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篇
可以說,唐詩包涵了大唐的一切!
打開《全唐詩》的第一頁,赫然入目的第一句唐詩「秦川雄帝宅,涵谷壯皇居」出自唐太宗之手。唐太宗不僅奠定了大唐帝國三百多年繁華的基石,同時一掃先朝詩詞的靡靡之氣,為唐詩開啟了一個雄渾閎闊風骨神逸的全盛時代。由淺易的「床前明月光」起,一直寫到友誼愛情、田園山水、大漠邊關、生離死別,以及整個唐朝的歷史演進,詩句優美,婉然動人。
初唐四傑
在高宗到武則天初年,詩壇開始興旺,並有「以文章齊名天下」的初唐四傑,為詩道首開先河。他們「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四人分別為王勃、駱賓王、楊炯和盧照鄰。
王勃的《騰王閣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首先將人引入唐詩美麗如畫的境界。他的送別詩一反悲傷的常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感情真摯,豁達動人。
到公元684年,唐室大亂,武則天篡權。此時的駱賓王身處揚州,他誓死效忠李唐,與李敬業(名將李績之孫)籌備起兵救國勤王,並親筆起草了氣勢磅礡的《討武曌檄》,勾起天下人民忠烈的愛國之心,其文提到:武則天迫害忠臣長孫無忌乃「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並用「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描寫武則天親夫唐高宗剛死,墳土未乾,唐中宗就被廢。 以「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天下。」作結,充滿天下必歸李唐的決心。
相傳此檄文傳入京師,武則天看後竟然大讚駱賓王才華出眾,歎不能攏絡為己用。後來義軍戰敗,一說駱賓王被殺,另一說他落髮為僧,不知所終。
盛唐之音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如此千古絕唱誰人所作?陳子昂也!一首《登幽州台歌》吹響了盛唐詩壇的第一聲號角,將時空推至遠古的洪荒,那與生俱來的孤獨與悲愴令人感到生命在浩宇中的渺小,無盡的寂靜曾觸動多少紅塵中人「我是誰?我從何而來?」的哀傷。
詩仙與詩聖的誕生
李白與杜甫的誕生,恰似兩顆巨大如輪的星斗,令唐詩的夜空放出耀眼的光芒。詩仙李白一生風流俊逸放浪形骸,荊門黃金台、天姥明月宮皆往神遊,佳人與美酒、金戈並鐵馬無不入夢,其詩作廣闊繁多如黃河之水天上來、驚世名句滔滔不絕,令人蕩氣迴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渡荊門送別》)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行路難,歸去來!」(《行路難之二》)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夢遊天姥吟留別》)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月下獨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將進酒》)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之一》)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特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從軍行》)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這些千古名篇名句至今依舊朗朗上口,讓人回味無窮。相傳李白乃是天上的太白星轉世,李白亦稱自己是「謫仙」。
而詩聖杜甫一生歷經了兵荒馬亂家破人亡的沉痛,目睹了人民流離失所骨肉相食的淒絕,所有的懷才不遇與感時傷世從詩人胸中迸裂而出,發出了震撼河山的吶喊。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兵車行》)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強,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前出塞九首》)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佳人》)
讀杜甫的詩歌,悲天憫人之情由心中自然升起。
瑰麗悲壯的邊塞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燕山之雪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這些豪邁瑰麗的詩句把我們帶到那空曠的塞外,但見天邊落日如血,峰頭白雪皚皚,腳下黃沙萬里,夜來月光如霜。誰料這如水的月色中竟「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如果說中原詩多描寫優美的田園風光,那麼邊塞詩就飽含了悲壯的生離死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雖通篇沒有一個「死」字,但征戰所帶來的必然的「生死存亡」被王翰一語道破。
「黃河北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可以說是所有邊塞詩的代表作。
晚唐詩歌─夕陽無限好
晚唐的白居易才氣橫溢,就憑一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應考官場,震動朝廷上下。他敢於直言,忠貞正直,終於開罪了那些官中權貴,被貶官江州。
當他被流放為地方官時,對民生疾苦有了更深的體會,所以曾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他的詩歌用詞樸素、簡單易明,所以首首唱得街知巷聞。比如: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這一首《長恨歌》以唐玄宗與楊貴妃為歷史背景。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表達了琵琶女與正直知識分子的不幸。
這兩首詩早在白居易有生之年就名滿天下,正是「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縱使大唐國勢日益衰竭,但唐詩在歷史上已取得了無可替代的位置,至今千古傳誦!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6年3月22日星期三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