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秦始皇和秦二世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封建諸侯長期割據的局面,統一了全中國,建立了一個以咸陽為首都的幅員遼闊的國家。為了統治這個前所未有的封建大國,秦王政創建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樹立了絕對皇權,鞏固了統一。秦王政的這些措施,把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秦王政兼採傳說中三皇五帝的尊號,宣布自己是這個封建統一國家的第一個皇帝,稱始皇帝,後世子孫時代相傳,遞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他規定皇帝自稱為“朕”,命為“制”,令為“詔”,並製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儀和文書制度。對老百姓,則稱為“黔首”。秦朝初建之時,丞相王綰請封皇子為燕、齊、楚王,得到群臣的讚同。廷尉李斯力排眾議,主張廢除分封,全面地推行郡縣制度。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把全國分成36個郡,以後又陸續增設40餘個郡。這些郡完全聽命於中央和皇帝,是中央政府轄下的地方行政單位,中央集權的製度從此確立。
秦始皇把戰國時期的官制加以調整和擴充,建立一套適應封建統一國家需要的新的行政機構,即“三公九卿制”。在這個機構中,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此“三公”。“三公”之下,是分掌具體事務的諸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與諸卿議論政務,最後由皇帝裁決。地方行政機構分郡、縣兩級。郡設守、尉、監;郡監直屬中央的御史大夫。縣按大小設令或長,領有丞、尉及其他官員。郡縣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和調動。縣下有鄉,鄉下有亭、裡。亭長、裡正是最基層的管理者。這一形式的行政機構,後世甚至直到今天仍沿用著,只不過名稱有些改變而已。
為了加強統治,秦始皇實行了戶籍制度,把全國的農民都統一編進戶籍之中。農民的戶籍中有年紀和土地佔有狀況,這樣不但便於封建國家的政治統治,而且也便於徵發租稅兵徭。戶籍制度從此成為階級進行統治和剝削的依據,成為封建國家的一項重要製度。
戰國時期,諸侯各自為政,法律、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都不統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把商鞅根據李悝《法經》所規定的秦法頒布全國,使法律統一起來。又令李斯等整理文字,以小篆作為標准文字,以篆書做為日常用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做到“書同文”。又規定貨幣為兩種: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方孔圓形的銅幣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同時,又制定度量衡的標準器,統一全國各地的度量衡單位。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不久,為了消除諸侯割據的憑藉,下令隳毀戰國時期各國修築的城郭,疏通在道路上設置的障礙,拆除在險要地區建立的堡壘,大規模興建馳道,道寬50步,做到“車同軌”,兩旁植樹,以咸陽為中心,直通東方和南方邊遠地區。這些馳道雖為軍事需要而建,但客觀上改善了全國的交通,初步形成了一個交通網絡。秦始皇遷徙天下12萬戶富豪至咸陽,以便於監管,但客觀上也充實了京城人口,使咸陽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大都市。
在秦和六國長期戰爭的年代裡,我國北部境內的匈奴等民族強大起來,佔領了河套一帶。匈奴的奴隸主貴族經常掠奪秦、趙、燕等國的人口和財物。秦滅六國後,派大將蒙恬(蒙驁孫)領兵30萬,打敗匈奴,奪回河套。秦在那裡修築城堡,設了44個縣,還把內地的人民遷去開墾土地。為了防止匈奴貴族向南搶掠,蒙恬奉命把過去秦、趙、燕等國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築起了一道西起臨洮,東到遼東郡的古代世界偉大工程之一的萬里長城。萬里長城並非一條封閉的城牆,它既可守,又可攻,和平時候又可作通商之用。
秦始皇還徵發民工開鑿溝通湘江和漓江的人工運河——靈渠,以方便征服和開發南方。他派軍隊50萬,兵分五路,經略五嶺以南地區,設置閩中、南海、桂林等郡。百越的部落首領,都不得不聽聽從從中央派來的官吏的管轄。秦始皇也遷徙50萬人到五嶺以南開荒種地,和越族人民雜處。這一措施,客觀上促進了民族的融合,以及我國南方的經濟發展。
秦始皇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拓寬了疆域,發展了生產,對中華民族的統一與強盛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六國的殘餘勢力,不可能乖乖地接受秦的統治,各種形式的反抗是免不了的。
秦朝建立不久,秦始皇就險遭謀刺。刺客,就是荊軻的朋友高漸離。荊軻入秦之時,高漸離在易水之濱為他擊筑送行。荊軻死了之後,他隱姓埋名,藏在宋子縣一個富人的家里當幫傭。有一次,他家主人宴客,酒酣時有客人擊筑助興。高漸離聽到築樂,勾起了無限心思,高漸離向其它的僕人評論演奏者技藝的長短。此事後來被他的主人聽到之後,於是令他表演一番。高漸離技驚四座。不多久,遠近的人都知道宋子縣有這麼一位音樂大師。消息傳到了秦始皇那裡,於是秦始皇傳他進宮表演。高漸離依然答應了。但後來,秦始皇知道高漸離是荊軻的好朋友,於是讓人弄瞎他的雙眼,從此放心讓他擊筑。築是古代的一種擊弦樂器,頸細肩圓,十三弦,中空,高漸離在築的中空部分灌鉛,使築既是樂器又成為武器。某日,在秦王聽擊筑著迷不留意時,高漸離奮起用灌鉛的築擊打秦王,但是,並沒有擊中,高漸離被殺。從此,秦始皇再也不敢接近以前的六國諸侯。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為了炫耀皇威,常常到各地巡遊。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巡游到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陽縣南),忽然路旁有一位大漢擲來一個大鐵鎚,把秦始皇后面的一輛副車打得粉碎。那大漢雖然被擒拿,但又自殺了。原來指使那大漢謀殺秦始皇的,是韓國公子張良。秦始皇令天下大索十日,肯定會殃及無數無辜者。
公元前216年,秦始皇在咸陽遇到盜(亦可能是刺客),衛士將盜擊殺。秦始皇又在關中大索二十日。
公元前213年,在咸陽宮的一次宴會上,以淳于越為代表的儒生,攻擊秦始皇實行郡縣制是“不事師古”,引發了一場爭論。在這場爭論中,李斯駁斥了淳于越的謬論,建議秦始皇下令焚毀儒家的書籍,禁止儒家學說的流傳。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下達了“焚書令”,禁止私學;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書籍,《詩》《書》及諸子百家限於博士官保有,私藏者限30天內交地方官燒毀,不燒者在面上刺字成為“城旦”,即白天防寇虜,夜間築長城的奴隸;官吏知情不報者同罪。欲學法令者,以吏為師。在“焚書令”下達的次年,以侯生和盧生為首的儒生譏議秦始皇,後逃亡。秦始皇以“妖言以亂黔首”罪,在咸陽坑殺了460餘位儒生。這就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史事。
公元前211年,在東郡落下一塊隕石,有人在石上刻上“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字。秦始皇令御史查究,無結果,於是,盡殺附近居民。
秦始皇滅六國,肯定結下許多仇怨,想要他的命的人不少。秦始皇要保住自己的命,要保住一統江山,他不可能不殺人。但是,對比起以後的一些開國皇帝,秦始皇並不算太殘暴。就算常被後人攻擊的“坑儒”,也不過坑了460餘位,不夠族滅三五家人多。秦始皇統一中國,結束了500多年中國分裂和戰亂的局面,統一中國後,又能採取一系列有利於統一和社會發展的措施,這是功德無量的,如果能夠做到讓老百姓休養生息,那麼,秦朝的江山是可以長久的。但是,恰恰相反,統一中國後,秦始皇並沒有讓老百姓休養生息,而是變本加厲,加強對老百姓的嚴酷統治,使得老百姓沒有絲毫喘息的機會,埋下了滅亡的根源。
秦王朝的刑罰十分殘酷,但是死刑就有腰斬、梟首、棄市、車裂、戮屍、坑死、鑊烹等。徒刑更是名目繁多。還有夷三族,規定一人犯罪,父族、母族、妻族一同處死。又有連坐法,一家觸法,鄰里也要受牽連。
秦王朝加在農民頭上的賦稅徭役十分繁重。農民終年勞動,但仍飢寒交迫,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繁重的徭役,使得男子甚至婦女常常被徵調。由於大批勞動力長期脫離農業生產,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
秦始皇窮奢極欲,勞民傷財,大興土木工程。早在統一六國之時,他就下令把各國宮殿的圖樣摹繪下來,在咸陽照樣修建。以後又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裡興建阿房宮。阿房宮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秦始皇生前還只能建了一個前殿。這前殿東西寬700公尺,南北長115公尺,上層可坐萬人,下層可豎立5丈高的大旗。秦始皇還把天下的兵器搬到咸陽,將金屬熔化,鑄成了12座巨大的銅像,立於殿前。除了阿房宮,秦始皇修造的宮殿,關中300所,關外400有餘,離宮別館,遍於天下。
秦始皇不僅為他生前大造宮殿,而且為他死後準備了極其豪華的陵墓——驪山墓(又叫秦始皇陵)。他初登王位時,就開始在驪山修墓;滅六國後,更徵調70餘萬人,同時修建阿房宮和陵墓。墓高50丈,周圍5裡。至於墓內的建築如何,收藏著多少奇珍異寶,後人未能挖掘,至今不得而知。70年代,在陵墓四周,挖掘出數千陪葬的兵馬俑,轟動了中外考古界,被喻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秦始皇雖然一早就為自己修建陵墓,但是,他還是希望自己長生不老。於是,公元前219年,他命方士徐福(又叫徐市),帶領數千童男童女乘船入海求仙藥。徐福無功而返。次年,秦始皇又派他帶領數千童男童女去尋找仙藥。徐福怕無法復命,乾脆將船駛到朝鮮半島,後到達日本,並在日本住下。漢文化由此而傳到日本。徐福一去不回,後來,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只得又命盧生入海尋找仙人。
秦始皇還喜歡巡遊四方。秦統一中國第二年即公元前220年,他便開始北巡。前219年,東巡,封禪泰山,立石頌德。又東至之罘(今山東省煙台北),南至琅邪,築琅邪台(今山東省膠南縣南),立石頌德。然後經彭城(今江蘇省徐州),渡淮水,至南郡(今湖北省江陵),渡長江,至湘山祠(在今湖南省湘陰北),然後北歸。前218年,東巡,至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陽),遇錘擊;再至之罘,刻石。前215年,東巡,至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北)。
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為人忠厚,曾勸秦始皇不要過於殘暴,對“焚書坑儒”也持反對意見。秦始皇不聽勸告,還生氣地把他打發到上郡,監督蒙恬修築長城和馳道。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又到東南巡遊,隨行的有丞相李斯、車府令趙高,以及小兒子胡亥。他們到了雲夢、丹陽、錢塘等地,又渡江到會稽祭祀大禹陵。之後到吳中,從江乘(今浙江省句容縣北)渡江,到了海上,往北再到琅邪、之罘等地。到了平原津(今山東省平原縣南),秦始皇病倒。行至沙丘(今河北省平鄉縣東北),病情愈重,他令李斯和趙高立即寫信給公子扶蘇,趕回咸陽辦喪事。信還未發出,秦始皇已經死了。
秦始皇嬴政在王位25年,在皇帝位11年,享年51歲。後人有讚譽他為“千古一帝”的,也有人以“暴君”稱之。
趙高曾當過胡亥的老師,胡亥最信任他。此時,趙高陰謀讓胡亥繼承王位。他威逼利誘丞相李斯加入這一陰謀活動。於是,趙高、李斯兩人秘不發喪,把秦始皇的屍體放置在一輛“溫涼車”內,日夜兼程,趕回咸陽。由於當時正值盛夏,秦始皇的屍體發臭,趙高派人買了許多鮑魚,以鮑魚的味道掩蓋屍體的臭味。與此同時,他們假造遺囑,立胡亥為太子。另外,借秦始皇的名義,發詔書給扶蘇和蒙恬,令他倆自殺。扶蘇見詔書,當時即自殺;蒙恬與兄弟蒙毅等也被迫自殺(一說被殺害)。蒙恬不僅是武將,相傳他還改良過毛筆,所以他的名字會出現在現今高科技的電腦領域中。
趙高、李斯他們回到咸陽,聽說扶蘇已自殺,才給秦始皇出喪,胡亥當上了二世皇帝,趙高升為郎中令。秦二世怕他的兄弟們搶去他的皇位,和趙高密謀,捏造罪名,殺了十幾位公子和十幾位公主。趙高還竭力排斥異己,大殺秦始皇的舊臣。對勞動群眾,秦二世比秦始皇更殘暴,更是草菅人命。葬秦始皇時,他怕工匠洩露墓中機弩的秘密,下令將全部工匠閉死在墓裡。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他徵調壯士5萬人駐守咸陽。他有豢養大量的狗馬禽獸,以供遊獵享樂之用。咸陽的糧食飼料不夠,便下令各郡縣官吏向人民徵收轉送,輸送糧食飼料的人要自帶口糧,不准食用咸陽三百里以內的糧食。秦二世一上台,即下令大規模建造阿房宮,從各郡縣徵調幾十萬民夫。與此同時,北方邊境又遭外族入侵,秦二世又得從內地押送大批農民去守邊。
秦二世和趙高的暴政,進一步加深了農民的痛苦,廣大勞動人民,包括士人以及原六國貴族,都忍無可忍,以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為導火線的秦末大起義終於爆發了。
第二節 秦末起義和項劉滅秦
秦末大起義,是由陳勝、吳廣起義引發的。
就在秦二世繼位的這一年,即公元前209年七月,秦王朝強徵各地農民到漁陽(今北京密雲)守防。在今安徽、河南邊界地方,有900人被徵調出發,陳勝、吳廣亦在被徵戍之列,並被推定為屯長。陳勝,字涉,陽城(今河南省登封)人;吳廣,字叔,夏陽(今河南省太康)人。陳勝、吳廣都是貧苦的農民。陳勝年輕時,和別人一起種地,曾說:“如果將來有誰富貴了,可別忘記大夥啊!”別人都笑著回答:“你是個種田人,哪來的富貴呢?”陳勝長嘆道:“燕雀怎麼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啊!”
陳勝被徵調,與吳廣認識,便成為知己。當他們走到圻縣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時,因大雨阻隔,道路不通,延誤了到達漁陽的限期。按照秦朝的法律,誤期就要殺頭。陳勝、吳廣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誤期是死,逃亡是死,造反也是死,同樣是死,不如拼死造反。他們暗中串聯,製造輿論,當時機成熟時,他們乘押送戍卒的將尉酒後行凶打人的機會,把將尉殺死。陳勝發出號召:“且壯士不死則已,要死就要留下大名聲!王侯將相難道是有種的嗎?”900名戍卒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迅速組成一支農民起義軍。
起義軍首先攻下圻縣,然後向西北進擊。起義軍進展神速,屢戰屢捷。大軍所至,各地農民紛紛響應。起義軍越來越強大,很快攻克了陳縣(今河南省淮陽)。陳是楚國後期的國都,在大家的擁戴下,陳勝立為王,國號“張楚”,以陳為國都,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
農民革命政權的建立,有力地推動了整個革命形勢的發展,極大地鼓舞了人民反秦的鬥志,各地農民紛紛投入到起義行列。在這種形勢下,一些舊貴族和官僚也出現在反秦鬥爭的起義行列。舊貴族出身的大樑人張耳、陳馀做了陳勝的謀士。他們投身起義隊伍後,心並不是和陳勝等想到一塊,而是結黨營私,陰謀篡奪起義軍的領導權。他們主張陳勝派人到各地,立六國之後,恢復戰國時期的局面。這個主張,遭到陳勝的拒絕。陳勝的做法是,隨著起義軍力量的發展壯大,迅速分派將領向各地進軍。他以吳廣為假王,率主力軍西征,進攻滎陽;又派所識的陳人武臣與張耳、陳馀攻趙;派魏人周市攻魏;派楚人周文攻秦。又派起義軍南取九江(今安徽省壽縣),東南取廣陵(今江蘇省揚州)。
滎陽由李斯的兒子李由把守,吳廣久攻不下。周文率10萬大軍進攻咸陽,攻破函谷關,一直打到距離咸陽百來里的地方。起義軍進逼咸陽,秦二世君臣大驚,忙命大將章邯把修始皇陵墓的刑徒幾十萬,編成軍隊,進行反撲,並從北方調回王離的軍隊約20萬人,迎擊起義軍。周文雖然勇敢作戰,但因孤軍深入,被迫退出函谷關,等待援軍。
然而,援軍是等不來的。當張楚政權成立,起義軍迅猛發展的時候,原來的六國貴族們,又看到了復辟的希望。他們也紛紛行動,投入反秦的行列,並且建立自己的勢力,掌握領導權。齊國的舊貴族田儋、田榮、田橫在齊地起義,田儋自立為齊王。周市攻下魏地,立魏國的後人魏咎當了魏王。陳勝派去攻打趙地的武臣,進展順利,范陽(今河北省定興)人蒯通(又叫蒯徹)說服范陽令徐公歸降,武臣不戰而得趙地30餘城。但是,在張耳、陳馀的慫恿下,武臣自己當了趙王。武臣派韓廣去攻打燕地,韓廣打下燕地,又自立為燕王。他們都不肯出兵支援周文,周文退至澠池,和秦軍激戰,戰敗犧牲。
章邯鎮壓了起義軍主力,又向滎陽進犯。部將田臧與吳廣意見不合,田臧假借陳勝的命令,殺害了吳廣。他派李歸圍攻滎陽,自己領兵迎戰章邯,結果戰敗身死。秦軍又乘勝擊敗圍攻滎陽的起義軍,李歸犧牲。
章邯鎮壓了各地的起義軍後,又率軍進攻陳縣。陳勝雖親自領導起義軍英勇戰鬥,但終因力量薄弱,戰鬥失利,放棄陳縣,向東南撤退。十二月,陳勝退到下城父(今安徽省渦陽縣東南),被叛徒莊賈殺害。莊賈投降秦軍。陳勝犧牲後,起義軍將領呂臣率領“蒼頭軍”反擊秦軍,奪回陳縣,處死莊賈。不久,秦軍反撲,陳縣再度失陷。呂臣聯合英布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又大敗秦軍,再度收復陳縣,並恢復了“張楚”國號。
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前後堅持了六個月。這次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它為推翻秦王朝的暴虐統治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其實,在陳勝、吳廣起義不久,那年的九月,還有兩股起義軍也組織起來,這就是起兵於吳的項梁、項羽領導的起義軍,和起兵於沛的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放在這裡介紹,是為了敘述的方便與完整。
項梁是楚國大將項燕之子。項羽是項樑的侄兒。項羽名籍,字羽,以字行。項梁叔侄是下相(今安徽宿遷縣西)人,出身於楚國的舊貴族家庭。項梁曾經殺人,和項羽逃避到吳中。項羽身長八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很生氣。項羽說:“讀書只能是記記姓名而已,學劍只能是敵一人,我要學萬人敵。”項梁又教他兵法,項羽略知大意,又不肯深究。秦始皇巡遊經過吳中時,項梁帶著項羽去觀看。當秦始皇坐在華麗的馬車,帶著大隊儀仗經過大街時,項羽說:“我也可以取代他!”嚇得項梁連忙摀住他的嘴,說:“別胡說,要滅族的!”不過,項梁也從心底讚歎侄兒的膽識。
公元前209年九月,項梁、項羽響應陳勝、吳廣的發秦號召,殺會稽郡守,舉兵起義,得八千江東子弟兵。當時,項羽24歲。項梁率軍向西進發。渡江以後,有陳嬰領導的起義軍二萬人前來匯合;渡淮以後,又有英布、蒲將軍率領的起義軍加入項樑的行列。公元前208年三月,項梁率領大軍進入薛城(今山東省滕縣東南)。這時,劉邦率領的幾千人馬也來投奔項梁。
劉邦字季,吳郡沛縣人,當過泗水亭長。忠厚大度,愛交結天下名士。曾押送役夫到咸陽,恰巧遇到秦始皇出遊,劉邦感嘆地說:“唉,大丈夫就該如此!”有位呂公,欣賞他的抱負,把女兒呂雉嫁給他。秦始皇死後葬於驪山,劉邦押送刑徒去修驪山墓。由於半道許多人逃亡,迫於秦朝的苛法,到了沛縣豐鄉西,劉邦只好把刑徒都放了,自己帶著十幾個願意跟隨他的人,逃亡澤中。一夜,劉邦喝了酒,乘月色趕路,有一條大蛇擋道,劉邦拔劍把大蛇斬死。後來據說有人到過那地方,聽到一位老婦人在哭訴:“我的兒子是白帝的兒子,化為蛇擋路,被赤帝的兒子殺了。”那人剛想問,老婦忽然不見了。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覺得劉邦不是凡人。又據說,劉邦不管到了哪裡,他的家人總能找著。劉邦也奇怪,呂雉說:“主公所在的地方總會有一團祥雲,所以很容易找著。”於是,大家都認為劉邦是真命天子。陳勝、吳廣起義後,劉邦在沛縣官吏蕭何、曹參,泗水卒史周昌,以屠狗為業的壯士樊噲,販賣絲綢為業的灌嬰,以在喪事中給人充當吹鼓手的周勃,以及從小與劉邦友善的夏侯嬰、盧綰等人的支持下,殺掉沛令後起兵。中途,又遇到張良帶領一支人馬來匯合。
張良字子房,是韓國人,祖與父相繼為韓昭侯、韓宣王等五世之相。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造了一個120斤重的大鐵鎚,在博浪沙錘擊秦始皇,但誤中副車。秦始皇下令在全國追捕他,之後,他逃到下邳(今江蘇省睢寧北)躲藏起來。一天,他在汜水橋上遇到一位老人,他老人很不禮貌地要他撿鞋子,而張良給他撿起;老人又要張良給他穿上,張良也做到了。老人叫張良五天之後的早晨在橋上等他,他要送張良一部兵書。經過幾天的考驗和觀察,老人認為張良品格才智出眾,最後送給他一部《太公兵法》。據說,那位老人叫黃石公。張良潛心研讀《太公兵法》,等待時機施展自己的才智。陳勝、吳廣起義,張良也在下邳聚眾響應。張良準備投靠在留縣的景駒,不料在半道上遇到了沛公劉邦。除了張良的部隊外,沛縣人王陵在南陽聚眾數千人,後也歸於劉邦。
就這樣,劉邦會合張良、王陵的人馬,這支小小的隊伍,何去何從?劉邦和張良商議,決定還是投奔實力較強大的項梁。於是,劉邦率領隊伍到薛城,當了項樑的部下。這時,劉邦已46歲。
當時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陳勝、吳廣、周文等起義軍將領已經死去,六國貴族忙於搶奪地盤,有的還互相攻殺,趙王武臣就被部將李良殺害。張耳、陳馀立原趙國王族趙歇為趙王。留縣的景駒被秦嘉等擁立為楚王。項梁攻殺秦嘉、景駒。起義軍到底應該何去何從,如何組合成一股力量?這時,項梁在薛城召開會議,有一位居巢(今安徽省巢縣)人范增為項梁獻計說:“六國滅亡,受屈最大的是楚國。楚懷王死在秦國,楚人至今還替他訴委屈。將軍祖祖輩輩做楚國的大將,如果現在能立楚王的後人為王,天下必然都響應和依附你。”項梁採納范增的計策,多方努力才找到楚懷王的一個叫做心的孫子。孫子心不過是個13歲的小孩,已經流落鄉間,給人放羊。於是,項梁立孫子心為楚王。仍號楚懷王,都於盱眙。楚王拜陳嬰為上柱國,封項梁為武信君,英佈為當陽君。當然,楚國的大權仍在項梁掌握之中。有了楚懷王這面大旗,項梁更有號召力,起義軍迅速發展壯大。這時,項樑的屬下,有謀士范增、宋義,將軍項羽、季布、鍾離昧、蒲將軍、桓楚、於英等。又有劉邦、蕭何、曹參、張良、樊噲、灌嬰、夏侯嬰、周昌、周勃、王陵等,真可謂人才濟濟。項梁立原韓公子韓成為韓王,與張良去攻占韓地。
秦王朝在各地起義軍的衝擊下,已是風雨飄搖。趙高想方設法蒙蔽秦二世,好由他自己掌握大權。秦二世想知道外面的情況,他曾問博士、儒生們,戍卒起兵事,凡是直言戍卒起義,應該發兵鎮壓的,都被趙高問罪。有位博士叔孫通就很聰明,他回答說:“那不過是些鼠竊狗盜的小毛賊罷了。”結果得到獎賞。不久,叔孫通逃出咸陽,去追隨項梁。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聯名上書,請秦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宮,減輕賦稅和官差,把趙高免職。秦二世看了大怒,把三人投入監獄。馮去疾、馮劫自殺,趙高污衊李斯謀反,李斯在咸陽街頭被腰斬,全族人也被殺死。
李斯死後,趙高當了丞相。他想獨攬大權,又怕群臣不服。一天,他牽了一頭鹿到殿上獻給秦二世,說是一匹馬。秦二世笑著說:“丞相搞錯了,指鹿為馬啦!”再問左右,有的默不作聲,有的說是馬,也有的直言說鹿。趙高事後把說是鹿的那些大臣都問了罪。以後群臣都懼怕趙高,全都忍氣吞聲,不敢說真話。秦二世以為天下昇平,日夜在后宮尋歡作樂。當時,只有大將章邯死心塌地為保衛秦王朝而到處進擊起義軍。
章邯很會用兵,屢戰屢勝。他很快打敗韓國,趕走韓王成和司徒張良。接著,章邯又攻打魏國。齊、楚救魏,但被秦軍所敗,齊王田儋和魏周市都死於亂軍之中。魏王咎獻城投降後自焚身死。魏咎之弟魏豹逃亡至楚,向楚懷王借兵數千人,攻下魏地20餘城,後被楚懷王立為魏王。齊國的田假稱齊王;而田榮又立田儋之子田市為齊王;擊走田假,田假投奔楚國。於是,齊、楚不和睦,又被章邯擊敗,田榮收集殘兵逃到東阿(今山東省陽谷縣東北)。章邯追至東阿。田榮求救於項梁,項梁率領項羽去救東阿。
章邯出兵以來,未曾遇到對手,這次碰上項羽,可謂將遇良材。而項羽自跟隨叔父起兵,還未遇上秦軍的主力,這次救東阿,初次顯露出項羽的軍事才能,他將章邯軍打得大敗,秦軍逃至濮陽(今河南省清豐縣南)。項梁轉而進攻定陶(今山東省荷澤縣南),又破秦軍。項羽、劉邦往西進攻,接連打了幾個勝仗,秦將李由也被項羽殺死。在這一連串的勝利以後,項梁恃勝驕傲起來,防備鬆懈。謀士宋義規勸他,說驕兵必敗,項梁不聽。結果,章邯乘雨夜襲定陶,項梁兵敗被殺。項羽痛哭了一場,決心要找章邯報仇。
章邯偷襲項梁得勝以後,以為起義軍無足輕重,於是移軍往北進攻趙國邯鄲,大破趙軍,趙王歇和張耳倉皇退入鉅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章邯使王離、涉間等以重兵圍困鉅鹿。趙王歇求救於楚懷王及各路諸侯。當時,楚懷王正準備派項羽和劉邦各帶一支軍隊去攻打咸陽,並約定誰先進入關中誰為王。聽說章邯圍鉅鹿,項羽自告奮勇領兵救趙,決心與章邯決一死戰。楚懷王和上柱國陳嬰特派穩重著稱的宋義為上將軍,號“卿子冠軍”。以項羽為副將,范增為末將,領20萬人往鉅鹿救趙。劉邦則率軍去攻打咸陽。
宋義懾於秦軍威力,畏縮不前,中途停留了46日,不敢進軍。項羽憤怒之餘,殺了宋義。宋義死後,楚懷王封項羽為上將軍,項羽命令英布和蒲將軍率師二萬人為先遣部隊,自己親率大軍渡河救趙,並命令部隊破釜沉舟,僅持三日糧,以示必勝決心。項羽進入趙地後,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戰。當時,各路諸侯前來救趙的有十幾萬人馬,都懾於秦軍威力,不敢出戰,全躲在壁壘中。當項羽率領軍隊沖鋒陷陣時,其他諸侯的將領都站在壁壘上觀戰,而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呼聲動天,諸侯無不人人惴恐。
鉅鹿之戰,項羽大破秦軍,王離被俘,涉間自殺,章邯逃跑。當時,章邯手下還有20萬殘兵,駐紮在棘原(在鉅鹿南)。章邯因朝廷問罪,楚軍進逼,只好派從前救過項樑的司馬欣到楚軍營和項羽講和。項羽因章邯殺了他叔父項梁,一定要殺章邯報仇。還是范增勸他以大局為重,項羽才同意受降。公元前207年七月,章邯率殘軍20萬投降了項羽。至此,秦朝的主力軍已被摧毀,各路諸侯都歸順項羽指揮,反秦鬥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項羽收降了20萬秦兵,封章邯為雍王,留在楚營;封司馬欣為上將軍,率領秦軍打頭陣,向西進發。在大軍向西進發的途中,楚兵與秦兵發生了摩擦衝突,項羽怕秦兵謀反,與英布、蒲將軍策劃,一夜之間,將20萬投降了的秦兵全部坑殺,只留下秦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三人。
章邯投降楚軍,各路諸侯向西進逼的消息傳到咸陽,秦二世責怪趙高長期隱瞞軍情。趙高怕秦二世辦罪,就和他的兄弟、郎中令趙成以及女婿、咸陽令閻樂密謀。趙成、閻樂領兵入宮,逼秦二世自殺。秦二世請求退位,當個郡王,趙、閻不准;請求當個萬戶侯,又不准;請求當個老百姓,也不准,秦二世自知命絕,只好自殺。秦二世當了三年皇帝,死時23歲。
秦二世自殺以後,趙高立二世的侄兒即公子扶甦的兒子子嬰為秦王。在即位儀式那天,子嬰稱病不去,趙高只好親自去請,卻被伏兵殺死。接著,子嬰滅了趙高三族。子嬰當了秦王,發並5萬軍隊去守嶢關(今陝西省蘭田縣東南),想阻擋各路大軍攻入咸陽。
正當項羽救趙時,劉邦帶著一支軍隊去進攻咸陽。公元前207年二月,劉邦到了昌邑(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昌邑人彭越率領一千多人加入行列。劉邦到高陽(今河南省杞縣西),遇到一位老儒生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他勸劉邦先奪取陳留,一來可以佔據要沖之地,二來可以得到大批糧食,並願意為劉邦作內應。劉邦聽從他的計策,奪取了陳留。劉邦封酈食其為廣野君。這時,酈食其的兄弟酈商也招來四千人馬歸附劉邦。劉邦一路打了幾個勝仗,又攻下了穎川,和張良的兵馬又合為一處。劉邦得到張良的輔助,往西進軍更加順利。
公元前207年八月,劉邦佔領宛城,攻陷武關,在嶢關遇到秦王子嬰派去的5萬兵馬的阻擋。劉邦用了張良的計策,派小兵在嶢關左右的山頭插了無數的旗子,作為疑兵。又派酈食其帶厚禮去見守關的秦將,又是利誘又是嚇唬,秦將同意定盟約。由於秦將準備講和,完全不作打仗的準備,張良獻策,乘這時進攻,必能獲勝。劉邦派大將周勃偷襲,秦軍倉皇之中大敗而逃。劉邦進了嶢關。十月,劉邦進抵咸陽附近的壩上(今陝西西安市東),秦王子嬰無力抵抗,素車白馬,帶著大臣前來投降。子嬰脖子上套著帶子,手裡拿著玉璽符節,彎腰立於路旁。有些將軍請求殺了秦王。劉邦說:“當初懷王派我來,是相信我能寬容人。再說人家已投降,殺他也不吉祥。”子嬰當了46天的秦王,就做了劉邦的俘虜。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到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投降,不過短短的十五、六年時間。秦國能夠消滅強大的六國,但自身卻三世而亡,這實在是一個很深刻的歷史教訓。西漢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秦統一中國後“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是很中肯的話。秦朝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極其重要的朝代;秦始皇是暴虐的皇帝,但又是對歷史有著巨大貢獻的皇帝。全面深入地研究秦朝的興亡以及秦始皇的功過,對我們今天仍有一定的意義。
至於秦亡之後,劉邦和項羽又是如何為江山而爭鬥的,那就要看下一章了。
秦世系
1、秦仲——2、莊公——3、襄公——4、文公——5、寧公——6、出公——7、武公——8、德公——9、宣公——10、成公——11、穆公——12、康公——13、共公——14、桓公——15、景公——16、哀公——17、惠公——18、悼公(以上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19、厲公——20、躁公——21、懷公——22、靈公——23、簡公——24、惠公——25、出子——26、獻公——27、孝公——28、惠文王——29、武王——30、昭王——31、孝文王——32、莊襄王——33、秦始皇——34、二世(胡亥)--35、子嬰
起始年 終止年
始皇帝 秦始皇二十六 公元前221 秦始皇三十七 公元前210
二世 秦始皇二十七(七月) 公元前210 二世三年 公元前207
子嬰 二世二年(八月) 公元前207 二世三年(十月) 公元前206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5年6月6日星期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