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仁德治國
宋太祖為人仁德寬厚,而且生性節儉,質任自然,不事矯飾。登基之初,十分喜歡微服出訪。有人勸諫不讓他輕易外出,太祖卻說:「帝王之興,自有天命,周世宗見諸將方面大耳者皆殺之,我終日侍側,不能害也。」此後微服出訪的次數越來越多。如果有勸諫的,太祖就說:「有天命者任自為之,不汝禁也。」
當開封的新宮建成時,太祖坐於正殿,令洞開諸門,並對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見之。」
誠如其言。太祖的仁德寬宏,亦體現在對待降臣和有功的大臣身上。對於降臣,太祖不僅不殺,而且寬以待之。比如吳越錢俶來朝,從宰相以下都要求將他扣留或殺死。太祖不聽,而遣送他歸國。在錢俶辭行時,太祖送給他一包東西,都是宋朝將相請太祖扣留或殺掉錢俶的奏折。錢俶看後,十分感激,自此江南平。
再如南漢劉鋹在其國時,喜好用毒酒毒殺臣下。歸順宋朝後,一次太祖賜酒給他,劉鋹懷疑酒中有毒,便捧杯哭泣道:「臣罪在不赦,陛下既待臣以不死,願為大梁布衣,觀太平之盛,未敢飲此酒。」太祖笑著對他說:「朕推赤心於人腹中,寧肯爾耶?」於是取劉鋹的酒杯自己喝了,而另外賜酒給他。
另一方面,武將出身的太祖趙匡胤在取得政權後,為了防止唐末五代割據局面的重演,首先採取的措施是削弱節度使的兵權。由於他為人仁德,他不想傚法以往的一些皇帝大殺功臣的作法,而是設法降低這些人的職務或以高官厚祿作為交換條件,從而將軍隊直接置於中央政權的領導之下。歷史上的典故「杯酒釋兵權」就源於此。
史書記載,961年,一次趙匡胤與石守信、王審琦等大將一起飲酒。酒酣之時,趙匡胤說:「我要不是有你們幫助,也不會有現在這個地位。但是你們哪兒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難處,還不如做個節度使自在。不瞞各位說,這一年來,我就沒有一夜睡過安穩覺。」
石守信等人聽了十分驚奇,連忙道:「陛下為什麼說這樣的話?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誰還敢對陛下三心二意?」趙匡胤說:「哪個人不嚮往富貴?一旦黃袍加身,你們雖然不想做皇帝,但不做能行嗎?」
石守信等聽到這裡,連連磕頭說:「我們都是粗人,沒想到這一點,請陛下哀憐我們。」於是趙匡胤說:「我替你們著想,你們不如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上去做個閒官,買點田產房屋,給子孫留點家業,快快活活度個晚年。我和你們結為親家,彼此毫無猜疑,不是更好嗎?」石守信等齊聲說:「陛下為我們想得太周到啦!」
第二天上朝,石守信等都稱自己年老多病,請求皇帝解除他們的權力。太祖馬上照准,收回了他們的兵權,同時賞給他們一大筆財物,並為他們建造府第,讓他們去享清福。
太祖十分節儉。宮中葦簾,都是用青布製成;平常穿的衣服,也是經過浣濯後繼續穿著。當看到魏國長公主襦巾上裝飾著翠羽便告誡她不要再用,並教導說:「汝生長富貴,當念惜福。」看見孟昶用寶物裝飾尿壺,便將其寶物搗碎,並斥責說:「汝以七寶飾此,當以何器貯食?所為如是,不亡何待!」
太祖喜好讀書,在讀到《堯典》時,感歎說:「堯、舜之罪四凶,止從投竄,何近代法網之密乎!」於是對宰相說:「五代諸侯跋扈,有枉法殺人者,朝廷置而不問。人命至重,姑息藩鎮,當若是耶?自今諸州決大辟,錄案聞奏,付刑部覆視之。」於是將其頒布為政令。
在治理國家方面,太祖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首先是用「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了節度使的權力,並派資望較低的人去統帥禁軍。同時規定,禁軍不再設置最高統帥,把禁軍兩司(殿前司和侍衛馬步軍司)分為「三衙」,即殿前司與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鼎足而立。這些將領雖統率軍隊,而軍隊的調遣和移防等事則須聽命於樞密院。同時,還實行「更戍法」,禁軍的駐屯地點,每隔幾年更調一次,而將領卻不隨之更動,使得「兵無常帥,帥無常師」,防止軍隊為將領所私有。但另一方面,這種措施也使宋代對外的武功遠遠比不上漢唐。
其次,在政治上,太祖還採取措施分割宰相權力和削減地方長官的權力。與唐朝宰相權力過大相反,宋初不僅在宰相之下添設「參知政事」作為副貳,而且還把樞密使和三司使定為常設官員,以樞密使分取宰相的軍政大權,以三司(鹽鐵、度支、戶部)使分取宰相的財政大權。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合稱「二府」。也就是說,宰相主政,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一切都要通過皇帝。同時,提高御史台、諫院等監察機構的權力和地位。經過這些改革,宰相只剩下有限的權力,而皇帝可以總攬大權。
宋朝還規定州郡長官不能兼任一個州郡以上的職務,並且州郡的兵權、財權和司法權也歸朝廷。規定州郡長官由文臣擔任,各地行政長官也由朝廷委派。從此結束了武人專橫跋扈的局面。而且地方長官的權力分散,任期又短,武力削弱,無法與朝廷對抗。
第三,進一步完善科舉制度。由於宋朝的地方長官多由文官擔任,而選拔這些官員的途徑就是科舉考試。北宋建國後,就逐漸採取許多措施,嚴格考試程序,增加錄取名額,提高被錄取人的待遇。從宋太祖後期起,舉人經禮部試之後,必須再通過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才算合格。這樣,被錄取的人便成為「天子門生」。 宋太宗在位的21年中,通過科舉而得官的將近一萬人。宋朝的這種趨於完善的科舉制度,對後世王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四,經濟上,北宋在土地政策上,採取了「不抑兼併」和「田制不立」的政策,這一政策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趨勢,減少了政府對土地的政治干預,客觀上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這也使土地兼併現象日趨嚴重,政府獲得的土地稅也逐漸減少。到北宋中期,達到了「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併偽冒,習以成俗」 (《宋史·食貨志》)的地步。
北宋的農業稅,沿用唐朝後期以來的兩稅法,分夏秋兩次徵收,稅額較低。
第五,在對外關係上,對遼和西夏國採取被動防守的方針,即只在邊境上屯駐少量的禁軍。
太祖受命杜太后,傳位於弟弟,即太宗。一次,太宗生病,太祖親自前往探視,並親自為其灼艾。太宗覺得痛,太祖就取艾自灸。太祖常常對近臣說:「太宗龍行虎步,生時有異,他日必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雲。」
976年初,太祖去世,終年五十歲。謚曰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
《宋史》稱讚太祖說:「五季亂極,宋太祖起介冑之中,踐九五之位,原其得國,視晉、漢、周亦豈甚相絕哉?及其發號施令,名藩大將,俯首聽命,四方列國,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來,釋藩鎮兵權,繩贓吏重法,以塞濁亂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錄、幕職,躬自引對。務農興學,慎罰薄斂,與世休息,迄於丕平。治定功成,制禮作樂。在位十有七年之間,而三百餘載之基,傳之子孫,世有典則。遂使三代而降,考論聲明文物之治,道德仁義之風,宋於漢、唐,蓋無讓焉。烏呼,創業垂統之君,規模若是,亦可謂遠也已矣!」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6年3月24日星期五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