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
西元265年-西元316年
曹魏末年,司馬氏執政,滅蜀後,國力迅速上升。西元265年,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西晉滅吳,三國局面歸於統一,中國出現了短暫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三國時期,司馬懿作為曹操的軍師與吳、蜀交戰,因其卓越的軍事政治指揮才能,連續輔佐曹丕、曹叡、曹芳三帝,成為魏國的實權人物。魏嘉平三年(西元251年)司馬懿卒,其子司馬師、司馬昭先後掌權。司馬昭權勢極大,自封為晉王,封其子司馬炎為太子,開始準備取魏而代之。西元二六五年,司馬昭卒,其子司馬炎廢魏帝曹奐,改國號為晉,都於洛陽,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西晉王朝。司馬炎是為晉武帝。司馬炎即位之時,三國之中的吳國還未被平定,故而武帝登基後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平定東吳統一全國。西元二八零年,晉軍南下進攻建業(今南京),吳主孫皓出城請降,至此,魏、蜀、吳相繼滅亡,中國出現了暫時的統一。
西晉王朝是一個門閥貴族的政權。晉武帝司馬炎在完成統一之後對晉朝的官制、兵制、法制等一系列政治制度進行了調整,但由於晉臣多為前朝的名門望族,故而他們提出的政治改革措施多以保障其自身利益為主,制定的政治經濟措施,大多以保護士族門閥的利益為前提,頒佈戶調式,規定男女占田的假定畝數和應負擔的田租戶調的實際畝數,允許官吏按官品高低佔有不同數量的土地和佃客、蔭戶,承認官僚地主的特權。曹魏時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到了西晉,已發生相當大的變化。中正官職多為世族門閥出身的官僚所把持,這一制度變成為他們培植門閥私家勢力的重要工具。
西晉統治時期,豪強大族的勢力得到發展,士庶之間的矛盾不斷擴大,削弱了西晉的統治力量。門閥士族的空前發展,構成了與皇權的矛盾,也直接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動亂的根源。這一時期,統治集團奢侈腐化,聚斂了大量財產,互相爭豪比富。許多士人身處亂世,遂悲觀消極、逃避現實、不問政事,終日飲酒清談,玩世不恭。於是清談、玄學之風一時大盛。
同時朝廷內的權力爭奪激烈複雜,使西晉統治面臨危機。晉武帝為了鞏固皇權,大封宗室為王,以諸王統率兵馬出鎮一方,並擁有地方的軍政權。太熙元年(西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病故,由次子惠帝司馬衷繼位。惠帝本是愚癡之人,並不能治理國家,以至於朝中大權盡落于皇后賈氏之手。司馬氏諸王不滿於朝中賈氏專權,紛紛想殺賈氏而獨掌大權,於是便爆發了歷時16年之久的“八王之亂”。其中八王全部是晉皇室宗親。他們分別是:汝南王亮、楚王瑋、齊王冏、趙王倫、成都王穎、長沙王乂、河間王顒、東海王越。西元二九九年,趙王倫殺賈後及其黨羽,獨攬大權。其後,又于永甯元年(西元301年)廢惠帝自立為帝。是為“八王之亂”之始。此後,齊王冏、趙王倫、長沙王乂、河間王顒、成都王穎之間為了奪取政權不斷發生戰事。直至西元三零六年,東海王越毒死惠帝,擁立武帝司馬炎第二十五子懷帝司馬熾繼位,此時“八王之亂”方為結束。「八王之亂」使西晉初年並不十分發達的經濟,受到更為嚴重的破壞,耗盡了西晉的國力。至西晉末年,不僅國內人民紛紛起義反抗暴政,而且域外的匈奴、鮮卑諸族也對西晉的統治虎視眈眈。
自東漢以來,中國西部和北部周邊的各少數民族象匈奴、鮮卑、氐、羌等族開始不斷地向內地遷徙,北方的民族關係十分複雜。西晉末年,北方民族關係日趨緊張,一些少數民族的上層分子利用各族人民反抗西晉的鬥爭,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欲望,紛紛建立由少數民族統帥占最高統治地位的割據政權。八王之亂後期,參戰諸王相繼敗死,西晉皇室衰弱,匈奴貴族劉淵自稱漢王,不久又稱帝。劉淵死後,其子劉聰派兵攻陷西晉首都洛陽,俘虜了晉懷帝,西晉名存實亡。因此事發生在懷帝永嘉五年(西元311),史稱「永嘉之亂」。北方百姓為躲避戰亂,大量南遷,又稱「永嘉南渡」。西元316年,匈奴兵攻入長安,俘了晉湣帝,西晉至此滅亡。
西晉享國51年,曆3代4帝,是魏晉南北朝歷史上唯一統一的政權。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外族消滅的王朝。此後,中國進入了一個長達二百餘年的戰亂的時期。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12月5日星期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