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5年6月10日星期五

第九章 東漢

第一節 漢光武帝

公元25年(建武元年)至公元220年(公元190年以後的漢獻帝時期,東漢名存實亡),是我國歷史上的東漢時期。東漢第一個皇帝,就是漢光武帝劉秀。

漢光武帝消滅了綠林和赤眉的起義軍以後,天下還有很多稱王稱霸的割據勢力,主要的,有四個天子,四個王,兩個將軍,這就是:東方皇帝劉永,蜀中皇帝公孫述,舒城皇帝李憲,匈奴立的皇帝盧芳(他自稱是漢武帝的曾孫劉文伯),燕王彭寵、齊王張步、海西王董憲、楚黎王秦豐;五郡大將軍竇融、西州大將軍隗囂。

漢光武帝採用安撫和圍剿的計策,各個擊破。到公元30年一月,已將劉永、李憲、盧芳、彭寵、張步、董憲和秦豐消滅掉,最後只剩下隴西的隗囂,蜀地的公孫述和河西的竇融。而河西的竇融於公元29年四月也歸附漢光武帝,漢光武帝拜他為涼州牧,實際上,只剩下隗囂和公孫述兩個最大的割據者。

隗囂和公孫述都想三分天下,拒不歸順。漢光武帝多次派耒歙為使者去聯絡隗囂,但隗囂反復無常。他手下的大臣如班彪、馬援、鄭興、杜林等都離開了他,投奔了漢光武帝或辭職返鄉。公元30年,馮異、祭遵等率軍隊打敗了隗囂,隗囂投靠了公孫述,公孫述封他為朔甯王,還派兵去幫他對抗漢光武帝。公元32年,漢光武帶著馬援、吳漢等親自去征伐隗囂。由於有馬援引路,竇融又率幾萬兵馬來幫助,加上使者來歙又降服了兩個隗囂的大將,所以漢光武帝順利地把隗囂打敗。隴西投降的大將就有13個,縣城16個,士兵10幾萬。隗囂帶著妻子逃到西城(在甘肅天水縣南)。漢光武帝得隴望蜀,但都城附近發生騷亂,只好回師。公元33年,隗囂病死,部下立他的兒子隗純為王,繼續抵抗漢兵。公元34年,馮異平定隴西,隗純投降,但馮異也病死在軍中。

隴西既已平定,漢光武帝又親自領兵征伐蜀地。公元35年,岑彭接連找敗了公孫述的軍隊,奪下了不少城池。公孫述派刺客裝成投降的人去投降岑彭。岑彭大意,被刺客害死。公元36年,吳漢領兵進攻成都,大破蜀兵。公孫述受了重傷死去。蜀大將延岑獻成都投降。隴、蜀一平定,20年來亂糟糟的中原又重新統一。漢光武帝開了一個慶功大會,大封功臣,功臣當中受封的一共365人,外戚當中受封的一共45人。以後,漢光武帝使用一切辦法做到有始有終的保全功臣。在中國歷史上,打天下的皇帝能夠像漢光武帝那樣不殺功臣的,的確很難得。

平定蜀地大軍回師那一年,漢光武帝已經43歲了。從他28歲起兵那年算起,在這15年當中(公元22年至37年),他差不多沒有一天不是過著軍隊生活。老百姓對各地豪強的兼併戰爭早已恨透,漢光武帝決心讓老百姓休養生息。

漢光武帝在位期間,連續六次頒布釋放奴婢的詔令。詔令規定:凡屬王莽以來吏民被沒為奴婢而不符合西漢法律的,一律免為庶人;奴婢主人如果拘執不放,按西漢的“賣人法”和“略人法”治罪。後來,他又連續頒令,禁止虐待奴婢。他不止一次地大赦天下,救濟貧民,特別是鰥寡孤獨和不能生活的貧民。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當戰爭稍為平息,他就恢復了較輕的“三十稅一”的賦稅制。雖然對於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他沒有也不可能提出解決辦法,但由於減輕了田租,興修了水利,注重發展生產,農民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他還組織軍隊屯田,既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又增加了糧食的收成。

漢光武帝還大力裁併郡縣,精簡吏員。他一共合併了400多個縣,10個官吏中留下1個,這樣,公家的開支節省了很多。他削減地方兵力,加強中央軍隊;在中央不設丞相,用擴大尚書台權力的辦法以削弱三公實權。這些措施,增加了社會勞動力,相對地減輕了民眾的負擔,緩和了階級矛盾,加強了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鞏固了亡而復立的劉氏江山。

漢光武帝用武力平定天下的同時,一面盡力搜羅知名之士,為鞏固自己的政權服務。戰爭結束以後,他注重文教,特別提倡講經論理,從儒生中選擇統治人才。他對於隱山林、匿僻鄉的名士也多方搜求,重禮徵聘。他以特禮相待隱居不仕的嚴光,就是一個著名的例證。嚴光也叫嚴子陵,會稽馀姚人,跟漢光武帝同過學。漢光武帝即位以後,想方設法尋找他,派人去接他進京,他堅決不去。漢光武帝親自去見,他躺在床上不理會。漢光武帝摸摸他的肚子,說:“子陵,你肯幫助我嗎?”嚴子陵說:“人各有志,你逼我幹什麼!”漢光武帝硬把他請到宮裡去,晚上,又和他睡在一起。嚴子陵故意把大腿壓在他身上,漢光武帝就讓他壓著。第二天,漢光武帝要拜他為諫議大夫,但嚴子陵怎麼也不答應,漢光武帝只好讓他走了。現在富春江上還有嚴子陵釣台,相傳就是他當年釣魚的地方。

漢光武帝除了注重文教,也加強法治,即使是皇親國戚,也要受到法令的約束。漢光武帝的大姐湖陽公主和洛陽令董宣的一場鬥爭,就很有意思。湖陽公主叫劉黃,嫁給南陽豪強鄧晨為妻。鄧晨死後,湖陽公主寡居,漢光武帝見她寂寞,故意在她面前談及大臣的優劣,想讓她選擇一個好的改嫁。湖陽公主認為大司徒宋弘最好。漢光武帝召見宋弘,叫他大姐躲在屏風後面。漢光武帝對宋弘道:“俗話說:貴易志,富易妻,這是人之常情,你是否也會這樣做?”宋弘嚴肅地說:“我聽說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漢光武帝回頭對他姐姐說:“這事不成啦!”宋弘不肯拋棄糟糠之妻,湖陽公主也就沒有改嫁。但是她自恃是皇帝的大姐,不把法令放在眼裡,連她的奴僕也胡作非為。陳留人董宣當了洛陽令,卻偏要和她作對。有一次,湖陽公主的一個奴僕殺了人,董宣雖然無法到她家去逮捕殺人犯,但卻天天在路上等候。有一天,湖陽公主坐車外出,跟班的正是那個奴僕。董宣上去把他逮住,湖陽公主怒罵董宣。董宣撥劍在地上一劃,責備公主不該放縱殺人犯,並把那奴僕拖下車,交衙役當即殺了。湖陽公主氣得趕回宮裡,向漢光武帝哭訴。漢光武帝也覺得董宣太放肆了,即召他入宮,令人在湖陽公主面前鞭打他。董宣據理力爭,並以頭撞柱。漢光武帝已覺理虧,便吩咐他向公主磕個頭,認錯了事。不料董宣不肯磕頭,任憑內侍怎樣強按,他的頭始終昂起。漢光武帝深為所動,便下令道:“強項令可即出去!”隨後又賞他三十萬錢。於是,“強項令”(強項即硬脖子)便名震京師,豪強大地主不敢作惡。

當時執法如山的官吏還有一個汝南人郅惲,他是洛陽上東門的守門官。公元37年,漢光武帝外出打獵,很晚才回來,城門已關閉。士兵喊開門,郅惲不理。漢光武帝親自到城下呼喊,郅惲公事公辦,還是不開門。漢光武帝只好轉到東中門,才進了城。事後,漢光武帝不但不處罰他,還賞他一百尺布,並把管東中門的官降了級。

漢光武帝除了致力於中原的恢復和建設,也十分注意邊境的安寧。在對外征伐的戰爭中,馬援起了很大的作用。馬援是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縣東北)人,在王莽時當過小軍官,因私入囚犯獲罪逃亡,後來經營畜牧業和農業,成為豪富。馬援素有大志,曾對賓客說過:“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初依隗囂,後歸劉秀,並為攻滅隗囂立了大功。公元35年,漢光武帝任命他為隴西太守,率軍擊破先零羌。公元41年,西南交趾郡有兩個女子徵側、徵貳興兵起義,漢光武帝拜他為伏波將軍,領兵去鎮壓了起義。公元44年,匈奴和烏桓接連侵犯天水、扶風、上黨等郡,連關中也都恐慌起來,馬援剛從西南戰場回來不久,又要求上北方,他說:“大丈夫當死於疆場,以馬革裹屍還!”漢光武帝派他去守襄國縣(今河北邢台西南),匈奴敗走。公元47年,南方的五溪部族作亂,漢光武帝兩次派兵都被打敗。那時,馬援已62歲,要求出征。漢光武帝就派他副食中郎將馬武、耿舒等和四萬人馬去鎮壓。公元49年,馬援他們在壺頭山和五溪部族激戰了數月,打敗了五溪部族,但馬援也病死在軍中,真正是馬革裹屍還。

漢光武帝起兵之前,在新野認識了陰麗華,就愛上了她。在長安遊學時,看到執金吾(官名,皇帝出巡時在前面開路的官員),十分羨慕,所以他常說:“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昆陽大戰後,他當了大將軍,便娶了陰麗華。後來,漢光武帝打王郎的時候,聯絡直定王劉揚。劉揚要他娶了自己的外甥女郭聖通,才肯出兵。漢光武帝只好把郭聖通娶了過來。後來因郭聖通早生兒子,就立她為皇后,立她的大兒子劉韁為皇太子。之後,陰麗華也生了兒子,取名劉陽。劉陽聰明伶俐,漢光武帝后悔過早立了劉韁為太子。到了公元41年,漢光武帝乾脆把郭皇后廢了,立陰麗華為皇后。漢光武帝有他的想法,一來陰麗華秉性嫻淑,二來她是平民出身,沒有什麼親戚在朝中當大官,可以消除後顧之憂。郭皇后被廢,劉韁感到自己的地位也很危險,就向漢光武帝辭去太子的名位。過了幾年,漢光武帝才立劉陽為皇太子,改名劉莊,封劉韁為東海王。以後,漢光武帝對待劉韁及他母親都很好,還封了郭聖通的兄弟郭況為大鴻臚。

漢光武帝晚年仍致力於文教,爭取民心,常常工作讀書到很晚才睡覺。太子劉莊勸他注意身體,他說:“我樂為此事,並不覺疲勞。”公元57年二月,漢光武帝終於因病死去。漢光武帝28歲起兵,三十一歲即位,在位33年,享年63歲,死後葬於原陵。封建史家多稱漢光武帝為“中興之主”。


第二節 漢明帝和漢章帝

漢光武帝死後,太子劉莊即位,就是漢明帝。漢明帝遵奉他父親所製定的政令,採取與民休息的措施,宣揚文教,興辦太學。他尤其尊重儒家學說,特地到南宮創辦了一所貴族子弟學校,讓皇族和外戚的子弟學習五經,尤其是《孝經》。他還到魯地,祭祀孔子和他的七十二個弟子,親自上講堂,吩咐皇太子和諸王講解經書。在他的身邊,有鄧禹、劉蒼為輔佐,所以漢明帝即位兩三年內,天下太平,國家興盛,邊境也很安寧。

漢明帝想到,漢朝得以中興,全靠一班功臣輔佐父親,為了永遠紀念這些功臣,公元60年,他命令畫師在南宮雲台中畫上他們的像,功勞最大的有二十八個將軍,即云台二十八將。那就是:鄧禹、吳漢、賈復、耿弇、寇恂、岑彭、馮異、朱祜、祭遵、景丹、蓋延、銚期、耿純、臧宮、馬武、劉隆、馬成、王梁、陳俊、杜茂、傅俊、堅鐔、王霸、任光、李忠、萬脩、邳彤、劉植。外加四個功臣:王常、李通、竇融、盧茂,合成了三十二個功臣。

漢明帝嚴格遵守父親制度的規矩,不讓外戚干預政事,不給他們尊貴地位。馬援功勳巨大,但因為身為外戚,女兒是漢明帝的貴人(貴人是宮中女官名),所以不得列入雲台二十八將數中。館陶公主曾經為她的兒子求官,漢明帝不准,只賞錢十萬。皇族和外戚中有誰犯法,漢明帝更是毫不留情。附馬梁松,曾陷害過馬援,後又為非作歹,干預政事,漢明帝把他處死。公元70年,楚王劉英(漢明帝異母兄弟)被告結交方士,作符瑞圖書,陰謀作亂。漢明帝即派人調查,廢了劉英的爵位,劉英被迫自殺。第二年,漢明帝繼續查辦那些跟劉英謀反有嫌疑的人,被處死或被遷徒的外戚、諸侯、豪強、官吏就有一千多人,繫獄的還有幾千人。

漢明帝即位第二年,即公元60年,立馬援的女兒馬貴人為皇后。立賈氏生的皇子劉烜(又寫作劉炟)為太子,由馬皇后撫養。馬皇后謙虛謹慎,節儉樸素,她常穿粗布衣服,裙子也不緄邊。馬皇后還喜歡讀書,經常研究《易經》、《春秋》、《楚辭》和董仲舒的著作,漢明帝也很佩服她的學問。但是,馬皇后和陰太后(就是漢明帝的母親陰麗華)一樣,都沒有乾預朝政,更沒有發展外戚勢力,所以當時宮廷的風氣比較好。馬皇后被後世稱為漢室賢後。

公元64年,陰太后去世了。漢明帝十分懷念他的母親,常常夜裡做夢。有一次夢到一個頭頂發光的金人。第二天,漢明帝把這夢告訴大臣,博士傅毅說:“天竺有神稱為佛,據說就是頭頂發光的。”於是,漢明帝就派郎中蔡愔和博士秦景往天竺去求佛。天竺也叫身毒,就是現在的印度,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降生之地。蔡愔和秦景經過千山萬水,歷盡艱險,終於到了天竺國。他們在天竺住了一段時期,學會了一點當地的語言和文字,也初步了解了佛教的道理。後來,他們帶著兩位沙門(高級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一幅佛像和四十章佛經回到中國。他們用一匹白馬馱著佛經,到了洛陽,在東門外的鴻臚寺裡受到歡迎。漢明帝吩咐把佛像供在鴻臚寺內,由兩位沙門主持。那匹白馬也養在裡面,鴻臚寺改稱白馬寺。漢明帝和王公大臣以及老百姓既聽不懂佛經,也不相信佛教。但是佛教自此便傳入了中國,漸漸也就成了中國的一大宗教。

東漢初年,匈奴發生內訌,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兩部。南匈奴單于日逐王,為表示和漢朝友好,也改稱為呼和浩韓邪單于,他們遷到河套和陝西、山西北部一帶,同漢族人民交錯居住在一起。北匈奴仍舊住在蒙古高原。北匈奴貴族經常帶領騎兵進攻東漢的北方郡縣,焚燒城邑,搶走人口和牲畜。河西走廊的郡縣常常白天關閉城門。北匈奴還控制西域各族政權,徵收很重的貢稅,隔斷西域和漢朝的交通。西域派使者到洛陽,請求東漢政府派兵驅逐匈奴的勢力,重建西域都護。在漢光武帝時,由於內亂未平,沒有力量征伐匈奴,車師、鄯善、龜茲等先後投降了匈奴。

公元73年,漢明帝決心解除北匈奴的威脅,掃除西域和東漢交通的障礙,他派竇固(竇融的侄子,漢光武帝的女婿)領兵出擊北匈奴。漢軍從酒泉出塞,打敗北匈奴,佔領了西域東部的伊吾盧(今新疆哈密西南)。為了聯絡西域,斬斷匈奴的右臂,公元74年,竇固派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是班彪的兒子,班固的弟弟,他還有個妹妹叫班昭。班彪離開隗囂後,漢光武帝請他做了史官,整理歷史。他死後,班固和班超都做了蘭台令史。班固專心在撰寫《漢書》,班超卻老想著從軍打仗。有一天,他憤慨地說:“大丈夫應當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到塞外立功,怎能老悶在書齋裡寫文章!”於是,他投筆從戎。至於那《漢書》,就由班固和班昭繼續完成。

班超帶著三十六人,到了鄯善。鄯善王表示脫離匈奴結交漢朝,對他們非常有禮。但幾天以後,鄯善王沒那麼殷勤了。班超起了疑心,一打聽,原來匈奴也派使者來了。班超對手下人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率領三十六人,趁夜襲擊匈奴使者,把他和隨從都殺了。鄯善王知道後,又喜又怕,表示真心和漢朝交好。竇固向漢明帝奏明班超的功勞,漢明帝再派班超出使于闐。班超到了于闐,同樣是殺了匈奴的使者,迫使于闐王歸附漢朝。班超又到了疏勒,廢了親附匈奴的疏勒王,疏勒也歸附了漢朝。竇固讓班超暫時留在疏勒。西域各國和漢朝中斷往來已有65年了。到了這時(公元74年),又恢復了張騫那時的局面。在這條通往西域各國的道路上,經常有使者和商人來往。由於漢朝主要的出口商品是絲綢,所以這條道路又叫“絲綢之路”。

班超打通了西域,漢明帝就派陳睦為西域都護,耿恭(耿況的孫子)、關寵為校尉駐紮在車師。公元75年,北匈奴大舉反撲,焉耆王和龜茲王幫助匈奴,殺了西域都護陳睦,耿恭和關寵各被圍攻。

就在這時,漢明帝病死了。漢明帝30歲即位,在位18歲,享年48歲,死後葬於顯節陵。

公元七十六年,太子劉炟即位,就是漢章帝。尊馬皇后為皇太后。

漢章帝即位時已18歲,得知西域兩將被圍,即召集群臣商議,大臣們大多認為國中有大喪,不便發兵,獨有司徒鮑昱(鮑宣的孫子)認為應當發兵去求援。漢章帝聽了鮑昱的話,派征西將軍耿秉(耿龠侄子)領兵駐紮酒泉,而令酒泉太守段彭為大將軍去求援關寵和耿恭。段彭率領7000多精兵到車師,連勝匈奴,殺敵3800多,俘虜3000,匈奴大敗而逃。段彭救出了關寵,但沒幾天關寵就病死。段彭又救下耿恭和殘存的吏士26人。漢章帝因為無力固守車師,便把駐紮在西域的軍隊撤回來,同時也召班超回國。

班超接到詔書,只好動身。但西域各國怕班超走後匈奴捲土重來,進行報復,都苦留班超,疏勒、于闐挽留班超最為懇切。於是,班超上書漢章帝,要求留下來。漢章帝還算有見識,收回成命,讓班超他們繼續留在西域。

班超壓服了疏勒一部分親匈奴的勢力,擊平了姑墨。他上書漢章帝,趁著打勝仗的威力去聯絡西域。漢章帝同意他的計劃,又派徐幹帶領一千多人馬去幫助他打龜茲。班超先結交烏孫國,烏孫王願意幫助漢朝。漢章帝很高興,又給班超派去八百精兵。於是,班超徵發疏勒、于闐的人馬,又聯絡月氏、康居,用計策打敗莎車和龜茲的五萬多人馬。經過這一次大戰,班超的威名震動了西域,連北匈奴也不敢再來侵犯邊界。原來附屬於北匈奴的58部,大約20萬人口,8000精兵,分別在雲中、五原、朔方、北地投靠了漢朝。

漢章帝基本上沿襲他父親漢明帝的製度,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亦提倡文教,重視儒家。漢章帝性情溫厚,封建史家多稱他為慈祥長者,東漢賢君。但由於他的溫厚,卻又為後世貽害不少。

馬太后在世時,漢章帝對她很好,盡心孝道。當時,一班大臣上書請求封馬太后的兄弟馬廖、馬紡、馬光為侯,漢章帝也認為他們三人身為國舅應該受封。但是馬太后堅決不同意。最後,漢章帝背著馬太后,在公元79年,封了三位舅舅為侯,破壞了漢光武帝外戚不得封侯的規定。馬太后得知,只好喟然長嘆。這一年,她也死去了。

漢章帝即位第三年即公元78年,立竇氏(竇融的曾孫女)為皇后。竇皇后沒有生子,漢章帝就立宋貴人所生的兒子劉慶為皇太子。竇皇后心中怨恨,但因當時馬太后仍在世,不敢放肆。等到馬太后死去以後,竇皇后便在漢章帝面前中傷宋貴人,使漢章帝疏遠了她們母子。不久,她又強奪梁貴人所生的兒子劉肇為己有,再施加誘惑使漢章帝下詔廢太子劉慶為清河王,立劉肇為皇太子。之後,竇皇后又把宋貴人和她的妹妹、梁貴人和她的姐姐,漢章帝這四位貴人先後害死。對此,漢章帝竟無力挽救,聽任她施展淫威。

竇皇后權威日盛,馬廖三兄弟也失勢,竇皇后的兄弟竇憲當上虎賁中郎將,竇篤當上黃門侍郎。竇憲恃勢,橫行霸道,竟敢強買漢明帝的女兒沁水公主的幾頃好田,沁水公主只好飲泣吞聲。漢章帝知道後,也只能把竇憲斥責一頓,別無他法。太尉鄭弘上書,要漢章帝廢除竇憲,漢章帝卻有心袒護他。

公元88年,漢章帝病死。漢章帝18歲即位,在位13年,享年31歲,死後葬於敬陵。


第三節 從漢和帝到漢安帝

公元89年,太子劉肇即位,就是漢和帝,尊竇皇后為皇太后。漢和帝即位時才10歲,竇太后理所當然替他臨朝。她讓哥哥竇憲執掌大權,幾個兄弟竇篤、竇景、竇瓌都當了大官,漢朝外戚的勢力又大了起來。

漢章帝下葬時,都鄉侯劉暢(漢和帝伯父,劉縯的孫子)來京弔孝。竇太后幾次召他進宮。竇憲怕竇太后重用劉暢,分了他的權,派刺客把他暗殺了。竇太后追查兇手,竇憲把兇手推在劉暢的兄弟劉剛的身上。尚書韓秣認為劉暢在京師遇害,而劉剛遠在青州,應該先在京師捉拿兇手,才是正理。太尉何敞親自調查,結果查出真相。竇憲害怕竇太后定他死罪,要求帶兵攻打匈奴贖罪。竇太后居然同意,拜他為車騎將軍,準備發兵北伐。臨行前,竇憲在洛陽大興土木,蓋將軍府。尚書僕射郅壽(郅惲之子)上書告發,反被竇憲誣陷,竇太后把他革職充軍,郅壽氣得自殺。郅壽一死,三公九卿忿忿不平,聯名上書。大家認為匈奴沒有侵犯邊境,用不著勞師遠伐,更不應讓竇憲帶兵。司徒袁安和司空任隗前後10次上書,但竇太后都不理會,還是派竇憲領兵北伐。當時,北匈奴已經衰落,結果在稽落山被竇憲打得大敗,投降的就有20多萬人。漢兵出塞三千餘里,一直追到燕然山。竇憲吩咐中護軍班固在山上刻石記功。

竇憲得勝回朝,當上大將軍,兄弟都封了侯,竇家的親戚爪充滿朝廷和各地。為所欲為,不可一世。尚書僕射樂恢上書揭發竇家的人行賄得官,被竇憲等逼得服毒自殺。司徒袁安也氣得病死。當時,竇憲的女婿郭舉和他父親郭璜,竇憲的親信鄧疊和他兄弟鄧磊,都把竇家作為靠山,擁護竇憲,準備造反。

公元92年,漢和帝才14歲,但是他聰明伶俐,很有心計。他已看出竇憲等人的陰謀,想召集司徒丁鴻、司空任隗、尚書韓稜三位忠臣來商量辦法,但又怕走漏消息。他身邊只有宦官,他覺得中常侍鄭眾忠實可靠,便和他商量對策。漢和帝召來清河王劉慶,鄭眾聯絡了丁鴻、任隗、韓稜。結果,竇憲一夥全部被擒拿。郭璜父子、鄧疊兄弟被斬首,竇家兄弟,除竇瓌外,全都被強迫自殺。竇太后孤單一人,過了幾年也害病死去。

和竇憲有聯繫的官員,也全都定了罪,中護軍班固被下獄,在獄中自殺。班固所寫的《前漢書》,還有一部分沒有寫完,漢和帝召班固的妹妹班昭進宮,繼續完成這項工作。班昭嫁給扶風人曹壽,早年守寡。她在宮中除了寫作,還當宮女們的老師,大家稱她曹大家(“大家”是對女子的尊稱,家讀作gū)。班彪和兒女班固、班昭都是東漢時著名的史學家。

公元97年,班彪的一位弟子王充死去。王充是個著名的學者,唯物論思想家,他一生寫下了大量具有唯物主義思想和鮮明批判精神的著作。其中《論衡》一書,共八十五篇,是他花了30多年的心血寫成的一部哲學巨著。

班彪的另一個兒子,班固的兄弟班超,長期生活奮斗在西域。公元94年,班超徵發西域8國的兵馬,打敗了焉耆,於是,西域50多個國全都歸附了漢朝,漢和帝封他為定遠侯。班超聽說西方有個大國叫大秦(即羅馬帝國),公元97年,他派助手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只到達了條支國(古國名,在敘利亞一帶)的海灣(即波斯灣),被安息(即伊朗)人勸阻而返。甘英雖未能渡海前往大秦,卻熟悉了沿途的地理情況和風俗習慣,為以後中西交通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班超在西域生活了30年,上書要求返國,於是漢和帝召他回朝,另派中郎將任尚為西域都護去接替他。公元102年八月,班超到了洛陽,九月就病死了,死時71歲。

漢和帝消滅了竇憲一黨,自己執掌朝廷大權,雖然他年紀輕輕,但頗有治國魄力,他能夠聯絡世族名流,虛心聽取大臣們的意見,減輕捐稅,救濟窮人。公元103年,他還下了一道詔書,禁止進貢,包括嶺南的生龍眼和鮮荔枝。皇后鄧氏(鄧禹的孫女兒)節儉謙遜,深得后宮的擁戴。

漢和帝算得上是東漢一位開明皇帝,但是他卻辦了一件為後世指責的蠢事。由於漢和帝依靠宦官鄭眾消滅了竇憲一黨,所以漢和帝破例封鄭眾為剿公侯,宦官封侯便從這開始。自漢和帝以後,基本上由外戚和宦官交替控制中央政權。

公元105年,漢和帝病死。漢和帝10歲即位,在位17年,享年只有27歲,死後葬於慎陵。

漢和帝死後,鄧皇后才忙於立太子。她自己沒有兒子,但她知道后宮生有兩個兒子寄養在民間。長子有痼疾,小兒子才生下100天。於是,鄧皇后就立小兒子劉隆為太子。第二年即公元106年正月,太子即位,就是漢殤帝,尊鄧皇后為皇太后。鄧皇后臨朝,但她自己還很年青,就學竇太后那樣,把自己的哥哥鄧隲找來,拜他為車騎將軍,掌握朝政。就在這一年八月,漢殤帝便死去了。

漢殤帝死後,鄧太后和鄧隲商量,立清河王劉慶的兒子劉祜為太子,太子於第二年即公元107年即位,就是漢安帝。漢安帝不過13歲,鄧太后繼續臨朝。

鄧太后以竇太后為鑑,不敢專用鄧家的人,對鄧家子弟嚴加約束,除了鄧隲,她還任用楊震等知名之士。她一向提倡節儉,減輕捐稅,自己還跟曹大家研究經學。她還學習天文和數學。白天辦事,晚上看書,生活很有規律。但是,在她臨朝的時候,國內連年遭災,老百姓餓死了不少。再加上國外各部族紛紛叛變,弄得鄧太后焦頭爛額。

自從任尚接替班超為西域都護後,改變了班超的一貫做法,只知道壓制西域人民,以致失掉民心。西域各國一個接一個叛變,鄧太后聽從了大臣們的意見,取消都護,從西域撤兵。定遠侯班超一生的心血全部白費。從漢武帝以來,聯絡西域,抵抗匈奴的根本大計也告吹了。漢朝放棄西域,徵發金城、隴西、漢陽三郡(三郡在今甘肅東南部一帶)的羌族人去西域迎回屯田兵,羌人害怕遠戍不還,到了酒泉,紛紛逃回。各郡官吏發兵追捕,拆毀他們的房屋,激起了羌人的反抗,他們用竹桿、木棍作武器,同東漢軍隊展開戰鬥。朝廷對羌人起義很害怕,強迫隴西、安定、北地、上郡等邊郡的漢族人民遷到內地,結果又激起了漢人的反抗。公元111年,漢人在杜琦、杜季貢的領導下,在上郅發動起義。他們同羌人起義軍聯合,共同抗擊東漢的軍隊。這場反抗鬥爭持續了12年,才被鄧隲、梁慬等鎮壓下去。在這場戰爭中,東漢所耗軍費達240多億錢,國庫空虛。而內地農民的暴動,仍在此起彼伏。

公元120年,羌漢人民的起義剛被鎮壓下去,北匈奴又圍攻伊吾(新疆哈密縣),殺了敦煌長史索班。鄧太后召集大臣商議,大臣中多數認為國家元氣未恢復,不如退守玉門關,班超的兒子班勇極力主張再通西域,孤立匈奴,經過激烈的爭論,決定採納班勇的建議。公元123年,朝廷派班勇為西域長史,出屯柳中。班勇進駐西域後,陸續擊退了匈奴勢力,再一次打通了西域道路,保障了河西邊塞。班勇自幼隨父在西域長大,著有《西域論》一書。

到公元120年的時候,漢安帝已經26歲了,但鄧太后還沒有還政給他。原來鄧太后立他為皇帝時,是看中他聰明伶俐,但他長大以後,卻變得荒淫無道,所以鄧太后依然臨朝,依靠司徒楊震、司空陳褒、太尉馬英、大將軍鄧隲,還有剿鄉侯鄭眾,龍亭侯蔡倫兩個宦官來掌管朝政。對此,漢安帝很是忿恨。尤其當他得知鄧太后很看重河間王的兒子劉翼,立他為平原王時,心裡更是憂慮不安。

公元122年春天,苦心支撐著東漢政權的鄧太后病死了,她臨朝共18年,死時才41歲。鄧太后一死,漢安帝就親自掌權,閻皇后的哥哥閻顯等當了大官,中常侍樊豐、劉安、陳達,還有內侍李閏、江京,奶媽王聖等一下子都參預了朝政。這批人一上台,原來的大臣就倒霉了。

龍亭侯蔡倫首先被逼服毒自殺。蔡倫雖是個宦官,但卻是造紙術的發明者。接著,鄧家的子弟,包括大將軍鄧隲,全部都被逼自殺,平原王劉翼改封為侯,送回河間。

鄧家被滅,新的外戚閻家和宦官江京等都封了侯,甚至奶媽王聖和她的女兒伯榮也可以在宮裡直進直出,威風無比。漢安帝只知尋歡作樂,朝政一概不管,司徒楊震幾次上書苦諫,但漢安帝就是不理,還封奶媽王聖為野王君。太子劉保,是后宮李氏所生,閻皇后怕李氏會奪自己的地位,就是把她毒死,又叫江京等誣告太子謀反,漢安就把10歲的太子劉保廢了,改立為濟陰王。最後楊震也被免職返鄉。

楊震素有“關西孔夫子”之稱,公正廉潔,不謀私利。他任荊州刺史時發現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廷舉薦王密為昌邑(今山東金鄉縣境)縣令。後來他調任東萊大守,途經王密任縣令的昌邑時,王密親赴郊外迎接恩師。晚上,王密前去拜會楊震,倆人聊得非常高興,不知不覺已是深夜。王密準備起身告辭,突然他從懷中捧出黃金,放在桌上,說道:“恩師難得光臨,我準備了一點小禮,以報栽培之恩。”楊震說:“以前正因為我了解你的真才實學,所以才舉你為孝廉,希望你做一個廉潔奉公的好官。可你這樣做,豈不是違背我的初衷和對你的厚望。你對我最好的回報是為國效力,而不是送給我個人甚麼東西。”可是王密還堅持說:“三更半夜,不會有人知道的,請收下吧!”楊震立刻變得非常嚴肅,聲色俱厲地說:“你這是什麼話,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麼可以說,沒有人知道呢?沒有別人在,難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嗎?”王密頓時滿臉通紅,趕緊像賊一樣溜走了,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中。楊震的子孫為緬懷其清正德操,取堂名為“四知堂”。離開京師時,眾多的門生都來送他。楊震悲憤交加,在城西夕陽亭對門生說了一番話,便自殺了。

楊震一死,再沒有鯁直之臣敢於出面規諫,漢安帝更加放蕩。公元125年,漢安帝帶著閻皇后、閻顯、樊豐等人離開洛陽,到南京遊玩,不料在半途生病死去。漢安帝13歲即位,在位19年,死時才32歲,死後葬於恭陵。


第四節 從漢順帝到漢靈帝

公元125年,漢安帝在南游途中病死,當時,閻皇后、閻顯等害怕京師的大臣們趁機立濟陰王劉保為皇帝,所以秘不發喪,急忙趕回洛陽。到了洛陽,閻皇后她們商量已定,才給漢安帝發喪。閻皇后打算自己臨朝,專挑個幼兒劉懿(濟北王劉壽之子、漢章帝之孫,封北鄉侯),立為皇帝,她自己做了皇太后。

閻皇后臨朝,閻顯做了車騎將軍,執掌大權。閻顯把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都換了人,又把大將軍耿寶、中常侍樊豐、謝暉、周廣和野王君王聖等以結黨營私的罪名全都處死。閻顯的兄弟閻景當上衛尉,閻耀當上城門校尉,閻晏當上執金吾,閻家一下子主宰了朝政。

過了幾個月,幼兒皇帝劉懿病死,閻太后和閻顯還未商議好立哪個皇子,中常侍孫程已經秘密聯絡了十個宦官,在一個晚上突然發動起來,殺了內侍江京、劉安、陳達,活捉了李閏。李閏投降。當晚,他們就立11歲的濟陰王劉保為皇帝,就是漢順帝。接著,孫程將閻顯兄弟全部下獄處死,把閻太后軟禁在離宮,不幾天,閻太后也死去。孫程他們19個宦官都封了侯。東漢政權,一下子又從外戚手中轉到宦官手中。

漢和帝時不過封了宦官鄭眾一人為侯,如今,這19個封了侯的宦官,直鬧得朝廷不得安寧。還算孫程有見識,他請漢順帝拜左雄為尚書令,仍舊任用一批大臣,這19個封了侯的宦官送回自己的封邑。左雄又請漢順帝下詔書徵召名士,先後應召的有陳蕃、李膺、陳球、李固、馬融、張衡等人。這些人都受到漢順帝的重用。其中,張衡不僅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家,而且更是一個著名的科學家,他創造發明的地動儀(公元132年),是世界是最早的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歐洲直到1700年以後,才出現第一台地動儀。

公元132年,漢順帝18歲,立貴人梁氏為皇后,梁皇后的父親梁商做了執金吾,她哥哥梁冀和兄弟梁不疑也當了官。後來,梁商當了大將軍,他以前朝外戚的下場為鑑,不敢過於專權,和宦官保持一定的聯繫。

孫程死後,漢順帝破例讓孫程的養子孫壽繼承爵位和封地,這樣,無形中開了一個壞頭,宦官們都爭著收養子。孫程之後,得到漢順帝寵用的宦官有曹節、曹騰、孟賁等。

公元141年,大將軍梁商病死,梁冀做了大將軍,梁不疑接替他哥哥做了河南尹。梁冀與他父親不一樣,是個浪蕩子,而且性情殘暴。他當河南尹時,因洛陽令呂放說話對他有些不敬,他就派人把呂放暗殺,還株連了100多人。他當了大將軍以後,更是為所欲為,老百姓被逼得紛紛造反。

由於各地老百姓紛紛造反,諫議大夫週舉上書漢順帝,要求將地方官吏徹底查一查。漢順帝便派週舉、杜喬、張綱等8個大臣分頭到各地視察。張綱到了洛陽都亭,越想越氣忿,把車子毀破,把車輪埋下,別人問他,他說:“豺狼當道,安問狐狸!”乾脆,他上書彈劾那“豺狼”梁冀和梁不疑。漢順帝雖然知道梁氏兄弟作惡多端,但不敢得罪他們,只好把張綱的奏章擱在一邊。但梁冀卻把張綱恨透,時刻想法把他除掉。剛好廣陵人張嬰聚眾數万起義,梁冀即趁機推薦張綱任廣陵太守,讓他去送死。張綱到廣陵帶十幾個隨從去見張嬰,說服了張嬰。張嬰把人馬解散了。張綱懲辦貪官污吏,廣陵一帶很快就安定下來。張綱立了大功,漢順帝打算封他,梁冀反對。過了一年,張綱病死,死時才36歲。漢順帝封他的兒子張續為郎中。

公元144年,漢順帝病死。漢順帝11歲即位,在位19年,享年只有30歲,死後葬於憲陵。

漢順帝死後,太子劉炳即位,就是漢衝帝,尊梁皇后為皇太后。漢衝帝即位時才兩歲,不到一年,他就死了。

漢衝帝死後,漢順帝也絕了後,公卿大臣提出兩個人,一是清河王劉蒜,一是郝海王劉纘,他們都漢章帝的曾孫。太尉李固主張立年長的劉蒜,但梁太后和梁冀為了能主宰朝政,決定立8歲的劉纘,就是漢質帝。

漢質帝雖然只有8歲,但已很伶俐,即位不久,已看清梁冀的嘴臉。一天,他在朝堂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指著梁冀說:“這是個跋扈將軍。”梁冀聽了,又恨又怕,他囑咐內侍把毒藥放在餅裡拿上去。漢質帝吃了餅,不一會就死去。李固伏尸痛哭。漢質帝在位不到一年,便被梁冀毒死。

漢質帝死後,李固、杜喬等大臣都主張立清河王劉蒜,但梁太后和梁冀偏偏看中15歲的蠡吾侯劉志,要立他為皇帝。李固上書反對,被梁太后免了職。公元147年,劉志即位,就是漢桓帝。梁太后臨朝,梁冀執掌朝政。

這年八月,梁太后把自己的小妹嫁給漢桓帝,漢桓帝立她為皇后。就這樣,梁氏姐妹一個當太后,一個當皇后。梁皇后出嫁時,梁冀要動用國庫,杜喬不答應,梁太后又尋機把他免職。

甘陵人劉文和南郡人劉鮪要立劉蒜為王,劉蒜害怕,把他倆殺了,並向朝廷報告。漢桓帝聽了宦官的話,反把劉蒜降了一級,改封為侯。劉蒜氣得服毒自殺。梁冀趁機誣陷李固、杜喬和劉文、劉鮪是同黨,把他倆逮捕下獄。李固、杜喬都在獄中自殺。

公元150年正月,梁太后病重,她下了一道詔,大赦天下,又把朝政歸還漢桓帝。過了一月,她死了。梁太后一死,朝廷的大權實際上落在梁冀手中。梁冀大權在握,更加無法無天。公元151年元旦,大臣們向漢桓帝拜年,梁冀帶著寶劍大搖大擺走上朝堂。尚書張陵氣憤不過,吩咐羽林軍上前奪去他的寶劍。

和張陵一樣的鯁趄派官員還有一個叫朱穆,公元153年,朱穆出任冀州刺史,朱穆還未到任,掛印逃避的貪官就有四十多個。後來,被朱穆拘捕治罪的又有多人。宦官趙忠為他父親出殯,排場十分闊氣,違反了製度,朱穆依法治罪,但被漢桓帝逮捕下獄。劉陶為首的太學生幾千人到宮門外上書訴冤,漢桓帝只好把朱穆放了。

由於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漢桓帝只知淫樂,各地人民紛紛造反。公元156年,東北日益強大起來的鮮卑也向南進犯,漢桓帝任命李膺為度遼將軍,才使東北邊境安定下來。

公元159年,梁皇后病死,貴人梁猛得寵。梁猛原來姓鄧,梁冀夫婦把她收為自己的女兒,送進宮中,所以大家以為她就是梁冀的女兒。梁冀怕梁貴的母親宣氏洩露秘密,就派人暗殺她,不料刺客被逮住。梁貴人把真情告訴漢桓帝,漢桓帝很生氣,決定除掉梁冀。他秘密地聯絡了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個宦官,發動1000多羽林軍,突然圍住梁冀的住宅,梁冀和他老婆孫壽服毒自殺,梁家、孫家的人全都處死,大小官員300多人都受到治罪。梁冀的家產充公,一共值30多萬萬錢。

由於單超等五名宦官除滅梁冀有功,全都封了侯,即所謂宦官“五侯”,東漢的政權又完全轉入宦官的手中。梁猛恢復原來的鄧姓,漢桓帝立鄧貴人為皇后。

朝廷由宦官掌權,被弄得烏煙癉氣,他們的親信爪牙遍布各地,簡直無法無天。徐璜的侄兒徐宣當下邳令,強搶民女,又把她當作箭靶,活活射死。東海相黃浮不畏權勢,把徐宣斬首。漢桓帝聽了徐璜的讒言,把黃浮革職論罪。白馬令李雲上書,批評漢桓帝濫封宦官,漢桓帝將他下獄。大臣杜眾上書,願和李雲一同死,漢桓帝氣得又把杜眾下獄。陳蕃等幾個大臣聯名上書,替李雲、杜眾求情,漢桓帝把他們都革了職,還把李雲、杜眾殺了。

由於漢桓帝寵信宦官,所以當時的名士,如徐稚、姜肱、韋著、袁閎、李曇、魏桓等都不願出來做官。象郭泰、茅容、孟敏、申屠蟠等,都爭作“名士”,甘願當太學生而不屑當官。象李膺、范滂、杜密、陳蕃、陳寔等有才幹的大臣卻時時遭到免職。所以當時的鯁直派官員、太學生以及名士,無形中已結成了反抗宦官集團的統一戰線,宦官集團把他們稱之為“黨人”。

公元165年,李膺做了司隸校尉。宦官張讓的兄弟張朔是野王縣令,平時無惡不作,李膺要逮捕他,他躲到哥哥張讓家,李膺硬是把他搜出來,依法處死。所以張讓恨透了李膺。河南方士張成,素來結交宦官,他從中常侍侯覽那裡得知,日內就要大赦,於是他裝控作勢地看風望氣,聲稱已占卜出日內就要大赦天下。為了驗證他的本事,他叫兒子去殺人,李膺把張成的兒子逮住後,果然大赦的詔書也下來了。李膺得知張成無恥行徑,毅然把他的兒子處死。侯覽、張讓便為張成出主意,叫他讓養子牢修上書,控告李膺他們結黨營私,毀謗朝廷,敗壞風俗。漢桓帝不問是非,當即下令逮捕黨人。就這樣,李膺、杜密、范滂、郭泰等200人都被投下監獄。又把替黨人辯護的太尉陳蕃革職。

公元167年,潁川人賈彪和城門校尉竇武(竇融的曾孫,漢桓帝新立的竇皇后的父親)和尚書霍諝上書漢桓帝,要求釋放黨人。陳膺等在獄中開始反擊,他們列舉一些宦官子弟,說他們也是同黨,宦官害怕了,也請漢桓帝釋放他們。漢桓帝釋放了黨人,但把他們的名字留下,一輩子也不准做官。這事件,被稱為第一次“黨錮之禍”。

黨人出獄,也就分頭回鄉。郭泰自洛陽歸太原,太學生幾乎全到黃河岸送行,車子就有幾千輛。范滂回汝南,路過南陽,南陽士大夫歡迎他,也是車子數千輛。

也就在這一年即公元167年冬天,漢桓帝病死。他立了三次皇后,有幾十個貴人,上千的宮女,是個荒淫的皇帝。他15歲即位,在位21年,死時才36歲,死後葬於宣陵。

漢桓帝沒有兒子,竇皇后和她父親竇武商量,立河間王劉開12歲的曾孫劉宏為皇帝,就是漢靈帝。公元168年,漢靈帝即位,尊竇皇后為皇太后。拜竇武為大將軍,陳蕃為太尉,李膺、杜密等著名黨人又重新回來,參預朝政,天下人都希望漢朝從此能夠中興。

竇太后雖然重視陳蕃,更依靠父親竇武,但她在宮中,終日被宦官曹節、王甫等包圍,把他們都當作親信。陳蕃、竇武要求竇太后消滅宦官,但竇太后下不了這個決心。侯覽、曹節、王甫等人得知陳蕃、竇武的打算,先下手為強,拿得節杖把陳蕃逮捕並當即殺死。又派兵圍攻竇武,竇武自殺。然後,他們進了長樂宮,逼竇太后交出玉璽,把她關在南宮。陳蕃、竇武兩家的親戚、門人全都被殺害,李膺、杜密等又被削職為民。

第二年即公元169年,侯覽、曹節等又指使心腹上奏章,說黨人毀謗朝廷,企圖造反,要漢靈帝下詔書逮捕。漢靈帝當時只有14歲,全受宦官的擺弄,於是,下詔逮捕黨人。李膺、杜密、範謗自知逃脫不掉,更不想牽連別人,都主動見官,死在獄中。和李膺他們一起被害的有100多人,因連及而被殺、流徒、囚禁者達六七百人。公元171年,漢靈帝大赦天下,但唯有黨人一個不赦。到公元176年,漢靈帝在宦官的挾制下,又命令凡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錮,並連及五族。這次事件,被稱為第二次“黨錮之禍”。

在這次黨錮之禍中,郭泰雖沒有被害,但他已看到漢朝的天下不會長久了。漢靈帝昏庸無道,朝廷大權全掌握在宦官之手。永昌太守曹鸞上書,請求赦免黨人,被定了死罪。議郎蔡邕對宦官不滿,全家被充軍到朔方。公元178年,漢靈帝在西園設一機構,讓有錢人可以到那裡去買官爵。之後,朝廷及各地更是貪官污吏橫行,再加上連年的災荒,老百姓已無法生活下去,終於在公元184年爆發了全國的黃巾大起義。公元189年,漢靈帝死去。他12歲即位,在位23年,死時35歲,死後葬於文陵。後世說到昏庸腐朽之國君,多指漢桓帝與漢靈帝,並稱“桓靈”。漢靈帝一死,東漢的政權實際上也就完蛋了。


第五節 張角和黃巾起義

東漢自漢和帝時起,新即帝位的都是小孩子,而且大多命不長,太后臨朝,太后家執掌大權,便成了東漢的一種傳統。皇帝要消滅外戚,又不得不依靠身邊宦官的勢力。外戚和宦官交替控制中央政權,這又成了東漢統治的一種特點。

無論外戚還是宦官,都是豪強地主的政治代表,他們瘋狂地掠奪勞動人民,佔有大量的土地和數不清的財富,而廣大勞動人民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東漢中朝以後,農民起義不斷發生,從未中斷。東漢統治者進行殘酷的鎮壓,但並沒有把人民壓服。當時流傳著一首歌謠,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戰鬥意志:“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公元184年,全國規模的黃巾大起義終於爆發了。

黃巾起義的領袖張角是鉅鹿(今河北平鄉縣)人,原為太平道的首領。早在東漢中期,太平道已經開始傳播。在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有些農民起義領袖開始利用道教作為發動和組織農民鬥爭的一種方式。東漢末年,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到各地傳教行醫。當時,瘟疫流行,貧苦的農民無錢吃藥,紛紛請他畫符治病。在當時黑暗的社會裡,人民痛恨反動統治,希望建立“太平”世界,所以張角和他的弟子傳教10餘年,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農民,有許多參加了太平道。僅在青、徐、幽、冀、荊、揚、袞、豫八州,就有信徒數十萬人。

為了推翻東漢王朝的反動統治,張角接受了以往農民起義的經驗教訓,在起義前做了長期而周密的輿論準備和組織準備。張角把8州的數十萬起義群眾,整編為36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有一渠帥領導。張角提出了明確的戰斗口號:“蒼天(指東漢王朝)已死,黃天(起義軍自稱)當立。歲在甲子(指漢靈帝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天下大吉。”張角預定甲子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時起義,還派人到京師洛陽和各州郡官府的大門上用白土寫上“甲子”二字,藉以打擊敵人,鼓舞士氣。

到了甲子年,張角指揮大方渠帥馬元義,調發荊、揚二州起義群眾數万人,到鄴城(今河北臨漳縣)集中,準備配合京師附近的起義軍圍攻洛陽。馬元義還利用反動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秘密到洛陽,爭取宦官封諝、徐奉等為內應。但不幸在二月間,起義軍的叛徒唐周向東漢政府告密,馬元義被捕犧牲,洛陽城內與起義軍有聯繫的人民群眾以及官吏卒被殺的有1000多人。東漢政府還命令冀州官吏搜捕張角,妄圖絞殺這場即將爆發的大起義。

在這危急關頭,張角當機立斷,星夜派人飛告各方,立即提前起義。經過了長期準備的各地起義軍,接到了張角的命令後,36方同時起義。農民起義軍頭裹黃巾,作為標誌,因此稱為黃巾軍。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他的弟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起義軍迅速擴大了隊伍,到處焚燒官府,捕殺官吏,攻打豪強塢堡,沒收地主財物。各地州郡長官,紛紛逃竄。百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為之震動。

黃巾起義爆發後,東漢統治者和地主階級驚慌失措。漢靈帝急忙召集大臣們商議。中常侍呂強認為黨錮之禍,人情怨憤,應該立即釋放黨人,解除黨錮。漢靈帝聽從他的建議,於是釋放天下黨人。但是,這位宦官中較為正直的呂強,卻被張讓、趙忠等誣陷,被迫自殺。

為了鎮壓起義,漢靈帝派何皇后的哥哥何進為大將軍,鎮守洛陽及其附近的關隘。又派中郎將皇甫嵩、朱儁、盧植等率軍分頭進剿。各地的豪強地主,也組織地主武裝,修建壁壘塢堡,與黃巾軍對抗。當時,黃巾軍的主力分佈在冀州、穎州、南陽三個地區,面對強大的敵人,他們進行了英勇的戰鬥。

皇甫嵩、朱儁率軍四萬餘人,首先進攻穎州黃巾軍。穎州黃巾軍在波才率領下,大敗朱儁,皇甫嵩被迫退保長社(河南長葛縣西),又被起義軍包圍。這時皇甫嵩的兵馬不多,軍中也恐慌不安,本可以將其全部消滅,但因起義軍經驗不足,依草為營,而且戒備不周,被皇甫嵩乘風放火,朱儁以及騎都尉曹操率援軍來助戰,結果起義軍失敗,幾萬起義農民慘遭殺害。朱儁、皇甫嵩又乘勢擊敗汝南、陳國(今河南淮陽縣)一帶的黃巾軍,進剿東郡的黃巾軍,又屠殺了起義軍7000餘人。

盧植率軍進攻張角,被張角打得大敗。盧植被撤職,朝廷又改派河東太守董卓為中郎將,率軍進攻,結果又大敗。東漢王朝被打得狼狽不堪,只得匆忙調皇甫嵩北上。這時,張角不幸病死,張梁率領起義軍迎擊皇甫嵩於廣宗(在河南威縣東)。起義軍英勇善戰,皇甫嵩大受挫折,只得閉營休戰。但由於起義軍在大好形勢面前產生了鬆懈麻痺情緒,致使皇甫嵩用偷襲的辦法打敗黃巾軍,張梁戰死,黃巾軍犧牲了8萬多人。皇甫嵩把張角剖棺戮屍,傳首京師。皇甫嵩又進攻下曲陽(今河南晉縣),張寶奮勇殺敵,壯烈犧牲,他所率領的部隊被屠殺的有10多萬人。皇甫嵩還把起義農民的屍體,集中到下曲陽城南,築成一個大土堆,稱為“京觀”,以此炫耀戰績,恐嚇農民。

南陽黃巾數万人在張曼成率領下,攻殺了郡守褚貢,進兵圍宛。張曼成犧牲後,趙弘又統帥所部,越戰越強,附近農民踴躍參加起義軍,隊伍發展到10餘萬,攻下宛城。東漢政府見南陽黃巾軍勢力強大,又調朱儁等圍攻宛。自六月至八月,經歷了無數次激烈的戰鬥,起義軍連續打擊官軍。趙弘犧牲後,他們又推孫夏等為首領,一直堅持戰鬥到十一月,才被迫向宛城以南轉移。這時,朱儁等乘機追擊,孫夏戰死,起義軍遭到失敗。

張角領導的黃巾軍大起義,經歷了九個月的轟轟烈烈的戰鬥。這次起義雖被殘酷地鎮壓下去了,但革命的種子已經傳播到四面八方,各地的黃巾軍和起義隊伍仍在進行持續的鬥爭。

張角領導的黃巾軍失敗才三個月,公元185年春,全國各地又相繼爆發了新的農民起義。這些起義軍大的二三萬人,小的也不下六七千人。其中最強大的是山東的春州黃巾軍和活躍在河北、山西一帶的黑山軍。這兩支軍隊都曾發展到一百萬人,屢次打敗東漢軍隊,懲治地主豪強,但最後都被曹操、袁紹、公孫瓚等鎮壓下去。

東漢末年的農民大起義持續了20多年,腐朽黑暗的東漢政權在農民起義的猛烈衝擊下完全瓦解了。

黃巾大起義是我國封建社會第三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這次大起義,利用了宗教的某些形式,有計劃,有組織,有準備,並且提出了明確的戰鬥綱領。這次大起義從根本上摧垮了東漢王朝,沉重地打擊了豪強地主。農民起義的領袖張角以及成千上萬的農民戰士,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寫下了重要的篇章。




東漢年號表


年號廟號名字即位時間即位年齡在位
年數
死時
年齡
世系備註
建武、建武中原世祖劉秀25323364南陽蔡陽人,漢高祖九世孫,父劉欽為南頓令新莽末年起兵,公元25年稱帝,定都洛陽
建武中原、永平顯宗劉莊57301948光武帝第四子以皇太子嗣位
永平、建初、元和、章和肅宗75181431章帝第五子以皇太子嗣位
章和、永元、元興穆宗劉肇88101827章帝第四子以皇太子嗣位
延平孝殤皇帝劉隆105112和帝少子即位時,生僅三個月,在位時間實際八個月
延平、永初、元初、永寧、建光、延光恭宗106132032章帝孫,父清河孝王劉慶殤帝死,鄧太后策迎劉祜進宮,為和帝嗣
延光、永建、陽嘉、永和、漢安、建康敬宗劉保125112030安帝子原封太子,後被廢為濟陰王,安帝死,宦官孫程立以為帝
建康、永嘉孝沖皇帝劉炳144213順帝子在位時間實際五個月(以皇太子嗣位)
本初、永嘉孝質皇帝劉 145829章帝玄孫,父渤海孝王劉鴻衝帝死,梁太后與大將軍梁冀密謀迎劉zan進宮,封建平侯,即位
本初、建和、和平、元嘉、永興、永壽、延熹、永康咸宗劉志146152236章帝曾孫質帝死,梁太后與大將軍梁冀密謀迎劉志,立為帝
建寧、光和、中平孝靈皇帝劉宏168132234章帝玄孫桓帝死,無子,竇太后與竇武迎劉宏即位,竇太后臨朝
光熹、昭寧(廢)少帝劉辯18915116靈帝子189年九月,董卓廢劉辯為弘弄王,190年使郎中令殺之。
永漢、中平、初平、興平、建安、延康孝獻皇帝劉協18993254靈帝中子由董卓擁立即位,220年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廢獻帝為山陽公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