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之發展,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階段。古代史學史,包括先秦、秦漢、唐朝、清朝乾嘉時期,中唐以後設置史館,纂修實錄,並形成修史制度。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傳統史學引入西學史學方法。
歷代史學發展
三皇五帝
- 據傳說,黃帝時期,中國就設有史官。漢字的發明者倉頡就是黃帝的史官,他為了記錄史事而創造了不少漢字。劉知幾於《史通‧史官建制》曰:「蓋史之建官,其來尚矣。昔軒轅氏受命,倉頡、沮誦實居其職。至於三代,其數漸繁。」
商
- 商代的史官,負責主持祭祀。
東周
周代時已經具有人文主義經精神,周公言:「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周人雖然還保留殷人的許多自然神並加以祭祀,但這個神是屬於「人格神」,上天對人間政權具有充分得自主決定權。換言之,天命是受繫於人事,政權移轉,歷史的推動不是天意或人事一方面就可以單獨專決的。
- 《春秋》是中國傳世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原是魯國的國史。
春秋戰國
春秋之際,時代劇變,先秦諸子各提出不同思想與歷史觀,陰陽家序四時之順,儒家重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法家正君臣上下之分,墨家彊本節用,名家器名實,道家使人精神專一[10]。各家爭鳴,皆期能於亂世之中發跡,進而成為顯學,以道救世。
漢朝
至兩漢時,在經學的瀰漫下,中國的已經完成「前三史」。
魏晉南北朝
魏晉時期,因儒家失去原有的權威,個人意識覺醒,士人在分崩離析中發現自我,從傳統的束縛中解放,故此期的史學特色是將志異、雜傳入史。
唐朝
唐太宗時,設立史館修前史、著當朝實錄,立起居郎專掌記注,史家從私人修史變成國營企業化,以後的國史皆是如此
宋朝
元朝
明朝
明朝私人修史的風氣盛行。
清朝
清朝乾嘉以後注重考據學。
- 乾隆時修成正史《明史》。
- 清朝歷代皇帝除宣統帝外都有實錄,現在一般將清朝十一位皇帝的實錄和《宣統政紀》合併成《清實錄》出版。
- 章學誠為清代最具代表性的史學家,同時也是中國傳統史學最後一位的史學家。六經皆史乃章學誠著名的論點,並著有《文史通義》。
民國
錢穆著有《國史大綱》上下兩冊,序中自稱「必能將我國家民族已往文化演進之真相,明白示人,為一般有志認識中國已往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種種演變者所必要之知識」,再者「能於舊史統貫中映照出現中國種種複雜難解之問題,為一般有志革新現實者所必備之參考」。《國史大綱》很大的一個「特色」是不列註解,不引任何書目。
現代
金毓黻著《中國史學史》(1962年)一書說:「史官記註、官署檔案、州郡計書、文士別錄、金石之志、地下之藏無一不為史料。如何葺錄、保存、考訂、編次,以至傳世行遠,吾國先哲,實優為之。」
中國史學特別之處
- 論贊:中國的史書,自《左傳》以降,無論正史,甚至記事本末,在文章之後還有一個歷史家抒發自己意見的天地,稱為「論贊」(或稱史贊),是中國傳統史學特別為撰史者留下的空間。論贊的頭銜雖是五花八門,不過意思都是一樣的,即是在嚴肅而客觀地敘述歷史事實之後,可以主觀地在論贊中發表對歷史事件的議論和歷史人物的評價。
- 體例:中國史書除了正史,尚有別史、史評、記事本末體等體例,每種體例,各有其千秋。
- 內容:內容方面,太史公已降,正史除卻〈本紀〉、〈世家〉、〈列傳〉等記人體例之外,尚有〈書〉、〈表〉等系統,〈書〉分類記述各種典章制度,除包含政經、法令、職官、軍事外,亦記述天文、地理、曆法、圖書,〈表〉則提供查閱史事的方便。
- 敘事:中國的歷史總有不失真且膾炙人口的敘事,例如太史公將鴻門宴的場景與人物個性描述的栩栩如生,讀者若有親臨其境之感。
- 職務:司馬遷,《史記‧報任少卿書》:「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 可見中國史官與西方史家不同之處在於早期的史官除著史以外,還得兼任天文曆法,後來則回歸記錄,如班固,《漢書‧藝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參考資料
-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全三冊),(臺北,三民書局,1993、1998、2004)。
- 沈剛伯,《沈剛伯先生文集》,(臺北:中央日報,1982)。
- 汪榮祖,《史學九章》,(臺北:麥田出版,2002)。
- 逯耀東,《魏晉史學及其他》,(臺北:東大出版,1998)。
-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學生出版,1990)。
外部連結
另見:歷史學家列表
下面依生卒年份次序列出較知名的歷史學家,華人史家的研究範圍只是依其大概或傑出領域做分類,並無絕對性。而斷代的畫分是依照日本歷史學家內藤湖南的分法。
中國古代歷史學家
夏朝至先秦(約前2070年—前221年)
秦朝至漢朝(前221年—220年)
- 司馬談(?—前110年),中國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之父
- 劉安(前179年—前122年),《淮南子》
- 司馬遷(前135年?—前87年?),《史記》
- 褚少孫(生卒年不詳),補述《史記》
- 桓寬(生卒年不詳),《鹽鐵論》
- 劉向(約前77年—前6年),《別錄》、《列女傳》
- 劉歆(約前50年—23年),《七略》
- 班彪(3年—54年),中國東漢史學家,班固之父
- 趙曄(生卒年不詳),《吳越春秋》
- 班固(32年—92年),《漢書》、《東觀漢記》
- 班昭(約45年?—約117年?),中國東漢女史學家,班固之妹
- 劉珍(生卒年不詳),《東觀漢記》
- 荀悅(148年—209年),《漢紀》
魏晉南北朝(220年—581年)
- 謝承(生卒年不詳),《後漢書》
- 譙周(201年—270年),《仇國論》、《古史考》
- 韋昭(204年—273年),《吳書》
- 薛瑩(?—282年),《後漢記》
- 荀勗(?—289年),《汲冢書》
- 華嶠(?—293年),《漢後書》
- 王沈(生卒年不詳),《魏書》
- 魚豢(生卒年不詳),《魏略》
- 陳壽(233年—297年),《三國志》
- 謝沈(生卒年不詳),《後漢書》
- 張瑩(生卒年不詳),《後漢南記》
- 張璠(生卒年不詳),《後漢紀》
- 司馬彪(243年—306年),《續漢書》
- 干寶(?—336年),《晉紀》、《搜神記》
- 葛洪(284年—363年),《後漢書鈔》
- 常璩(291年?—361年?),《華陽國志》
- 袁宏(328年—376年),《後漢紀》
- 袁崧(生卒年不詳),《後漢書》
- 孫盛(生卒年不詳),《魏氏春秋》、《晉陽秋》
- 習鑿齒(?—383年),《漢晉春秋》
- 裴松之(372年—451年),《三國志注》
- 范曄(398年—445年),《後漢書》
- 劉義慶(403年—444年),《後漢書》、《世說新語》
- 沈約(441年—513年),《宋書》
- 裴駰(生卒年不詳),《史記集解》
- 崔鴻(生卒年不詳),《十六國春秋》
- 酈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水經注》
- 裴子野(469年—530年),《宋略》
- 蕭子顯(487年—537年),《南齊書》
- 魏收(506年—572年),《魏書》
- 姚思廉(557年—637年),《梁書》、《陳書》
隋朝至唐朝(581年—907年)
- 李百藥(565年—648年),《北齊書》
- 房玄齡(579年—648年),《晉書》
- 魏徵(580年—643年),《隋書》
- 顏師古(581年—645年),《五經定本》、註釋《漢書》
- 令狐德棻(583年—666年),《周書》
- 長孫無忌(594年—659年),《隋書》
- 褚遂良(596年—659年),《晉書》
- 李延壽(生卒年不詳),《南史》、《北史》
- 司馬貞(生卒年不詳),《史記索隱》
- 張守節(生卒年不詳),《史記正義》
- 劉知幾(661年—721年),《史通》
- 杜佑(735年—812年),《通典》
五代十國至宋朝(907年—1279年)
- 劉昫(887年—946年),《舊唐書》
- 薛居正(912年—981年),《舊五代史》
- 李昉(925年—996年),《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
- 宋祁(998年—1061年),《新唐書》
- 歐陽修(1007年—1072年),《新唐書》、《新五代史》
- 司馬光(1019年—1086年),《資治通鑒》
- 鄭樵(1103年—1162年),《通志》
- 李燾(1115年—1184年),《續資治通鑒長編》
- 袁樞(1131年—1205年),《通鑒紀事本末》
元朝至明朝(1279年—1636年)
- 馬端臨(1254年—1324年),《文獻通考》
- 宋濂(1310年—1381年),《元史》
- 脫脫(1314年—1355年),《宋史》、《遼史》、《金史》
- 解縉(1369年—1415年),《永樂大典》
- 陳邦瞻(1589年?—1623年),《宋史紀事本末》、《元史紀事本末》
清朝至近代(1636年—1912年)
- 顧炎武(1613年—1682年),《日知錄》
- 王夫之(1619年—1692年),《讀通鑒論》
- 谷應泰(1620年—1690年),《明史紀事本末》
- 徐乾學(1631年—1694年),《資治通鑒後編》
- 高士奇(1645年—1704年),《左傳紀事本末》
- 張廷玉(1672年—1755年),《明史》
- 王鳴盛(1722年—1797年),《十七史商榷》
- 戴震(1724年—1777年),《孟子字義疏證》
- 紀昀(1724年—1805年),《四庫全書總目》
- 趙翼(1727年—1814年),《二十二史劄記》
- 錢大昕(1728年—1804年),《二十二史考異》
- 畢沅(1730年—1797年),《續資治通鑒》
- 章學誠(1738年—1801年),《文史通義》
- 錢大昭(1744年—1813年),《四史辨疑》
- 陸心源(1838年—1894年),《唐文拾遺》、《宋史翼》
- 趙爾巽(1844年-1927年),《清史稿》
- 柯劭忞(1848年-1933年),《新元史》
華人近現代歷史學家
上古史(先秦至兩漢)
- 王先謙(1842年—1917年),《漢書補注》、《後漢書集解》
- 羅振玉(1866年—1940年),《殷墟書契考釋》
-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
- 郭沫若(1892年—1978年),《甲骨文字研究》、《卜辭通纂》、《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 顧頡剛(1893年—1980年),《古史辨》
- 董作賓(1895年—1963年),《殷墟文字甲編》、《卜辭中所見之殷曆》
- 馬非百(1896年—1984年),《秦始皇帝傳》、《秦集史》、《秦史綱要》
- 徐中舒(1898年—1991年),《甲骨文字典》、《古詩十九首考》、《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的問題》、《論〈戰國策〉》
- 張蔭麟(1906年—1942年),《中國史綱-上古篇》
- 許倬雲(1930年—),《萬古江河》
- 張光直(1931年—2001年),《中國青銅時代》
- 李學勤(1933年—), 《東周與秦代文明》、《古文字學初階》、《新出青銅器研究》
- 李民(1934年—), 《〈尚書〉與古史研究》、《夏代文化》、《夏商史探索》、《古本竹書紀年譯注》、《殷商社會生活史》
- 杜正勝(1944年—),《編戶齊民》、《古代國家與社會》
- 李開元(生年不詳),《漢帝的建立與劉邦集團》、《復活的歷史》、《歷史的鏡像》
中古史(魏晉至唐)
- 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國古代史》
- 盧弼(1876年—1967年),《三國志集解》、《三國志集注補》
- 陳寅恪(1890年—1969年),《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寒柳堂集》
- 勞榦(1907年—2003年),《魏晉南北朝史》
- 陶元珍(1908年—1980年),《魏晉史叢考》、《三國食貨志》
- 唐長孺(1911年—1994年),《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總結其一生研究的通論性著作)
- 王仲犖(1913年—1986年),《魏晉南北朝史》
- 周一良(1913年—2001年),《魏晉南北朝史論集》
- 馬植傑(1922年—2006年),《諸葛亮傳》、《三國史》
- 田餘慶(1924年—),《東晉門閥政治》
- 張作耀(1931年—),《中國歷史便覽》、《中國歷史辭典》、《曹操評傳》、《曹操傳》、《劉備傳》、《孫權傳》
- 逯耀東(1933年—2006年),《魏晉史學及其他》、《胡適與當代史家》、《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
- 張大可(1940年—),《三國史研究》、《三國史》
近世史(唐末至清盛)
- 馮承鈞(1887年—1946年),《成吉思汗傳》、《中國南洋交通史》、《高昌城鎮與唐代蒲昌》、《景教碑考》
- 朱謙之(1899年—1972年),《中國音樂文學史》、《中國景教》、《哥倫布前一千年中國僧人發現美洲考》
- 鄭天挺(1899年—1981年),《清史探微》、《清史簡述》、《史學名著選讀》
- 黃現璠(1899年—1982年),《廣西壯族簡史》、《唐代社會概略》、《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壯族通史》
- 向達(1900年—1966年),《印度現代史》、《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龜茲蘇祗婆琵琶七調考原》
- 吳晗(1909年—1969年),《朱元璋傳》、《明史簡述》、《讀史札記》
- 何炳棣(1917年—),《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中國歷代土地數字考實》
- 黃仁宇(1918年—2000年),《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放寬歷史的視界》
- 漆俠(1923年—2001年),《宋代經濟史》
- 顧誠(1934年—2002年),《明末農民戰爭史》、《南明史》
- 盧建榮(1949年—),《咆嘯彭城》、《飛燕驚龍記》、《鐵面急先鋒》
近現代史(清末至今)
- 梁啟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學》、《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
- 陳垣(1880年—1971年),《元也里可溫考》、《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通鑒胡注表微》
- 郭廷以(1904年—1975年),《近代中國史綱》、《近代中國史事日誌》、《太平天國史事日誌》
- 唐德剛(1920年—2009年),《晚清七十年》、《李宗仁回憶錄》、《顧維鈞回憶錄》、《毛澤東專政始末1949-1976》、《中美外交史百年史1784-1911》
- 劉廣京(1921年—2006年),《英美航運勢力在華的競爭》
- 高陽(1922年—1992年),《胡雪巖》、《慈禧全傳》、《紅樓夢斷》、《曹雪芹別傳》
- 徐中約(1923年—2005年),《中國近代史》、《中國進入國際社會的外交,1858—1888年》
- 李敖(1935年—),《胡適評傳》、《蔣介石評傳》、《傳統下的獨白》、《獨白下的傳統》、《中國命研究》、《中國性研究》 (註:李敖是否為歷史學家,仍有人持有異議)
- 張玉法(1936年—),《中國現代史》、《中國近代現代史》、《中國現代史略》、《中華民國史稿》
- 楊繼繩(1940年—),《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
- 陳永發(1944年—),《紅太陽下的罌粟花》、《延安的陰影》、《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
- 胡平生(1945年—),《民國初期的復辟派》、《民國時期的寧夏省》、《中國現代史書籍論文資料舉要》、《抗戰前十年間的上海娛樂社會》
- 陳兼(1952年—),《中國走向朝鮮戰爭之路》、《劍橋冷戰史·中國卷》、《毛澤東的中國與冷戰》
西洋史
- 王韜(1828年—1897年),《法國志略》、《普法戰紀》、《法蘭西志》、《美利堅志》、《日本通中國考》、《琉球朝貢考》、《西古史》、《西事凡》
- 陳衡哲(1890年—1976年),《西洋史》、《文藝復興小史》、《歐洲文藝復興史》
- 齊世榮(1926年—),《(6卷本)世界史》(主編之一)、《綏靖政策研究》
- 王曾才(1935年—),《西洋現代史》、《西洋近世史》、《世界近代史》、《世界通史》、《西方文化要義》
- 朱孝遠(1954年—),《近代歐洲的興起》、《歐洲文藝復興》
- 王晴佳(生年不詳),《台灣史學50年》、《西方的歷史觀念》、《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
臺灣史
- 曹永和(1920年—),《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中國海洋史論集》
- 黃富三(1940年—),《台灣簡史—麻雀變鳳凰的故事》、《戒嚴時期台灣政治事件檔案與口述歷史》、《美麗島事件》
- 翁佳音(1940年—),《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灣通史類著作解題與分析》
- 許達然(1940年—),《十八和十九世紀台灣社會史論》、《台灣人民起事和歷史發展,1683-1894》
- 李筱峰(1952年-),《解讀二二八》
- 吳密察(1956年—),《台灣近代史研究》
地理史
- 岑仲勉(1885年—1961年),《佛游天竺記考釋》、《漢書西域傳地里校釋》、《中外史地考證》、《隋唐史》
- 許雲樵(1905年—1981年),《南洋史》
- 譚其驤(1911年—1992年),《中國歷史地圖集(8卷)》
- 嚴耕望(1916年—1996年),《兩漢太守刺史表》、《唐史研究叢稿》、《治史經驗談》、《治史答問》
- 葛劍雄(1945年—),《西漢人口地理》、《統一與分裂》、《中國移民史》、《中國人口史》
科技史
- 梁思成(1901年—1972年),《中國雕塑史》、《營造算例》、《營造法式註釋》、《清式營造則例》
- 魯桂珍(1904年—1991年),《中國的科學與文明》、《針灸歷史與理論》
- 劉君燦(1945年—),《中國天文學史新探》、《科技史與文化》、《談科學思想史》、《中國科技史采風錄》
經濟史
- 李劍農(1880年—1963年),《中國經濟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
- 陶希聖(1899年—1988年),《唐代社會概略》、《中國之分裂與統一》
- 孫毓棠(1911年—1985年),《漢代的財政》、《戰國秦漢時代的紡織業》、《中國古代經濟史論叢》
- 全漢昇(1912年—2001年),《唐宋帝國與運河》、《中國經濟史論叢》
- 楊聯陞(1914年—1990年),《國史探微》、《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楊聯陞往來書札》
- 王國斌(生年不詳),《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及歐洲經驗的局限》
社會史
- 鄧初民(1889年—1981年),《社會史簡明教程》、《中國社會史教程》
- 徐養秋(1896年—1972年),《漢代教育史》
- 周谷城(1898年—1997年),《中國社會史論》、《中國文化史叢書》
- 侯外盧(1903年—1987年),《中國古代社會與老子》、《中國古代社會史論》
- 羅香林(1906年—1978年),《中國民族史》、《歷史之認識》、《民俗學論叢》
- 葉文心(生年不詳),《上海百年風華》
史學史
- 金毓黻(1887年—1962年),《中國史學史》、《東北通史》
- 李宗侗(1895年—1974年),《史學概要》、《中國史學史》、《中國古代社會史》
- 劉咸炘(1896年—1932年),《推十書》
- 傅斯年(1896年—1950年),《夷夏東西說》、《東北史綱》、《性命古訓辨證》、《史學方法導論》
- 沈剛伯(1896年—1977年),《沈剛伯先生文集》
- 柴德賡(1908年—1970年),《史學叢考》、《史藉舉要》
- 杜維運(1928年—),《史學方法論》、《中國史學史》
- 倉修良(1933年—),《章學誠和文史通義》、《史學、史家、史籍》
- 瞿林東(1937年—),《唐代史學論稿》、《中國史學史綱》
- 汪榮祖(1940年—),《史家陳寅恪傳》、《史傳通說》、《章太炎研究》、《蔣介石評傳》、《史學九章》
文學史
- 林傳甲(1877年—1922年),《中國文學史》》、《遼金元三史蒙拾》
- 魯迅(1881年—1936年),《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
- 謝無量(1884年—1964年),《中國大文學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婦女文學史》
- 錢基博(1887年—1957年),《現代中國文學史》、《明代文學》
- 游國恩(1899年—1978年),《楚辭概論》、《先秦文學》、《中國文學史大綱》
- 劉大傑(1904年-1977年),《中國文學發展史》
- 繆鉞(1904年—1995年),《中國史上之民族詞人》、《詩詞散論》、《讀史存稿》、《杜牧年譜》、《杜牧傳》
- 錢鍾書(1910年—1998年),《管錐編》
- 王瑤(1914年—1989年),《中國新文學史稿》、《中古文學史論》、《魯迅作品論集》
- 袁行霈(1936年—),《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中國文學概論》、《中國文學史》
思想史
- 章太炎(1869年—1936年),《國故論衡》、《國學概論》、《菿漢三言》
- 胡適(1891年—1962年),《中國哲學史大綱》、《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國中古思想史的提要》
- 馮友蘭(1895年—1990年),《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國現代哲學史》
- 徐復觀(1903年—1982年),《中國思想史論集》、《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
- 唐君毅(1909年—1978年),《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硏究集》、《中國哲學原論》、《人生之體驗》
- 牟宗三(1909年—1995年),《歷史哲學》、《中國哲學的特質》、《中國文化的省察》
- 季羨林(1911年—2009年),《東方文學史》、《東方文化研究》、《禪與東方文化》
- 任繼愈(1916年—2009年),《中國哲學史論》、《墨子與墨家》、《天人之際》
- 饒宗頤(1917年—),《中國文化與科學》、《中國宗教思想史新頁》、《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古史辨》
- 余英時(1930年—),《歷史與思想》、《史學與傳統》、《士與中國文化》、《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
- 易中天(1947年—),《品人錄》、《閒話中國人》、《帝國的惆悵》、《帝國的終結》、《品三國》、《品三國.續》
- 楊照(1963年—),《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散論》、《十年後的台灣》、《理性的人》
通史
- 柳翼謀(1880年—1956年),《歷代史略》、《中國文化史》、《國史要義》
- 呂思勉(1884年—1957年),《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呂著中國近代史》
- 鄧之誠(1887年—1960年),《中華二千年史》、《清詩紀事初編》、《骨董瑣記全編》
- 范文瀾(1893年—1969年),《中國通史簡編》
- 錢穆(1895年—1990年),《國史大綱》、《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 翦伯贊(1898年—1968年),《中國史綱(1、2卷)》
- 呂振羽(1900年—1980年),《簡明中國通史》、《中國歷史論集》
- 陳致平(1908年—2002年),《中華通史》、《秦漢史話》、《三國史話》
- 白壽彝(1909年—2000年),《中國通史(12卷)》
- 柏楊(1920年—2008年),《中國人史綱》、《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中國歷史年表》 (註:柏楊是否為歷史學家,仍有些人持有異議)
- 傅樂成(1922年—1984年),《中國通史》、《中國史論集》、《漢唐史論集》
海外華人歷史學家
- 魯桂珍(Lu Gwei-Djen),(1904年—1991年)
- 許雲樵(1905年—1981年)
- 楊聯陞(1914年—1990年)
- 何炳棣(1917年—)
- 黃仁宇(Ray Huang),(1918年—2000年)
- 徐中約(Immanuel C.Y.Hsü),(1923年—2005年)
- 唐德剛(1920年—2009年)
- 許達然(Wen-hsiung Hsu),(1940年—)
- 陳兼(Chen Jian),(1952年—)
- 葉文心(Wen-Hsin Yeh)
- 王國斌(R· Bin Wang)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