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即是指中華民族從上古起一直演化繼承而來的中國傳統文化

中華意識

中華思想指的是傳統上中國內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與繼承的思想模式,或可稱之為一種擁護中華文化的意識型態,其亦包含了對待異族、異國的態度和思想。中華文化和思想具有最高的價值,不承認漢民族以外的異族的獨自文化的價值,「化外之民」是教化的對象。也被稱為「華夷思想」。

小中華思想是一種由中華思想派生而來的,在日本朝鮮越南等中國以外的儒教文化圈(漢字文化圈,東亞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內存在的「文化認同」和「文明繼承者」的思想。


「中華」的定義

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華文明史源遠流長,若從黃帝時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學者指出,中華民族有「三十萬年的民族根系、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舉世公認,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中華文明是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中華文化定義為中國所有民族(即56個民族)的文化總匯。但以漢族為首所發起的辛亥革命的口號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可見在眾多人的心目中認為漢文化才是正統的中華文化。而在17世紀,滿族清朝代替漢族明朝取得了中原支配地位,朝鮮的儒者們認為滿族沒有正統性來繼承中華文明,中原的中華文明隨著明朝一起滅亡了(參照中國中心主義)。可知朝鮮也認為「漢文化才是中華文化,滿文化不是中華文化」。而清朝統治中國後,越南認為中原的中華文明分別由北方的清朝和南方的越南阮朝對等繼承,而阮朝有在東南亞傳播中華文明的責任,此想法則視滿族文化為中華文化之一。

判斷其文化是否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主要是依照依照漢字文化傳播而定,一般而言,受繼漢字文化國家,多半也繼承「中華思想」,所以日本朝鮮越南可視為中華民族。而非使用漢字文化民族如蒙古西藏新疆滿族,則大多不具備中華思想,並非中華民族之一。但明清以後,中國執政強權卻主張可依照朝代的關係而定,如該國與天朝中國有附屬關係以及其漢化程度有很大關聯,例如元朝時蒙古文化也被當權者認為是中國文化、滿清皇帝也認為自己是中國天子而繼承中華文化(然而今日許多漢人仍對清朝實行的「剃發易服」反感;且1871年,中日兩國談判《中日修好條規》中,日本曾抗議,不准清政府自稱中華。[1]。最終使馬關條約中漢日文的國家名詞產生不同)、李氏朝鮮作為中國附屬國也常自稱其屬於中華文化。直到外蒙古、朝鮮半島獨立,民族主義興起後,才不再稱為中華文化,然而中國國內的民族卻仍認同其為中華文化。


早期文化

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區發現的裴李崗文化賈湖文化等,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已經進入以原始農業、畜禽飼養業和手工業生產為主,以漁獵業為輔的原始氏族社會,其中出土的龜甲契刻符號與約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類同和相似之處,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發現最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實物資料。當華夏文明在中原發展的時候,現在的中國疆域內還分佈著其他各種文化。其中,距今5000年到10000年的文化,近代以來考古發現的金陵北陰陽營文化高郵龍虯庄文化嘉興馬家浜文化餘姚河姆渡文化含山凌家灘文化潛山薛家崗文化天門石家河文化巫山大溪文化等,分佈於長江下游、中游和上游等地。三星堆遺址發現的古蜀文明,更是達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地域文化

中國地域遼闊,各地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逐漸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並且具有中華文化的共性。除了主體民族漢族外,藏族滿族蒙古族羌族等少數民族也擁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文化。

中華文化主要可分為幾個地區:河南山西陝西河北山東一帶的黃河流域四川雲南貴州一帶的長江上游;湖南湖北江西一帶的長江中游;安徽浙江江蘇一帶的長江下游;東北地區;內蒙古地區;新疆地區;西藏青海以及四川西部等地的藏區;廣東廣西一帶的珠江流域,潮汕平原一帶的韓江流域;福建的閩江流域等。


符號圖騰

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中國的帝王自稱「真龍天子」,具有權威的象徵。龍是一種在中國傳說中虛構的動物,具有蛇身、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須、額下有珠的形象。龍在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鳳凰麒麟一起並稱「四瑞獸」。(也有許多典籍和史書著作中提到「四瑞獸」分別為:猰貐狻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四象


宗教信仰

華夏文明的文化邏輯與「天圓地方」說存在密切關係。 當然,如果我們認識到井田制度的文化來源——「疆理」農業和「疆理」規劃對土地產權初始界定的作用和意義。那麼,從「天圓地方」和「疆理」農業的角度來看,中國文化與文明起源的歷史脈絡是非常清晰的,而這種文化關係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賈湖文化時代。所以,井田制度的破解不僅可以解決中國三代基本政治經濟制度的問題,同時也可以進一步認識到中國文化與文明的起源問題。春秋戰國之時,思想進步,人文理性精神勃發,上古嬗變而來之宗教觀念革新。季梁曰:「民,神之主也,是以聖人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神為人創,民為神主,則前古神秘觀念漸消。上古「上帝」之概念漸由自然之「」取代,天為道德民意之化身,這構成了後世中國文化信仰的一個基礎。「敬天祭祖」是中國文化中最基本的信仰要素。

道教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形式,佛教自從漢代傳入中國後,在不斷和中華文化交流中融合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儒家不是純粹的宗教形式,儒家學者關心的是現實世界。中國傳統文化以儒釋道為主體,宗教信仰上以祖先信仰、道教佛教信仰為主,此外還有其他各種中國本土及各地地方性信仰,比如關公信仰、媽祖信仰、三山國王信仰、以岳王崇拜為代表的忠烈信仰等等。祭祀祖先軒轅黃帝祭孔都是代表性的具有信仰色彩的活動。

薩滿教是一類涉及到診斷、治療與引發疾病等能力的傳統信仰及實踐,有時因為與靈魂的特殊的關係、或對靈魂的控制而造成人們的苦難。薩滿(珊蠻)(Shaman,巫師)曾被認為有控制天氣、預言、解夢、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獄的能力。薩滿教傳統始於史前時代並且遍布世界。最崇拜薩滿教的地方是伏爾加河流域,芬蘭人種居住的地區,東西伯利亞與西西伯利亞。朝鮮人也是薩滿教的信徒,他們的東學黨據說是由此而來。

藏傳佛教,或稱藏語系佛教,又稱為喇嘛教,是指傳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體系。藏傳佛教是以大乘佛教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與顯教傳承。雖然藏傳佛教中並沒有小乘佛教傳承,但是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遠的影響。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自寂護論師傳入大乘佛教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了外道(苯教),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一時期稱為前弘期。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此一時期稱為後弘期。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漢字文化圈

主條目: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是指中國以及受中國皇帝冊封的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中國周邊的國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並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國家或民族與中國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的東亞地區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漢族)、越南(京族)、南北韓(朝鮮族)、日本(和族、琉球族)等。日本的歷史學者西嶋定生提出的「東亞世界論(冊封體制論)」,成為了有關歷史學的「文化圈」概念形成的模型之一,並且大部分繼承漢字民族者,受中華文化意識影響甚大。


漢字

漢字不僅在華人地區中存在,也被日本韓國越南等非華人國家使用,是傳承中華文化主要特徵。漢字是在圖形符號的簡化過程中形成的。在山東省昌樂縣發現「昌樂骨刻文」距今約四千五百年(約為龍山文化晚期),比殷墟甲骨文要早一千年左右。商朝的殷墟出土的動物甲骨上的甲骨文為現在所發現的最早的成熟的漢字。同時青銅器上的鐘鼎文也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先秦的文字頗不統一,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將漢字發展分化,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改秦國大篆小篆,結束了文字分化的歷史。

小篆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有新的形聲會意字出現,讓文字記載更為準確精密。小篆筆畫以曲線為主,後來逐步變得直線特徵較多、更容易書寫。到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體。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的一大進步,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今天人們書寫方式有隸書楷書宋書行書等等。由於現代中國大陸進行簡化字改革,如今的華人社會裡存在正體中文簡體中文兩種主要書寫系統。


語言


教育

自從漢朝開始獨尊儒術後,中國開始了2000多年的儒學教育。隋朝時確立科舉制度宋朝時開始興建書院清朝末年科舉制度取消。如今大陸地區主要實行高考制度來選拔學生進入大學;臺灣地區則是以學力測驗制度來選拔學生進入大學。


文學

主條目:中國文學


建築

主條目:中國建築


書法與中國畫

書法和中國畫是中國獨特的藝術。漢字也是唯一作為美術作品的文字,這包括韓國漢字和日本漢字。


音樂


舞蹈


古代舞蹈


現代舞蹈


戲曲

正在表演京劇的男演員

京劇又稱京戲,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京劇是十九世紀中期,融合了徽劇漢劇,並吸收了秦腔崑曲梆子弋陽腔等藝術的優點,在北京形成的。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京劇的腔調西皮二黃為主,主要用胡琴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


粵劇花旦常見造型

粵劇,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2],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3],是糅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4][5]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廣州話,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6]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7]


戲曲影視


手工藝


中華服飾

主條目:漢服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被現代中國人稱之為漢服的服飾從三皇五帝到明代千年歲月中代表了中華文明的服飾,後來清朝滿族統治者入主中原後,通過剃髮易服的方式強制所有民眾必須身穿滿族服飾,使中國地區的中華服飾滅絕。當前在中華文化圈可以看到的服飾有:


飲食


體育棋牌

中國人在古代發明了中國象棋圍棋五子棋等重要棋類遊戲。武術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國也是古代足球的故鄉。


醫學

由傳說時代的神農氏嚐百草開始,中國的醫學源遠流長已數千年。重視臨床實驗和全面性的調整。


華人社會文化

華人的社會關係是一個典型的互惠型的社會關係。通常社會關係的不同是通過類似家庭稱呼來表達的。個人與社會的聯繫被稱作「關係」,而這種聯繫裡面的情感被稱作「感情」。華人的社會關係通常是通過互相送禮來進行。在華人的社會關係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是面子的概念和其它一些與東方人的文化有關的概念。例如與佛教有關的概念「緣分」就是其中之一。亦因此影響了華人對事情及人物的觀感,往往以利害關係來判斷事情好壞。

和其他民族、社會習慣於把個人和社會的關係比喻大小箱子關係的觀點為不同,華人更趨向於把社會關係比喻為「網」。因此,華人評價與他人的社會關係的好壞是親疏遠近而不是裡外。


中華文化圈

主條目:中華文化圈

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對中國周邊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中華文化圈、儒家文化圈,這一地區除了中國,還包括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地。

中華文化也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文化,以及科舉制度、四大發明、航海造船等等,是歐洲近代啓蒙運動的重要思想源泉[8]

主條目:漢族

雖然漢族開創了中華文化的起源,但在千年以上的時間,文化亦逐漸擴散至東南亞諸國,與其他同樣持有中華文化的不同地區民族產生若干歧異。所以雖然中華文化包含漢文化本身,且使用漢字記載傳承思想,也可能因為不同國家的詮釋,使中華文化包含滿族,西藏,蒙古等不同民族文化。使現代漢族文化本身已經不能代表全部中華文化,也不包含滿族,藏族或日本,朝鮮,越南等民族文化。

主條目: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是指日本形成的文化事物。特別在古代前期(到平安時代前期),強烈受到中國的影響。後來,在平安時代由於停止派遣遣唐使(894年)以及在江戶時代實行鎖國令(1633年),發展了獨特的文化。

主條目:韓文化

韓戰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導致了南北韓現代文化的差異,但雙方傳統文化卻一脈相承。朝鮮半島在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密切的交往,因此朝鮮半島傳統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不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比,朝鮮半島傳統文化有著其獨特的文化特徵。[9]

主條目:越南文化

越南文化,通常指的是由起源於越南北部的京族所創造的文化。越南文化是亞太地區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與其他同樣位於中南半島的國家所不同的是,越南由於在歷史上受到中國文化很大的影響,其文化特徵與東亞民族非常接近,曾是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

主條目:台灣文化

台灣文化由於台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多種族群組成以及不同時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現,以漢文化為主,同時兼具有最早的南島文化,以及後來的日本、歐美文化等的特色。


相關條目


註釋

  1. ^ 《日本外交文書》第四卷,226-245頁
  2. ^ (簡體中文)黃淑娉(1999年).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研究.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36123793
  3. ^ (簡體中文)戲行史話.民間文化網.
  4. ^ (正體中文)顧樂真.兩岸戲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1:戲曲 踏在世紀的門檻上 回顧與展望.國立傳統藝術中心.ISBN 9789570255553
  5. ^ (繁體中文)也斯(1993年).香港的流行文化,248頁.
  6. ^ (簡體中文)論粵劇的大趨勢.廣東文化網(2006年6月6日).
  7. ^ (簡體中文)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中國國務院(2006年06月2日).於2008年10月25日查閱.
  8. ^ 參見:*《孔子與中國之道》 顧立雅 *《歐洲與中國》 赫德遜 *《中國文化在啟蒙時期的英國》 范存忠
  9. ^ John K. Fairbank, Edwin O. Reischauer & Albert M. Craig(1978年).East Asia: Tradition & Transformati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ISBN 039525812X


外部連結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