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歷史上中國的人口數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佔有世界很高的比例。雖然中國歷史上從周宣王時期就有人口調查,在戰國前期就有詳細的人口統計,可惜文獻資料沒有流傳下來,或由於各種原因的影響,多不完全精確。但自班固編纂《漢書》開始,之後歷代16本正史中的《地理篇》大多有人口記載,均為研究人口變遷的珍貴資料。
人口資料多見於正史中記錄的納賦人口,但是由於為了逃避賦稅等原因,有為數不少的人口並不見於正史的記錄,而且有很多和尚道士奴婢部曲等也並不歸於此類,造成統計上的偏差。在戰亂當中,國家控制力下降,人口逃逸,所以往往人口數據需要加入估算才更接近於真實。 《國語》記載,周宣王時中國就已進行過人口調查。但真正詳細的人口調查起源於戰國初期,但當時的資料並沒有流傳下來。估計在戰國後期的前230年,根據當時各國兵力及資料推算,中原各國人口總計30,000,000人。
人口資料的獲得和人口的估算
春秋戰國時代
春秋末年到戰國初年的這一時期(前481年—前453年)是古代中國傳統農業的迅速發展和奠定後來傳統農耕文明基礎的時代。期間各諸侯國的人口以較快速度穩定成長,到前230年時中原各國總人口達到約3000萬。此後一直到秦末民變之前持續不斷的增長.
- 估計公元前1000年時的世界人口有5000萬。
- 估計公元前400年時的世界人口有1.62億。
- 估計公元前200年時的世界人口有1.905億。
秦、漢
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最終完成統一六國大業,之後持續不斷的領土擴張,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全國總人口約3000萬。 估計此年的世界人口有2.0億,秦代人口佔據世界15%的比例。
秦末民變和楚漢戰爭造成期間全國的社會經濟生產受到嚴重破壞,大量人口死亡,民生凋敝,全國各地到處一片凄慘蕭條,原來的人口稠密地區的繁榮景象不在。據《史記》載:「至漢祖定天下,民之死傷,亦數百萬,是以平城之卒,不過三十萬,方之六國,五損其二」;由此可以反映人口大量死亡的事實。
前漢
由於中國歷史早期農業發展集中在當時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黃河中下游流域地區,故全國人口分布格局為北多南少。
若以淮河、秦嶺為界,那此時的華北人口超過85%,華南人口不足15%。人口數超過500萬的司、豫、冀、兗、青、徐五州均位於黃河中下游地帶,這五州的人口總數佔全國的55%。首都長安周圍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人口數量在200萬以下的有交、涼、并、朔方四州。揚、荊、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陽盆地、太湖平原和寧紹平原。
漢太祖元年(前202年)在楚漢戰爭之中取勝的漢王劉邦稱帝,天下重新統一,建立漢朝,據當代學者估計,人口約1650萬。占此年世界人口的8.66%.
西漢建立後由於奉行黃老政治、與民生息的政治措施,特別是文景之治的迅速發展到孝武皇帝元光六年時(前129年)達到3600萬,黃河中下游這一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在這六十年之中增長了2.5倍.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繁榮富庶的景象。
從漢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開始,因之後連年的戰爭和徭役賦稅較之於前加重,使得自漢武帝在位中期開始,人口數出現了多年的停滯和下降,到漢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只有3200萬。之後昭宣中興的休養生息使得漢武帝在位後期已瀕臨崩潰的全國經濟形勢得到扭轉,社會穩定下來,期間人口開始恢復增長。到漢平帝元始二年時(2年)根據《漢書》記載,有12,366,470戶,57,671,401人.
- 漢太祖元年(前202年)16,500,000人
新莽
新莽時期沒有具體的人口調查,估計新莽天鳳五年(17年)全國有5600萬人.但是新莽天鳳五年(17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緊接著烽火遍地,群雄割據和混戰,流寇作亂,造成期間大量中原人口流徙或死亡,或為躲避戰火向長江流域遷徙,華南地區人口升至全國四成。口數超過500萬的有豫、荊、揚、益四州。南方人口增長的同時,北方大部分郡國人口減少。
估計公元元年(1年)的世界人口為2.7227億 此年的漢代人口佔世界比例是21.18%
羅馬帝國在前25年有270萬平方千米土地 5680萬人口;117年的羅馬帝國有590萬平方千米土地 8800萬人口;395年的東羅馬帝國有250萬平方千米土地 3400萬人口;
後漢
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 4,279,634戶 21,007,820人
漢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5,860,573戶 34,125,021人
漢章帝章和二年(88年)7,456,784戶 43,356,367人
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9,237,112戶 53,256,029人
漢安帝延光四年(125年)9,647,838戶 4,869.0789人
漢順帝永和三年(138年)估計有10,736,000戶,53,860,000人
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 9,698,630戶 49,150,220人
漢順帝建康元年(144年)9,946,915戶 49,730,550人
漢沖帝永嘉元年(145年)9,937,680戶 49,524,183人
漢質帝本初元年(146年)9,348,227戶 47,566,772人 [1]
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10,677,960戶 56,476,856人
漢靈帝光和七年(184年) 估計有11,000,000戶,55,000,000人
估計公元200年的世界人口為2.23億. 此年的後漢人口佔世界比例的15.7%.
魏.晉.南北朝
三國
自東漢末黃巾之亂開始(184年),進入長期的瘟疫頻發和大小戰爭頻繁的禍亂時期,全國人口數量與分佈格局發生重大變化。黃河流域屢遭戰爭,十室九空,人口或外遷避難或死亡。到蜀漢滅亡時(263年)人口數字根據傳世文獻資料記載合計在8,180,000人左右。自此人口數一蹶不振,到隋文帝在位時方復甦.
兩晉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統一全國後,根據《晉書》記載,太康元年(280年)全國有2,495,804戶,16,163,863人。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戶口調查為全國3,770,000戶.約23,800,000人。
漢趙劉聰在位時(310年—318年)全國合計約2,480,000戶,12,400,000人。
西晉的統一局面只維持了十一年,就發生了八王之亂和緊接著歷史上著名的導致華北地區人口在八年之內消失80%的五胡亂華。
東晉建立後中原人民為躲避戰火紛紛大量的南遷,一共有六次南遷高潮,累計合計遷入90萬,東晉因而設置大量僑州。
漢趙劉聰在位時(310年七月—318年),漢趙控制地區的戶口大約有六十三萬戶,人口大約有三百一十五萬人左右。估計此時的華北地區有700萬人口,此時的東晉有540萬人口.全國合計1240萬。
《十六國春秋》-前秦錄記載前燕幽帝建熙十一年(370年)2,458,669戶,9,987,935人。此時的東晉有8,000,000人,全國合計17,987,935。華北地區人口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增長。
南朝
南朝人口的傳世文獻資料記錄,只有《宋書》記載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戶口數為90.1769萬戶,517.4074萬口。由於當時戶口調查統計受到隱匿人口數量影響較多,這個數字不能反映實際。
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估計全國有20,000,000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估計全國有23,700,000
南朝人口數量最多時,根據今人研究認為是梁武帝大同五年時(539年)有11,030,000人.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9月爆發的侯景之亂造成長江下游地區:"千里絕煙,人跡罕至,白骨成聚,如丘隴焉".
禍亂結束後的南梁境內人口僅剩1,100,000人,自東吳以來的得到普遍大規模開發的長江下游地區的社會經濟成果在歷時三年零八個月的侯景之亂之中化為烏有。
直到陳霸先建立陳朝後到陳宣帝太建八年(576年)才達到600,000戶,2,400,000人。
北朝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延五年;北涼承和七年;南朝宋元嘉十六年;仇池建義四年(439年)滅北涼,北朝開始。此時在北魏統治下的地區的社會經濟生產得到一定恢復。
隋.唐.五代.宋
隋
-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得戶500,000戶.2,000,000人,此時全國戶口7,000,000戶,人口約40,000,000人。
-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 約44,500,000人。
- 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全國約44,500,000人。
初唐
-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2,190,000戶.
- 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年)3,000,000戶。19,000,000人
- 唐太宗貞觀二十年(646年)3,600,000戶。
盛唐
- 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年)7,861,236戶, 45,431,265人。
-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為8,412,871戶.48,143,609人.
中唐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9,069,154戶,52,880,488人。
- 安史之亂結束後,人口分布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期間原遭受戰禍地區的人口大量南移。襄州人口增加120%,鄂州增加100%,蘇州增加30%,泉州增加50%,廣州增加75%。五代十國時期南方九國中,只有吳和吳越兩國君主為華南本地人,南漢君主是早期移民後裔,其它六國的君主均為華北移民。
- 南北人口分布格局比例從初唐時:華北佔據75%,華南佔據25%。到唐亡時:南北人口分布格局比例各自50%。此後的人口統計資料由於統計疏漏混亂不堪因而不準確可靠。
晚唐
五代十國
北宋
- 注:宋代的人口統計數據是戶數和成年男性數(人丁數)。
- 估計960年的五代十國人口總為四千萬人。
- 其中華南地區人口佔全國70%. 華北地區佔據30%。
宋、金
- 紹興和議後(1141年)從靖康之難開始因頻繁戰亂遭受破壞的社會經濟開始得到恢復。自靖康之難開始減少的人口總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增長。到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時,宋、金、西夏三國人口總數達到一億三千六百萬人。
- 宋寧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12,670,000戶,76,810,000人。
- 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5,599,700戶,39,663,400人。一說為6,789,449戶,44,705,086人,又一說為6,060,723戶,36,989,014人。
- 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 7,684,438戶 45,816,079人.
- 估計1200年宋、金、西夏三國總人口為13600萬人。 世界人口在950年—1200年期間從2.5億增加到4.04億,東羅馬帝國在1025年有1200萬人。其中宋、金、西夏三國總人口占當時世界的33.66%(1200年);中國人口在第十一世紀到第十二世紀期間成長了,從1083年的一億增加到1120年的一億三千二百四十萬。
蒙古
- 蒙古帝國從1205年開始入侵西夏到1227年滅西夏,從1209年開始入侵中原到1234年滅金,從1231年開始侵宋,1235年全面侵宋,直到1279年完全消滅南宋抵抗勢力。在這七十年之間根據「光緒《潼川府志》卷五所載明人王維賢《九賢祠記》所說:["蒙古軍制,軍所至,但有發一矢相格者,必盡屠之。],由此可見蒙古軍在作戰地區進行大規模種族滅絕,隨後遭受戰禍蹂躪地區又長期相伴瘟疫與飢荒,導致大量平民百姓消失,華北地區極為慘重。1234年底原金國境內人口跌至谷底,。是為中國歷史上最殘酷的空前浩劫。
- 蒙古滅金時(1234年三月)原金國境內僅有873,781戶,4,754,975人,只有蒙古入侵之前的九分之一多。
- 至1259年底,蒙古佔領的原金國境內和川陝四路加上此時的南宋境內總共為61,500,000人。
- 1276年2月臨安城陷落後原南宋境內人口僅僅剩下51,000,000人。
- 南宋境內人口大量死亡主要發生在川陝四路地區。
- 1261年1418499戶。
- 1262年1476146戶。
- 1263年1579110戶。
- 1264年1588195戶。
- 1265年1597601戶。
- 1266年1609903戶。
- 1267年1644030戶。
- 1268年1650286戶。
- 1269年1684157戶。
- 1270年1929449戶。
- 1271年1946270戶。
- 1272年1955880戶。
- 1273年1962795戶。
- 1274年 1967898戶 約8,870,000人。
- 1275年4764077戶。
- 1276年 9370472戶。
- 1280年13196206戶。
元
-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滅南宋(1276年)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籍之原南宋境內有戶11,848,000戶。
-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0年) 13,196,206戶,58,834,711人。
-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全國有14,003,760戶,估計人口為62,818,128人 這個是元代人口峰值,也只相當於1200年宋、金、西夏三國總人口的47%左右。
- 元世祖死後全國人口增長十分緩慢,並在元成宗死後出現了多年的停滯和下降。
明
- 元惠宗至正年間(1341年—1370年)全國發生多次大規模的災荒饑饉疾病和瘟疫,並最終促使紅巾軍起義爆發,造成期間人口大量死亡。明建立並逐步統一全國後,明太祖洪武年間的休養生息使得全國的農業生產在蒙元時代長期大規模戰亂而遭受極大破壞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復,加上洪武年間大規模的移民填充長江以北的荒無人煙之地和墾荒使得期間人口穩定成長。到明太祖洪武廿六年(1393年)有6500萬人,其中民戶6175.0萬,軍戶325.0萬。北五省(北平、山西,山東、河南、陝西〕人口有1755萬,佔全國27%。其中山東最多,有5,462,850人,以下依次為山西 (3,790,760人)、河南(2,825,300人)、陝西(2,646,450人)、北平(2,619,500人)。中五省(京師、浙江、江西、湖廣、四川)人口總數為3380萬,佔全國52%。其中,南直隸有11,291,460人;人口密度最高的蘇南太湖流域人口達6,320,300,平均每平方公里220人;其次為浙 江省,有9,959,270人;江西有7,260,000人,湖廣有4,318,420人,四川最少,僅1,314,260人。南五省(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總人口有1040萬,佔全國的16%。
明世宗嘉靖末年美洲高產作物傳入後開始在明代人口最為稠密的江浙和嶺南地區普及和推廣,尤其是經過萬曆中興過後以較快速度穩定成長,到明思宗崇禎十三年(1640年)根據當代學者研究估計達到175,000,000人。 明思宗崇禎十三年(1640年)到清世祖順治七年(1650年),在這個期間爆發一種迄今為止未明的瘟疫,造成京杭大運河沿線和南直隸這一全國人口最稠密和重心地區的很多地方人口的50%消失,有的地方甚至高達80%,
清
- 明末清初四十餘年期間的頻繁戰爭和頻繁的瘟疫災荒饑饉疾病使得再次遭受一次浩劫,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全國社會開始穩定下來,社會經濟生產開始得到恢復。但是事實上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全國人口僅一億多,遠未恢復到晚明時的水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上升到一億五千萬餘。
- 清聖祖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50,000,000。
- 清高宗乾隆十六年(1751年)181,810,000。
- 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205,500,000。
- 清高宗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209,840,000。
-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268,238,000。
- 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301,487,110。
- 清仁宗嘉慶十五年(1810年)340,000,000。
- 清仁宗嘉慶十七年(1812年)360,000,000。
- 清仁宗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383,100,000。
- 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419,441,360。
- 清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年)430,000,000
- 清德宗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450,000,000。
18世紀時的清代人口得到很大成長的原因一般認為是來自美洲的高產作物的大規模推廣種植和普及,造成大量山地被開發,糧食總產量大幅增加。清仁宗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時全國有38310萬人,其中華南人口比重為71.4%,華北28.6%。人口超過兩千萬的有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浙江、江西、湖北、四川、廣東;不足兩千萬的有直隸、湖南、福建、山西、陝西、甘肅;不到1000萬的有雲南、貴州。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有太湖平原、長江流域、大運河沿線。
中華民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人口為517,568,000,約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中國人口地理學創始人胡煥庸1935年劃定黑河瑗琿-騰衝人口線(又稱胡煥庸線),在領土面積上,該線東南部分佔全國的43%,西北部分佔全國的57%;而在人口上,東南部分人口佔全國的90%以上,西北部分人口卻不足全國的10%。四川、江蘇、山東為全國人口最多三省。江蘇、山東、浙江為人口密度最高三省。到1982年,瑗琿-騰衝線以東人口佔全國的比例超過94.4%,以西人口佔全國的比例不到5.6%。
民國卅八年中華國民政府遷台,中華民國有效管轄台灣及福建部分地區等。至民國九十八年七月(2009年7月),有效管轄地區總人口為23,059,339人。
世界人口從1830年的10億、1930年20億、1960年30億、1974年40億、1988年50億、2000年60億、到2009年5月30已經達到68億。
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全國人口 601,912,371人。
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1964年7月1日,全國人口 694,580,000人。
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1982年7月1日,全國人口 1,008,180,000人。
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1989年7月1日,全國人口 1,133,680,000人。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7月1日,全國人口 1,242,600,000人。
21世紀10年代
2005年全國人口1%抽樣調查,估計在調查時的11月1日全國人口有1,306,280,000人。
2009年9月28日,估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1,333,220,000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