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隋末農民大起義
農民要推翻一個朝廷,重要條件之一,是在幾乎是同一的時期內普遍地展開武裝鬥爭,使得原來的統治機構應接不暇,力量消散,逐漸陷入癱瘓狀態,然後有強者(不一定是起義者)出來取而代之。不過,這種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發動是很困難的。隋煬帝三次攻高麗,在全國範圍內連年徵發兵士和夫役,每一個勞動民眾窮困以外再加上死亡的威脅,有些人為求免於死亡,甚至自斷手、足,稱為福手、福足。暴政慘毒到這樣的地步,大規模起義也就蓬勃地發動起來。
農民起義,只要求(一)推翻舊統治建立起較好的新統治;(二)恢復和平與統一,得以安守鄉土,進行生產。要滿足這些要求,並不需要什麼明確的答案,因之,各式各樣的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願望,加入農民隊伍,取得領導權,成為起義軍的首領。大體上,起義軍首領有兩種:一是代表起義要求的農民領袖;二是不講紀律,從事攻掠的草莽雄豪。他們在行動上表現出很大的複雜性,但是,只要以反抗舊統治為號召,並且得到一部分民眾的追隨,不論那些首領把起義軍領導成什麼模樣,都應是農民起義運動中的產物。
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舊統治階級中一部分人乘機分裂出來,反對舊統治者,更反對農民起義,割據土地,自成一種勢力。農民起義的成敗,取決於舊統治者、割據者、農民起義軍三種勢力鬥爭的結果。一般地說,農民起義,起初總是分散在各地區,自然帶著地方性。這是發動時期的現象,其主要特徵是對抗舊統治的進攻,其次是地方性兼併。鬥爭的結果,有些起義軍突破地方性的局限,轉為全國性的鬥爭,這是兼併時期的現象,其主要特徵是基本上完成了本地區的兼併,為求得全國的統一,消滅其他起義軍和割據勢力。隋末農民大起義,產生了許多起義軍,但都不曾脫離發動時期的局限狀態。這是因為具有若干優越條件的唐朝,利用隋的舊統治,成立唐的新統治,不待起義軍轉入兼併時期,它卻以強者的姿態進行兼併,消滅各種起義軍和割據者。既然沒有一個起義軍首領能夠實現農民的要求,唐朝的成功,起著縮短兼併過程的作用,也就有合於民眾的需要了。
一 發動時期
甲 農民起義
隋煬帝自六○四年即位時開始,連年遊玩和擴張,到六○九年擊破吐谷渾,設西海、河源等四郡,算是他諸事順利,志得意滿的時候,另方面,卻是廣大民眾遭受暴政,難以忍耐的時候。六一○年(大業六年)夏曆正月初一日,拂曉前有壯士數十人,白衣白冠,焚香持花,自稱彌勒佛,進入建國門(端門)。守門官、兵都叩頭禮拜。壯士奪取武器,將進入宮內,與齊王楊暕的衛兵互鬥,壯士鬥敗被殺死。佛教說釋迦佛衰落,彌勒佛代興,因之,凡假借彌勒佛出世作號召,都含有反抗舊統治的意義。這數十個壯士的行動,顯然是隋末農民大起義的第一個信號。隋煬帝殺死這數十人,又在洛陽大搜查,連坐千餘家,自以為平靜無事了。夏曆正月十五日,就在端門外大街上舉行規模盛大的百戲,供西域人賞玩。六月,雁門(山西代縣)豪帥尉文通聚眾三千,據莫壁穀。六一一年一月(大業六年十二月)朱崖(廣東瓊山縣)人王萬昌起兵反隋。這兩處都很快被隋兵擊滅,但在同一年(大業六年)裏,一北一南繼洛陽數十壯士而起兵,顯示民眾是要走起義的道路了。隋煬帝自恃強大,依然走亡國的道路。
六一一年,隋煬帝徵發大量兵士和民夫,準備第一次侵略戰爭。山東民眾受禍尤重,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也首先在山東地區爆發起來。
(一)齊郡鄒平(山東鄒平縣)人王薄聚眾據長白山(山在山東鄒平縣),自稱知世郎,又作《無向遼東浪死歌》,勸民眾起義。避役民眾多往歸附。
(二)平原郡(治安樂,山東德縣)豪強劉霸道據豆子■(音岡g1ng山東惠民縣境),聚眾至十余萬人,號稱“阿舅”軍。《隋書•煬帝紀》於六一三年(大業九年)載“平原李德逸聚眾數萬,稱阿舅賊”。農民起義往往聚散無常,可能劉霸道眾散後,李德逸聚眾仍沿用“阿舅”名號。
(三)漳南(山東平原縣、恩城西北)勇士孫安祖拒絕當兵,被縣官笞辱,得同縣豪俠竇建德的助力,聚眾數百人,入高雞泊
在(漳南縣境)中,自稱將軍。
(四)清河郡鄃縣(鄃音舒shū山東夏津縣東北)人張金稱聚眾殺掠。六一六年,攻破平恩縣(河北丘縣),一天殺男女萬餘人,又攻破武安(河北武安)、钜鹿(河北钜鹿)、清河(河北清河縣)等縣。張金稱是強盜,殺掠極為殘暴。
(五)蓨縣(蓨音條ti1o河北景縣)人高士達在清河境內聚眾,自稱東海公。
(六)竇建德家屬被隋官屠殺,竇建德率眾二百人逃歸高士達。張金稱殺孫安祖,孫安祖部屬歸竇建德,眾至萬餘人。竇建德招收才能,與士卒同甘苦,遠近人多來歸附。
其餘小部起義軍,不可計數。隋煬帝派遣都尉、鷹揚等軍官,會同郡縣官追捕,捕得就殺。這種極兇暴的鎮壓,對初起的起義軍自然是很嚴重的摧殘,但絲毫也不能阻止起義運動的繼續高漲。
六一二年,隋大軍從遼東敗回。六一三年,徵發兵役,進行第二次侵略戰爭。民眾厭戰,起義運動更加擴大。
(一)杜彥冰、王潤等攻破平原郡城。取財物後,棄城他去,說明隋還有兵力奪回城池。
(二)靈武郡(治回樂,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豪帥白瑜娑奪取牧地馬群,勾結突厥,攻掠隴西(治襄武,甘肅隴西縣)一帶,號稱“奴賊”。隋煬帝派兵鎮壓,相持連年,不能取勝。
(三)濟北郡(治盧,山東茌平縣)人韓進洛聚眾數萬反隋。
(四)濟陰郡(治濟陰,山東曹縣)人孟海公聚眾數萬,見人說及書史,便加殺戮。
(五)北海郡(治益都,山東益都縣)人郭方預聚眾三萬人,自稱盧公,攻破郡城,取財物後棄城他去。
(六)濟北郡人甄寶車,聚眾萬餘人,攻奪城邑。
(七)齊郡(治曆城,山東濟南市)人孟讓、王薄等據長白山,有眾十余萬人。清河郡人張金稱、渤海郡(治陽信,山東陽信縣)人孫宣雅、平原郡人郝孝德、北海郡人郭方預、河間郡(治河間,河北河間縣)人格謙,各有眾數萬或十余萬人。隋將張須陀率齊郡兵擊敗王薄、孫宣雅、郝孝德、郭方預等部。起義軍受阻,無力佔領郡縣城。隋朝勢力在山東一帶仍能立足,並不感到威脅。
隋煬帝正用全力攻高麗遼東城,楊玄感、李密在黎陽(河南浚縣)起兵,渡河攻洛陽城,這對隋朝的威脅是嚴重的。隋煬帝得報,連夜退兵,擊敗楊玄感。楊玄感的起兵促使起義軍進一步發動起來。
(一)余杭郡(治錢唐,浙江余杭縣)人劉元進起兵回應楊玄感,三吳子弟逃避兵役,紛紛來歸附,不到一月,聚眾數萬人。
(二)梁郡(治宋城,河南商丘縣)人韓相國起兵回應楊玄感,不到一月,聚眾至十余萬人。楊玄感敗後,韓相國被隋官捕殺。
(三)吳郡(治吳,江蘇蘇州市)人朱燮、晉陵縣(江蘇常州市)人管崇起兵,襲破隋將趙六兒營,眾至十萬人。朱燮、管崇推劉元進為天子,佔領吳郡。建安等郡豪帥多捕執隋地方官,回應劉元進。劉元進成為江南起義軍大首領,隋煬帝派遣大將擊敗劉元進。又派遣王世充擊殺劉元進等,坑殺降兵三萬餘人。民眾愈益憤怒,到處聚眾反抗,隋兵無法應付。
(四)豪帥陳瑱等聚眾三萬攻破信安郡城(廣東高要縣)。
(五)濟陰郡人吳海流、東海郡(治朐山,江蘇東海縣)人彭孝才聚眾數萬人反隋。
(六)梁慧尚聚眾四萬攻破蒼梧郡城(廣東封開縣封川鎮)。
(七)東陽郡(治金華,浙江金華市)人李三兒、向但子聚眾萬余人反隋。
(八)呂明星率眾數千圍東郡(治白馬,河南滑縣)城,被隋將殺死。
(九)唐縣(河北唐縣)人宋子賢自稱彌勒出世,謀起兵,被隋官捕殺,並殺同謀千余家。
(十)扶風郡(治雍,陝西鳳翔縣)沙門向海明自稱彌勒出世,聚眾數萬人,自稱皇帝,被隋將擊破。
(十一)杜伏威、輔公祏(音石sh0)在淮南聚眾,兼併苗海潮、趙破陳等部,擊敗江都留守派來鎮壓的隋軍,杜伏威勢力漸盛。
六一三年以前,民眾起義地區在山東。楊玄感反隋後,起義地區擴大到大河南北以及江南、嶺南、關中、淮南,局部地區起義轉成全國到處起義。隋煬帝採取的對策是,發丁男十萬修大興城(西京),令全國各郡、縣和驛站都修城或築城。又令各郡縣城遷移到驛路附近五裏以內。甚至令郡縣官籍沒起義人的家產和人口。郡縣官為奪取財物和人口,更加專擅威福,任意殺掠,逼得不曾參加起義的民眾再也不能留戀鄉土,再也不能容忍隋朝的暴政。這時候,隋朝兵力雖然還強大,足以對抗民眾起義,並且仍占相當優勢,但政治已經腐敗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兵力也就無濟於事了。
六一四年,隋煬帝又徵發全國兵士和民夫,發動第三次侵略戰爭。民眾也繼續起義來對抗殘酷的迫害。
(一)扶風郡人唐弼起兵,有眾十萬人,立李弘為天子,自稱唐王。
(二)彭城(治彭城,江蘇徐州市)豪帥張大彪據懸薄山,有眾數萬,被隋兵擊破,死一萬餘人。
(三)延安郡(治膚施,陝西延安縣)豪帥劉迦論自稱皇王,有眾十萬。隋將屈突通擊殺劉迦論,並殺起義軍萬餘人,擄男女數萬口。
(四)豪帥鄭文雅、林寶護等率眾三萬,攻破建安郡城。
(五)隋煬帝自遼東回洛陽,邯鄲縣(河北邯鄲縣)豪帥楊公卿率八千人,襲擊隋軍後隊。
(六)豪帥司馬長安攻破長平郡城(山西高平縣)。六一五年,攻破西河郡城(山西汾陽縣)。
(七)離石郡(治離石,山西離石縣)匈奴人劉苗王自稱天子,有眾數萬,與隋兵相持,不分勝敗。
(八)汲郡(治衛,河南汲縣)豪帥王德仁聚眾數萬,據林慮山(在河南林縣境)。
(九)東海彭孝才攻沂水縣(山東沂水縣)。隋將董純擊破彭孝才軍,擒彭孝才。
(十)齊郡孟讓自長白山出擊諸郡縣,至盱眙(江蘇盱眙縣),據隋都梁宮,有眾十萬。隋將王世充大破孟讓軍,殺萬余人,孟讓率數十騎逃走,部眾全被擄獲。
(十一)齊郡豪帥左孝友據蹲狗山,有眾十萬。隋將張須陀圍山,左孝友被迫出降。
(十二)涿郡豪帥盧明月聚眾十萬,屯祝阿(山東長清縣)。隋將張須陀率所部勇將羅士信、秦瓊等大破盧明月軍。六一五年,盧明月又有眾十余萬,入豫州(治汝陽,河南汝南縣)境。
民眾參加起義軍,大抵全家相隨,部眾數萬或十數萬,並不是都能上陣作戰。例如隋兵擄獲劉迦論部男女數萬口,顯然都是起義軍的家屬。民眾扶老攜幼,手執武器,拚出全家生命和統治者死鬥,以求一線的生路,正義完全在民眾一邊;統治者憑藉各種優勢,屠殺擄掠,兇暴已極,還惟恐不夠兇暴。這一年裏,隋朝兵力還很強大,不少起義軍受到挫折,但正如史書所說“董純戰雖屢捷,而盜賊(起義軍)日滋”,說明民眾是不會因戰敗或首領被擒被殺而停止反抗的,也說明統治階級即使象隋煬帝那樣荒淫昏亂的人作首領,對鎮壓民眾起義還是強頑不退縮的。階級鬥爭就是這樣殘酷尖銳的一種鬥爭。
六一五年,隋煬帝因農民紛紛起義,戶口大減,令郡、縣、驛亭、村塢都修築城池,所有民眾都遷入城中居住,給城附近的田地耕種。城附近的田地為數有限,居城中將無以為生,這又驅迫一批民眾不得不參加起義軍。
(一)齊郡豪帥顏宣政聚眾。隋兵擊敗顏宣政軍,擄男女數千口。
(二)豪帥楊仲緒率眾萬余攻北平郡城(河北盧龍縣),被隋兵擊殺。
(三)上穀郡(治易,河北易縣)豪帥王須拔自稱漫天王。王須拔死後,亞帥魏刁兒代領部眾,自號曆山飛,聚眾至十萬,勾結突厥,攻掠燕、趙一帶。六一八年,被竇建德殺死。
(四)淮南人張起緒聚眾三萬人。
(五)彭城人魏麒麟聚眾萬餘人,攻魯郡城(山東兗州)。
(六)東海豪帥李子通有眾萬人,渡淮,自稱楚王,攻江都。
(七)絳郡(治正平,山西新絳縣)豪帥敬盤陀、柴保昌等聚眾,與隋兵數萬人攻戰。隋兵燒村塢,坑殺降人,百姓怨憤,聚眾愈多。
(八)城父(安徽亳縣東南)人朱粲聚眾十余萬人,被稱為“可達寒賊”,朱粲原是隋的“縣佐吏”,又曾“從軍”。聚眾後自稱迦樓羅王,又自稱楚帝,攻掠荊、襄一帶,極為殘暴。
楊玄感起兵後,隋煬帝內心更加恐慌,感到洛陽也不是安全的居地。六一六年,離開洛陽,逃往江都,沿路有人勸阻,他殺死諫者,表示顧不得再要天下,也表示隋統治實際上已經解體。在這一年裏,起義軍力量又有進展。
(一)雁門郡人翟松柏據靈丘(山西靈丘縣),聚眾數萬人,轉攻旁縣。
(二)東海郡人盧公暹據蒼山(山東臨沂縣東),聚眾萬餘人。
(三)曆山飛別部甄翟兒率眾十萬攻太原,隋將戰敗被殺。
(四)馮翊郡(治馮翊,陝西大荔縣)人孫華聚眾,自稱總管。
(五)高涼郡通守洗珤徹(珤同寶)起兵反隋,嶺南少數族人多起兵回應。
(六)豪帥趙萬海聚眾數十萬人,自恒山郡(治真定,河北正定縣)攻高陽縣(河北高陽縣)。
(七)安定郡(治安定,甘肅涇川縣)人荔非世雄據臨涇縣(甘肅鎮原縣)聚眾,自稱將軍。
(八)鄱陽郡(治鄱陽,江西波陽縣)人操師乞、林士弘聚眾攻破豫章郡城(江西南昌市)。隋兵殺操師乞。林士弘擊敗隋兵,眾至十余萬人,自稱楚皇帝,占地北起九江,南至番禺,在南方形成一個大勢力。
(九)東郡(治白馬,河南滑縣)人翟讓在瓦崗(在滑縣境)聚眾,單雄信、徐世勣等人各聚眾來歸附。翟讓率所部入滎陽、梁二郡境,奪取汴水上公私船貨物,聚眾至萬餘人。又有豪帥王伯當等人,各在本鄉聚眾。李密自楊玄感失敗後,流轉各地,聯絡諸豪帥。翟讓部
最強,李密勸翟讓滅隋取天下。翟讓並無大志,辭謝不敢當。李密又勸翟讓攻取洛口倉,休養兵馬,待機大舉。翟讓聽從李密的獻策,引兵攻破金堤關(河南滎陽東北)和幾個縣城。李密設計擊破隋軍,殺隋大將張須陀,兵威大振。翟讓使李密自立一部,號蒲山公營。李密與士卒同甘苦,號令嚴明,在諸豪帥中,成為一個有政治雄心的起義軍首領。
(十)攻掠河北諸郡縣的豪帥有張金稱、郝孝德、孫宣雅、高士達、楊公卿等人。隋將楊善會等對抗諸豪帥,勢力約略相等。隋煬帝派遣楊義臣攻張金稱,張金稱大敗逃走,被楊善會捕殺。隋將率兵萬余人攻高士達。高士達讓竇建德指揮全軍,擊殺隋將。高士達戰勝,輕視敵軍,被楊義臣擊殺,全軍潰散。竇建德逃到平原,收集張金稱、高士達殘兵,自稱將軍。諸豪帥向來捕獲隋官及士族子弟,一概殺死,竇建德不那麼狹隘,因此,有些隋官敢於舉城來投降。竇建德聲勢漸盛,兵士多至十余萬人。
(十一)河間豪帥格謙據豆子■,有眾十余萬,自稱燕王。隋將王世充擊殺格謙。格謙部將高開道收集餘眾,攻掠燕地郡縣,軍勢又振。
在六一六年裏,南方林士弘,河南李密,河北竇建德,都在本地區顯出高於其他首領的力量,農民起義軍有逐漸形成幾個大勢力的趨勢。隋官也在這一年裏,開始割據稱雄,成為推倒隋朝的另一種勢力。到六一七年,農民起義和隋官割據摧毀了隋統治,隋煬帝只好在江都等待死亡。
(一)杜伏威、輔公祏大破隋將陳棱軍,攻據曆陽郡城(安徽和縣),成為江、淮間的一個大勢力。
(二)竇建德在樂壽(河北獻縣)建國,自稱長樂王,成為河北地區的一個大勢力。
(三)魯郡豪帥徐圓朗攻破東平郡城(山東鄆城縣),據有魯、琅琊(治臨沂,山東臨沂縣)、東平三郡地,成為山東地區的一個大勢力。
(四)盧明月自稱無上王,擁眾號稱四十萬,自河南流轉到淮北。盧明月被隋將王世充擊殺,部眾潰散。王世充屢獲戰勝,在隋將中頗有聲望,為後來養成割據勢力準備了條件。
(五)李密攻破興洛倉,又大破自洛陽出擊的隋軍,聲威大振。翟讓等推李密為主,稱號魏公,軍事上用行軍元帥名義統率各軍。遠近豪帥如孟讓、郝孝德、王德仁及濟陰房獻伯、上谷王君廓、長平李士才、淮陽魏六兒、李德謙、譙郡(治譙,安徽亳縣)張遷、魏郡(治安陽,河南安陽)李文相、譙郡黑社、白社、濟北張青特、上洛周比洮、胡驢賊等都來歸附,眾至數十萬。李密各給官爵,使受行軍元帥府統率。原來分散在各地的農民起義軍,有李密作大首領,多少表現出統一的傾向,似乎是一個進步,可是,這種傾向實際上並不曾起著進步的作用。
李密築洛口城,周圍四十裏,作為魏國的都城。魏將孟讓夜襲洛陽外郭,燒掠豐都市,洛陽居民都遷入宮城,抵禦魏軍。李密招集大量豪帥,蒲山公營的紀律,對這些豪帥是沒有約束力的。李密缺乏駕馭群帥的才能,也就是缺乏引導群帥遵守紀律的才能,因之,歸附的豪帥愈多,李密的反隋行動愈受到牽制,最後不得不歸於失敗。隋大將裴仁基率兵降李密,李密使裴仁基、孟讓率兵二萬人襲破回洛倉,燒天津橋,縱兵大掠。當時越王楊侗留守洛陽,有兵二十余萬,足以守衛城市,李密軍燒掠,更使隋軍守城愈益堅固。李密退歸洛口,楊侗搬運回洛倉米入城,李密再取回洛,形式上逼近洛陽,實際是頓兵堅城之下,陷於被動的形勢。隋煬帝令關中出兵救洛陽,有人勸李密使翟讓守洛口,裴仁基守回洛,自率精兵入關,襲取長安。既得西都,號令天下,可以成大業。李密說,這確是上策。不過,我所部將帥,都是出身草莽,我一離開,他們就會互相吞併,大業更無望了。楊侗得關中援兵,大破李密軍。李密逃回洛口,形成與洛陽相持的局面。
李密率眾向洛陽,大破隋兵,又取回洛倉。隋煬帝令王世充率江淮精兵救洛陽。李密遣徐世勣率兵襲破黎陽倉,開倉賑濟饑民,十天內得兵二十余萬人。王世充統率各路救兵,會同洛陽兵共十余萬人擊洛口,與李密軍夾洛水互擊,各有勝敗。
翟讓殘忍貪財,部屬離心,對李密卻還沒有殺害的意圖。李密怕翟讓先動手,聽從讒言,在宴會時殺死翟讓。翟讓的貪暴,即使比一般豪帥更壞些,但終究是瓦崗起事的首領,推戴李密,也顯示在短時期內並無奪位的野心,李密不能感化翟讓,又不能包容翟讓,用陰謀殺人,只能說明李密智短量窄,不足以成大業。翟讓死後,李密部屬開始心懷疑懼,李密也開始妄自尊大,疏遠舊將,不愛惜士卒,一時勃興的氣象轉變為敗亡的局面。
乙 隋官割據
農民起義大大削弱了隋朝廷的統治力量,一些隋官乘統治力量削弱的機會,起兵割據,稱帝稱王。他們都是反對農民起義的反動勢力,但在消滅隋朝這一點上,也起著不小作用。
隋煬帝侵高麗,以涿郡為後方,積儲大量的器械資財,屯兵數萬,守衛郡城。各路豪帥常來攻奪,都被羅藝擊敗。羅藝有了聲望,六一六年,貶黜隋留守官,據有涿郡及附近諸郡,自稱幽州總管,成為威振燕地的大勢力。
六一七年,朔方郡(治岩綠,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東南)守將梁師都殺隋官,自稱大丞相。勾結突厥,奪得雕陰(治上縣,陝西綏德縣)等郡,自稱梁帝,受突厥封,稱大度毗伽可汗。
馬邑郡(治善陽,山西朔縣)軍官劉武周殺隋官,勾結突厥,據郡自稱太守。劉武周擊敗隋兵,奪得汾陽宮,受突厥封,稱定楊可汗,又自稱皇帝。
軍士郭子和被流放到榆林郡(治榆林,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郭子和襲殺隋官,自稱永樂王。勾結突厥,受封為屋利設。
金城郡(治金城,甘肅蘭州市)軍官薛舉逐隋官,據隴西全境,自稱秦帝,成為西北地方的一個大勢力。
武威郡(治姑臧,甘肅武威縣)軍官李軌逐隋官,據有河西五郡地,自稱河西大涼王。
巴陵郡(治巴陵,湖南岳陽縣)軍官董景珍等推梁後裔蕭銑為主。蕭銑據巴陵郡,自稱梁王。六一八年,稱梁帝,都江陵,梁地擴大到嶺南,有兵四十余萬,成為一個大勢力。
自梁師都至蕭銑,都在六一七年起兵割據,創立唐朝的李淵,也在這一年起兵奪得長安,隋朝勢力只剩下江都、洛陽兩個據點,隋官就在據點裏發生變亂,使隋朝完全覆沒。
六一八年,李密率眾三十萬,據北邙山,逼近洛陽城門,王世充不敢出戰。竇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圓朗等都使人奉表勸進,請李密稱皇帝。李密說,東都還沒有攻下,不可以議這件事。實際上李密並無攻取洛陽的實力,雖然聲勢盛大,所處地位卻是被動的。但李密還在等待洛陽的來降,甚至不惜投降越王楊侗(隋皇泰帝),以求進入洛陽城。楊玄感不能入城,想在城外稱帝;李密也不能入城,想入城以後稱帝,兩人對必然無成的形勢同樣缺乏認識,因之也只能得到同樣的後果。
隋煬帝無法收拾時局,逃到江都後,愈益荒淫無度。宮中立百余房,各居美女多人,每日一房輪流做主人,隋煬帝與蕭後等率侍女千余人就房飲酒,杯不離口,晝夜昏醉。他心裏發慌,常對蕭後說,“外面大有人圖儂(我),且不管他,快樂飲酒吧!”有一次,他取鏡照面,對蕭後說,“好頭頸,不知該誰來斬它!”蕭後驚問緣故,他強笑道,“貴賤苦樂,沒有一定,斬頭也不算什麼!”當然,他是不肯束手等死的,六一八年,想遷都丹陽(江蘇南京市),令民眾給他修築宮室。當時江都糧竭,隨從衛士多關中人,謀逃歸鄉里。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等隋官煽動衛士,得數萬人,攻入宮中。隋煬帝換服裝逃到西閣,被隋叛官捕獲。叛官們拔刀監視,隋煬帝問,我犯什麼罪?叛官們說,你輕動干戈,遊玩不息,窮奢極侈,荒淫無度,專任奸邪,拒聽忠言,使得丁壯死在戰場,女弱填入溝壑,萬民失業,變亂四起,你還說什麼無罪!隋煬帝說,我實在對不起百姓,至於你們,跟著我享盡富貴榮華,我沒有對不起你們。今天的事,為首是誰?叛官們說,全國同怨,何止一人。隋煬帝承認對不起百姓,還算是臨死時認了罪。他要求飲毒酒自殺,叛官們不許。隋煬帝怕刀殺,自解巾帶給叛官們,這個“罄(用盡)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李密宣佈隋煬帝十大罪狀檄中語)的民賊隋煬帝就這樣被縊殺了。東都留守越王楊侗在洛陽稱皇帝,改元皇泰。
宇文化及佔據六宮,淫侈生活同隋煬帝一樣。他率兵十余萬,說要回長安。沿路奪民間船隻車牛,載運宮女珍寶,令兵士負武器重物步行,路遠困疲,怨聲載道。宇文化及軍行至鞏縣,被李密阻擊,改道走滑台(河南滑縣),聲稱要攻取東都。宇文化及北攻黎陽,想奪取黎陽倉。李密殺翟讓後,疏遠舊將帥,不願徐世勣在左右,使出守黎陽。徐世勣兵少,放棄黎陽,專守倉城。宇文化及要進關,總得和唐朝作戰,要取東都,也得和隋皇泰帝作戰。李密不知利用這種有利的形勢,卻替東都和關中阻擊宇文化及。黎陽被攻,不得不救,敵軍兵力都壓到自己身上來了。李密率精兵二萬到黎陽救徐世勣,怕東都兵攻後路。隋皇泰帝怕宇文化及戰勝李密,再來攻東都,使人招降李密,允許李密入朝後執掌文武大權。李密面對強敵正在為難,竟放棄起義軍的旗幟,投降了隋皇泰帝。他採取這種最下策,無非是想借入朝名義進入洛陽城,實行入城後稱帝的計謀。李密降隋,自以為無後顧之憂,引全部精兵與宇文化及大戰。宇文化及戰敗,率殘部二萬人逃到魏縣(河北大名縣西南),自稱皇帝,國號許。六一九年,被竇建德殺死。李密擊敗宇文化及,就回到洛口城,準備入朝。王世充先在洛陽城內發動政變,奪得皇泰帝的全部權力,李密不敢入朝,最下策也就落了空。
李密與舊將帥間相互猜疑不一心,這是最大的弱點。黎陽戰後,精兵損失極重;錯誤地估計王世充作亂,內部分裂,東都早晚可以取得,愈益驕傲自滿;李密失敗的時機完全成熟了。王世充抱著死裏求生的決心,率精兵二萬餘人,攻擊李密軍,李密軍大潰敗,舊將帥單雄信等叛變,投降王世充。李密無路可走,只得率殘部二萬人投奔唐朝,其餘將帥和州縣官多歸附王世充。李密來到唐朝,嫌待遇不夠優異,與王伯當出關謀叛變,被唐朝殺死。李密憑藉洛口倉米,聚眾將近百萬,以為人多勢盛,就足以成大事。他並不知如何用眾,也不知如何用兵,更不知如何用將,尤不知自己如何做人。他從農民領袖變成隋的降臣,又變成唐的叛臣,軍事上的失敗結合政治上的失敗,使李密成為不值得同情的失敗者。他的失敗,為唐朝增加了優勢,同時,也為王世充造成了強大的割據勢力。王世充戰勝李密,兵力大增,六一九年,廢隋皇泰帝,自稱皇帝,國號鄭。
二 兼 並 時 期
西魏宇文泰創府兵制,最高軍官有八柱國,其次有十二大將軍。八柱國中李弼、李虎、趙貴,十二大將軍中李遠、楊忠、王雄,都說是漢族人。楊忠子楊堅做了隋皇帝,三家姓李的人門閥貴盛,李姓代楊姓,在當時是可能有這種想法的。隋煬帝時,有術士造“李氏當為天子”的讖語。又有李玄英造民謠,說李密該做皇帝。李弼的曾孫李密受翟讓等豪帥推戴,讖語也是一個原因。李虎的孫兒李淵建立唐朝,招收許多降人,讖語也起了一些作用。當然,決定成敗的關鍵在於軍事上政治上的處置是否得當,李淵正是處置得當的成功者。
李淵襲封唐國公。六一三年,任弘化郡(治合水,甘肅合水縣)留守,有權徵發附近十三郡兵士。六一五年,任山西、河東撫慰大使,有權選用郡縣文武官。六一六年,任太原留守。他三次做地方長官,特別是做軍事重鎮的太原留守,很有利於起兵反隋。六一七年,李淵從次子李世民計,起兵攻長安。當時關中隋兵出關援東都,關中空虛,李密不敢乘虛率精兵入關,卻給李淵得到入關的好機會。李淵與突厥始畢可汗講和,免除了後顧之憂,開倉賑濟貧民,取得了民眾的同情。李淵自稱大將軍,使長子李建成統率左軍,次子李世民統率右軍,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李淵率左右軍自太原出發,派人四出招降隋郡縣官和各地豪帥,主力軍一直前進,自河東郡城(山西永濟縣)渡河至朝邑(陝西朝邑縣),分兵為兩路。李建成左軍據永豐倉,守潼關防東方兵入關。事實上李密與東都兵相持不決,誰也沒有力量顧及關中,但在李淵方面,這一部署卻很重要,因為據有永豐倉就可以供給大軍的糧食。李世民右軍經略渭北,招集兵卒多至二十余萬人,一舉攻入長安城。李淵預定的計畫是尊隋煬帝為太上皇,立西都留守代王楊侑(音右yòu)為皇帝(隋恭帝),入城後實行這個計畫。李淵本是隋臣,公開反隋,就會給敵對勢力以討叛的藉口,用太上皇名義取消隋煬帝的地位,用隋恭帝名義招降隋官,設計是很巧的。更重要的措施是入城後與民眾約法十二條,廢除隋一切苛禁,這樣,關中民眾歸附李淵,唐政權取得了真實的基礎。六一八年,隋煬帝死,李淵也就廢隋恭帝,自立為皇帝(唐高祖),建都長安,成立了盛大的唐朝。
這個新朝代的首要任務是通過兼併來求得全國的統一。在兼併戰爭中,李世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不滿二十歲的英俊少年李世民,即後來的唐太宗,是唐朝的實際創造者。
當時唐朝的四周,存在著許多敵對勢力和無所屬的游離勢力(包括各地豪帥),這就需要軍事力量和政治方法相輔為用,唐朝用寬容態度來招降游離勢力,用嚴峻態度來消滅敵對勢力,很快地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下面列舉一些重要的敵對勢力和游離勢力。
薛舉——六一七年,薛舉稱秦帝后,都蘭州,又遷都天水,據隴西全境,有兵號稱三十萬。唐高祖初得長安,薛舉使子薛仁杲攻扶風,被李世民擊敗。六一八年,薛舉攻高墌城(陝西長武縣北),李世民兵大敗。薛舉乘勝將進攻長安,得病死去。薛仁杲據折墌城(墌音支zh9甘肅涇川縣東北)繼續攻唐。李世民在高墌城外大破薛仁杲軍,進攻折墌城,薛仁杲窮蹙,開門出降,隴西併入唐境。
李軌——都姑臧,六一八年,自稱涼帝。六一九年,唐滅涼,河西五郡併入唐境。
劉武周——據雁門、樓煩(治靜樂,山西靜樂縣)、定襄(治大利,內蒙古清水河縣境)等郡,自稱皇帝。六一九年,擊敗唐兵,李元吉棄太原逃歸長安。劉武周兵勢達夏縣、蒲阪縣(即河東縣),關中震駭。唐高祖準備放棄黃河以東土地,專守蒲津關以西,保衛關中。李世民說,太原重鎮,是國家的根本;河東殷富,是京城的財源,決不可放棄,願得精兵三萬,收復並州。唐高祖使李世民率兵自龍門(陝西韓城縣境)渡河,進擊劉武周軍。經多次大戰,六二○年,劉武周大敗,逃入突厥,被突厥殺死。唐收復並州。
薛舉、李軌、劉武周都是唐的近敵,薛舉、劉武周依附突厥,尤為強悍,唐消滅三個割據者,關中形勢得以穩固,有力量出關爭取天下。
王世充——李密敗後,文武官員及所屬郡縣多降附王世充。王世充成為河南最強大的割據勢力。
竇建德——六一八年,竇建德自稱夏國王。六一九年,聲稱為隋朝報仇,攻破聊城,殺宇文化及。又與王世充結好,派人到洛陽朝見隋皇泰帝。作為一個農民起義領袖,反隋的意志逐漸消失,雖然還不象李密那樣完全放下起義的旗幟,但也已經放下了一半,面對日益興盛的唐朝,前途是可想見的了。李密降唐,徐世勣據黎陽,也隨著降唐,唐高祖重視他的來降,賜姓李。李世勣(唐太宗時改名李勣)出倉米援助唐將李神通經略山東,唐取得許多州縣。竇建德攻取唐洺州城(河北永年縣),作為都城。隋皇泰帝被廢,竇建德才自稱皇帝,表示自己是隋的繼承者。竇建德南下攻破相州城(河南安陽縣),又攻破黎陽,李神通、同安公主(唐高祖妹)、魏征、李世勣等都被俘獲。竇建德仍令李世勣守黎陽(李世勣不久逃歸長安),自己回到洛州。六二○年,竇建德出兵北攻唐幽州(治薊,北京市),不下。但幽州以南唐州縣都已被竇建德奪去,夏成為河北地區的大國。竇建德在國境內還有些政治措施,對部將也還能誠信相結,比隋末所有起義軍首領,他應是最有器局的一人。不過,他的器局是有限的,稱帝以後,驕氣滋長起來,聽信讒言,殺大將王伏寶,又殺諫臣宋正本,文武官不敢再說不同見解的話,他就這樣予智予雄地走上敗亡的道路。
六二○年,李世民出關擊王世充,大軍屯北邙山,連營逼洛陽。王世充所屬河南州縣,相繼降唐,王世充困坐洛陽城,遣使向竇建德求救。竇建德想和王世充合力擊敗唐兵,乘機滅王世充,再擊唐取天下。他自以為這是上策。六二一年,竇建德在曹州(山東曹縣)擊破孟海公軍,即率本部兵及孟海公、徐圓朗所部,共十余萬人,號稱三十萬,進軍至成皋(河南滎陽縣汜水鎮)。李世民使李元吉圍洛陽,自率精銳三千五百人阻擊竇建德軍。竇建德被阻不能前進,軍心危駭,將帥以下都想回洺州。謀臣淩敬勸竇建德改道進攻上黨(山西長治縣),使唐兵還救關中,洛陽圍可不戰自解。竇建德不聽。竇建德妻曹氏也說淩敬的獻策可用。竇建德說,你婦人知道什麼!我難道怕敵兵!虛驕的竇建德督率著人心思歸的大軍,佈陣長二十裏,鼓噪前逼唐陣。李世民望見對諸將說,這是無紀律的兵,我堅守不出,過了午時,就可以一擊成功。竇建德軍列陣,自辰時至午時,不得接戰,士卒饑疲,都坐下爭著飲水。李世民出兵猛擊,竇建德軍大潰,竇建德受傷被擒。曹氏率數百騎逃回洺州,解散餘眾,率官員裴矩等降唐。李世民回軍至洛陽城下,王世充絕望,率群臣二千餘人到軍門投降。李世民殺罪惡尤大的單雄信、朱粲等十餘人。朱粲是極端殘忍,捉人當軍糧的野獸,被民眾聚攻,投奔王世充。斬首後,洛陽民眾爭投瓦礫擊他的屍體,頃刻成一個大堆。
唐高祖殺竇建德、孟海公,免王世充死。王世充在囚禁處被人殺死。
李世民一戰消滅夏、鄭兩大國,黃河南北廣大地區都成為唐境,唐朝的統一事業基本上完成了。現在要繼續進行的是消滅較小的敵對勢力。
劉黑闥(音踏t4)——六二一年,竇建德殘眾推劉黑闥為主,起兵反唐,殺唐魏州刺史和貝州刺史,殘眾紛起回應。劉黑闥勇決善戰,擊敗李神通軍,又大破李世勣軍,半年間,唐所得夏國舊州縣都被劉黑闥佔有。劉黑闥勾結突厥,又得兗州(山東兗州)豪帥徐圓朗的援助,兵勢甚盛。六二二年,在洺州自稱漢東王。唐高祖使李世民、李元吉率軍擊劉黑闥。李世民收復相州,進軍至肥鄉縣(河北肥鄉縣),沿洺水列陣逼洺州城。劉黑闥率精兵二萬人渡洺水攻唐陣,兩軍自午時至黃昏,都死鬥不退,最後劉黑闥軍大潰。劉黑闥逃奔突厥,引突厥兵入寇。這時候李世民已回長安,河北唐守兵屢敗,十來天劉黑闥就取得舊地全部,又在洺州建都。唐高祖使李建成、李元吉往擊。六二三年,劉黑闥大敗逃走,被唐兵擒獲殺死。竇建德殘部在連年戰爭中多半死去,河北地區才確實穩定下來。
高開道——本是格謙部將。格謙被隋兵擊滅,高開道率殘兵數百人攻掠州縣,兵勢又盛。六一八年,奪得北平(治盧龍,河北盧龍縣)、漁陽(治無終,河北薊縣)兩郡,自稱燕王,都漁陽。高開道勾結突厥,四出攻掠,殘害民眾。六二四年,部將張金樹殺高開道,舉地降唐。
徐圓朗——李密敗後,徐圓朗降唐,受封為魯國公,任兗州總管。劉黑闥起兵,徐圓朗自稱魯王,助劉黑闥反唐。六二三年,劉黑闥敗死,徐圓朗窮蹙,棄曹州城逃走,路上被“野人”殺死,所謂“野人”,就是鄉村農民。割據者平時對農民剝削壓迫,是不顧農民死活的,一朝失眾逃命,只要被農民發覺,也決不會饒他這條虎狼之命,這叫做正義的報復。
劉黑闥、高開道、徐圓朗被消滅,唐統治在河北、山東一帶確立了。剩下江、淮間和長江以南地區的割據勢力,唐用較小兵力先後予以掃除。
蕭銑——六一八年,在巴陵稱梁帝,遷都江陵,出兵謀攻奪唐巴、蜀地。六一九年,唐高祖使李靖至夔州(四川奉節縣)規取梁國。六二○年,梁國內亂,將帥離心,蕭銑使諸將率兵到各地經營農業,只留衛兵數千人守江陵。六二一年,唐滅夏、鄭二國後,使李孝恭、李靖率軍自夔州順流而下,圍江陵城。蕭銑外無救兵,只好開門出降,梁境全為唐所有。
林士弘——六一七年,林士弘在虔州城(江西贛州市)自稱楚帝。六二二年,唐滅林士弘的楚國。
杜伏威、輔公祏——杜伏威擊敗隋將陳棱,據曆陽,自稱總管。六一八年,移居丹陽,上表隋皇泰帝,得封為楚王,任東道大總管。李世民圍洛陽,使人招降杜伏威,杜伏威降唐,受封為吳王,任江、淮以南安撫大使。六二一年,杜伏威據有淮南、江南的土地,成南方強國。李世民擊敗劉黑闥,杜伏威怕唐威力,六二二年,使輔公祏留守丹陽,自請入朝,被留在長安。六二三年,輔公祏起兵反唐,在丹陽自稱宋帝。輔公祏割據稱雄,阻撓統一,違反廣大民眾的願望。唐殺杜伏威,使大將李孝恭、李靖、李世勣等分路進攻。六二四年,輔公祏棄丹陽出走,被“野人”捕獲,送唐營斬首。淮南、江南全入唐境。
最後,北方邊境上還有一個割據勢力,那就是最可恥的梁師都。
梁師都——據朔方等郡,完全依賴突厥的援助來作亂。六二八年,突厥衰亂,唐兵擊敗突厥兵,梁師都窮蹙,被部屬殺死。唐取朔方城。
經過一場大混戰,割據勢力方面,有些降唐,有些被唐消滅。農民起義軍方面,有些被隋戰敗,有些自相吞併,有些投降唐朝,有些被唐擊滅。禍首隋煬帝所引起的這場大混戰,破壞力表現得非常強烈。農民起義的領導權落在豪帥手中,李密、竇建德等人又不能起較大的領導作用,結果是割據勢力占了優勢,混亂的局面更顯得嚴重了。不過,農民起義終於推翻了隋煬帝的殘暴統治,使得唐朝的統治者不得不在政治上有所改善,農民付出的代價固然不小,但終究產生了推動歷史前進的積極作用。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9月14日星期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