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的劉裕取代東晉政權建立宋之後,北方的北魏於公元439年也統一了北方,南北朝時代拉開了序幕。南北朝時期的佛教處於興盛時期,許多皇帝信佛,佛寺也廣為修建。佛教逐漸成為當時人們的信仰。
南朝之大舉興佛
南朝各代對於佛教的態度,大都與前代相同,皇室貴族與一般文人學士也大都崇信佛教。宋諸帝中,以文帝最重視佛教;孝武帝也崇信佛教,曾建藥王、新安兩寺。
到梁武帝時更達到全盛,武帝初崇道教,即位後第三年四月八日,率僧侶二萬人,在重雲殿重閣,親制文發願,捨道悟佛,建有愛敬、光宅、開善、同秦等大寺。
陳朝諸帝仍傚法梁武帝,建康舊有七百餘寺,因侯景之亂,受到嚴重破壞;到陳時多數修復。武帝曾設四部無遮大會,到大莊嚴寺捨身。
南朝各代寺院,僧尼之類極多。據載,宋有寺院1913所,僧尼36000人﹔齊有寺院2015所,僧尼32500人﹔梁有寺院2846所,僧尼82700人﹔陳有寺院1232所,僧尼32000人。不少王臣達官及文人學士,乃至民間也篤信佛法,於是佛寺遍佈江東,而以梁武帝所造為最多,也最奢麗。特別是同秦寺「閣殿台,房廊綺飾,凌雲九級,儷魏永寧」。
南朝之劉宋的興亡(420年—478年)
* 劉裕仁德治國
武帝劉裕在東晉掌權時,曾採取了一系列經濟的措施改革弊政,比如在承認士族特權的同時,中央機要任用寒人,州郡重鎮任宗室。經濟上,則下令禁止豪強隱藏戶口和霸佔山林。(見上一講)
劉裕對待百姓十分仁德,他登基後不久,就派遣官吏巡視四方,表彰賢能和善良之人,詢問百姓的疾苦。對於冤獄,一定要秉公處理。他又先後下詔赦免「亡叛」,釋放部分吏族、士兵和刑徒。為減輕百姓負擔,他又下令減少國家辦事機構人員數量。
劉裕「清簡寡慾,嚴整有法度,未嘗視珠玉輿馬之飾,後庭無紈綺絲竹之音」。有一次,寧州獻來了虎魄枕,光色甚麗。當時將要北征,聽說虎魄可以治金創,劉裕就下命搗碎分給諸將。平定關中後,劉裕得到了一個絕色女子,十分寵愛,因此荒廢了政事。大臣謝晦進諫,劉裕馬上將女子遣出。
劉裕宮內外都十分節儉。據說他的起居處玉燭殿,床頭有土鄣,壁上掛葛燈籠、麻繩拂。
在劉裕的治理下,宋初南方漸趨安定,經濟開始發展。
劉裕稱帝后不到三年病死,子劉義符繼位。
* 元嘉之治
劉裕的兒子劉義符繼位後,荒淫無度,只知享樂。在即位兩年後,被大臣徐羨之等廢掉,立他的弟弟義隆為帝,是為宋文帝,年號元嘉(424年~453年)。
文帝天姿聰穎,有君人之德。他繼承了劉裕治理國家的政策,使國家「綱維備舉,條禁明密,罰有恆科,爵無濫品」。因此,在元嘉年間,政治較為清明,社會安定。生產也有了較大發展,出現了一個「小康」的局面。
當劉宋國力逐漸發展的時侯,北魏於439年統一了北方,並不斷向南進攻。450年(元嘉二十七年),拓跋燾徵集六十萬大軍南下,並親率十萬大軍進攻宋懸瓠城(河南汝南),不克而退。
此時,劉宋由於國力增強,這時便乘機分兵兩路北伐。雖取得一些戰果,但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當宋軍南撤時,拓跋燾攻下了懸瓠、項城,越過彭城,渡淮直趨瓜步(江蘇六合),揚言要渡江奪取建康。在這種危急局面下,劉宋政府動員了建康附近各州郡的全部丁壯,沿江設防。魏軍見宋朝江防鞏固,加上糧運不繼,被迫退軍。魏軍撤退時,燒殺虜掠,「所過郡縣,赤地無餘」。
* 劉宋的滅亡
宋魏戰爭結束不久,宋文帝為長子劉劭所殺。文帝第三子劉駿起兵殺死劉劭,繼位為孝武帝。他死後,兒子前廢帝無道,為武帝的弟弟明帝所廢。武帝和明帝時,因擔心宗室篡位,大肆屠戮宗親。政治也日益腐敗,「徵賦有增於往,天府尤貧於昔。兼軍警屢興,傷夷不復」,「小民嗷嗷,無樂生之色」,社會又開始處於危機之中。明帝死後,大權為統帥禁軍的中領軍蕭道成所有,他先後廢掉了無道的後廢帝和順帝。
479年,蕭道成奪取了劉宋政權,改國號齊,是為齊高帝,史稱南齊。
南朝之蕭齊的興亡(479年—501年)
* 高帝武帝清明之治
齊高帝蕭道成出身於布衣素族,為人寬宏大量,寬嚴清儉,喜怒無色。他善於納諫,深得眾望。他做皇帝後,提倡節儉,後宮器物欄杆都不用銅來裝飾而改用鐵,內殿設黃紗帳,宮人穿紫色的皮履,華蓋除掉金花瓜,用鐵回釘。高帝常說:「使我治天下十年,當使黃金與土同價。」他想以自己為表率,改變天下的風氣。當他的臣下將一些南齊國運與以前圖讖數十百條相符的記錄呈上時,高帝並沒有大肆宣揚。
《齊書》上說:孫卿有言:「聖人之有天下,受之也,非取之也。」
對於百姓,高帝也以仁德為本。他在位四年中所採取的一項重大措施是整頓戶籍,並允許流民回歸本土。
晉、宋以來,賦役繁苛,人民窮困不堪,不少人成為流民。蕭齊檢籍以元嘉二十七年戶籍為準,凡查出與這一年戶籍不合者,一律退回本縣改正,稱為「卻籍」。不過,在檢籍過程中,由於檢籍官貪污作弊,結果「前檢未窮,後巧復滋」,「應卻而不卻,不須卻而卻」,使卻籍戶不滿,矛盾進而激化。
高帝蕭道成死後,齊武帝即位,年號永明(483年~493年)。
武帝十分關心百姓疾苦,即位後,就下詔說:「比歲未稔,貧窮不少,京師二岸,多有其弊。遣中書舍人優量賑恤。」不久,再次下詔說,「水雨頻降,潮流薦滿,二岸居民,多所淹漬。遣中書舍人與兩縣官長優量賑恤。」
第二年,他又下詔酌情遣返軍中的囚徒,大赦囚犯,對於百姓中的鰥寡和貧窮之人,要加以賑濟。他提倡並獎勵農桑,災年時,還減免租稅。在位第四年,他下詔說:「揚、南徐二州,今年戶租三分二取見布,一分取錢。來歲以後,遠近諸州輸錢處,並減布直,匹准四百,依舊折半,以為永制。」
武帝還下令多辦學校,挑選有學問之人任教,以培育人們的德行。
武帝以富國為先,不喜歡游宴、奢靡之事,提倡節儉。他曾下令舉辦婚禮時不得奢侈。
武帝對於其後事,特意下詔說:「我識滅之後,身上著夏衣,畫天衣,純烏犀導,應諸器悉不得用寶物及織成等,唯裝復裌衣各一通。常所服身刀長短二口鐵環者,隨我入梓宮。祭敬之典,本在因心,東鄰殺牛,不如西家禴祭。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茶飲、干飯、酒脯而已。天下貴賤,鹹同此制。未山陵前,朔望設菜食。陵墓萬世所宅,意嘗恨休安陵未稱,今可用東三處地最東邊以葬我,名為景安陵。喪禮每存省約,不須煩民。百官停六時入臨,朔望祖日可依舊。諸主六宮,並不須從山陵。內殿鳳華、壽昌、耀靈三處,是吾所治制。」
齊武帝時,還與北魏通好,邊境比較安定。高帝和武帝的清明統治使江南經濟也有了一定的發展,社會也暫時安定。
* 蕭齊的滅亡
齊武帝死後,蕭道成的侄子蕭鸞父子相繼即位。他們怕高帝、武帝子孫奪權,便進行大肆屠殺。在齊宗室互相殘殺中,蕭道成的族弟蕭衍在襄陽起兵,攻進建康,稱帝,建立了梁朝。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6年3月14日星期二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