸,原因是吐蕃內亂。唐朝君臣不在這一點上有所戒懼,卻早在三州七關來歸時,宰相便以克復河、湟為理由,請唐宣宗加尊號,唐宣宗也認為河、湟克復了,給唐順宗、唐憲宗上尊號“以昭功烈”。事實上,唐宣宗君臣這種浮誇不實的做法,正說明滿足於三州七關的取得,並無勇氣去收復河湟。河湟收復,是漢族民眾的力量,唐朝廷並沒有什麼“功烈”可說。

  唐宣宗自恃有智術,察察為明,相信自己的見解一定都是對的。他的意旨,只許群臣順從,不許違反。例如李德裕作相時,不用丁柔立,唐宣宗特用為諫官。八四七年,貶李德裕為潮州司馬,丁柔立上書替李德裕訟冤。唐宣宗說丁柔立阿附,貶為縣尉。所謂阿附,就是不順從他的意旨。令狐綯最能順從也最得信任,自稱作相十年,每次入朝奏事,都要流汗,冬天也不例外。宰相見皇帝,害怕到流汗,自然不敢有違反意旨的表示。唐宣宗獨攬用人大權,州刺史赴任,必先來京朝見,皇帝親自考問,按答話優劣,再定用否。當然,他認為可用的人,儘管不勝任,再也不會有人敢說不可用。有一天,兵部侍郎蔣伸宛轉地對唐宣宗說,近來官似乎容易得,大家都想僥倖。唐宣宗自以為用人非常嚴格,聽了驚問,這樣,不是亂了麼!蔣伸說,亂倒還沒有,不過,僥倖的人多,亂也不難。唐宣宗很滿意蔣伸的話,說,過幾天,我不單獨接見你了。唐制,宰相不單獨見皇帝,這句話就是說要任用蔣伸為宰相。果然,蔣伸被任為宰相。蔣伸是一個平庸的官僚,唐宣宗覺得幾句話中聽,立即決定給宰相做,依然還是官容易得,大家都想僥倖。從蔣伸的話裏,可以看出當時吏治很壞,已經到了亂也不難的時候。

  唐宣宗即位以後,就懲罰那些被認為殺死唐憲宗的人。他誅戮宦官,逼死郭太后,又殺唐穆宗作太子時的東宮官屬。被殺諸人的家族,也都受到重罰。八五四年,他看到人情不安,下詔說,長慶(唐穆宗年號)初年亂臣賊子的餘黨,現在已經懲治完畢,其餘疏遠族人,一切不再追究。唐宣宗在用暖昧難知的罪名濫施刑罰以後,對士族方面,算是停止追究,對宦官方面,卻和唐文宗一樣,殺了一批謀害唐憲宗的宦官,還想殺所有宦官。八五四年,唐宣宗與令狐綯商量盡殺宦官。令狐綯密奏說,只要有罪不赦,有缺不補,自然會逐漸耗盡。這個密奏被宦官看見,因此,宦官更與朝官相憎惡。朋黨的爭鬥,因李德裕朋黨的完全失敗,漸趨平息,南北司的爭鬥從此又表現出緊張狀態。

  自唐肅宗到唐武宗,每個皇帝在位時,總不免有大小不等的內戰,只有唐宣宗在位的十三年,是比較最平靜的一段時間。這是大震盪到來以前的短暫平靜。在這段時間裏,爆發大震盪的條件醞釀成熟了,那就是李德裕朋黨的失敗和南北司爭鬥的再度緊張,使得唐朝統治又有進一步的削弱。統治力的削弱和吏治的敗壞,久受剝削和壓迫的民眾,自然要起來反抗這個腐朽統治。但是,民眾還沒有養成取得勝利的力量,各種腐朽勢力卻乘機大擴張,這就出現了大震盪的局面。

  唐宣宗反對會昌年間的一切措施,獨不反對吃道士的長生藥。八五九年,唐宣宗吃長生藥病死,宦官王宗實等立他的長子李漼為皇帝(唐懿宗)。

  

  第三段(八五九年——九○七年)

  

  唐宣宗嚴禁朝官交通宦官。宰相馬植與左軍中尉馬元贄認本家。馬元贄送馬植一條寶帶,被唐宣宗發現,第二天就革去馬植的宰相職位,貶出去做州刺史。京兆尹韋澳入朝奏事,唐宣宗要他補一個重要官缺。韋澳辭謝不做。家裏人埋怨他,他說:皇帝不和宰相商量,自己作主用我,人家一定說我走什麼門路得來,怎能辯白清楚!你們不知道時事不很好麼?都因為我們這些人貪名位的緣故。照韋澳的說法,依附宦官仍舊是求官的一個門路,不過要做得非常隱蔽,否則就會遭受眾人的攻擊。士大夫一方面仍有人走宦官門路,另方面,多數人為表現自己,爭奪名位,造成一種虛矯的風氣。不管事情多麼小,只要與宦官有些牽涉,便成被排斥的物件。建州(治建安,福建建甌縣)進士葉京經過宣武鎮,參與宴會,識監軍面。葉京及第後,與同年出遊,路上遇監軍,彼此打了個招呼,大家喧嘩斥責,葉京一輩子不得仕進。這種風氣的盛行,是唐統治崩潰的一個標誌。南北司相互仇視,到了水火不相容的程度;士族內部在更廣泛的程度上發展著朋黨積習,彼此尋找藉口,互相排斥。唐中期以來構成統治力量的士族和宦官,分裂成粉碎狀態,崩潰是不可免的了。

  唐中期以來,雇傭兵成為支持唐政權(自神策軍至京外各鎮)的主要武力。按照地方情形,雇傭兵大體分三類。一類是驕兵(包括悍將),軍事重鎮的士卒多驕悍成風,尤其是那種受特別待遇類似部曲的親信兵。例如唐穆宗時,王智興作武甯節度使(駐徐州),募強悍兵二千人,號稱銀刀、雕旗、門槍、挾馬等七都(軍)。這種驕兵,小不如意,一人倡亂,群起附和,節度使只好從後門逃走。一類是弱兵。軍事上次要的藩鎮,兵將都有(未必足額),戰鬥力不強。一類是虛兵。軍事上不重要的地方,兵數很少,根本沒有戰鬥力。例如浙江東道設都團練觀察使,治越州(治會稽,浙江紹興),轄地有越、台(治臨海,浙江臨海)、明(治鄞縣,浙江寧波)等八州。越州現兵不滿三百人,其他各州兵數大致相同。唐朝廷主要依靠弱兵來維持統治權,因為弱兵容易調動,人數又多,一道有事,鄰道可以抽兵相助,在鎮壓個別的民眾反抗上,弱兵是起作用的。到了弱兵不能調動時,唐朝廷就難以維持了。

  唐宣宗時,統治集團分裂的深刻化,加上額外搜括的普遍施行,民眾起義反抗的條件成熟了。起義首先在擁虛兵的南方地區爆發起來,從而引起驕兵的叛變,弱兵的不能出境互援,唐統治繼續瓦解著,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更得以順利地進行。

  第三段可分前後兩部分。自八五九年浙東裘甫起義至八八四年黃巢兵敗被殺為前一部分,這時候,廣大農民與唐統治階級間的階級鬥爭居於第一位,掩蓋了宦官與朝官間的衝突。自八八四年至九○七年唐亡為後一部分,這時候,唐朝廷內部宦官與朝官間的衝突又居於第一位,藩鎮起初利用這種衝突得到割據的利益,最後藩鎮消滅這種衝突,轉入五代十國時期。

  

  前一部分 八五九年——八八四年

  

  農民起義將在另一節敍述,這裏只說唐朝方面在起義軍打擊下加速崩潰的情形。

  八五九年,甯國(安徽甯國縣)人裘甫率眾起義。攻取剡縣(浙江嵊縣),民眾四面回應,八六○年,有眾三萬人。唐懿宗使王式率兵往攻,裘甫戰敗被殺。浙東農民起義,幾個月就失敗了,但是,唐朝的崩潰和大規模農民起義的發動,都以這次起義為出發點,雖然失敗,意義卻很重大。

  八七三年,唐懿宗死,宦官立李儇(音喧xuān)為皇帝(唐僖宗)。八七四年的春季,翰林學士盧攜給唐僖宗上書說:陛下初登帝位,應該想起老百姓。國家有百姓,好比草木有根柢,如果秋冬加以培植和灌溉,那末,春夏一定很繁榮。去年關東地區,西起潼關,東到海邊,遭受大旱災,貧家磨蓬實作面,采槐葉作菜,更貧窮的人家,連這些也沒有。從前一個地方有災,還可以散到鄰境去求食;現在到處都有災,找不到可投奔的地方,只好坐等餓死。事實上租稅已經無法徵收,可是州縣藉口租稅中有上供及三司(戶部、轉運、鹽鐵)錢,催督極急,動不動用刑罰,逼得百姓拆屋砍樹,嫁妻賣子,得到一點錢,只夠吏役的酒食費,到不了官庫。租稅以外,還有其他雜徭。朝廷再不想些辦法,百姓生計實在斷絕了。盧攜請求朝廷敕令州縣官暫停收稅,等待蠶事和麥收;一面發義倉米急賑饑民,以便等到深春時候,百姓有草葉木芽,接著有桑椹充當食物,目前幾個月內,情勢緊急,停稅賑濟切不可延緩。盧攜的建議,朝廷根本不以為意,因為朝廷賴以生存的財賦,固然絕大部分來自江淮地區,但關東地區也不失為次要的來源,朝廷收入只許增加,不許減少,如果還有活著的百姓,剝削就不會鬆手。

  民眾必須大規模起義來反抗這個極度腐朽的唐統治,關東民眾首先負擔起這個嚴重的任務。

  八七四年,濮州(治鄄城,山東鄄城縣)王仙芝在長垣(河南長垣縣)起義,有眾數千人。關東民眾紛紛起義,響應王仙芝。八七五年,王仙芝軍攻取唐濮州、曹州,眾增至數萬。

  八七五年,冤句縣(山東菏澤縣西南)人黃巢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攻擊唐州縣,數月間眾也增至數萬。

  八七七年,王仙芝使尚君長向唐招討副都監楊複光(宦官)請降。唐將宋威派兵在路上捉尚君長斬首,算是戰功。八七八年,唐軍在黃梅(湖北黃梅縣)大破王仙芝軍,殺王仙芝。求降想做官,得到的結果是可恥的斬首。

  黃巢攻亳州(安徽亳縣)城,尚讓率王仙芝餘眾來歸。眾推黃巢為王,號沖天大將軍,建元王霸,設置官屬。黃巢在河南地區與唐軍作戰,互有勝敗。河南是唐兵力比較集中的地方,起義軍要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是困難的。東南地區唐兵力薄弱,又是財賦的供給地,打擊這條唐朝的生命線,軍事上有很大的意義。黃巢採取了攻弱的方法,八七八年,率軍在蘄州(治蘄春,湖北蘄春縣)境渡長江。已經被趙義軍打得支離破碎、危機四伏的唐朝,再也不能組織一支兵力去追擊起義軍。黃巢率起義軍走遍長江、閩江、珠江三大流域以後,八八○年,回到河南地區。唐軍望風潰逃,起義軍取東都,又取長安,唐僖宗逃往成都。

  八八二年,黃巢部將同州(治馮翊,陝西大荔縣)防禦使朱溫(降唐後賜名全忠)叛變,投降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被任為同華節度使。八八三年,沙陀酋長李克用率沙陀兵攻入長安城。黃巢率眾退到河南,又被李克用攻擊。八八四年,退到兗州萊蕪縣(山東萊蕪縣)山中被殺死。

  在起義軍與唐朝的戰爭中,唐朝方面出現了各種割據勢力,唐轄地幾乎全部被分割。最後剩下一個長安城作為小朝廷容身的地方,一些有力的割據者,對著這個小朝廷展開了猛烈的爭奪戰。

  

  後一部分 八八四年——九○七年

  

  這裏先說一說八八四年以前朝官與宦官的關係。

  八七三年,宦官殺唐懿宗的年長諸子,立十二歲的唐僖宗為皇帝。唐僖宗專事遊戲,政事全部交給中尉田令孜,呼田令孜為阿父。唐僖宗任意耗費財物,田令孜教他奪取市上商人的寶貨。敢出面反對的人,一概交京兆尹杖殺。宰相以下朝官,沒有人敢說話。八七五年,邠甯節度使李侃為義父李道雅(宦官)請求贈官,諫官董禹上書表示異議,還帶便說到宦官。樞密使楊複恭等不滿意,貶董禹為郴州司馬。

  八八○年,唐僖宗在田令孜保護下,逃出長安。八八一年,到成都。朝官陸續來歸。唐僖宗不理會朝官,專依靠田令孜等宦官。諫官孟昭圖上書說,去年車駕出京,事先不通知南司,宰相以下許多官員因而喪失生命,北司卻獨得安全。近日成都兵變,陛下與宦官守東城,並不讓朝官入城。陛下如此對待朝官,道理在那裏!要知道,天下是祖宗的天下,不是北司的天下;皇帝是全國的皇帝,不是北司的皇帝。北司未必都可信,南司未必都無用。難道皇帝與宰相毫無關係,朝官全是路上人!這樣做,收復京城怕不容易。田令孜貶孟昭圖出成都,路上殺死孟昭圖。宦官擁有絕對的權力,朝官觸犯宦官,就有貶官和殺身的危險,雙方關係實際上是緊張的,只是整個統治階級正在抗拒農民起義,內部的衝突不得不暫時退到次要的地位上去。

  八八四年,黃巢起義軍失敗以後,唐朝廷已經是這樣的一個朝廷:第一,大小不等的割據者在全國各地進行混戰,朝廷一概承認強者的行動為合法,加以任命。諫官常濬說的話,可以說明這種情況。他對唐僖宗說:陛下姑息藩鎮太甚,是非功過,無有差別,鬧得天下如此混亂;如果不改變作法,恐怕大亂還在後面。田令孜等人怕割據者不滿意,趕快殺死常濬。第二,割據者各在境內自收租稅,有些割據者送給朝廷小部分財物,維持皇室、南北司官員及禁軍的費用。第三,南北司各借割據者的力量來互相排斥,割據者也樂於利用南北司的互鬥來擴大自己的勢力。南北司衝突因而變成戰爭的形式。當時宣武鎮朱全忠和河東鎮李克用是最強大的兩個割據者,兩鎮衝突與南北司的衝突相結合,形勢變得更加複雜化。歸根說來,唐朝廷除了南北司互鬥和割據者參加互鬥,沒有別的事可說了。唐朝原有的土地,化為割據者的戰場並為割據者所佔有,與唐朝脫離了實際的關係,所以,八八四年以後,唐朝只是名義上還存在著的一個小朝廷。

  下面敍述小朝廷逐步消滅的情況。

  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專有安邑、解縣兩鹽池的利益。八八五年,田令孜要收回兩池,調王重榮為泰寧(治兗州)節度使,王重榮拒絕調任。田令孜結合邠甯節度使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和王重榮對抗。太原李克用率兵救王重榮,兩人算是一夥,田令孜、朱玫、李昌符也算是一夥。李克用王重榮擊敗朱玫、李昌符,進逼京城,田令孜帶著唐僖宗逃往鳳翔。八八六年,又逼迫唐僖宗到寶雞,準備再逃往漢中。朱玫、李昌符見田令孜敗逃,改附李克用。大部分朝官憎恨田令孜,不願去寶雞,要奪唐僖宗回京城。邠寧、鳳翔兵攻寶雞,田令孜帶著唐僖宗,還有杜讓能、孔緯等一些朝官,跟隨唐僖宗,一起逃往漢中。李克用目的在攻擊朱全忠,無意參與唐朝廷內部的衝突,率兵回太原去了。朱玫、李昌符和朝官立李煴(音暈yūn)為皇帝。田令孜失勢窮困,只好讓位給宦官楊複恭,自任為西川監軍使,到成都去依靠西川節度使陳敬瑄。田令孜黨羽被斥逐,楊複恭當了宦官首領。朱玫擅權,李昌符、王重榮又投到唐僖宗方面來,李克用也反對朱玫和李煴。朱玫失勢窮困,部將王行瑜殺朱玫。朝官二百余人擁李煴逃往河中,王重榮殺李煴,又殺朝官將近一半。唐僖宗下詔殺所有投李煴的朝官,杜讓能力爭,許多朝官得免死。八八八年,唐僖宗回到長安,不久病死。這一次衝突,宦官方面只是田令孜換成楊複恭,朝官方面卻死了許多人,朝官失敗了。

  八八八年,楊複恭立李敏為皇帝(唐昭宗)。楊複恭仿照田令孜的辦法,養勇士多人為義子,使分掌兵權,號稱外宅郎君,又養宦官六百人為義子,使作諸道監軍。唐昭宗憎惡楊複恭專權,宰相孔緯、張濬也勸唐昭宗削弱宦官的權力。皇帝加在朝官一邊,衝突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八九○年,朱全忠在河南已經造成大勢力,奏請朝廷下令討伐李克用。宰相杜讓能、劉崇望等多數朝官不贊成對河東用兵,宰相張濬、孔緯等想借朱全忠兵力斥逐楊複恭,力主用兵。這是一個毫無希望的冒險行為,唐昭宗遲疑了多時,終於採納張濬等人的建議,企圖憑藉戰勝的威力來消滅宦官。

  唐朝廷決定對河東用兵後,下詔革去李克用的官爵。任命張濬為河東行營都招討使,孫揆為副使,朱全忠為南面招討使,李匡威(盧龍節度使)為北面招討使。張濬率兵五萬人出發,公然對楊複恭表示戰勝回來要大有作為。楊複恭早就偷聽了他和唐昭宗的密談,知道所謂大有作為的意思是什麼。張濬率兵守晉州(治自馬城,山西臨汾縣),河東將李存孝來攻,張濬棄城逃回。八九一年,唐昭宗貶斥張濬、孔緯,下詔恢復李克用全部官爵,使歸晉陽。這一次衝突,朝官又失敗了。

  朝官兩次失敗,再沒有人敢出頭反對宦官。唐昭宗恨極,直接和楊複恭衝突。八九一年,使楊複恭致仕。唐昭宗發兵攻楊複恭私宅,宰相劉崇望鼓勵兵士進攻,楊複恭率義子楊守信等人逃往漢中,起兵反抗朝廷。這一次衝突,楊複恭失敗了,但西門君遂又成了宦官的首領。

  八九二年,鳳翔李茂貞、靜難(即邠甯鎮)王行瑜、鎮國(華州)韓建等五個節度使上書,以討伐楊複恭為名,要求任命李茂貞為山南西道(治漢中)招討使。朝議以為李茂貞得山南西道,勢力太大,不可允許。李茂貞、王行瑜出兵攻漢中,仍堅求招討使名義。唐昭宗召集朝官會議,宦官與李茂貞有關係,宰相等不敢發言,唐昭宗無法,只得任命李茂貞為招討使。李茂貞攻取漢中,楊複恭等逃往閬州(治閬中,四川閬中縣)。八九三年,唐昭宗要李茂貞讓出鳳翔節度使,專任山南西道兼武定(治洋州,陝西洋縣)節度使。李茂貞不從,上書辱駡唐昭宗。唐昭宗怒極,不顧朝議,決心出兵攻鳳翔,使首相杜讓能籌畫軍事,使宗室諸王李嗣周為京西招討使。宰相崔昭緯想排去杜讓能,暗中勾結李茂貞、王行瑜,聽到杜讓能說什麼話,立即通知李茂貞等。李嗣周率臨時招募的禁兵三萬人往鳳翔,路上被李茂貞等截擊,禁兵潰散。李茂貞等乘勝進逼京城,崔昭緯教李茂貞要求殺杜讓能。唐昭宗殺西門君遂等三個大宦官,說勸用兵的是這三個人,不是杜讓能。李茂貞不肯退兵,唐昭宗只好殺杜讓能。從此李茂貞、王行瑜作唐朝的主人,南司北司都依附他們來謀自己的利益。唐昭宗有什麼主張,不滿意的人就教他們來斥責。李茂貞兼鳳翔、山南西道、武定、天雄(秦隴)四鎮節度使,佔有十五個州,成為關中最強大的藩鎮。這一次衝突以後,唐昭宗脫離朝官和宦官,更陷於孤立無助的地位。

  八九三年,唐昭宗殺西門君遂等三個宦官首領,說明宦官在朝官勾結藩鎮的高壓下,勢力已經大削弱,不能再壓迫朝官。朝廷內部的衝突,一時轉化為朝官間的爭奪相位。八九四年,唐昭宗要任命李谿為宰相,崔昭緯怕李谿分權,使黨羽在朝上出面阻止。八九五年,唐昭宗任李谿為宰相,算是有了一個親信人。崔昭緯使人告訴王行瑜,說李谿在朝,可能又學杜讓能用兵。王行瑜、李茂貞逼迫唐昭宗免去李谿的相位。唐昭宗想大用宗室諸王作為自己的助力,南北司同起反對,這個計畫又只好作罷。護國(即河中)節度使王重盈死,軍中立王珂為留後,王珙、王瑤出兵擊王珂。王珂是李克用的女婿,得李克用的援助,王珙、王瑤勾結王行瑜、李茂貞、韓建三鎮,雙方爭奪護國鎮。王行瑜、李茂貞、韓建各率精兵數千人入京城,殺李谿和另一個致仕宰相韋昭度,又使唐昭宗任命王珙為護國節度使。三鎮又謀廢唐昭宗,另立皇帝。這時候,李克用發兵來河中,聲稱要保衛朝廷、討伐三鎮。李茂貞黨羽想劫唐昭宗到鳳翔,王行瑜黨羽想劫唐昭宗到邠州,兩批黨羽(其中各有宦官首領)用兵互攻,唐昭宗出京城逃入終南山。李克用兵到同州,三鎮和崔昭緯等畏懼退縮,唐昭宗乘機任用諸王李知柔為宰相兼京兆尹,並令李克用出兵討伐王行瑜。李克用進攻邠甯鎮,王行瑜被殺。李克用請轉攻鳳翔,唐昭宗怕沙陀太盛,不許進兵。李克用知道朝廷的用意,引兵歸太原。這一次衝突,唐昭宗算是革去了崔昭緯的相位(八九六年,殺崔昭緯),宗室諸王得到任用,可是,另一次衝突接著就起來。

  八九六年,朱全忠薦張濬為宰相,唐昭宗將加任命,李克用奏稱,張濬早上為相,我晚上就到宮門。京城人遭受一次又一次的兵禍,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恐慌,唐昭宗只好下詔和解。李克用與唐昭宗,彼此都不滿意。唐昭宗自終南山回京,募兵數萬人,分交諸王統率,諸王李戒丕、李嗣周又各自募數千人,宦官把持左右神策軍的局面改變了。李茂貞藉口朝廷對鳳翔用兵,率兵進逼京城。唐昭宗派人向太原告急,自己也出京,要逃到太原去。路上聽了韓建的勸阻,自願到華州,落在韓建的手裏。李茂貞入京城,大燒大搶,宮殿和商店,遭到極重的破壞。李克用因去年不許他攻鳳翔,現在也就不準備來援救。唐昭宗在華州貶斥崔昭緯的黨羽宰相崔胤。崔胤向朱全忠求援。朱全忠上書稱崔胤是忠臣,不該貶斥。唐昭宗只好再讓崔胤作宰相。從此,崔胤和朱全忠結合在一起。八九七年,韓建逼勒唐昭宗解散諸王所率全部禁軍,拘禁掌兵和出使的諸王,又禁止唐昭宗的親信人入宮,事實上,唐昭宗也被拘禁了。韓建與樞密劉季述合謀,圍十六宅,捕獲諸王十一人,當時就殺死。韓建、李茂貞怕朱全忠來奪唐昭宗,八九八年,送唐昭宗回長安。這一次衝突,唐昭宗當作依靠的禁軍和宗室諸王,全部喪失,朱全忠卻在朝廷中得到崔胤這個代理人。

  唐昭宗貶斥崔胤不成,卻和崔胤商量滅宦官,南北司各結藩鎮為援,互相傾軋。另一宰相王摶勸唐昭宗不要過於操切,激起變故。崔胤說王摶是宦官的黨羽,唐昭宗就對王摶懷疑。八九九年,唐昭宗又革去崔胤的相位。朱全忠上書說崔胤不可革,王摶交通宦官,罪大該殺。九○○年,唐昭宗不得已又用崔胤為相,殺王摶和兩個樞密使。崔胤兩次保住相位,勢力大盛,宦官恨崔胤,但更恨唐昭宗。

  唐昭宗從華州回京城以後,性情變得更加暴躁,經常酗酒,隨手殺死左右侍奉人。九○○年,宦官劉季述等所謂四貴合謀廢唐昭宗,乘唐昭宗酒醉,率禁兵進宮,囚禁唐昭宗,一面令崔胤率百官請太子李裕即皇帝位。崔胤後面有朱全忠,劉季述不敢殺崔胤。

  朱全忠在大樑,劉季述派人去通款,願輸送唐家社稷。朱全忠集僚會議,決定採用李振的建議,恢復唐昭宗帝位,挾天子以令諸侯。朱全忠遣親信人蔣玄暉到京城,與崔胤謀事。崔胤結合神策軍三個軍官,九○一年,殺劉季述等。崔胤率百官迎唐昭宗復位。唐昭宗殺劉季述黨羽宦官數十人,給三個神策軍官極重的賞賜,使他們保衛宮廷,似乎自己又得到了什麼依靠,照舊想一舉消滅宦官。

  九○一年,崔胤和另一個宰相陸扆(音以yǐ)主張奪取宦官的兵權。請唐昭宗任命二相分管左、右神策軍。受重賞的三個神策軍官都反對改隸南司,唐昭宗只好用宦官韓全誨、張彥弘為左右中尉。這兩個人都做過鳳翔監軍使,與李茂貞有關係。崔胤請李茂貞給兵三千人,駐京城,意思是想用外兵制宦官,實際卻為韓全誨增強了力量。崔胤與唐昭宗密謀殺死所有宦官,被韓全誨等探知。韓全誨結合駐京鳳翔兵的統率者李繼筠,宦官勢力大盛,拒絕接受一切命令,並禁止唐昭宗單獨召見朝官。崔胤催朱全忠來奪唐昭宗,朱全忠帶兵到河中(本年朱全忠奪得河中鎮),上書請唐昭宗去東都(洛陽也是朱全忠屬地)。韓全誨等大懼,劫唐昭宗和他的家屬去鳳翔。崔胤及百官留在京城。朱全忠率兵到關中,首先俘獲韓建,取得華州,隨後進入長安城。朱全忠令崔胤率百官遷徙到華州,唐百官成為朱全忠的部屬。李茂貞、韓全誨在鳳翔城中給唐昭宗配備了以宰相韋貽范為首的一套百官,皇帝的用人權完全被剝奪。唐朝廷分裂到只剩下一個僅擁空名的皇帝。

  九○二年,朱全忠率大軍到鳳翔城下,派兵奪取附近諸州。就在這個危城裏,官職還是很值錢。宰相韋貽范廣受賄賂,許人官職,恰恰老母死去,韋貽範照例要免職居喪。出錢買官的債主天天去韋家喧鬧,要求還錢。韋貽范力求宦官和李茂貞允許他恢復相位。他得到允許,立即出來辦事,辦的事自然是給債主做官。人有錢就能買官,做了官就更有錢,得錢的方法多式多樣,歸根都是剝削民眾的脂膏,不管唐朝廷怎樣破敗,官總是一種有利可圖的行業。李茂貞困守孤城,毫無出路,只好向朱全忠求降。條件是送出唐昭宗和殺死宦官。朱全忠接受他的投降。九○三年,唐昭宗聽到這些條件,很喜歡,派人殺韓全誨等四貴及宦官共十六人。朱全忠、崔胤入鳳翔城,繼續捕殺宦官七十余人,又密令京兆府捕殺九十人。唐昭宗回長安,順從朱全忠、崔胤的要求,殺死全部宦官(逃亡的宦官是少數),又令諸道殺監軍,除河東監軍張承業等少數人得節度使保護,其餘監軍全部被殺。宮中事務都歸南司掌管,左、右神策軍和所屬八鎮都歸崔胤統率。在鳳翔城內任命的官職,一概取消,依附李茂貞和宦官的大朝官一概殺逐,從長安到鳳翔追隨唐昭宗的朝官三十餘人,也一概貶斥,只剩下為朱全忠效力的朝官。朱全忠回大樑,留兵一萬人駐神策軍舊營(神策軍已解散),使親侄朱友倫為左軍宿衛都指揮使,又派心腹人為宮苑使、皇城使、街使。自皇宮以至百官私宅所在的街道,都歸朱友倫等諸使掌管,等候朱全忠的命令來處理唐昭宗和崔胤等百官。這一次大衝突,宦官被殺盡,南北司之爭解決了,唐昭宗在鳳翔城失去用人權,但還有少數可親信的朝官,現在這些人被貶斥,完全孤立了。

  九○三年,崔胤得到唐昭宗的同意,募精壯兵六千六百人,作為朝廷的衛兵,意思是想自己有些實力。朱全忠暗中使壯士去應募。崔胤不曾發覺,加緊訓練兵卒,準備武器,事情都被朱全忠知道,開始對崔胤疑忌。朱友倫墜馬暴死,朱全忠疑是崔胤的陰謀,決計殺崔胤並遷唐昭宗到洛陽,免得李茂貞等乘機劫奪。九○四年,朱全忠殺崔胤和他的親信人,另用裴樞、柳璨等人作宰相。朱全忠引兵駐河中,使裴樞強迫唐昭宗和百官、長安居民遷往洛陽。唐昭宗路過華州,有人夾路呼萬歲。唐昭宗涕泣告路旁人說,不要呼萬歲,我不再是你們的主子了!在宿所對左右侍從人說,我這次漂泊,不知那裏是歸宿!說罷大哭,左右人也陪著痛哭。他到這時候才知道危險在眼前,總算還有一點知覺,其實早就是個亡國的皇帝。唐昭宗到陝州,秘密派人請求割據者西川王建、淮南楊行密、河東李克用起兵來拯救,這自然是絕望的請求。唐昭宗到洛陽,左右侍從人也全被殺死。李茂貞、李克用、王建、楊行密等人,虛張聲勢,說是要救唐昭宗。朱全忠知道留下這個廢物,對自己不利,派人殺死唐昭宗,自己算是不預知,伏在棺材前慟哭流涕。朱全忠立李柷(音祝zhù)為皇帝(唐昭宣帝)。九○五年,朱全忠殺唐昭宗的諸子九人。

  宰相柳璨自進士及第,不滿四年,便登相位,其餘裴樞等三相,自負資望高,輕視柳璨。柳璨竭力奉事朱全忠留在洛陽的心腹官員,因而朱全忠相信柳璨的話,貶斥裴樞等三相,另補充一些人作宰相。柳璨開出一張人名單,對朱全忠說,這批人喜歡成朋結黨,製造是非,都該殺死。朱全忠的重要謀士李振,是個不第進士,痛恨朝官,因為朝官多是及第進士。李振也對朱全忠說,唐朝廷所以破敗,都是浮薄士人紊亂綱紀的緣故。大王(朱全忠)要辦大事(滅唐),這些人是不好對付的,不如一起殺掉為便。裴樞等舊宰相以及出身高門和科第的大朝官凡三十餘人,都被加上浮薄的罪名,全部投入黃河死去。

  朱全忠急於要唐昭宣帝禪位,柳璨等商議按照舊例,得經過封大國(國號)、加九錫、殊禮,然後受禪的次序。朱全忠嫌辦事遲緩,大怒。九○五年,殺柳璨等。柳璨臨刑大呼:負國(唐)賊柳璨,該殺該殺!柳璨發揮朋黨積習,借朱全忠的威勢,殺死許多不合己意的大朝官,朱全忠自然也不會放過他,等到臨死的時候,才知道該殺,可見這種鬧朋黨的人,不見刀是不會知道自己該殺的。

  唐朝除禪讓這件事還有待完成,絲毫沒有其他存在的理由。九○七年,唐昭宣帝讓皇帝位給朱全忠。朱全忠受禪稱帝(梁太祖),國號大樑。梁太祖對唐昭宣帝為濟陰王。九○八年,梁太祖殺濟陰王李柷,唐朝這個殘餘也最後消滅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