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諸子百家學說勃興之原因/背景:
春秋後期至戰國之世,諸子勃興,蔚為壯觀。此時諸家學說勃興,其原因/背景可歸納為下列各點:
一. 政治方面:
1. 貴族學術流入民間:封建時代,貴族階級壟斷知識學問。東周以來,王權衰落,造成王官失守,很多貴族都淪為平民,典籍流入民間,於於知識下逮,普及民間。
2. 諸侯國力圖富強:諸侯國力圖富強,乃競相延攬人才。當時如秦孝公、齊威王、燕昭王等都禮延下士,求才輔助,佑識之士,也有機會將其學說抱負施展。
3. 思想言論自由:當時列國君主鼓勵游士自由抒發其治國濟世之思想,造成多派學者周遊列國,著書立說,干謁人主,思想界頓成爭鳴之局。
二. 社會方面:
由於當時處於社會大變動之時間,舊的傳統、制度崩潰,新生事物如雨後春筍,許多問題需要重新探索研究,故諸說並起,學術空氣活躍。
三. 經濟方面:
1. 工商業勃興:由於春秋時期以來生產技術日益進步,工商業蓬勃,生活安定富庶,文化學術在此環境下得以發展。
2. 交通之發達:交通之發達,亦間接促進思想界之發達。由於工商業發達,商旅縱棋交往,水陸道路暢通,學者也乘時四出遠遊,傳播文化。
四. 文化方面:
1. 私家講學風氣盛行:自孔子聚徒三千,開私人講學之風,其後沒落貴族與才智之士皆四出授學,使知識普及民間,學術思想更形發達。
2. 書籍傳寫之方法改進:春秋時期,隨著經濟文化之發展,漢字形體日趨簡化,遂使簡冊的保存和流通,以及知識的傳播,遠較過去便捷,自然有利於文化學術的文流。
3. 文化蘊蓄的宏富:春秋以來,上承、商、西周的教化,經過長時期的培養,至戰國時代,文化根柢亦已深厚,奠定了中國哲學發展之基礎。加上思想家之輩出,遂造成了百家爭鳴之局面。
乙. 九流十家: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論述,在【孟子】、【莊子】、【韓非子】及【呂氏春秋】諸書中都有記載。據班固【漢書.藝文志】指出,對當時思想界影響最大者,當推儒、道、墨、法四家,再加上陰陽家、縱橫家、名家、農家、雜家及小說家,合稱為「十家」,除去小說一家,則稱為「九流」。
丙. 主要流派之思想大要:
一. 儒家思想:
1. 代表人物:始創者為孔子,發揚光大的有孟軻(孟子)及荀況(荀子)。
2. 代表著作:論語、孟子、荀子。
3. 學術主張:
A. 孔子之學說思想:
儒家是最先興起的學派,早在商周時代已有儒,舉凡懂得書、詩、禮、樂等術藝的人,便是儒,集儒家大成者是春秋末期的孔子。
1/ 道德修養:
孔子講求仁,以「仁」為全德之稱,仁就是一切道德的中心,也是最高的道德標準。踐行仁德之基本條件,便是「忠」和「恕」,盡己之謂忠,推己及人為恕。消極方面推行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至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便是積極的行為。
孔子又講求禮,禮是外在行為的標準,但禮必須以仁為基礎,否則就流於形式,徒具空文,不過「仁」也必須以禮為客觀標準,所以孔子講愛人,是推親及疏的。
2/ 政治理想:
孔子主張行文王周公時代的王道政治,並主張擁護周制。他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實現大同之世,大同之世蓋指唐虞時代的禪讓政治;大同之世若不能實現,退而求其次是實現一小康之社會,孔子以禹、湯、文、武、成王、周公之政為小康之治。
此外治國之基本原則有二:(一)正名: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應各盡本分,以重建社會秩序;(二)德治:孔子主張「為政德」,能以德服人,國家自然大治,故孔子反對軍事擴張和兼併戰爭,也反對用刑罰殺戮來鎮壓人民。
3/ 教育方面: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不論貧富貴賤,年齡長幼,孔子一視同仁,予以施教。
在教育方法上,因孔子弟子既多,個性殊異,因其不同的材性,各施不同之教學方法,此便是「因材施教」。
孔子最大的成就是開創私人講學之風,打破貴族壟斷知識之局面。他又整理古代的文獻典籍,整理和刪訂了「六經」,又以「六藝」教授學生。
B. 孟子之學說思想:
孟子名軻,字子輿(公元前385年至303年),鄒人,受業於子思之門人,他的學說全在【孟子】一書。宋朝開始,尊他為亞聖。
1/ 倫理思想:
孟子發揚孔子「仁」的思想,主張「性善論」,他認為人皆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個善端,將此四諯發揚就是仁、義、禮、智四種德行。
2/ 政治方面:
孟子主張「民本」學說,他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人民才是國家基石,君主應該重視人民。他提倡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又反對霸道,主張君主要仁民愛物,重教化,輕刑罰。
3/ 道德修養:
孟子主張培養浩然之氣,即天地間的正氣,士大夫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仁義之士要「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C. 荀子之學說思想:
荀子名況,趙國人,世又稱荀卿。荀子的學說,仍是以六藝為主,以孔子為師,曾著【荀子】一書,對政治、經濟、軍事、哲學和邏輯都有精闢的見解。
1/ 倫理思想:
荀子反對孟子的性善論,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即是人為。他認為人性有各種慾望,假如不加以抑制,善為引導,便會導致社會的糾爭,所以主張「性惡」,他特別強調教育的重要,主張用後天的培養來改變人類惡劣本性。
2/ 政治方面:
荀子主張「禮治」,他說:「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要使人類群居生活而不爭,就要靠禮治的作用以維持社會的等級,使人人安於本份,則社會自然安寧,有鞏固統治的效用。
孟子主張「法先王」(指堯舜等人物);荀子主張「法後王」(指周文王、周武王等),荀子認為堯舜時代,年代太久遠,事跡很難稽考,所以主張「法後王」。
3/ 道德修養:
荀子論道德修養,以「禮」為處仁行義之本,荀子曰:「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所以荀子之學可以稱為「禮學」。荀子反對迷信天命,重視人事努力。
二. 墨家思想:
1. 代表人物:墨子
2. 代表著作:【墨子】(由墨子門徒編成)
3. 墨子生平:
1/ 姓名:名翟,墨翟
2/ 時代:春秋戰國期間
3/ 國籍:一說宋國人,一說魯國人
4/ 經歷:曾受學於儒者
墨家是繼儒家之後興起的學派,與儒家齊名。
4. 學術主張:
1. 尚同:
墨子認為天下人民意志統一,認為「一人一義,十人十義」,意見紛雜,因此主張賢者任之,下位者要服從上位者,使天下大治。
2. 非攻:
墨子反對的是「攻」,不是「戰」,即反對侵略,不反對自衛的抵抗。
3. 尚賢:
反對貴族階級壟斷政治,以賢者為政治之本。
4. 兼愛:
認為天下之亂,皆起於不相愛,故主張兼愛,力主愛無等級之分。
5. 節用:
生活上的享用,應以維持生命所必需的限度為標準,超過限度便是浪費。
6. 節葬:
墨子認為厚葬靡財而貧民,故主張節葬。
7. 非樂:
認為音樂足以耗時廢工,奪民衣食之財,導致國家昏亂貧弱。
8. 非禮:
反對繁文縟節的禮制。
9. 天志:
認為天有意志,上天主宰賞罰,人應該順應天志做人。
10. 明鬼:
認為鬼神知善惡,能賞賢而罰暴,人不可以為暗作不義的事而天不知。
11. 非命:
反對儒家的宿命論,因若人人相信命運註定一切,便會工作怠惰,故主張人應刻苦耐勞來創造天下之利。
墨子之學說在戰國一度十分盛行,其弟子佈滿天下,與儒家並稱「顯學」,不過在他死後,其學派便趨於衰落。
三. 道家思想:
1. 代表人物:老子及莊子。始創者為老子,繼承的為莊周。
2. 代表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經),【莊子】(52篇)
3. 老子生平:
1/ 姓名:李耳,字伯陽,死後叫老聃
2/ 時代:春秋
3/ 國籍:楚國苦縣人
4/ 曾任職:
5/ 著作:【老子】(道德經)(南華經)
4. 莊子生平:
1/ 姓名:莊周
2/ 時代:戰國
3/ 國籍:宋國蒙縣人
4/ 曾任職:看管漆園之小吏
5/ 著作:【莊子】(52篇)
5. 道家學術主張:
道家思想主要流行於南方,與流行於北方的其他各家思想截然不同。道家始創人是老子,繼起的是莊子。
A. 老子思想:
1/ 主無為:老子認為宇宙萬物都是受大自然的法則所支配,順之則生,逆之則亡,故主張「我無為而民自化」。
2/ 順自然:老子說:「天法道,道法自然。」要順自然則要無慾,不爭和無名,從無名的觀點出發,便可達到「小國寡民」的自然而治的社會了。
3/ 反禮教:老子認為社會的禮制律令是一切致亂之源,故主張「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目的是針對當時繁瑣的禮教所產生的弊害而成的。
4/ 貴知足:老子以為世間一切事物都逃不了「物極必反」的道理,故主張「知其榮,守其辱」;他更體察到天道盈虛的道理,以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故主張「知足知止」。
5/ 從柔弱:老子深知宇宙間無往不復的常理,故主張「柔弱勝剛強」,只要能把握著「弱」,才能獲得真正的「強」。
B. 莊子思想:
1/ 變易論:莊子認為宇宙的一切變化都是永遠不息,以為宇宙間有一股潛力,使一切事物變化不停。
2/ 齊物論:就性質來說,莊子認為宇宙間一切都是相同的,他不但把宇宙萬物看作齊一,而且進一步把一切人事齊一化。
3/ 達觀論:莊子認為宇宙間無論甚麼都有存在的道理,世上種種的善惡、美醜、分合及成毀等,都不必區別,所以他主張對一切都要達觀。
4/ 出世論:生物雖有生死,但以齊物的觀念去衡量,則生與死亦不外如是,所以莊子不困於生死哀樂的情緒中,而是逍遙於塵世之外,他對生死、善惡、是非和一切時間、空間的界限都打破了。
5/ 政治論:莊子的理想社會是「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老子仍有所謂「國」,所謂「治」,莊子簡直主張無國和無治。
四. 法家思想:
由春秋時的管仲啟其端,至戰國時有李悝著【法經】六篇。其後法家分為三派:慎到主重「勢」,申不害主重「術」,商鞅主重「法」;最後為韓非子集其大成。
A. 法家三派:
1. 重勢派:趙人慎到為代表,主張國君須以權位威勢管治國家。
2. 重術派:韓人申不害為代表,主張國君須有操縱臣下的技巧。
3. 重法派:秦商鞅為代表,主張賞罰分明,以刑法治民。
B. 韓非子的思想:
1. 韓非子是荀子的學生,他在荀子性惡論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人性全惡的理論,他認為民性頑劣,不能教化,統治者必須「貴法治,賤仁德」、「不務德而務法」,主張君主善用法術和權勢,來統治國和人民,對儒家的政治學說極盡攻擊的能事。
2. 反對儒家賢人政治,君主只要威權在手,無論他的行為如何,臣民亦必須服從,主張一切法度應隨社會的改變而變更,主張君主獨裁,所有不合統治者見解的學說都必須禁絕。
3. 反對儒家愛民理論,主張用嚴刑峻法,使人民不敢不忠,不敢為非。
4. 君主要用術駕馭臣下,明察臣下奸惡,削減私門的勢力、君主無所信任,臣下不能弄權。
五. 先秦學術思想之影響:
先秦諸子的學說中,以儒、墨、道、法四家最重要;其中墨家提倡清苦,不能為一般人所接受,故衰落較早,對後世之影響較少,其餘三家之影響則分述於下:
1. 儒家思想之影響:
A. 成為傳統思想的核心:
在諸子學說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儒家。儒家學說雖然隨著朝代的更替而有所演變,但孔孟的仁、義、禮、智卻一直為中國歷代學術思想所敬奉,成為中國傳統思想的核心,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著統治地位,甚至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直至今天,人們所說的中國傳統思想,實際上都是指以孔孟學說為主體的儒家思想而言,其中很多觀念,仍然是人們行為的指南。
B. 推動學術、文化發展:
孔子編著的六經(【樂經】失傳後只剩五經),加上【論語】、【孟子】等典籍,成了後人治中國學問的基礎書籍,亦是歷代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儒家的經典,兩千多年來在推動中國文化、思想發展的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C. 開重視教育之風: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實踐,不僅在中國由古至今都被肯定和繼承,甚至為全世界所重視,公認孔子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
2. 道家思想之影響:
A. 清談玄學興盛:
道家學派「無為」的主張,具有高深的哲理,一直受到部份人士的敬重,在中國歷史上多次得以弘揚。魏晉時期清談玄學的內容亦為道家學說,故魏晉清談之盛行,實與道家有直接關係。
B. 道教流行:
尊奉老子的道教,更是植根於民間,成為流行於中國的一個大教,至今仍有相當多的追隨者。
3. 法家思想之影響:
A. 為歷代君主採用:
法家學派明法令、重權勢的主張,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得到很大的發揚,成為秦朝治國的主要學說。其後歷代也都受到一些君主的重視,例如唐朝的武后及明太祖等,都以法治作為加強統治的工具。
六.儒、墨、道、法四家學說比較:
| 儒 | 墨 | 道 | 法 |
代表人物 | 孔子 孟子 荀子 | 墨子 | 老子 莊子 | 商鞅 韓非 |
代表著作 | 【論語】 【孟子】 【荀子】 | 【墨子】 | 【老子】 【莊子】 | 【商君書】 【韓非子】 |
學說精神 | 積極的入世思想 | 狂熱的救世思想 | 逍遙達觀的超世思想 | 嚴峻的統治技術 |
學說的主要內容 | 仁、禮 | 兼愛、非攻、節用、節葬 | 道 | 法、術、勢,尚法治,重刑名 |
政治主張 | 推行仁政、德治及禮治 | 尚同、尚賢,反對貴族奢靡腐化 | 清淨自守,無為而治 | 加 |
理想社會 | 恢復西周封建禮樂制度 | 創建平等博愛的大同社會 | 建立「小國寡民」的原始社會 | 創立中央集 |
所希望解決的問題 | 如何才能重建社會秩序 | 如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 | 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 如何才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