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很多城市都曾經成為過中國的首都,也有更多的城市曾經成為中國某一地區所成立國家的首都。
歷代首都
大古都並稱
1920年代,中國學術界開始出現將中國著名古都成為「大古都」並將幾大古都並稱的說法。「四大古都」是提出最早的說法,為西安、洛陽、南京、北京。稍後正式形成了「五大古都」的說法,包括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1930年代,開始有把杭州納入古都之列的六大古都說法,並影響很大。1988年,地理學家譚其驤提議安陽為大古都,後安陽被認定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說。2004年11月5日,中國古都學會會長朱士光宣布,古都鄭州可與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七大古都一起並稱為中國八大古都。其中「六大古都」和「七大古都」的說法最為流行。[參 6][參 7]
首都名稱的不同指代
首都在中國又稱為京城、京都、京畿、京師等。
由於各個朝代所管轄的具體區域有所不同,所以這些稱呼所指代的城市也各有差異。比如,宋代的都城是東京汴梁(今開封),另有西、南、北三都:西京洛陽,南京商丘,北京大名。而同時期管轄中國另一部分區域的遼代也有類似的稱呼: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中京大定府,上京臨潢府。同一個城市在不同朝代也有不同的名稱,比如南京在東吳及南宋之初稱東都,而在五代十國的吳國稱西都。
從地理位置上看,五大古都,洛陽居中,開封居東,西安居西,南京居南,北京居北。洛陽、開封、西安都位於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中原地帶。近古以來的中國首都則主要在南京和北京之間轉換。
各大古都
西安(周、秦、漢、隋、唐等十三個王朝)、洛陽(夏、商、周、晉、漢等十三個王朝)、南京(六朝、南唐、明初、中華民國中期等)、北京(元、明、清、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封(夏、五代、北宋)五大古都等都曾作為全國性政權的中國的首都。此外,發現殷墟的安陽曾作為商後期的首都,商朝京師曾經多次遷徙,有「前八後五」之說。傳說為黃帝的故都。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禹的兒子啟建都於陽城即鄭州。鄭州有三千多年前的商代遺址,部分歷史學家認為其為商朝的亳都。
定都南京的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定都杭州的南宋等朝代,是處於分裂時期的中國漢族政權,而定都洛陽的北魏、定都北京的金則是處於分裂時期的中國少數民族政權。不過,東晉、南朝、南宋是漢人一般認為的中國處於分裂時期的華夏正統政權。故以下按照歷史地位介紹。
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又曾稱西都、西京、大興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城市之一。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獻帝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裡建都達1000餘年之久。又曾為赤眉、綠林、大齊(黃巢)、大順(李自成)等民變政權的都城。民國21年曾被定為中華民國陪都。
洛陽
洛陽,古又稱「洛邑」「雒邑」,先後有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1300餘年。洛陽在明清時期為河南府治,民國時期設有專員公署。民國21年曾作為中華民國行都。1948年置洛陽市,但為縣級市屬洛陽地區管轄,1956年升為地級市(省轄市)。
北京
北京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
- 春秋戰國時期為燕國國都,當時稱為薊。
- 遼代為陪都,稱南京。
- 金朝(1115年-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7年為中都。
- 元初為中都,1272年改稱大都。
- 明初為北平,自明成祖起改稱北京,為京師。
- 清朝入主中原後將北京定為國都。
-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當時稱北京,北伐成功後新的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北京改稱北平。
- 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南京
南京為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四朝)、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首都。
- 三國時稱為建業,是東吳的首都。
- 西晉避司馬鄴諱,改名為建康,是東晉京城。
- 南北朝時期,宋朝、齊朝、梁朝、陳朝皆以此城為都。南朝四朝首都,加之東吳、東晉首都,所以南京亦稱六朝古都。
- 六朝以後為南唐國都。
-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後,南京為明朝的首都。後明成祖遷都北京,南京亦為南都。
- 太平天囯時期改為天京,為太平天囯都。
- 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後建立中華民國,南京被定為中國首都。
隨著北洋政府的建立,由南京遷都北京。1927年北伐勝利後,復定都南京。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國民政府遷往重慶,陪都重慶為臨時首都。1945年光復後,回都南京。1949年蔣介石領導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台北成為實際首都,但民國政府傳統上認為南京仍為中華民國理論上的正式首都。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總統、行政院長、台北市長等都在公開場合口頭表示過台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2002年起,中華民國所出版之大陸地區地圖已改依現況處理,因而為將南京註記為江蘇省省會。
開封
開封,簡稱汴,古稱「汴州」「東京」「大梁」。是中國多個重要王朝的首都。
夏朝時曾建都於此,稱老丘。戰國時期,魏國建都於此,稱「大梁」,冶鐵業發達,十分繁榮。後歷經黃河水患和戰亂,幾乎淪為廢墟,極度衰敗。五代十國時期國家四分五裂,開封地理條件非常適宜農業經濟發展,作為一統天下的基礎,先後成為後梁、後晉、後漢及後周的國都。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後周稱帝,建立宋朝(北宋),仍以開封為首都,稱為「東京」,終於統一中國漢族的本部。北宋時期,開封城市結構突破了唐代長安「坊市」城市格局的束縛,再次走向繁榮,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城市。靖康之難後,北宋滅亡,開封被金國佔領,繼續被金朝定為都城。蒙古滅金之後,成為河南省州府。明朝初年曾被太祖朱元璋暫定都城,史稱「北京」,和「南京」相對。
- 明朝顧炎武《歷代宅京記》記載開封曾為五代時梁、晉、漢、周四朝及北宋和金兩朝共六朝之國都
- 清朝周城所撰《宋東京考》記述,開封為魏、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六朝故都
- 當代知名學者譚其驤院士為《中國七大古都》一書所作的序言中,提到「戰國時代魏及五代時的梁、晉、漢、周、北宋和金七朝建都開封」
- 近年來有學者考證,如算上開封明初的「北京」陪都身份,及金人攻破東京後先後建立的「大齊」,「大楚」、元朝末年韓宋和劉福通等偽政權的話,開封可謂是「十朝都會」了。
安陽
上古三皇五帝時代,顓頊、帝嚳兩位帝王在安陽境內建都。殷商後期為商都殷墟。漢末以後,以鄴城為中心的安陽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個王朝的都城。
杭州
杭州在五代十國時期為吳越國之首都。金朝滅北宋後,皇族趙構逃往南方,令當時稱為臨安的杭州成為南宋都城。
鄭州
鄭州:傳說為黃帝的故都。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禹的兒子啟建都於陽城即鄭州。鄭州有三千多年前的商代遺址,部分歷史學家認為其為商朝的亳都。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周王將其弟管叔封於此,稱管國。春秋時期,這裡又是鄭國大夫子產的封地。春秋及戰國時期,新鄭曾先後作為鄭國和韓國的國都長達500年之久。
其他首都與首府
除了八大古都之外,還有許多城市曾經成為控制中國某地區的都城,或者實際割據政權的都城,或者政治上全中國的首都。
華北
華東
- 蘇州:吳國、越國、東吳、張士誠政權首都等
- 淄博:齊國(戰國時諸侯國行政單位)
- 壽春:楚國(戰國時諸侯國行政單位)
- 徐州市: 徐國(西周、春秋時代的諸侯國之一),西楚(秦漢之間的中央政權)
- 揚州: 楊吳 (五代十國吳國)
- 福州、建甌:閩,中華共和國 (閩府)
- 瑞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治中心。
華中
- 臨漳(可與安陽合併):曹魏、北齊
- 商丘:宋國(戰國時諸侯國行政單位)
- 南陽:玄漢。南陽為更始帝劉玄政權的首都(後遷洛陽和長安)。(另:南陽也是東漢的陪都,當時有「南都」之稱,為「帝鄉」。)
- 武漢:中華民國初期,抗戰初期臨時首都。
- 武昌(古代):東吳
- 荊州:楚國(戰國前期)、西梁(南朝梁國的延續)、 南平(五代十國行政單位)
- 長沙:長沙國、馬楚
東北
西北
西南
華南
內外蒙古
腳註
註釋
- ^ 繁體字:「帝顓頊」,簡化字:「帝颛顼」,拼音:Dì Zhuānxū,注音:ㄉㄧˋ ㄓㄨㄢ ㄒㄩ,音同「地磚須」
- ^ 2.0 2.1 繁體字:「帝嚳」,簡化字:「帝喾」,拼音:Dì Kù,注音:ㄉㄧˋ ㄎㄨˋ,音同「地庫」
- ^ 啟即位後以國為名,改「伯」為「后」,改有崇氏為夏后氏。啟稱「后」之前的時期稱作「先夏時代」。
- ^ 包括先夏時代[註 3]、有窮氏政權
- ^ 繁體字:「崇」,簡化字:「崇」,拼音:Sōng,注音:ㄙㄨㄥ,音同「松」
- ^ 一作陽翟
- ^ 繁體字:「鉏」,拼音:Xú,注音:ㄒㄩˊ,音同「徐」
- ^ 成湯滅夏前的時期稱作「先商時代」。根據《尚書》的記載,商族共有八次遷徒。成湯以前的這八次遷徒是商族的移動,因為當時還沒有都邑的概念,所以不能直接當作「遷都」來理解。
- ^ 包括先商時代[註 8]
- ^ 10.0 10.1 繁體字:「契」,簡化字:「契」,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音同「卸」
- ^ 一作「番」。一說「番」字通「毫」,所以「蕃」便是「燕毫」
- ^ 一作「漳」
- ^ 13.0 13.1 一作「商邱」
- ^ 14.0 14.1 繁體字:「殷」,簡化字:「殷」,拼音:Yīn,注音:ㄧㄣ,音同「陰」
- ^ 另作郼薄,通假作薄
- ^ 另作「隞」、「敖」
- ^ 17.0 17.1 《古本竹書紀年》載祖乙遷庇,而《史記·殷本紀》說他遷至邢。
- ^ 通假作耿
- ^ 史稱「西周」
- ^ 另作豐鎬、豐京、鎬京
- ^ 一作洛邑
- ^ 史稱「東周」
- ^ 一作洛邑
- ^ 一作河南
- ^ 王國維等一些學者認為「西垂」是指原居魯西的秦部族在西遷後居於陝甘一帶的西部邊陲地區,這實際是秦部族發祥地的代名詞,不與實際邑名犬丘相等。
- ^ 一作西犬丘
- ^ 周孝王封大駱之子非子於秦。但大駱另有後裔留居犬丘,直至周厲王期間被西戎所滅。
- ^ 一作汧
- ^ 一作成陽
- ^ 史稱「西漢」
- ^ 史稱「玄漢」
- ^ 史稱「東漢」
- ^ 史稱「季漢」、「蜀漢」
- ^ 史稱「曹魏」
- ^ 史稱「東吳」
- ^ 史稱「西晉」
- ^ 史稱「東晉」
- ^ 史稱「北魏」
- ^ 史稱「北齊」
- ^ 史稱「北周」
- ^ 史稱「劉宋」
- ^ 史稱「南齊」
- ^ 史稱「南梁」
- ^ 史稱「南陳」
- ^ 另作「東都」、「洛陽」
- ^ 一作「京師」
- ^ 包括武周政權
- ^ 48.0 48.1 另作「京城」、「西京」、「中京」、「上都」
- ^ 史稱「武周」
- ^ 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遷都洛陽,改「東都」為「神都」。
- ^ 史稱「後梁」
- ^ 史稱「後唐」
- ^ 史稱「後晉」
- ^ 史稱「後漢」
- ^ 史稱「後周」
- ^ 史稱「北宋」
- ^ 一作「汴京」
- ^ 史稱「南宋」
- ^ 包括契丹國、北遼、西遼
- ^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在916年建立「契丹國」,947年定國號為「遼」,983年曾復更名「契丹國」,1066年恢復國號「遼」。
- ^ 一作「臨潢府」
- ^ 史稱「北遼」
- ^ 另作「燕京」、「析津府」
- ^ 史稱「西遼」
- ^ 1134年,耶律大石進駐東喀喇汗國都城八剌沙袞,改名為虎思斡耳朵,並將此城定為西遼新都。
- ^ 一作「會寧府」
- ^ 一作「中興府」
- ^ 包括大蒙古國、北元
- ^ 大行宮(伊克斡爾朵、伊克鄂爾朵、伊克鄂爾多)
- ^ 大蒙古國初期沒有固定的都城,政治中心分別設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四個行宮。其中以夏行宮為大行宮。
- ^ 1220年確定為大蒙古國的常駐都城,但因戰亂始終未能興建城敦,繼續以闊迭額阿剌勒的大行宮為實際統治中心。直至蒙哥統治時期才逐步轉化成國家的政治中心。直至1264年8月,阿里不哥降給忽必烈。
- ^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開平府即大汗位。1263年6月,更名為「上都」。1264年8月,阿里不哥降給忽必烈。1276年-1368年年間,改作每年農曆四月至七、八月的暑季陪都
- ^ 1264年,元世祖下令改「燕京」為「中都」,作為每年農曆七、八月至四月的寒季陪都。1271年12月,改國號為「大元」。1272年,改「中都」為「大都」。1276年,升為首都。
- ^ 史稱「北元」
- ^ 包括南明
- ^ 1368年,明太祖下令改「應天」為「南京」。1378年又改為「京師」
- ^ 77.0 77.1 77.2 另作「京師、順天府」
- ^ 史稱「南明」
- ^ 繁體字:「台州」,簡化字:「台州」,拼音:Tāizhōu,注音:ㄊㄞ ㄓㄡ,音同「胎周」
- ^ 包括建州國、女真國、後金
- ^ 另作「女直國」
- ^ 一作「費阿拉」
- ^ 1587年5月,努爾哈赤在此稱王,並對朝鮮使用過「女真國」(一作「女直國」)等稱號。
- ^ 史稱「後金」
- ^ 1603年2月,努爾哈赤遷都於此。1616年2月在此稱汗,改國名為「後金」(在不同場合下還使用過「建州國」、「金」、「大金」、「金國」、「大金國」等國名)。[參 5]1634年赫圖阿拉改稱「興京」。
- ^ 另作「界凡城」、「者片城」
- ^ 1634年,清太宗下令改「瀋陽」為「盛京」。1636年5月15日,在此稱帝,將國名改作「大清」。[參 4][參 5]
- ^ 包括中華帝國
- ^ 為了統一全國,中國國民黨政治委員會決議籌組「國民政府」,於1925年7月1日在廣州正式成立。(參閱:國民政府)
- ^ 1926年10月,國民革命軍攻佔武漢三鎮。1927年2月21日,武漢國民政府正式辦公,一直運作到「寧漢合流」。 (參閱:寧漢分裂)
- ^ 1927年4月18日,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參閱:南京十年)
參考文獻
- ^ 1.0 1.1 《古本竹書紀年》
- ^ 2.0 2.1 2.2 《遼金西夏史》(中國斷代史系列),李錫厚、白濱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ISBN 7-208-04392-2
- ^ 3.0 3.1 3.2 3.3 3.4 《元史》(中國斷代史系列),周良宵、顧菊英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ISBN 7-208-04173-3
- ^ 4.0 4.1 《清史稿》,本紀三 太宗本紀二,趙爾巽等著
- ^ 5.0 5.1 5.2 《清史(上)》(中國斷代史系列),李治亭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ISBN 7-208-03910-0
- ^ 華林甫. 20世紀的中國古都研究[J].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5,(1).
- ^ 郭天祥. 中國的古都與大古都[J]. 廣西社會科學,2004,(9).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