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文,亦作語體文,是指以民國時期官話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白話文在古代也有一段很漫長的歷史,在宋代已有話本,明、清兩代也有部分白話小說,如《金瓶梅》、《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不過為古白話,而且白話文作品在古代文壇上只佔少數,文言文在當時仍然是主流。民國白話文運動以後,政府推廣白話文教育,白話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為寫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白話文是相對於文言文而說的。清末開始的文體改革可以分為「新文體」、「白話文」和「大眾語」三個階段。
發展
1949年後,由於普通話在中國大陸變成了強勢語言,對白話文造成很大的衝擊:白話文從過往的書面語,變得愈來愈口語化,很多人都忘記了白話文的功用,是讓人閱讀,而不是說出來。到了21世紀,在中國大陸,很多人日常書寫的,已經不再是語體文,而是他們日常的口語。變質了的白話文,用詞和句式都不再精煉,而是要讓大眾可以在講出來之後就立刻可以明白。這使很多發音相近的詞語日漸分歧,變成了其他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